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960-05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十六
           明 冯琦冯瑗 撰
 储宫类二
  太子(二/) (三十则/)
唐元稹论教本书 陛下降明诏修废学增胄子选司
成大哉尧之为君伯夷典礼夔教胄子之深旨也然而
事有万万于此者臣敢昧死言之臣闻贾生曰三代之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960-0504b.png
君仁且久者教之然也诚哉是言且夫周成王人之中
也近管蔡则谗入亲周召则义闻岂可谓天明哉然而
克终于道者得不谓教之然邪始其为太子也未生胎
教既生保教太公为之师周公为之傅召公为之保伯
禽唐叔与之游礼乐诗书为之玩目不得阅淫艳妖诱
之色耳不得闻优笑陵乱之声口不得习操断击搏之
书居不得近容顺阴邪之党游不得恣追禽戮兽之乐
玩不得爱遐异僻绝之珍凡此数者非谓备之于前而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960-0505a.png
不为也亦将不得见之矣及其长而为君也血气既定
游习既成虽有放心快己之事日陈于前固不能夺已
成之习已定之心矣则彼忠直道德之言固吾之所习
闻也陈之者有以谕焉回佞庸违之说固吾之所积惧
也谄之者有以辩焉人之情莫不欲耀其所能而党其
所近苟将得志则必快其所蕴矣物之性亦然是以鱼
得水而游马逸驾而走鸟得风而翔火得薪而炽此皆
物之快其所蕴也今夫成王所蕴道德也所近圣贤也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960-0505b.png
是以举其近则周公左而召公右伯禽鲁而太公齐快
其蕴则兴礼乐而朝诸侯措刑罚而美教化教之至也
可不谓信然哉秦则不然灭先王之学曰将以愚天下
黜师保之位曰将以明君臣胡亥之生也诗书不得闻
圣贤不得近彼赵高者诈宦之戮人也而傅之以残忍
戕贼之术且曰恣睢天下以为贵莫见其面以为尊天
下之人未尽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兽畜矣赵高之威
慑天下而胡亥固已自幽于深宫矣彼李斯者秦之宠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960-0505c.png
丞相也困谗冤死无所自明而况于疏远之臣庶乎若
然则秦之亡有以致之也汉高承之以兵革汉文守之
以廉谨卒不能苏复大训是以景武昭宣天质甚美才
可免祸乱哀平之间则不能虞篡弑矣然而惠帝废易
之际犹赖羽翼以胜其邪心是后有国之君议教化者
莫不以兴廉举孝设学崇儒为意曾不知教化之不行
自贵者始略其贵者教其贱者无乃邻于倒置乎洎文
皇帝之在藩邸以至为太子也选知道德者十八人与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960-0505d.png
之游习即位之后虽宴游饮食之间十八人者实在其
中上失无不言下情无不达不四三年而高名盛古岂
一日二日而致是乎游习之渐也贞观以还师傅之官
皆宰相兼领其馀官寮选亦甚重马周以位高恨不得
为司议郎此其验也文皇之后渐疏贱之至母后临朝
剪弃王族当中睿二圣劳勤之际虽有骨鲠敢言之士
既不得在调护保安之职终不能措扶卫之一词而令
匠胡安金藏剖腹以明之岂不大哀哉兵兴以来兹弊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960-0506a.png
尤甚师资保傅之官非疾废眊瞆不任事者为之即休
戎罢帅不知书者处之至于友谕赞议之徒疏冗散贱
之甚者搢绅耻之夫以匹夫之爱其子者犹求明哲慈
惠之师以教之直谅多闻之友以辅之岂天下之元子
而可以疾废眊瞆不知书者为之师疏冗散贱不适用
者为之友乎此何反上古之甚也近制官寮之外往往
以沈滞僻老之儒充直讲侍读之选而又疏弃斥远之
越月踰时不得召见彼又安能傅成道德而保养其躬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960-0506b.png
哉臣以为积此弊者岂不以皇天眷祐祚我唐德以舜
生舜以尧继尧传陛下十一圣矣莫不生而神明长而
仁圣以是为屑屑习仪者故不之省耳臣独以为于列
圣之谋则可也计无穷之业傅后嗣则不可脱或万代
之后若有周成王之中才而又生深宫优笑之间无周
召保助之教将不能知喜怒哀乐之所自矣况稼穑之
艰难乎今陛下以上圣之姿肇临海内是天下人人倾
耳注目之日也愿陛下思成王训导之功念文皇游习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960-0506c.png
之渐选重师保慎简官寮皆用博厚弘深之儒而又练
达机务者更进迭见日就月将因令皇太子聚诸生定
齿胄讲业之仪行问道严师之礼至德要道以成之撤
膳记过以警之血气未定则辍禽色之娱以就学圣质
既备则资游习以弘德此所谓一人元良万方以贞之
化也岂其修废学选司成而足伦匹其盛哉而又俾则
百王莫不幼同师长同术识君道之素定知天伦之自
然然后选用贤良树为藩屏出则有晋郑鲁卫之盛入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960-0506d.png
则有东牟朱虚之强盖所谓宗子维城犬牙磐石之势
也又岂与魏晋以降囚贱其兄弟而自剪其本枝者同
年而语乎微臣窃思为陛下建永永无穷之长算辄敢
冒昧死诛而言之
李德裕天性论 余开成中作镇淮服闻东宫为人所
搆天子赫然大怒召宰相及公卿大僚议于内殿其时
谏者佥曰太子幼年思虑未至亦曰太子之年足以改
过往复移时大略不出于此夫明主可以理夺其要在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960-0507a.png
于闻所未闻昔千秋上书言子弄父兵罪当笞耳武帝
一言而寤盖以简而当理魏太祖谓诸子曰吾必不用
左右之言以理汝曹何者使左右君子也必不离人父
子之间使左右小人也小人之言必不可用其时无人
以此言寤主因问主上太子之过得于何人言之者与
太子恩爱厚薄何如哉如文宗聪明睿智闻之必悟既
悟之后太子必安以余揣之不三数月则父子如初矣
盖以父子之爱发于天性言之必当易寤况又一子乎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960-0507b.png
是以汉高祖睹四皓上寿悲歌鸿鹄宣帝以玄成退让
令傅淮阳元帝闻史称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默然而
笑皆屈己舍爱可不谓之天性哉惜乎文宗竟不得一
闻是言岂太子之命也欤
牛希济本论 周文之先自公刘后稷积德累仁以至
于文王天下之心归焉犹服事于商武王从兆庶之心
顺历数之命以取天下既而有疾嗣王幼弱乃命周公
旦以辅相成王周公以弟之亲叔父之尊公其心而不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960-0507c.png
疑焉摄天子履万乘车辂朝诸侯于明堂以施教化召
公不悦四国流言伐四国戮管蔡以安社稷然后制礼
作乐七年之后成王齿长德懋乃归其政公亦不离王
室乃命伯禽受封于鲁思不变四海之望远乎哉君子
即周防也若是武王独知周公之才之美兄弟之国天
下之人皆不知也向非周公则非成王之天下也天下
疑矣然武王之心公乎哉知子之弱而私之知弟之德
而让之且忧后世兄弟相及岂周之盛德为不及欤曰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960-0507d.png
是知之深也所以能明辅相其子若有疑焉则与之天
下希存其子亦难矣周公虽不为王者然其道则与太
王王季文王为同德矣成康以降名仁者多矣孰可与
之为伍盖姬周之得天下未几而武王崩纣之子禄父
犹存若委少主无圣人之助则少康之举嗣夏配天不
其伟欤此周公所以孜孜焉为而不有夫其圣德过于
武王远矣今后王之嗣君也亦莫不蔽于私爱忘其善
恶曰彼长也冢嫡也天下之本也莫之可易至有不离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960-0508a.png
襁褓之中童婴之列而即大位焉亦使强臣而为之辅
其诏制之旨曰周公然也成王然也岂惟政乱国危殆
宗庙不血食者有之矣曹马之君即其人也自征伐以
来受命创业之主或起自布衣之中亭长之役部尉之
列大夫之家卿相之位或历试诸难或十年军中足以
知历数在躬时运兴废经始之艰难臣下之忠良人情
之巧伪是以出一言举一事易一法必使合于典诰垂
于后世守文之君也生于深宫长养妇人之手慈爱之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960-0508b.png
钟焉世子之教不行焉身躯则安于玉堂金殿舆服之
盛耳目饱于声色靡曼之乐曷能知君臣父子之道忠
信邪佞之属农桑艰难之本故小人易欺焉况幼稚乎
且人君之心为天下之晦明仁者乐于明而匪仁者便
暗故时之晦也盗窃兴焉魑魅行焉君之晦也贤良死
焉邪佞用焉是以小人奸臣唯乐于幼君少主若保姆
之态也提其耳目导其言语教其喜怒行则行止则止
易为之使欲求天下之治可乎况近世之嗣王也始自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960-0508c.png
诞生厥月无问名之礼至于婚冠无金石之乐告庙之
仪非莫闻焉春诵夏弦秋诗冬礼上庠齿胄之道或纵
不知封爵之命掌言者亦不知其谁师保之道正其身
乎左右之人贤与处乎其即位也降先君之册冢宰与
百执事延颈内面而朝新君焉衮冕端拱之默于殿上
雉扇荧煌香烟蓬勃左右纷纷然莫之知也班列千百
称庆而退至于积年之中宰执大臣延英入阁称述圣
德舞蹈而已使有言者皆申有司徒空言耳敢及于时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960-0508d.png
乎敢及于执权乱政之人乎设有一言明日之制行矣
不复用矣历观前代明王贤后未尝不与名臣贤士厚
飨宴之礼接见之仪俾其忠信相亲亡于畏惮通于商
较以正先王之得失以穷圣人之能事故两汉金马石
渠文章之选以备顾问为侍从之臣至有大臣武帐之
前亦奏谒或排闼于危疑之际以问安否以图后事太
宗文皇帝贞观之初北门之选举十六族也皆建功定
策有布衣之交非天下文行之士不预焉既久与游处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960-0509a.png
非唯知民间之疾苦时之否臧从而更之以熙帝载至
于臣下之情性好恶无不悉焉他日之任用莫不适其
材矣近世朝廷岂无忠信謇谔之士徒欲致身之危救
时之弊指陈千百于上前敷扬其达乎諌章其贤乎若
复稍挂圣虑左右心天颜得之矣又有以惑之矣其朝
退也黄门伎女声乐骈罗俳优之人调笑相杂拥卫以
至于内殿又日幸于两军游于其所其从乐乎断可知
矣故自乾符之乱至于今日莫可救止盖少主奸臣之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960-0509b.png
所为也或曰冢嫡之幼善恶未知思欲易之以卜长世
废嫡立庶圣人所恶未知其可也曰君人者上以安宗
庙下以庇蒸人虽长嫡之义其不善易之可矣且仲雍
王季之长子让西伯之圣德断发文身以避于吴为吴
太伯盖成父之志也隐公鲁之贤君居位称摄欲让其
弟后(阙/)其长矣吾将与之桓公听羽父之谮以疑其兄
致于篡弑又晋襄公之薨也子周有兄而不慧不能辨
菽麦群臣迎公子周以立政是以治三驾而楚不能争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960-0509c.png
又穆公之亡也君无长子赵盾思立长君乃迎公子雍
于秦将欲立之穆嬴朝夕抱太子以朝且泣曰先君以
此子之贤吾受子之赐此子不才唯子是怨今君虽终
言犹在耳此子何罪而外求君赵孟惧大义于众人遂
背秦好立灵公幼而好虐竟为所杀国是以乱汉高帝
迁都长安也以吕后身历糟糠其子盈为太子上以赵
王如意似我知盈懦弱卒不能易及惠帝之世几为吕
妪所灭非平勃不能诛诸吕及择诸王之贤者迎王于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960-0509d.png
代邸是为文帝不十年几至刑措又昌邑之乱霍子孟
定废立之册立宣帝遂获中兴卫伯玉之于晋武也君
臣之交矣知主鬯之不惠必倾世祚抚其床而叹曰此
座甚可惜也帝心不悟终以正度为君果致元海倡四
方之乱宗庙焚毁两京板荡怀悯二帝俱为俘执而崩
晋祚中绝国分为十六普天之下皆坠炉炭此惠帝之
所为也是知冢嫡贤而臣择立者必亡若立嫡为乱执
古之道乎择善为治曰乱嫡庶之制乎且天子之孝以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960-0510a.png
安宗庙克荷祖考之业卜世于长久岂以择善废不肖
为罪乎至唐虞之君知其子朱均不肖不可付以宗庙
之重又惧其流毒于生民乃弃其子而禅于有德若次
子之贤遽以配天之业授于他人乎是知君惟其明不
必拘伯仲之制易曰明两作离荐雷震若不明不法此
覆国亡家之罪人也何长之为若君明于上小人比周
之党其能进乎其获用乎其寘于乱乎主少不明者乱
之本也故曰元良者天下之本也莫若先以正之正之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960-0510b.png
者非在废长择善而已无使叔孙之祷曰主少国家多
难祝我者使我速死无及于乱此忧之深也悲哉
后唐北都留守从荣年少骄狠不亲政务唐主遣左右
往讽导之其人谓曰河南相公恭谨好善亲礼端士有
老成之风相公齿长宜自策励勿令声问出河南之下
从荣不悦退告杨思权曰我其废乎思权因劝从荣多
募部曲缮甲兵阴为自固之备其人惧以告冯赟赟密
奏之唐主召思权诣阙亦弗之罪及赟入为宣徽使谓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960-0510c.png
执政曰从荣刚僻而轻易宜选重德辅之史馆修撰张
昭远亦言窃见先朝皇弟皇子皆喜俳优入则饰姬妾
出则誇仆马习尚如此何道能贤诸皇子宜精择师傅
令皇子屈身师事之讲礼义之经论安危之理古者人
君即位则建太子所以明嫡庶之分塞祸乱之源今卜
嗣建储臣未敢轻议至于恩泽赐与之间昏姻省侍之
际嫡庶长幼宜有所分示以等威绝其侥冀唐主赏叹
其言而不能用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960-0510d.png
徐知诰令尚书郎陈觉辅景迁谓曰吾少时与宋子嵩
论议好相诘难子嵩携衣笥望秦淮门欲去者数矣吾
常戒门者止之吾今老矣犹未遍达时事况景迁年少
当国故屈吾子以诲之矣
宋太宗在位久储贰未立冯拯等上疏言之帝怒斥之
岭南中外无敢复言者寇准自青州召还入见帝曰朕
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
人中宫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俛首久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960-0511a.png
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意既以为
可愿即决定遂以元侃为开封尹进封寿王元侃帝第
三子也 吕中曰东汉李唐所以有女主宦官外戚之
祸者以立天子之权尽出其手虽李固杜乔裴度郑覃
之徒不能正之准之一言真万世法也
立元侃为皇太子更名恒大赦自唐天祐以来中国多
故立储之礼废及百年至是始举而行中外胥悦太子
既立庙见还宫京师民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960-0511b.png
之不怿召寇准谓曰人心俱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
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悟入语后嫔宫中皆前庆帝
喜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以李至李沆并兼太子宾客
诏太子以师傅礼事之太子每见至沆必先拜至沆不
敢当上表辞谢帝不许
太宗不豫宣政使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
李昌龄知制诰胡旦等谋立楚王元佐帝崩皇后令继
恩召吕端端知有变即绐继恩入书阁锁闭之亟入宫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960-0511c.png
后问曰宫车已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端曰先
帝立太子正为今日岂容更有异议后默然乃奉太子
至福宁殿即位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捲
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焉真宗诏自今军国
大事取旨如故馀皆委皇太子同宰相枢密等参议施
行太子固让不允遂开资善堂亲政皇后裁决于内而
丁谓用事中外以为忧王曾谓钱惟演曰太子幼非中
宫不能立中宫非倚太子则人心亦不附后若加恩太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960-0511d.png
子则太子安太子安则刘氏安矣惟演乘间言之后深
纳焉
仁宗时群臣皆以建储为言帝依违不决韩琦既相乘
间进曰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自昔祸乱之起皆由
策不早定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庙社稷计帝
曰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已而又生女琦怀汉书孔
光传以进曰成帝无嗣立弟之子彼中材之主犹能如
是况陛下乎愿以太祖之心为心则无不可者帝不答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960-0512a.png
仁宗性宽仁言事者竞为激许范镇独务引大体非关
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则未尝言及帝暴疾文彦博因请
帝建储帝许之会疾瘳而止至是镇奋然曰天下事尚
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置諌官者为宗庙社稷计也
諌官而不以宗庙社稷计事陛下是爱死嗜利之人臣
不为也方陛下不豫海内皇皇莫知所为陛下独以祖
宗后裔为念是为宗庙社稷之虑至深且明也昔太祖
舍其子而立太宗天下之大公也真宗以周王薨养宗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960-0512b.png
子于宫中天下之大虑也愿以太祖之心行真宗故事
拔近属贤者优其礼秩而试以政事俟有圣嗣复遣还
邸章累上不报执政谕之曰奈何效希名干进之人镇
贻书曰比天象见变当有急兵镇义当死职不可死乱
兵之下此乃镇择死之时尚何顾希名干进之嫌哉因
复上疏言之愈切除兼侍御史知杂事镇以言不从固
辞执政谕之曰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镇曰事当论其
是非不当问其难易诸公谓今日难于前日安知异日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960-0512c.png
不难于今日乎凡见帝面陈者三因泣下帝亦泣谓曰
朕知卿忠更当俟二三年镇前后章凡十九上待命百
馀日须发皆白朝廷知不可夺乃罢知諌院改纠察在
京刑狱时并州通判司马光亦言建储事且劝镇以死
争之翰林学士欧阳修殿中侍御史包拯吕景初赵抃
知制诰吴奎刘敞等皆上疏力请于是文彦博富弼王
尧臣等相继劝帝早定大计皆不见听
包拯言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960-0512d.png
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帝曰卿
欲谁立拯曰臣非才备位所以乞豫建太子者为宗庙
万世计尔陛下问臣欲谁立是疑臣也臣年七十且无
子非邀后福者帝喜曰徐当议之
群臣皆以储位未建为忧言者虽切而帝未之允司马
光上疏曰向者臣进豫建太子之说意未即行今寂无
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此不祥之
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960-0513a.png
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
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
时知江州吕诲亦上疏言之及琦入对以光诲二疏进
读帝遽曰朕有意久矣谁可者琦皇恐对曰此非臣辈
所可议当出自圣择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
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曰宗实琦等遂力赞之议
乃定宗实天性笃孝好读书不为燕嬉亵慢服御俭素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960-0513b.png
如儒者时居濮王丧乃起复知宗正寺琦曰事若行不
可中止陛下断自不疑乞内中批出帝意不欲宫人知
曰只中书行足矣命下宗实固辞乞终丧帝复以问琦
琦对曰陛下既知其贤而选之今不敢遽当盖器识远
大所以为贤也愿固起之帝曰然
仁宗时宗实既终丧韩琦言宗正之命初出外人皆知
必为皇子不若遂正其名帝从之琦至中书召翰林学
士王圭草诏圭曰此大事也非面受旨不可明日请对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960-0513c.png
曰海内望此举久矣果出自圣意乎帝曰朕意决矣王
圭再拜贺始退而草诏诏下宗实称疾固辞章十馀上
记室周孟阳请其故宗实曰非敢徼福以避祸也孟阳
曰今已有此迹设固辞不受中人别有所奉遂得燕安
无患乎宗实始悟司马光言于帝曰皇子辞不赀之富
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
愿以臣子大义责之宜必入帝从之宗实遂受命将入
宫戒其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适嗣吾归矣因肩舆赴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960-0513d.png
召良贱不满三十人行李萧然唯书数厨而已中外相

英宗以王陶等为皇子伴读司马光言陶等虽为皇子
官属若不旬日得见或见而遽退语言不洽志意不通
教者止于供职学者止于备礼而左右前后侍御仆从
或有佞邪谗巧之人杂处其间虽皇子资性端悫难移
而亲近易习积久易迁虽有硕儒端士为之师傅终无
益也臣愿陛下博选学行之士使日与皇子居处燕游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960-0514a.png
讲论道义其侍御仆从邪佞谗巧之人诱导为非者委
伴读官纠举即时斥逐若皇子自有过失规诲不从亦
听以闻如此则进德修业日就月将善人益亲邪人益
疏天下之幸也帝嘉纳之至是封皇子顼为颖王王陶
等为翊善记室增置宗室学官
英宗久疾韩琦入问起居因进言曰陛下久不视朝愿
早建储以安社稷帝颔之琦请帝亲笔指挥帝乃书曰
立大大王为皇太子琦曰必颖王也烦圣躬更亲书之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960-0514b.png
帝又批于后曰颖王顼琦即召学士承旨张方平至福
宁殿草制帝凭几言言不可辨方平复进笔请书其名
帝力疾书之太子既立帝因泫然下泪文彦博退谓琦
曰见上颜色否人生至此虽父子亦不能不动也
哲宗崩无子皇太后向氏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
皇帝无嗣事须早定章惇抗声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
王似太后曰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莫难如此分
别惇复曰以长则申王必当立太后曰申王有目疾不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960-0514c.png
可于次则端王佶当立惇曰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言未毕曾布叱之曰章惇未尝与臣商议如皇太后圣
谕极当蔡卞许将相继曰合依圣旨太后又曰先帝尝
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于是惇默然乃召端王入即位
于柩前群臣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后以长君辞帝
泣拜移时乃许之端王神宗第十一子也
元懿太子卒帝未有后范宗尹尝造膝请建太子帝曰
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960-0514d.png
悯朕若不法神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
知南外宗正事令广选太祖后将育宫中会上虞县令
娄寅亮上书曰先正有言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
之大公周王薨章圣取宗室育之宫中此天下之大虑
仁宗感悟其说召英宗入继大统文子文孙宜君宜王
遭罹变故不断如带今有天下者独陛下一人而已属
者椒寝未繁前星不耀孤立无助有识寒心天其或者
深戒陛下追念祖宗公心长虑之所及乎崇宁以来䛕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960-0515a.png
臣进说独推濮王子孙以为近属馀皆谓之同姓遂使
昌陵之后寂寥无闻仅同民庶蓺祖在上莫肯顾歆此
金人所以未悔祸也望陛下于伯字行内选太祖诸孙
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俾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
服庶几上慰在天之灵下系人心之望书奏帝读之大
感叹至是选秦王德芳五世孙左朝奉大夫子称之子
伯琮入宫命张媫妤鞠之生六年矣其后吴才人亦请
于帝乃复取秉义郎子彦之子伯玖命才人鞠之皆太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960-0515b.png
祖后也寻以伯琮为和州防禦使赐名瑗
孝宗始以白布巾袍视事于延和殿朔望诣德寿宫则
衰绖而杖如初因诏太子参决庶务于议事堂左谕德
尤袤言于太子曰大权所在天下之所争趋甚可惧也
愿殿下事无大小一取上旨而后行情无厚薄一付众
议而后定又曰储副之位止于侍膳问安不交外事抚
军监国自汉至今多出权宜事权不一动有触碍乞俟
祔庙之后便行恳辞以彰殿下令德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960-0515c.png
寿王崩光宗称疾不出叶适言于留正曰帝疾而不执
丧将何辞以谢天下今嘉王长若预建参决则疑谤释
矣正从之率宰执入奏云皇子嘉王仁孝夙成宜早正
储位以安人心不报越六日又请御批云甚好明日宰
执同拟旨以进乞帝亲批付学士院降诏是夕御劄付
丞相云历事岁久念欲退閒正得之大惧因朝佯仆于
庭即出国门上表请老且云愿陛下速回渊鉴追悟前
非渐收人心庶保国祚初正始议帝以疾未克主丧宜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960-0515d.png
立皇太子监国若未倦勤当复明辟设议内禅太子可
即位而赵汝愚请以太皇太后旨禅位嘉王正谓建储
诏未下遽及此他日必难处与汝愚异遂以肩舆五鼓
逃去
留正既去人心益摇会帝临朝忽仆于地赵汝愚忧危
不知所出内禅之议益决属工部尚书赵彦逾结殿帅
郭杲而与左选郎官叶适左司郎中徐谊谋可以白内
禅意于太皇太后者乃遣知阁门事韩侂胄侂胄琦五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960-0516a.png
世孙太后女弟之子也侂胄因所善内侍张宗尹以奏
太后不获命明日往又不获命逡巡将退内侍关礼见
而问之侂胄具述汝愚意礼令少俟入见太后而泣太
后问故礼对曰圣人读书万卷亦尝见有如此时而保
无乱者乎太后曰此非汝所知礼曰此事人人知之今
丞相已出所赖者赵知院旦夕亦去矣言与泪俱下太
后惊曰知院同姓事体与他人异乃亦去乎礼曰知院
未去非但以同姓故以太皇太后为可恃耳今定大计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960-0516b.png
而不获命势不得不去去将如天下何愿圣人三思太
后问侂胄安在礼曰臣已留其俟命太后曰事顺则可
令谕好为之礼报侂胄且云来早太后于寿皇梓宫前
垂帘引执政侂胄复命日已向夕汝愚始以其事语陈
骙余端礼亟命殿帅郭杲等夜以兵分卫南北内关礼
使傅昌朝密制黄袍是日嘉王谒告不入临时将禫祭
汝愚曰禫祭重事王不可不出翼日甲子群臣入王亦
入汝愚率百官诣梓宫前太后垂帘汝愚率同列再拜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960-0516c.png
奏皇帝疾未能执丧臣等乞立皇子嘉王为太子以系
人心皇帝批出有甚好二字继有念欲退閒之旨取太
皇太后处分太后曰既有御笔相公当奉行汝愚曰兹
事重大播之天下书之史册须议一指挥太后允诺汝
愚袖出所拟太后指挥以进云皇帝以疾至今未能执
丧曾有御笔欲自退閒皇子嘉王扩可即皇帝位尊皇
帝为太上皇帝皇后为太上皇后太后览毕曰甚善汝
愚奏自今臣等有合奏事当取嗣君处分然恐两宫父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960-0516d.png
子间有难处者须烦太后主张又奏上皇疾未平骤闻
此事不无惊疑乞令都知杨舜卿提举本宫任其责遂
召舜卿至帘前面谕之太后乃命汝愚以旨谕皇子即
位皇子固辞曰恐负不孝名汝愚奏天子当以安社稷
定国家为孝今中外人人忧乱万一变生置太上皇何
地众扶皇子入素幄被黄袍方却立未坐汝愚率同列
再拜皇子诣几筵殿哭尽哀须臾立仗讫催百官班皇
子衰服出就重华殿东庑素幄立内侍扶掖乃坐百官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960-0517a.png
起居讫行禫祭礼寻诏即以寝殿为泰安宫以奉上皇
民心悦怿中外晏然汝愚之力也
宁宗以国本未立命选太祖十世孙年十五岁以上者
教育宫中如高宗择普安王故事于是立贵和为皇子
以贵诚为秉义郎贵诚初名与莒燕懿王德昭之后希
瓐之子也母全氏家于绍兴山阴县初庆元人余天锡
为史弥远府童子师性谨愿弥远器重之弥远在相位
久以帝未有储嗣而沂靖惠王近属亦未有后欲借沂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960-0517b.png
王置后为名阴择宗室中可立者以备皇子之选会天
锡告还乡秋试弥远密语之曰今沂王无后宗子贤厚
者幸具以来天锡渡浙舟抵越西门会天大雨过全保
长家避雨保长知其为丞相客具鸡黍甚肃须臾有二
子侍立天锡异而问之保长曰此吾外孙赵与莒与芮
也日者尝言二儿后当极贵天锡因忆弥远言及还临
安以告之弥远命召二子来保长大喜鬻田治衣冠集
姻党送之且诧其遇及见弥远善相大奇之恐事泄不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960-0517c.png
便遽使复归保长大惭逾年弥远忽谓天锡曰二子可
复来乎天锡召之保长辞谢不遣弥远乃使天锡密谕
保长曰二子长者最贵宜还抚于其父家遂载至临安
及贵和立为皇子更名竑乃补与莒秉义郎赐名贵诚
皇子竑好鼓琴史弥远买美人善鼓琴者纳诸竑而厚
抚其家使瞷竑动息美人知书慧黠竑嬖之时杨皇后
专国政弥远用事久宰执侍从台諌藩阃皆所引荐莫
敢谁何权势熏灼竑心不能平尝书杨后及弥远之事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960-0517d.png
于几上曰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尝指宫壁舆地图琼
崖曰吾他日得志置史弥远于此又尝呼弥远为新恩
以他日非新州则恩州也弥远闻之大惧思以处竑而
竑不知真德秀时兼宫教諌竑曰皇太子若能孝于慈
母而敬大臣则天命归之矣否则深可虑也竑不听一
日弥远为其父浩饭僧净慈寺与国子学录郑清之登
慧日阁屏人语曰皇子不堪负荷闻后沂邸者甚贤今
欲择讲官君其善训导之事成弥远之坐即君坐也然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960-0518a.png
言出于弥远之口入于君之耳若一语泄吾与君皆族
矣清之曰不敢乃以清之兼魏惠宪王府教授清之
日教贵诚为文又购高宗御书俾习焉清之谒弥远即
示以贵诚诗文翰墨誉之不容口弥远尝问清之曰吾
闻皇侄之贤已熟大要竟如何清之曰其人之贤更仆
不能数然一言以断之曰不凡弥远颔之再三策立之
意益坚乃日媒孽竑之失言于帝觊帝废竑立贵诚而
帝不悟其意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960-0518b.png
理宗家教甚严太子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往会
议所参决庶事退入讲堂讲经史将晡复至榻前起居
问今日讲何经答之是则赐坐赐茶否则为之反覆剖
析又不通则继以怒明日须更覆讲率为常例
金主雍谓太子曰朕为汝措天下当无复有经营之事
汝惟无忘祖宗纯厚之风以勤修道德为孝明信赏罚
为治而已昔唐太宗谓高宗曰吾伐高丽不克终汝可
继之如此之事朕不以遗汝如辽之海滨王以国人爱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960-0518c.png
其子嫉而杀之此何理也子为众爱愈为美事所为若
此安有不亡唐太宗又尝谓高宗曰尔于李绩无恩今
以事出之我死宜即授以仆射彼必致死力矣君人者
焉用伪为受恩于父安有忘报于子者乎朕御臣下惟
以诚实耳
金主珣疾革时已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
氏以年老侍侧金主知其可托谓之曰速召太子主后
事言绝而殂夫人秘之是夕后妃问安寝阁庞贵妃阴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960-0518d.png
狡机慧常以其子英王守纯年长不得立怀怨郑氏恐
其为变即绐之曰上方更衣后妃可少休他室伺其入
遽钥之急召大臣传遗诏立皇太子守绪始启户出后
妃发丧太子方入宫英王已先至太子知之分遣枢密
院官及东宫亲卫军官伊喇丰阿拉集军三万馀于东华
门街部署既定命护卫四人监守纯于近侍局乃即位
于柩前
珍戬蒙古主之长子初封燕王守中书令兼判枢密院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960-0519a.png
事刘秉中荐中山王恂以辅之蒙古主以为太子□善
𠡠两府大臣凡有启禀必令恂与闻恂言太子付托至
重当延名德与之居处况兼领中书枢密之政诏条所
当遍览庶务亦当屡省又以辽金之事近接耳目者区
别善恶上之真金问恂以心之所守恂曰尝闻许衡言
人心犹印板然板本不差虽摹千万本皆不差本既差
矣摹之于纸无不差者真金曰善至是立为皇太子
太子珍戬初从姚枢窦默学仁孝恭俭尤优礼大臣一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960-0519b.png
时在师友之列者非朝廷名德则布衣节行之士在中
书日久明于听断闻四方科徵挽漕造作和市有系民
之休戚者多奏罢之中外归心焉江西行省以岁课羡
钞四十七万贯来献太子怒曰朝廷但令汝等安百姓
百姓安钱粮何患不足百姓不安钱粮虽多能自奉乎
尽郤之中庶子巴拜以其子阿巴齐入见谕之以毋读
蒙古书须习汉人文字行台治书侍御史王恽进承华
事略二十篇太子览之至汉成帝不绝驰道唐肃宗改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960-0519c.png
服绛纱为朱明服心甚喜曰我若遇是礼亦当如是又
至邢峙止齐太子食邪蒿顾侍臣曰一菜之名遽能邪
人耶詹事孔九思曰正臣防微理固当然太子善其说
令诸子传观其书时帝春秋高南台御史上书请内禅
太子闻之惧台臣请其章不敢闻而阿哈玛特之党特济
库克森等请收百司吏案钩考天下钱榖欲因以发之
都事尚文曰是欲上危太子下陷大臣其谋奸矣遂语
御史大夫及丞相先入言之以夺其谋帝震怒曰汝等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960-0519d.png
无罪邪丞相进曰臣等无所逃罪但此辈名载刑书而
为此举实动摇人心耳太子益忧惧不自安寻卒年四
十三
元皇子阿裕尔实哩达喇入端本堂肄业以李好文为谕
德归旸为赞善张冲为文学命托克托领其事堂虚中座
以俟临幸皇子与师傅分东西向坐授书其下僚属以
次列坐好文取经史集有关治体者为书曰端本堂经
史要义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国祚久速治乱兴废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960-0520a.png
为书曰大宝录前代帝王善恶当法戒者为书曰大宝
龟鉴以进复上书曰殿下以臣所进诸书参之贞观政
要大学衍义等篇推而行之则太平之治不难致矣他
日皇子坐清宁殿分布长席列坐高丽西番僧曰李好
文先生教我儒书多年尚不晓其意今听佛法一夜即
晓由是愈崇尚佛学
成宗时哈喇哈斯使至怀州阿裕尔巴里巴特喇疑未行
其傅李孟曰支子不嗣世祖之典训也今宫车晏驾大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960-0520b.png
太子远在万里殿下当急还宫廷以安人心阿裕尔巴里
巴特喇乃奉其母还大都先遣孟趋哈喇哈斯觇之适
后使问疾哈喇哈斯所孟入长揖引其手诊之众谓孟
医也竟不疑既而知安西之变有日还报曰事急矣不
可不早图之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曰当以卜决之孟召卜
者谓曰大事待汝而决第云其吉及入筮果吉孟曰筮
不违人是为大同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喜振袖而起众翼
之上马诸臣皆步从入哭尽哀复出居旧邸安西之党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960-0520c.png
见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既至遂谋以三月三日伪贺其生
辰从中起事哈喇哈斯佯许之夜遣人启阿裕尔巴里巴
特喇曰怀宁王远不能猝至恐变生不测当先事而发
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复遣都万户囊嘉特诣诸王图喇定
计囊嘉特力赞之乃先二日率卫士入内称怀宁王遣
使召安西计事至即并诸王莽赉特穆尔执之械送上
都收阿古台巴图玛实赛音迪延齐巴延等诛之诸王库库
雅呼图进曰今罪人斯得太子实世祖之孙宜早正大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960-0520d.png
位阿裕尔巴里巴特喇曰恶人潜结宫壸乱我家法故诛
之岂欲作威福以觊神器邪怀宁王吾兄也宜正大位
已遣使奉玺北迎之矣遂自监国与哈喇哈斯日夜居
禁中以备变俾李孟参知政事孟损益庶务裁抑侥倖
群小多不乐既而曰执政大臣当自天子亲用今銮舆
在道孟未见颜色诚不敢冒大任固辞弗许遂逃去不
知所之
  夺嫡(十五则/) (附/)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960-0521a.png
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樊仲山父諌曰不可立
也不顺必犯犯王命必诛故出令不可不顺也令之不
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
以为顺也今天子立诸侯而建其少是教逆也若鲁从
之而诸侯效之王命将有所壅若不从而诛之是自诛
王命也是事也诛亦失不诛亦失天子其图之王卒立
之鲁侯归而卒及鲁人杀懿公而立伯御三十二年宣
王伐鲁立孝公诸侯从是而不睦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960-0521b.png
晋骊姬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公将黜大子申生而立奚
齐里克丕郑荀息相见里克曰夫史苏之言将及矣其
若之何荀息曰吾闻事君者竭力以役事不闻违命君
立臣从何贰之有丕郑曰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
惑也惑则误民民误失德是弃民也民之有君以治义
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若之何其民之与处而弃之也
必立大子里克曰我不佞虽不识义亦不阿惑吾其静
也三大夫乃别烝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涖事猛
卷十六 第 35a 页 WYG0960-0521c.png
足乃言于大子曰伯氏不出奚齐在庙子盍图之大子
曰吾闻之羊舌大夫曰事君以敬事父以孝受命不迁
为敬敬顺所安为孝弃命不敬作令不孝又何图焉且
夫间父之爱而嘉其况有不忠焉废人以自成有不贞
焉孝敬忠贞君父之所安也弃安而图远于孝矣吾其
止也
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
三公子之徒如何对曰蚤处之使知其极夫人知有极
卷十六 第 35b 页 WYG0960-0521d.png
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
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其为人也小心精洁而大志重又
不忍人精洁易辱重偾可疾不忍人必自忍也辱之近
行骊姬曰重无乃难迁乎优施曰知辱可辱可辱迁重
若不知辱亦必不知固秉常矣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
不莫不信若外单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且吾闻之甚
精必愚精为易辱愚不知避难虽欲无迁其得之乎是
故施谗于申生
卷十六 第 36a 页 WYG0960-0522a.png
骊姬赂二五使言于公曰夫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
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
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大子主
曲沃而二公子主蒲与屈乃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
伐使俱曰翟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公
说乃城曲沃大子处焉又城蒲公子重耳处焉又城二
屈公子夷吾处骊姬既远大子乃生之言大子由是得

卷十六 第 36b 页 WYG0960-0522b.png
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大子将下军以伐霍师未出士
蔿言于诸大夫曰夫大子君之贰也恭以俟嗣何官之
有今君分之土而官之是左之也吾将諌以观之乃言
于献公曰夫大子君之贰也而帅下军无乃不可乎献
公曰下军上军之贰也寡人在上申生在下不亦可乎
士蔿对曰下不可以贰上公曰何故对曰贰若体焉上
下左右以相心目用而不倦身之利也上贰代举下贰
代履周旋变动以役心目故能治事以制百物若下摄
卷十六 第 37a 页 WYG0960-0522c.png
上与上摄下周旋不变以违心目其反为物用也何事
能治故古之为军也军有左右阙从补之成而不知是
以寡败若以下贰上阙而不变败弗能补也变非声章
弗能移也声章过数则有衅有衅则敌入敌入而凶救
败不暇谁能退敌敌之如志国之忧也可以陵小难以
征大君其图之公曰寡人有子而制焉非子之忧也对
曰夫大子国之栋也栋成乃制之不亦危乎公曰轻其
所任虽危何害士蔿出语人曰大子不得立矣改其制
卷十六 第 37b 页 WYG0960-0522d.png
而不患其难轻其任而不忧其危君有异心又焉得立
行之克也将以害之若其不克其因以罪之虽克与不
无所避罪与其勤而不入不如逃之君得其欲大子远
死且有令名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大子闻之曰子舆之
为我谋忠矣然吾闻之为人子者患不从不患无名为
人臣者患不勤不患无禄今我不才而得勤与从又何
求焉焉能及吴大伯乎大子遂行克霍而反谗言弥兴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强
卷十六 第 38a 页 WYG0960-0523a.png
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
夫无乃以国故而行彊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没君其若
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大子惠其民而不
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为
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
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众利而百姓和岂能惮
君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彼将恶始而美终以晚
盖者也凡民利是生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杀亲无
卷十六 第 38b 页 WYG0960-0523b.png
恶于人人孰去之苟交利而得宠志行而众说欲其甚
矣孰不惑焉虽欲爱君惑不释也今夫以君为纣若纣
有良子而先丧纣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
假手于武王而其世不废祀至于今吾岂知纣之善不
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难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惧
曰若何而可骊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
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且君其图之自桓叔以来孰能
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公曰不可与政我以武与威是
卷十六 第 39a 页 WYG0960-0523c.png
以临诸侯未没而亡政不可谓武有子而不胜不可谓
威我授之政诸侯必绝能绝于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
国不可忍也尔勿忧吾将图之骊姬曰以皋落翟之朝
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
削封疆君盍使之伐翟以观其果于众也与众之信辑
睦焉若不胜翟虽济其皋可也若胜翟则善用众矣求
必益广乃可厚图也且夫胜翟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
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又知可不其利多矣
卷十六 第 39b 页 WYG0960-0523d.png
君其图之公说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
之金玦仆人赞闻之曰夫子殆哉君赐之奇奇生怪怪
生无常无常不立使之出征先以观之故告之以离心
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恶其心
必内险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
狂夫诅之衣也其言曰尽敌而反虽尽敌其若内谗何
申生胜翟而反谗言作于中君子曰知微
献公使大子伐东山里克諌曰臣闻皋落氏将战君其
卷十六 第 40a 页 WYG0960-0524a.png
释申生也公曰行也对曰非故也君行大子居以监国
君行大子从以抚军也今君居大子行未有此也公曰
非子之所知也寡人闻之立大子之道三身钧以年年
同以爱爱疑决之以卜筮子无谋吾父子之间吾以此
观之公不说里克退见大子大子曰君赐我偏衣金玦
何也里克曰孺子惧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令不偷矣
孺子何惧夫为人子者惧不孝不惧不得且吾闻之敬
贤于请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处父子之间矣大子遂
卷十六 第 40b 页 WYG0960-0524b.png
行狐突禦戎先友为右衣偏衣而佩金玦出而告先友
曰君与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玦之权在此行也
孺子勉之狐突叹曰以尨衣纯而玦之以金铣者寒甚
矣胡可恃也虽勉之敌其可尽乎先友曰衣躬之偏握
兵之要在此行也勉之而已矣偏躬无慝兵要远灾亲
以无灾又何患焉至于稷桑翟人出逆申生欲战狐突
諌曰不可突闻之国君好艾大夫殆好内适子殆社稷
危若惠于父而远于死惠于众而利社稷其可以图之
卷十六 第 41a 页 WYG0960-0524c.png
乎况其危身于翟以起谗于内也申生曰不可君之
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
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谮在中矣君故生心
虽蝎谮焉避之不若战也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虽
死犹有令名焉果战败翟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狐突
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
申生反自稷桑处五年骊姬谓公曰吾闻申生之谋愈
深日吾固告君曰得众众弗利焉能胜翟今矜翟之善
卷十六 第 41b 页 WYG0960-0524d.png
其志益广狐突不顺故不出吾闻之申生甚好信而彊
又失言于众矣虽欲有退众将责焉言不可食众不可
弭是以深谋君若不图难将至矣公曰吾不忘也抑未
有以致罪焉骊姬告优施曰君既许我杀大子而立奚
齐矣吾难里克奈何优施曰吾来里克一日而已子为
我具特羊之飨吾以从之饮酒我优也言无邮骊姬许
诺乃具使优施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谓里克妻曰
主孟啖我我教兹暇豫事君乃歌曰暇豫之吾吾不如
卷十六 第 42a 页 WYG0960-0525a.png
鸟乌人皆集于苑已独集于枯里克笑曰何谓苑何谓
枯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
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优施出里克辟
奠不飧而寝夜半召优施曰曩而言戏乎抑有所闻之
乎曰然君既许骊姬杀大子而立奚齐谋既成矣里克
曰吾秉君以杀大子吾不忍通复故交吾不敢中立其
免乎优施曰免旦而里克见丕郑曰夫史苏之言将及
矣优施告我君谋成矣将立奚齐丕郑曰子谓何曰吾
卷十六 第 42b 页 WYG0960-0525b.png
对以中立丕郑曰惜也不如曰不信以疏之亦固大子
以携之多为之故以变其志志少疏乃可间也今子曰
中立况固其谋彼有成矣难以得间里克曰往言不可
及且人中心唯无忌之何可败也子将何如丕郑曰我
无心是故事君者君为我心制不在我里克曰杀君以
为廉长廉以骄心因骄以制人家吾不敢抑挠志以从
君为废人以自利也方以求成人吾不能将伏也明日
称疾不朝三旬难乃成骊姬以君命命申生曰今夕君
卷十六 第 43a 页 WYG0960-0525c.png
梦见齐姜必速祠而归福申生许诺乃祭于曲沃归福
于绛公曰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置堇于肉公至召申
生献公祭之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肉犬毙饮
小臣酒亦毙公命杀杜原款申生奔新城杜原款将死
使小臣圉告于申生曰款也不才寡知不敏不能教导
以至于死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
小心狷介不敢行也是以言至而无所讼之故陷于大
难乃逮于谗然款也不敢爱死唯与谗人均是恶也吾
卷十六 第 43b 页 WYG0960-0525d.png
闻君子不去情不反谗谗行身死可也犹有令名焉死
不迁情彊也守情说父孝也杀身以成志仁也死不忘
君敬也孺子勉之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申生
许诺人谓申生曰非子之罪何不去乎申生曰不可去
而罪释必归于君是恶君也章父之恶而笑诸侯吾谁
乡而入内困于父母外困于诸侯是重困也弃君去罪
是逃死也吾闻之仁不恶君知不重困勇不逃死若罪
不释去而必重去而罪重不知逃死而恶君不仁有罪
卷十六 第 44a 页 WYG0960-0526a.png
不死无勇去而厚恶恶不可重死不可避吾将伏以俟
命骊姬见申生而哭之曰有父忍之况国人乎忍父而
求好人人孰好之杀父以求利人人孰利之皆民之所
恶也难以长生骊姬退申生乃雉经于新城之庙将死
乃使猛足言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听伯氏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
奈吾君何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以至于死虽
死何悔是以谥为共君骊姬既杀大子申生又谮二公
卷十六 第 44b 页 WYG0960-0526b.png
子曰重耳夷吾与知共君之事公令奄楚刺重耳重耳
逃于翟令贾华刺夷吾夷吾逃于梁尽逐群公子乃立
奚齐焉始为令国无公族焉
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里克諌曰太子奉冢
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则
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古之制也夫帅师专
行谋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师在
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
卷十六 第 45a 页 WYG0960-0526c.png
以帅师君失其官帅师不威将焉用之且臣闻皋
落氏将战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谁立
焉不对而退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
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
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已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太子
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
梁馀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先
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
卷十六 第 45b 页 WYG0960-0526d.png
躬无慝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狐突叹曰
时事之徵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
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今
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
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
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梁馀子养曰
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尨
命可知矣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
卷十六 第 46a 页 WYG0960-0527a.png
金玦不复虽复何为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
狂夫阻之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
谗不如违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
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太子
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周桓公云内宠并
后外宠二政嬖子配适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
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
子其图之与其危身以速罪也
卷十六 第 46b 页 WYG0960-0527b.png
晋侯使以杀太子申生之故来告初晋侯使士蔿
为二公子筑蒲与屈不慎寘薪焉夷吾诉之公使
让之士蔿稽首而对曰臣闻之无丧而戚忧必雠
焉无戎而城雠必保焉寇雠之保又何慎焉守官
废命不敬固雠之保不忠失忠与敬何以事君诗
云怀德惟宁宗子惟城君其修德而固宗子何城
如之三年将寻师焉焉用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
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及难公使寺人披伐蒲重耳
卷十六 第 47a 页 WYG0960-0527c.png
曰君父之命不挍乃徇曰挍者吾雠也踰垣而走
披斩其袪遂出奔翟
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
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
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馀食今
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秦子异人质于赵处
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
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
卷十六 第 47b 页 WYG0960-0527d.png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
子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
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
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
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仆有
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宁于泰山四维必无危
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
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
卷十六 第 48a 页 WYG0960-0528a.png
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
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
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
泉君曰然入谓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赵未之遣不
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
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若
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
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
卷十六 第 48b 页 WYG0960-0528b.png
秦赵乃遣之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说其状高
其智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使子诵
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王罢之
乃留止间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知名者
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使以存
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然奇其
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楚立以
为太子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
卷十六 第 49a 页 WYG0960-0528c.png
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扺琅邪
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
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諌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
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馀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
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
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
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
卷十六 第 49b 页 WYG0960-0528d.png
人知始皇崩馀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
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
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赵高因留所赐扶苏
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
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
胡亥曰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
诸子何可言者赵高曰不然方今天下之权存亡在子
与高及丞相耳愿子图之且夫臣人与见臣于人制人
卷十六 第 50a 页 WYG0960-0529a.png
与见制于人岂可同日道哉胡亥曰废兄而立弟是不
义也不奉父诏而畏死是不孝也能薄而材谫彊因人
之功是不能也三者逆德天下不服身殆倾危社稷不
血食高曰臣闻汤武杀其主天下称义焉不为不忠卫
君杀其父而卫国载其德孔子著之不为不孝夫大行
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胡顾
小而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
神避之后有成功愿子遂之胡亥喟然叹曰今大行未
卷十六 第 50b 页 WYG0960-0529b.png
发丧礼未终岂宜以此事干丞相哉赵高曰时乎时乎
间不及谋赢粮跃马唯恐后时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
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
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
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
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
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
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于天下
卷十六 第 51a 页 WYG0960-0529c.png
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斯曰此五者皆不
及蒙恬而君责之何深也高曰高固内宦之厮役也幸
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馀年未尝见秦免
罢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者也卒皆以诛亡皇帝二十
馀子皆君之所知长子刚𣪣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
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于乡里明
矣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
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秦之
卷十六 第 51b 页 WYG0960-0529d.png
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斯曰君其反
位斯奉主之诏听天之命何虑之可定也高曰安可危
也危可安也安危不定何以贵圣斯曰斯上蔡闾巷布
衣也上幸擢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至尊位重禄者
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夫忠臣不避死而
庶几孝子不勤劳而见危人臣各守其职而已矣君其
勿复言将令斯得罪高曰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
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睹归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卷十六 第 52a 页 WYG0960-0530a.png
方今天下之权命悬于胡亥高能得志焉且夫从外制
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
动者万物作此必然之效也君何见之晚斯曰吾闻晋
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纣杀亲戚
不听谏者国为丘墟遂危社稷三者逆天宗庙不血食
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
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
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
卷十六 第 52b 页 WYG0960-0530b.png
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
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
乃听高高乃报胡亥曰臣请奉太子之明命以报丞相
丞相斯敢不奉令于是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
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长子扶苏曰朕巡天下祷
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
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
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
卷十六 第 53a 页 WYG0960-0530c.png
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
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
兵属裨将王离封其书以皇帝玺遣胡亥客奉书赐扶
苏于上郡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止
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
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
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
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
卷十六 第 53b 页 WYG0960-0530d.png
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
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
侍中用事
伪汉建元时天雨血于东宫延明殿彻瓦在地者深五
寸刘乂恶之以访其太师卢志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志
等曰主上往以殿下为太弟者盖以安众望也志在晋
王久矣王公以下莫不希旨归之相国之位自魏武已
来非复人臣之官主上本发明诏置之为赠官今忽以
卷十六 第 54a 页 WYG0960-0531a.png
晋王居之羽仪威尊踰于东宫万机之事无不由之置
太宰大将军及诸王之营以为羽翼此事势去矣殿下
不得立明也然非止不得立而已不测之危厄在于旦
夕宜早为之所四卫精兵不减五千馀营诸王皆年齿
尚幼可夺而取之相国轻佻正可烦一刺客耳大将军
无日不出其营可袭而得也殿下但当有意二万精兵
立便可得鼓行向云龙门宿卫之士孰不倒戈奉迎大
司马不虑为异也乂弗从乃止聪如中护军靳准第纳
卷十六 第 54b 页 WYG0960-0531b.png
其二女为左右贵嫔大曰月光小曰月华皆国色也数
月立月光为皇后东宫舍人荀裕告卢志等劝乂谋反
乂不从之状聪于是收志玮遐于诏狱假以他事杀之
使寇威卜抽监守东宫禁乂朝贺乂忧惧不知所为乃
上表自陈乞为黔首并免诸子之封褒美晋王粲宜登
储副又抑而弗通
郭猗有憾于刘乂谓刘粲曰太弟于主上之世犹怀不
逞之志此则殿下父子之深仇四海苍生之重怨也而
卷十六 第 55a 页 WYG0960-0531c.png
主上过垂宽仁犹不替二尊之位一旦有风尘之变臣
窃为殿下寒心且殿下高祖之世孙主上之嫡统凡在
含齿孰不系仰万机事大何可与人臣昨闻太弟与大
将军相见极有言矣若事成许以主上为太上皇大将
军为皇太子乂又许卫将军为大单于二王已许之矣
二王居不疑之地并握重兵以此举事事何不成臣谓
二王兹举禽兽之不若也背父亲人人岂亲之今又苟
贪其一切之力耳事成之后主上岂有全理殿下兄弟
卷十六 第 55b 页 WYG0960-0531d.png
故在忘言东宫相国单于在武陵兄弟何肯与人许以
三月上巳因宴作难事淹变生宜早为之所春秋传曰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臣屡启主上主上性敦
友于谓臣言不实刑臣刀锯之馀而蒙主上殿下成造
之恩故不虑逆鳞之诛每所闻必言冀垂采纳臣当入
言之愿陛下不泄密表其状也若不信臣言可呼大将
军从事中郎王皮卫军司马刘惇假之恩顾通其归善
之路以问之必可知也粲深然之猗密谓皮惇曰二王
卷十六 第 56a 页 WYG0960-0532a.png
逆状主相已具知之矣卿同之乎二人惊曰无之猗曰
此事必无疑吾怜卿亲旧并见族耳于是歔欷流涕皮
惇大惧叩头求哀猗曰吾谓卿作计卿能用否二人皆
曰谨奉大人之教猗曰相国必问卿卿但云有之若责
卿何不先启卿即答云臣诚负死罪然仰惟主上圣性
宽慈殿下笃于骨肉恐言成诖伪故也皮惇许诺粲俄
而召问二人至不同时而辞若画一粲以为信然初靳
准从妹为乂孺子淫于侍人乂怒杀之而屡以嘲准准
卷十六 第 56b 页 WYG0960-0532b.png
深惭恚说粲曰东宫万机之副殿下宜自居之以领相
国使天下知早有所系望也至是准又说粲曰昔孝成
拒子政之言使王氏卒成篡逆可乎粲曰何可之有准
曰然诚如圣旨下官急欲有所言矣但以德非更生亲
非皇宗恐忠言暂出霜威已及故不敢耳粲曰君但言
之准曰闻风尘之言谓大将军卫将军及左右辅皆谋
奉太弟尅季春搆变殿下宜为之备不然恐有商臣之
祸粲曰为之奈何准曰主上爱信于太弟恐卒闻未必
卷十六 第 57a 页 WYG0960-0532c.png
信也如下官愚意宜缓东宫之禁固勿绝太弟宾客使
轻薄之徒得与交游太弟既素好待士必不思防此嫌
轻薄小人不能无逆意以劝太弟之心小人有始无终
不能如贯高之流也然后下官为殿下露表其罪殿下
与太宰拘太弟所与交通者考问之穷其事原主上必
以无将之罪罪之不然今朝望多归太弟主上一旦晏
驾恐殿下不得立矣于是粲命卜抽引兵去东宫聪自
去冬至是遂不复受朝贺军国之事一决于粲
卷十六 第 57b 页 WYG0960-0532d.png
隋文帝使太子勇参决政事时有损益帝皆纳之勇性
宽厚率意任情无矫饰之行帝性节俭勇尝饰蜀铠帝
见而不悦戒曰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汝
当以俭约为先乃能奉承宗庙吾昔日衣服各留一物
时复观之以自儆戒今赐汝以我旧所带刀一枚并菹
酱一合汝昔作上士时常所食也若存记前事应知我
心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帝不悦下诏停
之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勇多内宠昭训云氏尤幸
卷十六 第 58a 页 WYG0960-0533a.png
其妃元氏无宠遇疾而薨独孤后意其有他深以责勇
然昭训自是遂专内政生长宁王俨及平原王裕安成
王筠诸姬子及数人后弥不平遣人伺求勇过晋王广
知之弥自矫饰后庭有子皆不育由是数称广贤大臣
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帝及后每遣左右至广所广必
与萧妃厚礼之往来者无不称其仁孝帝与后尝幸其
第广悉屏匿美姬于别室惟留老丑者衣以缦䌽给事
左右屏帐改用缣素故绝乐器之弦不令拂去尘埃帝
卷十六 第 58b 页 WYG0960-0533b.png
见之喜由是爱之特异诸子密令来和遍视诸子对曰
晋王贵不可言广美姿仪敏慧严重好学能文敬接朝
士由是声名籍甚自扬州入朝将还镇入宫辞后伏地
流涕曰臣性识愚下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
加鸩毒后忿然曰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之娶元氏女
竟不以夫妇礼待之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
遇毒而夭我亦不能穷治何故复于汝发如此意我在
尚尔我死后当鱼肉汝乎每思东宫竟无正嫡至尊千
卷十六 第 59a 页 WYG0960-0533c.png
秋万岁之后遣汝等兄弟向阿云儿前再拜问讯此是
几许苦痛耶广又拜呜咽不能止后亦悲不自胜自是
后决意欲废勇立广司马张衡为广画夺宗之策广问
计于安州总管宇文述述曰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
闻大王仁孝著称才能盖世数经将领频有大功主上
内宫咸所钟爱四海之望实归大王然废立大事未易
谋也能移主上意者惟杨素耳素所与谋者惟其弟约
述雅知约请朝京师与约图之广大悦多资金宝与述
卷十六 第 59b 页 WYG0960-0533d.png
入关约时为大理少卿述请约与饮博阳不胜以所赍
金宝尽输之因说之曰此晋王之赐令述与公为欢乐
耳约惊问故述因道广意且说之曰公兄弟功名盖世
当涂用事有年矣朝臣为足下家所屈辱者可胜数哉
又储后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主上一旦弃群臣
公亦何以取庇哉今太子失爱于皇后主上素有废黜
之意请立晋王在贤兄口耳诚能此时建大功王心永
铭骨髓斯则去累卵之危成泰山之安矣约然之以白
卷十六 第 60a 页 WYG0960-0534a.png
素素闻之大喜后数日入侍宴微称晋王孝悌恭俭有
类至尊后泣曰公言是也阿𡡉大孝爱睍地伐常欲潜
杀之素因盛言太子不才后遂遗素金使赞帝废立
勇颇知之忧惧计无所出使人造诸厌胜帝又使素观
勇所为至东宫还言勇怨望恐有他变帝益疑之后又
遣人伺觇东宫纤芥事皆闻奏因加诬饰以成其罪帝
遂疏忌勇东宫宿卫名藉悉令属诸卫府有勇健者咸
屏去之广又令段达私赂东宫幸臣姬戚令伺太子动
卷十六 第 60b 页 WYG0960-0534b.png
静密告杨素于是内外諠谤过失日闻段达因胁威告
之九月诏执左庶子唐令则等数人付所司讯鞫命杨
素陈东宫事状以告近臣帝曰此儿不堪承嗣久矣皇
后恒劝我废之我以布衣时所生地复居长望其渐改
隐忍至今其妇初亡我疑其遇毒尝责之勇怼曰会杀
元孝矩此欲害我而迁怒耳长宁初生朕与皇后共抱
养之自怀彼此连遣胤索且云定兴女在外私合而生
想此何必是其体来倘其非类便乱宗祏我终不以万
卷十六 第 61a 页 WYG0960-0534c.png
姓付不肖子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敌今欲废之以安
天下左卫大将军元旻諌曰废立大事诏旨若行后悔
无及谗言罔极惟陛下察之帝不应命姬威悉陈太子
罪恶威对曰尝令师奶卜吉凶语臣云至尊惧在十八
年此期促矣帝泫然曰谁非父母生乃至于此于是禁
勇及诸子党与杨素锻鍊以成其狱居数日有司奏元
旻尝曲事勇在仁寿宫勇以书与之题云勿令人见帝
乃执旻威又言至尊在仁寿宫太子尝饲马千匹云径
卷十六 第 61b 页 WYG0960-0534d.png
往守城门自然饿死素以威言诘勇勇不服曰窃闻公
家马数万匹勇忝备太子马千匹乃是反乎素又发东
宫服玩似加雕饰者悉陈之于庭以示文武为太子之
罪帝及后迭遣使责问勇勇不服十月使人召勇勇惊
曰得无杀我耶帝戎服陈兵御武德殿集百官诸亲引
勇及诸子列于殿庭宣诏废勇及其男女并为庶人勇
再拜泣下舞蹈而去左右莫不闵然长宁王俨上表请
宿卫辞情哀切帝览之闵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
卷十六 第 62a 页 WYG0960-0535a.png
螫手不宜复留意遂诏元旻唐令则邹文腾等诛勇有
差移勇于内史省赏杨素物三千段文林郎杨孝政上
书諌曰皇太子为小人所误宜加训诲不宜废黜帝怒
挞其胸初云昭训父定兴出东宫无节数进其奇服异
器以求悦媚左庶子裴政屡諌勇不听政谓定兴曰公
所为不合法度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
名也公宜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兴以告勇勇疏政黜
之唐令则为勇所昵狎每令以弦歌教内人右庶子刘
卷十六 第 62b 页 WYG0960-0535b.png
行本责之曰庶子当辅太子以正道何有取媚于房帷
间哉令则甚惭而不能改刘臻明克让陆爽并以文学
为勇所亲行本怒其不能调护每谓三人曰卿等止解
读书耳夏侯福尝于阁内与勇戏大笑声闻于外行本
付执法者治之数日勇为之请乃释之勇尝得良马欲
令行本乘而观之行本正色曰至尊令臣辅导殿下非
弄臣也勇惭而止及勇败二人已卒帝叹曰向使裴政
刘行本在勇不至此 勇尝晏宫臣唐令则自弹琵琶
卷十六 第 63a 页 WYG0960-0535c.png
歌妩媚娘洗马李纲起白勇曰令则身为宫卿职当调
护乃于广座首比倡优进淫声秽视听事若上闻令则
罪在不测岂不为殿下之累耶臣请速治其罪勇曰我
欲为乐耳君勿多事纲遂趋出及废勇高祖召东宫之
属切责之皆惶惧无敢对者纲独曰太子性本中人可
与为善可与为恶向使陛下择正人辅之足以嗣守鸿
基今乃以唐令则为左庶子邹文滕为家令二人唯知
以弦歌鹰犬娱悦太子安得不至于是邪此乃陛下之
卷十六 第 63b 页 WYG0960-0535d.png
过非太子之罪也自古国家废立冢嫡鲜不倾危愿陛
下深留圣思无贻后悔高祖不悦罢朝左右皆为之股
栗会尚书右丞缺有司请人高祖指纲曰此佳右丞也
即用之
唐太宗太子承乾少有躄疾喜声色畋猎所为奢靡畏
上知之对宫臣常论忠孝或至涕泣退居宫中则与群
小相亵狎宫臣有欲諌者太子揣知其意辄迎拜自责
募亡奴盗民间马牛亲临烹煮与所幸厮役共食之又
卷十六 第 64a 页 WYG0960-0536a.png
效突厥语及服饰饮食谓左右曰一朝有天下当帅数
万骑猎于金城西然后解发委身思摩若当一设不居
人后矣汉王元昌所为多不法上数谴责之由是怨望
太子与之甚善朝夕与之同游戏大呼交战击刺流血
以为娱乐尝曰我为天子极情纵欲有諌者辄杀之不
过数百人众自定矣私幸太常乐童与同卧起上怒杀
之太子于宫中搆室立像朝夕奠祭称疾不朝谒者数
月魏王泰多能有宠潜有夺嫡之志折节下士以求声
卷十六 第 64b 页 WYG0960-0536b.png
誉上命韦挺杜楚客摄泰府事二人俱为泰要结朋党
太子畏其逼阴养刺客纥于承基等谋杀之吏部尚书
侯君集怨望以太子闇劣欲伺衅图之因劝之反太子
大然之厚赂中郎将李安俨使为中诇洋州刺史赵节
驸马都尉杜荷皆预其谋割臂为誓荷谓之曰天文有
变当速发但称暴疾危笃主上必亲临视因兹可以得
志会齐王祐反事连承基系狱当死上变告太子谋反
敕大理中书门下参鞫之反形已具上面责承乾承乾
卷十六 第 65a 页 WYG0960-0536c.png
曰臣为太子复何所求但为泰所图时与朝臣谋自安
之术不逞之人遂教臣为不轨耳今若泰为太子所谓
落其度内也上乃谓侍臣曰将何以处承乾群臣莫敢
对通事舍人来济进曰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
年则善矣上从之诏废承乾为庶人幽之元昌赐自尽
君集安俨节荷等皆伏诛庶子张玄素等以不諌诤免
为庶人独于志宁以数諌见褒君集被收上谓侍臣曰
君集有功欲乞其生可乎群臣不可上乃泣谓之曰与
卷十六 第 65b 页 WYG0960-0536d.png
公长诀矣遂斩之而原其妻子上尝使李靖教君集兵
法君集言于上曰靖将反矣上问其故对曰靖独教臣
以其粗而匿其精以是知之上以问靖对曰此乃君集
欲反耳今诸夏已定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君集固
求尽臣之术非反而何江夏王道宗尝从容言于帝曰
君集自负微功耻在房李之下以臣观之必将为乱上
不之信至是上乃谢道宗曰果如卿言承乾既获罪魏
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许立为太子岑文本刘洎亦劝之
卷十六 第 66a 页 WYG0960-0537a.png
长孙无忌固请立晋王治上谓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怀
云臣今日始得为陛下子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
下杀之传位晋王朕甚怜之諌议大夫褚遂良曰陛下
失言此国家大事存亡所系愿熟思之且陛下万岁后
魏王据天下之重肯杀其爱子以授晋王哉陛下前者
以嫡庶之分不明致此纷纭今必立魏王愿先措置晋
王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吾不能也因起入宫魏王泰
恐上立晋王谓之曰汝与元昌善得无忧乎治忧形于
卷十六 第 66b 页 WYG0960-0537b.png
色上怪屡问其故治以状告上怃然始悔立泰之言矣
上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谓曰我三子
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抽佩刀欲
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
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上乃使治拜无忌曰汝舅许汝
矣即御太极殿召群臣谓曰承乾悖逆泰亦凶险诸子
谁可立者众皆欢呼曰晋王仁孝当为嗣上悦诏立晋
王治为皇太子时年十六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
卷十六 第 67a 页 WYG0960-0537c.png
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
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
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乃降泰爵东莱郡王幽之
北苑府僚亲狎者皆迁岭表
 
 
 
 
卷十六 第 67b 页 WYG0960-0537d.png
 
 
 
 
 
 
 
 经济类编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