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一
卷七十一 第 1a 页 WYG0334-03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一   明 王祎 撰
(梁太祖皇帝朱晃开平元年蜀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淮南杨渥并天祐四年 高祖皇帝王建天复七)
(年南楚王马殷闽南平王高季兴丹吴越王钱镠/岭 王刘隐 王王审知 契 耶律安巴坚)
 解题曰欧阳修职方考曰唐之盛时虽名天下为十
 道而其势未分既其衰也置军节度号为方镇镇之
 大者连州十馀小者犹兼三四故其兵骄则逐帅帅
 彊则叛上土地为其世有干戈起而相侵天下之势
卷七十一 第 1b 页 WYG0334-0357b.png
 自兹而分自僖昭以来日益割裂梁初天下别为十
 南有吴浙荆湖闽汉西有岐蜀北有燕晋而朱氏所
 有七十八州以为梁庄宗初起并代取幽沧有州三
 十五其后又取梁魏博等十有六州合五十州以灭
 梁岐王称臣又得其州七同光破蜀已而复失惟得
 秦凤阶成四州而营平二州陷于契丹其增置之州
 一(明宗置/寰州)合一百二十三州以为唐石氏入立献十
 有六州于契丹而得蜀金州又增置之州一(高祖置/威州)
卷七十一 第 2a 页 WYG0334-0358a.png
 合一百九州以为晋刘氏之初秦凤阶成复入于蜀
 隐帝时增置之州一(解/州)合一百六州以为汉郭氏代
 汉十州入于刘旻世宗取秦凤阶成瀛莫及淮南十
 四州又增置之州五(太宗置济州世宗/置滨雄霸通四州)而废者三(兖/州)
 (武州/景州)合一百一十八州以为周宋兴因之此其大略
 也其馀外属者彊弱相并不常其得失至于周末闽
 已先亡而存者七国自江以南二十一州为南唐自
 剑以南及山南西道四十六州为蜀自湖南北十州
卷七十一 第 2b 页 WYG0334-0358b.png
 为楚自浙东西十三州为吴越自岭南北四十七州
 为南汉自太原以北十州为东汉而荆归峡三州为
 南平合中国所有二百六十八州而军不在焉
春三月梁遣将击幽州夏四月刘守光击却之守光因
其父仁恭自称卢龙留后(以新唐书/本纪修)壬戌梁王全忠更
名晃甲子称皇帝戊辰改元废唐帝为济阴王迁之曹

 解题曰按新史六臣传唐哀帝逊位迁于梁遣中书
卷七十一 第 3a 页 WYG0334-0358c.png
 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为册礼使礼部尚
 书苏循为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杨涉为
 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策为副御史大
 夫薛贻矩为押金宝使尚书左丞赵光逢为副甲子
 文蔚等自上源驿乘辂车导以金吾仗卫太常卤簿
 朝梁于金祥殿(五代会要东/都大内内殿)王衮冕南面臣文蔚臣
 循奉册升殿进读已臣涉臣策奉传国玺臣贻矩臣
 光逢奉金宝以次升殿进读已降率文武百官北面
卷七十一 第 3b 页 WYG0334-0358d.png
 舞蹈再拜贺呜呼唐之亡也贤人君子既与之共尽
 其馀在者皆庸懦不肖倾险狯猾趋利卖国之徒也
 不然安能蒙耻忍辱于梁庭如此哉馀见通鉴
以汴州为开封府曰东都以故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
为雍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吴缜五代史纂误案职方考梁初改京兆府
 曰大安佑国军曰永平殊无以京兆为雍州之事与
 纪不同今按职方考有雍州范质五代通录亦云废
卷七十一 第 4a 页 WYG0334-0359a.png
 京兆府为雍州非误也
辛未梁以马殷为楚王(朱熹/纲目)梁追尊高祖考妣已来为
帝后(以通/鉴修)梁作建昌院掌金榖(以通/鉴修)
 解题曰叶梦得曰宋之大内梁建昌宫本唐宣武节
 度治所晋号大宁宫今新城是也周世宗始展外罗
 城
晋岐淮南蜀用唐年号馀皆臣于梁(以通/鉴修)岐王茂贞开
(以通/鉴修)五月丁丑朔梁以张文蔚杨涉为门下侍郎御
卷七十一 第 4b 页 WYG0334-0359b.png
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通鉴脩)契丹主
安巴坚遣使聘梁梁报之(以新纪/通鉴脩)己卯梁以吴王镠为
吴越王刘隐为大彭王癸未以权知荆南留后高季兴
为节度使(以通/鉴修)壬辰梁遣保平节度使康怀贞会魏博
攻晋潞州(以通/鉴修)甲午废枢密院入崇政院知院事敬翔
为使(以吕祖谦/标目修)弘农王渥遣兵攻楚六月楚大败之拔
岳州(以通/鉴修)晋王克用遣蕃汉都指挥使周德威等救潞
(以吕祖谦/标目修)甲寅梁平卢节度使韩建为司徒同平章
卷七十一 第 5a 页 WYG0334-0359c.png
(以新纪/通鉴修)秋七月甲午梁以刘守光为节度使(以通/鉴修)
 解题曰于是知梁有子祸矣
八月丁巳梁遣亳州刺史李思安为潞州行营都统(以/通)
(鉴/修)九月己亥蜀王建称皇帝(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一月戊子
刘守文降于梁(以通/鉴修)
(梁太祖皇帝开平二年祐唐庄宗皇帝李存勖岐王李/茂贞淮南杨隆演并天 五年 蜀高祖皇帝武成元)
(年平吴越王钱镠天宝元年/南 王高季兴 岭南刘隐) (楚王马殷知/闽王王审)春正月壬
午蜀主建改元(以通/鉴修)
卷七十一 第 5b 页 WYG0334-0359d.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武成本周明帝李希烈年号
辛卯晋王克用薨子存勖嗣位二月壬戌诛其振武节
度使李克宁(以吕祖谦/标目修)癸亥梁弑济阴王追谥曰唐哀
皇帝(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壬申朔梁主如泽州壬午以匡国
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招讨使(以新纪/通鉴修)蜀主建杀其养
子太师王宗佶(以通/鉴修)夏四月壬子梁主至自泽州(以新/纪修)
五月壬申晋王存勖大破康怀贞于夹寨归命州县举
贤才黜贪残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滥禁奸盗练士卒(以/吕)
卷七十一 第 6a 页 WYG0334-0360a.png
(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此晋王之初政也及志得之后则非复前日
 矣事见通鉴(胡寅曰丧不二事故春秋于背丧而即/戎者皆深讥之惟其门庭之寇存亡系)
 (焉然后从权制而无避此费誓所以得列于典谟命/诰之后也若李存勖夹寨之战君子深有取者盖以)
 (梁师距晋阳百馀里可谓危急之势矣使存勖执哀/戚之常情忽国家之大计上党沦陷则晋阳不存又)
 (岂所以为孝是审缓急量轻重出/奇制胜以走梁师然后霸基成矣)
晋王存勖承制封拜(以通/鉴修)戊寅淮南左右牙指挥使张
颢徐温弑弘农王渥其弟隆演立丁亥温杀颢专军府
卷七十一 第 6b 页 WYG0334-0360b.png
(以吕祖谦/标目修)戊戌梁立唐三庙(以新/纪修)楚王殷取朗州永
贞节度使雷彦恭奔淮南殷陷沣州(以吕祖谦/标目脩)蜀岐晋
攻梁雍州六月壬寅梁遣刘知俊拒之(以新纪/通鉴修)己酉梁
族诛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以新纪/通鉴修)丙辰梁刘知俊大
破岐兵于幕谷晋蜀兵还(以通/鉴脩)蜀立遂王元膺为太子
(以通/鉴修)秋七月壬辰梁封王审知为琅琊王(以十国/纪年脩)李俨
承制以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面都统弘农王(以通/鉴脩)
九月淮南将周本围苏州(以通/鉴脩)晋攻梁晋州丁丑梁主
卷七十一 第 7a 页 WYG0334-0360c.png
如陜州以救之晋师退(以通/鉴修)冬十月华原贼温韬发唐
诸陵(以通/鉴修)丁巳梁主至自陜州(以通/鉴修)十一月梁定难节
度使李思谏卒其子彝昌自为留后(以通/鉴脩)吴越改元(以/王)
(厚之金/石录脩)
 解题曰按临安府崇化寺尊胜幢云天宝四年岁次
 辛未又明庆寺白伞盖陀罗尼幢云天宝五年太岁
 壬申吴越国女弟子建其发愿文序曰生忝霸朝则
 非唐天宝明矣盖梁以丁卯篡唐吴越犹用天祐年
卷七十一 第 7b 页 WYG0334-0360d.png
 号次年则自建元矣癸酉岁后复用梁纪元故钱塘
 湖龙王庙碑云贞明二年建登圣寺磨崖龙德元年
 建
(梁太祖皇帝开平三年/南杨隆演并天祐六年) (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淮/蜀高祖皇帝武成二年 吴)
(越王钱镠天宝二年刘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南平王 隐 闽王 审知)春正月甲戌
梁迁于西都(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通鉴/)
月甲戌梁主如河中(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徐无党曰以高万兴降刘知俊兵攻鄜延故
卷七十一 第 8a 页 WYG0334-0361a.png
 也
淮南徐温以其养子知诰治升州(以通/鉴脩)夏四月庚子梁
以王审知为闽王刘隐为南平王(以通/鉴脩)辛亥吴越大破
周本走之(以通/鉴脩)五月己卯梁主至自河中(以新/纪脩)刘守文
以契丹吐谷浑兵攻刘守光见执(以通/鉴脩)梁族诛佑国
度使王重师
六月刘知俊执佑国节度使刘捍降于岐
(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改佑国曰永平由刘捍之执也
卷七十一 第 8b 页 WYG0334-0361b.png
庚戌梁遣兵讨刘知俊辛亥梁主如陜州乙卯知俊奔
(以吕祖谦/标目脩)抚州刺史危全讽攻洪州淮南遣周本救
(以通/鉴脩)秋七月甲子梁以刘守光为燕王(以通/鉴脩)乙亥梁
主至自陜州(以新/纪脩)庚辰周本大败危全讽于象牙潭擒
之尽取江西(以通/鉴脩)
 解题曰王颜后唐烈祖开基志注象牙潭去洪州百
 馀里
八月晋攻梁晋州弗克(以通/鉴脩)冬十一月岐遣中书令刘
卷七十一 第 9a 页 WYG0334-0361c.png
知俊攻梁灵州梁攻岐邠宁以救之十二月知俊大败
之于升平(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今坊州宜君县有升平镇即故县
(梁太祖皇帝开平四年/王杨隆演并天祐七年) (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蜀高祖皇帝武成三年 吴)
(越王钱镠天宝三年刘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南平王 隐 闽王 审知)春二月岐王
茂贞承制加弘农王隆演吴王(以通/鉴脩)三月定难军乱杀
李彝昌夏四月甲子梁以其族父仁福为节度使(以通/鉴脩)
五月癸丑邺王绍威卒梁以其子周翰为天雄留后(以/通)
卷七十一 第 9b 页 WYG0334-0361d.png
(鉴/脩)秋七月岐晋会邠泾兵攻梁夏州(以通/鉴脩)八月梁以刘
守光兼义昌节度使(以通/鉴脩)
 解题曰通鉴考异曰实录是岁五月以义昌留后刘
 继威为义昌节度使八月又云以守光兼义昌节度
 使不言置继威于何地或者复为留后不然守光兼
 幽沧节度使继威但为沧州节度使皆不可知今两
 存之
丙寅梁主如陜州辛未以镇国节度使杨师厚为招讨
卷七十一 第 10a 页 WYG0334-0362a.png
使救夏州(以新/纪脩)
 解题曰按旧史唐纪凤翔李茂贞邠州杨崇本皆遣
 使来会兵同讨灵夏帝令周德威将兵万人西渡河
 以应之(馀见通鉴职方考陜州唐曰/保义梁改镇国后唐复保义)
吴越筑捍海石塘广杭州城(朱熹/纲目)九月甲午梁主至自
陜州(以新/纪脩)冬十一月己丑梁以宁国节度使王景仁为
招讨使屯魏州袭据赵深冀二州晋遣周德威救赵(以/新)
(纪通/鉴脩)
卷七十一 第 10b 页 WYG0334-0362b.png
 解题曰燕不救赵而晋救之则守光存勖所存较然
 可知矣事见通鉴(宁国宣州也/时属杨隆演)
十二月蜀改明年元(以通/鉴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本汉明帝晋惠帝魏宣
 武李密年号
晋王存勖救赵义武王处直会之(以通/鉴脩)
(梁太祖皇帝乾化元年/王杨隆演并天祐八年) (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蜀高祖皇帝永平元年 吴)
(越王钱镠天宝四年帝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南汉高祖皇 刘龚 闽 王审知)春正月
卷七十一 第 11a 页 WYG0334-0362c.png
丙戌朔日有食之(通鉴/)丁亥晋王存勖大破王景仁于
柏乡癸巳梁以杨师厚为北面招讨使己亥晋遣兵攻
邢州二月己未存勖攻魏州不克而还(以通/鉴脩)二月乙酉
朔梁以罗周翰为节度使(以通/鉴脩)丁亥南平王隐卒其弟
岩立(以路振九/国志脩)
 解题曰僣伪诸国若奉正朔臣事于人则书卒不然
 则书薨
蜀伐岐岐攻梁长安寻退(以通/鉴脩)夏四月岐攻兴元蜀击
卷七十一 第 11b 页 WYG0334-0362d.png
却之(以朱熹/纲目脩)五月甲申朔梁改元(以新/纪脩)
 解题曰通鉴不书阙也
甲辰梁以刘岩为清海节度使(以通/鉴脩)蜀主建如利州(以/通)
(鉴/脩)秋八月甲子燕王守光称帝改元(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应天本朱泚年号
乙亥岐大败蜀兵于清泥岭围安远军(以通/鉴脩)九月庚子
梁主如魏州(以新/纪脩)蜀大破岐兵于安远军(以通/鉴脩)戊申燕
攻易定十二月甲子晋攻燕以救易定(以通/鉴脩)刘岩取楚
卷七十一 第 12a 页 WYG0334-0363a.png
容高二州(以吕祖谦/标目脩)
(梁太祖皇帝乾化二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九 蜀高祖皇帝永平二年)
(吴越王钱镠天宝五年皇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南汉高祖 帝 闽王 审知)春二月甲
子梁主如魏州以救镇定(以通/鉴脩)夏四月梁主至东都(以/新)
(纪通/鉴脩)五月梁主如西都(以新/纪脩)晋败燕兵于龙头冈(以通/鉴脩)
六月戊寅梁郢王友圭弑其父晃归罪于养子博王友
文而杀之自即帝位(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欧阳修曰梁之恶极矣自其起盗贼至于亡
卷七十一 第 12b 页 WYG0334-0363b.png
 唐其遗毒流于天下豪杰四面并起孰不欲揕刃于
 胸然卒不能少挫其锋以得志梁之无敌于天下可
 谓虎狼之强矣及其败也困于一二女子之娱至于
 洞胸流肠刲若羊豕祸生父子之间乃知女色之能
 败人矣事见通鉴
丙申梁匡国军乱杀节度使韩建(以通鉴/列传脩)
 解题曰按自开平二年以同州匡国军为忠武许州
 忠武军为匡国通鉴纲目是年以许州为忠武当别
卷七十一 第 13a 页 WYG0334-0363c.png
 有所据
梁宣义节度使杨师厚屯魏州秋七月逼罗周翰而代
之徙周翰为宣义节度使(以通/鉴脩)
 解题曰罗弘信以唐文德元年为魏博节度使传三
 世二十四年至周翰而为杨师厚所逐(滑州故曰义/成以避梁讳)
 (改宣义/唐复故)
甲子梁以均王友贞为东都留守(以通/鉴脩)丙寅梁废建昌
宫使置国计使(以通/鉴脩)
卷七十一 第 13b 页 WYG0334-0363d.png
 解题曰按旧史本纪应诸道茶盐酒曲商税悉还州
 郡
八月戊戌梁攻护国节度使冀王友谦友谦降晋(以通/鉴脩)
九月庚午梁以敬翔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壬申户部
尚书李振充崇政院使(以新/纪脩)冬十月晋王存勖救朱友
谦梁兵退(以通/鉴脩)十一月梁杨师厚破赵兵(以通/鉴脩)
(梁均王朱瑱乾化三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年) (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蜀高祖皇帝永平三年 楚)
(王马殷汉南平王高季兴王吴越王钱/镠 南 高祖皇帝 闽 王审知)春正月丁巳晋
卷七十一 第 14a 页 WYG0334-0364a.png
拔燕顺州(以通/鉴脩)甲子梁改元凤历(以新/纪脩)二月戊子梁均
王友贞举兵讨乱庚寅友圭伏诛友贞即皇帝位于东
都更名锽复称乾化三年追废友圭为庶人(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旧史帝遇弑之际冯延谔亲犯御幄而友圭
 复死于延谔之手天之报应可知事见通鉴
三月冀王友谦复归梁(以通/鉴脩)夏五月梁杨师厚攻赵以
救燕晋分兵拒之(以通/鉴脩)六月丙子蜀以道士杜光庭为
諌议大夫议政事(以通/鉴脩)秋七月己酉蜀杀其太子元膺
卷七十一 第 14b 页 WYG0334-0364b.png
(以通/鉴脩)梁封高季昌渤海王刘岩南海王(以通鉴新/史世家脩)
 解题曰按世家末帝即位悉以隐官爵授岩袭封南
 海王通鉴不载今因封高季兴并书之
冬十月甲子蜀立子衍为太子(吕祖谦/标目)燕卢龙巡属皆
入于晋请救于契丹弗许燕王守光请降于晋十一月
晋王存勖诣幽州不克成进攻克幽州执守光父子(以/通)
(鉴/脩)梁遣王景仁为淮南招讨使侵庐寿十二月吴镇海
节度使徐温大败之于霍邱(以通/鉴脩)晋以周德威为卢龙
卷七十一 第 15a 页 WYG0334-0364c.png
节度使(以通/鉴脩)
(梁均王乾化四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一 蜀高祖皇帝永平四年 楚王)
(马殷南南平王高季兴闽吴越王钱/镠 汉高祖皇帝 王王审知)春正月晋王存勖
杀刘守光用其父仁恭于雁门(以新/纪脩)晋王存勖开府置
行台(以通/鉴脩)秋七月晋赵攻邢州梁杨师厚拒却之(以通/鉴脩)
 解题曰按唐新旧史纪传梁传范质通录唐天祐三
 年李克用(本文作/武皇)遣周德威李嗣昭以嗣昭为留后
 四年五月太祖命康怀英率兵十万围潞州怀英筑
卷七十一 第 15b 页 WYG0334-0364d.png
 垒环城浚凿池堑飞走路绝克用遣德威将兵赴援
 首锋挑战日有俘获怀英不敢战太祖乃以李思安
 代之思安引军将营于潞州德威以五千骑搏之梁
 军大败思安退保坚壁别筑外垒谓之夹寨梁发山
 东之民供馈运德威日以轻骑掩之思安乃自东南
 山口筑夹道连接夹寨以通馈运六年正月克用卒
 子存勖立太祖遣人招降嗣昭嗣昭斩其使者德威
 尚在乱柳(唐潞州铜鞮县/今为威胜军)思安屡为所败闭壁不出
卷七十一 第 16a 页 WYG0334-0365a.png
 三月梁祖自将兵至泽州以刘知俊为招讨使代思
 安存勖(本文/作帝)新立杀其叔父克宁国中未靖而晋之
 重兵悉属德威于外晋人皆恐存勖使人以丧及克
 宁之难告且召其军德威闻命即日还太原留其兵
 城外徒步而入伏哭几绝群情释然汴人以为潞州
 必取遂停斥候梁祖亦归洛阳存勖谓诸将曰晋之
 所以能敌梁而彼所惮者先王也今闻吾王之丧谓
 我新立未能出兵其意必怠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
卷七十一 第 16b 页 WYG0334-0365b.png
 出其不意以击之非徒解围亦足以定霸乃与德威
 等疾驰六日至北黄碾距潞四十五里五月朔天大
 昏雾伏兵三垂岗下(在潞城县西/南三十七里)诘旦复昏雾直趋
 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
 率丁夫烧寨斸夹城为二道周德威李存审各分道
 进攻军士鼓噪三道齐进嗣源率先掩击梁军大恐
 投戈委甲俘馘万级获其副招讨符道昭及大将三
 百人刍粟百万怀英以百骑遁归克用临终谓存勖
卷七十一 第 17a 页 WYG0334-0365c.png
 曰梁军围潞而德威与嗣昭有隙以吾命谕之若不
 解重围殁有遗恨存勖遣达于德威德威感泣竟破
 强敌与嗣昭欢爱如初泽州将陷河南尹张宗奭召
 龙虎统军牛存节谋之存节帅本军及右神武羽林
 等军往应接上党回至天井关即引众前救泽州比
 至州人已焚外城将降晋闻存节至乃稍定存节入
 城助泽人守晋人穴地道以攻之存节选勇士数十
 亦穴地以应之隧中敌不得入晋人解去存勖(本文/作晋)
卷七十一 第 17b 页 WYG0334-0365d.png
 (王后/仿此)班师于晋阳告庙饮至赏劳有差下令国中禁
 盗贼恤孤寡徵隐逸止贪暴设堤防宽狱讼期月之
 间其俗丕变六月凤翔李茂贞邠州杨崇本合王建
 之师五万攻长安遣使会兵存勖遣张承业帅师赴
 之九月三镇复大举存勖遣嗣昭德威攻青州以应
 之丁丑梁帝如陜州(本文无梁/帝字后同)十月己丑赴晋州晋
 军去帝至东都七年三月杨师厚为潞州招讨使六
 月同州节度使刘知俊叛梁附于岐辛亥帝发西都
卷七十一 第 18a 页 WYG0334-0366a.png
 幸蒲坂七月邠岐及知俊告大举以伐灵夏八月存
 勖自将至阴地关遣德威攻晋州乙亥帝至西都师
 厚领兵赴援德威收军而退赵王王镕祖母丧诸镇
 皆吊梁使者见晋使在馆还言赵王有二志是时魏
 博罗绍威卒梁因欲尽取河北八月帝如陜杨师厚
 为招讨使以伐岐九月至自陜十月攻上党遣杜廷
 隐监魏将夏諲以兵三千袭深冀二州镇人惧乞师
 于晋义武王处直亦遣人至晋愿绝梁以自效诸将
卷七十一 第 18b 页 WYG0334-0366b.png
 皆疑镕诈未可出师存勖不听遣德威先屯晋州十
 二月丁巳朔梁命王景仁为北面招讨使韩勍为副
 李思安为前锋将魏滑汴宋兵七万人攻赵丁丑景
 仁营于柏乡赵人告急存勖自将兵出赞皇(今庆源/府县)
 处直以五千从会德威于石桥(赞皇县东南槐水西/泽侧石如牛迹相兼)
 (于其处作石桥又庆源府城南/八里洨河上大石桥非此处也)进距柏乡五里营于
 野河北(在柏乡西北五里北刘镇/东流经真定府栾城县)晋兵少而景仁所
 将神威龙骧拱宸等军皆梁精兵人马铠甲饰以组
卷七十一 第 19a 页 WYG0334-0366c.png
 绣金银其光耀日晋人望之色动德威勉其众曰此
 汴宋佣贩儿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直数
 十千适足为吾资当勉之退而告晋王曰梁兵甚锐
 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王曰吾提孤军出千里其
 利速战今不乘势急击之使敌知吾之众寡则吾无
 所施矣德威曰不然赵人能城守而不能野战吾之
 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之所长今军于河上迫
 贼营门非用长之地也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
卷七十一 第 19b 页 WYG0334-0366d.png
 入见德威谓张承业曰王怒老兵不速战者非怯也
 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
 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鄗邑(即高邑今庆源府/县在州西南四十)
 (三/里)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
 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王遽起曰吾方思之已而
 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
 梁德威引与俱见王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
 八年正月丁亥德威晨遣三百骑叩梁营挑战自以
卷七十一 第 20a 页 WYG0334-0367a.png
 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其军与德威战至于鄗南
 梁军为方阵分其兵为二汴宋军居左魏滑军居右
 王策马登高望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之胜地
 使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曰梁军轻
 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必不暇赍粮纵其能赍亦
 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
 将亦以为然德威击其左史建瑭击其右至未申时
 梁军东偏尘起德威鼓噪而进麾其西偏曰魏滑军
卷七十一 第 20b 页 WYG0334-0367b.png
 走矣又麾其东偏曰梁军走矣梁阵动不可复整乃
 皆走遂大败自鄗追至柏乡横尸数十里景仁韩勍
 李思安等以数十骑夜遁是役也斩首二万级获马
 三千匹铠甲兵仗七万擒将二百八十五人自梁与
 晋争凡数十战其大败未尝如此梁人弃深赵二州
 而遁癸巳梁以杨师厚为北面招讨使己亥晋王(本/文)
 (无王/字)遣建瑭德威徇地邢魏王至洺州张承业李存
 璋以步兵攻邢州德威建瑭将三千骑长驱至澶魏
卷七十一 第 21a 页 WYG0334-0367c.png
 王与嗣源率亲军继进二月戊午德威进至临河(魏/州)
 (县本汉黎/阳县地)己未魏罗周翰出兵塞石灰窑口(按唐史/地理志)
 (魏州贵乡县西渠徙永济渠自石灰/窠引流注魏桥石灰窠即石灰窑也)德威以骑掩击
 周翰闭壁自守王攻之城几陷乙丑德威自临清(贝/州)
 (县东北至/州六十里)徇地贝郡(贝州今为恩州至魏/州二百七十五里)攻博州(至/贝)
 (州百八/十里)下东武朝城(李吉甫元和郡县志魏州朝城/县本汉东武阳郡后为县唐改)
 (朝城至州/一百里)澶州刺史张可臻弃城遁遂击黎阳(卫州/县至)
 (州一百/二十里)临河淇门(卫州汲县/淇门镇)庚午梁帝闻晋将攻河
卷七十一 第 21b 页 WYG0334-0367d.png
 阳率亲军屯白马陂(水经沁水东过周县北注白马/沟水注之水首受白马湖一名)
 (朱管/陂)燕刘守光闻晋攻梁深入乃大治兵声言助晋
 晋王乃令嗣昭掠相卫而还乙未至晋阳六月梁遣
 杨师厚将兵三万屯邢州七月王会赵王于承天军
 八月守光称帝九月庚子梁帝自洺渡河至相州闻
 晋军未出乃止十一月燕侵易定王处直来告难十
 二月遣德威将三万人会镇定之兵以攻燕入祁沟
 关(元和郡县志涿州范阳县涿水源出西南岐沟东/大坎下武经总要东北至涿州四十里西北至易)
卷七十一 第 22a 页 WYG0334-0368a.png
 (州六/十里)守光求救于梁九年二月梁帝大举河南之众
 以援守光遣李周彝攻枣强(冀州县去州/五十五里)贺德伦攻
 蓨县(冀州县去州/百五十里)三月帝自督军攻枣强甲申屠之
 时晋精兵皆北攻燕独符存审史建瑭以三千骑屯
 赵州相与谋曰梁军若下蓨城必西攻深冀吾王方
 北伐以南鄙之事付我辈岂可坐观其弊乃以八百
 骑趋下博桥建瑭分其麾下五百骑为五队一之衡
 水(今冀/州县)一之南宫(今冀/州县)一之信都(今冀州/所治县)一之阜城
卷七十一 第 22b 页 WYG0334-0368b.png
 (冀州县宋改/𨽻永静军)而自将其一约各取梁刍牧者十人会
 下博至暮擒梁兵数十皆杀之各留其一人纵使去
 告之曰晋王大军且大至明日建瑭率百骑为梁旗
 杂其刍牧者暮叩梁营杀其守门卒纵火大呼斩击
 数十百人而梁刍牧者所出各遇晋兵有所亡失其
 纵而不杀者归而皆言晋军且至梁帝夜拔营去蓨
 县人追击之梁军弃其辎重铠甲不可胜计帝方病
 由是增剧丁亥疾驱而还四月己巳至东京戊寅如
卷七十一 第 23a 页 WYG0334-0368c.png
 西都五月己卯朔周德威大破燕军自涿州进兵于
 幽州六月戊寅梁帝为其子友圭所杀以杨师厚为
 魏博节度使未几镇人晋人侵魏北鄙师厚率军至
 唐店斩首五千级八月朱友谦以河中叛梁附于晋
 梁遣韩勍康怀英击友谦十月癸未晋王出泽潞以
 救之遇怀英于解县(今解/州县)大败之追至白径岭(在虞/乡县)
 (东五/十里)怀英又败十年一月朱友圭为其将袁象先所
 杀均王友贞即位友谦复臣于梁而亦不绝晋晋军
卷七十一 第 23b 页 WYG0334-0368d.png
 尽下燕诸县刘守光被围经年累战常败晋王如幽
 州十一月攻破之十一年正月壬子至晋阳是月赵
 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奉册推晋王为尚书令始建
 行台七月晋王东下会镇人进军邢洺战于张公桥
 晋军大败八月还晋阳此庄宗未取魏博之前与梁
 相攻本末也
八月梁武宁节度使蒋殷叛附于吴九月命天平节度
使牛存节等讨之(以新/纪脩)冬十一月南诏寇蜀十二月蜀
卷七十一 第 24a 页 WYG0334-0369a.png
大败之(以通/鉴脩)岐静难节度使杨崇本为其子彦鲁所弑
彦鲁自称留后(以通/鉴脩)
(梁均王贞明元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二 蜀高祖皇帝永平五年 楚王)
(马殷南南平王高季兴闽吴越王钱/镠 汉高祖皇帝 王王审知)春二月梁蒋殷自
焚死(以新纪/通鉴脩)三月梁天雄节度使杨师厚卒以平卢节
度使贺德伦代之分相澶卫三州为昭德军以宣徽使
张筠为节度使遣镇南节度使刘鄩将兵胁之军乱夏
四月劫德伦以附晋(以吕祖谦/标目脩)岐杨崇本之养子李保
卷七十一 第 24b 页 WYG0334-0369b.png
衡杀杨彦鲁自称留后降于梁(以吕祖谦/标目脩)吴徐温以其
子知训为淮南行军副使(以通/鉴脩)六月晋王存勖兼领天
雄节度使以孔目吏孔谦为支度务使袭取梁德州
 解题曰自是晋以魏州为根本矣
秋七月梁刘鄩袭晋晋阳不至还守莘县(以通/鉴脩)八月晋
围梁贝州蜀攻岐(以通/鉴脩)庚戌吴徐温守润州以知训秉
(以通/鉴脩)冬十月辛亥梁康王友敬作乱伏诛(以新/纪脩)十一
月乙丑梁改元(新纪/)
卷七十一 第 25a 页 WYG0334-0369c.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即位三年始改元夫踰年之
 规天下之达礼况继故诛乱自当新正朔以隆王祚
 而三年无改可谓失其旨
蜀取岐阶成秦凤四州刘知俊奔蜀(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茂贞拜武定军节度使徙山南
 西道节度使初取兴元邠宁鄜坊皆附之有地二十
 州(徐无党曰岐陇泾原渭武秦成阶/凤邠宁庆衍鄜坊丹延梁洋也)其被梁围也兴
 元入于蜀开平已后邠宁鄜坊入于梁秦凤阶成入
卷七十一 第 25b 页 WYG0334-0369d.png
 于蜀当梁末年所有七州而已
十二月岐义胜节度使温韬降于梁(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按职方考李茂贞建耀州置义胜军梁改为
 崇州曰静胜后唐复耀州曰顺义
丁未蜀改明年元(以通/鉴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通正盖取四时和为通正之
 义
梁主锽更名瑱(以旧五/代史脩)
卷七十一 第 26a 页 WYG0334-0370a.png
(梁均王贞明二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三 蜀高祖皇帝通正元年 楚王)
(马殷闽南平王高季兴丹吴越王钱镠律南汉高祖皇/帝 王王审知 契 高祖皇帝耶 安巴坚神册)
(元/年)春二月梁刘鄩袭晋魏州大败于故元城(以新纪/通鉴脩)
 解题曰汉元城县属魏郡今大名元城县有故城
梁匡国节度使王檀袭晋晋阳不克(以吕祖谦/标目脩)三月晋
取梁卫磁二州夏四月取洺州(以通/鉴脩)秋八月蜀伐岐(以/通)
(鉴/脩)晋取梁相邢二州(朱熹/纲目)契丹陷晋蔚州(以通/鉴脩)
 解题曰通鉴考异曰开元中振武军在朔州西北单
卷七十一 第 26b 页 WYG0334-0370b.png
 于都护府城内𨽻朔方节度使乾元元年置振武节
 度使领镇北大都护麟胜二州后唐振武节度带安
 北都护麟胜二州等使以后皆带朔州刺史据此虏
 振武节度使李嗣本乃治蔚州不知迁徙年月
九月晋王存勖还晋阳(以通/鉴脩)晋取梁沧贝二州晋王存
勖如魏州(以吕祖谦/标目脩)冬十一月吴伐梁以应晋(以通/鉴脩)
二月戊申蜀改明年元国号汉(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天汉本汉武帝年号
卷七十一 第 27a 页 WYG0334-0370c.png
是岁契丹称帝改元(以通/鉴脩)
(梁均王贞明三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四 蜀高祖皇帝天汉元年 南汉)
(高祖皇帝乾亨元年钱楚王马殷王南平/王高季兴 吴越王 镠 闽王 审知)春二月晋新
州将卢文进杀防禦使李存矩奔契丹
 解题曰按舆地广记新州唐末置唐明宗实录庄宗
 未即位文进王郁继入胡皆驱率幽蓟数州士女为
 虏南藩教其织纴工作中国所为虏中悉备契丹所
 以强盛侵凌中国者以得文进郁之故也同光之世
卷七十一 第 27b 页 WYG0334-0370d.png
 为患尤深文进在平州安帐率奚劲骑倏来忽往幽
 蓟荆榛满目寂无人烟馀见通鉴
三月陷新州晋遣周德威攻之败走契丹围幽州夏四
月晋遣安国节度使李嗣源救之(以朱熹/纲目脩)
 解题曰通鉴考异五代会要旧史地理志乐史寰宇
 记皆云梁建保义军唐同光元年改为安国军而唐
 庄宗明宗实录列传旧史存审传皆云天祐十三年
 授安国军节度使恐才属晋即改军额不待同光也
卷七十一 第 28a 页 WYG0334-0371a.png
 会要等书误尔
五月吴徐温徙升州以徐诰为润州团练使(以通/鉴脩)秋八
月癸巳南海王岩称越帝改元(以吕祖谦/标目脩)庚子晋李嗣
源大败契丹幽州围解(以吕祖谦/标目脩)冬十月晋王存勖还
晋阳十一月如魏州(以通/鉴脩)十二月辛亥蜀杀都招讨使
刘知俊(以朱熹/纲目脩)癸丑蜀改明年元(以通/鉴脩)丁卯梁以龙虎
统军贺环为北面招讨使(以新/纪脩)晋王存勖渡河取梁杨
(以吕祖谦/标目脩)
卷七十一 第 28b 页 WYG0334-0371b.png
 解题曰窦苹曰杨刘唐时大河渡口也今在东阿东
 北古堤上
己巳梁主如洛阳郊(以新/纪脩)
(梁均王贞明四年年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吴王杨/隆演并天祐十五 蜀王衍光天元年南汉高祖皇帝)
(乾亨二年越楚王马殷闽南平王高/季兴 吴 王钱镠 王王审知)春正月乙亥朔蜀
复国号蜀(以吕祖谦/标目脩)梁不克郊己卯梁主至自西都(以/新)
(纪/脩)夏五月蜀以宣徽使宋光嗣为枢密使自是宦者始
用事六月壬寅蜀主建薨癸卯子衍即帝位改元(以吕/祖谦)
卷七十一 第 29a 页 WYG0334-0371c.png
(标目/脩)
 解题曰按孙光宪北梦琐言蜀先主以雅王肖己将
 立之为张妃所诉且止徐妃外结宰相希立己子衍
 既立终非先主素心一旦自夹城过闻诸子諠噪斗
 鸡筑毬大怒于时太子在焉吁嗟曰我今日骑虎不
 得下此豚犬辈将来如何自此常有废立之意唐扆
 为东宫使与徐妃张格阴谋进鸡烧饼而殂(本文/作崩)
 困大臣魏弘夫等请诛扆允之乃曰徐氏昆弟勿与
卷七十一 第 29b 页 WYG0334-0371d.png
 兵权许存者如不能控御即杀之侯宗彻赵宗勉莫
 遣戍边长吁而瞑
吴静淮节度使朱瑾杀徐知训而自杀(以通/鉴脩)甲子晋王
存勖大败梁兵于河上(以通/鉴脩)秋七月戊戌吴以徐诰为
淮南节度使秉政(以通/鉴脩)八月己酉梁泰宁节度使张万
进叛附于晋(以通/鉴脩)冬十一月越改号汉(吕祖谦/标目)吴取楚
虔州(以通/鉴脩)十二月辛酉蜀改明年元(以通/鉴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乾德本辅公祏年号
卷七十一 第 30a 页 WYG0334-0372a.png
壬戌梁贺环与晋王存勖战于胡柳周德威死之存勖
复败环等甲子取濮阳(以通/鉴脩)
 解题曰按后唐实录胡柳之战两军俱挠李嗣源日
 夕不知所向泣曰吾兵安归万一参差家国何寄济
 河欲保安阳俄闻庄宗大军复集从珂卫庄宗夺晚
 阵既旋旆濮阳庄宗以嗣源北渡不悦曰公谓吾死
 耶渡河安往嗣源待罪曰晡暝渡河冀全馀众庄宗
 以其子立功赐大钟酒以罚之自是宠待元行钦于
卷七十一 第 30b 页 WYG0334-0372b.png
 嗣源稍薄赖从珂先登陷阵小足解愠馀见通鉴(通/鉴)
 (考异胡柳在濮/州濮阳县东)
(梁均王贞明五年隆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并天祐/十六年 吴王杨 演武义元年 蜀帝王衍乾德元)
(年平南汉高祖皇帝乾亨三年/南 王高季兴 吴越王钱镠) (楚王马殷知/闽王王审)春正月
晋筑德胜南北城于河上(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王容曰此后晋天福三年徙澶州跨德胜津
 则德胜渡属今之开德府也
晋王存勖兼卢龙节度使以知岚州孟知祥为河东魏
卷七十一 第 31a 页 WYG0334-0372c.png
博中门使教练使郭崇韬为副使(以吕祖谦/标目脩)夏四月戊
戌朔吴王隆演即吴国王位改元以徐温为大丞相都
督中外军事徐诰为左仆射参政事(以通鉴新/史列传脩)吴越击
吴破之狼山(以朱熹/纲目脩)梁贺瑰攻晋德胜南城弗克(以通/鉴脩)
秋七月吴越攻吴常州大败而还(以通/鉴脩)晋王存勖还晋
阳以巡官冯道为掌书记(以通/鉴脩)八月乙未朔梁贺瑰卒
以开封尹王瓒为北面招讨使(以通鉴/新纪脩)冬十月晋王存
勖如魏州(以通/鉴脩)梁兖州安抚制置使刘鄩克兖州族诛
卷七十一 第 31b 页 WYG0334-0372d.png
张万进(以新纪/通鉴脩)十二月晋败梁兵复取濮阳(以唐实/录脩)
 解题曰通鉴考异曰庄宗实录去年十二月已拔濮
 阳至此又云攻下濮阳旧史梁纪去年十二月晋人
 攻濮阳陷之今年十二月又云晋人陷濮阳唐纪去
 冬拔濮阳今年四月追袭贺瑰至濮阳无下濮阳事
 非实录梁纪重复则是去冬唐虽得濮阳弃不守今
 冬复拔之也
时契丹陷唐营州(以秦再思洛/中纪异脩)
卷七十一 第 32a 页 WYG0334-0373a.png
 解题曰按秦再思洛中纪异卢文进投契丹说按巴
 坚徵诸路甲马寇幽州设围攻之庄宗召募救之契
 丹退以赵思温为营州团练使北面沿边巡检都指
 挥使未期契丹围营州踰年朝廷未暇救粮草俱尽
 兵刃亦无思温欲自杀左右谏止安巴坚誓不杀乃
 南拜遥辞而倒戈馀见天成三年陷平州解题
(梁均王贞明六年隆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并天祐/十七年 吴王杨 演武义二年 蜀帝王衍乾德二)
(年平南汉高祖皇帝乾亨四年/南 王高季兴 吴越王钱镠) (楚王马殷知/闽王王审)夏四月
卷七十一 第 32b 页 WYG0334-0373b.png
梁冀王友谦袭逐忠武节度使程全晖附于晋(以新/纪脩)
月己丑吴王隆演薨六月其弟溥立(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按路振九国志隆演(本文/作渭)嗣位政在徐氏恭
 已而已李球马谦朱瑾等皆欲挟王以除执政隆演
 终无异辞馀见通鉴
梁以泰宁节度使刘鄩为招讨使攻同州秋七月晋遣
兵救之(以通/鉴脩)八月蜀主衍北巡(以通/鉴脩)九月梁刘鄩败还
(以通/鉴脩)冬十一月戊子朔蜀伐岐寻退(以通/鉴脩)十二月梁以
卷七十一 第 33a 页 WYG0334-0373c.png
天平节度使霍彦威为北面招讨使(以新旧/纪脩)
 解题曰按通鉴贞明五年八月贺瑰卒以开封尹王
 瓒为北面招讨使十二月召瓒还天平节度使戴思
 远代为招讨使新纪八月瓒为招讨使十二月天平
 节度使霍彦威为招讨使又二年始以天平节度使
 戴思远为招讨使又列传云瓒与晋相持经年大小
 百馀战若瓒以八月为招讨使十二月还则不得为
 经年又云瓒无功末帝遣戴思远代瓒则不得为霍
卷七十一 第 33b 页 WYG0334-0373d.png
 彦威此通鉴所以削去彦威一节也然旧史本纪龙
 德元年五月丁亥诏行营将士赏赉宜令招讨使霍
 彦威副招讨使王彦章晓示诸军旧传云彦威移镇
 郓州兼北面行营招讨总大军于河上新传亦云彦
 威为招讨使与晋军相持河上则尽没其实不可也
 但月日不可考今载之于龙德元年以前
(梁均王龙德元年杨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并天祐/十八年 吴睿帝 溥顺义元年 蜀帝王衍乾德三)
(年平南汉高祖皇帝乾亨五年/南 王高季兴 吴越王钱镠) (楚王马殷知/闽王王审)春正月
卷七十一 第 34a 页 WYG0334-0374a.png
甲午蜀主衍还成都(以通/鉴脩)魏州人献唐受命宝于晋(以/新)
(纪/脩)蜀吴劝晋王存勖称帝张承业谏之(以吕祖谦/标目脩)二月
吴改元(以新纪/通鉴脩)赵将张文礼杀其主王镕灭其族自为
留后(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王廷凑以长庆元年为留后传五世一百年
三月梁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以新/纪脩)夏五月丙戌朔梁
改元(以新/纪脩)梁杀刘鄩(以吕祖谦/标目脩)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通鉴/)秋七月赦梁惠王友能降封房陵侯(以新/纪脩)梁以天
卷七十一 第 34b 页 WYG0334-0374b.png
平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招讨使(以新纪/传脩)八月晋讨张
文礼文礼死其子处瑾拒守(以吕祖谦/标目脩)冬十月晋王存
勖败戴思远于戚城(以新纪/通鉴脩)王处直为其养子王都所
囚都自称义武留后处直寻以忧死(以吕祖谦/标目脩)十一月
晋王存勖讨镇州(以朱熹/纲目脩)十二月辛未契丹攻幽州陷
涿州进寇定州晋王存勖救之(以通/鉴脩)
(梁均王龙德二年顺唐庄宗皇帝岐王李茂贞并天祐/十九年 吴睿帝 义二年 蜀帝王衍乾德四年)
(南汉高祖皇帝乾亨六年王楚王马殷丹南平王高季/兴 吴越王钱镠 闽王 审知 契 天赞元年)
卷七十一 第 35a 页 WYG0334-0374c.png
春正月戊戌晋王存勖大破契丹于望都走之(以通/鉴脩)
 解题曰望都中山府县在东北六十里
梁戴思远袭德胜北城二月晋王存勖救之思远还(以/通)
(鉴/脩)秋八月梁取晋卫州又克淇门共城新乡(以新/纪脩)
 解题曰卫州共城县去州五十五里新乡县去州四
 十八里
冬十月丁未晋克镇州杀张处瑾晋王存勖兼领成德
节度使(以吕祖谦/标目脩)十一月戊寅晋特进张承业卒(以通/鉴脩)
卷七十一 第 35b 页 WYG0334-0374d.png
是岁契丹改元天赞(通鉴/)高丽统军王建自称王(以吕/祖谦)
(标目/脩)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