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八十五
 题跋三
  跋宋版左传
宋建安余仁仲挍刋左传故少保严文靖公所
藏其少子中翰道普见赠者脱落图说并隐公
至闵公五卷昭公二十一卷至二十四卷却以
建安江氏本补足𥿄墨差殊每一翻阅辄摩娑
叹息今年贾人以残阙本五册来售恰是原本
失去者卷尾老僧印记亦复宛然此书藏文靖
家可六十年其归于我亦二十年矣其脱落在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未归文靖之前不知又几何年也不图一旦顿
还旧观羽陵之蠹复完河东之亡再觏鲁国之
玉雷氏之剑岂足道哉此等书古香灵异在在
处处定有神物护持守者观者皆勿漫视之崇
祯辛未七月曝书日跋
  跋前后汉书
赵文敏家藏前后汉书为宋椠本之冠前有文
敏公小像太仓王司寇得之吴中陆太宰家余
以千金从徽人赎出藏弆二十馀年今年鬻之
于四明谢象三床头黄金尽生平第一杀风景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事也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听
教坊杂曲挥泪对宫娥一段悽凉景色约略相
似癸未中秋日书于半野堂
  又
京山李维柱字本石本宁先生之弟也书法模
颜鲁公尝语余若得赵文敏家汉书每日焚香
礼拜死则当以殉葬余深愧其言
  跋坡书陶渊明集
北宋刻渊明集十卷文休承定为东坡书虽未
见题识然书法雄秀绝似司马温公墓碑其出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坡手无疑镂版精好精华苍老之气凛然于行
墨之閒真希世之宝也西蜀雷羽津见之云当
是老坡在惠州遍和陶诗日所书吾以为笔势
遒劲似非三钱鸡毛笔所办古人读书多手钞
坡书如渊明集者何限但未能尽传耳先生才
大如海不复以斗石较量其虚怀好古专勤笃
摰如此吾辈无升合之才慵堕玩愒空蝗梁黍
读古人书未终卷欠申思睡那能缮写成帙每
一翻阅辄兴不殖将落之叹未尝不汗下如浆
也癸未夏日书于优昙室中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跋张司业诗集
唐新书韩愈传后示张籍和州乌江人番阳汤
中据退之张中丞传后序称吴郡张籍及司业
寄苏州白使君云登第早年同座主题诗今日
是州民知司业为吴人后尝居和故唐史误以
为和人也同时张洎亦曰苏州吴人此本多古
诗十数首学仙董公二诗乐天所称可上讽人
主下诲藩臣者亦具载焉较它本为完善
  跋东坡志林
马氏经籍考东坡手泽三卷陈氏以为即俗本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大全中所谓志林也今志林十三篇载东坡后
集者皆辨论史传大事世所传志林则皆璅言
小录杂取公集外记事跋尾之类捃拾成书而
讹伪者亦阑入焉公北归与郑靖老书云志林
竟未成但草得书传十三卷则知十三篇者盖
公未成之书而世所传志林者缪也宋人编公
外集尽去志林诗话标目人之杂著巾最为有
见近代所刻仇池笔记志林之类皆丛杂不足
存也
  跋东坡先生诗集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吴兴施宿武子增补其父司谏所注东坡诗而
陆务观为之序务观序题嘉泰二年是书刻于
嘉定六年又十二年而后出故其考證人物援
据时事视他注为可观然如务观所与范致能
往复云云不知果无憾否诗以记年为次又附
和陶一卷坡诗尽于此矣读者宜辨之
  跋渭南文集
先辈题跋书画多云某年月日某人观陆放翁
跋所读书但记勘对装潢岁月寥寥数言亦载
集中盖古人读书多立言慎于古人著作非果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援据该博商订详审不敢轻著一语亦文章之
体要当如此也今人于法书名画强作解事蝉
连满𥿄必不肯单题姓名坊閒椠本不问何书
必有跋尾附赘其后如涂鸦结蚓漫漶不可了
试一阅之支离剽剥千补百缀天吴紫凤颠倒
裋褐穷子为他家数宝人皆知其无看囊一钱
耳偶读渭南文集聊书之以为戒
  书东都事略后
河南王损仲数为余言东都事略于宋史家为
优长安吕少卿家有钞本遂假借缮写天启三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年春繇济上放舟南下日读数卷凡半月而毕
余观作者之意可谓专勤矣贯穿一百六十馀
年为北宋一代之史以事在本朝故孙而称事
略云尔其书简质有体要视新史不啻过之本
纪载诏制之辞与朱勔传载华阳宫记之类尤
为有识信损仲之知言也本纪最佳列传佳者
几十之五亦多错互可议世有欧阳公笔削宋
事以附五代史记之后则是书亦宋史之世本
外传也呜呼余安得而见之哉损仲博闻强记
删定宋史巳有成书以其言考之殆必有可观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者是年二月十四日丹阳道中书
  跋宋版文苑英华
文苑英华文选以后文章之渊薮也闽本苦多
讹阙莫可是正曹野臣为余言王户部岕庵有
宋刻残本七十册购得之庙市者属野臣借阅
岕庵欣然见授得纵观者匝月谚云借书一瓻
还书一瓻宋葛文康公好借书尝以酒劵从尚
公辅假太平御览诗在丹阳集中词林至今以
为美谈余次韵答岕庵诗有酒券赊文籍之句
盖谓此也长安酒贵余无从贳一鸱又无酒劵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可以当假许之璧余比于文康为幸而岕庵之
胜公辅远矣遂题而归之他日亦可作吾两人
故事也
  跋刘原博草窗集
此故太医院吏目原博刘先生讳溥之集也余
七世祖竹深府君讳洪字理平景泰中以国难
输马于朝得赐章服其南还也朝士多赋诗宠
行先生诗为压卷今载草窗集第八卷中先生
为景泰十才子之冠土木之难奉使边塞作为
诗歌感激悲壮有塞雁南旋又北旋 上皇消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息转茫然之句朝士皆为流涕读先生之诗者
苟有忠君爱国之心斯可以兴矣况有先世遗
文在乎吾子孙其宝藏之天启元年六月篯后
人谦益谨书
  跋汤公让东谷遗藁
吾七世祖竹深府君节侠有文于时名人如晏
铎振之聂大年寿卿方荣华伯刘溥原博皆定
文字交而于汤胤绩公让为尤深今东谷遗藁
所载永福庵记奚浦观音堂碑为府君祖父作
也振德堂记铁券歌为府君兄弟作也平轩记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竹深堂水月舫诗赋为府君作也公让为东瓯
襄武王诸孙尝大署其厅事曰片言曾折虏一
饭不忘君力战死虏之后题诗驿壁词翰凛然
而其生平倾倒于吾祖若此此可以知吾先德
矣公让在景泰十才子名亚刘原博故以东谷
遗藁次草窗集合为装横并录家乘中诗文遗
藁所未载者以备吾家之故云天启四年六月
篯后人谦益谨书
  跋颜鲁公自书诰
鲁公以精忠大节不容于本朝元载既诛又为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杨炎所恶代宗山陵毕授光禄大夫太子少师
依旧为礼仪使此告云建中元年八月廿八日
下是也旧书以谓外示崇宠实去其权明年卢
𣏌尤忌之改太子太师并罢其使又明年而有
许州之行君子之不能胜小人与小人之善祸
君子若此德宗号英主受炎𣏌辈牢笼若出手
掌何也此告流传至今虽悍夫弱女见之皆知
改容敛手然当日之事回环思之犹可为感激
流涕也崇祯四年八月廿八日谦益拜观谨跋
  记清明上河图卷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嘉禾谭梁生携清明上河图过长安邸中云此
张择端真本也卷首有五言律诗一首题云赐
钱贵妃下有内府珍图之印又有清明上河图
五字卷尾有天辅五年辛丑三月十日观十一
字按金太祖天辅五年辛丑即宋徽宗宣和三
年也若宋人题此则不应以天辅记年若金人
所题则当是时阿骨打继杨割而起方与辽日
寻干戈其所谓文臣仅杨朴高庆裔高随等三
四人荜路蓝缕何睱拈弄文墨宋虽与金通问
马政赵良嗣辈国书信使浮海往还皆讲论夹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攻割地之事此卷何以得入金源而有天辅五
年之题识耶靖康二年少帝在青城金人尽索
法服玉册五辂九鼎之属及国子监书版三馆
秘阁四部书太尝礼物大成乐舞明堂大内图
以至乘舆服御珍玩之物辇致军前此卷或因
以入虏则题识当在天会以后不当在天辅也
大梁岳璿跋尾谓清明上河图五字为宋道君
书而定以为道君之书金主之印殊未可信或
云五言诗盖金章宗之作尤非也章宗所幸李
元妃性慧黠知文义即陈刚中所咏李妃妆台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者章宗何以不赐李而赐钱金史所载章宗诸
妃亦无钱姓此卷向在李长沙家流传吴中卒
为袁州所钩致袁州籍没后巳归御府今何自
复流传人閒书之以求正于博雅君子天启二
年壬戍五月晦日
  题詹希元楷书千文
中书舍人新安詹希元以书法著于国初尝楷
书千文字大如手掌好事者摹刻行世尝侍刘
君潜熙所藏弆是也希元之后为永嘉姜立纲
辈后生习书者皆贱简之以为佐史之笔几用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以蜡车覆瓿余则以为希元之书遒劲整栗视
近代名家反为胜之妄庸之徒目无古人往往
窜叔重之解字诋羲之为俗书于詹姜乎何有
繇君子观之讹谬成种迷妄相仍书学亡而书
法亦弊曾不如詹姜佐史之笔犹庶几乎六书
之蝝特分隶之蜾蠃也立乎今日以指国初制
度文章莫不有高曾规矩之叹岂独翰墨一小
技哉后汉宦者汝阳李巡白灵帝与诸儒共刻
五经文于石于是诏蔡邕等正其文字自后五
经一定熹平之刻石经儒林传之以为美谭而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不知其原本于巡也刘君博学多览精研六书
表章希元之书为后生楷则其亦有汝阳之志
乎呜呼世之学士大夫亦可以劝矣
  书中书科书卷后
今人书法多涂雅结蚓又每自书所为诗文往
往如鸟言鬼语使人展卷茫然不可别识昔人
诗云醉来黑漆屏风上草写卢仝月蚀诗良可
一笑也此卷皆宣政閒书史之笔遒谨可观且
所书皆古人诗文偶一展玩如人当裸裎同浴
时忽见抠衣整冠者不觉为洒然变色易容于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乎此亦可以观世矣
  跋董玄宰与冯开之尺牍
冯祭酒开之先生得王右丞江山霁雪图藏弆
快雪堂为生平鉴赏之冠董玄宰在史馆诒书
借阅祭酒于三千里外椷寄经年而后归祭酒
之孙研祥以玄宰借尽手书装汉成册而属余
志之 神宗时海内承平士大夫回翔馆阁以
文章翰墨相娱乐牙签玉轴希有难得之物一
夫怀挟提挈负之而趋往复四千里如堂过庭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呜呼此岂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独词林之嘉话艺苑之美谭哉祭酒殁此卷为
新安富人购去烟云笔墨堕落铜山钱库中三
十馀年余游黄山始赎而出之如丰城神物一
旦出于狱底二公有灵当为此卷一鼓掌也
 跋董玄宰书少陵诗卷
陶仲璞守宝庆强项执法获罪岷藩罢官还滇
南舟中无长物惟董宗伯所书少陵诗一卷是
其生平所宝爱者藏弆箧衍出入怀袖郁林太
守以廉石压载以此方之彼为笨伯矣宋人有
渡江遇风者悉索舟中宝玩卑之风益急最后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以黄鲁直书扇投之立止江神故具眼如此其
视此卷安知不实重于南金大贝乎仲璞其善
藏之
  题长蘅画
长蘅每语余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
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也余笑曰吾却有二
快兼看兄与孟阳耳长蘅没后七年从昭彦见
此幅为之慨然遂题数语使后之观者不独赏
绘事之妙亦知其虚怀好善不自以为能事真
有前辈风流也乙亥新秋日题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题刘媛画大士册子
吴道子画佛昔人以为神授今观刘媛所画大
士岂亦所谓梦作飞仙觉来落笔者耶沈生乃
得此嘉耦岂非宿缘萼绿华降羊权南岳夫人
曰冥期数感亦有偶对之名耳东坡云羊生得
妻如得风握手一笑未为辱殆谓沈生夫妇也
  跋一笑散
此书传自秦酉岩氏秦疑为康浒西之笔余则
定为章丘李中麓以所载沉醉东风有传自吾
章弭少庵之语且熊南沙王遵岩唐荆川陈后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冈皆中麓之友与浒西不相及也家有中麓閒
居集贮书楼壁角中发而观之中麓归田后专
肆力于词自制六院本总名之曰一笑散此书
之所繇名也其自序以谓无他长独长于词远
交王渼陂近交袁西野足以资而忘世乐而忘
老故此书称渼陂西野为多又曰借此以坐消
岁月暗老豪杰呜呼其尤可感也何季公者酉
岩之友读书好古人也亦手钞此书余从其孙
士龙借看题其后而归之辛已良月望日记
  题徐阳初小令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里中徐生阳初属其族子于王以所著小令示
余余方摊书病卧客有善讴者使之按节而歌
歌竟病霍然良巳盖余方有幽忧之疾欷歔烦
酲而阳初词多呜咽感荡如雄风之袭虚牝宜
其能愈我疾也阳初博学能诗妙解宫商工于
填词度曲所制红梨花院本穷日落月身自教
演高则诚作琵琶记歌咏则口吐涎沬不绝按
节拍则脚点楼板皆穿阳初庶几似之词曲虽
小道求其清新华艳负歌山曲海之名亦岂易
言哉昔人言关汉卿杂剧可继离骚汉卿仕元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为太医院尹一散吏耳马致远为江浙行省属
张小山以路吏转首领官郑德辉杭州小吏宫
大用钓台山长元时中外雄要之职皆其国人
为之中州人每每沈抑簿书老于布素穷困不
得志其词曲独绝于后世阳初秦川贵公子连
蹇坎轲故能以词曲显于王亦恨人也与阳初
独深吾益以此知阳初矣
  题程孝直印籍
私印之作独盛于元吾子行三十五举言之最
详而赵子昂陆友仁辈靡不究心于此盖印文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虽一艺实原本于六书六书之学自非上窥六
经下穷小学其有能贯穿者鲜矣吉日之题岐
阳之鼓仲山甫之鼎以至于欧阳永叔赵明诚
之所录洪景伯之所释朱伯原之所编苟不荟
蕞而通醳之则下上千古其能免于驳乱混淆
者亦鲜矣然则非博雅君子深思而好古者印
文亦胡可轻议哉吾友嘉定程孟阳有子曰士
颛字孝直善擘窠大书且志篆籀之学以所摹
印章见视余观世之篆刻者人自为谱几如牛
毛喜孝直之有志于此而又欲其进而之古学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吾赵之学而不以一艺自小也故书此以告之
  跋朱水部诰命墨刻
唐徐浩所书朱巨川告余曾见之于长安盖唐
人最重告命往往令攻书者为之开元中加皇
子荣王巳下官诏宰相张九龄裴耀卿李林甫
朝士萧嵩等十二人就集贤院人书一通以进
而颜鲁公所受诰及父赠诰皆公自书浩为肃
宗中书舍人当时以谓遣辞赡敏而书法至精
故足宝也吾同门友朱水部恭遇 两朝霈恩
三受宠命皆出翰苑钜笔而最后则吾师高阳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公之辞也水部隆重其事乞董学士玄宰书之
而斲石以传于后余不知学士书法于季海何
如第巨川告辞寥寥简质而水部所得则极铺
张扬厉之致此亦古今文章之流别也余承之
当制者几二载窃叹于斯久矣承水部之命漫
书于跋尾
  书黄宫允石斋所作刘招后
古人之文未有无为而作者无为而作虽作而
不传传而不久不作可也余少时读苏子繇三
宗汉昭帝论忽易其文词窃疑吕成公不当录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之于文鉴巳而深考之子繇为此论当哲宗初
元之时人主方富于春秋冀其学道爱身祈天
永命而托论于三宗昭帝忧深虑远古之大臣
献金鉴而箴丹扆者殆未有以过此吾以此益
信古人之文断无无为而作者而少(时/之)轻于持
论为可愧也漳浦刘渔仲挟筴游吴经年未归
黄宫允石斋作刘招以招之其文仿大招招魂
而其缠绵恻怆起兴于朋友而托谕于君臣之
閒则亦屈宋之遗也今之名能文章者多矣如
宫允之斯文吾以为古之有为而作作而传传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而可久者也崇祯九年三月尝熟钱谦益书其

  跋练君豫中丞诗卷
余屏废家居君豫开府秦中逢人辄问余起居
且有知巳之言余入请室访君豫旧游壁閒残
墨如盘蜗结蚓漫漶煤土中每低徊拂拭不忍
置周淮安君豫之乡人也出其中南诗卷示余
是时秦寇未憖羽书旁午乃为中南三日游从
容赋诗亦所谓好以暇以众整者乎当国者借
疆事钩党君豫槛车急徵而秦寇益蔓延不可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为读此诗尤可以三叹也君豫荷戈瘴乡其老
谋壮事具在一旦起行閒为 天子汛扫蚁贼
凯旋入秦赋诗志喜有如韩退之所云日射潼
关四扇开者当并此诗刻石流传人閒余尚能
泚笔以和之
  题张子建奇游草
唐人论诗每云工于五言五言工不必问七言
也今体工不必问乐府古诗也今人篇什自赋
骚乐府以下无不胪列如五都列肆货物充牣
过而问之无可著眼者灾木费𥿄良可一笑泾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上张建元字子建以诗示余余苦爱其五言今
体如云烟香归草霁日隐贷松凉蓂落催游子
花残失故人石香浮露气松影落溪声鱼龙争
积气天地避朝㬢空江闻雁剧疏树领秋多清
新深稳有言外之味置之刘文房司空表圣集
中殆不可辨子建勉之深造自得他日称五言
长城亦可矣兼工而不足固不若专诣而有馀
今人之不及古人此亦其一端也
  题项君禹雁字诗
雁字诗唱于楚人龙君御袁中郎小修海内属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和者溢囊盈帙其在吾吴则嘉定唐叔达为最
工叔达之诗不拘拘于模拟比物连类纵横络
绎标举于意象之外而求工者反失焉余尝语
程孟阳叔达之诗亦诗中之雁字也孟阳以为
知言槜李项君禹亦为雁字诗意象开拓约略
如叔达而荟蕞百家穿穴琐碎殆有加焉诗家
之称咏物者如郑谷之鹧鸪袁凯之白燕皆七
言五韵而止若夫极命庶物原本篆籀衍造化
之生机扶文人之灵府未有如近日雁字之盛
者也君禹诗固当孤行于世盍亦悉索同调都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为一集为雁字之瑶林玉海乎君禹笑曰吾与
秋潭老人于折脚铛边拈雁字诗作没意味话
雁过长空影留寒水无作延津刻舟人为老人
所笑也
  又题项孔彰雁字诗
诗而至于咏物咏物而至于雁字此诗中之诗
画中之画也雁字诗唱于楚中秋舷老衲与槜
李诸君更相詶和卷轴粗于牛腰而孔彰诗后
出而弥工吾观孔彰画后招隐图苍茫荟蔚备
极山川林麓晴雨晦明之妙发之于诗气韵生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动传模移写使人徘徊吟咀如度雁门遵衡阳
亲见其飞翔行列萦回于楮墨之閒也古人诗
画无取于多袁海叟白燕诗月明雪满二语三
百年词人不能及其髣髴郭忠恕之画最为宝
重者山亭一角远山数峰而巳诗耶画耶诗中
之诗画中之画耶微孔彰吾谁与言之癸未正

  题张日永诗草
乐清张日永渡江应省试裹十日粮徒步访余
虞山且将游福山观大海望狼五山而还余甚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壮之吾邑僻陋在东海之隅在昔名贤东游吴
会者未尝过而问焉然吾观杜之壮游曰东下
姑苏台巳具游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安知其不尝问渡于斯望涯而反欤文文山自
真州浮海而归亦取道于此有诗在指南集中
张吴之季陈敬初海道出师之诗甚夥即九四
入吴故道也日永舟中读文山希古之集为诗
以吊之忾然有旷世之思今之观海而还也望
洋击楫吊古悲歌志节当益豪诗当益壮安知
不为少陵之壮游乎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题李长蘅书刘宾客诗册
壬申秋夜梦与长蘅遇于濠淮閒隔船窗相语
顾视舟中笔床砚屏位置楚楚同游三人幅巾
道衣皆有韵致余问长蘅兄今笔墨之债约略
尚如生前乎长蘅曰甚苦今早正受人刺促𥿄
燥笔枯心痒痒不耐故出游耳观其意思洒落
故知不堕鬼趣却未知所与同游者为何人也
乐天哭梦得诗云贤豪虽没精灵在此语信然
偶阅长蘅所书梦得诗册漫记于此嘉平九日
书于荣木楼之残雪下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