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0333-025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十九    明 王祎 撰
汉孝灵皇帝中平六年二月皇甫嵩大破王国于陈仓
(以本/纪脩)徵董卓为少府不就以为并州牧复不从皇甫嵩
从子郦说嵩诛卓不能用(以袁宏/汉纪脩)三月刘虞斩张纯(以/本)
(纪/脩)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本纪/通鉴)拜刘虞为太尉(以本/纪脩)
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
 解题曰何皇后生皇子辩王贵人生皇子恊群臣请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0333-0252d.png
 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
 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六年帝疾笃属恊于蹇
 硕犹唐宣宗之属夔王于王归长也乌有不召乱者
 哉
尊皇后曰皇太后临朝改元光熹封弟恊为勃海王(以/本)
(纪/脩)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庚
午蹇硕伏诛(以列/传脩)五月迁孝仁皇后于河间辛巳董重
自杀六月辛亥后暴崩(以本/纪脩)辛酉葬孝灵皇帝于文陵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0333-0253a.png
(以本/纪脩)秋七月徙勃海王恊为陈留王(本/纪)袁绍说何进召
外兵主簿陈琳谏不听乃召董卓侍御史郑泰尚书卢
植谏不从以绍为司𨽻校尉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八月戊辰中常侍张让等杀进于嘉德殿前虎贲中郎
将袁术烧南宫九龙门
 解题曰袁绍说何进曰前窦武欲诛内宠而反为所
 害者但坐言语漏泄五营兵士皆畏服中人故也今
 将军既有元舅之重而兄弟并领禁兵部曲将吏皆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0333-0253b.png
 英俊名士乐尽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也将军
 宜为天下除患名垂后世虽周之申伯何足道哉今
 大行在前殿将军宜受诏领禁兵不宜轻出入宫省
 进甚然之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太后不
 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
 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共对事乎进
 难违太后意且欲诛其放纵者绍以为中官亲近至
 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发后必为患而太后母舞阳君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0333-0253c.png
 及何苗数受诸宦官赂遗知进欲诛之数白太后为
 其障蔽又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太后
 疑以为然中官胶固内外进新当重任素敬惮之虽
 外收大名而内不能断故事久不决绍等又为画策
 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
 后进然之主簿陈琳入谏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上
 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
 太守桥瑁屯成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皆以诛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0333-0253d.png
 宦官为言(续汉书曰进欲诛赵忠等乃诈令武猛都/尉丁原放兵数千人为贼于河内称黑山)
 (伯上事以诛忠等为辞烧平/阴河津人舍以怖动太后)太后犹不从进弟苗曰
 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
 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绍惧进变讣胁
 之进于是以绍为司𨽻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
 郎王允为河南尹促董卓等使驰驿上奏欲进兵平乐
 观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惟留进
 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诸常侍小黄门皆诣进谢罪惟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0333-0254a.png
 所措置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
 诸君何不早各就国袁绍劝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
 三进不许(三国志袁绍传又令绍从弟虎贲中郎将/术选温厚虎贲二百人当入禁中代持兵)
 (黄门陛/守门户)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
 亲属进谋积日颇泄中官惧而思变张让子妇太后
 之妹也让向子妇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
 私门今当远离宫殿愿复一入直暂望太后陛下颜
 色然后退就沟壑子妇言于舞阳君入白太后乃诏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0333-0254b.png
 诸常侍皆复入直八月进入长乐白太后请尽诛诸
 常侍以下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诸宦官相谓曰大
 将军称疾不临丧不送葬今倏入省此意何为窦氏
 事竟复起邪又张让等使人潜听具闻其语乃率常侍
 段圭毕岚等数十人持兵窃自侧闼入伏省中及进
 出因诈以太后诏召进入坐省闼让等语进曰天下
 愦愦亦非独我曹罪也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
 败(李贤曰陈留王恊母王美人何后鸩/杀之帝怒欲废后宦官固请得止)我曹涕泣救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0333-0254c.png
 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
 今乃欲灭我曹种族不亦太甚乎卿言省内秽浊公
 卿以下忠清者为谁于是上方监渠穆拔剑斩进于
 嘉德殿前馀见通鉴
己巳让等以帝及陈留王幸北宫绍闭北宫门诛宦者
二千馀人
 解题曰苏轼曰国之有小人犹人之有瘿人之瘿必
 生于颈而附于咽是以不可去有贱丈夫者不胜其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0333-0254d.png
 忿而决去之夫是以去疾而得死汉之亡唐之灭由
 此故也自桓灵权归内署当时议者以为天下之患
 独在宦官宦官去则天下无事然窦武何进击之不
 胜止于身死袁绍击之而胜汉遂以亡唐之衰也其
 迹亦大类此自辅国元振之后天子之废立听于宦
 官当时士大夫之论亦惟宦官之为去然而李训郑
 注击之不胜止于身死崔昌遐击之而胜唐亦以亡
 方其未去是累然者瘿而已矣及其既去则溃裂四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0333-0255a.png
 出而继之以死何者此侵君之权而不可居之功也
 故其成则为袁为崔败则为何窦为训注然则忠臣
 义士亦奚取于此哉事见通鉴
庚午让等以帝及陈留王走小平津
 解题曰李贤曰小平津在今巩县西北
尚书卢植追让斩之馀投河而死辛未帝还宫卓至改
元昭宁使执金吾丁原司马吕布杀原自为司空
 解题曰事见通鉴朱熹曰权臣擅命例多书以某人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0333-0255b.png
 为某王某公范晔书曹操自立为魏公故用此例
绍奔冀州九月甲戌卓废帝为弘农王奉陈留王即皇
帝位迁太后于永安宫
 解题曰李贤曰洛阳宫殿名永安宫周回六百九十
 八丈故基在洛阳故城中
改元永汉丙子弑皇太后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
各六人
 解题曰续汉志侍中无员汉官仪侍中左蝉右貂本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0333-0255c.png
 秦丞相史往来殿内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
 至亵器虎子之属东京属少府亦无员驾出则一人
 负传国玺操斩蛇剑乘舆中官俱止禁中又曰给事
 黄门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使关通中外舆服志
 曰禁中曰黄闼以中人主之故号曰黄门令献帝起
 居注自诛黄门后侍中侍郎出入禁中机事颇露王
 允乃奏侍中黄门不得出入不通宾客自此始也
赐公卿以下至黄门侍郎家一人为郎以补宦者所领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0333-0255d.png

 解题曰李贤曰灵帝建元四年改平准为中准使宦
 者为令自是诸内署令丞悉以阉人为之今士人代
 领之
乙酉以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
 解题曰大司马与太尉并置始于此事见通鉴
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丙戍以大中大夫杨彪为司空
甲午以豫州牧黄琬为司徒卓上书追理陈蕃窦武及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0333-0256a.png
党人复其爵位(以纪传皇/极经世脩)自六月雨至于是月(本/纪)冬于
扶罗居平阳须卜立一年死南庭遂虚(以列传袁/宏汉纪脩)
 解题曰此所以胎刘渊之祸也事见通鉴
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加殊礼(以纪/传脩)尚书周毖城门校
尉伍琼说董卓用名士乃徵荀爽韩融陈纪申屠蟠等
蟠不至
 解题曰朱熹曰荀淑能讥刺梁氏而爽已不敢忤董
 卓至彧遂为唐衡之婿曹操之役事见通鉴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0333-0256b.png
十二月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光禄勋荀爽为司空
(以列/传脩)除光熹昭宁永汉三号(以本/纪脩)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礼国君即位必踰年然后改
 元杜预以谓继父之志者不忍有变于中年也今追
 去三号复为中平盖悟前失而归正礼
以袁绍为勃海太守袁术为后将军典军校尉曹操为
骠骑校尉术奔南阳操奔陈留(以吕祖谦/标目脩)
 解题曰郑泰等与侍中伍琼卓长史何颙共说卓以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0333-0256c.png
 袁绍为勃海太守以发山东之谋及义兵起卓乃会
 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泰恐其众多溢
 横凶狂难制独曰夫政在德不在众也卓不悦曰如
 卿此言兵为无用耶泰惧乃诡词更对曰非谓无用
 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今山东合谋非不强盛然
 光武以来中国无警百姓优逸忘战日久其众虽多
 不能为害一也明公出自西州少为国将数践战场
 名振当世二也袁本初公卿子弟生处京师张孟子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0333-0256d.png
 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
 并无军旅之才三也山秉之士素乏精悍四也尊卑
 无序王爵不加若恃众恬力将各棋峙以观成败不
 肯同心共胆与齐进退五也关西诸郡颇习兵事顷
 与羌战妇人犹载戟操矛挟弓负矢况其壮勇之士
 以当妄战之人乎六也且百姓所畏者匈奴屠各湟
 中义从西羌八种而明公拥之为爪牙譬驱虎兕以
 赴犬羊七也明公将帅皆中表腹心周旋日久以胶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0333-0257a.png
 固之众当解合之势犹以烈风扫彼枯叶八也夫战
 有三亡以乱攻理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
 亡今明公以此三德待彼三亡谁敢禦之九也东州
 郑玄学该古今北海邴原清高直亮皆儒生所仰群
 士楷式诸将若询其计足知彊弱彼岂赞成其谋哉
 十也无事徵兵以惊天下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弃
 德恃众自亏威重卓乃悦叶适曰郑泰劝何进无召
 董卓是也至于用袁术以发山东之谋使卓惧而西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0333-0257b.png
 迁则何其明于前而暗于后岂与绍素厚且以其世
 胄所归遂不悟其能为乱乎扶兴者易为策救亡者
 难为谋信矣
汉孝献皇帝初平元年春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
推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板授诸将官号(以纪/传脩)
董卓弑弘农王(本/纪)董卓议大发兵讨山东尚书郑泰止
(以吕祖谦/标目脩)董卓议徙都杨彪黄琬止之二月乙亥免
琬彪以太仆王允为司徒(纪/传)庚辰董卓杀城门校尉伍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0333-0257c.png
琼尚书周毖(纪/传)徵盖勋为议郎皇甫嵩屯扶风徵为城
门校尉(以列/传脩)
 解题曰李遘曰皇甫嵩朱隽平黄巾威震天下梁衍
 说之而不肯从陶谦推之而不肯应闻命驰走就拘
 朝廷其忠不可及矣或曰不有郭子仪乎曰子仪可
 人也然唐室虽衰人心未去程鱼虽巧言肃代犹出
 命君命而违不反则叛矣此子仪之所惮也嵩隽则
 不然卓傕之猖狂无献帝矣因兵威乘众欲以伐其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0333-0257d.png
 罪孰不曰宜彼以君命来遂不敢拒哀哉范晔评嵩
 隽以为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
 口为智士笑夫晔鄙也宜乎其笑之矣事见通鉴
丁亥董卓劫帝迁都长安自屯罼圭苑(以本/纪脩)三月乙巳
帝入长安(以本/纪脩)己酉董卓焚洛阳宫庙居室发诸陵(以/纪)
(传/脩)
 解题曰徙天子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室悉发掘陵墓
 取宝物(续汉书大驾即西部兵烧洛阳城外面百里/又自将兵烧南北宫及宗庙府库民家城内)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0333-0258a.png
 (扫地殄尽又收诸富室以罪恶没/入其财物无辜而死者不可胜计)馀见通鉴
戊午董卓杀袁隗夷其族(以纪/传脩)曹操与董卓兵战于荥
阳失利关东诸军溃于酸枣(以列/传修)夏四月刘虞为太傅
(以列/传脩)五月荀爽薨(本/纪)六月遣大鸿胪韩融等五人安集
关东袁术等杀之免融(以本/纪脩)坏五铢钱铸小钱(以本/纪脩)
左中郎将蔡邕议和帝以下不宜称宗从之(以纪/传脩)
 解题曰按袁宏汉纪礼仪志建武初立宗庙于洛阳
 祭祀而已不加名号光武崩以中兴之主更为起庙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0333-0258b.png
 上尊号曰世祖元帝于光武为祢故虽非宗不毁也
 明帝遗诏无起寝庙藏主于世祖庙更上尊号曰显
 宗章帝崩遗诏如先帝故事上尊号曰肃宗后帝遵
 承皆藏主于世祖庙积多无别是后显宗但为陵寝
 之号和帝崩上尊号曰穆宗安帝崩因陵号恭宗顺
 帝崩上尊号曰敬宗桓帝崩上尊号曰威宗于是有
 司奏议宗庙迭毁蔡邕议曰汉宗庙之制不用周礼
 每帝即位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0333-0258c.png
 元帝时匡衡贡禹始请依典礼孝文孝武孝宣皆以
 功德茂盛为宗不毁孝宣尊崇孝武庙称世宗夏侯
 胜等犹执异议至成帝议犹不定王舜刘歆据不可
 毁上从其议光武中兴庙称世祖孝明庙称显宗孝
 章庙称肃宗皆方前世得礼之宜自此以嗣帝殷勤
 各欲褒崇至亲而已臣下怀弱莫能执夏侯之直元
 帝世在第八光武世在第九故以元帝为考庙孝明
 亦不敢毁孝和以下穆宗恭宗敬宗威宗之号皆宜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0333-0258d.png
 省去议遂施行
是岁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以北军中
候刘表为荆州刺史表表袁术为南阳太守术表坚领
豫州刺史(以纪/传脩)以故冀州刺史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度
自立为平州牧(以列/传脩)
汉孝献皇帝初平二年春正月帝居长安(以春/秋修)
 解题曰程迥曰春秋书王在畿内曰居于狄泉在畿
 外曰出居于郑诸侯在境曰公在乾侯在境外曰居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0333-0259a.png
 于郓晋史用春秋法书惠帝宜曰帝居于长安怀帝
 宜曰帝出居于平阳乃援诸侯在他国例论大体则
 是其考经未精者欤
关东诸将议立刘虞为帝虞拒之(以列/传脩)二月丁丑董卓
自为太师位诸侯王上(以纪/传脩)袁术遣孙坚与董卓将胡
轸战于阳人大败之又击卓败之遂入洛阳脩塞诸陵
夏四月卓入关(以纪/传脩)
 解题曰孙坚收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李贤曰梁/县属河南)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0333-0259b.png
 (郡今汝州县也阳人/聚故城在梁县西)卓遣将胡轸(即胡文/才也)吕布攻之
 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坚追击之轸布败走卓
 遣将李傕诣坚求和坚拒绝不受进军大谷(李贤曰/大谷在)
 (故嵩阳西北三十五/里北出对洛阳故城)距洛九十里卓自出与坚战于
 诸陵墓间卓败走却屯黾池聚兵于陜坚进洛阳宣
 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坚乃埽除宗庙平塞诸
 陵分兵出函谷关至新安渑池间以截卓后卓乃使
 董越屯渑池段煨屯华阴牛辅屯安邑其馀布在诸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0333-0259c.png
 县以禦山东卓乃引还长安馀见通鉴董卓之西还
 畏孙坚之偪也使山东诸将人人如坚则灭卓安汉
 特易为力耳柰何名为义兵自相矛盾坚未及还而
 周昂已袭夺阳人使坚之志卒不克究天方祸汉固
 宜人谋之乖哉
六月丙戌地震(本/纪)秋七月袁绍胁冀州牧韩馥而代之
以广平沮授为将军钜鹿田丰为别驾馥寻自杀(以魏/书纪)
(传/脩)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0333-0259d.png
 解题曰按袁宏汉纪绍谓授曰今贼臣作变朝廷迁
 移孤历世受宠欲竭命致死以复汉室然桓公非夷
 吾不能成霸越王非范蠡无以存国今欲与君戮力
 同心共安社稷授曰将军弱冠登朝播名海内值废
 立之际则忠义愤发卓虽凶暴弗能加兵昔相如叱
 秦晏婴哭庄方之将军曷足以喻单骑出奔则卓怀
 怖惧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拥一郡之卒撮冀州之
 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散乱黑山跋扈举军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0333-0260a.png
 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师北首
 则刘虞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顺从横大河之北合
 四州之地收英雄之用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长安
 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服以此争锋谁敢
 禦之比及数年此功不难绍喜曰此孤之本心也馀
 见通鉴(冀州部魏郡钜鹿常山中山安/平河间清河赵国勃海九郡国)
袁绍表奋武将军曹操为东郡太守(以魏书纪通/鉴目录脩)
 解题曰曹操始基之地如此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0333-0260b.png
以前假司马张扬为河内太守(以魏书/传脩)九月蚩尤旗见
(本/纪)冬十月壬戌董卓杀卫尉张温(本/纪)
 解题曰前温屯美阳卓与边章等战无功温召不峕
 应命既到而辞对不逊时孙坚为温参军劝温陈兵
 斩之温不从而犹怀忌恨故及于难温少有名誉亦
 阴与王允共谋诛卓事未及发而见害馀见通鉴
十一月青州黄巾起泰山太守应劭破之转寇勃海
孙瓒
大破之于东光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0333-0260c.png
 解题曰李贤曰东光今沧州县
瓒攻袁绍以宗室刘备为平原相(以纪/传脩)河南尹朱㒞檄
州郡讨董卓(以列/传脩)刘焉断斜谷关(以列/传脩)
 解题曰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在兴元府褒城县北五
 十里自褒谷至凤州界一百三十里始通斜谷唐大
 中三年郑涯以褒斜旧路脩阻奏开文川谷古道自
 兴元府抵扶风四百七十里涯谓减十驿孙樵以山
 关险易远迩折校谓愈于斜谷高祖送张良至褒中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0333-0260d.png
 诸葛亮出斜谷钟会从斜谷伐蜀皆由此
处士管宁邴原王烈奔辽东(以列/传脩)曹操以颍川荀彧为
司马(以列/传脩)
汉孝献皇帝初平三年春正月帝居长安(以春/秋脩)孙坚袭
刘表败之围襄阳战殁(以列/传脩)
 解题曰英雄记曰四年正月七日死通鉴载于往年
 非也今从汉纪
董卓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击关东牛辅屯陜(以/列)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0333-0261a.png
(传袁宏/汉纪脩)袁绍击公孙瓒于界桥大败之(以本/纪脩)
 解题曰李贤曰今贝州宗城县东有古界城近枯漳
 水则界桥在此也
夏四月辛巳王允等使中郎将吕布诛董卓夷其三族
王允录尚书事以布为奋武将军仪同三司共秉朝政
(纪/传)遣使者张种慰抚关东(本/纪)蔡邕下狱死(列/传)青州黄巾
杀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迎曹操为兖州刺史操
大破黄巾(以魏志/纪传脩)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0333-0261b.png
 解题曰兖州部陈留东郡东平任城泰山济北山阳
 济阴八郡国
五月丁未以征西将军皇甫嵩为车骑将军(以本/纪脩)贾诩说
李㴶郭汜等围长安六月戊午城陷太常种拂等死之
吕布出奔
 解题曰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既而疑曰
 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
 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通鉴据杂传记云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0333-0261c.png
 (部曲允曰此辈无罪按吕布数劝允赦卓部曲允/曰此辈无罪耳非劝允杀之而云然也今不取)
 布又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而素轻
 布以剑客遇之布亦负其功劳多自誇伐既失意望
 渐不相平允性刚棱疾恶初惧董卓故折节图之卓
 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仗
 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王师古曰/允图董卓)
 (由其谋深而死于傕汜之手由其智浅观其不听吕/布之言谓傕汜为鼠子是不知蜂虿有毒而蚁冗可)
 (以溃/堤也)卓将校及在位者多凉州人允议罢其军或说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0333-0261d.png
 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开关
 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
 留陜以安抚之而徐与关东通谋以观其变允曰不
 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今若距险屯陜虽安凉
 州而疑关东之心甚不可也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
 州人遂转相恐动其在关中皆拥兵自守更相谓曰
 丁彦思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并尚从坐今既不赦
 我曹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布乃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0333-0262a.png
 使李肃以诏命至陜讨牛辅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
 弘农布诛之辅营中无故大惊辅惧踰城走左右斩
 辅傕汜等以允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其在军者
 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之牛辅既败众无所依欲各散
 去傕等恐乃先遣使诣长安求乞赦免允以为一岁
 不可再赦不许傕等益惧不知所为武威人贾诩时
 在傕军说之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
 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雠事济奉国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0333-0262b.png
 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傕等然之于是共
 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胡文才杨整脩皆凉州大
 人而允素所不善也及李傕之叛允乃呼文才整脩
 使东解释之不假借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
 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傕随道收兵
 比之长安已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
 长安城馀见通鉴裴松之曰传曰仁人之言其利溥
 哉然则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0333-0262c.png
 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元恶
 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岂不由贾诩片言乎
 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是之甚
傕汜自为将军杀司𨽻校尉黄琬甲子杀王允夷其族
(以列/传修)以贾诩为尚书(以通/鉴脩)秋七月庚子太尉马日磾为
太傅录尚书事八月遣日磾等慰抚关东(以纪/传修)皇甫嵩
为太尉九月李㴶为车骑将军开府郭汜后将军樊稠
右将军张济镇东将军封侯傕汜稠筦朝政济屯弘农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0333-0262d.png
(以本纪通/鉴目录脩)甲申杨彪为司空录尚书事(以本/纪脩)冬十月刘
表遣使入贡以为荆州牧(以列/傅脩)十二月皇甫嵩免(以本/纪脩)
曹操追黄巾至济北降之(以魏书/本纪修)曹操遣使入贡(以通/鉴脩)
朱儶就徵为太仆(以列/传脩)
汉孝献皇帝初平四年春正月甲寅朔帝居长安(以春/秋脩)
日有食之(本/纪)袁术入陈留曹操破走之三月术逐扬州
刺史陈瑀据其州以为左将军(以魏书纪/汉书传修)
 解题曰扬州部九江丹阳庐江会稽吴郡豫章六郡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0333-0263a.png
夏徐州刺史陶谦遣使入贡以为除州牧(以列/传脩)六月华
山崩(以本/纪脩)朱儶为太尉录尚书事(以本/纪脩)陶谦别将杀前
太尉曹嵩秋曹操引兵击谦谦败走操坑男女数十万
(以列/传脩)冬十月帝幸太学(以本/纪脩)有星孛于天市(以本/纪脩)
彪免(以本/纪脩)刘虞讨公孙瓒兵败见杀(以纪/传脩)
 解题曰初虞叹曰朝廷播荡今欲奉使安得不辱命
 之士乎众曰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虞乃署为从事
 畴至长安致命还未至虞已为瓒所害畴谒祭虞墓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0333-0263b.png
 陈发章表哭泣而去馀见通鉴胡寅曰东汉风俗士
 重名节部民为太守致死属吏为主将雠冤君臣之
 义立矣田畴事虞日亦浅耳感其国士之知曰君雠
 不报不可立于世其闻子房之风而兴起者乎彼世
 受国恩当运去物改之时东门迎降西门劝进者亦
 何人哉
十二月辛丑地震(本/纪)是岁孙坚之子策见袁术请父兵
不许(以魏纪/吴传修)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0333-0263c.png
(甲/戌)汉孝献皇帝兴平元年春正月帝居长安(以春/秋脩)改元
(以本/纪脩)甲子帝加元服(以本/纪脩)二月壬午追尊母王氏为灵
怀皇后(以本/纪脩)刘备救陶谦谦表备为豫州刺史(以列/传脩)
 解题曰豫州部颍川汝南梁国沛国陈国鲁国六郡
 国
三月韩遂马腾与郭汜樊稠战于长平观败还(以本纪/列传脩)
 解题曰按袁宏汉纪是时马腾以李傕等专乱益州
 刺史刘焉宗室大臣遣使招引共诛傕焉遣子范将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0333-0263d.png
 兵就腾故凉州刺史种劭拂之子也拂为傕所害劭
 欲报雠故为此战馀见通鉴
夏四月曹操攻陶谦陈留太守张邈迎吕布为兖州牧
荀彧等完三城以待操(以列/传脩)
 解题曰此操失势之时也
五月郭汜樊稠开府(以列/传脩)夏六月丙子分河西四郡为
雍州(以通鉴/目录脩)京师地震(本/纪)乙巳晦日有食之(本/纪)秋七月
壬子朱俊免(本/纪)戊午太常杨彪为太尉录尚书事(以通/鉴脩)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0333-0264a.png
甲子镇南将军杨定为安西将军开府(以列/传脩)自四月不
雨至于是月谷一斛直钱五十万(以本/纪脩)曹操攻吕布不
克九月还鄄城(以列/传脩)冬十二月刘焉卒以其子璋为益
州牧(以列/传脩)陶谦卒刘备领徐州(以列/传脩)
 解题曰刘备临豫州辟陈群为别驾陶谦死徐州迎
 备备欲往群说备曰袁术尚彊今东必与之争吕布
 若袭将军之后将军虽得徐州事必无成备东与袁
 术战布果袭下邳遣兵助术大破备军备恨不用群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0333-0264b.png
 言馀见通鉴(徐州部东海琅邪彭/城广陵下邳五郡国)
马日磾薨于寿春(本/纪)是岁袁术表孙策为怀义校尉以
千馀人还之(以吴传/通鉴脩)
 解题曰江东之业基于此
汉孝献皇帝兴平二年春正月帝居长安(春/秋)拜袁绍为
右将军封邟乡侯(以列/传脩)二月李傕杀樊稠与郭汜相攻
三月丙寅劫帝幸其营汜留公卿为质(以纪/传修)夏四月甲
午立贵人伏氏为皇后(本/纪)丙申郭汜攻李傕傕以帝幸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0333-0264c.png
北坞(以本/纪脩)大旱(本/纪)五月李傕自为大司马(本/纪)曹操大破
吕布拔定陶布奔刘备张邈使其弟广陵太守超保雍
(以列/传脩)
 解题曰此操势再振之时也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
 还定吕布荀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先武据河内皆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可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
 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
 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而将军之关河也若不先定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0333-0264d.png
 之根本将何寄乎宜急分讨陈宫使虏不得西顾乘
 其间而收熟麦约食畜榖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
 也今舍之而东未见其便多留兵则力不胜敌少留
 兵则后不足固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纵数城或全
 其馀非复已有则将军尚安归乎馀见通鉴胡寅曰
 荀彧初见曹公曹公曰吾子房也至是彧言高祖光
 武根本之基劝曹以兖州为关中河内操信之伯业
 由此而起司马光乃谓关中河内之比及史氏之文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0333-0265a.png
 非彧所言不亦固乎
六月张济和李傕郭汜秋七月帝东归汜自为车骑将
军杨定杨奉董承并为将军送乘舆张济为将军开府
屯还陜(以本/纪脩)曹操围雍丘张邈为其下所杀冬十月操
为兖州牧(以列/传脩)壬寅帝幸华阴杨定奔荆州十一月庚
午张济李傕郭汜追乘舆于东涧王师败绩杨奉董承
招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击傕等破之十二月帝前进
傕等复败之帝渡河幸安邑以胡才为并州牧与李乐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0333-0265b.png
韩暹张扬并为将军开府沮授说袁绍迎天子不从(以/本)
(纪列传袁/宏汉纪脩)
 解题曰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
 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
 有存主恤民者且州域粗定宜迎大驾安居邺都挟
 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禦之绍悦将
 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
 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0333-0265c.png
 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闻表从之则
 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
 义也又于时为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
 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馀见通鉴(按袁宏汉纪范史/列传皆据献帝传)
 (载沮授劝袁绍迎帝郭图淳于琼沮之三国志独称/天子在河东绍遣郭图使焉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
 (绍不从夫沮授为绍谋臣粗有识解尝劝绍遣使献/捷天子而郭图沮之则今兹之谋必发于授而非出)
 (于图/也)
孙策击扬州牧刘繇于曲阿走之(以吴传及/通鉴脩)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0333-0265d.png
 解题曰曲阿今镇江府丹阳金坛县地
刘繇攻豫章以前太傅掾华歆为太守(以列/传脩)吴郡都尉
朱治据吴郡以从孙策(以吴/传脩)雍丘溃张超自杀曹操夷
其三族(以列/传脩)南单于于扶罗死弟呼厨泉立(以列/传修)刘虞
从事鲜于辅迎虞子和攻公孙瓒于鲍丘破之瓒徙镇
(以列/传脩)
 解题曰李贤曰鲍丘水出北塞中南流经九庄山岭
 东俗谓之大榆河又东南经渔阳故城东是战处见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0333-0266a.png
 水经注又名潞水
袁绍以子谭为青州刺史熙为幽州刺史甥高干为并
州刺史(以后汉三国/志列传脩)
 解题曰按袁绍取冀青幽三州皆可考见惟取并州
 传记不载盖胡才为并州牧后为怨家所杀绍取之
 尔当绍取冀州之初沮授固说以横大河之北合四
 州之地矣谭为青州通鉴载于初平四年今因后汉
 三国绍本传载于此(青州部济南平原乐安北海东/莱齐国六郡国幽州部涿郡广)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0333-0266b.png
 (阳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莬乐浪辽东/属国十郡一属国并州部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
 (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九郡)
 
 
 
 
 
 大事记续编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