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九
卷八十九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八十九
  制科二 一
 万历三十八年会试墨卷
  论一首 表一道 策五道 一
  圣王必以其欲从天下之心
论曰王道必本于无欲非无欲也以天下之欲
为欲也夫天下大矣民生其閒知棼而不可规
表测也力横而不可约束绳也人主安能一一
均调之剂量之而曰必以天下之欲为欲岂其
舍广厦细旃之奉而贬损其躬以为穷檐蔀屋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计哉圣王之道执大象而天下往不先平天下
之心而亟治一巳之欲则先儒所称圣王必以
其欲从天下之心者盖尽性之旨也请推言之
人各以性盛心以心盛欲欲也者感于性而窍
于心其微无形而其危不可圉圣王与天下之
所总也欲之初萌也如皭火之始传欲明欲灭
而不可扑也其渐渍而来乘閒伺隙如积火之
消膏不自觉也其内引而外射也如火之燎于
原流金泐石而莫可控揣也纤纩塞耳则不闻
钟鼓一尘眯目则不见丘山片欲翳心则不辨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白黑欲之为我有而累我亦大矣而况人主之
身立于四累之上而隔于九阍之内威福为之
辔御好恶为之毛羽一切声色货利娱心极虑
之事为之钓饵而射的吾欲念一萌而天下已
有市吾欲而进者人主厌纵其欲以乱百度而
天下与人主日隔宵人射声忠贤匿影人主重
袭而不自知天下吞声而无所诉而天下事乃
不可为矣圣王乃伏而思曰天下之人五方异
宜四海异俗广川大谷异居刚柔燥湿异气有
好必有憎有愉必有拂天下人各有欲也岂独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人主且人主以一身司牧亿兆人哀乐虑叹无
不寄命于人主善御者之于驾也马体调于车
人心适于马御者之心不自用而为马用而人
主独能外天下以成其欲乎然则人主以天下
之欲为欲者也人主安得有欲惟人主不以天
下为欲而自以其欲为欲吾目欲选色而天下
憔悴转死者吾不见吾耳欲流声而天下呼吁
道旁者吾不闻吾口欲爽味体欲重裘而天下
木食鹑衣者吾不恤天下瘁瘁焉人苦其生而
又何赖于人主为夫数者之欲非庸主有之而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圣主独无也圣王之欲即庸主之欲又即天下
人之欲而特其见有公私量有广狭争于一念
之转关而巳是故天下有覆盆向隅不敢望天
者则天下之目苦不得视而吾之欲色者诎矣
天下有呻吟叹息危涕相告者则天下之耳苦
不得听而吾之欲声者塞矣天下有结墙底滞
无生人之乐者则天下之痿痹苦不得伸而吾
之欲甘美者却矣深宫曲房嚬号笑舞进斯民
于应门九重之内而撤一心于闾阎畎亩之下
斯所谓以天下之欲为欲与封巳一膜者迥异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乎而要之圣王非无欲也盖善用其欲者也乡
令巳不欲色则天下之憔悴者谁见之乡令巳
不欲声则天下之呼吁者谁闻之乡令巳不欲
口体之适则天下之鹑衣木食者谁悯之而谁
恤之节啬其形劳苦其神自以为能绳约吾以
就天下而其与天下之心隔于凑理则巳久矣
然则圣王之所为有欲者乃其无欲之至而其
所为以欲从天下之心者不过自从其心而巳
当其时人主之欲回环旋复于一世如斗柄之
所指四时寒燠各顺其令而天下寄命于人主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如中衢而致尊过者斟酌焉各得所欲而莫知
其所以然一以为家人父子一以为心膂手足
人主无欲以天下之欲为欲而天下亦无心以
人主之心为心故曰不先平天下之心而亟治
一巳之欲此圣王尽性之术也虽然治欲亦难
言矣大抵庸主之欲依附于情习之内而英主
之欲飘忽于理气之閒夫欲至飘忽于理气閒
者规砭不及攻治不至急之则遁缓之则伏其
与天下之心相拒最微而相隔最锢则惟有圣
贤尽性之学足以破之故英主必不可使不知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学而引君格心其权又属之大人人主治其欲
而后可以通天下之心大人能自治其欲而后
可以通人主之心其始也以欲从天下而究且
天下从欲以治此又尽性之本不可不亟讲者

  拟
上留北直隶诸处本年应解内帑税银以二分
  充军饷一分赈饥民廷臣谢表(万历二十)
(七年)
伏以 皇心忽转聿修实政以祈天 帝德旁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敷暂撤空储而济国春温 天语顿舒数载之
屯膏雨涣 王居大畼一时之解泽军民禔福
中外倾心臣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窃惟民为
国之根本而兵乃王之爪牙八政攸关六官并
重 国家建都三辅藉右扶左翊以实 神京
而屯戍九边设内营外卫以雄重镇兵农棋置
锁钥固于北门粮饷灌输转运资于南极充都
奉邑生聚何止于十年投石超乘训练不忘于
千日盖培养系 累朝之德而干城实一代之
基也自矿税相仍于迩年致绎骚日甚于内地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告缗迭起榷利无方金石穷搜奚止贡珊瑚之
树貂珰横出不须劳獬豸之冠赤地萧条尽是
含冤于中使黄封络绎何曾介喜于 天颜徒
以群小之纷纭遂致 帝心之震恐自南徂北
非旱即霖焦土铄金谁禳四目之魃怀山拔木
频舞一足之羊飞蝗蔽天捐瘠盖地东南负剜
肉之苦嗟彼奥区西北起剥肤之忧念玆上国
闾左之灾荒如此卒伍之流离可知野无青草
之储牂羊谁托边有黄花之戍牧马不肥釜甑
生尘犹惧怒捉人之吏兜鍪如洗岂堪逢宿饱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之胡千里污莱计巳穷于露肘三边精锐智徒
出于脱巾弄赤丸而纵横半作潢池之盗卧绿
沉而怨诅谁当紫塞之雄仰屋计臣叹一筹之
莫展筹边司马补万牍以何裨虽运际泰宁朝
廷方抚虞渊之日而灾当阳九草野或忧𣏌国
之天玆盖伏遇 皇帝陛下治法无私贞同得
一璇台八袭垂裳想像于六宫绨几九阍削牍
震惊于万里念公私告匮之日借箸良难且军
民交瘁之时燃眉何继遂以一年之税额肆为
万姓之恩膏盖谓本非惟正之供取无艺以充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内帑不若即寓蠲租之意留有馀以散民閒二
分给军知水火之尤迫一分议赈谅升斗之非
虚德意风行颂声云起疏观郊野顿息鸿雁之
哀鸣逖听边陲巳见熊罴之踊跃父老扶杖观
风相庆于沟中壮士挽弓贯月竞传于塞外雉
驯四境太平可冀桑麻马立千门警急无虞烽
火此皆繇我 皇上克备 大君之德迪知小
民之依初缘国计空虚误开利孔于探取今以
天变警戒遽腾 明诏于捐除始悟攫金剖璧
之徒病国巳延于数载从此投珠抵璞之令崇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朝且遍于四方盖非徒 皇上不世之仁抑亦
 高庙万年之赐也臣等目击时艰心怀国恤
流民可绘叩阍无当于 严君窃禄何能恤纬
自惭于嫠妇思汲黯之矫诏空负须眉念韩滉
之饷边莫伸指掌惊逢旷典仰悉宸谟下臣无
待伏蒲之劳高天巳沛润朽之泽向来否塞皆
臣子自失于格心此日恩施知 君父不难于
启牖喜极泪零欢并愧集伏愿益虚咸炤恒继
离明足食足兵节五材之用厚生利用修六府
之功念辇毂之反裘劬劳甫息 遐荒之竭泽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疻痏宜瘳弓挂扶桑继民不见兵之盛事粟陈
红朽致天不爱道之休徵咸五登三快睹巍巍
之治袭六为七行看永永之传臣等无任瞻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第一问
今之扼腕而计国者宫府釜鬵边陲伏戎敝舌
缀牍不下数十万言人主亦憖寘之耳恬不动
色而明问独以安危大势总挈之人心则愚尝
深惟标本之计而重有嘅矣愚睹二百年来莫
捏杌如二正之季而国祚卒晏如泰山者二正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之季内孽于权奸外孽于强虏逆藩天下骎骎
动矣而二季之主仅以狗马蹴鞠轻裘挟瑟之
好生祸患于眉睫未尝有深知独力隔绝天下
之腠理而壅废 祖宗之法度故天下之心有
厌乱而无喜乱轻于发乱而亦易于收乱乃今
日则异是 主上神明独运妖孽削平自谓巳
安巳治矣而上自三辅下自百粤民心若摇摇
然无所维系者有乱形而无乱徵者二正之季
是也无乱形而有乱徵者今日是也乃今之忧
乱者动则曰 主上不亲大臣不信群臣奏请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不行帑藏不发即拊心碎首计画无复之耳愚
以为不然千金之子驾巨舟而游于江湖冲风
破浪樯倾楫摧舟子长年为之号呼涕泣虑无
不立返者今诿 主上以操舟而下不任舟子
长年之责有是理乎愚以为今之民所以不治
者上不以实政课下而下不以实心应上大臣
过于自疑而小臣耑于自为有职掌而无操柄
有体统而无精神名为刻励实则丛脞耳 上
御极初有以管商之术秉国成者其人虽任智
力劫持天下然一时尊主权核吏治循名实省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议论画然可观后之绍述者变操切而涂泽反
综核而模棱使天下事不蕲废亦不劝行能者
无所见长不能者无所见末积颓积废以有今
日则救弊之方亦大略可见矣惟是公卿辅弼
之臣尽洗其惜身顾名畏首馀尾之念为 天
子振刷纪纲图维命脉令出惟行母以挂壁藉
口名期责实母以涂饭贻讥而后内之台省部
寺尽戢矌林之戈外之监司守令各去扑满之
智一德一心以民生国计为事则 上心不难
转移而瓦解之势可无作也不然讳言振饬而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猥以调养为事譬之放舟于瞿塘不回旋避险
而捧土以实其漏为之舟子长年者不亦太短
智乎即欲如明问所称为 主上引过者又何
涂之从也虽然愚又有感于二正之事也巳巳
之变于郭诸能臣戮力内外北辕始归当 武
庙南巡天下岌岌矣王守仁拥强兵据上游逆
瑾慑伏莫敢动今天下不幸不为二正之季耳
脱一旦有事即有诸臣者出谁能假以事权宽
以文法乎哉愚之鼠忧过计盖有不能释然者
执事亦笑其为躗言否也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第二问
性不可以言也言性者如以勺取水以指得月
必破其所执而后可无执则随言皆性言性固
性也结而为习动而为情作用而为才种种皆
性也有执则随言皆执鸡鸣夜气非性也舍习
而才舍才而情舍情而言性善亦非性也请因
是而发言性之旨大抵圣贤之悟性必彻于无
而证性必根于有性可悟不可言言者为未悟
者指迷也非为巳悟者标悟也今之论性者皆
宗孔子性相近之言夫性浑然太极也太极本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于无极阴阳未分淑慝未判何相近之有盖亦
就天命之参于气质者微指其端虽不落感物
而动者而亦未及未生而静以前相近亦非性
初也子思直指天命似稍露本原而归根于喜
怒哀乐未发之中则亦借感物而动者以指点
不容言之机耳至孟子而性学乃大著矣发源
孔氏引绳百家而断之曰性善然不能直指性
之何者为善也曰情亦可为善云耳曰才亦未
始不善云耳即言夜气言鸡鸣取证益广标旨
极员卒未尝执善而即为之性也何也性太极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也太极浑无善恶是为至善动生阳静生阴则
善恶之几伏焉善与恶偶均不可执为性犹阳
与阴偶均不可执为太极也然太极虽分阴阳
必以纯阳为根性虽分善恶必以至善为根习
相远而性必不相远以此耳自孟子之宗旨不
明言性者执善为性而不究其所从来于是义
袭之学起矣不知天下有见性之善善即性也
有执性之善执即非性也忠一也比干为自靖
自献而令尹子文弗与廉一也伯夷为求仁得
仁而陈仲子弗与事功一也伊尹周公格于皇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天而管仲弗与岂非见性不见性之别乎为善
而不归于见性将一切揣合名行摹仿圣贤以
似溷真以真薮伪俗学起而本性隐矣是故因
善而悟性则可执善而忘性则不可悟此善于
性而还归太极则可岐此善于性而堕落阴阳
五行则不可程伯子有言人生而静以上不容
言可言者皆感物而动者也通于此言者孔子
之相近子思之未发孟子之性善与宋诸君子
天命气质之辨脉络合蹊径融无精粗无分别
总之破其所执而性可得而言矣夫执善非性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则善不足为乎曰非也于有善中求善于有恶
中去恶此缘阴阳五行以还太极者也无善可
为而善始纯无恶可去而恶始尽此即阴阳五
行以还太极者也倘其藉口于无善无不善谓
圣狂仁暴总在性中以破善不善之堤防而混
性之物则则小人之无忌惮而巳嗟乎自姚江
以无善无恶为心体后之君子争以为射的愚
固墨守传注者何敢影响其说以射执事之策
盖有感于性学不明而为善者日趋于伪且借
言性恶者以攻端也倘自以为能知性乎则又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所谓认勺为水而认指为月者其为执也巳甚
矣愚则何敢
  第三问
执事有味乎兴诗立礼之教而下询于群瞽其
将求古之登高能赋可为大夫与夫禹行舜趋
有君子之容者乎则非执事者之指也虽然言
诗而及楚之屈子言礼而推汉之董子愚为之
俛而深惟而重有感于世道也夫诗之为教也
温柔而笃厚其丽情婉其抒意异故古之忠臣
孝子有所苞塞而欲引喻必发乎诗礼之为教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也斋庄而中正其范物方其标矩严故古之端
人硕士有所刻励而欲自闲必本诸礼诗与礼
异途而同辙者也屈子者得诗之真者也当怀
王之时井渫不食不知其主之不悟而忧思彷
徨眷顾宗国盖至于蛾眉谣诼终不容于众女
党人猖披愿下从夫彭咸而屈子之拳拳者不
少变也彼盖曰吾纵志洁行芳岂可以泥滓君
父而自为高吾宁悲忧饮泣使世谓我为愚为
诞而巳故宁君弃我无我弃君者屈子之诗教
也董子者得礼之正者也当孝武之世方凿不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入不惜其道之终不庸下帷著书足不窥园盖
至于三仁之问抗严词于伐国两电之对引事
应于春秋而董子之斤斤者不少假也彼盖曰
吾纵身隐道晦岂可以弁髦名简而自为通吾
宁被服礼义使世谓我为拙为迂而巳故宁世
弃我无我徇世者董子之礼教也嗟夫今之士
大夫则可嘅矣戈矛伏于胸臆名利深于钓饵
其谋国也瞋目裂眦挟愤思逞而无同舟共济
之心其自为谋也望尘逐臭盛饰自媒而无怀
褐善藏之意试还而思夫诗之为教戒同官念
卷八十九 第 14a 页
我友岂无盛气不敢介于颜面者何也试还而
思夫礼之为教三日而后见三揖而即退岂无
膻念不敢错其寸趾者何也士君子之相与也
如兄弟之协比埙篪相和而急难相呼应也其
自守也如处子之未嫁而妇人之不离传姆也
柰何叫嚣淩谇朴遫无耻有城府而无廉隅有
鳞甲而无绳墨伤国脉而薄士气以招号于天
下为哉则莫如敦诗说礼之教可以潜消而明
荡之虽有醒喜醉怒者进之以清庙明堂一倡
三叹之音则诎然而止虽有冥趋倒植者语之
卷八十九 第 14b 页
以和鸾节奏进规退矩之度则肃然而恐此诗
与礼之为教也取古人之糟粕而箴举世之膏
肓异途而同辙者也执事言诗而及屈子言礼
而及董子岂以是乎哉不然将使愚举申公毛
苌之短长辨王肃大小戴之同异悉举其謏闻
以复于执事此杨子云所诮说铃书肆而庄生
以为巳陈之刍狗不可再荐者也执事之唾而
弃之亦巳久矣
  第四问
愚闻之谥者纪行之迹也大行受大名小行受
卷八十九 第 15a 页
小名谥之有法也自周公昉也晋唐以来谥典
綦重如贾充何曾许敬宗者皆藉人主之威命
以乞灵一字而卒不能柱驳议者之笔舌盖劝
惩系焉我 高皇帝以风教鼓舞一世尤慎惜
谥典至以爱子重之为荒为悯不少曲笔而一
时大臣亦罕得赐谥乃挽近则稍稍变矣大抵
爵位之崇卑子孙之贵贱与公论之轩轾互相
低昂谥者未必贤贤者未必谥人得以觊觎出
入而易名之典稍轻日者 皇上特俞礼臣请
应补谥暨予谥者若干人典刑不亡九京可作
卷八十九 第 15b 页
愚何能赞一辞哉虽然礼失而求之野愚亦尝
谋于野矣曰开国之功宜录也李韩公之居守
馈运比功萧相陶主敬之帷幄谋议接迹留侯
其他武臣如耿炳文等文臣如叶琛孙炎等皆
戎马汗青表仪一时而犹未得谥恐亦国初之
缺典也曰革除之节宜录也逊国诸臣开衅丧
师捐躯死事功罪往往参半至大臣如铁铉词
臣如方孝孺台省如景清黄钺守臣如姚善皆
有功无罪不惜以九族百口争顽民之名 文
皇帝固有子宁若在之叹矣当箕裘奕叶之后
卷八十九 第 16a 页
而旌别赐谥所以述 文皇帝之隐志而杜后
世之议端者非浅鲜也曰抗节之贤当录也二
百年来死事效忠之臣后先接踵如逆瑾之变
有三疏死杖下者有坐草疏被逮几死诏狱者
其事炳烺人耳目至邹智沈鍊杨慎之徒犯难
投荒百折不悔不可廉其遗忠而差等赐谥乎
曰理学之贤当录也廊庑之列祀者无论巳他
如吴聘君罗明德诸君子造诣卓绝者固不乏
人且有继绝学回倒澜而位不登三事者其可
泯泯无闻乎凡此者宜及时讨论扬扢广 天
卷八十九 第 16b 页
子风厉之至意而章一代华衮之盛事者也然
愚又以为谥之未定由史之不立也我 二祖
列宗之德业如日中天而金匮之藏寥寥未有
闻也实录所载不过删削邸报而国史又多上
下其手乞哀叩头之诬故老多能道之恐难以
信后也国史未立而野史盛汲之冢齐东之野
至有以委巷不经之说诬 高皇为嗜杀者非
裁正之其流必不止愚以为亟宜网罗放失旧
闻考订得失以国史为经以野史家乘为纬州
萃部居条分缕析而后使鸿笔之士润色其辞
卷八十九 第 17a 页
国史既定衮钺随之宜谥者谥宜去者去宜更
定者更定以史裁谥以谥实史庶无虚美隐恶
之恨乎哉是举也创议易而卒业难卒业易而
尽善难然而不可缓也执事者其亟图之生愿
握管以从焉
  第五问
自 皇上静摄以来朝著困于空署台省穷于
脩牍卿贰之乞骸者以听不听为羁草野之待
环者以行不行为饵议者纷呶谓 皇上深宫
重袭运其独智有轻天下士之心而贤士大夫
卷八十九 第 17b 页
亦有愿为冥鸿不愿为笼鸟思旦夕飏去者上
与下有否隔不通之势十年于此矣而一旦欲
挽回 天听耸动其尊贤敬士之心岂不难哉
愚窃思 皇上之慢士久矣骤而望以虚怀折
节为社稷爱士即伏辕如车右碎首如禽息且
以为狂瞽无当益坚其外距耳夫为 皇上计
则当思所以积贤为士大夫计则当思所以自
积所谓自积者何也士之积威望以动主者士
气也 皇上以一官羁绁天下士去不成去留
不成留置之如积薪而玩之如股掌士又不自
卷八十九 第 18a 页
振拔口称挂冠身难脱屣如小儿之嗜饴啼哭
不自胜则人得而侮弄之矣此士之积轻一也
士之积悃诚以悟主者士论也上恶立名而下
喜于借名上恶树党而下恶不立党口腹之閒
有蜜有剑笔舌之上一矛一盾即有披鳞请剑
之士 主上亦以规瑱置之矣此士之积轻二
也士之积清白以格主者士节也一捷径而争
为营一利孔而互为市不救积泽之火而能取
丽水之金不辨一车之豖而能制两敝之虎愈
巧愈阴愈亢愈靡此士之积轻三也士既以上
卷八十九 第 18b 页
之轻士者自轻而上并以士之自轻者轻自重
之士士之自视也以为股肱手足而上之视士
也无以异于厮养妇寺士安得不积轻而 主
上安得不积重哉吾愿今之士大夫反是三者
而图所以积重决去就而尊国体息竞争以定
国是澹营求以养国干则 主上轻士之心可
徐反也夫燔柴可以祀天其精通也积灰可以
止水其力厚也以 皇上之神圣岂难于天回
牖启而以士之不自重者成 主上轻士之名
为臣子者其忍自菲薄乎哉不然士业巳不自
卷八十九 第 19a 页
轻而上终不重士有接履而去耳不受骄君之
饵亦安往不得贫贱此亦士之尝也然而非君
子所忍言也愚所愿于今日者士无漫受上之
轻上亦无遂听士之自重而天下事乃可为矣
至愚所以为 皇上献则有虎会之对赵简子
与麦丘邑人之祝齐桓公者在 主上亦既厌
听之故敢以自积之一言发执事者之微指焉
牧斋初学集卷第八十九
卷八十九 第 19b 页
卷八十九 第 1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