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一
卷五十一 第 1a 页
牧斋初学集卷第五十一
 墓志铭二
  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赠太子
  少保礼部尚书谥文毅郭公改葬墓志铭
万历中归德沈文端公在政地江夏郭文毅公
在翰苑咸以公廉彊直为时斗杓而两公者亦
深相得也四明沈文恭公当国日久訾议丛集
不能不意忌归德郭公署礼部事于四明多所
枝拄言者诋诃四明连及其党其人皆宿昔归
附郭公者于是四明之私人谋倾郭公以剪归
卷五十一 第 1b 页
德械既成矣楚宗人华趆上书首告楚王非恭
王子王大惧辇输其金钱走阙下使人私于郭
公幸母穷治楚事请以馈首相者馈公公怒挥
之去而持楚事益力四明以下皆宛转为王请
公固不可及楚中勘疏至假王事颇有踪绪华
趆首不尽诬公持议益侃侃诸为楚者疾其梗
巳也又患其知楚贿而轧巳也讼言楚宗之来
皆公使之相与尽力排公而嗾王飞章劾公以
相抵公抗疏伸辩以王馈金书上闻且向人极
言楚藩行贿状移病疏四上乃得允舟泊杨村
卷五十一 第 2a 页
须解冻而后发而妖书之狱起 上初得妖书
也以谓牵连宫禁惎閒骨肉愤懑不能食下诏
大索四明之私人聚族而谋曰楚事方殷而妖
书踵作此可以一网而尽也以楚事傅致妖书
则妖书之人可悬购而以妖书證明楚事则楚
狱可立解也于是四明从容为 上言妖书非
他人必臣下相倾为此微引其端以耸动 人
主御史康丕扬则曰自华迟讦楚王而奸人无
所忌惮妖书楚事事不相侔实一根柢给事钱
梦皋则曰首相一贯不主楚事则妖书不出矣
卷五十一 第 2b 页
次相赓不上楚揭则妖书不出矣妖书实出郭
某而沈鲤为乱臣贼子实与同谋四明乃拟旨
穷治务得真贼并勒公以楚事听勘荆门州故
同知胡化老而狂易上书告州官阮明卿谓妖
书出其手事下刑部梦皋等告尚书萧大亨胡
化与郭同举于乡郭在杨村乘妇人舆宿归德
邸舍相与窜谋不可失也大亨谳胡化使引公
及归德化叩头大叫痛哭曰阮知州杀我一家
我自来叫冤郭举进士后二十年音驿不通何
谓同作妖书我亦不知谁为归德公等但为蜀
卷五十一 第 3a 页
犬杀人媚人即见 皇上断胡化之头亦如此
说蜀犬者斥梦皋也刑部郎王述古如其言具
谳 上曰诬也尽释之而东厂捕得妖人皦生
光异时尝以宿憾把郑皇亲造妖诗大署其门
者 上意欲归狱于生光四明意未厌揭请详
鞠丕扬抗章讼生光之枉请少缓其狱贼之父
子兄弟可授首阙下所谓兄弟者指公与其兄
国子监丞正位也 上怒以阿庇反贼罢丕扬
四明力救之以免而狱益急丕扬方巡城与提
督陈汝忠追捕无虚晷逮医人沈令誉及名僧
卷五十一 第 3b 页
达观从令誉床头获片纸语连归德门人刑部
郎于玉立吏部郎王士麒皆削籍而恨玉立尤
甚欲并杀之归德与监丞之门逻卒周徼户阖
不敢昼启扬村并岸重围击柝嚣呼彻昼夜喧
传 上出龙票逮公及玉立喝令早自裁也可
以无辱公曰大臣有罪当伏法死都市何为自
屏草外时五十初度乃赋诗曰浊酒一杯聊自
寿大家头上有青天意气自如也汝忠尽械公
仆隶灶婢乳媪及佣书者男妇老幼共十五人
刺爇针灼五毒参至每上彭考两胁肉拉毁堕
卷五十一 第 4a 页
地竟无所得汝忠以金吾告身诱书役毛尚文
令引沈令誉而以乳媪龚氏十岁女为徵会讯
之日东厂陈矩诘龚氏女汝见妖书版几何曰
版有一房矩笑曰妖书仅二三叶而版有一房
乎诘尚文曰沈令誉语汝刋书何日尚文曰十
一月十六戎政广平王公曰妖书以初十日获
而十六日又刋书将有两妖书乎考皦生光妻
妾及十岁儿以针刺指爪令引公皆不肯生光
坐箯舆中瞠目仰骂康钱死则死耳千刀万剐
我一身当之奈何教我奉沈相意妄扳郭侍郎
卷五十一 第 4b 页
总宪三原温公礼部侍郎晋江李公越席而起
曰谳狱者苦不承安有既承而反相抵者乎御
史牛应元汤兆京沈裕皆争之力矩叹曰朝廷
有人遂具谳上大狱乃得解公既去御史史学
迁勘楚事其冤大白四明积不为清议所容乃
拉归德与偕去而楚宗与王相搆不巳至于劫
王人杀开府三十馀人骈首就僇假令华迟之
来公果为祸始公与诸宗衡宇相望当此之时
或取一编菅焉或取一秉秆焉公其能晏然而
巳乎群小聚谋杀公欲借妖书以解楚事久之
卷五十一 第 5a 页
妖书寝而楚事乃益白公之不为群小所杀者
天也其大节凛然终不得而抹摋者亦天也公
何憾矣哉先是楚勘疏入 诏廷臣会议人持
一牍李公在部为撮略以进而诸人谓公匿议
单不上公不置辩李公上言曰臣为之也言者
乃息妖书狱急翰林华亭唐公偕晋江杨公即
墨周公会稽陶公正告四明郭将不免人谓公
有意杀之四明跼䠞无所容挥杯茗酹地以子
孙为誓唐公复进曰亦知公无意杀之台省方
希风下石而公不早结此狱似有意瓜蔓何以
卷五十一 第 5b 页
辞于天下后世乎四明色沮狱渐解而萧大亨
欲脱皦而坐公也手削爰书授王述古述古扺
其藁于地曰此狱若成刑部诸郎当尽数抵偿
不独明公也大亨默然而止顺天通判孙许面
折户部尚书赵公世卿奈何附权相以害正人
赵立命驾往说四明四明亦为心动当是时权
相之势焰熏天障日宫府震动海宇轩簸而词
臣散僚引据名义岳岳不少鲠避如此然自时
厥后诏狱繁兴党籍代有倾危之祸酿于缙绅
而妇寺小人相挻而乘其敝谁生厉阶至今为
卷五十一 第 6a 页
梗吾观国史至癸卯甲辰之閒未尝不废书而
叹息也公讳正域字美命楚之江夏人其先世
有讳聪者以骁勇事 高皇帝受长弓大矢食
案之赐子孙世习武至公父讳懋始以文举于
乡仕至赵州守以公詹事考赠如其官母王为
淑人公举万历癸未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除
编修甲午充东宫讲官升春坊中允历谕德庶
子凡五年皆不离讲幄 神庙尝夜饮偶问哥
儿此时出阁否自是 东朝每午夜出讲以为
尝天寒甚垆无宿火公大声语近侍曰无论
卷五十一 第 6b 页
皇太子玉体柔脆不耐寒冻即我辈三四措大
承乏禁近亦何忍其霜天雪夜肤僵口噤以死
乎翼日语传禁中垆火郁然矣事虽琐细公所
以拥佑 东朝良有深意也叙迁升南京国子
监祭酒条上监规七事请仿司马光十科胡瑗
二斋以搜真才请罢纳贡母以明经之选夷于
鬻爵李都督者宁远之孙魏国之婿也骑而过
文庙门学录李维极执而抶之侯家奴百数蹋
邸门而宁远魏国盛气愬公公曰以学录抶都
督诚过虽然公侯子入学习礼亦国子生耳安
卷五十一 第 7a 页
得亵衣走马横绝先师庙门以先师抶国子生
非以学录抶都督也即上疏曲有所归不若两
平之令诣门交相谢而罢居二年升詹事府詹
事储讲如故壬寅晋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篆
踰年回部摄部事公在部谙典故惜名器坚执
持敢谏诤不贷错胥史不假权郎吏部务为之
肃然孟夏朔日食值 庙祀公言礼诸侯旅见
天子入门不终礼者四日食其一也当祭而日
食牲未杀则废宜以朔日专救日翼日享庙从
之封益王使者将发而王薨公断以聘仪遭丧
卷五十一 第 7b 页
入竟则遂也诸侯相聘必致主命况天子之于
臣耶卒遣使行夏至陪祀诸臣托疾不至公谓
祀事不虔繇 上久不躬祀所致请下诏敕厉
其意实以讽切 人主回夷候内府玉价羁留
病死号泣道左公曰 明主可以理请奈何以
小费失外夷心疏请支给 上趣令承运库予
之其援据典训顾恤国体皆此类也日食之占
曰日从上食占君知佞臣安心用之以亡其国
四明恶之召钦天监台官骂曰若妄言祸福当
参公曰宰相忧盛危明顾不若瞽史乎彼能参
卷五十一 第 8a 页
我能救母恐也四明闻之而止两淮税使鲁保
请专敕关防兼督浙直织造归德持不可而四
明票旨兼予之公曰改造矿税之别名也保得
关防是总督四省也敕可与关防不可与也四
明强应曰好而使文书房近侍以 上命胁公
公持之益力四明告归德 上怒甚必有处分
归德曰郭以此去官可矣四明惭并恚归德而
 上顾司礼曰保不要关防也罢郭侍郎是好
官四明疑公有内援益比而孽公矣秦王为其
庶子请封世子公坚执不与又请封郡王四明
卷五十一 第 8b 页
拟旨下部公坚执不肯覆四明又使前奄以
上怒胁公公弗应榜示部门曰秦王繇中尉进
封次子不得封郡王母妃年未五十其庶子不
得封世子不得违条例告扰于是秦府所推金
钱皆不效而恨公者益深矣谥议起当夺者之
子孙诉于政府四明曰我在谁敢夺公曰敢夺
者我也援笔判曰如黄光升当谥是海瑞当杀
也如许论当谥是沈鍊当杀也如吕本当谥是
鄢懋卿赵文华皆名臣不当削夺也疏上竟格
不下而谥议不果行公之与四明相枝拄者其
卷五十一 第 9a 页
大端如此而其它固未可悉数也公在储讲日
久深悉 神庙父子慈孝储位必无臲卼册立
之后政地颇自负定策公为诗志喜有曾誇麟
趾周公子不俟鸿飞汉老人之句妖书事发请
戒谕东宫侍卫伴读等官以公为东朝讲官可
钩连发难虽震惊弗顾也 上召 皇太子慰
谕曰哥儿莫恐不干汝事 皇太子亦语近侍
何故曲杀我好讲官奸人闻之气夺本公所以
得全者 神 光二庙之力也公归田后声实
益著海内望旦夕枋用以为一出则太平可立
卷五十一 第 9b 页
致闻公之讣虽芸夫红妇无不嗟咨叹息谓天
之无意于斯世也公在史馆与福清叶文忠相
厚善公高明果毅勇于担荷福清乐易善柔妙
于调御两人交相规切心皆不以为然而不相
非也福清大拜而公溘逝海内惜福清不得公
自代而福清亦用以为恨虽然公虽不用其所
自树立巳足以表见于天下矣向使得君专政
优游纶阁之中以调停为燮理以遵养为包荒
以朝廷爵禄为果蓏以国家元气为痈痔身赢
老成长厚之福而国食敝窳朽蠹之祸公亦岂
卷五十一 第 10a 页
愿之乎用而负国家不用而自负用不足以为
伸而不用不足以为诎以此易彼必有能辨之
者矣福清之论楚事曰七国未削而错先危公
弗是也卒有妖书之祸呜呼错则巳愚矣人臣
杀身有益于君则为之矣安得谓胡广赵戒贤
于李固也举世悠悠鲜不智彼而愚此可胜叹
哉公卒于万历壬子五月二十四日享年五十
有九妻张氏继室毕氏生子四人文封武封昭
封宣封其三为任子女二人嫁宗人蕴鎱李㮋
公没后之四年 上俞礼部请赠礼部尚书赐
卷五十一 第 10b 页
祭葬天启初奉 光庙遗诏疏恩旧学加赠太
子少保荫一子中书舍人加祭一坛谥文毅呜
呼成 光庙之德者 先帝也孰谓 先帝不
圣明哉公为文章雄健磊落似其为人生平好
有用之学于朝章国故河漕盐屯兵食大计四
方风土人物利弊兴革储峙胸中倒箧而出之
裕如也所著有黄离集若干卷皇明典礼志武
昌江夏郡县志楚事妖书始未十三经补注凡
若干卷葬以乙卯二月墓在龙泉洞山文忠公
既志而铭之矣其改葬于某阡也昭封以续志
卷五十一 第 11a 页
属余曰昭封生于杨村仅十日而乳媪之夫械
去媪日夜哭乳湩不下慬而不死以父任为郎
坎轲跋疐几填牢户真世之不幸人也惟夫子
哀而赐之铭他日庶可以见先文毅于地下余
曰此吾之志也其何敢辞铭曰
于穆上帝高居法宫灵璅沈沈应门九重日车
中天云旗在下岂无宫邻厥有金虎矫矫郭公
江汉炳灵如弦斯直如冰斯清豫章铜山淮南
宝赂火齐堆盘金钱塞路经书灭鄫史纪易马
九庙神灵谁与敢假铜匦旁午银珰错互鬼神
卷五十一 第 11b 页
昼号真宰上诉杀机蹶张钳网林植全身保名
 圣主之力自公之去视天梦梦章奏寝阁朝
著雾雺自公之亡谗人罔极苇笥籍盈端礼碑
泐嗟公一身系国纪纲国论职志党祸滥觞流
言丹青木沈石浮穷尘一昔枯竹千秋勒铭幽
石为示无止母耽黄扉而愧青史
  南京礼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李公墓志铭
天启初纂修 神宗显皇帝实录朝议歙然以
谓旧史官京山李公起家隆庆中早入史馆四
十馀年朝尝国故皆能贮之箧笥编诸谱牒且
卷五十一 第 12a 页
又老于文学谙识吏事诚非新进少年所可几
及昔马融三入东观张华再典史官并取博闻
咸资旧德诚令得专领史局早蒇厥事于国史
有光焉当国者格其议不果行久之起南京大
尝寺卿稍迁南京礼部右侍郎升尚书名曰录
用实不令与史事而公遂以年至移疾致仕天
启六年闰六月卒于家春秋八十公卒之五年
而 神庙实录始告成事嗟乎蕉园之削藁久
閟人閒芸阁之署名未知谁某群公之金紫巳
陈作者之墓木将拱顾欲执铅墨以相稽抚汗
卷五十一 第 12b 页
青而流涕岂不迂哉此吾于李公之葬为之徬
徨三叹而不能自巳也公讳维桢字本宁其先
豫章人高祖九渊徙楚之京山九渊生珏珏生
景瑞景瑞生淑举进士官至福建左布政公之
父也公生而夙惠读书能记他生之所习年十
八举于乡二十一上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
除编修 穆庙实录成升修撰在史馆与新安
许文穆公齐名同馆为之语曰记不得问老许
做不得问小李 仁圣皇太后修胡良巨马桥
词臣撰碑进御江陵公独取公文同馆皆侧目
卷五十一 第 13a 页
焉乙亥内计遂出为陜西参议迁提学副使自
是浮湛外僚凡三十年始稍迁至南太尝其閒
居艰者再左迁量移者再同时故人多在台阁
公流滞自如终不一通慇勤愿蒙子公力得入
帝城也凡自翰林出为外吏者多鄙夷其官不
肯习吏事公官于秦晋梁蜀江淮历参议副使
参政按察使以至右布政使讨虏于鄜衍征番
于洮岷行河于颍平妖于浙采木于蜀精彊治
理不敢以词垣宿素少自暇豫文人才子不得
志于仕宦则往往耆声色纵饮博以耗雄心而
卷五十一 第 13b 页
遣暇日公自读书而外泊然无所嗜好帘阁据
几焚膏秉烛捃摭旧闻钻穴故纸古所谓老而
好学者无以逾公也公初在馆阁有重名碑版
之文炤曜四裔晚侨居白门广陵閒洪裁艳辞
既足以沾丏衣被而又能骫骳曲随以属厌求
者之意海内谒文者趋走如市门下士争招要
富人大贾受取其所奉金钱而籍记其目以请
公栖毫阁笔次第应之一无倦色也其生平俶
傥好士轻财重气坐客尝满干谒请求贫者以
为橐而黠者以为市其或假竿牍窃名姓恣为
卷五十一 第 14a 页
奸利者穷而来归遇之反益厚交游猥杂咎誉
错互颇以此受人诬染终不以介意也天性孝
友遇其诸弟患难缓急异面而一身其傲弟不
见德反輘轹之家居惧祸衰晚避地属有急难
未尝不手援也公之自翰林出也刘御史台论
江陵罪状数其忌公而逐之江陵败人或谓公
当抗论自白公曰江陵惜我才欲以吏事练我
彼未尝阨我我忍利其死以为贽乎扬忠烈唱
移宫之议权倖交嫉啧有烦言奋笔为庚申记
事人或咻之公曰吾老矣旧待罪末史不惜以
卷五十一 第 14b 页
馀年为国家别白此事 圣朝不以文字罪人
非所患也人知公乐易博达修长者之行不知
其所期待持择如此 今上四年辛未其孤国
子生营易诣阙请恤于朝 赠太子少保赐祭
葬如令甲十二月葬公于游山之原公娶王氏
子三人营易营室营国孙若干人营易既葬公
持所撰行述及周吏部士显之状谒余而请曰
愿有述也余以史馆后进受知于公公乞休时
余在右坊寓书相告曰能援我以进又能相我
以退者必子也余是以诺营易之请檃括其事
卷五十一 第 15a 页
状举其所知者以为之志公有大泌山房集及
续集若干卷行于世其文章之声价固以崇重
于当代矣后世当有知而论之者铭曰
穆庙戊辰馆选聿隆七相蝉连猗嗟数穷煌煌
列宿太微紫宫嘒彼抱叹实命不同沙堤道在
平津阁空岿然灵光寿考显融八座引退八十
考终挹彼注玆天之报公金声玉色大吕黄钟
铭无愧词以质幽宫
  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
公讳梦祯字开之姓冯氏其先高邮人也国初
卷五十一 第 15b 页
徙嘉兴之秀水以沤麻起富至钜万祖父皆不
知书怜公少惠试遣就塾暮归吟讽不辍王母
惜膏火呵止之引被障窗疏帷灯至旦其专勤
如此隆庆庚午举于乡再试不第王父母及母
相继卒家渐圯再丧妇脱身游外家其为文穿
穴解故摆落畦径含咀菁华匠心独妙尝自诡
规摹唐瞿二家得其衣钵万历丁丑举会试第
一选翰林院庶吉士海内传写其文果以为唐
瞿再出也与同年生宣城沈君典鄞屠长卿以
文章意气相豪纵酒悲歌跌宕俛仰声华籍甚
卷五十一 第 16a 页
亦以此负狂简声邹忠介公抗论江陵拜杖远
戍公独送之郊外执手慷慨归仰屋直视面气
坟赤太公流涕曰盍从我而归乎吾不忍见壮
子流血死墀下也公填咽不能荅噀血数升请
急从太公南归三年赴阙除翰林院编修癸未
分考会试丁父忧又四年丁亥京察以浮躁谪
官公在史馆人或戒之曰翰林官婉娩靓閒如
好弱女子眉下于颐尻高于顶至公卿如传遽
耳公曰我则不能如赤脚婢弓足躄踖行数步
便思解去亦欲耐事口噤生瘿肺腑槎牙迸出
卷五十一 第 16b 页
齿颊我亦无如也江陵殁执政精求史馆中觚
角崭出能蘖牙异同者及其未翼也而剪之公
坐是谪终以不振公庶尝假归师事旴江罗近
溪讲性命之学居丧蔬素专精竺坟参求生死
大事紫柏可公以宗乘唱于东南奉手抠衣称
幅巾弟子钳锤评唱不舍昼夜里居十年蒲团
接席漉囊倚户如道人老衲流连山水品香斗
茗如游閒退士四方学者日进身执经卷朱黄
甲乙如兔园老塾师萧閒淡漠身心安隐超然
无意于荣进矣癸巳补广德州判官量移行人
卷五十一 第 17a 页
司副尚宝司丞升南京国子监司业迁右谕德
署南京翰林院再迁右庶子拜南京国子监祭
酒公文章誉望学者以为高人朗士秀出天外
不可梯接推诚导和诱掖奖劝诸生横经挟筴
如墙而进如闻鼓钟如听誓命自成均教衰横
舍鞠为园蔬博士倚席不讲公至而方领云集
夜诵盈耳后先四年文体士气歙然一变端居
造士阔略酬对南曹郎疾其慢巳飞章劾公公
笑曰此代西湖移文趣我也遂移病去官太学
生张榜举幡小教场诸生千馀人会幡下奔走
卷五十一 第 17b 页
讼诉榜独上疏愿冠铁冠挟鋘斧杀身以直公
有诏许留用榜繇是显名天下而公遂不复出
矣筑庵于孤山之麓名其堂曰快雪山云团户
湖水浮阶禅灯丈室清歌洞房海内望之以为
仙真洞府凡九年而卒卒之日晨啖粥俛拾箸
于地臂不能举屈一臂以支枕熟睡至夜分形
神离矣书生朱鹭作放箸歌十章以谓公方寸
湛然人世閒功名富贵恩雠毁誉撒手放下不
啻如一箸云尔公为文章疏朗通脱不以刻镂
求工惟佛乘之文为憨山诸老所推服有真实
卷五十一 第 18a 页
居士集若干卷其子有俊才不重督课尝曰古
有神人生数子各取著一深窟中与七日粮踊
身入青冥数子各勇怖奋迅忽到父所过七日
不出死矣我于汝曹亦如此其解脱世相皆此
类也昔者元好问之论士曰气曰量曰品品之
所在不风岸而峻不表襮而著不名位而重不
耆艾而尊天地之美器造化靳固之不轻予人
阅千万人之众历数百年之久乃一二见之呜
呼如冯公者岂非其人与不然则何以其位不
大齿不尊而风流弘长衣被海内迄于今未艾
卷五十一 第 18b 页
与谢安石之采药携伎房次律之弹琴奕棋天
下后世胥以王佐归之岂以用不用为轩轾与
公固巳观化而去视身后之名亦一箸耳而余
之所以论公者如此公卒于万历乙巳十月廿
二日享年五十有八子三人骥子鹓雏去邪葬
公于西溪之梅坞公所乐游欲携家地也余与
鹓雏好而骥子之子文昌游于吾门公殁后三
十八年文昌奉其父所述行状来请铭铭曰
公尝梦游金膏水碧宛委之山摽峰置岭错落
周阹朱门双锾铢衣委佩旌幢导迎蔼蔼仙官
卷五十一 第 19a 页
王阶平墄庭树击戛筝瑟珊珊金床瑶席服御
尚煖封识宛然九秋为期如屈信臂放箸却还
孤山西溪梅花万树清瑶明玕山高水深鸟啼
花落总非人閒良尝旧篆桐柏新铭阅千万年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赠资善大
  夫兵部尚书徐公墓志铭
公姓徐氏其先处仁以尚书从宋南渡侨居姚
江四传为彦明令嘉禾占籍海盐今为嘉兴海
盐人也公讳从治字仲华曾祖璹祖鼎父应奎
祖父皆赠资善大夫兵部尚书妣皆夫人公之
卷五十一 第 19b 页
祖病隆冬思食瓜父泣祷于西畴瓜累累卧藁
叶下人呼为孝瓜徐母黄氏梦金甲神执干舞
中庭寤而生公甫四岁海潮夜溢床拓簸荡忽
有厨浮床下端坐而免十岁读袁绍檄豫州文
拍几叹诧塾师问之曰恨不生当其时手馘老
暪耳万历癸卯领乡荐丁未举进士知安庆桐
城县勾稽亩税平亭狱讼期年而大治大水浪
过峡山口视其刻石曰宋理宗绍定四年洪水
至此盖五百年矣乘船破浪轩顿巨浸中相度
捍禦洒沈赈饥全活无算水降按行圩岸筑堤
卷五十一 第 20a 页
八万七千馀丈昼夜杂作土实石坚水不复为
害居官彊直不善事御史外计当量移自请改
武学教授转国子助教迁南京礼部主事至郎
中知山东济南府属邑官吏解银林立堂下公
援笔判牒尾次第舒雁引去东方多事募百金
之士捐金推食搏力勾卒其后征妖捍莱拳勇
歙集盖取诸此也举治郡卓异赐金锡宴升山
东按察司副使分守兖东而白莲贼之变作公
受命监军靴刀策马乱涨河冲黑雨夜半入兖
城贼塞路要遮弗顾也大军将攻邹公语大将
卷五十一 第 20b 页
杨肇基曰兵法攻城为下贼精锐聚纪城夏店
踞邹滕之中吾击其首尾其中必两救不如捣
其中坚冲坚破则两城皆瑕矣分一师阳攻邹
大将从閒道疾趋攻峄贼恇骇焚其营寨奔滕
贼之大势熸矣我军围邹未下公曰师老矣顿
兵城下无益不如分兵剿滕断其右臂使不得
相救邹可立破也乃率三将简骁勇直捣滕城
贼弃滕退保两伏山以轻骑蹑击之而逸者勿
追伏山之贼尽矣于是急攻邹凿城通道贼泥
首乞降擒贼首徐鸿儒献捷赦胁从四万六千
卷五十一 第 21a 页
有奇触冒矢石栉沭暑雨巢车昼望钿甒夜侦
在行閒六月劳不解甲倦不支枕计歼妖之伐
公功为多升布政司右参政分巡济南叙功加
右布政使督漕江南会莲妖再发东抚王公惟
俭谓非公不能办贼题留守沂按臣力主抚与
公异议遂请告归养复中外计量移即家起蓟
州兵备寻加左布政使奴警益急蓟抚皆庸人
不可与共事复移病归里不两月奴入大安口
陷遵化蓟抚伏法而公益见推重辛未起山东
武德道兵备及淮而孔有德叛攻陷济南六邑
卷五十一 第 21b 页
倍道宵征赴监军之命于莱无何拜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二月朔与莱抚谢公琏同
日受事即日贼巳抵城下自二月四日至于四
月肉薄环攻不舍昼夜炮石星流飞矢雨射城
中蒙头而炊负户而汲公意气自若激厉将士
拊巡夷伤栖止丽谯誓共生死贼舞梯冲攻我
自三面至于八面我伏鎗炮须其上而击之贼
筑高台瞰我自一台至三四台我緃机火焚其
台而堕之贼阙地道穴我深可旋马自一洞至
数十洞潜隧响穿城隅迸塌几陷者数矣我用
卷五十一 第 22a 页
穴堑寘壶焚穬纵火之法薰尸满窟贼死者无
算公又与总戎杨御蕃游击彭有谟选择死士
悬门突击后先搏战杀贼数千人赞画主事张
国臣奉抚议以出援兵皆畏贼左次主者亦听
之以为抚成则莱围自解姑以援莱为名耳三
月初国臣遣使为贼求抚公嚼齿大骂安得尚
方剑斩此大奸细乎乃抗疏白其状曰国臣以
抚为贼解嘲而贼借抚为缓兵急攻之计国臣
使每一至则贼攻转急国臣曰我不当缒城出
击以怒贼也果尔则必使贼任意攻打我拱手
卷五十一 第 22b 页
以莱授贼如孙元化断送登城故事而后可成
国臣之抚乎当孔贼之过青也旧抚臣余大成
拥兵三千追击甚易元化遗书云贼巳就抚兵
不可往东一步以坏抚局大成如其戒而止及
至登城明知张焘兵巳顺孔贼又使焘领兵出
战又听三百馀贼诳言而开门揖盗致登城数
十万生灵尽作刀头之鬼今莱城被围贼视臣
等犹元化也公然为之解曰吴桥激变有因也
一路封刀不杀也一闻诏使遂止兵不攻也吾
谁欺欺天乎今元化入京巳久又得国臣伪报
卷五十一 第 23a 页
盈庭集议必以为一纸贤于十万援兵绝迹不
来职此故矣臣死当为厉鬼杀贼断不敢以抚
之一字面谩 至尊淆乱国是送封彊而戕生
命一误再误不可收拾也疏入中朝皆不以为
然公方重围困守无以罪也而贼徒益弃疾于
我四月十六日架元化所遗西洋大炮攒击城
西南隅势甚厉公方简阅丁壮指麾出战左右
请少避之公曰不可语未绝口炮中颡额身仆
血膋中莱抚驰而抚之绝矣莱人大临守陴者
皆哭其子同贞等自浙来奔丧扶榇返葬 朝
卷五十一 第 23b 页
廷闻而伤之追赠资善大夫兵部尚书荫一子
锦衣卫百户世袭予祭葬赐祠额曰忠烈呜呼
兵部条上方略固曰莱抚守莱东抚驻青调度
公不入莱可也公不入莱必不死公不死而号
于人曰我奉诏驻青不敢失尺寸虽亡莱不任
受罪也公之意以为东抚控压全齐驻青不足
以镇莱人之心而入莱则可以系全齐之命委
一身于孤城示全齐之人以必死而劫之以不
得不救是公之居莱者所以救莱也贼尽锐合
围累旬浃月虑我师之缀其后必不敢解围长
卷五十一 第 24a 页
驱狼豕奔突是公之守莱者所以保全齐也贼
致死于莱力尽不拔劳瘁单乏师老形变解围
之后以全力䠞登贼三鼓气竭枝梧撑拒不翻
城内应则衔尾宵遁是公之固莱者所以复登
也柳子厚论睢阳之事曰俾其专力于东南去
备于西北力保于江淮而功靖乎丑虏以此论
公斯得其大者虽然世知公以死守莱之为功
而不知其以死拒抚之尤为功也贼以抚谩登
以抚谩莱且以抚谩中朝而独不能谩公公死
之后驯至于侮明诏戕命使而莱卒坚守不下
卷五十一 第 24b 页
公以死持之也故曰其功在莱登之抚疆吏主
之莱之抚中朝主之公之拒抚非拒贼也而拒
中朝也拒求抚之贼易拒主抚之中朝难以死
拒贼易以必死拒中朝难故曰其功在社稷呜
呼斯其故难言之矣公为人孝友廉洁正直忠
厚矜细行勤小物和不徇人介不绝俗盖质有
其文彬彬名实之君子也为吏去觚角绌雕琢
有所施设机张键闭往往能出人蓟门军索饷
围抚院于遵化公单骑驰入阴部署夷丁标兵
分营四门按兵不动登城而呼曰给三月粮趣
卷五十一 第 25a 页
归守信地否将击汝众声 如雷薨然而散其
沈几应变类此而惜其所就之止于此也公殁
时六十有一妻黄氏累封夫人子五人同贞恩
贡生袭锦衣卫西司房理刑副千户有贞益贞
济贞复贞俱庠生女一字谭某崇祯七年十二
月二日葬于曹家湖之阡在海盐县西三十里
公宰邑考文所取士多以文章风节著周忠介
顺昌方御史震孺宫谕拱乾其尤也于是同贞
属宫谕件系事迹为行状而介御史以乞余铭
铭曰
卷五十一 第 25b 页
羯奴外讧王略中否专城失守列郡风靡婪婪
孔贼閒衅反戈月晕重围雷轰专车援孤蚍蜉
控绝虎豹誓命沈城碎首飞炮公虽陨节莱完
登复虚危之壄四履如幅辽西畿东朔马纵横
金柝罢击和门不扄祃牙树纛孰非臣子委而
去之如脱敝屣公碎一身以奠全齐使知国邑
重于命躯 帝庸劝节峻逼台司逃臣骨惊志
士发植享祀有严乡梦不假睢阳庙中雒阳城
下忠表汗竹烈光羽林斲石幽竁永质古今
  南京大理寺评事张君墓志铭
卷五十一 第 26a 页
崇祯壬午四月闯贼再围汴城五阅月不解张
君以南评事里居分守北城倾家以给守者民
皆愿为君死秋尽黄河水大至挟霖雨灌城越
三日贼游骑入之君犹效死不去贼怒挥刃
堕水中其子宁生乘船来援乃得出十月初九
日创甚卒于封丘之寓馆享年六十有五十一
月十六日渴葬于城西三里河之新茔宁生避
难南奔持宗伯孟津公之书哭而谒铭于余呜
呼今天下士气竭臣节靡逃亡俘虏相视以为
固然顷者荆襄陷没持斧之使俛首臣服夹侍
卷五十一 第 26b 页
而先马又见告矣当此之时有如张君者唱明
君臣大义技柱于重围绝地之中洪水浸之而
不惊白刃临之而不慑使天下士大夫相勖以
致命遂志无委辟之患难无倖生之臣子所以
劝忠孝而励顽顿者可谓至矣吾将取以为臣
鹄焉其忍不志而铭之乎君讳如兰字子馨其
先山西沁水人也高祖锐弘治中为开封府推
官因家焉锐生舜臣舜臣生电电生尚德尚德
徙睢州君之父也君之姑嫁孙中丞中丞爱君
夙惠俾从其姓补博士弟子员弱冠举乡试久
卷五十一 第 27a 页
之不第署封丘教谕知同官富平二县迁南京
大理寺评事覃恩请 敕命始复张姓君为政
洁廉慈爱疆力耆事在同官建重关以扼虏筑
石堤以捍城人至今赖之富平簪笔吏千馀人
囊橐盘㸦通轻侠倾京师君壹切案治相传敕
莫敢犯逋赋益起咸宁为冢宰依倚逆奄修怨
于旧宰富平公君力持之政声藉甚仅量移南
评事复坐除名咸宁螫之也咸宁败奉诏以原
官起用而君遂不复出家食十五年而终君自
少至老读书强学朱黄二毫不省去手手钞经
卷五十一 第 27b 页
史别集说家之书至数百卷好法帖古印断碣
残章搜访于崩厓古冢榛莽煨烬之中考点画
辨款识今之赵明诚吾子行也有亭圃在改台
繁圃閒与词人张林宗阮大冲饮酒射猎登高
赋诗极望平芜叹杜甫高李之不可作盖君之
为人不独其孝友忠义凛然大节而倜傥博达
中原豪侠亦未有能先之者呜呼已矣可胜叹
哉君娶雷氏王氏生三子曰宁生恭生保哥宁
生为国子生以城守有功题叙礧砢有志节称
为君子者也宁生之来也余与之坐而问曰君
卷五十一 第 28a 页
所著书及金石录犹有存乎泣曰皆问诸水滨
矣王孙西亭竹居父子藏书及王损仲之彝鼎
犹存乎曰尽矣问张林宗阮太冲曰林宗尽室
以茷渡筏絓于屋角覆焉太冲漂浮遇大树入
于其腹槁而死呜呼中州数百年文物与儒雅
风流一旦俱尽其不独为君悲而已也铭曰
汴京城阙兮再困重围河伯不仁兮相其淫威
矫矫张君兮誓死自持河身可徙兮我心不移
佳城郁郁兮大河之湄沧桑陵谷兮刻此铭诗
卷五十一 第 28b 页
卷五十一 第 2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