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333-001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事记续编卷一     明 王祎 撰
汉孝武皇帝征和四年春正月帝幸东莱欲浮海求神
仙群臣谏弗听大风海涌而止(以通鉴目录/稽古录修)二月丁酉
雍县无云如雷者三陨石二(以本/纪修)三月帝耕于钜定(以本/纪荀)
(悦汉纪稽/古录修)
 解题曰武帝一纪征伐宫室祭祀诗乐之事无岁无
 之独农桑之务未尝及焉至是始亲耕钜定是殆悔
卷一 第 1b 页 WYG0333-0010b.png
 心之萌乎轮台悔过之诏富民搜粟之封兆于此矣
 (应劭曰齐国县地理志齐郡/马车渎首受钜定东北入海)
还幸泰山庚寅祀明堂癸巳禅石闾大鸿胪田千秋白
斥遣方士候神人者(同/上)
 解题曰通鉴载上每对群臣自叹曰乡时愚惑为方
 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
 病而已此出汉武故事其言绝不类西汉通鉴误取
 尔
卷一 第 2a 页 WYG0333-0010c.png
夏六月还幸甘泉丁巳以千秋为丞相先是搜粟都尉
桑弘羊与丞相御史请田轮台帝乃下哀痛之诏不复
出军而封千秋为富民侯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代
(同/上)
 解题曰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渠犁城/东北与)
 (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龟兹五百八/十里轮台与渠犁相连自伐大宛之后西域多遣使者)
 (贡献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万人)征和中李广利以
 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而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
卷一 第 2b 页 WYG0333-0010d.png
 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牧圉地广饶水草有溉
 田五千顷以上可益通沟渠种五榖与中国同时熟
 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䌽缯可以易榖食宜给足不
 乏(颜师古曰言以锥刀及黄金䌽缯与/此旁国易榖食可以给田卒不乏粮)可遣屯田卒
 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本地形通利沟渠以时益
 种五榖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夷
 赋三十助边用(颜师古曰每口/增三十钱也)是重困泄弱孤独也而今
 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馀里前开陵侯
卷一 第 3a 页 WYG0333-0011a.png
 (晋灼曰匈奴介/和王来降者)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
 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
 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
 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
 以竟师(颜师古曰士虽各自载粮而在道已/尽归涂尚苦乏食不能终师旋之事)彊者尽
 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
 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颜师/古曰)
 (言其前后离厮不/相逮及也厮音斯)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
卷一 第 3b 页 WYG0333-0011b.png
 匈奴縳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丐若马又汉
 使者久留不还故兴师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
 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
 縳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
 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縳其马
 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彊夫不足者视人有馀易
 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车方士太史治
 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
卷一 第 4a 页 WYG0333-0011c.png
 得也(西汉百官表大初元年初置太卜史记日者传/乃日太卜之起由汉兴唐六典谓秦汉奉常属)
 (官有太卜令丞武/帝置太卜博士)又曰北伐行将于釜山必克卦诸
 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釜山诏之必毋深入
 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
 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
 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
 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
 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卷一 第 4b 页 WYG0333-0011d.png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
 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
 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
 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
 亦上集不得(颜师古曰长吏利于皮肉多使障候之/卒猎兽故今烽火有乏又其人劳苦因)
 (致奔亡凡有此失皆/不集于所上文书)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脩马复令(马复因/养马以)
卷一 第 5a 页 WYG0333-0012a.png
 (免猺赋也/复方目反)以补阙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
 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馀见通鉴(与计对与上/计者同来对)
 (也读轮台诏知武帝遣将之出成败胜负皆以实闻/无毫发不知者故天下之柄皆归人主而不为左右)
 (欺罔此所以行兵三十/年之久而国不亡也)又诏曰方今之务在于力农
 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圳(圳垄也/工犬反)
 (亦作/畎)岁代处故曰代田后稷始圳田以二耜为耦(并/两)
 (耜而/耕)广尺深尺曰圳长终亩一亩三圳一夫三百圳
 而播种于圳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溃其上以
卷一 第 5b 页 WYG0333-0012b.png
 附苗根(溃谓下/之也)故其诗曰或芸或耔黍稷薿薿芸除
 草也耔附根也薿薿盛也率十二夫为田一井一屋
 故亩五顷(邓展曰九夫为井三夫为屋夫百亩于古/为十二顷古百步为亩汉时二百四十步)
 (为亩古千二百/亩得今五顷)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外常过缦
 田(颜师古曰缦田不为/圳者也音莫干反)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过便
 教田太常三辅(苏林曰太常王诸/陵有民故亦课种)大农置工巧奴与
 从事为作田器二千石遣令长二老力田及里父老
 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民或若少牛无以趍
卷一 第 6a 页 WYG0333-0012c.png
 泽(颜师古曰趍读曰趣/及也泽雨之润泽也)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
 过奏光以为丞教民相与庸挽犁(庸功也换工共/作也义与贯同)
 多人者田日三十亩少者十三亩以故田多垦辟过
 试以离宫卒田其宫壖地课得榖皆多其旁田亩一
 斛以上令命家田三辅公田(韦昭曰命家谓受爵命/一爵为公上以上令将)
 (田公田优之/也令力成反)又教边郡及居延城(居延张掖/县有田卒)是后边
 城河东弘农三辅大常民皆便代田用力少而得榖
 多
卷一 第 6b 页 WYG0333-0012d.png
秋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以五行/志修)
汉孝武皇帝后元元年春正月帝幸甘泉郊泰畤遂幸
安定(以本/纪修)
 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武帝虽沿文景故事复为后
 元然始以后元二字加于年上此为异也非史官追
 书之名(蜀敞曰昭帝纪词讼在后二年/者皆勿听治则当称后元年)
昌邑哀王膊薨(通/鉴)二月赦天下(以本/纪修)夏六月御史大夫
商邱成有罪伏诛(以本/纪修)
卷一 第 7a 页 WYG0333-0013a.png
 解题曰坐祝诅也古者王官有奇邪之禁而执左道
 以乱政者杀所以正人心而谨防范也武帝纵诸巫
 往来上林中而又为方以祠祝匈奴大宛非其道矣
 晚年意多忌恶群臣多坐祝诅诛民转相诬死者前
 后数万至于皇后太子公主皆不相保其祸不可胜
 言先王维持世道之具其不可踰也如此
侍中仆射莽何罗与弟重合侯通谋反侍中驸马都尉
金日磾奉车都尉霍光上官桀讨诛之(以本纪/列传修)
卷一 第 7b 页 WYG0333-0013b.png
 解题曰莽何罗与江充善太子命石德张光等分将
 使长安因如侯发长水宣曲胡骑(颜师古曰长水校/名宣曲宫名也并)
 (胡骑之/所屯)莽通斩如侯入长安发辑濯士以于商邱成
 (颜师古曰辑濯士王用辑及濯行船者池短曰辑长/曰濯辑音集字本从木濯字亦本作棹并直孝反)
 景建从通获石德商邱成力战获张光皆用是得侯
 江充既诛往往惧及成于孝文庙醉歌曰出居安能
 郁郁殆必有邪谋成死而何罗兄弟景建皆诛矣馀
 见通鉴(百官表奉车都尉常御乘舆车/驸马都尉掌驸马皆武帝初置)
卷一 第 8a 页 WYG0333-0013c.png
秋七月地震(本/纪)是岁杀倢伃赵氏(以通/鉴修)
 解题曰后世如元魏立主必杀其母实始于此事见
 通鉴
汉孝武皇帝后元二年春正月帝朝诸侯王于甘泉赐
宗室二月幸五柞宫乙丑立皇子弗陵为皇太子年八
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太仆上
官桀为左将军桑弘羊为御史大夫与田千秋受遗诏
辅政丁卯帝崩于五柞宫入殡未央前殿戊辰太子即
卷一 第 8b 页 WYG0333-0013d.png
皇帝位谒高庙(以武宣/纪修)
 解题曰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人为侍中奉车都尉
 光禄大夫(太初元年更中大/夫为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
 入禁闼二十馀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金
 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输黄门养马时
 年十四武帝游宴后宫满侧金日磾等数十人牵马
 过殿下莫不窥视至日磾独不敢容貌甚严马又肥
 好即日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日磾
卷一 第 9a 页 WYG0333-0014a.png
 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赐出
 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
 官桀字少叔陇西上邽人也为羽林期门郎从上甘
 泉天大风车不得行解盖授桀桀奉盖虽风常属车
 雨下盖辄御上奇其材力迁未央厩令上尝体不安
 及愈见马多瘦大怒曰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桀顿首
 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
 数行下上以为忠由是为侍中稍迁至太仆武帝之
卷一 第 9b 页 WYG0333-0014b.png
 所以取三人者其故如此馀见通鉴吕祖谦曰世称
 汉武拔霍光于宿卫托以幼孤为知人抑不知所谓
 大臣者非可以寄安危而属存亡者不在此位如周
 之召毕内则总众职外则统诸侯君存则辅政君没
 则托孤所谓受遗者盖其一职也武帝垂没始拔一
 人而付之平时大臣果安用乎其无具甚矣是时田
 千秋实为宰相武帝苟以千秋为不足恃赖则易相
 可也今光以将军辅政而千秋以丞相参焉体统不
卷一 第 10a 页 WYG0333-0014c.png
 正甚矣厥后政事壹决大将军而丞相为具员其势
 然也然武帝平时虽不委任宰相而权犹自己出卫
 霍虽贵盛未尝敢侵宰相之权今宰相失职如此宜
 乎外戚相踵当国而汉遂以亡也按礼天子诸侯既
 葬乃即位是时立太子仓卒故帝崩明日而太子践
 祚此霍光不学之过也(李焘曰成王崩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太子在外特出而迎)
 (之表异之也及康王尸天子天下莫不闻知是以人/人寅畏以服事其上而不敢觊觎此可为百世帝王)
 (之大法武帝求神仙以死为讳自卫太子后群臣莫/敢以继立为言者病既弥留而霍光请之乃与日磾)
卷一 第 10b 页 WYG0333-0014d.png
 (等俱拜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此何法也侍中王忽在/帝左右犹不闻封日磾等事执金吾郭广待诏五柞)
 (宫不知帝所病但云宫中欢言帝崩诸将军等共立/太子年八九岁葬时亦不出临是朝廷之间皆未知)
 (嗣天子为何如人也燕王怪之遂有邪谋使帝以至/公为心早建太子行顾命之法决不至此颜师古曰)
 (长杨五柞二宫皆以树名扬雄赋振师五柞习马长/杨张衡赋掩长杨而联五柞观武帝往来其间盖密)
 (迩/也)
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共养省中霍光秉
政领尚书事金日磾上官桀副焉(以本纪/通鉴修)
 解题曰颜师古曰长公主仪比诸王伏俨曰本为禁
卷一 第 11a 页 WYG0333-0015a.png
 中门阁有禁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行道豹尾中孝
 元皇后父名禁故曰省中(省察也言入此中皆当/察视不可妄共居用反)
 因秦置尚书主殿中发画百官表侍中中常侍得入
 禁中诸曹受尚书事晋宋官志亦谓武帝时左右曹
 诸吏分平尚书奏事知枢要者领尚书事盖天下奏
 事皆下尚书诸曹侍中中常侍诸吏皆加官出入禁
 闼审察章奏霍光受遗辅政兼管内庭之事故以大
 司马将军领尚书而平决众事也光死霍山继之魏
卷一 第 11b 页 WYG0333-0015b.png
 相谓其秉枢机恐浸不制白去上书副封以防其患
 迨霍氏诛则上自省尚书事其所关系如此其后史
 高等领尚书事受遗遂为故事矣班固于百官表阙
 而不书
大赦(以宣帝纪/丙吉传修)
 解题曰刘攽曰是年二月有赦纪失载宣纪及丙吉
 传可考
三月甲辰葬茂陵上谥曰孝武皇帝追尊李夫人为孝
卷一 第 12a 页 WYG0333-0015c.png
武皇后配食(以本传外/戚传修)
 解题曰追尊李夫人使配食此霍光不学之过也
夏六月赦天下(本/纪)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本/纪)济北王宽
有罪自杀国除(本/纪)
 解题曰国除为北安县属泰山郡
赐长公主宗室昆弟各有差(本/纪)追尊赵倢伃为皇太后
起云陵(本/纪)
 解题曰颜师古曰云陵在甘泉宫南今土俗人嘑为
卷一 第 12b 页 WYG0333-0015d.png
 女陵
冬匈奴入朔方(本/纪)
汉孝昭皇帝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
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有差(以本/纪修)
 解题曰君在谅闇而称贺上寿非礼也盖自文帝行
 短丧之制习以为常此公卿不学之过也郊祀志建
 章宫为千门万户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名
 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
卷一 第 13a 页 WYG0333-0016a.png
 鱼之属
帝耕于钩盾弄田(以本/纪修)
 解题曰应劭曰钩盾宦者近署臣瓒曰弄田在未央
 宫中颜师古曰谓游宴之田天子所戏弄
益封燕王旦广陵王胥及鄂邑长公主(以本/纪修)夏云陵起
园庙(本/纪)益州夷二十四邑反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
民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破之(本/纪)
 解题曰武帝之后兵有选募有罪徒选募则勇敢奔
卷一 第 13b 页 WYG0333-0016b.png
 命伉健豪吏应募私从是也罪徒则谪民恶少亡命
 徒刑罪人应募罪人是也(应劭曰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以赴急难今夷反)
 (常兵不足以讨之故权选取精/勇闻命奔走故谓之奔命也)
更河内属冀州河东属井州(本/纪)
 解题曰地里志武帝初置部刺史河内河东二郡隶
 司隶校尉盖武帝意好广阔故徙函谷关广置左右
 辅昭帝嗣位即割司隶地归之二州与武帝规摹异
 矣
卷一 第 14a 页 WYG0333-0016c.png
秋七月赦天下(本/纪)
 解题曰霍光秉政始行宽缓欲以悦天下故赦数下
 也
齐王泽中山王长与燕王旦谋反杀谏者韩义等十五
人八月泽等伏诛旦勿治(以通/鉴修)
 解题曰按史记世家武帝年长老而太子不幸薨未
 有所立而燕王旦使来上书请身入宿卫于长安孝
 武见其书怒曰生子当置之齐鲁礼义之乡乃置之
卷一 第 14b 页 WYG0333-0016d.png
 燕赵果有争心不让之端见矣于是使使斩其使者
 于阙下(班固不/书此事)昭帝初旦果作怨而望大臣自以长
 子当立与齐王子刘泽等谋为叛逆出言曰我安得
 弟在者今立者乃大将军子也欲发兵事觉当诛昭
 帝缘恩宽忍抑案不扬公卿大臣请遣宗正与太中
 大夫公户满意御史二人偕往使燕风喻之到燕各
 异日更见责王(吴王濞反亦遣太常奉宗/庙宗正辅亲戚使告吴)宗正者主
 宗室诸刘属籍先见王为列陈道昭帝实武帝子状
卷一 第 15a 页 WYG0333-0017a.png
 侍御史乃复见王责之以正法问王欲发兵罪名明
 白当坐汉家有正法王非纤介小罪过即行法直断
 耳安能宽王惊动以文法王意益下心恐公户满意
 习于经术最后见王称引古今通义国家大礼文章
 尔雅谓王曰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
 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周公辅成王诛
 其两弟故治武帝在时尚能宽王今帝始立年幼富
 于春秋未临政委任大臣古者诛罚不阿亲戚故天
卷一 第 15b 页 WYG0333-0017b.png
 下治方今大臣辅政奉法直行无敢阿恐不能宽王
 王可自谨无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于是燕王旦乃
 恐惧服罪叩头谢过大臣欲和合骨肉难伤之以法
 其后旦复与左将军上官桀等谋反大将军光与公
 卿大夫议曰燕王不改过悔正行恶不变于是脩法
 直断行罪诛旦自杀国除馀见通鉴(昭帝之喻旦先/之宗正以尽其)
 (情次之御史以举其法终之经术士以申其义故旦/服罪谢过而大臣又和合骨肉不忍伤之以法曲尽)
 (情状褚少孙载之/甚详班固皆削之)陈瓘曰旦泽之罪一也旦又杀諌
卷一 第 16a 页 WYG0333-0017c.png
 者十五人而以至亲不治以恩挠法失之矣
九月秺侯金日磾薨(以吕祖谦/标目修)闰月遣使廷尉王平等
五人行郡国举贤良问民疾苦(以本/纪修)
 解题曰此霍光辅政之初政也王平后以治侯史吴
 狱抵罪盖长者也
冬无冰(本/纪)
汉孝昭皇帝始元二年春正月以前捕斩反者功封霍
光为博陆侯上官桀为安阳侯(本/纪)
卷一 第 16b 页 WYG0333-0017d.png
 解题曰武帝遗诏封金日磾为秺侯桀为安阳侯光
 为博陆侯(文颖曰博大陆平取其嘉名食邑北海河/东城颜师古曰盖取乡聚之名以为国非)
 (必县也公孙弘/平津乡是已)皆以前捕反者功封时卫尉王莽子
 忽侍中扬语曰帝崩忽常在左右安得遗诏封三子
 事群儿自相贵耳光闻之切让王莽莽酖杀忽当主
 少国疑之时人言未靖三子秉国大政虽谦让不受
 封可也而光乃以咎王莽其示人亦不广矣使光而
 而知学殆不如此
卷一 第 17a 页 WYG0333-0018a.png
举宗室茂材刘辟疆刘长乐为光禄大夫(以本/纪修)
 解题曰王介曰此霍光设施也
三月遣使振贷秋八月诏所贷勿收责毋出今年田租
(本/纪)
 解题曰杜延年见国家承武帝奢侈师旅之后数为
 大将军光言年岁比不豋流民未尽宜修孝文时政
 示以俭约宽和顺天心悦民意年岁宜应光纳其言
 举贤良议罢酒㩁盐铁今考始元六年诏问贤良文
卷一 第 17b 页 WYG0333-0018b.png
 学以民所疾苦而传载延年奏记于三年之后盖追
 述前事耳延年为霍光故吏自光秉政即进善言盖
 不特议罢盐酒一事也
匈奴柧鹿姑单于死子壶衍鞮单于立其国始衰(以匈/奴传)
(通鉴/修)
汉孝昭皇帝始元三年春二月有星孛于西北(本/纪)欲募
民徙云陵(本/纪)冬十月凤凰集东海遣使祠之(本/纪)十一月
壬辰朔日有食之(本/纪)
卷一 第 18a 页 WYG0333-0018c.png
汉孝昭皇帝始元四年春三月甲寅立倢伃上官氏为
皇后(以本/纪修)
 解题曰上官桀子安取霍光女结婚相亲昭帝始立
 鄂邑盖长公主居禁中共养盖主私近河间丁外人
 上与大将军闻之不绝主驩(董偃私侍馆陶公主而/武帝宠之鄂邑公主私)
 (近丁外人而昭帝/不绝其驩事相类)长主内周阳氏女令配耦时上官
 安有女因光欲内之光不听安说外人曰闻长主内
 女安子容貌端正诚因长主时得入为后足下何忧
卷一 第 18b 页 WYG0333-0018d.png
 不封侯乎外人喜言于长主诏安女入为倢伃月馀
 遂立为皇后(王后之立窦太后之力也此/上官安所以得行其计欤)光欲后有
 子因上侍疾医言禁内后宫皆不得进唯皇后颛寝
 皇后年六岁而立十三年而昭帝崩(昭帝立十/三年而崩)
 绝继嗣光执朝政犹周公之摄也昭帝通诗尚书有
 明哲之性而光秉政九年久于周公上既冠而不归
 政后遂诛灭有愧于周公之德远矣然而立上官氏
 非光意也而刘向深以咎光何哉盖养君德保君体
卷一 第 19a 页 WYG0333-0019a.png
 大臣之职也人君寿夭皆系于大臣周公作无逸告
 成王言商之诸君享国有永有不永正此意也武帝
 亲携昭帝之手而属之光光不能博选师友致之高
 明光大之域而使早亲嗜欲贼其天年固有任其咎
 者矣苏辙曰晋平公有蛊疾医和视之曰是谓近女
 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宥国之大臣
 受其宠禄而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
 咎赵孟受之而不辞而光又何逃焉
卷一 第 19b 页 WYG0333-0019b.png
赦天下(本/纪)
 解题曰立后故也词讼在后二年皆勿听治(孟康曰/武帝后)
 (二/年)
夏六月皇后谒高庙赐长公主丞相以下及郎吏宗室
钱帛有差(本/纪)徙三辅富人云陵(本/纪)秋七月诏民毋出马
(本/纪)冬遣大鸿胪田广明击益州(本/纪)廷尉李种坐故纵死
罪弃市(本/纪)
 解题曰任宣谓霍禹曰廷尉李种王平左冯翊贾胜
卷一 第 20a 页 WYG0333-0019c.png
 胡及少府徐仁皆坐逆将军意下狱死则传所谓持
 法严信矣
以皇后父骑都尉上官安为车骑将军(以稽古录胡安/国通鉴举要历)
(补遗/修)
汉孝昭皇帝始元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赵父为
顺成侯(以纪/传修)夏阳男子张延年诣阙自称卫太子廷尉
验治伏诛(以纪传稽/古录修)
 解题曰程颐曰隽不疑说春秋非是然其处事应机
卷一 第 20b 页 WYG0333-0019d.png
 则不异于古人矣胡寅曰蒯瞆卫灵公世子也出奔
 于宋灵公未尝命废之而更立它子也灵公卒蒯瞆
 之子辄遂自立拒蒯瞆亦未尝有灵公之命也蒯瞆
 欲杀南子又忘父丧当黜何疑然辄拒之则失人子
 之道故春秋于赵鞅纳蒯瞆书曰世子明其位之未
 绝也于石曼姑围戚书齐国夏为首恶其党辄也然
 则谓春秋是辄者考实未详而处义未精矣又况与
 戾园之事非伦乎据称兵阙下与父交战正使不死
卷一 第 21a 页 WYG0333-0020a.png
 而父宥之其位不得有矣果来自诣但当以此下令
 叱吏收縳自足以成狱而议刑不必引春秋也霍光
 不学故莫之能辨然其言曰公卿当用经术明于大
 谊者则格言也事见通鉴
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夲/纪)
 解题曰应劭曰武帝数伐匈奴再击大宛马死略尽
 乃令天下诸亭养母马欲其繁孳又作马上弩机关
 今悉罢之孟康曰旧法马高五尺六寸齿未平弩十
卷一 第 21b 页 WYG0333-0020b.png
 石以上皆不得出关今不禁也
六月封上官安为桑乐侯(以本/纪修)诏三辅太常举贤良郡
国举文学高第(以本/纪修)赐吏民爵有差(本/纪)罢儋耳真番郡
(本/纪)
 解题曰臣瓒曰茂陵书儋耳领县五真番郡治霅县
 十五县贾捐之传罢儋耳郡并属珠厓应劭曰玄菟
 郡故真番并真番入玄莬也(番音普/安反)
吕破胡等击益州斩首捕虏三万馀人(以本/纪修)諌大夫杜
卷一 第 22a 页 WYG0333-0020c.png
延年请霍光修孝文时政俭约宽和光从之(以列/传修)
汉孝昭皇帝始元六年春正月帝耕于上林(以本/纪修)二月
诏有司问贤良文学民所疾苦皆硕罢盐铁酒𣙜均输
官于是盐铁之议起桑弘羊难之(以纪传桓宽/盐铁论修)
 解题曰按桓宽盐铁论文学初言盐铁酒𣙜均输之
 害桑大夫荅之皆谓不然及再发问则独荅以盐铁
 均输而已此所以独罢𣙜酤官而盐铁均输未及施
 行也然汉初群饮之禁未尝不可行而乃令民自占
卷一 第 22b 页 WYG0333-0020d.png
 租又从而升税四钱是亦月攘一鸡者耳其桑大夫
 之意欤事见通鉴
中郎将苏武前使匈奴至是来归以为典属国(以纪/传修)
旱大雩(本/纪)秋七月罢𣙜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
四钱(本/纪)
 解题曰刘攽曰罢酤占租卖酒共一事耳谓令民卖
 酒以所得租占而输其利占不以实则论如律也租
 卖酒之税也卖酒升四钱限民不得原财也王子侯
卷一 第 23a 页 WYG0333-0021a.png
 表旁况侯殷坐贷子钱不占租取息过律会赦免侯
 正其事也(占音章/瞻反)
分天水陇西张掖郡置金城郡(本/纪)
 解题曰金城郡河兰廓会乐肃凉西宁八州积石军
 之地
立钩町侯毋波为王赐田广明爵关内侯(以纪/传修)
 解题曰钩町属牂柯郡(音劬/挺)
上官桀父子与霍光争权诈为燕王旦上书告光罪帝
卷一 第 23b 页 WYG0333-0021b.png
觉之(以列传稽/古录修)
 解题曰长公主上官桀父子与霍光争权有隙知燕
 王旦怨光私与交及桑弘羊等皆与旦交通数记疏
 光过失与旦令上书告之桀欲从中下其章旦闻之
 喜上疏曰陛下承明继成委任公卿群臣连与成朋
 非毁宗庙肤受之愬日骋于廷恶吏废法立威主恩
 不及下究臣闻武帝使中郎将苏武匈奴见留二十
 年不降还亶为典属国今大将军长史敞无劳为搜
卷一 第 24a 页 WYG0333-0021c.png
 粟都尉又将军都郎羽林(颜师古曰都大也谓大会/试之汉光禄挈令诸当试)
 (者不会都/所免之)道上移跸大官先置且愿归符玺入宿卫
 察奸臣之变帝觉其有诈遂亲信光而疏桀等馀见
 通鉴(颜师古曰本纪云诈令人为燕王上书上曰朕/知此诈也将军都郎属耳燕王何以得知之而)
 (传乃云旦自上疏而帝觉其诈自相牴牾如此盖班/固欲见其诈上之书故于本传全载之耳又本纪载)
 (于明年时上年十四张晏谓武帝崩时八岁今年十/五颜师古云初桀安父子诈为燕王书盖追道前事)
 (非今岁也/张失之)
汉孝昭皇帝元凤元年
卷一 第 24b 页 WYG0333-0021d.png
 解题曰应劭曰三年中凤凰比下东海海西乐乡于
 是冠元焉
春益长公主汤沐邑(以本/纪修)泗水王贺前薨无子国除后
宫有遗腹子煖立之(本/纪)三月郡国所选有行义涿郡韩
福等五人赐帛遣归郡县以时存问(以本纪荀/悦汉纪修)武都氐
反遣执金吾马适建将三辅太常免刑徒击之(以本纪/荀悦汉)
(纪/修)
 解题曰苏林曰太常主诸陵县治民也百官表永光
卷一 第 25a 页 WYG0333-0022a.png
 五年始分陵邑属三辅
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上官桀桀子安等谋反伏诛(以朱/熹通)
(鉴纲/目修)改元(本/纪)夏六月赦天下(本/纪)秋七月己亥晦日有食
(本/纪)冬十月封告斩反者杜延年等为列侯以韩义子
延寿为諌大夫(以列传/通鉴修)以尚书令张安世为右将军光
禄勋杜延年为太仆(以列传/通鉴修)
 解题曰王介曰光经变之后持刑稍严故以张安世
 自副又以杜延年为给事中以其为张汤杜周之子
卷一 第 25b 页 WYG0333-0022b.png
 也幸安世志行纯笃延年持论宽厚不类其父不尔
 殆哉
匈奴入寇追获其瓯脱王(以列传/通鉴修)
汉孝昭皇帝元凤二年夏四月帝自建章宫徙未央宫
置酒赐百官帛宗室钱(以本/纪修)六月赦天下诏郡国毋敛
今年马口钱(以本/纪修)
 解题曰诏曰朕闵百姓未赡前年减漕三百万石颇
 省乘舆马及菀马(颜师古曰乘舆马谓天/子所自乘以驾车舆者)以补三辅
卷一 第 26a 页 WYG0333-0022c.png
 乘舆传马(张晏曰/驿马也)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文颖/曰往)
 (时有马口出敛钱如淳曰所谓租及六畜也吴华曰/太初二年籍吏民马捕车骑马又汉仪注民出口赋)
 (钱人二十三其二十钱以供天子其三钱者武帝加/口钱以补车骑马也自元狩以来中国马乏于是有)
 (马者籍之且增口赋三钱以买马所谓马口钱也昭/帝既有乘舆马及菀马故所出三钱可以勿敛淳)
 (以为算舟车之类非也/租及六畜自王莽事)
匈奴求和亲(以列传举要/历补遗修)
汉孝昭皇帝元凤三年春正月泰山石自起立上林枯
柳自起生符节令眭弘坐妖言诛(以纪/传修)罢中牟苑赋贫
卷一 第 26b 页 WYG0333-0022d.png
(本/纪)
 解题曰地理志中牟有圃田泽
诏使使者振困乏所振贷勿收止四年毋漕(以本/纪修)
 解题曰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顿匮于食朕虚仓廪使
 者振困乏其止四年毋漕(四年明/年也)三年以前所振贷
 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应劭曰武帝/始开三边徙)
 (民屯田皆与犁牛后丞相御史复间有所请今/敕自上所赐与勿收责丞相所请乃令其税耳)
夏四月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冯翊贾胜胡坐纵反者
卷一 第 27a 页 WYG0333-0023a.png
仁自杀平胜胡要斩(以本/纪修)
 解题曰霍光以丞相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外内
 异言遂下平仁狱朝廷皆恐丞相坐之杜延年奏记
 光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论弃市而不以及丞
 相盖光尝言于千秋谓光治内君侯治外分内外廷
 为二宰相已失职矣今又以丞相擅召中二千石为
 罪则外廷之事并治之宰相特具员而已武帝建置
 之失其势必至是也事见通鉴吕祖谦曰霍光秉政
卷一 第 27b 页 WYG0333-0023b.png
 始者固无可议及经上官桀之变严刑峻法此其大
 失也光天资浑厚而不知学一有所恐动遂拾武帝
 已弛之严酷而用以镇压天下虽杜延年左右弥缝
 不过小节其大纲已失矣宣帝继之刻薄少恩用申
 韩之法亦光有以导之也
冬辽东乌桓反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将北边七郡骑击
(本/纪)
 解题曰此乌桓初见也按后汉传乌桓本东胡冒顿
卷一 第 28a 页 WYG0333-0023c.png
 灭其国馀类保乌桓山武帝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
 桓于上谷(妫蔚二/州之地)渔阳(檀蓟景三/州之地)右北平(檀蓟营三/州之地)
 辽东(安东都/护府)辽西(营平景三/州之地)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
 静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之使不得与匈奴交通(平帝/时护)
 (乌桓使者告乌桓民毋得复予匈奴皮布/税则前此尝予之盖自和亲后其禁稍弛)馀见通鉴
汉孝昭皇帝元凤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见于高
庙赐诸侯王至吏民金帛牛酒有差赐吏民爵逋更赋
未入者四年五年口赋皆勿收酺五日(以本/纪修)
卷一 第 28b 页 WYG0333-0023d.png
 解题曰颜师古曰元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音工/衡反)古者
 正卒无常人皆当迭为之一月一更是为卒更贫者
 欲得雇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雇之月二千是为践更
 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亦名为更律所谓繇戍也虽
 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
 者当自戍三日不可便往还因便住一岁一更诸不
 行者出钱三百入官官以给戍者是为过更(张晏曰/百人为)
卷一 第 29a 页 WYG0333-0024a.png
 (卒取一人所赡常为之月用/二千使人直之谓之过更)律说卒更践更者居也
 居更县中五月乃更后从尉律卒践更一月休十一
 月也食货志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
 役三十倍于古此汉初因秦法而行之也后遂改易
 有谪乃戍边一岁耳逋未出更钱者也
富民侯田千秋薨(以本/纪修)二月乙丑御史大夫王䜣为丞
相封宜春侯(以百官/表修)夏四月封范明友为平陵侯(以本/纪荀)
(悦汉/纪修)平乐监傅介子使楼兰诱杀其王安归封为义阳
卷一 第 29b 页 WYG0333-0024b.png
(以本/纪修)
 解题曰平定益州田广明之劳多矣止得关内侯耳
 而范明友琐琐之功遂侯之其与傅介子同下诏者
 恐人之窃议也此霍光之私意也事见通鉴
五月丁亥孝文庙正殿火帝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
石将五校作治太常及庙令丞等皆劾大不敬(以本/纪修)
 解题曰五校后汉官制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
 营是也前汉之制则异长水校在宣曲步兵校在上
卷一 第 30a 页 WYG0333-0024c.png
 林胡骑校在池阳未即调发今所将五校盖中垒屯
 骑越骑射声虎贲耳
六月赦天下(本/纪)
汉孝昭皇帝元凤五年春正月广陵王胥来朝益封(以/本)
(纪/修)夏大旱(本/纪)六月发三辅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
屯辽东(本/纪)
 解题曰备乌桓也(颜师古曰恶少年谓无赖子弟/也告劾亡者谓被告劾而逃亡)
秋罢象郡属郁林牂牁(本/纪)冬十一月大雷(本/纪)十二月庚
卷一 第 30b 页 WYG0333-0024d.png
戍宜春敬侯王䜣薨(以本/传修)
 解题曰䜣守扶风武帝数出幸安定北地过扶风宫
 馆驰道修治供张辨武帝嘉之驻车拜为真其始所
 以进如此
汉孝昭皇帝元凤六年春正月筑辽东玄莬城(以本/纪修)
 解题曰备乌桓也
夏赦天下(本/纪)封张安世为富平侯(本/纪)乌桓复犯塞遣范
明友击之(本/纪)冬十一月乙丑御史大夫杨敞为丞相封
卷一 第 31a 页 WYG0333-0025a.png
安平侯(以百官表/列传修)
汉孝昭皇帝元平元年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以本/纪修)
 解题曰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
 减外繇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朕甚悯焉其
 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十三上许之
甲辰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以本/纪修)夏四月癸未
帝崩于未央宫无嗣霍光请皇后遣行大鸿胪事史乐
成宗正刘德等迎武帝孙昌邑王贺(以纪传荀/悦汉纪修)张安世
卷一 第 31b 页 WYG0333-0025b.png
为车骑将军光禄勋(以百官表/列传修)六月丙寅立昌邑王为
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以本/纪修)壬申葬平陵
上谥曰孝昭皇帝(以纪传荀/悦汉纪修)天阴不见日月二十馀日
(以列传荀/悦汉纪修)昌邑王有过霍光与张安世大司农田延年
定议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等会议未央宫奏皇太后
废贺归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以纪传通鉴/目录纲目录)
 解题曰皇太后车驾幸未央承明殿(翼奉云未央宫/有宣室温室承)
 (明/殿)被珠襦盛服(晋灼曰贯珠以为/𥜗形若今单襦)坐武帐中(孟康曰/今御武)
卷一 第 32a 页 WYG0333-0025c.png
 (帐置兵阑五/兵于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
 列殿下(颜师古曰谓执/戟以卫陛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
 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曰丞相臣
 敞大司马大将军臣光车骑将军臣安世度辽将军
 臣明友前将军臣增后将军臣充国御史大夫臣谊
 宜春侯臣谭当涂侯臣圣随桃侯臣昌乐杜侯臣屠
 耆堂太仆臣延年太常臣昌大司农臣延年宗正臣
 德少府臣乐成廷尉臣光执金吾臣延寿大鸿胪臣
卷一 第 32b 页 WYG0333-0025d.png
 贤(吕祖谦据后汉官志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执金吾不与)
 (者以官志不言卿故也时光禄勋张安世兼/之卫尉范明友兼之汉官名字莫详于此)左冯翊
 臣广明右扶风臣德长信少府臣嘉典属国臣武京
 辅都尉臣广汉司隶校尉臣辟兵诸吏文学光禄大
 夫臣迁臣畸臣吉臣赐臣管臣胜臣梁臣长幸臣夏
 侯胜大中大夫臣德臣卬昧死言皇太后陛下臣敞
 等顿首死罪天子所以永保宗庙总壹海内者以慈
 孝礼谊赏罚为本孝昭皇帝早弃天下亡嗣臣敞等
卷一 第 33a 页 WYG0333-0026a.png
 议礼曰为人后者为之子也昌邑王宜嗣后遣宗正
 大鸿胪光禄大夫奉节使徵昌邑王典丧服斩缞亡
 悲哀之心废礼谊居道上不素食使从官略女子载
 衣车内所居传舍始至谒见立为皇太子常私买鸡
 豚以食受皇帝信玺行玺大行前(孟康曰汉初有三/玺天子之玺自佩)
 (行玺信玺在符节台/大行前昭帝柩前也)就次发玺不封(颜师古曰玺既/国器常当针封)
 (而王于大行前受之退还所次遂/尔发漏更不封之言不重慎也)从官更持节引内
 昌邑从官驺宰官奴二百馀人常与居禁闼内敖戏
卷一 第 33b 页 WYG0333-0026b.png
 自之符玺取节十六朝暮临令从官更持节从为书
 曰皇帝问侍中君卿使中御府令高昌奉黄金千斤
 赐君卿取十妻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
 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会下(如淳曰下谓柩之入冢/葬还不居丧位便处前)
 (殿/也)还上前殿击钟磬召内泰壹宗庙乐人辇道牟首
 (郑氏曰祭泰壹神乐人也如淳曰辇道阁道也臣瓒/曰牟首地名在上林苑中师古曰召泰壹乐人内之)
 (于辇道牟首而鼓吹歌舞也刘攽曰辇道辇人之牟/首也牟者谓岑牟也岑牟者盖鼓角士胄即祢衡为)
 (鼓吏所/著者)鼓吹歌舞悉奏众乐发长安厨三太牢具祠
卷一 第 34a 页 WYG0333-0026c.png
 阁室中(如淳曰黄图北出中门有长安厨故/谓之厨城门阁室阁道之有室者)祀已与
 从官饮啖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弄彘斗
 虎召皇太后御小马车(张晏曰皇太后所驾游宫中/辇车也汉厩有果下马高三)
 (尺以/驾辇)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中与孝昭皇帝宫人蒙
 等淫乱诏掖庭令敢泄言要斩取诸侯王列侯二千
 石绶及墨绶黄绶以并佩昌邑郎官者免奴(颜师古/曰免奴)
 (谓放免为/良人者)变易节上黄旄以赤(以刘屈氂与戾太子/战加节上黄旄遂以)
 (为常今/辄改之)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
卷一 第 34b 页 WYG0333-0026d.png
 者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诏大官上乘舆食如
 故食监奏未释服未可御故食复诏大官趣具无关
 食监大官不敢具即使从官出买鸡豚诏殿门内
 以为常独夜设九宾温室(于温室中设/九宾之礼也)延见姊夫昌
 邑关内侯祖宗庙祠未举为玺书使使者持节以三
 太牢祠昌邑哀王园庙称嗣子皇帝受玺以来二十
 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徵发凡一千一百二
 十七事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等及侍中傅嘉数进
卷一 第 35a 页 WYG0333-0027a.png
 諌以过失使人簿责胜縳嘉系狱荒淫迷惑失帝王
 礼谊乱汉制度臣敞等数进諌不变更日以益甚恐
 危社稷天下不安臣敞等谨与博士臣霸臣隽舍臣
 德臣虞舍臣射臣仓议(博士之/职如此)皆曰宗庙重于君陛
 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奉祖宗庙子万姓当
 废臣请有司御史大夫臣谊宗正臣德太常臣昌与
 太祝以一太牢具告祠高庙臣敞等昧死以闻皇太
 后诏曰可馀见通鉴昌邑之恶诚不可以君天下矣
卷一 第 35b 页 WYG0333-0027b.png
 然不审之于始非霍光之罪欤
诛昌邑群臣二百馀人惟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师王
式以直諌减死(以列/传修)
 解题曰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
 杀二百馀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馀见通鉴苏轼曰昌邑王废则已矣何至诛其从官
 二百馀人必其中有谋光者光知之故立废贺非专
 以淫乱故也二百人号呼于市曰当断不断此其有
卷一 第 36a 页 WYG0333-0027c.png
 谋明矣特其事秘无缘得之著此者亦欲后人微见
 其意也武王数纣之罪孔子犹且疑之光等疏贺之
 恶可尽信耶
秋七月霍光奏皇太后遣宗正刘德迎卫太子据之孙
病已庚申入未央宫封为阳武侯已而即皇帝位谒高
庙侍御史严延年劾奏光擅废立主无人臣礼不道(以/列)
(传通/鉴修)
 解题曰延年奏虽寝朝廷肃焉敬惮之吕祖谦曰大
卷一 第 36b 页 WYG0333-0027d.png
 哉延年之奏也自夷齐之后一人而已事见通鉴
八月己巳安平敬侯杨敞薨(本/纪)九月大赦天下(本/纪)戊戌
御史大夫蔡义为丞相封阳平侯(以百官表/外传修)
 解题曰时大将军光秉政议者或言光置宰相不选
 贤人用可颛制者光闻之曰以为人主师当为宰相
 何谓云云此语不可使天下闻也吕祖谦曰甚矣霍
 光之自恣也
十一月壬子立倢伃许氏为皇后(以纪/传修)赐诸侯王至吏
卷一 第 37a 页 WYG0333-0028a.png
民鳏寡孤独金钱有差(本/纪)皇太后归长乐宫长乐宫初
置屯卫(以本/纪修)
 解题曰卫太子发长乐宫卫则旧有卫士矣今兹增
 置故谓之屯卫也
汉孝宣皇帝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徙
平陵(本/纪)遣使者诏郡国谨牧养风德化(以本/纪修)霍光归政
帝谦让不受(以本纪朱/熹纲目修)以定策功增霍光张安世等封
邑封御史大夫田广明等五人为列侯赐右扶风周德
卷一 第 37b 页 WYG0333-0028b.png
等爵关内侯(以本/纪修)
 解题曰诏曰褒有德赏元功(张安世/曰有功)古今通谊也(汉/封)
 (国诏书皆/用此数语)大司马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
 侯安世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兼谊以安宗庙其
 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赏赐前后黄金七
 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疋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
 匹甲第一区益封安世万六百尸功次大将军光故
 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
卷一 第 38a 页 WYG0333-0028c.png
 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
 嗣子忠馀各以次受封又诏有司论定策功大将军
 霍光功德过太尉绛侯周勃车骑将军张安世丞相
 杨敞功比丞相陈平前将军韩增御史大夫蔡义功
 比颍阴侯灌婴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虚侯刘章后将
 军赵充国大司农田延年少府史乐成功比典客刘
 揭
夏四月庚午地震(本/纪)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以本/纪修)五月
卷一 第 38b 页 WYG0333-0028d.png
凤凰集胶东千乘赦天下赐吏民爵租税勿收(以本纪/荀悦汉)
(纪/修)
 解题曰刘攽曰按此赐爵不及中二千石者缘帝即
 位九卿率已与关内侯矣胶东今莱潍二州千乘今
 青淄棣博五州
追谥皇太子据曰戾良姊曰戾夫人皇孙曰悼夫人曰
悼后置园邑改葬(以纪/传修)秋七月诏立燕王旦太子建为
广阳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以本/纪修)
卷一 第 39a 页 WYG0333-0029a.png
 解题曰广阳故燕国今涿州高密故胶西国今密潍
 二州之地
廷尉史路温舒上书论刑狱(以列传荀/悦汉纪修)
 解题曰温舒为狱小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吏太守署
 决曹史元凤中廷尉光以治诏狱路温舒署奏曹掾
 守尉史会昭帝崩昌邑王废宣帝即位温舒上书言
 尚德缓刑盖目睹上官燕王之狱吏为峻诋霍光又
 以刑罚痛绳群下故其言剀切如此馀见通鉴(荀悦/汉纪)
卷一 第 39b 页 WYG0333-0029b.png
 (载于本始元年黄霸为廷尉正之前通鉴乃载于地/节三年十二月置廷平之前盖因刑法志而书之也)
 (但温舒上书后迁广阳私府长又迁右扶风丞始愿/暴骨方外事下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状)
 (按范明友以地节四年秋诛不应半/载之间涉历如此之速今从荀氏)
汉孝宣皇帝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
(以本/纪修)
 解题曰应劭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县官工
 作仰给司农今出水衡钱言宣帝即位为异政也晋
 灼曰食货志初大司农管盐铁官布故置水衡欲
卷一 第 40a 页 WYG0333-0029c.png
 以主盐铁及杨可告缗上林财物众乃令水衡主上
 林上林三官主铸钱也
田延年有罪自杀(本/纪)夏五月诏有司议孝武庙乐长信
少府夏侯胜坐非议诏书丞相长史黄霸坐不举劾下
(以列传荀悦/汉纪通鉴修)六月尊孝武皇帝庙为世宗庙所幸郡
国皆立庙(以本纪朱/熹纲目修)
 解题曰世宗庙奏盛德文始五行之舞(礼乐志孝昭/采昭德舞为)
 (盛德以尊世宗庙诸帝庙/皆奏文始四时五行舞云)
卷一 第 40b 页 WYG0333-0029d.png
赐民爵百户牛酒(以本/纪修)
汉孝宣皇帝本始三年春正月癸亥霍光妻显弑皇后
许氏(以通/鉴修)戊辰以田广明等为五将军校尉常惠持节
护乌孙兵击匈奴夏五月军罢田广明田顺有罪自杀
惠克获封长罗侯(以纪传荀/悦汉纪修)
 解题曰汉大发关东轻锐士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
 习骑射者皆从军遣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
 出西河度辽将军范明友出张掖前将军韩增出云
卷一 第 41a 页 WYG0333-0030a.png
 中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出酒泉云中太守田
 顺为虎牙将军出五原馀见通鉴西河今胜汾石银
 麟隰六州晋宁之地张掖今甘凉二州之地酒泉今
 肃甘沙三州之地五原今丰胜盐三州及麟州之地
大旱郡国伤甚者毋出租税三辅民就贱者毋收事尽
四年(以本/纪修)
 解题曰颜师古曰收谓租赋也事谓役使也尽本始
 四年而止
卷一 第 41b 页 WYG0333-0030b.png
六月己丑阳平节侯蔡义薨(以本/纪修)甲辰长信少府韦贤
为丞相封扶阳侯大司农魏相为御史大夫颍川太守
赵广汉为京兆尹(以百官表列/传通鉴修)冬匈奴击乌孙大雪人
畜多死诸国羁属者皆叛其国遂衰(以列传稽/古录修)
汉孝宣皇帝本始四年春正月诏遣使者振贷困乏令
大官损膳省宰减乐府人丞相至都官令丞入榖助贷
(以本/纪修)三月乙卯立霍氏为皇后赐丞相至郎吏金帛有
差赦天下(以本/纪修)
卷一 第 42a 页 WYG0333-0030c.png
 解题曰霍光既阴知妻之邪谋矣而卒欲贵其女礼
 秩赏赐又从而侈纵焉无识甚矣王莽曹操皆以女
 为后盖效光者也事见通鉴
夏四月壬寅郡国地震山崩水出北海琅邪坏祖宗庙
杀六千馀人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博问经学之
士三辅太常四郡国举贤良方正地震甚者勿收租赋
大赦天下上素服避正殿遣使问吏民(以纪传/通鉴修)
 解题曰胡寅曰地者妻道也臣道也宜静而动阴盛
卷一 第 42b 页 WYG0333-0030d.png
 而反常也然不能终动不过为妻道不得臣道不宁
 之象耳是时郡国四十九同日地震山崩二郡坏祖
 宗庙盖霍氏专权又弑许后而立其女以至咎徵著
 见如此而不知戒宣帝诏问经学贤良亦无的言其
 所以然者使宣帝恐惧祗戒以象类推求而有以善
 处之则霍氏异日之祸亦无由而成矣馀见通鉴(陈/瓘)
 (曰举贤良将以自问也不如使臣/下人人传问之为广宣帝得之矣)
以夏侯胜为諌大夫黄霸为扬州刺史(以朱熹/纲目修)凤凰集
卷一 第 43a 页 WYG0333-0031a.png
北海(以本纪/通鉴修)
 解题曰北海今青潍密三州之地
广川王吉有罪废迁上庸自杀国除(以纪/传修)
 解题曰广川故信都国景帝前二年为广川国宣帝
 甘露四年复为信都郡今深冀保三州之地
汉孝宣皇帝地节元年
 解题曰应劭曰先者地震山崩水出于是改元欲地
 得其节
卷一 第 43b 页 WYG0333-0031b.png
春正月有星孛于西方(本/纪)三月假郡国贫民田(本/纪)夏六
月诏宗室属籍未尽而罪绝者复属(以本纪荀/悦汉纪修)冬十一
月楚王延寿坐附广陵王胥谋反伏诛国除胥勿治(以/纪)
(传举要历/补遗修)
 解题曰彭城故楚国今徐(汉属楚/国沛郡)沂二州之地
十二月癸亥晦日有食之(本/纪)以水衡都尉于定国为廷
(以列传/通鉴修)
 解题曰定国父于公为县史郡决曹定国学法于父
卷一 第 44a 页 WYG0333-0031c.png
 亦为狱史郡决曹补廷尉史以选与御史中丞从事
 治反者狱举侍御史迁御史中丞由水衡都尉超为
 廷尉十八岁汉用人之涂如此
 
 
 
 
 
卷一 第 44b 页 WYG0333-0031d.png
 
 
 
 
 
 
 
 大事记续编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