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329-020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年纪卷十七    宋 王益之 撰
  武帝
太始元年春正月徙郡国吏民豪桀于茂陵(本纪本考/异曰 纪)
(又有云陵字颜注曰此当云云阳写者误为陵耳赵倢/伃死葬云阳至昭帝即位始尊为皇太后而起云陵武)
(帝时未有云陵此言是也又谓茂陵帝所自起而云阳/甘泉所居故总使徙豪杰也此言恐未然荀纪云徙豪)
(杰于茂陵陵在云阳如荀氏说是徙豪杰于茂陵/之云阳耳非两处也通鉴削去云阳二字今从之)乙巳
晦日有食之(五行/志)大司农桑宏羊贬为搜粟都尉(百官/表)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329-0200b.png
二年春三月更黄金为麟趾袅蹄(本/纪)初天子始建汉家
之封而太史令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
且卒而子迁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
还报命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谈执迁手而泣曰余先
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
世中衰绝于余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
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是命也夫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329-0200c.png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此孝之大也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
周召之风达太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
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
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诸侯相兼
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余为
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
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卒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329-0200d.png
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
太初元年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迁遭李陵之祸幽于
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
毁不用矣退而深维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
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
逐著离骚左邱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
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
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329-0201a.png
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
自黄帝始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唐
尧逊位虞舜不台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
一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夏桀淫骄
乃放鸣条作夏本纪第二维契作商爰及成汤太甲居
桐德盛阿衡武丁得说乃称高宗帝辛湛湎诸侯不享
作殷本纪第三维弃作稷德盛西伯武王牧野实抚天
下幽厉昏乱既丧酆镐陵迟至赧洛邑不祀作周本纪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329-0201b.png
第四维秦之先伯翳佐禹穆公思义悼豪之旅以人为
殉诗歌黄鸟昭襄业帝作秦本纪第五始皇既立并兼
六国销锋铸鐻维偃干革尊号称帝矜武任力二世受
运子婴降虏作始皇本纪第六秦失其道豪杰并扰项
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
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
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
第八惠之早霣诸吕不台崇彊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329-0201c.png
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汉既初兴
继嗣不明迎王践阼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
恩博施厥称太宗作孝文本纪第十诸侯骄恣吴首为
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
纪第十一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建
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维三代尚矣
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
代世表第一幽厉之后周室衰微诸侯专政春秋有所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329-0201d.png
不纪而谱牒经略五霸更盛衰欲睹周世相先后之意
作十二诸侯年表第二春秋之后陪臣秉政彊国相王
以至于秦卒并诸夏灭封地擅其号作六国年表第三
秦既暴虐楚人发难项氏遂乱汉乃扶义征伐八年之
间天下三嬗事繁变众故详著秦楚之际月表第四汉
兴以来至于太初百年诸侯废立分削谱纪不明有司
靡踵彊弱之原云以世作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维
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329-0202a.png
杀身陨国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惠景之间维申
功臣宗属爵邑作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北讨强胡南
诛劲越征伐夷蛮武功爰列作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
八诸侯既强七国为从子弟众多无爵封邑推恩行义
其势销弱德归京师作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国有贤相
良将民之师表也维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贤者
记其治不贤者彰其事作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
十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物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329-0202b.png
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乐
者所以移风易俗也自雅颂声兴则已好郑卫之音郑
卫之音所从来久矣人情之所感远俗则怀比乐书以
述来古作乐书第二非兵不强非德不昌黄帝汤武以
兴桀纣二世以崩可不慎欤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
孙吴王子能绍而明之切近世极人变作律书第三律
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翲忽
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作历书第四星气之书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329-0202c.png
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
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受命而王封禅之符䍐用
用则万灵罔不禋祀追本诸神名山大川礼作封禅书
第六维禹浚川九州攸宁爰及宣防决渎通沟作河渠
书第七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极则玩巧并兼兹殖争
于机利去本趋末作平准书以观事变第八太伯避历
江蛮是适文武攸兴古公王迹阖庐弑僚宾服荆楚夫
差克齐子胥鸱夷信嚭亲越吴国既灭嘉伯之让作吴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329-0202d.png
世家第一申吕肖矣尚父侧微卒归西伯文武是师功
冠群公缪权于幽番番黄发爰飨营邱不背柯盟桓公
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田阚争宠姜姓解亡嘉父之
谋作齐太公世家第二依之违之周公绥之愤发文德
天下和之辅翼成王诸侯宗周隐桓之际是独何哉三
桓争彊鲁乃不昌嘉旦金縢作周公世家第三武王克
纣天下未协而崩成王既幼管蔡疑之淮夷叛之于是
召公率德安集王室以宁东土燕易之禅乃成祸乱嘉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329-0203a.png
甘棠之诗作燕世家第四管蔡相武庚将宁旧商及旦
摄政二叔不飨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大任十子周以宗
强嘉仲悔过作管蔡世家第五王后不绝舜禹是说维
德休明苗裔蒙烈百世享祀爰周陈杞楚实灭之齐田
既起舜何人哉作陈杞世家第六收殷馀民叔封始邑
申以商乱酒材是告及朔之生卫倾不宁南子恶蒯聩
子父易名周德卑微战国既强卫以小弱角独后亡嘉
彼康诰作卫世家第七嗟箕子乎嗟箕子乎正言不用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329-0203b.png
乃反为奴武庚既死周封微子襄公伤于泓君子孰称
景公谦德荧惑退行剔成暴虐宋乃灭亡嘉微子问太
师作宋世家第八武王既崩叔虞邑唐君子讥名卒灭
武公骊姬之爱乱者五世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六卿
专权晋国以耗嘉文公锡圭鬯作晋世家第九重黎业
之吴回接之殷之季世粥子牒之周用熊绎熊渠是续
庄王之贤乃复国陈既赦郑伯班师华元怀王客死兰
咎屈原好䛕信谗楚并于秦嘉庄王之义作楚世家第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329-0203c.png
十少康之子实宾南海文身断发鼋鳝与处既守封禺
奉禹之祀句践困彼乃用种蠡嘉句践夷蛮能修其德
灭强吴以尊周室作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桓公之东
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议祭仲要盟郑久不昌子
产之仁绍世称贤三晋侵伐郑纳于韩嘉厉公纳惠王
作郑世家第十二维骥騄耳乃章造父赵夙事献衰续
厥绪佐文尊王卒为晋辅襄子困辱乃禽智伯主父生
缚饿死探爵王迁辟淫良将是斥嘉鞅讨周乱作赵世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329-0203d.png
家第十三毕万爵魏卜人知之及绛戮干戎翟和之文
侯慕义子夏师之惠王自矜齐秦攻之既疑信陵诸侯
罢之卒亡大梁王假厮之嘉武佐晋文申霸道作魏世
家第十四韩厥阴德赵武攸兴绍绝立废晋人宗之昭
侯显列申子庸之疑非不信秦人袭之嘉厥辅晋匡周
天子之赋作韩世家第十五完子避难适齐为援阴施
五世齐人歌之成子得政田和为侯王建动心乃迁于
共嘉威宣能拨浊世而独宗周作田敬仲完世家第十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329-0204a.png
六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
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
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桀纣失其道
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
陈涉世家第十八成皋之台薄氏始基诎意适代厥崇
诸窦栗姬偩贵王氏乃遂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
若斯作外戚世家第十九汉既谲谋禽信于陈越荆剽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329-0204b.png
轻乃封弟交为楚王爰都彭城以彊淮泗为汉宗藩戊
溺于邪礼复绍之嘉游辅祖作楚元王世家第二十维
祖师旅刘贾是与为布所袭丧其荆吴营陵激吕乃王
琅邪怵午信齐往而不归遂西入关遭立孝文获复王
燕天下未集贾泽以族为汉藩辅作荆燕世家第二十
一天下已平亲属既寡悼惠先壮实镇东土哀王擅兴
发怒诸吕驷钧暴戾京师弗许厉之内淫祸成主父嘉
肥股肱作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楚人围我荥阳相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329-0204c.png
守三年萧何填抚山西推计踵兵给粮食不绝使百姓
爱汉不乐为楚作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与信定魏破
赵拔齐遂弱楚人续何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宁嘉参
不伐功矜能作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运筹帷幄之中
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
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六奇既用诸侯宾从
于汉吕氏之事平为本谋终安宗庙定社稷作陈丞相
世家第二十六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329-0204d.png
吴楚之兵亚夫驻于昌邑以厄齐赵而出委以梁作绛
侯世家第二十七七国叛逆蕃屏京师唯梁为捍偩爱
矜功几获于祸嘉其能距吴楚作梁孝王世家第二十
八五宗既王亲属洽和诸侯大小为藩爰得其宜僣拟
之事稍衰贬矣作五宗世家第二十九三子之王文辞
可观作三王世家第三十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
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
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李耳无为自化清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329-0205a.png
净自正韩非揣事情循势理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自
古王者而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作司马穰苴列传
第四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
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作孙子吴起列传第五维
建遇谗爰及子奢尚既匡父伍员奔吴作伍子胥列传
第六孔氏述文弟子兴业咸为师傅崇仁厉义作仲尼
弟子列传第七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彊霸孝公后世
遵其法作商君列传第八天下患衡秦无餍而苏子能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329-0205b.png
存诸侯约从以抑贪彊作苏秦列传第九六国既从亲
而张仪能明其说复散解诸侯作张仪列传第十秦所
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作樗里甘茂列传第十
一苞河山围大梁使诸侯敛手而事秦者魏冉之功作
穰侯列传第十二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
为率破荆灭赵王剪之计作白起王剪列传第十三猎
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
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好客喜士士归于薛为齐捍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329-0205c.png
楚魏作孟尝君列传第十五争冯亭以权如楚以救邯
郸之围使其君复称于诸侯作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
六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
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以身徇君遂脱彊秦使驰说
之士南乡走楚者黄歇之义作春申君列传第十八能
忍诟(音/逅)于魏齐而信威于彊秦推贤让位二子有之作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率行其谋连五国兵为弱燕报
彊齐之雠雪其先君之耻作乐毅列传第二十能信意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329-0205d.png
彊秦而屈体廉子用徇其君俱重于诸侯作廉颇蔺相
如列传第二十一湣王既失临淄而奔莒唯田单用即
墨破走骑劫遂存齐社稷作田单列传第二十二能设
诡说解患于围城轻爵禄乐肆志作鲁仲连邹阳列传
第二十三作辞以讽諌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作屈原
贾生列传第二十四结子楚亲使诸侯之士斐然争入
事秦作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
明其信豫让义不为二心作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能明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329-0206a.png
其画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谋首作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
固建榆中作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填赵塞常山以广河
内弱楚权明汉王之信于天下作张耳陈馀列传第二
十九收西河上党之兵从至彭城越之侵掠梁地以苦
项羽作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以淮南畔楚归汉汉用
大司马殷卒破子羽于陔下作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楚
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329-0206b.png
二以灭项籍作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楚汉相距巩洛
而韩信为填颍川卢绾绝籍粮饷作韩信卢绾列传第
三十三诸侯畔项王唯齐连子羽城阳汉得以间遂入
彭城作田儋列传第三十四攻城野战获功归报哙商
有力焉非独鞭策又与之脱难作樊郦列传第三十五
汉既初定文理未明苍为主计整齐度量序律历作张
丞相列传第三十六结言通使约怀诸侯诸侯咸亲归
汉为藩辅作郦生陆贾列傅第三十七欲详知秦楚之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329-0206c.png
事惟周緤常从高祖平定诸侯作傅靳蒯成列传第三
十八徙彊族都关中和约匈奴明朝廷礼次宗庙仪法
作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能摧刚作柔卒为列臣
栾公不劫于势而倍死作季布栾布列傅第四十敢犯
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画作袁盎晁错
列传第四十一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贤人增主之明作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敦厚慈孝讷于言敏于行
务在鞠躬君子长者作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守节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329-0206d.png
切直义足以言廉行足以厉贤任重权不可以非理挠
作田叔列传第四十四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
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而仓公可谓近之矣作扁鹊仓公
列传第四十五维仲之省厥濞王吴遭汉初定以填抚
江淮之间作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吴楚为乱宗属唯
婴贤而喜士士乡之率师抗山东荥阳作魏其武安列
传第四十七智足以应近世之变宽足用得人作韩长
孺列传第四十八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329-0207a.png
乡之作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自三代已来丐奴常为
中国患害欲知彊弱之时设备征讨作丐奴列传第五
十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作卫将军骠
骑列传第五十一大臣宗室以侈靡相高唯宏用节衣
食为百吏先作平津侯列传第五十二汉既平中国而
佗能集扬越以保南藩纳贡职作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吴之叛逆瓯人斩濞葆守封禺为臣作东越列传第五
十四燕丹散乱辽间满收其亡民厥聚海东以集真藩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329-0207b.png
葆塞为外臣作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唐蒙使略通夜郎
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作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子虚之事大人赋说靡丽多誇然其指风諌归于无为
作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黥布叛逆子长国之以填
江淮之南安剽楚庶民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奉
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
列传第五十九正衣冠立于朝廷而群臣莫敢言浮说
长孺矜焉好荐人称长者壮有溉作汲郑列传第六十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329-0207c.png
自孔子卒京师莫崇庠序唯建元元狩之间文辞粲如
也作儒林列传第六十一民倍本多巧奸轨弄法善人
不能化唯一切严削为能齐之作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汉既通使大夏而西极远蛮引领内乡欲亲中国作大
宛列传第六十三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
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作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夫事人
君能说主耳目和主颜色而获亲近非独色爱能亦各
有所长作佞幸列传第六十五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329-0207d.png
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第六十
六齐楚秦赵为日者各有俗所用欲循观其大旨作日
者列传第六十七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
吉凶略窥其要作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布衣匹夫之人
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
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统
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
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329-0208a.png
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
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
宏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曰于戏余维先人尝掌斯
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世主天官至于
余乎钦念哉钦念哉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
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
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329-0208b.png
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
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
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
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
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
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
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第七十(史记太史公叙传陵考异曰吕氏大事记载于/天汉二年迁坐李 事后按迁序传云述往事)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329-0208c.png
(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武纪更黄/金为麟趾盖太始之二年也今附于为麟趾之后)九月
御史大夫杜周卒(本/纪)周为吏深刻尝冬狱未竟会立春
有宽大令周蹋地叹曰复假吾数十日足吾事矣其酷
暴如此(荀/纪)是岁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首起池
阳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广袤三百里溉田四千五百
馀顷因名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举锸成云决渠为雨水流灶下鱼
跳入釜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329-0208d.png
京师百万馀口言此两渠之饶也(沟洫志/荀纪)
三年是岁皇子弗陵生弗陵母曰河间赵倢伃初帝巡
狩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天子亟使使召之既至
女两手皆拳上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拳夫
人进为倢伃(外戚/传)直指使者江充为水衡都尉(百官/表)
本姓齐有女弟善鼓琴歌舞嫁之赵太子丹齐得幸于
赵王为上客久之太子疑齐以已阴私告王与齐忤使
吏逐捕齐不得收系其父兄按验皆弃市齐遂绝迹亡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329-0209a.png
西入关更名充诣阙告太子丹与同产姊及王后宫奸
乱交通郡国豪猾攻剽(频妙/反)为奸吏不能禁书奏天子
怒遣使者诏郡发吏卒围赵王宫收捕太子丹移系魏
郡诏狱与廷尉杂治法至死赵王彭祖帝异母兄也上
书讼太子罪言充逋逃小臣苟为奸讹(古讹/字)激怒圣朝
欲取必于万乘以复私怨后虽烹醢计犹不悔臣愿选
从赵国勇敢士从军击丐奴极尽死力以赎丹罪上不
许久之竟赦出丹后彭祖入朝因帝姊平阳隆虑公主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329-0209b.png
求复立丹为太子上不许(数语见/赵王传)初充召见犬台宫自
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为人魁岸容貌甚
壮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既至前问
以当世政事上说之充因自请愿使丐奴诏问其状充
对曰因变制宜以敌为师事不可豫图上以充为谒者
使丐奴还拜直指绣衣使者督三辅盗贼禁察踰侈贵
戚近臣多奢僣充皆举劾奏请没入车马令身待北军
击丐奴奏可充即移书光禄勋中黄门逮名近臣侍中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329-0209c.png
诸当诣北军者移劾门卫禁止无令得出入宫殿于是
贵戚子弟惶恐皆见上叩头求哀愿得入钱赎罪上许
之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千万上以充忠直奉法
不阿所言中意充出逢馆陶长公主行驰道中充呵问
之公主曰有太后诏充曰独公主得行车骑皆不得尽
劾没入官后迁为水衡都尉(江充/传)
四年夏四月幸不其(音/基)祠神人于交门宫若有乡坐拜
者作交门之歌秋七月赵有蛇从郭外入邑与邑中蛇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329-0209d.png
群斗孝文庙下邑中蛇死(本/纪)
征和元年光禄大夫公孙遗守少府(百官/表)楼兰王死国
人来请质子在汉者欲立之质子常坐汉法下蚕室宫
刑故不遣报曰侍子天子爱之不能遣其更立其次当
立者楼兰更立王汉复责其质子亦遣一子质丐奴(西/域)
(传/)
二年春正月有司案验公孙贺穷治所犯遂父子死狱
(贺/传)涿郡铁官铸钱铁销皆飞上去(五行/志)三月丁巳制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329-0210a.png
诏御史故丞相贺倚旧故乘高埶而为邪兴美田以利
子弟宾客不顾元元无益边谷货赂上流朕忍之久矣
终不自革乃以边为援使内郡自省作车又令耕者自
转以困农烦扰畜者重马伤耗武备衰减下吏妄赋百
姓流亡又诈为诏书以奸传朱安世狱已正于理以涿
郡太守刘屈氂为左丞相(考异曰汉书百官表云四月/壬申丞相贺下狱五月丁巳)
(屈氂为左丞相荀纪载春正月贺死三月丁巳屈氂相/二书不同按汉书本纪载贺死于正月五行志载屈氂)
(相于三月史记将相名臣表亦云三月丁巳又屈氂传/载拜相诏曰征和二年春制诏御史皆与荀纪合疑百)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329-0210b.png
(官表误今/从荀纪)分丞相长史为两府以待天下远方之选夫
亲亲任贤周唐之道也以澎户二千二百封左丞相为
澎侯(屈氂/传)初公孙敖击丐奴至余吾亡士多下吏当斩
诈死亡居民间至是觉复系坐妻为巫蛊族(敖传汉考/异曰 书)
(本纪书太始元年春正月因杅将军敖有罪要斩荀纪/通鉴据此皆载于太始元年按卫霍传云敖击丐奴至)
(余吾亡士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后觉复/系坐妻为巫蛊族敖既卫氏党所坐巫蛊必与曹宗卫)
(伉事相连同诛是时去余吾之战已五六年矣当以/传为正故吕氏大事记据传载于征和二年今从之)
上晚得戾太子甚爱之及长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已会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329-0210c.png
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埋木人祭祀之上乃使江
充入宫掘地求蛊充云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太子惧
斩江充发兵与丞相刘屈氂战(考异曰吕氏解题曰通/鉴引汉武故事诸书载)
(其始末甚详如言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女巫往来宫中教美人度厄每屋辄埋木人)
(祭祀之因妒忌恚詈更相告讦以为祝诅上心既以为/疑因是体不平此理之必然盖可信也如载太子曰吾)
(人子安敢擅诛不如归谢幸得无罪太子将往之甘泉/而江充持太子甚急太子计不知所出遂从石德计苏)
(文亡归甘泉说太子反状上曰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乃使使召太子使者不敢进归报云太子反已)
(成欲斩臣臣逃归上大怒以汉书考之戾太子传载石/德画捕充之策止云太子急然德言而己未尝有自归)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329-0210d.png
(谢罪之说也江充特阳声言太子宫得木人帛书当奏/闻耳非敢如狱吏治庶僚禁止其朝谒也藉使充果持)
(太子急太子尚不得往甘泉亦何由能发兵乎刘屈氂/传载太子发兵入丞相府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上怒)
(曰丞相无周公之风矣周公不诛管蔡乎长史既乘疾/置必先苏文至甘泉武帝闻变之始其怒如此必不能)
(谅太子之无他而遣使召/之也此皆非事实今不取)太子兵败南奔覆盎城门(汉/武)
(故/事)亚谷侯卢贺坐受太子节掠死东城侯居股与太子
举兵谋反开陵侯建禄舍太子所私幸女子皆要斩(侯/表)
吏士劫略者皆徙敦煌郡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
诸城门(屈氂传马按百官表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 十二城门候水经注云东出北头第)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329-0211a.png
(一门名宣平门亦曰东城门其郭门曰东都门即逄萌/挂冠处也第二门名清明门亦曰凯门又曰籍田门第)
(三门名霸城门又曰青城门南出东头第一门名覆盎/门亦曰下杜门又曰端门第二门名安门亦曰鼎路门)
(第三门名平门北对未央宫西出南头第一门名章门/亦曰光毕门又曰便门第二门名直门又曰龙楼门第)
(三门名西城门亦曰雍门又曰函里门北出西头第一/门名横门其外郭有都门有棘门第二门名洛门亦曰)
(朝门第三门名杜门亦曰利城门凡此诸门皆通达九/逵三途洞开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涂之经)
(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上怒甚群下忧惧不知所出壶关三老茂
上书曰臣闻父者犹天母者犹地子犹万物也故天平
地安阴阳和调物乃茂成父慈母爱室家之中子乃孝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329-0211b.png
顺阴阳不和则万物夭伤父子不和则室家丧亡故父
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虽有粟吾岂得而食
诸昔者虞舜孝之至也而不中(竹仲/反)于瞽瞍孝已被谤
伯奇放流骨肉至亲父子相疑何者积毁之所生也由
是观之子无不孝而父有不察(按戾太子传此下有今/皇太子为汉适嗣一段)
(叙戾太子及江充等事/此本不载文义未明)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比干
尽仁而遗其身忠臣竭诚不顾鈇钺之诛以陈其愚志
在匡君安社稷也诗云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唯陛下宽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329-0211c.png
心尉意少察所亲臣不胜惓惓出一旦之命待罪建章
阙下书奏天子感寤然尚未显言赦之也(考异曰荀纪/以为令狐茂)
(汉武故事以为郑茂二者不同汉书不载姓今从之故/事又云茂上书上感寤赦反者拜郑茂为宣慈校尉持)
(节徇三辅赦太子太子欲出疑弗实吏捕太子急太子/自杀温公云是时上若赦太子当诏吏勿捕此说恐妄)
(故通鉴削去止云书奏天子感寤/然尚未显言赦之也今从通鉴)八月辛亥吏围捕太
子太子自度不得脱即入室距户自经(戾太子/传本纪)巫蛊之
祸起自朱世安成于江充遂及公主皇后太子皆败(公/孙)
(贺/传)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329-0211d.png
  班固赞曰巫蛊之祸岂不哀哉此不惟一江充之
  辜亦有天时非人力所致焉建元六年蚩尤之旗
  见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而戾太子生(考异曰/班氏本)
  (文云建元六年蚩尤之旗见其长竟天后遂命将/出征略取河南建置朔方其春戾太子生按建元)
  (六年长星见元朔元年戾太子生盖相去七年矣/又元朔二年始置朔方乃在太子既生之后一岁)
  (此赞殊为乖误/今微为删润云)自是师行三十年兵所诛屠夷灭
  死者不可胜数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
  太子父子皆败故太子生长于兵与之终始何独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329-0212a.png
  一嬖臣哉故曰兵犹火也弗戢必自焚信矣是以
  仓颉作书止戈为武圣人以武禁暴整乱止息兵
  戈非以为残而兴纵之也
卫太子败燕王旦自以次第当立使使上书求入宿卫
帝见其书击地怒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
之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于是即斩其使者于
阙下后坐藏匿亡命削良乡安次文安三县帝由是恶
(燕王传褚先/生补史记)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329-0212b.png
三年春正月时右辅都尉王䜣守右扶风上数过扶风
宫馆驰道修治供(居用/反)(竹亮/反)办上嘉之驻车拜䜣为
(王䜣传/百官表)三月遣贰师将军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御
史大夫商邱成二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四万骑出
酒泉成至浚稽山与虏战多斩首通至天山虏引去因
降车师皆引兵还贰师与虏战乘胜追至范夫人城闻
其家以巫蛊族灭因并众降匈奴(按原本脱三月以下/至此下文广利降匈)
(奴事首尾不具今从/本纪匈奴传补入)是岁汉兵之出击匈奴者不得言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329-0212c.png
功多少功不得御有诏捕太医令随但言贰师家室族
灭使广利得降匈奴(史记匈/奴传)初李夫人蚤卒上怜悯焉
以后礼葬后复以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及广利降匈奴
家族灭矣(李夫/人传)自贰师没后汉新失大将军士卒数万
人不复出兵(匈奴/传)九月故城父令公孙勇与客胡倩等
谋反倩诈称光禄大夫从车骑数十言使督盗贼郑人
田广明为淮阳大守觉知发兵皆捕斩焉而公孙勇衣
绣衣乘驷马车至圉圉使小史侍之亦知其非是守尉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329-0212d.png
魏不害与厩啬夫江德尉史苏昌共收捕之上封不害
为当涂侯德轑(音/辽)阳侯昌蒲侯初四人俱拜于前小史
窃言上问言何对曰为侯者得东归不上曰女欲不贵
矣女乡名为何对曰名遗乡上曰用遗女矣于是赐小
史爵关内侯食遗乡六百户(田广明/传本纪)高寝郎长陵田千
秋上急变讼太子冤上怜太子无辜乃作思子宫为归
来望思之台于湖天下闻而悲之(田千秋戾/太子传)
  班固曰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329-0213a.png
  君子履信思顺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故田千秋
  指明蛊情彰太子之冤千秋材知未必能过人也
  以其销恶运遏乱原因衰激极道迎善气传得天
  人之祐助云
四年二月丁酉雍县无云如雷者三或如虹气苍黄若
飞鸟集棫阳宫南声闻四百里陨石二黑如黳有司以
为美祥以荐宗庙(郊祀志/本纪)夏六月丁巳以大鸿胪田千秋为
丞相(百官/表)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329-0213b.png
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
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使者还道单
于语帝以为辱命欲下之吏良久乃贳之然千秋为人
敦厚有智居位自称踰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
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
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
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
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329-0213c.png
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
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
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
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
入匈奴有司无所发今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
至今馀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
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
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千秋/传)帝初通西域置校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329-0213d.png
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
及贰师以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宏
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
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
渠种五榖与中国同时熟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缯
可以易榖食宜给足不可乏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
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地图形通利沟渠
务使以时益种五榖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属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329-0214a.png
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榖募民壮健
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
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为便臣谨遣徵事臣
昌分部行边严敇太史都尉明熢火选士马谨斥候蓄
茭草愿陛下遣使使西国以安其意臣昧死请上乃下
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
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
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329-0214b.png
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
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
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
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骡橐
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甚
众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
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329-0214c.png
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
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熢火乏失亦上集不
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
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由是不
复出军而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
民也(西域/传)
  班固曰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子容/反)西国
  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西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329-0214d.png
  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
  幕南无王庭遭值文景元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
  财力有馀士马强盛故能睹犀布玳(音/代)(音/妹)则建
  珠崖七郡感枸(音/矩)酱竹杖则开牂柯越巂闻天马
  蒲萄则通大宛安息自是之后明珠文甲通犀翠
  羽之珍盈于后宫蒲梢(所交/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
  充于黄门钜象师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
  方异物四面而至于是广开上林穿昆明池营千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329-0215a.png
  门万户之宫立神明通天之台兴造甲乙之帐落
  以随珠和璧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
  中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
  砀(徒浪/反)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读曰/示)之及
  赂遗赠送万里相奉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
  度不足乃𣙜酒酤筦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
  船租及六畜民力屈(其勿/反)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
  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329-0215b.png
  于郡国然后胜之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
  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工犬/反)岁代
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圳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
尺曰圳长终亩一亩三圳一夫三百圳而播种于圳中
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隤(音/颓)其土以附苗根故其诗
曰或芸或耔黍稷儗儗(音/拟)芸除草也耔附根也言苗稍
壮每耨辄附根比(必寐/反)盛暑陇尽而根深能(读曰/耐)风与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329-0215c.png
旱故儗儗而盛也其耕耘下种田器皆有便巧率十二
夫为田一井一屋故亩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
收常过缦(莫干/反)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使教田太
常三辅大农置工巧奴与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
长三老力田及里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
民或苦少牛无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音/晚)
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率多人者田日三十
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试以离宫卒田其宫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329-0215d.png
(而缘/反)地课得榖皆多其旁田亩一斛以上令命家田
三辅公田又教边郡及居延城是后边城河东宏农三
辅太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榖多(食货/志)秋八月辛
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本纪荀纪作考异曰荀纪作/七月汉书 八月按长历是)
(年九月壬戌朔/言八月是也)是岁初置司𨽻校尉持节从中都官徒
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其兵察三辅三河宏
(百官/表)大鸿胪戴仁坐祝诅诛上以淮阳太守田广明
连禽大奸徵入为大鸿胪(百官表/广明传)匈奴单于遣使遗汉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329-0216a.png
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彊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
以自烦今欲与汉闿大关娶汉女为妻岁给遗我蘖酒
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
汉遣使者报送其使单于使左右难汉使者曰汉礼义
国也贰师道前太子发兵反何也使者曰然乃丞相私
与太子争斗太子发兵欲诛丞相丞相诬之故诛丞相
此子弄父兵当笞小过耳孰与冒顿单于身杀其父代
立常妻后母禽兽行也单于留使者(匈奴/传)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329-0216b.png
后元元年夏六月御史大夫商邱成坐祝诅自杀(本纪/百官)
(表堂考异曰功臣表云邱成坐为詹事侍祠孝文庙醉/歌 下曰出居安能郁郁大不敬自杀百官表云坐祝)
(诅成不为詹事功臣表误也今不取本按百官表商邱/成以征和二年九月为御史大夫此 于此处书邱成)
(自杀而征和二年不书为/御史大夫日月疑有脱误)是岁京兆尹建坐祝诅要斩
(百官/表)汉兴功臣子孙讫于后元之年靡有孑遗耗矣(汉/书)
(功臣/表序)
二年春二月丁卯以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为大司马
大将军驸马都尉光禄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329-0216c.png
上官桀为左将军以太仆并左将军(百官/表)搜粟都尉桑
宏羊为御史大夫皆拜床下与田千秋俱受遗诏辅少
(荀/纪)上官桀始为羽林期门郎从帝上甘泉天大风车
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雨下盖辄御上
奇其才力迁未央厩令(外戚/传)丁卯帝崩上尊号曰考武
皇帝(荀/纪)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
号曰孝武皇后(李夫/人传)
  班固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329-0216d.png
  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考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
  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绍周后
  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
  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
  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考异曰如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举俊茂兴太学)
  (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绍周后此皆其可述者也/至于恊音律作诗乐建封袒礼百神徒为纷纷耳)
  (今删去/此四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