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0333-05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一  明 王祎 撰
(梁高祖武皇帝萧衍天监元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景明三年)春正月戊戌齐宣德太
后临朝称制萧衍自为都督中外军事加殊礼甲寅自
为相国梁公加九锡二月杀太常湘东王宝眰等三人
丙寅以骠骑司马沈约为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黄门侍
郎范云为侍中丙戌衍进王爵三月辛丑杀中将军邵
陵王宝攸等三人卫将军鄱阳王宝寅奔魏齐主东归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0333-0565b.png
夏四月丙寅梁王衍自即皇帝位改元丁卯废齐主为
巴陵王迁之姑熟治书侍御史颜见远死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天监取诗云天之降监初齐
 和帝镇荆州以颜见远为录事参军及即位以为治
 书侍御史兼中丞高祖受禅见远乃不食发愤数日
 而卒帝闻之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
 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馀见通鉴(胡寅曰易之革曰/汤武革命顺乎天)
 (而应乎人未闻应天也应者对感而为言人事作于/下则天理应于上岂可天感乎上而人应乎下欤故)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0333-0566a.png
 (易惟曰顺乎天顺天者顺理也晁说之曰方百僚署/名送东昏首时王志独愤叹不署张充偃蹇不来会)
 (江茜在江州拒高祖之师不受命颜见远睹高祖即位/不食以死姚察徒称充之典选廉平茜以风格显略)
 (不一言其/大节何耶)
梁主追尊考妣为帝后封功臣十五人为公侯沈约为
尚书仆射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以本/纪修)戊辰梁弑
巴陵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齐自高帝至和帝五世通郁林王昭业海陵
 恭王昭文为七世凡二十四年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0333-0566b.png
梁议赎刑(以本/纪修)
 解题曰朱熹曰赎刑盖本舜典金作赎刑之语实则
 不然舜典所谓赎者官府学校之刑尔若五刑则固
 未尝赎也五刑之宽惟处以流鞭扑之宽方许其赎
 汉张敞以讨羌兵食不继为入谷赎罪之法初未尝
 及杀人与盗之罪而萧望之等犹以为如此则富者
 得生贫者独死恐开利路以伤治化曾谓唐虞之世
 而有是赎法哉惟周穆盘游无度财匮民劳至其末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0333-0566c.png
 年无以为计乃为赎刑之法以敛民财后世当戒而
 不当遵也事见通鉴
齐宗室南康侯子恪等仕梁以寿终(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姚察曰昔魏藉兵威而革汉运晋因宰辅乃
 移魏历异乎古之禅授以德相传故抑前代宗枝用
 绝民望然刘煜曹志犹显于朝及宋遂为废姓而齐
 之戚属一皆歼焉其祚不长抑亦由此有梁革命弗
 取前规高祖之弘量度越前代矣胡寅曰梁武虽以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0333-0566d.png
 兵取而其资非残忍之人也故于子恪等能保全之
 向使沈约不进邪说则必封巴陵于小国俾主齐祀
 矣帝以利害所迫狃于弊俗未受命间先杀宝攸等
 以胁中外既受命又惑于约而有郑伯禽之事是皆
 不知命之所为诗曰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
 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夫惟顺天而受命则
 命在我矣何虞乎商之复得而𠞰其后裔哉向使武
 帝移待子恪之心以待巴陵王与宝攸等岂不为五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0333-0567a.png
 朝盛德之主耶事见通鉴
梁徵前中书令谢朏处士何点点弟前国子祭酒胤涂
朏胤不至(以本/纪修)梁镇军大将军江州刺史陈伯之反五
月戊子遣领军将军王茂讨之(以本/纪修)六月梁以杨绍先
为武都王(以本/纪修)陈伯之攻豫章不克遂奔魏(以纪/传修)梁益
州刺史刘季连反(以吕祖谦/标目修)秋八月梁定律令制钟律
(以梁纪隋/乐志修)冬十一月甲子梁立子统为皇太子(以吕祖/谦标目)
(修/)魏洛阳宫室始成(通/鉴)是岁梁大旱(以梁/纪修)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0333-0567b.png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二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景明四)春正月乙卯梁沈约范云
为左右仆射(以本/纪修)梁刘季连降(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癸未
朔魏以萧宝寅都督东扬等三州军事东扬州刺史齐
王陈伯之都督淮南军事江州刺史(以本纪/传修)五月丁巳
梁霄城文侯范云卒尚书左丞徐勉右卫将军周舍秉
(以吕祖谦/标目修)梁断郡县献奉(以朱熹/纲目修)六月梁以谢朏为
司徒尚书令(以本/纪修)秋七月庚午魏复盐池之利(以本/纪修)
未魏以彭城王协为太师(以本/纪修)八月庚子魏以元英都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0333-0567c.png
督征义阳诸军事司州刺史(以本/纪修)冬十一月杨集始卒
己未魏立其子绍先为武兴王(以通/鉴修)癸亥魏侍中左仆
射源怀行北边六镇三州怀奏损镇官(以魏纪/传修)
 解题曰梁载言十道四蕃志六镇在灵州怀远县杜
 佑通典既于灵州怀远县注云汉富平县魏六镇在
 此又于马邑云中单于界注六镇在焉岂灵州与云
 中封壤相错耶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丰州天德军城
 北六十里沃野故城即六镇从西第一镇(陆恭之风/土记云朔)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0333-0567d.png
 (方故城后魏太和十年改为沃野镇正始三年尚书/源思礼抚巡蕃塞以沃野镇居南与兰山泽六镇不)
 (齐别置/三戍)东受降城光禄城东北有怀朔古镇即六镇
 从西第二镇东受降城武川城即六镇从西第三镇
 按魏本纪太和十八年魏主幸怀朔武川抚冥柔玄
 四镇诏赐六镇及禦夷城民粟是禦夷在六镇之外
 也又明帝改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禦夷诸镇为州岂怀荒禦夷为州而沃野怀朔薄骨
 律武川抚冥柔玄自为六镇欤(又通典后魏置怀荒/禦夷二镇于蔚州)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0333-0568a.png
魏纳贵嫔高氏(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三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正始元)春正月丙寅魏改元(以魏/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正始本魏高贵乡公高云年
 号
二月魏任城王澄攻梁钟离夏四月乃退(以吕祖谦/标目修)
月丁未朔魏免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为庶人寻杀之
(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北史列传帝密令害之故书杀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0333-0568b.png
秋七月梁将军马仙琕救义阳大败八月乙酉魏降义
阳取三关封元英为中山王(以梁纪/魏纪修)
 解题曰三关者平靖关一曰行者坡在信阳军南武
 阳关一曰大寨广岘关一曰九里关亦属信阳军界
 左传蔡侯吴子伐楚还塞大隧直辕冥阸乃武阳平
 靖
冬十一月戊午魏营国学(以魏/纪修)
 解题曰按北史儒林传序魏道武初定中原立太学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0333-0568c.png
 置五经博士天兴增国子太学生员太武天安初诏
 立乡学太和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
 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大抵南北
 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
 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河洛左传则服子慎周易
 则郑康成诗则并主于毛公礼则同遵于郑氏馀见
 通鉴
甲子梁除金赎罪之科(以通/鉴修)十二月己亥魏议定律令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0333-0568d.png
(以魏/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四年年/魏世祖宣武皇帝正始二)春正月癸卯朔梁置五经
博士开五经馆(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儒林传序江左草创日不暇给迄于宋齐国
 学时或开置而劝课未博建之不及十年废之多历
 世祀高祖诏求硕学治五礼定六律天监四年置五
 经博士广开馆宇招内后进于是以平原明山宾吴
 国沈峻建平严植之会稽贺玚补博士各主一馆馆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0333-0569a.png
 有数百生其射策通明者即除为吏十数月间怀经负
 笈者云会又选学生如会稽受业于何胤分遣博士
 祭酒到州郡立学七年又诏大启庠敩博延胄子命
 皇太子皇子宗室王侯就业高祖亲释奠于先师先
 圣申之以宴语劳之以束帛济济焉洋洋焉大道之
 行也如是盖武帝孜孜学问博通经术故于庠序知
 所崇尚然其于圣经岂真有所得哉不然何委身释
 氏竟以亡天下也馀见通鉴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0333-0569b.png
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降魏魏以尚书邢峦为镇西将
军赴之二月取汉中夏四月入剑阁(以吕祖谦/标目修)梁益州
刺史萧渊藻杀前刺史邓元起坐贬(以通/鉴修)六月庚戌梁
初立孔子庙(以通/鉴修)秋七月魏军逼梁涪城(通/鉴)冬十月丙
午梁大举伐魏以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军事(以本/纪修)
杨绍先称帝十一月戊辰朔魏讨之(以通/鉴修)魏邢峦请取
蜀不从(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梁大有年(以梁/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五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正始三)春正月壬申魏灭杨氏以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0333-0569c.png
 其地为东益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通典汉建安中氐酋杨滕为部落大帅滕
 子驹始据仇池后有名千万者魏拜为百顷氐王孙
 飞龙渐盛晋武帝假西平将军还居略阳茂搜元康
 初还保百顷苻坚克之茂搜孙宋奴二子佛奴佛狗
 佛奴子定有秦州之地后与乞伏乾归战见杀佛狗
 子盛袭位至绍先为魏所灭以为武兴镇后改为东
 益州地形志东益州领武兴仇池槃头洛聚(并沔州/之地)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0333-0569d.png
 广苌(未/详)广业(未/详)梓潼(未/详)七郡
三月丙寅朔日有食之(以梁本/纪修)丁亥陈伯之自寿阳归
(以本/纪修)夏四月乙未魏罢盐池禁(以北史/本纪修)庚戌魏以中
山王英为征南将军拒梁军五月梁取魏宿预梁城合
肥羊石霍丘等城六月取朐山城秋七月魏安将军都
督东讨军事邢峦败梁师九月取宿预己丑梁临川王
宏军溃于洛口冬十月魏中山王英围钟离十一月梁
遣将军曹景宗救之(以通鉴梁纪/魏纪传修)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0333-0570a.png
 解题曰水经注淮水北注下蔡县故城东又东径八
 公山北又东径梁城四渎编案两淮对境图濠州㙭
 涧镇黄团新城之间有梁城滩北对欧村二十里洛
 河二十五里羊石魏书列传彭城王协至寿春东定
 城戍至于阳石则阳石盖在寿春之东也又东关枞
 水阳石合肥有急悬之切则阳石盖迩于合肥也寰
 宇记霍邱县本梁所置霍邱戍隋开皇为县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六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正始四)春二月梁遣豫州刺史韦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0333-0570b.png
睿救钟离三月与曹景宗大破魏军中山王英走秋八
月英坐除名(以本/纪修)
 解题曰叶适曰江南自刘裕后惟韦睿邵阳洲之捷
 最伟时魏号百万连城数十不止为一钟离也昔徐
 晃救曹仁破堰城四冢屯陷入围里遂全樊城睿于
 曹景宗营前立城致敌来攻装舰为水军拔栅斫桥
 魏人崩溃而钟离自解晃以勇夺敌气睿以勇夺敌
 势故皆能取胜也事见通鉴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0333-0570c.png
冬闰十月乙丑梁骠骑将军开府临川王宏为司徒左
仆射沈约为尚书令(以梁/纪修)丁卯魏尚书令高肇弑皇后
于氏(以朱熹/纲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七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永平元)春正月梁定品班(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梁史列传天监初官名互有省置徐勉撰
 立选簿奏之有诏施用开九品为十八班自是贪冒
 苟进者以财货取通守道沦退者以贫寒见没矣
二月庚午梁置州望郡宗乡豪掌搜荐(以梁/纪修)三月戊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0333-0570d.png
子魏高肇杀皇子昌(以朱熹/纲目修)秋七月甲午魏立贵嫔高
氏为后(以魏/纪修)八月魏冀州刺史京兆王愉反乙丑遣镇
北将军李平讨之(以魏/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改元建平本汉哀帝石勒慕
 容盛慕容德白亚栗斯刘义宣年号
丁卯魏改元(以魏/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本汉明帝晋惠帝年号
九月戊戌魏杀彭城王协(以皇极/经世修)魏京兆王愉伏诛(以/吕)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0333-0571a.png
(祖谦标/目修)梁取三关魏遣中山王英救之冬十月悬瓠降
梁梁取魏宿豫安陆诸城十二月己未魏镇南将军都
督南讨军事邢峦拔悬瓠(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通典梁氏雍州下溠戍(汉东郡枣/阳县东南)夏口白苟
 堆(在京汝南郡真阳县大同中东魏遣尧雄为/南境守将曰白苟堆梁北面重镇请备之)硖石
 城(下蔡/县)合州(即合/肥)钟离淮阴朐山为重镇及景平后
 江北悉陷高齐汉蜀没于西魏安陆梁置南司州(宋/德)
 (安/府)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0333-0571b.png
是岁柔然佗汗可污为高车王弥俄突所杀(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八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永平二)春正月梁令诸儒草封禅
仪著作郎许懋议古无封禅纳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梁武于是贤于汉唐之君远矣事见通鉴
魏取三关(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魏侵梁雍州刺史吴平侯炳
大破之(以通/鉴修)冬十一月己丑魏主讲佛书(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帝于式乾殿为诸僧及朝臣讲维摩诘经帝
 笃好佛理常于禁中亲讲经论沙门条录为内起居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0333-0571c.png
 上既崇之下弥企尚至延昌中州郡僧尼寺积有一
 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馀见通鉴朱熹曰佛教初入
 中国止有四十二章经是古书至东晋有谈义如今
 讲师作议一篇总说之今则文字至多馀见天监十
 五年求佛书于西域解题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九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永平三)春正月庚寅梁新作缘淮
(以本/纪修)三月己丑梁主幸国子学诏皇太子以下皆入
(以本/纪修)夏四月丁巳梁诏尚书令史用士流(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0333-0571d.png
 解题曰朱黼曰周官太宰小宰宰夫之属上士八人
 中士十有六人下士三十有二人凡天下之务百官
 群有司之事无不关决总督也今行文书之史仅十
 有二而士乃五十六何贱者寡而贵者多乎盖掌官
 法官常以相切磋而出政令者非奔走服力小夫之
 所当与也使小夫足以办此则苟可以为利行奸者
 乌得而尽察之不若付之贤士虽文书阔略不足虑
 也汉自萧何以刀笔致相位遂谓天下大事苟知文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0333-0572a.png
 书者皆足以相参考于是特立诵书九千文之科用
 以择吏曹参继之择郡国史亦不过木讷淳谨而已
 自是以往令史虽非士流然相府掾属尚择人也魏
 晋以下遂专以国事委之吏胥武帝全用士流要不
 为无意也(按梁书良吏传序高祖在田知民疾苦梁/台建仍下宽大书东昏时杂调悉除省逮)
 (践皇极躬览庶事日昃听政求民之瘼乃命輶轩以/省方俗置肺石以达穷民始去赀计丁为布身服浣)
 (濯之衣太官彻牢馔日膳蔬菜饮酒不过三盏以俭/先海内每选长吏务简廉平皆召见亲勖治道始擢)
 (尚书殿中郎到溉为建安内史左民侍郎刘騣为晋/安太守又著令小县有能迁大县大县有能迁二千)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0333-0572b.png
 (石于是山阴令邱仲孚治有异绩以为长沙内史武/康令何远清公以为宣城太守剖符为吏者往往承)
 (风/焉)
是岁梁始行大明历(以梁/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年年/魏世宗宣武皇帝永平四)春三月盗杀梁东莞琅琊
太守以胊山降魏魏遣徐州刺史卢昶赴之夏四月梁
遣将军马仙琕击之冬十一月朐山降十二月昶走仙
琕追击大破之(以稽古/录修)
 解题曰按魏书列传自经理江左唯中山王英败于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0333-0572c.png
 钟离昶于朐山失利最为甚焉馀见通鉴
是后南北州名不可胜纪(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宋书州郡志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
 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
 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
 叶适曰时代迁换南北割裂而地之去留无常是人
 事不能免至于乐变慕广不求于政而求于地则后
 世之通患也其后又不止此或州增复名郡累冗号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0333-0572d.png
 无益而祗为异去古逾远矣书地之法当存旧系雅
 削浮没猥而已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一年/魏世宗宣武皇帝延昌元年)春正月丙辰魏以车骑大
将军尚书令高肇为司徒尚书仆射清河王怿为司空
(以魏/纪修)夏四月乙丑魏改元(以魏/纪修)冬十月乙亥魏立子翊
为皇太子(以魏/纪修)十一月梁五礼成行之(以梁/纪修)
 解题曰普通五年中军将军徐勉上修五礼表伏寻
 所定五礼起齐永明三年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表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0333-0573a.png
 求制一代礼乐于时参议置新旧学士十人止修五
 礼军火散失天监元年尚书左丞何佟之启审省署
 之宜敕使外详时尚书参详欲省礼局并还尚书仪
 曹诏即撰次于是尚书仆射沈约等请五礼各置旧
 学士一人各自举学士二人相助抄撰乃以右军记
 室参军明山宾掌吉礼中兵骑兵参军严植之掌凶
 礼中军田曹行参军贺玚掌宾礼征虏记室参军陆
 琏掌军礼右军参军司马聚掌嘉礼何佟之总其事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0333-0573b.png
 后以镇北咨议参军伏暅代之更使镇军将军沈约
 太常卿张充及臣三人同参厥务又使中书侍郎周
 舍庾于陵复豫参知大凡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八千
 一十九条馀见通鉴叶适曰虽去取得失之中不可
 知然一时君臣不可谓不尽其心矣考之隋经籍志
 惟存吉礼十卷宾礼九卷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二年/魏世宗宣武皇帝延昌二年)春二月庚辰盗杀梁青冀
二州刺史张稷以降魏梁北兖州刺史康绚讨平之(以/通)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0333-0573c.png
(鉴/修)
 解题曰按齐州郡志建元初以东海一郡属冀州全
 领一郡治连口通典泗州涟水县齐冀州寄治于此
 北兖州宋置于淮阴
闰三月乙丑梁建昌隐侯沈约卒(以梁/纪修)夏六月癸巳梁
新作太庙(以梁/纪修)秋魏恒肆二州频年地震山鸣(以通/鉴修)
 解题曰肆州治九原领永安(宋太原府忻代/云三州之地)秀容(岚/宪)
 (忻代四州岢岚宁化/火山保德四军之地)雁门(代州/之地)宋白续通典秦始皇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0333-0573d.png
 移楼烦郡于善无县今句注山北下馆城是也故续
 汉书云雁门郡治阴馆魏文帝移郡南度句注置广
 武城后魏明帝移置广武东古上馆城初太平二年
 置肆州寄治忻州秀容城周宣帝移于此为代州三
 郡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三年/魏世宗宣武皇帝延昌三年)冬十月辛亥魏以高肇为
大将军大都督攻梁益州中护军元遥为征南将军都
督遏梁楚(以魏/纪修)梁初堰淮(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0333-0574a.png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四年/魏世宗宣武皇帝延昌四年)春正月丁巳魏主殂皇太
子诩即皇帝位(以魏/纪修)己未魏罢兵(以吕祖谦/标目修)魏以右仆
射任城王澄为尚书令与太保高阳王雍秉政御史中
丞王显弗从领军将军于忠诛之二月庚辰尊皇后为
皇太后召高肇还辛巳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列传于忠与门下议以肃宗幼年未亲机
 政太尉高阳王雍属尊望重宜入居西柏堂省决庶
 政任城王澄明德茂亲可为尚书令总摄百揆奏中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0333-0574b.png
 宫请即敕授御史王显欲逞其奸与中常侍给事中
 孙伏连等厉色不听寝门下之奏伏连等欲矫太后
 令以高肇录尚书事显与渤海公高猛同为侍中忠
 即于殿中收显杀之馀见通鉴先是中书尚书之权
 迭为轻重至是女主临朝则门下之权重矣是年高
 阳王雍为太师录尚书事与太傅怿等入居门下同
 釐庶政熙平二年太师高阳王雍正元四年太尉汝
 南王悦入居门下参决尚书奏事(北史列传武定二/年阳休之除中书)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0333-0574c.png
 (侍郎先是中书专主纶言魏宣武/已来事移门下至是发诏依旧)又王遵业传时政
 归门下世谓侍中黄门侍郎为小宰相皆胡后临朝
 时后世三省并称遂为故实
癸未魏高阳王雍为太傅领太尉清河王怿为司徒骠
骑大将军广平王怀为司空(以魏/纪修)己亥魏尊胡贵嫔为
皇太妃三月甲辰朔废皇太后(吕祖谦/标目修)魏于忠专朝政
(以吕祖谦/标目修)魏复百官禄罢绵麻税(以魏/纪修)夏四月梁淮堰
溃复作之(以梁/纪修)秋八月乙亥魏于忠杀左仆射郭祚尚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0333-0574d.png
书裴植免高阳王雍(以吕祖谦/标目修)丙子魏尊胡太妃为皇
太后以其父国珍为光禄大夫(以吕祖谦/标目修)己丑清河王
怿为太傅领太尉广平王怀为太保领司徒任城王澄
为司空庚寅车骑大将军于忠为尚书令特进崔志为
车骑大将军并仪同三司壬辰员外郎元叉为通直散
骑常侍(以魏/纪修)九月魏太后临朝称令于忠为征北大将
军冀州刺史任城王澄领尚书令(以通/鉴修)梁将军赵祖悦
袭据魏西硖石癸亥魏遣将军崔亮攻之(以通/鉴修)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0333-0575a.png
 解题曰西硖石见晋孝武太元八年解题
冬十月乙酉魏胡国珍为中书监仪同三司(以通/鉴修)闰十
二月魏以高阳王雍为太师录尚书事(以魏纪/传修)盗杀魏
晋寿太守以降梁益州刺史鄱阳王恢遣巴西梓潼太
守张齐赴之(以通/鉴修)魏胡太后摄行祭事(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五年元年/魏肃宗孝明皇帝元翊熙平)春正月戊辰朔魏改
(以魏/纪修)魏以吏部尚书李平为镇东大将军行台二月
乙丑克硖石平将攻浮山堰崔亮称疾师还(以魏纪吕/祖谦标目)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0333-0575b.png
(修/)三月戊辰朔日有食之(以梁/纪修)夏四月梁淮堰成(以吕/祖谦)
(标目/修)梁张齐破魏兵围武兴魏以镇南军司傅竖眼为
西征都督秋七月击齐败之复取东益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月梁淮堰坏(以吕祖谦/标目修)魏任城王澄请重北边镇将选
举不听(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魏作永宁寺求佛书于西域(以/魏)
(释老志及/通鉴修)
 解题曰太后好事佛民多绝户为沙门高阳王友李
 玚上言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不孝之大无过于绝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0333-0575c.png
 祀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安有弃堂堂之政而从鬼
 教乎都统僧暹等忿玚谓之鬼教以为谤佛泣诉于
 太后太后责之玚曰天曰神地曰祇人曰鬼传曰明
 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然则明者为堂堂幽者为鬼
 教佛本出于人名之为鬼愚谓非谤熙平元年诏遣
 沙门惠生使西域采诸经律正光三年冬还京师所
 得经论一百七十部行于世神龟元年冬司空尚书
 令任城王澄奏曰高祖定鼎嵩瀍城内唯拟一永宁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0333-0575d.png
 寺地郭内唯拟尼寺一所馀悉城郭之外景明之初
 微有犯禁世宗爰发明旨城内不造立浮屠僧尼寺
 舍正始三年沙门统惠深违禁前诏仍卷不行迩来
 十年私营转盛城郭之内垂五百寺夺民居三分且
 一昔如来阐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恋著城邑当由
 利引其心莫能自止非但京邑如此天下州镇僧寺
 亦然侵夺细民广占田宅如臣愚意都城中有营造
 粗功可改者请在郭外任择所便若僧不满五十者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0333-0576a.png
 小就大寺未几丧乱加以河阴之祸朝士死者其家
 多舍宅以施僧尼京邑第舍略为寺矣今不复行
 (水经注永宁寺作九级浮屠下基方一十四丈自金/露拌下至地四十九丈取法代都七级而又广高之)
 (虽西京之盛五都之富未有若斯之富杨衒之洛阳/伽篮记自后汉至晋永嘉惟四十二寺后魏京城内)
 (外一千五百六十七寺东魏/迁邺焚毁外馀四百三十寺)
柔然伏跋可汗大破高车杀其王弥俄突(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六年/魏肃宗孝明皇帝熙平二年)春正月魏诏五铢钱与古
钱通行巧伪者罪之(以通/鉴修)魏考核军功寻止(以通/鉴修)夏四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0333-0576b.png
月戊申魏中书监开府胡国珍为司徒(以通/鉴修)梁宗庙以
面代牲冬十月荐脩用蔬果(以梁/纪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七年/魏肃宗孝明皇帝神龟元年)春二月己酉魏改元(以魏/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获神龟于九龙殿灵芝池故
 改元神龟
夏四月丁酉魏秦文宣公胡国珍卒号太上秦公(以吕/祖谦)
(标目/修)魏复税绵麻(以魏/传修)
 解题曰諌议大夫张普惠上疏以为高祖废大斗去
卷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0333-0576c.png
 长尺改重秤以爱万姓从薄赋知军国须绵麻之用
 故绢上税绵八两布上税麻十五斤万姓歌舞以供
 其赋自兹以降所税绢布渐渐长阔百姓怨嗟宰辅
 不寻其本革其弊存其可存而特放绵麻之调以悦
 天下之心尚书知国少绵麻便欲去天下之大信奏
 求还复以充国用不思库中大有绵麻而群官共窃
 之何者今绢布匹有丈五之盈丝绵斤兼百铢之剩
 未闻依律罪州郡或一匹之滥一斤之恶则鞭户主
卷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0333-0576d.png
 连三长百官请俸之人乐长阔厚重无复准极不闻
 嫌长恶广求计还官者今若必复绵麻宜明立严禁
 复本幅度依太和之税使天下知二圣之心爱民惜
 法如此则高祖之轨中兴于神龟矣夫高祖增绵麻
 之初正以民之病于大斗长尺重秤有甚于绵麻故
 也然绵麻既取之后安能保后世幅度铢合不复增
 乎未几何时浸复长阔则虽蠲绵麻已无益矣况复
 从而征之乎天下之事固有以善意为之而反作俑
卷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0333-0577a.png
 于后日者此类是也
魏主始月一视朝(以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孝文临朝堂谓穆亮曰三代之礼日出视朝
 汉魏以降礼义渐杀晋令有朔望集公卿于朝堂而
 论政事亦无天子亲临之文今因卿等日中之集中
 前则卿等自论政事中后与卿等共议可否盖自孝
 文之后论政之礼又废矣至是始因张普惠之言而
 行之事见通鉴
卷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0333-0577b.png
五月戊寅梁司徒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免
(以朱熹/纲目修)秋七月癸未朔魏以宦者侍中刘腾为卫将军
仪同三司(以吕祖谦/标目修)戊申魏弑故太后高氏(以吕祖谦/标目修)
冬十月乙亥梁中军将军中书监临川王宏为司徒(以/通)
(鉴/修)是岁魏复㩁盐(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天监十八年/魏肃宗孝明皇帝神龟二年)春正月丁亥魏胡太后称
(以吕祖谦/标目修)二月庚午魏羽林虎贲杀征西将军张彝
不复穷治(以通鉴稽/古录修)
卷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0333-0577c.png
 解题曰识者于是知魏之将乱也按齐书本纪高湖
 子谧仕魏至侍御史坐法徙怀朔镇生树树生欢累
 世北边故习其俗遂同鲜卑长而深沉有大度给镇
 为队主函使自洛阳还倾产以结客亲故怪问之曰
 宿将羽林相率焚领军宅朝廷惧其乱而不问为政
 若此事可知也财物岂可常保耶自是乃有澄清天
 下之志馀见通鉴(叶适曰高欢中国人也以徙于北/边遂习鲜卑宇文泰鲜卑也而欲)
 (行中国礼乐之事习相远也岂不然又曰欢微贱给/使所往来皆胥吏下𨽻而史载其倾产结客不知欢)
卷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0333-0577d.png
 (衣食尚不自给产于何倾而天下/清浊亦竟何在盖为文饰之过耳)
魏吏部尚书崔亮初立停年格选举失人自亮始(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通典亮奏为年格制官不问愚贤以停解日
 月为断虽复官须此人停日后者终不得取庸才下
 品年月久者则先擢用时沉滞者皆称其能后甄琛
 元脩义城王徽相继为吏部尚书利其便已踵而行
 之自是贤愚同贯魏之失才从亮始也及辛雄为吏
卷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0333-0578a.png
 部郎中上疏曰神龟以来专以停年为选士无善恶
 岁久先叙职无剧易名到授官执案之吏以差次日
 月为功能铨衡之人以简得老旧为平直且庸劣之
 人莫不贪鄙货贿是求肆心纵意致徭役不均发调
 违谬盖助陛下治天下者唯在守令宜须简置以康
 国道请上等郡县为第一清中等为第二清下等为
 第三清选补之法妙尽才具如不可并后地先才不
 得拘以停年竟无铨革三载黜陟有称者补在京名
卷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0333-0578b.png
 官如前代故事不历郡县不得为内职则人思自勉
 书奏会帝崩(时亮外甥刘景安书规亮曰殷周以乡/塾贡士两汉由州郡荐才魏晋又置中)
 (正虽未尽美应十收六七朝廷贡士止求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推论章句立中正不考人才行业空辨)
 (姓氏高下至于取士之途不溥沙汰之理未精舅须/改张易调如何反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谁复修励)
 (名行哉亮答书曰古今不同时宜复异昔有中正品/其才上之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共爵人)
 (也今之选专归尚书以一人之鉴照察天下何异以/管窥天哉今勋人甚少又羽林入选武夫倔起而不)
 (解书计忽令佩组乘轩求其烹鲜之效文武人至多/官员至少不可周溥设令十人共一官犹无官可授)
 (况一人冀一官哉吾近面执不宜使武人入选请赐/其爵厚其禄既不见从是以权立此格限以停年耳)
卷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0333-0578c.png
夏五月戊戌魏以任城王澄为司徒骠骑大将军仪同
三司(以本/纪修)魏赏赐无节府库渐虚乃减百官禄力(以吕/祖谦)
(标目修朱/熹纲目修)冬十二月癸丑魏任城文宣王澄卒(以吕祖/谦标目)
(修/)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元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正光元)春正月乙亥朔梁改元(以/梁)
(纪/修)丙子日有食之(以梁/纪修)秋七月丙子魏领军将军元叉
及刘腾幽太后于北宫杀清河王怿(以吕祖谦/标目修)己卯梁
江淮海溢(以梁/纪修)辛卯魏改元(以魏/纪修)
卷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0333-0578d.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加元服故改元
魏相州刺史中山王熙起兵诛元叉刘腾不克八月见
(以魏纪稽/古录修)甲子梁车骑将军永昌严侯韦睿卒(以吕/祖谦)
(标目/修)九月戊戌魏以高阳王雍为丞相与元叉同决庶
(以魏/纪修)
 解题曰十月以汝南王悦为侍中太尉十二月以京
 兆王继为司徒通典曰后魏旧制有大将军不置太
 尉有丞相不置司徒自正光以后始俱置之然又重
卷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0333-0579a.png
 门下官多以侍中辅政则侍中为枢密之任
柔然可汗阿那瑰奔魏(以魏/纪修)冬十月魏以汝南王悦为
侍中太尉十二月辛酉魏京兆王继为司徒(以魏/纪修)魏聘
梁复通好(以通/鉴修)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二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正光二)春正月魏纳阿那瑰于柔
然弗克(以通/鉴修)三月魏右将军奚康生谋迎太后不克见
杀刘腾为司空夏四月京兆王继为太保崔光为司徒
(以吕祖谦/标目修)六月梁琬琰殿火(以梁/纪修)秋七月梁将军裴邃
卷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0333-0579b.png
为豫州刺史(以通/鉴修)
 解题曰时以合肥为豫州
高车破柔然可汗婆罗门降魏冬十月魏分处阿那瑰
婆罗门于边(以吕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三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正光三)夏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
(以本/纪修)冬十一月丙午魏初行正光历(以魏/纪修)十二月京
兆王继为太傅崔光为太保(以魏/纪修)柔然婆罗门叛魏亡
归寻见擒(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梁西丰侯正德奔魏(以通/鉴修)
卷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0333-0579c.png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四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正光四)春二月柔然阿那瑰入魏
(以本/纪修)三月魏刘腾卒(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阿那瑰北遁
(以吕祖谦/标目修)魏尚书令李崇请改缘边诸镇为州不从(以/吕)
(祖谦标/目修)魏怀荒镇民及沃野镇民破六韩拔陵反改元
(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一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十二月戊
午梁始铸铁钱(以梁/纪修)是岁梁西丰侯正德自魏逃归复
其封爵(以列/传修)
 解题曰正德逃归而复其封爵所以基他日叛逆之
卷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0333-0579d.png
 祸也事见通鉴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五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正光五)春三月魏遣临淮王彧讨
破六韩拔陵夏四月敕勒酋长胡琛应拔陵武川怀朔
镇陷五月彧败壬申以李崇开府为讨北大都督讨之
(以吕祖谦标/目魏纪修)六月梁遣裴邃伐魏(以吕祖谦/标目修)魏秦州莫
折大提反遣雍州刺史元志讨之大提死其子念生自
称天子改元秋七月甲寅遣吏部尚书元脩义为西道
行台讨之(以吕祖谦/标目修)魏将军崔暹败于白道李崇还云
卷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0333-0580a.png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冀州图云云中郡北去阴山八十里南去通
 汉长城百里即白道川也当原阳镇北
八月甲午魏元志大败于陇口(以魏/纪修)
 解题曰按太平寰宇记唐元载云原州当陇山之右
 武经揔要今镇戎军故原州城
东西部敕勒皆附破六韩拔陵丙申魏始改镇为州(以/吕)
(祖谦标/目修)魏秀容人反别将尔朱荣讨平之(魏/纪)九月梁拔
卷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0333-0580b.png
魏诸城裴邃袭寿阳弗克(以梁/纪修)壬申魏以左仆射萧宝
寅为西道行台大都督(以魏/纪修)冬十月魏营州就德兴反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营州领昌黎建德辽东乐浪冀阳营兵六郡
 (并营州/之地)
梁裴邃进兵魏守将多弃城走(以通/鉴修)十一月戊申莫折
天生陷魏岐州杀元志十二月壬辰魏以京兆王继都
督西道讨之(以本纪吕祖/谦标目修)
卷四十一 第 31a 页 WYG0333-0580c.png
 解题曰岐州治雍城镇领秦平(凤翔/府)武都(凤翔府/陇州)
 功(凤翔府醴/州之地)三郡
梁取魏三关围颖州弗克(以通/鉴修)
 解题曰郢州领安阳城阳汝南(后/省)三郡(魏地形志豫/州义阳郡注)
 (永安三年置天平四年罢隋地理志汝南郡真/阳县注后魏置郢州东魏废州改置义阳郡)
是岁梁太子詹事周舍免散骑常侍朱异代掌机密(以/吕)
(祖谦标/目修)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六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孝昌元)春正月梁破魏南乡郡及
卷四十一 第 31b 页 WYG0333-0580d.png
马圈等城(以朱熹/纲目修)庚申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称帝改元
魏讨之法僧降梁梁以为司空(以吕祖谦/标目修)魏征西将军
西道都督崔延伯及萧宝寅大破莫折天生于黑水走
之以京兆王继为太尉(以魏/纪修)
 解题曰按水经注谓水自落门东至黑水峡东有黑
 水出南山北流入海
癸酉梁裴邃大败魏河间王琛于寿阳(以梁/纪修)二月魏元
叉为骠骑大将军开府尚书令(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乙丑梁
卷四十一 第 32a 页 WYG0333-0581a.png
遣豫章王综督彭城军召元法僧还(以吕祖谦/标目修)魏京兆
王继班师(以吕祖谦/标目修)柔然阿那瑰讨破六韩拔陵破之
夏四月自称可汗(以朱熹纲目吕/祖谦标目修)辛卯魏胡太后临朝
发刘腾墓赐元叉死以开府属郑俨前雁门太守徐纥
为中书舍人(以魏纪/传修)壬辰胡琛遣将万俟丑奴等寇魏
泾州崔延伯击之败死(以魏/纪修)五月梁夷陵烈侯裴邃卒
壬子以中护军夏侯亶督寿阳军事(以吕祖谦/标目修)六月庚
辰梁豫章王综降魏魏取彭城立综为丹阳王更名赞
卷四十一 第 32b 页 WYG0333-0581b.png
梁召夏侯亶还(以吕祖谦/标目修)癸未魏改元(以魏/纪修)西部铁勒
降魏广阳王深大败破六韩拔陵(以魏/传修)秋八月魏杜洛
周反于上谷改元(以魏/纪修)冬魏二荆西郢州蛮反梁将曹
义宗围荆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水经注东荆州治沘阳县通典后魏置东
 荆州于唐州荆州于邓州魏书列传裴绚为郢州刺
 史以蛮酋地居险要表为西郢州刺史后周纪改西
 郢州为鸿州(属唐/州)
卷四十一 第 33a 页 WYG0333-0581c.png
十二月戊子梁邵陵王纶有罪免官削爵土(以朱熹/标目修)
山胡刘蠡升自称天子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通典稽胡一曰步落稽晋时匈奴别种或
 云赤狄之后自离石(昌化/郡)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
 里居山谷间蠡升居云阳谷(在县/界)
(梁高祖武皇帝普通七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孝昌二)春正月魏鲜于脩礼反于
定州(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魏鲜于阿胡反于朔州遣左光
禄大夫长孙稚为都督讨之鲜于脩礼败稚五月以吏
卷四十一 第 33b 页 WYG0333-0581d.png
部尚书广阳王渊为北讨大都督(以魏/纪修)
 解题曰怀荒民叛而沃野应之高平民叛而秦州应
 之秀容民叛而和龙上谷定朔诸州相延而动卒使
 尔朱得之以为资其所由来者渐矣按地形志朔州
 领大安广宁神武太平附化五郡后并省隋地理志
 代公猗卢都代即朔州后魏为怀朔镇孝文于州北
 定襄故城置朔州齐天保六年于州西南四十七里
 置朔州八年移于马邑城即今城也广阳王渊北史
卷四十一 第 34a 页 WYG0333-0582a.png
 避唐高祖讳改作深按魏收书作渊而通鉴从北史
 今改从收书
秋七月魏行台常景破杜洛周别帅(以通/鉴修)戊申鲜于阿
胡陷魏平城(以吕祖谦/标目修)梁遣颖州刺史元树及夏侯亶
伐魏(以本/纪修)八月癸巳贼帅元洪业杀鲜于脩礼以降魏
贼党葛荣杀洪业而自立(以吕祖谦/标目修)魏恒朔州都督尔
朱荣袭取肆州(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辛亥葛荣杀魏都督章
武王融自称天子国号齐改元又杀广阳王渊(以吕祖/谦标目)
卷四十一 第 34b 页 WYG0333-0582b.png
(修/)就德兴陷魏平州(以通/鉴修)莫折念生降魏既而复反破
六韩拔陵杀胡琛万俟丑奴并其众(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一
月辛巳魏寿阳降梁梁以夏侯亶为豫南豫二州刺史
(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舆地志梁克寿春立淮南梁西汝阴武安
 四郡通典自齐永元陷后魏至是二十七年始复胡
 寅曰梁武三筑淮堰至是十年死者数十万人然后
 能取寿阳才得七万五千口是十年劳费以三四人
卷四十一 第 35a 页 WYG0333-0582c.png
 而易一人其愚甚矣事见通鉴
杜洛周陷魏幽州执常景(以魏/纪修)魏豫徵六年租调(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王师古曰魏自北方诸镇选举既轻守令率
 以暴赋横敛为先故其乱相寻而不息魏之君臣不
 深推其本而欲恃力以求胜连岁征讨国用耗竭于
 是豫敛六年租调以给征讨之费甚至入市有税邸
 店有征既以重敛失六镇之心又恣虐取以重中土
卷四十一 第 35b 页 WYG0333-0582d.png
 之怨是以手足之疾而使心腹俱受其蠹其亡不亦
 宜乎事见通鉴
(梁高祖武皇帝大通元年年/魏肃宗孝明皇帝孝昌三)春正月乙丑梁徐勉为尚
书仆射(以梁/纪修)辛未魏葛荣陷殷州(以本/纪修)
 解题曰殷州统赵(宋属庆源真/定中山三府)南赵(信德庆/源二府)南钜鹿
 (庆源大/名二府)三郡
莫折念生大败魏司空萧宝寅于泾州遂陷岐豳北华
州宝寅免为庶人(以本/纪修)
卷四十一 第 36a 页 WYG0333-0583a.png
 解题曰豳州领西北地(宋属庆阳府/原环二州)赵兴(宁/州)襄乐(庆/阳)
 (延安二/府宁州)三郡方舆记大统十四年分泾州新平县置
 南豳州废帝三年去南为豳州北华州领中部(延安/府鄜)
 (坊二/州)敷城(延安府/鄜州)二郡通典魏置东泰州于鄜州后
 改北华州馀见升平元年解题
辛卯梁谯州刺史湛僧智围魏东豫州司州刺史夏侯
夔取魏平静穆陵阴山关(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地形志东豫州治广陵即新蔡郡长陵县
卷四十一 第 36b 页 WYG0333-0583b.png
 领汝南(蔡/州)东新蔡(光蔡/二州)新蔡(蔡/州)弋阳(光/州)长陵(蔡/州)阳安
 (未/详)六郡隋书地理志蔡州新息后魏置东豫州又魏
 书曹世表传世表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珞(即/僧)
 (智/)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于州界朝廷以源子
 恭代世表为东南道行台率元显伯等讨之时贼众
 强断小殷关(颖昌府郾城县/北有小溵水)诸将咸欲保城自固世
 表时患背肿舆病呼统军是云宝谓曰僧珞所以敢
 深入为寇者以辩获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译知刘
卷四十一 第 37a 页 WYG0333-0583c.png
 获移军欲迎僧珞去此八十里今出不意一战可破
 获破则僧珞自走乃简士马付宝暮出城比晓兵合
 一战破获僧珞退走元庆和传庆和东豫州刺史为
 梁将所攻举城降之梁书夏侯夔传夔司州刺史谯
 州刺史湛僧智围魏东豫州刺史元庆和于广陵入
 其郛(魏书地形志东豫州太和置治广陵城兴和分/置豫州广陵郡领宋安光城安蛮新蔡汝南五)
 (县后省通鉴考异知其非南兖/州之广陵但不明载其处耳)显伯率军赴援夔自
 武阳(魏书地形志豫州襄城郡有武阳县隋/书地理志蔡州西平县有故武阳县)会僧智
卷四十一 第 37b 页 WYG0333-0583d.png
 断魏军归路夔至遂请降显伯夜遁众军追斩获不
 可胜数诏以僧智领东豫镇广陵夔引军屯安阳(魏/书)
 (地形志汝南郡有安阳县隋地/理志光州固始县有安阳郡)遣偏将屠楚城由是
 义阳北道遂与魏绝馀见通鉴穆陵阴山关在黄州
 麻城县馀见天监三年三关解题
二月莫折念生据魏潼关既而西走(以魏/纪修)三月辛未梁
主没身同泰寺(以皇极/经世修)
 解题曰南朝宫苑记同泰寺武帝造在玄武门内逼
卷四十一 第 38a 页 WYG0333-0584a.png
 路东寺南门直对宫城大通门
甲戌梁改元(以梁/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梁创同泰寺开大通门对之
 取反语以协同泰也改元符寺及门名也
秋七月魏相州刺史乐安王鉴降葛荣魏讨之八月丁
未伏诛(以魏/纪修)九月魏秦州杜粲杀莫折念生据其州(以/魏)
(纪/修)魏将军元显伯救东豫州冬十月庚戌东豫州降梁
显伯败走(以通/鉴修)魏以卫将军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为车
卷四十一 第 38b 页 WYG0333-0584b.png
骑将军仪同三司(以本/纪修)梁东宫直阁陈庆之取魏涡阳
大败魏兵(以通/鉴修)魏以中尉郦道元为关右大使甲寅征
西将军雍州刺史开府西讨大都督萧宝寅杀之而反
自称齐帝改元魏遣尚书仆射长孙稚为行台讨之(以/魏)
(纪/修)十一月丁卯梁以护军萧渊藻为都督镇涡阳(以梁/纪修)
葛荣陷魏冀州十二月戊申杀刺史源子邕(以魏/纪修)秦州
杀杜粲以降魏(以魏/纪修)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