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961-01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三十一
           明 冯琦冯瑗 撰
 铨衡类三
  求贤(二十七则/) (宝贤附/)
亢仓子贤道篇 贤良所以屡求而不至难进而易退
者非为爱身而不死王事适恐尽忠而主莫之信耳自
知有材识之人外恭谨而内无其于众也和正而不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961-0106b.png
狎亲之则弥庄疏之退去而不怨穷厄以命自宽
荣达则以道自止人有视其仪贤也其声贤也徵神
课识或负所望夫贤人其见用也入则讽誉出则龚默
职司勤辨居室俭閒其未见用也藏身于众藏识于目
藏言于口饱食安步独善其身贞而不怨智者不疑事
识者不疑人有识之士行危而色不可疏言逊而理不
可拔凡谓贤人不自称贤效在官功在事事太平之时
上士运其识中士竭其耐小人输其力齐有掊子者材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961-0107a.png
可以振国行可以独立事父母孝谨乡党恭循念居贫
无以为养施信义而游者久之矣所如寡合或为乘峕
夸毗者所蚩绐于是负杖步足问乎亢仓子曰吾闻至
人忘情黎人不事情存情之曹务其教训而尊信义吾
乃不知为工受不信为信信而不见信为信为勤慕义
为义然则信义之士常独厄随退胡以取贵虖峕而教
理之所上也亢仓子俯而循衽仰而嘻超然歌曰时之
阳兮信义昌时之默兮信义伏阳与默昌与伏汨吾无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961-0107b.png
谁私兮羌忽不知其读夫运正性以如适而物莫之应
者真不行也真且不行谓之道丧道丧之时上士乃隐
隐之为义有可为也莫可为者也有可用也莫可用者
也祭公问贤材何从而致之亢仓子曰贤正可待不可
求材慎在求不慎无若天子静大臣明刑不避䝿泽不
隔下则贤人自至而求用矣贤人用则四海之内明目
而视清耳而听坦心而无郁矣天自成地自宁万物醇
化鬼神不能灵故曰贤正可待不可求若天子勤明大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961-0107c.png
臣和理之求士也则恢弘方大公直靖人之材至若天
子苛察大臣躁急之求士也则曲心巧应毁方破道之
材至若天子疑忌大臣巧随之求士也则奇姓异名仄
媚怪术之材至若天子自贤大臣固位之求士也则事
文逐誉贪浊浮丽之材至若天子依违大臣回佞之求
士也则外忠内僻情毒言和之才至故曰才慎在求不
慎无昔者黄帝得常□封鸿容邱商王得伊尹中兴
得甫申齐桓得宁籍皆由数君体道迈仁布昭圣武思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961-0107d.png
辑光明宽厚昌正而众贤求用非为简核而得也祭公
曰夫子云贤人不求而自至亦有非贤不求而自至者
虖亢仓子曰夫非贤不求而自至者固众矣夫天下有
道则贤人不求而自至天下无道则非贤不求而自至
人主有道者寡无道者众天下贤人少不肖者多是知
非贤不求而自至者多矣祭公曰贤固济天下材亦能
济天下俱济天下贤与材安取异邪亢仓子曰窘虖哉
其问也功成事毕不殉封誉恭退朴俭之谓贤功成事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961-0108a.png
毕荣在禄誉光扬志满之谓材贤可以镇国材亦可以
理国所谓镇者和宁无为人不知其力所谓理者勤率
其事人知所于德一贤统众材则有馀众材度一贤犹
不足如是贤材之殊域有居山林而諠者有在人俗而
静者有諠而正者有静而邪者凡视察其貌鄙俗而能
有贤者万不一视察其貌端雅而实小人者十而九夫
不练其言而知其文不责其仪而审其度不采其誉而
知其善不流其毁而断其实可谓有识者也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961-0108b.png
墨子尚贤篇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
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
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
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
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
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柰
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961-0108c.png
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
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
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
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
者圣王之为政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
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
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
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961-0108d.png
亲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
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避近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远
者闻之亦退而谋曰我始以远为无恃今上举义不辟
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
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譬
之异者有高墙深宫墙立既谨上为凿一门有盗人入
阖其自入而求之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961-0109a.png
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
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
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
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
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
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
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961-0109b.png
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夭
泰颠于罝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
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
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
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业彰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是
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
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不以尚贤夫尚
贤者政之本也 何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曰自贵且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961-0109c.png
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
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故古者圣王甚尊
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贤者举
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
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
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此谓进贤然后圣人听其言迹
其行察其所能而慎予官此谓事能故可使治国者使
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961-0109d.png
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贤者之治国家也
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是以国家治而刑法正贤者之长
官也夜寝夙兴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官府是
以官府实而财不散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耕稼树
艺聚菽粟是以菽粟多而民足乎食故国家治则刑法
正官府实则万民富 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
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请问天下之
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苟贤者不至乎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961-0110a.png
王公大人之侧则此不肖者在左右也不肖者在左右
则其所誉不当贤而所罚不当暴王公大人尊此以为
政乎国家则赏亦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当暴若苟赏
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沮
矣 今天下之士君子处居言语皆尚贤逮至其临众
发政而治民莫知尚贤而使能我以此知天下之士君
子明小而不明于大也何以知其然乎今王公大人有
一牛羊之财不能杀必索良宰有一衣裳之财不能制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961-0110b.png
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
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是何故恐
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
王公大人有一罢马不能治必索良医有一危弓不能
张必索良工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
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实知其不能也必不使是何故恐
其败财也当王公大人之于此也则不失尚贤而使能
逮至其国家则不然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961-0110c.png
目美好者则举之则王公大人之亲其国家也不若其
亲一危弓罢马衣裳牛羊之财与我以此知天下之士
君子皆明于小而不明于大也此譬犹瘖者而使为行
人聋者而使为乐师是故古之圣王之治天下也其所
富其所贵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
好者也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
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
治天下之民昔伊尹为莘氏女师仆使为庖人汤得而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961-0110d.png
举之立为三公使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昔者傅说
居北海之洲圜土之上衣褐带索庸筑于傅岩之城武
丁得而举之立为三公使之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
民是故昔者尧之举舜也汤之举伊尹也武丁之举傅
说也岂以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哉唯法
其言用其谋行其道上可而利天中可而利鬼下可而
利人是故推而上之
吕览观世篇 千里而有一士比肩也累世而有一圣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961-0111a.png
人继踵也士与圣人之所自来若此其难也而治必待
之治奚由至虽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则与无贤同此
治世之所以短而乱世之所以长也故王者不四霸者
不六亡国相望囚主相及得士则无此之患此周之所
封四百馀服国八百馀今无存者矣虽存皆尝亡矣贤
主知其若此也故日慎一日以终其世譬之若登山登
山者处已高矣左右视尚巍巍焉山在其上贤者之所
与处有似于此身已贤矣行已高矣左右视尚尽贤于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961-0111b.png
己故周公旦曰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
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
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也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
肖世乱则贤者在下今周室既灭天下既废乱莫大于
无天子无天子则彊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
休息而佞进今之世当之矣故欲求有道之士则于江
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閒之所若此则幸于得之矣
刘向尊贤篇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961-0111c.png
贤而下士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又曰以贵下贱大
得民也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将怀远而致近也夫
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
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
托于乘欲伯王者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
伯王之船乘也释父兄与子孙非疏之也任庖人钓屠
与仇雠仆虏非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如
此也犹大匠之为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比功校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961-0111d.png
而知人数矣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
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伯也岂特船
乘哉夫成王伯固有人亡国破家亦固有人桀用干莘
纣用恶来宋用商鞅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
亡也非其人而欲有功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
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虽舜禹犹亦困而又况乎
俗主哉 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
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桓公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961-0112a.png
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国一继绝
世救中国攘夷狄卒胁荆蛮以尊周室霸诸侯晋文公
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强中国败强楚合诸侯朝天子以
显周室楚庄王用孙叔敖司马子反将军子重征陈从
郑败强晋无敌于天下秦穆公用百里子蹇叔子王子
廖及由余据有雍州攘败西戎吴用延州莱季子并冀
州扬威于鸡父郑僖公富有千乘之国贵为诸侯治义不
顺人心而取弑于臣者不先得贤也至简公用子产裨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961-0112b.png
谌世叔行人子羽贼臣除正臣进去强楚合中国国家
安宁二十馀年无强楚之患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
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
贤者之厌难折冲也夫宋襄公不用公子目夷之言大
辱于楚曹不用僖负羁之諌败死于戎故共惟五始之
要治乱之端在乎审已而任贤也国家之任贤而吉任
不肖而凶按往世而视已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
君者不可以不慎也国家惛乱而良臣见鲁国大乱季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961-0112c.png
友之贤见僖公即位而任季子鲁国安宁外内无忧行
政二十一年季子之卒后邾击其南齐伐其北鲁不胜
其患将乞师于楚以取全耳故传曰患之起必自此始
也公子买不可使戍卫公子遂不听君命而擅之晋内
侵于臣下外困于兵乱弱之患也僖公之性非前二十
一年常贤而后乃渐变为不肖也此季子存之所益亡
之所损也夫得贤失贤其损益之验如此而人主忽于
所用甚可疾痛也夫智不足以见贤无可柰何矣若智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961-0112d.png
能见之而强不能决犹豫不用而大者死亡小者乱倾
此甚可悲哀也以宋殇公不知孔父之贤乎安知孔父
死已必死趋而救之趋而救之者是知其贤也以鲁庄
公不知季子之贤乎安知疾将死召季子而授之国政
授之国政者是知其贤也此二君知能见贤而皆不能
用故宋殇公以杀死鲁庄公以贼嗣使宋殇蚤任孔父
鲁庄素用季子乃将靖邻国而况自存乎
文王伐崇至凤黄墟袜系解因自结太公望曰何为也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961-0113a.png
王曰君与处上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皆先
君之臣故无可使也
齐桓公问于宁戚曰筦子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
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
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衣食足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
任之桓公曰得贤柰何宁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
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桓公曰既以举贤士而用之矣微夫子幸而临之则未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961-0113b.png
有布衣屈奇之士踵门而求见寡人者宁戚对曰是君
察之不明举之不显而用之疑官之卑禄之薄也且夫
国之所以不得士者有五阻焉主不好士谄谀在旁一
阻也言便事者未尝见用二阻也壅塞掩蔽必因近习
然后见察三阻也讯狱诘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执
事适欲擅国权命五阻也去此五阻则豪俊并兴贤智
求处五阻不去则上蔽吏民之情下塞贤士之路是故
明王圣主之治若夫江海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明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961-0113c.png
主圣君无不容故安乐而长久因此观之则安主利人
者非独一士也桓公曰善吾将著夫五阻以为戒本也
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
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
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
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
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961-0113d.png
于是也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桓公其以之矣
楚庄王既服郑伯败晋师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庄王
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庄
王喟然叹曰吾闻之其君贤者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
中君也而又有师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君
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谷不谷恐亡且世
不绝圣国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
以食为故战服大国义从诸侯戚然忧恐圣知不在乎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961-0114a.png
身自惜不肖思得贤佐日中忘饭可谓明君矣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
段干木之闾乎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吾闻
段干木尝肯以已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
德寡人光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地不如德
财不如义寡人当事之者也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
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
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且諌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961-0114b.png
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
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
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不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
之谓也野人之用兵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
天流矢如雨扶伤举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
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
义亦远矣
公季成谓魏文侯曰田子方虽贤人然而非有土之君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961-0114c.png
也君常与之齐礼假有贤于子方者君又何以加之文
侯曰如子方者非成所得议也子方仁人也仁人也者
国之宝也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士也者国之尊也
故国有仁人则群臣不争国有智士则无四邻诸侯之
患国有博通之士则人主尊固非成之所议也公季成
自退于郊三日请罪
孟尝君问于白圭曰魏文侯名过于桓公而功不及五
伯何也白圭对曰魏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干木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961-0114d.png
此名之所以过于桓公也卜相则曰成与黄孰可此功
之所以不及五伯也以私爱妨公举在职者不堪其事
故功废然而名号显荣者三士翊之也如相三士则王
功成岂特霸哉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报雠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
燕小力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
之愿也敢问以国报雠者柰何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961-0115a.png
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者与役处诎指而事
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则十已者至人趋则若已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
厮役之人至若恣雎奋击呴藉叱咄则徒𨽻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
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
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
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961-0115b.png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
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
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
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
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
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
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
其甘苦二十八年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961-0115c.png
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
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
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赵简子问于壮驰兹曰东方之士孰为瘉壮驰兹拜曰
敢贺简子曰未应吾问何贺对曰臣闻之国家之将兴
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也若有馀今主任晋国之政
而问及小人又求贤人吾是以贺
秦国自河山以东彊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961-0115d.png
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
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
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
盟夷翟遇之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
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脩德行武东平晋乱
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
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
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961-0116a.png
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
公之故地脩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
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于是乃出兵东围陜城西斩戎之豲王卫鞅闻是令下
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
汉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
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
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961-0116b.png
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
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
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
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
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
国府署行义年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病勿遣
武帝下州郡求贤诏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
卷三十一 第 21a 页 WYG0961-0116c.png
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县察吏民
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议不举孝廉者罪诏 公卿大夫所使总方略壹统类
广教化美风俗也夫本仁祖义褒德录贤劝善刑暴五
帝三王所繇昌也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于斯
路故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
心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夫十室之
邑必有忠信三人并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
卷三十一 第 21b 页 WYG0961-0116d.png
一人是化不下究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二千石
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
乡党之训哉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
与中二千石礼官博士议不举孝廉者罪
昭帝举贤良文学诏 朕以𦕈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
夙兴夜寐脩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未
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
各一人
卷三十一 第 22a 页 WYG0961-0117a.png
宣帝令郡国举孝弟等诏 朕既不逮导民不明反侧
晨兴念虑万方不忘元元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
良方正以亲万姓历载臻兹然而俗化阙焉传曰孝弟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
里者各一人
举孝廉诏 人不患其不知患其为诈也不患其不勇
患其为暴也不患其不富患其亡厌也其唯廉士寡欲
易足今訾算十以上乃得官廉士算不必众布市籍不
卷三十一 第 22b 页 WYG0961-0117b.png
得官无訾又不得官朕甚悯之訾算四得官亡令廉士
久失职贪夫长利
晋虞预上书 大晋受命于今五十馀载自元康以来
王德始阙京师沦于逆贼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
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
极未有若兹者也陛下以圣德先觉超然远鉴作镇东
南声教遐被上天眷顾人神赞谋虽云中兴其实受命
少康宣王诚未足喻然南风之歌可著而陵迟之俗未
卷三十一 第 23a 页 WYG0961-0117c.png
改者何也臣愚谓为国之要在于得才得才之术在于
抽引苟其可用雠贱必举高宗文王思佐发梦拔岩徒
以为相载钓老而师之下至列国亦有斯事故燕重郭
隗而三士竞至魏式干木而秦兵退舍今天下虽弊人
士虽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而束
帛未贲于丘园蒲轮顿毂而不驾所以大化不洽而雍熙
有阙者也
姚兴如三原顾谓群臣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
卷三十一 第 23b 页 WYG0961-0117d.png
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吾应天明命跨据中原自
流沙已东淮汉已北未尝不倾已招求冀匡不逮然明
不照下弗感悬鱼至于智效一官行著一善吾历级而
进之不使有后门之叹卿等宜明扬仄陋助吾举之梁
喜对曰奉旨求贤弗曾休倦未见儒亮大才王佐之器
可谓世之乏贤兴曰自古霸王之起也莫不将则韩吴
相兼萧邓终不采将于往贤求相于后哲卿自识拔不
明求之不至奈何厚诬四海乎
卷三十一 第 24a 页 WYG0961-0118a.png
庾冰兄弟及何充等相继卒简文帝时在藩始综万几卫将
军褚裒荐殷浩徵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浩上疏陈让并致
笺于简文具自申叙简文荅曰属当厄运弊理尽诚赖时有
其才不复远求版筑足下深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用之足
以经济若复深存挹退苟遂本怀吾恐天下之事于此去
矣今纮领不振晋纲不纲愿蹈东海复可得耶由此言
之足下去就即是时之废兴时之废兴则国家不异足
下弘思之静算之亦将有以深鉴可否望必废本怀率
卷三十一 第 24b 页 WYG0961-0118b.png
群情也浩频陈让自三月至七月乃受拜焉
简文帝求贤诏 朕居阿衡三世不能济彼时雍乃至
海西失德殆倾皇祚赖祖宗灵祇之德皇太后淑体应
期藩辅忠贤百官戮力用能荡氛雾于昊苍耀晨辉于
宇宙遂以眇身托于王公之上思赖群贤以弼其阙夫
敦本息末抑绝华竞使清浊异流能否殊贯官无秕政
士无谤讟不有惩劝则德礼焉施且彊寇未殄劳役未
息自非军国戎祀之要其华饰烦费之用皆省之夫肥
卷三十一 第 25a 页 WYG0961-0118c.png
遁穷谷之贤滑泥扬波之士虽抗志玄霄潜默幽岫贪
屈高尚之道以隆协赞之美孰与自足山水栖迟丘壑
徇匹夫之洁而忘兼济之大耶古人不借贤于曩代朕
所以虚想于今日内外百官各勤所司使善无不达恶
无不闻令诗人无素餐之刺而吾获虚心之求焉
济阴太守蜀人文立表以命士有贽为烦请绝其礼币
诏从之皇甫谧闻而叹曰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而
以革历代之制其可乎夫束帛戋戋易之明义玄纁之
卷三十一 第 25b 页 WYG0961-0118d.png
贽自古之旧也故孔子称夙夜强学以待问席上之珍
以待聘士于是乎三揖乃进明致之难也一让而退明
去之易也若殷汤之于伊尹文王之于太公或身即莘
野或就载以归唯恐礼之不重岂吝其烦费哉且一礼
不备贞女耻之况命士乎孔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
其礼弃之如何政之失贤于此乎在矣
唐湖南王国良为盗代宗遣关播招抚之辞行代宗问
以为政之要对曰为政之本必求有道贤人与之为理
卷三十一 第 26a 页 WYG0961-0119a.png
代宗曰朕比以下诏求贤又遣使广加搜访庶几可以
为理乎对曰下诏所求及使者所荐唯得文词干进之
士耳安有有道贤人肯随牒举选乎代宗悦
宋宇文之邵上神宗皇帝书 古之求贤者数路以取
之宠以好爵厚其礼命唯恐其去也而犹有三聘而不
顾者有闭门而不纳者有踰垣而避之者臣諌于其君
而三不听则去之其至于郊也君必使人要之年七十
而致其事君不听则必以几杖锡之犹有不税冕而行
卷三十一 第 26b 页 WYG0961-0119b.png
者有辞三公而为人灌园者今日仕进之门国家直患
不能塞之尔科防日增格令日繁来者日甚拒之日峻
犹有假名氏以窃官号匿苫块之哀以干宠禄少者增
齿以希蚤仕老者匿年以幸晚禄譬之堤防之坏塞其
一穴一穴又决荡然莫之能止也今限年致仕著于令
矣又患其去之不速令于门阙以示百僚而犹不知止
者甚可痛也陛下盍稍补其弊隆于待士之意示之以
至廉之实使衣冠者人人自重庶几风教之美少近于古
卷三十一 第 27a 页 WYG0961-0119c.png
  宝贤(三则附/)
鲁孟献子聘于晋宣子觞之三徙钟石之悬不移而具
献子曰富哉家宣子曰子之家孰与我家富献子曰吾
家甚贫惟有二士曰颜回兹无灵者使吾邦家安平百
姓和协惟此二者耳吾尽于此矣客出宣子曰彼君子
也以养贤为富我鄙人也以钟石金玉为富孔子曰孟
献子之富可著于春秋
楚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
卷三十一 第 27b 页 WYG0961-0119d.png
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
何矣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能作训辞以
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能道
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
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
痛于楚国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龟
珠齿角皮革羽毛所以备赋用以戒不虞者也所以共
币帛以宾享于诸侯者也若诸侯之好币具而导之以
卷三十一 第 28a 页 WYG0961-0120a.png
训辞有不虞之备而皇神相之寡君其可以免罪于诸侯
而国民保焉此楚国之宝也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圉
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
以庇荫嘉榖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不则宝之
珠足以禦火灾则宝之金足以禦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
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经侯往适魏太子左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
照左坐有顷太子不视也又不问也经侯曰魏国亦有宝乎
卷三十一 第 28b 页 WYG0961-0120b.png
太子曰有经侯曰其宝何如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上戴此
魏之宝也经侯曰吾所问者非是之谓也乃问其器而已
太子曰有徒师沼治魏而市无预贾郤辛治阳而道不拾遗芒
卯在朝而四邻贤士无不相因而见此三大夫乃魏国之大宝
于是经候默然不应左解玉具右解环佩委之坐愆然
而起默然不谢趋而出上车驰去魏太子使骑操剑佩逐与
经侯使告经侯曰吾无德所宝不能为珠玉所守此寒不
可衣饥不可食无为遗我贼于是经侯杜门不出傅死
卷三十一 第 29a 页 WYG0961-0120c.png
  荐贤(四十二则/)
吕览赞能篇 贤者善人以人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
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得
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
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
哉管子束縳在鲁桓公欲相鲍叔鲍叔曰吾君欲霸王
则管夷吾在彼臣弗若也桓公曰夷吾寡人之贼也射
我者也不可鲍叔曰夷吾为其君射人者也君若得而
卷三十一 第 29b 页 WYG0961-0120d.png
臣之则彼亦将为君射人桓公不听强相鲍叔固辞让
而相桓公果听之于是乎使人告鲁曰管夷吾寡人之
雠也愿得之而亲加手焉鲁君许诺乃使吏鞟其拳胶
其目盛之以鸱夷置之车中至齐境桓公使人以朝车
迎之祓以爟火衅以牺猳焉生与之如国命有司除庙
筵几而荐之曰自孤之闻夷吾之言也目益明耳益聪
孤弗敢专敢以告于先君因顾而命管子曰夷吾佐予
管仲还走再拜稽首受令而出管子治齐国举事有功
卷三十一 第 30a 页 WYG0961-0121a.png
桓公必先赏鲍叔曰使齐国得管子者鲍叔也桓公可
谓知行赏矣凡行赏欲其本也本则过无由生矣孙叔
敖沈尹茎相与友叔敖游于郢三年声问不知脩行不
闻沈尹茎谓孙叔敖曰说义以听方术信行能令人主
上至于王下至于霸我不若子也耦世接俗说义调均
以适主心子不如我也子何以不归耕乎吾将为子游
沈尹茎游于郢五年荆王欲以为令尹沈尹茎辞曰期
思之鄙人有孙叔敖者圣人也王必用之臣不若也荆
卷三十一 第 30b 页 WYG0961-0121b.png
王于是使人以王舆迎叔敖以为令尹十二年而庄王
霸此沈尹茎之力也功无大乎进贤
刘向脩文篇 诸侯三年一贡士士一适谓之好德再
适谓之尊贤三适谓之有功有功者天子一赐以舆服
弓矢再赐以鬯三赐以虎贲百人号曰命诸侯命诸侯
者邻国有臣弑其君孽弑其宗虽不请乎天子而征之
可也已征而归其地于天子诸侯贡士一不适谓之过
再不适谓之慠三不适谓之诬诬者天子黜之一黜以
卷三十一 第 31a 页 WYG0961-0121c.png
爵再黜以地三黜而地毕诸侯有不贡士谓之不率正
不率正者天子黜之一黜以爵再黜以地三黜而地毕
然后天子比年秩官之无文者而黜之以诸侯之所贡
士代之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
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
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
为贤邪用力为贤邪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
卷三十一 第 31b 页 WYG0961-0121d.png
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
所进也
晋文公问于咎犯曰谁可使为西河守者咎犯对曰虞
子羔可也公曰非汝之雠耶对曰君问可为守者非问
臣之雠也羔见咎犯而谢之曰幸赦臣之过荐之于君
得为西河守咎犯曰荐子者公也怨子者私也吾不以
私事害公义子其去矣顾吾射子也
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
卷三十一 第 32a 页 WYG0961-0122a.png
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
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
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
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祇兄不友弟不
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
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
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却缺子之功也
以一命命却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卷三十一 第 32b 页 WYG0961-0122b.png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
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
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
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
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
之谓矣解孤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
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
似之祁奚有焉
卷三十一 第 33a 页 WYG0961-0122c.png
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
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
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
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
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
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馀子
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
子以贤举也魏子谓成鱄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
卷三十一 第 33b 页 WYG0961-0122d.png
乎对曰何也戊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
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虽与之县不亦可乎昔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
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
诗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
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
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
卷三十一 第 34a 页 WYG0961-0123a.png
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主之举也近
文德矣所及其远哉贾辛将适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
辛来昔叔向适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
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
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
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
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飏子
卷三十一 第 34b 页 WYG0961-0123b.png
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
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
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
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
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
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
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
卷三十一 第 35a 页 WYG0961-0123c.png
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胡桔梗于沮
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至睪黍梁父之阴则郤车而载
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若挹水
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
能浅行薄无望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著
无当其处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治狱讼不息处士
不升淫祸不讨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贪欲无
卷三十一 第 35b 页 WYG0961-0123d.png
厌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曰孙叔敖
秀羸多能其性无欲君举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士
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
于绝域遂伯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曰久固禄位者贪
也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
不忠也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庄王
从之赐虞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以孙叔敖为令尹少
焉虞邱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邱子熹入见于
卷三十一 第 36a 页 WYG0961-0124a.png
王曰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奉国法而不党施刑罚
而不骫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也已
田子方渡西河造翟黄翟黄乘轩车载华盖黄金之勒
约镇箪席如此者其驷八十乘子方望之以为人君也
道狭下抵车而待之翟黄至而睹其子方也下车而趋
自投下风曰触田子方曰子与吾向者望子疑以为人
君也子至而人臣也将何以至此乎翟黄对曰此皆君
之所以赐臣也积三十岁故至于此时以閒暇祖之旷
卷三十一 第 36b 页 WYG0961-0124b.png
野正逢先生子方曰何子赐车舆之厚也翟黄对曰昔
者西河无守臣进吴起而西河之外宁邺无令臣进西
门豹而魏无赵患酸枣无令臣进北门可而魏无齐忧
魏欲攻中山臣进乐羊而中山拔魏无使治之臣臣进
李克而魏国大治是以进此五大夫者爵禄倍以故至
于此子方曰可子勉之矣魏国之相不去子而之他矣
翟黄对曰君母弟有公孙季成者进子夏而君师之进
段干木而君友之进先生而君敬之彼其所进师也友
卷三十一 第 37a 页 WYG0961-0124c.png
也所敬者也臣之所进者皆守职守禄之臣也何以至
魏国相乎子方曰吾闻身贤者贤也能进贤者亦贤也
子之五举者尽贤子勉之矣子终其次也
齐威王游于瑶台成侯卿来奏事从车罗绮甚众王望
之谓左右曰来者何为者也左右曰成侯卿也王曰国
至贫也何出之盛也左右曰与人者有以责之也受人
者有以易之也王试问其说成侯卿至上谒曰忌也王
不应又曰忌也王不应又曰忌也王曰国至贫也何出
卷三十一 第 37b 页 WYG0961-0124d.png
之盛也成侯卿曰赦其死罪使臣得言其说王曰诺对
曰忌举田居子为西河而秦梁弱忌举田解子为南城
而楚人抱罗绮而朝忌举黔涿子为冥州而燕人给牲
赵人给盛忌举田种首子为即墨而于齐足䆒忌举北
勃刁子为大士而九族益亲民益富此数良人者王枕
而卧耳何患国之贫哉
少室周者古之贞廉洁悫者也为赵襄王力士与中牟
徐子角力不若也入言之襄王以自代也襄王曰子之
卷三十一 第 38a 页 WYG0961-0125a.png
处人之所欲也何为言徐子以自代曰臣以力事君者
也今徐子力多臣臣不以自代恐他人言之而为罪也
韩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
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
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
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
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
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
卷三十一 第 38b 页 WYG0961-0125b.png
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
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
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
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
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
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
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
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
卷三十一 第 39a 页 WYG0961-0125c.png
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
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
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
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文帝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诏 孝悌天下之大顺也
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
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
卷三十一 第 39b 页 WYG0961-0125d.png
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
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
匹及问民所不便安而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
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张敞为胶东相与朱邑书 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
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胸臆
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
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馀梁肉何则存亡之势异
卷三十一 第 40a 页 WYG0961-0126a.png
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
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
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
其助者
谷永上成帝荐薛宣疏 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
则百僚任职天工不旷故皋陶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御
史大夫内承本朝之风化外佐丞相统理天下任重职
大非庸材所能堪今当选于群卿以充其缺得其人则
卷三十一 第 40b 页 WYG0961-0126b.png
万姓欣喜百僚说服不得其人则大职堕斁王功不兴
虞帝之明在兹一举可不致详窃见少府薛宣材茂行
洁达于从政前为御史中丞执宪毂下不吐刚茹柔举
错时当出守临淮陈留二郡称治为左冯翊崇教养善
威德并行众职脩理奸轨绝息辞讼者历年不至丞相
府赦后馀盗贼什分三辅之一功效卓尔自左内史初
置以来未尝有也孔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宣考绩
功课简在两府不敢过称以奸欺诬之辜臣闻贤材莫
卷三十一 第 41a 页 WYG0961-0126c.png
大于治人宣已有效其法律任廷尉有馀经术吏雅足
以谋王体断国论身兼数器有退食自公之节宣无私
党游说之助臣恐陛下忽于羔羊之诗舍公实之臣任
华虚之誉是用越职陈宣行能唯陛下留神考察
何武言傅喜书 喜行义脩洁忠诚忧国内辅之臣也
今以寝病一旦遣归众庶失望皆曰傅氏贤子以论议
不合于定陶太后故退百寮莫不为国恨之忠臣社稷
之卫鲁以季友治乱楚以子玉轻重魏以无忌折冲项
卷三十一 第 41b 页 WYG0961-0126d.png
以范增存亡故楚跨有南土带甲百万邻国不以为难
子玉为将则文公侧席而坐及其死也君臣相庆百万
之众不如一贤故秦行千金以间廉颇汉散万金以疏
亚父喜立于朝陛下之光辉傅氏之废兴也
光武征张步留伏湛居守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𨽻
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六年徙封不其侯
就国南阳太守杜诗上疏荐湛 臣闻唐虞以股肱康
文王以多士宁是故诗称济济书曰良哉臣诗窃见故
卷三十一 第 42a 页 WYG0961-0127a.png
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行束脩讫无毁玷笃信好学守
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前在河内朝歌及居平原
吏人畏爱则而象之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
不可夺之志陛下深知其能显以宰相之重众贤百姓
仰望德义微过斥退久不复用有识所惜儒士痛心臣
窃伤之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智略谋虑朝之渊薮髫
发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示远人古
者选擢诸侯以为公卿是故四方回首仰望京师柱石
卷三十一 第 42b 页 WYG0961-0127b.png
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阙拾遗臣诗愚戆不足以
知宰相之才窃怀区区敢不自竭臣前为侍御史上封
事言湛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
行脩通达国政尤宜近侍纳言左右旧制九州五尚书
今一郡二人可以湛代颇为执事所非但臣诗蒙恩深
渥所言诚有益于国虽死无恨故复越职触冒以闻
第五伦荐谢夷吾疏 臣闻尧登稷契政隆太平舜用
皋陶政治雍熙殷周虽有高宗昌发之君犹赖傅说吕
卷三十一 第 43a 页 WYG0961-0127c.png
望之策故能克崇其业允协大中窃见钜鹿太守会稽
谢夷吾出自中州厥土涂泥而英姿挺特奇伟秀出才
兼四科行包九德仁足济时知周万物加以少膺儒雅
韬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录探赜圣秘观变历徵占
天知地与神合契据其道德以经王务昔为陪𨽻与臣
从事奋忠毅之操躬史鱼之节董臣严刚勖臣懦弱得
以免戾实赖厥勋及其应选作宰惠敷百里降福弥异
流祥若神爰牧荆州威行邦国奉法作政有周召之风
卷三十一 第 43b 页 WYG0961-0127d.png
居俭履约绍公仪之操寻公简能为外台之表听深察
实为九伯之冠迁守钜鹿政合时雍德量绩谋有伊吕
管晏之任阐弘道奥同史苏京房之伦虽密勿在公而
身出心隐不徇名以求誉不驰骛以要宠念存逊遁演
志箕山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
稷之元龟大汉之栋甍宜当拔擢使登鼎司上令三辰
顺轨于历象下使五品咸训于嘉时以致徵休克昌之
庆非徒循法奉职而已臣以顽驽器非其畴尸禄负乘
卷三十一 第 44a 页 WYG0961-0128a.png
夕惕若厉愿乞骸骨更授夷吾上以光七曜之明下以
厌率土之望庶令微臣塞咎免悔
吴良初为郡吏岁旦与掾史入贺门下掾王望举觞上
寿谄称太守功德良于下坐勃然进曰望佞邪之人欺
谄无状愿勿受其觞太守敛容而止燕罢转良为功曹
耻以言受进终不肯谒时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
之署为西曹苍甚相敬爱上疏荐良 臣闻为国所重
必在得人报恩之义莫大荐士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
卷三十一 第 44b 页 WYG0961-0128b.png
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又治尚
书学通师法经任博士行中表仪宜备宿卫以辅圣政
臣苍荣宠绝矣忧责深大私慕公叔同升之义惧于臧
文窃位之罪敢秉愚瞽犯冒严禁
班固奏记东平王苍 将军以周召之德立乎本朝承
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在昔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
未有三此者也传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
卷三十一 第 45a 页 WYG0961-0128c.png
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蚁窃观国政诚美将军拥千载
之任蹑先圣之踪体弘懿之姿据高明之埶博贯庶事
服膺六艺白黑简心求善无厌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
薪之议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
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皋之荐令远近无偏幽隐必
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宁本朝则将
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著于无穷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
卷三十一 第 45b 页 WYG0961-0128d.png
不踰矩盖清庙之光辉当世之俊彦也京兆祭酒晋冯
结发脩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
时俗所莫及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
陵茅室土阶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
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洁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
国家所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宜令考绩以参万事京
兆督邮郭基孝行著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
绝异之效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
卷三十一 第 46a 页 WYG0961-0129a.png
退有杞梁一介之死凉州从事王雍躬卞严之节文之
以术艺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古者周公一举则
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已宜及府开以慰远方弘农功曹
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此六
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徵纳以辅高明此
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昔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
纳忠终于沈身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之篇万世
归善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昃之听少屈威神咨嗟
卷三十一 第 46b 页 WYG0961-0129b.png
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
樊准上安帝荐庞参疏 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昔
孝文皇帝悟冯唐之言而赦魏尚之罪使为边守匈奴
不敢南向夫以一人之身折方面之难者选用得也臣
伏见故左校今河南庞参勇谋不测卓尔奇伟高才武
略有魏尚之风前坐法输作经时今羌戎为患大将西
屯臣以为如参之人宜在行伍惟明诏采前世之举观
魏尚之功免赦参刑以为军锋必有成效宣助国威
卷三十一 第 47a 页 WYG0961-0129c.png
陈忠荐刘恺疏 臣闻三公上则台阶下象山岳股肱
元首鼎足居职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
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而今上司缺职
未议其人臣窃差次诸卿考合众议咸称太常朱伥少
府荀迁臣父宠前忝司空伥迁并为掾属具知其能伥
能说经书而用心𥚹狭迁严毅刚直而薄于艺文伏见
前司徒刘恺沈重渊懿道德博备克让爵土致祚弱弟
躬浮云之志兼浩然之气频历二司举动得礼以疾致
卷三十一 第 47b 页 WYG0961-0129d.png
仕侧身里巷处约思纯进退有度百僚景式海内归怀
往者孔光师丹近世邓彪张酺皆去宰相复序上司诚
宜简练卓异以厌众望
郎顗乞徵黄琼李固并消弭灾书 臣前对七事要政
急务宜于今者所当施用诚知愚浅不合圣听人贱言
废当受诛罚怔营惶怖靡知厝身臣闻刳舟剡楫将欲
济江海也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昔唐尧在上群龙
为用文武创德周召作辅是以能建天地之功增日月
卷三十一 第 48a 页 WYG0961-0130a.png
之耀者也诗云赫赫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
甫明之宣王是赖以致雍熙陛下践阼以来勤心众政
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是以灾害屡臻四国未宁臣考
之国典验之闻见莫不以得贤为功失事为败且贤者
出处翔而后集爵以德进则其情不苟然后使君子耻
贫贱而乐富贵矣若有德不报有言不酬来无所乐进无
所趋则皆怀归薮泽脩其故志矣夫求贤者上以承天
下以为人不用之则逆天统违人望逆天统则灾眚降
卷三十一 第 48b 页 WYG0961-0130b.png
违人望则化不行灾眚降则下呼嗟化不行则君道亏
四始之缺五际之厄其咎如此岂可不刚健笃实矜矜
慄慄以守天功盛德大业乎臣伏见光禄大夫江夏黄
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又果于从
政明达变复朝廷前加优宠宾于上位琼入朝日浅谋
谟未就因以丧病致命遂志老子曰大音希声大器晚
成善人为国三年乃立天下莫不嘉朝廷有此良人而
复怪其不时还任陛下宜加隆崇之恩极养贤之礼徵
卷三十一 第 49a 页 WYG0961-0130c.png
反京师以慰天下又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通游夏之
蓺履颜闵之仁洁白之节情同皦日忠贞之操好是正
直卓冠古人当世莫及元精所生王之佐臣天之生固
必为圣汉宜蒙特徵以示四方夫有出伦之才不应限
以官次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子奇稚齿化阿有声若
还琼徵固任以时政伊尹傅说不足为比则可垂景光
致休祥矣臣顗明不知人伏听众言百姓所归臧否共
叹愿汎问百僚覈其名行有一不合则臣为欺国惟留
卷三十一 第 49b 页 WYG0961-0130d.png
圣神不以人废言谨复条便四事附奏于左
史敞上顺帝荐胡广疏 臣闻德以旌贤爵以建事明
试以功典谟所美五服五章天秩所祚是以臣竭其忠
君丰其宠举不失德下忘其死窃见尚书仆射胡广体
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
宪式无所不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真之性忧公如
家不矜其能不伐其劳翼翼周慎行靡玷漏密勿夙夜
十有馀年心不外顾志不苟进臣等窃以为广在尚书
卷三十一 第 50a 页 WYG0961-0131a.png
劬劳日久后母年老既蒙简照试职千里匡宁方国陈
留近郡今太守任缺广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
纪纲颓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
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
贸籴粮食先时守宰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
遂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死饥
于道会稽上虞孟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利病曾未踰
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
卷三十一 第 50b 页 WYG0961-0131b.png
自上被徵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
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
止者百馀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孟尝 臣
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区区破心徒然而已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
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
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
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
卷三十一 第 51a 页 WYG0961-0131c.png
腹背之毛也而沈沦草莽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于沟
渠且年岁有讫桑榆行尽而贞忠之节永谢圣时臣诚
伤心私用流涕夫物以远至为珍士以稀见为贵槃木
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
所贵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思立微节不敢苟
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荐贤
蔡邕上大将军何进书 伏惟幕府初开博选清英华
发旧德并为元龟虽振鹭之集西雍济济之在周庭无
卷三十一 第 51b 页 WYG0961-0131d.png
以或加窃见令史陈留边让天授逸才聪明贤智髫龀
夙孤不尽家训及就学庐便就大典初涉诸经见本知
义授者不能对其问章句不能建其意心通性达口辨
辞长非礼不动非法不言若处狐疑之论定嫌审之分
经典交至检括参合众夫寂焉莫之能夺也使让生唐
虞则元凯之次运值仲尼则颜冉之亚岂徒俗之凡偶
近器而已者哉阶级名位亦宜超然若复随辈而进非
所以章瑰伟之高价昭知人之绝明也传曰函牛之鼎
卷三十一 第 52a 页 WYG0961-0132a.png
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熟此言大
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邕窃悁邑怪此宝鼎未受
犠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愿明将军回谋垂
虑裁加少纳贡之机密展之力用若以年齿为嫌则颜
回不得贯德行之首子奇终无理阿之功苟堪其事古
今一也
荐皇甫规表 臣闻唐虞以师师咸熙周文以济济为
宁区区之楚犹用贤臣为宝卫多君子季札知其不危
卷三十一 第 52b 页 WYG0961-0132b.png
由此言之忠臣贤士国家之元龟社稷之贞固也昔孝
文愠匈奴之事思李牧于前代孝宣忿奸邪之不散举
张敞于亡命况在于当时谦虚为罪而可遗弃臣伏见
护羌校尉皇甫规少明经术道为儒宗脩身力行忠亮
阐著出处抱义皦然不污藏器林薮之中以辞徵召之
宠先帝嘉之群公归德盗发东岳莫能婴讨即起家参
拜为太山太守屠斩桀黠绥抚煢弱青兖之郊迄用康
又自是以来方外有事戎狄猾华进简前勋连见委任
卷三十一 第 53a 页 WYG0961-0132c.png
仗节举麾威灵神行变凶悍使为悫愿爱财省穑每有
馀资养士御众悦以亡死论其武劳则汉室之干城课
其文德则皇家之腹心诚宜试用以广振鹭西雍之美
臣以顽愚忝污显列辄流汗墨不堪之责不胜区区执
心所见越职瞽言罪当死唯陛下当留神省察
孔融上献帝荐谢该书 臣闻高祖创业韩彭之将征
讨暴乱陆贾叔孙通进说诗书光武中兴吴耿佐命范
升卫宏脩述旧业故能文武并用成长久之计陛下圣
卷三十一 第 53b 页 WYG0961-0132d.png
德钦明同符二祖劳谦厄运三年乃欢今尚父膺扬方
叔翰飞王师电鸷群凶破殄始有橐弓卧鼓之次宜得
名儒典综礼记窃见故公车司马令谢该体曾史之淑
性兼商偃之文学博通群蓺周览古今物来有应事至
不疑清白异行敦悦道训求之远近少有畴匹若乃巨
骨出吴隼集陈庭黄熊入寝亥有二首非夫洽闻者莫
识其端也隽不疑定比阙之前夏侯胜辨常阴之验然
后朝士益重儒术今该实卓然比迹前列间以父母老
卷三十一 第 54a 页 WYG0961-0133a.png
疾弃官欲归道路险塞无由自致猥使良才抱璞而逃
踰越山河沈沦荆楚所谓往而不返者也后日更当馈
乐以钓由余尅像以求傅说岂不烦哉臣愚以为可推
录所在召该令还楚人止孙卿之去国汉朝追匡衡于
平原尊儒贵学惜失贤也
荐祢衡书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
贤俊昔孝武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群士响臻陛下
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
卷三十一 第 54b 页 WYG0961-0133b.png
出窃见平原处士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
才卓跞初涉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
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
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
疾恶若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百
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
疑释结临敌有馀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
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世美之近日路粹严象
卷三十一 第 55a 页 WYG0961-0133c.png
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
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
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
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阳阿至妙之容掌技者
之所贪飞兔騕袅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臣等区区敢
不以闻
魏钟繇荐季直表 臣繇言臣自遭遇先帝忝列腹心
爰自建安之初王师破贼关东时年荒谷贵郡县残毁
卷三十一 第 55b 页 WYG0961-0133d.png
三军馈饟朝不及夕先帝神略奇计委任得人深山穷
谷民献米豆道路不绝遂使彊敌丧胆我众作气旬月
之间廓清蚁聚当时实用故山阳太守关内侯季直之
策尅期成事不差毫发先帝赏以封爵授以剧郡今直
罢任旅食许下素为廉吏衣食不充臣愚欲望圣德录
其旧勋矜其老困复畀一州俾图报效直力气尚壮必
能夙夜保养人民臣受国家异恩不敢雷同见事不言
蜀秦宓奏记刘焉 昔百里蹇叔以耆艾而定策甘罗
卷三十一 第 56a 页 WYG0961-0134a.png
子奇以童冠而立功故书美黄发而易称颜渊固知选
士用能不拘长幼明矣乃者以来海内察举率多英隽
而遗旧齿众论不齐异同相半此乃承平之翔步非乱
世之急务也夫欲救危抚乱脩己以安人则宜卓荦超
伦与时殊趋震惊邻国骇动四方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天人既和内省不疚虽遭凶乱何忧何惧昔楚叶公好
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今处士任安仁义直
道流名四远如今见察则一州斯服昔汤举伊尹不仁
卷三十一 第 56b 页 WYG0961-0134b.png
者远何武贡二龚双名竹帛故贪寻常之高而忽万仞
之嵩乐面前之饰而忘天下之誉斯诚往古之所重慎
也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
复何疑哉诚知昼不操烛日有馀光但愚情区区贪陈
所见
晋孝武帝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
镇禦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郗超闻之叹曰安之
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咸以为不
卷三十一 第 57a 页 WYG0961-0134c.png
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
尝不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刘牢之等数
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
府兵敌人畏之
陆云移书太常荐同郡张瞻 盖闻在昔圣王承天御
世殷荐明德思和人神莫不崇典谟以教思兴礼学以
陶远是以帝尧昭焕而道协人天西伯质文而周隆二
代大晋建皇崇配天地区夏既混礼乐将庸君侯应历
卷三十一 第 57b 页 WYG0961-0134d.png
运之会赞天人之期博陵俊茂熙隆载典伏见卫将军
舍人同郡张瞻茂德清萃器思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
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抽灵匮于秘宫披金縢于玄夏
思乐百氏博采其珍辞迈翰林言敷其藻探微集逸思
心洞神论道厉书篇章光觌含奇宰府婆娑公门栖静
隐宝沦虚藏器褧裳袭锦缁衣被玉曾泉改路悬车将
迈考盘下位岁聿屡迁搢绅之士具怀忾恨方今大清
辟宇四门启籥玄纲括地天网广罗庆云兴以招龙和
卷三十一 第 58a 页 WYG0961-0135a.png
风起而仪凤诚岩穴耀颖之秋河津托乘之目也而瞻
沈沦下位群望悼心若得端委大学错综先典垂缨玉
阶论道紫宫诚帝室之瑰宝清庙之伟器广乐九奏必
登昊天之庭韶夏六变必飨上帝之祀矣
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 臣闻求贤暂劳垂拱永逸
方之疏壤取类导川伏惟陛下道隐旒纩信充符玺六
飞同尘五让高世白驹空谷振鹭在庭犹惧隐鳞卜祝
藏器屠保物色关下委裘河上非取制于一狐谅求味
卷三十一 第 58b 页 WYG0961-0135b.png
于兼采而五声倦响九工是询寝议庙堂借听舆皂臣
位任隆重义兼家邦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绝势门
上品犹当格以清谈英俊下僚不可限以位貌窃见秘
书丞琅邪臣王暕年二十一字思晦七叶重光海内冠
冕神清气茂允迪中和叔宝理遣之谈彦辅名教之乐
故以晖映先达领袖后进居无尘杂家有赐书辞赋清
新属言玄远室迩人旷物疏道亲养素丘园台阶虚位
庠序公朝万夫倾望岂徒荀令可想李公不亡而已哉
卷三十一 第 59a 页 WYG0961-0135c.png
前晋安郡侯官令东海王僧孺年三十五理尚栖约思
致恬敏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至乃集萤映雪编蒲
缉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
图抵掌可述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竹书无落简之谬
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僧孺访对不休质疑斯在并东
序之秘宝瑚琏之茂器诚言以人废而才实世资临表
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
桓温荐谯元彦表 臣闻大朴既亏则高尚之标显道
卷三十一 第 59b 页 WYG0961-0135d.png
丧时昏则忠贞之义彰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
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
重斯轨所以敦俗训民静一流竞伏惟大晋应符御世
运无常通时有屯蹇神州邱墟三方圯裂兔罝绝响于
中林白驹无闻于空谷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
者也陛下圣德嗣兴方恢天绪臣昔奉役有事西土鲸
鲵既悬思宣大化访诸故老搜扬潜逸庶武罗于羿浞
之墟想王蠋于亡齐之境窃闻巴西谯秀植操贞固抱
卷三十一 第 60a 页 WYG0961-0136a.png
德肥遁扬清渭波于时皇极遘道消之会群黎蹈颠沛
之艰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凶命屡招奸
威相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
杜门绝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
对之讥虽园绮之栖商洛管宁之默辽海方之于秀殆
无以过于今西土以为美谈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
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遗黎
偷薄义声弗闻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遁之敝若
卷三十一 第 60b 页 WYG0961-0136b.png
秀蒙蒲帛之徵足以镇静颓风轨训嚣俗幽遐仰流九
服知化矣
杜密去官还家每谒守令多所陈托同郡刘胜亦自蜀
郡告归乡里闭门扫轨无所干及太守王昱谓密曰刘
季陵清高士公卿多举之者密知昱激已对曰刘胜位
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
同寒蝉此罪人也今志义力行之贤而密达之违道失
节之士而密纠之使明府赏刑得中令问休扬不亦万
卷三十一 第 61a 页 WYG0961-0136c.png
分之一乎昱惭服待之弥厚
唐高宗屡责侍臣不进贤李安期对之曰邑十室且有
忠信天下至广不为无贤比来公卿有所荐引皆劾为
朋党滞淹者未获伸而在位者先获罪是以各务杜口
耳陛下果推至诚以待之其谁不愿举所知邪上深以
为然
武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光嗣拜
地官员外郎已而称职太后喜曰卿足继祁奚矣通事
卷三十一 第 61b 页 WYG0961-0136d.png
舍人元行冲博学多通仁杰重之行冲数规谏仁杰且
曰凡为家者必有储蓄脯醢以适口参术以攻疾仆窃
计明公之门珍味多矣行冲请备药物之末仁杰笑曰
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
武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
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
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
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
卷三十一 第 62a 页 WYG0961-0137a.png
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
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
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
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
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
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陆贽请令台省长官各举其属著其名于诏书异日考
其殿最并以升黜举者未几或言于德宗曰诸司所举
卷三十一 第 62b 页 WYG0961-0137b.png
皆有情故或受货赂不得实才德宗密谕贽自今除改
卿宜自择勿任诸司贽上奏其略曰宣行以来才举十
数议其资望既不愧于班行考其行能又未闻于阙败
而议者遽以腾口上烦圣聪请使所言之人指陈其状
某人受贿某举有情付之有司覈其虚实谬举者必行
其罚诬善者亦反其辜何必贷其奸赃不加辨诘私其
公议不出主名使无辜见疑有罪获纵枉直同贯人何
赖焉 今之宰相则往日台省长官今之台省长官乃
卷三十一 第 63a 页 WYG0961-0137c.png
将来之宰相但是职名暂异固非行举顿殊岂有为长
官之时则不能举一二属吏居宰臣之位则可择千百
具僚物议悠悠其惑斯甚盖尊者领其要卑者任其详
是以人主择辅臣辅臣择庶长庶长择佐僚将务得人
无易于此 则天举用之法伤易而得人陛下慎简之
规太精而失士德宗竟追前诏不行
张循宪为河东采访使有疑事不能决病之问侍吏曰
此有佳客可与议事者乎吏言前平乡尉张嘉贞有异
卷三十一 第 63b 页 WYG0961-0137d.png
才循宪召见询以事嘉贞为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
因请为奏皆意所未及循宪还见太后太后善其奏循
宪具言嘉贞所为具请以己之官授之太后曰朕宁无
一官自进贤邪因召嘉贞入见内殿与语大悦即拜监
察御史擢循宪司勋郎中赏其得人也
 
 
 经济类编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