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370-05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康实录卷十八
             唐 许嵩 撰
 梁
  后妃传略
太祖献皇后张氏讳尚柔范阳方城人祖惠宋濮阳太
守母萧氏即文帝从姑宋元嘉中嫔于太祖生长沙宣
武王懿永阳昭王敷次生高祖初后尝于室中忽见庭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370-0554b.png
前菖蒲花开光采照灼非世所有后惊问左右左右不
见后曰尝闻见者富贵因取吞之是月生高祖将产夜
后见庭中衣冠陪列焉次生衡阳宣王畅义兴昭长公
主令嫕宋明帝太始七年殂于秣陵同夏里合葬晋陵
武晋县东山天监元年五月追尊号为献皇后父穆之
字思靖晋司空华六世孙官止交阯太守
高祖德皇后郗氏讳徽高平金乡人祖绍宋祭酒父烨
太子舍人初后之母宋文帝女寻阳公主方孕梦人告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370-0555a.png
云当生贵子及生后有赤光照室后幼聪明善𨽻书读
史传女工之事无不闲习高祖娉焉生永兴公主玉珧
永世公主玉瓘永乐公主玉环高祖在雍州后殂于襄
阳官舍年三十二高祖即位追为德皇后后性妒忌及
终化为龙入后宫井中通梦于帝或见形光彩照灼帝
体不安龙辄激水腾涌于是井上设衣服百味祠之故
帝竟不立后(案东京记皇城西南洛水北有分谷渠至/隋朝有龙天王祠俗传梁武帝郗后性妒)
(忌武帝初立未册命因忿怼乃投殿庭井中众赴井救/之已化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乃册为)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370-0555b.png
(龙天王使井上立祠朱粉涂饰加以杂宝每有所御必/厚祭之巡直洒扫自梁历陈享祀不绝陈灭乃迁其祠)
(于京城道德寺大业初又移于此地置祠祠内有星辰/日月阎罗司命五岳四渎大龙神象蒋州沙门法济尝)
(住祠中以事龙天王神济有二竖子一善吹笙一善方/响每日以朝暮作乐济为神所感著衣鼓舞而不自觉)
(今向北即/上阳宫也)
太宗简皇后王氏讳灵宾琅琊临沂人祖俭后幼而柔
明叔父见曰吾家女师也天监十一年拜晋安王妃
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连长沙公主妙䂮大通三年
拜太子妃太清三年二月薨于永福省年四十五其年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370-0555c.png
太宗即位追尊为后葬庄陵父褰字思叔高祖受禅迁
中书令高祖造爱敬寺褰庄在寺侧有田八十顷晋王
导赐田也从求不得遂估市评田价以还直终吴兴太

高祖丁贵妃讳令光本谯国人居襄阳妃生于樊城有
神光之异紫气满室故以光为名高祖临襄州丁氏因
人闻高祖纳焉时年十四贵妃生有赤志在左臂治之
不灭至是无何忽失所在尝于供养经案侧髣髴若见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370-0555d.png
有神人心异之高祖起义初生昭明太子贵妃与太子
留在雍州京邑平乃还京师天监元年为贵妃位在三
夫人上居显阳殿太子定位奏备典章言则称令贵妃
性不好华饰仁恕接下皆得欢心普通七年薨年四十
二太宗即位追尊穆太后父仲迁官至兖州刺史
高祖阮修容讳令嬴本姓石会稽馀姚人初齐始安王
遥光纳之败后始入东昏宫高祖平定京师纳为婇女
天监七年八月生元帝寻拜修容大同六年六月薨于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370-0556a.png
江州年六十七元帝追尊文宣皇后
孝元徐妃讳昭佩东江剡人祖孝嗣太尉文忠公父混
侍中初为湘东王妃生世子方矩益昌公主含贞徐妃
无容质帝三二年一入房妃怨之又以帝眇一目后每
帝至必为半面妆帝大怒出妃而谴死之
  太子诸王传略
昭明太子讳统字德施小字维摩高祖长子母丁贵嫔
以齐中兴元年生于襄阳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太子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370-0556b.png
生而聪惠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诸经了义二年
五月始出居东宫恒不乐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
留永福省八年于寿安殿自讲孝经十四年正月朔旦
高祖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
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
俱下能属文下笔不加点崇信三宝遍览众经于宫中
立惠义殿专为注习之所召名僧自立三谛法义及贵
妃薨水浆不入口哭不辍声高祖使顾协宣旨戒之体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370-0556c.png
素伟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自加元服高祖便使
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太子精于听断纤发必晓法多
全宥天下称仁接引才学讨论坟籍于时东宫有书三
万馀卷文学之盛宋以来未有之也性好山水于玄圃
穿渠筑植更立池亭与朝士名贤游乐其中番禺侯盛
轨言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徐咏左思招隐诗曰何
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轨惭而止在东宫二十九年不
蓄声乐每雨雪使亲信周行闾巷贫困之家皆有赈赇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370-0556d.png
后忽疾恐帝忧常自勉力及困笃不许左右启闻四月
辛巳薨时年三十一高祖幸东宫临哭尽哀谥曰昭明
五月庚辰葬安宁陵(案梁书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廷/惊惋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岳)
(阳王即位追尊昭明皇帝陵在建康县北三十五里所/著文集二十卷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
(美者为英华集二十卷又/集文选三十卷行于世)
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年五月丁
酉生大通三年封宣城王太宗即位六月立为皇太子
大宝二年八月逆贼侯景废太宗并害太子时年二十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370-0557a.png
八太子性宽和神骨端嶷在于贼手每不屈意贼以太
子有器度惮之故见害元帝追谥为哀太子
悯怀太子方矩字德规元帝第四子也元帝承制拜为
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为皇太子魏师陷江陵太子
与元帝同被害敬帝追谥悯怀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孟轲有言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舜之徒也若乃布衣韦带之士在于陇亩之间终日为
之其利亦已博矣况乎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克念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370-0557b.png
无怠蒸蒸以孝大舜之德其何远之
  功臣
王茂字休远太原祁人父天生宋末为将军剋司徒袁
粲拜为梓桐巴西二郡太守茂年数岁大父深见之曰
此吾家千里驹也成门户者必此儿也及长身长八尺
美容质宋升明末起家奉朝请拜襄阳太守高祖起义
私于张弘策请立和帝高祖义师起每以茂为前驱建
康平拜领军将军进司空加骁骑开府仪同三司江州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370-0557c.png
刺史薨年六十谥忠烈子贞秀嗣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父欣之宋征虏将军徐州刺史
善骑射好读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大
丈夫当如此齐建武中为游击将军高祖起义景宗使
杜思仲劝高祖迎立南康王宝融于襄阳为高祖前锋
累破诸城次江宁鼓噪而进至皂荚桥筑垒及建康平
拜右将军天监元年进平西将军封竟陵侯大破魏军
于钟离封竟陵公拜侍中给鼓吹一部景宗为人自恃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370-0557d.png
性躁不能沉默出行尝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
重人所具瞻不宜如此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骑
快马如龙与少年辈数十骑驰骋拓弓作霹雳怒发箭
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鹿射之渴饮血饥食肉觉耳后
风生鼻头火出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
州作贵人动静不得路行欲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闭
置车中如三日新妇悒悒使人无气也七年迁安南将
军江州刺史赴任卒于道谥壮子皎嗣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370-0558a.png
柳庆远字文和河东解人伯父元景宋太尉庆远累仕
至齐初为魏兴太守左转襄阳令高祖临雍州以纲纪
辟为别驾从事庆远谓所亲曰方今天下将乱英雄必
起庇人定霸其吾君乎因尽心协赞及义兵起居帷幄
为谋主从军东下身先士卒建康平入为侍中高祖受
禅封云安侯征虏将军雍州刺史上饯之新亭高祖谓
曰卿当衣锦还乡朕亦无西顾之忧矣卒于官子津嗣
初从父兄卫将军世隆谓庆远曰吾梦太尉以褥席见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370-0558b.png
赐吾亚台司适又梦吾以褥席与汝汝必光我门族至
是庆远亦继世隆焉
萧颖达兰陵人齐光禄大夫赤斧第五子少好勇为西
中郎外兵参军高祖起义立和帝于江陵以颖达为冠
军随高祖东下高祖受禅为前将军册阳尹九年迁卫
将军卒年三十四诏给东园秘器
夏侯详字叔业谯国人年十六丧父庐于墓侧尝有三
足雀来集庐户间服阕太守殷琰召补主簿宋明帝太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370-0558c.png
始初琰以兵叛明帝使刘勔兵围之详为琰出说刘勔
勔退舍琰遂出降累迁至西中郎司马新兴太守高祖
起义西台建以详为中领军凡国大事多决于详高祖
围郢城未下详献策略曰量我众力度贼糇粮窥彼人
情观之形势若使贼众食少故宜计月讨之若食多力
宽宜悉众攻之若使粮力俱足非国守所屈便宜散金
宝纵反间使彼智者不用愚者日进此魏武所以定大
业也天监元年高祖徵为侍中封丰城县公寻进湘州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370-0558d.png
刺史尚书仆射金紫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四先是荆州
城局参军吉士瞻因浚万人仗库防火池得金革钩隐
起文曰锡汝金钩既公且侯士瞻妻详之兄女乃窃与
详详喜佩之及是革命详果封侯而士瞻不锡茅土
蔡道恭字怀俭南阳冠军人父彬宋益州刺史道恭累
战功为南康王中兵参军义兵起和帝即位迁右卫将
军天监初论功臣封汉寿侯司州刺史魏攻围之相持
百日内外相拒道恭疾笃以后事付兄子野其年五月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370-0559a.png
卒魏攻陷之后诏购其丧葬襄阳子澹嗣
杨公则字君翼冀州天水人父仲怀豫州刺史公则为
宋义熙太守氐贼攻陷白马城公则单马逃归为西中
郎参军萧颖胄协同义举以公则为辅国将军率众东
下初荆州诸军皆取其节度与高祖会平建康高祖立
进号平南将军封宁都县侯假节北讨至寿春疾笃卒
年六十一谥曰烈侯子㬓嗣
邓元起字仲居南郡当阳人少有胆气膂力过人性任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370-0559b.png
侠好施乡里多附之以军功迁武宁太守大破魏军于
义阳高祖起义率众与高祖会夏口累进破城邑至京
师筑垒于建阳门外及建康平封当阳侯进号左将军
益州刺史入蜀平成都送益州刺史刘季连归京师高
祖大悦进元起平西将军元起临军并称善政口不论
财色性能饮酒至一斛不乱及是蜀土大治翕然称之
二年以母老乞归徵为右卫军以西昌侯萧深藻代之
后深藻表其逗留以不忧军事下狱自缢死子铿嗣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370-0559c.png
张弘策字真简范阳方城人文献皇后之从弟弘策幼
以母忧三年不食盐菜兄弟友爱虽各有家室皆常同
卧起不归私室时称为姜肱兄弟常从高祖入其室觉
有烟云之气体辄肃然弘策由此特加敬异建武中弘
策因问家国吉凶高祖曰明年都邑乱死人如麻齐之
历数自兹已矣梁楚邓荆汉有英雄起焉弘策曰圣人
何在为己富贵为在草泽中高祖笑曰光武有言安知
非仆弘策起曰是天意也及高祖代曹武监雍州事弘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370-0559d.png
策心喜曰昔夜之言今将验矣高祖笑曰舅勿多言乃
从之雍五年齐明帝崩初诏高祖为雍州刺史乃表弘
策为录事参军襄阳令高祖密为储备谋猷唯弘策而
已义师起以弘策为辅国将军主领万人督后部事建
康平高祖使与吕僧珍入清宫掖封府库迁卫尉卿洮
阳县侯东昏馀党因运荻炬束仗得入南北掖门至夜
作乱烧神兽门总章观入卫尉府而害弘策年四十七
高祖恸哭赠车骑将军子缅嗣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370-0560a.png
庾域字司大新野人为梁州录事参军华阳太守魏攻
南郑州有空仓数十间域手自封题指目将士曰此中
粟皆满可支二年众心乃安虏退高祖起义兵书招域
为西台领行选从高祖东下而和帝加高祖黄钺天监
初为巴西梓潼二郡守封广收县子卒于郡
郑绍叔字仲明荥阳开封人少结高祖为心腹高祖起
兵为冠军将军从东下平江州留绍叔督粮运无阙天
监初入为卫尉卿封东兴县侯初义阳为魏所陷司州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370-0560b.png
移镇南郑以绍叔为司州刺史至郡创立城郭修兵器
开田亩百姓安之入为左卫将军司豫大中正疾笃诏
还家卒赠东园秘器子真嗣
吕僧珍字元瑜东平范人世居广陵起自寒贱幼人相
之曰此儿有奇声封侯之相及长身长七尺七寸容貌甚
伟事梁太祖为门下书佐及高祖临雍州命为中兵参
军委之心膂乃阴养死士归者甚众高祖按行起造多
伐竹木以茅覆之若山焉僧珍独悟之私具橹数千张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370-0560c.png
义兵起召僧珍及张弘策定议明旦发兵用为步兵校
尉出入卧内宣通意旨及进每为前锋平京邑高祖受
禅拜冠军将军封平固县侯入直中书省总知宿卫天
监四年高祖欲赏之使为本州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
刺史在任不私亲戚从父兄子光以贩葱为业而欲求
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
妄求叨越但当速返葱肆姊适王氏住在市西小屋临
路僧珍常导从卤簿到其处不以为耻在州百日徵为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370-0560d.png
领军十年病卒
柳惔字文通河东解人也父世隆齐司空惔仕齐为西
戎校尉梁秦二州刺史高祖起义举汉中应之高祖迁
右仆射湘州刺史曲江侯卒子照嗣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汉丞相贤之后世为三辅著
姓祖玄隐长安南山袁顗为雍州刺史引为主簿累迁
上庸太守高祖起义督率郡人伐竹为筏倍道来赴有
众二千马二百匹高祖见之喜曰他日见君面今日见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370-0561a.png
君心吾事就矣及至郢城顾睿曰弃骐骥而不乘焉遑
遑而更索即日拜江夏太守行郢州事及即位迁辅国
将军豫州刺史封梁都子天监五年魏中山王元英围
北徐州吕义之于钟离高祖召睿与曹景宗救之睿乘
素木舆执白角如意以麾军遂大破魏兵元英脱身走
军人投水死者十馀万所获军资牛马不可胜数以功
封平北将军宣武校尉雍州刺史睿初起义乡里客阴
俊光泣以止睿睿还为本州俊光于道左祇候睿笑谓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370-0561b.png
俊光曰若从公言今乞食于路矣饷牛十头徵入为散
骑常侍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
之除护军居家俸赐悉分亲戚卒于家子放嗣
范云字彦龙南都舞阴人善属文能尺牍下笔成文父
抗为郢府参军云起家为郢州西曹书佐齐竟陵王为
丹阳尹用为主簿与高祖同遇于竟陵西邸及高祖起
义定京邑东昏诛云在城内衔命出高祖留之参帷幄
拜黄门侍郎与沈约同心辅赞后迁侍中柴燎南郊还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370-0561c.png
云参乘高祖升辇谓云曰朕之所谓懔乎若朽索之驭
六马云曰亦愿陛下日慎一日高祖善之是日迁常侍
吏部尚书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以旧恩见拔初高祖
常与云同宿顾嵩舍嵩妻产有鬼在外曰此中有王有
相云起曰王当仰属相以见归因是尽心高祖高祖定
东昏纳其妃余氏颇废政事云与王茂切谏之曰昔汉
祖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不取子女不幸
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风望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370-0561d.png
声奈何袭昏乱之迹以女德为累王茂因起拜曰范云
之言是望明公以天下为念高祖嘿然云便疏请以余
氏赉王茂高祖意许之后迁左仆射任寄隆重书牍盈
案宾客满门云皆应对如流无所拥滞官曹文墨发摘
如神及卒高祖临之有集三十卷子孝才嗣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少孤而好学沉静少交游善
属文起家宋南徐州从事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在
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犯罪下狱辞连淹言受金系之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370-0562a.png
淹自狱中上书曰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庶女
告天振风袭于齐台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
何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信而见疑贞而为
戮是以壮夫义士伏死而不顾者也下官闻仁不可恃
善不可依始谓徒语今乃知之伏愿大王暂停左右少
加矜察下官本蓬户桑枢之人布衣韦带之士退不饰
诗书以惊俗进不买名声于天下日者谬得升降承明之
阙出入金华之殿何尝不局影凝严侧身扃禁者乎窃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370-0562b.png
慕大王之义复为门下之宾备鸣盗浅术之馀预三五
贱伎之末大王惠以恩光顾以颜色实佩荆卿黄金之
赐窃感豫让国士之分矣常欲结缨伏剑少谢万一剖
心摩踵以报所天不图小人固陋坐贻谤缺迹坠昭宪
身陷幽圄履影吊心酸鼻痛骨下官闻亏名为辱亏形
次之是以每一念来忽若有遗加以涉旬月迫季秋天
光沉阴左右无色身非木石与狱吏为伍此少卿所以
仰天搥心泣尽而继之以血者也下官虽乏乡曲之誉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370-0562c.png
然尝闻君子之行矣其上则隐于帘肆之间卧于岩石
之下次则结绶金马之庭高议云台之上次则虏南越
之君系单于之颈俱启丹册并图青史宁争分寸之末
竞锥刀之利哉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糜骨远则直生
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彼之二才犹或如
是况在下官焉能自免昔上将之耻绛侯幽狱名臣之
羞史迁下室至如下官当何言哉夫以鲁连之智辞禄
而不反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子陵闭关于东越仲蔚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370-0562d.png
杜门于西秦亦良可知也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
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何以见齐鲁奇节之
人燕赵悲歌之士乎方今圣历钦明天下乐业青云浮
洛荣光塞河西洎临洮狄道北距飞狐阳原莫不浸仁
沐义照景饮醴而下官抱痛圆门含愤狱户一物之微
有足悲者仰惟大王少垂明白则梧邱之魂不愧于沉
首鹄亭之鬼无恨于灰骨景素得书即日出之寻举南
徐州秀才对策高第少帝即位多失德景素专据上流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370-0563a.png
众咸劝因此举事淹每陈流言纳祸二叔所以同亡抵
局衔怨七国于焉俱毙景素不纳后高祖辅政闻其才
名召为驾部郎中时荆州刺史沈攸之作乱兵彊帝忧
闷谓淹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淹对曰昔项彊而
刘弱袁众而曹寡羽令诸侯卒受一剑之辱绍跨四州
竟为奔北之虏此谓在德不在鼎公何疑焉且公雄武
奇略一胜宽容仁恕二胜贤能毕力三胜民望所归四
胜奉天子而伐叛逆五胜彼且志锐而器小一败也有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370-0563b.png
威而无恩二败也士卒解体三败也缙绅不怀四败也
悬兵数千里而同恶相济五败也虽豺狼十万而终为
我获焉帝笑曰君谈过矣高帝相国建为记室参军而
掌诏册表记典国史少帝即位为御史中丞多所纠弹
内外肃然明帝辅政谓淹曰自宋世已来不复有严明
中丞今日可谓独步矣明帝即位迁秘书监及高祖义
军入淹微服来奔高祖迁吏部尚书天监元年为左将
军封临沮县伯谓弟子曰吾平生言止足之事亦已备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370-0563c.png
矣功名既立只欲归身草莽其年疾迁金紫光禄大夫
卒淹以文章名显晚年才思稍退时人谓之才尽所著
述百馀篇自撰为前后集并齐史十志并行于世淹尝
为宣城守罢归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称张景阳谓曰
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
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邱迟谓曰馀此数尺既
无用乞君淹自此文章踬矣又尝宿冶亭梦一人自称
郭璞曰吾有笔在卿处可相还淹探怀得五色笔以授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370-0563d.png
之尔后为文不复丽美矣
 后梁
  中宗宣皇帝
中宗宣皇帝讳察字理孙武帝之孙昭明太子统第三
子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特为武帝所赏封岳阳郡
王知石头戍事昭明薨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帝纲
内常愧之后以会稽人物繁富一郡之会遂以察为东
扬州刺史用慰其心察以昆季不得为嗣常怀不平又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370-0564a.png
以武帝衰老朝多秕政有败亡之渐遂蓄聚货财门通
宾客招募轻侠折节下士有勇敢者故多归焉中大同
元年除都督雍梁五州军事校尉察以襄阳形势之地
又武帝创基之所时平足以树根本战伐可以图霸功
遂尅已励节树恩于百姓务修刑政志在绥养于是境
内称治太清二年武帝以察兄河东王誉为湘州刺史
而张缵为雍州以代察缵恃其才望志气轻骄轻察少
年州府迎候有阙察衔之及至镇乃托疾不与缵相见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370-0564b.png
后闻侯景作乱颇凌蹙缵缵惧为所擒乃轻舟夜遁将
之雍部复虑察拒之元帝时镇江陵与誉各率所部领
入援京师至江口属侯景请和诏止援军誉自江口将
旋湘镇缵时在江陵贻梁元帝书曰河东今戴樯上水
欲袭江陵岳阳在雍共谋不逞元帝甚惧乃凿船沉米
斩缆而归令其子方等与王僧辨相继攻誉誉告急诣
察察大怒缵将述职至州察迁延不授替乃以西城居
之军民之政犹归于察察以构其兄弟事始于缵将密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370-0564c.png
图之其将杜岸招缵出奔缵乃服妇人衣乘青布舆与
亲信十人出杜岸驰报察察遣兵讨擒之乃率众兵二
万骑千匹伐江陵以赴之元帝大惧乃遣参军庾奂谓
察曰正德以乱天下崩离汝复效尤将欲谓何吾家先
宫遗爱故以汝兄弟见嘱今以侄伐叔道复安在察谓
奂曰家兄无罪屡见攻围同气之情岂可坐观成败叔
父若顾先宫岂应若是如能追兵湘水吾便旋旆襄阳
察攻江陵栅不尅其将杜岸惧察不振以其属降于江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370-0564d.png
陵察众大骇其夜遣归襄阳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
自固时西魏恭帝二年乃遣人称藩于西魏请为附庸
魏相周国公宇文泰会于丞相府东閤祭酒荣权使焉
元帝使柳仲礼率众围襄阳察惧乃遣其妻王氏世子
寮为质请救周公遣关麻杨忠等率兵援之杨忠擒柳
仲礼于漴头察乃获安周公使察表嗣位察以未有玺
命辞不敢周公令常侍郑穆及荣权持节册命察于襄
阳升坛受拜置百官承制恭帝三年三月察留蔡大宝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370-0565a.png
居守乃自襄阳朝西魏魏相周公宇文泰薨子觉嗣十
二月晦日魏恭帝禅位周王宇文觉称后周号元年都
长安称大周天王正月谓梁王来此欲相见乎遂召见
因说周王伐江陵周乃使太尉长孙俭万纽于谨征江
陵戕元帝乃立祭为梁王居江陵东城资以一州之地
其襄阳之地统归之于周察称皇帝即位于江陵改年

大定元年称后梁追尊父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统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370-0565b.png
妃蔡氏为昭明皇后又尊其所生龚氏为皇太后立妻
王氏为皇后岿为皇太子上疏于周明帝毓频年称臣
用其正朔爵命服色自依梁典周明帝乃使梁王立统
嗣居于东城号曰助防初平江陵察将尹德毅说察请
周太尉长孙俭将军万纽于谨等为欢宴彼无我虞因
伏武士执之于是分命德毅掩其营垒斩馘逋周俾无
遗类惟江陵百姓抚而安之王僧辨之徒折简可致然
后朝服济江入践皇极此万世一朝也晷刻之间大功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370-0565c.png
可立察不从之曰卿之此策非不善也然周待我甚厚
未可背约若如卿计则邓祁侯所谓人不食吾馀也既
而阖城长幼被虏入关反失襄阳之地察乃追悔深恨
不用尹德毅之言以至于此又见邑居毁坏干戈日用
耻其威略不振常怀忧愤乃著改耻赋以见意察在位
八年年四十四当后周武帝保定四年薨群臣葬于平
陵谥曰宣帝庙号中宗察少有大志不拘小节虽名猜
忌而知人善任抚下将士有恩能得其死力性不饮酒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370-0565d.png
安于俭素又恶见妇人虽相去之数尺遥闻其臭经御
妇人之衣不复更著又恶见人毛发所幸者必方便以
避之著文集十五卷内典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义疏
四十六卷并行于世疆土既狭居常怏怏每诵老马伏
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己未尝不盱衡扼腕叹
吒者久之遂以忧愤发背疽而薨
  世宗孝明皇帝
世宗孝明皇帝讳岿字仁远中宗第三子大定元年立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370-0566a.png
为太子八年宣帝崩太子即位号
天保元年春正月尊祖母龚氏为皇太后所生曹贵妃
为皇太妃至五年春正月陈湘州刺史华皎巴州刺史
戴僧朔来附乃请伐陈岿乃求周师势援大为陈将吴
明彻所破彻进逼江陵引江水灌城明帝出顿纪南王
操合周军共以击之明彻遂退明帝乃复入江陵六年
即陈光太二年陈文帝弟安城王顼废少帝伯宗为临
海王自立为宣帝七年八月陈又遣司空章昭达来寇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370-0566b.png
明帝与周将陆腾同破之以华皎为司空以僧朔为车
骑将军九年十年使华皎入周周以基平鄀等数州归
于梁是岁周诛宇文护周改元建德十一年十二年周
武废佛道二教著短穿衣十三十四十五年周高祖武
帝平北齐封齐天子高纬为温国公传国玺入周明帝
入周贺平邺周武帝厚加礼送十六年周武帝崩十七
年周宣帝赟禅位于太子衍衍立是为静帝十八年十
九年周静帝禅位于隋公杨坚坚封周帝为介国公二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370-0566c.png
十年是岁隋开皇二年隋朝营新都于陇首川是岁陈
宣帝顼崩太子叔宝立隋文帝遣使以礼聘明帝女为
晋王广妃又以明帝子尚隋兰陵公主遂通好焉后使
隋隋加礼相待特使谓梁主久滞荆楚未复旧都故乡
之念良轸怀抱朕当振旅长江相送旋旆耳二十一年
陈之至德元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五月帝崩在位二
十三年年四十四葬显陵谥曰孝明皇帝庙号世宗帝
性机辨有文学抚御能得其下欢心孝悌仁慈有仁君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370-0566d.png
之量四季祭享未尝不悲慕流涕尤俭约御下既有方
境内共言其治邦国无事所著文集及孝经周易义记
及小大乘幽微并行于世
莒公讳琮字温文性倜傥不羁博学有文义立为皇太
子天保二十三年五月帝崩即帝位改号广运元年二
年率其臣下二百馀人朝隋隋文帝留之使武乡公崔
弘度将兵攻江陵江陵不守帝叔父岩及弟瓛等举居
人奔于陈隋拜琮为柱国将军封莒国公自宣帝察即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370-0567a.png
位大定元年乙亥至琮广运二年丁未凡三十三年察
子嶛岩岌岑俱为王岿子瓛瑑璟珣玚瑀并皆为王自
后梁之兴蔡大宝为股肱王操为心腹魏益德尹正薛
晖许孝敬薛宣为爪牙甄元成刘盈岑善方傅淮褚圭
蔡大业典众务张绾以旧齿历显位沈重以论学蒙厚
礼自馀多所奖拔咸尽其器任及明帝纂业亲贤并用
为将相故保其疆土安于民人
  后梁功臣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370-0567b.png
蔡大宝字敬位济阳考城人父点梁尚书仪曹郎大宝
少孤而笃学不倦能属文察初出第徐勉之荐为侍读
兼管记室察莅襄阳迁咨议参军及元帝伐湘东王誉
使大宝于江陵元帝悦之使注所制玄览赋三日而毕
元帝大奇之及察为梁王拜吏部尚书军国之事咸委
决焉及宣帝即位拜太子少傅明帝嗣位册司空卒性
严整文学词赡内外诰令皆掌之人云宣帝有大宝犹
蜀先主之孔明著文集三十卷撰尚书义训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370-0567c.png
王操字子高其先太原晋阳人宣帝龚太后之外弟父
景休临川内史操性敦厚有筹略博涉经史初为帝外
曹参军及即位迁大将军郢州刺史明帝即位授尚书
仆射及陈将吴明彻为寇帝出顿南纪操巡抚将士莫
不用命江陵获全操之力也及卒明帝举哀流涕曰天
不使吾平荡江表邪何夺吾相之速也
宋如周南阳人有才学容止详雅为度支尚书如周面
狭长宣帝尝戏之曰卿何谓谤法华经如周踧踖自陈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370-0567d.png
不谤帝又言之如周不悟而出言告蔡大宝大宝知其
旨笑谓之曰君当不谤馀经止应不信法华法华云闻
经随喜面不狭长如周乃悟如周素宽雅有才子希颜
最知名
袁敞陈郡人祖粲宋司空父士俊安城内史敞少有器
量博涉经史以吏部尚书使于周初主者以敞班在陈
使之下敞固不从命曰昔陈之祖父乃梁朝诸侯之下
吏弃忠与义盗有江东今之朝宗万国以礼若使梁之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370-0568a.png
行人在陈使者之后恐彝伦失序非使臣之所望焉周
武帝乃谓敞与陈使人异日而进使还称旨迁侍中后
随琮入隋授谯州刺史
岑善方字思远南阳人汉征南将军舞阴侯彭之后祖
惠甫齐南彭城太守父昶梁散骑常侍善方少立志操
雅重名节为当世所许拜岳阳王记室参军及宣帝即
位累迁中书舍人与蔡大宝分典机务帝常推心焉拜
吏部尚书数使于周称旨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370-0568b.png
长宁公卒有子六人元之象之利之仕隋邯郸令文本
最知名
 
 
 
 
 
 建康实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