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333-03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四   明 王祎 撰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元年(吴归命侯/甘露元年)
 解题曰论三国之正统者以魏受汉禅则推而属之
 魏以蜀为汉裔则推而属之蜀以其莫相统一故以
 无统之例书之以及晋武既受魏禅而蜀汉亦以前
 年亡于是天下之统复合故自泰始元年复大书之
 明正统也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333-0348d.png
春三月吴聘魏(以通/鉴修)夏四月吴改元(以吴/志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甘露汉宣魏高贵乡公年号
 蒋陵甘露降故改元
五月魏晋王昭用天子冕旒旌旗(以魏/志修)秋七月吴弑景
皇后寻杀其二子(吴/志)八月辛卯魏晋王昭薨太子炎嗣
(魏/志)冬吴徙都武昌(吴/志)
 解题曰按诸葛恪尝治武昌宫杜预亦虑孙皓怖而
 生计徙都武昌聚大船于夏口则皓之徙都未为失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333-0349a.png
 计当时谋国如陆抗乃不及此何耶然人心之去吴
 已甚纵得地利亦岂足恃哉事见通鉴
十二月丙寅魏晋王炎自即皇帝位改元国号晋丁卯
废魏主为陈留王迁之于邺(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刘羲叟长历置闰在十二月则前十二月/不应有丙寅考之魏志本纪闰九月则十二)
 (月乃长历之/闰十二月也)魏亡上距黄初之元共五帝四十六年
 (相台志魏虽徙都洛阳而七庙犹在邺及晋受魏禅/奉魏帝为陈留王舍馆于邺时魏之宗室与豪猾之)
 (民四方杂处于是建安北平北镇北将军之号命高/泰王泰高阳王桂赵王伦梁王彤河间王颙成都王)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333-0349b.png
 (颖镇邺始则强干弱枝终焉诸王席势侵陵卒致石/超肆凶嵇绍死难遂成元海石勒之窃㩀皆本乎邺)
 (都所㩀/之非也)
追尊祖考妣已下为帝后尊太妃玉氏曰皇太后(以本/纪修)
惩魏氏孤立之敝封叔祖父孚等二十七人为王授以
职任(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按职官志本纪王置传友文学改太守为内
 史省相及仆有即中令中尉大农为三卿馀有差封
 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333-0349c.png
 王胄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彤为梁王伦为琅邪王
 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馀见通鉴叶适
 曰晋武惩创魏氏尊任宗室付授乖缪开路屠戮转
 则数四而盗贼诸胡乘之譬如无病之人既服毒药
 自当致死所以犹未尽亡灭者帝素宽厚未至得罪
 于民尔不然则晋之馀号安能尚存耶
以骠骑将军石苞为大司马太保郑冲为太傅太尉王
祥为太保晋国丞相何曾为太尉馀增封爵有差(以本/纪修)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333-0349d.png
戊辰诏出御府珠玉赐王公(以本/纪修)以太傅安平王孚为
太宰车骑将军陈骞为大将军与司徒司空凡八公(以/纪)
(志/修)
 解题曰太师太傅太保则古之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则汉魏之所谓三公而其外又置大司马大将军也
 太师改为太宰避讳也晋志曰八公同辰攀云附翼
 者也惟无丞相焉其后为之者非复寻常人臣之职
 (杜佑通典云魏吴蜀多依汉制晋氏大抵略同今以/职官志考之太宰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左右光禄大)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333-0350a.png
 (夫光禄大夫开府位从公者为文官公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都护镇军中军)
 (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大将军开府位从/公者为武官公特进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录尚)
 (书事尚书令仆射列曹尚书左右丞尚书郎三十五/曹侍中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给事中通直散骑)
 (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奉朝请中书监令中/书侍郎中书舍人通事舍人秘书监著作郎佐郎太)
 (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大后三卿大长秋皆为列卿自少府已上)
 (皆有属官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治书侍御史之属/司𨽻校尉谒者仆射都水使者中领军护军将军左)
 (右卫将军骁骑游击将军左右前后军将军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校尉太子太傅少傅詹事中庶子)
 (中舍人庶子舍人洗马家令仆左右卫率王置传友/郎中令中尉大农之属州置刺史别驾郡县置守令)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333-0350b.png
 (四中郎将或领刺/史或持节为之)
赦王凌邓艾家除魏宗室禁锢罢将吏质任(以本/纪修)初置
諌官(以本/纪修)侍中荀勖为中书监(以列/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二年(吴归命侯/宝鼎元年)春正月丁亥庙祭
七室(以纪/志修)丙午立皇后杨氏(以本/纪修)郊祀除五帝座(以礼/乐志)
(修/)
 解题曰群臣议五帝即天地王气时异故殊其号虽
 名有五其实一神明堂南郊宜除五帝之座五郊改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333-0350c.png
 五精之号皆同称昊天上帝各设一座而已馀见通
 鉴(新唐史礼乐志礼曰以禋祀昊天上帝此天也郑/玄以为天皇太帝者北辰耀魄宝也又曰兆五帝)
 (于四郊此五行精气之神也郑玄以为青帝威灵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矩黑帝叶光纪)
 (者五天也由是有六天之说显庆二年许敬宗等议/曰六天出于纬书南郊圆丘一也而玄以为二郊及)
 (明堂本以祭天而玄皆以为祭太微五帝传曰凡祀/启蛰而郊郊而后耕故郊祀后稷以祈农事而玄谓)
 (周祭感帝配以后稷因而祈谷皆谬论也由是尽黜/玄说宋祁曰孝经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
 (天又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周颂我将曰祀文王也我将我享维牛维羊维天)
 (其右之孝经言配天而后言上帝诗当言曰帝右而/云天右是天为上帝上帝为天互文以见义也近孙)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333-0350d.png
 (奭建言天虽一神以其至尊故有多名亦犹人君称/王皇后辟天王天子皇帝臣民曰陛下曰太官曰上)
 (各随德义而称天帝之神分王五时谓之五帝非五/帝各一神也号昊天者以其元气魁然乘五行上气)
 (普临万物因时显功人强以名故春曰青/帝夏曰赤帝犹春为苍天冬为玄天耳)
二月除汉宗室禁锢(以举要历/补遗修)三月戊戌吴遣使来吊
祭既而复绝(以本纪及/吴传修)吴杀散骑常侍王蕃(以吴/志修)秋七
月丙午晦日有食之(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通鉴作六月丙午晦考之刘羲叟长历七
 月丁丑朔则六月晦非丙午通鉴目录云本志七月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333-0351a.png
 丙午晦食今从之
八月吴改元(以吴/传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八月所在言得大鼎故改元
帝以疏素终丧(以纪/传修)吴陆凯万彧为左右丞相(以吴/传修)
十月丙午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十一月并圆方丘于南北
(以吕祖谦/标目修)十二月吴还都建业(以吕祖谦/标目修)散骑常侍
傅玄论虚诞(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帝初即位广纳直言开不讳之路散骑常侍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333-0351b.png
 傅玄皇甫陶共掌谏职(按晋志文帝合散骑于中常/侍谓之散骑常侍掌规諌不)
 (典事自司马懿父子攘劫专擅諌/路殆阂塞矣至是始稍还其职耳)玄上疏曰臣闻先
 王之临天下也道化隆于上清议行于下近者魏武
 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
 其后纲维不摄而虚无放诞之论盈于朝野使天下
 无复清议今陛下龙兴受禅惟未举清远有礼之臣
 以敦风节未退虚鄙以惩不恪臣是以犹敢有言诏
 报使玄草诏进之玄复上疏曰臣闻舜举五臣无为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333-0351c.png
 而化用人得其要也典谟曰无旷庶官诸有疾病满
 百日不差宜令去职臣不废职于朝国无旷官之累
 臣闻先王分士农工商以经国制事各一其业而殊
 其务自士以上子弟为之立学校以教之选明师以
 训之各随其才而用之农以丰其食工以足其器商
 贾以通其货故虽天下之大无有一人游手汉魏不
 定其分百官子弟不脩经艺而务交游未知莅事而
 坐享天禄农工之业多废或逐淫利而离其事今散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333-0351d.png
 官众而学校未设游手多而亲农者少工器不尽其
 宜臣以为亟定其制通计天下若干人为士足以副在
 官之吏若干人为农三年足有一年之储若干人为
 工足其器用若干人为商贾足以通货而已前皇甫
 陶上事今文武之官既众而拜赐不在职者人多加
 以服役为兵不得耕稼当农者之半南面食禄者参
 倍于前使冗散之官农而收其租税家其实而天下
 之谷可以无乏矣计文武之官足为副贰者使学馀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333-0352a.png
 皆归之于农若百工商贾有长者亦归之农务农若
 此何有不赡乎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三年(吴归命侯/宝鼎二年)春正月丁卯立子
衷为皇太子下诏不赦(以本/纪修)
 解题曰叶适曰武帝时大议论惠帝定嗣一也贾后
 为冢妇二也贾充荀勖进退三也齐王攸去留四也
 晋之治乱虽在此四者然不过一本昔周子有兄而
 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惠之无慧帝自知之而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333-0352b.png
 终不决者恃悯怀尔又明见充女不可然竟纳为妇
 以成悯怀之酷实勖辈弥缝其间末年恐攸挟众望
 夺嫡又为逐之以速其毙原于一事之差故四事无
 不然遂至举天下弃之惜哉事见通鉴
二月戊寅令二千石终三年丧(以本/纪修)司𨽻校尉李熹劾
故立进令刘友前尚书山涛等占官稻田友伏诛涛等
勿问(以列/传修)以李熹为太子太傅徵犍为李密为洗马不
(以纪/传修)吴万彧镇巴丘(以吴/传修)夏六月吴作昭明宫(以吕/祖谦)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333-0352c.png
(标目/修)
 解题曰按太康三年地记昭明宫方五百丈吴立云
 昭明在太初之东宫苑记在东宫城前路南
秋九月甲申增吏俸(以纪/传修)禁星气纤纬之学(以吕祖谦/标目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四年(吴归命侯/宝鼎三年)春正月丙戌律令
成帝自临讲(以本/纪修)诏河南尹杜预立考课之法不果行
(以列/传修)丁亥帝耕籍田(以本/纪修)
 解题曰是时江南未平朝廷厉精于稼穑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333-0352d.png
三月戊子皇太后王氏崩帝遵素三年(以本/纪修)秋七月太山
石崩众星流如雨而陨(以纪/传修)九月大水(以本/纪修)冬十月吴袭
江夏襄阳不克而还(以吴/传修)交趾太守杨稷大破吴兵(以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五年(吴归命侯/建衡元年)春正月吴主立子
瑾为太子(以吴/传修)二月分雍凉梁州置秦州以荆州刺史
胡烈为刺史镇抚鲜卑降者(以纪/传修)
 解题曰傅玄疏曰胡夷兽心鲜卑最甚邓艾苟取一
 时之利使鲜卑数万散于人间此必为害之势也胡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333-0353a.png
 烈素有恩信于四方今烈往诸胡必且消弭然兽心
 难保恐胡虏东入安定西赴武威外名为降可动复
 动此二郡非烈所制则恶胡有窟冗浮游之地宜更
 置一郡于高平川因安定西州都尉募乐徙民以充
 之以通北道渐以实边详议此二郡及新置郡皆使
 并属秦州烈得专禦边之宜馀见通鉴雍州统郡国
 七京兆(宋京兆府/华州之地)冯翊(同耀华丹四州/河中府之地)扶风(凤翔京/兆二府)
 (陇耀醴三/州之地)安定(泾渭邠原四州怀德/镇戍德顺三军之地)北地(耀坊二/州之地)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333-0353b.png
 平(京兆凤翔二/府醴州之地)新平(凤翔府邠醴/二州之地)凉州统郡八金城
 (宋河兰廓凉/盐五州之地)西平(西宁乐肃/三州之地)武威(唐凉州/之地)张掖(甘州/之地)
 酒泉(甘肃一/州之地)敦煌(瓜沙西伊肃/五州之地)西海(甘州/之地)西郡(甘州/删丹)
 (县之/地)梁州统郡八汉中(宋兴元府/洋州之地)梓潼(隆庆潼川二/府绵利阆巴)
 (四州大安/军之地)广汉(遂宁潼川二府/汉晋二州之地)新都(成都府汉彭二/州怀安军之地)
 涪陵(涪思黔三/州之地)(重庆府合忠普昌五涪六州/南平广安梁山三军之地)巴西
 (潼川顺庆二府巴渠阆/蓬达五州广安军之地)巴东(夔万开施忠五/州梁山军之地)秦州统
 郡六陇西(宋熙兰巩西/和四州之地)南安(巩州/之地)天水(秦西和二州/天水军之地)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333-0353c.png
 略阳(秦西和二/州之地)武都(同庆府凤阶沔/西和四州之地)阴平(文龙州/之地)
大水(以本/纪修)以尚书左仆射羊祐都督荆州军事征东大
将军卫瓘都督青州军事镇东大将军王胄都督徐州
军事(以本/纪修)
 解题曰为灭吴之张本也荆州统郡国二十二江夏
 (宋德安府随郢复三州信/阳汉阳荆门三军之地)南郡(江陵府复州/荆门军之地)襄阳(襄/阳)
 (府峡州荆/门路之地)顺阳(邓均二州光/化军之地)义阳(襄阳府随邓唐三/州信阳枣阳二军)
 (之/地)新城(襄阳府均房/二州之地)魏兴(金洋均三/州之地)上庸(房均金三/州之地)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333-0353d.png
 建平(归施夔三州/大宁监之地)宜都(峡归施三/州之也)南平(江陵府澧岳/二州之地)
 武陵(常德府辰沅靖/丰四州之地)天门(澧州/之地)长沙(潭岳鄂三/州之地)衡阳
 (宝庆常德二府/衡潭二州之地)湘东(潭衡二/州之地)零陵(静江府永道/全三州之地)邵陵
 (宝庆府靖州/武冈军之地)桂阳(柳衡二州桂/阳军之地)武昌(鄂江二州兴/国军之地)
 成郡(袁吉二州临/江军之地)南阳国(邓唐汝三/州之地)青州统郡国六
 齐国(宋青州/之地)济南郡(济南府潍莱/二州之地)乐安国(济南府淄/青博三州)
 (之/地)城阳(密沂潍莱/四州之地)东莱国(登莱二/州之地)长广郡(莱邓二/州之地)
 州领郡国七彭城(宋徐沂二州/淮阳军之地)下邳(宿泗二州淮/阳军之地)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333-0354a.png
 莞(沂密青潍/四州之地)广陵(扬泰通真淮安五州/宝应高邮二军之地)临淮(泗真淮/安三州)
 (招信淮阳高邮/涟水四军之地)琅琊国(沂密二/州之地)
己未录用蜀臣子孙(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地震(以本/纪修)秋九
月有星孛于紫宫(以本/纪修)冬十月吴改元(以吴/传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历家以斗杓衡所建为四时
 之纪疑取斯义
吴陆凯卒(以吴/传修)吴击交趾(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六年(吴归命侯/建衡二年)春正月吴万彧还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333-0354b.png
建康(以吴/传修)夏四月吴镇军大将军陆抗都督诸军镇乐
(以吴/传修)
 解题曰拜抗都督信陵(宋书志孙休永安三年分宜/都立信陵县梁以巴东县为)
 (信陵/郡)西陵(今峡州/夷陵县)夷道(峡州宜/都县)乐乡(江陵府松滋县/东七十里江)
 (与江陵/县境接)公安诸军事治乐乡
六月戊午胡烈讨鲜卑秃发树机能败死(以本/纪修)
 解题曰南凉之先也
冬十一月立子柬为王(以本/纪修)吴夏口督孙秀来奔(以通/鉴修)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333-0354c.png
以越骑校尉冯紞为左卫将军(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晋宋官志领军将军掌内军魏武帝置主
 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武帝使中军将军统二卫前
 后左右骁卫等七军营罢置北军中候永嘉改中领
 军护军将军掌外军左卫右卫二卫将军掌宿卫营
 兵文帝初置中卫及卫武帝分为左右卫骁骑游击
 将军为六军左右前后军为四军屯骑步兵越骑长
 水射声等校尉为五校二卫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333-0354d.png
 三部司马左卫熊渠虎贲右卫佽飞虎贲二卫各五
 部督其命中虎贲骁骑游击各领之又置虎贲羽林
 上骑异力四部并命中为五督更制殿中将军中郎
 校尉司马陈协有才用蜀破后令协受诸葛亮围阵
 用兵倚仗之法又甲乙校摽帜之制(通典魏晋江右/领护各领营兵)
 (江左领军不复别置营护军犹有营宋领军将军掌/内军护军将军掌外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梁)
 (领军将军管天下兵/要谓之禁司陈因之)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七年(吴归命侯/建衡三年)春正月匈奴右贤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333-0355a.png
土刘猛叛(以通鉴/目录修)
 解题曰按载记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妻冒顿约为
 兄弟故其子孙冒姓刘氏中平中单于羌渠使子于
 扶罗将兵助汉平黄巾留汉自立为单于寇掠太原
 河东屯于河内于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于扶罗子
 豹为左贤王即渊(本文作/元海)之父魏武分其众为五部
 以豹为左部帅其馀部帅皆以刘氏为之㩀此则匈
 奴自前汉已冒刘姓通鉴云魏武居五部于并州与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333-0355b.png
 中国民杂居自谓汉氏外孙因改刘氏岂载记有未
 足㩀耶
吴主举兵西上遇大雪而还(以吴/传修)夏四月凉州刺史牵
弘讨北地叛胡胡与树机能围之杀弘(以本/纪修)五月立子
宪为王(以本/纪修)秋七月癸酉以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
充都督秦凉军事既而留行(以纪/传修)
 解题曰先是羊祜密启留充及是帝以语充充谢祜
 曰始知君长者馀见通鉴李寿曰帝忧关辅而任恺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333-0355c.png
 庾纯得成其去佞之谋殆天祐晋假手以除其祸乱
 之根也而祜排群议削藁飞奏以留充充既留而晋
 无以存矣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祜不得不执其咎也
吴平交趾以苍梧太守陶璜为交州牧(以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交州统郡七合浦(宋廉宜邕柳容高雷琼郁/林九州南宁万安吉阳三)
 (军之/地)交趾(安南都护府爱/陆杨三州之地)新昌(峰州/之地)武平(安南都护/府峰武安)
 (二州/之地)九真(爱福禄三/州之地)九德(驩演爱长/四州之地)日南郡(安南府/武安州)
 (之/地)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333-0355d.png
八月分益州南中四郡置宁州(以通/鉴修)
 解题曰益州统郡八蜀(宋成都崇庆二府隆邛/彭三州永康军之地)犍为
 (嘉定崇庆二府眉简叙资隆/普六州长宁怀安二军之地)汶山(茂彭威翼当悉静/恭八州石泉永康)
 (二军/之地)汉嘉(嘉定府黎雅/巂三州之地)江阳(绍熙府泸昌资三州/长宁军富顺监之地)
 提(叙州长宁/军之地)越巂(黎州巂/州之地)牂柯(黔珍靖施融思六/州南平军之地)
 州统郡四云南(宋叙姚二/州之地)兴古(叙巂黔三/州之地)建宁(黔叙/姚三)
 (州长宁/军之地)永昌(叙巂姚三/州之地)
冬十月丁丑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十一月刘猛寇并州(以/通)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333-0356a.png
(鉴/修)
 解题曰并州统郡国六大原(宋大原府辽/汾二州之地)西河(平阳/府汾)
 (石三州晋宁威/胜二军之地)上党(隆德平阳二府辽泽/二海平定军之地)雁门(代云/朔三)
 (州之/地)新兴(忻宪岚代丰六州岢岚宁/化火山保德四军之地)乐平(太原府辽/州平定军)
 (之/地)
荀勖等请以贾充女为太子妃充复留(以吕祖谦/标目修)是岁
安乐思公刘禅卒(以蜀/志修)吴改明年元(以吴/志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吴志前年西苑言凤凰集故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333-0356b.png
 改元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八年(吴归命侯/凤凰元年)春正月刘猛败死
(以本/纪修)夏益州杀刺史广汉太守王浚讨平之以浚为刺
(以纪/传修)秋七月以贾充为司空(以通/鉴修)八月吴主徵西陵
督步阐阐㩀城来降(以吴/传修)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以/本)
(纪/修)遣车骑将军羊祜攻江陵荆州刺史杨肇迎步阐十
二月吴陆抗破肇走祜拔西陵夷阐三族(以晋纪/吴传修)
 解题曰抗部分诸军赴西陵𠡠军营更筑严围自赤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333-0356c.png
 溪(阔三十丈出夷陵东北西/南流至故县西南入江)故市(亦名古城在/峡州夷陵县)内以
 围阐外以禦寇昼夜催切如敌已至诸将咸谏曰今
 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
 围以敝亡民之力抗曰此城势固粮足且备禦之具
 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
 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禦之围始合晋车骑将军羊
 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
 兵足无所忧患假令敌得江陵必不能守所损者小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333-0356d.png
 如使西陵槃结则南山群夷扰动所虑难可言也吾
 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
 路通利抗𠡠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渐渍平中以
 绝寇盗(梁岳阳王察攻江陵作十三营以逼城会大/雨平地水深四尺察弃辎重而走周显德二)
 (年高保融自西山分江流方五六里筑堤/谓之北海环城东西北三面几五六十里)祜欲因所
 遏水浮舡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
 破之诸将屡谏不听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舡以车
 运大费功力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今归/州)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333-0357a.png
 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
 遵巡南岸禦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
 率三军凭围对肇馀见通鉴(羊祜传诏祜迎阐祜率/兵出江陵遣杨肇攻抗)
 (不克有司奏祐所统八万馀人贼众不过三万祜顿/兵江陵使贼备得设乃遣杨肇偏军入险兵少粮悬)
 (军人剉衄皆违诏命无大臣节可免官以侯就第竟/坐贬而免肇为庶人祜乃遣㩀险要开建五城石城)
 (以西尽为晋有/自是降者不绝)
是岁吴万彧自杀左将军留平以忧死徙大司农楼玄
寻杀之(以吴/传修)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333-0357b.png
 解题曰按三国志列传武昌左部督薛莹徵下狱陆
 抗上疏曰夫俊乂者国家之良宝社稷之贵资也故
 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皆当世秀
 颖既蒙初宠从容列位而旋受诛殛或圯族替祀或
 投弃荒裔盖周礼有赦贤之辟春秋有宥善之义蕃
 等罪名未定大辟以加心经忠义身被极刑岂不痛
 哉且已死之刑固无所识至乃焚烁流漂弃之水滨
 惧非先王之令典也是以百姓哀耸士民同戚蕃勖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333-0357c.png
 永已诚望陛下赦召玄出而项闻薛莹率见逮录莹
 父综纳言先帝传弼文皇及莹承基内厉名行今之
 所坐罪在可宥臣惧有司未详其事乞垂天恩原赦
 莹罪馀见通鉴
羊祜与吴陆抗交欢吴数盗边抗谏不听(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泰始九年(吴归命侯/凤凰二年)春吴以陆抗为大
司马荆州牧(以吴/传修)三月立子祇为王(以本/纪修)夏四月戊辰
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五月吴杀侍中韦昭(以吴/传修)秋七月丁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333-0357d.png
酉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选女备六宫权禁天下嫁娶(以本/纪修)
 解题曰胡安国春秋狄入卫传尝谓河南刘奕曰班
 固载诸王淫乱事尽削去可也奕曰如墙有茨桑中
 诸篇仲尼何以不削乎后以问杨时时曰此载卫为
 狄所灭之因也故在定之方中之前因以是考于历
 代凡有淫乱者未有不至于杀身败家而亡其国者
 也然后知古诗垂戒之大然则晋武选女之事固五
 胡乱华之本欤(事见通鉴/以吴传修)吕祖谦曰自古淫乱必召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333-0358a.png
 夷狄周幽卫宣以来历历可数也
是岁吴杀中郎将陈声(以吴/传修)
(甲/午)晋世祖武皇帝泰始十年(吴归命侯/凤凰三年)春正月乙未日
有食之(以通/鉴修)闰月丁亥诏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以/本)
(纪/修)分幽州置平州(以本/纪修)
 解题曰幽州统郡国七范阳(今涿易雄霸/四州之地)燕国(今涿/蓟二)
 (州之/地)北平(今经蓟檀营/四州之地)上谷(今妫州/之地)广宁(今妫州/之地)
 (今云中路奉圣/蔚儒三州之地)辽西(今平景二/州之地)平州统郡国五辽东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333-0358b.png
 国昌黎乐浪玄菟带方(宋属营州安东/都护府之地)
三月癸亥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夏吴杀章安侯奋及其子(以/吴)
(传/修)秋七月丙寅皇后杨氏崩(以本/纪修)
 解题曰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博士陈逵议以为
 今制所依盖汉帝权制兴于有事非礼之正皇太子
 无有国事自宜终服诏更详议尚书杜预以为古者
 天子诸侯三年之丧始同齐斩既葬除服谅闇以居
 心丧终制不与士庶同礼汉氏承秦天下为天子修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333-0358c.png
 服三年文帝见其下不可久行而不知古制更以意
 制祥禫除丧即吉魏氏直以讫葬为节嗣君皆不复
 谅闇终制学者非之久矣然竟不推究经传考其行
 事专谓王者三年之丧当以衰麻终二十五月则群
 臣皆不得除丧虽志在居笃更通而不行至令世主
 皆从汉文轻典由处制者非其制也今皇太子与尊
 同体宜复古典卒哭除衰麻以谅闇终制于是尚书
 仆射卢钦尚书魏舒问预證㩀所依预云传称三年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333-0358d.png
 之丧自天子达此谓天子绝期唯有三年丧也非谓
 居丧衰服三年与士庶同也故周公不言高宗服丧
 三年而云谅闇三年此释服心丧之文也叔向不讥
 景王除丧而讥其燕乐已早明既葬应除而违谅闇
 之节也丧服诸侯为天子亦斩衰岂可谓终服三年
 耶钦舒命预造议于是太子遂以厌降之议从国制
 降衰麻谅闇终制吕祖谦曰预但见春秋时制不识
 古制古者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故孟子曰古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333-0359a.png
 之人皆然此谓三年之丧也
吴陆抗卒吴主使其诸子分将其兵(以吴/传修)九月作河桥
(以本/纪修)
 解题曰水经注孟津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
 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
是岁邵陵厉公曹芳卒(以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元年(吴归命侯/天册元年)春正月戊午朔改
(以本/纪修)吴改元(以吴/传修)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333-0359b.png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吴郡言得银上有年月字故
 改元义取天之册命以为瑞
吴杀中书令贺邵(以吴/传修)夏六月鲜卑拓跋力微遣子入
(以本/纪修)秋七月甲申晦日有食之(以本/纪修)冬十二月丁亥
追尊祖宗庙(以本/纪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二年(吴归命侯/天玺元年)夏六月吴京下督
孙楷来奔(以本/纪修)吴临平湖自开秋七月吴改元(以吴/传修)
星孛于大角(本/纪)吴杀郡守张咏车浚尚书熊睦(以吴/传修)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333-0359c.png
月己亥以贾充为太尉镇军大将军齐王攸为司空(以/本)
(纪/修)有星孛于大微(本/纪)吴历阳石印发改明年元(以吴/传修)
十月以平南将军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请伐吴贾充
荀勖等以为不可(以纪/传修)
 解题曰苏辙曰晋厉公与楚争郑晋人知楚有可乘
 之隙栾武子为政欲出兵击之范文子不欲请释楚
 以为外惧武子不能用夫文子非苟自安者也厉公
 侈而多嬖宠诸大夫富而陵上国有大功而君臣不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333-0359d.png
 相安乱之所自生也既胜反国曰乱将作矣使其祝
 宗祈死逾年而厉公杀三郤立胥童栾书杀胥童弑
 厉公文子虽死而免于大难晋武帝既受禅中原富
 强吴孙皓以淫虐失众晋人习于长江之险以为未
 可取也羊祜陈可取之策又进王浚杜预以成灭吴
 之功后世皆称其贤尝论羊祜巧于策吴而拙于谋
 晋武帝之为人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虽贤
 人满朝而用贾充荀勖之流以为腹心使彼吴尚在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333-0360a.png
 相持而不敢肆虽为贤君可也吴亡之后荒于女色
 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
 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孟子曰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故人常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祜不虑此而锐于灭吴祜之
 将死也武帝欲使卧护诸将祜曰灭吴不须臣自行
 但吴平之后当劳圣虑耳推祜此言盖亦忧在平吴
 而勇于灭吴其不若范文子远矣事见通鉴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333-0360b.png
立皇后杨氏十二月以后父镇东将军骏为车骑将军
(以本纪/通鉴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三年(吴归命侯/天纪元年)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鄱阳言岩文理成字故改元
 义取天命之纪
春正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以本/纪修)立子裕为王(以本/纪修)征北
大将军卫瓘讨鲜卑力微三月平虏护军文鸯讨树机
能并破之(以本纪/通鉴修)夏五月戊子吴将邵顗夏祥来降(以/本)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333-0360c.png
(纪/修)秋七月有星孛于紫宫(以通/鉴修)以豫州都督王浑都督
杨州军事(本/纪)
 解题曰豫州统郡国十颖川(宋颖昌开封淮/宁三府之地)汝南(淮/宁)
 (颖昌二府蔡/陈二州之地)襄城(颖昌府汝/州之地)汝阴(顺昌颖昌二府亳/光蔡三州之地)
 谯(应天府亳宿/单三州之地)(徐州/之地)弋阳(德安府光蕲黄/复四州之地)安丰(安/庆)
 (府光州安/丰军之地)(应天兴仁淮宁顺昌开封五/府拱单曹宿亳五州之地)沛国(宿徐/亳三)
 (州之/地)杨州统郡十八丹阳(宋建康宁国二府太/平池常三州之地)宣城
 (宁国府太平安吉/二州广德军之地)淮南(濠滁和庐四州安丰/招信无为三军之地)庐江(安/庆)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333-0360d.png
 (府江庐蕲三州安/丰无为二军之地)毗陵(镇江平江二府常/州江阴军之地)(平江嘉/兴临安)
 (三府严婺/二州之地)吴兴(临安府安/吉州之地)会稽(绍兴庆元/台州之地)东阳(绍兴/府婺)
 (处衢信四/州之地)新安(徽严池三/州之地)临海(庆元府台处/温三州之地)建安(建/宁)
 (府信南剑二州/邵武军之地)晋安(建宁府泉福汀漳南/剑五州兴化军之地)豫章(隆兴/府瑞)
 (江池袁四州临江南/康兴国三军之地)临川(隆兴府抚信二/州建昌军之地)鄱阳(饶徽/池信)
 (抚江六州兴/国军之地)庐陵(吉抚二州临江/南安二军之地)南康(赣吉二州南/安军之地)
八月诏诸王皆置军出就国(以列传/通鉴修)
 解题曰卫将军杨珧与中书监荀勖以齐王攸有时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333-0361a.png
 望惧惠帝有后难因追故司空裴秀立五等封建之
 旨从容共陈时宜以为古者建侯所以藩卫王室今
 吴寇未殄方岳任大而诸王为帅都督封国既各不
 臣其统内于事重非宜又异姓诸将居边宜参以亲
 戚而诸王公皆在京师非捍城之义帝初未之察下
 诏议其制有司奏从诸王公更制户邑皆中尉领兵
 其平原汝南琅琊扶风齐为大国梁赵乐安燕安平
 义阳为次国馀为小国益满万户为郡公如小国王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333-0361b.png
 郡侯如不满五千户王置一军一千二百人自此非
 皇子不得为王而诸王之支庶亦各以土推恩受封
 大国中军贰千人上下军各千五百人次国上军二
 千人下军千人及吴平后齐王攸遂之国
立子四人为王(以本/纪修)冬十二月吴袭江夏汝南(以吴/传修)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四年(吴归命侯/天纪二年)春正月庚午朔日
有食之(以本/纪修)秋七月以左将军胡奋都督江北军事(以/本)
(纪/修)大水度支尚书杜预请决兖豫诸陂以牛给民(以本/纪吕)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333-0361c.png
(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兖州统郡国八陈留(宋开封兴仁应天三/府拱滑郑三州之地)
 阳(兴仁府拱济单徐/五州广济军之地)泰山(袭庆济南二府/沂淄二州之地)濮阳(开/德)
 (府济滑/三州之地)高平(袭庆府济单/徐三州之地)任城(袭庆府济/州之地)东平(东/都)
 (袭庆二府/沂二州之地)济北(济南东平袭/庆三府之地)
九月以太傅何曾为太宰(本/纪)
 解题曰初曾侍宴退而告其子遵等曰国家应天受
 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333-0361d.png
 常事非贻厥孙谋之兆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此
 子孙之忧也(唐太宗答魏徵手诏人臣当进思竭诚/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以共为)
 (治者也曾位公台名崇位重固当直辞正谏论道/佐时乃退有后言进无廷诤以此为智不亦谬乎)
吴杀中书令张尚(以吴/传修)冬十月吴人大佃皖城王浑遣
兵破之(以本/纪修)十一月甲申诏毋献奇技异服(以本/纪修)辛卯
以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钜平成侯羊祜
(以纪/传修)
 解题曰按沈约宋书赞山涛举羊祜为太子太傅盖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333-0362a.png
 欲以后事委之而羊公短世馀见通鉴以祜留贾充
 之事观之纵使其居杨骏之任亦乌能已晋之乱乎
晋世祖武皇帝咸宁五年(吴归命侯/天纪三年)春正月树机能陷
凉州乙丑以司马督马隆为武威太守讨之(以纪/传修)齐王
攸请除匈奴左部帅任子刘渊不从会其父豹死以渊
代之(以吕祖谦/标目修)夏四月除部曲督以下质任(以本/纪修)秋七
月有星孛于紫宫(以本/纪修)吴广州督将郭马等反八月遣
兵讨之(以通/鉴修)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333-0362b.png
 解题曰广州统郡十南海(宋肇庆府广循惠/潮梅新六州之地)临贺(静/江)
 (府贺昭广封/道五州之地)始安(静江府昭/州之地)始兴(英德府连韶南雄/广四州南安军之)
 (地/)苍梧(肇庆德庆静江三府新梧藤/封高昭浔廉南恩九州之地)郁林(邕浔贵宾/郁林廉容)
 (横八州/之地)桂林(融象柳宜宾/五州之地)高凉(化高容南恩/四州之地)高兴(南/恩)
 (州之/地)宁浦(横州/之地)
吴以军师张悌为丞相(以郑樵/年谱修)冬十月汲郡人得竹简
小篆古书藏之秘府(以本/纪修)
 解题曰按杜预左氏后序云汲冢师春纯集左氏传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333-0362c.png
 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师春杪集
 者名也(项安世曰汲冢所藏竹书纪年盖亦古之爱/奇之士私作小史纂辑闻见自为一家其起)
 (夏后氏而讫今王亦司马氏起皇帝讫今天子之意/也其中间一节尽采左氏特以夏正改其时月耳此)
 (书既成藏之丘陵必有副在人间者意太史公父子/尝见之故其措意本末甚相似而略相反不然则文)
 (人机轴暗合亦其常也竹书尚人正故首夏正子长/尊道家故首黄帝然至其论政则止于三王且谓汉)
 (当有夏则其所/见亦自相若)
王浚杜预表请伐吴中书令张华赞之贾充等固争十
一月大举代吴贾充假黄钺为大都督屯襄阳(以纪/传修)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333-0362d.png
二月马隆大破树机能斩之(以纪/传修)诏议省官吏兵(以吕/祖谦)
(标目/修)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