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960-04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十五
           明 冯琦冯瑗 撰
 储宫类一
  太子(一/) (六十七则/)
子夏问于孔子曰记云周公相成王教之以世子之礼
有诸孔子曰昔者成王嗣立幼未能涖祚周公相践祚
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960-0472b.png
所以善成王也夫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
人臣者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者然后可以使人是
故抗世子之法于伯禽使成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义
焉世子齿于学则国人观之曰此将君我而与我齿让
何也曰有父在则礼然然而众知父子之道矣其二曰
此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
知君臣之义矣其三曰此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
长长也则礼然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960-0473a.png
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王
曰何以知之对曰肃恭明神而敬事耇老赋事行刑必
问于遗训而咨于故实不干所问不犯所咨王曰然则
能训治其民矣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文公问于胥臣曰吾欲使阳处父傅欢也而教诲之其
能善之乎对曰是在欢也籧篨不可使俛戚施不可使
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矇𥉡不可使视嚚瘖
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僮昏不可使谋质将善而贤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960-0473b.png
良赞之则济可俟也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
臣闻昔者大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
加病焉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主不怒
敬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诗云刑于
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于是乎用四方之贤良及
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咨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
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召毕荣亿宁百神
而柔和万民故诗曰惠于宗公神罔时恫是则文王非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960-0473c.png
专教诲之力也公曰然则教无益乎对曰胡为文益其
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公曰奈夫八疾何对曰官师
之所材也戚施直镈籧篨蒙璆侏儒扶卢矇𥉡修声聋
聩司火僮昏嚚瘖僬侥官师所不材也以实裔土夫教
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
许悼公疾疟饮药毒而死太子止自责不尝药不立其
位与其弟纬专哭泣啜餰粥嗌不容粒痛已之不尝药
未逾年而死故春秋义之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960-0473d.png
楚庄王使士亹傅太子葴辞王曰赖子之善善之也对
曰夫善在太子太子欲善善人将至若不欲善善则不
用故尧得丹朱舜有商均启有五观汤有太甲文王有
管蔡是五王者皆元德也而有奸子夫岂不欲其善不
能故也若民烦可教训蛮夷戎翟其不宾也久矣中国
所不能用也王卒使傅之问于申叔时叔时曰教之春
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
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道广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960-0474a.png
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
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
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
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若是而不从动
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悛而不摄则
身勤之多训典刑以纳之务慎惇笃以固之摄而不彻
则明施舍以道之忠明久长以道之信明度量以道之
义明等级以道之礼明恭俭以道之孝明敬戒以道之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960-0474b.png
事明慈爱以道之仁明昭利以道之文明除害以道之
武明精意以道之罚明正德以道之赏明斋肃以耀之
临若是而不济不可为也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
先后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节义以动行
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
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夫子
践位则退自退则敬不则赦
楚恭王多宠子而世子之位不定屈建曰楚必多乱夫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960-0474c.png
一兔走于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分未定
则一兔走使万人扰分已定则虽贪夫知止今楚多宠
子而嫡位无主乱自是生矣夫世太子者国之基也而
百姓之望也国既无基又使百姓失望绝其本矣本绝
则挠乱犹兔走也恭王闻之立康王为太子其后犹有
令尹围公子弃疾之乱也
知宣子将以瑶为后知果曰不如宵也宣子曰宵也狠
对曰宵之狠在面瑶之狠在心心狠败国面狠不害瑶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960-0474d.png
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
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
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
之若果立瑶也知宗必灭弗听知果别族于太史为辅
氏及知氏之亡唯辅果在
田子方侍魏文侯坐太子击趋而入见宾客群臣皆起
田子方独不起文侯有不悦之色太子亦然田子方称
曰为子起欤无如礼何不为子起欤无如罪何请为子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960-0475a.png
诵楚恭王之为太子也将出之云梦遇大夫工尹工尹
遂趋避家人之门中太子下车从之家人之门中曰子
大夫何为其若是吾闻之敬其父者不兼其子兼其子
者不祥莫大焉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工尹曰向吾望见
子之面今而后记子之心审如此汝将何之文侯曰善
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
晋献公太子之至灵台蛇绕左轮御曰太子下拜吾闻
国君之子蛇绕左轮者速得国太子遂不行返乎舍御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960-0475b.png
人见太子太子曰吾闻为人子者尽和顺君不行私欲
恭严承命不逆君安今吾得国是君失安也见国之利
而忘君安非子道也闻得国而拜其声非君欲也废子
道不孝逆君欲不忠而使我行之殆欲吾国之危明也
拔剑将死御止之曰夫禨祥妖孽天之道也恭严承命
人之行也拜祥戒孽礼也严恭承命不以身恨君孝也
今太子见福不拜失礼杀身恨君失孝从僻心弃正行
非臣之所闻也太子曰不然我得国君之孽也拜君之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960-0475c.png
孽不可谓礼见禨祥而忘君之安国之贼也怀贼心以
事君不可谓孝挟伪意以御天下怀贼心以事君邪之
大者也而使我行之是欲国之危明也遂伏剑而死君
子曰晋太子徒御使之拜蛇祥犹恶之至于自杀者为
见疑于欲国也已之不欲国以安君亦以明矣为一愚
御过言之故至于身死废子道绝祭祀不可谓孝可谓
远嫌一节之士也
汉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960-0475d.png
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曰留
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
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
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
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馀人何益吕泽彊要
曰为我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
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
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960-0476a.png
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
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
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
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汉十一年
黥布反上病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人相谓曰凡来者
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乃说建成侯曰太子将
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
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960-0476b.png
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
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
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
矣君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将也
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
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上虽
病彊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
子自彊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乘间为上泣涕而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960-0476c.png
言如四人意上曰吾唯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于
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彊
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
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
虽病彊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
事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
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
太子上佯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960-0476d.png
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
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
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避逃我今公何
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
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
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
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
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960-0477a.png
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
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
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
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

高帝从破黥布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张良谏不听因
疾不视事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
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960-0477b.png
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
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淡其可背
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
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
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为戏乎时大臣固争者多高帝
知群臣心皆不附赵王乃止不立
苏轼汉高帝论 有进说于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
说则用力寡矣人惟好善而求名是故仁义可以诱而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960-0477c.png
进不义可以劫而退若汉高帝起于草莽之中徒手奋
呼而得天下彼知天下之利害与兵之胜负而已安知
所谓仁义者哉观其天资固亦有合于仁义者而不善
仁义之说此如小人终日为不义而至以不义说之则
亦怫然而怒故当时之善说者未尝敢言仁义与三代
礼乐之教亦惟曰如此而为利如此而为害如此而可
如此而不可然后高帝择其利与可者而从之盖亦未
尝迟疑天下既平以爱故欲易太子大臣叔孙通周昌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960-0477d.png
之徒力争之不能得用留侯计仅得之盖读其书至此
未尝不太息以为高帝最易晓者苟有以当其心彼无
所不从盍亦告之曰吕后太子从帝起于布衣以至于
定天下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
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所谓爱之者祇以祸之嗟夫
无有以奚齐卓子之所以死为高帝言者欤叔孙通之
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
此以郤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人固有所不平使如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960-0478a.png
意为天子惠帝为臣绛灌之徒圜视而起如意安得而
有之孰与其全安而不失为王之利也如意之为王而
不免于死则亦高帝之过矣不少抑远之以泄吕后不
平之气而又厚封焉其为计不已疏乎或曰吕后强悍
高帝恐其为变故欲立赵王此又不然自高帝之时而
言之计吕后之年当死于惠帝之手吕后虽悍亦不忍
夺之其子以与侄惠帝既死而吕后始有邪谋此出于
无聊耳而高帝安得逆知之且夫事君者不能使其心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960-0478b.png
知其所以然以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
留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
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未
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氏而捍赵王不知周
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
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者悲夫
高帝敕太子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960-0478c.png
行多不是
又云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
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
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
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又云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
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
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960-0478d.png
孝文皇帝元年正月有司言曰蚤建太子所以尊宗庙
请立太子上曰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
未有嗛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
下焉而曰预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其安之
有司曰预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上曰
楚王季父也春秋高阅天下之义理多矣明于国家之
大体吴王于朕兄也惠仁以好德淮南王弟也秉德以
陪朕岂为不预哉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贤及有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960-0479a.png
德义者若举有德以陪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
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
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有司皆固
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古之有天下者莫
不长焉用此道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矣高帝亲率士
大夫始平天下建诸侯为帝者太祖诸侯王及列侯始
受国者皆亦为其国祖子孙继嗣世世勿绝天下之大
义也故高帝设之以抚海内今释宜建而更选于诸侯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960-0479b.png
及宗室非高帝之志也更议不宜子某最长纯厚慈仁
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因赐天下民当代父后者爵
各一级
贾谊胎教杂事 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釐差
以千里故君子慎始也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
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
必择孝弟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
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960-0479c.png
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
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素成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
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有身之七月而就
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太卜持
蓍龟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此三月者王
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
非正味则太宰荷斗而不敢煎调而曰不敢以侍王太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960-0479d.png
子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
某太卜曰命云某然后为王太子悬弧之礼义东方之
弧以梧梧者东方之草春木也其牲以鸡鸡者东方之
牲也南方之弧以柳柳者南方之草夏木也其牲以狗
狗者南方之牲也中央之弧以桑桑者中央之木也其
牲以牛牛者中央之牲也西方之弧以棘棘者西方之
草也秋木也其牲以羊羊者西方之牲也北方之弧以
枣枣者北方之草冬木也其牲以彘彘者北方之牲也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960-0480a.png
五弧五分矢东方射东方南方射南方中央射中央西
方射西方北方射北方皆三射其四弧具其馀各二分
矢悬诸国四通门之左中央之弧亦具馀二分矢悬诸
社稷门之左然后卜王太子名上毋取于天下毋取于
地中毋取于名山通谷毋悖于乡俗是故君子名难知
而易讳也此所以养息之道也正之礼者王太子无羞
臣领臣之子也故谓领臣之子也身朝王者妻朝后之
子是谓臣之子也此正礼胎教也周后妃妊成王于身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960-0480b.png
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
詈胎教之谓也成王生仁者养之孝者襁之四贤傍之
成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傅前有与计而后有
与虑也是以封于泰山而禅于梁父朝诸侯一天下由
此观之立左右不可不练也
立后义 古之圣帝将立世子则帝自朝服升自阼阶
上西乡于妃妃抱世子自房出东乡太史奉书而上堂
当两阶之间北面立曰世子名曰某者三帝执礼称辞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960-0480c.png
命世子曰授太祖太宗与社稷于子者三其命妃曰不
敢者再于三命曰谨受命拜而退太史以告太祝太祝
以告太祖太宗与社稷太史出以告太宰太宰以告州
伯州伯命藏之州府凡诸贵已下至于百姓男女无敢
与世子同者以此防民百姓犹有争为君者夫势明则
民定而出于一道故人皆争为宰相而不奸为世子非
宰相尊而世子卑也不可以智求不可以力争也今以
为知子莫如父故疾死置后者恣父之所以比使亲戚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960-0480d.png
不相亲兄弟不相爱乱天下之纪使天下之俗失闻尊
敬而不让其道莫经于此疾死置后以嫡长子如此则
亲戚相爱而兄弟不争此天下之至义也民之不争亦
惟学王官国君室也殷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天下之所
同闻也为人臣而放其君为人下而弑其上天下之至
逆也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
也故声名称于天下而传于后世隐其恶而扬其德美
立其功烈而传之于久远故天下皆称圣帝至治其道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960-0481a.png
之下当天下之散乱以强凌弱众暴寡智治愚士卒罢
毙死于甲兵老弱骚动不得治产业以天下之无天子
也高皇帝起于布衣而兼有天下臣万方诸侯为天下
辟兴利除害寝天下之兵天下之至德也而天下莫能
明高皇帝之德美定功烈而施于后世也故天下犹行
弊世德与其功烈风俗也夫帝王者莫不相时而立仪
度务而制事以驯其时也欲变古易常者不死不亡此
圣人之所制也恶民更之故拘为古使结之也所以闻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960-0481b.png
于后世也
傅职篇 天子不谕于先圣王之德不知军国畜民之
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不博古之典传不閒
于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天子学业之不法凡此其
属太师之任也古者齐太公职之天子不姻于亲戚不
惠于庶民无礼于大臣不中于刑狱无经于百官不哀
于丧不敬于祭不诫于戎事不信于诸侯不诚于赏罚
不厚于德不彊于行赐予侈于左右近臣吝爱于疏远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960-0481c.png
卑贱不能惩忿窒欲大行大礼大义大道不从太师之
教凡此其属太傅之任也古者鲁周公职之天子处位
不端受业不敬教诲讽诵诗书礼乐之不经不法不古
言语不序音声不中律将学趋让进退节度不以礼升
降揖让无容视瞻俯仰周旋无节妄咳唾数顾趋行不
德色不比顺隐琴肆瑟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古者燕
召公职之天子燕辟废其学左右之习诡其师答远方
诸侯遇贵大人不知文雅之辞答左右近臣不知己诺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960-0481d.png
之适僩闻小诵之不博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古
者史佚职之天子居处出入不以礼衣服冠带不以制
御器在侧不以度杂䌽从美不以章忿怒说喜不以义
赋与噍让不以节小行小礼小义小道凡此其属少傅
之任也天子居处燕私安所易乐而湛夜漏屏人而数
饮酒而醉食肉而饱饱而强饥而惏暑而暍寒而𠻳寝
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后尚自为开户自取玩
好自执器皿函顾还面而御器之不举不臧拆毁丧伤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960-0482a.png
凡此其属少保之任也干戚戈羽之舞管籥琴瑟之会
号呼歌谣声音不中律燕乐雅诵颂乐序凡此其属诏
工之任也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
大忌不知风雨雷电之眚凡此其属太史之任也
保傅篇 殷为天子三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
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
也何殷周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
也古之王者太子初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960-0482b.png
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
道也故自为赤子时教固已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
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
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
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燕居
者也故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道习之
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皆选天下之端士孝弟博
闻有道术者以卫翼之使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初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960-0482c.png
生而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习与
正人居之不能毋正也犹生长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
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长于楚之不能不
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
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
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及太子少长知好色则入于学
学者所学之宫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
疏有序而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960-0482d.png
差而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贤智在位而
功不遗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
踰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考于太傅太傅罚其
不则而匡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学者既
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学成治就是殷周所
以长有道也及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
过之史有彻膳之宰天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
书过则死而宰收其膳宰之义不得收膳即死于是有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960-0483a.png
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箴
谏大夫进谋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愧化与心
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三代之礼天
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
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荠
趋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
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
也食以礼彻以乐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960-0483b.png
之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非也明堂之位曰笃仁
而好学多闻而道慎天子疑则问应而不穷者谓之道
道者导天子以道者也常立于前是周公也诚立而敢
断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者也常立
于左是太公也洁廉而切直匡过而谏邪者谓之弼弼
者拂天子之过者也常立于右是召公也博闻而强记
捷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
于后是史佚也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960-0483c.png
虑无失记而举无过事殷周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
天子有此具也及秦而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
者告讦也固非贵礼义也所尚者刑罚也故赵高傅胡
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故今
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
之妖言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彼其
所以习道之者非其理故也鄙谚曰不习为吏视己成
事又曰前车覆而后车戒夫殷周之所以长久者其已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960-0483d.png
事可知也然而不能从是不法圣智也秦世之所以亟
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避是后车又将覆也夫存
亡之变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
子之善在于蚤谕教与选左右夫心未滥而先谕教则
化易成也夫开于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切也若其
服习积贯则左右而已矣夫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
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累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者有虽
死而不相为者则教习然也臣故曰选左右蚤谕教最
卷十五 第 24a 页 WYG0960-0484a.png
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书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此时务也
晁错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上书言人主所以尊
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故人主知所以
临制臣下而治其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
则不欺蔽矣知所以利安万民则海内必从矣知所以
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此四者臣窃为皇太子急
之人臣之议或曰皇太子亡以知事为也臣之愚诚以
卷十五 第 24b 页 WYG0960-0484b.png
为不然窃观上世之君不能奉其宗庙而劫杀于其臣
者皆不知术数者也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
数者不问书说也夫多诵而不知其说所谓劳苦而不
为功臣窃观皇太子材智高奇驭射伎艺过人绝远然
于术数未有所守者以陛下为心也窃愿陛下幸择圣
人之术可用今世者以赐皇太子因时使太子陈明于
前唯陛下裁察上善之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以其辩
得幸太子号曰智囊
卷十五 第 25a 页 WYG0960-0484c.png
壶关三老救太子书 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
万物也故天平地安阴阳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
家之中子乃孝顺阴阳不和则万物夭伤父子不和则
室家丧亡故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虽有
粟吾岂得而食诸昔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于瞽瞍
孝已被谤伯奇放流骨肉至亲父子相疑何者积毁之
所生也由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今皇太子为
汉嫡嗣承万世之业体祖宗之重亲则皇帝之宗子也
卷十五 第 25b 页 WYG0960-0484d.png
江充布衣之人闾阎之𨽻臣耳陛下显而用之衔至尊
之命以迫蹙皇太子造饰奸诈群邪错谬是以亲戚之
路隔塞而不通太子进则不得上见退则困于乱臣独
冤结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恐惧逋逃子盗
父兵以救难自免耳臣窃以为无邪心诗曰营营青蝇
止于藩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往者
江充谗杀赵太子天下莫不闻其罪固宜陛下不省察
深过太子发盛怒举大兵而求之三公自将智者不敢
卷十五 第 26a 页 WYG0960-0485a.png
言辩士不敢说臣窃痛之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
干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顾斧钺之诛以陈其愚
志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赞人投畀豺虎唯陛下
宽心慰意少察所亲母患太子之非亟罢甲兵无令太
子久亡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阙下
明帝下诏曰礼王后无嗣择建支子以继大宗则当纂
正统而奉公义何得复顾私亲哉汉宣继昭帝后加悼
考以皇号哀帝以外藩援立而董宏等称引亡秦惑误
卷十五 第 26b 页 WYG0960-0485b.png
时朝既尊恭皇立庙京都又宠藩妾使比长信叙昭穆
于前殿并四位于东宫僭差无度人神弗祐而非罪师
丹忠正之谏用致丁傅焚如之祸自是之后相踵行之
昔鲁文逆祀罪由夏父宋国非度讥在华元其令公卿
有司深以前世行事为戒后嗣万一有由诸侯入奉大
统则当明为人后之义敢为佞邪导䛕时君妄建非正
之号以干正统谓考为皇称妣为后则股肱大臣诛之
无赦其书之金策藏之宗庙著于令典
卷十五 第 27a 页 WYG0960-0485c.png
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桓荣弟子豫章何
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
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
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
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阙帝
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
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
弘为议郎车驾幸太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
卷十五 第 27b 页 WYG0960-0485d.png
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词长胜
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又诏诸生雅吹击磬尽日乃
罢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
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
止宿太子宫积五年荣见门下生九江胡宪侍讲乃听
得出旦一入而已荣尝寝病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赐
以珍羞帷帐奴婢谓曰如有不讳无忧家室也后病愈
复入侍讲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
卷十五 第 28a 页 WYG0960-0486a.png
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
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
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
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
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
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
不勉哉荣以太子经学成毕上疏谢曰臣幸得侍帷幄
执经连年而智学浅短无以补益万分今皇太子以聪
卷十五 第 28b 页 WYG0960-0486b.png
睿之资通明经义观览古今储君副主莫能专精博学
若此者也斯诚国家福祐天下幸甚臣师道已尽皆在
太子谨使掾臣泛再拜归道太子报书曰庄以童蒙学
道九载而典训不明无所晓识夫五经广大圣言幽远
非天下之至精岂能与于此况以不才敢承诲命昔之
先师谢弟子者有矣上则通达经旨分明章句下则去
家慕乡求谢师门今蒙下列不敢有辞愿君慎疾加餐
重爱玉体
卷十五 第 29a 页 WYG0960-0486c.png
班彪论东宫师保书 孔子称性相近习相远也贾谊
以为习与善人居不能无为善犹生长于齐不能无齐
言也习与恶人居不能无恶犹生长于楚不能无楚言
也是以圣人审所与居而戒慎所习昔成王之为孺子
出则周公召公太史佚入则太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
左右前后礼无违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
是以春秋爱子教以义方不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
也诗云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言武王之谋遗子孙也汉
卷十五 第 29b 页 WYG0960-0486d.png
兴太宗使晁错导太子以法术贾谊教梁王以诗书及
至中宗亦令刘向王褒萧望之周堪之徒以文章儒学
保训东宫以下莫不崇简其人就成德器今皇太子诸
王虽结发学问修习礼乐而傅相未值贤才官属多阙
旧典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
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设
周卫交戟五日一朝因坐东厢省视膳食其非朝日使
仆中允旦旦请问而已明不媟黩广其敬也
卷十五 第 30a 页 WYG0960-0487a.png
安帝延光三年江京樊丰等赞杀太子乳母王男邴吉
等太子思吉京丰惧乃与阎后搆谗太子帝怒召公卿
以下议废太子太仆来历与太常桓焉廷尉犍为张皓
议曰经说年未满十五过恶不在其身且男吉之谋皇
太子容有不知宜选忠良保傅辅以礼义废置事重此
诚圣恩所宜宿留帝不从张皓退复上书曰昔贼臣江
充造搆谗逆倾覆戾园孝武久乃觉寤虽追前失悔之
何及今皇太子方十岁未习保傅之教可遽责乎书奏
卷十五 第 30b 页 WYG0960-0487b.png
不省九月丁酉废皇太子保为济阴王来历等十馀人
俱诣鸿都门證太子无过帝乃使中常侍奉诏胁群臣
曰父子一体天性自然以义割恩为天下也历讽等不
识大典而与群小共为欢哗外见忠直而内希后福饰
邪违义岂事君之礼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
贷若怀迷不反当显明刑书谏者莫不失色历独守阙
连日不肯去帝大怒乃免历兄弟官削国租黜历母武
安公主不得会见历遂杜门不与亲戚通时人为之震
卷十五 第 31a 页 WYG0960-0487c.png
慄及帝崩阎太后起历为将作大匠顺帝即位咸称社
稷臣
顺帝立太子炳擢侍御史种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
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
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
所关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
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卷十五 第 31b 页 WYG0960-0487d.png
袁绍有三子谭字显思熙字显雍尚字显甫谭长而惠
尚少而美绍后妻刘有宠而偏爱尚数称于绍绍亦奇
其姿容欲使传嗣乃以绍继兄后出为青州刺史沮授
谏曰世称万人逐兔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且
年均以贤德均则卜古之制也愿上惟先代成则之诫
下思逐兔分定之议若其不改祸始此矣绍曰吾欲令
诸子各据一州以视其能于是以中子熙为幽州刺史
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卷十五 第 32a 页 WYG0960-0488a.png
晋悯怀太子之废也阎缵舆棺诣阙上书理太子之冤
曰伏见赦文及榜下前太子遹手疏以为惊愕自古以
来臣子悖逆未有如此之甚也幸赖天慈全其首领臣
伏念遹生于圣父而至此者由于长养深宫沉沦富贵
受饶先帝父母骄之每见选师傅下至群吏率取膏粱
击钟鼎食之家希有寒门儒素如卫绾周文石奋疏广
洗马舍人亦无汲黯郑庄之比遂使不见事父事君之
道臣按古典太子居以士礼与国人齿以此明先王欲
卷十五 第 32b 页 WYG0960-0488b.png
令知先贱然后乃贵自顷东宫亦微大盛所以致败也
非但东宫历观诸王师友文学皆豪族力能得者率非
龚遂王阳能以道训友无亮直三益之节官以文学为
名实不读书但共鲜衣好马纵酒高会嬉游博奕岂有
切磋能相长益臣常恐公族迟陵以此叹息今遹可以
为戒恐其被斥弃逐远郊始当悔过无所复及昔戾太
子无状称兵距命而壶关三老上书有田千秋之言犹
曰子弄父兵罪应笞耳汉武感悟之筑思子之台今遹
卷十五 第 33a 页 WYG0960-0488c.png
无状言语悖逆受罪之日不敢失道犹为轻于戾太子
尚可禁持重选保傅如司空张华道德深远乃心忠诚
以为之师光禄大夫刘寔寒苦自立终始不衰年同吕
望经籍不废以为之保尚书仆射裴頠明允恭肃体道
居正以为之友置游谈文学皆选寒门孤宦以学行自
立者及取服勤更事涉履艰难事君事亲名行素闻者
使与共处使严御史监护其家绝贵戚子弟轻薄宾客
如此左右前后莫非正人师傅文学可令十日一讲使
卷十五 第 33b 页 WYG0960-0488d.png
共论议于前敕使但道古今孝子慈亲忠臣事君及思
愆改过之义皆闻善道庶几可全昔太甲有罪放之三
年思庸克复为殷明王又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
竟能自全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废为平原侯为置家臣
庶子师友文学皆取正人共相匡矫兢兢慎罚事父以
孝父没事母以谨闻于天下于今称之汉高皇帝数置
酒于庭欲废太子后四皓为师子房为傅竟复成就前
事不忘后事之戒孟轲有云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虑
卷十五 第 34a 页 WYG0960-0489a.png
患也深故多善功李斯云慈母多败子严家无格虏由
陛下骄遹始至于此庶其受罪以来足自思改方今天
下多虞四夷未宁将伺国隙储副大事不宜空虚宜为
大计小复停留先加严诲依平原侯故事若不悛改弃
之未晚也臣素寒门无力仕宦不经东宫情不私遹念
昔楚国处士谏其王曰有龙无尾言年四十未有太子
臣尝备近职虽未得自结天日情同阍寺悾悾之诚皆
为国计臣老母见臣为表乃为臣卜卦云书御即死妻
卷十五 第 34b 页 WYG0960-0489b.png
子守臣涕泣见止臣独以为频见拔擢尝为近职此恩
难忘何以报德唯当陈诚以死献忠辄具棺絮伏须刑
诛书奏不省
刘胤字义孙美姿貌善机对年十岁身长七尺五寸眉
鬓如画聪奇之谓曜曰此儿神气岂同义真乎固当应
为卿之冢嫡卿可思文王废伯邑考立武王之意也曜
曰臣之藩国仅能守祭祀便足矣不可以乱长幼之伦
也聪曰卿勋格天地国兼百城当世祚太师受专征之
卷十五 第 35a 页 WYG0960-0489c.png
任五侯九伯得专征之者卿之子孙奈何言同诸藩国
也义真既不能远追太伯高让之风吾不过为卿封之
以一国义真曜子俭之字也于是封俭为临海王立胤
为世子胤虽少离屯难流踬殊荒而风骨俊茂爽朗卓
然身长八尺三寸发与身齐多力善射骁捷如风云曜
因以重之其朝臣亦属意焉曜于是顾谓群下曰义孙
可谓岁寒而不彫涅而不淄者矣义光虽先已树立然
冲幼儒谨恐难乎为今世之储贰也惧非所以上固社
卷十五 第 35b 页 WYG0960-0489d.png
稷下爱义光义孙年长明德又先世子也朕欲远追周
文近踪光武使宗庙有泰山之安义光有无疆之福于
诸卿意如何其太傅呼延晏等咸曰陛下远拟周汉为
国家无穷之计岂惟臣等赖之实亦四海宗庙之庆左
光禄卜泰太子太保韩广等进曰陛下若以废立为是
也则不应降日月之明垂访群下若以为疑也固思闻
臣等异同之言窃以诚废太子非也何则昔周文以未
建之前择圣表而超树之可也光武缘母色而废立岂
卷十五 第 36a 页 WYG0960-0490a.png
足为圣朝之模范光武诚以东海纂统何必不如明帝
皇子胤文武才略神度弘远信独绝一时足以拟踪周
发然太子孝友仁慈志尚冲雅亦足以堂负圣基为承
平之贤主何况储宫者六合人神所系望也不可轻以
废易陛下诚实尔者臣等有死而已未敢奉诏曜默然
胤前泣曰慈父之于子也当务存尸鸠之仁何可替熙
而立臣也陛下谬恩乃尔者臣请死于此以明赤心且
陛下若爱忘其丑以臣微堪指授亦当能辅导义光仰
卷十五 第 36b 页 WYG0960-0490b.png
遵圣轨因歔欷流涕悲感朝臣曜亦以太子羊氏所生
羊有宠哀之不忍废乃止
李雄立兄荡子班为太子雄有子十馀人群臣咸欲立
雄所生雄曰起兵之初举手捍头本不希帝王之业也
值天下丧乱晋氏播荡群情义举志济涂炭而诸君遂
见推逼处王公之上本之基业切由先帝吾兄适统丕
祚所归恢懿明睿殆天所命大事垂尅薨于戎战班姿
性仁孝好学夙成必为名器李骧与司徒王达谏曰先
卷十五 第 37a 页 WYG0960-0490c.png
王树冢适者所以防篡夺之萌不可不慎吴子舍其子
而立其弟所以有专诸之祸宋宣不立与夷而立穆公
卒有宋督之变犹子之言岂若子也深愿陛下思之雄
不从竟立班骧退而流涕曰乱自此始矣
慕容俊宴群臣于蒲池酒酣赋诗因谈经史语及周太
子晋潸然流涕顾谓群臣曰昔魏武追痛仓舒孙权悼
登无已孤尝谓二主缘爱称奇无大雅之体自晔亡以
来孤鬓发中白始知二主有以而然卿等言晔定何如
卷十五 第 37b 页 WYG0960-0490d.png
也孤今悼之得无贻怪将来乎其司徒左长史李绩对
曰献怀之在东宫为中庶子既忝近侍圣质志业臣实
不敢不知臣闻道备无愆其唯圣人乎先太子大德有
八未见阙也俊曰卿言亦以过矣然试言之绩曰至孝
自天性与道合此其一也聪敏慧悟机思若流此其二
也沉毅好断理诣无幽此其三也疾䛕亮物雅悦直言
此其四也好学爱贤不耻下问此其五也英姿迈古艺
业超时此其六也虚襟恭让尊师重道此其七也轻财
卷十五 第 38a 页 WYG0960-0491a.png
好施勤恤民隐此其八也俊泣曰卿虽褒誉然此儿若
在吾死无忧也吾既不能追踪唐虞官天下以禅有德
近模三王以世传授景茂幼冲器艺未举卿以为何如
绩曰皇太子天姿岐嶷圣敬日跻而八德阒然二阙未
补雅好游畋娱心丝竹所以为损耳俊顾谓炜曰伯阳
之言药石之惠汝宜戢之
潘尼释奠颂 晋元康元年冬十二月上以皇太子富
于春秋而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初命讲孝经于崇政
卷十五 第 38b 页 WYG0960-0491b.png
殿实应天纵生知之量微言奥义发自圣问业终而体
达至三年春闰月将有事于上庠释奠于先师礼也越
二十四日景申侍祠者既齐舆驾次于太学太傅在前
少傅在后恂恂乎弘保训之道宫臣毕从三率备卫济
济乎肃翼赞之敬乃扫坛为殿悬幕为宫夫子位于西
序颜回侍于北牖宗伯掌礼司仪辨位二学儒官缙绅
先生之徒垂缨佩玉规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
以待执事之命设樽篚于两楹之间陈罍洗于阼阶之
卷十五 第 39a 页 WYG0960-0491c.png
左几筵既布钟悬既列我后乃躬拜俯之勤资在三之
义谦光之美弥邵阙里之教克崇穆穆焉邕邕焉真先
王之徽典不刋之美业允不可替已于牲馈之事既终
享献之礼已毕释玄衣御春服弛斋禁反故式天子乃
命内外群司百辟卿士蕃王三事至于学徒国子咸来
观礼我后皆延而与之燕金石箫管之音八佾六代之
舞铿锵闛盘辟俛仰可以徵神涤欲移风易俗者罔
不毕奏抑淫哇屏郑卫远佞邪释巧辩是日也人无愚
卷十五 第 39b 页 WYG0960-0491d.png
智路有远迩离乡越国扶老携幼不期而俱萃皆延颈
以视倾耳以听希道慕业洗心革志想洙泗之风歌来
苏之惠然后知居室之善著应乎千里之外不言之化
洋溢于九有之内于熙乎若典固皇代之壮观万载之
一会也尼昔忝礼官尝闻俎豆今厕末列亲睹盛美瀸
渍徽猷沐浴芳润不知手舞口咏辄作颂一篇义近词
陋不足测盛德之形容光圣明之遐度其辞曰三元迭
运五德代微黄精既亢素灵乃晖有皇承天造我晋畿
卷十五 第 40a 页 WYG0960-0492a.png
祚以大宝登以龙飞宣基诞命景熙遐绪三分自文受
终惟武席卷要蛮荡定荒阻道济群生化流率土后帝
承哉丕隆曾构奄有万方光宅宇宙笃生上嗣继期挺
秀圣敬日跻浚哲闳茂留精儒术敦阅古训遵道让齿
降心下问铺以金声光以玉润如日之升如乾之运乃
延台保乃命学臣圣容穆穆侍讲訚訚抽演微言启发
道真探幽穷赜温故知新讲业既终精义既研崇圣重
师十日告奠陈其三牢引其四县既戒既式乃盥乃荐
卷十五 第 40b 页 WYG0960-0492b.png
恂恂孔圣百王攸希亹亹颜生好学无违曰皇储后体
神合机兆吉先见知来洞微济济二宫蔼蔼庶寮俊乂
鳞萃髦士盈朝如彼和肆莫匪琼瑶如彼仪凤乐我云
韶琼瑶谁剖四门洞开云韶奚乐神人允谐蝉冕耀庭
细佩振阶德以谦光仁以恩怀我酒惟清我肴惟馨舞
以六代歌以九成莘莘胄子祁祁学生洗心自白观国
之荣学犹莳苗化若偃草博我以文弘我以道万邦蝉
蜕矧乃俊造钻蚌莹珠剖石摛藻丝匪玄黄水罔方圆
卷十五 第 41a 页 WYG0960-0492c.png
引之斯流染之斯鲜若金受范若植在甄上好如云下
效如川昔在周兴王化之始曰文曰武时惟世子今我
皇储齐圣通理缉熙重光于穆不已于穆伊何思文哲
后媚兹一人实副元首孝洽家邦光照九有纯嘏自晋
永世昌阜微微下臣过充近侍猥蹑风云鸾凤是厕身
澡芳流日玩盛事竭诚作颂祇咏圣志
晋成帝不豫二子丕奕皆在襁褓庾冰自以兄弟秉权
日久恐易世之后亲属愈疏为他人所间每说成帝以
卷十五 第 41b 页 WYG0960-0492d.png
国有彊敌宜立长君请以母弟琅邪王岳为嗣帝许之
中书令何充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易之者鲜不致乱
故武王不授圣弟非不爱也今琅邪践祚将如孺子何
冰不听下诏以岳为嗣冰充及武陵王晞会稽王昱尚
书令诸葛恢并受顾命成帝幼冲嗣位不亲庶政及长
颇有勤俭之德
北魏显祖聪睿夙成刚毅有断而好黄老浮屠之学每
引朝士及沙门共谈玄理雅薄富贵常有遗世之心以
卷十五 第 42a 页 WYG0960-0493a.png
叔父京兆王子推沈雅仁厚素有时誉欲禅以帝位会
公卿大议皆莫敢先言任城王云子推之弟也对曰父
子相传其来久矣陛下必欲委弃尘务则皇太子宜承
正统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陛下若更授旁支恐非先
圣之意启奸乱之心斯乃祸福之原不可不慎也源贺
曰陛下今欲禅位皇叔臣恐紊乱昭穆后世必有逆祀
之讥愿深思任城之言东阳公丕等曰皇太子虽圣德
早彰然实冲幼陛下富于春秋始览万机奈何欲隆独
卷十五 第 42b 页 WYG0960-0493b.png
善不以天下为心其若宗庙何其若亿兆何尚书陆馛
曰陛下若舍皇太子更议诸王臣请刎颈殿廷不敢奉
诏以问宦者赵黑黑曰臣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
帝乃曰然则立太子群公辅之有何不可又曰陆馛直
臣也必能保吾子乃以馛为太保与源贺持节奉皇帝
玺绂传位于太子高帝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延兴显祖
下诏曰朕希心玄古志存澹泊受命储宫践升大位朕
得优游恭已洗心浩然群臣奏曰昔汉高祖称皇帝尊
卷十五 第 43a 页 WYG0960-0493c.png
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也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
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显祖从之徙居
崇光宫采椽不斲土阶而已又建鹿野浮图于苑中之
西山与禅僧居之
北魏主殂太子少傅崔光将军于忠詹事王显中庶子
代人侯刚迎太子诩于东宫至显阳殿王显欲须明行
即位礼崔光曰天位不可暂旷何待至明显曰须奏中
宫光曰帝崩太子立国之常典何须中宫令也于是光
卷十五 第 43b 页 WYG0960-0493d.png
摄太尉奉册进玺绶太子跪受服衮冕之服御太极殿
即皇帝位光等与夜直群官立廷中北面稽首称万岁
广平王怀扶疾入临径至大极西庑哀恸呼侍中黄门
领军二卫云身欲上殿哭大行又须入见主上众皆愕
然相视无敢对者崔光攘衰振杖引汉光武崩赵熹扶
诸王下殿故事辞色甚厉闻者莫不称善怀声泪俱止
曰侍中以古义裁我我敢不服遂还仍频遣左右致谢
魏安定文公宇文泰还至牵屯山而病驿召中山公护
卷十五 第 44a 页 WYG0960-0494a.png
护至泾州见泰泰谓护曰吾诸子皆幼外寇方彊天下
之事属之于汝宜努力以成吾志遂卒于云阳护还长
安发丧泰能驾御英豪得其力用性好质素不尚虚饰
明达政事崇儒好古凡所施设皆依仿三代而为之世
子觉嗣位为太师柱国大冢宰出镇同州时年十五中
山公护名位素卑虽为泰所属而群公各图执政莫肯
服从护问计于大司寇于谨谨曰谨早蒙先公非常之
知恩深膏骨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若对众定策公必
卷十五 第 44b 页 WYG0960-0494b.png
不得让明日群公会议谨曰昔帝室倾危非安定公无
复今日今公一旦违世嗣子虽幼中山公亲其兄子兼
受顾托军国之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护曰
此乃家事护虽庸昧何敢有辞谨素与泰等夷护常拜
之至是谨起而言曰公若统领军国谨等皆有所依遂
再拜群公迫于谨亦再拜于是众议始定护纲纪内外
抚循文武人心遂安
北齐太子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
卷十五 第 45a 页 WYG0960-0494c.png
美名显祖常嫌太子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显祖
登金凤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有难色再三不
断其首大怒亲以马鞭撞之太子由是气悸语吃精神
昏扰显祖因酣宴屡云太子性懦社稷事重终当传位
常山太子少傅魏收谓杨愔曰太子国之根本不可动
摇至尊三爵之后每言传位常山令臣下疑贰若其实
也当决行之此言非所以为戏恐徒使国家不安愔以
收言白显祖显祖乃止
卷十五 第 45b 页 WYG0960-0494d.png
周太子赟好昵近小人左宫正宇文孝伯言于周主曰
皇太子春秋尚少志业未成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
护圣质如或不然悔无及矣周主敛容曰正人岂复过
卿乃复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周主常问万年丞乐运曰
太子何如对曰中人周主顾谓齐公宪曰百官佞我惟
运所言乃忠直耳因问运中人之状对曰如齐桓公是
也管仲相之则伯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
周主曰我知之矣乃择选宫官以辅之太子不悦
卷十五 第 46a 页 WYG0960-0495a.png
陈主不豫台阁众事并令仆射到仲举尚书孔奂共决
之疾笃奂仲举与司空尚书令扬州刺史安成王顼尚
书袁枢舍人刘师知入侍医药陈主以太子伯宗柔弱
谓顼曰吾欲遵太伯之事顼拜泣固辞陈主又谓仲举
奂等曰今三方鼎峙四海事理宜须长君卿等宜遵此
意孔奂流涕对曰皇太子圣德日跻安成王足为周旦
若有废立之心臣诚不敢奉诏陈主曰古之遗直复见
于卿乃以奂为太子詹事
卷十五 第 46b 页 WYG0960-0495b.png
陈太子叔宝欲以江总为詹事令管记陆瑜言于孔奂
奂谓瑜曰江有潘陆之华而无园绮之实辅弼储宫窃
有所难太子深以为恨自言于宣帝宣帝将许之奂奏
曰江总文华之士今皇太子文华不少岂藉于总如臣
愚见愿选敦重之才以居辅导之职宣帝曰即如卿言
谁当居此奂曰都官尚书王廓世有懿德识性敦敏可
以居之太子时在侧乃曰廓王泰之子不宜为太子詹
事奂曰宋朝范晔即范泰之子亦为太子詹事前代不
卷十五 第 47a 页 WYG0960-0495c.png
疑太子固争之宣帝卒以总为詹事顷之总与太子为
长夜之饮养良姊陈氏为女太子亟微行游总家宣帝
怒免总官
唐太宗时左庶子张玄素上书以为周武帝平定山东
隋文帝混一江南勤俭爱民皆为令主有子不肖卒亡
宗祀圣上以殿下亲则父子事兼家国所应用物不为
节限恩旨未踰六旬用物已过七万骄奢之极孰云过
此况宫臣正士未尝在侧群邪淫巧昵近深宫在外瞻
卷十五 第 47b 页 WYG0960-0495d.png
仰已有此失居中隐密宁可胜计苦药利病苦言利行
伏惟居安思危日慎一日太子恶其书令户奴伺玄素
早朝密以大马箠击之几毙
太宗定太子见三师仪迎于殿门外先拜三师答拜每
门让于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其与书前后称名惶恐
上自立太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
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而不竭其
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
卷十五 第 48a 页 WYG0960-0496a.png
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
则直后从谏则圣
太宗作帝范十二篇以赐太子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
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且曰修身治
国备在其中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又曰汝当更求古
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夫取法于上仅得其中
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吾居位以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
不绝于前宫室台檄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
卷十五 第 48b 页 WYG0960-0496b.png
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顾
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益多损少故人
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然比之尽美尽善固多愧矣
汝无我之功勤而承我之富贵竭力为善则国家仅安
骄惰奢纵则一身不保且成迟败速者国也失易得难
者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
上疑太子柔弱密谓长孙无忌曰雉奴懦恐不能守社
稷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
卷十五 第 49a 页 WYG0960-0496c.png
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耶无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
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上乃止谓恪曰父子虽至亲
及其有罪则法不可私汉立昭帝燕王不服霍光折简
诛之此不可以不戒
褚遂良上疏曰圣人制礼庶子虽爱不得踰嫡所以塞
嫌疑之渐除祸乱之源也若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佞
巧之奸乘机而动矣今魏王新出阁宜示以礼上从之
上又令泰徙居武德殿魏徵曰此殿海陵昔尝居之陛
卷十五 第 49b 页 WYG0960-0496d.png
下爱魏王尝欲使之安全宜每抑其骄奢不可处之嫌
疑之地上遽遣泰归第
黄门侍郎刘洎上言以太子宜勤学问亲师友今入侍
宫闱动踰旬朔师保以下接对甚希伏愿少抑下流之
爱弘远大之规则海内幸甚太宗乃命洎与岑文本褚
遂良马周更日诣东宫与太子游处谈论
太宗御两仪殿皇太子侍太宗谓群臣曰太子性行外
人亦闻之乎司徒无忌曰太子虽不出宫门天下无不
卷十五 第 50a 页 WYG0960-0497a.png
钦仰圣德太宗曰吾如治年时颇不能循常度治自幼
宽厚谚曰生狼犹恐如羊冀其稍壮自不同耳无忌对
曰陛下神武乃拨乱之才太子仁恕实守文之德趣尚
虽异各当其分此乃皇天所以祚大唐而福苍生者也
太宗曰当今国家何事最急谏议大夫褚遂良曰今四
方无虞唯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最急太宗曰此言是也
时太子承乾失德魏王泰有宠群臣日有疑议太宗闻
而恶之谓侍臣曰方今群臣忠直无踰魏徵我遣傅太
卷十五 第 50b 页 WYG0960-0497b.png
子用绝天下之疑以魏徵为太子太师徵疾小愈诣朝
堂表辞太宗手诏谕以周幽晋献废嫡立庶危国亡家
汉高祖几废太子赖四皓然后安我今赖公即其义也
知公疾病可卧护之徵乃受诏
褚遂良谏太宗于寝殿侧置太子院疏 臣闻周文问
安三至必退汉储视膳五日乃来前贤作法规模宏远
礼曰男子十年出就外傅出宿于外学书记也然则古
之达者岂无慈心减兹私爱欲使成立凡人尚犹如此
卷十五 第 51a 页 WYG0960-0497c.png
况君之太子乎自当春诵夏弦亲近师傅知人间之庶
事识君臣之大道使翘足延首皆聆善声若献岁之有
阳春玄天之有日月弘化懿德乃作元良伏惟陛下道
育三才功包九叙新树太子莫不忻跃既废昏立明虽
称天下瞻望而教成之道实深乖阙不离膝下常居宫
内保傅之说无畅经籍之谈蔑如且朋友不可以深交
深交必有怨父子不可以滞爱滞爱或生愆伏愿远览
殷周近尊汉魏不可顿革事须阶渐恒计旬日半遣还
卷十五 第 51b 页 WYG0960-0497d.png
宫专学艺以润身布芳声于天下则微臣虽死犹曰生

高宗御翔鸾阁观大酺分音乐为东西朋使雍王贤主
东朋周王显主西朋角胜为乐郝处俊谏曰二王春秋
尚少志趣未定当推梨让枣相亲如一今分二朋递相
誇竞俳优小人言辞无度恐其交争胜负讥诮失礼非
所以崇礼义劝敦睦也高宗瞿然曰卿远识非众人所
及也遽止之
卷十五 第 52a 页 WYG0960-0498a.png
武后时张嘉福使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
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以皇嗣在东宫不宜有此议
奏请切责上书者告示令散太后又问格辅元辅元固
称不可由是大忤诸武意皆坐诛王庆之见太后太后
曰皇嗣我子奈何废之对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乎太后谕遣之庆之屡求
见太后颇怒之命李德昭引出光政门外以示朝士曰
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命扑之耳目皆血出然后
卷十五 第 52b 页 WYG0960-0498b.png
杖杀之其党乃散昭德因言于太后曰天皇陛下之夫
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
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
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承嗣则天皇不血
食矣太后亦以为然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
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
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大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
卷十五 第 53a 页 WYG0960-0498c.png
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
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入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
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太后曰此朕家事卿勿
预知仁杰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
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
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又劝太后召还庐陵王王方
庆王及善亦劝之太后意稍寤他日又谓仁杰曰朕梦
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
卷十五 第 53b 页 WYG0960-0498d.png
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
之意吉顼与张易之昌宗皆为控鹤监供奉顼从容说
二人曰公兄弟贵宠如此非以德业取之也天下侧目
切齿多矣不有大功于天下将何以自全窃为公忧之
二人惧涕泣问计顼曰天下士庶未忘唐德咸复思庐
陵王主上春秋高大业须有所付武氏诸王非所属意
公何不从容劝主上立庐陵王以系苍生之望如此岂
徒免祸亦可以长保富贵矣二人以为然承问屡为太
卷十五 第 54a 页 WYG0960-0499a.png
后言之太后知谋出于顼乃召问之顼复为太后具陈
利害太后意乃定苏安恒上疏曰陛下钦先圣之顾托
受嗣子之推让敬天顺人二十年矣岂不闻帝舜褰裳
周公复辟舜之于禹事祗族亲旦与成王不离叔父族
亲何如子之爱叔父何如母之恩今太子孝敬是崇春
秋既壮若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之身陛下年德既尊
宝位将倦机务繁重浩荡心神何不禅位东宫自怡圣
体自昔理天下者不见二姓而俱王也当今梁定河内
卷十五 第 54b 页 WYG0960-0499b.png
建昌诸王承陛下之荫覆并得封王臣谓千秋万岁之
后于事非便臣请黜为公侯任以闲简臣又闻陛下有
二十馀孙今无尺寸之封此非长久之计也臣请分土
而王之择立师傅教其孝敬之道以夹辅周室屏藩皇
家斯为美矣疏奏太后召见赐食慰谕而遣之
太子弘武后所生也生四年矣初许敬宗奏曰在东宫
者所出本微今知国家已有正嫡必不自安恐非宗庙
之福于是遂废忠而立弘忠既废官属无敢见者右庶
卷十五 第 55a 页 WYG0960-0499c.png
子李安仁独候见涕泣拜辞而去
太子弘罕接宫臣典膳丞邢文伟辄减所供膳上书谏
太子纳之上闻之曰直士也擢为右史太子因宴集命
宫臣掷倒次至左奉裕率王及善及善曰掷倒自有伶
官臣若奉令恐非所以羽翼殿下也太子谢之上闻之
赐及善缣百疋寻迁左千牛卫将军
睿宗将立太子以宋王成器嫡长平王隆基有功疑不
能决成器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危则先有功苟违其
卷十五 第 55b 页 WYG0960-0499d.png
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刘幽求曰除天下
之祸者当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亲之难
论功语德无可疑者上从之
太平公主与益州长史窦怀贞等结为朋党欲以危太
子睿宗尝密召韦安石谓曰闻朝廷皆倾心东宫卿宜
察之对曰陛下安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谋耳太子
有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愿陛下无惑谗言睿
宗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时公主在帘下窃听之以
卷十五 第 56a 页 WYG0960-0500a.png
飞语陷安石公主又尝乘辇邀宰相于光范门内讽以
易置东宫众皆失色宋璟抗言曰东宫有大功于天下
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顷之睿宗谓侍
臣曰术者言五日中当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张
说曰此必谗人欲离问东宫愿陛下使太子监国则流
言自息矣姚元之曰张说所言社稷之至计也睿宗悦
太平公主蒲州安置命太子监国六品以下除官及徒
罪以下并取太子处分
卷十五 第 56b 页 WYG0960-0500b.png
明皇之为临菑王也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皆有宠
丽妃生太子瑛德仪生鄂王瑶才人生光王琚及即位
幸武惠妃丽妃等爱皆弛惠妃生寿王瑁宠冠诸子太
子与瑶琚会于内第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惠妃泣诉
于明皇曰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明
皇大怒以语宰相欲皆废之九龄曰三子皆已成人不
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尽废之乎且太子
天下本不可轻摇昔晋献公听骊姬之谗杀申生三世
卷十五 第 57a 页 WYG0960-0500c.png
大乱汉武帝信江充之诬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
用贾后之谮废悯怀太子中原涂炭隋文帝纳独孤后
之言黜太子勇立炀帝遂失天下由此观之不可不慎
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明皇不悦林甫初无所言
退而私谓宦官之贵幸者曰此主上家事何必问外人
明皇犹豫未决惠妃密使官奴牛贵儿谓九龄曰有废
必有兴公为之援宰相可长处九龄叱之以其语白明
皇明皇为之动色故讫罢相太子得无动
卷十五 第 57b 页 WYG0960-0500d.png
建宁王倓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屡逢寇盗日
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军中皆属目上欲以为
元帅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
岂可使广平为吴泰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
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
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
立功者岂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乃以广平王俶
为元帅诸将皆属倓闻之谢泌曰此固倓之心也
卷十五 第 58a 页 WYG0960-0501a.png
至德二年捷书至凤翔百寮入贺肃宗以骏马召李泌
于长安既至泌曰臣今报德足矣复为闲人何乐如之
肃宗曰朕与先生累年同忧患今方相同娱乐奈何遽
欲去乎泌曰臣有五不可留愿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
肃宗曰何谓也对曰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
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肃宗曰
不意卿疑朕如此岂有如朕而办杀卿邪是直以朕为
句践也对曰陛下不办杀臣故臣求归若其既办臣安
卷十五 第 58b 页 WYG0960-0501b.png
得复言且杀臣者非陛下也乃五不可也肃宗良久曰
卿以朕不从卿北伐之谋乎对曰非也所不敢言者乃
建宁耳肃宗曰建宁朕之爱子性英果艰难时有功朕
岂不知之但因此为小人所教欲害其兄图继嗣朕以
社稷大计不得已而除之卿不细知其故邪对曰若有
此心广平当怨之广平每与臣言其冤辄流涕呜咽臣
今必辞陛下去始敢言之耳肃宗曰渠尝夜扪广平意
欲加害对曰此皆出谗人之口岂有建宁之孝友聪明
卷十五 第 59a 页 WYG0960-0501c.png
肯为此乎且陛下昔欲用建宁为元帅臣请用广平建
宁若有此心当深憾于臣而以臣为忠益相亲善陛下
以此可察其心矣肃宗乃泣下曰先生言是也既往不
咎朕不欲闻之泌曰臣所以言之者非咎既往乃欲陛
下慎将来耳昔天后有四子长曰太子弘天后方图称
制恶其聪明酖杀之立次子雍王贤贤内忧惧作黄台
瓜辞冀以感悟天后天后不听贤卒死于黔中其辞曰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
卷十五 第 59b 页 WYG0960-0501d.png
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今陛下已一摘矣慎无再摘肃
宗愕然曰安有是哉卿录是辞朕当书绅对曰陛下但
识之于心何必形于外也是时广平王有大功良娣忌
之潜构流言故泌言及之泌复固请归山肃宗曰俟将
发此议之
郜国大长公主适驸马都尉萧升主女为太子妃或告
主淫乱且为厌祷德宗大怒幽主于禁中切责太子太
子不知所对请与萧妃离婚德宗召李泌告之且曰舒
卷十五 第 60a 页 WYG0960-0502a.png
王近已长立孝友温仁泌曰何至于是陛下惟有一子
奈何一旦疑之欲废之而立侄得无失计乎德宗勃然
怒曰卿何得闻人父子谁语卿舒王为侄者对曰大历
初陛下语臣今日得数子臣请其故陛下言昭靖诸子
主上令吾子之今陛下所生之子犹疑之何有于侄舒
王虽孝自今陛下宜努力勿复望其孝矣自古父子相
疑未有不亡国覆家者陛下记昔在彭原建宁何故而
诛德宗曰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谮之者深耳泌曰先
卷十五 第 60b 页 WYG0960-0502b.png
帝自建宁之死常怀危惧臣亦为先帝诵黄台瓜辞以
防谗构之端德宗曰朕固知之意色稍解乃曰贞观开
元皆易太子何故不亡对曰昔承乾屡尝监国托附者
众东宫甲士甚多与宰相侯君集谋反事觉太宗使其
舅长孙无忌与朝廷数十人鞫之事状显白然后集百
官而议之当时言者犹云愿陛下不失为慈父使太子
得终天年太宗从之并废魏王泰陛下既知肃宗急以
建宁为冤臣不胜庆幸愿陛下戒覆车之失若果有其
卷十五 第 61a 页 WYG0960-0502c.png
迹愿陛下如贞观之法行之并废舒王而立王孙则百
代之后有天下者犹陛下子孙也至于开元之时武惠
妃谮太子瑛兄弟杀之海内冤愤此乃百代所当戒又
可法乎且陛下昔尝令太子见臣于蓬莱池观其容表
非有蜂目豺声商臣之相也正恐失于柔仁耳又太子
自贞元以来常居少阳院在寝殿之侧未尝接外人预
外事安有异谋乎彼谮人者巧诈百端虽有手书如晋
悯怀衷甲如太子瑛犹未可信况但以妻母有罪为累
卷十五 第 61b 页 WYG0960-0502d.png
乎幸赖陛下语臣臣敢以家族保太子必不知谋向使
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徒承此旨已就舒王图定策之
功矣上曰为卿迁延至明日思之太子遣人谢泌曰若
必不可救欲先自仰药何如泌曰必无此虑愿太子起
敬起孝间一日上开延英阁独召泌流涕阑干抚其背
曰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皆如卿言太子仁孝实
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泌拜贺因
曰陛下圣明察太子无罪臣报国毕矣
卷十五 第 62a 页 WYG0960-0503a.png
穆宗与宦者击毬于禁中有宦者坠马穆宗惊因得风
疾不能履地自是人不闻穆宗起居宰相屡乞入见不
报裴度三上疏请立太子且请入见十二月见群臣于
紫宸殿御大绳床悉去左右卫官独宦者十馀人侍侧
人情稍安李逢吉进言景王已长请立为太子裴度请
速下诏副天下望穆宗无言既而两省官亦继有请立
太子者癸巳诏立景王湛
太子永之母王德妃无宠为杨贤妃所谮而死太子颇
卷十五 第 62b 页 WYG0960-0503b.png
好游宴昵近小人贤妃日夜毁之文宗开延英召宰相
及两省御史郎官疏太子过恶议废之曰是宜为天子
乎群臣皆言太子年少容有改过国本至重岂可轻动
御史中丞狄兼谟论之尤切至于涕泣给事中韦温曰
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翰林学
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人复上表论之文宗意稍
解是夕太子始得归少阳院
正月朔诸王亲戚入贺太子独以疾不能来上涕泣悲
卷十五 第 63a 页 WYG0960-0503c.png
叹由是得疾凡二十馀日中外不通莫知两宫安否帝
崩仓猝召翰林郑絪卫次公等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
议所立尚未定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嗣中
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不然必大乱絪等从
而和之议始定太子知人心忧疑力疾出九仙门召见
诸军使京师粗安明日即位
顺帝疾久不愈时扶御殿群臣瞻望而已莫有亲奏对
者中外危惧思早立太子而王叔文之党欲专大权恶
卷十五 第 63b 页 WYG0960-0503d.png
闻之宦官俱文珍刘光琦薛盈珍等皆先朝任使旧人
疾叔文忠言等朋党专恣乃启顺宗召翰林学士郑絪
卫次公李程王涯入金銮殿草立太子制时牛昭容辈
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絪不复请书纸为立嫡以长字
呈顺宗顺宗颔之立淳为太子更名纯
 
 
 经济类编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