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二
卷五十二 第 1a 页 WYG0334-00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二   明 王祎 撰
唐高宗皇帝永徽四年春二月甲申驸马都尉房遗爱
薛万彻柴令武高阳巴陵公主谋反伏诛杀司徒荆王
元景吴王恪流宇文节太常卿江夏王道宗于岭表废恪
母弟蜀王愔为庶人(以新纪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胡寅曰唐起晋阳裴刘之谋太宗承统房杜
 之策也是其富贵安荣当与有唐相终始而祸败之
卷五十二 第 1b 页 WYG0334-0091b.png
 及或在其身或在其子孙何也裴寂以孤贫为叹文
 静在缧绁之中赞唐公父子起事非有拯乱救时之
 略亦欲自免因图富贵而已房杜固非裴刘所敢班
 然太白经天之际密进筹画使太宗手剪兄弟并杀
 其子此不但陈平之阴谋而已其宗嗣不延宜哉故
 四族既殒而唐之子孙亦几歼于武氏善恶之积各
 以其类讵不信夫无忌因遗爱之狱滥及吴王遂良
 所宜救止也既不能然复以素不相协而斥道宗其
卷五十二 第 2a 页 WYG0334-0092a.png
 不能保终而来谗口有以哉事见通鉴
己亥李绩为司空(以新旧/纪修)秋八月己亥陨石十八于冯
翊有声如雷(以旧/纪修)
 解题曰高宗问此何祥也朕欲悔往修来以自戒若
 何志宁对曰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过曰是阴阳之
 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
 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唐仲友曰唐人大抵不谨天
 戒故言灾异多操适然之说志宁之论即姚崇之言也
卷五十二 第 2b 页 WYG0334-0092b.png
 以姚崇之说告明皇犹不可而况以志宁之说告高
 宗乎志宁不諌武后之事已兆于此
九月壬戌北平定公张行成薨甲戌褚遂良为右仆射
(以新旧纪/通鉴修)冬十月庚子帝幸温汤乙巳还宫(以新旧/纪修)
一月癸丑兵部尚书崔敦礼为侍中丁巳柳奭为中书
(以新/纪修)十二月庚子蓨宪公高季辅薨(以通/鉴修)以太宗才
人武氏为昭仪(以新旧大纪/传通鉴修)
唐高宗皇帝永徽五年春三月戊午帝幸万年宫次凤泉
卷五十二 第 3a 页 WYG0334-0092c.png
(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凤泉汤在凤翔府郿县
武昭仪欲追赠其父士彟庚申加赠武德功臣等(以通/鉴修)
夏闰四月丁丑大雨漂溺麟游县民及卫士三千馀人(以/旧)
(纪/修)六月癸亥柳奭罢(新/纪)丙寅河北大水(新/纪)秋九月丁酉
帝还宫(以通/鉴修)冬十月癸卯筑京师外郭三十日罢(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按唐六典宋敏求河南志京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
 (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亦曰外郭城)南三门中明德左启夏右安
卷五十二 第 3b 页 WYG0334-0092d.png
 化东三门中春明北通化南延兴西三门中金光北
 开远南延平皇城在京城之中(东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三里一百)
 (四十步今/谓之子城)南三门中朱雀左安上右含元东二门北
 延喜南景风西二门北安福南顺义宫城在皇城之
 北北抵苑(东西四里南北二/里二百七十步)南三门中承天东长乐
 西永安太极宫南六门南承天承天门东长乐次东
 广运北重明次东永春承天门西永安大明宫在禁
 苑之东南接凤城之东北隅南五门正南丹凤东望
卷五十二 第 4a 页 WYG0334-0093a.png
 仙次延政西建福次兴安紫宸殿东太和门西日营
 门北玄武门当皇城朱雀门有南北大街万年领街
 东五十四坊及东市长安领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
是岁大稔(以通/鉴修)帝幸长孙无忌第官其三子议立武昭
仪为后无忌不可(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高宗皇帝永徽六年春正月壬申朔帝谒昭陵甲戌
还宫(以通/鉴修)庚寅立子二人为王(以本/纪修)二月乙丑营州都
督程名振等伐高丽(以新/纪修)夏五月癸未遣屯卫大将军
卷五十二 第 4b 页 WYG0334-0093b.png
程知节等为行军大总管伐贺鲁(以新旧/纪修)壬辰韩瑗为
侍中来济为中书令秋七月乙酉崔敦礼为中书令(以/新)
(纪/修)中书舍人李义府请废皇后立武昭仪迁中书侍郎
参知政事(以新/纪修)八月初置员外同正员(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通典以蒋孝璋为尚药奉御员外特置仍
 同正员自是员外官复有同正员者(同正员者唯不/给职由其禄奉)
 (赐会与正官同单言员外/者则禄奉减正员之半)
九月戊辰以许敬宗为礼部尚书(以通/鉴修)
卷五十二 第 5a 页 WYG0334-0093c.png
 解题曰唐仲友曰太宗好兵之祸天道好还故以武
 后斲丧唐室而敬宗义府为之羽翼殆有不可得而
 去者岂人力哉
帝欲立武昭仪褚遂良韩瑗来济争之李绩曰陛下家
事何必问外人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冬十月己酉
废皇后为庶人乙卯立武氏为皇后(以新纪及通/鉴举要历修)
 解题曰语曰涓涓不止将成江河两叶不去将用斧
 柯遂良当武氏入为昭仪之时既不能引礼廷静以绝
卷五十二 第 5b 页 WYG0334-0093d.png
 其萌及掖庭怙宠之际又不能陈义力諌以决其去
 至于恶焰既成且将夺嫡然后言其托体先帝虽叩
 头流血无及矣事见通鉴(按旧史纪新史传高宗虽/特置宸妃欲以处武氏然)
 (未尝居其位也新纪书宸妃武氏为皇后误也高宗/欲立武氏李世绩曰此陛下家事何须问外人高宗)
 (之意遂定而武氏之祸至于夷唐社稷岂非一言而/丧邦乎及武氏既篡承嗣三思求为太子而狄仁杰)
 (争之甚力后曰此朕家事卿无预知是无异于世绩/之言也仁杰则曰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
 (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不与知此言既𤼵庐陵王遂)
 (还而唐室复归于李氏岂非一言而兴/邦乎兴丧之言特在反覆手之间耳)
卷五十二 第 6a 页 WYG0334-0094a.png
是冬皇后杀王庶人(新纪/)
唐高宗皇帝显庆元年春正月辛未废皇太子忠为梁
王立子代王弘为皇太子(以吕祖谦/标目修)壬申改元(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立太子故改元孙甫曰人君
 即位之年谓之元年汉文惑方士之言始乱古制孝
 武因事别立年号历代因之唐武德贞观虽为年号
 亦终其身高宗不奉祖宗之法而改元何也
二月辛未赠武士彟司徒周国公(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户部
卷五十二 第 6b 页 WYG0334-0094b.png
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以新旧/纪修)夏六月辛亥
以高祖配圆丘太宗配明堂(以通/鉴修)秋七月癸未崔敦礼
为太子少师同三品八月丙申薨(以新纪/通鉴修)辛丑程知节
败贺鲁所部于榆慕谷(以新/纪修)侍御史王义方劾李义府
贬为莱州司户(以通鉴举/要历修)九月程知节败贺鲁于怛笃
(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显庆二年春闰正月壬寅帝幸洛阳(以新/旧纪)
(修/)庚戌遣屯卫将军苏定方等为行军总管伐贺鲁(以/新)
卷五十二 第 7a 页 WYG0334-0094c.png
(纪/修)二月封子显为周王(以新/纪修)三月癸丑褚遂良徙桂州
都督(以通/鉴修)李义府兼中书令(以新旧/纪修)夏五月丙申帝幸
明德宫庚子始隔日视事(以新旧/纪修)秋七月丁亥朔帝还
洛阳(以通/鉴修)八月许敬宗诬韩瑗来济与褚遂良谋反并
柳奭皆贬远州刺史(以稽古/录修)诏废六天之祀合方丘神
州为一祭(朱熹/纲目)辛未许敬宗为侍中九月庚寅兼度支
尚书杜正伦兼中书令(以新旧/纪修)冬十一月戊戌帝如许
(以新/纪修)十二月乙卯帝还洛阳(以通/鉴修)丁巳苏定方败贺
卷五十二 第 7b 页 WYG0334-0094d.png
鲁于金牙山执之分西突厥地为两可汗(以吕祖谦/标目修)
卯以洛阳为东都(新纪/)
 解题曰按新史地理志注皇城长千八百一十七步
 广千三百七十八步周四千九百三十步其崇三丈
 七尺曰太微城宫城在皇城北长千六百二十步广
 八百有五步周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
 曰紫微城武后号太初宫都城前直伊阙后据邙山
 左瀍右涧洛水贯其中东五千六百一十步南北五
卷五十二 第 8a 页 WYG0334-0095a.png
 千四百七十步西连苑北自东城而东二千五百四
 十步周二万二千五十步其崇丈有八尺武后号曰
 金城
禁僧尼受父母及尊者拜(以通/鉴修)吏部侍郎刘祥道以每
年入流过一千四百请年别入流者五百人不报(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按通典新史列传祥道父林甫知选事既世
 职乃釐补敝阙上疏一曰今选司取士入流岁千四
卷五十二 第 8b 页 WYG0334-0095b.png
 百多也杂色入流未始铨汰滥也(通典杂色解文三/卫内外行署内外)
 (蕃官亲事帐内品子在掌伎术直司书手兵部品子/兵部散官勋官记室及功曹参军捡挍官屯副驿长)
 (挍尉/牧监)经生时务等比杂色人三分不居其一其杂色
 应入流人切责有司试判为四等第一等付吏部第
 二等付兵部第三等付主爵第四等付司勋则官不
 杂矣二曰内外官一品至九品万三千六百四十五
 员不过三十年略尽若年别入流者五百人(入流岁/千四百)
 (所减几三/分之二)足充所须之数今入流岁千四百其倍两
卷五十二 第 9a 页 WYG0334-0095c.png
 之又停选常六七千人复年别新加望请釐革(苏冕/曰今)
 (河西陇右虏盗其境河北河南问不上计员数比天/宝二分减一入流比天宝三分加一须造格阻进士)
 (子一年守官十年待选欲吏有善称不可/得也若比祥道所述岂不十倍更弊乎)三曰入流
 以三分论二分取明经进士一分取杂色人四曰庠
 序五曰唐有天下未尝举秀才请加搜访六曰请四
 考进阶八考听选以减迎新送故之弊七曰三省都
 事主事主书皆取流外有刀笔虽欲用士流率以俦
 类为耻宜稍革之杜正伦亦言入流者众诏与祥道
卷五十二 第 9b 页 WYG0334-0095d.png
 参议而执政惮改作又以勋戚子进取无他门遂格
 (通典旧史传魏玄同为吏部侍郎垂拱中疏曰周穆/王以伯囧为太仆正命曰慎简乃僚王命其大者而)
 (自择小者汉诸侯得自置吏其传相大官则汉为置/之州郡掾吏督邮从事悉任之于牧守爰自魏晋始)
 (归吏部相袭迄今用刀笔以量下按簿书以察行至/乃为人择官为身择利顾亲疏而下笔看势要而措)
 (情使百行九能折之于一面具僚庶品专断于有司/不亦难矣今诸色入流岁以千计群司列位无复新)
 (加官有常员人无定限选集之始雾集云屯擢叙于/终十不收一贵戚子弟例早求官弘文崇贤千牛辇)
 (脚之类课试既浅艺能亦薄少仕则废学轻试则无/才又勋官三卫流外之属不待州县之举直取书判)
 (恐非先德后言之义也叶适曰后学但称陆贽而未/知玄同之论比贽尤精确新史删其文故观者莫辨)
卷五十二 第 10a 页 WYG0334-0096a.png
唐高宗皇帝显庆三年春正月戊子颁新礼(以旧/纪修)二月
甲戌帝还京师(以新/纪修)夏五月癸未徙安西都护府于龟
兹以旧安西府为西州都督府(以旧纪/通鉴修)
 解题曰王容曰明年以庭州司马崔智于西州分置
 州县龟兹国内置西夜罽陵虞泉崦嵫写凤鸟飞犁
 凡七州九县改龟兹为都护府王为都护都督境内
 一千五百里
冬十一月乙酉贬李义府杜正伦为刺史戊戌许敬宗
卷五十二 第 10b 页 WYG0334-0096b.png
为中书令大理卿辛茂将兼侍中(以新/纪修)是岁褚遂良卒
(吕祖谦/标目)
唐高宗皇帝显庆四年夏四月于志宁为太子太师黄
门侍郎许圉师并同三品(以新/纪修)许敬宗诬长孙无忌谋
反戊辰流之黔州追削褚遂良官爵除柳奭韩瑗名罢
于志宁(以通/鉴修)
 解题曰胡寅曰人主之惑谗言由不知其人之为蔽
 耳高宗于许敬宗非不知其人也如敬宗修实录移
卷五十二 第 11a 页 WYG0334-0096c.png
 威凤赋事明知不足信况鞫狱之际于事外言所嫉
 之人大罪讵可信乎无忌亲则元舅位则三公忠亮
 许国一奸人谮之不自临问遂窜遐裔此非不知敬
 宗之诬谤正快嬖者之意尔不惟昏塞之过实不孝
 不仁之甚也事见通鉴
五月丙申兵部尚书任雅相度支尚书卢承庆参知政
(以新旧/纪修)杀凉州刺史赵持满(以通/鉴修)六月更修姓氏录
(以通鉴/录目修)秋七月杀长孙无忌柳奭韩瑗已死并褚遂良
卷五十二 第 11b 页 WYG0334-0096d.png
皆籍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唐仲友曰甚矣家法之当正而天道之好还
 也隐巢之事太宗适处其不幸高祖不早为之定分
 事势急迫而无忌决其谋太宗为之太过至承乾以
 逆泰以窥望两弃晋王以母弟次立太宗病其柔懦
 属意吴王竟以无忌諌止吴王初无觊心也无忌诬
 而杀之太宗之子贤者死才者废而高宗竟以昏懦
 政归武氏唐宗室连颈受戮者数千百人无忌始以
卷五十二 第 12a 页 WYG0334-0097a.png
 舅甥立晋王而敬宗之诬昏不省录无忌族灭竟如
 吴王临终之言悲夫事见通鉴
八月壬子李义府为吏部尚书同三品(以新旧/纪修)冬闰十
月戊寅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十一月丙午许圉师为散骑
常侍捡挍侍中(以旧/纪修)戊午辛茂将卒(以宰相/表修)贺鲁部悉
阙结俟斤都曼反骁卫大将军苏定方伐之(以新/纪修)卢承
庆同三品(以新纪/通鉴修)是岁苏定方擒都曼(以新纪/通鉴修)
唐高宗皇帝显庆五年春正月甲子帝幸并州(以新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12b 页 WYG0334-0097b.png
二月甲午祠旧宅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族邻里于朝堂
会命妇于内殿(以新/纪修)遣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行军大
总管率三将军及新罗兵伐百济(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通典新史东夷传百济即汉末夫馀王尉
 仇台之后直京师东六千里而赢西界越州南倭北
 高丽皆踰海乃至东新罗馀众后渐寡弱土地尽没
 于新罗靺鞨百济遂绝
夏四月癸巳帝还东都(以通/鉴修)五月造合璧宫(以通/鉴修)戊辰
卷五十二 第 13a 页 WYG0334-0097c.png
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等为行军总管伐契丹(以新/纪修)
月庚午朔日有食之(以新旧/纪修)秋七月乙巳废梁王忠为
庶人徙黔州(以通鉴/目录修)戊辰卢承庆罢(以通鉴/目录修)八月庚午
苏定方等平百济擒其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始命皇后
决政事(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一月甲寅帝如许州十二月辛未
猎于安乐川己卯如东都(以新/纪修)壬午遣骁卫大将军契
苾何力等行军三大总管伐高丽(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龙朔元年春二月乙未改元(以新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13b 页 WYG0334-0097d.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益绵等州皆言龙见故改元
 以协瑞
三月百济故王子丰据故地(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庚辰遣
任雅相等行军六总管率三十五军伐高丽(以新/纪修)甲午
晦日有食之(以新旧/纪修)秋八月甲戌平壤道总管苏定方
败高丽兵于浿江围平壤城(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窦苹音训浿江出乐浪郡平壤依浿水立城
 今高丽以为西京
卷五十二 第 14a 页 WYG0334-0098a.png
冬十月帝畋于陆浑又畋于非山(以通/鉴修)回纥犯边遣武
卫大将军郑仁泰等行军三大总管伐之(以新/纪修)
 解题曰回纥侵犯始于此事见通鉴
唐高宗皇帝龙朔二年春二月甲子改官名(以吕祖谦/标目修)
甲戌任雅相卒于军苏定方等还(以旧/纪修)三月庚辰郑仁
泰等败铁勒于天山(以新/纪修)夏四月庚申帝还京师(以新旧/纪修)
辛巳作蓬莱宫(新纪/)
 解题曰石定叟曰贞观八年置永安宫九年曰大明
卷五十二 第 14b 页 WYG0334-0098b.png
 龙朔始大兴葺曰蓬莱宫咸亨元年曰含元宫上元
 元年复曰大明宫第一殿曰含元第二殿曰宣政紫
 宸又在其后延英在紫宸殿之东在西内东北故曰
 东内
六月乙丑初令僧道致敬父母(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右威卫
将军孙仁师为行军总管伐百济(以新/纪修)八月壬寅许敬
宗为太子少师同三品(以新旧/纪修)冬十月丁酉帝幸温汤
丁未还宫(以通/鉴修)庚戌西台侍郎上官仪同三品(以新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15a 页 WYG0334-0098c.png
十一月辛未许圉师罢(以通/鉴修)癸酉封子为王(以新/纪修)十二
月右卫将军苏海政为行军总管伐龟兹与西突厥继
往绝可汗杀兴昔亡可汗其众归吐蕃(以通鉴/目录修)是岁西
突厥寇庭州刺史来济死之(以朱熹/纲目修)
唐高宗皇帝龙朔三年春正月乙丑李义府为右相(新/)
(纪/)二月减百官俸一月赋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作蓬莱
(以新/纪修)徙燕然都护府于回纥更名瀚海徙故瀚海都
护于云中更名云中分主碛北南(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五十二 第 15b 页 WYG0334-0098d.png
 解题曰程大昌曰唐太宗降灭北虏不止一国皆列
 郡县遥羁縻之小则为州大则为都督府皆用其酋
 长其或款塞内附亦度边障而居之贞观二十一年
 置燕然都护府凡州与都督皆统之龙朔三年两都
 护府夹碛而立碛北隶瀚海领颉利车鼻回纥之众
 碛南隶云中领来降之在塞内者瀚海直丰胜二州
 间总章改为安北大都护府云中麟德改为单于大
 都护府是后改易尚多史纪其效曰自立府二十年
卷五十二 第 16a 页 WYG0334-0099a.png
 北方无戎马警事见通鉴
夏四月流李义府于隽州(新纪/)丙午帝移御蓬莱宫更
命故宫曰西内(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吐蕃击破吐谷浑遣凉
州都督郑仁泰为行军大总管救之(以新/纪修)
 解题曰吐谷浑自晋永嘉有国至吐蕃取其地凡三
 百五十年及此封嗣绝矣事见通鉴
秋八月癸卯彗星出于左摄提(以新/纪修)罢三十六州所造
船遣大使按察十道(以新纪/通鉴修)九月孙仁师败百济平之
卷五十二 第 16b 页 WYG0334-0099b.png
(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二月庚子改来年元(以新旧/纪修)
唐高宗皇帝麟德元年春正月甲子改云中都护府为
单于大都护府(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前岁麟再见故改元
二月戊子帝如万年宫秋七月诏以三年正月封禅八
月壬午还宫(以新旧纪/通鉴修)丁亥司列太常伯刘祥道兼右
相大司宪窦德玄为司元太常伯兼检校左相(新纪/)
后专恣帝与上官仪议废之事泄冬十二月丙戌归罪
卷五十二 第 17a 页 WYG0334-0099c.png
于仪而杀之戊子杀庶人忠罢刘祥道自是上每视事
则后垂帘于后大权归中宫矣(以新纪举/要历修)太子右中护
乐彦玮西台侍郎孙处约同知军国政事(以新纪/及表修)
唐高宗皇帝麟德二年春二月壬午帝幸东都(以旧/纪修)
月甲寅司戎太常伯姜恪同东西台三品(以新/纪修)辛未东
都乾元殿成(旧纪/)
 解题曰河南志乾元门内正殿隋之乾阳殿麟德造
 乾元殿长寿三年改造明堂开元元年改乾元殿十年
卷五十二 第 17b 页 WYG0334-0099d.png
 为明堂
闰三月癸酉日有食之(以新/纪修)夏四月戊辰左侍极陆敦
信检校右相孙处豹乐彦玮罢(新纪/)五月辛卯颁麟德
(以旧/纪修)冬十月壬戌带方州刺史刘仁轨为大司宪兼
知政事(新纪/)丁卯帝如泰山(以新/纪修)大有年(新纪/)
唐高宗皇帝乾封元年春正月戊辰朔封泰山庚午禅
社首皇后亚献壬申改元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乾字读作乾坤之乾封以封
卷五十二 第 18a 页 WYG0334-0100a.png
 禅为义孙甫曰太宗以功德平治天下贤才在位法
 度施张刑罚几措岁时屡穰四夷帖服尚以封禅盛
 德之事虑己所为未当天心高宗在位虽赖先帝遗
 德生民安业奈奸人乱政忠贤窜戮太子废杀中宫
 垂帘有何功德可以告成盖徇后之欲举希阔仪物
 夸耀天下耳登封之后岁饥民困日食彗见岂非功
 德之薄妄告于天劳费民力干动和气所致欤奸人
 预虑天时不顺先引汉乾封故事建为年号以岁旱
卷五十二 第 18b 页 WYG0334-0100b.png
 为乾封则民之饥困灾变频仍果天祐哉事见通鉴
赐文武官阶勋爵(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十月之交曰皇甫卿士番维司徒家伯冢宰
 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为师氏艳妻煽方
 处幽王之时小人之所以满朝而官爵所以多滥者
 由艳妻之方处也文武之朝有任姒以居内则官爵
 曷至是哉贞观之初内治有长孙皇后虽以无忌之
 贤而皇后尚请不使久居宠位则朝廷之名器宜其
卷五十二 第 19a 页 WYG0334-0100c.png
 无汎加者矣永徽之际内有武后而义府敬宗之徒
 聚于朝廷之上则官有汎阶而末年服绯者满朝以
 败太宗之典刑亦其宜也事见通鉴
李义府卒(以吕祖谦/标目修)辛卯帝幸曲阜祠孔子赠太师二
月己未至亳州祠老子追号太上玄元皇帝夏四月甲
辰至京师(以新/纪修)庚戌陆敦信罢(新纪/)五月庚寅铸乾封
泉宝钱一当十(以通/鉴修)高丽泉盖苏文死子男生男建相
攻六月壬寅诏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将兵援男生(以/旧)
卷五十二 第 19b 页 WYG0334-0100d.png
(纪/修)秋七月庚午刘仁轨兼右相(以新/纪修)八月辛丑窦德玄
(以通/鉴修)丁未皇后杀其从兄刺史武惟良武怀运(以新/纪修)
冬十二月己酉遣李绩为行台大总管率六总管兵伐
高丽(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乾封二年春正月帝耕籍田(以通/鉴修)罢乾封
泉宝钱(以通/鉴修)二月辛丑万年宫复名九成宫(以旧/纪修)禁工
商乘马(新纪皇/极经世)三月戊寅废生羌十二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六月乙卯西台侍郎杨弘武戴至德东台侍郎李安期
卷五十二 第 20a 页 WYG0334-0101a.png
司列少常伯赵仁本同东西台三品东台舍人张文瓘
参知政事(以新/纪修)秋八月己丑朔日有食之(旧纪/)辛亥李
安期罢(新纪/)九月李绩拔高丽十七城(以朱熹/纲目修)
唐高宗皇帝总章元年春正月壬子刘仁轨为辽东道
副大总管(以旧/纪修)二月戊寅帝幸九成宫(以通/鉴修)三月庚寅
改元(以通/鉴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颁明堂之制故改元
夏四月丙辰彗星出于五车(以新/纪修)辛巳杨弘武薨(以新/旧纪)
卷五十二 第 20b 页 WYG0334-0101b.png
(通鉴/修)秋八月癸酉帝还宫(以通/鉴修)九月癸巳李绩拔平壤
城执其王高丽平冬十月献于太庙十二月州府其地
置安东都护府统之
 解题曰高丽自隋唐以来国数被兵炀帝太宗至于
 亲临辽东皆无功而归而高宗卒克之贾言忠对高
 宗谓先帝所以不得志者虏未有衅也谚曰军无媒
 中道回今男生兄弟阋狠为我乡导虏之情伪我尽
 知之将忠士力是行不再举矣其说固然然高丽地
卷五十二 第 21a 页 WYG0334-0101c.png
 止四郡唐自贞观以来七伐其国何以支梧纵其国
 无内衅亦终于亡况男生与其王皆举国内附乎此
 所以能收前人未集之功也(按通典新史列传高丽/出于夫馀先祖朱蒙弃)
 (夫馀至纥升骨城居焉号句丽以高为氏汉灭朝鲜/以高句丽为县属玄菟郡建武复其王号地东跨海)
 (距新乐南跨海距百济西北渡辽水与营州接北靺/鞨去京师五千里而赢其后馀众不能自保散投新)
 (罗靺鞨高/氏遂绝)
丁卯祀南郊(以吕祖谦/标目修)甲戌姜恪检校左相司平太常
伯阎立本守右相(以新/纪修)是岁旱(以通/鉴修)
卷五十二 第 21b 页 WYG0334-0101d.png
唐高宗皇帝总章二年春二月辛酉张文瓘及右肃机
李敬玄为东西台侍郎同三品同三品始入衔(以新纪/通鉴修)
三月丙戌东台侍郎郝处俊同三品(以新/纪修)丁亥诏定
明堂制度(以通/鉴修)夏四月己酉帝幸九成宫(以通/鉴修)徙高丽
民于江淮山南京西(以通/鉴修)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以新/旧纪)
(修/)秋八月甲戌改瀚海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长寿元年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臣比在
 同城接居延海西逼近汉南去月敕于同城权置安
卷五十二 第 22a 页 WYG0334-0102a.png
 北都护府以招纳亡叛扼匈奴之喉其地东西及北
 皆是大碛碛并石卤水草不生突厥所入道莫过同
 城今居延泽接张掖河中间堪营田处数百顷水草
 蓄牧足供具万人又甘州诸屯犬牙相接所蓄粟麦
 积数十万田园水利种无不收居延海多有渔盐强
 兵用武之国也
冬十月帝还宫(以通/鉴修)十二月戊申英贞武公李绩薨(以/通)
(鉴/修)司列少常伯裴行俭设铨注长名姓历榜(以通/鉴修)
卷五十二 第 22b 页 WYG0334-0102b.png
 解题曰手揣轻重则无事乎权衡目量多寡则无事
 乎斗斛然手揣目量之人不可以多得也故权衡斗
 斛不可一日废行俭名姓榜亦铨法之斗斛权衡耳
 此唐家铨选之法遂可为后世之永制欤事见通鉴
唐高宗皇帝咸亨元年春正月丁丑刘仁轨致仕(以朱/熹纲)
(目/修)三月甲戌朔改元(以新旧/纪修)丁丑建蓬莱宫为含元宫
(以吕祖谦/标目修)壬辰许敬宗致仕(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癸卯吐
蕃陷龟兹拨换城废安西四镇辛亥遣威卫大将军薛
卷五十二 第 23a 页 WYG0334-0102c.png
仁贵为行军大总管伐之(以新/纪修)
 解题曰龟兹治白山之南去瓜州三千里贞观二十
 二年闰十二月朔阿史那社尔执龟兹王以归始徙
 安西都护于其都统于阗碎叶疏勒号四镇于阗在
 葱岭北二百里贞观二十二年闰十二月内附焉耆
 去瓜州二千里贞观十八年郭孝恪灭之疏勒在白
 山之南去瓜州四千六百里贞观九年内附(苏冕记/咸亨元)
 (年罢四镇是龟兹于阗焉耆疏勒长寿复四镇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不同盖焉耆有碎叶城置四)
卷五十二 第 23b 页 WYG0334-0102d.png
 (镇之初固曰统碎叶不曰统焉耆也开元以后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城安西节度使汤嘉惠始表以焉耆)
 (备四/镇)安西西出拓厥关四百二十里至拨换城一曰
 威戎城又七百六十里至碎叶城城北有碎叶水自
 碎叶西南渡浑河八百四十里至疏勒镇自拨换南
 而东九百三十里至于阗镇自焉耆西六百三十里
 至安西都护府
帝幸九成宫(以通/鉴修)高丽酋长叛遣监门卫大将军高侃
等为行军总管伐之(新纪/)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以新/旧纪)
卷五十二 第 24a 页 WYG0334-0103a.png
(修/)秋七月薛仁贵大败于大非川(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十道图大非川在青海南(新史地理志鄯州/鄯城县西南石堡)
 (城经尉迟川苦拔海王孝杰乘/栅莫离释公主佛堂大非川)
八月帝还宫(以通/鉴修)闰九月壬子赠武士彟为太原王(以/吕)
(祖谦标/目修)甲寅姜恪为行军大总管伐吐蕃(以新/纪修)冬十月
乙未赵仁本罢(新纪/)十二月庚寅官名复旧(以新旧/纪修)
岁大饥(新纪/)
唐高宗皇帝咸亨二年春正月甲子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24b 页 WYG0334-0103b.png
冬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旧纪/)是岁姜恪为侍中阎
立本为中书令(新纪/)
唐高宗皇帝咸亨三年春二月辛丑徙吐谷浑于灵州
其地入吐蕃(以吕祖谦/标目修)己卯姜恪薨(新纪/)秋八月许敬
宗卒(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戊子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甲辰帝
还京师(以通/鉴修)十二月刘仁轨为太子左庶子同三品(以/新)
(纪/修)
唐高宗皇帝咸亨四年春三月丙戌诏刘仁轨等改修
卷五十二 第 25a 页 WYG0334-0103c.png
(以朱熹/纲目修)夏四月帝幸九成宫(通/鉴)冬十月壬午阎立本
(以通/鉴修)乙巳帝还宫(以通/鉴修)
唐高宗皇帝上元元年春正月遣刘仁轨为行军大总
管伐新罗(以新旧/纪修)三月辛亥朔日有食之(以新旧/纪修)秋八
月壬辰帝称天皇后称天后追尊六代五代祖妣为帝
后增高祖太宗及后谥改元(以新纪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孙甫曰谥所以尊名也古之天子诸侯卿大
 夫善名虽多惟取大善为称不使名浮于实也历代
卷五十二 第 25b 页 WYG0334-0103d.png
 帝王谥号虽不能尽如古制然必以祔庙之始一二
 字为定高祖太宗庙号久定而增其名岂礼乎哉二
 后号圣神尤乖其实武后欲自尊大妄称天后高宗
 遂称天皇因追尊祖宗以掩其迹此高宗之过也亦
 由大臣有司不守经义逢君之恶所致尔事见通鉴
 宋庠纪年通谱追崇祖帝后自称天帝天后故改元
九月癸丑复长孙无忌官爵(以旧/纪修)冬十一月丙午朔帝
幸东都(以新旧纪/通鉴修)十二月蒋王恽被诬自杀(以通/鉴修)壬寅
卷五十二 第 26a 页 WYG0334-0104a.png
天后上便宜十二条其一请加母服(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高宗皇帝上元二年春二月刘仁轨败新罗兵于七
重城(以新/纪修)三月帝欲使天后摄政郝处俊諌乃止(以通/鉴修)
夏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弘五月戊申追谥为孝敬
皇帝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义阳宣城二公主以母得罪
 幽于掖庭(吴缜唐书纠缪曰新书云二公主以母故幽/掖庭四十不嫁按高宗以贞观二年生而)
 (太子弘以上元二年薨高宗方四十八岁尔何缘有/四十岁之女当日史臣欲甚武氏之恶不顾事过其)
卷五十二 第 26b 页 WYG0334-0104b.png
 (实也今按通鉴改为三十馀/要亦非是惟旧史为得其实)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
 令出降武后怒即以当上卫士配之由是失爱又请
 以同州沙苑地分假贫民又诏诣东都纳右卫将军
 裴居道女为妃帝尝语侍臣弘仁孝宾礼大臣未尝
 有过而后将骋志弘奏请数咈旨从幸合璧宫遇酖
 薨馀见通鉴胡寅曰太子弘幼有美质尝爱春秋至
 商臣事废书叹曰经籍圣人垂训而至此何耶郭瑜
 对曰春秋义存褒贬故商臣千载而恶名不灭弘曰
卷五十二 第 27a 页 WYG0334-0104c.png
 非惟口不可道耳亦不忍闻愿受他经瑜请读礼从
 之弘方志学而心志如此岂非贤乎其死也非有他
 过特以奏请咈旨呜呼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之义
 者必陷诛死之罪弘之谓矣太子之职问安侍膳此
 外非所预也君父懦昏母后专忍尤当遵养时晦以
 绝疑忌之萌而轻用其智不自韬默此春秋所禁也
 使瑜知此教弘以为太子之道岂至于一言违忤而
 见酖哉范祖禹曰皇帝者有天下之号非所以为赠
卷五十二 第 27b 页 WYG0334-0104d.png
 也父没而后子立今父在而追尊其子岂礼也哉盖
 武后谋篡国酖太子而加之尊名以掩其迹李泌之
 言信矣
六月戊寅立子雍王贤为皇太子(以新纪及柳/芳唐历修)秋八月
张文瓘为侍中郝处俊为中书令刘仁轨戴至德为左
右仆射(以新/纪修)冬十月壬午彗星出于角亢(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仪凤元年春二月甲戌移安东都护府于
辽东(旧纪/)三月癸卯黄门侍郎来恒中书侍郎薛元超
卷五十二 第 28a 页 WYG0334-0105a.png
同三品(以旧/纪修)闰三月己巳吐蕃入寇乙酉以洛州牧周
王显为行军元帅领左卫大将军刘审礼等并州大都
督相王轮为行军元帅领契苾何力等伐之二王竟不
(以通鉴/新纪修)夏四月戊申帝还京师(以新旧/纪修)甲寅中书侍
郎李义琰同三品(以新/纪修)六月癸亥黄门侍郎高智周同
三品(以新/纪修)秋七月辛亥彗星出于东井(以新/纪修)九月以大
理丞狄仁杰为侍御史(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帝还京师(以/通)
(鉴/修)丁酉祫享太庙(以通/鉴修)十一月壬申改元(以新/纪修)
卷五十二 第 28b 页 WYG0334-0105b.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凤皇见故改元
庚寅李敬玄为中书令(新纪/)十二月戊午来恒薛元超
为河南北道大使(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仪凤二年夏四月左庶子张大安同三品
(以新/纪修)秋八月辛亥刘仁轨为洮河军镇守使(新纪/)冬十
月壬辰徙封王显为英王更名哲(新纪/)
唐高宗皇帝仪凤三年春正月辛酉百官朝天后于光
顺门(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五十二 第 29a 页 WYG0334-0105c.png
 解题曰新史传昭仪为皇后命群臣及四夷酋长朝
 后肃义门内外命妇入谒朝皇后自此始兹踵前事
 而为之也事见通鉴(窦苹音训光顺门/紫宸殿之西南门)
丙子李敬玄代刘仁轨为行军大总管(以通/鉴修)
 解题曰方仁轨之自百济召还也计其非便与刘仁
 愿议请留仁愿难之仁轨曰人臣苟利于国知无不
 为岂恤其私乃表陈便宜其拳拳体国如此及出镇
 洮河忿为李敬玄所抑知其非将帅才而故荐以代
卷五十二 第 29b 页 WYG0334-0105d.png
 己遂覆其师视前日几若二人之为盖仁轨虽有知
 识而未必知学问一时慷慨自许固能输其忠力及
 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矣此所以见天资之不足恃
 也事见通鉴
五月帝幸九成宫秋九月还宫(以通/鉴修)癸亥张文瓘薨(以/新)
(纪/修)丙寅李敬玄及左卫大将军刘审礼败于青海审礼
死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新史列传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
卷五十二 第 30a 页 WYG0334-0106a.png
 有青海周八九百里
冬十一月壬子来恒薨(以旧/纪修)
唐高宗皇帝调露元年春正月帝幸东都(以新旧/纪修)庚戌
道恭公戴至德薨(以通/鉴修)夏四月辛酉郝处俊为侍中(以/新)
(旧纪/修)五月戊戌作紫桂宫(新纪/)
 解题曰按新史地理志注河南府渑池县西有紫桂
 宫
六月辛亥改元(以新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30b 页 WYG0334-0106b.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甘露降故改元事见柳芳唐历
遣吏部侍郎裴行俭伐西突厥秋九月执其可汗都支
(以新旧/纪修)冬十月突厥温传奉职二部反败单于大都护
府长史萧嗣业(以新纪吕祖/谦标目修)十一月戊寅高智周罢(新/)
(纪/)甲辰礼部尚书裴行俭为行军大总管伐突厥(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永隆元年春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
山擒奉职(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窦苹音训黑山在云州西北六百里(武经总/要在契)
卷五十二 第 31a 页 WYG0334-0106c.png
 (丹庆州北三十里沈括笔谈在大幕北今/谓之姚家族有水出其下所谓黑水也)
夏四月戊辰黄门侍郎裴炎崔知温中书侍郎王德真
同三品(以新旧/纪修)秋七月己卯吐蕃寇河源辛巳李敬玄
大败于湟川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击却之以为河源军
经略大使时吐蕃尽据羊同诸羌之地方万馀里(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本纪仪凤三年正月李敬玄为洮
 河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九月李敬玄刘审礼及
卷五十二 第 31b 页 WYG0334-0106d.png
 吐番战于青海败绩审礼被俘永隆元年七月吐蕃寇
 河源李敬玄及吐蕃战于湟川败绩贬敬玄为衡州
 刺史前战青海后战湟川自是再战新史吐蕃传敬
 玄率刘审礼击吐蕃青海上审礼战没敬玄顿承风
 岭碍险不得纵吐蕃压王师屯将军黑齿常之率死
 士五百夜斧其营虏惊自相轥藉而死者甚众乃引
 去敬玄仅脱虽不及后一战然李敬玄传则云拜洮
 河道大总管兼检校鄯州都督统兵十八万与吐蕃
卷五十二 第 32a 页 WYG0334-0107a.png
 将论钦陵战青海使刘审礼为先锋鏖虏敬玄按军
 自如审礼战没尚首鼠不进乃顿承风岭虏压其营
 偏将黑齿常之率死士夜击贼敬玄始得至鄯州又
 战湟川遂大败黑齿常之传则云仪凤三年从李敬
 玄刘审礼击吐蕃审礼败敬玄欲引还阻泥沟兵不
 得出常之夜率敢死士五百人掩其营杀掠数百人
 贼酋跋地设弃军走帝叹其才擢左武卫将军进为
 河源军副使调露中吐蕃使赞婆等入寇屯良非川
卷五十二 第 32b 页 WYG0334-0107b.png
 李敬玄之败常之引精骑三千夜袭其军斩首二千
 级获羊马数万赞婆等单骑去即拜河源道经略大
 使事迹前后自是分明但多李敬玄之败五字是衍
 文所以通鉴考异疑其止是一战也(新史地理志注/元和郡县志鄯)
 (州鄯城县仪凤二年分湟水县置有河源军会要在/湟川东西本赵充国亭候新史吐蕃传大羊同国古)
 (所谓昆崙也东/距长安五千里)
八月丁巳李敬玄贬刺史(以新旧/纪修)甲子废皇太子贤为
庶人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改元(以旧/纪修)
卷五十二 第 33a 页 WYG0334-0107c.png
 解题曰广平王使李泌献捷与帝从容语曰陛下尝
 闻黄台瓜乎高宗八子天后所生者四人自为行而
 睿宗最幼长曰弘为太子后方图临朝鸩杀之而立
 次子贤贤日忧惕每侍上不敢有言乃作乐章使工
 歌之欲感悟上及后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
 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归而
 贤终为后斥死馀见通鉴立皇太子故改元宋庠纪
 年通谱永隆本梁师都年号
卷五十二 第 33b 页 WYG0334-0107d.png
己巳张大安贬刺史(以新/纪修)九月甲申王德真罢(新纪/)
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开耀元年春正月乙亥突厥入寇癸巳遣
裴行俭为行军大总管伐之(以通/鉴修)三月辛卯郝处俊罢
(新纪/)夏五月己丑黑齿常之败吐蕃于良非川(以新/纪修)
七月甲午刘仁轨罢左仆射(新纪/)闰七月丁未裴炎为
侍中崔知温薛元超守中书令(以新/纪修)裴行俭大破突厥
擒其可汗及温傅(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丙申彗星出于天市
卷五十二 第 34a 页 WYG0334-0108a.png
(以新旧/纪修)乙丑改元(新纪/)冬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旧纪/)
十一月癸卯徙庶人贤于巴州(新纪/)
唐高宗皇帝永淳元年春二月作万泉宫(以通/鉴修)
 解题曰新史地理志注万泉宫在京兆府蓝田县
癸未改元(以新/纪修)西突厥反(以新/纪修)三月戊午立孙重照为
皇太孙(以新/纪修)夏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以通/鉴修)丙寅关中
饥帝幸东都(以新/纪修)以裴行俭为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
伐西突厥未行闻喜宪公行俭卒安西副都护王方翼
卷五十二 第 34b 页 WYG0334-0108b.png
大败西突厥于热海遂平之(以旧/纪修)
 解题曰自安西出柘厥关九百五十里至碎卜水又
 五十里至热海
丁亥黄门侍郎郭时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
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
平章事自是外司四品以下知政事者始以平章事为
(以新旧/纪修)六月蝗人相食(以新旧/纪修)秋七月己亥作奉天
宫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諌不纳(以新纪/通鉴修)
卷五十二 第 35a 页 WYG0334-0108c.png
 解题曰新史地理志注奉天宫在河南府登封县
冬十月丙寅黄门侍郎刘景先同平章政事(以新/纪修)
唐高宗皇帝弘道元年春正月帝幸奉天宫二月突厥
入寇(以新纪/通鉴修)三月庚子李义琰致仕(以通/鉴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高宗责义琰为宰相而陵其母家
 不可以率天下斯言当矣然已以谗杀元舅而不自
 知其恶何以责臣下之薄于母党乎由此观之自古
 人主能知其过鲜矣事见通鉴
卷五十二 第 35b 页 WYG0334-0108d.png
丙午彗星出于五车(以新旧/纪修)癸丑崔知温薨(以新/纪修)夏四
月帝幸东都(以新/纪修)壬申郭时举郭正一同平章政事(以/朱)
(熹纲/目修)秋七月甲辰封相王轮为豫王更名旦(以新/纪修)薛元
超罢(新/纪)八月乙丑皇太子朝于东都(新纪/)冬十月帝幸
奉天宫(以新/纪修)十一月戊戌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安抚
大使以伐突厥(以新/纪修)丁未帝如东都(以新/纪修)十二月丁巳
改元帝崩于贞观殿裴炎受遗诏废万泉芳桂奉天等
官甲子皇太子哲即皇帝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
卷五十二 第 36a 页 WYG0334-0109a.png
取决焉(以吕祖谦/标目修)甲戌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
令刘景先为侍中同三品戊寅郭时举魏玄同岑长倩
同三品癸未郭正一罢(以新/纪修)
 
 
 
 
 
卷五十二 第 36b 页 WYG0334-0109b.png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