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313-078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中兴小纪卷一       宋 熊克 撰
建炎元年(岁在/丁未)夏五月庚寅朔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
于南京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母曰贤妃韦氏以大观
元年五月乙巳夜生于宫中红光照室初赐名授武定
军节度封蜀国公二年进封广平郡王宣和四年正月
冠于文德殿赐字德基三月出外第拜太保遂安庆源
两镇节度封康王上博涉经史道君问以古事及应诏
卷一 第 1b 页 WYG0313-0783d.png
制述率常称旨五年娶邢焕次女封嘉国夫人尝侍道
君习射于郓王府上挽弓至一石五斗宣和末金人内
侵渊圣皇帝方受内禅敌骑抵城下遣燕人吴孝民赍
书请和欲得亲王宰相为质时诸王皆从道君南幸惟
上与肃王留京师渊圣召上具言孝民所陈上毅然请
行遂命少宰张邦昌副上使于金寨时敌兵四绕上意
气间暇如平日数与大将斡里雅布(原名韩离不/今改正下同)观蹴鞠
杂伎留军中经月会都统制姚平仲以所部兵劫寨平
卷一 第 2a 页 WYG0313-0784a.png
仲古子也金人以用兵责使者邦昌惧而泣上止曰为
国家何爱身耶斡里雅布由是惮之不欲上留更请肃王
渊圣嘉上忠勤还拜太傅靖康改元冬金人再南侵刑
部尚书江都王云奉使至金寨先遣亲吏李裕回道斡
里雅布语须康王亲到议乃可成于是上奉诏使斡里雅布
军请缓师云副之上请门下侍郎开封耿南仲偕行渊
圣曰南仲老矣乃令其子中书舍人延禧与观察使高
世则为参议官世则瑗孙也以十一月丁丑发京师昼
卷一 第 2b 页 WYG0313-0784b.png
夜行庚辰至相州民遮道曰肃王已不反乞大王起兵
拒敌不宜北去辛巳至磁州初王云使金归过磁相劝
二郡为清野计二郡从之悉撤近城民居运粟入城洎
金人再至果以磁相无粮由他路入二郡人怨云以为
云通于敌磁有崔府君祠乃东汉之崔子玉也封嘉应
侯号曰应王上至州人拥神马谓应王出迎守臣秘阁
修撰义乌宗泽启上亦谒其庙云从上入上既出云为
百姓所害上檄泽捕得害云者斩之乃定磁人力请上
卷一 第 3a 页 WYG0313-0784c.png
毋北去谓离北门五六十里即有敌兵知相州直龙图
阁祁门汪伯彦蜡书至亦言金遣五百馀骑沿路问上
所在于是延禧等皆劝上回相州闰十一月朝廷议画
河遣佥书枢密院临川聂昌之河东耿南仲之河北皆
为割地使昌偕金使至绛州绛人杀之南仲偕金使王
汭至卫州卫人几杀汭南仲遂如相见上乃与南仲连
衔揭榜召兵勤王人情大悦戊申上登郡圃飞仙亭因
持弓矢咒之曰若次第中此牌字则必闻京师音耗果
卷一 第 3b 页 WYG0313-0784d.png
三发三中左右动色相贺 己酉上与幕府从容语曰
夜来梦皇帝脱所御袍赐吾吾解旧衣而服所赐此何
祥也顷之报京师使臣来乃武学生借閤门祇候秦仔
赍蜡诏命上为大元帅陈亨伯元帅汪伯彦宗泽副元
帅速领兵入卫上捧诏呜咽军民感动上乃命耿南仲
同预军谋十二月壬戌朔大元帅开府除汪伯彦为集
英殿修撰上初开府服排方玉带语伯彦等曰吾陛辞
日皇帝赐以宠行吾逊辞久之皇帝曰朕昔在东宫太
卷一 第 4a 页 WYG0313-0785a.png
上解此带赐朕卿宜收取不得已拜赐癸亥南仲等言
军行先籍粮食今勤王之师经由河北京东两路乃差
徽猷阁直学士河北都漕乐寿张悫直龙图阁京东漕
臣邵武黄潜厚并随军应副乙丑閤门祇候侯章赍蜡
书至催发勤王兵章言陛辞曰皇帝谕臣曰康王辟中
书舍人从行可令便宜草诏尽起河北兵守臣自将入
援是夜上命延禧草诏晓颁诸郡惟中山庆源被围不
得达元帅府五军总一万人上遣使招剧贼杨青常景
卷一 第 4b 页 WYG0313-0785b.png
等皆效顺又得一万馀人丁卯上欲领兵渡河与幕属
谋所向或请出浚滑或请渡王俞或请趋魏县言人人
殊犹豫未决汪伯彦独曰非出北门济子城不可众莫
能夺上从之仍遣前军统制刘浩统兵出南门阳为浚
滑之行以疑金乙亥上发相州使臣驰报黄河未冻众
失色上祷于天地河神至子城渡报河冻已合丙子上
总师渡河至大名都漕权府事张悫与北道副总管奉
符颜歧率众郊迓时京城围久及上驻北门而四方事
卷一 第 5a 页 WYG0313-0785c.png
皆取决于帅府矣壬午副元帅宗泽部兵二千人自磁
州先诸军至上大悦癸未知信德府直徽猷阁梁扬祖
兵万人马千匹继至诸将兵官如张俊苗傅杨沂中田
师中皆在麾下扬祖子美子传授子俊成纪人沂中崞
县人师中秀容人上问扬祖孰优扬祖以俊对上亦喜
俊自此常在左右上留扬祖为随军转运使甲申始闻
金人登城敛兵不下渊圣诏见通和卿等兵未可动上
涕泣知诏书为敌人所迫宗泽请进师直趋开德解京
卷一 第 5b 页 WYG0313-0785d.png
城之围汪伯彦等执讲和之说且言敌兵十万吾军才
一万三千人如何解围合使大王安居更檄宣总司陜
西江淮勤王之师约日俱进乃可破敌时北道总管赵
野至南京与宣抚使范讷合军自号宣总故也野讷并
开封人伯彦请上移军东平则措身于安地身安国难
可图上问耿南仲亦以为然遂决东去泽请自领军至
都城许之戊子泽兵行出南门进屯开德府扬声大元
帅在中军庚寅上离北京二年正月辛卯朔上入东平
卷一 第 6a 页 WYG0313-0786a.png
府界癸巳帅臣卢益漕臣黄潜厚率众出迓上达府治
丁酉右文殿修撰知冀州权邦彦以兵千人至上命屯
开德𨽻于宗泽壬寅徽猷阁待制知河间府黄潜善与
高阳关副总管杨惟忠将数千兵至益开封人邦彦乐
寿人潜善潜厚弟惟忠西戎部族也潜善请上移书沃
哩布与辨曲直令退军通京城之问耿南仲曰使敌知
元帅府所在非利也潜善计不行乞戍兵于曹从之上
留惟忠为元帅府都统制丁卯上以京东漕臣闾邱升
卷一 第 6b 页 WYG0313-0786b.png
所领濮州兵及深州守臣姚鹏博州守臣孙振等兵一
万四千𨽻宗泽新降到贼军丁顺及单州王澈广济军
孟世宁等兵三万七千人𨽻潜善壬申上以约诸路合
兵而东平去京师差远与幕属议进屯济州庚辰上发
东平府癸未至济州诸路兵大集军费日广梁扬祖言
京城围久盐法不通宜比𣙜货物法许人入钱给钞请
盐上从之才及一月给钞一百万缗公私俱便宗泽帅
兵至韦城与金大战败之丙辰上奏除泽徽猷阁待制
卷一 第 7a 页 WYG0313-0786c.png
丁巳黄潜善以机事赴府禀议且引探事人张宗得金
人伪赦并迎立孟太后书上挥泪大恸期身先士卒追
二圣于河北诸将曰此将臣职尔大王乃宗社所系不
可轻举时兵部尚书吕好问亦遣勇士李进持帛书至
好问希哲子也戊午上以便宜除汪伯彦显谟阁待制
充元帅而黄潜善为副元帅癸亥耿南仲等率文武官
吏劝进书再上上流涕不受诸路帅守监司推戴无虚
日使臣郑安自京回传到少帝齧血书襟诏上读之恸
卷一 第 7b 页 WYG0313-0786d.png
哭南仲以下又言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大王陛辞
皇帝赐以排方玉带大元帅建府有赐袍异梦四方申
呈或曰靖王今始悟靖之为字皇帝立十有二月而元
帅府建则靖康纪元实为符兆愿大王亟即位以当天
心上不纳丙寅张邦昌以咨目至大略言国祸之酷权
以济事故宁忍死而报之于殿下上答邦昌书亦曰九
庙不毁生灵获全皆相公之功邦昌又遣上舅忠州防
禦使韦渊赍书称臣且言封府库以待又曰臣之所以
卷一 第 8a 页 WYG0313-0787a.png
不死者以君王之在外也丁卯吏部侍郎汝阳谢克家
以邦昌命赍玉玺至文曰大宋受命之宝克家跪进上
恸哭命汪伯彦司之皇太后遣左丞安岳冯澥权右丞
江宁李回采奉迎澥康邸旧人也又令侄权卫尉卿孟
忠厚赍书诣上略曰王其速驱舆卫入处宸居上以安
九庙之灵下以弭四方之变上览书乃命移檄诸道具
言邦昌恭顺之意约束不得乱入京城于是济之老父
请上即位于济宗室仲琮议用晋武灵王遵承制故事
卷一 第 8b 页 WYG0313-0787b.png
幕属难之谓宜如唐肃宗即尊位以定天下又宗泽言
恐邦昌等阴与金结毋或深信且开封于南京乃祖宗
受命之地取四方中汴漕尤易庶为万全时使臣曹勋
自河北窜归进道君御劄曰便可即真来救父母上恸
哭拜受由是决意趋应天庚辰上发济州鄜延副总管
刘光世来上命光世都提举五军光世延庆子也佥书
枢密院沙县曹辅来癸未上至应天府甲申皇太后遣
吏部尚书仙井王时雍开封尹永嘉徐秉哲奉乘舆服
卷一 第 9a 页 WYG0313-0787c.png
御来而张邦昌继至伏地恸哭请死丙戌上以便宜进
汪伯彦黄潜善为杂学士于是耿南仲议改元谓宜仿
艺祖建隆之号且本朝以火德王请曰建炎云 改元
大赦天下除常赦所不原者赦书首令从臣监司郡守
访求文武才略出伦之士虽布衣亦听举又误国害民
如蔡京童贯王黼朱勔孟昌龄李彦梁师成谭稹及其
子孙见流窜者更不复叙民贷常平钱榖悉与蠲放又
散敛青苗本以便民岁久法弊反为大患亦令罢去祖
卷一 第 9b 页 WYG0313-0787d.png
宗上供自有常数后缘岁增不胜其弊当裁损以纾民
力比来州县受纳租税务加槩量以规出剩可令禁止
应临难死节义不受辱出使军前及因守战殁于王事
许其家自陈优与褒赏应违法赋敛与民间疾苦许臣
庶具陈言虽诋许亦不加罪初睢阳当五代之末有狂
僧日呼于市曰此地将来有圣人出世及我太祖以归
德之节受周禅而国号宋人以为应矣至是乃正应其
语上之将即位也门下侍郎耿南仲等请用汉光武故
卷一 第 10a 页 WYG0313-0788a.png
事为坛于宋之阳先告天地北望二圣然后受命及上
登坛受表涕泗交流百官环侍无不感动因名其坛曰
中兴受命之坛 初靖康以金人内侵置四道都总管
分制诸路以卫京师有诏事得专决财得通用官得辟
置兵得调发有警则留其副以守而都帅自将入援既
而南道都总管张叔夜统兵三万至京城下与金战遂
除佥书枢密院从二圣北狩南道都总管胡直孺亦统
兵勤王战败为金所获后遣之还惟副总管直龙图阁
卷一 第 10b 页 WYG0313-0788b.png
朱胜非留治应天府事胜非颇能均节调度帑藏得以
不空至是上即位犒赐半出于此叔夜耆之孙直孺开
封人胜非上蔡人也 辛卯上谓宰执曰少帝事上皇
仁孝升闻爰自临御沉机渊断圣不可测乃遭厄运暂
为北狩朕念手足之恩常若神会太后当二圣北辕以
圣德起于宫闱乃眷朕躬膺天历数累章劝进于国有
功靖康皇帝宜上尊号曰孝德渊圣元祐皇后册为隆
祐太后 壬辰宰执奏事张邦昌先退上问黄潜善等
卷一 第 11a 页 WYG0313-0788c.png
曰朕何以处邦昌潜善等曰邦昌僭号罪在不贷然为
金人所胁不得已而从权惟陛下睿断处之上曰邦昌
小心不幸逢此虽不能死然遭变从权使宗庙不隳社
稷不坏一城生灵获全肝脑金人才退遣人赍书赴愬
及归宝玺骏奔来朝北面事朕既贷其初欲驭以王爵
异时金人有词使邦昌具书报之曰中国不忘赵氏彼
师不旋踵而天下勤王之师皆左袒归宋故邦昌惧不
待问罪幸保首领而反籍于朕使金人知天下之归出
卷一 第 11b 页 WYG0313-0788d.png
于自然卿等以为如何潜善等曰陛下圣意高远非臣
等所及于是邦昌罢为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
五日一赴都堂参决大事上即命潜善等募忠信能专
对之士奉使通和除作国书命邦昌更作金人书早遣
使行寻诏加邦昌太傅依文彦博故事每月两赴都堂
以称朕优礼之意册贤妃韦氏为宣和太后立嘉国夫
人邢氏为皇后侍御史绩溪胡舜陟首言今日措画中
原宜法艺祖命郭进李汉超董遵诲等守边之术以三
卷一 第 12a 页 WYG0313-0789a.png
京关陜浙为四镇拱滑颍昌𨽻东京郑汝河阳𨽻西京
恩仆开德𨽻北京而同华陜𨽻京兆择人为节帅使各
以地产之赋养兵自卫且援邻镇如犬牙相错又京帑
积钱千馀万缗宜给四镇为籴本若四帅得人则隐然
为国长城庶几中原不失江左可居诏付三省未几言
者谓舜陟为台官而事伪廷遂除秘阁修撰知庐州其
议遂寝 门下侍郎耿南仲告老癸巳除观文殿学士
提举洞霄宫而大元帅府参议官耿延禧高世则亦皆
卷一 第 12b 页 WYG0313-0789b.png
以宫观去上欲命相而难其人黄潜善汪伯彦皆元帅
府旧寮新擢执政人望未孚惟资政殿大学士李纲当
靖康京城初被围时能建议力守后宣抚河南救太原
虽无功而士论恕之谓其平日有志在今可用甲午纲
自外除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纲邵武人先是渊圣除纲
领开封府道梗尚未赴也 金主晟起燕云上中京辽
东西长春平州凡八路民兵𨽻于诸万户分扰两河于
是渤海万户托卜嘉(原名挞不也/今改正下同)屯河间府女真副统
卷一 第 13a 页 WYG0313-0789c.png
苏赫(原名韶合今/改正下同)屯真定府契丹都统马五屯平阳府
女真万户尼楚赫(原名银朱今/改正下同)屯太原府女真万户罗
(原名娄宿今/改正下同)屯河中府而雄霸岚宪泽潞诸州皆有
万户分屯自金之初用兵也朝廷许诸郡得便宜行事
故各务自保逐路帅司不调发无连衡合从相援之势
又金兵方盛非一州之力所能敌故金得并兵既破一
州又攻一州至是女真副统蒙克(原名蒙哥/今改正)进据磁相
诏遣统制官马忠张换将所部各五千人自恩冀趋河
卷一 第 13b 页 WYG0313-0789d.png
间以袭之时靖康执政皆去而佥书枢密院曹辅已被
病丙申卒 丁酉诏宣仁圣烈皇后保佑哲庙有大功
而奸臣造言仰诬盛德著于史牒以欺后世可令国史
院据实而修播告天下于是蔡卞邢恕皆追贬之 诏
遣统制官薛广张琼将所部各三千人广自内黄琼自
开德过河北山水寨义兵二万同复磁相寻以宣教郎
临江傅雱借工部侍郎为祈请使又令广琼等且驻河
南戊戌以吏部侍郎谢克家为翰林学士徽猷阁待制
卷一 第 14a 页 WYG0313-0790a.png
北道副总管颜歧为御史中丞翰林学士莫俦除述古
殿学士承旨吴幵除龙图阁学士皆奉祠而去俦归安
人幵清流人也 知扬州许份言济郓与敌为邻南京
虽兴王之邦而敌骑屡至惟扬州前江后淮有险可恃
愿驻跸于此是日诏略曰属方勤于北顾难遽议于东
巡份侯官人将子也 初江宁府禁卒周德等叛执知
府资政殿学士宇文粹中杀官吏婴城自守会经制司
属官鲍贻逊统勤王兵七千至城下发运判官方孟卿
卷一 第 14b 页 WYG0313-0790b.png
檄贻逊进兵逼城德等乃受招安粹中华阳人靖康初
自右丞出帅贻逊龙泉人孟卿鄱阳人也时新除右仆
射李纲行次江宁因与漕臣权府事吴人李弥逊谋是
日诛首恶五十人其众千馀人令提举常平官王枋部
赴行在 癸卯资政殿学士宋城路允迪靖康初为佥
书枢密院未几奉祠去丁未召为吏部尚书 资政殿
学士建阳范致虚靖康末以前执政帅长安尝统兵复
西京擒金留守高世由未几兵败退驻潼关至是复命
卷一 第 15a 页 WYG0313-0790c.png
为京兆经略安抚使 初西路总管资政殿学士王襄
北道总管资政殿学士赵野皆以前执政任总帅虽率
兵赴阙而迁延不进至是襄野并责分司诏略曰岂有
两君之在野略无一骑之入关故取迂涂以为遁计寻
又各以散官安置襄永州野邵州襄南阳人也 戊午
诏太常少卿周望借给事中充大金军前通问使武功
大夫赵哲除达州刺史副之望上蔡人也 是月以龙
图阁东道副总管朱胜非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时
卷一 第 15b 页 WYG0313-0790d.png
事皆草创诏书填委而院无几案胜非尝凭败鼓草诏
然文气严重如平时胜非因奏陛下新即位宜正始正
始之说无他仁义而已仁义者天下之大柄也人主当
持之而朝廷奉承之则人主尊朝廷当持之而四方顺
从之则朝廷尊中国当持之而远人钦服之则中国尊
人主失其柄必有大臣跋扈之患朝廷失其柄必有尾
大不掉之患中国失其柄必有外国交侵之患国家与
北敌结好一百二十馀年彼既乱弱乃远交金人为夹
卷一 第 16a 页 WYG0313-0791a.png
攻之计天祚匿于近塞遣使指踪令金人取之且露章
称贺是中国失其柄矣金人内侵每以渝盟失信为辞
此皆燕人之语怨我背契丹之约也不然金人通好以
来何尝违其意哉愿睿明务思其本凡进退人才弛张
法度礼乐征伐庆赏刑威一语言一嚬笑必加详审合
于仁义者行之不合于仁义者置之则可以弭兵保民
绍复大业迎还两宫矣上嘉之 时在京榷货物鬻盐
钞茶引而道途未通发运使梁扬祖请权于真州置司
卷一 第 16b 页 WYG0313-0791b.png
诏扬祖兼领其事于是岁入六百万缗(岁入六百万/据扬祖行述)
上之相李纲也御史中丞颜歧言张邦昌为金人所喜
虽已位三公宜增其礼纲为金人所恶宜置闲地六月
己未朔纲至行在入见首言陛下用臣为相而外廷之
论如此臣愿归田里至如命相于金人所喜恶之间更
望圣心审处上曰歧尝有此言朕告以如朕之立恐亦
非金人所喜者歧无辞而退纲乃赴堂治事 辛酉诏
潜邸名升旸宫 先是围城百官中有余大钧陈冲王
卷一 第 17a 页 WYG0313-0791c.png
及之洪刍等八人皆诱内人为妾及因抄金银自盗入
己事觉送御史台鞫治壬戌李纲再论围城中受伪命
者上曰国家颠覆士大夫不闻死节往往因以为利如
余大钧洪刍诱宫嫔为妾王及之坐蕃衍宅门诟诸王
卿知否曰见鞫之必得其情纲又曰靖康之祸在内惟
李若水在外惟霍安国死节甚著而吴幵莫俦王时雍
徐秉哲皆奉金人指立张邦昌及捕宗室戚里又受伪
命为执政此为罪首先是若水已赠观文殿学士秉哲
卷一 第 17b 页 WYG0313-0791d.png
以散官安置乃诏赠安国为延康殿学士贬时雍高州
幵永州俦全州并安置时在围城中者纲槩欲以叛逆
罪之右丞吕好问曰王业艰难正含垢纳污之时遽绳
以峻法惧者众矣责以不能死则可若直谓之叛逆彼
岂无辞乎纲意不厌乃遣其客正字晋陵胡珵要说好
问区别围城人为三等以差行戮且曰必如是方可表
公之忠节好问谓珵曰某与君俱处城中众以为可罪
者才十许人耳馀人本末吾辈所共悉宁可以叛逆加
卷一 第 18a 页 WYG0313-0792a.png
之耶纲由是不乐 吕本中杂说曰金人再逼京师谢
克家耿南仲党人往往在围城中皆前日力攻李纲者
也纲既相复以围城中事中伤之以邦昌僭号叛逆凡
在围城中皆次第论罪吕好问谓纲曰围城中固可罪
若但责以不能死节彼无所逃罪矣然其间尚有曲折
若专以叛逆罪之则彼必有辞矣却恐反为害由是纲
不悦即使言者中好问上深以为非然好问亦不敢留
纲亦旋罪去由是观之耿南仲李纲之党苟以罪更相
卷一 第 18b 页 WYG0313-0792b.png
加诬于国事所害甚大皆不得无罪也 癸亥诏略曰
朕惟祖宗涵养士类至矣靖康之变仕于中都者曾无
仗节死难而多偷生取容甚者乘时为奸靡所不至为
中国羞姑取其尤量加窜责以为臣子之戒至于卒伍
理当阔略以责后效既而台狱具余大钧等皆当弃市
上曰有司之法如此新政重于杀士大夫李纲等亦言
天地之大德曰生于是诏流余大钧与陈冲洪刍于沙
门岛王及之与张卿才李彝周懿文胡思皆广南诸州
卷一 第 19a 页 WYG0313-0792c.png
安置(台狱具在八月戊/午朔今联书之)李纲又奏张邦昌恃金人盗神
器国破而资之以为利君辱而攘之以为荣知陛下总
师于外天人所归乃始退旧班遣使奉迎今冒取王爵
平章大政方且偃然自得傥或逃诛何以立国臣请以
春秋之法断之若都城人则谓因邦昌得生而德之若
元帅府则谓邦昌不待讨而恕之若天下则谓邦昌易
姓建号而愤之都城人德之元帅府恕之私也天下愤
之公也春秋之法人臣无将将则必诛今陛下欲中兴
卷一 第 19b 页 WYG0313-0792d.png
当先正朝廷乃崇僭逆之臣以示四方其谁不解体若
执政中有议不同者臣乞与之廷辨上乃召黄潜善吕
好问汪伯彦再对而潜善主邦昌甚力纲曰陛下必欲
用邦昌乞罢臣相上顾好问曰卿在城中知其详谓当
如何好问曰邦昌僭位人所共知既已自归惟陛下裁
处纲又曰邦昌罪当诛陛下以其自归则贷死而远窜
之潜善乃言在远不如在近是日诏邦昌以散官潭州
安置 初知陈州赵子崧知汝州赵汝栎知蔡州阎孝
卷一 第 20a 页 WYG0313-0793a.png
忠皆密迩敌兵能保全境内知襄阳府黄叔敖知汉阳
军李彦卿通判鄂州陈规皆捍禦有劳又荆南府帅臣
邓雍弃城而去敌欲乘势渡江破公安县知县程千秋
率民禦之敌不敢犯是日诏子崧升二秩汝栎宝文阁
真学士叔敖秘阁修撰孝忠彦卿皆直秘阁千秋升一
秩就除本府通判叔敖分宁人雍开封人规临沂人寻
诏雍为禁从敌来先遁落职与宫祠既而襄阳复不守
叔敖落职降充监当 甲子召通奉大夫傅墨卿为礼
卷一 第 20b 页 WYG0313-0793b.png
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知潭州郭三益为刑部尚书墨卿
山阴人前知舒州以武昌寇作遣其孥还越道由江宁
遇周德之变一家尽死墨卿方遭患不及就职三益嘉
兴人也 初上谕宰执令置登闻检鼓院以通下情至
是置于行宫门外 李纲言今日中兴规模有先后之
序当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费诚
号令信赏罚择帅臣选监司使吾政事已修然后可议
兴师上曰谁可任此者纲因荐前监察御史张所于河
卷一 第 21a 页 WYG0313-0793c.png
北直秘阁傅亮于河东乃诏借所直龙图阁招抚河北
又以枢密副承旨王𤫙经制河东而亮副之皆赐钱百
万缗以备募兵又给半岁粮及空名告千馀道用京畿
兵千人为卫遣之𤫙成纪人所益都人靖康末尝至河
北募兵时因论黄潜善坐贬亮冯翊人号知兵初以布
衣得召权京西统制官将兵数千直至汴京城外与金
战至是纲皆引用之 丁卯诏曰行在将士适当隆暑
暴路之久尤轸朕怀又赋敛之繁当谋蠲减法令之弊
卷一 第 21b 页 WYG0313-0793d.png
当议改更溃兵为盗因间掳掠残破郡邑已降赦令当
遣使招集许令自新赃吏为奸乘时掊克重困吾民罪
不可贷当遣使按治寘于典宪靖康间敢言之士或至
窜逐宜悉召还自今有智谋之人如能献谏宜悉擢用
协成治道以笃中兴之烈 上登极赦书已罢天下神
霄宫是日又诏本宫钱谷并付转运司以充省计既又
诏道士林灵素郑知微傅希烈家资令温处二州籍没
 上初诏取进士命给事中兼权直学士院河南王绹
卷一 第 22a 页 WYG0313-0794a.png
条所当行者绹言经义当用古注不专取王氏说乃诏
复元祐诗赋经义兼收之制鸿胪主簿邓肃沙县人也
宣和间因进花石纲诗得名李纲为起居舍人论京师
水灾谪沙县监税与肃游相善靖康间肃被召得官京
城破遂入统制官傅亮军中至是以肃为右正言肃首
论围城中有以侍从官而为伪执政者有庶官而为侍
从者有为张邦昌撰赦文者有因邦昌而改名者是皆
不复知有宋德请悉以叛臣目之其上者寘于岭外次
卷一 第 22b 页 WYG0313-0794b.png
则远处编管卿监而下朝廷本不以国士待之亦难于
国士责之但籍其姓名自是不复任为台谏侍郎若用
此则一网而尽不惟上报二圣之德亦破天下奸雄之
胆也时右司諌潘良贵亦论围城中人乞分三等定罪
良贵金华人也吕本中杂说曰邓肃前一年因李纲荐
得官时又用汪伯彦荐为右正言故傅会纲意专以围
城为言继而潘良贵又乞三等诛罚 癸酉诏河外陜
西山东与邻路相援如常山之蛇首尾互应令金腹背
卷一 第 23a 页 WYG0313-0794c.png
受敌每路帅臣统之犹一人而运四体敌至援兵四集
则赏不踰时违者必罚无赦诏诸路添置武尉一员戊
寅同知枢密院汪伯彦进知院事己卯诏于沿河沿淮
沿江置帅府要郡以控扼之帅府带安府要郡钤辖各
武臣为之副又别置凌波等水军上之初即位也即命
宁武军节度使范讷为京城留守庚辰诏罢讷仍降授
承宣使淄州居住 先是召延康殿学士张悫为户部
尚书悫至首言陛下当判忠邪忠邪判则乱治分壬午
卷一 第 23b 页 WYG0313-0794d.png
遂除悫同知枢密院事兼提举户部财用 初诏旧相
观文殿学士宋城徐处仁为大名尹处仁时已被病至
是卒于大名 初言者论靖康末折彦质为宣抚钱盖
为制置高亢总兵守河皆不战而遁今置不问则后将
何以使人彦质可求子可求见知府州犹未陷于敌盖
惟演孙也诏贬彦质昌化军盖落职高亢编置海外亢
行次南康军知军李定通判韩璹奏亢欲谋变已诛之
且待罪右仆射李纲曰亢将兵守河敌未至而先走朝
卷一 第 24a 页 WYG0313-0795a.png
廷不能正军法一军垒守倅乃敢诛之必健吏也使后
之受命捍敌者少知所戒是当赏上曰然乃诏定璹各
转一官 初金人左副元帅尼玛哈(原名粘罕今/改正下同)自河
东归至云中右副元帅斡里雅布自河北归至燕山至是
闻上龙飞睢阳张邦昌入觐遂会于山后草地议事斡
里雅布中暑死乃以其弟鄂勒珲(原名斡离/嗢今改正)为右副元帅
时金国主晟尝遣使谕尼玛哈止南下之兵尼玛哈报
以本朝数使人要结契丹汉儿欲共攻其国以激怒之
卷一 第 24b 页 WYG0313-0795b.png
盖尼玛哈专权晟不能令至是命相亦取决焉晟守虚
位而已 初钱盖制置陜西尝议湟鄯之地于朝廷无
毫发利而岁费不赀不若立青唐之后使为藩臣有益
麻党征者故王之子国人所服傥立之必得其力至是
用盖策乙酉复盖原官除陜西总制使赍告报益麻党
征仍赐姓名曰赵怀恩因召五路兵赴行在 以延康
殿学士宗泽为东京留守时马军都指挥使郭仲荀见
统禁旅在京城执政黄潜善汪伯彦颇疑泽故就命仲
卷一 第 25a 页 WYG0313-0795c.png
荀副之又以显谟阁待制杜充为北京留守仲荀逵孙
充安阳人也 诏罢州县职田右仆射李纲请令诸路
买马及募民出财助军费且言熙丰时内外禁旅五十
九万今禁旅单弱何以捍强敌而镇四方故莫若取财
于东南募师于西北若得数十万付诸将以时练之不
久皆成精兵此最为急务丙戌乃诏陜西河北各募三
万京东各募二万合为十万仍创骑胜壮捷忠勇义成
龙武虎威折冲果毅定难靖边凡十号每号四军每军
卷一 第 25b 页 WYG0313-0795d.png
二千五百人 丁亥上谕宰执东京发到内库宝器有
玻璃码碯之属皆遐方异物内侍陈列以进朕念玩物
丧志悉令碎之汪伯彦曰陛下初即位便能以道养志
不累于物中兴之功不足致也 诏河东河北自太原
真定失守之后列郡被围誓以死守昔有十城固守不
下则载信史以耀后世今数千里之广无一人忍负国
者忠义之俗古所未有访闻失职之吏失次之军失业
之民渡河而南未有所归其令帅臣监司悉心措置分
卷一 第 26a 页 WYG0313-0796a.png
布而收之 初渊圣登极高丽国遣使入贺诏遣吏部
郎官华亭卫肤敏为宣问使至明州迓之始许使人春
见而金人已逼京城诏令不通使人坐馆淹久日费以
万计肤敏度不可留乃以币易金缯厚饷其使而遣之
还朝请矫制之罪上嘉赏迁为卫尉少卿至是肤敏言
属者敌逼汴京乘舆保金汤而居固善然知敌虽弃去
秋必复来而尚婴孤城此大臣不知变之过也今两河
诸郡幸皆坚守臣谓宜阴以帛书许其世封使人知自
卷一 第 26b 页 WYG0313-0796b.png
爱不为敌有陜西山东淮南则令增埤浚湟训齐其人
而择大臣以镇抚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