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一
卷八十一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八十一
 疏
  五台山募造尊奉
钦赐藏经宝塔疏
五台山普济法云等寺各有尊奉藏经 皇明
弘治万历两朝先后钦赐者也洪惟我 孝宗
敬皇帝奕世肆德天下归仁迨及我 神宗显
皇帝久道化成轨迹夷易是以琳宫宝塔移兜
率于人閒玉轴琅函遍山川为海藏观五台之
颁赐若此则四海之尊崇可知盖我佛尘刹现
卷八十一 第 1b 页
身实为二圣故斯世捞笼被化远及百年惟
丰亨豫大之靡尝致奴虏寇盗之交作兵燹缠
绵于赤县干戈旁午于灵山崇祯六年九月流
寇入焉七年七月逆奴入焉奴则旋去而复来
寇则久踞而后遁赤麋辫发更番选佛之场蚁
贼羯胡蹂践清凉之国搜金剔玉腥秽佛身碎
锦剥绫毁伤法宝飞灰荡烬惨悽经雷火之轮
雨血风毛恍愡洒人天之泣比丘妙象感是因
缘誓欲庋此残经镇以宝塔将咨谋于介众乞
唱导以一言余惟万历全盛之时正三宝昌明
卷八十一 第 2a 页
之运北胡削衽受戎索于法王西虏扣关回狼
心于佛乘肆我皇风之宣畼弥增佛日之光明
劫运渐开风流滋下斗诤之祸国种彼刀兵贪
黩之殃民惨于杀掠岛夷冒帝释之名号魔民
倒龙象之刹竿凡玆孽蠹之萌芽皆是氛祲之
徵兆欲跻昭夏应仰慈恩山僧之誓愿聿坚我
佛之鉴观斯在所建之塔非塔即诸佛之全身
所藏之经非经乃诸佛之慧命一旦浮图建竖
雀离涌见于虚空从此多宝辉煌龙藏何殊于
半满显惟 列圣御宝刹以周天佑我 圣皇
卷八十一 第 2b 页
乘金轮而柱地威神炬烛则犬羊戎马投戈聆
替戾之音声慈炤灯明则南户左言率土现窣
波之影像弥天宝网修罗永遁于藕丝匝地金
绳震旦尽登于莲界卜年卜世比国祚于尘沙
 圣子神孙巩皇图于法界如上功德资广长
以證明若欲称扬书海墨而难罄崇祯十年九
月尝熟钱谦益谨疏
  西方莲社小引
愈光上人梵行精严住持畿南之永圣寺海内
学士大夫过斯地者靡不停骖解鞍参礼扣击
卷八十一 第 3a 页
信宿而后去丁丑初夏余被急徵抵新城去上
人所居不一舍有感于杜子美宿大云寺赞公
房之事申旦不寐枕上成四诗及抵寺而上人
巳赴碧云讲席洞门深院梵放钟残咏子美沃
野尘沙之句与其徒伫立久之徘徊悒怏而去
所作四诗不复缮写亦不复省记为何语矣戊
寅秋余解狱南归上人顺世巳逾年枉道出高
阳不复过高桥拜上人影堂殊以为恨今年其
上首弟子龙野访余山中奉上人遗命将纠合
宰官居士结西方莲社于寺中请余一言以为
卷八十一 第 3b 页
唱导嗟夫斯寺也当神京之要路居扶风之上
游马足尘飞车轮雾合当其戒徒御骋輶轩纶
阁阙员延英促对往往望招提而掉臂听梵呗
而攒眉一旦权失宠衰时移物换汉相忧养牛
之赐秦市思逐兔之游政事堂中览州图而悸
悼夕阳亭畔仰药碗以流连当斯时也顾欲羡
山寺之高眠听禅堂之粥鼓其可得乎若乃刀
兵劫起刑狱政烦白骨青燐犹入深闺之梦单
衣苇席半为通籍之人嗟玉石之俱焚感蕙芝
之互叹丁玆杀运哀我生民不空门之归也不
卷八十一 第 4a 页
乐邦之往也将安往乎将安归乎愈先运无缘
之慈流宿因于没世龙野发广大之愿传遗钵
于师门唱此胜缘共延法侣将使天涯道路转
盻西方宦海风波回头彼岸春明门外无非觉
路津梁王舍城中尽是华严楼阁不独同登宝
筏受佛敕于再来抑可长护金轮报国恩于无
尽余也菰芦长物草土馀生以是因缘遥为赞
叹欲忏锒铛之业债聊舒笔墨之光明尝寂光
中知上善必为印可尘沙劫里仗诸佛共赐證
明云尔
卷八十一 第 4b 页
  化城寺重建大殿疏
双溪化城寺者径山兴福万寿禅寺之下院也
接待之工经始于佛日化城之号肇锡于宁宗
岁月滋深坏成相续牛眠马鬣兆域族于宝坊
鸟革翚飞寻斧纵乎行树断碑欲泐遗础仅存
嗟像教之式微盖人天之有待今兵部右侍郎
总督蓟辽本如吴公最初承紫柏之付嘱身任
金汤既而作牧伯于斯邦大弘誓愿爰有尊宿
号曰铠公实惟仔肩罔惜肤发于是机缘辐辏
摄折双施革面革心非焦瑕之设版我疆我理
卷八十一 第 5a 页
若汶阳之归田形胜顿还灌莽斯辟琅函贝叶
咸有庋栖军持漉囊于焉至止禅诵不改像设
有严名曰化城实则宝所矣铠公草昧伊始规
画方新逝将大建法幢重搆宝殿忽焉顺寂时
不待人其法嗣曰慈门德公念本师之云亡慨
坠言之犹在矢志绍述努力经营吴公乃自蓟
门诒书某曰吾子德公之族姓而铠公之雅游
也无靳一言以告四众余惟吴公身连重镇道
栖空门铃柝相闻而钟鱼互答夕烽传报而禅
灯湛然故能视空有为一如融理事而无碍且
卷八十一 第 5b 页
公护塔庙如头目则何忍三韩之故土陷彼犬
羊悯众生如里毛则何忍辽海之遗黎没于汤
火运慈悲为神武借挞伐为捞笼则白山可夷
黑水可塞腥膻可以为净土椎髻可以为佛奴
以是机缘炽然建立竖浮图于云际固将譬彼
聚沙移兜率于人閒又复何殊折草哉斯言也
尘沙诸佛大千劫内自应弹指證明紫柏诸公
尝寂光中亦有合掌赞叹云尔
  一树庵募造佛殿疏
崇祯庚午孟冬余与孟阳共栖拂水山居太空
卷八十一 第 6a 页
上人过而访焉于时霜枫未落秋潦始清停车
则千林放红晏坐则万顷韵碧上人顾而乐之
留连旬月然且别去乃踵门而请曰性融所居
一树庵在新安黄罗山中偕同衣性智经营滋
久庵庐一新住持有严禅诵不绝惟此如来之
像设尚无殿阁以庄严敢祈一言以告四众余
惟能仁之慈愿历河沙而不穷象教之冥搜书
海墨而未了况玆庵缔搆之终始与上人履历
之因缘孟阳所叙次缘起备矣余复何言哉余
尝谓坏空成住上观千岁则尘沙之器界历然
卷八十一 第 6b 页
报应果因近考目前则昆明之劫灰如在惟玆
徽郡昔号繁雄旋观寅卯之閒几成百六之会
虎入邑而傅翼豖择人以磨牙绛帕黄旗布地
有模金之尉朱提赤仄倾家无避债之台僇辱
横及于妻孥屠杀不免于鸡狗乱将作矣闵孰
甚焉一旦天晶日明波恬浪息仰父俯子无虞
瓜蔓之抄户诵家弦尽脱苇笥之籍黄白之山
林无恙金银之气色如新凡此 皇恩谁非佛
力当知昔年之水火并众生之业识所招则今
日之清宁正我佛之光明所被诚欲迎和而避
卷八十一 第 7a 页
杀无如植福以种因况此邦之人夙饶物力结
构则丹楹刻桷上薄云霄宴会则胹鳖臇凫下
穷水陆捐华屋一椽之直省玉筵一金之需用
以回向佛门庀治精舍聚沙可以建塔累土可
以为山两上人无著天亲业已现身而应化诸
善信慈悲法喜何难弹指而落成哉上人曰善
哉融等将奉此木铎开彼金绳子他日腰包扣
访乐观厥成可也
  径山募造大悲阁疏
双径山中有一比丘名曰大舟发大愿心愿于
卷八十一 第 7b 页
此山起大楼阁作大悲菩萨像建大悲忏坛誓
愿利益有情绍隆三宝俾此山中祖师代兴重
规叠矩炽然建立如唐宋时走五百里踵居士
门愿得一言以为昌导居士合掌赞叹而语之
曰大悲观世音以八万四千母陀罗臂八万四
千清净宝目遍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
诸苦恼种种善巧方便现身说法必以时节因
缘为主如华严普门品所陈是也佛言一切国
土种种灾难起时当造千眼大悲像诵持大悲
心陀罗尼神咒能使敌国归降雨旸时若百官
卷八十一 第 8a 页
万民皆行忠赤诸龙鬼神靡不拥护今 圣天
子在宥天下具正等觉乘转轮位谓非大悲菩
萨现身不可也然而东虏游魂尚在海内奸宄
閒作 宵衣旰食四顾而未舍然是岂山川鬼
神有不率俾而百官万民有未尽忠赤者与
成祖文皇帝御制大悲经咒序曰如来化导首
重忠孝忠臣孝子跬步之閒即见如来如其不
然转盻之閒即成地狱末法众生造孽深重不
忠不孝上干天地之和下结山川之沴故水旱
刀兵之劫起而应之当此时节因缘化导忠孝
卷八十一 第 8b 页
消疵疠以还太和牢笼拔济人王法王之愿力
均有赖焉 文皇帝之心其即 今皇帝之心
亦即大悲菩萨之心也欤山僧野衲麻鞋草食
无蒿目当世之志以何因缘弘发誓愿岂非尘
沙诸佛所护念而 文皇帝之灵实式凭之者
欤大舟勉之吾知吴会之閒金钱布地飞楼杰
阁如兜率天宫下移人世在一弹指閒而巳
  天台山天封寺修造募缘疏
佛法之有宗教律也譬之一鼎三足不可阙一
者也然而权实隐显开遮历然各视其时节因
卷八十一 第 9a 页
缘以为唱导譬之医王因病发药寒热温凉君
臣佐使用得其当即乌头狼毒皆可以疗病苟
为不然则用参苓以杀人与毒药何异哉万历
年中诸方有三大和尚各树法幢紫柏以宗云
栖以律憨山以教三家门庭稍别而指归未尝
不一譬之近世名医其亦犹东垣河閒丹溪之
诊治不执一方而能随方疗病者欤三老既没
魔外烦兴上堂下座戏比俳优瞎棒盲拳病同
狂易聋瞽相寻愈趋愈下师巫邪说施符咒枣
亦皆借口参禅诳惑愚昧邪师恶道下地狱如
卷八十一 第 9b 页
箭射良可悲也良可惧也长夜将旦台教聿兴
鬼神为之唱缘人天为之呵护唤迷头者必资
明镜刮眯目者必仰金篦攻台教以治狂禅庶
几废疾可兴膏肓可砭立方疗病其莫先于此
乎天台寺万历某年不戒于火比丘某发大誓
愿励志修复而乞余言以告四众嗟乎寺之火
也火于正教将熸之时比其修也修于狂禅渐
息之日天火之以示戒而人修之以显法除旧
布新扶衰革弊其亦有因缘时节示现于其閒
乎我知斯寺炽然建立智者大师现身佛刹如
卷八十一 第 10a 页
宝罗网岂待余言为赞叹哉
  华山寺募缘疏
吴郡华山寺者晋支公遁拥锡地也灵峰郁起
青牛垂度世之文古涧奔流白马著飞山之迹
莲花一瓣六时之刻漏交传乌道千寻七宝之
树声竞奏云栋风窗信物外灵真之宅残灯仄
壁岂人閒香火之宫自榛芜载辟于千年而谣
诼仅存其一亩禅诵不改衣裓之巢鴳暂惊云
树依然洗钵之孤猿乍返居士既惟力以护持
名僧乃应机而至止演四十九年之法笑比拈
卷八十一 第 10b 页
花剖一百八句之宗头能点石印以息心似化
人之语幻参必了义犹谷响之答泉可谓释网
重维灵山生色者巳然而班荆布席茂草尚深
于法堂捉麈谭经天花仅散于丈室将薙草崇
基依岩表刹功德譬之河沙唱导先乎只字余
惟今代像教淩夷波旬放恣济空山而设版逐
法王为逋客攘臂仍之恬不为怪矣今夫高岸
为谷屈指巳移劫火洞然大千俱坏何况功名
舟壑薤上之露易晞第宅沧桑局内之棋不定
一旦金穴既圯银海不飞碧血化为鬼燐黄肠
卷八十一 第 11a 页
穿为兔穴而空门之钟磬映玉匣以传声古殿
之灯火拂金蚕而流炤魂游知愧灰冷何堪人
皆为佛法而拊心余则悯斯人而雪涕且土固
有宜物各有主即使佞佛匪福谤法无邮而经
像烟销改精舍为甲乙之第梵呗响绝鞠花宫
为禾黍之场兰宇揽悲松岩献诮是可忍也谁
能说之嗟乎佛法无诤象法有为凡具信心各
发弘誓使殿阁相望丹青并勒金姿宝相三身
璀璨于中天白足赤髭四花炤曜于万品则揭
慧日于昏衢在我不徒自利而扇凉风于火宅
卷八十一 第 11b 页
使彼亦复无他苟能赞叹于斯言即可回向乎
诸佛
  重修虎丘云岩寺募缘疏
虎丘云岩寺之燬于火也盖八年于此矣丙子
二月相国茂苑公投簪海岸邀野老以来游载
酒松关偕同人而至止于时风物骀荡花柳芳
妍相与纵览云山俛仰今昔香楼金道无复旧
观架壑梯岩仅存遗址天荒地老悲昆明之劫
灰鬼烂神焦怅陆浑之新火琅函宝笈仰惟
英庙之奎章尚尔腾辉于草木金凫白虎𬗟想
卷八十一 第 12a 页
中吴之地脉能无寄旺于林皋灵山遭灰墨之
刑同罹一劫福地具庄严之相终免三轮山僧
既袒右而告哀群公咸虚左而授简资其固陋
俾为秉韦之先相此机缘用作布金之导余观
吴下长安之甲第错列阶衢雒阳之名园弥望
阡陌然而土木日广工作滋兴役鬼神而不休
靡金钱而无算其于玆山则未闻有咄嗟檀施
欢喜经营者亦独何欤夫燥湿暑寒宜有阖庐
之辟歌哭聚族岂无轮奂之称若乃广厦曲旃
制逾北第右平左墄僣儗西都故知传舍之阅
卷八十一 第 12b 页
人亦惧高明而瞰室一旦金还车子梦醒役夫
朱户丹青俄为外厩黄衫步辇忽降中堂玉盏
金杯取次资为口实斲椽砻石宁渠写入劵书
嗟何及矣不亦愚乎有白传之文章斯可以居
履道之亭馆有晋公之勋业斯可以治集贤之
池台怪石奇峰远搜磐固之苗裔丹楹绮户近
抚威远之家园方谓奥突风楼并攒一室更诧
十洲三岛幻出人閒何待高倾而曲平早巳壑
讥而峰诮袁广汉之花木移置上林何将军之
山林鞠为茂草固其所也又何叹乎若能省彼
卷八十一 第 13a 页
钱刀惜其物力追昔贤舍宅之意佽今日兴复
之工以名山为园林园林莫佳焉以古寺为第
宅第宅莫甲焉以青山白社为主人则主人尝
在不须悲更易于王侯以高人胜流为徒侣则
徒侣不孤无事戒伤残于草木东西二寺之名
胜固将焕发千年珣珉二王之风流何难接踵
后世哉若夫绍兴之经藏修佛事于戎马倥偬
之时则张魏公逗机而说法永乐之兴修表佛
刹于神圣雍熙之日则杨文贞顺化而铺文凡
我龙象之伦并了金汤之义愿力坚固一切如
卷八十一 第 13b 页
来所證明因果弘多无烦穷子为唱导者也崇
祯九年三月虞山老民钱谦益疏
  募修开元寺万佛阁疏文
我 太祖乘金轮以御世尝称佛氏之教幽赞
皇纲 列圣继承崇奉不替三百年来华夏乂
安戎狄宾服华严世界涌现于阎浮提何其盛
也 神庙之末泰西狡夷窜入中夏蚁聚蜾传
久而益滋士庶惑其教者敢于背违 祖训毁
弃佛像甘为左食侮言之徒未几而羯奴叛莲
妖兴生民涂炭王师在野刀兵之祸迄今未艾
卷八十一 第 14a 页
卒有兴嗟于被发邵氏致感于闻鹃西教之来
识微之君子不能不为之三叹也今年奴越畿
辅躏山东血肉狼籍骸骨撑柱盖燕赵齐鲁之
閒旁趋倒植背佛乘而崇西教者多矣宜其及
也开元寺僧海能慨寺后万佛阁久圯以修复
为巳任吴君子张异度徐九一皆感其精诚为
之唱导而属余以一言先之余惟今天下奴寇
交讧淮海震动而吴中独不受兵此 圣天子
之福力也亦佛力也然西教之浸淫阑入亦有
年矣衅生而孽牙不可以不备开元建自赤乌
卷八十一 第 14b 页
石佛因缘宣布于震旦于斯地也作危楼杰阁
供养诸佛为人天之眼目士庶瞻礼见像起信
其必能仗金刚力堕弥戾车我知西教不崇朝
而灭熄矣于以仰祝 万寿宁风旱弥刀兵俾
吴中永为乐邦佛国而海内重睹金轮之盛岂
不休欤昔伪吴张氏改易开元卧佛为立佛吴
中脊脊不宁国初重建卧佛有时和年丰之瑞
开元居郡治之坤方其兴圯修废于郡国形胜
不可谓无关也余愿吴之君子慨然布金俾不
日成之可矣
卷八十一 第 15a 页
  北禅寺兴造募缘疏
吾郡之北禅寺即唐之乾元寺皮陆集中所云
戴宅盖戴逵与其子颙舍宅为之宋祥符中赐
名大慈讲寺其详见于顾逋翁赵子昂记中本
朝兴圯不一隆庆万历之閒三空恩公量虚惠
公野怀果公相继住持三公之后有熙远胤公
深修五定净持七支尽力宏护以起废接众为
事而属余为唱导之文余惟今世法幢倒折魔
外盛行波旬之属俨作导师师子之虫推为龙
象聋聚聋而击鼓瞽扶瞽以拍肩黎丘之奇鬼
卷八十一 第 15b 页
杀人子而不疑西土之迷夫失巳头而狂走佛
法之淩夷可谓至于斯极者矣惟兹古寺肇自
乾元是法珣法藏二公之所以阐台教也是净
梵法主之所以演法华也是东屏澄炤诸老之
所以弘讲席也居今之世而欲树末法之津梁
救众生之狂易非反经明教遵古德之遗规其
道无繇也夫佛法如大地之载众生从地倒者
须从地起经教为药草之疗百病中药毒者还
用药攻知假子之非真则真子故在黎丘之鬼
祸自销识迷头之非我则明镜了然若多之狂
卷八十一 第 16a 页
性立止穷冬凛冽咸借庇于复陶俭岁馑饥均
待命于良稷胤等发愿兴复意在斯乎意在斯
乎凡我善信共蒇胜缘风楼月殿溯寂公禅坐
之时金磬贝书似皮陆谈经之日重耀昏衢之
烛尽隳弥戾之车不帷珣梵诸老衣钵尝新抑
亦灵山一会俨然未散矣
  募建表胜宝恩聚奎宝塔疏
兹塔之建也故观察观复萧公大发誓愿力任
仔肩自哲人有摧木之嗟而宝地乏布金之助
经始垂及廿载量工仅逾四成厥维艰哉呜呼
卷八十一 第 16b 页
唏矣原夫观察之造塔愿力固归元于佛事缘
起实发因于形家语佛法殆书海墨而不穷论
形家乃留更仆而可数盖邑之有来脉也自沙
山而顾山而虞山而县治结焉邑之有朝水也
自曹湖而宛山而华荡而州荡而环流聚焉兑
龙结则巽维之体势宜高客水朝则城口之关
阑欲紧乃今平沙铺展分支径落马鞍流派奔
腾顺势直趋娄水县治已结无层拱叠卫之形
水口长流寡磅礴萦纡之势山自西来者既抱
我而复去水之东下者欲顾我而不留是以气
卷八十一 第 17a 页
有所钟我不能审其所会而支有所止彼反得
乘其所来屹彼浮图奠玆巽位内可以朝揖县
治外可以拦截众流移主客反背之情成龙虎
回抱之局在昔东西瀍涧卜雒所以契龟阴阳
流泉居岐于焉相宅又况托因缘于像教表福
德于法轮者哉乃者畚筑弛工登冯辍响树网
侵淩于鸟鼠雕角穿穴于雨风未能符仪凤之
祥抑且犯青乌之忌何也巽为文章之府塔有
卓笔之形人言卓笔无锋当主文星缺陷且入
城而瞻塔犹坐堂而视槛朽木枝撑举目则睹
卷八十一 第 17b 页
戈矛之状积栱断烂观象则应破碎之占是谓
势吉而形凶法当趋全而补缺年来白茆淤塞
七浦奔趋昔犹或却而或前今则有泻而无折
譬如千帆竞鹭万马横驰违蜿蜒翔舞之经犯
帘劫箭割之谶水局既汗漫莫锁龙身将陡泄
无馀陵谷之变如斯桑梓之忧曷巳矧斯邑夙
称富庶久际升平黑白之业横陈人物之菑多
有而讹言屏息于邑屋奸轨敛迹于郊圻凡我
邦国之敉宁孰非佛力之加被帷兹塔庙号曰
支提用以表胜而报恩亦能灭恶而生善祥云
卷八十一 第 18a 页
盖覆故知劫火不焚净土庄严定使三灾永息
役鬼神而周沙界有若微尘宁风旱而弥灾兵
何殊影响此又人天交赞事理同符者矣谦益
往睹胜因曾参末议久惭病废莫效涓埃爰有
老人粤帷戴氏甲子齿逾于绛县晨昏行比于
缁衣载感晬容屡占异梦趣斯塔亟宜建竖不
啻三令而五申嘱谦益力为导扬几于辟咡而
提耳嗟乎方今绂冕鹤列俊乂鹍飞卿大夫翘
首而分王国之忧都人士拭目而观用宾之利
惟此比闾之有事宜属版籍之老民古称谋及
卷八十一 第 18b 页
庶人亦曰询于介众管仲求识道于老马田单
拜小卒为神君斯佛敕所以下及刍荛在凡夫
何敢仰辞笔舌伏望巨公大人善男信女睹形
览胜知鄙言之不为无稽揆果察因信佛说之
历然有据共矢宏愿大施净财俾雀离之浮图
一新乌目之地形增胜三轮涌地何须玄度重
来七宝现前即是育王出世从上诸佛当共證
聚沙之缘庶我愚公亦允叶移山之愿天启七
年岁在丁卯八月朔日聚沙居士钱谦益疏
  书西溪济舟长老册子
卷八十一 第 19a 页
庚辰之冬余方咏唐风蟋蟀之章修文宴之乐
丝肉交奋履舄错杂嘉禾门人以某禅师开堂
语录缄寄且为乞叙余不复省视趣命僮子于
蜡炬烧却飏其灰于溷厕勿令污吾诗酒场也
献岁拿舟游武林泊蒋村策杖看梅遍历西溪
法花憩郑家庵济舟长老具汤饼相劳观其举
止朴拙语言笃摰宛然云栖老人家风也口占
一诗赠之有频炷香灯频扫地不拈佛法不谈
诗之句不独倾倒于师实为眼底禅和子痛下
一钳锤耳师以此地为云栖下院经营数载未
卷八十一 第 19b 页
溃于成乞余一言为唱导余惟今世狂禅盛行
宗教交丧一庵院便有一尊祖师一祖师便刻
一部语录吟诗作偈拈斤播两盲聋喑哑互相
赞叹架大屋养閒汉展转牵劝慧命断绝同陷
于泥犁狱中披毛载角宿业未艾良可悯也良
可哀也师能守云栖家法持戒护生专勤净业
肯堂肯搆为云栖荷担儿孙当魔外猖披之日
隐然为正法长城天龙鬼神所共护念区区下
院一茅盖头于建立乎何有或谓云栖立法平
稳门头稍弱其后人未必有竖起脊梁负荷大
卷八十一 第 20a 页
事因缘者余以为不然譬如人家祖父创业重
规叠矩子孙懦下不失为乡里善人不至为恶
劣败类灭门绝户也为云栖之弱子犹愈于为
魔外之狂儿也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书之
以为下院募缘序并以谂于世之为末法金汤
者辛巳仲春聚沙居士书于蒋村之舟次
  追荐亡友绥安谢耳伯
同志曰友谊本结于三生今也则亡悲益深于
一旦辄陈微悃仰渎慈尊亡友太学生绥安谢
兆申少能振奇壮而学道疲精竹素诚萟林之
卷八十一 第 20b 页
劳人矢志金汤信法门之争子乃以命运之蹇
兼之疾疢之凶一领青衫不分生埋于场屋半
生白骨终然死客于道涂嗟戢身之一棺何殊
牖下叹藏舟于半夜巳隔生前麈尾剧谈寻味
齿牙之论蝇头细字摩娑箧笥之书陈迹依然
新吾安在伏念兆申负气壮往种性多闻惟其
以侠而兼儒未免借嗔而作佛舍身布发固肯
为法而忘躯努目信眉亦多轻死而重气心依
莲漏久巳种净土之因缘身入藕丝或恐作修
罗之眷属在凡夫何从何去惟如来悉见悉知
卷八十一 第 21a 页
敢以未了之交情仰证无遮之法会恭惟大觉
早赐證明放尝寂光摄旅魂于孤圆之白月入
无生忍销客气于方炽之红炉誓愿刹尘穷劫
报恩于无量圆融净秽它生受敕以重来
  为卓去病募饭疏
农山先生学本真儒仕为廉吏有包函宇宙之
大志而盖头仅存其一茅有饥寒沟壑之深心
而量腹不充其数口三旬自笑一饱无时原宪
之固穷贫也非病潘岳之用拙信而有徵哿矣
富人谁与指道旁之囷伤哉贫士终然泣泉下
卷八十一 第 21b 页
之珠敢告同人共思周急或授餐致弟子之养
岂必万钟或扣门送卖文之钱何妨满陌无令
方朔长羡饱于侏儒如彼渊明亦衔恩于冥报
向仁祖而索食故自农山之素心效微生之乞
醯抑亦我辈之能事谨疏
卷八十一 第 2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