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0334-03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八   明 王祎 撰
唐懿宗皇帝咸通九年春正月彗星出于娄胃(以新/纪修)
六月凤翔少尹李师望请分蜀为定边军从之(以吕祖/谦标目)
(修/)
 解题曰定边军见开元二年剑南节度使解题
秋七月武宁粮料判官庞勋反于桂州冬十月庚午陷
宿州丁丑陷徐州执观察使崔彦曾十一月陷濠州诏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0334-0309b.png
以金吾卫大将军康承训为徐泗都招讨使帅沙陀朱
邪赤心等讨之十二月勋陷滁和二州(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宋祁曰懿宗任相不明藩镇屡畔南诏内侮
 屯戍思乱庞勋乘之倡戈横行虽凶渠歼夷兵连不
 解唐遂以亡易曰丧牛于易有国者知戒西北之虏
 而不知患生于无备汉亡于董卓而兵兆于冀州唐
 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易之意深矣事见通鉴
唐懿宗皇帝咸通十年春二月杀驩州流人杨收(新/纪)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0334-0309c.png
承训大败贼军夏四月壬辰庞勋杀崔彦曾等承训复
败之于柳子(以新旧纪/通鉴修)
 解题曰按旧纪王晏权智兴之犹子也故授以武宁
 节制以招之以冀招怀徐人怨王式之诛相扇搆乱
 数月招携啖之以利民吏卒无革心者馀见通鉴柳
 子去宿州九十里
六月陜州民乱逐其观察使崔荛(以吕祖谦/标目修)徐商罢户
部侍郎刘瞻同平章事(以新/纪修)秋八月彗星出于大陵(以/新)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0334-0309d.png
(纪/脩)九月徐州降庞勋伏诛(以通/鉴修)冬十月康承训为河东
节度使同平章事赐朱邪赤心姓名李国昌以为大同
军节度使(以通/鉴修)
 解题曰大同军节度使见开元九年天兵军解题(方/镇)
 (表会昌三年以云蔚朔三州置大同都团练使治云/州明年改都防禦使乾符五年升节度使考之新史)
 (列传及通鉴李国昌咸通十年已为大同节度使表/以因乾符五年国昌再为大同节度使始书之误也)
十二月南诏破定边军(吕祖谦/标目)
唐懿宗皇帝咸通十一年春正月甲寅朔上尊号(以新/纪通)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0334-0310a.png
(鉴/修)康承训坐贬(以吕祖谦/标目修)癸酉废定边军(吕祖谦/标目)南诏
围成都寻退(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张云解围录自天宝庚寅阁罗凤杀姚州
 都督张虔陀明年败鲜于仲通又败李谧至大和三
 年虽造成都不甚残夷井邑至是暴掠尤剧自天宝
 至咸通甲子再周矣事见通鉴
三月曹确罢夏四月丙午兵部侍郎韦保衡同平章事
(以新/纪修)五月光州民乱逐其刺史李弱翁(以吕祖谦/标目修)秋八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0334-0310b.png
月魏博军乱杀何全皞其将韩允中自称留后九月庚
戌从之(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自进滔至全皞三世四十二年
丙辰刘瞻罢寻贬驩州司户京兆尹温璋贬振州司马
自杀(以新旧/纪修)冬十一月辛亥兵部尚书王铎为礼部尚
书同平章事(以新旧/纪修)十二月以金吾上将李国昌为振
武节度使(以通/鉴修)
唐懿宗皇帝咸通十二年春正月以韩允中为节度使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0334-0310c.png
(以通/鉴修)夏四月癸卯路岩罢(以新/纪修)冬十月兵部侍郎刘邺
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以新/纪修)
唐懿宗皇帝咸通十三年春正月丙申张允伸卒其子
节度副大使简会自称卢龙留后(以通/鉴修)
 解题曰旧史允伸镇幽州二十三年
二月丁巳于琮罢刑部侍郎赵隐为户部侍郎同平章
(以新/纪修)三月平州刺史张公素逐张简会自称卢龙留
(以新纪/通鉴修)夏四月封子三人为王(以新/纪修)五月乙亥杀国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0334-0310d.png
子司业韦殷裕(新/纪)
 解题曰晁补之曰论妃戚家私而当大逆不道之戮
 桀纣之暴不过于此唐之亡自此兆矣事见通鉴
六月以张公素为节度使(以通/鉴修)秋八月张义潮卒以沙
州长史曹义金为归义节度使是后中原多故河湟多
为羌胡所据(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五代史四夷附录甘凉瓜沙等州五代时
 吐蕃已微弱回鹘党项诸羌夷分侵其地而不有其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0334-0311a.png
 人民值中国衰乱不能抚有惟甘凉瓜沙四州常自
 通于中国甘州为回鹘牙而凉瓜沙三州将吏犹称
 唐官数来请命自梁太祖时尝以灵武节度使兼领
 河西节度使而观察甘肃威等州然虽有其名而凉
 州自立守将唐长兴四年凉州留后孙超遣大将求
 旌节明宗拜超节度使清泰元年留后李文谦来请
 命后数年凉州人逐文谦灵武冯晖遣吴继勋代文
 谦晋高祖遣押衙陈延晖安抚凉州凉州劫以为刺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0334-0311b.png
 史汉隐帝时凉州留后折逋嘉施来请命即以为节
 度使周广顺二年嘉施请命帅拜申师厚河西节度
 使世宗时师厚留其子而逃归凉州遂绝于中国沙
 州梁开平中有节度使张奉自号金山白衣天子唐
 庄宗时留后曹义金遣使附回鹘以来庄宗拜为归
 义节度使晋天福五年义金卒子元德立七年沙州
 曹元忠瓜州曹元深皆遣使来周世宗以元忠为归
 义节度使元恭为瓜州团练使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0334-0311c.png
十一月王铎为司徒韦保衡为司空(新/纪)十二月徙李国
昌为大同防禦使不赴其子克用执云中防禦使段文
(以旧/纪修)
 解题曰详见广明元年解题
唐懿宗皇帝咸通十四年春正月李克用杀段文楚自
称留后诏太原幽州兵讨之(以旧纪庄宗/功臣列传修)三月癸巳迎
佛骨(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宋祁曰人之惑怪神也甚哉若佛者特西域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0334-0311d.png
 一槁人耳裸颠露足以乞食自资癯辱其身屏营山
 樊行一槩之苦本无求于人徒属稍稍从之然其言
 荒茫漫靡夷幻变现善推不验无实之事以鬼神死
 生贯为一条据之不疑掊嗜欲弃亲属大抵与黄老
 相出入至汉十四叶书入中国迹夫生人之情以耳
 目不际为奇以不可知为神以物理之外为畏以变
 化无方为圣以生而死死复生回复偿报歆艳其间
 为或然以贱近贵远为憙鞮译差殊不可研诘华人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0334-0312a.png
 之谲诞者又攘庄周列禦寇之说佐其高层累驾腾
 直出其表以无上下可加为胜妄相夸胁而倡其风
 于是自天子逮庶人皆震动而祠奉之初王缙以业
 缘事佐代宗于是始作内道场昼夜梵呗冀禳寇戎
 盂兰肖祖宗像分供塔庙为贼臣嘻笑至宪宗世迎
 佛骨于凤翔内之宫中韩愈指言其弊帝怒窜愈濒
 死宪亦弗获天年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懿宗不君精
 爽夺迷复蹈前车而覆之兴哀无知之场丐庇百解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0334-0312b.png
 之以死自誓无有顾藉流泪拜伏虽事宗庙上帝
 无以进焉屈万乘之贵自等于古胡数千载而远以
 身为殉呜呼运痑祚殚天告之矣懿不三月而俎唐
 德之不竞厥有来哉悲夫(朱熹曰欧阳脩排佛就礼/法上论程颢程颐止说义)
 (理惟宋祁捉得他正赃佛家先偷列子说耳目口鼻/心体处有六佛氏即指为六根又三之为十八戒皆)
 (是中国人以庄列之说文于其间今按魏太武下诏/云今胡神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乞胡之诞言用)
 (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又傅栾对太宗谓佛是胡中/桀黠欺诳夷狄渐流中国皆是邪僻小人模写庄老)
 (之言文饰妖幻之/教祁盖本乎此)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0334-0312c.png
夏五月南诏陷黔中(以通/鉴修)六月王铎罢(新/纪)秋七月戊寅
帝疾大渐庚辰左右军中尉刘行深韩文约立少子普
王俨为皇太子改名儇辛巳帝崩于咸宁殿太子即皇
帝位(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改名通鉴不书阙也范质五代通鉴梁李振
 谓陜州监军韩彝范曰懿皇初升遐韩中尉杀长立
 幼以利其权遂乱天下今将军复欲尔耶彝范即文
 约孙也懿宗八子僖宗第五馀子新旧书不言其所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0334-0312d.png
 终不知所杀者何也事见通鉴
八月丁未追尊母为皇太后(新/纪)韦保衡为司徒九月贬
为贺州刺史寻赐死(以稽古/录修)冬十月乙未左仆射萧仿
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通/鉴修)十二月贬荆南节度使路
岩为新州刺史寻赐死(以通/鉴修)
唐僖宗皇帝乾符元年春二月甲午葬简陵庙号懿宗
(以通/鉴修)赵隐罢华州刺史裴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夏
五月乙未坦薨刑部尚书刘瞻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0334-0313a.png
秋八月辛未瞻薨兵部侍郎崔彦昭为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冬十月刘邺罢吏部侍郎郑畋为兵部侍郎户部
侍郎卢携并同平章事(以新纪/通鉴修)十一月上尊号改元(以通/鉴修)
萧仿为司空(新/纪)韩允中卒其子节度副使简自称魏博
留后寻从之(新纪通/鉴修)十二月党项回鹘寇天德军(新/纪)
诏寇黎雅二州(以新/纪修)商州民殴其刺史王枢(以吕祖谦/标目修)
是岁濮州人王仙芝尚君长起于长垣(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僖宗皇帝乾符二年春正月丙戌以天平节度使高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0334-0313b.png
骈为西川节度使南诏请和(以通鉴/新纪修)左军中尉田令孜
专政请籍商旅(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以韩简为节度使狼山
镇遏使王郢陷苏常二州夏五月萧仿薨(以通/鉴修)六月吏
部尚书李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王仙芝等陷
曹濮二州冤句人黄巢聚众应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自古贼盗之起国家之败未有不
 由暴赋重敛而民之失职者众也唐之季世政出阉
 尹不惟赋敛割剥复贩鬻百物尽夺民利故有私盐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0334-0313c.png
 之盗使民无衣食之资欲不亡其可得乎事见通鉴
卢龙将李茂勋逐张公素自称留后秋八月以为节度
使(以新纪/通鉴修)冬十月昭义军将刘广逐其节度使高湜自
为留后诏以金吾大将军曹翔为节度使(以通/鉴修)十二月
以平卢节度使宋威为招讨草贼使(以通/鉴修)
唐僖宗皇帝乾符三年春三月李茂勋致仕立其子左
司马可举为卢龙留后(以新纪/通鉴修)崔彦昭罢左仆射王铎
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通/鉴修)夏五月以李可举为节度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0334-0313d.png
使(以通/鉴修)秋七月宋威大破王仙芝于沂州(以通/鉴修)九月乙
亥朔日有食之(新/纪)王仙芝陷汝州冬十一月陷郢复二
州十二月陷申光庐寿舒通六州(以新/纪修)忠武节度使崔
安潜为行营都统宫苑使李琢为招讨草贼使(以新/纪修)
沧戍卒逐桂州观察使李瓒(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方镇表开耀置桂州管内经略使领桂梧
 贺连柳富昭蒙严环融古思唐龚治桂州广德二年
 置桂邕都防禦观察等增领邕管诸州大历五年罢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0334-0314a.png
 邕管诸州八年罢观察使以诸州𨽻邕管贞元元年
 复置经略使元和元年增领岩州光化三年升静江
 军节度使
唐僖宗皇帝乾符四年春正月崔彦昭为司空(新/纪)二月
王仙芝陷鄂州(通/鉴)南诏酋龙死子法立(以朱熹/纲目修)闰月崔
彦昭罢(以宰相/表修)王郢伏诛(以通/鉴修)宣武军节度使王铎为
检校司徒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三月黄巢陷郓
沂二州(新/纪)夏四月壬申朔日有食之(以通/鉴修)陜州军乱逐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0334-0314b.png
其观察使崔碣(以新/纪修)六月王铎为司徒(新/纪)贼帅柳彦璋
陷江州(以通/鉴修)秋九月王仙芝陷随州(通/鉴)冬十月河中军
乱逐其节度使刘侔(以新/纪修)十一月王仙芝使尚君长请
降宋威杀之(以新/纪修)十二月柳彦璋伏诛(以新/纪修)
唐僖宗皇帝乾符五年春正月丁酉朔王仙芝陷江陵
外郛(新/纪)招讨草贼副使曾元裕大破王仙芝于申州以
为招讨使宋威罢(以新/纪修)
 解题曰胡寅曰僖宗诸相幸有郑畋若专守其策贼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0334-0314c.png
 必可平矣虽然秦有赵高而后关东兵起汉有十常
 侍而后黄巾贼作正使畋计得行芝巢破灭而田令
 孜在内畋独且奈何哉亦必亡而已矣事见通鉴
二月李克用陷遮虏军(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旧史列传昭义李钧充招讨使太原幽州
 赫连铎攻蔚州国昌(本文作/献祖)禦之克用(本文作/武皇)以一
 军南抵遮虏城拒李钧实录太祖纪年录大顺元年
 闰月幽州李匡威下蔚州赫连铎引吐蕃黠戛斯之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0334-0314d.png
 众寇北鄙攻遮虏军克用营浑河川战于乐安镇破
 之则遮虏军当在云中之南岢岚之北窦苹音训谓
 即汉遮虏障彼在甘州非此也
王仙芝伏诛其党陷洪州(以新纪/通鉴修)黄巢陷沂濮二州(以/通)
(鉴/修)三月湖南军乱逐其观察使崔瑾(以新/纪修)黄巢陷虔吉
等州(以通/鉴修)崔安潜罢都统(新/纪)夏四月以李国昌为大
同节度使(以通/鉴修)诏河南贷商旅富人钱榖除官有差(朱/熹)
(纲/目)五月丁酉郑畋卢携罢户部侍郎豆卢瑑为兵部侍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0334-0315a.png
郎吏部侍郎崔沆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六月以
荆南节度使高骈为镇海节度使(以通/鉴修)秋八月黄巢陷
杭州(新/纪)九月李蔚罢吏部尚书郑从谦为中书侍郎同
平章事(以新/纪修)黄巢陷越州(新/纪)冬十月诏昭义节度使李
钧及李可举讨李国昌十一月丁未以河东宣慰使崔
季康为河东节度代北招讨使(以新/纪修)十二月甲戌黄巢
陷福州(新/纪)庚辰崔季康李钧及李克用战于洪谷大败
钧死之(以新纪/通鉴修)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0334-0315b.png
 解题曰洪谷在今岢岚军东十馀里接契丹界
是岁天平节度使张裼卒衙将崔君裕自知州事
唐僖宗皇帝乾符六年春正月高骈遣将击黄巢屡破
之巢趣广南以骈为江淮盐铁转运使(以新旧纪/列传修)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巢南陷广州骈建遣张邻以兵
 五千屯郴扼贼西路留后王重任以兵八千并海进
 援循潮自将万人繇大庾击贼广州且请起荆南王
 铎兵三万壁桂永以邕管兵五千壁端州则贼无遗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0334-0315c.png
 类馀见通鉴胡寅曰高骈所建良策也而朝廷不从
 由崔沆豆卢瑑昧于制胜之道耳为宰相而不知兵
 轻用人国以致倾危安得专归罪于北司哉凡人才
 气当及其锋而用之高骈既不得所请又移镇淮南
 知朝廷不足禀畏其精锐亦自销耎不复能振矣
二月甲戌河东军乱杀崔季康(以新/纪修)三月淄州刺史曹
全晸平崔君裕(以通/鉴修)夏四月庚申朔日有食之(通/鉴)以王
铎为荆南节度使南面招讨都统(以新/纪修)秋九月黄巢陷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0334-0315d.png
广州冬十月以高骈为淮南节度使盐铁转运使(以通/鉴修)
闰十月黄巢陷潭澧二州王铎奔襄阳其守将刘汉宏
大掠北归(以朱熹/纲目修)十一月丙辰两日并出而斗(新/纪)黄巢
陷江陵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大破之于荆门
纵贼不追巢陷鄂池等州(以新/纪修)十二月王铎罢兵部尚
书卢携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以新/纪修)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