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0333-04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六   明 王祎 撰
(宋高祖武皇帝刘裕永初元年燕冯跋太平十二年/魏太宗明元皇帝泰常五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元年/凉沮渠蒙逊玄始九年) (西凉李恂永建元年年北/夏赫连勃勃真兴二)
 解题曰欧阳脩正统论绝晋于建兴而复不与魏阮
 逸作元经绝南于齐之初进魏于孝文太和五年司
 马光通鉴以宋齐梁陈为正统及隋灭陈然后以统
 归之宋庠纪年通谱绝南于晋亡进魏于明元帝泰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0333-0498b.png
 常五年朱熹曰刘聪石勒诸人皆晋之故臣故东晋
 以君临之宋齐何可比东晋自古亦有无统时南北
 止当并书今从朱氏及纪年通谱
春正月秦王炽磐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西秦自是称秦
夏四月宋王裕以其子义康都督豫司雍并州军事豫
州刺史六月裕至建康丁卯即皇帝位
 解题曰高祖有受禅意而难于发言乃集朝臣宴饮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0333-0499a.png
 从容言曰桓玄暴篡鼎命已移我首倡大义兴复皇
 室南征北伐平定四海功成业著遂荷九锡今年将
 衰暮崇极如此物戒盛满非可久安今欲奉还爵位
 归老京师群臣唯盛称功德莫晓此意日晚坐散傅
 亮还外乃悟云馀见通鉴(朱全忠急于傅禅使蒋玄/晖等谋之玄晖与柳璨等)
 (议以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乃先除全忠诸道元帅全忠谓玄晖故逗遛其事以)
 (须变及加九锡遂不受/世道至此又可浩叹也)
大赦改元其犯乡论清议一皆涤荡(本/纪)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0333-0499b.png
 解题曰朱黻曰自昔帝王皆采求乡论以为取士之
 本培埴清议以善风俗之原不以朝廷之都俞而弃
 比闾之私语公卿之训诰而废群下之清谈彼诚知
 务也哉刘裕落拓无行不为当世之所推许虽已极
 富贵犹未免介然于其心故始初肆赦犯清议乡论
 之人一切荡涤而与之更始使取士不复以乡论士
 大夫肆行不复畏清议者裕实启之也
宋废晋帝为零陵王迁之秣陵追尊考妣为帝后尊继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0333-0499c.png
妣王太后萧氏为皇太后(以本/纪修)宋废晋封爵置王𨗳谢
安温峤陶侃谢玄后(以本/纪修)戊寅宋量增百官俸(以本/纪修)
七月辛卯宋复置五校三将官增殿中将军员(以本/纪修)
交州刺史杜慧度击林邑大破之(以列/传修)
 解题曰交州汉治龙编献帝治苍梧广信县后徙治
 南海番禺县还治龙编领交趾(宋安南府爱陆/阳三州之地)武平
 (安南府峰武/安二州之地)新昌(峰/州)九真(安南府爱福/禄二州之地)九德(驩滨爱/长四州)
 (之/地)日南(安/南)义昌(未/详)宋平(安南府武/安州之地)郡八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0333-0499d.png
北凉王蒙逊伐西凉西凉公歆袭张掖蒙逊大败之杀
歆入酒泉(以吕祖谦/标目修)八月宋立太子义苻为皇太子(以/本)
(纪/修)九月壬子朔宋置东宫殿中将军十人(以本/纪修)燉煌人
迎前太守李恂为凉州刺史(以通/鉴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时改元永建本汉顺帝年号
(宋高祖武皇帝永初二年年/魏太宗明元皇帝泰常六) (燕冯跋太平十三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二年/凉沮渠蒙逊玄始十年) (西凉李恂永建二年年北/夏赫连勃勃真兴三)
正月辛酉宋主祀南郊大赦(以本/纪修)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0333-0500a.png
 解题曰郊赦始于此
宋庐陵王义真为司徒尚书仆射徐羡之为尚书令扬
州刺史中书令傅亮为尚书仆射(以本纪/通鉴修)
 解题曰扬州后汉治历阳魏晋治寿春平吴治建业
 宋治京邑领丹阳尹(今建康常太/平三州之地)会稽(绍兴庆元/台州之地)
 (平江嘉兴杭/严婺之地)吴兴(杭湖/之地)淮南(宁国池太/平之地)宣城(宁国池/州广德)
 (之/地)东阳(绍兴婺衢处/信五州之地)临海(庆元台三/州之地)永嘉(温处/之地)新安
 (严徽池/之地)郡十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0333-0500b.png
二月宋亲策试秀才孝廉(以本/纪修)河西王蒙逊攻燉煌(以/通)
(鉴/修)三月乙丑宋初限荆州将吏(以本/纪修)
 解题曰初限荆州府置将不得过二千人吏不得过
 一万人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兵
 士不在此限薛季宣曰晋兵不竞惟北府有功方桓
 玄篡窃义师之兴不过一千七百人卒定天下高祖
 代晋亦惟内弱外强之故首置五校殿中东宫诸兵
 而限荆州置将不得过二千人且以扬州兵本不付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0333-0500c.png
 长沙正以享国日浅欲为贻后之业以荆居上流甲
 兵半朝廷遗诏诸王遍居之此高祖之略也按州郡
 志荆州汉治江陵汉寿魏晋治江陵武昌沔阳襄阳
 夏口上明领南(今江陵襄阳/荆门之地)南平(江陵澧/岳之地)天门(澧/州)
 都(峡施归三/州之地)巴东(夔施开忠万/五州之地)汶阳(峡/州)南义阳(澧/州)
 兴(晋侨/置)南河东(晋侨置今/属江陵)建平(夔归施三州/大宁监之地)永宁(今/荆)
 (门/州)武宁(今荆/门州)郡十二
河西王蒙逊陷燉煌李恂自杀(以通/鉴修)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0333-0500d.png
 解题曰按列传皓以安帝隆安四年立至宋少帝景
 平元年灭凡二十四年则燉煌之陷似在后两年当
 考
夏四月己卯宋毁淫祠(以本/纪脩)五月己酉宋置东宫屯骑
步兵翊军三校尉(以本/纪修)秋七月河西王蒙逊遣将伐秦
秦大败之(以通/鉴修)九月宋弑零陵王谥曰恭皇帝葬冲平
(以通/鉴修)
 解题曰弑旧君自此始世道又一变矣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0333-0501a.png
(宋高祖武皇帝永初三年年/魏太宗明元皇帝泰常七) (燕冯跋太平十四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三年勃凉沮渠蒙逊/玄始十一年 夏赫连 勃真兴四年)春正月癸丑宋
加徐羡之司空录尚书事(以本/纪修)二月丁丑宋分豫州淮
以东为南豫州分荆州置湘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分淮东为南豫州淮西为豫州南豫州所领
 历阳(今属/和州)南谯(滁无为二/州之地)庐江(庐州无为/州之地)南汝阴(庐/州)
 南梁(属安/丰)晋熙(属安/庆)弋阳(光安丰二/州之地)安丰(安/丰)汝南(安/丰)
 新蔡(光/州)(安/庆)南顿(侨置帖/治陈郡)颍川(侨置/未详)西汝阴(安/丰)汝阳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0333-0501b.png
 (侨置/未详)陈留(侨置属/安丰)南陈左郡边城左郡光城左郡(今/并)
 (属安/丰)豫州所领汝南(蔡/州)新蔡(颍昌蔡/光之地)谯郡(睢拱宿三/州之地)
 梁郡(睢单/二州)陈郡(淮宁顺/昌亳州)南顿(淮/宁)颍川(颖/昌)汝阳(淮宁蔡/州之地)
 汝阴(顺/昌)陈留(睢亳二/州之地)十郡淮东自永初至大明便为
 南豫虽乍有离合而分立居多自泰始失淮西后于
 淮东分立两豫南豫以淮东为境不复更列二州览
 者按此推寻之则可得泰始两豫分域(齐州郡志豫/州领南汝阴)
 (晋熙颍川汝阳梁北陈陈留南顿西南顿北梁西汝/阴北谯汝南北新蔡弋阳陈安丰光城左郡边城建)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0333-0501c.png
 (宁齐昌等二十一郡永明二年割扬州宣城淮/南豫州历阳谯庐江临江六郡复置南豫州)湘州
 领长沙(今属潭/衡二州)衡阳(宋常德宝庆二府/潭衡二州之地)桂阳(郴衡二/州桂阳)
 (军之/地)零陵(永全二州静/江府之地)营阳(道/州)湘东(衡潭/二州)邵陵(宝庆/靖州)
 (武冈/之地)广兴(韶连广南雄四州英/德府南安军之地)临庆(贺昭广封道新/六州静江府之)
 (地/)始建(静江府昭浔/二州之地)十郡元嘉七年又分豫州南豫
 州泰始二年合九月又分三年五月又合四年以淮
 南宣城为南豫州五年罢七年复分历阳淮阴南谯
 南兖州之临江立南豫州元嘉八年省湘州十七年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0333-0501d.png
 又立二十九年又省孝建元年又立分合不常今皆
 略而不书
三月宋以护军将军檀道济为南兖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南兖州晋成帝立寄治京口元嘉割江淮治
 广陵二十八年治盱眙其后还广陵宋末领广陵(今/扬)
 (真泰三州高/邮府之地)海陵(泰通二州高/邮府之地)山阳(淮安濠州宋/招信军之地)
 眙(淮安招/信军)(真州招/信军)南沛(真州高邮/招信之地)新平北淮阴北
 济阴北下邳东莞(并侨/寄)十一郡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0333-0502a.png
宋庐陵王义真都督南豫豫六州军事车骑将军南豫
州刺史(以纪/传修)夏四月乙亥宋封杨盛为武都王(以本/纪修)
月宋诏后世母后不临朝(以吕祖谦/标目修)宋徐羡之傅亮领
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受遗癸亥宋主殂(以本/纪修)
 解题曰上不豫群臣请祈祷神祇上不许唯使侍中
 谢方明以疾告庙而已上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
 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其兄韶有难御之气也
 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0333-0502b.png
 有仝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又为手
 诏曰朝不须复有别府宰相带扬州可置甲士千人
 若大臣中任要宜有爪牙以备不祥人者可以台见
 队给之有征讨悉配以台见军队行还复旧后世若
 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仗既不许入
 台殿门要重人可详给班剑昔汉高帝将终吕后问
 曰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
 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馀然难独任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0333-0502c.png
 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宋
 武帝垂绝之际评议其臣若无愧高帝之知人矣然
 高帝言如蓍龟武帝之肉未寒而徐傅诸人戕贼嗣
 君几无遗育岂非武帝所处置不及高祖故欤至若
 遗诏母后不许临朝则万世不易之论也
皇太子义符即皇帝位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立妃司
马氏为皇后(以本/纪修)魏皇子太平王焘临朝(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刘恕校正后魏书太宗纪四月封皇子焘为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0333-0502d.png
 太平王五月诏皇子临朝听政世祖纪四月封太平
 王五月为监国亦不言曾立为皇太子惟北史书立
 太平王焘为皇太子临朝听政高氏小史修文殿御
 览亦无立皇太子事今从之
六月壬申宋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谢晦领中书令(以/纪)
(传/修)秋九月魏遣司空奚斤等攻宋冬十一月庚戌陷滑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北史列传宋武帝殂帝欲取洛阳虎牢滑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0333-0503a.png
 台崔浩曰陛下不以刘裕歘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
 陛下不幸今死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春秋晋士丐
 侵齐闻齐侯卒乃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今国家未能
 一举而定江南宜遣人吊祭恤其凶灾义风于天下
 令德之事也且裕新死党与未离不如缓之待其恶
 稔如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扬威可以不
 劳士卒而收淮北之地帝锐意南伐曰刘裕因姚兴
 死而灭其国裕死我伐之何为不可浩固执曰兴死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0333-0503b.png
 二子交争裕乃伐之帝大怒不从遂遣奚斤等南伐
 馀见通鉴(按南史列传崔宏因苻氏乱欲避地江南/为张愿所获本图不遂作诗以自伤浩以)
 (孝闻必能察其中心之所存矣其力止魏之南伐岂/不欲夷狄得志于中国犹王猛谏苻坚乎柳元景傅)
 (河北太守柳光世姊夫崔浩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焘/南寇浩密有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为应浩谋泄被)
 (诛坐夷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此自解之词不足信也)通典宋初强盛南郑襄
 阳悬瓠彭城历城东阳皆为藩捍明帝时淮北四州
 豫州西境陷殁则长淮为北境侨徐兖于淮南青冀
 二州寄治赣榆后十馀年而亡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0333-0503c.png
十二月丙戌魏主至冀州遣将军叔孙建徇青兖宋兖
州刺史徐琰弃尹卯走己丑宋遣檀道济等救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冀州义熙治青州文帝分青州立历城领广
 川(今青淄/二州)平原(济南/淄州)清河(淄/州)乐陵(青/州)(济/南)河间(侨/置)
 丘(济/南)高阳(青密/二州)勃海(淄/州)九郡青州治临淄江左治广
 陵义熙治东阳城孝武移历城大明还治东阳明帝
 于郁州侨立齐北海西海郡旧领齐(青淄密/三州)济南(济/南)
 (淄/州)乐安(济南/淄青)高密(潍密/二州)平昌(密青/二州)北海(青潍莱/三州)东莱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0333-0503d.png
 (登莱/二州)太原(属济/南)长广(属莱/州)郡九兖州后汉治山阳昌
 邑魏晋治廪丘武帝治滑台文帝治邹山又治彭城
 复治瑕丘(山阳有/瑕丘县)宋末兖州寄治淮阴领泰山(宋袭/庆府)
 (沂淄/二州)高平(袭庆府单/济二州)(袭庆/府)东平(东平濮/州之地)阳平(侨/置)
 北(袭庆济南/东平之地)郡六按宋书索虏傅虏将娥青二千南
 渡于碻磝东下至泗渎口去尹卯百许里兖州刺史
 委军镇走水经注济水侧岸有尹卯垒南去鱼山四
 十馀里是谷城县界春秋之小谷城也(在东平东阿/县后魏书有)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0333-0504a.png
 (尹卯固/尹卯城)
(宋营阳王刘义符景平元年/魏太宗明元皇帝泰常八年) (燕冯跋太平十五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四年勃凉沮渠蒙逊/玄始十二年 夏赫连 勃真兴五年)春正月己亥朔
宋改元(以本/纪修)癸卯魏取宋洛阳(以吕祖谦/标目修)己未宋徵豫
章太守蔡廓为吏部尚书不受(以列/传修)
 解题曰徵廓为吏部尚书廓因傅隆问亮选事若悉以见
 付不论不然不能拜也亮以语录尚书徐羡之羡之
 曰黄门郎以下悉以委蔡吾徒不复厝怀自此以上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0333-0504b.png
 故宜参同异廓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遂不拜
 羡之亦以廓正直不欲使居权要徙为祠部尚书叶
 适曰魏晋吏部即已专用人之柄况尚书乎后世尽
 夺吏铨归庙堂宰相事但有此一条是其上者皆沦
 灭不复见矣
二月戊辰魏筑长城备柔然(以吕祖谦/标目修)丁丑宋太皇太
后殂(以本/纪修)三月魏将军公孙表攻宋虎牢不克伏诛(以/魏)
(传/修)魏叔孙建攻宋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不克(以吕祖/谦标目)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0333-0504c.png
(修/)夏四月魏主攻虎牢不克而还(以通/鉴修)闰月魏陷虎牢
执宋冠军将军司州刺史毛德祖取司兖豫郡县(以吕/祖谦)
(标目/修)
 解题曰晋太康天下一统州为二十自司冀雍凉青
 并兖豫幽平诸州沦没遗民南渡侨置牧司江右又
 分荆为湘或离或合凡有扬荆湘江梁益交广其徐
 州则有过半豫州唯有谯城而已宋分扬为南徐徐
 为南兖扬州之江西悉属豫州分荆为雍分荆湘为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0333-0504d.png
 郢分荆为司分广为越分青为冀分梁为南北秦太
 宗初索虏南侵青冀徐兖及豫州淮西并皆不守于
 是于钟离置徐州淮阴为北兖而青冀二州治赣榆
 之县(通典宋孝武大明凡二十二州扬治建业南徐/治京口徐治彭城南兖治广陵兖治瑕南豫治)
 (历阳豫治汝南江治寻阳县青治临淄冀治历城司/治义阳荆治南郡郢治江夏湘治临湘雍治襄阳梁)
 (秦治南郡益治成都宁治建宁广治南海交治龙编/越治临漳自流民南度遂于江汉淮之间侨立州郡)
 (废置离合非一不能详/制纪其所治经久者)
冬十月己未有星孛于氐(宋本/纪)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0333-0505a.png
 解题曰按宋书本纪指尾贯摄提向大角仲月在危
 季月扫天仓而后灭是岁魏主薨
十一月魏取宋许昌汝阳(以吕祖谦/标日修)魏主殂太平王焘
即皇帝位(以魏/纪修)十二月魏封司徒长孙嵩为北平王奚
斤为宜都王蓝田公长孙翰为平阳王(以魏/纪修)
 解题曰王爵之轻自此始至唐而卒伍皆王矣通鉴
 载于魏太延元年书封穆寿等非事始也
魏起道士寇谦之道场谦之合老庄神仙符咒为一(以/吕)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0333-0505b.png
(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崔浩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
 无不阂综研精义理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过数
 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子所
 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败法文书以乱先王之
 教(胡寅曰浩以研精义理得名乃当时之誉云耳其/实未尝精也老庄之学虽或过或不及不得中道)
 (大抵皆奥窈宏达彼图箓真经天宫静轮之法后世/无傅焉且有出于李谱文之作者其劣于老庄明矣)
 (浩顾信之而不信老庄乌在其为研精也仲尼焉不/学而亦无常师其问于老聃者或以證旧闻或以折)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0333-0505c.png
 (疑似或以其绝灭礼学之故而使于荅问之际有所/启发非以为师也且礼之因革损益名数形器固自)
 (可问矣其绝灭礼学而以为忠信之薄而乱/之者固自不足取岂相悖哉浩殆未之识也)浩尤不
 信佛常谓虚诞为世患害左右忌浩正直共排毁之
 世祖虽知其能不免群议故浩以公归第浩纤妍洁
 白如妇人常自比张良谓已稽古过之既得归第因
 欲修服食养性之术(浩自比张良故效其𨗳引辟榖/而修服食养性之术然此特其)
 (迹耳良明哲保身之/道非浩所能知也)时道士寇谦之好仙道少修张
 鲁之术居嵩岳有李谱文来临云老君之玄孙授文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0333-0505d.png
 录六十馀卷号曰图箓真经付汝奉持辅佐北方太
 平真君出天宫静轮之法能兴造克就则起真仙矣
 李君手笔有数篇谦之奉其书而献之朝野未全信
 也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授其法术上书赞明其事
 曰臣闻圣王受命则有天应而河图洛书皆寄言于
 虫兽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粲然辞旨深妙
 自古无比岂可以世俗常谈而忽上灵之命世祖欣
 然乃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崇奉天师显扬新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0333-0506a.png
 法起天师道场于京城之东南重坛五层给道士百
 二十人衣食月设厨会数千人
甲子(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元嘉元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始光元) (燕冯跋太/)
(平十六年始秦乞伏炽磐建弘五年真凉沮年/渠蒙逊玄 十三年 夏赫连勃勃 兴六)春正月癸
巳朔日有食之(宋/纪)魏改元(以魏/纪修)宋徐羡之等废庐陵王
义真为庶人徙之新安前吉阳令张约之諌寻被杀(以/通)
(鉴目/录修)
 解题曰按列传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以告檀道济道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0333-0506b.png
 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馀见通鉴
夏四月宋召檀道济及江州刺史王弘入朝
 解题曰江州(晋惠初治豫章/成帝移寻阳)领寻阳(今江池兴兴/南康之地)
 章(隆兴瑞袁临江/南康兴国之地)鄱阳(饶徽池信/抚之地)庐陵(抚吉安临/江之地)
 成(袁吉安临/江之地)南康(赣吉安南/安之地)南新蔡(侨/置)建安(建宁信/延平邵)
 (武之/地)晋安(建宁福泉漳汀/延平兴化之地)郡九
五月乙酉徐羡之傅亮谢晦废其主为营阳王迁之吴
郡六月遣傅亮迎宜都王义隆于江陵癸丑弑营阳王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0333-0506c.png
 解题曰按列传傅亮帅百僚奉迎宜都王蔡廓亦俱
 行至寻阳遇疾不前亮诣廓别廓曰营阳在吴宜厚
 加供奉不幸营阳卿诸人有弑主之名欲立于世将可得
 耶时亮已与羡之议害少帝乃驰信止之信至已不
 及羡之大怒曰与人共计议奈何裁转背便卖恶于
 人馀见通鉴(廓之言即霍光敕左右谨护昌邑之/言也光犹不免于赤族况羡之辈乎)
 伊尹之告太甲反覆恳到惟恐其陷于过其以欲纵
 败度礼则放之既又从而复之营阳失德羡之辈居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0333-0506d.png
 受遗之任未闻一语諌教殆养成其恶以为藉手之
 资废徙未几旋行戕贼岂非不学之过欤郑鲜之方
 谓观徐傅议论不复以学问为长岂其然乎
杀前庐陵王义真
 解题曰羡之等连毙二王有若刲孤豚盖习见零陵
 王之事而不以为怪也事见通鉴
谢晦都督荆湘等州军事荆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薛季宣曰宋镇荆州者十一人唯谢晦朱修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0333-0507a.png
 之沈攸之三异姓耳初高祖用义隆次谢晦晦元嘉
 三年反诛次义康次义恭次义庆次义宣义宣孝建
 元年反诛次朱修之次子顼以应子勋诛次休佑次
 休若泰始七年皆诛次沈攸之反诛
秋八月丙申宋宜都王义隆至建康丁酉即皇帝位改

 解题曰事见通鉴宋庠纪年通谱元嘉本汉桓帝年
 号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0333-0507b.png
癸卯徐羡之为司徒其馀除拜有差(以本/纪修)宋以镇西长
史王昙首为侍中右卫将军司马王华为侍中南蛮校
尉到彦之为中领军(以纪/传修)
 解题曰文帝既以王华为领军将军又以彦之为中
 领军盖用汉文任宋昌张武故事也虽人情事势之
 所使然其示天下亦不广矣事见通鉴
九月丙子宋立妃袁氏为皇后(本/纪)冬十二月夏太子瑰
杀其弟酒泉公伦伦兄太原公昌袭瑰杀之(以朱熹/纲目修)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0333-0507c.png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始光二) (燕冯跋太平十七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六年昌凉沮渠蒙逊/玄始十四年 夏赫连 承光元年)春正月宋徐羡
之傅亮归政(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丙寅魏主尊保母窦氏为
保太后(以吕祖谦/标目修)魏以长孙嵩为太尉长孙翰为司徒
奚斤为司空(以本/纪修)夏六月武都王杨盛卒(以列/传修)秋八月
夏主勃勃卒太子昌即帝位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癸
卯魏伐柔然(以魏/纪修)十一月宋以武都世子杨玄为王(以/通)
(鉴/修)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0333-0507d.png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三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始光三) (燕冯跋太平十八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七年昌凉沮渠蒙逊/玄始十五年 夏赫连 承光二年)春正月宋徐羡
之傅亮伏诛遣到彦之征北将军檀道济讨谢晦(以吕/祖谦)
(标目/修)丁卯宋车骑大将军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
书事扬州刺史骠骑将军开府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
康都督荆湘等八州军事荆州刺史(以纪传/通鉴修)
 解题曰按州郡志晋永嘉大乱流民过淮亦有过江
 在晋陵者郤鉴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于晋陵诸县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0333-0508a.png
 其徙江南及留江北者并侨立郡县徐兖或治江南
 或治江北江北又立幽冀青并四州义熙七年始分
 淮北为北徐淮南为徐州后又以幽冀合徐青并合
 兖永初二年加徐曰南徐而淮北曰徐元嘉八年以
 江北为南兖江南为南徐故南徐备有徐兖幽冀青
 并扬七州郡邑领南东海(今镇江扬常/江阴之地)南琅琊(今属/建康)
 晋陵(镇江平江常/州江阴之地)义兴(常安吉江/阴之地)南兰陵(属建/康)南东
 莞(侨/置)临淮(今属/常州)淮陵(属常/州)南趋城(属建/康)南清河(侨/置)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0333-0508b.png
 高平(侨/置)南平昌(侨/置)南济阴(侨/置)南濮阳(侨/置)南泰山(侨/置)
 济阳(侨/置)南鲁(侨/置)郡十七
二月庚申宋主讨谢晦戊辰到彦之等大破晦军丙子
宋主还晦寻伏诛(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列传晦至江口到彦之已到彭城洲(在今/岳州)
 (巴陵县/东北)庾登之据巴陵畏懦不敢进会霖雨停军十
 五日乃攻萧欣于彭城洲中兵参军孔延秀率三千人
 进战甚力欣于阵后拥盾自卫又委军还船于是大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0333-0508c.png
 败延秀又攻洲口栅陷之彦之退保隐圻(即隐矶水/经江水自)
 (彭城矶东径如山北注谓彭城矶北对隐矶江中有/大石孤立按岳阳志江水又北东径彭城口过临湘)
 (县/)初晦与徐羡之傅亮谋为自全之计晦据上流而
 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彊兵以制朝廷羡之亮于中秉
 权可得持久及太祖将行诛王华之徒咸云道济不
 可信太祖曰道济止于胁从本非事主杀害之事又
 所不关吾召而问之必异于是诏道济入朝授之以
 众委之西讨晦闻羡之等死谓道济必不独全及闻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0333-0508d.png
 率众来上惶惧无计(晦初上表曰虽未知臣道济问/推理即事不容独存又上表曰)
 (羡之亮横被酷害并及臣门虽未知道济存亡不容/独免晦以为道济信死矣及闻其率众来上所以惶)
 (惧/也)道济既至与彦之军合牵舰缘岸晦始见舰数不
 多轻之不即出战至晚因风帆上前后连咽西人离
 阻无复斗心台军至忌置洲尾(水经江水又东左得/二夏浦郦注夏浦俗)
 (谓之西江口又东径忌置山南山东即隐口浦江之/右岸有城陵山按图经城陵山在岳州东北五十里)
 (又岳阳志江水径城陵山下过道人矶与别/港合则忌置洲盖与城陵山道人矶相迩也)列舰过
 江晦大军一时溃散馀见通鉴
卷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0333-0509a.png
夏五月乙未宋南兖州刺史檀道济都督江州之江夏
豫州四郡军事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到彦之为南豫
州刺史(以本/纪修)六月宋以王华为中护军时宰相无常官
尚书令仆中书监令侍中侍郎给事中凡帝所与论政
事者皆要官当时号华与侍中刘湛王昙首殷景仁黄
门侍郎谢弘微为五臣(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通典宋齐梁陈丞相相国多非常人臣之
 职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朝权或筦朝政或为侍
卷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0333-0509b.png
 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然中书机务之司
 不必他名亦为宰相其有侍中兼外官若王弘侍中
 兼内官若沈演之其例不少即非宰相并在当时委
 任而已又按列传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
 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
 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赖陛下英明速断故
 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
 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
卷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0333-0509c.png
 夺馀见通鉴胡寅曰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又曰崇
 高莫大乎富贵此非以利言也中天下而立负黼扆
 而朝所谓天位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非私富也天
 生民而立之君非私贵也以天德居天位贵为天子
 而富有天下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王者之迹
 熄而正心诚意之学不傅于是乎由欲而灭理徇利
 而忘义以富贵宝位为己私于是位不为宝富贵不
 足以崇高而人之大彝泯矣文帝拊床自庆一何其
卷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0333-0509d.png
 所见之褊而度量之隘乎昙首之对亦微足以警之
 矣
秋八月秦攻河西夏袭秦秦师还(以通/鉴修)宋大旱蝗(以本/纪修)
九月魏攻夏蒲坂陜城冬十月丁巳魏主袭夏十一月
壬午入统万城别将克蒲坂长安(以魏/纪修)是岁魏以漏户
属郡县(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四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始光四) (燕冯跋太平十九年/)
(秦乞伏炽磐建弘八年昌凉沮渠蒙逊/玄始十六年 夏赫连 承光三年)春正月乙酉魏
卷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0333-0510a.png
主还(以通/鉴修)夏五月魏主伐夏(以魏/纪修)宋王华卒(以本/纪修)六月
癸卯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甲辰夏主昌及魏战于城下军
溃奔上邽乙巳魏取统万秋八月魏主还(以吕祖谦标/目朱熹纲目)
(修/)九月丁酉夏安定降魏(以魏/纪修)冬十一月魏封杨玄为
南秦王(以朱熹/纲目修)晋前彭泽令陶潜卒(以晋宋/列传修)
 解题曰按宋书列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
 侃之曾孙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傅以自况亲老
 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
卷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0333-0510b.png
 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请候之
 谓曰贤者处世柰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
 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为彭泽令不以
 家累自随郡遣督邮至县吏曰应束带见之潜叹曰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
 赋归去来以遂其志义熙末徵著作佐郎不就潜弱
 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
 身后代自宋武帝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
卷三十六 第 25a 页 WYG0333-0510c.png
 题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
 甲子而已卒号靖节先生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五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神麚元) (燕冯跋太平二十年/)
(秦乞伏暮末永弘元年定凉沮渠蒙逊/玄始十七年 夏赫连 胜光元年)春正月戊子宋
大火(以本/纪修)二月魏改元(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灵證志时定州获白麚故改元
夏主昌自平凉进攻安定兵败被擒其弟平原公定奔
平凉即帝位改元魏兵追之三月败于马髦岭夏复取
卷三十六 第 25b 页 WYG0333-0510d.png
安定长安(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马髦岭在今渭州平凉县西载记苻登奔平
 凉集遗众入马毛山元和郡县志寰宇记作马屯山字
 之讹也
夏五月秦王炽磐卒子暮末立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宋王弘
逊位降为卫将军开府(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列传左光禄大夫范泰谓弘曰天下务广
 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谦挹彭城王帝之
卷三十六 第 26a 页 WYG0333-0511a.png
 次弟宜徵入朝共参朝政时旱灾未巳加以疾疫弘
 引咎逊位平陆令成粲与弘书曰周之宗盟异姓为
 后权轴之要任归二南彭城王道德昭备上之懿弟
 所应推先弘本有退志由是固有陈请胡寅曰亲贤
 并用古今通义也然用亲故亦以贤为尚非专取其
 亲也取亲而不择贤晋之事可鉴矣义康吏能足称
 岂有道德可居辅相之地耶泰粲忠于王弘宜劝使
 博求贤人与共天位乃猥以义恭为言于是乎志正
卷三十六 第 26b 页 WYG0333-0511b.png
 而识近矣
六月河西围秦乐都秦请和乃还(以通/鉴修)冬十一月乙未
朔日有食之十二月河西复侵秦(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六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神麚二) (燕冯跋太平二十一年/)
(逊秦乞伏暮末永弘二年胜凉沮渠蒙/ 承玄元年 夏赫连定 光二年)春正月宋彭城
王义康都督扬南徐兖州军事司徒录尚书事平北将
军徐州刺史抚军将军徐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散骑
常侍都督荆湘等八州军事荆州刺史(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三十六 第 27a 页 WYG0333-0511c.png
 解题曰按列传义恭涉猎文义而骄奢不节太祖与
 书诫之曰汝以弱冠便亲方任天下艰难国家事重
 虽曰守成实亦未易岂可不感寻王业深自砥砺思
 而后行开布诚心厝怀平当亲礼国士友接佳流识
 别贤愚鉴察邪正然后尽君子之心收小人之力汝
 性褊急性之所滞其欲必行意所不在从物回改此
 最弊事豁达大度汉祖之德猜忌𥚹急魏武之累卫
 青遇士大夫以礼与小人有恩西门安于矫性齐美
卷三十六 第 27b 页 WYG0333-0511d.png
 关羽张飞任偏同弊深宜鉴此若事异今日嗣子幼
 蒙司徒便当周公之事汝不可不尽祇顺之理尔时
 安危天下决汝二人耳汝一月日自用不可过三十
 万若能省此益美西楚殷旷常宜早起接对宾佐勿
 使留滞府舍住止计当无须改作凡讯狱多决当时
 难可逆虑此实为难讯前一二日取讯簿密与刘湛
 辈共详至讯日虚怀博尽慎无以喜怒加人能择善
 者而从之美自归已不可专意自决以矜独断之明
卷三十六 第 28a 页 WYG0333-0512a.png
 也刑狱不可拥滞一月可再讯人有至诚所陈不可
 漏泄以负忠信之款也名器深宜慎惜不可妄以假
 人昵近爵赐尤应裁量吾于左右虽为少恩如闻外
 论不以为非声乐嬉游不宜令过蒲酒渔猎一切勿
 为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宜数引
 见佐吏非唯臣主自应相见不数则彼我不亲无因
 得尽人也观此书则元嘉之规模略可见矣
三月丁巳宋立劭为皇太子(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魏命太
卷三十六 第 28b 页 WYG0333-0512b.png
常卿崔浩为国书(以通/鉴修)庚寅魏主伐柔然(以魏/纪修)
 解题曰事见通鉴林之奇曰违众议而用人之策以
 决大事此诚天下之至难善用人之策则如晋武之
 于杜预魏太武之于崔浩隋文帝之于贺若弼不善
 用之则如晋显宗之于庾亮苻坚之于慕容垂晋出
 帝之于薛文遇
五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本/纪)河西伐秦六月秦败之(以通/鉴修)
魏大破柔然(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武都王杨玄卒其弟难
卷三十六 第 29a 页 WYG0333-0512c.png
当废其子保宗自立(以通/鉴修)八月魏主击高车降之冬十
月徙柔然高车降民于漠南(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一月己丑朔
日有食之不尽如钩星昼见(以纪/志修)十二月河西吐谷浑
遣使贡宋(以本/纪修)
 解题曰水经注阚骃十三州志广大坂在抱罕西北
 罕开在焉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居于此
秦地震(以通/鉴修)是岁河西改元(以通鉴/目录修)
 解题曰通鉴目录是岁河西王蒙逊改元承玄通鉴
卷三十六 第 29b 页 WYG0333-0512d.png
 不书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七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神麚三) (燕冯跋太平二十二年/)
(逊秦乞伏暮末永弘三年胜凉沮渠蒙/ 承玄二年 夏赫连定 光三年)春三月戊子宋
遣将军到彦之王仲德等自清水入河以伐魏(以宋魏/本纪修)
甲寅宋前军中领军殷景仁为领军将军(本/纪)夏六月己
卯宋以扬难当为武都王(以纪/传修)秋七月宋到彦之至须
昌魏摄碻磝滑台虎牢洛阳戍兵北渡彦之缘河屯守
八月丙寅遣将渡河魏将军安颉破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三十六 第 30a 页 WYG0333-0513a.png
 解题曰须昌故城在今东平府须城县东三十里事
 见通鉴(碻磝在济州卢县北一里舆地广/记卢县故城在郓州阳谷县西北)
九月燕王跋卒其弟司徒弘杀太子翼而自立(以吕祖/谦标目)
(修/)甲辰魏主伐夏(以通/鉴修)冬十月戊午宋铸四铢钱(本/纪)
子魏安颉取洛阳辛巳取虎牢(以吕祖谦/标目修)秦王暮末逼
于河西走保南安地入吐谷浑(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一月己酉
魏主围夏主定于鹑觚原(以通/鉴修)
 解题曰今泾州良原县本汉鹑觚县地古密国有白
卷三十六 第 30b 页 WYG0333-0513b.png
 石原首起县西南三十里东下分为两原
壬辰宋遣檀道济督诸军北讨甲午魏军济河到彦之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殿中将军垣护之随到彦之北伐彦之将回
 师护之为书諌曰残虏畏威望风奔迸八载侵地不
 战克复方当长驱朔漠穷扫遗丑况乃自送无假远
 劳宜使竺灵秀速进滑台助朱脩之固守节下大军
 进拟河北则牢洛遗寇自然奔退昔人有连年攻战
卷三十六 第 31a 页 WYG0333-0513c.png
 失众乏粮者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
 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
 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彦之不纳馀见通鉴李舜臣
 曰宋文帝大举北伐而魏人遽敛戍相避此岂其情
 也哉观崔浩欲纵使北来徐取于秋高马肥之际而
 魏主亦欲躬自往击于冬寒地净之时此其谋甚不
 可忽也使彦之辈励兵秣马以攻为守东道冲冀西
 道指邺如此则敌常备我之不暇而何暇于攻哉列
卷三十六 第 31b 页 WYG0333-0513d.png
 守河南东西二千里一处不过数千祗足为敌人之
 饵尔而谓之知兵可乎方魏之伐蠕蠕也其国人皆
 谓宋师南侵而舍之北伐此危道也当时既不知𢷬
 其虚及魏之伐赫连也其国人又谓宋师皆在河中
 若舍之西行则失山东矣又不能乘其隙魏人既举
 蠕蠕赫连旁无后忧然后致疾于我虽有智者不知
 所以为计矣
夏主定走保上邽魏取安定陇西(以吕祖谦标/目魏纪修)辛丑魏
卷三十六 第 32a 页 WYG0333-0514a.png
攻滑台(以魏/纪修)魏叔孙建都督冀青等四州军事(以通/鉴修)
酉魏主围夏主定于鹑觚原(以通/鉴修)十二月丁卯魏克夏
平凉取关中(以魏/纪修)宋到彦之王仲德下狱免官(以通/鉴修)
王昙首卒(以列/传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八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神麚四) (燕冯弘大兴元年/) (秦/)
(乞伏暮末永弘四年定凉沮渠蒙逊/义初元年 夏赫连 胜光四年)春正月壬午朔燕
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太兴本晋元帝年号
卷三十六 第 32b 页 WYG0333-0514b.png
宋檀道济救滑台丁酉大破魏师于寿张(以纪/传修)
 解题曰寿张今东平属县
夏取南安执秦王暮末以归杀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载记始国仁以晋太元十年僣位至暮末
 四世凡四十六载而灭(宋庠纪年通谱乞伏上距国/仁通乾归降姚兴复自立四)
 (十七/年矣)
二月辛酉魏取滑台(以吕祖谦/标目修)癸酉魏主还(以朱熹/纲目修)
檀道济军还丁丑青州刺史萧思话奔平昌(以本/纪修)
卷三十六 第 33a 页 WYG0333-0514c.png
 解题曰按宋书州郡志平昌郡魏文帝分城阳立今
 密州
夏六月夏主定击河西吐谷浑邀而执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七月魏请昏于宋自是聘使不绝(以吕祖谦/标目修)宋抚军长
史刘湛为太子詹事给事中参知政事(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九
月庚申魏特进光禄大夫崔浩为司徒(以本/纪修)癸亥魏以
河西王蒙逊为凉王(以本/纪修)
 解题曰北凉自是称凉
卷三十六 第 33b 页 WYG0333-0514d.png
壬申魏徵世胄名士(以朱熹纲目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本纪诏曰顷方夏未宁戎车屡驾今二寇摧
 殄将偃武修文理废职举逸民拔起幽穷延登隽乂
 昧旦思求想遇师辅虽殷宗之梦版筑罔以加也访
 诸有司咸称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
 颖勃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皆贤隽之胄冠
 冕州邦皆羽仪之用诗不云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
 天庶得其人任之政事共臻邕熙之化易曰我有好
卷三十六 第 34a 页 WYG0333-0515a.png
 爵吾与尔縻之如玄之比隐迹衡门不耀名誉者尽
 敕州郡以礼发遣遂徵玄等及州郡所遣至者数百
 人皆差次叙用明年高允同徵卢玄崔绰广宁燕崇
 常陟勃海高毗李歆博陵许堪京兆杜铨韦阖赵郡
 李诜李灵李遐太原张伟范阳祖迈祖侃中山刘策
 常山许琛西河宋宣燕郡刘遐河间邢颖勃海高济
 雁门李熙广平游雅博陵崔建西河宋愔长乐潘天
 符杜熙中山张纲上谷张诞雁门王道雅闵弼中山
卷三十六 第 34b 页 WYG0333-0515b.png
 郎苗上谷侯辩赵郡吕季才
冬十月戊寅魏崔浩更定律令(以魏/纪修)是岁凉改元(以通/鉴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蒙逊受魏凉州牧凉王之号
 故改元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九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延和元) (燕冯弘大兴二年/) (凉/)
(沮渠蒙逊/义和二年)春正月丙午魏尊保太后为皇太后立贵人
赫连氏为皇后子晃为皇太子改元(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魏书皇后传序太祖追尊祖妣皆从帝谥
卷三十六 第 35a 页 WYG0333-0515c.png
 为皇后始立中宫馀妾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
 品次世祖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椒房中式数等后
 庭渐已多矣又世祖高宗缘保母劬劳之恩并极尊
 崇之义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
 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
 御女视元士后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
 作司大监女侍中三官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
 女贤人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官视三品中才人供人
卷三十六 第 35b 页 WYG0333-0515d.png
 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春衣女酒女飨女
 食奚官女奴视五品
二月壬申吐谷浑送故夏主定于魏魏杀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晋书载记自勃勃至定凡二十有六载而
 亡(王容曰赫连三主二十五年匈奴左贤王刘毅之/子渊兴于汾晋而右贤王去罕之孙刘虎亦兴于)
 (北方渊之后既衷而虎之后/赫连勃勃浸盛至是亦灭矣)
夏六月戊寅宋彭城王义康改领扬州刺史(以本/纪修)宋分
青州置冀州(以吕祖谦/标目修)吐谷浑王慕瑰告捷于宋封为
卷三十六 第 36a 页 WYG0333-0516a.png
陇西王(以通/鉴修)庚寅魏主伐燕(以魏本/纪修)秋七月庚午宋以
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刘湛为领军将军(以本/纪修)宋妖贼赵
广反于蜀(以本/纪修)魏主围燕和龙取十部九月乙卯还(以/吕)
(祖谦标/目修)赵广推程道养为蜀王围成都(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程道养改元泰始宋庠纪年通谱泰始本晋
 武帝年号
冬十二月燕故太子崇以辽西降魏(以稽古/录修)宋益州参
军裴方明破赵广(以列/传修)
卷三十六 第 36b 页 WYG0333-0516b.png
 解题曰益州领蜀(宋成都府简普彭/三州怀安军之地)广汉(成都潼川/二府汉彭)
 (二州怀安/军之地)巴西(顺庆潼川二府阆巴蓬三/州广安石泉二军之地)梓橦(隆庆/潼川)
 (二府绵州石/泉军之地)遂宁(遂宁府普汉/二州之地)江阳(属眉/州)怀宁(属成/都府)
 宁蜀(潼川成都二府/茂隆二州之地)越巂(叙州巂/州之地)汶山(彭州永康/军之地)
 阴军(属汉/州)犍为(嘉定绍熙崇庆三府叙眉/资普隆五州长宁军之地)始康(属成/都府)
 晋熙(汉/州)晋原(崇庆嘉定二府黎邛/雅三州永康军之地)宋宁(属成/都府)安固(侨/置)
 南汉中(属汉/州)北阴平(属隆/庆州)武都(属同/庆府)新城(属潼/川府)南新
 巴(侨/置)南晋寿(属彭/州)宋兴(属成/都府)南宕渠(渠巴蓬达四州/广安军之地)
卷三十六 第 37a 页 WYG0333-0516c.png
 天水(侨/置)东江阳(属绍熙府资泸昌三州/长宁军富顺监之地)沈黎(黎州巂/州之地)
 郡二十九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延和二) (燕冯弘大兴三年/) (凉/)
(沮渠牧犍/永和元年)春二月庚午魏封冯崇为辽西王(以魏本/纪修)
裴方明击程道养大败走之(以通/鉴修)夏四月凉王蒙逊卒
子牧犍立改元魏封为河西王(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宋裴方
明军涪城赵广等奔散(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九月戊午魏封杨
难当为南秦王冬十一月丁未杨难当陷汉中(以吕祖/谦标目)
卷三十六 第 37b 页 WYG0333-0516d.png
(修/)
 解题曰杨难当改元建义宋庠纪年通谱建义本乞
 伏国仁年号汉中自晋建兴二年陷于李雄三十三
 年而复康宁元年陷于苻坚十三年而复义熙元年
 杨盛据之九年而复宋元嘉十年杨难当陷之未几
 而复梁天监四年元魏陷之三十一年而复承圣元
 年西魏复陷之历陈而不能复
十二月宋前临川内史谢灵运伏诛(以列/传修)
卷三十六 第 38a 页 WYG0333-0517a.png
 解题曰灵运家世为晋元勋屈身刘氏非其本心也
 观其诗云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又临终作诗云
 龚胜无馀生李业有终尽其意亦略可观矣广州之
 刑野史谓灵运舍司马协少子正寝酣笑不止文帝
 闻而𨼆之讽主者劾以渎货史皆没而不书馀见通
 鉴
魏立徐州于外黄(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外黄在今开封雍丘县东六十里
卷三十六 第 38b 页 WYG0333-0517b.png
甲戌(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一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延和三年) (燕冯弘大兴四年/)
(犍凉沮渠牧/ 永和二年)春二月丁卯魏宽徭赋(以魏本/纪修)宋梁南秦
二州刺史萧思话破杨难当闰三月复汉中(以通鉴/本纪修)
杀赫连昌(以吕祖谦/标目修)辛巳燕王弘称藩于魏(以朱熹/纲目修)
五月戊寅宋以沮渠牧犍为河西王(以本/纪修)六月辛亥魏
伐燕(以魏本/纪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二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延元年) (燕冯弘大兴五年/) (凉/)
(沮渠牧犍/永和三年)春正月己未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燕王弘称藩
卷三十六 第 39a 页 WYG0333-0517c.png
于宋癸酉诏封之(以本/纪修)甲申魏改元(以魏本/纪修)夏四月宋
加殷景仁中书令中护军(以通/鉴修)六月戊申魏伐燕(以魏/本纪)
(修/)宋大水赈恤禁酒(以南史/本纪修)冬宋禁擅铸佛像造塔寺
(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三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延二年) (燕冯弘大兴六年/) (凉/)
(沮渠牧犍/永和四年)春宋徵司空檀道济三月己未并其诸子杀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以讨谢晦之事观之文帝未必有杀道济之
卷三十六 第 39b 页 WYG0333-0517d.png
 心杀之者刘湛也事见通鉴
魏伐燕(以吕祖谦/标目修)杨难当称秦王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夏五
月乙卯燕王弘奔高丽(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跋以晋安帝义熙五年僣号至弘二世凡二
 十八载
秋七月魏伐杨难当九月走之(以吕祖谦/标目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四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延三年) (凉沮渠牧犍永和五年/)
夏四月赵广降宋(以通/鉴修)二月己丑魏诏吏民得告守令
卷三十六 第 40a 页 WYG0333-0518a.png
(以魏本/纪修)是岁西域十六国朝贡于魏(以魏本/纪修)
 解题曰按三国志注西戎傅汉初开西域道时有三
 十六国后分为五十馀建武以来更相吞灭今有二
 十从燉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
 门西出经婼羌转西越葱岭经悬度入大月氏为南
 道从玉门西出发都护并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
 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接兰转西诣龟兹至
 葱岭为中道从玉门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龙
卷三十六 第 40b 页 WYG0333-0518b.png
 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巳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
 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后魏西域传散骑侍郎董琬高
 明等出鄯善凡所经见及传闻太延中十六国分其
 地为四域自黄岭以东流沙以西为一域黄岭以西
 海曲以东为一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为一域两海
 之间水泽以南为一域内诸小渠长盖以百数其出
 西域本有二道后更为四出自玉门渡流沙西行二
 千里至鄯善为一道自玉门渡流沙北行二千二百
卷三十六 第 41a 页 WYG0333-0518c.png
 里至车师为一道从莎车南行一百里至葱岭葱岭
 西一千三百里至伽倍为一道自莎车西南五百里
 葱岭西南一千三百里至沙路为一道南史列传隋
 裴矩西域图记自燉煌至西海凡三道北道从伊吾
 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北流河至拂菻国
 达西海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鏺
 汗苏勒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安国穆国至波斯达
 西海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度葱岭又经
卷三十六 第 41b 页 WYG0333-0518d.png
 护密吐火罗挹□忛延漕国至北波罗门达西海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五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延四年) (凉沮渠牧犍永和六年/)
春三月癸未魏罢沙门年五十已下(以魏本/纪修)冯弘遣使
求迎于宋高丽杀之(以吕祖谦/标目修)秋七月魏主伐柔然(以/魏)
(纪传/修)冬十一月丁卯朔日有食之(以通/鉴修)十二月宋立玄
史文儒四学(以通/鉴修)宋主仁厚恭俭勤于为政百官久于
其职守宰皆六期四境晏安户口蕃息后之言治者称
元嘉焉(以通/鉴修)
卷三十六 第 42a 页 WYG0333-0519a.png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六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延五年) (凉沮渠牧犍永和七年/)
春正月庚寅宋彭城王义康为大将军领司徒(以本/纪修)
月杨保宗奔魏庚寅魏以为武都王守上邽(以魏/纪修)夏六
月甲辰魏主伐河西(以通/鉴修)秋九月丙戌魏拔姑臧河西
王牧犍降酒泉太守沮渠无讳奔燉煌(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载记蒙逊以晋安帝隆安元年称州牧义
 熙八年僣位元嘉十年死子为魏所擒合三十九载
 而灭王容曰匈奴之后兴于晋末惟赫连沮渠至是
卷三十六 第 42b 页 WYG0333-0519b.png
 灭矣五胡之后宋初尚有六国至是秦燕凉夏之地
 皆入于魏魏独盛矣
戊子柔然袭魏不克而还(以魏纪/传修)冬十月癸亥魏张掖
王秃发保周叛(以魏/纪修)十二月宋东宫置兵与羽林等(以/通)
(鉴/修)
 解题曰胡寅曰善养太子者使之近正人见正事闻
 正言凡异端诡道无自入焉否则汉武为戾园置博
 望苑而败矣太子之职舍问安侍膳守军监国馀无
卷三十六 第 43a 页 WYG0333-0519c.png
 事焉否则楚成为商臣置宫甲而败矣此二端前监
 甚明文帝皆犯之使太子延宾客盛兵卫是𨗳之于
 乱也薛季宣曰时北伐再败邑里萧条唯荆州尚存
 众卒十万帝深思所以制之乃更东宫之兵至与羽
 林相若不知一旦祸起于父子之间非独劭凶忍亦
 势之使然也事见通鉴
魏除田禁(以朱熹/纲目修)魏以凉州索敞为中书博士常爽为
河西右相时魏方尚武功贵游不以讲学为意敞勤于
卷三十六 第 43b 页 WYG0333-0519d.png
诱𨗳爽置馆教授儒风始振(以吕祖谦/标目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七年元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春三月沮渠无讳陷
魏酒泉遂寇张掖(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以/纪) 六月魏改元(以魏/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皇孙生故大赦改元
魏讨秃发保周杀之(以通/鉴修)秋七月丙申魏太后殂(通/鉴)
子宋皇后殂(以本/纪修)八月甲申沮渠无讳降于魏(以通/鉴修)
十月戊午宋诛刘湛父子及其党八人
卷三十六 第 44a 页 WYG0333-0520a.png
 解题曰按列传湛所生母亡伏甲于室以待上临吊
 谋又泄竟弗之幸十月诏收付廷尉馀见通鉴(刘湛/等结)
 (党欲排废殷景仁司徒掾沈演之雅仗正义与湛等/不同湛因谗之于义康尝因论事不合义康变色曰)
 (自今而后我不复相信演之与景仁素善尽/心于朝廷太祖甚嘉之以为尚书吏部郎)
彭城王义康罢为江州刺史镇豫章司空征北将军开
府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护军将
军殷景仁为扬州刺史十一月癸丑景仁卒(以本纪举/要历补遗)
(修/)十二月宋后军长史范煜吏部郎沈演之为左右卫
卷三十六 第 44b 页 WYG0333-0520b.png
将军后将军司马庾炳之为吏部郎参机密(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列传左卫将军范煜任参机密吏部尚书
 何尚之察其意趣异常白太祖宜出为广州若在内
 衅成不得不加鈇钺屡诛大臣有亏皇化上曰始诛
 刘湛等方欲超升后进煜事迹未彰便豫黜斥万方
 将谓卿等不能容才以我为信受谗说但使共知如
 此不忧致大变也馀见通鉴程颐易传曰姤初六系
 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姤阴始生而
卷三十六 第 45a 页 WYG0333-0520c.png
 将长之卦制之当于其微而未盛之时豕阴躁之物
 虽羸而在下然其心常在乎蹢躅而消阳止之以金
 柅而又系之使不得进则吉使之进而往则害阳见
 凶矣晔之事是也
是岁杨难当复称武都王(以吕祖谦/标目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八年二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春正月癸卯魏以沮
渠无讳为酒泉王(以通鉴/目录修)甲辰宋彭城王义康都督江
交广三州军事前龙骧参军扶令育諌赐死(以通鉴/目录修)
卷三十六 第 45b 页 WYG0333-0520d.png
四月魏伐酒泉冬十一月庚子拔之(以魏/纪修)杨难当寇蜀
十二月宋遣梁秦二州刺史刘真道将军裴方明讨之
(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州郡志梁州汉为益治广汉雒县魏立梁
 州治汉中江左于襄阳侨立李氏灭复旧谯纵刺史
 治魏兴纵灭治汉中苞中县元嘉十年治南郑领汉
 中(宋兴元府/洋州之地)魏兴(金均二/州之地)新兴(未/详)新城(襄阳府房/州之地)
 庸(金房二/州之地)晋寿(隆庆府利阆巴三/州大安军之地)华阳(兴元府/之地)新巴
卷三十六 第 46a 页 WYG0333-0521a.png
 (利州/之地)北巴西(未/详)北阴平(侨/置)南阴平(侨/置)巴渠(达州/之地)怀安
 (寄治/州下)宋熙(利阆/二州)白水(侨/置)南上洛(均州/之地)北上洛(金州/之地)
 康(金州/之地)南宕渠(侨/置)怀汉(未/详)郡二十秦州晋治天水冀
 县孝武寄治襄阳安帝在南郑领武都略阳安固西
 京兆南太原南安冯翊陇西始平金城安定天水西
 扶风北扶风(并侨/置)郡十四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十九年三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春正月甲申魏主至
道坛受符箓自是每帝即位行之(以魏/纪修)夏四月沮渠无
卷三十六 第 46b 页 WYG0333-0521b.png
讳据鄯善李皓孙宝据燉煌(以吕祖谦/标目修)五月庚寅宋刘
真道裴方明平仇池立扬保炽扬难当奔魏秋七月丙
寅魏救之(以吕祖谦/标目修)甲戌晦日有食之(本/纪)九月沮渠无
讳据高昌宋封为河西王(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甲申柔然
聘宋(以本/纪修)十二月丙申宋诏兖州修孔子庙(以本/纪修)魏封
李宝为燉煌公(以魏/纪修)宋雍州蛮叛(以通/鉴修)
 解题曰雍州晋孝武于襄阳侨立领襄阳(今襄/阳府)南阳
 (邓唐/二州)新野(襄阳邓州枣/阳信阳之地)顺阳(属邓/州)京兆(属襄/阳)始平(属/均)
卷三十六 第 47a 页 WYG0333-0521c.png
 (州/)扶风(襄阳光/化之地)南上洛(侨/置)河南(唐邓/枣阳)广平(邓唐光/化之地)
 成(属襄/阳)冯翊(属郢州/荆门)南天水(属襄/阳)建昌(未/详)华山(属襄/阳)
 北河南(属邓/州)弘农(未/详)郡十七(齐州郡志晋太元雍州/刺史始督秦州未有刺)
 (史隆安二年郭铨始为梁南秦州刺史元兴荆州都/督常督秦州梁州带南秦州义熙以氐王为北秦州)
 (刺史十四年置东秦州刺史永明郡国志秦州寄治/南郑不曰南北元嘉计偕荆州都督常督二秦梁南)
 (秦一刺史是则志所载/秦州为南秦氐为北秦)
魏杀尚书李顺(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魏书南史列传世祖将讨赫连昌谓崔浩
卷三十六 第 47b 页 WYG0333-0521d.png
 曰朕前北征李顺献策数事实合经略大计今欲使
 总摄前驱之事卿以为如何浩曰顺智足周务然性
 果于去就不可专委乃止沮渠蒙逊内附世祖欲精
 简行人崔浩曰李顺即其人也以为太常策拜蒙逊
 使还世祖问蒙逊往复辞及其政得失顺曰蒙逊不
 复周矣既而蒙逊死宠待弥厚政之巨细无所不参
 浩恶之顺使凉州十有二返世祖称其能而蒙逊数
 与顺游晏颇有悖言恐顺泄之以金宝纳顺怀中故
卷三十六 第 48a 页 WYG0333-0522a.png
 蒙逊罪衅不闻浩知之密言于世祖未之信太延三
 年顺复使凉州及还世祖问以将平河右计顺以民
 劳既久不可频动从之五年议征凉州顺以凉州乏
 水草与浩廷诤世祖从浩议及至姑臧甚丰水草世
 祖谓浩曰卿昔所言今果验矣浩曰臣之所言虚实
 皆如此类犹以宠旧未加其罪诏顺差次群臣赐以
 爵位顺颇受纳品第不平凉州人发其事浩又毁之
 云顺不忠若是反言臣谗之于陛下世祖大怒遂刑
卷三十六 第 48b 页 WYG0333-0522b.png
 之于城西后数年浩诛世祖谓其从父弟孝伯曰卿
 兄虽误国朕意亦未便至此由浩谮毁朕忿遂盛杀
 卿兄者浩也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年四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春二月魏取仇池(以/吕)
(祖谦标/目修)夏四月魏杀杨保宗杨文德自号仇池公(以魏/纪修)
六月庚寅魏复民赀赋三年(以魏/纪修)秋七月癸丑宋以杨
文德为武都王(以本/纪修)甲子宋杀前雍州刺史刘真道梁
南秦二州刺史裴方明(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三十六 第 49a 页 WYG0333-0522c.png
 解题曰按索虏傅魏主焘与太祖书曰彼前使裴方
 明取仇池既得疾其勇功不能容有臣如此尚杀之
 乌得与我校耶前日檀道济之死魏既有吴子辈不
 足惮之言今又杀裴方明以快敌人之心借曰藏匿
 金宝罪在不贷独无议功之法乎欲图中原乃先自
 废其人此所以召饮江之祸也事见通鉴
九月魏主袭柔然(以魏/纪修)冬十一月宋将军姜道盛及杨
文德攻魏败绩(以本/纪修)甲子魏诏太子晃总百揆功臣归
卷三十六 第 49b 页 WYG0333-0522d.png
(以魏/纪修)
甲申(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一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五)春正月戊申魏禁私
养沙门巫觋(以魏/纪修)庚戌魏诏王公已下子诣太学百工
驺卒之子不听私立学校(以魏/纪修)二月己丑宋江夏王义
恭为太尉领司徒(以本/纪修)夏六月宋大水(以宋书五/行志修)沮渠
无讳卒弟安周立(以通鉴/目录修)魏罢胡神祀(以通/鉴修)秋八月戊
辰宋以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为征北大
将军开府南兖州刺史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南谯王
卷三十六 第 50a 页 WYG0333-0523a.png
义宣为车骑将军荆州刺史(以本/纪修)魏伐吐谷浑其王奔
白兰(以吕祖谦/标目修)冬十月宋徙兖州镇须昌冀州镇历下
(以通/鉴修)
 解题曰今济南府历城县齐历下城也
是岁李宝朝于魏魏留之(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二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六)春正月辛卯朔宋始
用元嘉历(本/纪)壬辰宋以抚军将军南豫州刺史武陵王
骏为雍州刺史(以本/纪修)
卷三十六 第 50b 页 WYG0333-0523b.png
 解题曰按本纪自晋江左以来襄阳未有皇子重镇
 时帝欲经略关河故有此授列传二十三年何承天
 上表称去岁三王出镇思振远图则武陵南谯衡阳
 之出镇皆伐魏之张本也馀见通鉴
二月魏诏中书以经义决疑狱(以本/纪修)夏四月魏击吐谷
(以魏/纪修)魏伐鄯善(以魏/纪修)六月戊子朔日有食之(通鉴/目录)
罢南豫州入豫州辛亥南豫州刺史南平王铄为豫州
刺史(以本/纪修)秋七月宋平群蛮(以通/鉴修)八月壬辰鄯善降魏
卷三十六 第 51a 页 WYG0333-0523c.png
西域复通(以吕祖谦/标目修)吐谷浑王走据于阗(以吕祖谦/标目修)
月魏卢冰胡盖吴反于杏城河东薛永宗聚众应之冬
十一月庚午魏讨之(以吕祖谦/标目修)魏掠宋青徐民以实河
(以吕祖谦/标目修)癸未魏主西狩(以通/鉴修)十二月乙未宋太子
詹事范晔等谋反伏诛丁酉废彭城王义康为庶人徙
安城(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宋始备郊庙之乐(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三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七)春正月魏主平薛永
宗二月丙戌至长安诸将大破盖吴宋救之(以通/鉴修)宋遣
卷三十六 第 51b 页 WYG0333-0523d.png
交州兵讨林邑(以通/鉴修)三月魏坑沙门(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释老志下诏曰昔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
 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夸
 诞大言不本人情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
 盛五服之内鞠为丘墟朕欲一切荡除胡神灭其踪
 迹问今胡神共言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
 吕伯疆之徒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
 皆非真实盖大奸之魁也馀见通鉴及咸通十四年
卷三十六 第 52a 页 WYG0333-0524a.png
 解题
魏攻宋兖豫青冀州(以本/纪修)夏五月宋破林邑(以吕祖谦/标目修)
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本/纪)甲申魏筑塞围(以魏/纪修)秋八月
魏盖吴伏诛(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宋大有年(以本/纪修)宋立玄武
湖筑景阳山(以本/纪修)时宋王谢族盛北人晚渡者以伧荒
目之不得践清涂(以吕祖谦/标目修)吐谷浑复还旧土(以吕祖/谦标目)
(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四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八)春三月魏杀沮渠牧
卷三十六 第 52b 页 WYG0333-0524b.png
(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宋铸当两大钱(以本/纪修)冬十月壬午
宋胡诞世据豫章反讨平之(以本/纪修)十二月杨文德据葭
芦五郡氐应之(以魏/纪修)
 解题曰葭芦今文州曲水县卢北故城是也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五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九)春正月魏击杨文德
文德奔汉中(以魏纪/宋传修)二月魏山东饥罢塞围作(以魏/纪修)
二月宋吏部尚书庾炳之免(以本/纪修)夏四月乙卯宋加抚
军将军武陵王骏为徐州刺史(以本/纪修)
卷三十六 第 53a 页 WYG0333-0524c.png
 解题曰按列传王玄谟领汝阴太守时虏攻陷滑台
 执朱修之玄谟上疏曰王途始开随复沦塞非惟天
 时抑亦人事虎牢滑台岂惟将之不良抑亦本之不
 固本之不固皆由民惮远役臣请以西阳之鲁阳襄
 阳之南乡发甲卒分为两道直趣淆渑征士无远徭
 之思吏士有屡休之歌若欲以东国之众经营宋洛
 道途既远独克实难玄谟每陈北征之策上谓殷景
 仁曰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意后为彭城太
卷三十六 第 53b 页 WYG0333-0524d.png
 守上表以彭城要兼水陆请以皇子抚临州事乃以
 孝武出镇事见通鉴按州郡志徐州后汉治东海郯
 县魏晋宋治彭城明帝侨立治钟离泰豫移治朐山
 元徽分南兖州之钟离豫州之马头秦郡之谷孰历
 阳之酂立新昌郡徐州还治钟离旧领彭城(今属/徐州)
 (属徐宿/亳三州)下邳(属宿泗二/州及淮阳)兰陵(属沂/州)淮阳(属泗州淮/阳涟水)
 海(属沂海/二州)东莞(属密沂/二州)东安(属沂/州)琅邪(属沂/州)阳平(侨/置)
 济阴(宋属兴仁府淮/阳广济二军)北济阴(属兴仁府/徐单二州)郡十二钟离
卷三十六 第 54a 页 WYG0333-0525a.png
 (今属/濠州)马头(属濠/州)新昌郡(属滁/州)
五月己卯宋罢大钱(本/纪)秋九月魏击焉耆大破之(以/吕)
(祖谦标/目修)冬十二月魏主伐柔然(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六年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十)春正月甲戌魏主复
伐柔然走之(魏/纪)秋七月辛未宋以南徐州刺史广陵王
诞为雍州刺史罢江州军府配雍州湘州入台租税给
襄阳以广其资力(以吕祖谦/标目修)九月魏主伐柔然大获柔
然自是不敢犯塞(以魏纪/传修)冬十月癸卯彗星入太微(宋/天)
卷三十六 第 54b 页 WYG0333-0525b.png
(文/志)宋雍州蛮反(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七年一年/魏世祖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十)春正月乙酉魏主
如洛阳(以魏/纪修)宋雍州蛮降(以通/鉴修)二月魏大治宫室(以魏/纪修)
魏主寇宋围悬瓠(以吕祖谦/标目修)三月宋减百官俸(以吕祖/谦标目)
(修/)夏四月魏主还(以通/鉴修)宋以左卫将军江湛为吏部尚
(以通/鉴修)六月己亥魏崔浩坐史事夷五族(以魏纪/传修)秋七
月庚午宋遣青冀二州刺史萧斌等伐魏江夏王义恭
次彭城统诸军(以纪/传修)宋贷富民赀(以通/鉴修)乙亥魏碻磝戍
卷三十六 第 55a 页 WYG0333-0525c.png
走宋将军王玄谟围滑台冬闰十月乙丑魏主渡河玄
谟走碻磝魏主至东平萧斌退保历城(以吕祖谦/标目修)辛未
宋随王诞遣军克魏弘农十一月甲午克陜城至潼关
而还(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水经注开山图曰冲山在函谷山西南水
 东注历涧东北出谓之开方口宋将军鲁方平薛安
 都等与柳元景北入军次方伯堆者即方伯所筑也
 又东北径邑川城南在函谷关南七里又东北流径
卷三十六 第 55b 页 WYG0333-0525d.png
 故丘亭是安都军所从城也馀见通鉴
魏拔悬瓠癸卯杀宋将军刘康祖于尉武(以本/纪修)
 解题曰宋书刘康祖传尉武去寿阳数十里馀见通
 鉴(魏列传永昌王仁出汝阴济淮康祖屯尉武亭以/邀军路师人患之元崙曰风劲推草车乘风纵火)
 (以精兵乘之破/之必矣斩康祖)
魏主攻彭城不克十二月庚午至瓜步请昏于宋宋报
(以通/鉴修)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八年/魏世祖太武皇帝正平元年)春正月丁亥魏退师(以/吕)
卷三十六 第 56a 页 WYG0333-0526a.png
(祖谦标/目修)宋杀庶人义康(以通鉴/目录修)宋王玄谟还历城魏取
碻磝(以吕祖谦/标目修)魏主攻盱眙将军臧质却之二月丙辰
至彭城江夏王义恭遣兵追之不及时南兖徐兖豫青
冀州杀掠无馀邑里萧条元嘉之政衰矣(以通鉴及/稽古录修)
江夏王义恭降为骠骑将军开府镇军将军武陵王骏
为北中郎将三月庚子以辅国将军臧质为雍州刺史
(以本/纪修)夏四月魏荆州刺史鲁爽及其弟秀归宋(以本/纪修)
月彗星入太微逼帝座(天文/志修)
卷三十六 第 56b 页 WYG0333-0526b.png
 解题曰按宋书天文志彗星见卷舌入太微逼帝座
 犯上相拂屏出端门灭翼轸
六月壬戌宋南兖州刺史武陵王骏都督江州荆州之
江夏豫州四郡军事江州刺史(以本/纪修)魏改元(以吕祖谦/标目修)
魏更定律令(以通/鉴修)魏中常侍宗爱谮太子晃以忧卒(以/吕)
(祖谦标/目修)秋七月宋萧斌王玄谟免官(以通/鉴修)冬十月宋聘
魏魏报之(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二月宋吏部郎中王僧绰为侍
(以通/鉴修)
卷三十六 第 57a 页 WYG0333-0526c.png
 解题曰按列传殷景仁与王华王昙首刘湛四人为
 侍中皆以风力局干冠冕一时谢弘微与华等五臣
 参预机密湛诛景仁卒委任沈演之庾炳之范煜等
 后又有江湛何瑀之煜诛炳之免演之瑀之卒江湛
 为吏部尚书与徐湛之并居权要元嘉末太祖颇以
 后事为念以王僧绰年少欲大相付托朝政大小皆
 与参焉观帝所委任如此则元嘉之治大略可想矣
(宋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九年元年/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浚兴安)春二月甲寅魏宗
卷三十六 第 57b 页 WYG0333-0526d.png
爱弑其主焘杀东平王翰迎立南安王余改元永平尊
皇后为皇太后爱为宰相专政(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六月己酉
宋遣将军萧思话等三道伐魏(以本/纪修)秋七月宋太子劭
征北将军开府始兴王浚巫蛊事发赦不诛(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而文帝犹豫不断以稔
 大祸由辩之不早也事见通鉴
八月宋萧思话攻碻磝不克丁卯退屯历城(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文帝凡三用大师于魏到彦之之出魏人至
卷三十六 第 58a 页 WYG0333-0527a.png
 摄四镇以相避虽其计叵测然是时虏之得河南尚
 新守备未固犹有畏惧之心也暨王玄谟之出则相
 去二十年矣虏方席其灭夏灭凉灭燕之馀威非前
 比也故当时仅能取碻磝而力屈于滑台适以召饮
 江之耻耳及今年之役盖因魏主焘之死欲乘丧以
 取偿然轻举妄动虽碻磝亦不可复得力愈用而愈
 屈文帝曷亦奠而后发也哉事见通鉴
九月宋冠军司马柳元景至潼关司州刺史鲁爽攻虎
卷三十六 第 58b 页 WYG0333-0527b.png
牢皆还(以本纪/通鉴修)
 解题曰王玄谟之伐魏也柳元景辈取弘农潼关关
 中响应及萧思话之再行也元景亦进据洪关然无
 损于魏者以玄谟思话之无功也使元景败于关陜
 当无害于玄谟思话玄谟思话败则元景无能为矣
 势之缓急轻重异也事见通鉴
冬十月丙午朔魏宗爱弑其主余羽林郎中刘尼等诛
爱迎皇孙浚即皇帝位改元追尊父妣为帝后保母为
卷三十六 第 59a 页 WYG0333-0527c.png
保太后(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不俟踰年而改元
宋西阳蛮反(以通/鉴修)十二月乙卯魏复佛法(吕祖谦/标目)魏用
玄始历(以魏/纪修)
 
 
 
 
卷三十六 第 59b 页 WYG0333-0527d.png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