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960-003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济类编卷二
           明 冯琦冯瑗 撰
 帝王类二
  君德(二十二则/) (推诚二则并/)
宰我问黄帝孔子曰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哲慧齐
庄敦敏诚信长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度四方服牛乘
马扰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
卷二 第 1b 页 WYG0960-0033d.png
始垂衣裳作为黼黻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以
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死生存亡之说播时百谷
尝味草木仁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勤心力耳
目节用水火财物以生万民 请问帝颛顼孔子曰颛
顼静渊以有谋疏通以知事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
依鬼神以制义治气性以教众洁诚以祭祀巡四海以
宁民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抵流沙东极蟠木动静之
生小大之物日月所照莫不底属 请问帝喾孔子曰
卷二 第 2a 页 WYG0960-0034a.png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博施厚利不于其身聪以知
远明以察微顺天地之义知民所急仁而威惠而信修
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诲利之
历日月之生朔而迎送之明鬼神之义而敬事之其色
也和其德也重其动也时其服也土日月所照风两所
至莫不从化 请问帝尧孔子曰陶唐其仁如天其知
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能降伯夷典
礼夔龙典乐流四凶而天下服其言不忒其德不回四
卷二 第 2b 页 WYG0960-0034b.png
海之内舟舆所至莫不夷说 请问帝舜孔子曰虞舜
孝友闻于四方陶渔事亲宽裕而温良敦敏而知时畏
天而爱民恤远而亲近承受大命依于二女睿明智通
为天下帝命二十二臣率尧旧职恭己而已天平地成
巡狩四海五载一始三十年在位嗣帝五十载陟方岳
死于苍梧之野而葬焉 请问禹孔子曰夏后敏给克
齐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亹亹
穆穆为纪为纲其功为百神主其惠为民父母左准绳
卷二 第 3a 页 WYG0960-0034c.png
右规矩履四时㨿四海平九州戴九天明耳目治天下
任皋陶伯益以赞其治兴六师以征不庭四极之民莫
敢不服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对曰君之问不
先其大者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
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
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
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
卷二 第 3b 页 WYG0960-0034d.png
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顺道故
使然焉君王何为痛之至于此也禹曰尧舜之人皆以
尧舜之心为心今寡人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
是以痛之也书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柳宗元涂山铭序 维夏后氏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
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威怀九有仪刑后王当乎洪流方
割灾被下土自壶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耄期顺
承天历自南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既同宣省风
卷二 第 4a 页 WYG0960-0035a.png
教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禦大灾乃锡
玄圭以承帝命位莫尊乎执大象乃辑五瑞以建皇极
政莫先乎齐大统乃朝玉帛以混经制是所以承唐虞
之后垂子孙之丕业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
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故
尧舜至德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祚延于世有夏德
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让德焉
宜乎立极垂统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则涂山
卷二 第 4b 页 WYG0960-0035b.png
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有天下者宜
取于此追惟大号既发华益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同
山川守神莫敢遑宁羽旄四合衣裳咸会虔恭就列俯
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洽申之以德刑天威
振耀制立谟训宜在长久厥后启征有扈而夏德始衰
羿距太康而帝业不守皇祖之训不由人亡政坠卒就
陵替向使继代守文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
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
卷二 第 5a 页 WYG0960-0035c.png
而天命不去矣兹山之会安得独光于后欤是以周穆
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
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孰为此汤乃解
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蝥作网今之人循
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
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
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
卷二 第 5b 页 WYG0960-0035d.png
非徒网鸟也
周文王作灵台及为池沼掘地得死人之骨吏以闻于
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文王曰有天下者
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又安
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天下闻之皆曰文王贤矣
泽及枯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国文王得朽骨以
喻其意而天下归心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
卷二 第 6a 页 WYG0960-0036a.png
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馀胥咸刘厥
敌俾靡有馀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
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未
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
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
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
德也
班固汉文帝纪赞 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
卷二 第 6b 页 WYG0960-0036b.png
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
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
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
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
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
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
和亲后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
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
卷二 第 7a 页 WYG0960-0036c.png
纳用焉张武等受贿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
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
措呜呼仁哉
孝景帝赞 孔子称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
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
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
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光武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
卷二 第 7b 页 WYG0960-0036d.png
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
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
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乾纲量时度力举无
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
唐太宗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
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
公各帅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
卷二 第 8a 页 WYG0960-0037a.png
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巳有之人之行
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
则欲寘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
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
戮无代无之朕践阼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
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
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
卷二 第 8b 页 WYG0960-0037b.png
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
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与盖谦谦之志耳
后唐主昪性节俭常蹑蒲履盥颒用铁盎暑则寝于青
葛帷左右使令惟老丑宫人服饰粗略死国事者虽士
卒皆给禄三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租民
间称其平允自是江淮调兵兴役及他赋敛皆以税钱
为率至今用之唐主勤于听政以夜继昼还自江都不
复晏乐颇伤躁急内侍王绍颜上书以为今春以来群
卷二 第 9a 页 WYG0960-0037c.png
臣获罪者众内外疑惧唐主手诏释其所以然令绍颜
告于中外 黄巢以来天下血战数十年然后诸国各
有分土兵革稍息及唐主即位江淮丰稔兵食有馀群
臣争言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
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
安矣
周世宗与将相食于万岁殿因言两日大寒朕于宫中
食珍膳深愧无功于民而坐享天禄既不能躬耕而食
卷二 第 9b 页 WYG0960-0037d.png
惟当亲冒矢石为民除害差可自安耳
周世宗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
英武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矢石落左右
略不动容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
过目无所忘发奸擿伏聪察如神閒暇则召儒者读前
史商𣙜大义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常言朕必不因喜
赏人因怒刑人又言太祖养成王峻王殷之恶致君臣
之分不终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
卷二 第 10a 页 WYG0960-0038a.png
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
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然用法大严群臣职事小有
不举往往寘之极刑虽素有才干声名无所开宥寻亦
悔之末年寖宽登遐之日远迩哀慕焉 司马光曰或
问五代帝王唐庄宗周世宗皆称英武二主孰贤臣应
之曰天子所以统治万国讨其不服抚其微弱行其号
令壹其法度敦明信义以兼爱兆民者也庄宗既灭梁
海内震动湖南马氏遣子希范入贡庄宗曰比闻马氏
卷二 第 10b 页 WYG0960-0038b.png
之业终为高郁所夺今有儿如此郁岂能得之哉郁马
氏之良佐也希范兄希声闻庄宗言卒矫其父命而杀
之此乃市道商贾所为岂帝王体哉盖庄宗善战故能
以弱晋胜强梁既得之曾不数年外内离叛置身无所
诚由知用兵之术不知治天下之道故也世宗以信令
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
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冯道以失
节被弃张美以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
卷二 第 11a 页 WYG0960-0038c.png
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其宏规大
度岂得与庄宗同日语哉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
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宋太祖性孝友节俭质任自然不事矫饰一日罢朝坐
便殿不乐者久之左右请其故曰尔谓天子容易为邪
早作乘快误决一事故不乐耳宫中苇帘缘用青布常
服之衣浣濯至再永康公主尝衣贴绣铺翠襦帝曰汝
服此众必相效禁之主一日劝帝以黄金饰肩舆帝曰
卷二 第 11b 页 WYG0960-0038d.png
我以四海之富宫殿饰以金银力亦可办但念我为天
下守财耳岂可妄用初颇好猎一日逐兔马蹶坠地因
引佩刀刺马杀之既而悔曰吾为天下主轻事田猎又
何罪马哉自是不复猎尤注意刑辟尝读二典叹曰尧
舜之罪四凶止从投窜何近代法网之密邪故定为折
杖法以递减流徒杖笞之刑自开宝以来犯大辟非情
理深害者多得贷死惟赃吏弃市则未尝贳 史臣曰
太祖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
卷二 第 12a 页 WYG0960-0039a.png
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建隆以来释藩
镇兵权绳赃吏重法以塞祸乱之源州郡司牧下至幕
职躬自引对务农兴学慎罚薄敛与世休息迄于丕平
治定功成制礼作乐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
降考论声名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无让于汉唐规
模可谓远矣
太宗沉谋英断俭勤自励闵农事考治功慎刑狱纳谏
争遇灾知惧有过知悔故能削平海内功业炳然若夫
卷二 第 12b 页 WYG0960-0039b.png
太祖之崩不踰年而改元涪陵武功之不得其死宋后
之不成丧后世不能无议焉
仁宗恭俭仁恕敬天重民有司尝请以玉清旧址为苑
帝曰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燕私常服浣
濯帷帟衾禂多用缯絁尝中夜饥思烧羊戒勿宣索曰
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需大辟疑者皆令
上谳岁活千馀人每谕辅臣曰朕未尝詈人以死况敢
滥用刑乎四十二年之间吏治若媮惰而任事蔑残刻
卷二 第 13a 页 WYG0960-0039c.png
之人刑法似纵弛而决狱多平允之士国未尝无弊倖
而不足以累治世之体朝未尝无小人而不足以胜善
类之气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所以培植国基
者厚矣子孙一矫其所为驯致于乱传曰为人君止于
仁帝真无愧焉 吕中曰国家之有天下强不如秦富
不如隋形势不如汉土地不如唐所恃者人心而已太
祖肇之太宗真宗培之至仁宗四十二年深仁厚泽刑
以不杀为威财以不畜为富兵以不用为功人才以不
卷二 第 13b 页 WYG0960-0039d.png
作聪明为贤以宽厚待民以恩礼待士夫而以至诚待
夷狄苏轼谓社稷长远终必赖之者诚确论也
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
卒践帝位及其临政必问故事与古治所宜每裁决皆
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疢不克大有所为然使后世咏叹
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遂启
祸原诚何心哉
金主雍在金诸帝中最为贤主以夫人乌凌阿氏守节
卷二 第 14a 页 WYG0960-0040a.png
而死终身不立后雅尚俭素命宫中之饰勿得用黄金尝谓
近臣曰朕于宫室惟恐过度其或兴修即损宫人岁费以充之至
于佛法尤所未信梁武帝为同泰寺奴辽道宗以民户赐寺
僧复加以三公之官其惑深矣又曰亡辽日屠羊三百亦岂能尽
用徒伤生耳朕每当食时尝思贫民饥馁犹在巳也彼身为恶
而口祈福何益之有尝谓宰相曰卿等在省未尝荐士止限资
格安能得人又曰卿等职居辅相曾无荐举惟朕尝言某人可
用然后从而用之卿等既无所言必待朕知而后进用将复有
卷二 第 14b 页 WYG0960-0040b.png
几又曰帝王之政固以宽慈为德然梁武帝专务宽慈以致纲
纪大坏朕尝思之赏罚不滥即是宽政又曰朕观唐史见太宗
行事初甚厉精晚年与裙臣议多饰词朕尝思始终如一今虽
年高敬慎之心无时或怠又曰朕自即位以来言事者虽有狂
妄未尝罪之卿等未尝肯尽言也当言而不言是相疑也君臣
无疑谓之嘉会事有利害可竭诚言之即位五载南北讲和与
民休息裙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馀刑部断死罪
岁或十七人国人号称小尧舜然举贤之急求言之切不绝于
卷二 第 15a 页 WYG0960-0040c.png
口而群臣不能将顺其美以底大顺惜哉
元仁宗天性恭俭通达儒术兼晓释典不事游畋不喜征伐不
崇货利事皇太后终身不违颜色待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
亲老时加思赉大官进膳必分赐贵近有司奏大辟每惨恻
移时其孜孜为治一遵世祖成宪云(以上君德/)
唐太宗时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
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
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
卷二 第 15b 页 WYG0960-0040d.png
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
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
之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唐遣钟谟入贡于周世宗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
大国不敢复尔世宗曰不然向时则为雠敌今曰则为一家吾与
汝国大义巳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
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㨿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唐
主乃城金陵凡城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以上推诚/)
卷二 第 16a 页 WYG0960-0041a.png
  圣学(十三则/)
鲁哀公问子夏曰必学而后可以安国保民乎子夏曰
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尝闻也黄帝学乎大真颛顼
学乎绿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
跗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威子伯文王学乎铰时子斯
武王学乎郭叔周公学乎太公仲尼学乎老聃此十一
圣人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号不传乎千世
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此之谓也夫不学不明古道
卷二 第 16b 页 WYG0960-0041b.png
而能安国家者未之有也
吕览曰神农学悉老黄帝学大真颛顼学伯夷父帝喾
学伯招帝尧学州文父帝舜学许由禹学大成执汤学
小臣文王武王学太公望周公旦齐桓公学管夷吾隰
朋晋文公学咎犯随会秦穆公学百里奚公孙支楚庄
王学孙叔敖沈尹竺吴王阖闾学伍子胥文之仪越王
勾践学范蠡大夫种此皆圣王之所学也且夫天生人
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则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
卷二 第 17a 页 WYG0960-0041c.png
不学其见则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则不若
喑使其心可以智不学其智则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
之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可谓善学者

汉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
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
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
卷二 第 17b 页 WYG0960-0041d.png
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
不怿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
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
徵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
岁号其书曰新语
匡衡上成帝疏 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
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其本性
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
卷二 第 18a 页 WYG0960-0042a.png
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
之要宜䆒其意臣又闻圣王之自为动静周旋奉天承
亲临朝享臣物有节文以章人伦盖钦翼祇栗事天之
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恪临众之仪也嘉
惠和悦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物遵其仪故形为仁义
动为法则孔子曰德义可尊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
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大雅云敬慎威仪
惟民之则
卷二 第 18b 页 WYG0960-0042b.png
和帝即位富于春秋侍中窦宪自以外戚之重欲令少
主颇涉经学上疏皇太后 礼记云天下之命悬于天
子天子之善成乎所习习与智长则切而惟勤化与心
成则中道若性昔成王幼小越在襁褓周公在前史佚
在后太公在左召公在右中立听朝四圣维之是以虑
无遗计举无过事孝昭皇帝八岁即位大臣辅政亦选
名儒韦贤蔡义夏侯胜等入授于前平成圣德近建初
元年张酺魏应召训亦讲禁中臣伏惟皇帝陛下躬天
卷二 第 19a 页 WYG0960-0042c.png
然之姿宜渐教学而独对左右小臣未闻典义昔五更
桓荣亲为帝师子郁结发敦尚继传父业故再以校尉
入授先帝父子给事禁省更历四世今白首好礼经行
笃备又宗正刘方宗室之表善为诗经先帝所褒宜令
郁方并入教授以崇本朝光示大化
宋太宗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
以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
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朕无他好但喜
卷二 第 19b 页 WYG0960-0042d.png
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
矣至每与李昉王化基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且命
三馆学士皆预焉
王曾以仁宗初即位宜近师儒乃请御崇政殿西阁召
侍讲学士孙奭直学士冯元讲论语初诏双日御经筵
自是虽只日亦召侍臣讲读帝在经筵或左右瞻瞩及
容体不正奭即拱立不讲帝为竦然改听
自元昊反罢进讲崇政殿说书赵师民言帝王治经与
卷二 第 20a 页 WYG0960-0043a.png
品庶异不独玩空文占古语也今方外小有事臣等即
不复进见是以为先王遗籍可以讲无事之朝不足赞
有为之世臣愚以为过矣又献劝讲箴帝嘉纳之于是
复命曾公亮等讲读经史尝谓公亮等曰卿等宿儒博
学多所发明朕虽盛暑亦未尝倦但恐卿等劳尔
英宗重阳节当罢讲吕公著司马光言先帝时无事常
开讲筵近以圣体不安遂于端午及冬至后盛暑盛寒
权罢数月今陛下始初清明宜亲近儒雅讲求治术愿
卷二 第 20b 页 WYG0960-0043b.png
不惜顷刻之閒日御讲筵从之
程颐论经筵事 臣伏睹自古人君守成而致盛治者
莫如周成王成王之所以成德由周公之辅养昔者周
公傅成王幼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
后皆正人故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士大夫家善教子
弟者亦招延名德端方之士与之居处使之薰染成性
故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伏以皇帝陛下春秋之
富负上圣之资得于天禀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所谓
卷二 第 21a 页 WYG0960-0043c.png
辅养之道非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在涵养薰陶而
已夫惟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
时少则自然气质变化德器成就臣欲乞朝廷慎选贤
德之士以侍劝讲讲读既罢常留二人直日夜则一人
直宿以备访问皇帝读习之暇游息之间时于内殿召
见从容宴语不独渐磨道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
积久自然通达比之常在深宫之中为益岂不甚大窃
闻间日一开经筵讲读数行群官列侍俨然而退情意
卷二 第 21b 页 WYG0960-0043d.png
略不相接如此而责辅养之功不亦难乎大抵与近习
处久熟则生亵慢与贤士大夫处久熟则生爱敬此所
以养成圣德为宗社生灵之福天下之事无急于此
又曰臣闻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
训傅傅其德义保保其身体臣以为傅德义者在乎防
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
畏慎之心臣欲乞左右扶持祇应宫人内臣并选年四
十五已上厚重小心之人服用器玩皆须质朴凡华巧
卷二 第 22a 页 WYG0960-0044a.png
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要在侈丽之物不接于目浅
俗之言不入于耳及乞择内臣十人充经筵祇应以伺
候皇帝起居凡动息必使经筵官知之有剪桐之戏则
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时谏止调护圣躬莫过于
此 又曰臣窃以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官
畏摄莫敢仰视万方承奉所欲随得苟非知道畏义所
养如此其惑可知中常之君无不骄肆英明之主自然
满假此自古同患治乱所系也故周公告成王称前王
卷二 第 22b 页 WYG0960-0044b.png
之德以寅畏祇惧为首从古已来未有不尊贤畏相而能
成其圣者也皇帝陛下未亲庶政方专问学臣以为辅
养圣德莫先寅恭动容周旋当主于此岁月积习自成
圣性臣切闻经筵臣寮侍者皆坐而讲者独立于礼为
悖欲乞今后特令坐讲乃与义理为顺所以养主上尊
儒重道之心
上太皇太后书 今日至大至急为宗社生灵久长之
计惟是辅养上德而已历观前古辅养幼主之道莫备
卷二 第 23a 页 WYG0960-0044c.png
于周公周公作立政之书举言常伯常任至于缀衣虎
贲以为知恤者鲜一篇之中丁宁重复惟在此一事而
已书又曰仆臣正厥后克正又曰后德惟民不德惟臣
又曰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出入起居
罔有不钦是古人之意人主跬步不可离正人也盖所
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故能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后世
不复知此以为人主就学所以涉书史览古今也不知
涉书史览古今乃一端尔若止于如是则能文宫人可
卷二 第 23b 页 WYG0960-0044d.png
备劝讲知书内侍可充辅道何用置官设职精求贤德
哉大抵人主受天之命禀赋自殊历考前史帝王才质
鲜不过人然而完德有道之君至少其故何哉皆辅养
不得其道而位势使之然也臣供职已来六侍讲筵但
见诸臣拱手默坐当讲者立案傍解释数行而退如此
虽弥年积岁所益几何与周公辅成王之道殊不同矣
或以为主上方幼且当如此此不知本之论也古人生
子能食能言而教之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人之幼也知
卷二 第 24a 页 WYG0960-0045a.png
思未有所至便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虽未晓知且
当薰聒使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虽以他言惑
之不能入也若为之不豫及乎稍长私意偏好生于内
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完不可得也故所急在先入
或又以为主上天资至美自无违道不须过虑此尤非
至论夫圣莫圣于舜而禹皋陶未尝忘规戒至曰无若
丹朱好慢游作傲虐且舜之不为慢游傲虐虽至愚亦
当知之岂禹而不知乎盖处崇高之位儆戒之道不得
卷二 第 24b 页 WYG0960-0045b.png
不如是也且人心岂有常哉以唐太宗之英睿躬历艰
难力平祸乱年亦长矣始恶隋炀侈丽毁其层观广殿
不六七年复欲治乾阳殿是人心果可常乎所以圣贤
虽明盛之际不废规戒为虑岂不深远也哉况冲幼之
君闲邪拂违之道可少懈乎伏自四月末间以盛暑罢
讲比至中秋盖踰三月古人欲旦夕承弼出入起居而
今乃三月不一见儒臣何其与古人之意异也今士大
夫家子弟亦不肯使经时累月不亲儒士初秋渐凉臣
卷二 第 25a 页 WYG0960-0045c.png
欲乞于内殿或后苑清凉处召见当日讲官俾陈说道
义纵然未有深益亦使天下知太皇太后用意如此又
一人独对与众见不同自然情意易通不三五次便当习
熟若不如此渐致待其自然是辅道官都不为力将安
用之将来伏假既开且乞依旧轮次直日所贵常得一
员独对开发之道盖自有方朋习之益最为至切故周
公辅成王使伯禽与之处圣人所为必无不当真庙使
蔡伯希侍仁宗乃师古也臣欲乞择臣僚家子弟十岁
卷二 第 25b 页 WYG0960-0045d.png
已上十二已下端谨颖悟者三人侍上左右上所读之
书亦使读之辩色则入昏而罢归当令二人侍一人更
休每人择有年宫人内臣二人随逐看承不得暂离常
情笑语亦勿禁止唯须言语必正举动必庄仍使日至
资善堂呈所习业讲官常加教劝使知严惮年才十三
便令罢去岁月之间自觉其益自来宰臣十日一至经
筵亦止于默坐而已又间日讲读则史官一人立侍史
官之职言动必书施于视政时则可经筵讲肄之所乃
卷二 第 26a 页 WYG0960-0046a.png
燕处也主上方问学之初宜心泰体舒乃能悦怿今则
前对大臣动虞有失旁立史官言出辄书使上欲游其
志得乎欲发于言敢乎深妨问学不得不改欲乞特降
指挥宰臣一月两次与文彦博同赴经筵遇宰臣赴日
即乞就崇政殿讲说因令史官入侍崇政殿说书之职
置来已久乃是讲说之所汉唐命儒士讲论亦多在殿
上盖故事也迩英殿迫狭讲读官内臣近三十人在其
中四月间尚未甚热而讲官已流汗况主上气体嫩弱
卷二 第 26b 页 WYG0960-0046b.png
岂得为便盛夏之际人气烝薄深可虑也祖宗之时偶
然在彼执为典故殊无义理欲乞今后只于延和殿讲
读后楹垂帘帘前置御座太皇太后每遇政事稀简圣
体康和时至帘下观讲官进说不惟省察主上进业于
陛下圣聪未必无补兼讲官辅道之间事意不少有当
奏禀便得上闻亦不可烦劳圣躬限以日数但旬月之
间意适则往可也今讲读官共五人四人皆兼要职独
臣不领别官近复差修国子监太学条制是亦兼他职
卷二 第 27a 页 WYG0960-0046c.png
也乃无一人专职辅道者执政之意可见也盖惜人才不
欲使之閒尔又以为虽兼它职不妨讲读此尤不思之
甚也不敢言告君之道只以告众人言之夫告于人者
非积其诚意不能感而入也圣人以蒲卢喻教谓以诚
化之也今夫钟怒而击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
感而入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齐戒而告君者何
谓也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豫戒潜思存诚
觊感动于上心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
卷二 第 27b 页 WYG0960-0046d.png
前然后善其辞说徒以颊舌感人不亦浅乎此理非知
学者不能晓也道衰学废世俗何尝闻此虽闻之必以
为迂诞陛下高识远见当蒙鉴知以朝廷之大人主之
重置二三臣专职辅道极非过当今诸臣所兼皆要官
若未能遽罢且乞免臣修国子监条制俾臣夙夜精思
竭诚专在辅道不惟事理当然且使天下知朝廷以为
重事不以为閒所也
哲宗以范祖禹为右谏议大夫兼侍讲祖禹初从司马
卷二 第 28a 页 WYG0960-0047a.png
光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王安石尤爱重
之祖禹终不往谒帝即位擢右正言以妇翁吕公著当
国引嫌辞职再改著作郎兼侍讲会夏暑权罢讲筵祖
禹上言陛下今日之学与不学系他日治乱如好学则
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辅佐德业而
致太平不学则小人皆动其心务为邪謟以窃富贵且
凡人之进学莫不于少时今圣质日长数年之后恐不
得如今日之专窃为陛下惜也公著薨始除右谏议大
卷二 第 28b 页 WYG0960-0047b.png
夫寻加礼部侍郎闻禁中觅乳媪以帝年十四非近女
色之时与左谏议大夫刘安世上疏劝进德爱身又乞
太皇太后保护圣躬言甚切至太后谓曰乳媪之说外
间虚传也祖禹对曰外议虽虚亦足为先事之戒凡事
言于未然则诚为过及其已然则又无所及言之何益
陛下宁受未然之言勿使臣等有无及之悔太后深嘉

孝宗宴讲臣于秘书省以进读陆贽奏议终篇赐侍读
卷二 第 29a 页 WYG0960-0047c.png
萧燧等御筵及金器鞍马帝召宰执赐酒从容语
曰自古人主读书少有知道知之亦罕能行之甚
者但作歌诗如隋陈之君竟亦何补唐德宗岂
不知书然所行不至与陆贽论事皆使中人传
旨且事有是非面相诘难犹恐未尽传旨安能
尽邪投机之会间不容发惟其若此误事多矣
故朕每事以德宗为戒
元学士承旨库库知经筵日劝帝就学帝欲宠以师
卷二 第 29b 页 WYG0960-0047d.png
礼固辞不可帝尝欲观画库库取比干图以进一日帝
览宋徽宗画称善库库进曰徽宗多能惟一事不能帝
问一事谓何对曰独不能为君尔身辱国破皆由不能
为君所致凡为人主贵能为君他非所尚也其随事规谏
皆类此尝谓人曰天下事宰相当言宰相不得言则台
谏言之台谏不敢言则经筵言之傋位经筵得言人所
不敢言于天子之前志愿足矣故于时政得失有当
匡救者未尝缄默
卷二 第 30a 页 WYG0960-0048a.png
  帝号(七则/)
秦王政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异日韩王纳地效玺
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
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
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
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
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
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
卷二 第 30b 页 WYG0960-0048b.png
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
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
平齐地寡人以𦕈𦕈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
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
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
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
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
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
卷二 第 31a 页 WYG0960-0048c.png
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
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
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汉诸侯王等上疏劝高帝即位 秦为无道天下诛之
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
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
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儗亡上下之分大王功
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汉王曰寡
卷二 第 31b 页 WYG0960-0048d.png
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
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诸侯王皆曰大王起于
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王汉中行威
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
也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
愿大王以幸天下汉王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
民则可矣于是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
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谨择良日二月甲午上尊号汉
卷二 第 32a 页 WYG0960-0049a.png
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
子追尊先媪曰昭灵夫人
光武帝从蓟过范阳至中山诸将奏曰汉遭王莽宗庙
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
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奏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
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
定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
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
卷二 第 32b 页 WYG0960-0049b.png
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
不听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
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
耳今功业既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
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
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唐德宗时术者上言国家厄运宜有变更以应时数群
臣请更加尊号一二字上以问陆贽贽上奏以为不可
卷二 第 33a 页 WYG0960-0049c.png
其略曰尊号之兴本非古制行于安泰之日已累谦冲
袭乎丧乱之时尤伤事体嬴秦德衰兼皇与帝始总称
之流及后代昏僻之君乃有圣刘天元之号是知人主
轻重不在名称损之有谦光稽古之善崇之获矜能纳
謟之讥与其增美称而失人心不若黜旧号以祇天戒
德宗纳其言但改年号而已
宪宗时群臣议上尊号皇甫镈欲增孝德字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崔群曰言圣则孝在其中矣镈谮群于帝曰
卷二 第 33b 页 WYG0960-0049d.png
群于陛下惜孝德二字帝怒
文宗诏以水旱降系囚群臣上尊号曰大和文武至德
皇帝右补阙韦温上疏以为今水旱为灾恐非崇饰徽
称之时帝善之辞不受
南唐群臣江王知證等累表请唐主复姓李立唐宗庙
唐主许之群臣又请上尊号唐主曰尊号虚美且非古
遂不受其后子孙皆踵其法不受尊号又不以外戚辅
政宦者不得预事皆它国所不及
卷二 第 34a 页 WYG0960-0050a.png
  德运(二则/)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
实请问何谓五帝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𥅆曰
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
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
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是以太皞配木
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康子
曰太皞氏其始之木何也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
卷二 第 34b 页 WYG0960-0050b.png
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
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
也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
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此五行之主而
不乱称曰帝者何也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
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
云帝从其号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
曰修曰熙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
卷二 第 35a 页 WYG0960-0050c.png
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之子曰
句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
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称帝康子曰
帝王改号于五行之德各有所统则其所以相
变者皆主何事孔子曰所尚则各从其所王之
德次焉夏后氏以金德王色尚黑殷人用水德
王色尚白周人以木德王色尚赤康子曰唐虞
二帝其所尚者何色孔子曰尧以火德王色尚
卷二 第 35b 页 WYG0960-0050d.png
黄舜以土德王色尚青
秦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
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
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
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
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
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于是
急法久者不赦
卷二 第 36a 页 WYG0960-0051a.png
  王命(六则/)
汉司马迁秦楚之际月表序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
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
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
来未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
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
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馀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
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
卷二 第 36b 页 WYG0960-0051b.png
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
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
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
销锋镝锄豪桀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
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
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
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
而帝者乎
卷二 第 37a 页 WYG0960-0051c.png
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帝时为博士与黄
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
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
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
已而立非受命而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
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
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
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
卷二 第 37b 页 WYG0960-0051d.png
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伐秦即天子之位非耶于是景
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
命不为愚遂罢是后学者莫敢明受命放杀者
王莽初败光武即位而隗嚣据陇拥众欲有分割土宇
之意班彪时在嚣处以嚣所举必见祸乱作王命论
昔在帝尧之禅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舜亦以命
禹暨于稷契咸佐唐虞光济四海奕世载德至于汤武
而有天下虽其遭遇异时禅代不同至于应天顺人其
卷二 第 38a 页 WYG0960-0052a.png
揆一焉是故刘氏承尧之祚氏族之世著于春秋唐据
火德而汉绍之始起沛泽则神母夜号以彰赤帝之符
由是言之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
累之业然后精诚通于神明流泽加于生民故能为鬼
神所福飨天下所归往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
倔起在此位者也世俗见高祖兴于布衣不达其故以
为适遭暴乱得奋其剑游说之士至比天下于逐鹿幸
捷而得之不知神器有命不可以智力求悲夫此世之
卷二 第 38b 页 WYG0960-0052b.png
所以多乱臣贼子者也若然者岂徒闇于天道哉又不
睹之于人事矣夫饿馑流𨽻饥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袭
担石之蓄所愿不过一金终于转死沟壑何则贫穷亦
有命也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
处哉故虽遭罹厄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
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分裂又况么么不及数子
而欲闇干天位者乎是故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燕
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楶棁之材不荷栋梁之任斗筲
卷二 第 39a 页 WYG0960-0052c.png
之子不秉帝王之重易曰鼎折足覆公餗不胜其任也
当秦之末豪杰共推陈婴而王之婴母止之曰自吾为
子家妇而世贪贱卒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事成少
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婴从其言而陈氏以宁王陵之
母亦见项氏之必亡而刘氏之将兴也是时陵为汉将
而母获于楚有汉使来陵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子汉王
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心遂对汉使伏剑而
死以固勉陵其后果定于汉陵为宰相封侯夫以匹妇
卷二 第 39b 页 WYG0960-0052d.png
之明犹能推事理之致探祸福之机全宗祀于无穷垂
策书于春秋而况大丈夫之事乎是故穷达有命吉凶
由人婴母知废陵母知兴审此二者帝王之分决矣盖
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苗裔二曰体貌多奇
异三曰神武有徵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
使加之以信诚好谋达于听受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
已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当食吐哺纳子房之策拔
足挥洗揖郦生之说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
卷二 第 40a 页 WYG0960-0053a.png
之名割肌肤之爱举韩信于行阵收陈平于亡命英雄
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大略所以成帝业也若乃灵
瑞符应又可略闻矣初刘媪妊高祖而梦与神遇震电
晦冥有龙蛇之怪及长而多灵有异于众是以王武感
物而折契吕公睹形而进女秦皇东游以厌其气吕后
望云而知所处始受命则白蛇分西入关则五星聚故
淮阴留侯谓之天授非人力也历古今之得失验行事
之成败稽帝王之世运考五者之所谓取舍不厌斯位
卷二 第 40b 页 WYG0960-0053b.png
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昩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
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失天年之寿遇折足之凶伏斧
钺之诛英雄诚知觉寤畏若祸戒超然远览渊然深识
收陵婴之明分绝信布之觊觎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
之有授贪不可冀无为二母所笑则福祚流于子孙天
禄其永终矣
傅干王命叙 昔在唐虞之禅列于帝典殷周之代叙
于诗书天之历数昭焉著明周笃后稷公刘积德行仁
卷二 第 41a 页 WYG0960-0053c.png
至乎文武遂成王业虽五德殊运或禅或征其变化应
天与时消息其道一也故虽有威力非天命不授虽有
运命非功烈不章自我高祖袭唐之统受命龙兴讨秦
灭项光有万国世祖攘乱奄复帝宇人鬼恊谋徵祥焕
然皆顺乎天而应乎人也然则帝王之起必有天命瑞
应自然之符明统显祚丰懿之业加以茂德成功贤智
之助而后君临兆民为神明所保佑永世所尊崇未见
运叙无纪次勋泽不加于民而可力争觊觎神器者也
卷二 第 41b 页 WYG0960-0053d.png
豪杰见二祖无尺地之阶为专智力乘衅而起不知天
祚圣哲帝王自有真也哀哉非徒闇于将来又不考之
于既往矣自开辟以来奸雄妄动不识天命勇如蚩尤
彊如共工威如夷羿然皆从分横裂为天下戒又况浅
智小才勇不足畏彊不足惮未有成资而敢失顺觊不
轨之事也哉夫行潦之流不致江海之深丘垤之资不
成太山之高鱼鳖之类不希云龙之轨一官之守不经
天人之变当王莽之末英雄四起而邓禹耿弇识世祖
卷二 第 42a 页 WYG0960-0054a.png
之福祚赢粮间行进其策谋遂荷肯附之任享佐命之
宠张玄慕苏秦蒯通之业周旋嚣述西说窦融言未及
终而梁统已诛之矣禹弇见命祚之兆其福如彼张玄
蔽逆顺之理其祸如此审斯二事趋舍之分明矣且世
祖之兴有四一曰帝皇之正统二曰形相多异表三曰
体文而知武四曰履信而好士加之以聪明独断达于
事机发策如神应视远如见近偏旅首进摧莽军百万
之众单师独征平河北万里之功识邓隆之将败知刘
卷二 第 42b 页 WYG0960-0054b.png
兴之必死然犹乾乾日昃博采训咨拔吴汉于小尹擢
马武于行伍宠功臣以兼国之爵显卓茂以非次之位
言语政事文学之士咸尽其材致之宰相权勇毕力于
征伐缙绅悉心于左右此其所以成大业也高祖方娠
有云龙之表其始入秦五星同轨以旅于东井在天之
符也世祖之徵符其详可闻也其初育则灵光鉴于室
隩嘉禾滋于邑壤其望旧庐有火光之异其渡滹沱有
河合之应西门君惠先识其讳彊华献符千里同验刘
卷二 第 43a 页 WYG0960-0054c.png
歆改名而陨其身王长错卦而见吉兆故王遵谓之天
授非人力也览废兴之运会观徵瑞之攸祚审天应之
萌兆察人物之所附念功成而道退无非次而妄据后
之人诚能昭然远览旷然深悟收莽述之闇惑思邓耿
之弘虑好谋而要成临事而知惧距张玄之邪说思在
三之明数则福禄衍于无穷亦世不失其通路矣
习凿齿晋魏论 或问魏武帝功盖中夏文帝受禅于
汉而吾子谓汉终有晋岂实理乎且魏之见废晋道亦
卷二 第 43b 页 WYG0960-0054d.png
病晋之臣子宁可以同此言哉荅曰此乃所以尊晋也
但绝节赴曲非常耳所悲见殊心异虽奇莫察请为子
言焉昔汉氏失御九州残隔三国乘间鼎跱数世干戈
日寻流血百载虽各有偏平而其实乱也宣皇帝势逼
当年力制魏氏蠖屈从时遂羁戎役晦明掩耀龙潜下
位俛首重足鞫躬屏息道有不容之难躬蹈履霜之险
可谓危矣魏武既亡大难获免始南擒孟达东荡海隅
西抑劲蜀旋抚诸夏摧吴人入侵之锋扫曹爽见忌之
卷二 第 44a 页 WYG0960-0055a.png
党植灵根以跨中岳树群才以翼子弟命世之志既恢
非常之业亦固景文继之灵武冠世剋伐贰违以定厥
庸席卷梁益奄征西极功格皇天勋侔古烈丰规显祚
故以灼如也至于武皇遂并强吴混一宇宙乂清四海
同轨二汉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开九域之蒙
晦定千载之盛功者皆司马氏也而推魏继汉以晋承
魏比义唐虞自托纯臣岂不惜哉今若以魏有代王之
德则其道不足有静乱之功则孙刘鼎立道不足则不
卷二 第 44b 页 WYG0960-0055b.png
可谓制当年当年不制于魏则魏未曾为天下之主王
道不足于曹则曹未始为一日之王矣昔共工伯有九
州秦政奄平区夏鞭挞华戎专总六合犹不见序于帝
王沦没于战国何况暂制数州之人威行境内而已便
可推为一代者乎若以晋尝事魏惧伤皇德拘惜禅名
谓不可割则惑之甚者也何者隗嚣据陇公孙帝蜀蜀
陇之人虽服其役取之大义于彼何有且吴楚僣号周
室未亡子文延陵不见贬绝宣皇帝官魏逼于性命举
卷二 第 45a 页 WYG0960-0055c.png
非择木何亏德美禅代之义不同尧舜校实定名必彰
于后人各有心事胡可掩定空虚之魏以屈于己孰若
杖义而以贬魏哉夫命世之人正情遇物假之际会必
兼义勇宣皇祖考立功于汉世笃尔劳思报亦深魏武
超越志在倾主德不素积义险冰薄宣帝与之情将何
重虽形屈当年意申百世降心全巳愤慨于下非道服
北面有纯臣之节毕命曹氏忘济世之功者也夫成业
者系于所为不系所藉立功者言其所济不言所起是
卷二 第 45b 页 WYG0960-0055d.png
故汉高禀命于怀王刘氏乘毙于亡秦超二伪于远嗣
不论近而计功考五德于帝典不疑道于力政季无承
楚之号汉有继周之业取之既美而已德亦重故也天
下事有可借喻于古以晓于今定之往昔而足为来證
者当阳秋之时吴楚二国皆僣号之王也若使楚庄推
鄢郢以尊有德阖闾举三江以奉命世命世之君有德
之主或藉之以应天或抚之而光宅彼必自系于周室
不推吴楚以为代明矣况积勋累功静乱宁众数之所
卷二 第 46a 页 WYG0960-0056a.png
录众之所与不资于燕哙之授不赖于因藉之力长辔
庙堂吴蜀两毙运奇二纪而平定天下服魏武之所不
能臣荡累叶之所不能除者哉自汉末鼎沸五六十年
吴魏犯顺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万姓旷
而无主夫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
于闇人受尊于微弱配天而为帝方驾于三代岂比俛
首于曹氏侧足于不正即情而恒实取之而旡惭何与
诡事而托伪开乱于将来者乎是故故旧之恩可封魏
卷二 第 46b 页 WYG0960-0056b.png
后三恪之数不能见列以晋承汉功实显然正名当事
情体亦厌又何为虚尊不正之魏而亏我道于大通哉
昔周人咏祖宗之德追述剪商之功仲尼明大孝之道
高称配天之义然后稷勤于所职聿来未以剪商异于
司马氏仕乎曹族三祖之寓于魏世矣且夫魏自君之
道不正则三祖臣魏之义未尽义未尽故假途以运高
略道不正故君臣之节有殊然则弘道不以辅魏而无
逆取之嫌高拱不劳汗马而有静乱之功者盖勋足以
卷二 第 47a 页 WYG0960-0056c.png
王四海义可以登天位虽我德惭于有周而彼道异于
殷商者也今子不疑共工之不得列于帝王不嫌汉之
系周而不系秦何至于一魏犹疑滞而不化哉夫欲尊
其君而不知推之于尧舜之道欲重其国而反厝之于
不胜之地岂君子之高义若犹未悟请于是止矣
皇甫湜东晋元魏正闰论 王者受命于天作主于人
必大一统明所授所以正天下之位一天下之心舜传
之尧禹传之舜以德禅者也桀放于汤受杀于武以时
卷二 第 47b 页 WYG0960-0056d.png
合者也秦灭二周兼六国以力成者也汉革秦社稷以
义取者也故自尧以降或以德或以时或以力或以义
承授如贯终始可明虽殊厥迹皆得其正以及魏取于
汉晋得于魏史策既载彰明可知百王既通行万代无
异辞矣惠帝无道五胡乱华晋之南迁实曰元帝与夫
祖乙之圮耿盘庚之徙亳厉王之居彘平王之避戎其
事同其义一矣而拓跋氏种实匈奴来自幽代袭有先
王之桑梓自为中国之位号谓之灭邪晋实未改谓之
卷二 第 48a 页 WYG0960-0057a.png
禅邪已无所传而往之著书者有帝元今之为录者皆
闰晋可谓失之远矣或曰元之所据中国也对曰所以
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义也岂系于地
哉杞用夷礼杞即夷矣子居九夷夷不陋矣沐纣之化
商士为顽人矣因戎之迁伊川为陆浑矣非系于地也
晋之南渡人物攸归礼乐咸在风流善政史实存焉魏
氏恣其暴强虐此中夏斩伐之地鸡犬无馀驱士女为
肉篱委之戕杀指衣冠为刍狗逞其屠刈种落繁炽历
卷二 第 48b 页 WYG0960-0057b.png
年滋多此而帝之则天下之士有蹈海而死天下之人
有登山而饿忍食其粟而立于朝哉至于孝文始用夏
变夷而易姓更法将无及矣且授受无所谓之何哉又
曰周继元隋继周国家之兴寔继隋氏子谓是何对曰
晋为宋宋为齐齐为梁江陵之灭则为周矣陈氏自树
而夺无容于言况隋兼江南一天下而授之于我故推
而上我受之隋隋得之周周取之梁推梁而上以至于
尧舜得天统矣则陈奸于南元闰于北其不昭昭乎其
卷二 第 49a 页 WYG0960-0057c.png
不昭昭乎
 
 
 
 
 
 
 
卷二 第 49b 页 WYG0960-0057d.png
 
 
 
 
 
 
 
 经济类编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