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329-02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年纪卷二十二   宋 王益之 撰
  元帝
孝元皇帝讳奭宣帝太子也母曰共(读曰/恭)哀许皇后八
岁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癸巳太子即皇
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本/纪)
(外戚/传)诏曰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
也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329-0278b.png
元之不逮(师古曰罗网也不/逮言意识所不及)斯岂刑中之意哉(师古曰/中当也)
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条奏惟在便安万姓而已(刑/法)
(志/)
初元元年(按原本脱去此/四字今补入)三月癸卯封太后兄侍中中
郎将王舜为安平侯(本纪恩/泽侯表)倢伃父丞相少史王禁为
阳平侯位特进丙午立王倢伃为皇后(五行志书考异/曰通鉴 三月)
(丙午立皇后王氏封后父禁为阳平侯按侯表王禁以/三月癸卯封在立后之前三日又五行志云三月癸卯)
(制书曰封倢伃父丞相少史王禁为阳平侯位特进丙/午立王倢伃为皇后观此则立皇后在封禁后明矣通)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329-0278c.png
(鉴误今从五/行志及侯表)禁自是盛贵用事游宦求官于京师者多
得其力(褚先生史/记补表)夏四月客星大如瓜色青白在南斗
第二星东可四尺(天文/志)五月渤海大水溢(天文/志)上遣使
者徵琅邪贡禹及王吉吉年老道病卒上悼之复遣使
者吊祠(王吉/传)以禹为谏大夫数虚己问以政事是时年
岁不登郡国多困禹奏言古者宫室有制宫女不过九
人秣马不过八匹墙涂而不雕(与彫/同)木摩而不刻车舆
器物皆不文画苑囿不过数十里与民共之任贤使能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329-0278d.png
什一而税亡它赋敛繇戍之役使民岁不过三日千里
之内自给千里之外各置贡职而已故天下家给人足
颂声并作孝文皇帝衣绨(徒奚/反)履革器亡雕文金银之
饰后世争为奢侈转转益甚臣下亦相放(甫往/反)效衣服
履绔(古裤/字)刀剑乱于主上主上时临朝入庙众人不能
别异甚非所宜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吾何僭
矣今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其日久矣
承衰救乱矫复古化在于陛下臣愚以为尽如太古难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329-0279a.png
宜少放古以自节焉论语曰君子乐节礼乐方今宫室
已定亡可奈何矣其馀尽可减损故时齐三服官输物
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
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
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臣禹尝从之东宫
见赐杯案尽文画金银饰非当所以赐食臣下也东宫
之费亦不可胜计天下之民所为大饥饿死者是也今
民大饥而死死又不葬为犬猪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329-0279b.png
粟苦其太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王者受命于天为
民父母固当若此乎天不见邪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
数千人以填(与寘/同)后宫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
不知礼正妄多臧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
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
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
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
今天下饥馑可亡大自损减以救之称天意乎天生圣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329-0279c.png
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故诗曰天难谌斯
不易惟王上帝临汝毋贰尔心当仁不让独可以圣心
参诸天地揆之往古不可与臣下议也若其阿意顺指
随君上下臣禹不胜拳拳不敢不尽愚心天子纳善其
(贡禹/传)珠厓反发兵击之诸县更叛(贾捐/之传)淮阳中尉韦
元成为少府水衡都尉冯奉世为执金吾平昌侯王接
为卫尉(百官/表)接无故子(外戚/传)史高以外属领尚书事萧
望之周堪为之副望之名儒与堪皆以师傅旧恩甚见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329-0279d.png
尊任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有行
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拾遗左右
四人同心谋议劝道(读曰/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
(读曰/向)纳之史高充位而已与望之有隙长安令杨兴
说高曰将军以亲戚辅政贵重于天下无二然众庶论
议令问休誉不专在将军者何也彼诚有所闻也以将
军之莫府海内莫不卬(读曰/仰)望而所举不过私门宾客
乳母子弟人情忽不自知然一夫窃议语流天下夫富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329-0280a.png
贵在身而列士不誉是有狐白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
病其若此故卑体劳心以求贤为务传曰以贤难得之
故因曰事不待贤以食难得之故而曰饱不待食惑之
甚者也平原文学匡衡材智有馀经学绝伦但以无阶
朝廷故随牒在远方将军诚召置莫府学士歙(音/翕)然归
仁与参事议观其所有贡之朝廷必为国器以此显示
众庶名流于世高然其言辟衡为议曹史荐衡于上上
以为郎中上初即位谦让重改作议久不定出刘更生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329-0280b.png
为宗正(萧望之刘向匡衡传百官表通鉴为考异曰通/鉴载于初元二年按百官表更生 宗正在初)
(元元年/今从表)
初元二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赐云阳民爵一级
女子百户牛酒(本/纪)萧望之周堪数荐名儒茂材以备谏
官会稽郑朋阴欲附望之望之见纳朋接待以意朋数
称述望之短车骑将军言许史过失后朋行倾邪望之
绝不与通朋与大司农史李宫俱待诏堪独白宫为黄
门郎朋楚士怨恨更求入许史推所言许史事曰皆周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329-0280c.png
堪刘更生教我我关东人何以知此于是侍中许章白
见朋朋出扬言曰我见言前将军小过五大罪一中书
令在旁知我言状望之闻之以问宏恭石显显恭恐望
之自讼下于它吏即挟朋及待诏华龙龙者宣帝时与
张子侨等待诏以行污秽不进欲入堪等堪等不纳故
与朋相结恭显令二人告望之等谋欲罢车骑将军疏
退许史状候望之出休日令朋龙上之事下宏恭问状
望之对曰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国家非为邪也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329-0280d.png
恭显奏望之堪更生朋党相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
戚欲以专擅权执为臣不忠诬上不道请谒者召致廷
尉时上初即位不省谒者召致廷尉为下狱也可其奏
后上召堪更生曰系狱上大惊曰非但廷尉问邪以责
恭显皆叩头谢上曰令出视事恭显因使高言上新即
位未以德化闻于天下而先验师傅既下九卿大夫狱
宜因决免于是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
亡它罪过今事久远识忘难明其赦望之罪收前将军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329-0281a.png
光禄勋印绶及堪更生皆免为庶人(萧望/之传)二月丁巳立
弟竟为清河王(本纪诸侯王表从考异曰通鉴考异云/荀纪竟作宽今 汉书作竟今按荀纪)
(亦作竟字未知温公所见本与今不同何耶作按汉书/本纪荀纪立清河王俱属正月此独从年表 二月未)
(知何/据)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
败豲(音/完)道县城郭守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
水泉涌出(本纪今考异曰刘向传作/三月 从元纪以为二月)三月壬申立广陵
厉王太子霸为王(本纪诸/侯王表)诏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
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本纪下按原本无诏丞相以/下与 文考异不合今补入)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329-0281b.png
诏宦者署东海翼奉奏封事曰臣闻人气内逆则感动
天地天变见于星气日蚀地变见于奇物震动所以然
者阳用其精阴用其形犹人之有五藏六体五藏象天
六体象地故藏病则气色发于面体病则欠申动于貌
今年太阴建于甲戌律以庚寅初用事历以甲午从春
历中甲庚律得参阳性中仁义情得公正贞廉百年之
精岁也正以精岁本首王位日临中时接律而地大震
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复阴气盛矣古者朝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329-0281c.png
廷必有同姓以明亲亲必有异姓以明贤贤此圣王之
所以大通天下也同姓亲而易进异姓疏而难通故同
姓一异姓五乃为平均今左右亡同姓独以舅后之家
为亲异姓之臣又疏二后之党满朝非特处位埶尤奢
僭过度吕霍上官足以卜之甚非爱人之道又非后嗣
之长策也阴气之盛不亦宜乎臣又闻未央建章甘泉
宫才人各以百数皆不得天性若杜陵园其已御见者
臣子不敢有言虽然太皇太后之事也及诸侯王园与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329-0281d.png
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
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其法大水极阴生阳反为
大旱甚则有火灾春秋宋伯姬是矣唯陛下财察(翼奉/传)
(考异曰荀纪载于七月地再震之后按本纪二月地震/下诏举直言奉当以此时上疏至七月特诏公卿得言)
(奉不为公卿安得言也今取/而附于二月下诏求言之后)令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
太子宽中荐言博士张禹善论语诏令禹授太子论语
由是迁光禄大夫(禹/传)驸马都尉侍中史丹自帝为太子
时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馀年上以丹旧臣皇考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329-0282a.png
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丹/传)待诏郑朋荐太原太守
张敞先帝名臣宜傅辅太子上以问萧望之望之以为
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徵敞欲
以为左冯翊会病卒(敞/传)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上
感悟下诏曰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故前将军萧望之
傅朕八年道以经术厥功茂焉其赐望之爵关内侯食
邑六百户给事中朝朔望坐次将军(刘向萧望之传天/文志本纪 考异)
(曰本纪在今冬通鉴载于四月按刘向传曰前宏恭奏/望之等狱决三月地大震是望之黜免在三月地震前)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329-0282b.png
(也又曰夏客星见昴卷舌间上感悟下诏赐望之爵关/内侯望之传亦曰后数月赐望之爵关内侯本纪书于)
(冬固误也又按天文志云夏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则望之之封在五月无疑也通鉴书在四月亦误)
六月关东饥齐地谷石三百馀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
食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
与民争利(本纪食货志今考异曰通/鉴书于四月 从本纪)秋七月己酉地复
(翼奉传荀纪通鉴纪考异曰荀纪书于七月刘向传/云冬地复震按本 七月诏曰一年中地再动当是)
(荀纪为是/今从之)上以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
咎于大臣于是数以朝日(颜曰五日一听/朝故云朝日)引见丞相御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329-0282c.png
史入受诏条责以职事曰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
死或盗贼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后不敢复告以故
寖广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二千石
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
收趣(读曰/促)其租以故重困关东流民饥寒疾疫已诏吏
转漕虚仓廪开府藏相振救赐寒者衣至春犹恐不赡
今丞相御史将何施以塞此咎悉意条状陈朕过失丞
相于定国上书谢罪(于定/国传)上复徵周堪刘更生欲以为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329-0282d.png
谏大夫宏恭石显白皆以为中郎(刘向/传)上器重萧望之
不已欲倚以为相(刘向萧望/之传通鉴)恭显及许史子弟侍中诸
曹皆侧目于望之等更生惧焉乃使其外亲上变事言
窃闻故前将军萧望之等皆忠正无私欲致大治忤于
贵戚尚书今道路人闻望之等复进以为且复见毁谗
必曰尝有过之臣不宜复用是大不然臣闻春秋地震
为在位执政太盛也不为三独夫动亦已明矣且往者
高皇帝时季布有罪至于夷灭后赦以为将军高后孝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329-0283a.png
文之间卒为名臣孝武帝时儿宽有重罪系按道侯韩
说谏曰前吾邱寿王死陛下至今恨之今杀宽后将复
大恨矣上感其言遂贳宽复用之位至御史大夫御史
大夫未有及宽者也又董仲舒坐私为灾异书主父偃
取奏之下吏罪至不道幸蒙不诛复为太中大夫胶西
相以老病免归汉有所欲兴常有诏问仲舒为世儒宗
定议有益天下孝宣皇帝时夏侯胜坐诽谤系狱三年
免为庶人宣帝复用胜至长信少府太子太傅名敢直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329-0283b.png
言天下美之若乃群臣多此比类难一二记有过之臣
无负国家有益天下此四臣者足以观矣前宏恭奏望
之等狱决三月地大震恭移病出后复视事天阴雨(于/具)
(反/)雪由是言之地动殆为恭等臣愚以为宜退恭显以
章蔽善之罚进望之等以通贤者之路如此太平之门
开灾异之原塞矣书奏恭显疑其更生所为白请考奸
诈辞果服遂逮更生系狱下太傅韦元成谏大夫贡禹
与廷尉杂考劾更生前为九卿坐与望之堪谋排车骑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329-0283c.png
将军高许史氏侍中者毁离亲戚欲退去之而独专权
为臣不忠幸不伏诛复蒙恩徵用不悔前过而教令人
言变事诬罔不道更生坐免为庶人而望之亦坐使子
上书自冤前事恭显白令诣狱置对望之自杀(刘向传/ 按原)
(本无而望之以下/文意未足今补入)石显闻众人匈匈言已杀萧望之恐
天下学士姗(所谏/反)已病之是时明经著节士贡禹为谏
大夫显使人致意深自结纳显因荐禹天子历位九卿
礼事之甚备议者于是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石显/传)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329-0283d.png
是岁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有冠距将鸣(五/行)
(志荀纪载考异曰五行志以为初元/中不明 年荀纪载于此今从之)中书令宏恭病死
石显为中书令是时帝被疾不亲政事方隆好于音乐
以显久典事中人无外党精专可信任遂委以政事无
小大因显白决贵幸倾朝百僚皆敬事显显为人巧慧
习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内深贼持诡辨以中伤人忤恨
睚眦辄被以危法(石显传/荀纪)
初元三年春令诸侯相位在郡守下(本/纪)珠厓连年不定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329-0284a.png
上与有司议大发军待诏金马门贾捐之建议以为不
当击上使侍中驸马都尉乐昌侯王商诘问捐之曰珠
厓内属为郡久矣今背畔逆节而云不当击长蛮夷之
乱亏先帝功德经义何以处之捐之对曰臣幸得遭明
盛之朝蒙危言之策无忌讳之患敢昧死竭卷卷(与拳/同)
臣闻尧舜圣之盛也禹入圣域而不优故孔子称尧曰
大哉韶曰尽善禹曰无閒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
里西被流沙东渐于海朔南暨声教迄于四海欲与(读/曰)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329-0284b.png
(预/)声教则治之不欲与者不彊治也故君臣歌德含气
之物各得其宜武丁成王殷周之大仁也然地东不过
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蛮荆北不过朔方是以颂声
并作视听之类咸乐其生越裳氏重九译而献此非兵
革之所能致及其衰也南征不还齐桓救其难孔子定
其文以致乎秦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
害然地南不过闽粤北不过太原而天下溃畔祸卒在
于二世之末长城之歌至今未绝赖圣汉初兴为百姓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329-0284c.png
请命平定天下至孝文皇帝闵中国未安偃武行文当
此之时逸游之乐绝奇丽之赂塞郑卫之倡微矣夫后
宫盛色则贤者隐处佞人用事则诤臣杜口而文帝不
行故谥为孝文庙称太宗至于孝武太仓之粟红腐而
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乃探平城之事录冒
顿以来数为边害籍兵厉马因富民以攘服之西连诸
国至于安息东过碣石以元莬乐(音/乐)(音/郎)为郡北郤匈
奴万里更起营塞制南海以为八郡则天下断狱万数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329-0284d.png
民赋数百造盐铁酒𣙜之利以佐用度犹不能足当此
之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
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
想魂乎万里之外淮南王盗写虎符阴聘名士关东公
孙勇等诈为使者是皆廓地泰大征伐不休之故也今
天下独有关东关东大者独有齐楚民众久困连年流
离离其城郭相枕席于道路人情莫亲父母莫乐夫妇
至嫁妻卖子法不能禁义不能止此社稷之忧也今陛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329-0285a.png
下不忍悁悁之忿欲驱士众挤(子诣子/奚二反)之大海之中快
心幽冥之地非所以救助饥馑保全元元也诗云蠢尔
蛮荆大邦为雠言圣人起则后服中国衰则先畔动为
国家难自古而患之久矣何况乃复其南方万里之蛮
乎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与禽兽无异
本不足郡县置也颛颛独居一海之中雾露气湿多毒
草虫蛇水土之害人未见虏战士自死又非独珠厓有
珠犀玳瑁也弃之不足惜不击不损威其民譬犹鱼鳖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329-0285b.png
何足贪也臣窃以往者羌军言之暴师曾未一年兵出
不踰千里费四十馀万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
续之夫一隅为不善费尚如此况于劳师远攻亡士毋
功乎求之往古则不合施之当今又不便臣愚以为此
非冠带之国禹贡所及春秋所治皆可且无以为愿遂
弃珠厓专用恤关东为忧对奏上以问丞相御史御史
大夫陈万年以为当击丞相于定国以为前日兴兵击
之连年护军都尉校尉及丞凡十一人还者二人卒士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329-0285c.png
及转输死者万人以上费用三万万馀尚未能尽降今
关东困乏民难摇动捐之议是上乃从之珠厓由是罢
(按罢珠厓事史鉴俱载于三年春此本/独附二年之末恐未是今移入此处)捐之数召见言
多纳用时中书令石显用事捐之数短显以故不得官
后稀复见捐之贾谊曾孙也(捐之/传)夏四月乙未孝武园
白鹤馆灾翼奉上疏曰臣前言极阴生阳恐有火灾不
合明听未见省答臣窃内不自信今白鹤馆以四月乙
未时加于卯月宿亢灾与前地震同法臣奉乃深知天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329-0285d.png
道之可信也不胜拳拳愿复赐閒卒其终始上复延问
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
疏迭毁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
困国虚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曰臣闻
昔者盘庚改邑以兴殷道圣人美之窃闻汉德隆盛在
于孝文皇帝躬行节俭外省繇役其时未有甘泉建章
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
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329-0286a.png
承明耳孝文欲作一台度(大谷/反)用百金重民之财废而
不为其积土基至今犹存又下遗诏不起山坟故其时
天下大和百姓给足德流后嗣如令处于当今因此制
度必不能成功名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
有常也必有非常之主然后能立非常之功臣愿陛下
徙都于成周左据成皋右阻黾池前乡(读曰/向)崧高后介
大河建荥阳扶河东南北千里以为关而入敖仓地方
百里者八九足以自娱东厌(一叶/反)诸侯之权西远(于万/反)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329-0286b.png
羌胡之难陛下共(读曰/恭)已亡为按成周之居兼盘庚之
德万岁之后长为高宗汉家郊兆寝庙祭祀之礼多不
应古臣奉诚难亶(读曰/但)居而改作故愿陛下迁都正本
众制皆定亡复缮治宫馆不急之费岁可馀一年之畜
臣闻三代之祖积德以王然皆不过数百年而绝周至
成王有上贤之材因文武之业以周召为辅有司各敬
其事在位莫非其人天下甫二世耳然周公犹作诗书
深戒成王以恐失天下书则曰王毋若殷王纣其诗则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329-0286c.png
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监于殷骏命不易今汉初
取天下起于丰沛以兵征伐德化未洽后世奢侈国家
之费当数代之用非直费财又乃费士孝武之世暴骨
四夷不可胜数有天下虽未久至于陛下八世九主矣
虽有成王之明然亡周召(读曰/邵)之佐今东方连年饥馑
加之以疾疫百姓菜色或至相食地比震动天气溷浊
日光侵夺繇此言之执国政者岂可以不怀怵惕而戒
万分之一乎故臣愿陛下因天变而徙都所谓与天下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329-0286d.png
更始者也天道终而复始穷则反本故能延长而亡穷
也今汉道未终陛下本而始之于以永世延祚不亦优
乎如因丙子之孟夏顺太阴以东行到后七年之明岁
必有五年之馀蓄然后大行考室之礼虽周之隆盛亡
以加此唯陛下留神详察万世之策书奏天子异其意
答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
徙洛盘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
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翼奉/传)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329-0287a.png
贡禹上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太半以宽繇役(禹/传)
(禹考异曰贡禹传载于禹为御史大夫之后按百官表/ 以初元五年为御史大夫本纪罢甘泉建章宫卫在)
(三年不应禹五年尚以为言也当是传误/通鉴移于是年下诏之前为是今从之)天子悼恨萧
望之之死乃擢周堪为光禄勋堪弟子张猛为光禄大
夫给事中大见信任(刘向传百官表官考异曰荀纪载/于永光元年百 表载于此年今)
(从/表)是岁右将军典属国常惠薨(惠/传)执金吾冯奉世为右
将军典属国加诸吏之号(奉世/传)侍中卫尉许嘉为左将
(百官/表)淮阳相泰山郑宏以高第入为右扶风京师称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329-0287b.png
之宏所至皆著治迹条教法度为后所述(百官/表传)
  班固曰宣帝时良吏若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
  年张敞之属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王成黄
  霸朱邑龚遂郑宏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
  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廪廪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
初元四年是岁皇后曾祖父济南平陵王伯墓门梓柱
更生枝叶上出屋(五行志/荀纪)王莽生(五行/志)少府韦元成为
太子太傅(元成/传)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329-0287c.png
初元五年春正月以周子南君为周承休侯(本纪无按/原本 春)
(正月以下求殷后事未有/缘起当是脱误今补入)使诸大夫博士求殷后分散为
十馀姓郡国往往得其大家推求子孙绝不能纪时匡
衡议以为王者存二王后所以尊其先王而通三统也
其犯诛绝之罪者绝而更封他亲为始封君上承其王
者之始祖春秋之义诸侯不能守其社稷者绝今宋国
已不守其统而失国矣则宜更立殷后为始封君而上
承汤统非当继宋之绝侯也宜明得殷后而已今之故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329-0287d.png
宋推求其嫡久远不可得虽得其嫡嫡之先已绝不当
得立礼记孔子曰丘殷人也先师所共传宜以孔子世
为汤后上以其语不经遂见寝(梅福/传)三月行幸雍祠五
(本/纪)夏四月彗星出西北赤黄色长八尺所后数日长
丈馀东北指在参分(天文/志)诏曰朕之不逮序位不明众
僚久懬(古旷/字)未得其人元元失望上感皇天阴阳为变
咎流万民朕甚惧之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夭
不终命诗不云乎凡民有丧匍(步扶/反)(步得/反)救之其令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329-0288a.png
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罢
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
常平仓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赐宗室子有属籍
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三匹
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省刑罚七十馀事(又/东)
(观汉记载元帝初元五/年轻殊死刑三十四事)除光禄大夫以下至郎中保父
母同产之令令从官给事宫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
母兄弟通籍(本纪字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 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329-0288b.png
(也颜曰司马门者宫之外门也卫尉有八屯卫侯司马/主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
(马/门)御史大夫陈万年卒(荀/纪)子咸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
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
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
欲杖之曰乃公教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
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古謟/字)也万年乃不复言万年
死后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
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329-0288c.png
事颛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万年/传)六月辛酉长信少
府贡禹为御史大夫(百官/表)先是陈万年为御史大夫与
于定国并位论议无所拂至禹代为(按原本无陈万年/以下二十三字今)
(补/入)御史大夫数处駮议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
(于定/国传)华阴守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得贤御史之官
宰相之副九卿之右不可不选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
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
上乃下其事匡衡对以为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329-0288d.png
瞻仰明王所慎择也传曰下轻其上爵贱人图柄臣则
国家摇动而民不静矣今嘉从守丞而图大臣之位欲
以匹夫徒步之人而超九卿之右非所以重国家而尊
社稷也自尧之用舜文王之于太公犹试然后爵之又
况朱云者乎云素好勇数犯法亡命受易颇有师道其
行义未有以异今御史大夫禹絜白廉正经术通明有
伯夷史鱼之风海内莫不闻知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
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329-0289a.png
以明好恶嘉竟坐之(朱云/传)贡禹自在位数言得失书数
十上禹以为古民亡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
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
甚可悲痛宜令儿七岁去齿乃出口钱年二十乃算天
子下其议令民产子七岁乃出口钱自此始禹又言古
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于农故一夫不耕必有受其饥
者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
岁功十万人已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329-0289b.png
也凿池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藏空虚不能含气出云
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自五铢
钱起以来七十馀年民坐盗铸钱被刑者众富人积钱
满室犹亡厌足民心动摇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
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农夫父子暴
露中野不避寒暑捽(才兀/反)草杷(蒲巴/反)土手足胼(步千/反)
(竹尸/反)已奉谷租又出稿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
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穷则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329-0289c.png
起为盗贼何者末利深而惑于钱也是以奸邪不可禁
其原皆起于钱也疾其末者必绝其本宜罢采珠玉金
银铸钱之官无复以为币市井勿复贩卖除其租铢之
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一归于农复古道
便(禹/传)议者以为交易待钱布帛不可尺寸分裂禹议遂
(食货/志)禹又言诸宫奴婢十万馀人戏游亡事税良民
以给之岁费五六钜万宜免为庶人廪食令代关东戍
卒乘北边亭塞候望又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329-0289d.png
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又
言孝文皇帝时贵廉絜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
皆禁锢不得为吏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
疑者以与民亡赎罪之法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
断狱四百与刑错亡异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事辟地
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读曰/纵)(读曰/嗜)欲用度
不足乃行壹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
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郡国恐伏其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329-0290a.png
诛则择便巧史书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
轨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
大位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
(布内/反)逆而勇猛者贵于官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
多而光荣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何以谨慎为勇猛
而临官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
彘家富埶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故谓居官而置富者
为雄桀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329-0290b.png
之坏败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
士不得真贤相守崇财利诛不行之所致也今欲兴至
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臧者
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
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孔子匹夫之人耳以乐道正
身不解(读曰/懈)之故四海之内天下之君微孔子之言亡
所折中(竹仲/反)况乎以汉地之广陛下之德处南面之尊
秉万乘之权因天地之助其于变世易俗调和阴阳陶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329-0290c.png
冶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自成康以来几且千
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
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陛下诚深念高祖之
苦醇法太宗之治正己以先下选贤以自辅开进忠正
致诛奸臣远放谄佞放出园陵之女罢倡乐绝郑声去
甲乙之帐退伪薄之物修节俭之化驱天下之民皆归
于农如此不懈则三王可侔五帝可及唯陛下留意省
察天下幸甚天子虽未尽从然嘉其质直之意(禹/传)匈奴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329-0290d.png
郅支单于自以道远又恐汉拥护呼韩邪而不助已困
辱汉使江乃始等遣使奉献因求侍子愿为内附汉议
遣卫司马长安谷吉送之既至郅支单于怒竟杀吉等
(考异曰按陈汤传初元四年郅支求侍子元纪五年谷/吉使奴匈不还又汤传云御史大夫贡禹议吉不可遣)
(按禹今年六月始为御史大夫或者郅支以四年求/侍子而吉以五年使匈奴也今从通鉴载于五年)
禹奏言古者天子七庙今孝惠孝景庙皆亲尽宜毁及
郡国庙不应古礼宜正定天子是其议未及施行十二
月丁未禹卒天子赐钱百万以其子为郎丁巳长信少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329-0291a.png
府薛广德为御史大夫广德为人温雅有酝籍及为三
公直言谏争(韦元成贡禹薛/广德传百官表)琅邪诸葛丰为司𨽻校尉
刺举无所避京师为之语曰间何阔逢诸葛上嘉其节
加丰秩光禄大夫时侍中许章以外属贵幸奢淫不奉
法度宾客犯事与章相连丰案劾章欲奏其事适逢许
章私出丰驻车举节诏章曰下欲收之章迫窘驰车去
丰追之许侍中因得入宫门自归上丰亦上奏于是收
丰节司𨽻去节自丰始丰上书谢曰臣丰驽怯文不足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329-0291b.png
以劝善武不足以执邪陛下不量臣能否拜为司𨽻校
尉未有以自效复秩臣为光禄大夫官尊责重非臣所
当处也又迫年岁衰暮常恐卒填沟渠无以报厚德使
论议士讥臣无补长获素餐之名故常愿捐一旦之命
不待时而断奸臣之首县于都市编书其罪使四方明
知为恶之罚然后却就斧钺之诛诚臣所甘心也夫以
布衣之士尚犹有刎颈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
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329-0291c.png
家之政邪秽浊溷之气上感于天是以灾变数见百姓
困乏此臣下不忠之效也臣诚耻之亡已凡人情莫不
欲安存而恶危亡然忠臣直士不避患害者诚为君也
今陛下天覆地载物无不容使尚书令尧赐臣丰书曰
司𨽻者刺举不法善善恶恶非得颛之也勉处中和顺
经术意恩深德厚臣丰顿首幸甚臣窃不胜愤懑(音/满)
赐清宴唯陛下裁幸上不许是后所言益不用(诸葛/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