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八
卷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313-074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王大纪卷七十八    宋 胡宏 撰
 三王纪
  赧王
五十年秦伐赵取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求救于齐
齐人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可齐师不出大臣强
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
请见太后盛气胥之入左师公徐趋而坐谢曰老臣病
卷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313-0746d.png
足不能见久矣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太后曰老妇
恃辇而行食得无衰乎曰恃粥耳不和之色稍解左师
曰贱息舒祺最少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阙
以卫王宫太后曰诺年几何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臣
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少子乎曰甚于妇
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谓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而泣念其远也亦哀之而已已行非不思也祭
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为之计长久为子孙相继
卷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313-0747a.png
王也者太后曰然左师曰今三世已前至于王之子孙
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此其近者祸及身远
者及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奉厚无功劳
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封以膏腴之地多与之
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
自托于赵哉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乃为长安君约车
百乘质于齐齐师乃出秦师退赵王闻荀卿贤召见问
以兵要对曰在乎附民齐人隆技击得一首者赐赎锱
卷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313-0747b.png
金无本赏矣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是亡国之兵也其
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魏氏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
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
三日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气力
数年而衰而复利未可夺改造则不易周也故地虽大
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秦人使民要利于上者非斗
无由以功相赏五甲首而隶五家最为众强长久之道
四世有胜非幸也故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
卷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313-0747c.png
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
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王曰善请
问为将对曰号令欲严以威赏罚欲必以信处舍欲周
以固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以深欲
伍以参遇敌决战毋行吾所疑毋欲将而恶废毋急胜
而忘败毋威内而轻外毋见其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
欲熟而用财欲泰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
使击不可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慎此六术五权三
卷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313-0747d.png
至而处之以恭敬无圹是谓天下之将矣卿名况亦以
其所学著书其略曰君子曰学不可以己青出于蓝而
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闻先
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
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
卷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313-0748a.png
善假于物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
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使
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
斤至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其慎所立乎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循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
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是故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两视而
明耳不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鼯鼠五技而穷诗曰
卷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313-0748b.png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声无
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崖
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学恶乎始恶乎终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
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书者政事之
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
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
卷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313-0748c.png
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以美其身也小人之学以为禽犊学之经莫速乎好其
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其礼则卒世穷
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
蹊径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戈舂
黍也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全之尽之然后
学者也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
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卷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313-0748d.png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
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
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
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
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
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曰见善修然必以自
存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
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隆师而亲友以致
卷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313-0749a.png
恶其贼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
乱提僈食饮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夷
固辟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
家无礼则不宁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
莫神一好志意修则骄富贵矣道义重则轻王公矣内
省则外物轻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
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谓贫穷怠乎道道虽迩
卷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313-0749b.png
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
入不远矣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礼然而
然则是情安礼也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
若师则是圣人也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思也早其避
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君子贫穷而志广隆仁也富贵
而体恭杀势也安燕而血气不惰柬理也劳勌而容猊
不枯好交也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法胜私也书曰无有
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
卷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313-0749c.png
公义胜私欲也荀子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
名不贵苟傅唯其当之为贵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
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
以骄溢人不能则嫉妒怨诽以倾覆人君子宽而不僈
廉而不刿辩而不争柔从而不流崇人之德扬人之美
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
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
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
卷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313-0749d.png
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
有之此言君子之能以义屈信变应也君子养心莫善
于诚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存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
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化矣变
化代兴谓之天德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君
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
远是何耶则操术然也故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是
也故操弥约而事弥大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
卷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313-0750a.png
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见其可欲也则必虑其可恶
也见其可利也则必虑其可害也取舍如是则常不失
于陷矣荀子曰斗者忘其心者也忘其亲者也忘其君
者也人之有斗何哉我甚丑之轻死而暴是小人之勇
也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自知者不怨人
知命者不怨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志
意致修德行致厚智虑致明是天子之所以取天下也
政令法举措时听断公上顺天子下保百姓是诸侯之
卷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313-0750b.png
所以取国家也志行修顺上保职是士大夫之所以取
田邑也修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父
子相传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秩禄也孝悌愿悫𨋮录
疾力以敦比其事业而不敢怠傲是庶人之所以煖衣
饱食也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
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
一也君子注错之当小人注错之过譬之越人安越楚
人安楚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
卷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313-0750c.png
义德行常安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汗僈突盗常危术
也然而未必不安也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饥而
欲食寒而欲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目辨白黑美恶
耳辨音声清浊口辨咸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
理辨寒暑疾养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蹠可以为工匠
可以为农贾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
禹桀之所同也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蹠则常危辱尧
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之为待尽而
卷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313-0750d.png
后备者也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惟利之见耳君
子非得势以临之则无由得开内焉今使人生而未尝
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
俄而粲然有秉刍豢稻粱者而至臭之而无嗛于鼻尝
之而甘于口食之而安于体则莫不弃此而取彼矣今
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
饰以相安固以夫桀蹠之道几直夫刍豢之悬糟糠耳
哉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仁者告之示
卷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313-0751a.png
之靡之儇之铅之重之则夫塞者俄且通也陋者俄且
僩也愚者俄且知也是岂非人之情固可与如此可与
如彼也哉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丈绣行欲有舆
马然有者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偷生浅
知之属曾此而不知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
沟壑中瘠者也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固
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非熟修为之
君子莫之能知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
卷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313-0751b.png
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耶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
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
也故先王按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
之差智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故
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
自以为寡夫是之谓人伦荀子曰古有姑布子卿今世
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孙叔敖
卷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313-0751c.png
突秃长左叶公子高微小短瘠然仁义功名善于后世
桀纣长巨姣美然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人有三不祥
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不
祥也为上则不能爱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必穷也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辨也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
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文久而息节奏
久而绝欲观千岁则审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
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
卷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313-0751d.png
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凡言不合先王
不顺礼义谓之奸言法先王顺礼义然而不好言不乐
言则非必诚士也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
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故君子之于言无厌易曰括
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
至治接至乱善者于是间也与世偃仰缓急赢绌曲得
所谓焉故君子度已则以绳接人则用曳度己以绳足
卷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313-0752a.png
为天下法则矣接人用曳故能容宽因求以成天下之
大事故谈说之术齐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
之分别以论之譬称以明之欣驩芬芗以送之宝之珍
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小人辩言险而君子
辩言仁也君子之行仁也无厌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
听其言辩而无统不足以和齐百姓是谓奸人之雄圣
王起所以先诛也荀子曰饰邪说文奸言其持之有故
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者有人矣纵性情安恣雎
卷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313-0752b.png
是它嚣魏牟也忍情性苟以分异人为高是陈仲史䲡
也不知一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
等是墨翟宋钘也无法而好作听上从俗无所归宿是
慎到田骈也治怪说玩琦辩不可以为治是惠施邓析
也略法先王不知其统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
说谓之五行僻违幽隐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
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子和之世俗不
知其非遂受而傅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
卷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313-0752c.png
则子思孟子之罪也若夫总方略齐言行一统类群天
下英杰而告之以太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
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是圣人
之不得势者仲尼子弓是也一天下财万物养长生民
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服从则圣人之得势者舜禹
是也今夫仁人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
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而天下之害除
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兼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贵
卷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313-0752d.png
不以骄人聪明圣智不以穷人齐给速通不争先人刚
毅勇敢不以伤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遇君
则修臣下之义遇乡则修长幼之义遇长则修子弟之
义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遇贱而少者则修告导宽
容之义故无不爱也无不敬也无与人争也恢然如天
地之苞万物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如是而不
服者则可谓訞怪狡猾之人矣古之所谓士仕者合群
者也乐分施者也务事理者也今之所谓士仕者无礼
卷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313-0753a.png
义而唯权势之嗜者也古之所谓处士者修正者也知
命者也今之所谓处士者利心无足而佯无欲者也离
踪而跂訾者也君子率道而行端然正已不为物倾侧
第作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
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是子夏氏之贱
儒也偷儒惮事曰君子固不用力是子游氏之贱儒也
彼君子不然佚而不惰劳而不慢宗原应变曲得其宜
也荀子曰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是何
卷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313-0753b.png
也曰齐桓五伯之盛者也前事则杀兄而争国内行则
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外事则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
行事若是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王者致贤而能以救不肖委然成文而暴国自化故文
王载百里地而天下一桀纣有天下而不得以匹夫老
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持宠处
位终身不厌之术恭敬辞让援贤博施推贤让能少事
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势不在
卷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313-0753c.png
人上而羞为人之下是奸人之心也君子时诎则诎时
伸则伸荀子曰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履天下
之籍听天下之断教诲开导成王使谕于道成王冠成
人周公归周反籍焉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君臣易位
而非不顺也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天下厌然犹一
也是谓大儒之效秦昭王问荀卿曰儒无益人之国卿
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明
于为社稷之大义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在本朝
卷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313-0753d.png
则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
利刑于天下应之如欢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
曰善先王之道仁人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
是也言必当理事必当务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
益者废之夫是之谓中事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
益者舍之夫是之谓中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
可乎曰其惟学乎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
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乡也混然涂之
卷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313-0754a.png
人也俄而并乎尧禹岂不贱而贵矣哉乡也效门室之
辨混然曾不能决也俄而原仁义分是非图回天下于
掌上岂不愚而智矣哉乡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
大器举在此岂不贫而富矣哉故君子无爵而贵无禄
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
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故曰诚此然后就也
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故君子务修
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
卷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313-0754b.png
贵名起之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
微而明辞让而胜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应当时之变
若数一二行礼若生四枝立功若诏四时如是则可谓
圣人矣此其道出乎一曷谓一曰执神而固曷谓神曰
尽善狭(浃/)洽之谓神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之
谓圣人诗言其志也书言其事也礼言其行也乐言其
和也春秋言其微也天下之道毕矣用百里之地而不
能以调一天下制强暴则非大儒也其言有类其行有
卷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313-0754c.png
礼其举事无悔其持险应变曲当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大儒之稽也通则一天下穷则
独立贵名仲尼子弓是也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
持博以古持今以一行万是大儒者也用大儒则百里
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如一诸侯为臣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
非齐言行不失毫釐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师法者人
之大宝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
卷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313-0754d.png
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性也者
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情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
可为乎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贰所以成积
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贰则通于神明参于
天地矣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积耨耕而
为农夫积礼义而为君子故人知谨择注错慎习俗大
积靡则为君子矣纵情性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君
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表道过三代谓之荡法贰后王谓
卷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313-0755a.png
之不雅荀子曰请问为政曰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
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
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
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以善至者
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
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
家治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
法行其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
卷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313-0755b.png
君子而乱者未尝闻也分(扶/问)均则不偏势齐则不一众
齐则不使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使有贫富贵贱之等
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马骇舆则君子不安
舆庶人骇政故君子不安政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
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
安位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欲荣则莫若
隆礼敬士矣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是君人者
之大节也孔子曰大节是也小节非也上君也大节是
卷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313-0755c.png
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大节非也小节虽是也
吾无观其馀矣成侯嗣公聚敛计数之君也未及取民
也子产取民者也未及为政也管仲为政者也未及修
礼也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筐箧
富府库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倾覆灭亡
可立而待也故聚敛者召寇肥敌亡国危身之道也王
夺之人霸夺之舆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舆者友诸侯
虑以王命全其力凝其德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
卷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313-0755d.png
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王则常胜矣王者仁𦕈
天下义𦕈天下威𦕈天下故甲兵不劳而天下服之此
三具者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者王者之制道
不过三代法不二后王道过三代谓之荡法二后王谓
之不雅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
等宜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
位民无幸生尚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析愿禁悍而刑罚
不过百姓晓然皆知夫为善于家而取赏于朝也为不
卷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313-0756a.png
善于幽而蒙刑于显也夫是之谓定论是王者之论也
王者等赋政事财万物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
乐之夫是之谓大神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
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天下以衰矣天地者生之始也
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
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理天地君子
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君臣父子兄
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
卷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313-0756b.png
之谓大本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
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故宫室不可得而居也不可
少顷舍礼义之谓也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
悌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治下谓之君君者善群也群
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故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
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
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本政教正
法则兼听而时稽之度其功劳论其庆赏以时慎脩使
卷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313-0756c.png
百吏免尽而众庶不偷冢宰之事也论礼乐正身行广
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全道德致隆
高綦文理一天下振毫末使天下莫不顺比从服天王
之事也殷之日按以中立无有所偏无为纵横之事偃
然按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案平政教审节奏
砥砺百姓为是之日而兵剸天下劲矣按然脩仁义伉
隆高正法则选贤良养百姓为是之日而名声剸天下
美矣权者重之兵者劲之名声者美之夫尧舜者一天
卷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313-0756d.png
下也不能加毫末于是矣权谋倾覆之人退则贤良知
圣之士按自进矣刑政平百姓和国俗节则兵劲城固
敌国按自屈矣务本事积财物而勿忘栖迟薛越也是
使群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则财物积国家按自富矣三
者体此而天下服暴国之君按自不能用其兵矣
 
 
 皇王大纪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