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二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0334-037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二   明 王祎 撰
(唐庄宗皇帝同光元年帝岐王李茂贞天祐二十年祖/吴睿帝顺义三年 蜀 王衍乾德五年 南汉高)
(皇帝乾亨七年王楚王马殷丹南平王高季兴安吴越/王钱镠 闽王 审知 契 太祖皇帝耶律 巴坚)
(天赞/二年)春二月梁册吴越王镠为国王(以通/鉴脩)三月晋潞州
留后李继韬降于梁其将裴约据泽州自守(以通鉴/目录脩)
 解题曰徐无党曰唐末泽潞皆属晋梁初已得泽州
 至此又属晋中间不见晋得泽州年月盖旧史阙不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0334-0375b.png
 书五代之乱彼此得失常多类如此
夏四月晋王存勖即皇帝位国号唐改元尊母曹氏为
皇太后嫡母刘氏为皇太妃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
下侍郎右丞相卢程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郭崇韬为
枢密使天雄掌书记张宪为租庸使孔谦副之(以新纪/列传通)
(鉴/脩)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凡除拜
 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憾之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0334-0375c.png
 庄宗已灭梁革乃荐韦说为相革以说能知前朝事
 故引以佐已而说亦无学术徒以流品自高是时庄
 宗内畏刘皇后外惑宦官伶人郭崇韬虽尽忠于国
 而亦无学术革说俯仰默默无所为唯诺崇韬而已
 欧阳修曰予读梁宣底见敬翔李振为崇政院使凡
 承上之旨宣之宰相奉行之宰相有非其见时而事
 当上决者与其被旨而复请者则具记事而入因崇
 政使以闻得旨则复宣而出之是崇政使乃唐枢密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0334-0375d.png
 之职盖出纳之任也唐常以宦者为之而戒其祸始
 参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于中则有之未始有行
 事于外也至崇韬重诲为之始复枢密之名然权侔
 于宰相矣后世因之遂分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
 枢密枢密之任既重而宰相自此失其职也又按新
 史列传梁兴始置租庸使领天下钱榖废盐铁户部
 度支之官庄宗灭梁因而不改事见通鉴
唐以魏州为东京太原为西京镇州为北都(新纪/)闰四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0334-0376a.png
月唐追尊曾祖以来考妣为帝后合高祖太宗懿宗昭
宗为七庙(以新纪/通鉴脩)癸卯唐横海节度使李嗣源袭取梁
郓州以为天平节度使(以新纪/通鉴脩)五月梁以宣义节度使
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滑州兵马留后段凝副之取德
胜南城己巳进攻杨刘唐主存勖救之六月筑城于马
家口彦章攻之弗克(以通/鉴脩)
 解题曰马家口在博州
唐卢程罢(以新/纪脩)秋八月壬申梁克泽州杀裴约(以通/鉴脩)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0334-0376b.png
决滑州河注曹濮郓以限唐兵(以旧史纪唐/纪及通鉴脩)梁王彦章
罢以段凝为招讨使使王彦章屯兖郓(以吕祖谦/标目脩)九月
唐李嗣源败王彦章于递坊(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递坊属东平府旧史作递公镇
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通鉴/)壬申唐主存勖如郓州
甲戌败王彦章于中都彦章死之
 解题曰中都东平府县去府六十里
戊寅梁主瑱自杀己卯唐主入汴敬翔自杀壬午段凝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0334-0376c.png
降丙戌族诛敬翔李振等追废朱温朱友贞为庶人(以/新)
(纪通/鉴脩)
 解题曰按新旧史纪传实录故时魏牙兵骄数为乱
 罗绍威尽诛之扬师厚据魏州复置牙兵二千天祐
 十二年三月师厚死租庸使赵岩与判官邵瓒议曰
 魏为唐患百有馀年先帝常切齿绍威前恭后倨今
 师厚复为陛下忧所以然者地大而兵多也陛下不
 以此时制之宁知后人不为师厚也不若分相卫为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0334-0376d.png
 两镇则无北顾之忧矣帝以为然乃分相澶卫(相州/东南)
 (至澶州一百四十五里南至卫州一百/四十五里澶州西至卫州二百四十里)为昭德军以
 张筠为节度使魏博贝(大名府北至博州二百十里/东北至贝州二百里博州西)
 (北至贝州一/百八十里)为天雄军以贺德伦为节度使(旧史诏/曰但缘)
 (镇定贼境最为魏博亲邻其次相卫两州皆控泽潞/山口两道并连于并晋分头常寇于魏封既须目有)
 (枝梧未若/俱分节制)遣刘鄩以兵六万渡河声言攻镇定王彦
 章以骑兵五百入魏州屯金波亭以虞变分魏牙兵
 之半入昭德租庸使遣孔目吏阅魏兵籍检校府库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0334-0377a.png
 德伦促牙兵上道牙兵亲戚相诀别哭声盈路有效
 节军将张彦者最为粗暴胆气服人谋于其众曰朝
 廷以我军府强盛设法残破之况我六州旧为藩府
 未尝远出河门一旦离亲戚去乡里生不如死二十
 九夜攻金波亭彦章走出迟明魏兵攻牙城杀五百
 馀人执德伦置之楼上纵兵大掠彦止其剽掠四月
 帝遣供奉官扈异驰谕彦许以刺史彦曰但以六州
 还魏而诏刘鄩反兵皇帝可以高枕异还言彦狂獗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0334-0377b.png
 不足畏宜促鄩击之帝使人谕彦以制置已定使者
 三返彦怒曰佣保儿敢如是耶乃召罗绍威故吏
 空颋
曰为我作奏若复依违则渡河虏之耳帝优诏
 荅之言王镕死镇人请降遣鄩以兵定镇州非有他
 也若魏不便之即召鄩还戒彦勿为朝廷生事彦以
 杨师厚镇魏州尝带招讨使逼德伦论之帝不许谕
 以诏书(诏曰别建节旄各令捍禦并镇则/委魏博控制泽潞则遣相卫枝梧)彦裂诏书
 抵于地曰愚主听人穿鼻难与共事矣今城中扰攘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0334-0377c.png
 未有所依我兵甲虽多须资势援晋王可以托附遂
 迫德伦奉书求援于太原五月晋王率兵赴魏州藩
 汉马步都指挥使符存审自赵州帅师屯临清(贝州/县)
 晋王东下德伦遣司空颋密启张彦狂悖之状不除
 乱阶恐贻后悔王(本文作上/后仿此)默然进军永济(大名府/临清县)
 (永济/镇)张彦谒见以银枪效节五百人从皆被甲持兵
 王登楼谕之曰汝等滥杀平人夺人妻女数日来迎
 诉冤者百馀辈当斩汝以谢邺人遽斩彦及同恶者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0334-0377d.png
 七人军士股栗翌日王轻裘缓策而进张彦部下环
 马而从因命为帐前银枪众心大服刘鄩以精兵万
 人自洹水(大名府成安/县洹水镇)趋魏县(大名府元城县大/名镇去府四十里)
 命符存审禦之王率亲军于魏县西北夹河为栅六
 月王入魏州兼魏州节度使以贺德伦为大同军节
 度使张源德为鄩守贝州诸将欲先击贝州晋王曰
 贝城小而坚攻之难卒下且源德虽恃刘鄩之兵然
 与沧州相首尾今德州居其中(西南至贝州二百三/十里北至沧州二百)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0334-0378a.png
 (四十/里)而无备不如先取之则沧贝之势分而易图乃
 袭破德州七月澶州刺史王彦章弃城遁刘鄩军于
 洹水王率百骑觇其营是日阴晦鄩伏五千兵于河
 曲丛木间王至伏兵俱起大噪而来围王数十重王
 驰突奋击贼众辟易决围而出有顷援军至乃解王
 顾谓军士曰几为贼所笑鄩谓晋兵悉赴魏而太原
 可袭潜军出黄泽关(按后魏书地形志乐平郡辽阳/县有黄泽关今辽州辽山县有)
 (黄泽寨他日王檀袭晋阳/城几下则鄩未为无算也)初鄩数日不出寂无声迹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0334-0378b.png
 遣游骑觇之无斥候者城中无烟火有鸟止于垒上
 但有旗帜巡堞往来王曰我闻刘鄩用兵一步百变
 必以诡计误我使视城中乃缚旗于刍偶之上使驴
 负之而行得城中羸老者诘之军去已三日矣发骑
 追之时霖雨积旬鄩军倍道兼行皆腹疾足肿加以
 山路险阻崖谷泥滑死者十二三至乐平(平定军县/去太原府)
 (三百/里)糗粮将竭晋(本文/作帝)军蹑于后太原之众在前鄩
 收合其众还自邢州陈家口渡漳水(枯漳河在大名/府宗城县东)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0334-0378c.png
 而东驻于宗城(时属/贝州)时魏之军储已乏临清积粟所
 在鄩引军据之初鄩军之西周德威自幽州率千骑
 至土门及鄩东下急趋南宫知鄩在宗城遣十馀骑
 迫其营擒斥候者断其腕而还德威军至临清鄩起
 军驻贝州王率亲骑次博州鄩军堂邑(博州县在/西四十里)
 威率五百骑蹑之是日鄩军莘县(大名府县西/至府一百里)筑甬
 道及河以馈军王营于莘西一舍日夕交斗八月梁
 贺瑰袭取澶州王遣符存审率兵五千攻贝州堑而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0334-0378d.png
 围之数挑战鄩闭壁不出末帝以书责鄩曰阃外之
 事全付将军河朔诸州一旦沦没今仓储已竭飞挽
 不充将军与国同心宜思良画如闻寇敌兵数不多
 宜设机权以时剪扑鄩报曰臣深沟高垒日夜戒严
 侦视营垒兵数极多最为勍敌未可轻谋帝复问鄩
 必胜之策鄩曰臣无奇术请人给米十斛米尽则敌
 破矣帝大怒诮鄩曰将军蓄米将疗饥乎将破贼乎
 乃遣使者督其军鄩召诸将谋曰主上深居禁中与
卷七十二 第 9a 页 WYG0334-0379a.png
 白面儿谋必败人事今敌盛未可轻动诸君以为如
 何诸将皆欲战鄩乃悉召诸将坐之军门人以河水
 一杯饮之诸将莫测或饮或辞鄩曰一杯之难犹若
 此滔滔河流可尽乎诸将皆失色帝又数促鄩使出
 战鄩不肯出王与诸将谋曰刘鄩学六韬本欲示弱
 以袭我今其见迫必求速战十三年二月王命符存
 审守魏阳为西归潜兵贝州鄩报帝曰晋王西归魏
 无备可击三月鄩遣其将杨延直自澶州率兵万人
卷七十二 第 9b 页 WYG0334-0379b.png
 会于城下(澶州北至大名/府一百一十里)夜半至南门外城中潜出
 壮夫五百人突入延直军噪声动地迟明鄩自莘引
 军至城东与延直会鄩之来也存审率兵踵其后李
 嗣源自魏出战俄而王自贝州至鄩忽见晋军惊曰
 晋王耶兵稍却至故元城西存审大军已成列矣前
 后为方阵鄩为圆阵禦晋兵再合鄩引骑军突西南
 而走王以骑军追击之梁步兵合战晋(本文作帝/后仿此)
 鼓噪围之数重埃尘涨天嗣源以千骑突入其间其
卷七十二 第 10a 页 WYG0334-0379c.png
 众披靡相𨈆如积晋军四面斩击弃甲之声闻数十
 里骑军追及于河上十百为群赴水而死步兵七万
 歼亡殆尽鄩奔滑州是月梁主遣匡国节度使王檀
 以奇兵出阴地袭太原晋兵皆从王于河上太原无
 备监军张承业大恐率诸司工匠登城捍禦而外攻
 甚急代北安金全以疾居于太原强起谓承业曰太
 原晋之根本不守则大事去矣老夫诚惫矣然尚能
 为公破贼承业喜授以甲兵金全率子弟及故将吏
卷七十二 第 10b 页 WYG0334-0379d.png
 得百馀人夜出北门击檀于羊马城中檀军惊溃昭
 义李嗣昭遣骑三百赴援檀惧乃烧营而遁梁主闻
 之曰吾事去矣三月攻梁卫州降其刺史克磁州(至/洛)
 (州百一/十里)杀其刺史四月克洺州(东南至大名府/一百四十里)五月
 王还晋阳六月围邢州(至洺州百/二十里)七月王自晋阳至
 八月进攻邢州(东北至相州/二百九十里)张筠弃相州走(东至大/名府二)
 (百一/十里)邢州以城降九月王还晋阳戴思远弃沧州而
 逃是月贝州平河朔悉为晋矣王至魏州十四年二
卷七十二 第 11a 页 WYG0334-0380a.png
 月王闻刘鄩保黎阳(在澶州/西南)率师攻之十月王还晋
 阳十一月如魏州十二月帝幸洛阳为来年郊礼时
 梁据扬刘城列栅相望王率军履河冰而渡进攻扬
 刘城城中守兵三千人王率骑军环城驰射又令步
 兵斧其鹿角负葭苇以堙堑王自负一围而进诸军
 噪鼓而登遂拔其垒帝闻之惧遂停郊礼十五年正
 月至自西都敬翔上疏曰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
 武御貔虎之臣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强梁日削陛
卷七十二 第 11b 页 WYG0334-0380b.png
 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近习则亲戚之私而
 望成事乎臣闻晋攻扬刘李亚子负薪渡水为士卒
 先陛下委蛇守文儒雅自喜而遣贺瑰为将岂足当
 彼之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
 赵岩等以为怨言遂不用二月梁将谢彦章帅众数
 万迫杨刘筑垒自固又决河水以隔晋军六月王至
 扬刘率诸军涉水而进梁人临水拒战晋军小却俄
 而鼓噪复进梁军退因击之交斗于中流梁军大败
卷七十二 第 12a 页 WYG0334-0380c.png
 彦章仅免八月大阅于魏郊河东魏博幽(周德/威)(符/存)
 (审/)(王镕/)(王处/直)邢洺(李嗣/源)(高万/兴)(李嗣/恩)云朔(李/存)
 (璋/)十镇之师及奚契丹室韦吐浑之众十馀万步阵
 严整王自魏州次扬刘略地至郓(西至大名府/二百二十里)(至/大)
 (名府一百/九十里)而还遂营于麻家渡(距行台村/十馀里)诸镇列营
 十数贺瑰谢彦章屯行台村结垒相持百馀日王以
 数百骑摩垒求战彦章帅精甲五千伏于堤下王以
 十馀骑登堤伏兵发围王十数重俄而王之骑军继
卷七十二 第 12b 页 WYG0334-0380d.png
 至攻于围外王于围中跃马奋击决围而出存审兵
 至梁军方退十二月王进军迫行台寨十里而止瑰
 善用步卒而彦章与孟审澄侯温裕皆善将骑兵审
 澄温裕所将不过三千彦章多而益办瑰心忌之彦
 章与瑰行视郊外瑰指一地语彦章曰此营栅之地
 已而晋兵栅之瑰疑彦章阴以告晋益恶之彦章故
 与马步都虞候朱圭有隙瑰欲速战彦章请持重以
 老敌圭乃诬彦章以为反瑰享士使圭伏甲杀之审
卷七十二 第 13a 页 WYG0334-0381a.png
 澄温裕皆见害王喜曰将帅不和梁亡无日矣戊午
 王(本文无/王字)下令军中归老疾于邺悉兵趋汴辛亥次
 临濮梁军舍营踵于后癸亥次胡柳陂黎明候骑报
 曰梁军至矣王戒军曰步军辎重俱行吾自殿后破
 贼德威奏曰贼倍道而来未成营垒我营栅已固守
 备已馀须决万全之策此去汴州信宿而近(至汴三/百五十)
 (里/)梁军父母妻子皆在其中梁人家国系此一举吾
 以深入之兵当其必死之战可以计胜难与力争也
卷七十二 第 13b 页 WYG0334-0381b.png
 王宜按军无动臣请以骑军扰之使不得下营樵爨
 不暇给因其劳乏而乘之可以胜也王曰吾军河上
 终日挑战恨不遇贼今见敌不击复何为乎顾存审
 曰公以辎重先吾为公殿遽督军而出德威谓其子
 曰吾不知死所矣前遇梁军而陈王与存审总河东
 魏博之众居中镇定之军居左德威之军居右而辎
 重次右之西兵已接王率银枪军驰入梁陈贺瑰王
 彦章单骑走濮阳王辎重见梁朱旗皆惊溃德威军
卷七十二 第 14a 页 WYG0334-0381c.png
 乱梁军乘之德威父子皆战死尽取其辎重军已胜
 陈无石山(即土/山)王至山下望梁阵坚而整呼其军曰
 今日之战得山者胜因驰骑犯之王建及将银抢效
 节继进梁军遽下阵于山西晋兵遂得土山梁军复
 于土山西结阵数里时日已晡诸将皆溃兵未集阎
 宝曰夫决胜料势决战料情情势既得断在不疑今
 梁兵窘蹙其势可破胜而骄怠其情可知彼阵山上
 吾在其下尚能击之况以高而击下不可失也白王
卷七十二 第 14b 页 WYG0334-0381d.png
 曰请登高臣即破敌王谢曰微公几败吾事于是李
 嗣昭领军自土山北以逼梁军建及呼众曰今日所
 失辎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即驰犯梁军诸军继之
 梁军大败时元城令吴琼贵乡令胡装各部役徒于
 山下曳柴扬尘助其势梁军不之测自相腾藉奔归
 汴者不满千人晋拔濮阳遂军德胜为南北城于河
 上十六年正月三日王还魏州三月兼领卢龙军节
 度使四月贺瑰攻南城百道攻击以竹笮维战舰于
卷七十二 第 15a 页 WYG0334-0382a.png
 河晋兵不得渡王驰而往阵于北岸南城告急王积
 金帛于军门募能破梁战舰者至于吐火禁咒莫不
 皆有建及重铠执槊呼曰梁晋一水间耳何必巧为
 吾今破之矣乃以巨索连十艘选效节勇士三百人
 持斧被铠鼓枻而进至中流梁楼船三层蒙以牛革
 悬板为楯建及率持斧者入艨艟间斩竹笮破悬楯
 又于上流取瓮数百用竹笮围之积薪于上灌以脂
 膏火发烜空又以巨舰载甲士随之斧其竹笮梁兵
卷七十二 第 15b 页 WYG0334-0382b.png
 皆去晋军乃得渡救南城瑰解围去七月王归晋阳
 八月瑰卒开封尹王瓒代为行营招讨使瓒自黎阳
 渡河攻澶州不克退屯杨村扼河上流与晋相持时
 晋军德胜南北舟兵来往颇以为劳而河北无竹石
 振武节度使李存进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王大喜
 十月至如魏州广德胜北城日与梁军接战十二月
 戊戌王军河南夜伏步兵潘张村(在今东京/封邱县)梁军寨
 下以骑军掠其饷运擒其斥候王瓒结阵以待王以
卷七十二 第 16a 页 WYG0334-0382c.png
 铁骑突之梁军大奔赴水甚众瓒保北城十七年四
 月朱友谦袭同州梁遣泰宁军节度使刘鄩击友谦
 友谦求救七月遣存审嗣昭救之九月击鄩大破之
 鄩遁追击于渭河又败之十八年正月魏州人传真
 献唐受命宝一王已诺诸将即皇帝位张承业方卧
 病闻之自太原肩舆至魏谏曰大王父子与梁血战
 三十年本欲雪家国之雠而复唐之社稷今元凶未
 灭而遽以尊名自居非王父子之初心且失天下望
卷七十二 第 16b 页 WYG0334-0382d.png
 不可王谢曰此诸将之所欲也承业曰不然梁唐晋
 之仇贼而天下所共恶也今王诚能为天下去大恶
 复列圣之深雠然后求唐后而立之使唐之子孙在
 孰敢当之使唐无子孙天下之士孰可与王争者王
 不听承业知不可谏乃仰天大哭曰王自取之误老
 奴矣肩舆归太原自是病日加卒二月赵张文礼弑
 其君镕时王方与诸将宴酒酣乐作闻镕遇弑投觯
 而泣曰赵王同盟分如金石何负于人覆宗绝嗣文
卷七十二 第 17a 页 WYG0334-0383a.png
 礼遣使请旄节王曰文礼之罪期于无赦敢邀旄节
 左右曰方今事繁不欲与人生事王乃承制授文礼
 镇州兵马留后河中朱友谦昭义李嗣昭横海符存
 审义武王处直安国李嗣源成德张文礼天平阎宝
 大同李存璋振武李存进匡国朱令德(唐复旧藩镇/名故同州称)
 (匡/国)请王即位王三辞友谦等三请王曰予当思之左
 右亦劝王早副人望王撝挹久之初王镕令偏将符
 习从王屯于德胜文礼既行弑逆忌镕故将遣使欲
卷七十二 第 17b 页 WYG0334-0383b.png
 代习归镇习惧请留帝令传旨于习且言尔等从征
 盖缘君父之故衔冤思报谁无人心吾当给尔粮助
 尔兵于是习等率诸将三千馀人哭于牙门请讨文
 礼八月王授习成德军兵马留后以部下致讨又遣
 阎宝助之以史建瑭为前锋甲子攻赵州刺史王鋋
 迎宝遂引兵至镇州城下(赵州至中山/府一百里)文礼惧卒子
 处瑾秘丧拒守九月建瑭战于城下为流矢所中而
 卒十月己未戴思远攻德胜北城王命李嗣源设伏
卷七十二 第 18a 页 WYG0334-0383c.png
 于戚城(今属开德/府清丰县)令骑军挑战梁军大至王御中军
 以禦之步兵渐至李嗣源以铁骑三千乘之梁军大
 败俘斩二万计王处直叛附于契丹其子都幽处直
 十一月王至镇州城下筑土山以攻其垒十二月契
 丹寇幽州遂攻涿州寇定州王都告急王率五千骑
 赴之十九年正月王至新城(今涿州县/古督亢地)契丹前锋三
 千骑至新乐(中山/府县)戴思远乘虚袭魏州军至魏店李
 嗣源自顿邱(按舆地广记唐大历置澶州晋天福移/濮阳于澶州南郡为治所而以顿邱为)
卷七十二 第 18b 页 WYG0334-0383d.png
 (德清军今属开/德府清丰县)驰入魏州梁人乃西渡洹水陷成安
 (大名/府县)而去时契丹渡沙河诸将相顾失色又闻梁人
 内侵皆欲旋师王以为不可败契丹于新城望都追
 奔至于幽州是日戴思远寇德胜北城昼夜攻击存
 审极力拒守城中危急王自幽州倍道兼行梁人闻
 晋王至烧营而遁三月阎宝败于镇州以李嗣昭代
 之四月镇兵出掠九门嗣昭击之镇军且尽嗣昭为
 贼射中脑而卒以李存进代之八月梁段凝陷卫州
卷七十二 第 19a 页 WYG0334-0384a.png
 刺史李存儒被擒戴思远又陷共城新乡等邑自是
 澶渊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所据九月张处球率兵
 奄至东垣渡(在真定府/真定县)李存进战没乃以符存审为
 招讨使丙午夜赵将投缒以接王师诸军毕入镇州
 平王兼领成德节度同光元年三月李继韬以潞州
 叛附于梁王(本文无/王字)筑即位坛于魏州四月即帝位
 大赦改元国号唐以魏州为东京太原为西京镇州
 为北都所管节度十三州五十县继韬叛帝有忧色
卷七十二 第 19b 页 WYG0334-0384b.png
 有自郓来者言戴思远领兵在河上州城无守可袭
 而取帝(本文无/帝字)召李嗣源帐中谓曰昭义阻令而梁
 急攻泽州吾出其不意攻其郓州以断梁右臂可乎
 嗣源对曰夹河之兵久矣苟非出奇则大计不决臣
 请独当之乃以步骑五千袭郓州高行周将前军夜
 遇雨军中欲止行周曰此天赞我也郓人恃雨不备
 吾来宜出其不意即夜涉济入其城郓人方觉遂取
 之即拜嗣源天平节度使梁人大恐敬翔顾事急以
卷七十二 第 20a 页 WYG0334-0384c.png
 绳纳靴中入见末帝泣曰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不
 肖所谋无不用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
 用不如死乃引绳将自缢末帝使人止之问所欲言
 翔曰事急矣非王彦章不可五月乃遣王彦章代思
 远问破贼之期对曰三日左右皆失笑彦章出驰两
 日至滑州(去汴一百/一十里)置酒大会阴遣人具舟于杨村
 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载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彦章会饮酒半佯起更衣引精兵数千沿河以趋德
卷七十二 第 20b 页 WYG0334-0384d.png
 胜舟兵举锁烧断之因以巨斧斩浮桥而彦章引兵
 急击南城浮桥断南城遂破盖三日矣是时帝在魏
 以朱守殷守德胜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
 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然彦章兵少利于速战必
 急攻我南城即驰骑救之行二十里而得夹寨报者
 曰彦章兵已至比至而南城破矣骂曰驽才果误予
 事撒北城屋木攻具浮河而下增固杨刘与彦章俱浮
 于河各行一岸每舟筏相及辄战一日数十接比及
卷七十二 第 21a 页 WYG0334-0385a.png
 杨刘殆亡其半匡霸指挥使李周守杨刘梁人以巨
 舰绝河断晋饷道周遣人趋求救请日行百里以赴
 急帝笑曰周为我守何忧日行六十里且行且猎比
 至周已绝粮三日梁兵解去结营于杨刘之南延袤
 十数栅六月帝登垒望见彦章为重堑以绝唐军笑
 曰欲持久弊我也即排短兵出战为彦章伏兵所射
 败而归问郭崇韬计安出对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
 在取郓州也臣愿得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于必争
卷七十二 第 21b 页 WYG0334-0385b.png
 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
 也然板筑难卒就陛下日以精兵挑战使彦章兵不
 得东十日垒成矣梁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李嗣
 源求可以通于帝(本文作庄/宗后仿此)麾下范延光请行乃怀
 延孝蜡九书见帝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
 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
 (属兖/州)帝以为然乃遣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夜行所
 过驱掠居人毁屋伐木渡河筑垒于博州东(郓博相/去一百)
卷七十二 第 22a 页 WYG0334-0385c.png
 (七十/里)昼夜六日垒成彦章引兵急攻之时方大暑彦
 章列骑环城使步军堙壕登堞又于上流下巨舰十
 馀扼断济路攻击百端城中危急帝引军阵于西岸
 城中望之大呼帝将渡梁军解围退保邹家口(在杨/刘下)
 (流/)七月帝沿河而南彦章弃邹家口复至杨刘己未
 自杨刘退保杨村寨帝幸杨刘段凝与赵岩张汉杰
 交通彦章素刚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
 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叶力倾
卷七十二 第 22b 页 WYG0334-0385d.png
 之其破南城也彦章与凝各用捷书以闻凝遣人告
 岩等匿彦章书而上已书末帝初疑其事已而使者
 至军独赐劳凝而不及彦章军士皆失色及杨刘之
 败凝乃上书言彦章使酒轻敌而至于败岩等日夜
 从中毁之八月梁克泽州守将裴约死之帝自杨刘
 归邺梁罢彦章以凝为招讨使彦章驰至京师入见
 以笏画地自陈胜败之迹岩等讽有司劾彦章不恭
 勒还第凝帅众五万营于王村(在开德府/观城县)自酸枣决
卷七十二 第 23a 页 WYG0334-0386a.png
 河东注郓以隔绝唐军庚寅唐军朝城戊戌康延孝
 以百骑奔于唐帝解御衣金带以赐之拜博州刺史
 南面招讨指挥使帝屏人问延孝梁事延孝言末帝
 懦弱赵张用事段凝奸邪以入金多为大将故将皆
 出其下梁主每一𤼵军即令近臣监护进止可否悉
 取监军处分小人进任而忠勇皆见疏斥必亡之势
 也又闻梁计如何曰窃闻其议期以仲冬大举遣董
 璋以陜虢泽潞之众出石会以攻太原霍彦威以关
卷七十二 第 23b 页 WYG0334-0386b.png
 西汝洛之兵掠邢洺以趋镇定王彦章以京师禁卫
 击郓州段凝以河上之军当陛下帝惧曰将何以禦
 之延孝曰梁兵虽众分则无馀臣请待其既分以铁
 骑五百自郓趋汴出其不意𢷬其空虚不旬日必下
 矣帝壮其言梁闻晋将自兖州路出师急召彦章领
 保銮骑士数千于东路守捉令张汉杰监其军(新史/云时)
 (京师祇有保銮五百骑乃以属彦章按旧纪李嗣源/初败彦章擒梁将三百人俘斩二百级庄宗再败彦)
 (章擒梁将吏二百馀人斩馘二万夺马千匹虽不/止保銮一军亦不应止有五百人今从旧史传)
卷七十二 第 24a 页 WYG0334-0386c.png
 自李继韬以泽潞叛契丹数犯幽涿又闻梁欲大举
 帝患之以问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
 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
 相攻庶几以为后图帝不悦退卧帐中召郭崇韬问
 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争生民苦转饷
 者十馀年矣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
 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纵欲指
 河为界谁与陛下守之且唐未失德胜时四方商贾
卷七十二 第 24b 页 WYG0334-0386d.png
 征输必集薪刍粮饷其积如山自保杨刘道路转徙
 耗亡大半而魏博五州秋稼不稔不支数月此岂按
 兵持久之时乎自康延孝来尽得梁之虚实此正天
 亡之时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𢷬其
 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帝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
 也九月戊辰王彦章渡汶李嗣源遣军侦视至递坊
 镇梁军挑战嗣源击败之帝大悦下令军中归其家
 属于魏十月壬申帝发杨刘癸酉至郓州嗣源为前
卷七十二 第 25a 页 WYG0334-0387a.png
 锋时彦章守中都甲戌帝攻之众溃擒彦章等将吏
 二百馀人斩馘二万夺马千匹翌日彦章见杀彦章
 虽败而段凝悉将梁兵屯河上帝未知所向诸将多
 言乘胜以取青齐嗣源曰彦章之败凝犹未知使其
 闻之定计三日纵使料吾所向亟发救兵必渡黎阳
 数万之众舟楫非一日具也此去汴州不数百里前
 无险阻方阵而行信宿可至汴州已破凝岂足顾哉
 而郭崇韬亦劝帝入汴帝嘉之是夜嗣源率前军死
卷七十二 第 25b 页 WYG0334-0387b.png
 进丁丑取曹州(至汴二百/四十里)梁帝闻晋军长驱将至遣
 张汉伦驰驲召段凝于河上汉伦中道坠马伤不能
 进帝呼敬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怼我
 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馀年今虽为相实朱氏
 老奴尔事陛下如郎君以臣之心敢有所爱陛下初
 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迫欲为陛下谋
 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
 臣相向恸哭时禁军尚有四千人朱圭请以拒唐帝
卷七十二 第 26a 页 WYG0334-0387c.png
 不从召开封尹王瓒谓之曰段凝未至社稷系卿方
 略瓒驱军民登城为备帝登建国楼(五代会要开平/元年改皇城南)
 (门为建/国门)以问群臣或曰晋孤军远来势难持久虽使
 入汴不能守也宜幸洛阳保崄以召天下兵徐图之
 胜负未可知也赵岩曰势已如此一下此楼何人可
 保帝置传国宝于卧房内俄失所在已为左右所窃
 迎唐军矣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唐世雠
 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勿落雠人之手麟不忍
卷七十二 第 26b 页 WYG0334-0387d.png
 帝曰将卖我耶麟将自刎帝持之戊寅夕麟弑帝即
 自裁迟明嗣源攻封丘门(北面之/东南)王瓒开门迎降帝
 军继进瓒迎帝自梁门(西面/次门)入见嗣源手揽其衣以
 头触之曰天下与尔共之辛巳凝率兵五万降此庄
 宗取魏博以后灭梁本末也后梁自太祖开平元年
 至均王龙德二年凡二世十六年
己丑唐诏梁节度观察使下至将校并不改更(以旧纪/及通鉴)
(脩/)甲午唐以郭崇韬守侍中无成德节度使戊戌加李
卷七十二 第 27a 页 WYG0334-0388a.png
嗣源中书令(以旧纪及/通鉴脩)楚王殷遣子希范上将吏籍于
(以通/鉴脩)渤海王季兴朝于唐(以通/鉴脩)十一月唐以滑州留
后段凝为泰宁节度使(以通/鉴脩)乙巳唐复北都为镇州太
原为北都(以新/纪脩)戊申唐省文武官(以通/鉴脩)丙辰唐复东京
为宣武军汴州(以新纪/通鉴脩)丁巳唐礼部侍郎韦说同平章
(以新/纪脩)辛酉唐复永平军为西都京兆府(以新/纪脩)甲子唐
迁都于洛阳(以通/鉴脩)十二月唐复藩镇旧名(以旧/纪脩)辛巳唐
李继韬伏诛(以新/纪脩)壬辰唐主畋于伊阙(以新/纪脩)
卷七十二 第 27b 页 WYG0334-0388b.png
甲申(唐庄宗皇帝同光二年年岐王李茂贞天祐二十/一年 吴睿帝顺义四 蜀帝王衍乾德六年)
 (南汉高祖皇帝乾亨八年兴吴越王钱镠宝大元年/楚王马殷 南平王高季 闽王王审知 契丹)
(天赞/三年)春正月唐河南尹张全义及诸镇进暖殿物分财
赋为内外府(以新/纪脩)岐王茂贞称臣遣子贡于唐(以通/鉴脩)
召宦官诣阙复置内诸司使诸道监军(以吕祖谦/标目脩)二月
唐以宣徽使马绍宏为内勾使(以唐实/录脩)辛巳唐进岐王
茂贞爵秦王(以吕祖谦/标目脩)癸未唐立夫人刘氏为皇后时
皇太后诰皇后教与制敕交行于藩镇(以吕祖谦/标目脩)
卷七十二 第 28a 页 WYG0334-0388c.png
 解题曰陆游曰庄宗欲立刘氏为后而韩夫人正室
 也伊夫人位次在刘氏上庄宗虽出夷狄承天下大
 乱之际然顾典礼人情未知所出群臣无敢当其议
 者将相豆卢革郭崇韬上章言刘氏当立庄宗从之
 刘氏既立黩货蠹政天下大乱庄宗弑死李氏子孙
 歼焉革不足言矣崇韬佐命大臣其请立刘氏不过
 谓天子所宠昵而自结焉将以赖其功而已然唐之
 亡实由刘氏是亡唐者崇韬也同光之初海内几可
卷七十二 第 28b 页 WYG0334-0388d.png
 指挥而定崇韬以覆其社稷宗庙之灵其肯赦之乎
 崇韬以尽忠赤族而革亦诛死岂非天哉昔唐高宗
 立武昭仪为后褚遂良等力争以为不可皆得祸独
 李绩劝成之穷极富贵而死及武氏得志太宗之子
 孙诛戮几尽绩亦以子敬业故发墓夷族遂良得祸
 不至此也天理之不可逃也如此事见通鉴
三月丙午唐进渤海王季兴爵南平王(以通/鉴脩)庚申唐遣
使按视诸陵(以通/鉴脩)
卷七十二 第 29a 页 WYG0334-0389a.png
 解题曰温韬逋诛则虽按视诸陵无益也
夏四月己巳朔唐上尊号(以通/鉴脩)唐遣客省使李严使于
(以通/鉴脩)秦王茂贞卒其子从曮权知凤翔军府事(以吕/祖谦)
(标目/脩)唐潞州将杨立反(以新/纪脩)五月壬寅唐以梁教坊使
陈俊内园使储德源为刺史(以旧/纪脩)壬戌唐以李从曮为
节度使(以通/鉴脩)六月丙子唐杨立伏诛(以新/纪脩)壬辰唐以李
嗣源为宣武节度使蕃汉马步总管(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此他日嗣源入汴之张本也(征蜀之役明宗/为总管当行而)
卷七十二 第 29b 页 WYG0334-0389b.png
 (姚坤之对阿保机亦谓新天子位至/大总管之职盖统兵之至重者也)
秋八月癸酉唐以孔谦为租庸使时使帖直下支郡天
平节度使李存霸等以为言不从(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程大昌曰按旧史梁太祖之开国也属黄巢
 大乱之馀以夷门一镇外严烽候内辟污莱厉以耕
 桑薄其租赋士虽苦战民则乐输二纪之间俄成霸
 业乃末帝与庄宗对垒于河上河南之民虽困于辇
 运亦未至流亡无他赋敛轻而丘园可恋故也及庄
卷七十二 第 30a 页 WYG0334-0389c.png
 宗平梁任孔谦为租庸使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
 民产虽竭军食尚亏加之以兵革因之以饥馑不四
 三年以至颠殒无他赋役重而寰区失望故也此事
 新史既不书通鉴亦不载殆恶朱梁之过也
冬十月吴越王镠遣使贡于唐(以通/鉴脩)十一月癸卯唐主
畋于伊阙(以新/纪脩)蜀聘唐尽罢北边屯兵(以通/鉴脩)丁巳唐加
朱守谦太师尚书令赐铁劵(以列传/通鉴脩)十二月庚午蜀以
宦者宣徽使王承休为天雄节度使(以通/鉴脩)
卷七十二 第 30b 页 WYG0334-0389d.png
 解题曰蜀以秦州为天雄军
辛卯蜀改明年元(以通/鉴脩)是岁契丹寇唐(以通/鉴脩)
 解题曰按阴山杂录梁灭阿保机(本文作/阿保谨)率兵直抵
 涿州时幽州安次潞三河渔阳怀柔密云等县皆为
 所陷俘其民而归置州县以居之不改中国州县之
 名馀见通鉴
吴越王镠改元
 解题曰按九里松观音尊胜幢宝大二年岁次乙酉
卷七十二 第 31a 页 WYG0334-0390a.png
 建乙酉乃唐同光三年其元年当在甲申又平江横
 山宝积寺吴越碑亦称宝大二年盖自壬申以后用
 梁纪元至唐革命复自立正朔也
(唐庄宗皇帝同光三年祖吴睿帝顺义五年吴蜀帝王/衍咸康元年 南汉高 皇帝白龙元年 越王钱)
(镠宝大二年王楚王马殷丹南平王高/季兴 闽王 审知 契 天赞四年)春正月庚子唐
主如魏州(以新/纪脩)二月唐郭崇韬解节度使庚辰以李嗣
源为成德节度使(以通/鉴脩)汉遣使贡于唐(以通/鉴脩)三月唐令
宦者伶人择妃嫔(以通/鉴脩)庚申唐主至自魏州(以新/纪脩)辛酉
卷七十二 第 31b 页 WYG0334-0390b.png
唐改东京为邺都洛京为东都(以新/纪脩)夏四月癸亥朔日
有食之(通鉴/)五月唐大早(以通/鉴脩)秋八月癸未唐杀河南
令罗贯(以新/纪脩)九月蜀主衍与太后游青城山(以通/鉴脩)庚子
唐以魏王继岌为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等使以伐
(以通鉴新/唐纪脩)大水(以新旧/纪脩)冬十月癸亥蜀主衍东游至
利州而还(以通/鉴脩)戊寅唐取蜀凤州辛巳取兴州大败蜀
兵于三泉蜀诸镇皆送款十一月丙辰蜀主衍至成都
中书令判六军十二卫王宗弼劫之寻出降(以通/鉴脩)
卷七十二 第 32a 页 WYG0334-0390c.png
 解题曰蜀自王建以唐大顺二年入成都天祐七年
 建号传子衍至同光三年而灭凡三十五年苏辙曰
 国无衅而后可以伐人冒衅以伐人敌无衅则己受
 其灾敌有衅则我与敌皆毙唐庄宗与梁人夹河相
 攻十战九胜涉河取郓不十日而克梁五代用兵未
 有神速若此者也然克敌之后幸一日之安沉湎声
 色之娱宦官伶人交乱其政府库之积罄于耳目之
 奉民怨兵怒国有土崩之势而不知也一时功臣皆
卷七十二 第 32b 页 WYG0334-0390d.png
 武夫倔起未有识安危之机者惟郭崇韬知其不可
 力言而不见听求去而不见许中外佞倖视之仄目
 崇韬深病之矣时方欲伐蜀崇韬欲立功为自安计
 议以魏王为元帅而己为之副将兵六万以去不逾
 时而克成都然崇韬知蜀之易与不知唐之已乱挈
 其良将劲兵西行数千里虽立大功而不免谗死征
 蜀之兵未还而赵在礼为乱河朔明宗北征遂与在
 礼皆反帅兵南向无一人能禦之向使西师不出蜀
卷七十二 第 33a 页 WYG0334-0391a.png
 虽未下而京师有重兵崇韬不死叛臣心有所畏不
 敢妄动庄宗不亡崇韬不死祸福未可知也其冒衅
 以伐人盖有智而未始学也事见通鉴
十二月唐以右厢马步都虞候董璋为东州节度使(以/吕)
(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新史左右厢起于唐用李靖兵法诸军各
 分左右厢统之自府兵坏京师变为彍骑谓之禁兵
 诸道变为长征谓之镇兵昭宗之亡禁旅尽矣朱全
卷七十二 第 33b 页 WYG0334-0391b.png
 忠以方镇建国遂以镇兵之制用之京师是后京师
 军有四厢而诸军两厢其厢使各掌城郭烟火之事
 而军旅渐有厢军之名自周世宗于方镇寄招禁军
 别立部曲由是州郡始有禁军宋太祖作阶级法专
 治禁军而天下镇兵通谓之厢军教阅疏略浸为役
 卒矣
唐魏王继岌族诛王宗弼等(以新纪/通鉴脩)辛未闽王审知卒
子延翰自称威武留后(以吕祖谦/标目脩)丙子唐以北都留守
卷七十二 第 34a 页 WYG0334-0391c.png
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以吕祖谦/标目脩)唐以伶人武德使史
彦琼为魏博监军(以通/鉴脩)己卯唐主猎于白沙(以新/纪脩)汉改
(以通/鉴脩)唐李嗣源入朝(以通/鉴脩)
 解题曰按新史明宗自镇州入觐奉朝请于京师庄
 宗颇疑其有异志阴遣李绍宏伺其动静绍宏以情
 告明宗明宗自魏而反天下皆知祸起于魏孰知其
 启明宗之二心者自绍宏始也事见通鉴
闰月唐吏部尚书李琪请除折纳纽配之法不行(以通/鉴脩)
卷七十二 第 34b 页 WYG0334-0391d.png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