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六
卷七十六 第 1a 页 WYG0313-07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    宋 胡宏 撰
 三王纪
  赧王
二年秦王欲伐齐患其与楚从亲使张仪说楚王曰王
能绝齐请献商于地六百里使秦女为王箕帚妾楚王
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曰秦重楚者为其有齐
也今绝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地仪必负王
卷七十六 第 1b 页 WYG0313-0727b.png
王曰愿陈子闭口使一将军随仪至秦仪佯堕车不朝
楚王闻之又使勇士借宋之符北骂齐王王大怒折节
事秦仪乃朝见楚使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
里使者还报楚王欲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
不如因赂以一名都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
于齐也不然国必大伤矣不听使屈丐伐秦
三年春战于丹阳秦虏丐及列侯执圭七十馀人取汉
中郡楚王悉兵袭秦战于蓝田大败韩魏袭楚至邓楚
卷七十六 第 2a 页 WYG0313-0727c.png
王归割两城请平于秦燕人立太子平为王王吊死问
疾同百姓甘苦谓郭隗曰诚得贤士与共国雪先耻孤
之愿也隗曰王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王改
筑官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拜亚卿任政鲁欲使慎子
为将军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
于尧舜之世一战胜齐遂有南阳然且不可慎子勃然
不悦曰此则滑釐所不识也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
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
卷七十六 第 2b 页 WYG0313-0727d.png
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周公之封于鲁为方百里也地
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太公之封于齐也亦为方百里也
地非不足也而俭于百里今鲁方百里者五子以为有
王者作则鲁在所损乎在所益乎徒取诸彼以与此然
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
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
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
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
卷七十六 第 3a 页 WYG0313-0728a.png
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踰
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
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往见
也曰何哉君所谓踰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
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踰也
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
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
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
卷七十六 第 3b 页 WYG0313-0728b.png
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
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
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
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
下也
四年秦以武关之外易楚黔中楚愿得张仪而献地仪
请行王曰楚甘心于子奈何仪曰臣善其嬖臣靳尚尚
事幸姬郑袖袖言无不听遂往楚王将杀之尚谓袖曰
卷七十六 第 4a 页 WYG0313-0728c.png
秦王甚爱张仪欲捐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
女必贵而夫人斥矣于是袖日夜泣曰臣各为其主耳
今杀张仪秦必大怒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
肉也王乃赦仪仪因说曰王不事秦秦西有巴蜀治船
积粟浮岷江而下日行三百馀里不十日而距捍关杆
关惊则从境以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有也秦攻
楚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待救在半岁之外此臣所以
为大王患也诚能听臣请令秦楚为兄弟国楚王已得
卷七十六 第 4b 页 WYG0313-0728d.png
仪而重出黔中乃许之仪遂之韩说曰韩地险恶山居
所生菽麦国无二岁之食秦据宜阳塞成皋则王国分
矣为王计莫如攻楚转祸而悦秦韩王许之仪说齐曰
从人言齐蔽于三晋土广民众兵彊士勇有百秦无奈
齐何今秦楚嫁娶韩献宜阳梁效河外赵割河间大王
不事秦秦驱韩梁攻南地悉赵兵指博关临菑即墨非
王有也齐王许之仪西说赵曰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
秦心忿含怒久矣有敝甲凋兵军于渑池愿渡河踰漳
卷七十六 第 5a 页 WYG0313-0729a.png
据番吾会邯郸下使臣先闻左右窃为大王计莫如与
秦相约结也赵王许之仪北说燕曰齐赵于秦犹郡县
也不敢妄相攻伐王事秦长无齐赵之患矣燕王请献
恒山之尾五城以和仪归报未至而惠王薨子武王素
不说仪诸侯复合从滕世子弘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
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覵谓齐景公曰彼
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
卷七十六 第 5b 页 WYG0313-0729b.png
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
我哉今滕截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
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滕定公麋薨世子谓然友曰昔
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
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
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
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
卷七十六 第 6a 页 WYG0313-0729c.png
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
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
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
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
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
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啜粥面深墨即位而
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
卷七十六 第 6b 页 WYG0313-0729d.png
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
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
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
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
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
榖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
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
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
卷七十六 第 7a 页 WYG0313-0730a.png
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
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
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曰治地莫善于
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
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
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
养其父母又称贷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
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我公田遂及我
卷七十六 第 7b 页 WYG0313-0730b.png
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设为庠序学
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
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
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
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
子之国使毕战问井地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
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
不均榖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
卷七十六 第 8a 页 WYG0313-0730c.png
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
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
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
亩馀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
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
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
君与子矣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
卷七十六 第 8b 页 WYG0313-0730d.png
可孟子对曰昔者太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
居焉非择而处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
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
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
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
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
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
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
卷七十六 第 9a 页 WYG0313-0731a.png
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
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
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
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
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
耕也次国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
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
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
卷七十六 第 9b 页 WYG0313-0731b.png
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
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
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
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以是为差
五年张仪乞身之魏一岁卒仪秦以游说诸侯致位富
贵其馀犀首楼缓之徒争慕效之纷纭遍于天下不可
胜纪孟子曰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
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
卷七十六 第 10a 页 WYG0313-0731c.png
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汝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赵王
纳吴广女孟姚有宠为后生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遂
废太子
六年秦初置丞相
卷七十六 第 10b 页 WYG0313-0731d.png
七年秦王使甘茂伐韩茂曰宜阳大县其实郡也今倍
数险而行千里攻之难矣昔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
杀人人告其母织自若也及三人告之投杼而走臣之
贤不若曾参王之信臣不如其母疑臣者非特三人臣
恐大王之投杼也魏文侯令乐羊攻中山三年拔之反
而论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羊曰此非臣功君之力也
臣羁旅之臣也樗里子公孙奭挟韩而议之王听之必
矣王与盟于息壤八年茂攻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奭
卷七十六 第 11a 页 WYG0313-0732a.png
果争之王欲罢兵茂曰息壤在彼王济之师遂拔宜阳
秦王好力戏力士乌获之徒皆至大官举鼎绝脉而薨
无子异母弟稷立是为昭襄王王母芈八子楚女也实
宣太后孟子与弟子讲明道义其书略曰孟子曰尊贤
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
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
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
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为之氓矣信能行
卷七十六 第 11b 页 WYG0313-0732b.png
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
母自生民以来未有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
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曰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
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
卷七十六 第 12a 页 WYG0313-0732c.png
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
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
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
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
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
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
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卷七十六 第 12b 页 WYG0313-0732d.png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
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曰天下
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
卷七十六 第 13a 页 WYG0313-0733a.png
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
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
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
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
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
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
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孟子曰离娄之
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
卷七十六 第 13b 页 WYG0313-0733b.png
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
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
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
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
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
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
卷七十六 第 14a 页 WYG0313-0733c.png
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
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
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
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
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
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
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
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孟子曰规矩方员之
卷七十六 第 14b 页 WYG0313-0733d.png
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
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
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孔子
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
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曰三代之
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
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
卷七十六 第 15a 页 WYG0313-0734a.png
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
而乐不仁是恶醉而强酒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
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
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
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
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与间
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
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
卷七十六 第 15b 页 WYG0313-0734b.png
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
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矣我必不仁也必
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
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
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
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
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
卷七十六 第 16a 页 WYG0313-0734c.png
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
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
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孟
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
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曰诸侯之
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殃必及身孟子曰五霸者
搂诸侯以伐诸侯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犯葵丘之
五禁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逢君之恶今之诸侯之
卷七十六 第 16b 页 WYG0313-0734d.png
罪人也孟子曰士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
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位卑
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万章曰敢
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
草莽之臣皆为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诸侯礼
也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
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
何为也哉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
卷七十六 第 17a 页 WYG0313-0735a.png
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
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
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
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
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
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欤齐景公田招虞
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
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曰敢问招虞人何以
卷七十六 第 17b 页 WYG0313-0735b.png
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旂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
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
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
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
路出入是门也诗曰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
人所视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
欤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陈子曰古之
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
卷七十六 第 18a 页 WYG0313-0735c.png
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猊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猊衰
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
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
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孟子曰尽其
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
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曰莫
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
卷七十六 第 18b 页 WYG0313-0735d.png
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曰求则
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
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曰古
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
人之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犹不
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
不仁于人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
子曰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
卷七十六 第 19a 页 WYG0313-0736a.png
财用不足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
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
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
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
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犹射于百步之外
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孟子曰有事君人者则
事是君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说者
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
卷七十六 第 19b 页 WYG0313-0736b.png
正已而物正者也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
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
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
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馀岁若
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
五百有馀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
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
卷七十六 第 20a 页 WYG0313-0736c.png
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馀岁去
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
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论曰愚读孟子书谓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及
   考诸史则朱翟未尝用于时君时君亦莫有信
   用其言恶在其为盈天下而孟氏辟之如此其
   力似空言侈大无益于实者后人虽信诵其言
   亦莫能究明其义愚始而疑中而惑卒喟然长
卷七十六 第 20b 页 WYG0313-0736d.png
   叹见孟子指意深远广大非苟为夸辞而已也
   何以言之天下之道为人为己二端而已惟圣
   人为能合内外之道得时措之宜故不塞不流
   而王道行百姓宁舍是则或失于为人太重而
   不知立己或失于为己太重而不知立人失己
   与人则天地否塞而人之类灭矣五伯之末仁
   义不明有志于为己者直欲高飞深入不在人
   间如接舆沮溺之徒是也于是杨朱倡为我之
卷七十六 第 21a 页 WYG0313-0737a.png
   说而其徒翕然是之矣有志于为人者直欲自
   沽自献必行其说如卫鞅仪秦之徒是也于是
   墨翟倡兼爱之论而其徒翕然是之矣此二氏
   之言所以盈天下也然孟氏所以不辟沮溺者
   为其无辞说而杨朱之言近义故也所以不辟
   仪秦者为其事浅陋而墨翟之言近仁故也近
   于仁则不仁近于义则不义不仁不义近于禽
   兽人将何以立于天地之间故孟氏拔其本塞
卷七十六 第 21b 页 WYG0313-0737b.png
   其源则末流将自止矣有见于此然后知孟氏
   辟杨墨承先圣大有功于王道而可以为万世
   法也使齐梁之君一行其言岂至人之类自相
   残灭陈吴刘项之际死者什九而后止哉
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
王使请之曰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而施法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
成胡服之功也成曰中国者圣贤之所教礼乐之所用
卷七十六 第 22a 页 WYG0313-0737c.png
远方之所观赴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变古道逆人心
愿熟图之使者以报王自往请曰先时中山负齐之强
侵暴吾地引水围鄗(呼/老)先君丑之故寡人欲备四境之
难报中山之怨而叔父顺俗忘鄗丑非所望也成听命
焉鲁侯叔薨谥曰平公子贾嗣
 
 
 
卷七十六 第 22b 页 WYG0313-0737d.png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