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五十四
 墓志铭五
  李长蘅墓志铭
长蘅姓李氏讳流芳其先徽州歙县人也其祖
赠奉训大夫讳文邦始徙嘉定文邦之子讳汝
筠继室以陈氏生长蘅长蘅风流儒雅海内知
名者垂三十年其殁也识与不识皆闻而悲之
然长蘅之生平孝于亲友于兄弟澹荡于荣利
而笃摰于君臣朋友则世未必尽知之也长蘅
少有高世之志才气宏放不可绁羁自其兄翰
卷五十四 第 1b 页
林君蚤世始抚心下气求工应举之业以慰其
父母更十馀年与予偕举南京当是时长蘅之
年渐长而又以为不逮其父虽桥褐趋时其中
固已不能无厌薄之矣再上公车不第又再自
免归皆赋诗以见志自是绝意进取誓毕其馀
年暇日以读书养母谓人世不可把玩将刳心
息影精研其所学于云栖者以求正定之法未
久而病作犹焚香洮颒手书华严不辍又以其
閒写唐宋大家诗至数十帙皆未就而卒呜呼
其可悲也长蘅事母色养甚备敬其长兄抚其
卷五十四 第 2a 页
弟妹若侄绝甘分少皆人所难能者顾不修事
饬边幅以孝谨取名与人交落落穆穆不以握
手出肺肝为信磨切过失周旋患难倾身沥肾
一无所鲠避平居不入公府谭居閒竿牍之事
辄头面发赤家贫资修脯以奉母稍赢则以分
穷交寒士卒未尝立崖岸之行以洁廉自表襮
也性好隹山水中岁于西湖尤数所至诗酒填
咽笔墨错互挥洒献酬无不满意山僧榜人皆
相与款曲软语閒持绢素请乞忻然应之其为
人和乐易直外通而中介少怪而寡可其于君
卷五十四 第 2b 页
臣朋友之閒大节确然不可得而犯干也岁壬
戌广宁陷都城震惊遂喟然束装南归其意以
为母老身未仕犹可以无死也以可以无死而
归则其不可以无死而死焉必也假令世不幸
而有有唐天宝之事苟受一命如王维郑虔之
为我知其必不忍也丑寅之交每窃叹曰事不
可为矣往往纵酒无聊至于泣下遂病喀血不
能止病且革闻余被放抚枕叹诧亡何遂不起
崇祯二年之正月也享年仅五十有五呜呼其
尤可悲也长蘅交知满天下其少所与游处曰
卷五十四 第 3a 页
郑胤骥闲孟王志坚弱生故其子娶闲孟之女
而其女归弱生之子其尤敬爱者曰程嘉燧孟
阳孟阳谓长蘅书法规模东坡画出入元人尤
似吴仲圭诗彷佛斜川香山晚于格律更细尤
叹赏皋亭南归诸篇以为非今人可及也长蘅
既亡三年以今年二月某日葬南翔之祖茔其
子杭之泣而言曰宜铭吾先人者谁乎有先人
之友程与钱在孟阳曰吾老矣过时而悲不能
文也铭莫如钱氏宜于是杭之累然丧服来徵
铭孟阳助之请尤力嗟乎长蘅精勤学佛既了
卷五十四 第 3b 页
然于去来之际矣余铭之不胜其悲其以余为
怛化已夫铭曰
云栖之教落日悬鼓西方为家华严楼阁涌现
笔端重重开遮人世璅碎譬大海水跳掷鱼虾
姱修介节纷然建竖犹算河沙命耶才耶簸顿
屈信其又奚嗟文章纷绘留世閒者灿烂春花
后千斯年与此铭章倬为云霞
  王淑士墓志铭
余为诸生时与嘉定李流芳长蘅昆山王志坚
淑士交巳而与长蘅同举于乡万历庚戌与淑
卷五十四 第 4a 页
士同举进士三人者器资不同其嗜读书好禅
说标置于流俗势利之外则一也长蘅没余哭
而铭之今又哭吾淑士而其子又以铭为属嗟
乎余衰迟无用久居此世天其憖遗之以铭吾
友乎其可哀也已淑士初任戴冠其字曰弱生
与长蘅同研席为诗文已知法唐宋名家而深
鄙嘉隆之剽贼涂塈者以为俗学穷经辨志有
古先儒者之风及官南驾部雅不欲以游閒谈
宴把玩日月而又谓随俗诗文徒以劳神哗世
非有志者所为乃要诸同舍郎为读史社九日
卷五十四 第 4b 页
诵读一日讲贯移日分夜矻矻如诸生时少閒
借金陵焦氏藏书缮写勘雠盈箱堆几尝为诗
怀长蘅曰一编馀故簏字画麻姑细彷佛共丹
铅深夜重门闭亦自状其居官况味如此也通
籍二十馀年服官仅七载后先家居薄荣进寡
交游壹意读书而其读书最为有法先经而后
史先史而后子集其读经先笺疏而后辨论读
史先證据而后发明读子则谓唐以后无子当
取说家之有裨经史者以补子之不足读集则
删定秦汉以后古文为五编尤用意于唐宋诸
卷五十四 第 5a 页
家碑志援据史传摭采小说以参覈其事之同
异文之纯驳盖淑士深痛嘉隆来俗学之敝与
近代士子苟简迷谬之习而又耻于插齿牙树
坛墠以明与之争务以编摩绳削为易世之质
的其自任最重读佛书研相而穷性阐教而閟
宗手写华严至再著太上感应篇续传以辅翼
因果之书闇以榰柱世之盲禅而不轻与之辨
駮亦此志也南驾部秩满升佥事提学贵州辞
疾不赴用言者荐起浙江以母忧归再起提学
湖广卒于官淑士恂恂体若不胜衣居官执法
卷五十四 第 5b 页
屹然如山南驾部典司勘合不以片纸假人所
至守律令谢请托理冤抑问疾苦手削爰书虽
老于文法者无以过其在浙也议盐法者欲行
温州票盐以佐饷议水利者欲尽隳诸坝客艘
直达会城皆名美而实不便力陈其不可而止
其奉职循理不欲为好名生事皆此类也督楚
学惇行崇礼好古教化楚士闻其公而喜睹其
明而服习其反覆教诲出于至诚莫不洗心回
面誓不忍负方奉 旨纪录为海内学政第一
而竟以勤其官死呜呼其斯以为文学政事彬
卷五十四 第 6a 页
彬文质之君子欤往长蘅语余子才高意广近
于通淑士小心精洁近于固我通不及子固不
及淑士然居二子之閒者必我也今长蘅之风
流儒雅与淑士之束修好古皆足以传于后世
而余独栖迟连蹇老而无成执笔而志其葬其
能无愧色巳乎王氏出琅邪十六世祖某为昆
山州学正始家于昆曾祖讳三锡知河南光州
祖重鼎赠奉直大夫父讳临亨知杭州府母张
氏生三子淑士其长也仲志长季志庆皆举于
乡以文行有闻妻朱氏封安人子四人偲偕效
卷五十四 第 6b 页
皆有声胶序而衎尚幼一女嫁顾锡眉淑士卒
于崇祯六年八月八日年五十有八次年十二
月葬吴县西山之真珠坞铭曰
邓尉之山有宅一区君今葬焉空山老屋梅花
千树礀户依然展如之人焚膏宿火落月残编
我怀君诗南园北郭窃比前贤钩玄提要著书
满家朱黄骈阗以方水心次则石礀谁曰不然
过而式者徵于斯铭后千斯年
  都察院司务无回沈君墓志铭
万历时杭有三士焉曰胡胤嘉休复卓尔康去
卷五十四 第 7a 页
病沈守正无回奋乎流俗之中以文章志节相
摩厉海内称之如唐人所云四夔者休复举进
士选翰林庶吉士踰年卒去病无回皆不第无
回官都察院司务卒于官其子尤含属去病为
行状而谒铭于于于之诺其请者盖十年于此
去无回之殁十九年矣呜呼去病之称无回备
矣称其行谊则曰为子而孝也初举于乡痛父
之未葬衰绖而襄事不以公车为解乡之称孝
者归焉为友而信也视友如其兄弟视朋友之
父母如父母视朋友之子如子乡之论交者准焉
卷五十四 第 7b 页
为举子而廉也公车二十年不以名刺谒监司
不以竿牍干县令自守泊如也乡之自好者观
焉称其经济则曰为学官于黄岩以文墨而精
吏事学田之伏匿者八百亩一昔而钩得之台
卒之噪也设方略购死士佐兵使者定变老于
兵閒者莫及也称其立朝则曰为司务四十馀
日以散寮而著风节尝朝之日司厅应奏事者
不至无回独被纠免冠待罪口不置一喙皆得
不坐人谓古大臣风彷佛钱若水欲与如州陪
奉赎铜事也呜呼无回之可称者如是而巳乎
卷五十四 第 8a 页
余为举子与休复无回方舟而北休复萧閒淡
漠如定僧静女无回神宇高彻顾盻风生余居
其閒两相得也已而与无回游处观其所撰著
钩玄提要朱黄盈帙知其人博学深思而好古
者也盱衡扬眉指画天下事其辨博如环之无
端其断割若觿之能解客散辨息端居燕处若
风之已过而水波湛如也车盖成阴生徒成市
道广智周人人以为亲巳介性所至戒标榜绝
依附如松柏之独立人未尝不望而自远也尝
以宋人儗之休复似孙明复去病似尹师鲁无
卷五十四 第 8b 页
回似苏子美明复诸人其所遇斯巳穷矣三君
者之自见于后世与诸人孰多才耶命耶其可
为叹息者不独无回而巳也今年余过休复故
宅其寡嫂具特羊之飨去病居主位尤含以子
婿行酒炙明灯促坐谭休复无回游迹相顾涕
洟而罢去病方罢官归门仞萧然意殊不自得
而余亦巳老矣尤含谆复以铭墓为请去病助
之尤力余之嘅叹于无回以谓去病称之未尽
者余之文果足以尽之耶天之厄无回也使其
可称者如是而止余与去病又将若之何呜呼
卷五十四 第 9a 页
其可悲也巳无回之先自南宋巳家临安父烟
江公讳某母某氏天启癸亥三月二十八日卒
娶谢氏子二人长尤含次美含某年某月葬于
某地之阡所著雪堂集浚河防倭议行于世他
著作皆燬于火铭曰
禄命之术通天咫烟江有谶诒厥子玄涒滩
发麟趾鹿鸣之秋岁阳癸有才无命一官死五
十一年昔梦耳请视巾箱尺蹄纸我作铭诗歌
蒿里有如不信问瞽史
  大中大夫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李君
卷五十四 第 9b 页
  墓志铭
崇祯丁丑予有牢修朱并之狱时相设刀俎以
待道路汹骇君老且病矣轻舟走三百里追送
于吴门泪淫于睫唾交于颐语喃喃不可了曰
天道神明公必无恙我且死有墓中之石以累
公再拜郑重而别戊寅放归君复造余山中諈
诿如前请益力语益不可了明年已卯六月二
十日君卒其子光垓孙镜以少司寇朱公行状
来请铭余为之泣下曰君于余濒死时祝以不
死而且以其死累余也非余其谁铭君讳衷纯
卷五十四 第 10a 页
字玄白其先世建炎中自江阴徙长水遂为嘉
兴人祖某父敷以君赠奉政大夫前母徐母张
并赠宜人君以万历壬子举于顺天谒选知扬
州府如皋县行取授南京工部主事转兵部车
驾司员外郎升福建邵武府知府擢两淮都转
运盐使司运使致仕君少警悟六岁授曲台礼
日诵数千言父殁其兄游国学君以孤僮执丧
含殓尽礼哀毁骨立来观者皆异之从父诸兄
皆奋迹科第衣冠都雅君自伤幼孤蚤夜呼愤
读书倍文才名蔚起归安茅顺父太仓王元美
卷五十四 第 10b 页
皆以字呼之令其子折节事焉庚子试北闱不
中馆阁诸公赋诗赠行者数十人壬子放榜叶
文忠公在内阁语公卿曰李玄白得举矣万历
中党论锋起浙人与东林相枝柱而君与长兴
丁长孺游于顾端文之门浙人深嫉之曰此操
室中之戈反而内向者也如皋考最将入为给
事御史逆奄之党群相讥揣曰此应山虞山之
朋徒宿为党魁者也应山谓故杨忠烈公虞山
则余也君闻之急自引匿得南曹郎以去迨其
后鞅掌外吏浮湛穷老而其以部党为人指目
卷五十四 第 11a 页
则自为举子时已然君亦不自悔也君谙习吏
事老于文法才具通明果辨憿绝如皋滨海膏
腴千亩为豪右占匿丈而归之官邑多盗以沈
命法购捕禽狝无遗种堤郭外牙桥以绝盗贩
瓴甓土石毕具一夕而就在南曹榷芜关理街
道管鼓铸爬搔蠹弊咸有声绩在邵武申明条
要齐和宽猛杉关有税岁饱冗从之橐而守因
缘为市君请充饷以省加派不肯名一钱也两
淮盐政蛊坏商灶俱困君简胥史覈商贾句稽
侔渔清理支借三月解冬课三十馀万半载解
卷五十四 第 11b 页
辽饷六十馀万持筹握算仰屋画地唇舌燥蜇
心气耗溃得风病手足奇右遂移疾以归客有
过淮者余问君治状客曰君晨起视事按治豪
商宿吏伍伯林立棓棒呼謈之声殷动墙宇抵
暮入会校文书达旦不知其橐中装云何也余
笑曰淮海盐利以商吏为囊橐转运使与通酒
食握手呴呕恐失其驩今放手决罚一切以威
猛从事吾有以知李君之穷也君归财逾年尽
典其章服币帛以供朝夕死而家无馀赀人以
余言为信君少喜为歌诗多名章丽句有激楚
卷五十四 第 12a 页
斋若干卷长而淹经术负经济文人通儒也其
为吏顾不屑为褒衣博带舒缓养名以廉辨干
济为能事昔赵广汉择吏好用彊壮蜂气见事
无所回避而张武谓梁国吏民凋敝当用柱后
惠文弹治之其兄敞以为必辨治梁以君之材
力不得射策甲科欲以彊力自效一吐其偪塞
而年至虑耗精华销耎矫首于功名之会而衰
落不振岂不悲哉此其所以重有属于余而庶
几有闻于后也与君卒之岁享年七十有六妻
吕氏赠宜人子四人长光陛先卒次光垣光垓
卷五十四 第 12b 页
光基女五人孙三人镜锜锷光垓与镜俱有文
能继先志者也铭曰
过都之足系于篱樊剸犀之器钝于草菅才耶
志耶比土一棺赢其子孙既固且安
  张元长墓志铭
君讳大复字元长世家苏之昆山祖诰父维翰
世为儒生君生三岁能以指画腹作字十岁讲
论语至假我数年一章告塾师曰仲尼至是韦
编三绝始知易道简易本无太过故曰可以无
太过矣大当作太非大小之云也塾师避席曰
卷五十四 第 13a 页
此非吾所及也既长治科举文词不务为抄掠
应目前自汉唐以来经史词章之学族分部居
必剖恨本见始终而又能通晓大意不为章句
旧闻所纠缠其为文空明骀荡汪洋曼衍极其
意之所之而卒不诡于矩度吴中才笔之士莫
敢以雁行进者文益奇名益噪家亦益落中年
不得志于有司又以哭父丧明乃谢去诸生垂
帘瞑目温习其巳读之书有不属则使侍者雒
诵继之关节开解冰释理顺繇是益肆力于文
辞若壅江河而决之沛然莫之能禦也所居梅
卷五十四 第 13b 页
花草堂古树横斜席门蔽亏轩车至止户屦相
错君从容献酬谈谐閒作眸子矇矇然光芒犹
映射四座久之蔬炙杂进丝肉竞奋参横月落
笑语如沸家人问晨炊有米乎曰未也相视一
笑而已壮年再游长安登吕梁过齐鲁览宫阙
之盛观东征献俘思奋臂功名之会晚而病废
自号病居士名其庵曰息诗坛酒社歌场伎馆
扶杖拍肩人以为无车公不乐酒酣曲奏划然
长叹若有不舍然者虽笃老犹未巳也呜呼其
可哀也巳君之为古文曲折倾写有得于苏长
卷五十四 第 14a 页
公而取法于同县归熙甫非如世之作者佣耳
剽目苟然而已撰昆山人物志焚香隐几如见
其人衣冠笑语期毕肖而后止记容城屠者济
上老人及东征献俘诸篇杂之熙甫集中不能
辨也君未殁其书已行于世人但喜其璅语小
言为之解颐捧腹未有能知其古文者也君尝
语余庄生苏长公而后书之可读可传者罗贯
中水浒传汤若士牡丹亭也若士遗余书曰读
张元长先世事略天下有真文章矣盖文章家
之真赏如此君卒于崇祯三年七月廿九日年
卷五十四 第 14b 页
七十有七娶顾氏生三女无子以弟之子桐为
子桐有文能笔授君所著书天启五年自为志
文而卒桐二子安淳守淳以崇祯十四年九月
葬君于祖茔持归昌世行状来请铭君与先君
生同年友余于弱冠呼先君为叔父其何忍不
铭铭曰
秋风萧萧兮秋露漙漙葬此秋士兮于彼秋原
我铭斯石兮千秋永安
  金府君墓志铭
嘉定唐时升叔达为金君子鱼记所居福持堂
卷五十四 第 15a 页
曰子鱼生百世之下而尚友百世之上自圣贤
所以和顺于道德与经纶曲成之务者皆默而
识之矣古今兴衰成败得失之故莫不毕观而
于天人之际幽明之故感应之理晚而尤究心
焉至于非法不言非礼不履与人居未尝以其
博识愧寡闻之徒以其笃行耻浮薄之俗其中
则与古为徒而其外则油油然不求自异于乡
人盖其可见者成人之美必弥缝其所不备称
人之善必覆护其所不及导人以义若恐伤之
振人之急若恐闻之不求多于天不取盈于人
卷五十四 第 15b 页
故其至行有以感动神明而声誉及于里巷儿
童妇女之閒当是时君年七十矣吴之贤士大
夫登君之堂皆以为无愧词君读而喜曰他日
虽取以志我可也又十有二年君年八十有二
以崇祯戊寅二月卒次年三月其子德开德衍
葬君于界泾之祖茔属程嘉燧孟阳为行状而
谒铭于余孟阳之状君叙述其束修励行积习
于家庭而发闻于乡里者可谓至矣要不出于
叔达所云予又欲别为之志不巳多乎无巳则
以叔达为徵而以孟阳之状足之按状君讳兆
卷五十四 第 16a 页
登字子鱼世居嘉定罗店镇曾祖讳棣祖讳翊
以孝弟力田起家父讳大有嘉靖戊午乡贡母
傅氏此君之族出也少为文章汲古振奇大变
吴中举子熟烂之习万历壬午举乡贡十上不
第授都察院都事以老此君之履历也罢公车
年力方富迄不复往以有母在也年七十举觞
流涕谢绝贺客痛父之无年也偕计吏北上夜
亡其行橐有司穷治勒主家卖骡以偿君怜而
舍之年几艾生子德开人以为冥报君之孝友
忠信仁心为质皆此类也余于孟阳之状取其
卷五十四 第 16b 页
与叔达相證明者数端而已盖余之所以志君
者如此君为人深中隐厚与人交不翕翕热皆
有终始余之下吏也君既病矣每刺探狱之缓
急为加损一饭病革犹数问余归期何如也余
何忍不铭铭曰
周官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二
曰六行最君之生平醇和粹美庶几乎三代之
遗民使其比肩七十子揖让于圣人之门吾夫
子不以为君子则必以为善人 天子方行徵
召之典玄纁备礼公车交辟而君顾老死于荒
卷五十四 第 17a 页
江寂寞之滨呜呼后世尚有考于斯文
  张异度墓志铭
崇祯十四年正月六日吴郡张异度卒于泌园
之书舍年七十有四友人钱谦益题其铭旌曰
乡贡士孝节张先生之柩某年某月葬于花园
村之新阡仲子奕冢孙邕泣而来告曰先人有
坠言曰铭必以钱氏钱知我者可无庸以状也
余曰诺为序而铭焉序曰君讳世伟字异度南
安府太守讳铨之曾孙乡贡士赠翰林院侍诏
讳基之孙太学生讳尚友之子也君总角明惠
卷五十四 第 17b 页
善属文太学君携之游娄江弇州太原两王公
叹息以为国器久之其声籍甚江广交粤之士
有知张异度者不以名有知异度者不以姓此
君之始年也万历中门户科场之议锋起君扼
腕拊颊多所题覈裁量壬子举顺天出新城王
季木之门党人大哗御史遂呈身排击卒不能
有所连染坐罚三科累试不第谢公车以老此
君之生平也世居吴江之越来溪君卜居吴门
得陈惟寅之渌水园诛茅灌畦却扫诵读清谈
竟日樵苏不爨为古文辞取裁韩柳每一削稿
卷五十四 第 18a 页
伸纸点笔不知老之将至此君之晚节也君七
岁丧母朝夕上食号恸塾中书生皆为流涕其
祖殁六十年表襮遗行用陈公甫例得赠官立
祠事其父如其祖事其兄如其父此君之内行
也吴中以名行相镞砺者文文起其执友也姚
孟长则其高弟周忠介朱德升其后辈也忠介
遭奄祸周旋经纪奋臂出入视缇骑恶子市驵
伍伯如也乡邦有大利病搢绅相顾嗫嚅必自
君发之其殁也家无馀赀司理倪君往赙乃得
发丧此君之大节也君娶徐氏男子二人长弇
卷五十四 第 18b 页
次奕弇早世邕其长子也女子二人嫁昆山顾
咸建长洲姚宗典君尝读范史党锢传至于蕴
义生风鼓动流俗未尝不废书而叹也君以一
老孝廉屏迹丘园十馀年来吴之吏有所规士
有所仿民有所赖相与俯躬抑气曰彼有人焉
文姚既殁风流益长奚其为政斯可以兴矣君
七十时余坐告讦下请室君戒子弟遍谢贺客
罢酒不乐语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谓忠实
心诚信于士大夫者非偶然而已也为之铭曰
惟孝与节古有良谥仲车二反君则有四高冠
卷五十四 第 19a 页
崔嵬细行不坠介居沉冥市义若嗜轻财涕唾
取无施易安居美食家无委积少不践石老而
画字耳非两门孰云我瞆揭德振华加彼康惠
我作铭诗流咏清泌
  徐元修墓志铭
崇祯已卯正月吾师高阳公徇国报至余为位
加衰而哭之是月江阴徐元修以哭母死讣亦
至呜呼居今之世忠孝之道不绝如线天柱将
恐折矣地维将恐裂矣吾师死忠元修死孝元
修虽一逢掖方诸吾师是亦枝天柱立地维之
卷五十四 第 19b 页
一人也是可使之无传耶元修讳时进其先公
辅国初为右副元帅战殁赠东海郡侯公辅之
弟按察使公弼繇凤阳徙江阴曾祖亮进士官
知县祖旦父某母冯氏元修以诸生久次将贡
于京师而母冯氏以疾卒元修自伤为子无状
几得微禄以养其亲而不待也号呼擗踊促数
叫绝越七日庚午一恸仆地其子卿麟卿麒环
呼之形神离矣年五十有八远近哀之皆致赙
乃克殓葬二月某日葬于繇里山之祖茔元修
长身美须髯易直退让与人语惟恐伤訔訔如
卷五十四 第 20a 页
也善饮酒与之饮未尝不醉三爵之后油油衎
衎如也矫志励行奋乎流俗之中以师友之道
为已任遇不可奋髯掉臂必达其志决非苟然
者自元修抗颜为人师抠衣升堂收威夏楚而
师道于是乎始尊自元修与其友黄介子锡余
辈镞砺文行死生患难奋身相收恤而友道于
是乎始著其事亲也尽志与物不以亡为解所
得修脯不下百金其父每呼卢博塞缘手而尽
一夕自悔恨召诸少年酹酒谢绝之居亡何元
修窥其父微瘠意默默不自聊跪请于父复召
卷五十四 第 20b 页
诸少年袓跣饮博其父乃大喜旦而腴泽如故
自是不复言戒博矣 今上下诏辟召兵使冯
公徐公将以元修应固辞不可曰小人有母他
日有广文升斗在比将贡而亲没此其所以伤
而死孝也余尝为容城孙奇逢叙其所撰取节
录曰忠臣孝子人世之砥柱也末世之人薄视
忠孝名节反加挫抑焉者譬如杨焉之治河患
砥柱而欲镌之者也呜呼兵刃锋镝戎狄镌之
也谗谤机阱小人镌之也死丧祸患天镌之也
具是三者其镌之也不遗馀力矣而吾师与元
卷五十四 第 21a 页
修犹相望于世斯世道之不幸也夫其亦世道
之幸也夫元修将葬介子为行状而以书属余
曰是当应铭法请为之铭余曰诺铭曰
七尺者身三尺者坟后千百年视此刻文
  闻子将墓志铭
子将姓闻氏讳启祥杭州之钱塘人也子将生
而神姿高秀所至能隐数人工于应举之业挥
洒落笔云烟月露生动行墨閒冯祭酒开之方
提学孟旋以经义为一世师子将皆入其室于
是子将之名藉甚武林东南一都会江广闽越
卷五十四 第 21b 页
之士蹑屩负笈胥挟其行卷是正于子将子将
鉴裁敏品题精丹铅甲乙纸落如飞士之侧古
振奇隐鳞戢羽者得子将一言其声价不胫而
走游武林者得一幸子将如登龙门之阪而子
将亦倾身延纳庀舟车洁酒食请谢宾客如置
驿然虽后门寒士落薄无闻者人人以子将为
亲已也子将性故淡荡厌弃浊秽思出世閒法
云栖标净土法门子将笃信之外服儒风内修
禅律酬应少閒然灯丈室趺坐经行佛声浩浩
俨然退院老僧也卜筑龙泓清平之閒将诛茅
卷五十四 第 22a 页
以老焉买舡西湖仿掘头五泻之制为文以要
同志风流婉约为时所传为诸生祭酒二十年始
举于南京偕李长蘅上公车及国门兴尽而返
余遣人要止之两人掉头弗顾也卒时年五十
有八祖讳镇年九十五而卒父讳涞有贤豪长
者之风子二人淡明淡成女四人余观东汉之
季太学士数万人嘘枯吹生自三公九卿皆折
节下之三府辟召尝出其口卒有党锢之祸唐
宋之季亦然万历中子将以一书生握文章之
柄一言之褒诛近秦市而远鸡林奉之如金科
卷五十四 第 22b 页
玉条可谓盛矣然而卒以无咎者何也职思其
居言不出位有古人读书尚友之志而无今人
游光扬声之习也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其
子将之谓乎余于子将之葬叙而铭之于稽其
世盖俛仰三叹焉铭曰
玉辉于璞兮珠媚于流西湖之山熊熊兮与子
千秋麟伤斯哀兮凤衰则忧西湖之水洋洋兮
閟子一丘
  周府君墓志铭
吴江周永年葬其先人于高景山之阡排缵其
卷五十四 第 23a 页
行事而来告曰吾父躬令德享高寿谥曰康孝
吾子以为允若其精修密行世出世閒法具备
则固非节惠所可尽也有墓中之石在敢固以
请余谨按永年之状其书族出寿年者曰君讳
祝字季华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谥恭肃讳用之
孙国学生讳乾南之季子少而工文为名士长
而称诗为诗老晚而负经济修长者之行为乡
先生其殁也崇祯十三年七月廿九日享年八
十有六娶杨氏生三男子长即永年永言永肩
其次也二女子嫁杨士修金之镕葬以十四年
卷五十四 第 23b 页
之三月其书其世法者曰君三岁而孤宛转母
膝前能相其悲哀而慰解之母尝谓曰汝孩幼
能慰我汝父服玩当多卑以偿汝稍长果如其
言君泣涕交颐弗忍受也谈文师冯开之谈诗
友王百谷汤若士谈经济交徐孺东万和甫于
中甫中年蹭蹬省试扣囊底之智为其乡人勾
会赋调栉爬垢病旱涝凶饥闾井恃以无恐少
孤两世父抚之如子世父老且多难周旋扶侍
不啻其子也于群从笃爱宗建宗建忤奄考死
君叹曰得死所矣胜老人槁项牖下也其风义
卷五十四 第 24a 页
激昂如此书其出世法者曰君少游袁了凡王
龙溪之门知有性命之学长师事达观可公观
神姿严重钳锤棒喝如雷风之狎至口授偈颂
倾写千言侍者目瞪听荧转盼错误君闇记默
诵借书于手伸纸执笔运肘如飞观之门无两
子也观自宝林游摄山命车中记八识规矩颂
三鼓入室授以指要诸弟子遥瞩之灯光煜然
隐见庭户以为传灯有人也扣击日久悟门历
然研精相宗终其身不拈禅宗只字母薛夫人
蚤修净业君闻毗舍半偈之义于本师归为母
卷五十四 第 24b 页
覆说證合于圆觉普眼一章母繇是发悟丁亥
秋持佛名号三十昼夜泊然坐脱君提唱之力
为多云栖宏公叹曰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其周
氏母子之谓手于有为功德不以有漏之因小
之复古刹刻大藏立忏饭僧皆竭蹶以从事小
筑太湖之滨架木为阁徜徉其閒客至不裹头
不布席晚尤矍铄憎杖而却扶临终示微疾从
容燕语吉祥而逝谦益曰府君之令德不可以
悉数白乐天有言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
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此三
卷五十四 第 25a 页
言者庶几尽之矣余与永年兄弟游皆工诗文
小词孝友顺祥人也君不置妾媵三子者日视
膳夜侍寝十日一践更盖十馀年而君卒君之
安乐令终亦其子之力也铭曰
亿万佛土从母往生如子赴家是母是子如清
净地生宝莲华世出世法如宝罗网重重开遮
我作斯铭现文句身于彼尘沙
牧斋初学集卷第五十四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
卷五十四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