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329-00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年纪卷三     宋 王益之 撰
  惠帝
孝惠皇帝讳盈高祖太子也母曰吕皇后帝年五岁高
祖初为汉王二年立为太子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
丙寅太子即皇帝位(汉书/纪)是时高祖八子长男肥帝兄
也异母肥为齐王馀皆帝弟戚姬子如意为赵王薄夫
人子恒为代王诸姬子子恢为梁王子友为淮阳王子
卷三 第 1b 页 WYG0329-0037b.png
长为淮南王子建为燕王高祖弟交为楚王兄子濞为
吴王非刘氏功臣番君吴芮子臣为长沙王(史记/纪)尊皇
后曰皇太后(汉书/纪)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
母称太皇太后适(读曰/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
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至武帝制倢(音/接)(音/予)
(五经/反)娥傛(音/容)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
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倢伃视上卿
比列侯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傛华视真二千石
卷三 第 2a 页 WYG0329-0038a.png
比大上造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视千石比中
更充依视千石比左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良人
视八百石比左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
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视三百石顺常视二百石无涓共
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
视有秩斗食云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外戚传序尊案/此条盖因 吕)
(后为皇太后之文而连类及汉一朝后宫之制/体例未免庞杂今姑仍原本录之以存其旧)赐民爵
一级中郎郎中满六岁爵三级四岁二级(苏林曰中郎/省中郎也)
卷三 第 2b 页 WYG0329-0038b.png
外郎满六岁二级(苏林曰外/郎散郎也)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外郎
不满二岁赐钱万宦官尚食比郎中(应劭曰旧有五尚/尚冠尚帐尚席尚)
(衣亦是汉仪注省中有五/尚而内官妇人有诸尚)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
郎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满五岁二级赐给丧
事者二千石钱二万六百石以上万五百石二百石以
下至佐史五千视作斥土者将军四十金二千石二十
金六百石以上六金五百石以下至佐史二金减田租
复十五税一(邓展曰汉初十五税/一中间废今复之也)爵五大夫吏六百石
卷三 第 3a 页 WYG0329-0038c.png
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与容/同)
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
者皆耐为鬼薪白粲(应劭曰城旦者旦起行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皆四岁)
(刑鬼薪取薪给宗庙白粲/坐择米使正白皆三岁刑)民年七十以上若不满十岁
有罪当刑者完之(本/纪)诏曰吏所以治民也能尽其治则
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今吏六百石以上父母
妻子与同居及故吏尝佩将军都尉印将兵及佩二千
石官印者家唯给军赋他无有所与(读曰豫/本纪)帝谓叔孙
卷三 第 3b 页 WYG0329-0038d.png
通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能习徙通为奉常定宗庙
仪法(通/传)高祖庙奏武德文始五行之舞武德舞者高祖
时作以象天下乐已行武以除乱也文始舞者本舜招
舞也高祖更名文始舞五行舞者本周舞也秦始皇更
名五行舞盖乐已所自作明有制也乐先王之乐明有
法也(礼乐/志)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祀(史记/高纪)
陈平周勃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曰樊哙帝之故人
功多又吕后女弟媭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
卷三 第 4a 页 WYG0329-0039a.png
即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令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
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诣长安而令周勃代将
兵定燕平闻高帝崩平恐吕后及吕媭怒乃驰传先去
逢使者诏平与灌婴屯于荥阳平受诏立复驰至宫哭
殊悲因奏事丧前吕后哀之曰君出休矣平畏谗之就
因固请之得宿卫中太后乃以为郎中令日傅教帝是
后吕媭谗不得行樊哙至即赦复爵邑(平/传)高祖诸御幸
姬戚夫人之属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
卷三 第 4b 页 WYG0329-0039b.png
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太后弟薄昭从如代
(史记外/戚世家)太后最怨戚夫人乃令永巷囚戚夫人(吕后/纪)
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
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读曰/汝)
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女子耶(吕后/传)使使召赵王赵相
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昌曰高帝属(之欲/反)
赵王年少窃明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
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诏太后怒乃使使召赵相
卷三 第 5a 页 WYG0329-0039c.png
相至谒太后太后骂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
赵王昌既被徵太后复使使召赵王王果来(周昌/传)
到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入宫自挟与赵王
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吕后/纪)太后德留侯张良
乃彊食(读曰/饲)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
如此良不得已彊听食(良/传)太后德太仆夏侯婴之脱帝
及鲁元于下邑间也乃赐婴北第第一曰近我以尊异
(夏侯/婴传)
卷三 第 5b 页 WYG0329-0039d.png
元年冬十二月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应曰/一级)
(直钱/二千)赐民爵户一级(本/纪)春正月城长安(按原本无城长/安句而五年九)
(月独书长安城成首尾/不具今据汉书补入)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丞相
(曹参世家记考异曰荀纪载于是年冬未杀赵王如意/之前按史 大事记载于城长安之后今从史记大事)
(记/)夏诏赐郦侯吕台父周吕侯泽谥为令武侯(吕后/纪)
九月封长沙王芮子浅为便侯(年/表)
  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长沙王者著
  令甲称其忠焉昔高祖功臣王者八国至孝惠时
卷三 第 6a 页 WYG0329-0040a.png
  唯独长沙全竟无过为藩守职信矣故其泽流枝
  庶毋功而侯者数人(索隐曰按表芮子浅封便侯/传至元孙又封臣之子为沅)
  (陵侯亦/至元孙)
二年冬十月楚王交齐王肥来朝帝与齐王燕饮太后
前帝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礼太后怒乃酌两卮
酖置前令齐王起为寿齐王起帝亦起取卮欲俱为寿
太后乃恐(按原本无乃酌两卮以下二十/九字文义未明今据史记补入)自起泛(汉书/作及)
帝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佯醉去问知其酖乃恐自以
卷三 第 6b 页 WYG0329-0040b.png
为不得脱长安上车太息齐内史士(按刘向新/序无士字)参乘怪
问其故王具以状语内史内史曰王宁亡十城邪将之
(按刘向新序之/作亡盖此本误)齐国也王曰得全身而已何敢爱城哉
内史曰太后独有帝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
公主乃食数城诚以十城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内有
亲亲之恩外有顺太后之意太后必喜是亡十城而得
六十城也王曰善至邸上奏献城阳郡尊公主为王太
后吕太后果大悦乃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史记/新序)
卷三 第 7a 页 WYG0329-0040c.png
正月天开东北广十馀丈长二十馀丈(荀/纪)相国萧何病
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
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
不恨矣秋七月辛未何薨谥曰文终侯(本纪/何传)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
  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
  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
  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与闳夭散宜生
卷三 第 7b 页 WYG0329-0040d.png
  等争烈矣
房中祠乐高祖唐山夫人所作也周有房中乐至秦名
曰寿人高祖乐楚声故房中乐楚声也是岁帝使乐府
令夏侯宽(按乐府武帝时始立乐/府令疑当作大乐令)备其箫管更名曰安
世乐(礼乐/志)
三年秋七月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本/纪)殒石于绵诸一
(荀/纪)初秦置监御史汉兴省之(颜曰秦时御史监郡若今/刺史如曰秦并天下为三)
(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至是帝始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诉所察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0329-0041a.png
事凡九条(汉仪云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郡察/以九条察有词讼者盗贼者伪铸钱者恣为)
(奸诈者论狱不直者擅兴徭赋不平者吏不廉者吏以/苛刻故劾无罪者敢为踰侈及弩力十石以上者作非)
(所当服者/凡九条)监者二岁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
其后诸州复置监御史(通/典)长修侯杜恬为廷尉(百官/表)
四年冬十月楚王交齐王肥淮南王长赵王友来朝(史/记)
(年/表)壬寅帝纳皇后张氏纳采雁璧乘马束帛聘黄金二
万斤马十二疋(通典元注曰吕后为帝/纳鲁 女故特优其礼)为天下初定复
弛商贾之律然市井子孙亦不得宦为吏(食货志/平准书)帝为
卷三 第 8b 页 WYG0329-0041b.png
东朝长乐宫数跸烦民作复(方目/反)道方筑武库南叔孙
通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帝寝衣冠月出
游高庙子孙奈何乘宗庙道上行哉帝惧曰急坏之通
曰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宗庙大孝
之本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通/传)
  太史公曰叔孙通希世度务与时变化卒为汉家
  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
春三月雨血于宜阳一顷(荀纪三按原本无春/三月 字今补入)
卷三 第 9a 页 WYG0329-0041c.png
五年冬十月吴王濞燕王建来朝(史记/年表)三月帝游离宫
叔孙通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熟可献愿陛下因
取樱桃献宗庙上许之诸果献由此兴(通传三月/据荀纪)秋八
月己丑相国平阳懿侯曹参薨(纪/表)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
  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
  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净极言合道然百姓离
  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卷三 第 9b 页 WYG0329-0041d.png
九月长安城成赐民爵户一级(本/纪)是岁以高祖沛宫为
高祖原庙皆令歌儿习大风歌吹以相和常以百二十
人为员(礼乐志史记大事记大考异曰此事见汉书礼/乐志不载年唯史记 事记载于五年今从之)
六年冬诸侯以长安城就来会十月朝贺(史记吕/后纪)齐悼
惠王肥薨遣张良立齐太子襄为齐王赦齐境内(纪及/齐王)
(传大/事记)匈奴单于冒顿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慢高后
大怒召丞相平及上将军樊哙中郎将季布等议斩其
使者发兵而击之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卷三 第 10a 页 WYG0329-0042a.png
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
高帝兵三十馀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不能解围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音嫚又莫连反/ 考异曰匈奴)
(传云前陈豨反于代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平城哙不能解围按高祖困于平城乃是)
(击韩王信非陈豨也匈奴传/误今从季布传删去此语)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创
(音/夷)未瘳(丑留/反)哙又面䛕欲摇动天下且夷狄譬如禽
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是时殿上皆恐太
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令大谒者张释报书(按史/或作)
卷三 第 10b 页 WYG0329-0042b.png
(张释或作张泽或作张卿又作张/释卿宋祁以为卿是字释其名)深自谦逊以谢之并
遗以车二乘马二驷冒顿复使使来谢曰未尝闻中国
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马遂和亲(季布传匈/奴传通鉴)令民得
买爵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本/纪)夏六月舞
阳武侯樊哙薨子伉嗣(本纪/哙传)起长安西市脩敖仓(本/纪)
侯张良薨谥曰文成侯(世家/通鉴)置太尉官以绛侯周勃为
太尉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本传史考/异曰 记)
(纪及将相年表皆书于吕后之四年而汉书周勃传云/惠帝六年置太尉官以勃为太尉百官表载勃亦以六)
卷三 第 11a 页 WYG0329-0042c.png
(年为太尉与史记纪不同按是年曹参薨拜王陵为右/丞相陈平左丞相因命周勃为太尉盖推高帝遗言行)
(之也又史记周勃世家亦以为孝惠/六年益信汉书所载为是今从之)士军侯宣义为廷
(百官/表)
七年冬十月楚王交吴王濞淮南王长燕王建赵王
梁王恢皆来朝(年/表)夏五月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典客(百/官)
(表/)初食其以舍人侍吕后于楚幸于太后(王陵/传)后人或
毁辟阳侯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
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朱建乃求见帝幸臣闳孺说曰
卷三 第 11b 页 WYG0329-0042d.png
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
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
亦诛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帝帝听君出辟阳侯
太后大驩两主俱幸君君富贵益倍矣于是闳孺大恐
从其计言帝帝果出辟阳侯(朱建/传)闳孺以婉媚贵幸与
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帝时郎侍中皆冠鵔(音/峻)(音/仪)
带傅脂粉化闳孺之属也(佞幸/传序)秋八月戊寅帝崩于未
央宫(本/纪)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疆为侍中年
卷三 第 12a 页 WYG0329-0043a.png
十五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独有帝今崩哭不悲君知其
解乎陈平曰何解辟疆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
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监南北军事(此事从/荀纪)及诸吕
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
丞相如辟疆计请之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大赦天下(史记吕/后纪)九月辛丑葬安陵(本/纪)上尊号曰孝惠
皇帝
  班固赞曰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优宠齐悼赵
卷三 第 12b 页 WYG0329-0043b.png
  隐恩敬笃矣闻叔孙通之谏则惧然纳曹相国之
  对而心说可谓宽仁之主遭吕太后亏损至德悲
  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