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329-01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年纪卷十四    宋 王益之 撰
  武帝
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获兽一角而五蹄若
(蒲交/反)然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作白麟歌时
又得奇木其枝旁出辄复合于木上上异此二物博谋
群臣谒者给事中济南终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
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南越窜屏葭苇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329-0159b.png
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有司临境而东瓯内附闽王
伏辜南越赖救北胡随畜荐居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
能摄大将军秉钺单于奔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是泽
南洽而威北畅也若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俟贤县
赏待功能者进以保禄罢(读曰/疲)者退而劳力刑于宇内
矣履众美而不足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
职之所宜封禅之君无闻焉夫天命初定万事草创及
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329-0159c.png
故周至成王然后制定而休徵之应见陛下盛日月之
光垂圣恩于勒成专神明之敬奉燔瘗于郊宫献享之
精交神积和之气塞明而异兽来获宜矣昔武王中流
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
未见于神祇而获兽以馈此天之所以示飨而上通之
符合也宜因昭时令日改定告元苴白茅于江淮发嘉
号于营邱以应缉熙使著事者有纪焉盖六鹢退飞逆
也白鱼登舟顺也夫明闇之徵上乱飞鸟下动渊鱼各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329-0159d.png
以类推今野兽并角明同本也众支内附示无外也若
此之应殆将有解编发削左衽袭冠带要衣裳而蒙化
者焉斯拱而俟之耳对奏上甚异之后越地及匈奴名
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竹仲反祀本纪封/禅书郊 志军传)
司马安为中尉(百官/表)十一月淮南王安衡山王赐谋反
(本/纪)先是淮南王安坐东宫召楚人伍被与谋曰将军
上被怅然曰上宽赦大王王复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
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329-0160a.png
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王怒系伍被父
母囚之三月复召曰将军许寡人乎被曰不直来为大
王画耳臣闻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故圣人万
举而万全文王一动而功显万世列为三王此所谓因
天心以动作者也秦为无道穷奢极虐百姓思乱者十
家而八客谓高皇帝曰时可矣高皇帝曰待之圣人当
起东南间不一年陈胜吴广发矣高皇始于丰沛一倡
天下不期而响应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谓蹈瑕候间因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329-0160b.png
秦之亡而动者也今大王见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独
不观近世之吴楚乎夫吴王王四郡之众地方数千里
内铸销铜以为钱东煮海水以为盐上取江陵木以为
船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两车国富民众行珠玉金帛
赂诸侯宗室大臣独窦氏不与计定谋成举兵而西破
于大梁奔走而东身死绝祀为天下笑夫以吴越之众
不能成功者何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兵众
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大王不从臣计臣窃悲大王为群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329-0160c.png
臣先死于东宫也王涕泣而起王有孽子不害有子建
材高有气常怨望太子不省其父又怨时诸侯皆得分
子弟为侯而淮南独二子一为太子建父独不得为侯
建阴结交欲告败太子以其父代之太子知之数捕系
而榜笞建建具知太子之谋欲杀汉中尉即使所善寿
春庄正上书于天子曰淮南王孙建材能高淮南王王
后荼荼子太子迁常疾害建建父不害无罪擅数捕系
欲杀之今建在可徵问具知淮南阴事书闻上以其事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329-0160d.png
下廷尉廷尉下河南治是时故辟阳侯孙审卿善丞相
公孙宏怨淮南厉王杀其大父乃深构淮南事于宏宏
乃疑淮南有畔逆计谋深穷治其狱河南治建辞引淮
南太子及党与淮南王患之欲发问伍被以汉廷治乱
伍被曰天下治王意不说谓伍被曰公何以言天下治
也被曰被窃观朝廷之政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
别长幼之序皆得其理上之举措遵古之道风俗纪纲
未有所缺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329-0161a.png
行南越宾服羌僰入献东瓯入降广长榆开朔方匈奴
折翅伤翼失援不振虽未及古太平之时然犹为治也
王怒被谢死罪王又谓被曰山东即有兵汉必使大将
军将而制山东公以为大将军何如人也被曰被所善
者黄义从大将军击匈奴还告被曰大将军遇士大夫
有礼与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
绝人被以为材能如此数将习兵未易当也及谒者曹
梁使长安来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329-0161b.png
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渡
河乃度皇太后所赐金帛尽以赐军吏虽古名将弗过
也王默然淮南王见建已徵治恐国阴事且觉欲发被
又以为难乃复问被曰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也被曰
非也吴王至富贵也举事不当身死丹徒头足异处子
孙无遗类王曰男子之所死者一言耳且吴何知反汉
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馀人今我令楼缓先要成皋之
口周被下颍川兵塞环辕伊阙之道陈定发南阳兵守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329-0161c.png
武关河南太守独有雒阳耳何足忧然此北尚有临晋
关河东上党与河内赵国人言曰绝成皋之口天下不
通据三川之险招山东之兵举事如此公以为何如被
曰臣见其祸未见其福也王曰左吴赵贤朱骄如皆以
为有福什事九成公独以为无福何也被曰大王之群
臣近幸素能使众者皆前系诏狱馀无可用者王曰陈
胜吴广无立锥之地千人之聚起于大泽奋臂大呼而
天下响应西至于戏而兵百二十万今吾国虽小然而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329-0161d.png
胜兵可得十馀万非直适戍之众鐖凿棘矜也公何以
言其有祸无福被曰往者秦为无道天下嗷然故陈胜
大呼天下响应今陛下临制天下一齐海内汎爱蒸庶
布德施惠口虽未言声疾雷霆令虽未行化驰如神心
有所怀威动万里下之应上犹影响也而大将军材能
不特章邯杨熊也王以陈胜吴广谕之被以为过矣(按/淮)
(南王及伍被传此下有王曰苟如公言不可徼/幸耶一段反覆百馀言此本不载当是脱落)王欲发
中国兵恐相二千石不听王乃与伍被谋先杀相二千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329-0162a.png
石伪失火宫中相二千石救火至即杀之计未决又欲
令人衣求盗衣持羽檄从南方来呼曰南越兵入界欲
因以发兵乃使人至庐江会稽为求盗未发王问伍被
曰吾举兵西乡诸侯必有应我者即无应奈何被曰南
收衡山以击庐江有寻阳之船守下雉之城结九江之
浦绝豫章之口强弩临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东收江
都会稽南通劲越屈强江淮间犹可延岁月之寿王曰
善无以易此急则走越耳于是廷尉以王孙建辞连淮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329-0162b.png
南王太子迁闻上遣廷尉监与淮南中尉逮捕太子至
淮南淮南王与太子谋召相二千石欲杀而发兵召相
相至内史以出为解中尉曰臣受诏使不得见王王念
独杀相而内史中尉不来无益也王犹豫计未决太子
念所坐者谋刺汉中尉所与谋者已死以为口绝乃谓
王曰群臣可用者皆前系今无足与举事者王以非时
发恐无功臣愿会逮王亦愈欲休即许太子太子即自
刑不殊被诣吏自告与王谋反吏捕索得反具以闻上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329-0162c.png
下公卿治所连引与淮南王谋反列侯二千石豪桀数
千人皆以罪轻重受诛衡山王赐淮南王弟也当坐收
有司请逮捕衡山王天子曰诸侯各以其国为本不当
相坐与诸侯王列侯丞相诸侯议赵王彭祖列侯臣让
等四十三人议皆曰淮南王安甚大逆无道谋反明白
当伏诛胶西王臣端议曰淮南王安废法行邪怀诈伪
心以乱天下荧惑百姓倍畔宗庙妄作妖言春秋曰臣
无将将而诛安罪重于将谋反形已定臣端所见其书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329-0162d.png
节印图及他逆无道事验明白甚大逆无道当伏法论
国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宗室近幸臣不在法中者不
能相教皆当免削爵为士伍毋得宦为吏其非吏他赎
死金二斤八两以章臣安之罪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
毋敢复有邪僻倍畔之意丞相宏廷尉汤等以闻(淮南/王伍)
(被传/通鉴)时田鼢已死上思仲舒前言使吕步舒持斧钺治
淮南狱以春秋谊颛断于外不报天子皆以为是(五行/志史)
(记儒/林传)又令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淮南王安自刭杀国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329-0163a.png
除为九江郡(淮南/王传)岸头侯张次公坐与淮南王女陵奸
受财物免(侯/表)城阳王子有利侯钉(音/丁)坐遗淮南王书称
臣弃市(王子/侯表)衡山王赐使人上书请废太子爽立孝为
太子爽闻即使所善白嬴之长安上书言孝作輣车镞
矢与王御者奸欲以败孝白嬴至长安未及上书吏捕
嬴以淮南事系王闻爽使白嬴上书恐言国阴事即上
书反告太子爽所为不道弃市罪事事下沛郡治有司
公卿下沛郡求捕所与淮南谋反者未得得陈喜于衡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329-0163b.png
山王子孝家吏劾孝首匿喜孝以为陈喜雅数与王计
谋反恐其发之闻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太子使白嬴
上书发其事即先自告所与谋反者枚赫陈喜等廷尉
治验公卿请逮捕衡山王治之天子曰勿捕遣中尉安
大行息即问王王具以情实对吏皆围王宫而守之中
尉大行还以闻公卿请遣宗正大行与沛郡杂治王闻
即自刭杀王后太子爽及孝皆弃市诸与衡山谋反者
皆族国除为衡山郡(衡山/王传)自公孙宏以春秋之义绳臣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329-0163c.png
下取汉相张汤用峻文决理为廷尉于是见知之法生
而废格沮诽穷治之狱用矣淮南衡山江都王谋反迹
见而公卿寻端治之竟其党与而坐死者数万人长吏
益惨急而法令明察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
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
先然无益于俗稍骛于功利矣(平准/书)
  太史公曰诗之所谓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信哉是
  言也淮南衡山亲为骨肉疆土千里列为诸侯不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329-0163d.png
  务遵藩臣职以承辅天子而专挟邪僻之计谋为
  畔逆仍父子再亡国各不终其身为天下笑此非
  独王过也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也夫荆楚僄
  勇轻悍好作乱乃自古记之矣
公孙宏自以为无功封侯居宰相位宜佐明主填(竹刃/反)
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大臣
奉职不称也时病甚恐死无以塞责乃上书愿归侯乞
骸骨避贤者路上不许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有瘳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329-0164a.png
视事(宏/传)夏四月丁卯立皇太子(本纪下按原本脱丁/卯以 六字今补入)
群臣可为太子傅者(石庆/传)以石庆为太子太傅庄青翟
为太子少傅为太子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
宾客多以异端进者(戾太/子传)瑕邱江公受榖梁春秋于申
公为博士上使与董仲舒议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
文江公呐于口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宏本为公羊学
(频寐/反)(与集/同)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尊公羊家诏太
子受公羊春秋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榖梁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329-0164b.png
而善之(儒林/传)五月匈奴入上谷杀数百人(本/纪)张骞言大
夏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今使
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
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
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
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欣然以骞言为然乃
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王然于等四道并出出駹(音/尨)
冉出徙(音/斯)出邛僰(蒲北/反)指求身毒国各行一二千里其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329-0164c.png
北方闭氐笮南方闭巂(先蕊/反)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
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
(音/颠)国滇王当羌谓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
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使者
还因盛言滇大国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初汉欲通西
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及骞言可以通大夏乃复事西
南夷(张骞大宛西/南夷传通鉴)是岁会稽太守朱买臣为主爵都尉
(百官/表)初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时东越数反覆买臣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329-0164d.png
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
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
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灭也上拜买
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今子何如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
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岁馀买臣受诏将兵与横
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徵入为主爵都尉列
于九卿(买臣/传)乐安侯李蔡为御史大夫(百官/表)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329-0165a.png
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本/纪)春三月戊寅丞相公孙
宏薨壬辰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为丞相(百官表/本纪)宏著
公孙子言刑名事谓字直百金(西京/杂记)宏为丞相御史六
岁年八十终相位其后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
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邱虚而已
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唯庆以惇谨
复终相位其馀尽伏诛云(宏/传)是日廷尉张汤为御史大
(荀纪夫考异曰百官表载李蔡相于二年张汤为御/史大 于三年皆以三月壬辰日除疑其为一日也)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329-0165b.png
(盖李蔡既为相故以汤补其阙耳及考荀氏汉纪乃并/书于二年三月壬辰当是此时表本犹未误耳而史记)
(将相名臣表亦载汤除御史大夫于二年又长历三年/三月无壬辰益信今百官表为误今从荀纪史记表)
上既数征匈奴有功汲黯言益不用始黯列九卿矣而
公孙宏张汤为小吏及宏汤稍贵与黯同位黯又非毁
宏汤已而宏至丞相封侯汤御史大夫黯时丞史皆与
同列或尊用过之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
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黯罢上曰人果不可以
无学观汲黯之言日益甚矣(黯/传)以冠军侯霍去病为骠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329-0165c.png
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考异曰霍去病传以为元狩三/年春而汉书本纪载于二年春)
(今从/本纪)击匈奴有功上曰骠骑将军率戎士隃(与踰/同)乌盭
(古戾/字)讨遬濮涉狐奴历五王国辎重人众摄詟(之涉/反)
弗取几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
兵鏖(意曹/反)兰皋下杀折(上列/反)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
全甲获丑执浑(下昆/反)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
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师率减什七益封去病
二千二百户(去病/传)夏马生余吾水中南越献驯(音/巡)象能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329-0165d.png
言鸟(本/纪)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
俱出北地异道是时匈奴亦来入代郡雁门杀略数百
(考异曰通鉴书于遣张骞李广之后按本纪及匈奴/传云骠骑合骑侯出北地而匈奴入代郡雁门汉复)
(遣张骞李广出右北平是骞广之再遣正/由匈奴之盗边也今从本纪及匈奴传)汉使博望侯
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骞坐行留当斩
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如无赏(考异曰本纪云李广杀匈/奴三千馀人尽亡其军四)
(千人独身脱还按列传广将四千骑与匈奴战汉兵死/者过半明日复力战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如此是亡)
(其三千骑耳纪云亡其四千/人独身脱还非是今从列传)而去病出北地捕首虏甚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329-0166a.png
多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本纪霍去病李/广匈奴传通鉴)
东王寄薨初淮南王安谋反时寄微闻其事私作兵车
镞矢战守备备淮南之起及吏治淮南事辞出之寄于
上最亲意自伤发病而死不敢置后(本纪胶/东王传)秋匈奴单
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
诛之浑邪休屠王恐谋降汉休屠王后悔浑邪王杀之
并其众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度河降者数万人
号称十万(去病匈/奴传)于是汉发车二万乘迎之(考异曰汉/书食货志)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329-0166b.png
(云三万两今从史记平/准书汲黯传作二万乘)既至长安受赏赐及有功之士
是岁费凡百馀巨万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
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藏以赡之(平准/书)封浑邪
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等四人皆为列侯
上嘉去病之功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征匈奴西域王
浑邪王及厥众萌(与氓/同)咸奔于率以军粮接食并将控
弦万有馀人诛獟悍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
十二战士不离伤十万之众毕怀集服仍兴之劳爰及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329-0166c.png
河塞庶几亡患幸既永绥矣以千七百户益封骠骑将
(去病/传)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上有所幸夫人卒少
翁以方夜致鬼如夫人之貌(考异曰史记封禅书以为/王夫人汉书外戚传以为)
(李夫人二书不同按少翁之死在元狩四年而褚先生/在元狩六年帝欲王诸子时齐王闳母王夫人病帝自)
(临问之曰子当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愿居雒阳帝/曰先帝以来无王雒阳者关东之国莫胜于齐乃立闳)
(为齐王是元狩之六年王夫人尚无恙而少翁之死已/二年矣岂得云致鬼如王夫人之貌乎又外戚世家曰)
(及卫后色衰而赵之王夫人幸夫人早卒而中山李夫/人有宠是李夫人又在王夫人后史记以为王夫人既)
(不可汉书以为李夫人尤不可今除/其姓云上有所幸夫人庶不牴牾耳)天子自帷中望见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329-0166d.png
焉于是乃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考异曰通鉴载于四年/按封禅书载于郊雍获)
(一角兽之明年当是元/狩二年今从封禅书)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文成又
劝上作甘泉宫中为台室画天地太一诸鬼神而置祭
具以致天神(封禅/书)重侯担(丁甘/反)坐不使人为秋请免担
河间献王子也(王子/侯表)
三年封故相国萧何曾孙庆为酂侯(本/纪)时卜式复持钱
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
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乃赐式外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329-0167a.png
繇四百人(苏林曰外繇谓戍边也一人出三百钱谓之/过更式岁得十二万钱也一说在繇役之外)
(得复除四/百人也)式又尽复与官(卜式/传)
四年冬有司言县官用度大空而富商大贾或蹛财役
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冶铸煮盐财
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
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时禁苑
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是岁四
十馀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329-0167b.png
民亦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有司言
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
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里取
镕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
皮方尺缘以藻缋为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
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
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
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重差小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329-0167c.png
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撱(佗果/反)之其文龟直三
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有司言三铢钱轻易
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考异曰汉书本纪元狩/五年云罢半两钱行五)
(铢钱误也按食货志前已销半两钱铸三铢钱后以三/铢钱轻更铸五铢非行五铢而始废半两也食货志又)
(言大将军骠骑大出击胡如是/当是四年纪载于五年亦非是)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
镕焉大农上盐铁丞孔仅咸阳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
宜属少府陛下不私以属大农佐赋愿募民自给费因
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浮食奇民欲擅管山海之货以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329-0167d.png
致富羡役利细民其沮事之议不可胜听敢私铸铁器
煮盐者钛(徒计/反)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
官使属在所县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
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
人矣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于是公卿言郡国颇
被菑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
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赋而民不齐出于南亩商贾滋
众贫者蓄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缗钱皆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329-0168a.png
有差(事在元/光六年)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稽
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
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而一算非吏
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
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
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及其家属皆无得籍
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平准书/食货志)天下事皆决于
张汤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奸吏并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329-0168b.png
侵渔于是痛绳以罪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汤
尝病上自至舍视病其隆贵如此(张汤/传)是时富豪皆争
匿财唯卜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式
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读曰/讽)
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
之式既为郎布衣草蹻(居略/反)而牧羊岁馀羊肥息上过
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
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329-0168c.png
令缑氏便之迁成皋令(式/传)董仲舒说上曰春秋它谷不
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
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
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
令毋后时又言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读曰/供)使
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民财内足以养老尽孝外足以
事上共税下足以畜妻子极爱故民说(读曰/悦)从上至秦
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329-0168d.png
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海
之饶荒淫越制踰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
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
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
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租什伍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
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
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
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读曰/猝)行宜少近(具靳/反)古限民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329-0169a.png
名田以赡不足(考异曰此事见食货志不得其时/荀纪载于𣙜盐铁之后今从之)塞并
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去奴婢除专杀之威薄赋敛省
繇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其言未施行(食货志/荀纪)
中令李广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惑失道大将军使长史
责问广遂引刀自刭及死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
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如鄙人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329-0169b.png
  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单于遣使请和亲天子下其议时董仲舒欲颇增和亲
之约(考异曰此事见匈奴传赞不得其时/今附于匈奴请和亲上下其议之后)以为义动君
子利动贪人如匈奴者非可以仁义说也独可说以厚
利结之于天耳故与之厚利以没其意与盟于天以坚
其约质其爱子以累其心匈奴虽欲展转奈失重利何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329-0169c.png
奈欺上天何奈杀爱子何夫赋敛行赂不足以当三军
之费城郭之固无以异于贞士之约而使边城守境之
民父兄缓带稚子咽(音/宴)(音/捕)胡马不窥于长城而羽檄
不行于中国不亦便于天下乎(匈奴/赞)博士狄山亦言和
亲便上问其便山曰兵者凶器未易数动高帝欲伐匈
奴大困平城乃遂结和亲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孝
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孝景时吴楚七国反
景帝往来东宫间天下寒心数月吴楚已破竟景帝不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329-0169d.png
言兵天下富实今自陛下举兵击匈奴中国空虚边民
大困由此观之不如和亲上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知
山曰臣固愚愚忠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汤之治淮南
江都以深文痛诋诸侯别疏骨肉使藩臣不自安臣固
知汤之为诈忠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困宜使为外
臣朝请于边(按原本脱丞相以下二十/字上下文意不属今补入)于是上遣山乘
障使任敞使于单于单于闻敞计大怒留之不遣山至
月馀匈奴斩山头而去(张汤匈/奴传)是岁更五铢钱白金起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329-0170a.png
民为奸京师尤甚乃以定襄太守河东义纵为右内史
河内太守阳陵王温舒为中尉中尉丞宜阳杨仆为主
爵都尉(百官表/酷吏传)初纵为南阳太守闻宁成家居南阳及
至关宁成为关都尉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至郡
遂按宁氏破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属皆奔亡南阳
吏民重足一迹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为纵爪牙之吏
任用迁为廷尉史军数出定襄定襄吏民乱败于是徙
纵为定襄太守纵以鹰击毛挚为治温舒至恶所为弗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329-0170b.png
先言纵纵必以气陵之败坏其功其治所诛杀甚多然
(音/趣)为小治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吏之治以斩杀縳
束为务阎奉以恶用矣纵廉其治效郅都初温舒以治
狱至廷尉史事张汤迁为御史督盗贼杀伤甚多稍迁
至广平都尉广平声为道不拾遗上闻迁为河内太守
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馀家论报至流血十馀里天子
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其治复放河内徙诸名祸猾吏
与从事河内则杨皆麻戊关中杨赣成信等仆初以千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329-0170c.png
夫为吏河南守案举以为能迁御史使督盗贼关东治
放尹齐以敢挚行稍迁至主爵都尉列九卿天子以为
(酷吏/传)文成方益衰神不至乃为帛书以饭牛佯不知
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
书问其人果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而𨼆之(封禅/书)
五年春三月甲午丞相李蔡坐诏赐冢地阳陵当得二
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馀万又盗神道外堧地
一亩葬其中当下吏自杀太常戚侯李信成坐纵蔡侵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329-0170d.png
道为隶臣(百官表侯表李广传颜曰男子为隶臣女子/为隶妾 考异曰百官表作李信成侯表作)
(季信成按信成必之曾孙也而灌婴传亦/作李必当是侯表误作季今从百官表)是岁李敢为
郎中令司马安为廷尉安汲黯姊子文深巧善宦四至
九卿(百官表/汲黯传)敢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
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
军去病怨敢伤青射杀敢(考异曰通鉴载于元狩六年/按百官表元狩五年载郎中)
(令李敢传云代广为郎中令顷之击伤青居无何从上/至甘泉去病射杀敢居岁馀去病死然去病以元狩六)
(年死则射敢当是五年明矣考荀纪亦载于五年兼/六年无行幸甘泉今从荀纪附于五年上甘泉之后)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329-0171a.png
病时方贵幸上为讳云鹿触杀之(李广/传)初置谏大夫丞
相司直(百官/表)
六年冬十月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
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境之思虑暴骸
中野无以报乃敢惟他议以干用事者诚见陛下忧劳
天下哀怜百姓以自忘亏膳贬乐损郎员皇子赖天能
胜衣趋拜至今无号位师傅官陛下恭让不恤群臣私
望不敢越职而言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329-0171b.png
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
拜以闻皇帝陛下春三月乙亥御史臣光守尚书令奏
未央宫制曰下御史三月戊申朔乙亥御史臣光守尚
书令丞非下御史书到言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
太常臣充(按百官表元狩四年李成信为太常二年免/六年栾贲为太常无名充者疑世家有误)
大行令臣息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昧死上言臣谨
与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等议古者裂地立国并建诸
侯以承天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臣青翟臣汤等昧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329-0171c.png
死请立皇子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昧死请所立国
名制曰盖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或子男附庸礼支子
不祭云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朕无闻焉且天非为君
生民也朕之不德海内未洽乃以未教成者强君连城
即股肱何劝其更议以列侯家之三月丙子奏未央宫
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死言臣谨与列侯臣婴
齐中二千石二千石臣贺谏大夫博士臣安等议曰伏
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329-0171d.png
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传为辅百官奉宪各
遵其职而国统备矣窃以为并建诸侯所以重社稷者
四海诸侯各以其职奉贡祭支子不得奉祭宗祖礼也
封建使守其藩国帝王所以扶德施化陛下奉承天统
开明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绝续萧文终之后于酂褒
厉群臣平津侯等昭六亲之序明天地之属使诸侯王
封君得推私恩分子弟户邑锡号尊建百有馀国而家
皇子为列侯则尊卑相踰列位失序不可以垂统于万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329-0172a.png
世臣请立臣闳臣旦臣胥为诸侯王三月丙子奏未央
宫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德也周公祭天
命郊故鲁有白牡骍刚之牲群公不毛贤不肖差也高
山仰之景行向之朕甚慕焉所以抑未成家以列侯可
夏四月戊寅奏未央宫丞相臣青翟御史大夫臣汤昧
死言臣青翟等与列侯吏二千石谏大夫博士臣庆等
议曰康叔亲属有十武王继体周公辅成王其八人皆
以祖考之尊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329-0172b.png
而伯禽据国于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后捍禄
父之难伯禽殄淮夷之乱昔五帝异制周爵五等春秋
三等皆因时而序尊卑高皇帝拨乱世反诸正昭至德
定海内封建诸侯爵位二等皇子或在襁褓而立为诸
侯王奉承天子为万世法则不可易今诸侯支子封至
诸侯王而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臣汤等窃伏熟计之
皆以为尊卑失序使天下失望不可臣请立臣闳臣旦
臣胥为诸侯王四月癸未奏未央宫留中不下丞相臣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329-0172c.png
青翟太仆臣贺行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太子少傅臣
安行宗正事昧死言臣青翟等前奏大司马臣去病上
疏言皇子未有号位臣等昧死请立皇子臣闳等为诸
侯王陛下固辞弗许家皇子为列侯臣青翟窃与列侯
臣寿成等二十七人议皆以为尊卑失序高皇帝建天
下为汉太祖王子孙广支辅先帝法则弗改所以宣至
尊也臣请令史官择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他皆
如前故事制曰可时闳母王夫人病帝自临问之曰子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329-0172d.png
当为王欲安所置之王夫人曰陛下在妾又何等可言
者帝曰虽然意所欲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居雒
阳帝曰雒阳有武库敖仓天下冲扼汉国之大都也先
帝以来无子王于雒阳者去雒阳馀尽可王夫人不应
帝曰关东之国无大于齐者齐东负海而城郭大古时
独临菑中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胜于齐者矣王夫人
以手击头谢曰幸甚四月丙申奏未央宫太仆臣贺行
御史大夫事太常臣充言卜入四月二十八日乙巳可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329-0173a.png
立诸侯王臣昧死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礼仪别奏臣
昧死请制曰立皇子闳为齐王旦为燕王胥为广陵王
四月丁酉奏未央宫六年四月戊寅朔癸卯御史大夫
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
丞书从事下当用者如律令(三王/世家)三王同日立皆赐策
各以国土风俗申戒焉曰维元狩六年四月乙巳皇帝
使御史大夫汤庙立子闳为齐王曰于戏小子闳受兹
青社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世为汉藩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329-0173b.png
辅于戏念哉恭朕之诏惟命不于常人之好德克明显
光义之不图俾君子怠悉尔心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厥
有愆不臧乃凶于乃国而害于尔躬于戏保国乂民可
不敬与王其戒之赐燕王旦策曰于戏小子旦受兹元
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北土世为汉藩辅
于戏薰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朕命
将率徂征厥罪万夫长千夫长三十有二君皆来降旗
奔师薰粥徙域北州以绥悉尔心毋作怨毋作菲德毋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329-0173c.png
乃废备非教士不得从徵于戏保国乂民可不敬与王
其戒之赐广陵王胥策曰于戏小子胥受兹赤社朕承
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汉藩辅古人有
言曰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扬州保疆三代要
服不及以政于戏悉尔心战战兢兢乃惠乃顺毋侗(音/通)
好佚毋迩宵人维法维则书云臣不作威不作福靡有
后羞于戏保国乂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三王世家/武五子传)
卜式为齐王太傅(平准/书)旦胥李姬子闳以母故尤爱幸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329-0173d.png
(武五/子传)御史大夫张汤方隆贵用事减宣杜周等为中丞
尹齐王温舒等用惨急刻深为九卿直指夏兰之属始
出而大农颜异诛矣初异为济南亭长以廉直稍迁至
九卿上与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异曰本末不相称
及人有告异以它议事下张汤治异汤奏当异九卿见
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考异曰徐广谓在元狩四/年按百官表四年大农令)
(颜异二年坐腹诽诛当/是六年今书于六年)六月遣博士褚大等六人分循
行天下(本/纪)徐偃矫制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还奏事徙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329-0174a.png
为太常丞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
为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颛之可
也汤以致其法不能诎其义有诏下谒者给事中终军
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
会之事安危之埶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颛已之
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故春秋王者无外偃巡封域
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馀臧正二国废国家
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又诘偃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329-0174b.png
胶东南近琅邪北接北海鲁国西枕泰山东有东海受
其盐铁偃度四郡口数田地率其用器食盐不足以并
给二郡邪将埶宜有馀而吏不能也何以言之偃矫制
而鼓铸者欲及春耕种赡民器也今鲁国之鼓当先具
其备至秋乃能举火此言与实反者非偃已前三奏无
诏不惟所为不许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
此明圣所必加诛也枉尺直寻孟子称其不可今所犯
罪重所就者小偃自予必死而为之邪将幸诛不加欲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329-0174c.png
以采名也偃穷诎服罪当死军奏偃矫制颛行非奉使
体请下御史徵偃即罪奏可上善其诘有诏示御史大
(终军传附考异曰此事不得/其时今 于徐偃出使之后)秋九月大司马骠骑将
军冠军侯霍去病薨(本/纪)上悼之发属国元甲军陈自长
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曰景桓侯(去病/传)初霍仲孺
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
吏毕归家娶妇生子光去病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仲
孺会为骠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遣吏迎仲孺而大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329-0174d.png
为买田宅奴婢而去及还因将光西至长安任以为郎
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霍/光)
(传通/鉴)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帝初置(百官/表)是岁开丞相
史员三百八十二人令丞相以四科辟士第一科曰德
行高妙志节清白二科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科曰
明晓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科曰刚
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照奸勇足以决断才任三辅
令皆试以其能信然后官之一科补西曹南閤祭酒二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329-0175a.png
科补议曹三科补四辞八奏四科补贼决(汉仪又通典/章帝诏复用)
(前汉丞相故事以四科辟士杜氏释曰武帝/因仲舒之言立制故事在丞相府今复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