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首
卷首 第 1a 页
牧斋先生初学集序
岁癸未冬海虞瞿稼轩刻其师牧斋先生初学
集一百卷既成先是先生再寓书于余寄示近
所著向言及高阳行状属余序其文甚切而余
方退让未遑盖先生身虽退处其文章为海内
所推服崇尚翕然如泰山北斗虽鸡林蛋户有
能知爱之者顾欲俾乡里穷僻衰耄之夫嗷然
弁其首有不哗而笑其妄且诞乎此余之所为
不敢也古人有言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先
生之文惟先生自知之又曰人之相知贵相知
卷首 第 1b 页
心以余相从之久相得之深而先生虚巳下问
晨夕不厌凡一诗之成一文之搆无不哆口抵
掌祛形骸忘嫌忌所谓以仁心说以公心辨以
虚心听当其上下千古直举李杜而下三唐诗
名家杰作一一矢口品骘商榷论次之而今乃
曰不敢序先生之文又不呀然相视而失笑者
乎盖余识先生于未第时一见而莫逆于心且
三十年矣始同养疴于拂水辛酉先生浙闱反
命相会于京师时方在史局分撰 神庙实录
兼典制诰杜门注籍不泛为诗文及再出而巨
卷首 第 2a 页
珰专恣正人摧陷先生且削籍归矣戊辰 今
上登极召起田间方且柄用而佥倖力齮龁之
旋复放归遂招余耦耕湖山之间若将终身焉
者已而横被诬奏权奸下石身禁囹圄命如悬
发而先生嗜学益力覃思逾深嘉定施孟翔除
武昌推官归语余云曾两候见狱中悯其圜户
湫隘暑雨跼蹐殆非人所居而先生朝吟夕讽
探赜洞微孜孜不厌一如平日方与其徒瞿生
友人刘敬仲谈艺和诗余时心甚危之恐为谗
夫媒孽以为谤讪先生闻之初不以余为过虑
卷首 第 2b 页
也凡自天启甲子削籍出都门及 今上召对
免归各有七言律诗二三十篇颂系杂诗多至
数百首其所遭罹祸患愈迫切而其文章光𦦨
愈昌大宏肆奇怪险绝变幻愈不可测又且怨
而不怼忧而不慑淂风人讽谕之致而不失温
柔忠厚之意自非具大根有定识真能信前因
通宿命何繇捐人我遗得丧怛然浩然一至是
哉余观先生早荷 神庙登进在承明著作之
廷回翔禁林亲侍 熹庙讲幄虽其屏弃明时
未获大用 今上临轩侧席每为再三叹咨其
卷首 第 3a 页
文章不可不谓显达矣晚而以其忠猷嘉谋无
由入告左右著为向言三十首以垂于后不惟
其爱君之深忧国之切隐然溢于言表而救时
匡世之略亦已见其一斑藉令不遭齮龁不罹
谤讟日画诏于密勿之地视师于戎马之间何
以老而能学穷而益工使文章必传无疑若今
曰哉昔白香山不序元微之集而悉见干所寄
通州论文书以余衰病不复能东下就见终老
聊叙平昔以当一夕之谈而已不可谓序也
冬月长至后新安布衣友人程嘉燧述于松圆
卷首 第 3b 页
山居
       吴郡门人徐增敬书
卷首 第 4a 页
钱受之先生集序
愚闻诸 子之言曰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又云君子有奇志而
天下不亲焉顾予与海虞先生未之亲昵也觌面之何曾而矢
志之不二其所亲更有甚于此者噫亦称奇矣昔之君子先忧
而后乐今之君子先乐而后忧夫忧乐无常亦惟其世耳处今
之世忧人之忧曰甚于一曰不得不以昔之无忧者为足乐也
周元公曰学者须寻颜子乐趣夫颜氏之乐岂不在于箪瓢陋
巷哉至于为邦之问则吾夫子以四代之礼乐制度相与传授
非群弟子所敢望也而末复谆谆以放郑声远佞人为致严乃
今之世则为淫靡之习倾危之人者比比矣颜子平生之经济
卷首 第 4b 页
在于畏匡子在回何敢死之一言虽圣人无死地但不知当时
夫子何以过宋而宋人不知颜回何以在后而不死子 氏曰
禹稷颜回同道似又以民溺民饥之忧与箪瓢陋巷之乐其致
一也故曰忧乐无常论其世而已予与海虞先生之阅世亦屡
更与当其可乐有有忧者存焉当其可忧则巳亦难于独乐矣
乐行忧违君子未尝以隐居为乐也确乎其不可 予与先生
当共勉之庶天下后世知吾受之之诗与文如严君平不作苟
见而已若谓动之必固静之若谓晓之必固愚之则又非予与
受之非有意于持世者也惟无心于世者而世数又 足以局
之者哉时崇祯甲申中和节友弟曹学佺能始识 伍柳书
卷首 第 5a 页
   读牧翁集七则
钱牧翁集成以余能读其文索余叙之每吮毫
和墨神气辄索因思苏黄同世山谷终身服膺
坡老之文然未尝为叙其见于题跋者往往有
之余亦窃附于此为题数则以告世能读牧老
之文者
流俗之文每变愈下良以志趣凡近了无拔俗
之韵不思力与古人作敌耳间以私智舞文古
法益复荡然故世所竞尚之文余鲜有读至终
篇者盖绳以我法至十数行未有不败矣独至
卷首 第 5b 页
虞山文见辄神思清发宿累都捐久而酣畅益
深怀古之思欧阳率更见索靖碑寝卧其下三
宿不能去此解故须旦莫遇之未易与近人道

文之有法如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眼横鼻𥪡夫
苟因其固然天地万物俱为妙道之行也然婴
儿自旋见屋庐转以正告之尔自眩鹜屋实不
转彼必不信盖未能立于不倾之地耳近时惟
虞山文尺寸必谨于成法至委折奇致不烦绳
削而自合如骇鸡枕四面视之皆正岂若院体
卷首 第 6a 页
书以无复增损为法耶
桓宣武入蜀有老吏曾供事武侯者宣武询之
云诸葛公定以何为长吏对以未见其长但每
事停当耳近人诗文间亦有长处恨苦不停当
故不能欺余老吏也余所服牧斋诗文特以其
停当耳
钱牧老语余言每诗文成举以示柳夫人当得
意处夫人辄凝睇注视赏咏终日其于寸心得
失之际铢两不失毫发余当以李易安同赵德
甫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
卷首 第 6b 页
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胜负为饮
茶先后中则举杯大笑或至茶覆怀中不得饮
而起每思闺阁之内安得有此快友而夫人文
心慧目妙有识鉴似此易安犹当让出一头地
惟朝云谓子瞻一肚皮不合时宜此语真为知
己然则公与柳夫人故当相视而笑也
悲伤忠愤之志盘屈紏缠而无以自遂其于政
事之得失邪正之消长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
国之思含悲负痛殷然而无以自解故奋苇于
楮端锋铦芒𥪡感慨淋漓刺人于眉睫之间而
卷首 第 7a 页
怵人于志气之微一篇亦见数行亦见如狮子
杀物若大若小一付以不欺之力以此知文须
有为而作若其无谓可以不作也
欧公云花之绝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
枝然而非名花虽然二物者惟不兼物之美故
能各极其精眺无咎以为诗文难兼亦自如此
余固未以为然余读牧翁文体气高妙以为至
矣而诗波澜老成亦极其妙庖丁奏刃众虚合
于桑林之舞以无厚而入有间故可通之养生

卷首 第 7b 页
             西昌萧士玮书
卷首 第 8a 页
牧斋初学集目录上
 第一卷 还朝诗集上
  神宗显皇帝挽词四首
  泰昌皇帝挽词四首
  归女词四首 寄陆大参
  渡江二首 题褚家堡公馆
  清流关和尹员外 滁州怀李长蘅
  滁阳王庙 临淮田舍题壁
  彭城次坡韵四首 徐州杂题五首
  滕县寄长蘅 邹县谒孟庙
卷首 第 8b 页
  大风发谷城山 发茌平
  河閒柳二首 刁酒二首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八首
(白沟河/良乡/范阳驿/卢沟/琉璃河/蹋鸱巾/灰洞/会同馆)
  附录旧诗
  送福清公八首 绣斧西巡歌四首
  浒墅寄董崇相四首
  叠韵答季穆四首 再叠韵四首
 第二卷 还朝诗集下
  入朝呈同馆 送宣大董侍郎二首
卷首 第 9a 页
  送刘编修颁诏朝鲜十首
  昌平州 陪祀定陵二首
  恭谒长陵 西山道中二首
  碧云寺 香山寺二首
  经筵记事十首 寄东江毛总戎
  过易水 宿汶上
  渡淮寄里中游好四首
  北上怀吴中故人六首
(王孟夙/文文起/李长蘅/周景文/王淑士/郑谦止)
  寄严太守二首 书徐州官舫二绝句
卷首 第 9b 页
  河决彭城方议改筑赋诗一章
  驿壁代书 次陶路叔韵
  雨中过清流关 夜过磨盘岭
  王师二十四韵 赵滕县祠堂
  新嘉驿和袁小修题会稽女子诗三首
  初祖折芦图
 第三卷 归田诗集上
  乙丑五月削籍南还十首
  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
  答徐大谢饷参 赠星士
卷首 第 10a 页
  答李贯之 投老
  惆怅词三首 蛱蝶词四首
  小至夜泥饮 寇白
  程将军挽词 瞿五丈挽词四首
  玉川子歌 休休歌示汉月
  蜡梅六首 馈鱼二首
  寒夜闻姬人语 丙寅除夕
 第四卷 归田诗集下
  丁卯元日 元日自和前韵
  书石屋语录 元夜点灯小饮
卷首 第 10b 页
  雨中邀诸人看灯 次韵徐于有忆
  徐于原倡(附见)冉和前韵
  柳絮词六首 次韵徐于故妓二首
  题画寄王侍御五言十韵二首
(雀罗/蝶梦)
  寄张吏部四十韵 苦雨叹
  雨不止二首 张季挽词
  邵叟 谢于润甫送酒
  酒垂尽而孟阳至 报顾秀才索饮
  与秀才饮酒 以顶骨饮器劝酒
卷首 第 11a 页
  短歌答韩孟郁 次韵答文启美二首
  代鹤答 赠竹深堂鹤(徐于诗/附见)
  和徐于悼松二首 孟阳载酒劝饮
  答孟阳慰失子 亡儿后坼所筑月台
  登茅山三首 为亡儿设醮
  茅山怀古六首 谢于昭远寄茶
  丁卯孟秋闻享太庙作
  八月十四夜 十五夜
  十七夜 答徐于见怀
  续彭仙翁登高诗 九日答徐于
卷首 第 11b 页
  谢徐二饷糕蟹
  闻大行皇帝遗诏二首
  闻登极恩诏有述二首
  答徐于闻诏二首 丁卯十月书事四首
  群狐行 舟师叹
 第五卷 崇祯诗集一
  元日立春 繇横山抵光福
  夜步虎丘桥 阻雨光福
  冒雨游玄墓 红梅
  折梅 看梅登茶山历铜井
卷首 第 12a 页
   众香庵 归舟即事四首
   虎丘秋月图 悼鹤二首
   得鹤二首 依韵徐于喜见
   和花朝 仙山楼阁图
   花朝排韵二首 春雨
   春雪 春云
   春晴 仲雪折梨花见赠
   雪里桃花 饮海棠下
   寒食集津逮轩 代徐于赠伎
   看徐于别妓二首 复官诰赠内二首
卷首 第 12b 页
  三月三日十二韵 送张老
 第六卷 崇祯诗集二
  戊辰应召十首 见方孩未题壁
  十一月初十日召对感恩述事二十首
  寿房海客十四韵 次韵示张藐姑
  叠韵藐姑送酒 戊辰除夕
 第七卷 崇祯诗集三
  赠书 赠砚
  代书砚答 答书砚
  饮酒七首 三叠韵送稼轩
卷首 第 13a 页
  立春 觅春
  春风 送郭中书
  鹦鹉 鹊巢行
  题画竹二首 寒食
  寒食后一首 无花
  赠郭太保 送于锵
  左耳病 冷饮
  酬督师袁公二首 赠林将军
  送刘起 追和朽庵十咏
  附朽庵诗七首 得许同生书
卷首 第 13b 页
  和王元之芍药诗三首
  寄题萧伯玉春浮园十四首
(柳溪/婵娟径/公安亭/柸山/金粟堂/听莺弄/芙蓉池/宜月桥)
(宿云墩/萧斋/愚山/凫阁/浮山/秋声阁)
  答杨补二首 送房海客赴南吏部
  萝中作 对簿三绝句
  次韵张藐姑送别 二髯篇
 第八卷 崇祯诗集四
  出都寄伯玉 潞河别刘咸仲
  答茅止生 寄中朝诸公四首
卷首 第 14a 页
  中条行 鳖虱
  沧酒歌 七夕四绝句
  临清追昔游二首 长干行(附见)
  记尹孔昭诗语 舟行四首
  阻舟安山闸 团扇篇
  济上逢李侍郎 书西涯仲家浅诗后
  闸吏 舟发泇沟
  卧起 阻风满家湾
  题淮阴侯庙 淮上二绝句
  后饮酒七首 渡淮
卷首 第 14b 页
  淮屋 露筋庙
  寄顾所建
 第九卷 崇祯诗集五
  寄南都诸公四首 反东坡洗儿诗
  别宋比玉六绝句 答比玉留别六首
  再送比玉六首 次韵何慈公四首
  野老 读史
  憨大师入塔四首 知微长老
  沈老 拂水筑台歌
  次朱子暇韵三首 干将行
卷首 第 15a 页
  张五 雎阳五老图次韵
  八月十二夜 十三夜
  十四夜 十五夜不见月
  十七日即事 次韵答李茂初三首
  眼镜篇送张异度 红叶
  宝严湾枫林 登南岩抵破山即事
  题长蘅画 冬夜观剧歌
  徐于挽词二首 赠汪景谟二首
  除夕次孟阳韵 辛未元日
  新岁次韵二首 人日次韵
卷首 第 15b 页
  言树堂诗 感秋二首
  送侯主事人贺 读汪三诗
  戏题钟伯敬茶讯诗
  星士生子 送人之广东
  王德操小像四首 辛未除夕
 第十卷 崇祯诗集六
  壬申元日 人日寄张藐姑
  卜肆行 汪烈妇歌
  寄答孙功甫 仲夏观剧四首
  负郭 得莱城解围报
卷首 第 16a 页
  赠万尊师
  石田翁画奚川八景图歌二首
  东皋种菊诗四首
  送座主王文肃公子淑抃归秦一百韵
  壬申除夕 癸酉元日
  乙亥中秋祥琴次韵四首
  閒坐 北客
  仙坛唱和诗十首 答白叔德操
  送陆孟凫 答越卓凡
  陆宣公墓道行 张明府小像四首
卷首 第 16b 页
  赠翁朔州二首 送华山道者
  陈氏寿燕四首 游虎丘诸山四首
  上茂苑相公二首 寄谢曹能始
  次刘渔仲韵二首 葛将军歌
  张老二首 赠王二溟方伯二首
  赠倪太公十四韵 识字行
 第十一卷 桑林诗集
  清江浦遥寄 漂母祠
  黄河 徘体示士龙
  答士龙二首 清河三首
卷首 第 17a 页
   宿迁 郯城二首
   示士龙 费县三首
   泉林 泗水二首
   早发二首 登岱五十韵
   春尽日 遣问卢德水
   齐河怀古四首
(耿济镇/高唐城/晏城/定慧寺)
   禹城道上 德水送芍药
   东璧楼怀德水 次韵德水见赠
   德水赠诗(附见)张太守送酒
卷首 第 17b 页
  张太公寿宴诗 代赠十六韵
  柳枝十首 荷花辞十首
  别王鹿年 赠程鲁瞻
  题画二首
(美人调鹦鹉图/山阴返棹图)
  欲别东楼去四首 雄县次稼轩韵二首
 第十二卷 霖雨诗集
  姚方伯复官 洮河石砚歌
  送丘俞二将军 赠郑仰田高士
  狱中杂诗三十首 送马巽倩
卷首 第 18a 页
  杏花宫人图 题画二首(牧马图/射虎图)
  李将军挽词二首 咏雪三十韵
  赠孙道人 次韵刘敬仲六首
  再次十二首 续次四首
  生日诗三首(孙吏部/刘司空/倪户部)
  送何士龙南归一百韵
  梁生写真二绝句 赵璧
  送陈昆良 寄许文玉
  寄侯豫瞻提学 郭胤伯过访
  五芳井歌 张将军挽词二首
卷首 第 18b 页
   万户部小像 若活一 百年
   如此过两年 昔我年十七
   答潘朗士二首
   新阡八景诗(有序)
(拂水回龙/箭阙朝宗/湖田舞鹤/沓石参天/石城开障/曾湖浴日)
(团桂天香/紫藤衣锦)
   山庄八景诗(有序)
(锦峰晴晓/秋原耦耕/香山晚翠/水阁云岚/春流观瀑/月堤烟柳)
(梅圃溪堂/酒楼花信)
   岁暮怀孟阳 除夕示杨之易
卷首 第 19a 页
 第十三卷 试拈诗集上
  元日读史记六首 华山庙碑歌
  松谈阁印史歌 人日
  次吴德舆韵六首 何处生春早二十首
  书四灵诗 书梅花集句
  读汉书寄陈侍郎 题王孟端画
  上元后二首 送傅给事
  送刘宫谕 端哥
  反风行 送僧游峨眉
  过应侍御小饮 赠胡泌水
卷首 第 19b 页
  送路侍御二首 题杏花村图
  萝与长蘅谈诗 徐娘歌
  寄侯缮部 题大鸟图
  送南台侍御二首 平台行
  次韵答项宫谕 玉堂双燕行
  姬太仆墓道歌 送杨侍御二首
  送任侍御二首 王郎行
  题刘宫谕画三首
(春山观瀑/秋山读书/墨梅)
  次韵答王岕庵 文启美入直二首
卷首 第 20a 页
  登封行
 第十四卷 试拈诗集下
  中秋饯冯尔𢋫使君八首
  题张于度屋壁
  谒高阳少师公于里第感旧述怀十首
  王师二首 苦忆东楼上四首
  赠别谢太宰 汶上道中
  曲阜道中二首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
  济上逄项仲展 淮上舟中
卷首 第 20b 页
  家人拿舟相迎 广陵二首
  砚山诗 送萧季公归泰和
  次韵于惠生二首 除夕偕孟阳守岁
 第十五卷 丙舍诗集上
  己卯元日次韵 简萧伯玉
  东邻 喜季公却回
  叠前韵有寄 题沧桑对奕图
  归来泉歌 徐兴公过访
  示张元岵 曲江歌十绝句
  寄张御史二首 送别萧伯玉十首
卷首 第 21a 页
   羽林僧 春夜
   上巳日 寒食山行
   上冢 呈阳羡相公四首
   寄范司马二首 四月初六日送春
   拂水竞渡曲十首 顾侍郎过访
   二哀诗(刘敬仲/傅右君)次韵无题二首
   荷叶鼎诗 中秋五首
   重题断句八首 听青琴理弦子
   瑶台歌 寄郭胤伯
   长筵歌 于广文挽词
卷首 第 21b 页
  送黄子羽二首 陈眉公挽词
  岁暮杂怀八首 除夕
 第十六卷 丙舍诗集下
  庚长元日次韵 次韵答曹能始二首
  观美人手迹七首 题长蘅画册
  小筑诗十章 和徐二遣歌儿二首
  寄李次公 迎春曲
  雪中杨伯祥过访 寄尹子求二首
  寄尹西有 题女郎画二首
  送曾霖寰二首 送张王笥中丞四首
卷首 第 22a 页
  送林自名二首 春夜听歌十首
  乞兰诗 黄牡丹四首
  次韵茅孝若五首 有客
 第十七卷 移居诗集
  移居八首 杂忆诗十首
  夜汎西湖 得卢德水书却寄
  寄德水 孙光甫再守泉州
  答陈先辈二首 哭魏叔子二首
  郑节母诗四首 茅止生挽词十首
  次韵七夕二首 题画寄香山
卷首 第 22b 页
  与姚叔祥论诗戏题十六首
  中秋大雨(永遇乐)次韵三首
  九日宴集 短歌送林铨
  次黄石斋见怀四首
  嘉禾舟中二首 宿鸳湖
  吊李玄白 题南湖勺园
 第十八卷 东山诗集一
  半野堂答河东君见赠
  初赠诗(附见)孟阳次韵(附见)
  冬日泛舟有赠 叠韵再赠
卷首 第 23a 页
  次韵奉答(以后诗/并附见)孟阳次韵(附见)
  寒夕文宴叠韵 孟阳次韵惜别(附见)
  冬至日感述示孙爱
  迎春日泛舟 和春日诗
  春日我闻室作 除夕山庄探梅
  庚辰守岁 次韵
  辛巳元日 次韵
  新正过山庄 元夜虎丘西溪
  次韵 次韵示河东
  有美一百韵 鸳湖送牧翁之新安
卷首 第 23b 页
  栖水访卓去病 夜集胡休复故第
  西溪看绿萼梅 题仲芳画册
  西溪郑庵 看梅赠吴仁和
  横山江氏书楼 春分日横山晚归
  题江道闇蝶庵 望天目山
  简方昌化 和陌上花三首
  奉和三首 响雪阁
  登齐云岩四首
(抵天门宿榔梅庵/文昌阁/谒玄天太素宫/桃源洞天)
 第十九卷 东山诗集二
卷首 第 24a 页
  发灊口径杨千抵祥符寺
  浴汤池留题四绝 奉和四首
  宿桃源庵作短歌 夜雨
  雨不止题壁 小楼看天都峰瀑布
  天都瀑布歌 登朱砂庵登老人峰
  憩文殊庵 文殊院夜起看月
  下云梯径莲华峰 登始信峰上石笋矼
  径天平矼登炼丹台
  饭慈光寺抵汤口 出汤寺抵灊口
  汤池 天都峰
卷首 第 24b 页
  蓬华峰 石笋矼
  鍊丹台 慈光寺
  宿方方石书馆 过方司马故第
  题孟阳长翰山居 过钓台
 第二十卷 东山诗集三
  合欢诗四首 催妆词四首
  赠田国戚 燕誉堂秋夕
  秋夕话旧事 中秋出游二首
  依韵奉和二首 高中丞乘城诗八首
  长干行寄郑应尼 赠痔医
卷首 第 25a 页
  闻梅长公计二首 小至日京口舟中
  奉和 寄杜总戎
  冬至后京江感怀八首
  孙太守得子四首 雪中次坡韵二首
  次戈三自寿二首 辛巳除夕
  次晏元献公壬午岁元日雪诗
  次前韵 献岁书怀二首
  留惠香 代惠香答
  代惠香别 别惠香
  仲春和合欢诗韵四首
卷首 第 25b 页
  春游二首 宿缪西溪从野堂
  送涂秀才戍辰州 将相谈兵图
  效欧阳詹玩月诗 赠刘大将军
  驾鹅行 黄长公寿歌
  送程九屏二首 壬午除夕
 第二十卷下 东山诗集四
  癸未元日 元日杂题八首
  陈鸿节过访 留鸿节
  冯犹龙寿诗 郑将军生日
  鲁孔孙画竹歌
卷首 第 26a 页
  虫诗十二章(有序)
(蜘蛛/萤/灯蛾/苍蝇/蝉/蚊/蜜蜂/蛔蛲/蛱蝶/蚁)
(米虫/蟋蟀)
  禾髯饷醉李二绝句
  谢辇下知己及二三及门四首
  恭闻 天语赋十四韵
  次韵徐叟自寿四首
  城北二绝句 挽尹西有二首
  答夏雪子二首
  中秋得凤督马公书报师期
卷首 第 26b 页
  灯下看内人插瓶花四绝句
  三良诗三首(有序)
(段贤良含素/高侍郎平仲/汪中丞岁星)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八首
  癸未除夕
牧斋初学集目录上
卷首 第 27a 页
牧斋初学集目录下
 第二十一卷 杂文一
  春秋论五首(跋尾)
 第二十二卷 杂文二
  鸡鸣山功臣庙考上下
  致身录考 书致身录考后
  书金姬传后 书建玉皇阁疏后
 第二十三卷 杂文三
  向言上十五首并序
 第二十四卷 杂文四
  向言下十五首
卷首 第 27b 页
 第二十五卷 杂文五
  书瀛国公事实 书沈伯和逸事
  书卢孔礼事 书郑仰田事
  丁丑狱志 徽士录
  东征二士录
 第二十六卷 杂文六
  书钱塘大慈山甘露院二牒后
  再书二牒后 记司马温公神道碑
  龙川二书后题 孝誉先生私谥议
  顾孝廉请赠议 吴中名贤续议
卷首 第 28a 页
  放生说 袁祈年字说
  陆符字说
 第二十七卷 杂文七
  富责主人文 楚女对
  书武林禳夷事 节妇文氏旌门颂
  节妇韩氏旌门铭 节妇金氏旌门铭
  新安吕氏节孝铭 双节堂铭
  义冢碑铭 第五公画像赞
  驼基砚铭 琴铭
  杖铭二首 浒墅关关壮缪庙铭
卷首 第 28b 页
 第二十八卷 序一
  开国功臣事略序 开国群雄事略序
  重辑桑海遗录序 国史名山藏序
  新刻十三经注疏序
  苏州府学志序 乡约序
  取节录序 建文忠编序
  南昌赵氏族谱序 双凤顾氏族谱序
  宋文宪护法录序 阳明近溪语要序
  华严忏法序 萧伯王解起信论序
  心城全集序
卷首 第 29a 页
 第二十九卷 序二
  方正学文集序 苏门六君子文粹序
  本草单方序 编次诸家文集序
  兵略序 参筹秘书序
  春秋匡解序 左汇序
  说文长笺序 洪武正韵笺序
  郑氏清言序 宋氏诚意录序
  于氏日钞序 姚黄集序
  瑶华集序 破山寺志序
  没宁录序 麟旨明微序
卷首 第 29b 页
 第三十卷 序三
  少师高阳公奏议序
  侯荣康公奏疏序 梁少保恤忠录序
  邹忠介公奏议序 范司马参机奏疏序
  赵文毅公文集序 耀州王文肃公集序
  顾端文公文集序 顾宫谕文集序
  徐司寇画溪集序 何香山文集序
 第三十一卷 序四
  汤义仍文集序 李君实文集序
  刘司空诗集序 刘咸仲初藁序
卷首 第 30a 页
  范异羽诗集序 黄鹤岭游恒山诗序
  孙楚惟诗序 孙紫冶诗序
  孙幼度诗序 孙靖自文序
  杨澹如诗稿序 陶不退閒园集序
  陶仲璞遁园集序 刘将军诗集序
 第三十二卷 序五
  嘉定四君集序 虞山诗约序
  除元叹诗序 黄子羽诗序
  华闻修诗草序 越东游草序
  曾房仲诗序 郑孔肩文集序
卷首 第 30b 页
  王元昌北游诗序 王元昭集序
  黄孝翼蟫窠集序 邵幼青诗序
  邵梁卿诗序 朱云子小集序
  张孟恭江南草序 冯班诗序
  陈遁诗集序 徐子能诗序
  黄蕴生经义序
 第三十三卷 序六
  一树斋集序 张益之存笥集序
  黄德操诗集序 徐仲昭诗序
  蒋仲雄诗序 张异度文集序
卷首 第 31a 页
  严印持诗稿序 琴述序
  三严作朋集序 来氏伯仲诗序
  秦槎路史序 玉署初编序
  贺中冷净香稿序 瑞芝山房初集序
  南游草序 林六长虞山诗序
  戴初士集序 秋怀唱和诗序
  东壁遗稿序 钱集之遗稿序
  郑圣允诗集序 士女黄皆令集序
 第三十四卷 序七
  兵使冯公督学福建序
卷首 第 31b 页
  大司马李公参赞机务序
  宫傅黄公奉诏存问序
  锦衣吴公进秩一品序
  赠左君擢西台序 赠泾阳张仪昭序
  送段含素辟召还商城序
  兵使高君留任序 何推官考绩序
  赵靖江考绩序 杨县丞归云南序
 第三十五卷 序八
  送瞿起田令永丰序
  张处士赴辽东序 贺朱进士序
卷首 第 32a 页
  赠别方子玄序 龚崇德考满序
  定海范氏双节序 汪母节寿序
  李祥符考绩序 贺文推官诗序
  瞿少潜字序 赠侯朝宗序
 第三十六卷 序九
  寿福清公六十序 文文起六十序
  李本宁七十序 史太尝六十序
  邹彦吉七十序 毕封君八十序
  江侍御六十序 黄宪使八十序
  侍御汝瞻八十序 陈中丞六十序
卷首 第 32b 页
  谢象三五十序 宋太公七十序
  水丰程翁七十序 范太公八十序
  沈翁八十序
 第三十七卷 序十
  李贯之七十序 于润甫七十序
  于润甫八十序 康文初六十序
  赠汪君序 溧阳彭翁序
  陈孟孺十十序 周翁八十序
  寿何峄县序 赵叙州六十序
  邹孟阳六十序 嘉禾黄君序
卷首 第 33a 页
  闻谷禅师七十序
 第三十八卷 序十一
  侯母段宜人序 顾母王夫人序
  毕母孙太夫人序 林母吴太夫人序
  马母李太孺人序 吴母程孺人序
  黄母张夫人序 益都任氏双寿序
  角东陆氏寿宴序
 第三十九卷 序十二
  方太夫人郑氏序 姚母文夫人序
  杨母侯孺人序 周忠介夫人序
卷首 第 33b 页
  太仓张氏寿燕序 何母丘太孺人序
  松陵张氏寿燕序 涂母王夫人序
  潘母汤节妇序 手母戈孺人序
 第四十卷 序十三
  胙非庵日纂序 时子求期思集序
  石田诗钞序 归文休七十序
  陈孺人七十序 宝应李侯寿燕序
  吴白雪遗集引 陆鲲庭集引
  袁伯应南征诗引 纯师集序
  孙子长诗引 冯已苍诗序
卷首 第 34a 页
 第四十一卷 记一
  高阳孙氏阖门死节记
  应天军门军器库记
  福建布政司修造记
  苏州府修学记 景宁县改建儒学记
  憺归阁记 徐州保我亭记
  钱湛如祠堂记 复介石书院记
 第四十二卷 记二
  重建青莲寺碑 龙树庵记
  瑞光寺兴造记 黄鹤山永庆寺记
卷首 第 34b 页
  武林报国院记 资庆院重修记
  径山种树记
 第四十三卷 记三
  重修素心堂记 颐志堂记
  蓼庵记 聊且园记
  保砚斋记 白教谕遗爱记
  仪孟刘母铭旌记 泐法师灵异记
  兵忠武画像记
 第四十四卷 记四
  重修维扬书院记 郑氏复祭田记
卷首 第 35a 页
  虎丘云岩寺重修大殿记
  莱阳姜氏一门忠孝记
  韩蕲王墓碑记
 第四十五卷 记五
  耦耕堂记 朝阳榭记
  秋水阁记 明发堂记
  花信楼记 留仙馆记
  玉繠轩记 匪斋记
 第四十六卷 记六
  游黄山记九首并序
卷首 第 35b 页
 第四十七卷上 行状一
  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
  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上
 第四十七卷下 行状一
  孙公行状下
 第四十八卷 行状二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肃公行状
  左谕德赠詹事缪公行状
 第四十九卷 行状三
  朝列大夫管公行状
卷首 第 36a 页
 第五十卷 墓志铭一
  杨忠烈公墓志铭
  赠大理寺卿鹿公墓志铭
  赠太仆寺卿黄公墓志铭
  赠太仆寺少卿顾公墓志铭
 第五十一卷 墓志铭二
  郭文毅公墓志铭
  赠太子少保李公墓志铭
  祭酒冯公墓志铭
  赠兵部尚书徐公墓志铭
卷首 第 36b 页
  张评事墓志铭
 第五十二卷 墓志铭三
  兵部侍郎孙公墓志铭
  南京工部侍郎叶公墓志铭
  赠太仆寺少卿姬公墓志铭
  御史李君墓志铭 给事侯君墓志铭
  刘训导墓志铭 郝延长墓志铭
  齐孝廉墓志铭 王秀才墓志铭
 第五十三卷 墓志铭
  谭太仆墓志铭 许府君墓志铭
卷首 第 37a 页
  左扶沟墓志铭 郭平乐墓志铭
  钱巩昌墓志铭 谢府君墓志铭
  曹府君墓志铭 徐府君墓志铭
  刘府君墓志铭 张君墓志铭
 第五十四卷 墓志铭五
  李长蘅墓志铭 王淑士墓志铭
  沈无回墓志铭 李玄白墓志铭
  张元长墓志铭 金子鱼墓志铭
  张异度墓志铭 徐元修墓志铭
  闻子将墓志铭 周府君墓志铭
卷首 第 37b 页
 第五十五卷 墓志铭六
  徐元晦墓志铭 邵茂齐墓志铭
  瞿元初墓志铭 何季穆墓志铭
  王季和墓志铭 冯嗣宗墓志铭
  李缉夫墓志铭 缪采璧墓志铭
  赵灵均墓志铭 张孟舒墓志铭
  张叔子墓志铭 何仲容墓志铭
 第五十六卷 墓志铭七
  按察萧公墓志铭 参政陈公墓志铭
  长史何公墓志铭 按察徐公墓志铭
卷首 第 38a 页
  徐沔阳墓志铭 陆朝列墓志铭
  陆平阳墓志铭 孙府君墓志铭
  王通判墓志铭 天河公生圹志
 第五十七卷 墓志铭八
  浦君镕墓志铭 张义卿墓志铭
  夏君墓志铭 龚府君墓志铭
  龚府君墓志铭 陈则舆墓志铭
  陈府君墓志铭 缪君墓志铭
  王府君墓志铭
 第五十八卷 墓志铭九
卷首 第 38b 页
  陈母张氏墓志铭 钱太宜人墓志铭
  宜人陆氏墓志铭 赵太孺人墓志铭
  黄孺人墓志铭 吴安人墓志铭
  顾恭人墓志铭 徐孺人墓志铭
 第五十九卷 墓志铭十
  秀才孙鋡妻王氏墓志铭
  金孺人墓志铭 张太宜人墓志铭
  赵孺人墓志铭 黄孺人墓志铭
  汤孺人墓志铭 张母黄孺人墓志铭
 第六十卷 墓志铭十一
卷首 第 39a 页
  赠太仆少卿徐君墓志铭
  张昭子墓志铭 邹孟阳墓志铭
  姚君墓志铭 金文学墓志铭
  朱府君墓志铭
 第六十一卷 墓志铭十二
  顾端文公淑人朱氏墓志铭
  沈节妇墓志铭 唐君平墓志铭
  赵叙州墓志铭 蒋断事墓志铭
  毛君墓志铭
 第六十二卷 神道碑铭一
卷首 第 39b 页
  赵文毅公神道碑
  左都御史曹公神道碑
  高忠宪公神道碑
  赠太仆寺卿周公神道碑
 第六十三卷 神道碑铭二
  傅文恪公神道碑
  礼部尚书萧公神道碑
  慈溪冯氏先茔节孝碑
  封兵部尚书李公神道碑
  左布政王公墓碑
卷首 第 40a 页
 第六十四卷 神道碑铭三
  兵部右侍郎梅公神道碑
 第六十五卷 神道碑铭四
  兵部尚书申公神道碑
  南京刑部尚书沈公神道碑
  右副都御史钱公神道碑
  徐氏先茔神道碑
 第六十六卷 墓表一
  临安王给事墓表 王季木墓表
  宋比玉墓表 琅邪王府君墓表
卷首 第 40b 页
  参政沈公墓表 副使张君墓表
  赵郎中墓表 顾勋卫墓表
  张益之墓表 姚处士墓表
  李德远墓表 吴君俞墓表
  张季公墓表
 第六十七卷 墓表二
  南海黄夫人墓表 泽州王氏阡表
  丁氏坟前石表辞 孙安人墓碑
  房母太宜人墓表 刘氏二节妇墓表
  瞿太公墓版文
卷首 第 41a 页
 第六十八卷 塔铭一
  憨山大师庐山五乳峰塔铭
  闻谷禅师塔铭 洞闻禅师塔铭
  鹤林法师塔铭
 第六十九卷 塔铭二
  雪浪大师塔铭 一雨法师塔铭
  汰如法师塔铭 竺璠禅师塔铭
 第七十卷 传一
  吕讲经传 程尚书传
  雷孝子传 吴孝子传
卷首 第 41b 页
  丁节妇传 孝女荆观传
  杨烈妇传 顾节妇传
 第七十一卷 传二
  朱鹭传 徐霞客传
  万尊师传 玉渊生小传
 第七十二卷 传三
  瞿元立传 顾仲恭传
 第七十三卷 传四
  梅长公传 张进谏传
  紫髯将军传
卷首 第 42a 页
 第七十四卷 谱牒一
  请诰命事略
  刻先君子古史谈菀目录后序
  先太淑人述 外庶王母圹铭
  亡儿寿耇圹志 亡妹合葬志
 第七十五卷 谱牒二
  春池府君行状 忠甫令甫圹志
  令甫钱君墓表 节妇徐氏墓志铭
  陈孺人墓志
 第七十六卷 谱牒三
卷首 第 42b 页
  御史钱府君墓表 郑令人墓志铭
  纯中秀才墓志铭 观伯墓志铭
  何峄县合葬志 陈府君合葬志
 第七十七卷 祭文
  祭于忠肃公文 祭赵端肃公文
  祭傅文恪公文 祭高阳公文
  再祭高阳公文 祭安邑曹公文
  祭南昌相公文 祭孙文介公文
  祭唐太尝文 祭翁太尝文
  祭王方伯文 祭于惠生文
卷首 第 43a 页
  祭徐元晦母文
 第七十八卷 哀词
  潘佥事哀词 石义士哀词
  姚孝子哀词 尹长思哀词
  翁太常哀词 瞿少潜哀词
  宋稽勋哀词
 第七十九卷 启 帐词 书
  贺福清公启 答方长治启
  贺任侍御帐词 上高阳师相书
  答唐训导论文书 与京口老僧书
卷首 第 43b 页
  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稼轩跋附见)
 第八十卷 书 帐词
  复阳羡相公书 报长安诸公书
  答凤督马公书 上应抚郑公书
  回金正希馆丈书
  永丰詹京兆七十帐词
 第八十一卷 疏
  五台山藏经塔疏 西方莲社疏
  化城寺大殿疏 一树庵佛殿疏
  径山大悲阁疏 天峰寺修造疏
卷首 第 44a 页
  华山寺募缘疏 虎丘修造募缘疏
  开元寺万佛阁疏 北禅寺兴造疏
  尝熟县募建聚奎塔疏
  书西溪长老册 追荐谢耳伯疏
  为卓去病募饭疏
 第八十二卷 赞偈
  佛母大准提王菩萨赞
  关壮缪画像赞 憨山大师真赞
  清源何氏图谱赞 王氏世德赞
  仰田高氏真赞 张元长真赞
卷首 第 44b 页
  张异度赞 刘西佩僧相赞
  御史汝瞻画像赞 瞿元立画像赞
  宋主事画像赞 五老石赞
  题滕公逊像 张李二生小像赞
  张中吴真赞 大悲观音像赞
  画阿弥陀佛偈 慈门书华严经偈
 第八十三卷 题跋一
  跋淳熙九经二则 读左传随笔五则
  书史记项羽高祖本纪后二则
  跋季氏春秋私考 跋禹贡解
卷首 第 45a 页
  跋王右丞集 读南丰集
  读苏长公文 题中州集钞
  题怀麓堂诗钞 书李文正东祀录
  题归太仆文集
 第八十四卷 题跋二
  记北盟会编钞本 记月泉吟社
  跋汪水云诗 跋王逢梧溪集
  跋朱长文琴史 题续吴都文粹
  跋赵忠毅集 跋傅文恪集
  书王损仲诗文 题王和仲手简
卷首 第 45b 页
  跋董侍郎文集 书贺府君墓碑
  跋同年会卷 书姚母旌门颂
  跋高存之村居诗 书行林画卷
  题张天如立嗣议 书寇徐记事
  题孟阳赠汪生序 题张子鹄行卷
  书啸道人自叙 书于广文崇祀录
 第八十五卷 题跋三
  跋宋版左传 跋前后汉书二则
  跋坡书陶渊明集 跋张司业诗集
  跋东坡志林 跋东坡诗注
卷首 第 46a 页
  跋渭南文集 书东都事略
  跋宋版文苑英华 跋草窗东谷二集
  跋颜鲁公诰 记清明上河图
  题楷书千文 题中书科书卷
  跋董玄宰赤牍 跋玄宰书杜诗
  题长蘅画 题刘媛画大士
  跋一笑散 题徐生小令
  题程孝直印谱 题诰命墨刻
  书黄中允刘招 题练中丞诗
  题张子建诗 题雁字诗二则
卷首 第 46b 页
  题张日永诗 题长蘅书刘宾客诗
 第八十六卷 题跋四
  书法宝三书后 跋傅文恪大事狂言
  跋雪浪书黄庭经 跋憨山大师大学解
  书壁峰禅师塔铭 跋血书华严经后
  跋清教录二则 石刻楞严缘起
  跋老米记鲁公事 记峨眉仙人诗
  题放生阁赋 书放生池册
  题佛海卷二则 题同学会言
  题独寐寤言 题顾与治诗
卷首 第 47a 页
  题胡白叔六言诗 书吴太雍文
 第八十七卷 奏疏 议
  己巳勘明谢恩疏 丁丑就系讼冤疏
  剖明科场始末疏 戊寅放归谢恩疏
  辛巳遵旨回话疏 输丁议
  编审议 优免议
  调用郑帅议
 第八十八卷 制科一
  万历庚戌廷试策一道
 第八十九卷 制科二
卷首 第 47b 页
  会试论一首 表一首
  策五道
 第九十卷 制科三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录序
  论一首 策三道
 第九十一卷 外制一
  外制集序
  皇后册文一首
  内阁十九道 詹事四道
  宫坊翰林十二道
卷首 第 48a 页
 第九十二卷 外制二
  都察院二十四道 大理寺十道
  太尝寺四道
 第九十三卷 外制三
  太仆寺三十五道 尚宝司十道
  赠官诰命五道(跋尾)
(冯有经赠礼部右侍郎/下葬文一道/附谕祭文一道)
(石茂华追赠资德大夫/洪文衡赠工部右侍郎)
(安希范赠光禄寺少卿/张振德赠光禄寺卿)
 第九十四卷 外制四
卷首 第 48b 页
  给事中二十五道 御史二十七道
 第九十五卷 外制五
  吏部八道 户部七道
  礼部九道 兵部二道
  刑部八道 工部一道
  大理寺四道 中书舍人一道
  恩荫官六道 两殿中书八道
 第九十六卷 外制六
  南吏部侍郎六道 南通政八道
  南光禄十一道 南御史十道
卷首 第 49a 页
 第九十七卷 外制七
  南吏部一道 南户部九道
  南礼部八道 南兵部五道
  南刑部五道 南工部二道
 第九十八卷 外制八
  布政司一十一道 按察司三十二道
 第九十九卷 外制九
  知府三道 同知通判七道
  推官三道 知州八道
 第一百卷 外制十
卷首 第 49b 页
  知县二十五道
 第一百一卷 太祖实录辨證一
(太祖降诞/上入濠城/皇觉寺祷神/滁阳次夫人)
(彭赵称王/徐达为镇抚/李善长掌书记/冯国用典亲兵)
(太平城下之战/汪同来降/禽张九六/胡深不叛石抹)
(太祖为吴国公)
 第一百二卷 太祖实录辨證二
(刘基至建康/陶安知黄州/康茂才遗书/曹良臣来附)
(李察罕遣使/中书省御座/明玉真破嘉定/鄱阳洪都死事)
(韩成战死/杨山之战/御舟胶浅/追封胡大海)
卷首 第 50a 页
(陈友定不屈)
 第一百三卷 太祖实录辨證三
(陶安追封/僧使日本/杨晔伏诛/汪兴祖封侯铁劵)
(廖永忠沈小明王/吴桢子袭封/薛显复禄/黄彬不书卒)
(废汪广洋敕/云奇考误/胡陈谋反事迹)
 第一百四卷 太祖实录辨證四
(昭示奸党三录辨李善长狱词)
 第一百五卷 太祖实录辨證五
(朱亮祖杖死/郑遇春复爵/胡美伏诛/顾敬袭爵)
(曹国公恩典/梁国公胡显考误/封征南十二侯/尝升伏法)
卷首 第 50b 页
(吉安三侯伏诛/周德兴伏诛/胡海坐党/郑晓好引稗史)
(宋颍二公伏法)
 第一百六卷 读杜小笺上
  读杜诗寄卢小笺序
  游龙门奉先寺至洗兵马十七则
 第一百七卷 读杜小笺中
  晚出左掖至张舍人遗织成二十三则
 第一百八卷 读杜小笺下
  诸将至收京二十四则
 第一百九卷 读杜二笺上
卷首 第 51a 页
  读杜二笺序
  行次昭陵至戏为六绝句二十一则
第一百十卷 读杜二笺下
  收京至聂耒阳书致酒肉十则
  注杜诗略例
牧斋初学集目录下
卷首 第 51b 页
卷首 第 52a 页
  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
吾师牧斋先生以命世异才蚤登上第入承明
著作之庭高文典册炤耀四裔小言长语残膏
剩馥犹足以衣被海内沾丐作者年及强仕道
明德立阅天人之变通性命之理钻研经史沈
浸载籍古今学术之降升文章之流别皆一一
究其源委击其蒙蔀一旦摒挡箱箧胥二十馀
年之诗文举而付之一炬自时厥俊凡有撰述
师友千古与世抹摋不复以哗耳目膏唇舌为
能事久之声光郁郁学者望走歙集若百川之
卷首 第 52b 页
赴海相率购求其全集以为师资先生每引欧
阳公讥和凝之言以拒之先生为文每削藁式
耜辄手钞而藏之先生不能禁也乃固请于先
生出其所缮写釐为一百卷锲梓以公之当世
先生力禁之不得复手削其什之四五命其名
曰初学集而俾式耜叙其后式耜尝闻先生之
言曰六经文之祖也班马祢也昌黎河东庐陵
南丰眉山继别之宗子也昌黎不师班马庐陵
不师昌黎眉山不师庐陵精神血脉亘千古而
行乎其间者皆其冢适也有宋淳熙以后以腐
卷首 第 53a 页
烂为理学其失也陋夲朝弘正以后以剽贼为
古学其失也倍扬扢今古别裁讹伪讨论先正
之绪言追考六经班马之谱谍其在玆乎其在
玆乎吾壮而失学今老矣虽稍识其涂径而力
已不逮也盖先生之自诵如此旋观先生之文
初变于历启之交规摹经营不失累黍其规矩
绳尺犹可寻也巳而学益博思益深气益厚自
唐宋以迄金元精醟营魄摄合于尺幅之上方
轨横骛而未知孰为后先修词持论崇尚体要
金科玉条凛不可易至于讽谕时政磨切当世
卷首 第 53b 页
或正而若反或戒而若颂微词谲谏层见侧出
拟讥变化虽作者亦或不知其所以然此亦古
人所未有也癸酉居太夫人丧读华严经益叹
服子瞻之文以为从华严法界中流出戊寅春
踰冬颂系卒业三史反复封禅平准诸篇恍然
悟华严楼阁于世谛文字中子繇之称子瞻曰
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博辨无碍浩然不见其涯
也先生其几矣乎先生之诗以杜韩为宗而出
入于香山樊川松陵以迨东坡放翁遗山诸家
才气横放无所不有忠君忧国感时叹世采苓
卷首 第 54a 页
之怀美人风雨之思君子饮食燕乐风怀谑浪
未尝不三致意焉太史公之论离骚也必原本
国风小雅其斯为先生之诗已矣呜呼先生之
文其亦可谓至于斯极者矣欿然不自有退而
以初学自命杨子谓壮夫不为曹公称老而好
学先生之所存岂犹夫文人才子饰鞶帨而矜
名誉沾沾自喜者可同日道哉式耜东发负笈
先生之门三十馀年晚而共刋章之祸效古人
请室受书所谓知我于桑落之下者也承先生
之命不辞固陋辄书其所闻于先生者如此学
卷首 第 54b 页
者读先生之集熟窥其著述之指要因是而进
于古人溯其源流启其关键庶几六经班马之
学昌明于末世而先生之苦心于斯文者其不
徒矣乎如其不然以是为謏闻动众猥与流俗
之文寻行数墨比长挈短则作者之志隐矣虽
庋置斯集束而弗观可也崇祯癸未九月朔日
门人瞿式耜再拜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