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334-00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九   明 王祎 撰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元年(隋恭皇帝义宁二年/恭皇帝侗皇秦元年) (隋/楚)
(林士弘太平三年梁夏王窦建德五凤元年萧定杨刘/武周天兴二年 梁师都永隆二年 梁 铣鸣凤)
(二年轨魏公李密永平二年昌秦薛举秦兴二年开凉/帝李 安乐元年 楚朱粲 达元年 燕王高 道)
(始兴/元年)春正月丁未朔加唐王渊殊礼(以朱熹/纲目修)魏公密大
败王世充取金墉(以吕祖谦/标目修)戊辰唐王渊以世子建成
秦公世民为左右元帅徇东都(以新旧/纪修)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334-0027b.png
 解题曰按新唐书百官志注高祖起兵置左右领军
 大都督及定京师置左右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
 讨元帅皆亲王领之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元帅都统
 朔方河东置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兴元置副都统
 会昌置灵夏六道元帅黄巢之乱置行营都都统
二月己卯唐王渊遣使徇邓襄(以新/纪修)三月己酉唐王渊
以齐公元吉为太原道行军元帅(以新纪及/通鉴修)丙辰隋宇
文化及等率骁果弑太上皇于江都右禦卫将军独孤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334-0028a.png
盛死之尽杀宗室外戚及虞世基裴蕴等化及自称大
丞相立秦王浩为帝(以朱熹/纲目修)戊辰唐王渊位相国加九
锡不受(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胡寅曰天道诚圣人亦诚人非生知安行必
 勉于思诚思而不息亦能学知而利行矣汤武之德
 不及尧舜而列于圣人者由此也故桀纣尚为君则
 臣之天命殛之则伐之固不虚为匡之之名而实为
 伐之之事也唐王惟不正名杨广为弑君父之贼而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334-0028b.png
 举兵故节目繁多诡正并用兴王之术駮而不懿也
 夫殊礼固不可自加也前日都督丞相唐王之命果
 出于恭帝耶能言汤武之言而不晤在己之多伪由
 不学之过也事见通鉴
壬申宇文化及𤼵江都西归(以吕祖谦/标目修)吴兴太守沈法
兴据丹阳(新/纪)
 解题曰吴兴郡宋安吉州也据地理志通典旧以乌
 程县置吴兴郡仁寿为湖州大业初废入馀杭及吴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334-0028c.png
 郡而此云法兴为吴兴太守盖大业末复置史失书
 也今仍为湖州(王容曰乌程即吴兴郡治法兴为太/守则既在乌程矣而司马光通鉴云)
 (比至乌程何也按旧史法兴传东阳贼帅楼世干举/兵围郡城炀帝命法兴与太仆丞元祐讨之俄而化)
 (及弑逆法兴乃与祐部将孙士汉陈果仁执祐于坐/号令远近以诛化及为名发自东阳行收兵趋江都)
 (下馀杭郡比至乌程精兵六万/新史亦同此皆通鉴之阙也)
夏四月戊寅唐世子建成等军还(旧/纪)萧铣称帝于江陵
(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甲子唐王渊即皇帝位于太极殿遣刑
部尚书萧造告天于南郊大赦改元(以通鉴及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334-0028d.png
 解题曰叶适曰天下有难取者有易取者自周衰天
 下分裂已六七百年正当欲合之时故先合于秦秦
 不足以受之而后合于汉故汉取之易西晋之后天
 下分裂又三四百年亦当欲合之时故先合于隋隋
 不足以受之而后合于唐故唐取之亦易若三国十
 六国皆是乘天下之始分所以难也要之分合之际
 皆天理也
定为土德色尚黄罢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334-0029a.png
 解题曰按通典武德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加号
 持节后加号使持节诸军事而实无节(魏晋刺史兼/总军戎若今)
 (采访节度使也隋以州亲民刺史如太守之职制置/之制不详原本遂有持节诸军之虚称边荒三数百)
 (户小郡亦同此号无以别远近/小大之差轻重閒剧之异也)但颁铜鱼符而已天
 宝元年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自是州郡太守更相
 为名其实一也
隋越王侗即帝位于东都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突厥来聘(以/通)
(鉴/修)修律令置学校(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334-0029b.png
 解题曰隋文既一天下而废学校唐高祖草创之初
 而令郡县学置生员兴亡之迹于此判矣
六月甲戌朔秦公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右仆射知政
事刘文静为纳言司录窦威隋民部尚书萧瑀为内史
(以新纪/通鉴修)己卯立四亲庙(以吕祖谦/标目修)庚辰立世子建成
为皇太子世民为秦王元吉为齐王宗室王者九人(以/通)
(鉴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孙甫曰立太子必以嫡长者使天下之心有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334-0029c.png
 所系以止争夺之患也行之平世固为常法若大公
 之世子不贤尚求圣人以传位况长子不贤次子贤
 乎安得局于常法也秦王功德海内属望其势可终
 为人臣乎建成无一可称但以年长使居贤子上至
 愚者知其不可也虽秦王以礼让胡不虚其位以待
 天命之归况受禅之初天下未定何汲汲于立子也
 善乎宁王之言曰时平则先嫡长世难则归有功不
 易之论也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334-0029d.png
癸未秦主举寇泾州以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以新/纪修)
使招慰山东(以新/纪修)置缘边总管府(以吕祖谦/标目修)乙酉废隋
帝为酅国公而用其宗室(以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诗曰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
 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武王数纣曰昏弃
 厥遗王父母不迪故致讨焉诛其罪人之身而立其
 子天下之公义也况其父兄宗族乎后世强臣篡夺
 除君之族而代其位以非道得之亦以非道失之易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334-0030a.png
 姓之祸如循一轨唐高祖始即位而录隋之子孙由
 汉以来最为忠厚其享国长世宜哉事见通鉴
丁酉以万年县法曹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天下之势如人一身必气血周流
 无壅而后能存谏者使下情上通上意下达如气血
 周流于一身也故言路开则治言路塞则亡高祖鉴
 隋之所亡首辟言路可谓知所先务矣唐室之兴不
 亦宜乎事见通鉴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334-0030b.png
辛丑延安靖公窦威薨黄门侍郎陈叔达判纳言将作
大匠窦抗兼纳言(以新/纪修)宇文化及取黎阳隋主侗以魏
公密为太尉击之秋七月密败化及(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窦苹音训曰密既列炀帝之罪以彰义举天
 下莫不震动而反受侗官爵宜其败也事见通鉴
壬子元帅长史刘文静与秦主举战于浅水原大败秦
王世民还长安举取高墌(以新纪及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元和郡县志浅水原即邠州宜禄县治所有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334-0030c.png
 故城在县北五里疑即高墌城
隋纳言王世充杀内史令元文都自为左仆射总督中
外军事(以吕祖谦/标目修)庚申废隋离宫(新/纪)长乐主建德降河
北郡县(以吕祖谦/标目修)壬申刘文静除名(新/纪)八月辛巳薛举
卒其子仁杲即帝位己丑命秦王世民讨之(以新/纪修)庚子
追赠隋高颎贺若弼等(以新/纪修)李轨降以为凉王(以通/鉴修)
月始置军府(新/纪)甲寅王世充击魏公密于通济渠大败
之密来降(以通/鉴修)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334-0030d.png
 解题曰荀卿曰以诈遇诈巧拙有幸焉者其是之谓
 矣唐仲友曰世充每捷必归功于下虏获尽以予士
 卒故人争为用密骄不恤士素无府库战胜无所赐
 予人心始离此胜负之分也事见通鉴
遣使如突厥突厥来报(以通/鉴修)癸亥行戊寅历(以本/纪修)辛未
追谥隋太上皇为炀帝(以旧/纪修)宇文化及弑其主浩自称
许帝于魏县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本/纪)以李密为光禄卿上柱国(以列/传修)庚辰以淮安王神通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334-0031a.png
为山东安抚大使(以通/鉴修)朱粲称楚帝改元(以通/鉴修)丙戍王
世充自为太尉尚书令(以通/鉴修)窦抗罢(新/纪)十一月乙巳凉
王轨称帝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秦王世民大败秦兵围折墌
薛仁杲降寻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事见通鉴吴缜曰按高祖纪武德元年六月
 癸未薛举寇泾州秦王世民为西道元帅七月壬子
 刘文静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八月辛巳薛举卒己
 丑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以讨薛仁杲十一月己酉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334-0031b.png
 败薛仁杲执之然则举以六月癸未寇泾州至八月
 辛巳卒共五十九日今本纪乃云八月太宗疾间复
 屯于高墌城相持六十日已而举死参较高纪前后
 无与举相持及六十日之处似失考究通鉴不当以
 此为据(元和郡县志折墌故城/在泾州保定县东十里)
以魏州魏徵为秘书丞安集山东徐世绩以黎阳降赐
姓李(以通/鉴修)
 解题曰世绩初赐姓李后避太宗讳但称李绩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334-0031c.png
辛未遣李密收抚山东(以朱熹/纲目修)长乐王建德改元国号
(以通/鉴修)十一月壬申秦王世民为太尉陜东大行台(以/旧)
(纪/修)癸酉西突厥曷娑那可汗自宇文化及所来降(以通/鉴修)
丙子蒲州人杀尧君素以降其将王行本拒守(以新纪/通鉴目)
(录/修)癸未以罗艺为幽州总管(以通/鉴修)庚子李密反于桃林
伏诛(以新/纪修)
 解题曰桃林陜州灵宝县治
高开道据渔阳自称燕王改元(以朱熹/纲目修)以舞胡乐工为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334-0031d.png
散骑侍郎礼部尚书李纲谏不听(以朱熹/纲目修)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二年(隋恭皇帝皇泰二年/帝王世充开明元年) (郑/楚)
(林士弘太平四年梁夏王窦建德五凤二年萧定阳刘/武周天兴三年 梁师都永隆三年 梁 铣鸣凤)
(三年道凉李轨安乐二年李楚朱粲昌达二年梁燕王/高开 始兴二年 吴帝 子通明政元年 王沈)
(法兴延/康元年)春正月淮安王神通击宇文化及走之(以朱熹/纲目修)
甲子陈叔达兼纳言(新/纪)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调法(新/纪)
文武官终丧(新/纪)丙戍州置宗师(以新旧/纪修)丁酉夏王建德
攻宇文化及于聊城斩之(以旧/纪修)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334-0032a.png
 解题曰聊城博州县
闰二月朱粲降以为楚王(以新旧/纪传修)甲辰帝第群臣以李
纲孙伏伽为第一(以通/鉴修)宇文士及封德彝来降以士及
为上仪同德彝为内史舍人(以通/鉴修)甲寅夷陵郡丞许绍
降以为峡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突厥始毕可汗死其弟处
罗可汗立(朱熹/纲目)三月辛巳王世充自为相国郑王加九
(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庚子齐王元吉及刘武周战于榆
次败绩(以新/纪修)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334-0032b.png
 解题曰榆次太原属县
辛丑朱粲奔东都(以新纪/通鉴修)郑王世充废其主侗自称帝
改元(以新/纪修)夏王建德立杨政道为郧公(以朱熹/纲目修)五月凉
将执其主轨以降轨寻伏诛(以新/纪修)六月郑王世充弑其
主侗谥曰恭皇帝(以新纪朱/熹纲目修)戊戍立周公孔子庙于国
子监(新/纪)丁未刘武周陷介州癸亥遣裴寂为行军总管
讨之(以新/纪修)
 解题曰汾州介休县武德曰介州贞观废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334-0032c.png
秋七月壬申初置十二军统关内诸府(以旧/纪修)
 解题曰通典高祖以天下未定事资武力将举关中
 之众以临四方乃置十二军分关中诸府以𨽻焉万
 年道为参旗军长安道为鼓旗军富安道为玄戈军
 醴泉道为并钺军同州道为羽林军华州道为骑官
 军宁州道为折威军岐州道为平道军豳州道为招
 摇军麟州道为苑游军泾州道为天统军宜州道为
 天节军每军将一人副一人取威名素重者为之(杨/恭)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334-0032d.png
 (仁刘弘基长孙顺/德等并为其将)督耕战之备自是士马强劲无敌
 于天下
徐圆朗降(新/纪)乙酉西突厥高昌入贡时西域皆臣西突
(以通鉴吕祖/谦标目修)八月丁酉酅国公薨谥曰隋恭帝(以新/纪修)
 解题曰此曹丕司马炎之所不忍为也而谓高祖为
 之乎殆习见陈隋近事而效之尔旧史隐而不书岂
 为贤者讳耶
九月梁王铣寇峡州许绍拒破之(以吕祖谦/标目修)辛未杀民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334-0033a.png
部尚书刘文静(以吕祖谦/标目修)沈法兴称梁王改元(以新纪/通鉴修)
李子通称吴帝改元(以新纪/通鉴修)杜伏威降(新/纪)裴寂军败辛
巳齐王元吉走刘武周取并州(以吕祖谦/标目修)纵突厥使者
杀曷婆那可汗(以吕祖谦/标目修)戊子礼部尚书太子詹事李
纲兼太子少保(以通/鉴修)冬十月己亥黄门侍郎凉州总管
杨恭仁遥领纳言(以宰相/表修)赐罗艺姓李氏(以旧/纪修)刘武周
将宋金刚陷浍州遣永安王孝基等讨之帝欲弃河东
秦王世民请兵复汾晋从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334-0033b.png
 解题曰此唐室安危之机也微太宗破武周则败矣
 事见通鉴(新史志绛州翼城县注义宁翼城郡/武德曰浍州二年曰北浍州四年废)
十一月丙子夏王建德陷黎州虏淮安王神通李绩尽
有河北徙治洺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新地理志卫州黎阳县武德二年置黎州贞
 观十七年废
十二月永安王孝基等及刘武周将尉迟敬德战于夏
县兵败见执秦王世民败敬德等(以实录/通鉴修)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334-0033c.png
 解题曰夏县陜州县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三年(郑王世充开明二年夏楚/林士弘太平五年 王)
(窦建德五凤三年萧定杨刘武周天兴四年开梁梁师/都永隆四年 梁 铣鸣凤四年 燕王高 道始兴)
(三年王吴李子通明政二年/ 梁 沈法兴延康二年)春正月己巳帝猎于渭滨
(以新/纪修)戊寅王行本降辛巳帝幸蒲州斩之癸巳至自蒲
(以新旧/纪修)甲午李绩复归(以旧/纪修)二月庚子帝幸华阴(以/新)
(纪/修)甲寅工部尚书独孤怀恩谋反伏诛(旧/纪)突厥立杨政
道为隋王(以通/鉴修)三月庚午改纳言为侍中内史令为中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334-0033d.png
书令甲戍内史侍郎封德彝兼中书令(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按通典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尝加为左右
 相他官参者无定员但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及平章
 事知政事参知机务参与政事及平章军国重事之
 名者并为宰相亦汉行丞相事之例也先天之前其
 员颇多景龙中至十馀人开元以来常以二人为限
 多则三人
夏四月丙申帝祠华山壬寅至自华阴(以旧/纪修)秦王世民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334-0034a.png
及宋金刚战于雀鼠谷大败之尉迟敬德降刘武周奔
突厥死(以新旧纪吕/祖谦标目修)五月立老子庙(以唐/鉴修)
 解题曰范祖禹曰唐之出于老子由妖人之言而謟
 䛕者附会之高祖启其源高宗明皇扇其风又用方
 士之说跻之于上帝卑天诬祖悖道甚矣事见通鉴
六月壬辰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楚王杜伏威为杨州
刺史封吴王辅公祏为行台左仆射(以通/鉴修)丙午立子三
人为王(以本/纪修)甲寅显州长史田瓒降于王世充(以通/鉴修)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334-0034b.png
 解题曰按隋地理志淮安郡后魏置东荆州西魏为
 淮州隋改显州
秋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讨王世充(新/纪)甲戍皇太子屯蒲
州以备突厥(以新/纪修)九月田瓒以二十五州降(以新/纪修)郑尉
把等七州降(以通/鉴修)
 解题曰把州开封之雍丘县
冬十月高开道降赐姓李氏(以旧/纪修)郑管荥汴三州降(以/通)
(鉴/修)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334-0034c.png
 解题曰管州今郑州管城县
十一月梁主铣罢兵为农(以吕祖谦/标目修)突厥处罗可汗死
其弟颉利可汗立(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二月辛卯郑许亳等十
一州降(以通/鉴修)是岁李子通取梁京口杜伏威遣辅公祏
击之子通走伏威徙居丹阳子通袭杀沈法兴取其地
(以朱熹/纲目修)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四年(郑王世充开明三年夏楚/林士弘太平六年 王)
(窦建德五凤四年/梁萧铣鸣凤五年) (梁梁师都永隆五年/吴李子通明政三年) 春二月辛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334-0034d.png
卯以赵郡王孝恭为夔州总管开府李靖为行军总管
(以通鉴/列传修)夏王建德陷曹州执孟海公(以新/纪修)秦王世民围
东都三月夏王建德救郑世民拒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
戊申突厥寇并州(新/纪)甲寅封子五人为王(以本/纪修)五月己
未秦王世民大破夏兵于板渚执其王建德戊辰郑主
世充降秋七月丙寅诛建德流世充于蜀寻杀之(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旧唐书纪传实录隋义宁元年李密逼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334-0035a.png
 东都炀帝诏江都通守王世充为将军以兵屯洛口
 大小百馀战无大胜负武德元年正月戊辰唐王世
 子建成秦公世民兵七万徇地东都四月置新安宜
 阳二郡而还五月唐王即帝位东都立隋越王侗为
 帝九月李密归关中十月世充为太尉尚书令十二
 月围榖州(即新/安)刺史任瑰却之二年闰二月寇伊州
 (贞观更/汝州)陟州(怀州武/陟县)三月陷殷州(怀州获/嘉县)复寇榖州
 世充为相国郑王四月世充将以陟州来降乙巳世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334-0035b.png
 充称帝癸亥陷伊州五月陷义州(后魏静帝于卫州/汲县置义州周改)
 (为卫州武德改义/州四年复为卫州)七月寇榖州任瑰大破之世充甘
 州刺史赵智远来降(西苑翠微亭后/世充建甘州)十月汴州亳州
 降之三年四月怀州总管黄君汉击世充子玄应于
 西济州(武德于孟州/济源县置)大破之熊州(即宜/阳)行军总管史
 万宝邀之于九曲(河南寿安县西北五里有九曲/城东京赋云西阻九阿即此地)
 破之辛酉世充陷邓州六月显州长史田瓒杀行台
 降世充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讨世充壬午至新安世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334-0035c.png
 充以精兵三万拒战王(实录本文作/太宗后仿此)率轻骑挑之相
 遇于慈涧(在新安县东北八十里开/明六年世充置为榖州)被围数重众大
 惧王驰射应弦而倒贼乃退自榖州营慈涧密遣黄
 君汉夜从河中下舟师袭回洛城(在河/阳县)克之置守以
 断河桥世充北路既断河南城堡相次归降洧州(在/开)
 (封府尉氏扶/沟鄢陵县)来降八月邓州来降王陈兵青城宫(宋/敏)
 (求河南志榖城在河南县西北五十里榖水东/岸齐常山王演增筑以拒周隋造宫北隔苑城)世充
 悉兵来拒隔涧言曰隋乱天下分崩长安洛阳各有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334-0035d.png
 分地世充不敢西侵熊榖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
 也王乃远入吾地将何求王曰四海之内皆承正朔
 唯公独阻声教东都士民请师我是以来若降则富
 贵可保如欲相抗无假多言世充约割地不许九月
 王屯孝水(水经注在河南城西十馀里河南志/在洛阳县西三十里来自河南界)命诸
 军屯北邙连营以逼之田瓒以所部二十五州降王
 以五百骑观战地卒遇世充将万馀人王进击其骑
 破之又冲步卒出其阵后贼披靡会众军继至合击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334-0036a.png
 破之世充仅以身免尉州刺史帅所部七州降世充
 东道粮运绝于是分遣总管史万宝据龙门(河南志/河南县)
 (阙塞山杜预曰/俗呼为龙门)刘德威自太行围河内王君廓屯洛
 口(据宝录遣万宝等在此/月通鉴载于七月太早)罗士信取千金堡屈突通
 守之世充攻堡通请救王出援之以两骁将西通表
 里奋击世充大败俘斩六千馀人冬十月管荥汴州
 降十一月安抚大使李大亮取沮(未/详)华二州始窦建
 德与世充有隙至是建德遣使结好并陈赴援意十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334-0036b.png
 二月世充遣其兄报且乞师许亳等十一州降随州
 降四年正月梁州降(开封府延津/县为东梁州)王围东都辛丑营
 青城世充自方诸门(隋宫城北/门之西)出以禦大军诸将大
 惧王以精骑阵于北邙登魏宣武陵(宣武帝景陵在/洛阳西北十五)
 (里/)以望贼军谓左右曰贼势迫矣悉众而出利在一
 战今日破之后不能出矣令屈突通率步兵五千渡
 水当之或通兵交放烟王率马军南下与通合势贼
 殊死斗散而复合者数焉地险贼多排𥎞(释名曰彭/排军器也)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334-0036c.png
 (䂎鋋也䂎/子算切)骑战稍难王射之应弦而倒自辰及午乃
 溃俘斩七千人傅城堑而守之河阳城降世充将单
 雄信裴孝达等与王君廓相持于洛口王率步骑五
 千援之次轘辕雄信走君廓追败之怀州降戊午世
 充郑州司兵沈忱降君廓夜袭虎牢忱为内应遂克
 之世充粮尽人相食建德兵十馀万来援陷管州世
 充弟世辩遣将领兵数千人从之四月王遣齐王元
 吉围东都亲率精骑拒之壬寅单雄信犯官军元吉击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334-0036d.png
 之反为所败玉州降(新史地志江陵府当阳武德/四年置六年曰玉州八年废)
 充犯官军元吉败之五月王擒建德世充穷蹙不知
 所为欲溃围而出将帅莫有应者率将吏降军门王
 受之以属吏此唐平王世充之本末也义宁元年正
 月建德筑坛场于河间乐寿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
 武德元年降河间十一月称夏改元五凤宇文化及
 至魏县建德引兵连城破之二年化及保聊城二月
 建德攻陷之与王世充结好遣使朝隋越王侗后世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334-0037a.png
 充自立乃绝之陷邢州四月封齐王暕子政道为郧
 公依倚突厥傅化及首以献六月陷沧州八月陷洺
 州九月陷相州赵州十月陷黎州执淮安王神通总
 管李世绩卫滑州降齐济二州及兖州贼帅徐圆朗
 皆下三年九月围幽州孟海公据周桥城(今广济军/有孟海城)
 (在定陶县东北三/十里南北一城)十一月建德击之会秦王伐东都
 其中书舍人刘斌献说曰唐有关内郑有河南夏居
 河北此鼎足相持势也今唐兵临郑首尾二年郑势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334-0037b.png
 日蹙势必举郑郑灭则夏有唇寒之忧为大王计莫
 若援郑郑抗其内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却唐全郑
 常保三分之势郑可图则内而灭之总二国之众乘
 唐军之败长驱西入关中可有也建德大悦遣使䀻
 世充与和会世充亦令其臣李大师等来请解郑围
 秦王留之不荅十二月建德济河诏并州刺史刘世
 让率兵自土门攻洺州以扼山东四年二月建德虏
 孟海公三月刘世让攻世充黄州(未/详)克之建德悉发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334-0037c.png
 孟海公徐圆朗之众救世充至滑州世充行台仆射
 韩洪纳之逼兖梁管三州陷之王议拒之诸将皆以
 为宜且退军以观贼势郭孝恪曰世充力尽计穷面
 缚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天丧之时请固
 虎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尅殄主簿薛收曰
 世充府库填积其兵皆江淮精锐所患在于乏食是
 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
 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若纵其至两寇相连转河北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334-0037d.png
 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间战斗不已今宜分兵守
 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大王先据成皋
 之险以待其至彼以疲敝之师当我堂堂之阵一战
 必尅建德破世充自下矣不过两旬二君可面缚麾
 下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皆以
 腹背受敌请退师榖州以观之王曰世充粮尽内外
 离心我当不劳攻击坐收其弊建德新破海公将骄
 卒惰吾据虎牢扼其襟要贼若持胜冒险争锋破之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334-0038a.png
 必矣如其不战旬月间世充当自溃彼败我振足以
 临之若不速进贼入虎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二贼
 并力将若之何(刘仁轨河洛行年记云诸将皆请据/榖州乘其敝王曰世充粮尽内外离)
 (心建德将骄卒惰进据虎牢破之必矣/若贼入虎牢并力其势必强何敝之承)通又请解围
 就险以观其变王不许于是留通辅齐王元吉以围
 世充亲率步骑三千五百人趍虎牢(以太宗之事观/之则刘曜之不)
 (能进守成皋宜其/见擒于石勒也)昼日出军历北邙渡河阳而去世
 充登城目见莫之测也四月至虎牢建德自荥阳西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334-0038b.png
 上筑垒于板渚(在汜水东北水经河水东径板/城北注有津谓之板城渚口)王坚
 壁不动相持二十馀日建德数不利将帅思归国子
 祭酒凌敬说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
 守更鸣鼓建旗踰太行入上党渐趍壶口稍骇蒲津
 行此有三利一则蹈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地
 得兵三则郑围自解建德将从之而世充之使长孙
 安世阴赍金玉啖其诸将以乱其谋咸谏曰凌敬书
 生岂可与言战乎建德谢敬曰众心甚锐天赞我矣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334-0038c.png
 因此决战必将大捷不得从公言敬固争建德怒扶
 出焉其妻曹氏言于建德曰祭酒之言可从何不纳
 也请自滏口(寰宇记水出磁/州金阳县鼓山)乘唐之虚连营渐进以
 取山北又因突厥西抄关中唐必还师以自救则郑
 围解矣今顿兵虎牢日月淹久事恐无功建德曰此
 非女子所知且郑国悬命朝暮待吾来岂可见难而
 退示天下以不信(唐仲友曰凌敬之策孙膑之故智/也或问使陈馀听李左车窦建德)
 (从凌敬足以胜汉唐乎曰智勇不敌使用二策引日/有之取胜未也韩信遣人间知不用左军乃引兵下)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334-0038d.png
 (井陉太宗获其大将建德震惧人情携骇引而他/出岂能保胜论兵当知彼己安可以纸上料哉)
 军王君廓袭建德粮馈大破之五月谍者曰建德伺
 官军刍尽牧马于河北将袭虎牢王遂牧马以诱之
 建德果悉众而南西薄汜南属鹊山(在汜/水东)亘二十里
 世充将郭士衡阵于其南诸将大惧王将数骑升高
 丘以望之谓诸将曰贼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度险
 而嚣是无政令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
 乃气衰阵久卒饥必将自退追而击之无往不克约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334-0039a.png
 以午后破之不然为无谋矣建德遣兵涉汜水王令
 君廓以少击之待河北马渡方与战建德列阵自辰
 至午兵士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逡巡欲退王命宇
 文士及将三百骑经贼阵西驰而南贼众动欲退王
 曰可击亲率轻骑追而诱之众继至建德回师而阵
 未及整列王先登击之所向皆靡俄而众军合战嚣
 尘四起王帅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缠幡
 而入出其阵后张我旗帜贼顾见之大溃追奔三十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334-0039b.png
 里斩首三千馀级建德中枪窜于牛口渚(在孟州汜/水县北板)
 (渚相/接)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生获之虏其众五万
 七月斩长安市此唐平窦建德之本末也
丁卯以示天下略定大赦百姓给复一年(以通/鉴修)废五铢
钱行开通元宝钱(旧/纪)甲戍夏将刘黑闼反于漳南丁丑
以淮安王神通为山东道行台右仆射(以旧纪/通鉴修)八月丙
戍朔日有食之(新/纪)兖州总管徐圆朗反应刘黑闼九月
辛酉自称鲁王(以旧/纪修)以赵郡王孝恭为行军总管李靖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334-0039c.png
摄长史伐梁(以吕祖谦/标目修)淮安王神通与刘黑闼战于饶
阳败绩(以通/鉴修)冬十月己丑以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领
司徒陜东大行台尚书令世民开馆延文学之士兵曹
杜如晦补外官房玄龄白留之(以吕祖谦/标目修)赵郡王孝恭
等围梁主铣于江陵铣降以归杀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史岑文本传河间王孝恭平荆州其下
 欲掠敚文本说孝恭曰自隋无道四海救死延颈以
 望真主萧氏君臣决策归命者意欲去危就安大王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334-0039d.png
 诚纵兵剽系恐江岭以南向化心沮观此则铣不当
 杀明矣馀见通鉴唐初多遣子弟宗室征伐四方惟
 李靖建方面之功然必以孝恭主兵而靖副之(范祖/禹曰)
 (铣故梁子孙因隋之乱保据荆楚非唐之叛臣也唐/师伐之铣又以百姓之故不忍固守而降然则唐初)
 (割据之主铣最无罪高祖诛之淫刑甚矣窦苹音训/曰吕夏卿直笔新例云铣得亡国之礼识天命之归)
 (田横不足为比隋末英雄竞起非独铣也及其能以兵/百姓为念其仁爱诚足怜尔至于守兵者哭而有救)
 (十馀万观其兵势士志犹足以乱江表史臣安可以/世充建德为比而谓之力困计殚乎且诸将尝请以)
 (萧铣之诸将家财赏战士李靖曰降而籍其家后谁/降者诸将既以降而免铣不当死明矣吾见高祖杀)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334-0040a.png
 (降之过未见/所以为圣也)
十一月甲申祀圆丘(以新/纪修)杜伏威执李子通(以吕祖谦/标目修)
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以通/鉴修)李开道叛附突厥(以通/鉴修)
黑闼陷定州十二月陷冀州甲子击黎州总管李绩败
之尽复夏旧境诏秦王世民齐王元吉讨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五年(楚林士弘太平七年汉梁/梁师都永隆六年 东)
(王刘黑闼/天造元年)春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三月丁未
秦王世民破之于洺水上黑闼奔突厥夏六月辛亥复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334-0040b.png
以突厥寇山东秋七月世民讨徐圆朗杜伏威请入朝
黑闼至定州甲午以淮阳王道玄为行军总管讨之(以/新)
(旧纪通鉴吕/祖谦标目修)丁酉岭南酋长冯盎降(以吕祖谦/标目修)八月辛
亥以洛荆交并幽州为大总管府(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胡寅曰由朝廷制藩屏临州县治百姓如挈
 裘振领政出于一而禀承者无二三之惑今唐全有
 四海置邮传命虽万里之远不踰时而至矣而建二
 三行台于外使大臣承制补授是政出于朝廷又出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334-0040c.png
 于行台矣岂国无异政之体哉事见通鉴
改葬隋炀帝于扬州(以通/鉴修)乙卯突厥寇并州命太子建
成秦王世民禦之(以通/鉴修)戊寅突厥陷大震关遣太常卿
郑元璹使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大震关在陇州汧阳县大中更名安戎关
九月破突厥兵太子班师(以通/鉴修)冬十月壬子以齐王元
吉为并州大总管讨刘黑闼(以新/纪修)乙丑淮阳王道玄与
刘黑闼战于下博死之黑闼尽复故地(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334-0040d.png
 解题曰唐仲友曰窦建德所谓盗亦有道民亦怀之
 唐起河东泽未施于河北故黑闼再乱无不响应者
 其势然也事见通鉴(下博今深州静安县馀/见后汉建武元年解题)
林士弘请降寻走死(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一月太子中允王圭
洗马魏徵说太子建成讨刘黑闼(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新旧唐史列传王圭魏徵以帝初兴建成
 不知谋而秦王数平剧寇功冠天下英豪归之阴许
 为皇太子会黑闼乱河北圭等进说曰殿下特以嫡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334-0041a.png
 长居东宫非有功德为人所称道今黑闼率破亡之
 馀众不盈万加以粮运阻绝若大军一临可不战而
 禽也愿请讨之因结山东英俊以自封植建成遂请
 行馀见通鉴朱熹曰王魏教太子立功结君后又不
 能死难止为祇见功利全不知以义理处之又曰太
 宗功高天下所系属缘高祖不善处置建成乃欲
 立功盖之如玄宗诛韦氏有功睿宗欲立宋王成器
 成器便能归事坚不受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334-0041b.png
帝幸宜州猎于富平十二月猎于万寿原庚申至自宜
(以通/鉴修)诏高丽还中国民(以吕祖谦/标目修)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六年(梁梁师都永隆七年/)春正
月刘黑闼伏诛(新/纪)二月庚戌帝幸温汤甲寅还宫(以通/鉴修)
 解题曰温汤在京兆府昭应县骊山西北张衡尝为
 之赋贞观置宫咸亨名温泉宫天宝更华清宫
林邑入贡(以通/鉴修)徐圆朗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李艺入朝(以通/鉴修)
废十二军(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乙巳洪州总管张善安反(以/新)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334-0041c.png
(纪通/鉴修)夏四月己未以故第为通义宫祭元皇帝元贞皇
后于旧寝(新/纪)
 解题曰高祖旧第在京兆高陵县西德宗以为修真
 观又奉义监为龙跃宫会要云即高祖旧居也
壬申封子三人为王(以本/纪修)癸酉裴寂萧瑀为左右仆射
封德彝为中书令杨恭仁为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检校
凉州军事(以新/纪修)
 解题曰按六典尚书令不置国政枢密皆委中书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334-0041d.png
秋七月己亥遣太子建成秦王世民备突厥(以新/纪修)八月
辅公祏反称宋帝于丹阳乙丑诏襄州行台仆射赵郡
王孝恭及李靖等讨之(以旧/纪修)冬十月丙午杀广州都督
刘世让(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孙甫曰刘世让既以知边机使备突厥方制
 其要害突厥使人入朝言其有异谋不知世让已有
 功效何故与突厥通谋况突厥入寇本以马邑为便
 今扼其入寇之路戎人反言与已通谋其情固易察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334-0042a.png
 耳高祖不察而杀之何也事见通鉴(隋志通典代州/崞县东魏置廓)
 (州世让时戍崞城岂/广州即崞欤当考)
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新/纪)癸卯张善安降(新/纪)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七年(梁梁师都永隆八年/)春正
月州置大中正(以通/鉴修)二月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王(朱/熹)
(纲/目)己酉州县乡皆置学(以通/鉴修)丁巳帝幸国子学释奠于
先圣先师(以新唐志/通鉴修)戊午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以/吕)
(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334-0042b.png
 解题曰按新史百官志武德初边要之地置总管以
 统军加号使持节盖汉刺史之任有行台有大行台
 其员有尚书省令仆左右丞以下七年改总管曰都
 督贞观二年去大字然都督又兼刺史而不检校州
 事其后都督加使持节则为将诸将亦通以都督称
 圣历元年以夏州都督领盐州防禦使及禄山反郡
 当贼冲者皆置防禦守捉使乾元元年置团练守捉
 使都团练守捉使大者领州十馀小者二三代宗废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334-0042c.png
 防禦使唯山南西道如故元载秉政刺史皆兼团练
 守捉使杨绾罢团练守捉使唯澧朗峡兴凤如故建
 中后行营亦置节度使防禦使都团练使大率节度
 观察防禦团练使皆兼所治州刺史都督府则领长
 史都护府则领都护亦或别置都护馀见开元二年
 解题
己未李开道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太保吴王杜伏威薨(以列/传修)
三月初定三公省台寺监卫府内外官及勋散之制(以/吕)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334-0042d.png
(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六典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也三公太尉司
 徒司空也隋废三师贞观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
 曰尚书曰门下曰中书是为三省尚书有令次仆射
 次丞又分六部长贰郎曹之属门下有侍中次侍郎
 中书有令次侍郎舍人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四官皆分左右二省均之给事中起居郎典仪城
 门符宝郎弘文馆学士校书郎则门下之属也起居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334-0043a.png
 舍人通事舍人集贤殿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
 官校书史馆修撰则中书之属也曰秘书曰殿中曰
 内侍皆有监少监秘书殿中有丞内侍不置丞有内
 侍秘书之属则秘书郎著作郎佐郎校书郎正字殿
 中之属则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局内侍
 之属则内常侍内给事内谒者监内谒者内寺伯寺
 人掖庭令宫教监作宫闱奚官内仆内符太子内坊
 等局各有令丞贵妃以下至才人是为内官尚宫尚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334-0043b.png
 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六局是为宫官太子内官之
 属亦预焉御史台有大夫中丞其属三院侍御史殿
 中侍御史监察御史是也司天台有监少监丞
 簿其属五官正保章正灵台郎是也太常光禄卫
 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自卿
 少卿丞簿以下各有其属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
 为五监自祭酒司业监少监丞簿以下亦有其属左
 右卫骁卫武卫威卫领军金吾监门卫千牛卫各分
卷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334-0043c.png
 左右是为十六卫有上将大将军将军五府三卫有
 中郎将左右郎将诸卫有折冲都尉果毅都尉皆其
 属也东宫官则有三师三少宾客詹事等官以至左
 右率府司禦清道监门内率府王府官则有傅及长
 史司马边要之地曰大都督征伐则曰大总管西都
 东都北都则有牧有尹都护则有大都护副大都护
 副都护长史司马上州则有刺史职同牧尹又有别
 驾长史司马之属京畿则有县令及丞簿尉之属上
卷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334-0043d.png
 中下镇皆有将有副以至五岳四渎上中下关皆有
 令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二十八阶为文散官
 吏部职之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将三十一阶为
 武散官兵部职之爵自王至开国县男凡九等司封
 郎中掌之勋级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司勋
 郎中职之虽后世增损不同此其大略也又按通典
 尚书省以统会众务举持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
 规駮非宜中书省以献纳制册敷扬宣劳(新官志王/言之制七)
卷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334-0044a.png
 (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二曰制书大赏罚赦宥虑囚大除授则用之三曰慰)
 (劳制书褒勉赞劳则用之四曰𤼵敕废置州县增减/官兵𤼵兵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则用之五曰敕旨)
 (百官奏请施行则用之六曰论事敕书戒约臣下则/用之七曰敕牒随事承制不易于旧则用之皆宣署)
 (申发然/后行焉)秘书省以监录图书内侍省以承旨奉引御
 史台以肃清僚庶九寺五监以分理群司六军十六
 卫以严其禁禦詹事春坊三寺十率俾乂储宫牧守
 监护分临畿服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杜佑理道/要诀按察)
 (采访等使以理州县节度团练等使以督府军事租/庸转运盐铁青苗营田等使以毓财货其馀因事置)
卷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334-0044b.png
 (使不可/悉数)六品以下率由选曹居官者以五岁为限于
 是百官具举庶职咸理亦一代之制(四考有替为满/若无替则五考)
 (而罢六品以下吏部注拟五品以上𠡠除至德后天/下多难制敕特拜繁于吏部于是兼试员外郎倍多)
 (正员广德乃立限州县兼试等官各有定额并云额/内溢于限者不得视职其有身带京官冗职资名清)
 (美兼州县职者云占阙即如正员之/类官以二考而代无替四考而罢)
辅公祏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庚子颁新律令(以吕祖/谦标目)
(修/)初定给田世业口分租庸调乡保丁籍之制(以吕祖/谦标目)
(修/)
卷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334-0044c.png
 解题曰按新旧唐书食货志会要通典度田之制五
 尺为步步二百四十为亩(杜佑曰秦汉即以二百四/十步为亩非始于国家具)
 (令文/耳)亩百为顷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
 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
 上者人一顷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世业老及笃
 疾癈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增二十
 亩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
 田减宽乡之半岁一易者倍授之宽乡三易者不倍
卷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334-0044d.png
 授工商者宽乡减半狭乡不给凡庶人徙乡及贫无
 以葬者得卖世业田自狭乡徙宽乡者得并卖口分
 田(杜佑曰卖充住宅邸店碾/硙者虽非乐迁亦听私卖)已卖者不复授世业之
 田身死则承户者授之口分则收入官以授无田者
 凡田乡有馀以给比乡县有馀以给比县州有馀以
 给近州(杜佑曰虽有此制开元天宝以来法/令弛坏兼并之弊踰于汉成哀之间)赋役之
 法丁岁输粟二斛谓之租随乡所出绫绢絁各二丈
 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会要通典并同/新志有稻二斛)
卷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334-0045a.png
 (绢为二/疋恐误)谓之调(杜佑曰准令布帛皆阔尺八寸长四/丈为疋布五丈为端绵六两为屯丝)
 (五两为絇麻/二斤为綟)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窦苹音/训三代)
 (用民不过三日既不可及秦人闾左/之戍亦不可行故折中岁役二十日)不役者日为绢
 三尺谓之庸有事而加役旬有五日者免调(新史二/十五日)
 (者免/调)三旬则租调俱免(杜佑曰从日少/者见役日折免)通正役不过
 五十日(杜佑曰正役谓/二十日庸也)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
 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
 蕃人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次户五下户免自王公
卷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334-0045b.png
 以下皆有永业田凡主户内有课口者为课户若老
 及男废疾笃疾寡妻妾部曲客女奴婢及视九品以
 上官不课凡里有手实(窦苹音训自占其丁/产之实而里为籍之)岁终具
 民之年与地之阔狭为乡帐又有计帐水旱霜蝗耗
 十四者免其租桑麻尽者免其调田耗十六者免租
 调耗十七者诸役皆免凡人户资产定为九等百户
 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邻为保邑居者为坊田
 野者为村村坊邻里递相督察士农工商四民各业
卷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334-0045c.png
 林勋本政书曰按周制步百为亩唐以二百四十步
 为亩周之百亩仅得唐之四十馀亩耳今唐之口分
 人八十亩则倍于古矣盖贞观之盛户不及三百万
 永徽之初亦不过三百八十万若周则王畿千里已
 有三百万家之田列国不与焉是以唐制受田倍于
 周而地亦足以给之其狭乡虽裁其半犹可以当成
 周之制然按一时之户口而不为后日计则后日守
 吾法难矣此周公所以酌其中制以为永久之计也
卷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334-0045d.png
 (孟子谓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力役之征用其一而缓/其二唐制乃租庸调三者并征岂非犹循战国苟简)
 (之法耶李翱云一亩之田岁不下粟一石亩十取粟/十石十亩植桑五功功十取一匹帛然则百亩之收)
 (粟加其十之八帛加其五之三谓合于古者什一之/制岂非伤时重敛以为贞观之法不可骤复姑从中)
 (制抑自有所不满/于太宗故云然耶)
五月丙戌作仁寿宫
 解题曰仁寿宫在凤翔府麟游县西本隋宫贞观更
 名九成宫永徽曰万年宫乾封曰九成宫西三十里
 有永安宫
卷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334-0046a.png
六月辛丑帝幸仁寿宫庆州都督杨文干反遣秦王世
民讨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唐统纪王(本文作太/宗后仿此)从内出夜经建成幕
 度建成侍卫唯有十人并跪捧太宗足云今日之事
 一听王旨若遣屏除今其时也王叱而止之既而向
 府僚说其事众僚并曰文干为储君作逆天下共知
 假手宫臣正合天意王曰寡人始奉恩旨何忍即违
 卿与之言必无此理府僚又请终拒不听馀见通鉴
卷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334-0046b.png
流太子中允王圭天策左卫率韦挺兵曹杜淹于巂州
(以通/鉴修)秋七月癸酉杨文干伏诛(以新/纪修)甲午帝至自仁寿
(以新旧/纪修)突厥入寇帝将迁都以避之秦王世民谏乃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此唐室安危之机也非太宗力争则事危矣
 事见通鉴
八月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至城西秦王世民拒却之
突厥请和(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辛未帝猎于南山丙子谒
卷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334-0046c.png
老子祠癸未祭隋文帝陵十一月庚午幸龙跃宫庚辰
还宫(以通/鉴修)十二月太子詹事裴矩权检校侍中(通/鉴)
唐高祖神尧皇帝武德八年(梁梁师都永隆九年/)春正
月许突厥吐谷浑互市(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甲申帝幸鄠
县猎于甘谷作太和宫丙戌还宫(以新旧/纪修)
 解题曰太和宫在京兆府长安县南五十里太和谷
 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复置曰翠微宫元和为寺
西突厥请昏许之(以通/鉴修)
卷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334-0046d.png
 解题曰唐之许昏于夷狄不惟突厥吐蕃回纥南诏
 而已虽如突骑施奚契丹亦结姻矣纵曰取他姓女
 号公主然假人以名宁不为国之羞乎此所以不可
 不谨始也范祖禹曰自汉以女嫁匈奴而后世习为
 故常不以为耻而以为法以为畏之耶则是以天下
 之大而畏人至于纳女耻也以为谋之耶则是以女
 为间而欲夺人之国亦耻也高祖不谋于众贤而谋
 于亡国之臣宜其不知耻也终唐之世人君行之不
卷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334-0047a.png
 以为难其臣亦不以为非则高祖实启之事见通鉴
复十二军(吕祖谦/标目)六月甲子帝幸太和宫秋七月丙午
还宫(以通/鉴修)突厥入寇丁巳秦王世民屯蒲州八月复入
寇请和而退(以通/鉴修)冬十一月裴矩罢天策司马宇文士
及权检校侍中(以新/纪修)十二月襄邑王神符检校扬州大
都督始自丹阳徙江北(以通/鉴修)
 
 
卷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334-0047b.png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