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四
卷三十四 第 1a 页 WYG0961-021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三十四
           明 冯琦冯瑗 撰
 铨衡类六
  官制(十六则/)
鲁昭公时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
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
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卷三十四 第 1b 页 WYG0961-0219b.png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
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
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
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
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
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
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
卷三十四 第 2a 页 WYG0961-0220a.png
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
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
唐贞观之制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
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衙奏事
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
小臣不得为谗慝及许敬宗李义府用事政多私僻奏
事官多俟仗下于御座前屏左右密奏监奏御史及待
制官远立以俟其退谏官史官皆随仗出仗下后事不
卷三十四 第 2b 页 WYG0961-0220b.png
复预闻武后以法制群下谏官御史得以风闻言事自
御史大夫至监察得互相弹奏率以险诐相倾覆及宋
璟为相欲复贞观之政奏行之明皇降制自今事非的
须秘密者皆令对仗奏闻史官自依故事
宋初承唐制三省无专职台省寺监亦无定员类以他
官主判三省长官不预朝政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
本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
亦不任谏诤其官人受授之别有官有职有差遣凡仕
卷三十四 第 3a 页 WYG0961-0220c.png
者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
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议
者多以正名为请神宗慨然欲更其制乃置详定官制
局于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枢密副承旨张诚一领之
太祖设官分职多袭五代之制凡入仕有贡举奏荫摄
署流外从军五等吏部铨惟注拟州县官幕职神宗自
即位欲更制度诏内外官司举官悉罢又用判吏部苏
颂议凡文武铨注之法悉归选部分左右曹掌之初中
卷三十四 第 3b 页 WYG0961-0220d.png
书有堂选百司郡县有奏举皆不𨽻于有司王安石以
中书总庶务选徒留滞不能精择言于帝欲罢堂选曾
公亮执不可而止至是既罢内外长吏举官法堂选亦

神宗定官制下诏行之凡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
以阶因以寄禄议者又欲罢枢密院归兵部神宗曰祖
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以统之互相维制何可
废也遂止尝谓执政曰官制将行欲新旧人两用指御
卷三十四 第 4a 页 WYG0961-0221a.png
史大夫曰非司马光不可王圭蔡确相顾失色圭忧甚
不知所出确曰上久欲收灵武公能任责则相位可保
也圭喜谢之因荐俞允帅庆使上平西夏策其意以为
既用兵深入必不召光虽召将不至已而光果不召
徽宗时吏部侍郎邓洵武言神宗稽古建官既正省台
寺监之职而以寄禄阶易空名矣今选人七阶自商使
判官至主簿尉有带知安州云梦县而为河东干当公
事者有河中府司录参军而监楚州盐场者有瀛州军
卷三十四 第 4b 页 WYG0961-0221b.png
事推官充濮州教授者殽乱纷错莫甚于此宜造为新
名因而制禄诏悉更之乃改留守节察判官为承直郎
书记支使防团判官为儒林郎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
官为文林郎防团推官为从事郎今录为通仕郎知令
录为登仕郎判司簿尉为将仕郎后改通仕为从政登
仕为脩职将仕为迪功
司马光论阶级疏 臣闻治军无礼则威严不行礼者
上下之分是也唐自肃代以降务行姑息之政是以藩
卷三十四 第 5a 页 WYG0961-0221c.png
镇跋扈威侮朝廷士卒骄横侵逼主帅上陵下替无复
纲纪以至五代天下大乱运祚迫蹙生民涂炭祖宗受
天景命圣德聪明知天下之乱生于无礼也乃立军前
之制曰一阶一级全归伏事之仪敢有违犯罪至于死
于是上至都指挥使下至押官长行等秩相承粲然有
叙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敢不从故能东征西伐削
平海内为子孙建久大之业至今百有馀年天下太平
者皆由此道也近岁以来中外主兵臣僚往往不识大
卷三十四 第 5b 页 WYG0961-0221d.png
体好施小惠以盗虚名军中有犯阶级者务行宽贷是
致军校大率不敢钤束长行甘言悦色曲加喣妪以至
懦怯兵官亦为此态遂使行伍之间骄恣悖慢䆮不可
制上畏其下尊制于卑所谓下陵上替者无过于此臣
闻圣王刑期于无刑今宽贷犯阶级之人明活一人之
命殊不知军法不立渐成陵替之风则所系乃亿兆人
之命也臣愚欲望陛下特降诏旨申明阶级之法戒敇
中外主兵臣僚令一遵祖宗之制如敢有辄行宽贷曲
卷三十四 第 6a 页 WYG0961-0222a.png
收众心者严加罪罚以警其馀庶几纲纪复振基绪永

孙何论官制疏 六卿分职邦家之大柄也故周之会
府汉之尚书立庶政之根本提百司之纲纪令仆率其
属丞郎分其行二十四司粲焉星拱郎中员外判其曹
主事令史承其事四海九州之大若网在纲有吏部焉
辨考绩而育人材有兵部焉简车徒而治戎备有户部
焉正版图而阜财赋有刑部焉谨纪律而诛暴强有礼
卷三十四 第 6b 页 WYG0961-0222b.png
部焉祀神祗而选贤俊有工部焉缮宫室而修堤防六
职举而天下之事备矣有唐贞观之风最为称首于时
封疆甚广经费尤多亦不闻别分利权持劫使额而军
须取足玄宗侈心既萌贪地不已北事奚契丹南征閤
罗凤召发既广租调不充于是萧景杨钊始以地官判
度支而宇文融为租调地税使虽利孔始开祸阶将构
然版籍根本尚在南宫肃代物力萧然于是有司之职
尽废而言利之臣攘臂于其间矣征税多端本于专置
卷三十四 第 7a 页 WYG0961-0222c.png
使额故德宗之初首降诏书追行古制天下钱谷皆归
文昌咸谓故事复兴太平可致而天未悔祸叛乱相仍
经费不充使额又建于是裴延龄以利诱君甚于前矣
宪穆而下或迫于军期切于国计用救当时之急率以
权宜裁之五代短促曾莫是思国家三圣相承五兵不
试太平之业垂统立制在兹辰也所宜三部使额还之
六卿或曰禄百辟赡三军皆是物也臣亦有其说夫盐
铁者盖筦𣙜山海之谓也而物非自集须假牢盆户部
卷三十四 第 7b 页 WYG0961-0222d.png
者盖均一征税之谓也而财非自生须计田赋度支者
盖供亿军国之谓也而粟非自行须资漕运但检勾专
一相沿置之耳今莫若精择户部尚书一人专掌盐铁
使事俾金部郎中员外分判之又择本行侍郎二人分
掌度支户部使事各以本曹郎中员外分判之则三使
判官虽省犹不省也仍命左右司郎中员外总知帐目
分勾稽违或曰事有便宜行之已久何必改作远师昔
人斯又非通论也但雅俗兼资新旧参列则进无掊刻
卷三十四 第 8a 页 WYG0961-0223a.png
之虑退有详练之名职守有常规程既定周官唐式可
以复矣兹事非艰在陛下行之与否
李宗谔论两省与台司非统摄疏 臣按通典叙职官
以三师三公门下中书两省为先而会要亦以两省为
首惟六典准周礼六官以尚书省官居上而两省亦在
御史台之前此不相统摄一也唐开成三年御史台奉
宣今后遇延英开拟中谢官委台司前一日依官班具
名衔奏其两省官即令本司前一日奏是两省得以专
卷三十四 第 8b 页 WYG0961-0223b.png
达此不相统摄二也朝会图门下省典仪设版位御史
中丞班在丹墀上两省官后立此不相统摄三也故事
文武百官内殿起居失仪左右巡使奏文武班内有官
失仪请付外勘当如两省官失仪即奏云供奉班内有
官失仪请付所司以此言之惟两省官失仪左右巡使
不敢请付外勘当此不相统摄四也又御史台止奏南
衙文武百官班簿门下中书两省各奏本省班榜子此
不相统摄五也文武常参官每遇假告皆经御史台陈
卷三十四 第 9a 页 WYG0961-0223c.png
牒惟两省官自左右正言以上假告直经宰相陈牒遇
正衙见辞谢文武常参官皆于朝堂四方馆陈状两纸
惟两省官止陈状一纸既不与百官叙班亦无台参之
礼此不相统摄六也文武常参官位次并在朝堂惟两
省官在中书门内每遇殿起居及大朝会宴集并设次
在御史中丞之上盖地望亲近在宪司之右此不相统
摄七也五代开延英奏事先宰相次两省次御史中丞
次三司使次京尹又常朝叙班御史中丞群官先入次
卷三十四 第 9b 页 WYG0961-0223d.png
东宫保傅次两省官次左右仆射及朝退仆射先出两
省官次东宫保傅次御史丞群官夫以后入先出为重
不相统摄八也伏以中书门下两省自正言以上皆天
子侍从之官立朝叙班不与外司为比故在正衙则与
宰相重行而立通衢则与中丞分路而行常参则师傅
入于两省之前朝会则台官次于两省之后地望特峻
职业有殊官局之间不相统摄御史台每牒本省并不
平空所以本省移报亦如其仪而文仲止凭吏人之言
卷三十四 第 10a 页 WYG0961-0224a.png
遂有闻奏且无典章为据伏惟台宪之职所宜纠察奸
邪辨明冤枉廷臣有不法之事得以弹奏下民有无告
之人得以申理而于文牒之内争平空与不平空其事
琐细乌足助于风威哉
仆射议 按仆射秦官其名则微其职甚细东汉以后
虽委任渐重职司会府而非百寮师长之职也又按丞
相亦秦官秦氏每群臣上表皆云丞相臣某为首汉之
宗臣萧何为丞相汉仪丞相进天子御座为起在舆为
卷三十四 第 10b 页 WYG0961-0224b.png
下有疾法驾至第问得戮二千石申屠嘉欲斩内史晁
错是也霍光受顾托之重当伊周之地废昌邑王上表
太后丞相臣敞为首大司马大将军臣光次之其尊崇
如此中间常置左右丞相亦尝改为相国亦为大司徒
大抵汉之丞相是为三公于天下无所不统后汉亦以
三公为宰相则司徒本西汉丞相也其后或为丞相或
为相国或为大丞相虽互为之名其实一也曹公司马
师昭赵王伦王敦王导刘义宣齐高帝梁武帝尔朱荣
卷三十四 第 11a 页 WYG0961-0224c.png
侯景陈武帝齐献武隋文帝皆为之历代多非寻常人
臣之职亦多为赠官然自秦以降实居百寮之长令尚
书令统领众务提举纲目仆射贰之诚为崇重且非统
国政宰天下之任宜侍中中书令如直以尊崇则太师
不然上公太尉始可师长命百寮也龙朔中天宝初尝
改侍中中书令为左右相远协伊尹仲虺为左右相周
公召公相成王为左右之义斯诚允当或谓尚书令仆
射则录尚书之职是官之师长按前代录尚书霍光张
卷三十四 第 11b 页 WYG0961-0224d.png
安世王凤赵喜牟融邓彪张禹李固王导褚彦回齐明
帝之徒或是丞相或是三公或是大将军大司马兼之
皆秉朝政犹古冢宰百官总已实宰辅也其时则自有
令仆令仆射虽尝改为丞相名同而职异品秩又未崇
极上有三师三公尚书令七人岂得比前代丞相受任
也其袭旧名无实者若今刺史皆云使持节按前代使
持节得戮二千石其王公已下封国皆南面臣人分茅
建社其开府仪同三司则礼数班秩皆如三公置府辟
卷三十四 第 12a 页 WYG0961-0225a.png
吏令并岂有其实乎此例甚众不能遍举安有仆射因
改丞相之名都无丞相之实而为百僚师长也又与丞
郎绝礼若不隔品致敬则诸司长官与隔品寮属其可
绝礼乎斯不然矣
宋承唐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
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
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库悉𨽻三司
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
卷三十四 第 12b 页 WYG0961-0225b.png
板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
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涖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
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
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
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
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
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
卷三十四 第 13a 页 WYG0961-0225c.png
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
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
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
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时人语曰宁登瀛不为卿宁抱
椠不为监虚名不足以砥砺天下若此
毕仲游官制议 国家承五季之后典章制度号令文
采虽未纯于三代盖皆有三代之意而髣髴焉至于慎
刑罚息兵革宽仁尽下爱养元元得天下之心则有与
卷三十四 第 13b 页 WYG0961-0225d.png
三代比者独官名自宰相而下至百职执事循五季之
旧而不知改天子临朝太息于上而公卿大夫咨嗟悼
叹发愤于下者不知几十年矣及神宗皇帝同人心决
大策以阶寄禄而脩复汉唐二省之制宜其欢呼鼓舞
以庆朝廷之盛德而行之五年公卿大夫犹有不怿于
官制者岂未改之前尝厌五代之无法既改之后复云
汉唐之非是则官名之所失如何而可盖国朝虽循三
省之旧而二十四司之名皆第之以待百官当选者在
卷三十四 第 14a 页 WYG0961-0226a.png
省之官及假他官以制之如兵部为枢密吏部为铨审
库部金部为三司水部为都水刑部为大理名𨽻尚书
而事在他局者不可以为后世法则先帝之改制无可
议者而改制之中有非汉唐之旧而未合于今日之务
旧平章事迁中书令国朝以来未有迁至中书令者而
令仪同三司一阶兼昔日宰相累迁之官旧礼部尚书
迁户部工部迁刑部刑部迁兵部而今银青光禄大夫
一阶兼昔日尚书累迁之官旧礼部侍郎迁户部户部
卷三十四 第 14b 页 WYG0961-0226b.png
迁吏部工部侍郎迁刑部刑部迁兵部而今正议大夫
一阶兼昔日侍郎累迁之官卿寺亦然昔之官品难于
进今之阶秩易为高而又降七品为八品降五品为六
品降三品为四品至其不可用也则议请减荫反以旧
品为定而章服之令徒降五为六降三为四以迁就新
品之失而不知义理之所在则所谓非汉唐之旧而不
合今日之务者可验于此然犹未有害也旧尚书省不
总天下之政而中书门下合而为一则其治速今尚书
卷三十四 第 15a 页 WYG0961-0226c.png
省总天下之政而中书门下析而为二则其治缓此理
之固然者至所谓画黄录符牒关刺由上而下复由下
而上近者浃旬远者累月有夜半停印待报而其务乃
比于竹茹木屑之细或者补衣货食未得其决而事久
失于期会则非惟不合今日之务而良有害公卿大夫
所以不怿于官制者以此亦在上之人损益之而已矣
盖隋唐二十有九而今寄禄阶二十有五如益其阶所
与旧日之官品相对无并三迁两迁而为一阶则阶正
卷三十四 第 15b 页 WYG0961-0226d.png
矣还旧日之品秩凡议请减荫服章之名必合三五七
九之数无易前古之常以就新品之失则品正矣事大
而变则由寺监而上台省或由台省而下寺监事速而
小者则许之专决或专达而不为次第上下之道久则
事正矣阶正则朝廷尊名器重品正则义理安民志定
事正则三省无滞务而远近之人皆不失于期会脩此
三者而官制立矣岂以汉唐之官名不当复而五代之
季为可循也
卷三十四 第 16a 页 WYG0961-0227a.png
蔡京率意自用欲更置官名以继元丰之政乃首更开封守臣
为尹牧由是府分六曹县分六案内侍省职悉仿机廷之号脩
六尚局建三卫郎遂诏太师太傅太保古三公之官今为三师
古无此称合依三代为三公为真相之任司徒司空周六卿之官
太尉秦主兵之任皆非三公并宜罢仍立三孤为次相之任更
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兼门下侍
郎右仆射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罢尚书令及文武勋官而以
太尉冠武阶然是时员既滥冗名且紊杂甚者走马承受
卷三十四 第 16b 页 WYG0961-0227b.png
升拥使华黄冠道流亦滥朝品元丰之制至此大坏
蒙古自特穆津已来诸事草创设官甚简以断事官为至
重之任位三公上丞相谓之大笔且齐掌兵柄则左右万户
而已后稍仿金制置行省及元帅宣抚等官呼必赉既立
大新制作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官制其
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
史台其次内则有寺监院司卫府外则有行省行台宣慰
廉访其牧民则有路府州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
卷三十四 第 17a 页 WYG0961-0227c.png
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
元世祖诏中书省铨定省院台部官属自中书令左右丞
相而下各有定品仍谕安童曰中书省朕当亲择其馀诸
司并从中书裁减安童曰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如
臣所行非法从其举奏今近臣乃伺隙援引非类曰某居
某官某居某职以所署奏目付中书施行铨选之法自有
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尝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世
祖曰卿言良是后若此者其勿行之
卷三十四 第 17b 页 WYG0961-0227d.png
省臣言内降旨与官者八百八十馀人已除三百未除者
犹五百馀请自今越奏者乞勿与又外任官多𢃄相衔非
制御史台臣亦言御史廉访司官宜从本台公选不当从
诸臣所请降内旨用之成帝曰若此者卿等皆当执勿与未
几省臣复言比有应入常调者或未入仕及已尝废黜者亦
复请自内降已尝奉诏禁革之后所降内旨复有百馀臣
等窃谓中书政务他人辄得干请如此责效实难自今铨
选钱榖之事不由中书议者不得奏闻从之
卷三十四 第 18a 页 WYG0961-0228a.png
  汰冗
汉光武诏 夫张官置吏所以为民也今百姓遭难户
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𨽻州牧各实所
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者并之于是并省四百
馀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晋武帝诏问朝臣以政之损益司徒左长史傅咸上书
以为公私不足由设官太多旧都督有四今并监军乃
盈于十禹分九州今之刺史几向一倍户口比汉十分
卷三十四 第 18b 页 WYG0961-0228b.png
之一而置郡县更多虚立军府动有百数而无益宿卫
五等诸侯坐置官属诸所廪给皆出百姓此其所以困
乏者也当今之急在于并官息役上下务农而已时又
议省州郡县半吏以赴农功中书监荀勖以为省吏不
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昔萧曹相汉载
其清静民以宁壹所谓清心也抑浮说简文案略细苛
宥小失有好变常以徼利者必行其诛所谓省事也以
九寺并尚书兰台付三府所谓省官也若直作大例凡
卷三十四 第 19a 页 WYG0961-0228c.png
天下之吏皆减其半恐文武众官郡国职业剧易不同
不可以一槩施之若有旷阙皆须更复或激而滋繁亦
不可不重也
唐德宗时大省州县官员收其禄以给战士张延赏之
谋也时新除官千五百人而当减者千馀人怨嗟盈路
李泌请复所减州县官德宗曰置吏以为人也今户口
减于承平之时三分之二而吏员更增可乎对曰户口
虽减而事多于承平且十倍吏得无增乎且所减皆有
卷三十四 第 19b 页 WYG0961-0228d.png
职事而冗官不减此所以为未当也至德以来置额外
官敌正官三分之一若听使计日得资然后停加两选
授同类正员官如此则不惟不怨兼使之喜矣又请诸
王未出閤者不除府官上皆从之诏先所减官并宜复

李吉甫奏自汉至隋十有三代设官之多无如国家者
天宝以后中原宿兵见在可计者八十馀万其馀为商
贾僧道不服田亩者什有五六是常以三分劳筋苦骨
卷三十四 第 20a 页 WYG0961-0229a.png
之人奉七分待衣坐食之辈也今内外官以税钱给俸
者不下万员天下三百馀县或以一县之地而为州一
乡之民而为县者甚众请敇有司详定废置吏员可省
者省之州县可并者并之入仕之涂可减者减之
吉甫又言国家旧章依品制俸官一品月俸钱三十缗
职田禄米不过千斛艰难以来增置使额厚给俸钱大
历中权臣月俸至九千缗州无大小刺史皆千缗常衮
为相始立限约李泌又量其闲剧随事增加时谓通济
卷三十四 第 20b 页 WYG0961-0229b.png
理难减削然犹有名存职废或额去俸存闲剧之间厚
薄顿异请敕有司详考俸料杂给量定以闻于是命给
事中段平仲等同详定
李德裕尝谓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
诚治本也奏罢郡县吏凡二千员衣冠去者皆怨
杜佑省官议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
乂周建六官各有徒属虽上文去质吏众事繁然而条
流不紊职非重设秦氏立制多因时宜汉初沿袭后渐
卷三十四 第 21a 页 WYG0961-0229c.png
增广光武建武六年废罢四百馀县吏职十置其一魏
太和时分命使臣省州县吏正始中又并合郡县晋太
元省七百馀员隋开皇废郡五百国家贞观初省内官
六百馀员详设官之本为理众庶所以古者计人置吏
故周官乡遂稍县畿约人定员吏无虚设自汉魏晋隋
暨于圣唐皆因战争流离征缮艰劳即省吏职存诸方
策晋荀勖桓温俱有此议息人救弊何莫由斯昔皋繇
作士师正五刑今刑部尚书大理卿是二皋陶也垂作
卷三十四 第 21b 页 WYG0961-0229d.png
共工利器用今工部尚书将作监是二垂也契作司徒
敷五教今司徒户部尚书是二契也伯夷秩宗典邦礼
今礼部尚书礼仪使是二伯夷也伯益作虞掌山泽今
虞部郎中都水使者是二伯益也伯囧作太仆掌车马
今太仆卿驾部郎中尚辇奉御闲厩使者是四伯囧也
古者天子有六军汉家前后左右将军四人今则十二
卫神策等八军凡有将军六十人也历代增益以至于
是旧名不废新职日加名繁职重不可遍举所以后周
卷三十四 第 22a 页 WYG0961-0230a.png
依古周建六官盖由于此今略徵外官别驾本因汉置
随刺史巡察若今观察使之有副使也参军后汉末置
参诸府军事若今节度判官也官名职务迁易不同空
存虚称皆无事实又司田顷景龙三年尝置无何以烦
冗却停并入司户殊为折衷诚宜斟酌繁省详考损益
欲求致理必也正名神龙中官纪隳紊有司务广集选
人竞收名称其时无阙注授于是奏署员外官者二千
馀人自尔遂为恒制当开元天宝之中四方无虞百姓
卷三十四 第 22b 页 WYG0961-0230b.png
全实大凡编户九百馀万吏员虽众经用虽繁人力有
馀帑藏丰溢纵或枉费不足为忧今兵革未宁黎庶凋
瘵数年前天下簿帐到省百三十馀万户自圣上御极
分命使臣按比收敛土户与客户共计三百馀万比天
宝中才三分之一就中浮寄仍五分有二出租赋者减
耗若此食租赋者岂可仍旧如一州无三数千户置五
十六员官十羊九牧疲吏烦众顾兹大弊实思革之议
者多云尚有跋扈未庭并省官吏之后恐被罢者仕进
卷三十四 第 23a 页 WYG0961-0230c.png
无路别有依托且糜爵禄兼示堤防此乃常情之说虑
非救时之论有才者即令荐用不才者何患奔亡而况
各有姻戚顾恋家产后汉建武六年减县省官公孙述
隗嚣未灭魏太和正始中则吴蜀鼎立晋大元六年吴
国尚在隋开皇三年陈氏割据皆招罗俊乂志相吞灭
此时犹不虑有失贤资敌务以救弊为谋今田悦之徒
并是庸琐繁刑暴赋惟恤军戎衣冠士人遇如奴虏岂
比公孙述诸葛亮之在巴蜀孙权陈霸先之有江南固
卷三十四 第 23b 页 WYG0961-0230d.png
无范睢业秦贾季强狄之虑斯断可知矣今若以人情
因习既久不能更改制度并省内官但且权停省外官
别驾司马及参军州县额内官约人户减县尉其被罢
者但有德行才器委州府长史搜择论荐固亦不遗器
能如或渝滥先坐举主谁敢罔冒以陷刑章其有不被
举论但全旧名任参尝调自当脩进更俟甄收暂罢岁
时何负此辈如柱国后魏末置当时宿德勋盛业崇皆
主重兵宠贵第一周隋以后授受至多暨乎国家回作
卷三十四 第 24a 页 WYG0961-0231a.png
勋级唯得三千顷地耳又开府仪同三司及光禄大夫
亦是官名还为人多回作阶级随时立制遇弊变通不
必因循重复改作待戎车息驾百姓稍宁欲增庶官则
复旧制
尚书省官议 昔尧试舜于大麓领录天下事似其任
也周之司会又其职焉秦时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
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置及武帝游宴后
庭始用宦者主中书以司马迁为之中间遂罢其官以
卷三十四 第 24b 页 WYG0961-0231b.png
为中书之职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省又置尚书五
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
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至后汉则为优重
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
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
远近所禀仰故李固云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
斗为天喉舌尚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
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令及左丞总领纪纲无所不
卷三十四 第 25a 页 WYG0961-0231c.png
统仆射及右丞分掌廪禄钱谷汉初尚书虽有曹名不
以为号及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是始见曹
名总谓之曰尚书台亦谓之中台大事八座连名而有
不合得建异议二汉皆属少府魏置中书省有监令遂
掌机衡之任而尚书之权渐减矣晋以后所掌略同八
座承郎初拜并集都省交礼迁职又解交本汉制也至
于晋宋唯八座解交承郎不复解交也宋曰尚书寺居
建礼门内亦曰尚书省亦谓之内台每八座以下入侍
卷三十四 第 25b 页 WYG0961-0231d.png
门生随入者各有差不得杂以人士凡尚书官大罪则
免小罪遣出百日乏代人听还本职其令及二仆射出
行分道之制与中丞同令仆各给威仪十八人自晋以
后八座及郎中多有不奏事梁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
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糠秕文案员尚虚
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探自
是始奏事矣又诏尚书中有疑事先于朝堂参议然后
启闻旧尚书官不以为赠唯朱异卒特赠右仆射武帝
卷三十四 第 26a 页 WYG0961-0232a.png
宠之故也自魏晋重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
职稍以疏远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献纳之任又
归门下而尚书但听命受事而已后魏天兴元年置八
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
国各有属官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置令大夫主之
四年又复尚书三十六曹天赐元年复罢尚书三十六
曹别置武归脩勤二职分主省务至神麚元年始置仆
射左右丞及诸曹尚书十馀人各居别寺北齐尚书亦
卷三十四 第 26b 页 WYG0961-0232b.png
有录令仆射总理六尚书谓之都省亦谓之北省后济
北王以太子监国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别理众事仍
开府置佐后周无尚书隋及大唐皆有其制略同凡尚
书省事无不总龙朔二年改尚书省为台咸亨初复旧
光宅元年改为文昌台垂拱元年又改为都台咸通初
复旧长寿三年又改为中台神功初复为尚书省都台
居中左右分司都堂之东有吏部户部礼部三行每行
四司左司统之都堂之西有兵部刑部工部三行每行
卷三十四 第 27a 页 WYG0961-0232c.png
四司右司统之凡二十四司分曹共理天下之事尽矣
宋蔡襄去冗策 治天下者如治家凡民之家随其
富贫视其族属几何一岁之费几何宾客之资公上
之须复用几何度其家之所入然后量力而出之如
是乃可以为家计也不如是其家无以自给枢府不
知财用日月添兵而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使守藏
吏也岁了一岁便为办事不幸有边境之急必取于
民譬之家计是不度所入不量所出国不富实陛下
卷三十四 第 27b 页 WYG0961-0232d.png
未得高枕而优游臣故谓兵为大其次又有官冗今
且以转官一事言之太祖太宗朝仕官者或有功劳
或有民誉则拔任其人人莫不劝然以孤远守常之
人湮沉不迁者有之真宗设三年磨勘之法然后孤
远守常之人与夫权要图进之士无异也日月既久
渐以成俗虽有长材异能出众人者有小过累未可
迁也但能饮食言语于人无忤者数月必迁此三年
一迁之法今为大弊也祖宗时卿监郎中无十数人
卷三十四 第 28a 页 WYG0961-0233a.png
观今班簿姓名可见也天下州军三百馀处合入知
州军凡军几何人局少员多每至除待阙须一二年
通判知县之类率皆如此真宗时选人磨勘有迁京
官者有不迁者仁宗时但无过咎无不转官官冗如
此可不思变更之术哉去冗百端此二者最大愿陛
下熟思之渐求消冗之说
元阿哈玛特奏立江西𣙜茶运司及诸路转运盐使
司宣课提举司宣课司官吏多至五百馀人至是
卷三十四 第 28b 页 WYG0961-0233b.png
崔斌言江南官冗杭州地大民众阿哈玛特溺于私
爱以任其不肖子玛苏库且阿哈玛特先自陈免其
子弟之任今乃身为平章而子若侄或为参政或为
尚书或领将作监会同馆一门悉处要津有亏公道
元主命罢黜之然终不以为阿哈玛特罪既而淮西
宣慰使昂吉尔入朝亦以官冗为言于是诏江西省
并入福建罢𣙜茶营田司归本道宣慰司罢漕运司
归行省
卷三十四 第 29a 页 WYG0961-0233c.png
  守官(九则/)
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守不可
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
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季孙曰君之在楚于晋
罪也又不听晋鲁罪重矣晋师必至吾无以待之不如
与之閒晋而取诸杞吾与子桃成反谁敢有之是得二
成也鲁无忧而孟孙益邑子何病焉辞以无山与之莱
柞乃迁于桃晋人为把取成
卷三十四 第 29b 页 WYG0961-0233d.png
齐侯田于沛招虞人以弓不进公使执之辞曰昔我先
君之田也旃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
见皮冠故不敢进乃舍之仲尼曰守道不如守官君子
韪之
韩非二柄篇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不异
事也为人臣者陈事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
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
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
卷三十四 第 30a 页 WYG0961-0234a.png
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
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昔者韩昭
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
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
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
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
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
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
卷三十四 第 30b 页 WYG0961-0234b.png
为矣
吕览不苟篇 秦缪公见戎由余说而欲留之由余不
肯缪公以告蹇叔蹇叔曰君以告内史廖内史廖对曰
戎人不达于五音与五味君不若遗之缪公以女乐二
八人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由
余骤谏而不听因怒而归缪公也蹇叔非不能为内史
廖之所为也其义不行也缪公能令人臣时立其正义
故雪殽之耻而西至河雍也秦缪公相百里奚晋使叔
卷三十四 第 31a 页 WYG0961-0234c.png
虎齐使东郭蹇如秦公孙枝请见之公曰请见客子之
事欤对曰非也相国使子乎对曰不也公曰然则子事
非子之事也秦国僻陋戎夷事服其任人事其事犹惧
为诸侯笑今子为非子之事退将论而罪公孙枝出自
敷于百里氏百里奚请之公曰此所闻于相国欤枝无
罪奚请有罪奚请焉百里奚归辞公孙枝公孙枝徙自
敷于街百里奚令吏行其罪定分官此古人之所以为
法也今缪公乡之矣其霸西戎岂不宜哉
卷三十四 第 31b 页 WYG0961-0234d.png
处方篇 凡为治必先定分君臣父子夫妇君臣父子
夫妇六者当位则下不踰节而上不苟为矣少不悍辟
而长不简慢矣金木异任水火殊事阴阳不同其为民
利一也故异所以安同也同所以危异也同异之分贵
贱之别长少之义此先王之所慎而治乱之纪也今夫
射者仪毫而失墙画者仪发而易貌言审本也本不审
虽尧舜不能以治故凡乱也者必始乎近而后及远必
始乎本而后及末治亦然故百里奚处乎虞而虞亡处
卷三十四 第 32a 页 WYG0961-0235a.png
乎秦而秦霸向挚处乎商而商灭处乎周而周王百里
奚之处乎虞智非愚也向挚之处乎商典非恶也无其
本也其处于秦也智非加益也其处于周也典非加善
也有其本也其本也者定分之谓也齐令章子将而与
韩魏攻荆荆令唐篾将而拒之军相当六月而不战齐
令周最趣章子急战其辞甚刻章子对周最曰杀之免
之残其家王能得此于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
战王不能得此于臣与荆人夹泚水而军章子令人视
卷三十四 第 32b 页 WYG0961-0235b.png
水可绝者荆人射之水不可得近有刍水旁者告齐候
者曰水浅深易知荆人所盛守尽其浅者也所简守皆
其深者也候者载刍者与见章子章子甚喜因练卒以
夜奄荆人之所盛守果杀唐篾章子可谓知将分矣韩
昭釐侯出弋靷偏缓昭釐侯居车上谓其仆靷不偏缓
乎其仆曰然至舍昭釐侯射鸟其右摄其一靷适之昭
釐侯已射驾而归上车选间曰乡者靷偏缓今适何也
其右从后对曰今者臣适之昭釐侯至诘车令各避舍
卷三十四 第 33a 页 WYG0961-0235c.png
故擅为妄意之道虽当贤王不由也今有人于此擅矫
行则免国家利轻重则若衡石为方圜则若规矩此则
工矣巧矣而不足法法也者众之所同也贤不肖之所
以其力也谋出乎不可用事出乎不可同此为先王之
所舍也
秦姚兴从朝门游于文武苑及昏而还将自平朔门入
前驱既至城门校尉王满聪被甲持杖闭门拒之曰今
已昏闇奸良不辨有死而已门不可开兴乃回从朝门
卷三十四 第 33b 页 WYG0961-0235d.png
而入旦而召满聪进位二等
唐张说引崔沔为中书侍郎故事承宣制皆出宰相侍
郎署位而已崔沔曰设官分职上下相维各申所见事
乃无失侍郎令之贰也岂得拱默而已由是事多异同
说因是出之
宋神宗时有诏舍人院无得申请改除文字王安石争
之曰审如是则舍人不得复行其职而一听大臣所为
今大臣之弱者不敢为陛下守法而强者则挟上旨以
卷三十四 第 34a 页 WYG0961-0236a.png
造令谏官御史无敢逆其意者臣实惧焉语皆侵执政
执政不悦会以母丧遂去职
司马光论张方平不协物望难居政府神宗不从命徙
光翰林知通进银台司吕公著封还除目曰光以举职
赐罢是为有言责者不得尽其言也诏以告直付閤门
公著又言制命不由门下则封驳之职因臣而废愿正
臣罪乞解银台司不报未几方平以父丧亦罢方平慷
慨有气节平居未尝以言徇物以色假人所至有政绩
卷三十四 第 34b 页 WYG0961-0236b.png
然乏公辅之望
  勤职业(二则附/)
东晋陶侃为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侃性聪敏恭勤
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
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
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
以谈戏废事者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将
吏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
卷三十四 第 35a 页 WYG0961-0236c.png
之法言不益实用君子当正其威仪何有蓬头跣足
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必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
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
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戏贼人
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尝造船
其木屑竹头侃皆令籍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后正
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乃以木屑布地及桓
卷三十四 第 35b 页 WYG0961-0236d.png
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
此类也
唐主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瑀亦孜孜
尽力绳违举过人皆惮而畏之瑀终不自理尝有敇
不时宣行唐主责之瑀对曰大业之世内史宣敕或
前后相违有司不知所之今王业经始事系安危故
臣每受一敕必勘审使与前敕不违始敢宣行稽缓
之愆实由于此唐主曰卿用心如此吾复何忧
卷三十四 第 36a 页 WYG0961-0237a.png
  吏治(十四则/)
周鬻熊撰吏篇 君子不与人谋之则已矣若与人谋
之则非道无由也故君子之谋能必用道而不能必见
受能必忠而不能必入能必信而不能必见信君子非
人者不出之于辞而施之于行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
行善而道谕矣 民者贤不肖之杖也贤不肖皆具焉
故贤人得焉不肖人休焉杖能侧焉忠信饰焉民者积
愚也虽愚明主撰吏焉必使民兴焉士民与之明上举
卷三十四 第 36b 页 WYG0961-0237b.png
之士民苦之明上去之故王者取吏不忘必使民唱然
后和民者吏之程也察吏于民然后随政曰民者至卑
也而使之取吏焉必取所爱故十人爱之则十人之吏
也百人爱之则百人之吏也千人爱之则千人之吏也
万人爱之则万人之吏也故万人之吏撰卿相矣卿相
者诸侯之丞也故封侯之上秩出焉卿相者侯之本也
韩非储说 摇木者一一摄其叶则劳而不遍左右拊
其本而叶遍摇矣临渊而摇木鸟惊而高鱼恐而下善
卷三十四 第 37a 页 WYG0961-0237c.png
张网者引其纲若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
其纲而鱼已囊矣故吏者民之本纲也故圣人治吏不
治民 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
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
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故失火之啬夫不
可不论也救火者吏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
人则役万夫故所遇术者如造父之遇驾马牵马推车
则不能进代御执辔持筴则马咸骛矣是以说在椎锻
卷三十四 第 37b 页 WYG0961-0237d.png
平夷榜檠矫直不然败在淖齿用齐戮闵王李兑用赵
饿主父也
魏何曾上明帝疏 臣闻为国者以清静为基而百姓
以良吏为本今海内虚耗事役众多诚宜恤养黎元悦
以使人郡守之权虽轻犹专任千里比之于古则列国
之君也上当奉宣朝恩以致惠和下当兴利而除其害
得其人则可安非其人则为患故汉宣称曰百姓所以
安其田里而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与我共
卷三十四 第 38a 页 WYG0961-0238a.png
此者其惟良二千石乎此诚可谓知政之本也方今国
家大举新有发调军师远征上下劬劳夫百姓可与乐
成难与虑始愚惑之人能厌目前之小勤而忘为乱之
大祸是以郡守益不可不得其人才虽难备犹宜粗有
威恩为百姓所信惮者臣闻诸郡守有年老或疾病皆
委政丞掾不恤庶事或体性疏怠不以政理为意在官
积年惠泽不加于人然于考课之限罪亦不至黜免故
得经延岁月而无斥罢之期臣愚以为可密诏主者使
卷三十四 第 38b 页 WYG0961-0238b.png
隐核参访郡守其有老病不隐亲人物及宰牧少恩好
脩人事烦挠百姓者皆可徵还为更选代
晋武帝诏 郡国守相三载一巡行属县必以春此古
者所以述职宣风展义也见长吏观风俗协礼律考度
量存问耆老亲见百年录囚徒理冤枉详察政刑得失
知百姓所患苦无有远近便若朕亲临之敦喻五教劝
务农功勉励学者思勤正典无为百家庸末致远必泥
士庶有好学笃道孝弟忠信清白异行者举而进之有
卷三十四 第 39a 页 WYG0961-0238c.png
不孝敬于父母不长悌于族党悖礼弃常不率法令者
纠而罪之田畴辟生业脩礼教设禁令行则长吏之能
也人穷匮农事荒奸盗起刑狱烦下陵上替礼义不兴
斯长吏之否也若长吏在官公廉虑不及私正色直节
不饰名誉者及身行贪秽謟渎求容公节不立而私门
日富者并谨察之扬清激浊举善弹违此朕所以垂拱
总纲责成于良二千石也于戏戒哉
应詹为江州刺史将行上疏 夫欲用天下之智力者
卷三十四 第 39b 页 WYG0961-0238d.png
莫若使天下信之也商鞅移木岂礼也哉有由而然自
经荒弊纲纪颓陵清直之风既浇糟秕之俗犹在诚宜
濯以沧浪之流漉以吞舟之网则幽显明别于变时雍
矣弘济兹务在乎官人今南北杂错属托者无保负之
累而轻举所知此博采所以未精职理所以多阙今凡
有所用宜随其能不尔与举主同乎褒贬则人有慎举
之恭官无废职之吝昔冀缺有功胥臣蒙先茅之赏子
玉败军子文受蔿贾之责古既有之今亦宜然汉朝使
卷三十四 第 40a 页 WYG0961-0239a.png
刺史行部乘傅奏事犹恐不足以辨彰幽明弘宣政道
故复有绣衣直指今之艰弊过于往昔宜分遣黄散若
中书郎等循行天下观采得失举善弹违断截苟且则
人不敢为非矣汉宣帝时二千石有居职脩明者则入
为公卿其不称职免官者皆还为平人惩劝必行故历
世长久中间以来迁不足竞免不足惧或有进而失意
退而得分莅官虽美当以素论降替在职实劣直以旧
望登叙校游谈为多少不以实事为先后以此责成臣
卷三十四 第 40b 页 WYG0961-0239b.png
未见其兆也今宜峻左降旧制可二千石免官三年乃
得叙用长史六年户口折半道里倍之此法必明使天
下知官难得而易失必人慎其职朝无惰官矣都督可
课佃二十顷州十顷郡五顷县三顷皆取文武吏医卜
不得挠乱百姓三台九府中外诸军有可减损皆令附
农市息末技道无游人不过一熟丰穰可必然后重居
职之俸使禄足以代耕顷大事之后遐迩皆想宏略而
寂然未副宜早振纲领肃起群望
卷三十四 第 41a 页 WYG0961-0239c.png
穆帝时众官渐多而迁徙每速王彪之上议 为政之
道以得贤为急非谓雍容廊庙标的而已固将涖任赞
时职思其忧也得贤之道在于涖任涖任之道在于能
久久于其道天下化成是以三载考绩三考黜陟不收
一切之功不采速成之誉故勋格辰极道融四海风流
遐邈声冠百代凡庸之族众贤能之才寡才寡于世而
官多于朝焉得不贤鄙共贯清浊同官官众则阙多阙
多则迁速前后去来更相代补非为故然理固然耳所
卷三十四 第 41b 页 WYG0961-0239d.png
以职事未脩朝风未澄者也职事之脩在于省官朝风
之澄在于并职官省则选清而得久职并则吏简而俗
静选清则胜人久于其事事久则中才犹足有成今内
外百官较而计之固应有并省者矣六卿之任太常望
雅而职重然其所司义高务约宗正所统盖鲜可以并
太常宿卫之重三卫任之其次骁骑左军各有所领无
兵军校皆应罢废四军皆罢则左军之名不宜独立宜
改游击以对骁骑内官自侍中以下旧员皆四中兴之
卷三十四 第 42a 页 WYG0961-0240a.png
初二人而已二人对直或有不周愚谓三人于事则无
阙也凡馀诸官无综事实者可令大官随才位所帖而
领之若未能顿废自可因缺而省之委之以职分责之
以有成能否因考绩而著清浊随黜陟而彰庶官之选
差清莅职之日差久无奉禄之虚废简吏寺之烦役矣
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
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
之又言疫疾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
卷三十四 第 42b 页 WYG0961-0240b.png
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
袁琇荐陈頵于元帝迁镇东行参军典法兵二曹陈頵
与王导书曰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
才失所先白望而后实事浮竞驱驰互相贡荐言重者
先显言轻者后叙遂相波扇乃至凌迟加有庄老之俗
倾惑朝廷养望者为弘雅政事者为俗人王职不恤法
物坠丧夫欲制远先由近始故出其言善千里应之今
宜改张明赏信罚拔卓茂于密县显朱邑于桐乡然后
卷三十四 第 43a 页 WYG0961-0240c.png
大业可举中兴可冀耳建兴初制版补录事参军参伍
掾属多设解故以避事任頵议诸僚属乘昔西台养望
馀弊小心恭肃更以为俗偃蹇倨慢以为优雅至今朝
士纵诞临事游行渐弊不革以至倾国故百寻之屋突
直而焚燎千里之堤蚁垤而穿败古人防小以全大慎
微以杜萌自今临使称疾须催乃行者皆免官
豫章太守范宁欲遣十五议曹下属城采求风政并吏
假还讯问官长得失徐邈与宁书 知足下遣十五议
卷三十四 第 43b 页 WYG0961-0240d.png
曹各之一县又吏假归白所闻见诚是足下留意百姓
故广其视听吾谓劝导以实不以文十五议曹欲何所
敷宣邪庶事辞讼足下听断允塞则物理足矣上有理
务之心则下之求理者至矣日昃省览庶事无滞则吏
慎其负而人听不惑岂须邑至里诣饰其游声哉非徒
不足致益乃是蚕鱼之所资又不可纵小吏为耳目也
岂有善人君子而干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君子之心
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由历试如有所毁必以著明托
卷三十四 第 44a 页 WYG0961-0241a.png
社之鼠政之甚害自古以来欲为左右耳目者无非小
人皆先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
信遂使君子道消善人舆尸前史所书可为深鉴足下
选纲纪必得国士足以摄诸曹诸曹皆是良吏则足以
掌文按又择公方之人以为监司则清浊能否与事而
明足下但平心居宗何取于耳目哉昔明德马后未尝
顾与左右言可谓远识况大丈夫而不能免此乎
申绍上慕容炜论守宰疏 臣闻汉宣有言与朕共治
卷三十四 第 44b 页 WYG0961-0241b.png
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乎是以特重此选必妙尽英才
莫不拔自贡士历资内外用能仁感猛兽惠致群祥今
者守宰或擢自匹夫兵将之间或因宠戚藉缘时会非
但无闻于州闾亦不经于朝廷又无考绩黜陟幽明贪
惰为恶无刑戮之惧清勤奉法无爵赏之劝百姓穷弊
侵赇无已兵士逋逃乃相招为贼盗风颓化替莫相纠
摄且吏多则政烦由来常患今之见户不过汉一大郡
而备置百官加之新立军号兼重有过往时虚假名位
卷三十四 第 45a 页 WYG0961-0241c.png
废弃农业公私驱扰人无聊生宜并官省职务劝农业
秦吴二虏僻僣一时尚能任道捐情肃谐伪部况大燕
累圣重光君临四海而可美政或亏取陵奸寇哉邻之
有善众之所望我之不脩彼之愿也秦吴狡猾地居形
胜非唯守境而已乃有吞噬之心中州丰实户兼二寇
弓马之劲秦晋所惮云骑风驰国之常也而比赴敌后
机兵不速济者何也皆由赋法靡恒役之非道郡县守
宰每于差调之际无不舍越殷彊首先贫弱行留俱窘
卷三十四 第 45b 页 WYG0961-0241d.png
资善无所人怀嗟怨遂致奔亡进阙供国之饶退离蚕
农之要兵岂在多贵于用命宜严制军科务先饶复习
兵教战使偏伍有常从戎之外足营私业父兄有陟岵
之观子弟怀孔迩之顾虽赴水火何所不从节俭约费
先王格谟去华敦朴哲后恒宪故周公戒成王以啬财
为本汉文以皂帏变俗孝景官人弗过千馀魏武宠赐
不盈十万薄葬不坟俭以率下所以割肌肤之惠全百
姓之力谨案后宫四千有馀僮侍厮养通兼十倍日费
卷三十四 第 46a 页 WYG0961-0242a.png
之重价盈万金绮縠罗纨岁增常调戎器弗营奢玩是
务今帑藏虚竭军士无襜褕之赉宰相侯王迭以侈丽
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宜罢浮
华非要之役峻明婚姻丧葬之条禁绝奢靡浮烦之事
出倾宫之女均商农之赋公卿以下以四海为家信赏
必罚纲维肃举则温猛之首可悬之白旗秦吴二主可
以礼之归命岂唯不复侵寇而已哉
虞预陈时政所失疏 军寇以来赋役繁数兼值年荒
卷三十四 第 46b 页 WYG0961-0242b.png
百姓失业是轻繇薄敛宽刑省役之时也自顷长吏轻
多去来送故迎新交错道路受迎者惟恐船马之不多
见送者惟恨吏卒之常少穷奢极费谓之忠义省烦从
简呼为薄俗转相仿效流而不反虽有常防莫肯遵脩
加以王涂未夷所在停滞送者经年永失播植一夫不
耕十夫无食况转百数所妨不訾愚谓宜勒属县若今
尉先去官者人船吏侍皆具条例到当依法减省使公
私允当又今统务多端动加重制每有特急辄立督邮
卷三十四 第 47a 页 WYG0961-0242c.png
计今直兼三十馀人人船吏侍皆当出官益不堪命宜
复减损严为之防庾琛善之即皆施行
唐太宗时马周上疏言百姓所以治安唯在刺史县令
苟选用得人则陛下可以端拱无为今朝廷唯重内官
而轻州县之选刺史多用武人或京官不称职始补外
任边远之处用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疏奏
太宗称善久之谓侍臣曰刺史朕当自选县令宜诏京
官五品已上各举一人
卷三十四 第 47b 页 WYG0961-0242d.png
玄宗时韦玢奏郎官多不举职请沙汰改授它官玢寻
出为刺史宰相奏拟冀州敇改小州姚崇奏言台郎宽
怠及不称职玢请沙汰乃是奉公台郎甫尔改官玢即
贬黜于外议者皆谓郎官谤伤臣恐后来左右丞指以
为戒则省事何从而举矣乃除冀州刺史
宋刘挚论监司疏 臣自待罪风宪屡曾以天下监司
为言乞澄汰选择诚以朝廷政令使监司得其人则推
行布宣可以谕上指而究惠泽苟非其人则所谓徒善
卷三十四 第 48a 页 WYG0961-0243a.png
而已终于民不得被其利夫上之所好下必有甚朝廷
以名实为事行总覈之政而下乃为刻急浅迫之行朝
廷以教化为意行宽厚之政而下乃为舒缓苟简之事
皆习俗怀利迎意而作故所为近似而非上之意本然
也今虽因革之政有殊而观望之俗故在但所迎之意
有不同耳其为患一也昨差役之法初行监司已有迎
合争先不量可否不校利害一槩定差骚动一路者朝
廷察其意固已黜之矣持此以观人情大约类此且天
卷三十四 第 48b 页 WYG0961-0243b.png
下之事散在诸路总制于监司其大者治财赋察官吏
平狱讼考疾苦苟使者皆务为和缓宽纵苟于安静则
事之委靡不振世之受敝不胜言也向来黜责数人者
皆以其非法掊敛意在市进虐民甚者亦非欲使之漫
然不省其职废所宜治之事谓之宽厚也昧者不达故
矫枉或过其正臣谓此俗不可滋长须要大为之禁伏
乞圣慈诏执事申立监司考绩之制以常赋之登耗郡
县之勤惰刑狱之当否民俗之休戚为之殿最每岁终
卷三十四 第 49a 页 WYG0961-0243c.png
以诏诛赏仍自今岁始焉庶几有所隐括裁制之使循
良者不入于弛肃给者不入于薄然后上副圣明制治
用中之意夫察时之宽猛缓急观俗之过与不及而张
弛其政正今日事也
苏轼专任使策 夫吏之与民犹工人之与器易器而
操之其始莫不龃龉而不相得是故虽有长才异能之
士朝夕而去则不如庸人之久且便也自汉至今言吏
治者皆推孝文之时以为任人不可以仓卒而责其成
卷三十四 第 49b 页 WYG0961-0243d.png
功又其三岁一迁吏不为长远之计则其所施设一切
出于苟简此天下之士争以为言而臣知其未可以卒
行也夫天下之吏惟其病多而未有以处也是以扰扰
在此如使五六年或七八年而后迁则将有十年不得
调者矣朝廷方将减任子清冗官则其行之当有所待
而臣以为当今之弊有甚不可者夫京兆府天下之所
观望而化王政之所由始也四方之冲两河之交舟车
商贾之所聚金珠锦绣之所积故其民不知有耕稼织
卷三十四 第 50a 页 WYG0961-0244a.png
纴之劳富贵之所移货利之所眩故其民不知有恭俭
廉退之风以书数为终身之能以府史贱吏为乡党之
荣故其民不知有儒学讲习之贤夫是以狱讼繁滋而
奸不可止为治者益以苟且而不暇及于教化四方观
之使风俗日以薄恶未始不由此也今夫为京兆者戴
星而出见烛而入案牍笞箠交乎其前拱手而待命者
足相蹑乎其庭持词而求诉者肩相摩乎其门憧憧焉
不知其为谁一讯而去得罪者不知其得罪之由而无
卷三十四 第 50b 页 WYG0961-0244b.png
罪者亦不知其无罪之实如此则刑之不服赦之不悛
狱讼之繁未有已也夫大司农者天下之所以赢虚外
计之所从受命也其财赋之出入簿书之交错纵横变
化足以为奸而不可推究上之人不能尽知而付之吏
吏分职乎其中者以数十百人其耳目足以及吾之所
不及是以能者不过粗举其大纲而不能者惟吏之听
贿赂交乎其门四方之有求者聚乎其家天下之大弊
无过此二者臣窃以为今省府之重其择人宜精其任
卷三十四 第 51a 页 WYG0961-0244c.png
人宜久凡今之弊皆不精不久之故何则天下之贤者
不可以多得而贤者之中求其治繁者又不可以人人
而能也幸而有一人焉又不久而去夫世之君子苟有
志于天下而欲为长远之计者则其效不可以朝夕见
其始若迂阔而其终必将有所可观今期月不报政则
朝廷以为是无能为者不待其成而去之而其翕然见
称于人者又以为有功而擢为两府然则是为省府者
能与不能皆不得久也夫以省府之繁终岁不得休息
卷三十四 第 51b 页 WYG0961-0244d.png
朝廷既以汲汲而去之而其人亦莫不汲汲而求去夫
胥吏者皆老于其局长子孙于其中以汲汲求去之人
而御长子孙之吏此其相视如客主之势宜其奸弊不
可得而去也省府之位不为卑矣苟有能者而老于此
不为不用也古之用人者知其久劳于位则时有以赐
予劝奖之以厉其心不闻其骤迁以夺其成效今天下
之吏纵未能一槩久而不迁至于省府亦不可以仓卒
而去吏知其久居而不去也则其欺诈固已少衰矣而
卷三十四 第 52a 页 WYG0961-0245a.png
其人亦得深思熟虑周旋于其间不过十年将必有卓
然可观者也
 
 
 
 
 
 
卷三十四 第 52b 页 WYG0961-0245b.png
 
 
 
 
 
 
 
 经济类编卷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