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333-01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九     明 王祎 撰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三年春正月庚申大司徒则
乡哀侯侯霸薨(以夲/纪修)
 解题曰侯霸荐前梁令阎杨杨素有讥议帝嫌之既
 见霸奏疑其有奸大怒赐玺书曰崇山幽都何可偶
 黄钺一下无处所欲以身试法耶将杀身以成仁耶
 使尚书冯勤奉策至司徒府勤陈霸夲意申释事理
卷九 第 1b 页 WYG0333-0141b.png
 帝意稍解苏辙曰高帝举天下后世之重属之大臣
 大臣亦尽其心力以报之风流相接至申屠嘉犹召
 辱邓通议斩晁错则高帝之用人其重如此景武之
 后此风衰矣武帝将立少主知非大臣不可乃委任
 霍光故能翊昭建宣至于宣帝虽明察有馀而性夲
 忌刻高才之士侧足而履其朝陵迟至于元成朝无
 重臣养成王氏之祸光武之兴虽文武之略足以鼓
 舞一世而不知用人之长以济其所不足幸而子孙
卷九 第 2a 页 WYG0333-0142a.png
 皆贤权在人主故其害不见及和帝幼小窦宪兄弟
 恣横杀都乡侯于朝事发请击匈奴以自赎及其成
 功又欲立北单于以树恩袁安任隗皆以三公守义
 力争而不能胜盖光武不任大臣之积其弊乃见于
 此其后诛阎显立顺帝功出于宦官黜清河王杀李
 固事成于外戚大臣皆无所与及其末流梁冀之害
 复假宦官以去之宦官之害至召外兵以除之外兵
 既入而东汉之事尽矣(唐仲友曰光武不任功臣宗/室亦抑外戚宦官后世权终)
卷九 第 2b 页 WYG0333-0142b.png
 (移于外戚宦者盖天下权柄必有所归人主聪明必/有所寄惟当委任大臣使百官有司各得其职宗室)
 (戚宦各安其分况王氏乃权戚而非大臣耶光武以/新室抑外戚则可以此夺大臣之权则不可既不任)
 (大臣又不倚宗室托孤之际不免政归房/闼舍戚宦孰得亲近东汉之所以亡也)
戊子诏勿受郡国异味(以夲/纪修)二月遣马武屯虖沱河以
备匈奴卢芳亡入匈奴(以夲/纪修)降赵王良等十一人为公
(以通鉴/日录修)
 解题曰苏轼曰高帝既平天下所忧者韩彭英卢而
 已此四王者皆相继仆灭而不复续及吕氏之祸则
卷九 第 3a 页 WYG0333-0142c.png
 由异姓也吕氏灭而吴楚之忧几至于亡国方韩彭
 吕氏之祸惟恐同姓之不蕃炽昌大也然至其为变
 则又过于异姓矣文景之世以为诸侯分裂破弱则
 汉可以百世而无忧至于武帝诸侯之难少衰而匈
 奴之患方炽则又以为天下之忧止于此矣及昭宣
 元成之世诸侯王既无足忧而匈奴又破灭臣事于
 汉然卒至于中绝而不救则其所不虑之王氏也世
 祖上惩韩彭之难中鉴七国之变而下悼王氏之祸
卷九 第 3b 页 WYG0333-0142d.png
 于是尽侯诸将而不任以事裁减同姓之封而黜三
 公之权以为前世之弊尽去矣及其衰也宦官之权
 盛而党锢之难起士大夫相与扼腕而游谈者以为
 天子一日诛宦官而解党锢则天下犹可以无事于
 是外名诸将而内胁其君宦官既无遗类而董卓曹
 操之徒亦因以亡汉汉之所忧者凡六变而其乱与
 亡辄出于其所不忧而终不可备
封宗室绝国者为侯(以夲/纪修)以殷绍嘉公孔安为宋公周
卷九 第 4a 页 WYG0333-0143a.png
承休公姫常为卫公(以夲/纪修)省并十三国(以夲/纪修)
 解题曰按夲纪广平属钜鹿真定属常山河间属信
 都城阳属琅邪泗水属广陵淄川属高密胶东属北
 海六安属庐江广阳属上谷李贤以为唯有九国误
 云十三今以地志考之则淄川高密胶东皆属北海
 夲纪云菑川属高密衍一属字耳又西京长沙广陵
 国今皆为郡实十三国非误也
三月辛未沛郡太守扶阳侯韩歆为大司徒(以本/纪修)夏四
卷九 第 4b 页 WYG0333-0143b.png
月吴汉还京师功臣皆增邑更封左右将军贾复邓禹
建威大将军耿弇皆罢并罢左右将军官帝方以吏事
责三公故不用功臣兵革既息文书调役简省至十存
一焉(以夲纪吕祖/谦标目修)
 解题曰贾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
 京师乃与邓禹并剽甲兵(广雅云/剽削也)敦儒学帝深然之
 遂罢左右将军耿弇上大将军印绶罢以列侯奉朝
 请禹内文明笃行淳备天下既定常欲远形势修整
卷九 第 5a 页 WYG0333-0143c.png
 闺门教养子孙复刚毅多大莭既还私第阖门养威
 重(东观记复授/易经起大义)朱祜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
 责三公功臣并不用馀见通鉴张栻曰光武不用功
 臣为三公盖鉴高帝之弊而欲保全之是固美矣然
 用人先以一说横于胸中则为私意非立贤无方之
 意矣高祖功臣如韩彭之徒天资皆小人在易之师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盖于用师既终之后但当宠之
 以富贵而不可使之有国家而为政也高帝正犯此
卷九 第 5b 页 WYG0333-0143d.png
 义是以不能保功臣之终光武之功臣则异于是以
 光武时所用之大臣论之邓寇贾三子类皆过之与
 共图政不亦可乎顾乃执一槩之嫌废大公之义是
 反为私意而已矣抑光武之所责于大臣者特为吏
 事大臣之职顾如是乎
甲寅冀州牧安丰侯窦融为大司空(以夲/纪修)五月匈奴寇
河东(以夲/纪修)不其侯伏湛卒(以列/传修)
 解题曰按列传袁宏汉纪南阳太守杜诗上书曰臣
卷九 第 6a 页 WYG0333-0144a.png
 窃见大司徒伏湛经为人师行为仪表遭时兵凶秉
 莭持重不可推移陛下深见臧否显以宰相微过斤
 退久而不用旧制九州五尚书令一郡二人李贤曰
 旧制九州共选五人以任尚书令则一郡乃有二人
 故欲以湛代一人之处可以湛代夏徵敕尚书择拜
 吏日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唐仲友曰伏湛侯霸
 宋弘皆中兴名相也论其器业岂在萧曹魏丙之后
 而功名不及者光武之任宰相非西汉之任宰相也
卷九 第 6b 页 WYG0333-0144b.png
秋九月南徼外蛮夷献白雉白兔(以夲/纪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宫前殿(以/夲)
(纪/修)匈奴遣使奉献(以夲/纪修)夏四月辛巳封孔子后为褒成
(以夲/纪修)秋莎车鄯善遣使请置都护弗许(以纪/传修)是岁太
中大夫梁统请更定律令不报(以列/传修)
 解题曰苏轼曰汉仍秦法至重高惠固非虐主然习
 所见以为常不知其重也孝文始罢肉刑与参夷之
 诛景帝复孥戮晁错武帝罪戾有增无损宣帝治尚
卷九 第 7a 页 WYG0333-0144c.png
 严因武之旧至王嘉为相始轻减法律东京因而不
 改嘉贤相也轻刑又其盛德事班固不记其事乃见
 于梁统传可谓疏略矣统言高惠文景以重法兴
 平
以轻法衰因上书乞增重法律赖当时不从其议
 此如人年少时不莭酒色而安老后虽莭而病便谓
 酒色可以延年可乎统亦东京名流一出此言遂获
 罪于天其子松竦皆以非命死冀卒族灭呜乎悲夫
 戒哉事见通鉴
卷九 第 7b 页 WYG0333-0144d.png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五年春正月韩歆免自杀(以/夲)
(纪/修)丁未有星孛于昴(以本/纪修)汝南太守夜侯欧阳歙为大
司徒(以本/纪修)二月遣吴汉等击匈奴徙边郡民常山关居
庸关以东(以夲/纪修)
 解题曰前汉地理志代郡有常山关上谷郡居庸有
 关唐幽州昌平县西北二十五里有居庸关亦谓军
 都关
夏四月癸丑追谥兄演为齐武公仲为鲁哀公丁巳封
卷九 第 8a 页 WYG0333-0145a.png
皇子十人为公(以夲/纪修)六月诏州郡检覈垦田顷亩及户
口年纪(以夲/纪修)
 解题曰周官司民掌豋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
 于版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登民数自
 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制国用
 孟冬献民数于王王拜受之以图国用而进退之盖
 民数定财赋可知而国用可制此王政之先务也光
 武中兴既不能乘时井画其田而吏恣奸欺田不以
卷九 第 8b 页 WYG0333-0145b.png
 实自占则户口年纪岂能得其实乎帝虽盛杀戮而
 不能正也回视成周上下相与之意无复髣髴可为
 慨然也哉事见通鉴
冬十一月欧阳歙下狱死十二月关内侯戴涉为大司
(以夲/纪修)卢芳复居高柳(以夲/纪修)是岁杜茂免遣马成缮治
障塞(以纪/传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六年春交趾女子徵侧徵贰
(以夲/纪修)
卷九 第 9a 页 WYG0333-0145c.png
 解题曰李贤曰徵侧麋冷县雒将之女(麋冷唐/峰州)嫁为
 朱鸢人诗索妻甚雄勇交趾太守以法绳之故反馀
 见通鉴
三月辛丑晦日有食之(以夲/纪修)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郡
守十馀人坐度田不实下狱死(以夲/纪修)
 解题曰按列传南郡太守刘隆坐徵下狱其俦辈十
 馀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馀见通鉴
群盗起冬十月听盗自相斩除罪官吏委守逗留故纵
卷九 第 9b 页 WYG0333-0145d.png
勿罪惟以禽获为功蔽匿者罪之贼乃解散(以夲纪通/鉴目录修)
卢芳降十二月封为代王(以夲/纪修)行五铢钱(以夲/纪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七年春二月乙未晦日有食
(以夲/纪修)夏四月帝幸章陵五月乙卯还宫(以夲/纪修)冬十月
辛巳废皇后郭氏为中山太后立贵人阴氏为皇后
 解题曰列传上令郅恽授皇太子韩诗侍讲殿中及
 郭皇后废恽言于帝曰夫妇之好父不能得之于子
 况臣能得之于君乎是臣所不敢言虽然愿陛下念
卷九 第 10a 页 WYG0333-0146a.png
 其可否之计无令天下有议社稷而已帝曰恽善恕
 已量主知我必不有所左右而轻天下也夫恽所居
 之地与张湛同郭后之废湛称疾不出而恽乃谓夫
 妇之好人所不敢言岂责难于君之义乎然能引高
 宗吉甫之事使太子奉身而退则可谓善处父子之
 间矣事见通鉴
进右翊公辅为中山王其馀九国公皆为王(以夲/纪修)
 解题曰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
卷九 第 10b 页 WYG0333-0146b.png
 二千石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也相如太守有
 长史如郡丞中尉一人比二千石职如郡尉主盗贼
 郎中令一人仆一人皆千石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
 宿卫官仆主车及驭治书比六伯石夲尚书更名大
 夫比六伯石无员掌奉王使至京都奉璧贺正月及
 使诸国谒者比四百石冠长掌冠礼乐长主乐人卫
 士长主卫士医工长主医药永巷长宦者主宫中婢
 使祠祀长主祠祀皆比四百石郎中二百石
卷九 第 11a 页 WYG0333-0146c.png
太子太傅张湛称疾免(以列/传修)甲申帝幸章陵祠旧宅凤
凰见颍川十二月还宫(以夲/纪修)是岁以襄贲令祭彤为辽
东太守(以列传/通鉴修)
 解题曰叶适曰王霸在上谷二十馀年祭彤在辽东
 二十年匈奴乌桓鲜卑不能为患此任人之效也(襄/贲)
 (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沂州临沂县南)
以虎贲中郎将马援为伏波将军讨交趾(以列传/通鉴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八年春二月蜀守将史歆反
卷九 第 11b 页 WYG0333-0146d.png
遣吴汉等讨之(以夲/纪修)帝幸长安三月祠陵庙幸蒲坂祠
后土(以夲/纪修)马援击徵侧徵贰于浪泊大破之(以列传袁/宏汉纪修)
夏四月甲戌还宫(以夲/纪修)帝幸河内戊子还宫(以夲/纪修)五月
(以夲/纪修)卢芳复入匈奴(以夲/纪修)秋七月吴汉平成都(以夲/纪修)
冬十月帝幸宜城还祠章陵十二月乙丑还宫(以夲/纪修)
岁罢州牧置刺史(夲/纪)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十九年春正月追尊孝宣皇帝
曰中宗始祠昭帝元帝于太庙成帝哀帝平帝于长安
卷九 第 12a 页 WYG0333-0147a.png
南顿君以上四世于舂陵(以夲/纪修)
 解题曰李贤曰汉官仪曰光武第虽十二于父子之
 次于成帝为兄弟于哀帝为诸父于平帝为祖父皆
 不可为之后上至元帝于光武为父故上继元帝而
 为九代故河图云赤九会昌谓光武也然则宣帝为
 曾祖故追尊及祠之按列传五官中郎将张纯太仆
 朱浮各奏言陛下兴于匹庶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
 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
卷九 第 12b 页 WYG0333-0147b.png
 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
 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昔高帝以自受
 命不由太上宣帝以孙后祖不敢私亲故为父立庙
 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以则二帝旧典诏
 下公卿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窦融议宜以宣元成
 平
五帝四世代今亲庙宣元尊为父可亲奉祠成帝
 以下有司行事别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莭侯群
 臣奉祠以明尊尊之敬亲亲之恩帝从之
卷九 第 13a 页 WYG0333-0147c.png
封马援为新息侯(以通鉴/列传修)夏闰四月戊申进赵齐鲁公
爵为王(以本纪/通鉴修)六月戊申废皇太子彊为东海王立东
海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以夲纪/列传修)以骑都尉阴识为执
金吾侍中阴兴为卫尉(以列/传修)
 解题曰后汉外戚掌兵始于此按列传显宗立为皇
 太子以识守执金吾辅导东宫帝每幸郡国识常留
 镇守京师委以禁兵显宗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
 尉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
卷九 第 13b 页 WYG0333-0147d.png
 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其封兴子弟为侯馀见通鉴
秋九月帝幸汝南南顿县舍置酒复田租二岁进幸淮
阳梁沛(以夲/纪修)
 解题曰李贤曰南顿县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陈州项
 城县西
西南夷反遣将军刘尚讨之(以通/鉴修)复置函谷关都尉(以/夲)
(纪/修)
 解题曰汉都长安东则函谷南则峣关西则散关北
卷九 第 14a 页 WYG0333-0148a.png
 则萧关所谓关中者在其中也踵秦置函谷关都尉
 领兵如郡国多选豪杰贵重吏为之然史或言函谷
 关都尉或言关都尉则诸关皆置都尉非特函谷也
 建武九年罢关都尉至是止复置函谷关都尉故志
 言罢关都尉而不书其复也或谓武帝太初四年徙
 弘农都尉治武关若武关已有都尉何必复移弘农
 都尉以治之是不然函谷关在弘农县冲岭元鼎三
 年徙于新安相去三百里不应再征税故移弘农之
卷九 第 14b 页 WYG0333-0148b.png
 税于武关非至是而始有都尉也
修西京宫室(以夲/纪修)
 解题曰杜笃论都赋曰有诏复函谷关作大驾宫(李/贤)
 (曰大驾宫即/天子行幸也)六王邸高车厩于长安脩理东都城门
 (李贤曰长安外城门/东面北头第一门也)桥泾渭往往缮离观东临灞浐
 西望昆明北登长平规龙首抚未央□(音/麦)平乐仪建
 章是时山东翕然狐疑意圣朝之西都关门之反拒
 也客有为笃言彼塪井之潢污固不容夫吞舟且洛
卷九 第 15a 页 WYG0333-0148c.png
 邑淳瀯曷足以居乎万乘哉杜笃奏上论都欲令车
 驾迁还长安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思莫不眷然伫
 立西望王景以宫庙已立恐人情疑惑会时有神雀
 诸瑞乃作金人论颂洛邑之美天人之符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年春戊子帝还宫(以夲/纪修)
四月戴涉下狱死(以夲/纪修)窦融免(以夲/纪修)五月匈奴寇上党
天水扶风(以夲/纪修)六月庚寅以广汉太守蔡茂为大司徒
太仆武阳侯朱浮为大司空(以夲/纪修)乙未徙中山王辅为
卷九 第 15b 页 WYG0333-0148d.png
沛王(以本/纪修)城门校尉郭况为大鸿胪(以列/传修)冬十月帝幸
鲁东海楚沛十二月壬寅还宫(以夲/纪修)匈奴寇天水(夲/纪)
五原郡(以夲/纪修)马援屯襄国(以列传袁/宏汉纪修)复济阳县六岁(夲/纪)
 解题曰李贤曰襄国县属赵国今邢州龙冈县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一年春刘尚平西南夷(以/通)
(鉴/修)秋鲜卑寇辽东祭彤大破之(以夲/纪修)冬匈奴寇上谷中
(夲/纪)鄯善车师等十六国遣侍子请都护不许(以纪/传修)
 解题曰唐仲友曰光武闭玉关故至和帝有都护西
卷九 第 16a 页 WYG0333-0149a.png
 指之功光武卑辞匈奴故至和帝有空朔庭之功大
 抵欲速则不达美成在久也事见通鉴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二年春闰正月丙戌帝幸
长安祠庙陵二月还宫(以夲/纪修)夏五月乙未晦日有食之
(以夲/纪修)秋九月戊辰地震裂南阳尤甚诏勿输田租刍槁
(以夲/纪修)冬十月朱浮免癸丑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以夲/纪修)
是岁青州蝗(以夲/纪修)匈奴单于舆死子左贤王乌达鞮侯
立复死弟左贤王蒲奴立匈奴连年旱疫遣使求和亲
卷九 第 16b 页 WYG0333-0149b.png
(以纪/传修)乌桓破匈奴匈奴北徙诏罢诸边亭候吏卒(以夲/纪修)
 解题曰天下形势不独中国夷狄相为盛衰虽蛮夷
 种类亦自相为盛哀方匈奴盛时凡北方毡裘之国
 无不服从及分为南北乌桓鲜卑遂盛乌桓鲜卑盛
 则匈奴微矣其散处中国不过列于边民之间于是左贤王再
 起自此五胡迭兴以至拓跋宇文之属更起迭作至
 蠕蠕突厥回纥吐蕃契丹女真莫不皆然无他一消
 一长天道不息之运也
卷九 第 17a 页 WYG0333-0149c.png
置黎阳营兵(以郡国志/列传修)
 解题曰应劭汉官仪曰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
 下故于黎阳立营以谒者监之兵骑千人复除甚重
 按黎阳魏郡县也建武十九年单臣等据原武帝遣
 臧宫将北军及营兵数千人围之则是营之得名久
 矣郡国志注二十二年始遣中郎将马援谒者分筑
 烽候堡壁兴立郡县上乃建立三营屯田殖榖弛刑
 谪徒以充实之今附于罢亭候吏卒之后
卷九 第 17b 页 WYG0333-0149d.png
龟兹鄯善王遣子入侍请都护不许(以列传/通鉴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三年夏五月丁卯蔡茂薨
秋八月杜林薨九月辛未陈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
 解题曰李贤曰玉音肃
冬十月丙申以太仆武始侯张纯为大司空(以夲/纪修)十二
月武陵蛮反遣刘尚讨之战于沅水败殁(以夲/纪修)
 解题曰李贤曰沅水出牂柯东北过临沅县至长沙
 入洞庭湖
卷九 第 18a 页 WYG0333-0150a.png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四年春正月匈奴薁鞬日
逐王比款五原塞求捍北虏(以夲/纪修)秋七月武陵蛮寇临
沅遣马援等讨之(以夲/纪修)诏申明阿附藩王法(以本/纪修)
 解题曰李贤曰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
 律设附益之法阿曲附益王侯者将有重法是为旧
 制今更申明之
冬十月匈奴南边八部立薁鞬日逐王比为南单于始
分南北匈奴(以吕祖谦/标目修)
卷九 第 18b 页 WYG0333-0150b.png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五年春正月辽东徼外貊
人入寇祭彤招降之(以夲/纪修)鲜卑乌桓入朝贡(以纪/传修)南单
于遣使奉藩称臣击破北匈奴(以夲/纪修)三月戊申晦日有
食之(以夲/纪修)马援等破武陵蛮夏援卒诏收其将军印绶
 解题曰按袁宏汉纪朱勃上书讼援不报时梁松窦
 固等在中上问知朱勃乎曰故云阳令也以所上章
 使读之松固惊相谓曰如是陛下不甚罪伏波也馀
 见通鉴
卷九 第 19a 页 WYG0333-0150c.png
冬十月监军谒者宗均矫制降群蛮(以列/传修)
 解题曰叶适曰以均事观之马援但志于剪灭而已
 自负鉴识而贾勇奋锐乃与臧宫马武同不逮均矣
 事见通鉴(曾阜曰范史宋均传南阳安众人族子意疏/意孙俱按袁宏汉纪章和初尚书宗意上)
 (建宁四年宗俱为司空则均之不得系/宋明矣范史宋均传当是笔画之讹尔)
是岁辽西乌桓内属居塞内复置护乌桓校尉(以列/传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六年春正月诏增减百官
(以夲/纪修)
卷九 第 19b 页 WYG0333-0150d.png
 解题曰按汉志大将军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
 千石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
 百斛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月
 五十斛四百石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月四十斛三
 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二百石月三
 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一百石月十六斛斗食
 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凡诸受奉钱榖各半
作初陵务从省约(以本纪袁/宏汉纪修)遣使授南单于玺绶令入
卷九 第 20a 页 WYG0333-0151a.png
居云中
 解题曰汉世徙羌于三辅置匈奴于云中至晋而其
 患始见大抵人之虑患苟不在数百年之后者乌足
 以处天下事哉事见通鉴
始置护匈奴中郎将(以夲/纪修)秋缘边八郡民复归夲土(以/夲)
(纪/修)冬南单于徙西河(以列/传修)
 解题曰南单于既居西河亦别置诸部王即为捍戍
 使韩氏骨都侯屯北地右贤王屯朔方当子骨都侯
卷九 第 20b 页 WYG0333-0151b.png
 屯五原呼衍骨都侯屯云中郎氏骨都侯屯定襄左
 南将军屯雁门栗籍骨都侯屯代郡皆领部众为郡
 县侦罗(音力/贺反)耳目馀见通鉴
是岁始定禘祫之制(以志/传修)
 解题曰按列传祭祀志诏问大司空张纯禘祫之礼
 不施行几年宜据经典详为其制纯奏礼三年一祫
 五年一禘毁庙及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乎太庙五
 年再殷汉制三年一祫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
卷九 第 21a 页 WYG0333-0151c.png
 尝合元始五年始行禘礼又前十八年幸长安亦行
 此礼父为昭南向子为穆北向父子不并坐而孙从
 王父(决疑要注曰父南面故曰昭昭明也子北面故/曰穆穆顺也始祖特于北其后以次夹始祖而)
 (南昭在西穆/在东相对)禘之为言谛谛諟昭穆尊卑之意以夏
 四月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祫以冬十
 月五榖成熟物备礼成故合聚饮食也斯典之废于
 今八年今宜以时定上难复立庙遂以合祭高庙为
 常后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禘之时但就陈祭毁庙主
卷九 第 21b 页 WYG0333-0151d.png
 而已谓之殷太祖东面惠文武元帝为昭景宣帝为
 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时不祭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七年夏四月戊午玉况薨
(以夲/纪修)五月丁丑司徒司空去大名改大司马为太尉以
太仆赵熹为之赐爵关内侯大司农冯勤为司徒(以夲/纪修)
北匈奴乞和亲不许(以夲/纪修)朗陵侯臧宫杨虚侯马武上
书请击匈奴不许(以列传/通鉴修)
 解题曰张栻曰高祖天资甚高所不足者学耳雄杰
卷九 第 22a 页 WYG0333-0152a.png
 之气不能自敛卒至平城之辱一时功臣处之不得
 其道往往赤族光武天资虽不逮而自其少时从诸
 生讲儒学谨行义故天下既定则知兵之不可不戢
 闭玉关以谢西域之资安南定北以为单于久远之
 计处置功臣全其终始凡此皆思虑缜密要自儒学
 中来至于尊礼隐逸褒崇风莭以振起士气尤非后
 世所能及也事见通鉴
冬鲁王兴齐王石始就国(以夲/纪修)
卷九 第 22b 页 WYG0333-0152b.png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八年春正月徙鲁王兴为
北海王以鲁益东海(以夲/纪修)夏六月丁卯沛太后郭氏薨
(以夲/纪修)诛王侯宾客
 解题曰卫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
 冯衍衍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帝惩西京外
 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贬黜衍由
 此得罪馀见通鉴
秋八月戊寅遣诸王就国(以夲/纪修)以博士张佚桓荣为太
卷九 第 23a 页 WYG0333-0152c.png
子太傅少傅(以列/传修)
 解题曰帝大会群臣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
 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
 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
 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
 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
 佚为太子太傅而以桓荣为少傅馀见通鉴辅导太
 子则阴识阴兴也受顾命则阴兴也傅相之任群臣
卷九 第 23b 页 WYG0333-0152d.png
 乌得而不承望上意哉大哉张佚之言乎其真得疏
 广所以告宣帝之意矣
冬北匈奴乞和亲许之(以纪/传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二十九年春二月丁巳朔日有
食之遣使者举冤狱庚申赐民爵鳏寡孤独贫癃粟(以/夲)
(纪/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三十年春正月鲜卑大人内属
朝贺(以郑樵/年谱修)二月帝东狩群臣请封禅诏却之甲子幸
卷九 第 24a 页 WYG0333-0153a.png
鲁济南闰三月癸丑还宫(以夲/纪修)有星孛于紫宫(以夲/纪修)
五月大水赐民爵鳏寡孤独贫癃粟(以夲/纪修)秋七月帝幸
鲁复济阳徭役冬十一月还宫(以夲/纪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三十一年夏五月大水赐民爵
鳏寡孤独癃贫粟(以夲/纪修)癸酉晦日有食之(以夲/纪修)(夲/纪)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元元年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案夲纪是年改元中元又案
 礼仪志四月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纪
卷九 第 24b 页 WYG0333-0153b.png
 志所载不同必传写脱误官书累经校定学者失于
 精审辄以意删去斯为谬矣梁武帝大同大通之号
 俱有中字殆宪章于此洪迈曰倭国传亦云建武中
 元二年来奉贡盖当时虽别为中元犹冠以建武如
 文景帝中元后元之类也而夲纪直书为中元元年
 殆未深考又成都有汉蜀郡太守何君造尊楗阁碑
 雅州荣经县西蜀郡治道记其末皆云建武中元二
 年六月援据最明
卷九 第 25a 页 WYG0333-0153c.png
春正月丁卯帝东狩二月幸鲁辛卯封泰山甲午禅梁
(以夲/纪修)
 解题曰胡寅曰登封之事原夲燔柴而失之者也诗
 书纪狩而燔柴者记所谓因名山也有山则因以为
 高无则于郊而坛其义类一也又有大事而告于上
 帝者武王克商始有天下故柴望而告也舍此则渎
 矣记以飨帝于郊与升中于天为馀事则亦传之者
 失也然则七十二君之编录诗书礼典略不经见审
卷九 第 25b 页 WYG0333-0153d.png
 有是事乃天下国家之盛举尧舜禹汤周武成康皆
 身致太平安得阙而弗讲世祖享国至是三十年四
 陲无虞其心浸满是以告功于天明示得意而不自
 知其失也不法唐虞三代而法始皇武帝不信六经
 之言而信河图会昌符盖其智勇出伦而学问不足
 故也事见通鉴
三月戊辰张纯薨(以夲/纪修)夏四月癸酉帝还宫(以夲/纪修)己卯
改元复嬴博梁父奉高勿出今年田租(以夲纪袁/宏汉纪修)戊子
卷九 第 26a 页 WYG0333-0154a.png
帝幸长安祠长陵五月乙丑还宫(以夲/纪修)六月太仆冯鲂
为司空(以夲/纪修)乙未冯勤薨(夲/纪)京师醴泉出赤草生甘露
降郡国(以夲/纪修)秋蝗(夲/纪)冬十月辛未司𨽻校尉李䜣为司
(以夲/纪修)甲申尊薄太后曰高皇后迁吕太后主于园(以/夲)
(纪/修)十一(月/)甲子晦日有食之(夲/纪)是岁起明堂灵台辟雍
宣布图谶于天下(以夲/纪修)
 解题曰(张衡东京赋曰左制辟雍右立灵台薛综注/曰布政颁教曰明堂大合乐射飨者曰辟雍)
 (司历记候莭气者曰灵台汉官仪曰明堂四面起土/作堑上作桥堑中无水去平城门二里取天子从平)
卷九 第 26b 页 WYG0333-0154b.png
 (城门先历明堂乃至郊祀辟雍去明堂三百步车驾/从北门入二月九月皆于中行乡射礼杨衒之洛阳)
 (记曰平昌门直南道东明堂西灵台汉宫阁疏/曰灵台高三丈十二门馀见元始四年解题)按袁
 宏汉纪初议灵台位上问议郎桓谭曰吾欲以谶决
 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上问其故谭言谶
 之非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叩头流血
 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太守丞又按列传帝以尹敏
 博通经记令校图谶使蠲去崔发所为王莽著录次
 比敏曰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
卷九 第 27a 页 WYG0333-0154c.png
 俗之辞恐疑误后生帝不纳敏因其阙文增之曰君
 无口为汉辅帝见而怪之召敏问其故对曰臣见前
 人增损鄙书敢不自量窃幸万一(此盖以讽/諌光武也)帝深非
 之虽不罪而亦以此沉滞不用馀见通鉴当时议用
 三公议郊祀议封禅议辟雍明堂灵台议礼议庙乐
 议历议律令皆以谶为据而贾逵至以谶言经所以
 六经注疏至今猥酿而不可疏剔皆汉儒希世之罪
 也
卷九 第 27b 页 WYG0333-0154d.png
参狼羌寇武都陇西太守及郡兵破之(以夲/纪修)南单于比
死弟莫立(以列/传修)
汉世祖光武皇帝建武中元二年春正月辛未初立北
郊祀后土(以夲/纪修)二月戊戌帝崩于南宫前殿赵熹及虎
贲中郎将梁松受遗诏熹典丧礼(以纪/传修)
 解题曰是时藩王皆在京师旧典不存皇太子与东
 海王等杂止同席熹正色横剑殿阶扶下诸王以明尊
 卑藩国官属出入宫省与百僚无别乃表奏谒者将
卷九 第 28a 页 WYG0333-0155a.png
 护官属分止他县诸王并令就邸唯朝晡入临整礼
 仪严门卫内外肃然光武在位三十馀年礼制不修
 国有大丧呼吸安危乃荡然无一可恃独一赵熹仗
 剑正色仅克有济不然山阳王荆之邪谋岂待他日
 而后发哉至此而后知圣贤防虑之周密也(礼仪志/大敛五)
 (官左右虎贲羽林五将各将所部执虎贲戟屯殿端/门陛中黄门持兵陛殿上大鸿胪设九宾随立殿下)
 (位定大鸿胪谒者以闻皇后东向贵人公主宗室妇/女以次立后皇太子皇子西向皇子少退在南哭踊)
 (如礼三公奏尚书顾命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群臣皆出吉服入会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
卷九 第 28b 页 WYG0333-0155b.png
 (御坐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中黄/门掌兵以玉具随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礼虽不尽)
 (与古合亦粗有品节今光武/之崩想此礼犹未及定也)唐仲友曰光武中兴专
 思先汉所以失故事事革弊鉴叛者九起故不大封
 功臣鉴吕霍上官王氏故外戚不预政鉴新室之祸
 故事归台阁鉴七国之变故诛诸王宾客鉴恭显之
 弊故贱宦官鉴平城之辱故礼匈奴使鉴虚耗之患
 故谢西域之质鉴嫚骂之失故侧席幽人鉴不用儒
 故爱儒术鉴宫室之侈故从俭约鉴奢广故约官职
卷九 第 29a 页 WYG0333-0155c.png
 并州县鉴优游故吏事刻深规模大率如此
皇太子庄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三月丁卯葬光
武皇帝于原陵庙曰世祖(以夲/纪修)
 解题曰(李贤曰帝王纪原陵在临/平亭东南去洛阳十五里)孝明立世祖庙以
 明再受命祖有功之义也嗣遵俭不复改立皆藏主
 其中
夏四月丙辰赐民爵鳏寡孤独笃癃粟(以夲/纪修)高密侯邓
禹为太傅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位三公上(以纪/传修)
卷九 第 29b 页 WYG0333-0155d.png
 解题曰诏曰予末小子奉承圣业夙夜震畏不敢荒
 宁先帝受命中兴德侔帝王协和万邦假于上下怀
 柔百神惠于鳏寡朕承大运继体守文不知稼穑之
 艰难惧有废失圣恩遗戒顾重天下以元元为首公
 卿百僚将何以辅朕不逮其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
 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爵过公乘得移与子若同产
 同产子及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
 笃癃粟人十斛其弛刑及郡国徒在中元元年四月
卷九 第 30a 页 WYG0333-0156a.png
 己卯赦前所犯而后捕系者悉免其刑又边人遭乱
 为内郡人妻在己卯赦前一切遣还边恣其所乐中
 二千石下至黄绶贬秩赎论者悉皆秩还赎方今上
 无天子下无方伯若涉渊水而无舟楫夫万乘至重
 而壮者虑轻实赖有德左右小子高密侯禹元功之
 首东平王苍宽博有谋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莭
 而不挠其以禹为太傅苍为骠骑将军太尉熹告谥
 南郊司徒䜣奉安梓宫司空鲂将校复土其封熹为
卷九 第 30b 页 WYG0333-0156b.png
 莭乡侯䜣为安乡侯鲂为杨邑侯
秋九月烧当羌寇陇西谒者张鸿讨之败殁冬十一月
复遣马武等讨之(以夲/纪修)
 解题曰王容曰今廓州宁塞夲烧当烧何当煎勒姐
 八种羌所居
是岁南单于莫死弟污立(以通/鉴修)
 
 大事记续编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