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晋文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何桢

桢字元,庐江潜人,魏太和中为扬州别驾,正始中为弘农太守,历幽州刺史,拜廷尉,入晋为尚书光禄大夫。有集五卷。

许都赋

元正大飨,坛彼东南。旗幕峨峨,檐宇弘深。《宋书·礼志一》

景福郁枕以云起,飞栋鸟企而翼舒。《文选·陆倕石阙铭》注

乃然百枝,盛庭燎。《北堂书钞》一百五十五

表省函关

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孟轲云:「古者关讥而不征。」关险之设,所由尚矣。《艺文类聚》六引《何桢集》。正始六年,为弘农太守,表省函关。

为旧君反服议

礼,为贵臣贵妾缌麻三月。夫贵之施贱,犹论恩纪以制服。况尝为臣吏、礼遇恩纪,优劣不同,焉可同之一例。今以为辟举正职之吏,宜依古为旧君服,不论违适之异,皆齐缞三月,其馀郡吏,闻丧尽哀而已。《通典》九十,又《宋书·礼志》二。泰始四年,尚书何桢奏,故辟举纲纪吏,不计违适,皆反服旧君,齐衰三月。

凡二日蝗生,此谓见其始生,知其处所,可得言。初上蝗事云,县及下部各不旱见,至今生翅能飞,臣辄躬亲扑灭。

布在及下部各不旱见,至一顷田中,往往十步五步一头,案其言事,蝗之枚数,可得而知也。《艺文类聚》一百

玄寿赐名叙

新妇荀氏所生女以岁在丁丑四月五日日始出时生,此月斗建已其日又巳,其时加卯,甲乙卯皆东南,春夏天地,动发万物,兹之三月,吉之善时也。又于《易卦》,震值在卯,巽位在巳,震为长男,巽为长女。而此女孙正用兹日,斯时始旦,日月岂依,先祖之灵,实临祐之。玄发素颜,妇人之上姿也。寿考无疆,先民之至愿也。故赐名曰玄寿焉。《御览》三百六十二

何恽

恽,桢子,咸宁末为扬州别驾,累迁豫州刺史。

与周浚笺

《书》贵克让,《易》大谦光,斯古文所咏,道家所崇。前破张悌,吴人失气,龙骧因之,陷之区宇。论其前后,我实缓师,动则为伤,事则不及。而今方竞其功。彼既不吞声,将亏雍穆之弘,兴矜争之鄙,斯愚情之所不取也。《晋书·周浚传》,浚随王恽代吴,恽欲与王争功,恽笺与浚,浚谏止恽,不纳。

何充

充字次道,恽孙,王敦辟为大将军掾,转主簿,左迁东海王文学,进中书侍郎。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以与平苏峻功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徙丹阳尹,加吏部尚书,进号冠军将军。又领会稽王师,转护军将军,录尚书事,寻迁尚书令,加左将军,固让,徙中书令。康帝即位,出为骠骑将军,都督徐州、扬州之晋陵军事,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入为都督、扬州、徐州之琅邪诸军事,领扬州刺史。穆帝即位,加中书监,录尚书事,又加侍中。永和二年卒,赠司空,谥曰文穆。有集五卷。

贺正表

璇衡运周,元正肇祚。伏惟陛下,应乾纳祜,与天同休。《初学记》四

请徵虞喜疏

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伏见前贤良虞喜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修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宜使蒲轮纡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晋书·虞喜传》

奏言沙门不应敬王者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侯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世祖武皇帝以盛明革命,肃祖明皇帝聪圣玄览,岂于时沙门不易屈膝,顾以不变其修善之法,所以通天下之志也。愚谓宜遵承先帝故事,于义为长。《释藏冠》一,《沙门不应拜俗事》一。

又奏

尚书令、冠军抚军、都乡候臣充、散骑常侍、左仆射、长平伯臣、散骑常侍、右仆射建安伯臣恢、尚书关中侯臣怀、守尚书、昌安子臣广等言,诏书如右,臣等暗短,不足以赞扬圣旨,宣畅大义,伏省明诏震惧屏营。辄共寻详,有佛无佛,固非臣等所能定也。然寻其遗文,赞其要旨,五戎之禁,实助王化。贱昭昭之名行,贵冥冥之潜操,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清妙,且兴自汉世,迄于今日,虽法有隆衰,而弊无妖妄,神道经久,未有其比也。夫诅有损也,祝必有益。臣之愚诚,实愿尘露之微,增润嵩岱;区区之祝,上裨皇极。今一令其拜,遂坏其法令,修善之俗,废于圣世,习实生常,必致愁惧。隐之臣心,窃所未安。臣虽蒙蔽,岂敢以偏见疑误圣听,直谓世经三代,人更明圣,今不为之制,无亏王法,而幽冥之路,可无拥滞。是以复陈愚诚,乞垂省察,谨启。《释藏冠》一,《沙门不拜俗事》一。

又奏

臣充等言,臣等虽诚暗蔽,不通远旨,至于乾乾夙夜,思修王度,宁苟执偏管而乱大伦邪?直以汉魏逮晋,不闻异议,尊卑宪章,无或暂亏也。今沙门之慎戒专然,及为其礼,一而已矣。至于守戒之笃者,亡身不吝,何敢以形骸而慢礼敬哉!每见烧香祝愿,必先国家。欲福祜之隆,情无极己。奉上崇顺,出于自然,礼仪之简,盖是专一守法。是以先圣御世,因而弗革也。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臣等屡屡以为不令致拜,于法无亏,因其所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则上有天覆地载之施,下有守一修善之人。谨复陈其愚浅,愿蒙省察,谨启。《释藏冠》一,《沙门不拜俗事》一,《弘明集》。

褚太后敬父议

如禅所正,可敕御史、左将军,入在公廷,则修臣敬。皇太后归宁之日,则全子礼,申谕内外奉行。《通典》六十七

与庾翼书

褚将军还朝,值太后临朝,时议褚侯虽后父,乃晋臣也,宜用郑议。或谓诸王宜不拜耳,乃不称臣燕王,非比也。又云,窦武虽受爵太后,录尚书事,而汉无拜文为疑,故恐大义乖错。褚侯既不拜,便是异姓太上皇也。此巍巍亦庶姓不敢安。《通典》六十七

何琦

琦字万伦,充从兄。元帝时为郡主簿,察孝廉,除郎中,补宣城泾县令。明帝时,司徒王导引为参军,不就。以母忧去职,服阕。司空陆玩、太尉桓温辟,不就。诏徵博士。简文为抚军,召为参军,公车再徵通直散骑侍郎、散骑常侍,并不行。卒年八十二,有《三国志论》九卷。

请修五岳祠升平中

唐虞之制,天子五载一巡狩,顺《宋志》作「省」。时之方,柴燎五岳,望于山川,遍于群神,故曰,因名山升中于天,所以昭告神祇,飨报功德。是以灾厉不作,而风雨寒暑以时。降及三代,年数虽殊,而其礼不易,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著在经记,所谓「有其举之,莫敢废也。」及秦汉都西京,泾、渭、长水,虽不在祀典,以近咸阳故,尽得比大川之祠,而正立之祀可以阙哉!自永嘉之乱,神州倾覆,兹事替矣。惟之天柱,在王略之内也,旧台选百户吏卒,以奉其职。中兴之际,未有官守,庐江郡常遣太吏兼假四时祷赛,春释寒而冬请冰。咸和迄今,又复隳替。计今非典之祠,可谓非一。考其正名,则淫昏之鬼;推其糜费,则百姓《宋志》作「四人」。之蠹。而山川大神更为简缺,礼俗颓紊,人神杂扰,公私奔蹙,渐以繁滋。良由顷国家多难,日不暇给,草建废滞,事有未遑。今元憝已歼,宜修旧典。岳渎之域,风教所被,来苏之众,咸蒙德泽。而神明禋祀,未之或甄,巡狩柴燎,其废尚矣。崇明前典,将俟皇舆北旋,稽古宪章,大厘制度。俎豆牲牢,祝嘏文辞,旧章靡记,可令礼官作式,归诸诚简,以达明德馨香,如斯而已。其诸妖孽,可粗依法令,先去其甚,俾正邪不黩。《晋书·礼志》上,《宋书·礼志》四,《通典》五十五。

追驳江统、许遐拜时遭丧议

夫正名者,道理之本,然拜时非古,而行之历代,遂以成俗。古者布其几筵,恭告祖祢。将纳他族,以奉宗祀。父亲醮子而命之迎,女受父母之遗,以涉夫氏之庭,而交拜敬之礼,在涂丧纪定矣。服制即正,齐功卒哭可迎,此不阙于古而通于今议是也。然婚姻之道,公私急务。愚以为拜时及一日二日之妇,妇名既正,即宜一揆。其衾未接,归葬其党。《通典》五十九

天子敬父议

父母之尊,拟则天地;君亲之道,资敬是同。今承受命运,君临率士。而父以子食天禄,不敢子天子,以明王者之道。而子虽以为天子,必有尊也。推斯以言,自必臣天位之君,而子自必尊天性之父。《通典》六十七

为曾祖后服议

卿士之家,别宗无后,宗绪不可绝,若昆弟以孙若曾孙后之,理宜然也。礼缘事而兴,不应拘常以为碍也。魏之宗圣,远继宣尼,琦从父以孙继族祖。荀ダ无子,以兄孙为嗣,此成比也。《通典》九十六

论前母党服

夫子曰:「必也正名乎。」正名者,理道之本,礼之大者也。文条或阙,而附例可明。《礼》云:生不及父祖母昆弟,而父税丧,己则不若,与祖乖违。父既殁而闻丧,岂可拘以本制不税,而废其正服乎?若未生而伯叔母终,终为伯叔父后。继嗣之道虽同,原情之实则异,今必从于所养,而反疑于为本乎?诸侯国人,生不及先代之君,于其陵庙,亦必曰君也。此公义之正名也。前母之尊,固家人正称也。其易了如皦日。太康初,博议王昌前母服,公府卞粹以为母之非亲,而服三年者非一也。前母名同尊正,义存配父,盖以生不及故无其制,非于义不可也。元康中,有改葬前母,而疑其服。司徒左长史胡济以前母父之元妃,所生则家之嫡长,应制如改葬之服。于时二代,无曰不允。自兹以来,行之不殊。礼:母卒,自为母之党服。母出,则不为母之党服,而为继母之党服。故尊其所从,则不敢不服。服有所逼,则不得自伸,外服无二,而必宜有一。如向所论,必所继不及伯叔母之党,居然可见矣。明以名礼为制者,不计恩逮与不也。

答纳采文

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臣从祖弟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未闲教训,衣履若人。钦承旧章,肃奉典制。《晋书·穆章何皇后传》,《通典》五十八。

答问名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到,重宣中诏,问臣名族。臣族女父母所生,先臣故光禄大夫、雩娄侯祯之遗玄孙,先臣故豫州《通典》作「蔡州」刺史、关内侯恽之曾孙,先臣故安丰太守、关内侯睿之孙,先臣故散骑侍郎准之遗女。外出自于先臣故尚书左丞孔胄之外曾孙,先臣故侍中、关内侯夷之外孙女,年十七。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答纳吉文

皇帝嘉命,使者彪之重宣中制,大卜元吉。臣陋族卑鄙,忧惧不堪。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答纳徵文

皇帝嘉命,降婚卑陋,崇以上公,宠以典礼,备物典策。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答请期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诏,吉日惟八月某可迎。臣钦承旧章,肃奉典制。

答迎后文

皇帝嘉命,使者某重宣中诏,令月吉辰,备礼以迎。上公宗卿兼至,副介近臣百两。臣蝼蚁之族,猥承大礼,忧惧战悸。钦承旧章,肃奉典制。并《晋书·礼志》下,《通典》五十八。

何澄

澄字季玄,充弟准之第三子。孝武时为秘书郎,转丞,迁秘书监太常中护军,出为冠军将军、吴国内史,徵拜尚书。安帝即位,迁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元兴末,卒。义熙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太皇太后服议隆安三年

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合伸。《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礼服宜从正。故成风著夫人之号,文公服三年之丧。子于父之所生,体义情重。且礼祖不厌孙,固宜遂服无屈,而缘情立制。嫌不文明,则宜从重,应同为祖母后齐衰周。永安皇后无服,但一举哀,百官亦一周。《通典》八十

李胤

胤字宣伯,辽东襄平人。魏时为郡上计掾,州辟部从事治中。举孝廉,参镇北军事,迁乐平侯相,入为尚书郎,迁中护军司马,转吏部郎,赐爵关中侯,出补安丰太守。文帝为大将军,引为从事中郎,迁御史中丞,寻为西中郎将,督关中诸军事,徙河南尹,封广陆伯。晋受禅,拜尚书,进爵为侯,迁吏部尚书、仆射,转太子少傅,领司隶校尉。咸宁初拜侍中,加特进,迁尚书令,代何曾为司徒。太康三年卒,谥曰成。

奏请延访三公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内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或处三槐,兼听狱讼,稽疑之典,谋及卿士。陛下圣德钦明,垂心万机,猥发明诏,仪刑古式,虽唐虞畴咨,周文翼翼,无以加也。自今以往,国有大政,可亲延群公,询纳谠言。其军国所疑,延诣省中,使侍中、尚书咨论所宜。若有疾疢,不任觐会,临时遣侍臣讯访。《晋书·李胤传》

王毖子昌前母服议

毖为黄门侍郎,江南已叛,石厚与焉。大义灭亲,况于毖之义,可得以为妻乎。《晋书·礼志》中,案:王昌事详前竟陵王楙文。

曹志

志字允恭,谯国谯人,魏陈思王植子。太和末徙封济北王。晋受禅,降封鄄城县公,出为乐平太守,历章武赵郡。咸宁初迁散骑常侍、国子博士。免,后复为散骑常侍。太康九年卒,谥曰定。有集二卷。

奏议齐王攸之藩

伏闻大司马齐王当出藩东夏,备物尽礼,同之二伯。今陛下为圣君,稷契为贤臣,内有鲁卫之亲,外有齐晋之辅,坐而守安,此万世之基也。古之夹辅王室,同姓则周公其人也,异姓则太公其人也,皆身在内,五世反葬。后虽有五霸代兴,桓文谲主,下有请隧之僭,上有九锡之礼,终于谲而不正,验于尾大不掉,岂与召公之歌「棠棣」周诗之咏「鸱」同日论哉!今圣朝创业之始,始之不谅,后事难工。干植不强,枝叶不茂;骨鲠不存,皮肤不充。自羲皇以来,岂是一姓之独有!欲结其心者,当有磐石之固。夫欲享万世之利者,当与天下议之。故天之聪明,自我人之聪明。秦魏欲独擅其威,而财得没其身;周汉能分其利,而亲疏为之用。此自圣主之深虑,日月之所照。事虽浅,当深谋之;言虽轻,当重思之。志备位儒官,若言不及礼,是志寇窃。知忠不言,义所不敢。志以为当如博士等议。《晋书·曹志传》

肉刑议

严刑以杀,犯之者寡;刑轻易犯,蹈恶者多。臣谓玩常苟免,犯法乃众。黥刖彰罪而民甚耻。且创制墨黥刖,见者知禁,彰罪表恶,亦足以畏《艺文类聚》作「闻者多服」。所以《易》曰「小惩大戒,」岂蹈恶者多邪?假使恶多尚不致死,无妨产育,苟必行杀以止杀,为恶纵寡,积而不已,将至无人,天无以大君无以尊矣。故古人宁过不杀,不宁轻积杀。是以为上宁宽得众,不宁急旧积杀。若乃于张听讼,刑以止刑,可不革旧。过此以往,肉刑宜复,假令汉文于张,承大乱之后,创基七十,国寡民稀,止禁刑书,鞭杖为治也。肉刑于死为轻,减死五百为重。重不害生,足以惩奸;轻则知禁禁民为非。所谓相济经常之法,议云不可,或未之喻也。《艺文类聚》五十四

曹臣

臣,志子。元康中为中郎,封关中侯。

移冀州大中正

臣以元康四年为先定公薨背,还济北谷城墓宅安厝。太学博士赵国苏宙。昔先公临赵,以宙为功曹!后为察孝。前臣遭难,宙为镇东司马。赵之故吏,有致身叙哀者,有在职遣奉版者,唯宙名讳不至。宙今典礼学之官,口诵义言,不可废在三之义。于宙应见论贬。《通典》九十九。元康中,赵郡吏苏宙不奔吊于郡将,中郎、关中侯曹臣移冀州大中正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