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334-00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    明 王祎 撰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九年(梁梁师都永隆十年/)春正
月己亥诏定雅乐(以吕祖谦/标目修)甲寅裴寂为司空(以新旧/纪修)
二月丙子初令郡县祀社稷戊寅亲祀社稷(以吕祖谦/标目修)
夏四月辛巳沙汰僧道限寺观六月丁巳太白经天庚
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及其诸子大赦
复僧道癸亥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以新纪及吕/祖谦标目修)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334-0048b.png
 解题曰按新旧史实录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将起难
 王(本文作世/民后仿此)以洛州形胜之地一朝有变将出保之
 令大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以俟变大雅数
 陈秘策甚蒙嘉赏遣秦府车骑将军张亮统左右千
 馀人之洛阳阴结山东豪杰多出金帛恣其所用元
 吉告亮欲图不轨属吏诘讯终无所言事释还洛阳
 王尝从高祖幸齐王第元吉伏其护军宇文宝于帐
 内将刺王建成恐事不成止之元吉愠曰为兄计耳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334-0049a.png
 于我何害建成等召王夜宴毒酒而进之王暴疾吐
 血数升淮安王狼狈扶还西宫帝问疾因敕建成秦
 王素不能饮母夜聚又谓王曰𤼵迹晋阳尅平宇内
 皆尔力欲升储位汝固让不受以成汝美志建成居
 东宫多历年所今不忍夺之观汝兄弟不和同在京
 邑必有忿竞汝还行台居洛阳自陜以东悉主之仍
 令汝建天子旌旗如梁孝王故事王泣奏不能远离
 膝下帝曰天下为家东西两宫涂路咫尺忆汝即往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334-0049b.png
 无劳悲也将行建成等谋曰秦王往洛阳得土地甲
 兵必为后患留之京师一匹夫耳密令数人上封事
 曰秦王左右皆山东人闻往洛阳非常欣跃观其意
 不复来矣事果寝王中毒府中震骇行台考功郎中
 房玄龄谓比部郎中长孙无忌曰令嫌隙已成祸机
 将发非直祸及府朝正恐倾危社稷莫若遵周公之
 事外宁区夏内安宗祏申孝养之礼无忌曰久怀此
 谋未敢披露公今所说深会宿心无忌乃入白之王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334-0049c.png
 召玄龄谓曰将若之何对曰大王功盖天地神赞所
 在匪藉人谋因与府属杜如晦同心戮力(朱熹曰太/宗诛建成)
 (元吉安可与周公诛管蔡并论周公以周家/天下为心太宗无周公之心不过顾身而已)建成日
 夜与元吉连结后宫谮诉愈切高祖惑之纳言陈叔
 达极意救辩乃止内史令封德彝数从秦王征讨特
 蒙顾遇亦潜劝王图之王以为诚横赐累万而德彝
 又密言于高祖曰秦王既有大功终不为太子下若
 不立之愿早为之所又说建成曰为四海不顾亲汉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334-0049d.png
 高乞羔此之谓矣(司马光疑许敬宗衔德彝立傅盛/加其恶故弃不取然通鉴贞观十)
 (七年又载上与太子巢刺王有隙德彝阴持两端杨/文干之乱上皇欲废太子而立上德彝固谏而止何)
 (也/)建成元吉密致书招秦府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
 赠以金银器物一车敬德辞曰敬德起幽贱会天下
 丧乱久陷逆地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𨽻名藩邸
 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
 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建成怒是
 后遂绝敬德以闻王曰公心如山岳虽积金至斗知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334-0050a.png
 公不移送来但取不然恐公身不安且知彼阴计足
 为良策元吉等令壮士往刺之敬德知其计重门洞
 开安卧不动贼立其庭终不敢入元吉乃谮敬德于
 高祖下诏狱讯验将杀之王固争得免谮秦府左一
 马军总管程知节出为康州刺史知节白王曰大王
 去左右手矣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会
 突厥郁射设屯河南建成荐元吉代王督军北讨秦
 府右三统军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并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334-0050b.png
 同行又追秦府帐简阅骁勇以益其府又谮杜如晦
 房玄龄逐令归第高祖知其谋而不制元吉因密请
 害王高祖曰是有定四海之功罪迹未见何以为辞
 元吉曰秦王常违诏敕初平东都顾望不还散钱帛
 以树私惠岂非反逆但须速杀何患无辞高祖不对
 元吉遂退建成谓元吉曰既得秦王精兵统数万之
 众吾与秦王至昆明池宴别但令壮士拉之于幕下
 因云暴卒主上宜无不信吾当使人进说令付吾国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334-0050c.png
 务正位以汝为太弟敬德等既入汝手一时坑之孰
 敢不服率更丞王晊闻其谋密告王王召府僚告之
 皆曰大王若不正位社稷非唐所有使建成元吉肆
 其毒心群小得志元吉狼戾终亦不事其兄往者护
 军薛宝上符录云元吉合成唐字齐王喜曰但除秦王
 取东宫如反掌耳为乱未成预怀相夺以大王之威
 袭二人如拾地芥王叹曰今二宫离阻寡人虽被猜
 忌祸在须臾然情终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334-0050d.png
 之公意以为如何敬德曰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
 此天授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
 社稷之大计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
 亲之事非所闻也王若不从敬德请奔逃亡命不能
 交手受戮王犹豫未决长孙无忌曰今不从敬德之
 言事败矣王曰寡人之言未可全弃公更图之敬德
 曰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
 如家国何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馀人今悉入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334-0051a.png
 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得何辞众又曰大王以舜
 为何如人曰为子孝为君圣安可议乎府僚曰使舜
 浚井不出自同鱼鳖之毙焉得为孝子乎涂廪不下
 便成煨烬之馀焉得为圣君乎小杖受大杖避良有
 以也王于是定计使卜者灼龟占之幕府张公谨自
 外来遽投于地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卜之不吉势
 不可已愿大王思之(朱熹曰太宗当时误为府僚所/迫于心不能无歉云待其先𤼵)
 (然后应之即郑伯克段之/事也司马光此处看不破)时房玄龄杜如晦皆斥出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334-0051b.png
 秦府不得复入王令无忌密召之报曰有敕不许更
 事王今若私谒必至诛灭不敢奉命王大怒谓敬德
 曰玄龄如晦岂背我耶取所佩刀授敬德曰公且往
 观其无来心斩其首持来也敬德与无忌喻曰王已
 决计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于是玄龄
 如晦著道士服随无忌入敬德别道亦至五月太史
 令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高祖以状
 授秦王六月三日王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因自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334-0051c.png
 陈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
 报雠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亦耻见诸贼
 高祖省之愕然报曰明当勘问汝宜早参(程迥谓既/许明早理)
 (会又却往汎舟此处有阙文或为隐讳朱熹谓此一/段与前后无情理必是添入太宗决不曾奏既奏了)
 (高祖见三子欲相/杀如何尚去汎舟)四日王将无忌敬德侯君集张公
 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季孟
 尝等(此㨿旧史长孙无忌传旧纪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
 (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入玄武门(西内太极宫/北门曰玄武)讨建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334-0051d.png
 成元吉张婕妤驰语建成建成召元吉谋曰请勒宫
 甲托疾不朝建成曰善然不共入朝事何由知迟明
 乘马至玄武门高祖已召裴寂萧瑀陈叔达封伦宇
 文士及等欲穷覈其事建成元吉至临湖殿(在玄武/门内)
 觉变即回马将归宫府王随而呼之元吉张弓再三
 不彀王射建成应弦而毙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元吉
 东奔左右射之坠马王所乘马逸于林下横为所絓
 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334-0052a.png
 元吉步走武德殿(在太极宫北/虔化门内)敬德奔射杀之其宫
 府诸将薛万彻冯立等率兵屯玄武门张公谨有勇
 力独闭关以拒之宫府兵战不解敬德持建成元吉
 首示之乃去时高祖汎舟于海池王命敬德侍卫高
 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
 作乱为谁尔来此何也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
 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宿卫高祖大惊谓裴寂
 等曰今日之事如何萧瑀陈叔达进曰建成元吉义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334-0052b.png
 旗草创之际并不预谋建立已来又无功德常自怀
 忧相济为恶衅起萧墙遂有今日之事秦王功盖天
 下率土归心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陛下如释重负
 高祖曰善此亦吾之夙心也南衙北门兵与府兵(东/宫)
 (及齐王二府之兵/非府兵之兵也)尚杂斗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
 受秦王处分内外遂定高祖召王抚之曰近日已来
 几有投杼之惑王哀号久之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
 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334-0052c.png
 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
 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项安世曰太宗杀兄及弟/自以为学周公也又杀其)
 (子十人则不学周公而学萧鸾矣至纳元吉之妻与/庐江之妾及以庐江家口赐其臣充赏则全学高洋)
 (矣要知唐世家法终有夷狄之风气/故承乾志希突厥而治亦麀聚云)癸亥立王为皇
 太子听政馀见通鉴
太子世民命纵鹰犬罢贡献陈治道(以吕祖谦/标目修)废益州
大行台置大都督府(通/鉴)庚辰幽州都督庐江郡王瑗反
伏诛(新/纪)七月杨恭仁罢以太子右庶子高士廉为侍中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334-0052d.png
左庶子房玄龄及宇文士及为中书令萧瑀封德彝为
左右仆射(以新纪及吕/祖谦标目修)八月癸亥皇太子世民即皇帝
位尊帝为太上皇(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朱熹曰高祖以军国事付之太宗亦出于不
 得已尔唐世内禅者三若肃宗固不待论睿宗之于
 玄宗亦以其诛韦氏有功出于不得已尔事见通鉴
给复天下一年(新/纪)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334-0053a.png
 昭仪昭容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
 嫔婕妤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
 女采女各二十七合八十一是代御妻自馀六向分
 典乘舆服御皆有员次后世改复不常开元以后以
 下复有四妃非是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
 才人而尚宫尚仪尚服各二参合前号大抵踵周官
 相损益云
癸未放宫女(以通/鉴修)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334-0053b.png
 解题曰孙甫曰隋炀荒虐强取良家女置后宫者无
 数高祖入关放离宫之人还亲属得美事之一节及
 受禅安然有其后宫欲不荒恣得乎赖太宗承之立
 矫其过出三千之众使天下耸动歌谣唐之盛德也
以太子詹事主簿魏徵王圭韦挺为谏议大夫(以旧传/及吕祖)
(谦标/目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闻之程颐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
 死之管仲不死又相桓公以霸而孔子取之何哉桓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334-0053c.png
 公子纠皆以公子出奔子纠未尝为世子也桓公先
 入而得齐非取之子纠也桓公既入而杀子纠恶则
 恶矣然纳桓公者齐也春秋书公伐齐纳纠不称子
 不当立者也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
 也是以管仲不得雠桓公而得以之为君建成为太
 子且兄也秦王为藩王又弟也王魏受命为东宫之
 臣则建成其君也岂有人杀其君而可北面为之臣
 乎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太宗亦非可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334-0053d.png
 事之君矣食君之禄而不死其难朝以为雠暮以为
 君于其不可事而事之虽曰不为利吾不信也事见
 通鉴
突厥颉利突利可汗入寇至便桥帝自将禦之请盟而
退(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丁未引诸卫将卒习射于殿庭(以吕/祖谦)
(标目/修)壬子禁淫祀杂占(以通/鉴修)置弘文馆(以通/鉴修)冬十月丙
辰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追封故太子建成为息隐王齐王
元吉为海陵王(以通/鉴修)癸亥立子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334-0054a.png
(以新旧/纪修)癸酉定功臣封户(以旧/纪修)庚辰萧瑀陈叔达罢(新/纪)
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为县公(以新/纪修)
 解题曰唐仲友曰有封建之名而无其实则王疏属
 以填天下降疏属以示至公皆随时之宜尔初不为
 大利害也事见通鉴
十二月己巳益州大都督窦轨请𤼵兵讨獠弗许(以吕/祖谦)
(标目/修)以景州录事张玄素为侍御史(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通典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334-0054b.png
 侍御史复为雄要其将除拜皆吏部与台长官宰相
 议定然后依选例补奏其内诏别拜者不在其限麟
 德以来用人尤重选受之命不由铨管及李义府掌
 大选宠任既重始得补之自后无出于吏部者
前幽州记室张蕴古上大宝箴以为大理丞(以通/鉴修)是岁
进子郡王二人为王(以本/纪修)
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元年(梁梁师都永隆十一年/)
正月乙酉改元(以旧/纪修)己亥制中书门下三品以上入阁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334-0054c.png
谏官随之有失辄谏(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孙甫曰天下之务至广军国之机至要虽明
 主贤相亦不能无失议事之际使忠良之士预闻有
 阙失从而正之岂不美哉若以小臣不得预闻必众
 知阙失方许谏正事或已行而不可救过或已彰而
 不可言故刚直之臣有矫讦不顾以争之者君从之
 或掩其过君不从则其过大臣之罪亦大矣太宗命
 谏官入阁李义府废之至明皇而复李林甫又废之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334-0054d.png
 至肃宗而复程元振又废之至德宗而复卢把又废
 之至宪宗而复元和之后奏事虽在阁中论事者久
 绝长庆初郑覃崔郾始于群臣退后论宴乐游畋之
 失穆宗问此何人宰相以谏官对虽是法在庸主未
 必有益其关国体岂不大哉事见通鉴
更定律令(以通/鉴修)辛丑李艺反于泾州伏诛(以旧/纪修)二月并
省州县分为十道(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癸巳皇后亲蚕(以旧/纪修)
闰三月癸丑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壬申命五品以上更宿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334-0055a.png
中书内省(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癸巳凉州都督长乐郡王
幼良有罪伏诛(新/纪)六月辛巳封德彝薨壬辰太子少师
萧瑀为左仆射(以通/鉴修)山东旱免今年租(以新/纪修)秋七月壬
子长孙无忌为右仆射(以新/纪修)八月戊戌高士廉罢(以旧/纪修)
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新/纪)宇文士及罢御史大夫杜淹
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以旧纪/通鉴修)
 解题曰他官豫政自此始盖太宗以宰相下行有司
 之事又以他官上任宰相之职杜如晦既摄吏部又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334-0055b.png
 监东宫兵马魏徵戴胄岑文本张亮褚遂良之徒皆
 自下位参预朝廷或专典机密无有一定之统终唐
 世宰相无常职亦无常员乃至守本官为之而有守
 如故判如故之目坐政事堂而分决本司事以自便
 或至十数人同时为之又以授帅臣而谓之外宰相
 其不可取法盖非一端太宗但能责房杜日阅讼牒
 为非宜不知下兼他职已失其宜房杜但知逊谏臣
 直为得大体不知下行选部参掌考功监修国史兼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334-0055c.png
 领学官皆非体也当时陈师古上拔士论谓一人不
 可总众职而太宗斥之岭表史称太宗能柄任大臣
 不知谓之宰相自然无所不总何烦又兼他职而后
 谓之柄任耶师古之论非轻宰相也正以重宰相也
 时君既以贻谴史臣又以归曲宜其论之不传也
辛未幽州都督王君廓叛奔突厥死(以通/鉴修)冬十二月壬
午萧瑀罢(以新/纪修)以孙伏伽为谏议大夫(以通/鉴修)省官留六
百四十三员(以吕祖谦/标目修)薛延陀回纥叛突厥(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334-0055d.png
 解题曰按新史列传回纥其先匈奴也元魏时号高
 车部或曰敕勒其部落曰袁纥薛延陀契苾羽都播
 骨利干多滥葛仆骨拔野古同罗浑思结斛薛奚结
 阿跌白霫十有五种散居碛北袁纥隋曰韦纥大业
 中自为俟斤称回纥姓药罗葛氏居薛延陀北娑陵
 水上距京师七千里薛延陀姓一利咥氏事见通鉴
冯盎遣子入朝(以朱熹/纲目修)
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二年(梁梁师都永隆十二年/)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334-0056a.png
正月长孙无忌罢兵部尚书杜如晦检校侍中总监东
宫兵马事(以新旧/纪修)置六司侍郎左右司郎中(以朱熹/纲目修)
午刑部尚书李靖检校中书令(新/纪)三月戊申朔日有食
(新/纪)壬子命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尚书议决死罪(新/纪)
己巳遣使巡关内赎饥民鬻子者庚午以旱蝗责躬大
赦癸酉雨(以新/纪修)夏四月己卯瘗隋人暴骸(新/纪)遣右卫大
将军柴绍等围朔方壬寅梁师都伏诛(以通鉴及/新纪修)六月
乙酉太常少卿祖孝孙等奏新乐(以通/鉴修)蝗帝吞之蝗不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334-0056b.png
为灾(以通/鉴修)流辰州刺史裴虔通于驩州秋七月戊申徙
其馀党于边(以新/纪修)八月甲戌朔省冤狱于朝堂(以新纪/通鉴目)
(录/修)九月壬子有年赐酺三日(以新/纪修)冬十月庚辰杜淹卒
(以列/传修)戊子杀瀛洲刺史卢祖尚(新/纪)十一月辛酉祀圆丘
(以通/鉴修)十二月壬寅黄门侍郎王圭守侍中(新/纪)疏都督刺
史名于屏风举堪为县令者(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唐仲友曰当时有循吏无酷吏与汉文相若
 宣帝比之駮矣事见通鉴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334-0056c.png
册薛延陀夷男为真珠可汗(以吕祖谦/标目修)吏部侍郎刘林
甫请以四时听选(以列传旧/史会要修)
 解题曰按旧史列传会要林甫言隋制以十一月为
 选始至春乃毕今选者众请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当
 时以为便始州府及诏使以赤牒授官至是停省集
 吏部将万馀人通典会要皆云正观二年通鉴载于
 元年非也(选举志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铨尚书侍郎分主之凡择人之法有)
 (四一曰身体猊丰伟二曰言言辞中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334-0056d.png
 (以才才均以劳五品以上不试上其名中书门下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
 (铨而注询其便利而拟已注而唱不厌者得反通其/辞三唱而不厌听冬集厌者为甲上千仆射乃上门)
 (下省给事中读之黄门侍郎省侍中审之然后以闻/王者受旨而奉行焉谓之奏受视品及流外则判补)
 (皆给以符/谓之告身)通典时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今吏
 部取人独举其言辞刀笔而不详才行如之何对曰
 昔两汉取人必本于乡闾选之然后入官每岁选集
 动踰数千人厚貌饰辞何可知也选曹但校其阶品
 而已若抡材辨行未见其术上由是将依汉法令本
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0334-0057a.png
 州辟召会议行封建事乃寝他日上又曰吾将使人
 自举如之何魏徵曰是长浇竞也不可是时吏部之
 法行始二十馀年虽弊而未甚故或未之觉至永徽
 中官纪已紊迨麟德之后不胜其弊柳芳唐历杜如
 晦参掌选事旧制内外官皆吏部启奏授之大则署
 置三公小则惣覈流品自隋五品已上官中书门下
 访择闻奏然后下制授之唐制尚书铨掌六品七品
 选侍郎铨掌八品九品三年一大集每年一小集其
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0334-0057b.png
 后尚书侍郎通掌六品下选其员外郎监察御史亦
 吏部唱讫尚书侍郎为之典自太宗已后员外郎制
 授矣则天已后御史制授矣其铨综也南曹惣覈之
 废置与夺之铨曹注拟之尚书仆射同异之门下详
 覆之覆成而后过官至肃宗强寇在郊始令中书以
 功状除官非旧制也
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三年春正月戊午享于太庙(以/新)
(纪/修)癸亥耕籍田(新/纪)辛未裴寂罢寻坐贬(以新/纪修)
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0334-0057c.png
 解题曰欧阳脩曰寂始为晋阳宫监私以宫人馈高
 祖因见亲昵可谓贰隋矣及太宗以博奕啖之遂开
 义师之谋卒成唐室武周为寇请行自败不即就诛
 者非特佐命有功岂非曩时私狎之恩哉坐交沙门
 法雅虽免官见放复有所陈太宗数之曰计公勋庸
 不至于此数以武德时政之谬皆归其人又闻妖言
 不自明乃欲杀人缄口遂被流放列其四罪贷不致
 理盖由进身之私恩衰即败也事见通鉴
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0334-0057d.png
二月戊寅房玄龄杜如晦为左右仆射右丞魏徵为秘
书监参预朝政(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按旧史列传玄龄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
 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已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
 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随能收叙无隔卑贱如晦与玄龄共掌朝政台阁规
 摹典章文物皆二人所定又云世传太宗尝与文昭
 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竟从玄龄策
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0334-0058a.png
 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裨谌草
 创东里润色相须而成俾无悔事馀见通鉴(唐仲友/曰房杜)
 (谋断固是同心济谋亦常示/不足之意所以明哲保身也)
夏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大安宫甲午帝始御太极殿
申明中书门下省审駮正之制(以新纪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武德五年高祖建弘义宫以居秦王至是徙
 居之改名大安宫在宫城之西
六月旱壬午诏文武官言事以茌平马周直门下省(以/通)
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0334-0058b.png
(鉴/修)
 解题曰事见通鉴通典始马周以布衣有诏令于监
 察御史里行遂以为名高祖时王立本自忻州定襄
 尉为之
秋八月己巳朔日有食之(以新/纪修)丁亥以兵部尚书李靖
为行军大总管冬率六总管兵伐突厥(以新纪/通鉴修)
 解题曰事见通鉴韩元吉曰唐踵隋旧文武各置散
 官文职隶于三省六部武职隶于诸府十六卫未尝
卷五十 第 21a 页 WYG0334-0058c.png
 相侵然自武德初武臣大功重任或加文职故李靖
 平辅公祏则为东南道行台兵部尚书继授刑部尚
 书复改兵部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遂正迁仆射而为
 相太宗之时武臣为尚书者例皆拜相李绩张亮侯
 君集是也惟屈突通除刑部尚书自以不习文法固
 辞中叶以后武臣致仕或除尚书身后或赠尚书唐
 末武臣任藩镇者必兼台省长官而其僚佐亦遥领
 台省之职正官不足又增检校由是仆射司徒之称
卷五十 第 21b 页 WYG0334-0058d.png
 逮于皂隶祭酒宾客之号加于将校迄五代而不可
 考矣
十二月戊辰突厥突利可汗入朝(以吕祖谦/标目修)癸未杜如
晦罢(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劾房玄龄王
圭帝命推之魏徵谏乃止(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唐仲友曰太宗能斥陈师古不能知万纪之
 奸能谕萧瑀不能不以万纪为直使辅骄子激成悖
 逆万纪亦以丧身大与息夫躬类浸润肤受不行可
卷五十 第 22a 页 WYG0334-0059a.png
 谓远也矣斯言犹信事见通鉴
唐太宗文武皇帝贞观四年春正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以新/纪修)乙亥李靖袭定襄破之颉利可汗遁于碛口(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按元和郡县志礼州东受降城北至碛口八
 百里中城至碛口五百里西城至碛口三百里西至
 回纥衙帐一千五里
二月己亥帝幸温汤丙午还宫(以通/鉴修)御史大夫温彦博
卷五十 第 22b 页 WYG0334-0059b.png
为中书令王圭为侍中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
参预朝政太常卿萧瑀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参预朝政始于此
三月甲申蔡成公杜如晦卒(以吕祖谦/标目修)甲午李靖俘颉
利可汗以献夏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帝号为天可汗
 解题曰唐仲友曰突厥既平若分其故地众建酋长
 使为外臣中国可以息肩喜功不已复受天可汗之
 号此最处置之失也盖既为之主则叛服必劳中国
卷五十 第 23a 页 WYG0334-0059c.png
 终唐世受夷狄之患职此之由也事见通鉴
处突厥降众于塞下州县其地五月辛未以突利为顺
州都督壬申以阿史那思摩为北开州都督统其众(以/新)
(纪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传颉利之亡其下或走薛延陀或
 入西域而来降者尚十馀万诏议所宜咸言突厥扰
 中国久今天丧之非慕义自归请悉籍降俘内兖豫
 闲处使习耕织百万之众可化为齐人是中国有加
卷五十 第 23b 页 WYG0334-0059d.png
 户而漠北遂空也中书令温彦博曰汉建武时置降
 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土俗
 因而抚之若遣向河南则乖物性秘书监魏徵建言
 突厥世为中国仇今其来降当遣还河北彼鸟兽野
 心非我族类弱则伏强则叛其天性也且秦汉击取
 河南地为郡县者不欲使近中国也升下奈何以河
 南居之降者十万若令数年孳息略倍近在畿内腹
 心疾也彦博曰天地养万物覆载全安之今突厥破
卷五十 第 24a 页 WYG0334-0060a.png
 灭馀种归命不加哀怜而弃之非天地蒙覆之义臣
 谓处以河南彼世将怀德何叛之为徵曰魏时有胡
 落分处近郡晋已平吴郭钦江统劝武帝逐出之不
 能用刘石之乱卒倾中夏陛下必欲引突厥居河南
 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彦博曰圣人之道无所不通故
 曰有教无类彼以穷归我我收处内地将教以礼法
 职以耕农又选酋长入宿卫何患之恤且光武置南
 单于卒无叛亡于是中书侍郎颜师古给事中杜楚
卷五十 第 24b 页 WYG0334-0060b.png
 客礼部侍郎李百药等皆劝帝不如使处河北树酋
 长俾统部落视地多少令不相臣国小权分终不得
 亢衡中国夏州都督窦静上封曰外裔僻处遐荒不
 可以刑法威不可以仁义教衣食仰给不务耕桑徒
 损有为之民以资无益之虏彼首邱之情未易忘也
 恐一旦变生犯我王略莫如因其破亡之馀加其无
 妄之福假以贤王之号妻以宗室之女分其土地析
 其部落使其权弱势分易为羁制此长辔远御之道
卷五十 第 25a 页 WYG0334-0060c.png
 帝主彦博语卒度朔方地自幽州属灵州建顺祐化
 长四州为都督府剖颉利故地左置定襄都督右置
 云中都督二府统之擢豪酋为将军郎将者五百人
 奉朝请者且百员入长安自籍者数千户议者尤以
 为不便欲建突厥国于河外彦博又奏曰既以纳之
 无故遣去深为可惜与魏徵等争论数年不决其后
 突厥可汗弟结杜谋反帝始悔云馀见通鉴唐仲友
 曰江统郭钦在晋朝最为有识彦博儒者也猥以后
卷五十 第 25b 页 WYG0334-0060d.png
 汉事处降虏窦静外戚边将乃能力争一书所言曲
 尽虏情与魏徵暗合太宗不用静言而徒嘉其忠可
 谓善善而不能用矣(郑寅曰朝议欲纳之河南者古/兖豫之地彦博所以谓遣向河)
 (南则乖物性也温魏争辨之河南者汉卫青所取河/南之地唐灵夏礼州之间也师古等劝帝使处河北)
 (者亦对此河南而言故又谓/之河外非十道之河北也)
丁亥萧瑀劾李靖御军无法赦而赏之(以吕祖谦/标目修)六月
乙卯修洛阳宫张玄素谏而止(以通/鉴修)秋七月甲子朔日
有食之(以新/纪修)癸酉萧瑀罢(新/纪)
卷五十 第 26a 页 WYG0334-0061a.png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太宗即位瑀迁尚书左仆射
 封伦为右仆射伦素险诐与瑀商量将为可奏者至
 太宗前尽易之时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疏瑀日亲
 伦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而辞旨寥落由是废于
 家未几复为左仆射坐不敬免岁馀为晋州都督徵
 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瑀多辞辩每有评议玄
 龄等不能抗然心知其是不用其言瑀弥怏怏玄龄
 魏徵温彦博尝有微过瑀劾之而罪竟不问因此自
卷五十 第 26b 页 WYG0334-0061b.png
 失罢为太子少傅张唐英曰房杜贤相也经纶草昧
 以启天下之业竭忠悉虑以成天下之务不以求备
 责人不以己长格物贞观之治诚有力焉而尚失于
 瑀岂瑀之褊忿议论之际以直气自豪而不能从容
 委曲详悉评议故房杜自以持天下之政耻其不能
 卑论忽有不容其说然二公才过于人虽不从一瑀
 无害为贤相后之执政者倘心知其是而不用其言
 则国家之政蔽而不通矣
卷五十 第 27a 页 WYG0334-0061c.png
八月诏定常服差等(以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胡寅曰朝服当以正色绿近于青犹之可也
 恶紫夺朱而加于绯上可乎青者色之正也绿为间
 也而加于青上可乎必欲归诸正必则古昔师先王
 可也事见通鉴
甲寅李靖为右仆射(以新旧/纪修)九月己卯帝幸陇州冬十
月辛丑猎于贵泉谷甲辰猎于鱼龙川(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鱼龙川在陇州汧源县
卷五十 第 27b 页 WYG0334-0061d.png
十一月右卫大将军侯君集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
(以纪传/通鉴修)
 解题曰按新纪君集为兵部尚书参预朝政新传君
 集先为兵部尚书后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通鉴
 从纪今从传
甲子帝至自陇州(以新/纪修)十二月禁鞭囚背(以旧/纪修)甲辰帝
猎于鹿苑乙巳还宫(以新/纪修)
 解题曰寰宇记在雍州高陵县三辅黄图安陵有果
卷五十 第 28a 页 WYG0334-0062a.png
 园鹿苑此也
甲寅高昌王曲文泰入朝西域将入贡帝遣人迎之魏
徵谏而止(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
不过三四钱断死刑二十九人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
(以旧纪及/通鉴修)
 解题曰按新旧史列传先是帝尝叹曰今大乱之后
 其难治乎魏徵曰大乱之易治譬犹饥人之易食也
 帝曰古不云善人为邦百年然后胜残去杀耶曰此
卷五十 第 28b 页 WYG0334-0062b.png
 不为圣哲论也圣哲之治其应如影响期月而可盖
 不其难封德彝曰三代之后浇诡日滋秦任法律汉
 杂霸道皆欲治不能非能治不欲徵书生好虚论徒
 乱国家不可听徵曰五帝三王不易民以教行帝道
 而帝行王道而王顾所行何如尔黄帝逐蚩尤七十
 战而胜其乱因致无为九黎乱德颛顼征之已克而
 治桀为乱汤放之纣无道武王伐之汤武身及太平
 若人渐浇诡不复返朴今当为鬼为魅尚安得而化
卷五十 第 29a 页 WYG0334-0062c.png
 哉德彝不能对然心以为不可帝纳之不疑至是天
 下大治蛮夷君长袭衣冠带刀宿卫东薄海南踰岭
 户阖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帝尝谓长孙无忌
 曰朕即位之初上书者或言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
 得委任群下或欲耀兵慑服四夷唯魏徵劝朕偃革
 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朕从其语天下
 大宁绝域君长皆来朝贡九夷重译相望于道此皆
 徵之力也胡寅曰一治一乱天地之大数也乱极人
卷五十 第 29b 页 WYG0334-0062d.png
 少则气厚而人淳治极人夥则气漓而人浇盖或三
 二百岁或五六百岁淳漓一变盈虚消息后世诚不
 及古远矣若人之本心不可泯灭者则古犹今尔故
 可怀之以仁理之以义先之以敬让示之以好恶魏
 徵有见于饥渴者易为饮食而无见于人心之未亡
 者故其效止是则无以进矣固不能使人人有士君
 子之器也今观元年关中饥二年蝗三年大水帝勤
 而抚之盖以儆畏存心也至是而骄心启矣所以明
卷五十 第 30a 页 WYG0334-0063a.png
 年有杀张蕴古之事也
 
 
 
 
 
 
 
卷五十 第 30b 页 WYG0334-0063b.png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