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313-103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中兴小纪卷二十五    宋 熊克 撰
绍兴八年秋七月己丑以御史中丞常同为显谟阁直
学士知湖州先是左仆射赵鼎尝奏向子諲无罪当留
同与潘良贵诚有罪不宜因子諲之故显出之俟少定
令外补不惟为同良贵亦所以为子諲盖外议犹以子
諲久对为非而良贵实出于爱君也三人既出给事中
张致远駮诏谓不应以一向子諲出二佳士上怒作色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313-1035b.png
顾鼎曰固知致远必缴驳凡再言之鼎曰陛下何由知
之上曰致远与诸人善 赵鼎事实曰时盖有先入之
言上闻鼎奏由是不乐后数日右丞相秦桧留身奏事
甚久既退鼎扣之曰上无以前日言有语否桧曰上无
他但患相公不乐尔鼎乃信而不疑 辛亥宰执奏淮
西张宗颜乞遣统制官吴锡军马回别请济师上曰吴
锡有胆勇心计然不可独用可趣归令杨沂中别发一
军赵鼎曰沂中已尝有此请盖上知人能驾驭皆出于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313-1035c.png
谈笑之间所谓善将将也于是枢密院令殿前司追回
锡仍依其数别拨一军往庐州权𨽻于宗颜俟防秋过
取旨 旧制三衙管军未尝内宿上驻跸扬州始日轮
一员内宿弹压至是殿帅扬沂中已免宿直又缺马帅
惟权步师解潜一员与两司使臣互轮潜奏乞依东京
旧例乃诏潜权免只分轮使臣于是右谏议大夫李谊
言按魏置中卫将军晋武分为左右卫宋齐谓之二卫
各领营兵每暮一人宿直又唐右卫大将李大亮自兼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313-1035d.png
三职宿卫两宫每番直尝假寐太宗劳曰公在我得酣
寝则三衙宿直尚矣太平无事不以三衙宿直可也今
万骑时巡宫阙则非曩之壮大禁卫则非曩之众多内
外之患可备非一而管军夜居于外是潜等之寝则安
为宗社虑则未也望令沂中与潜依旧轮宿仍权差马
帅通作三衙以次寓直上严宸极从之既遂以龙神卫
四厢都指挥使韩世良权马帅 时有御批宗子防禦
使璩建节封国公入资善听读 方畴稽山语录曰时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313-1036a.png
左相赵鼎语右相秦桧云公尝说鼎丙辰罢相之后议
论鼎者专以资善堂藉口鼎今日当避嫌公可面纳此
御笔如何桧曰公为首相桧岂敢专公欲纳之桧当同
敷奏也鼎约桧与刘大中各作一劄子明日鼎与大中
各将劄子至惟桧无之鼎遂参酌只作一劄子明日鼎
又语桧同进呈尤好桧复曰公为首相桧不敢专明日
进呈鼎奏曰祖宗受天明命当传万世陛下仁孝子孙
千亿未可量也但宗子某己封建国只是小国今某封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313-1036b.png
吴国公却是全吴臣欲且与建节或封一等小国上曰
都是小孩儿且与放行鼎执奏再三且曰兄弟之序不
可乱上意难之遂留御笔曰待三五个月别商量既下
殿枢密王庶西人气直语鼎曰公错了也桧曰桧明日
留身敷奏明日桧留身又明日鼎留身奏曰昨所纳御
笔不知桧与大中有何奏上曰大中之说与卿一尔
八月戊午诏疆场之臣无弛边备 庚申以利州观察
使马扩为沿海制置副使镇江府置司 先是朝请大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313-1036c.png
夫吴说尝与苗傅款密言者屡劾之十年不调辛酉上
因语宰执曰说累赦不得自新非朕用人之意可谕言
官负衅之人已行者勿再论于是赵鼎等仰服主上洪
度兼容所谓国君含垢此其至也 甲子宰执奏马扩
将到奉使录记海上之盟约金人夹攻事上以为敌国
之与中国如阴阳消长岂能偏废若可剿除汉唐之君
行之久矣赵鼎等三复上语谓此岂特中国之幸亦敌
国之幸也 辛巳著作佐郎李弥正高闶皆除郎官而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313-1036d.png
著作郎何抡张嵲尚未迁枢密副使王庶疑之以问赵
鼎鼎曰少需处之要职至是以抡为秘书少监殿中侍
御史张戒言抡昔张浚入蜀抡为之鹰犬去岁浚独相
自以黄潜善乃王黼之党每持邪说以司马光为非王
安石为是至再修神宗实录抡攘臂其间略无忌惮浚
败乃焚毁签贴国家大典岂宜屡易以徇权臣之私意
诏以抡知邛州嵲不自安亦求去遂除福建转运判官
 徽宗既祔庙礼毕是月始诏修徽宗实录以左仆射赵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313-1037a.png
鼎兼提举鼎奏曰先帝以仁厚之德涵养天下几三十
年其间法令有未尽善者皆出于群臣贪功冒赏之私
而有司壅于上闻非先帝本意也刘大中宣和初知如
皋县有旨即隐者徐神公所居建为观观基包士民坟
墓甚众大中顾有司不能决乃具图申省且束装待罪
洎取旨先帝愕然曰岂可发民坟墓即诏移之别地则
知当时有不便于民者使先帝悉知未有不改之者此
群臣之罪而蔡京为之首也上深然之以至泣下鼎又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313-1037b.png
曰崇观之失不归之蔡京使何人任责今士大夫力主
京者皆厚私恩而薄祖宗之人也愿陛下深察之 时
临安府任同京邑而守臣集英殿修撰张澄有治剧之
才甚得时誉是月除徽猷阁待制 九月丁亥侍御史
萧振言近除发运使令籴米以待阙用其价虽随时低
昂常使官价高于民间仍不加耗及即时支钱则有以
助国宽民诏从之既而右谏议大夫李谊言祖宗时发
运所领乃转输东南之粟以实中都又制茶盐香矾石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313-1037c.png
货之利今皆所不及惟是给以本钱使之籴买然复兴一
司岂专为此哉如营田经理之制市易懋迁之法又州
县钱物之限无所拘赋敛之横无所考监司废格诏条
漫无有稽察臣愿俾总六路而调其盈虚内与户部相
为表里则刘晏之策可展而不为虚文不然则籴买一
事自可责之诸路漕臣何必创此司哉望下臣之说于
三省讲而行之 萧振一日奏事上因语臣下之奸者
且曰朕初不欲以语卿恐人谓朕令卿言也振曰臣与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313-1037d.png
陛下所共者理尔理之所在臣安敢自默 时新除沿
边守臣王默等辛丑上谓宰执曰今日边垒内则绥抚
外则斥堠二事至大未易得人宜精择之 乙巳金遣左
监军萨里罕自云中驰之陜右见左都监巴克实议割地
事路由同州先是青涧李世辅陷伪境时为同州守世
辅怒萨里罕无礼因杀其从者百人将擒以归本朝会
敌骑追逼世辅折箭为誓纵之去于是世辅不克南归
亡入夏国 初召秦桧之来道由婺州时左朝散郎王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313-1038a.png
次翁致仕居于婺与桧遇既而中书舍人楼炤为桧言
次翁贫甚因曰吕颐浩次翁郡人也颐浩再相次翁困
一至此桧笑曰非其类也遂落次翁致仕以兵部郎官
召之是月移为吏部郎官 是秋金人括京畿及陜西
钱谷皆转移北去盖有割地以归本朝之意也 冬十
月重修禄秩敕令书成丙辰右仆射秦桧上之 待御
史萧振论参知政事刘大中与父不睦何以事君望正
典刑以厚风俗大中亦累章乞罢丁巳以为资政殿学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313-1038b.png
士知处州振复论遂改提举洞霄宫 赵鼎事实曰初
监察御史萧振力求外补且托其乡人吴表臣薛徽言
为请甚切鼎信之遂除郡而去及秦桧拜相一召即来
始振以亲年七十求去至是不复以亲为词寻除南台
是必有荐为鹰犬者也未踰月论刘大中至三章不已
鼎谓意不在大中行且及臣矣 方畴稽山语录曰时
召萧振入台振秦桧死党也首攻刘大中大中既去赵
鼎亦丐去正人端士扫地尽矣论者云秦桧窃柄十有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313-1038c.png
八年毒流天下皆自振发之故目振曰老萧云 萧振
言经制司籴米而发运使程迈一例抛与诸州则诸州
不免抛下诸县科之百姓即非创司宽民之本意宜令
官自置籴场丁卯诏从之 辛未赵鼎入辞从容奏曰
臣昨罢相半年蒙恩召还已见宸衷所向与向来稍异
臣今再辞而后人必有以孝弟之说胁制陛下矣臣谓
凡人中无所主而听易惑故进言者得乘其隙而惑之
陛下圣质英迈洞见天下是非善恶谓宜议论一定不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313-1038d.png
复二三然臣甫去国已稍更改如修史本出圣意非群
臣敢建言而未几复修此为可惜臣窃观陛下未尝容
心特既命为相不欲重违其意故议论取舍之间有不
得已而从者如此乃宰相政事非陛下政事也上曰朕
深会此矣 赵鼎之去也枢密副使王庶送鼎登舟曰
公欲去盍早为庶言鼎曰去就在枢密鼎岂敢预庶西
人气直即曰庶会此矣 召龙图阁直学士孙近及端
明殿学士李光乙亥以近为翰林学士承旨光为吏部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313-1039a.png
尚书既而给事中张致远以徽猷阁待制出知广州中
书舍人吕本中奉祠而去二人皆赵鼎所厚者(二人之/去皆在)
(十一月今/联书之) 辛巳宰执奏北使约仲冬至泗州上曰所议
殊未可解但可和则和不可和则否可督诸将为之备
也十一月甲申以学士承旨孙近为参知政事 龙图
阁直学士汪藻复进宣和以后诏旨己丑除藻显谟阁
学士 有旨少师刘光世赐第中书舍人勾龙如渊缴
奏上曰今财力困匮营缮实难但以光世罢兵柄奉朝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313-1039b.png
请恩礼稍加于旧则诸将知后福之有终皆效力矣于
是宰执秦桧等退而称上驭将帅深得汉光武遇功臣
之意 前宰臣赵鼎之求去也殿中侍御史张戒以谓
大臣进退国家安危所系陛下他日必悔乞留鼎于经
筵诏戒为耳目之官附下罔上可与外任 朱胜非閒居
录曰赵鼎复相植党益急凡凶险刻薄之士无不收用
使造虚誉而排善类张戒其一也鼎荐常同为中司同
即以鼎所喜奏为台属戒自郎官除察院未几迁殿院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313-1039c.png
鼎失眷丐罢知其决去即露章请留以徼后福其言狂
躁愚弄鼎既罢犹知泉州盖其党与维持之力也 接
伴使范同奏金使遣人议过界上曰若使百姓免于兵
革之苦得安其生朕亦何爱一己之屈 勾龙如渊退
朝录曰时金国遣二使携书来书中盖以河南之地尽
归于我者惟是使人入界索礼过当号其书曰诏书指
吾国曰江南见吾馆伴使必欲坐堂中而坐使人于一
隅所历州县必欲使官吏具礼迎其书如吾国中迎天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313-1039d.png
子诏书之礼且言其书到行在必欲上再拜亲受之上
下汹汹不知所为上亲劄付馆伴范同途中稍生事当
议编置而朝廷议礼益不决如渊因奏今日和议实陛
下以徽宗显肃皇后梓宫与母兄之重在人国中宸心
朝夕不遑宁处遂遣王伦奉使请和今日金人既遣报
赍书而来倘若不受必致归曲于我一日兴师彼则有
辞此和议固不可坏而礼文之间动辄过当傥不度利
害勉而从之则堂堂中国一旦遂为金人屈已如臣管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313-1040a.png
见必遣王伦与使人反覆商议取得金书纳入禁中则
礼不行而事自定矣上曰果如此即无以加俟试以此
而付之 枢密院编修官庐陵胡铨上书言王伦无故
诱置金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伦论我一
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鸣呼自来主和议者谁不
以此说啖陛下然卒无一验则敌情亦可知矣向者陛
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尚不忍北面臣敌今无故而反
臣之百官军民皆欲食伦之肉伦不足道而秦桧亦为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313-1040b.png
之近者曾开引古谊以折桧桧厉声曰侍郎知故事桧
独不知耶桧畏天下议已又令侍从台諌佥议以分谤
孙近傅会桧议遂得执政臣谓伦可斩近亦可斩也愿
斩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使者而兴师问罪则三
军之气不战而自倍不然则臣有蹈东海而死尔辛亥
诏铨狂妄上书意在鼓众除名勒停昭州编管时铨有
孕妾临月遂寓湖上僧舍欲少迟行而临安府已差使
臣挟锢身来矣馆职范如圭与删定官方畴同见吏部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313-1040c.png
侍郎晏敦复为铨求援敦复曰某尝言秦桧之奸诸公
不以为然今方专国便敢如此赵元镇虽无状不至是
也此人得君何所不为敦复即往见知府张澄语之曰
铨论宰相天下共知祖宗朝言事官被谪开封府必不
如是澄愧谢曰即追回矣 方畴稽山语录曰其后畴
见赵鼎于稽山诵晏敦复有赵元镇无状之语鼎曰景
初亦出此语乎畴曰某亲闻之畴又曰敦复久在铨部
有人望当迁尚书而鼎谓敦复尝抗吕颐浩被送吏部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313-1040d.png
鼎执政召为都司除吏部侍郎但其性介僻不通故迟
之也 于是秦桧孙近上章待罪诏无罪可待桧等又
奏若铨重窜则臣等有所不安遂寝前命送吏部与广
南监当右谏议大夫李谊言陛下临御于今一纪所用
相凡十人执政三十三人然皆不久而去规模数易士
夫知其不久则肆为同异而无忌惮吏知其不久则专
为苟简以幸蔽欺陛下夙夜忧勤而治不加进殆必由
此今左相虚位参政阙员乃择贤之时望考以圣心参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313-1041a.png
以公论傥选而得天下之材则责之专任之久可革数
易之弊臣备位言责不敢复避形迹惟陛下察焉 是
月资政殿学士陈与义卒于湖州 礼部侍郎张九成
求去面奏曰外议以臣为赵鼎之党虽臣亦自疑之上
问其故九成曰臣每造鼎见其议论无滞不觉坐久则
人言臣为鼎党无足怪也于是九成除秘阁修撰提举
太平观而去 十二月右仆射秦桧乞差官前路与金
使计议使名未正当以江南为宋以诏谕为国信至如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313-1041b.png
不受封册不泛遣使皆先事预约戊午上谓宰执曰朕
承祖宗二百年基业为臣民推戴已踰十年岂有受其
封册兼画疆之后惟正旦生辰遣使非时不许往来于
是桧等皆仰叹上沉几远虑非群臣所及 己未秦桧
言赵鼎修哲宗史成加特进直学士院吕本中行词云
合晋楚之成不若尊王而贱霸鼎为首相于议和未尝
不佥同今命词如此皆鼎风旨欲伺和议不成为脱身
之计上因谕己酉年金人南骛鼎时为台臣尚欲与金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313-1041c.png
人画江为界岂以和议为非此事张守备见桧曰更可
录此圣语付史馆于是桧等退而窃叹上明智照临洞
见臣下反覆之态岂可欺哉中丞勾龙如渊言资政殿
学士王庶尝营救赵鼎乞罢潭州之命丙寅诏庶落职
与宫祠 金国左副元帅达兰遣其使张通古来朝己
巳入见通古言先尽还河南地徐议馀事 殿中侍御
史金华郑刚中言今日之势尤急于边郡如楚泗通泰
滁濠江鄂以至荆襄关陜之地不过二十馀郡愿诏大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313-1041d.png
臣精选二十辈分而布之使其招徕收养朝廷又时遣
使按行无状者昜之处处得人则须以持久增秩赐金
之事可行矣庚午诏从之 参知政事李光请罢常平
主管官辛未上谓宰执曰常平法本汉耿寿昌今岂可
以王安石而废之其提举官自可复置庶几不陷失一
司钱谷秦桧因奏光言诸路月桩钱漕司不以上供及
移用等钱桩办又一路诸郡轻重不均致不免敷之百
姓上曰朕屡谕赵鼎更不肯行若悉将上供等钱桩办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313-1042a.png
自不必科敷兼江东既阙刘光世一军其钱粮亦通用
盖上哀悯元元之意其切如此 甲戌以端明殿学士
韩肖冑为佥书枢密院事乙亥诏肖冑充金国报谢使
以枢密都承旨钱愐副之 是月以起居郎刘一止为
中书舍人兼侍讲太府寺丞莫将赐出身为起居郎一
止亟言将丞九列骤缀从班人以为将上书助和议而得
之臣之误恩与将同制臣若不言人必谓臣自为地而
不患乞并臣罢之不报将归安人也 先是左仆射秦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313-1042b.png
桧尝因语国事云此事大系安危礼部侍郎曾开于坐
中抗声曰丞相今日不当说安危止合论存亡尔桧矍
然惊其言而罢是月开以宝文阁待制出知婺州(此据/吕大)
(麟见/闻志) 初吏部郎官黄祖舜以父忧去位至是免丧自
度与时论不合即丐奉祠浮湛里中以著书自娱家贫
屡空而处之常晏如也 时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伏兵
于洪泽诈令为寇俟金国使回则劫之以坏和议而世
忠将郝卞密以告漕臣胡纺纺白之奉使佥书枢密院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313-1042c.png
韩肖冑故金国使由淮西以去世忠不得而劫焉 金
人既割河南之地以归本朝遂移行台尚书省于大名
府仍遣行台左丞相张孝纯还上诏孝纯赴阙孝纯自
惭乃白右副元帅乌珠愿归徐州致仕而卒时金人以
旧尝臣刘豫者李邺为翰林承旨冯行宁为户部使户
部在平阳府二人受命皆更服以赴焉 初北使之来
也校书郎范如圭上书于右仆射秦桧责以曲学倍师
忘雠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一旦为此若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313-1042d.png
不早改必且遗臭万世矣桧怒至是如圭轮对言两京
版图既入则九庙八陵瞻望咫尺而朝修之使未遣何
以仰慰神灵下遂民志上悽然曰非卿不闻此言遂命
遣使桧以其不先白己益怒久之如圭奉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