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晋文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傅玄

傅子

补遗上

庖牺神农,顺民之性,育之者也。黄帝除民之害,救之者也。舜治天下,垂拱无为者,以咎繇既举,而不仁远也。禹治洪水,冠挂不顾者,不以下忧累其上也。汤法三面之网,归之者四十国;文王葬城隅之枯骨,天下怀其仁,所惠者小,所感者大,人心先之也。《御览》七十七

不使不仁加乎天下,用武胜残,而百姓以济,此仁刑于拨乱,黄帝是也。时育万物,必世而后仁,此仁著于治平,尧舜是也。《御览》七十七

尧如腊,舜如腃居。《北堂书钞》一百四十五

拔万国之地,九州之结。《北堂书钞》十四

天为有形之主,君为有国之主。天以春生,犹君之有仁令也;天以秋杀,犹君之有威令也。故仁之发,天下乐之;令之发,天下畏之;乐之故乐从其令。畏之故不敢违其令。若宽令发而人不乐,无以称仁矣。威令发而下不畏,无以言威矣。无仁可乐,无威可畏,能保国致治者,未之有也。《御览》六百三十八

辨上下者,莫正乎位;兴国家者,莫贵乎人;统内外者,莫齐乎分;宣德教者,莫明乎学。《意林》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意林》

善赏者,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善罚者,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除矣。《意林》。案:此《治体篇》文

世质则官少,时文则吏多。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一百,殷有二百,周有三百。《意林》。案:此《官人篇》文

国典之坠,犹位丧也。位之不建,名理废也。《意林》

三公者,佐天子理阴阳。《初学记》十一,《御览》二百六

尚书者,出入王命,喉舌之任也。《北堂书钞》五十九

荀仲预称禹十二为司空。《御览》二百八

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评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州都,而总其议。《北堂书钞》七十三,《文选》沈约《宋书恩幸传论》注,《御览》二百六十五

凡品才有九,一曰德行,以立道本;二曰理才,以研事机;三曰政才,以经治体;四曰学才,以综典文;五曰武才,以御军旅;六曰农才,以教耕稼;七曰工才,以作器用;八曰商才,以兴国利;九曰辨才,以长讽议:此量才者也。《长短经·量才》,又《定名》

知人之难,莫难于别真伪。设所修出于为道者,则言自然而贵玄虚;所修出于为儒者,则言分制而贵公正;所修出于为纵横者,则言权宜而贵变常。九家殊务,各有其长,非所为难也。以默者观其行,以语者观其辞,以出者观其治,以处者观其学:四德或异,所观者有微,又非所为难也。所为难者,典说诡合,转应无穷:辱而言高,贪而言廉,贼而言仁,怯而言勇,诈而言信,淫而言贞,能设似而乱真,多端以疑暗,此凡人之所常惑,明主之所甚疾也。《长短经·知人》

以誉取人,则权势移于下,而朋党之交用;以功取士,则有德者未必授,而凡下之材或见任也。《意林》

君子内洗其心,以虚受人;外设法度,立不易方;贞观之道也。九流有主,贞一之道也。内卢观而外贞一,则执伪者无地而逃矣。夫空言易设,但责其实事之效,则是非之不验,立可见也。《长短经·知人》

今人称古多贤,患世无人,退不三思,坐语一世,岂不惑邪?《意林》。案:此《举贤篇》文

人之性如水焉,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澄之则渟而清,动之则流而浊。先王知中流之易扰乱,故随而教之,谓其偏好者,故立一定之法。《意林》

傅子曰:士大夫分职而听,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拱己而正矣。何以明其然邪?当尧之时,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夔为乐正,倕为工师,伯夷为秩宗,咎繇为理官,益掌驱禽,尧不能为一焉,奚以为君?而九子者为臣,其故何也?尧知九职之事,使九子各授其事,皆胜其任,以成九功,尧遂乘成功以王天下。《长短经·大体》

龙舟整楫,王良不能执也。骥齐行,越人不敢御也。各有所能。《意林》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拣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案:此《授职篇》文。

人之学者,如渴而饮河海也。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大观则大见,小观则小见。《意林》,《北堂书钞》八十三,《御览》六百七

金以利用,钱以轻流,此二物饥不可食。《意林》

入粟补吏,是卖官也。罪人以赎,是纵恶也。《意林》

世富钱流,则禁盗铸钱;世贫钱滞,则禁盗坏浅。《意林》

天下之害,莫害于女饰盈。一头之饰,盈千金之价,婢妾之服,亦重四海之珍。《意林》;案:此《校工篇》文。

披珍玉之衣。《北堂书钞》二十。案:《校工篇》「必被珠绣之衣」疑即此。

公卿大夫,刻石作碑,镌石作虎。碑虎崇伪。陈于三衢,妨功丧德,异端并起。《意林》。案:此《校工篇》文。

汉武世,王侯观殿重阶,金枢紫墀。《御览》一百八十四

夫华然被裘褐,块然居深有脱鼠出有脱泽生无礼容,死衣以薪,弃之中野,丧期无数,如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者有脱,为有脱亦已明矣。《北堂书钞》未删本一百五十八

撞亡秦之钟,作郑卫之乐,欲以兴治,岂不难哉?《意林》,案此疑《礼乐篇》文。

赏不避疏贱,罚不避亲贵。《意林》。案:《治体篇》「有善虽疏贱必赏,有恶虽贵近必诛」,与此略同,然篇次不符,疑此《法刑篇》文也。

律是咎繇遗训,汉命萧何广之。《御览》六百三十八

若亲贵犯罪,大者必议,小者必赦,是纵封豕于境内,放长蛇于左右也。《御览》六百五十二

天地成岁也,先春而后秋;人君之治也,先礼而后刑。《意林》。案:《当刑篇》「故先礼而后刑也」,此当是上文。

救婴孩之疾,而不忍针艾,更加他物,以至死也。今除肉刑者更众,何异服他药也?肉刑虽斩其足,犹能生育也。张仓除肉刑,每岁所杀万计;钟繇复肉刑,岁生二千人也。《意林》

肉刑名者,犹鸟兽登俎而作肉。《意林》

今有弱子,当陷大辟,问其慈父,必乞以肉刑代之,苟可以生易死也。有道之君,能不以此加百姓乎?蛇螫在手,壮夫断其腕,谓其虽断不死也。《意林》

曹羲曰:「絷驯驹以糸参绊,御悍马以腐索。」今制民以轻刑,亦如死也。《意林》

但知管子借耳于天下,不知尧借人心,而后用其耳目。《意林》

昔燕赵之间,有三男了共娶一女,生四子,后争讼,廷尉寿奏云,禽兽生子逐母。宜以四子还母,尸三男子于市。《意林》,《御览》三百六十,又三百六十一。案:《初学记》十二引谢承《后汉书》曰:范延寿宣帝时为廷尉。时燕赵之间有三男共聚一妻,生四子,长各求离别,争财分子,至闻于县。县不能决断,谳之于廷尉。于是延寿决之,以为悖逆人伦,比之禽兽,生子属其母,以子并付母,尸三男于市,奏免郡太守令长等,无率化之道,天子遂可其言。《汉书·百官公卿表》:成帝河平二年,北海太守安成范延寿子路为廷尉,八年卒。《初学记》作宣帝,误也。塞一蚁孔而河决息,施一车辖而覆乘止,立法令者亦宜举要。《意林》,《北堂书钞》四十三

贵有常名,而贱不得冒;尊有定位,而卑不敢逾。《意林》

先王之制,九州异赋,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若河内诸县,去北山绝远,而各调出御上党真人参,上者十斤,下者五十斤。所调非所生,民以为患。《御览》九百九十一。案:此疑《平赋役篇》文。

经之以道德,纬之以仁义,织之以礼法,既成而后用之。《意林》

谓有孝廉秀才之贡,或千里望风,承声而举,故任实者渐消,积虚者日长。《意林》

闻一善言,见一善事,行之唯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事,远之唯恐不远。《意林》

悬千金于市,市人不敢取者,分定也。委一钱于路,童儿争之者,分未定也。《意林》,《御览》八百十

夏令披裘,冬令披葛,虽有严令,终不肯从者,逆时也。《御览》二十一,又二十七,《永乐大典》。案:已上五条疑皆《贵教篇》文。

三皇贵道而尚德,五帝先仁而后义,三王先义而后辞。《意林》。《道藏》本作乱,今依官本。案:此疑《戒言篇》文。

鸿毛一羽,在水而没者,无势也。黄金万钧,在舟而浮者,托舟之势也。《意要》

拟《金人铭》作《口铭》曰:神以感通,心由口宣。福生有兆,祸来有端。情莫多妄,口莫多言。勿谓何有,积怨致咎。勿谓不然,变出无间。勿谓不传,伏流成川。蚁孔河,溜穴倾山。病从口入,患自口出。存亡之机,开阖之术。心与口谋,安危之源。枢机之发,荣辱随焉。《意林》,《文选》欧阳坚石《临终诗》注,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行》注,《御览》三百六十七。

夫有公心,必有公道。《意林》。案:此《通志篇》文。

主执非道,以虏其民。民杜私心,以事其主。公六寒于上,显议寝于下。忠臣深□□而□泣,贞士伏岩穴而自叹。数进忠此下有脱君之门也已万里矣。《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意林》

《礼》云:「继父服齐衰。」傅子曰:母舍己父,更嫁他人,与己父甚于两绝天也。又制服,恐非周孔所制,亡秦焚书以后,俗儒造之。《意林》。又见《通典》九十,作「父无可继之理,不当制服,此礼焚书之后,俗儒妄造也」。

先王之制礼也,使疏戚有伦,贵贱有等,上下九代,别为五族。骨肉者,天属也,正服之所经也。义立者,人纪也,名服之所纬也。正服者本于亲亲,名服者成于尊尊。亲尊者服重,亲杀者转轻,此远近之理也。尊崇者服厚,尊降者转薄,此高下之叙也。《记》曰:「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人纪准之。兄不可以比父,弟不可以为子。嫂之与叔,异族之人。本之天属,嫂非姊,叔非弟也。则不可以亲亲理矣。校之人纪,嫂非母也,叔非子也。稽之五服,体无正统,定其名分,不知所附。《通典》九十二

妄进者若卵投石,逃诛者若走赴深。《意林》

间岁察举荐廉而上之,皆是九州百郡之士,风异俗殊,所尚不同,晔若春华之并发,馥若秋兰之俱茂,进如众川之朝海,散如云雾之归山。《意林》,《北堂书钞》七十九

说身隐胥馀,筑于岩穴,天下莫之知而不问,不可谓之静而安乎?《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八

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意林》

吴起吮疮者之脓,积恩以感下也。《史记》云:「吴起吮臃。」《意林》。案:「《史记》」下七字当是校语。

昼战目相见,夜战耳相闻。得利同势,失利相救。《意林》

《兵法》云:「内精八阵之变,外尽九成之宜,然后可以用奇也」。《御览》三百一

尧遭洪水而贵陆,汤大旱而重水。《御览》五十产,《永乐大典》

陆田者,命悬于天也。人力虽修,苟水旱不时,则一年之功弃矣。水田制之由人,人力苟修,则地利可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林》,《御览》五十六,又八百二十一

树上悬瓠,非本实也。背上披裘,非脊毛也。此似而非。《意林》

九日养亲,一日饿之,岂得言饱多饥少,同为孝乎?。谷马十日,一日饿之,马肥不损,于义无伤,非可同之一日饿母也。《意林》,《御览》八百九十七

汉末有管秋阳者,与弟及伴一人,避乱俱行。天雨雪,粮绝,谓其弟曰:「今不食伴,则三人俱死。」乃与弟共杀之,得粮达舍,后遇赦无罪。此人可谓善士乎?孔文举曰:「管秋阳爱先人遗体,食伴无嫌也。」荀侍中难曰:「秋阳贪生杀生,岂不罪邪?」文举曰:「此伴非会友也。若管仲啖鲍叔,贡禹食王阳,此则不可。向所杀者,犹鸟兽而能言耳。今有犬啮一狸,狸啮一鹦武,何足怪也?昔重耳恋齐女而欲食狐偃,叔敖怒楚师而欲食伍参,贤哲之忿,犹欲啖人,而况遭穷者乎《意林》?」傅子曰:「圣人之道如天地,诸子之异如四时。四时相反,天地合而通焉。《意林》,《御览》四百一

昔仲尼既殁,仲尼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其后邹之君子孟子舆拟其体,著七篇,谓之《孟子》。《文选·辨命论》注

《论语》,圣人之至教,王者之大化。《乡党》则有朝廷之仪,聘亭之礼;《尧曰篇》则有禅代之事。《意林》

夫文彩之在人,犹荣华之在草。《意林》

道教者昭昭然,犹日月丽天。《文选·齐安陆王碑文》注

见虎一毛,不知其斑。道家笑儒者之拘,儒者嗤道家之放,皆不见本也。《意林》

止响以声,逐影以形,奸争流荡,不知所止也。《意林》

傅子曰:云有脱文孟轲荀卿,若在孔门,非唯游、夏而已,乃冉、闵之徒也。《意林》

《管子》书过半是后之好事者所知,《轻重篇》尤鄙俗。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六

或问刘歆、刘向孰贤。傅子曰:向才学俗而志忠,歆才学通而行邪此下疑有删节。《诗》之《雅》《颂》,《书》之《典》《谟》,文质足以相副。玩之若近,寻之若远,陈之若肆,研之若隐,浩浩乎其文章之渊府也。《北堂书钞》九十五,《御览》五百九十九,又六百八

桓谭书烦而无要,辞杂而旨诡,吾不知博也。《北堂书钞》一百

积薪若山,纵火其下,火未及然,一杯之水,尚可灭也。及至火猛风起,虽倾竭河海,不能救之。秦昭王是积薪而纵火其下,至始后然而方炽,二世起风而怒也。秦人视山东之民,犹猛虎之睨群羊,何隔惮哉!《意林》,《永乐大典》

大孝养志,其次养形。养志者尽其和,养形者不失其敬。《意林》

割地利己,天下仇之;推心及物,天下归之;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见疑妻子,难以事君。君子修身居位,非利名也,在乎仁义。《意林》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洗其心。《意林》,《御览》三百七十六

君子审其宗而后学,明其道而后行。《意林》,《御览》四百三

或云:「玄、衡以善诗至宰相,张禹以善论作帝师,岂非儒学之荣乎?傅子曰:「学以道达荣,不以位显。」《意林》

吾观班固《汉书》,论国体,则饰主阙而抑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非良史也。《意林》,《史通·内篇「书事」

墨子兼爱,是废亲也。短丧,是忘忧也。《意林》

汉太宗除肉刑,匹夫之仁也,非天下之仁也。不忍残人之体,而忍杀人,故曰匹夫。《意林》。案:此《问刑篇》文。

伊尹耕于有莘,孰知非夏之野人?吕尚钓于渭滨,孰知非殷之渔者?遇汤、武、文王,然后知其非也。《意林》

面岐路者,有行迷之虑;仰高山者,有飞天之志。《意林》

或乘马乘车而俱至秦者,所谓形异而实同也。《意林》

若谓黄帝后方有舟楫,庖羲之时,长江大河,何所用之?《意林》

经巨海者,终年不见其涯;测虞渊者,终世不知其底。故近者不可以度远也。《意林》

汉世贱轺车,而今贵之。《意林》

夏曰余车,殷曰胡奴,周曰辎车;辎车即辇也。《续汉·舆服志上》注,《宋书·礼志五》

天子出,多乘舆车。《北堂书钞》未删改本一百四十

以云母饰车,谓之云母车。以下不得乘,时赐王公。《御览》七百七十五

有追锋车,施通幰车。《御览》七百七十五

金根车,天子亲耕乘之,蹋楮车,畋猎乘之。《御览》八百二十二

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彩谓之绣。《意林》

长老说,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尝大会宾客,行酒公卿朝臣前,冀阳争酒争杯而污之,冀伪怒,解衣而烧之。布得火炜华,赫然而炽,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若用灰水浣之焉。《后汉·南蛮西南夷传》注,《三国·魏·齐王芳记》注,《北堂书钞》一百二十八,《御览》六百九十一,又八百二十

太祖武皇帝悯嫁娶之僭上,公主适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而已。《三国·魏武纪》注,《北堂书钞》一百三十二,《白孔六帖》十四,《御览》六百九十九

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合,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三国·魏武纪》注,《宋书·礼志五》,又《五行志一》「裁缣帛为白合。」引此曰:白乃军容,非国容也。《北堂书钞》一百二十七,《白孔六帖》十二,《御览》六百八十七,又六百八十八,又八百十八。

合本未有岐。荀文若巾行触树枝成岐,时人慕之,谓之为善,因而弗改。今通为庆吊之服,白纱为之,或单或夹,初婚冠送饯亦服之。《宋书·礼志五》,《御览》六百八十八

高山冠魏明帝以高山制,似通天元游,乃毁变先形,令行人使者服之。《御览》六百八十五

魏明帝疑三公衮冕之服似天子,减其采章。《御览》六百九十

尚书何晏好服妇人之服此服妖也。《宋书·五行志一》

侍中冠武弁。《文选》

始皇冢,令匠人作机弩,有人穿者,即射之。以人鱼膏作烛。《意林》

逐兔之犬,终朝寻兔,不失其迹,虽见麋鹿,不暇顾也。《意林》

汉高祖度阔而网疏,故后世推诚而简直;光武教一而网密,故后世守常而礼义;魏武纠乱以尚猛,天下修法而贵理。《意林》

形自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和,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意林》

西国胡人言:「苏合香者,是兽便所作也。」中国皆以为怪,兽便而臭,忽闻西极兽便而香,则不信矣。《意林》,《法苑珠林》四十九,《御览》九百八十二

必得昆山之玉而后宝,则荆璞无夜光之美;必须南国之珠而后珍,则隋侯无明月之称。《意林》

始皇远游并海,而不免平台之变;及葬骊山,寻见发掘。《意林》

今有铅锡之铤,虽欧冶百炼,犹不如瓦刀;有驽骀之马,虽造父驾之,终不及飞兔绝景;质钝故也。《意林》

土不可以作铁,而可以作瓦。《意林》

相者曰:三亭九侯,定于一尺之面;智愚勇怯,形于一寸之目;天仓金匮,以别贫富贵贱。《意林》,《御览》三百六十五

光武凤翔于南阳,燕雀化为雏。二汉之臣,焕烂如三辰之附长天;长平之卒,磊落如秋草之中繁露;势使然也。《意林》,《文选·齐安陆王碑文》注

长人数丈,身横九亩,两头异颈,四臂共骨。老人生角,男女变化。何益于贤愚邪?《意林》

岂有太一之君,坐于庶人之座;魁罡之神,存于匹妇之室?《意林》

乐广为河南尹,郡中前厅多怪疾,后人皆于廓下督邮传中治事,无敢在厅事者,唯广处之。白日户自闭,二子凯、横等慑怖,广使掘墙孔,得狸乃绝。《艺文类聚》六,《白孔六帖》七十六

律吕本于天地,岂关昆山之凤雌雄声能定之哉?此好远之谈也!《北堂书钞》一百十二

昔者伯牙子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止于岩下,抱琴而鼓之,为淋雨之音,更造崩山之曲。每奏,钟期辄穷其趣,曰:「善哉!子之听也」。《御览》十

筝者,上圆象天,下平象也,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乃仁智之器也。《艺文类聚》四十四

琵琶体圆柄直,柱有十二,其他皆充上锐下曲项,形制稍大,本出胡中,俗传是汉制。兼似两制者,谓之秦汉,盖谓通用秦汉之法。《通典》一百四十四

魏晋之世,有孙氏善歌旧曲,宋识善击节唱和,陈左善清歌,列和善吹笛,郝素善弹筝,朱生善琵琶,虽伯牙之妙手,吴姬之奇声,何以加之!人若钦所闻而忽所见,不亦惑乎?设此六人生于上世,越古今而无俪,何但夔、牙同契战!《宋书·乐志一》,《北堂书钞》一百十,《艺文类聚》四十四,《通典》一百四十五,《御览》五百七十六,又五百八十,又五百八十三,《永乐大典》

心有管龠,须言而发。《御览》三百七十六

王黎为黄门侍朗,轩轩然乃得志,煦煦然乃自乐。傅子难之曰:「子以圣人无乐,子何乐之甚?」黎曰:「非我乃圣人也。」《北堂书钞》五十八,《御览》二百二十一

汉武令郡国举孝廉,宋世合素帛,有释亲而位乃周岁云周登之岁,记于素帛追之后彻,取诸此意也。《北堂书钞》七十九

汉武元光初郡国举孝廉,元封五年举秀才,历世相承,皆向郡国称故吏。《文选》卢子谅《赠刘昆诗》注

周文王子公旦,有圣德,谥曰文。《文选·辨命论》注

梦攀日月,觉而不上天庭;梦入九泉,寤而不及地下。高宗得说,偶中耳。《御览》三百九十七

上德之人,其齐万物也,犹天之有春秋,时至自生,非德之力。《御览》四百三

夷吾为政,士三妻者逐于境外,女三嫁者入于隶也。《御览》八百二十九

鸿不学飞,飞则冲天;骥不学行,行则千里。二世修骊山陵,采玉者倾山,采珠者蔽海。《御览》九百十六

丈夫重义如泰山,轻利如鸿毛,可谓仁义也。谚曰:「己是而彼非,不当与非争,彼是而己非,不当与非平」,是也。《御览》九百十六

鸭足可以反,鸡足何以《骨斤》。反《骨斤》吾不知也,何况问天地乎?《御览》九百十九

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黩,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其荀令君乎?太祖称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也。」《三国·魏·荀攸传》注,《御览》四百二,《永乐大典》

敢问今之君子。曰:「袁中朗涣,字曜卿。积德行俭。华太尉积德居顺,其智可及也,其清不可及也。事上以忠,济下以仁,晏婴、行父,何以加诸?」《三国·华歆传》注

曹大司马之勇,贲、育弗如也。《御览》二百九。案:谓曹仁。

傅子曰:诸葛亮诚一时之异人也。治国有分,御军有法,积功兴业,事得其机,入无余力,出有余粮,知蜀本弱而危。故持重以镇之。姜维欲速立其功,勇而无决也。《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