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一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一百一
太祖实录辨證一
太祖高皇帝以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壬/戌)十八日
(丁丑/未时)降诞于钟离
元天历戊辰娄宿降灵 高帝以是年生至
洪武戊寅娄星复明周世宗征淮以荆涂二
山乃濠州之朝冈有王者气命断之有梅族
居此因曰断梅山后三百年而 太祖出焉
元末童谣曰富汉莫起楼贫汉莫起屋但看
羊儿年便是吴家国我 太祖定都建康改
太祖实录辨證一
太祖高皇帝以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壬/戌)十八日
(丁丑/未时)降诞于钟离
元天历戊辰娄宿降灵 高帝以是年生至
洪武戊寅娄星复明周世宗征淮以荆涂二
山乃濠州之朝冈有王者气命断之有梅族
居此因曰断梅山后三百年而 太祖出焉
元末童谣曰富汉莫起楼贫汉莫起屋但看
羊儿年便是吴家国我 太祖定都建康改
卷一百一 第 1b 页
至正二十七年为吴元年实丁未也
壬辰二月乱兵焚皇觉寺 上无所避难甚忧
之乃祷于神(云云)
从实录则 太祖忧乱避兵祷于伽蓝神固
守旬月而后有相招迫胁之事以 皇陵碑
及 御制文集考之则先有相招迫胁之事
而后祷于神也宋太祖微时被酒入南京高
辛庙香案有竹柸筊因取以占其名位以一
俯一仰为圣筊自小较以上至节度使皆不
叶忽曰过是则为天子乎一掷而得晏元献
壬辰二月乱兵焚皇觉寺 上无所避难甚忧
之乃祷于神(云云)
从实录则 太祖忧乱避兵祷于伽蓝神固
守旬月而后有相招迫胁之事以 皇陵碑
及 御制文集考之则先有相招迫胁之事
而后祷于神也宋太祖微时被酒入南京高
辛庙香案有竹柸筊因取以占其名位以一
俯一仰为圣筊自小较以上至节度使皆不
叶忽曰过是则为天子乎一掷而得晏元献
卷一百一 第 2a 页
为留守题诗庙中曰庚庚大横兆謦咳如有
闻帝王之兴一何其相类也
壬辰闰三月甲戌朔 上入濠城郭子兴留置
左右
滁阳王庙碑云为门者所执将欲加害王亲
驰活之实录云人以告子兴子兴遣人追至
亲驰之与遣人其缓急则有閒矣庙碑为
太祖亲藁以授张来仪者实录不据此何也
居数月子兴与妻张氏谋以马公季女妻 上
张氏曰吾意亦如此子兴意遂决即 孝慈高
闻帝王之兴一何其相类也
壬辰闰三月甲戌朔 上入濠城郭子兴留置
左右
滁阳王庙碑云为门者所执将欲加害王亲
驰活之实录云人以告子兴子兴遣人追至
亲驰之与遣人其缓急则有閒矣庙碑为
太祖亲藁以授张来仪者实录不据此何也
居数月子兴与妻张氏谋以马公季女妻 上
张氏曰吾意亦如此子兴意遂决即 孝慈高
卷一百一 第 2b 页
皇后
滁阳王夫人张氏次夫人亦张氏据张来仪
庙碑初劝滁阳馆 高帝于贰室者次夫人
也滁阳被械携二子从 高帝奔告鲁淮者
亦次夫人也厥后女为 上妃生三王二公
主人知滁阳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
次夫人启之也滁阳夫人生三子皆与 高
帝不协而次夫人独能知 高帝且以其子
相托当滁阳信谗疑忌 高帝忧疑疾疢之
时其所以周旋侧陋解释惎閒又可知矣
滁阳王夫人张氏次夫人亦张氏据张来仪
庙碑初劝滁阳馆 高帝于贰室者次夫人
也滁阳被械携二子从 高帝奔告鲁淮者
亦次夫人也厥后女为 上妃生三王二公
主人知滁阳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
次夫人启之也滁阳夫人生三子皆与 高
帝不协而次夫人独能知 高帝且以其子
相托当滁阳信谗疑忌 高帝忧疑疾疢之
时其所以周旋侧陋解释惎閒又可知矣
卷一百一 第 3a 页
高帝亲藁滁阳事实盖亦深著次夫人之功
而实录但云子兴夫人张氏尽没其实大失
高帝之意余故表而出之
癸巳冬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称永义王
按实录癸巳夏五月后书云彭赵二帅既据
濠州挟德崖等为巳用是冬早住自称鲁淮
王均用称永义王所谓是冬者癸巳之冬也
滁阳王庙碑及皇明本记记二姓僭称俱在
壬辰奔濠之时与实录异以 高帝纪梦考
之则云明年元将贾鲁死城围解予归乡里
而实录但云子兴夫人张氏尽没其实大失
高帝之意余故表而出之
癸巳冬彭早住自称鲁淮王赵均用称永义王
按实录癸巳夏五月后书云彭赵二帅既据
濠州挟德崖等为巳用是冬早住自称鲁淮
王均用称永义王所谓是冬者癸巳之冬也
滁阳王庙碑及皇明本记记二姓僭称俱在
壬辰奔濠之时与实录异以 高帝纪梦考
之则云明年元将贾鲁死城围解予归乡里
卷一百一 第 3b 页
收残民数百献之上官以我为镇抚当年冬
彭赵僭称部下多凌辱人所谓当年冬者亦
癸巳之冬也以时势言之二姓虽草草僭称
亦当在元兵解围之后而不在自徐奔濠之
日当以实录为正又按元史顺帝纪辛卯八
月萧县李二及老彭赵君用攻陷徐州老彭
者早往之父彭大也芝麻李既败则彭大当
与君用俱奔濠实录不书彭大而书早住又
书于甲午六月 上取滁阳之后云未踰月
彭赵遣人邀 上守盱泗 上辞弗往未几
彭赵僭称部下多凌辱人所谓当年冬者亦
癸巳之冬也以时势言之二姓虽草草僭称
亦当在元兵解围之后而不在自徐奔濠之
日当以实录为正又按元史顺帝纪辛卯八
月萧县李二及老彭赵君用攻陷徐州老彭
者早往之父彭大也芝麻李既败则彭大当
与君用俱奔濠实录不书彭大而书早住又
书于甲午六月 上取滁阳之后云未踰月
彭赵遣人邀 上守盱泗 上辞弗往未几
卷一百一 第 4a 页
二人自相吞并早住亦亡惟君用专兵柄云
云按顺帝纪又于丁酉岁书赵君用及彭大
之子早住同据淮安赵僭称永义王彭僭称
鲁淮王则丁酉岁早住尚在以理度之癸巳
之夏与君用并吞而亡者乃彭大非早住也
实录于早住既亡之后记 上使人说君用
及赂其左右以解子兴而庙碑与天潢玉牒
俱云彭赵东屯泗州挟王以往遣人赂彭赵
得纵归则又早住不死之明證也龙凤事迹
云先是芝麻李故将赵均用彭早住据淮安
云按顺帝纪又于丁酉岁书赵君用及彭大
之子早住同据淮安赵僭称永义王彭僭称
鲁淮王则丁酉岁早住尚在以理度之癸巳
之夏与君用并吞而亡者乃彭大非早住也
实录于早住既亡之后记 上使人说君用
及赂其左右以解子兴而庙碑与天潢玉牒
俱云彭赵东屯泗州挟王以往遣人赂彭赵
得纵归则又早住不死之明證也龙凤事迹
云先是芝麻李故将赵均用彭早住据淮安
卷一百一 第 4b 页
僭称王早住死均用益自专未几奔山东依
宋将毛贵此早住死于淮安之明證也二姓
僭称之事在壬辰癸巳閒者诸书载之甚确
而顺帝纪又载于丁酉岁者盖彭大既亡之
后早住与君用同陷盱泗同据淮安君用仍
僭称永义而早住袭其父之旧仍称鲁淮故
元史又从而记之也元史称彭大之子早住
其意甚明脩 太祖实录者殆未及考耳巳
亥岁君用杀毛贵旋为续继祖所杀独早住
不知其所终而丙午岁梅思祖以淮安降
宋将毛贵此早住死于淮安之明證也二姓
僭称之事在壬辰癸巳閒者诸书载之甚确
而顺帝纪又载于丁酉岁者盖彭大既亡之
后早住与君用同陷盱泗同据淮安君用仍
僭称永义而早住袭其父之旧仍称鲁淮故
元史又从而记之也元史称彭大之子早住
其意甚明脩 太祖实录者殆未及考耳巳
亥岁君用杀毛贵旋为续继祖所杀独早住
不知其所终而丙午岁梅思祖以淮安降
卷一百一 第 5a 页
上谕之曰汝等多故赵均用部曲往往皆授
重名继归张氏复食其禄则数年之内君用
辈披猖淮泗閒略可想见惜纪载阙如无从
援据耳姑书此以订实录之误
甲午七月南略滁阳道遇定远人李善长来谒
留置幕下俾掌书记
郑晓名臣记云 上尝与善长从容谈论天
下事善长称 上豁达大度类汉高祖天下
不足定也 上因问善长卿可方萧何徐达
可方韩信谁可方张良者善长称金华宋濂
重名继归张氏复食其禄则数年之内君用
辈披猖淮泗閒略可想见惜纪载阙如无从
援据耳姑书此以订实录之误
甲午七月南略滁阳道遇定远人李善长来谒
留置幕下俾掌书记
郑晓名臣记云 上尝与善长从容谈论天
下事善长称 上豁达大度类汉高祖天下
不足定也 上因问善长卿可方萧何徐达
可方韩信谁可方张良者善长称金华宋濂
卷一百一 第 5b 页
上曰孤所闻青田有刘基按 高皇帝是时
居滁阳甥馆名位在诸将之后安得偃然称
孤以汉高君臣相命善长典司书记 上戒
令勿言诸将得失遑及其他龙凤戊戌克婺
上始召见濂庚子克处始有人荐基此时殆
未必知有两人也流俗有英烈传称 太祖
三顾中山中山谈经世大略髣髴如韩侯葛
生识者嗤之不谓郑氏通儒亦剽取俗说如
此又黄金开国功臣录载善长当元季隐居
东山思佐明主以安天下按庚午诏书善长
居滁阳甥馆名位在诸将之后安得偃然称
孤以汉高君臣相命善长典司书记 上戒
令勿言诸将得失遑及其他龙凤戊戌克婺
上始召见濂庚子克处始有人荐基此时殆
未必知有两人也流俗有英烈传称 太祖
三顾中山中山谈经世大略髣髴如韩侯葛
生识者嗤之不谓郑氏通儒亦剽取俗说如
此又黄金开国功臣录载善长当元季隐居
东山思佐明主以安天下按庚午诏书善长
卷一百一 第 6a 页
挈家草莽诣军门俯伏于前岂隐居高尚者
耶 太祖之于善长一则曰以文吏相从一
则曰知小吏之心善长之为吏审矣必欲讳
胥吏之名标隐遁之目则酂侯雍奴将不得
为两汉之宗臣乎俗儒肤陋往往如此宜痛
削之
乙未春正月 上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取
和阳
谨按 太祖实录壬辰闰三月 上从滁阳
王起义命为九夫长癸巳六月以 上为镇
耶 太祖之于善长一则曰以文吏相从一
则曰知小吏之心善长之为吏审矣必欲讳
胥吏之名标隐遁之目则酂侯雍奴将不得
为两汉之宗臣乎俗儒肤陋往往如此宜痛
削之
乙未春正月 上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取
和阳
谨按 太祖实录壬辰闰三月 上从滁阳
王起义命为九夫长癸巳六月以 上为镇
卷一百一 第 6b 页
抚乙未春子兴命 上率兵二千规取和阳
上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等数十人径进
中山王之称镇抚见于此当是时中山虽隶
太祖麾下其实属滁阳王部曲 太祖与中
山之为镇抚皆滁阳命之也史家不悉本末
皆云一见 上即授镇抚位诸宿将上不知
乙未之春子兴命 太祖总兵和阳诸将犹
不肯率从久而后定中山岂能遂踞诸将之
上乎 太祖御制神道碑云命为帅首凡有
微征以代朕行至克姑孰始云命王为将定
上率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等数十人径进
中山王之称镇抚见于此当是时中山虽隶
太祖麾下其实属滁阳王部曲 太祖与中
山之为镇抚皆滁阳命之也史家不悉本末
皆云一见 上即授镇抚位诸宿将上不知
乙未之春子兴命 太祖总兵和阳诸将犹
不肯率从久而后定中山岂能遂踞诸将之
上乎 太祖御制神道碑云命为帅首凡有
微征以代朕行至克姑孰始云命王为将定
卷一百一 第 7a 页
建业始云命王为大将此可见史家誇大之
词皆非事实也渡江以后开帅府丙申为吴
国公以逮于称吴王凡有拜除皆出龙凤之
命或如藩镇承制故事国史多忌讳皆没而
不书然亦往往有可考见以太史公秦楚月
表之意求之不没其实可也
乙未六月克太平命冯国用典亲兵任以腹心
镏三吾宋国公追封三代碑云陈也先来犯
和州人马三倍我师以庙算制胜获其全军
也先丐死不得则愿款附刑牲与盟饮血而
词皆非事实也渡江以后开帅府丙申为吴
国公以逮于称吴王凡有拜除皆出龙凤之
命或如藩镇承制故事国史多忌讳皆没而
不书然亦往往有可考见以太史公秦楚月
表之意求之不没其实可也
乙未六月克太平命冯国用典亲兵任以腹心
镏三吾宋国公追封三代碑云陈也先来犯
和州人马三倍我师以庙算制胜获其全军
也先丐死不得则愿款附刑牲与盟饮血而
卷一百一 第 7b 页
呕知其怀贰必不令终矣其军之投戈环
上而寝悉去其兵士唯公一人侍侧竟达曙无
他是后公先陷阵众乘势崩之遂禽也先据
实录 上悉屏旧人于外独留国用侍卧榻
旁而镏学士追封碑归其事于胜当时国用
最为 上所亲信周旋宿卫胜封宋国诰文
犹以国用为言令侍侧者为胜则诰文必不
独举国用也胜在开国其功未得比于常邓
而与六公之列者亦以国用故也安得掠其
兄之劳以归胜乎丙申三月降陈兆先三万
上而寝悉去其兵士唯公一人侍侧竟达曙无
他是后公先陷阵众乘势崩之遂禽也先据
实录 上悉屏旧人于外独留国用侍卧榻
旁而镏学士追封碑归其事于胜当时国用
最为 上所亲信周旋宿卫胜封宋国诰文
犹以国用为言令侍侧者为胜则诰文必不
独举国用也胜在开国其功未得比于常邓
而与六公之列者亦以国用故也安得掠其
兄之劳以归胜乎丙申三月降陈兆先三万
卷一百一 第 8a 页
众择五百人置麾下 上知其疑惧悉令入
卫以安之及攻集庆多得其力而碑以为陈
也先之众也先于乙未六月伪降巳而诱其
部曲复叛至有绐 上临军受俘之事 上
安得不心疑之而令其降卒入卫乎碑又云
是后公先陷阵遂禽也先乙未九月也先追
袭我军于溧阳为青衣兵所杀未尝有再禽
之事国初诸公记载之文独镏学士最多讹
缪未可枚举王世贞撰冯胜传则云独国用
与胜擐甲侍帐中两人既并侍帐中矣何云
卫以安之及攻集庆多得其力而碑以为陈
也先之众也先于乙未六月伪降巳而诱其
部曲复叛至有绐 上临军受俘之事 上
安得不心疑之而令其降卒入卫乎碑又云
是后公先陷阵遂禽也先乙未九月也先追
袭我军于溧阳为青衣兵所杀未尝有再禽
之事国初诸公记载之文独镏学士最多讹
缪未可枚举王世贞撰冯胜传则云独国用
与胜擐甲侍帐中两人既并侍帐中矣何云
卷一百一 第 8b 页
独乎郑晓异姓诸侯传云 上释也先胜兄
弟察其有异志曲防之竟不能为害此皆因
三吾之碑而傅会者也史家曲说如此并当
删去又按开国功臣录冯国用从克镇江以
下皆镏三吾碑所载胜功次也丙申七月
上开行省金陵即以国用为亲军都指挥使
今乃云在克宜兴之后则缪甚矣国用既掌
亲军在帝左右亦无出守禦宜兴之理王世
贞撰列传因开国功臣录之误而又云兄弟
俱授万户俱进大元帅国用寻擢亲兵都指
弟察其有异志曲防之竟不能为害此皆因
三吾之碑而傅会者也史家曲说如此并当
删去又按开国功臣录冯国用从克镇江以
下皆镏三吾碑所载胜功次也丙申七月
上开行省金陵即以国用为亲军都指挥使
今乃云在克宜兴之后则缪甚矣国用既掌
亲军在帝左右亦无出守禦宜兴之理王世
贞撰列传因开国功臣录之误而又云兄弟
俱授万户俱进大元帅国用寻擢亲兵都指
卷一百一 第 9a 页
挥以巳意杜撰傅合何所据依失之远矣
乙未七月陈野先以众数万来攻太平战于城
下遂擒野先
太平城下之战实录与宁河东瓯神道碑互
异而实录宁河本传又与神道碑合则实录
与本传又互异也参互考之实录则云 上
遣徐达邓愈汤和引兵出姑孰东迎战后命
别将绕出其后宁河神道碑云 上亲督兵
禦之调王与魏国以奇兵出其后东瓯神道
碑云王击其水军中山宁河二王繇东门转
乙未七月陈野先以众数万来攻太平战于城
下遂擒野先
太平城下之战实录与宁河东瓯神道碑互
异而实录宁河本传又与神道碑合则实录
与本传又互异也参互考之实录则云 上
遣徐达邓愈汤和引兵出姑孰东迎战后命
别将绕出其后宁河神道碑云 上亲督兵
禦之调王与魏国以奇兵出其后东瓯神道
碑云王击其水军中山宁河二王繇东门转
卷一百一 第 9b 页
战城北破其步军遂擒野先以献以二碑参
考之则从 上督兵禦之者东瓯也以奇兵
绕出其后者中山宁河也实录所载殊脱略
当以二碑正之
丙申七月徐达围尝州张士诚遣其弟九六来
援达设伏擒之
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閒关百
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填海欲衔精卫
石驱狼愿假祖龙鞭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
春城泣杜鹃右陈基敬初夷白集诗也基临
考之则从 上督兵禦之者东瓯也以奇兵
绕出其后者中山宁河也实录所载殊脱略
当以二碑正之
丙申七月徐达围尝州张士诚遣其弟九六来
援达设伏擒之
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閒关百
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填海欲衔精卫
石驱狼愿假祖龙鞭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
春城泣杜鹃右陈基敬初夷白集诗也基临
卷一百一 第 10a 页
海人至正初以荐授经筵简讨谢归教授吴
中张士德入吴网罗一时名士延致幕下仕
伪吴为学士入国朝预脩元史集中所称楚
公及平章荣禄公者皆谓士德也平章荣禄
者士德降元所授曰楚国公者元追封也按
洪武实录士德以丙申二月据平江秋七月
援毗陵中山武宁王设伏擒之我 太祖高
皇帝御制武宁神道碑亦首载其事今基舟
中望虞山之诗则以为楚公身将楼船百战
捐躯之地此所谓传闻异辞矣基身在士德
中张士德入吴网罗一时名士延致幕下仕
伪吴为学士入国朝预脩元史集中所称楚
公及平章荣禄公者皆谓士德也平章荣禄
者士德降元所授曰楚国公者元追封也按
洪武实录士德以丙申二月据平江秋七月
援毗陵中山武宁王设伏擒之我 太祖高
皇帝御制武宁神道碑亦首载其事今基舟
中望虞山之诗则以为楚公身将楼船百战
捐躯之地此所谓传闻异辞矣基身在士德
卷一百一 第 10b 页
幕中是诗作于癸卯二月渡江使淮之日不
当为无稽之言而丰碑国史简册昭然又岂
宜有错误哉今年采辑开国功臣事略于宋
文宪銮坡后集得梁国赵武桓公神道碑云
丁酉六月戊辰取江阴秋七月丙子攻尝熟
张士德出挑战公麾兵而进士德就缚士德
士诚之弟也遂征望亭甘露无锡诸寨以武
桓之碑观之则基之诗为有徵矣文宪身任
国史奉诏撰此碑必经呈进士德之就擒开
国之大事也安得无所援据而轻以武宁之
当为无稽之言而丰碑国史简册昭然又岂
宜有错误哉今年采辑开国功臣事略于宋
文宪銮坡后集得梁国赵武桓公神道碑云
丁酉六月戊辰取江阴秋七月丙子攻尝熟
张士德出挑战公麾兵而进士德就缚士德
士诚之弟也遂征望亭甘露无锡诸寨以武
桓之碑观之则基之诗为有徵矣文宪身任
国史奉诏撰此碑必经呈进士德之就擒开
国之大事也安得无所援据而轻以武宁之
卷一百一 第 11a 页
功状移于武桓碑于士德就缚之下又曰士
德士诚之弟也其属词郑重似有意欲疏通
證明之者余因是而详复考之则实录之误
诚不可得而掩矣实录七月擒张九六十月
士诚以其弟被擒遣孙君寿请和愿岁输粮
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觔刘辰国
初事迹以为士德母痛其子故也然士诚既
以失弟而耸惧其母又以痛子而请和士诚
之遗书何以了不置喙 高皇帝之复书则
曰攻围尝州生擒张汤二将尚以礼待未忍
德士诚之弟也其属词郑重似有意欲疏通
證明之者余因是而详复考之则实录之误
诚不可得而掩矣实录七月擒张九六十月
士诚以其弟被擒遣孙君寿请和愿岁输粮
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觔刘辰国
初事迹以为士德母痛其子故也然士诚既
以失弟而耸惧其母又以痛子而请和士诚
之遗书何以了不置喙 高皇帝之复书则
曰攻围尝州生擒张汤二将尚以礼待未忍
卷一百一 第 11b 页
加诛尔所获詹李乃吾偏裨无益成败张汤
二将尔左右手也尔宜三思我师既擒士德
获其谋主又何以匿而不言但及张汤二将
耶其误一也元史丙申七月士诚兵陷杭州
杨完者击败之陶九成辍耕录纪杭州之役
士德与王与敬偕往以诸书互考之则士德
陷杭在七月其败归平江当在八月安得有
尝州被擒之事其误二也元史顺帝纪及达
识帖睦迩传张士诚为书请降达识帖睦迩
承制令周伯琦抚谕之诏以士诚为太尉士
二将尔左右手也尔宜三思我师既擒士德
获其谋主又何以匿而不言但及张汤二将
耶其误一也元史丙申七月士诚兵陷杭州
杨完者击败之陶九成辍耕录纪杭州之役
士德与王与敬偕往以诸书互考之则士德
陷杭在七月其败归平江当在八月安得有
尝州被擒之事其误二也元史顺帝纪及达
识帖睦迩传张士诚为书请降达识帖睦迩
承制令周伯琦抚谕之诏以士诚为太尉士
卷一百一 第 12a 页
德为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时士德巳为大明
兵所擒此丁酉八月事也若士德丙申七月
就擒则去士诚纳款巳一载馀矣安得有平
章政事之授耶又按达识帖睦迩传元授士
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士信同知行枢密院
事士德寻为大明兵所擒则其事在旬月閒
矣元史之书法甚明其误三也士德以好贤
下士创造伯业如王逢杨维祯杨基者颂慕
之辞久而不替不独陈基辈流召致馆下者
也假令以二月入吴七月就缚居吴不及半
兵所擒此丁酉八月事也若士德丙申七月
就擒则去士诚纳款巳一载馀矣安得有平
章政事之授耶又按达识帖睦迩传元授士
德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士信同知行枢密院
事士德寻为大明兵所擒则其事在旬月閒
矣元史之书法甚明其误三也士德以好贤
下士创造伯业如王逢杨维祯杨基者颂慕
之辞久而不替不独陈基辈流召致馆下者
也假令以二月入吴七月就缚居吴不及半
卷一百一 第 12b 页
载又提兵往来三郡无须臾之暇士德虽有
过人之略何以能深得士心若此其误四也
王逢梧溪集云今太尉开藩之三月令部将
王左丞晟书使踵海上招至吴中以予避地
无锡说晟劝张楚公归元擢淮省都事予辞
不就逢他日游昆山怀旧伤今之诗亦云桓
桓张楚国挺生海陵鄙玄珠探甓社白马饮
浙水三年车辙南北向复同轨量容甘公说
情厚穆生醴誓击祖逖楫竟折孙策箠天王
诏褒赠守将躬岁祀士诚之归元其谋皆出
过人之略何以能深得士心若此其误四也
王逢梧溪集云今太尉开藩之三月令部将
王左丞晟书使踵海上招至吴中以予避地
无锡说晟劝张楚公归元擢淮省都事予辞
不就逢他日游昆山怀旧伤今之诗亦云桓
桓张楚国挺生海陵鄙玄珠探甓社白马饮
浙水三年车辙南北向复同轨量容甘公说
情厚穆生醴誓击祖逖楫竟折孙策箠天王
诏褒赠守将躬岁祀士诚之归元其谋皆出
卷一百一 第 13a 页
于士德逢以元之遗老与有谋焉令丙申之
秋士德巳为俘虏逢虽欲缓颊何以自效其
误五也元史记丁酉岁士诚屡为杨完者所
败然后乞降士德之被擒在七月而元之招
谕在八月则士德被擒时归款之事巳定矣
实录谓我欲留士德以诱士诚士德閒遗书
士诚俾降元以谋我故诛之国史既误记士
德被擒于前而不欲泯其主谋降元之事故
曲为之辞非事实也其误六也由此言之则
士德被擒之事断以赵武桓之碑为正而实
秋士德巳为俘虏逢虽欲缓颊何以自效其
误五也元史记丁酉岁士诚屡为杨完者所
败然后乞降士德之被擒在七月而元之招
谕在八月则士德被擒时归款之事巳定矣
实录谓我欲留士德以诱士诚士德閒遗书
士诚俾降元以谋我故诛之国史既误记士
德被擒于前而不欲泯其主谋降元之事故
曲为之辞非事实也其误六也由此言之则
士德被擒之事断以赵武桓之碑为正而实
卷一百一 第 13b 页
录之误为无疑也予又考天潢玉牒云丁酉
六月取江阴州攻尝熟获张士诚弟士德以
归皇明本纪云明年复破其兵于宜兴湖桥
擒其弟张九六并获其战船马疋皆与武桓
碑相合湖桥在虞山西北通福山港为舟师
入江要地故士德被擒于此基由琴川次福
山港舟中望虞山至今可想见其处本纪曰
宜兴传写之讹也又考实录丁酉七月丁丑
徐达兵徇宜兴取尝熟击张士诚兵败之获
马五十疋船三十艘降其兵甚众武桓碑记
六月取江阴州攻尝熟获张士诚弟士德以
归皇明本纪云明年复破其兵于宜兴湖桥
擒其弟张九六并获其战船马疋皆与武桓
碑相合湖桥在虞山西北通福山港为舟师
入江要地故士德被擒于此基由琴川次福
山港舟中望虞山至今可想见其处本纪曰
宜兴传写之讹也又考实录丁酉七月丁丑
徐达兵徇宜兴取尝熟击张士诚兵败之获
马五十疋船三十艘降其兵甚众武桓碑记
卷一百一 第 14a 页
攻尝熟在丙子实录纪在丁丑相去止一日
固知即此一役也云徐达兵取尝熟而不言
武桓者武桓方以领军先锋听大将调遣尝
熟之兵亦听武宁调遣遂没而不书独于取
尝熟下脱士德就缚之事则以丙申误记于
前故也然此事所以传讹者盖亦有故丙申
七月既擒张汤二将军十一月又擒其枭将
张德用兵之际羽书交驰奏报错互流传既
久即 圣祖制碑之日亦止据一时功状书
之未及是正耳平吴录载士德援尝州被擒
固知即此一役也云徐达兵取尝熟而不言
武桓者武桓方以领军先锋听大将调遣尝
熟之兵亦听武宁调遣遂没而不书独于取
尝熟下脱士德就缚之事则以丙申误记于
前故也然此事所以传讹者盖亦有故丙申
七月既擒张汤二将军十一月又擒其枭将
张德用兵之际羽书交驰奏报错互流传既
久即 圣祖制碑之日亦止据一时功状书
之未及是正耳平吴录载士德援尝州被擒
卷一百一 第 14b 页
在丁酉三月尤为无据其他纪录载纷如又
不足道也夫史家异同必取衷于国史而国
史多不足信至如开国元勋之碑出自御笔
传诸琬琰非他金石之文所可伦儗而犹或
未免于传疑史家之难岂不信哉余以万历
戊午读夷白集怀疑胸臆如有物结轖者迄
今数年排缵鲜剥稍有条理乃敢次第书之
未知后之君子其以为何如也天启六年七
月十九日
丁酉七月胡大海破杨完者于徽州城下九月
不足道也夫史家异同必取衷于国史而国
史多不足信至如开国元勋之碑出自御笔
传诸琬琰非他金石之文所可伦儗而犹或
未免于传疑史家之难岂不信哉余以万历
戊午读夷白集怀疑胸臆如有物结轖者迄
今数年排缵鲜剥稍有条理乃敢次第书之
未知后之君子其以为何如也天启六年七
月十九日
丁酉七月胡大海破杨完者于徽州城下九月
卷一百一 第 15a 页
汪同来降
徽州城下之战宁河神道碑记宁河与越国
同事而实录本传从之胡越国新庙碑记此
战专属越国而实录从之按是时宁河守徽
州越国进取婺源完者兵寇徽州宁河以守
将禦寇而越国还兵合击之则此战两公共
事无疑也碑载是战在十月实录在七月考
程国胜神道碑国胜以是年十月从卫公战
败苗军则当以十月为正奏报偶异史家之
参错多矣又按实录七月丙申杨完者率兵
徽州城下之战宁河神道碑记宁河与越国
同事而实录本传从之胡越国新庙碑记此
战专属越国而实录从之按是时宁河守徽
州越国进取婺源完者兵寇徽州宁河以守
将禦寇而越国还兵合击之则此战两公共
事无疑也碑载是战在十月实录在七月考
程国胜神道碑国胜以是年十月从卫公战
败苗军则当以十月为正奏报偶异史家之
参错多矣又按实录七月丙申杨完者率兵
卷一百一 第 15b 页
十万欲复徽州胡大海还师与战城下大败
之九月癸酉朔元婺源州元帅汪同等诣雄
峰翼降国胜神道碑载同与国胜等偕降徽
州城下之战国胜巳在行閒则较实录所载
盖大相矛盾矣考宁河神道碑城下之战在
是年十月盖宁河越国之拔徽州在七月而
城下之战则在十月惟战在十月故国胜既
降遂得奉宁河调遣如战在七月而同等降
以九月则绝不相蒙矣此可以订实录之误
当与宁河事略互观
之九月癸酉朔元婺源州元帅汪同等诣雄
峰翼降国胜神道碑载同与国胜等偕降徽
州城下之战国胜巳在行閒则较实录所载
盖大相矛盾矣考宁河神道碑城下之战在
是年十月盖宁河越国之拔徽州在七月而
城下之战则在十月惟战在十月故国胜既
降遂得奉宁河调遣如战在七月而同等降
以九月则绝不相蒙矣此可以订实录之误
当与宁河事略互观
卷一百一 第 16a 页
己亥十一月胡深叛石抺宜孙閒道来降
实录处州守将石抺宜孙遣元帅叶琛等屯
桃花岭诸要害胡深守龙泉以拒我师至是
深叛宜孙閒道来降且言处州兵弱易取大
海大喜即出军与耿再成合攻之遂克处州
按神道碑与行述深出见大海在克处州之
后而实录则以为深閒道来降乃献谋取处
州此大异也以实录本传考之似当从碑与
行述胡公受石抺公国士之遇既解甲内附
而又献谋以取处州此穿窬小人之为而谓
实录处州守将石抺宜孙遣元帅叶琛等屯
桃花岭诸要害胡深守龙泉以拒我师至是
深叛宜孙閒道来降且言处州兵弱易取大
海大喜即出军与耿再成合攻之遂克处州
按神道碑与行述深出见大海在克处州之
后而实录则以为深閒道来降乃献谋取处
州此大异也以实录本传考之似当从碑与
行述胡公受石抺公国士之遇既解甲内附
而又献谋以取处州此穿窬小人之为而谓
卷一百一 第 16b 页
君子为之乎苏伯衡撰缪美列传云 上至
金华美从胡公大败处州胡深元帅军梅花
门外遂至菱道尽获其辎重金华遂降己亥
十一月复从胡公击处州军据矾岭其地险
隘众莫利先登美率敢死士持梴鱼贯奋击
夺其壁以入我师守将石抺参政弃城而窜
分兵略定浮云得元帅叶琛使谕元帅胡深
曰今 上天授也士之欲立功名者不以此
时自附将谁与僇力且去年尔之众战而大
败今年我之师不战而胜则天意亦可见矣
金华美从胡公大败处州胡深元帅军梅花
门外遂至菱道尽获其辎重金华遂降己亥
十一月复从胡公击处州军据矾岭其地险
隘众莫利先登美率敢死士持梴鱼贯奋击
夺其壁以入我师守将石抺参政弃城而窜
分兵略定浮云得元帅叶琛使谕元帅胡深
曰今 上天授也士之欲立功名者不以此
时自附将谁与僇力且去年尔之众战而大
败今年我之师不战而胜则天意亦可见矣
卷一百一 第 17a 页
与其阻险偷生旦夕孰若改图可以保富贵
也深然之出降龙泉庆元皆平遂以胡深叶
琛暨刘基入见内出银碗文绮赐之而遣还
金华按伯衡记缪美说降深事甚详其在处
州既下石抺弃城之后彰彰矣石抺既遁深
不得巳来降岂有背石抺来降复献计取处
之事哉此可以證实录一时之讹白仲渊千
载之诬矣
丙申秋七月己卯朔诸将奉 上为吴国公置
江南行中书省 上兼总省事
也深然之出降龙泉庆元皆平遂以胡深叶
琛暨刘基入见内出银碗文绮赐之而遣还
金华按伯衡记缪美说降深事甚详其在处
州既下石抺弃城之后彰彰矣石抺既遁深
不得巳来降岂有背石抺来降复献计取处
之事哉此可以證实录一时之讹白仲渊千
载之诬矣
丙申秋七月己卯朔诸将奉 上为吴国公置
江南行中书省 上兼总省事
卷一百一 第 17b 页
实录丙申七月 上取台城诸将奉 上为
吴国公今考之误也是时置江南行中书省
亳都升 上为行省平章己亥五月升行中
书省左丞相辛丑正月乃为吴国公俞本记
事录次第载之甚详据辛丑十一月叶子奇
上书于孙炎有曰丞相以雄杰之才绍开中
兴之运而壬寅冬航海之使犹赍行省平章
宣命则丙申之未开吴国断可知矣汉高未
王巴蜀不改沛公之称光武初徇昆阳但循
太尝之号帝王之兴岂以区区封爵蚤晚为
吴国公今考之误也是时置江南行中书省
亳都升 上为行省平章己亥五月升行中
书省左丞相辛丑正月乃为吴国公俞本记
事录次第载之甚详据辛丑十一月叶子奇
上书于孙炎有曰丞相以雄杰之才绍开中
兴之运而壬寅冬航海之使犹赍行省平章
宣命则丙申之未开吴国断可知矣汉高未
王巴蜀不改沛公之称光武初徇昆阳但循
太尝之号帝王之兴岂以区区封爵蚤晚为
卷一百一 第 18a 页
重轻哉史臣于是为无识矣
牧斋初学集卷第一百丹一
牧斋初学集卷第一百丹一
卷一百一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