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六十六
墓表一
  故工科右给事中临安王君墓表
万历已酉御史郑继芳疏纠工科右给事中王
元翰巡视厂库奸臧以钜万计王君具疏恸哭
于朝尽出其箧衍囊橐舁置国门纵吏士简括
罄身辞去以擅离职守降刑部简较天启初赵
忠毅公起君谪籍稍迁至工部营缮司主事旋
以奄祸削夺 今上登极议起用为王永光所
抳不果于是君漂泊东南不得还滇中者十年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所矣崇祯癸酉七月死于南都之客舍年六十
有九死之日其友范少宝凤翼数辈为买棺以
殓伤哉贫也向所谓金钱钜万其将化为飞尘
荡为冷风耶巳而屡变其说以为寄顿藏窖者
其将寄之天上埋之地下耶故书盈箧敝衣周
身生无以为家死无以为殓然后君之冤状始
大白于海内闻者为之徬徨叹泣而君巳不可
作矣君举进士为万历辛丑四明沈公奇其才
选入翰林为庶吉士四明自喜谓王生遂出我
门下君心弗与也久之出为给事中四明当国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久根株盘互护法弘多山阴归德正人之脉不
绝如一线君抗章首劾四明次及绍兴晋江以
湔除其衣钵三公者皆相继引去又以其閒纠
劾六卿督抚之为私人者在谏垣五年朝右皆
不能帖席而君之祸遂不可解矣君天才颖发
言语妙天下所弹治皆劈肌中理人无以自解
免又能晓畅事几钩索情伪鹰击毛举所发必
中故一时台省推君为职志而群小恨君为独
深其初攻政地也如疾雷震风使人望而却避
巳而渐及其私人也如决痈溃疽使人偪而自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危及其论建渐广又将抉擿其所拥戴接手之
人引绳批根群小知无以自容也嗾继芳以发
难而君卒用是败呜呼当难发之初小人之蜚
语诋谰尽力而排君者数人而巳君子之旴衡
扼揽尽力而援君者亦数人而巳此数人者皆
知君之深者也自兹以往吠声之小人交口詈
君而不知其所以然循声之君子亦交口惜君
而不能知其所以不然悠悠惘惘耳语目论遂
使君之一生如入雾雺如罥荆棘展转晦蒙而
卒以穷死客死然则知君之深者固在君子而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未必不在小人其卒至于穷且死者虽阨于吠
声之小人而尤困于循声之君子也夫阨君而
至于穷死客死以为至于此极矣而君之冤状
反用以大白于身后则小人之齮龁君子以为
骨雠血怨咀嚼而后快者竟何为也哉君讳元
翰字伯举其先凤阳人也 高帝时有讳珊者
从征六诏有功遂家滇中居临安之宁州祖尚
絅父寀皆修长者之行有子曰开为应天府庠
生以崇祯丁丑十月葬于江宁县太白乡吉山
西南后四年庚辰虞山钱谦益为文以表之使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镵诸墓上
  王季木墓表
昔有宋庆历之时国家休明老成登用而雄骏
彊直之士如石守道尹师鲁苏子美之徒比肩
而出方其信眉扼腕横骛而离立盖所谓千人
而亦见百年而一遇者也然其不幸而为世所
指名奸邪小人相与出力挤之惟恐其不困而
天之于斯人也恒使之龃龉连蹇邑邑不得志
以死天之意殆勇于阨君子而巧于助小人也
呜乎吾友季木抑亦其流也欤季木姓王氏讳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象春济南之新城人也嘉靖以来其门第最盛
祖父诸兄皆为显官而季木少负逸才其所为
文出辄惊人自其为举子巳隐然名动天下矣
万历庚戌举进士第二季木每叹诧柰何复有
人压我诸推毂季木者亦云而科场之议适起
壬子分考顺天言者亦用科场事抨季木季木
所取士才而贫且无雅故所司具狱上竟不能
有所傅致然卒坐降级以归居五年补上林苑
典簿又五年升南京大理寺评事迁寺正久之
升南京工部营缮司员外郎历兵部车驾职方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二司转吏部考功司郎中当是时党论已成凡
南北部魁海内所指目为东林者季木皆与声
气应和侃侃然以裁量贤佞别白是非为己任
其在南曹当大计京朝官慷慨为主者言之或
移主者之怨于季木弗顾也逆奄用事季木坐
东林削夺奄败诸隶废籍者皆起或起而旋逐
独季木一斥不复而无何遂病且死矣奄祸之
方殷也小人谋死季木死之易耳而不死及奄
之败也小人谋锢季木即锢之亦良难矣而竟
锢锢且竟死呜呼死季木者亦小人耶所谓勇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于阨君子而巧于助小人者然乎否耶季木奇
伟有大志时发愤闷于歌诗似苏子美遇事无
难易勇于敢为似尹师鲁指切当世贤愚善恶
无所讳忌似石守道若其科场之捃拾则监院
之一网也奄祸之牵连则饶州之俱贬也谤议
喧然死而未息则发棺之诗祸也三子者之祸
以一身兼之奋乎百世之下可不谓豪杰之士
哉世之惜季木者以谓意气太盛肺肠太热善
善恶恶或溢而为加膝坠渊以贻小人口实呜
呼此其所以为季木也士生斯世遇而为韩范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富欧不遇而为石尹令韩范诸公终老顑颔亦
所谓一班鬼怪耳人徒见石尹之穷死也挟奴
婢小人之论妄相訾謷岂足道哉季木䘚以崇
祯五年十二月年五十有五子与仁生十二年
矣走使于吴门属张子异度为行状而请余表
其墓异度名世伟季木壬子所举士也余曰欧
阳子之哭守道不云乎待彼谤焰息也异度曰
虽然安知吾师之谤焰不待子而息乎余曰诺
遂书之
  宋比玉墓表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金陵顾与治来告我曰梦游与莆田宋比玉交
夫子之所知也比玉殁十馀年矣梦游将入闽
访其墓酹而哭焉比玉无子墓未有刻文敢以
请于夫子兴化李少文亦比玉之友也巡方于
闽属表其墓而刻焉夫子其谓何呜呼比玉之
死吴门也余与程孟阳引延陵嬴博之义欲窆
之虞山而其家以其丧归孟阳期余往吊久而
未果与治之为余与孟阳之志也其何忍辞比
玉讳珏姓宋氏莆之甲族也比玉负才藻踔厉
风发少为诸生不能俛首帖括以就举子尺幅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志意高广不屑与乡里衣冠相随行斗鸡走狗
灭没里巷閒自其年三十馀负笈入太学侨寓
于武林于吴门于金陵滞淫不归卒以客死其
为人也以文章为心腑以朋友为骨肉以都会
为第宅以山水为园林以诗酒为职业以翰墨
为娱戏故其虽穷而老老而病病而客死而浩
浩然落落然如无有所失也比玉好为诗横从
穿穴信其手腕出之于心肾犹无与也善八分
书规模夏承碑苍老深穆骨格斩然画出入二
朱仲圭子久不名一家泛爱施易不自以能事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不受促迫或即席赋诗或当筵染翰或伸纸涤
砚从容挥洒或书窗涴壁淋漓戏剧当其酒阑
灯灺兴酣落笔若风雨之发于毕牍若鬼神之
凭其指掌或醒而求之以为不能加也或旦而
视之忘其谁作也其神情轩举开颜谈笑可使
愠者平悲者喜雠者释萧閒迤逶不为崖岸庸
奴贱隶人人得至其前意有所不可虽王公大
人不与易也尝从人便面得孟阳荔枝酒歌寤
叹慨慕必求得其人而后巳兄事孟阳久而益
共其殁也孟阳抚之瞑而受含程宋之交君子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以为有终始也呜呼京兆之阡北邙之冢高坟
石阙岿然九京者多矣松楸郁然碑版相望樵
人牧竖行歌过之而士大夫鲜有回车太息者
比玉一老书生殁无三尺之息一坏之土沈埋
于陈根堕樵之中乃有如与治者访求其墓乞
文以表之董相之陵下马之名犹存白傅之坟
渍酒之土尝泞以今视昔岂不然哉百世而后
风人志士义与治之为必有过比玉之墓回翔
而不忍去者其益以此知比玉已矣与治往谋
于少文伐石而志之曰是惟莆阳宋比玉之墓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虞山钱谦益为之表崇祯十五年三月
  琅邪王府君墓表
府君讳临亨字止之吴郡昆山人也中万历巳
丑进士知西安海盐二县迁刑部主事历员外
郎中知杭州府未行而卒祖讳三锡光州太守
父讳重鼎君为其次子出后于叔皆以君赠刑
部员外母皆宜人妻张氏生三子志坚湖广提
学佥事志长志庆俱乡贡士癸卯十月十五日
病革自草墓志与家人诀别谈笑而逝享年四
十八葬昆山之祖茔君令西安岁大侵设粥救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荒乳哺其捐瘠而閒施不测于猾胥豪右调海
盐益治理不能骪骳事权要数上书当道请罢
去不许卒为所中量移刑部鞅鞅移疾归家居
三年日夜召故人酒徒箕踞欢饮卖负郭之田
以偿酒债贫不自聊复强起奉命恤刑广东故
事当减殊死百人而君减二百馀人吏抱故牍
固争君弗为动之高凉御史行部还道遇君属
曰中使傅致高凉采珠狱论死六十馀人吾请
之而不得也公往亟出之勿与相关则六十馀
人皆生矣君自念中使不可与抵触徒败乃事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吾以舌柔之易与耳乃往好谓之曰公天下之
贤中使也岂徒中使吾侪士大夫弗如也中使
蹴然曰何谓也君曰天下苦中使久矣公开采
粤南富人燕息而贫人得衣食其中粤南如无
矿使也不爱金钱从民閒买珠入贡而宽采珠
之禁粤南如无采使也故曰公天下之贤中使
也中使色喜君又曰公振廪发粟道路无流佣
公之仁也有乞媪貌类太夫人岁给粟帛令朝
夕祝太夫人万寿此曾闵之孝也又能禽治大
盗不以驩虞小仁弛国家之法故曰士大夫弗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如也中使益喜移坐近君君乃进曰公非好杀
人者群盗亦首服死无所恨但苦无赃耳愿为
公按验纵舍此六十人之家父母妻子亲属不
下数百人咸炷香祝太夫人万寿与其以一媪
祝无宁以数百人祝乎中使起而拜曰惟公之
所命之诸囚得引盗珠律减死御史叹曰非吾
所及也入领云南司司掌治都下狱缇骑纵横
钳网盘互君一切平反都人谣曰遇苏州人则
活谓君与同舍郎严澄也出知杭州过家而疾
作饬巾待期犹呼所知剧谈浮白慨然曰吾少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而不惠好粘竿风筝面具之戏勒群儿列行阵
以为乐十六七始折节读书中更家难顑颔穷
饿今仕宦至二千石亦足以豪矣寿则彭殇等
也何所损益铭曰止之狷者乃与酒亲生有大
恨郁而弗伸量约兴奢负此葛巾葬我陶侧冀
我后人五齐三雅乐哉长春君之自志云尔而
志坚则曰君之志文不加点略而未备乃掇拾
其治行断察疑狱论杀奸猾推迹盗贼如古神
君健吏之为件右数十端属其同年生钱谦益
使表君之墓谦益曰君之自志备矣古之人有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所论次往往举一节叙一事以槩其生平譬之
传神写炤得其精神所在而巳如君之从容引
辨搏弄中使于颐颊之閒此一事可以传矣而
君亦娓娓述之以是为精神之所在也贾生有
王佐之才不用于世其为鵩赋也遂能一死生
齐得丧君之死而不乱宜也余将据君之志而
表之子之书录之为别传焉其可矣志坚曰善
余既诺志坚之请未及为而志坚卒又十年志
庆亦卒悲夫人世之不可以把玩而亡友之诺
不可以负也书以遗志长使之镵诸基上崇祯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癸未正月表
  广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沈公墓表
于乎是为乡先生广西左参政沈公之墓史官
钱谦益作石以表碣曰沈公讳应科字献夫尝
熟之芝塘里公所生也岊大考也学累赠某官
考也进士公所起也知山东兖州府之沂州升
南京兵部员外至郎中出知广东之廉州府升
福建兴泉道副使广西左参政此公之所阅官
也公为人仁孝长弟方质有气与人交有畛域
其为吏所至民皆曰于我有德在沂州当凶饥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之后招集流民五千馀家五种俱熟既庶而丰
时赋均徭邻壤取法沂大水啮城举城惶怖公
豫具薪稿戒民勿动不终日而定在南兵部奉
诏条汰冗卒莫敢欢呶在廉州陶甓而城役不
踰时座主江陵公子弟戍廉人缩颈莫敢视公
独省问有加公服官洁廉居沂不知沂有矿居
廉不知廉有珠池其在藩臬人推淑人长德以
哭其子移疾归家居三十年阖门扫轨抚其孙
春泽于孤孩享年八十有六以考终此公之生
平也惟公持官持身内外斩斩敬慎坚悍老而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不衰表其大者其细可略也然公晚年宾筵客
坐辄亹亹谭沂州事盖公之守沂也故御史大
夫泾阳李敏肃公于属吏中独贤公泾阳抚山
东蠲积逋折马价著为甲令多自公条上泾阳
议蠲所属税银二千馀两免牒既下而沂故有
饷边银经数相当公私于泾阳曰沂之民殚矣
姑无蠲是以纾沂困可乎泾阳曰然然格之数
日不下巳复下牒徵之如公请曰宁使东人诅
我毋令诅沈沂州也费县典史以赇闻公廉知
其枉为言之泾阳泾阳惊曰巳注下考矣奈何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公进曰吏有大小官评无大小也泾阳为揭铨
部得免胶河议起泾阳檄公辍州事行河而閒
语公曰敕理小司空公里人也公在河可从容
言胶莱利害故以属公耳公言河事虽中格然
泾阳之用心如此公守沂三年上计藩司衔公
无加礼寝其文旬日江陵综覈吏治踰一日不
得考泾阳特疏为请亦竟不得也而公之迁南
兵部同时得迁者四人泾阳下教兖州太守沈
沂州廉而勤事恐无以治行夫廪宜倍他属吏
闻者愧服焉泾阳每推择故吏以公为举首余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侍公几杖公时时为余言泾阳也余尝语公泾
阳有甲乙簿纪录天下人材甚富公在簿中当
压卷矣公笑曰子其为我志之居史官乙簿犹
胜御史大夫甲也余以春泽请表公之墓追忆
公所言沂州事辄论次于篇嗟乎计吏如江陵
驭吏如泾阳而州邑之吏洁廉勤事如沈公天
下何患不理平也哉虽然此在万历初年未远
也余表沈公墓乃详记泾阳事知泾阳斯知沈
公所谓牵连书之也以信于后后之君子过而
问焉者也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中宪大夫广西按察司副使张府君墓表
国初以还吴中风俗淳古藩臬之大夫仕而归
于乡者大人长德黄发危齿东阡北陌杖函却
迎则有若佥事陈公祚刘公珏参政祝公颢姜
公昂遗风馀韵互相映带父老至今称之数十
年来人艳膴仕俗趋浇伪而先正之风流邈然
不可以复作以余所睹记如副使张公者殆其
人欤公讳文奇字元正家世凤阳人胜国时平
江总管占籍长洲某州知州讳汴者其祖封奉
直大夫讳材者其父也举万历丁丑进士除工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部主事出知宁波府量移知贵阳府屡迁至广
西副使谢病家居十六年而卒公为人孝友笃
诚无崖岸崭绝之行禔躬居官节度浅深斤斤
守绳尺在工部拒中涓之请托裁金吾之滥恩
大司空不能夺也出守斥贪墨抑豪右爬奸蠹
有冷面寒铁之目中遭颠踬牵连左官而孤立
行意自如也在贵阳与于征播之役詟诸酋以
断贼援督楚饷以给馈粮卒蒇播事在岭西平
岛夷之搆扇断土司之争袭岭海咸乂此公之
才略累试而辄效者也最公之生平彊直自遂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贪吏望风似陈永锡伉厉守高十年不迁似祝
惟清驯行恭谨嗜学不衰似刘廷美廉能刻励
鱼肉不给似姜恒頫其生平风操与四公略相
髣髴未老悬车优游田里好德考终亦与四公
相似盖 神宗中叶犹有成弘盛世之风吴中
贤士大夫为邦人子弟所矜式者犹有人焉世
有孔文举犹不至流涕于虎贲也嗟乎贤人君
子国家之元气也观于在野在国可知也观于
老而致事则彊仕服官可知也故曰虽无老成
人尚有典刑乡之有老成人如树之有硕果如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松之有茯苓树之蕃而松之茂必徵于此有如
公者在一乡岂可多得而在斯世又曷可少乎
公病目眵数载遇异人一昔而复明每游佳山
水与亲知契阔谈宴辄引镜自笑听然竟日晚
益健视履无疾而卒数梦游贞山之善坞既卜
寿藏巾车往视松楸云物历历如旧游公之观
化而度世也岂偶然哉公葬之后十有六年公
之子某筮仕中翰谒余请表其墓于是伐石而
志之曰于乎是惟先正副使张公之墓韩子所
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也过者尚式之哉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刑部郎中赵君墓表
神宗之末年建州夷躏我辽左赵君官太仆寺
丞有解马之役匹马出山海关周览阨塞要害
遇废将老卒从容访问我所以败夷所以胜者
感激挥涕慨然奋臂出其閒归而上书于朝条
上方略君之意以谓 天子将使执政召问从
何处下手庶几倾囊倒𢇮以自献其奇仅如例
报闻而巳君自此默然不自得以使事归里用
久次再迁刑部郎中裴徊久之过余而叹曰已
矣世不复知我而我亦无所用于世矣生平好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兵家之言思以用世好神仙之术思以度世今
且老而无所成矣武康之山老屋数閒庋书数
千卷吾将老焉子有事于宋以后四史愿以生
平所藏供笔削之役书成而与寓目焉死不恨
矣是年八月君还朝寓书于余者再明年其家
以讣音来则君以病没于长安之邸舍天启四
年之正月十八日也君讳琦美字玄度故广参
议讳承谦之孙赠礼部尚书谥文毅讳用贤之
子君之历官以父任也天性颖发博闻彊记落
笔数千言居恒厌薄世之儒者以谓自宋以来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九经之学不讲四库之书失次学者皆以治章
句取富贵为能事而不知其日趋于卑陋欲网
罗古今载籍甲乙铨次以待后之学者损衣削
食假借缮写三馆之秘本兔园之残册刓编齾
翰断碑残壁梯航访求朱黄雠较移日分夜穷
老尽气好之之笃摰与读之之专勤盖近古所
未有也而君之于书又不徒读诵之而巳皆思
落其实而取其材以见其用于当世诸凡天官
兵法谶纬算历以至水利之书火攻之谱神仙
药物之事丛杂荟蕞见者头目眩晕君独能闇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记而悉数之官南京都察院炤磨修治公廨费
约而工倍君曰吾取宋人将作营造式也升太
尝寺典簿转都察院都事釐正勾稽必本旧章
及其丞太仆印烙之事人莫敢欺君曰吾自有
相马经也君之能于其官于所读之书末用其
一二而世已有知之者至其大志之所存如戊
午所上方略君所慷慨抵掌以冀一遇者其不
迂而笑之者亦鲜矣呜呼其可悲也君生为贵
公子而布衣恶食无绮纨膏梁之色少年才气
横骛落落不可羁勒而遇旅人羁客煦妪有恩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礼精彊有心计时致千金缘手散去尽损先人
之田产不以屑意也尤深信佛氏法所至以贝
叶经自随正襟危坐而卒享年六十有二归葬
于武康之茔而君之子某状君之生平属余为
传余尝以谓今人之立传非史法也故谢去不
为传而又念君之隧不可以不表也盖世之大
人得志而显于后者名在国史信于金石虽不
表可也若夫庸下薄劣之人富贵赫奕死而其
人与骨肉俱朽虽大书深刻犹泯没耳表之无
益也如君者其为人魁雄奇伟而生不获信其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志死或困于无闻则不可以不表也呜呼表其
墓云
  镇远侯勋卫顾君墓表
君讳承学字思敏以封镇远侯赠夏国公讳成
者为八世祖以赠太傅谥襄恪讳溥者为曾祖
以赠太子太保谥荣靖讳仕隆者为祖荣靖之
长子谥荣僖讳寰无子以弟宇之子承光为后
故承光得嗣侯而君以次补勋卫带刀侍卫
赐云肩飞鱼服与春饼之宴宴之不举者三十
年所矣期年即乞归以万历二十三年卒年六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十六夏国公者扬州抓篱湾人也其坟墓世世
在扬州故君之子大猷既葬君于金陵之魏村
社矣后三十四年复卜地于江都之甘泉山而
改葬焉君少治易为博士弟子员师事徐蓁先
奉手抠衣不敢出声气既谢环卫以归补衣
疏食屏斥舆马退而修士君子之行帘阁据几
栖息文史中稍閒则以棋酒相娱乐而巳其为
人也孝于亲友于兄弟信于朋友敦笃于故旧
终其身循墙视影以寒素书生自刻励人亦曰
顾君犹故书生也君好聚书尤讲习国家典故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居尝称引 高皇帝御奉天门诃问散骑舍人
衣新衣事以敕戒其子弟君既没大猷嗣守环
卫不半岁而归学文修行一如君之为于是君
之家教始显闻于天下崇祯二年余再罢官南
归道出广陵大猷求余文以表君墓余往识大
猷奇其为人访问其家世语之曰子他日当为
郭忠武子之先人亦犹忠武之有景南也大猷
心识其言二十年来毁家为国穷老而不悔者
徒以予言也嗟乎以琬琰之书考之君之生平真
无愧于景南而世或以余言为然矣大猷虽穷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老而志气不衰其为忠武也岂可量耶余之言
虽未徵于今其有不信于后耶为论次之如此
  张益之先生墓表
吾先君之执友曰吴郡张先生尚友字益之以
万历二十七年卒于家年五十八天启三年十
月其子世俊世伟葬先生于吴县西郊之花园
村又十三年属谦益表其墓呜呼余小子忍表
吾先友哉余小子少受春秋于先君先君诏之
曰吾少师事陆汴先生益之之辱与吾游也先
生为介自吾与益之分门教授而两家之弟子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日进益之之徒为董仪部嗣成吾之徒为翁给
谏宪祥给谏又以经授益之之二子于是吴中
治春秋者皆名为两家弟子而吾两人皆穷老
不遇甚矣吾两人之有待于后人也余小子志
之不敢忘先君事母至孝閒尝称先生之孝曰
益之之父静孝先生壮年谢公车杜门养母晚
而弥坚者以益之为之子又能代之为子也静
孝病革刲左臂和糜以进人有欲上其事者益
之怒曰是欲我以死父取名乎状苟上我必死
之小子识之他日郡志中立孝友传无遗益之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也先君慷慨负大志酒后耳热辄谭与先生同
砚席时事曰江陵夺情之后长星亘天吾两人
沥酒杯泼墨沈竟夕望北斗且詈且诅当是时
赵汝师抗疏拜杖顾叔时不与祷咸爱之重之
恨不奋臂出其閒也呜呼吾两人之不得为汝
师叔时者命也夫先君又曰吾生平坦怀疏节
不能与深中多数者游处惟于益之无閒言益
之性畏暑夏月坐卧一小楼每扣其门必曰须
吾著衣而出及启门仅单裙系腰閒耳辄相视
大笑其真诚脱略忘形相与皆此类也先君为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聱隅子自传叙其友六人曰顾吏部叔时张太
学益之而先生有遗文六卷首载送赵汝师钦
召序汝师者文毅公用贤叔时者端文公宪成
以字称从其旧也余小子之表先生也徵其事
状考其遗文而皆本先君之言以为端先生既
没而其言立二子名成而行修士之称家风者
归焉谦益衰迟放废老而无闻无以光大前人
之训先君之所谓有待于后人者如斯而巳乎
愚不自量窃取柳氏石表先友之义以表先生
然不敢附赘一辞其亦以志吾愧而巳矣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姚处士墓表
姚处士名鹗河南西华人也少从太康人高守
忠游守忠以方术得幸 世庙 世庙晏驾守
忠与王金陶世恩等当殊死论狱甚急处士倾
身职内橐饘久之得减死守忠故武当山道士
也遂偕入武当尽以禁方授处士一夜别去不
知所之处士还长安公卿贵人争徼致之处士
意不怿閒行游江南金坛人庄生敛之察其非
凡人也乃舍之于家处士坐卧一小楼不妄交
接独好敛之与其友康生文初处齐疗病不问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贫富意有不可虽千金不与易亦不肯以授其
子曰吾师戒如是也处士老矣其色理若四五
十时人问处士年几何辄漫应之崇祯二年巳
巳处士病自疏其生平时日以问射决者其年
为正德辛未盖一百十九年矣其卒也敛之为
治后事葬于金坛之某地先是戊辰余被召北
上因文初延见处士问养生之术故文初属余
表其墓焉余尝观国史读王金等狱辞载守忠
进三元太乙丹及吹气补脑之法与处士言吻
合文初称处士为守忠弟子信不诬也守忠不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自隐閟挟术以干人主几伏柳泌之诛处士见
几蜚遁身享上寿其有惩于师矣乎 熹庙之
登遐也亦有进药之狱追论者犹谓守忠等有
佚罚焉余表处士之墓牵连书之亦庸以著戒

  李德远墓表
歙人李德远病革自草贫士传属其子春逢曰
我死为我大署其碣曰贫士李仲明之墓死不
憾矣春逢余门人也奉其遗传以谒余余读而
悲之嗟乎仲尼有言曰贫而无怨德远怨矣且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死而属其子所以志怨也人生斯世贵富贫贱
之不齐如粟之雨于天而尘之飞于地也令贫
者必怨而怨者必志之不忘则是天不可胜问
而南山之石不可胜泐也夫贫而能怨怨而能
志之不忘者是其人必有踔厉不可御之才结
轖不可茹之志与夫兀傲不可贬之骨而坎壈
失职约结无以自见至于将死之日长算既诎
短造斯尽吮愁衔恨无所复之而鸣其怨于片
言冀后世犹有明之者也后汉赵嘉年三十馀
卧蓐七年为遗令敕兄子曰大丈夫遁无箕山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之操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可立
一员石于吾墓前刻之曰汉有逸人姓赵名嘉
有志无时命也奈何德远之怨犹嘉也嘉之敕
兄子累数十言而德远之属其子一言而巳于
乎其尤足悲矣余故徇春逢之请伐石而表之
曰有明贫士李仲明之墓仲明名也德远者其
字也称贫士者何如其志也德远少负异才有
名诸生閒馆于郡太守太守贤而礼之岁莫归
盗瞰其室其妻方戛釜待炊突萧然无烟也盗
相顾语曰今夕入吕蒙正破窑矣失笑而去德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远之为人若是斯可以贫斯可以怨矣余所为
表而志之不忘者也
  吴君俞墓表
浮屠正愿自西湖主虞山之福城尝称新安吴
闻喜字君俞之贤而惜其早世也问君俞之贤
何如则曰君俞家世素封折节读书鼓箧入成
均成均之士长者造门辈行避席人人以为国
士也佳辰胜日出游佳山水閒琴书鼎彝错置
左右军持漉囊参列杖屦见者叹羡以为神仙
中人急难赴义发直如竿古之义人侠士无以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过也君俞之为人如此而又能归心法门以明
宗护教为巳任其没也士大夫与之游者泣闻
其风者叹浮屠道人焚香然灯者遍塔庙也君
俞不幸无子其妇程服金屑以死有乌头绰楔
之旌而君俞将抑没不传某窃悼之君俞之生
也以不得一见公为恨安得公之一言以慰君
俞于地下乎余曰子之言信因子以信君俞其
不为无徵也巳昔苏子瞻尝谓欧阳公好士为
天下第一而公之士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以
此贤惠勤而序其诗以谓勤得列于士大夫必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不负公吾以为勤惟老于浮屠无求于世故能
终不负公使其得列于士大夫功名势利驱于
前而贵贱死生变于后负不负未可知也今君
俞以一书生夭死非有欧阳公嘘枯吹生之势
可以奔走天下而愿之交于君俞也非有三十
年馀之久其涕泣不忘欲得余之文以慰君俞
也如此之切则愿之不负君俞其必为子瞻之
所贤而为君俞者抑又可知巳矣今世未必有
欧阳公之好士而今之士大夫其善叛人也甚
于欧阳公之时闻愿之风亦可以少愧矣乎余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窃取苏子之义大书以表君俞之墓后有观者
其必曰因浮屠之言以表人之墓而后世不以
为无徵也自余之表君俞始
  张季公墓表
直尝熟治城之北背城而面山洄为清池其中
有燕亭閒馆舟夜过之灯火出林丛觥筹笑语
之声达于水涯问之曰此张家荷亭张季公召
客燕游地也余先公与季公好数从季公饮归
辄曰季公召客客不过三四人群子姓罗列坐
隅奉觞寿客促数糺逖父子昆弟不相假辟卒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饮衎衎而与与以其宴会之良知季公之合族
者善也予长识季公魁形而丰下嶷然长德又
识其子秀才绍庆温文安雅出于辈流閒从季
公饮如先君之云不十年季公与其子相继殁
矣所谓荷亭者予以閒过之池馆如故灯火青
荧犹可指而觥筹笑语之声达于水涯者若坠
若抗引而为弦诵予以此兴叹于公父子閒而
尤幸其有后也季公没乡之人聚而语曰季公
善父母执丧以情居瘠善兄弟仲兄没其遗孤
孩衣食百须皆巳出长而使复其所家故多赀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削衣贬食颁施之内外亲曰此吾赀也于乎季
公诚一乡之善士矣周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
万民本俗云者犹曰乡之旧俗云尔吾乡旧俗
醇美如周官之所谓族坟墓联兄弟师儒朋友
与夫州党之相赒相宾百年閒犹有存者若季
公者盖亦其遗民故老也旧俗日坏而乡之善
人从之于是乎情伪諠呶闾井烦促而东阡北
陌亲串往来之地步武错迕契契不能以相从
于乎是岂独系于一乡也哉公讳某字某以博
士弟子员入赀为太学生其孙某以某年某月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甲子葬公虞山之新阡卜既食谒余而请曰愿
有述也以余言之不美不足以章季公而其不
习为文饰则或可以碣于隧而不惭也书之以
慰其孙之孝思且以告于乡之人云
牧斋初学集卷第六十六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