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370-053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康实录卷十七
             唐 许嵩 撰
 梁
  高祖武皇帝
高祖武皇帝姓萧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兰陵中都人
汉相国何之后而与齐朝同承淮阴令整整生皇高祖
辖位济阴太守辖生皇曾祖副子位州治中从事副子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370-0533d.png
生皇祖道赐位南台治书侍御道赐生皇考顺之字文
纬齐高帝族弟参预佐命封临湘县侯历官侍中卫尉
太子詹事领军将军丹阳尹赠镇北将军高祖以宋
孝武大明八年甲辰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初
皇妣张氏常梦抱日已而有孕乃生帝帝生有奇异之
光两胯胼骨状貌殊特顶上隆起日角龙颜重岳虎顾
舌文为八字项有浮光身映日无影为儿童能蹈空而
行有文在左手曰武及长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370-0534a.png
干流辈咸推许焉所居宅常若有云气人有过者体辄
肃然起家巴陵王参军迁卫军王俭府东阁祭酒王俭
一见深相器异请为户曹属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
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竟陵王子良开西邸
招文学之士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
倕等并游焉号为八友王融俊爽识览过人尤敬异高
祖每谓所亲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累迁隋王咨议行
经牛渚逢风入泊龙渎有一老人谓曰君龙行虎步贵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370-0534b.png
不可言天下将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以皇考艰去职
齐明帝辅政为宁朔将军镇寿春服阕拜黄门侍郎入
直殿省与萧谌等定策封建阳侯建武二年虏寇司州
以高祖为冠军讨之进战魏军弃围走还为太子中庶
子领羽林监顷之出镇石头四年败魏军于雍州进使
持节雍梁南北秦四州军事雍州刺史其月齐明帝崩
及东昏侯立而扬州刺史始安王遥光尚书令徐孝嗣
右仆射江祐将军萧坦之侍中江祀卫尉刘暄更直内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370-0534c.png
省使分日帖敕世所谓六贵高祖闻之谓从舅张宏策
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诗云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况此
六贵也又有御刀茹法珍梅虫儿丰勇之等八人号为
八要及舍人王暄之等四十馀人皆口擅王命权行国
宪今有六贵而何得理嫌隙若成方将诛灭当今避难
唯有此地但勤行仁义可坐作西伯然诸弟在都恐不
离患须与益州图之时高祖长兄懿罢益州还仍行颍
州事使宏策诣都陈计于懿云晋惠庸主诸王争权遂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370-0534d.png
内难九兴外寇三作今六贵争权人握邦宪制主画敕
各欲专威始安将为赵伦形迹已见蹇人上天信无此
理乎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幸图身计不可后人
智者见机无待终日懿闻色变心不之许是岁高祖到
襄阳潜造器械伐竹木于檀溪密为舟装之备所住斋
常有五色气回转状若蟠龙其上紫云腾起形如伞盖
望者莫不异焉永元二年冬懿被害信至高祖密召长
史王茂中兵吕僧珍别驾柳庆远功曹史吉士瞻等谋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370-0535a.png
之以十一月乙巳召僚佐集于厅事谓曰武王会孟津
皆曰纣可伐今昏虐暴主诛戮朝贤生民涂炭卿等同
心嫉恶共兴义举良在兹日是日建牙于军门收拾甲
士三万馀人马一千匹船三百艘高祖谓张宏策曰夫
用兵之道心战为上兵战次之乃使行人封空函以疑
刘山阳而定荆土引荆州军下沔南立新野郡以集新
附三年二月南康王宝融为相国以高祖为征东大将
军封公给鼓吹一部戊申高祖发襄阳留弟伟守城总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370-0535b.png
州府事录事郭俨知转漕移檄京师命长史王茂与景
陵太守曹景宗为前将军出汉口轻兵沿江逼郢城大
破刺史张冲军于石桥追斩于九里亭高祖筑汉口城
以守时张冲军复以长史程茂为主己巳南康王宝融
即帝位于江陵改永元三年为中兴元年遥废东昏为
涪陵王以高祖为左仆射假黄钺西台置百官司马七
月袭破上流征镇相继归款九月留长史郑绍叔守江
州前军次芜湖南豫州刺史申胄弃姑孰奔归东昏又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370-0535c.png
使屯破墩高祖悉大军据姑孰使曹景宗萧颖达领马
步进屯江宁东昏征虏将军李居士率马步逆战击破
之进与新亭城主江道林大战于路生擒之而次新林
使王茂进据越城曹景宗据皂荚桥邓元起据道士墩
陈伯之屯篱门李居士收散军犹据新亭垒请东昏烧
南岸邑屋以开战场自大航以西新亭以北荡然矣十
月石头军主朱僧勇率水军二千归义东昏又遣征虏
将军王珍国率胡虎牙等列阵于航南大路珍国决死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370-0535d.png
战大败投淮死者与航等追兵乘之以济诸军相望大
溃追至宣阳门东府石头白下等诸军并降壬午高祖
镇石头命众军围城十一月东昏悉烧门内驱逼营署
官府并入城有众二十万高祖筑长围逼之十二月丙
寅旦兼卫尉张稷北徐州刺史王珍国斩东昏首送高
祖遣使晓喻南徐兖及四方屯戍悉降乃分遣宗党镇
守而使吕僧珍勒兵封库及图藉嬖庶凶党王咺之已
下四十八人并诛之宣德皇后下令追废涪陵王为东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370-0536a.png
昏侯依汉海昏故事授高祖中书监扬徐军事大司马
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公食邑万户给
班剑四十人假黄钺依晋武陵王司马遵承制故事己
卯高祖入屯阅武堂下令曰皇家不造遘此昏凶祸延
动植虐被人鬼社稷之危几于累卵吾身籍皇宗曲荷
先顾受任边疆推毂万里投袂受戈克殄多难凡厥负
衅咸与惟新可大赦天下唯王咺之已下四十八人不在
原例又下令曰一切淫刑滥罚赋役并原放今明昏递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370-0536b.png
运大道公行思治之氓来苏兹日
二年正月齐和帝自江陵遣侍中席阐文兼黄门侍郎
乐法才慰劳京邑追赠高祖皇祖散骑常侍皇考侍中
戊申宣德皇后临轩入内殿大司马承制百僚致敬如
前诏进高祖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
葆鼓吹置左右长焉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寻进相国
封十郡为梁王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位在王公
之上加相国绿綟绶任总百司高祖固辞二月府寮劝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370-0536c.png
进是日焚东昏淫奢异服共六十二事于都街乙丑南
队主陈文兴于城内凿井得镂骐驎玉璧水精环各二
枚又凤皇见建康县桐下里宣德皇后称美符瑞归于
相国府丙寅诏梁国初建可依旧选诸要职悉依天朝
之制高祖上表曰臣闻以言取士士饰其言以行取人
人竭其行所谓才生于世穷达惟期而风流遂行驰骛
成俗媒糵誇衒利尽锥刀遂使官人之门肩摩毂击岂
直暴盖露冕不避寒暑兼乃戢屦杖策风雨必至良由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370-0536d.png
乡举里选不师古始请自今选曹精加隐括依旧立簿
使冠履无爽名实不违庶人识涯涘造请自息且闻中
间立格甲族以二十登仕后门以过立试吏岂所以弘
奖风流希向后进此实巨蠹尤宜刋革诏依表施行丙
戍诏进梁公爵为王以豫州之南谯庐江江州之寻阳
郢州之武昌西阳南徐州之南琅琊南东海晋陵扬州
之临海永嘉十郡益梁国并前为二十郡帝固辞有诏
断表相国左长史王莹等率百寮敬请正月辛卯延陵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370-0537a.png
县华阳逻主戴车牒称云十二月乙酉甘露降茅山弥漫
数里正月己酉逻将潘道益于山石穴中得毛龟一三
月辛酉逻将徐灵符又于山东见白獐丙寅平旦山上
云雾四合须臾有玄黄色状如龙形长十馀丈乍隐乍
见久乃西北升夭寿张县见骐驎一物己未夜郢城有
一物如兽色白而长攀树而泣若将别者因投城外黄
鹤矶水中庚申郢州降梁梁王曰何意骂义军朱晓曰
明公试思桀犬何尝不吠尧王以为知言丙午命王冕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370-0537b.png
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
五时副车置毛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簴宫县王妃王
子王女爵命进号依旧仪丙辰齐帝禅位于梁王王即
位于姑孰依唐虞晋宋故事四月辛酉宣德太后下令
曰宪章前代敬禅神器于梁明可临轩遣使恭授
玺绂壬戍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中书监兼尚书
令汝南县开国侯亮兼太尉散骑常侍中书令新吴
县开国侯志奉皇帝玺绂受终之礼王其陟元后君临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370-0537c.png
万方式传洪业以答上天之休命高祖抗表陈让于是齐
百官豫章王綝等八百一十九人及梁台侍中臣云等
一百一十七人并上表劝高祖谦让不受太史令蒋道
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事并明著群臣等固请乃从
之夏四月丙寅高祖即位南郊设坛柴燎告类于天礼
毕备法驾还建康宫太极前殿大赦天下改元中兴二
年为天监元年
天监元年壬午封齐帝为巴陵王全食一郡一依齐典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370-0537d.png
行齐正朔降宣德太后为齐文帝妃后王氏为巴陵王
妃诏降前代王公封爵悉皆除省唯宋汝南王不在除
例追尊皇考为文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张氏为献皇后
妃郗氏为德皇后谥兄懿为长沙王诏封文武各有差
以弟宏为临川王扬州刺史弟秀为安成王弟伟为建
安王弟恢为鄱阳王弟憺为始安王诏后宫乐府一切
放还戊辰巴陵王薨于姑孰谥为和送终一依宋顺帝
故事诏分遣内侍周省四方观政举沦滞求遗隐问百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370-0538a.png
年蠲狱讼天下有罪许人赎论复兰陵武晋县依前世
之科乃立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欲有横议投
谤木函五月江州刺史陈伯之举兵反使王茂为征南
将军江州刺史讨平之伯之奔魏丁未诏中书监等八
人参定律令林邑国于陁利国各遣使贡方物十一月
乙未立小庙甲子立皇子统为太子是岁旱米一斗五
千文人多饿死立长干寺(原案寺记寺在秣陵县东长/千里内有阿育王舍利塔梁)
(朝改为阿育王寺昔佛涅槃后周敬王朝阿育王造八/万四千舍利塔此其一焉又案梁书大同二年八月高)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370-0538b.png
(祖改阿育王塔塔下舍利及佛爪发发青绀色众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为蠡形此塔比吴朝因)
(孙綝乱曾毁废之塔亦同泯平吴后诸道人于旧所建/立焉晋末宋初更修饰之至简文咸安中使沙门程安)
(造小塔未成而亡弟子僧明继而修立至孝武太元九/年上金相轮及承露盘其后离石县人刘萨阿因死更)
(苏便出家名惠达行礼次至丹阳未知阿育王塔处乃/登城四望见长千里有异气因就礼拜果见先置塔所)
(方知必有舍利乃对众掘地一丈得三石碑各长六尺/中碑下有铁函函内有银函函内又有金函盛三舍利)
(及爪发各一枚发长数尺即选比丘简文所造四层十/六年又使沙门僧尚加三层即高祖所开者也高祖初)
(穿三四尺得龙甲九尺许方得石石下有石函函内有/铁壶以盛银坩坩内有金缕罂盛三舍利如粟粒大圆)
(正光洁又有琉璃碗碗得四舍利及爪发爪有一枚为/沉香色高祖至寺大会造二刹各以金罂及罂重盛舍)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370-0538c.png
(利爪发内七宝塔中又以石函盛宝塔分入刹下二塔/俱放光明敕镇东将军邵陵王纶制寺大功德碑文晋)
(咸和中丹阳尹高悝行至张侯桥见地中有五色光长/数尺不知何怪乃令人于光处剖视之得金像悝乃下)
(车载像至长干巷首牛不肯进悝令御人任牛所之牛/直牵车至寺悝因留像付僧每至中夜尝放光明又闻)
(空中有金石之响经一岁临安县渔人张系世于海口/忽见有铜花趺浮水上系世取以送县县以送台乃施)
(于像足宛然相当又晋简文咸安元年交州合浦县人/董宗之采珠投水底得光焰交州押送台以施像上又)
(合焉自咸安历隆安二十馀年光趺如其初高悝得像/后西域有胡僧五人来诣悝曰昔于天竺得阿育王所)
(造像来过邺下值寇乱埋像于河边寻失所在五人尝/一夜梦像语曰吾出江东为高悝所得悝乃送五僧至)
(寺诸僧见像歔欷流涕像便放光耀烛殿宇又瓦棺寺/僧惠邃欲模写像形寺主僧虑亏损金色谓邃曰若能)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370-0538d.png
(请像放光回身西向乃可相许也邃便恳拜请之其像/即转坐放光西向当便模之又铜花趺上先有外国书)
(莫有识者后有三阙除那趺摩识云是阿育王为第四/女所造也及梁朝敕 市侧数百家以广寺阙堂殿楼)
(阁颇极轮奂其图诸经变相并是张僧繇阙石塔之功/为其冠绝陈亡寺内殿宇悉皆焚烬今见有 三层)
(高一丈二尺阙福寺尺形状阙内非人工焉鸟雀不敢/栖息西京记光 大兴寺殿 有阙 像门)
(尔隋文梁陈数有奇异陈国亡忽面自西向虽止之还/ 帝载入阙 内中供养后移置此寺寺众以殿)
(大像小不可当阳置之于北面明日乃自转正阙动咸/惊异复置北面明还复转南面众乃忏谢不复更 又)
(靖安阙崇阙寺有石像一躯高五尺制作粗恶甚有灵/验传云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也其女貌丑尝自嘅恨)
(多作佛像及成皆类如此千数乃至诚祝祷忽感佛见/形更造诸像相好方具其父使鬼神遍散诸像于天下)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370-0539a.png
(此石像是/其一也)
天监二年四月癸卯尚书删定法度上梁律二十卷科
四十卷扶南龟兹中天竺国各遣使贡方物交州进鹦
鹉能歌不纳置法王寺北去县二十里(原案塔寺记武/帝造其地本号)
(新林前代苑也梁武义军至首祚王业故以法王为名武/大同九年于寺侧起王游苑尚书令沈约为寺碑文美)
(功/也)置永建寺北去县六十里李师建造置佛窟寺北去
县三十里僧明庆造其寺拓山岩殊称形胜遂因佛窟
而名置永修观东南去县五十里五月六日武皇帝造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370-0539b.png
至贞观六年废
三年天下多疾疫
四年正月癸卯诏自今九流常选年未满三十不通一
经不得解褐五月建康县定阴里生嘉禾一茎十二穗
六月立孔子庙十月大举北伐十二月天清朗西南有
电光闻雷声者三岁大穰榖一斛三十文置敬业寺礼
部侍郎卢法振
五年正月丁卯诏凡诸旧族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四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370-0539c.png
月丙申庐陵高昌之仁山获铜剑二始丰获八目龟一
置净居寺北去县六十二里颍州刺史刘威造
六年诏隐沦之士皆令自陈三月有象入京师四月置
左右骁卫左右游击将军七月甲子太白昼见丙寅置
桂州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师大水涛入加御道七尺
乙亥改阅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仪贤堂置光宅寺
西去县十里武帝舍宅造寺未成于小庄严寺造无量
寺像长一丈八尺及铸铜不足帝又给功德铜三千斤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370-0539d.png
台内送铜未至像处已见铜车到炉所于是就冶一灌
便足在后台司铜至方知向来送铜灵感所致及开模
像以成丈九而相好不差又有大钱二枚见衣条上竟
不消铄其年九月𣣔移像过寺未移前淮中估客每夜
辄闻大桥上数百人修道路往视不见人俄而像度光
彩辉焕观者莫不归心又东都记云秘书省内著作院
后有梁武帝及名臣沈约范云周兴嗣已下三公数十
人铜像初梁武帝登极乃立私宅为寺寺内有此像后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370-0540a.png
长庆中李千里为明堂采木使船载至东都置于省内
置明庆寺后閤舍人王昙明造去县十八里寺内有泉
水清澈陈梁已前尝取供御愈疾寺碑太子舍人陈昭
之文
七年夏四月乙卯太子纳妃赦大辟已下罪五月己亥
诏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等卿又增太府太舟充为
十二卿六月辛酉复建修二陵周回五里改陵监为陵
令七月壬辰置童子奉车郎置涅槃寺在县北二十里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370-0540b.png
沙门僧宠造峰顶又有翠微寺天晴日暖望见广陵城
在目前水陆之远盖二百里前润州毕构因行属城造
于山顶勒石为铭
八年正月诏能通一经始末无差许以叙录
九年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起后渚离门
连于三桥三月己丑舆驾幸国子学亲临讲席赐祭酒
已下帛有差四月丁巳选尚书五都令史革用士流是
岁置本业寺西去县五十里比丘净洁造在蒋山里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370-0540c.png
十年春正月亲祠南郊六月异莲一茎三花生乐游苑
九月丙申天西北隆隆有声赤气下至地冬十二月山
车见于临城县庚辰马仙琕大破魏军斩馘十万克复
煦山是岁初作宫城门三重及开二道置解脱寺在县
西南六百里武帝为德皇后造大清里内
十一年二月新昌济阳二郡野蚕成茧癸丑齐宣德太
妃王氏薨
十二年正月诏掩骼埋胔二月辛巳新作太极殿改为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370-0540d.png
十三间四月京邑大水六月癸巳新作太庙增基九尺
庚子太极殿成
十三年二月丁亥舆驾躬耕藉田孝悌力田增爵一级
老人星见七月乙亥立皇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
纪为武陵王八月作浮山堰时都下讹言有魋鬼取人
肝肺以祠天狗百姓大惧置劝善寺去县西北十八里
帝为贤志造
十四年正月乙巳皇太子冠大赦天下赐为父后者爵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370-0541a.png
一级王公以下有差停远近上庆礼
十五年诏以兵驺奴婢六十者皆为庶人
十六年春正月辛未祀南郊诏尤贫家勿收今年三月
调无田业者所在量宜赋给及优蠲产子之家恤理冤
狱并振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二月辛亥耕籍田甲寅赦
罪人三月丙子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公家织宫纹
锦饰并断仙人鸟迹之形以为亵衣裁剪有乖仁恕于
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郊庙牲牷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370-0541b.png
皆代以面其山川诸祀则否时以宗庙去牲则为不复
血食虽公卿异议朝野喧嚣竟不从冬十月宗庙荐羞
始用蔬果
十七年春二月癸巳雍州刺史安成王秀薨甲辰大赦
三月丙寅改建安郡王伟为南平王
十八年四月丁巳大赦天下七月甲申老人星见置惠
日寺(原案西南去县二里阮翻舍宅造之在建西尉定/阴里旧说云大同八年丹阳尹王龄造今在县东)
(二里考其二迹不同此惠日寺是宋之禅林寺王修仪/为尼净秀立精舍新蔡公主为佛殿泰始三年明帝助)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370-0541c.png
(修号曰禅林济惠文起房如此之状历历明矣隋末乱/离并从毁坏唐初杜伏威与辅公祏等共修殿内文六)
(金像并左右侍者始武德四年止六年正月十五毕功/寺西废禅林寺亦并入禅林之域其年公祏背叛七年)
(李孝恭来讨为军火所及贞观/七年始移加惠日之名于此矣)
十九年春正月改天监十九年为普通元年
普通元年大赦天下丙子日有蚀之扶南高丽遣使
贡献三月丹滑国贡献四月河南国贡献七月江淮
海三渎并溢九月乙亥夜有星晨见东方光烂如火
是岁魏明帝正光元年也置大爱敬寺西南去县十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370-0541d.png
八里武帝为太祖文皇帝造大通四年又造一丈六
尺旃檀像量之剩二尺成丈八形次衣文及手足更
重量又剩一尺五分至大通五年寺主僧洽重量又
剩七寸即是长二丈矣大同四年移入大殿敕主书
吴文宠更量又剩五寸凡五度量即长二丈七寸
岂非精诚所感耶置永明寺西北去县五十里(原/案)
(寺记南平襄王造大唐武德六/年废上元二年五月奉敕重造)置果愿尼寺西南
去县五十里东阳太守王均造须陀寺去县十七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370-0542a.png

二年春正月辛巳祠南郊诏置独孤园以恤孤幼戊子
大赦二月辛丑祠明堂四月乙卯改作南北郊丙辰诏
曰平秩东作义不在南因徙籍田于东郊外十五里五
月癸卯琬琰殿火延烧后宫三千馀间八月丁亥始平
郡石鼓村地自开成井方六尺六寸深二十二丈十二
月百济新罗遣使贡献以百济王馀隆为宁东大将军
三年五月诏公卿百寮各上封事连帅郡国举贤良方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370-0542b.png
正直言之士八月甲子婆利白题国遣使贡献十一月
造猛信尼寺西北去县五十里后閤主书高僧猛造在
铺山西北梁绍泰二年废上元二年敕令重造福静寺
西北去县六里尼修义造
四年十二月给事王子云议铸钱狼牙修国遣使贡献
五年六月乙酉龙斗于曲阿陂西行至建陵所过树木
皆折地开数十丈征北将军元澍率众侵魏置众造寺
西南去县五十里后閤舍人吴庆之造置善觉尼寺在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370-0542c.png
县东七里穆贵妃造其殿宇房廊刹置奇绝元帝绎为
寺碑
六年正月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城来降封始兴郡王
七年正月诏在位郡县各举所知凡是清廉咸须闻荐
十一月河南高丽林邑滑国并遣使贡献
八年正月甲戌大赦改元
大通元年辛未祀南郊诏流亡者复其宅业蠲役五年
尤贫者勿令出今年三调孝弟力田赐爵一级帝创同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370-0542d.png
泰寺寺在宫后别开一门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反
语以协同泰为名帝晨夕讲议多游此门寺在县东六
(原案舆地志在北掖门外路西寺南与台隔抵广莫/门内路西梁武普通中起是吴之后苑晋廷尉之地)
(迁于六门外以其地为寺兼开左右营置四周池堑浮/图九层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馀所宫各像日月之形)
(禅窟禅房山林之内东西般若台各三层筑山构陇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
(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起寺十馀年一旦震火焚/寺唯馀瑞仪柏殿其馀略尽即更构造而作十二层塔)
(未就而侯景作乱/帝为贼幽馁而崩)帝初幸寺舍身改普通八年为大通
元年五月丙寅成景隽剋临潼竹邑十月庚戌魏东豫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370-0543a.png
州刺史元庆和降十一月丁卯萧藻为都督镇涡口侵魏
是岁林邑师子高丽等国各遣使贡献置园居尼寺北
去县四十三里大通四年舍人袁頵造
二年二月筑寒山堰四月戊戌魏尔朱荣废君杀主胡
太后临朝时魏大乱魏王子北海临淮汝南等并割地
来奔又郢州北青州南荆州皆以地来降十月帝以魏
北海王元颢为魏主令东宫直閤将军陈庆之卫兵以
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以地降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370-0543b.png
三年十月改中大通元年大赦赐孝悌力田爵一级夏
四月癸巳陈庆之拔魏梁城进屠考城擒魏济阴王晖
业五月又进剋虎牢魏庄帝出居河北元颢入洛阳僣
号建元元年称建武皇帝六月都下疫甚帝于重云殿
为万姓设救苦斋以身为祷九月辛未幸同泰寺设四
部无碍大会上释服御法衣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
用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午升法座为大众讲
涅槃经癸卯群臣以钱亿万奉赎皇帝众僧默许乙酉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370-0543c.png
百辟诣寺东门奉表请还宫三请乃许帝三答书前后
并称顿首十月己酉又大会设四部道俗五万馀人会
毕帝御金辂还宫御太极殿大赦十一月盘盘蠕蠕国
并遣使朝贡置禅岩寺西北去县三十五里大通元年
严袪之造贞观六年废上元二年敕重造
二年四月癸丑幸同泰寺六月林邑扶南遣使贡献八
月幸德阳堂
三年四月己巳太子统薨谥曰昭明六月癸丑立昭明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370-0543d.png
太子子欢誉并为郡王是月丹丹国使贡献七月乙亥
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忠孝
文武清勤并如之庚寅皇宗族有服属者并赐汤沭食
邑九月狼牙修国遣使贡献是岁吴兴生野稻饥者赖
焉十一月幸同泰寺讲般若经十二月魏渤海王高欢
举兵于信都别奉渤海太守元朗为天子改元号中兴
其年二月尔朱隆等已立献文孙广陵王元恭于洛阳
改元号普泰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370-0544a.png
四年二月封诸王嫡子为王庚子皇子邵陵王纶有罪
免为庶人是日高丽平尔朱氏废元恭以酖杀之谥曰
节闵年三十五又中兴帝元朗自以疏属逊位别邸高
欢立孝文孙平阳王修于洛阳改元永兴又改永熙七
月甲辰星殒如雨十月侍中领国子博士萧子显表置
制旨孝经助教一人生十人专通上所释孝经义十二
月高丽遣使朝贡是岁魏相高欢以女妻孝武帝元修
为后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370-0544b.png
五年正月辛卯祠南郊忽闻异香三随风至及行事奏
乐迎拜拜毕有神光圆照满坛上五色食顷乃灭戊申
京师地震己酉长星见五月戊子京师大水御道通航
海南波斯盘盘遣使朝贡置法苑寺北去县五十里(案/寺)
(记大通五年张文阙造一名广化寺/贞观六年废上元二年奉敕重造)
六年二月亲耕籍田大赐孝悌力田三月百济遣使贡
方物四月丁卯以信都将军元庆和率众北侵魏闰八
月魏孝武帝西入关都长安以宇文泰为丞相孝武又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370-0544c.png
与文泰不平至十一月遇酖崩泰立孝文孙南阳王宝
矩为文帝初魏武入关高欢立孝文曾孙清河王亶世
子善见都邺改元天平号东魏魏于是始分为两十二
月西南有雷声二
七年正月戊申大赦改元
大同元年高丽丹滑波斯等国朝贡壬戍上幸同泰寺
铸银像十月黄尘如雪十二月北梁州刺史兰钦攻汉
中魏梁州刺史元罗降是岁西魏文皇帝大统元年置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370-0544d.png
头陁寺东北去县二十二里(原案寺记舍人石与造其/寺在蒋山顶第一峰殿后)
(有泉井与江淮水通随潮水/增减非常灵异累世仍旧)万福尼寺北去县十八里
吴僧畅造本愿尼寺湘州刺史萧环造岩栖观去县东
六十里贞观六年并入洞玄观
二年正月诏求谠言及令文武官举士十一月己亥诏
大举兵北侵魏壬午幸同泰寺设无碍大斋雨尘如雪
揽之盈掬大兵班师都下地生白毛长二尺壬申魏遣
使来请和许之置慈恩寺东南去县二十五里邵陵王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370-0545a.png
纶造普光寺东南去县八十里安丰县令张延造化成
寺东北去县七十里江宁县令陶道宗造兴福寺东北
去县一百里袁平造善业尼寺东北去县五十里萧恪
造寒林寺西北去县三十五里常侍陈景造
三年四月辛丑夜朱雀门灾壬寅大雨灰黄色七月东
魏遣人来聘闰九月使散骑常侍张皋报聘东魏冬地
大震年饥置一乘寺西北去县六里邵陵王纶造在丹
阳县之左隔邸旧开东门门对寺梁末贼起遂延烧至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370-0545b.png
陈尚书令江总舍书堂于寺今之堂是也寺门遍画凹凸
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
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置玉
清观西北去县五十八里南康令鬷哲造
四年三月河北蠕蠕国朝贡东魏人来聘七月散骑常
侍刘孝仪聘东魏八月甲辰诏淮南十二州饥馑逋租
宿债勿收九月阅武于乐游苑十二月国子助教黄侃
表上礼记疏义五十卷置洞灵观在县南四十里陈宣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370-0545c.png
远所造
五年春正月赐庐陵王等官阶丁巳御史中丞参礼仪
事贺琛奏今南北郊籍田往还并宜御辇不复乘辂二
郊请用素辇皆以侍中陪乘停大将军及太仆诏付尚
书博议施行改素辇为大同辇八月扶南献生犀十一
月魏人来聘遣侍中柳豹聘之是时都下讹言云天子
取人肝以饲天狗大小相惊日晚闭门持刀杖数月乃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370-0545d.png
六年二月己亥耕籍田五月己卯河南王遣使献马及
方物求经论十四条并请制所定涅槃经般若经光明
经讲疏一百三卷七月东魏人来聘九月始兴太守献
嘉禾一茎十七穗
七年二月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宕昌蠕蠕各
遣使贡物百济王求涅槃经疏及医工画师毛诗博士
并许之
八年正月安城郡刘敬躬反江州刺史湘东王绎遣中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370-0546a.png
兵参军讨平擒送都下斩之十一月丙子诏所在役女
丁罢之是岁交州贼李贲攻刺史萧咨奔越州
九年正月丙申地震生毛置江潭苑去县二十里(原案/地志)
(武帝自新亭凿渠通新林浦又为池开大/道立殿宇亦名王游苑未成而侯景乱)
十年春李贲窃位交趾置百官号天德元年三月甲午
幸兰陵庚子谒建陵陵上有紫云覆久而乃散帝望陵
流涕所沾草木变色陵旁先有枯泉是时流水香洁辛
丑帝哭于修陵又于皇基寺设法会赐兰陵老少位各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370-0546b.png
一阶所经县邑放今年租赋因赋还旧乡诗己酉幸京
口登北固楼因改为北顾又幸回宾亭宴帝乡故老及
迎候者数千人各赐钱三千文五月辛州刺史卢子雄
兄弟被诛乃举兵反广州刺史萧映讨平之十一月大
雪三尺
十一年正月震华林园光严殿帝自贬拜谢上天累刻
乃止置履道寺西北去县二十五里(原案注宣集贞威/将军给事后閤舍)
(人章法/护造)置渴寒寺西北去县二十五里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370-0546c.png
十二年正月改年为中大同元年
中大同元年曲阿县建陵隧口石壁邪起舞有大蛇斗
隧中其一被伤奔走又青虫食陵树叶俱尽癸丑交州
刺史杨㬓剋交趾嘉宁城李贲走入屈獠洞交州平三
月庚戌幸同泰寺讲三惠经乃舍身为奴四月皇太子
已下群臣出钱亿万奉赎是夜同泰寺为天火所烧略
尽六月辛巳天有声如雷及风水相薄之音七月甲子
诏今已后有犯罪非大逆及杀父母已下并勿坐丙寅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370-0546d.png
诏通用足陌钱甲午渴盘陁国贡方物
二年正月改元
太清元年东魏高欢薨二月白虹贯日庚辰东魏司徒
濮阳王侯景率河南十三州地归降使行台丁和奉表
帝许之壬午以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大行台承制如
邓禹故事甲辰以司州刺史羊鸦仁桓和等率兵应接
侯景乙巳帝升光严殿讲三惠经又舍身群臣以亿万
奉赎僧众默许百辟诣凤庄门上表请帝帝三答皆称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370-0547a.png
顿首丁亥服衮冕还宫幸太极殿如初即位之礼是日
神马出太子献宝马颂六月以雍州刺史鄱阳王范为
征北将军总督缘边初附之州以大将军侯景为录尚
书十一月军至寒山为后魏慕容绍宗大败之萧明被
执置幽岩寺北去县四十里永康公主造(原案释法论/集牛头山佛)
(窟寺大毗昙师传云承圣二年法师入秣陵香山始创/舍名曰幽岩与佛窟相去十里毗昙所立不云永康矣)
立仪香尼寺西北去县五十里宫获造
二年正月朔两月相承如钩见西方诏大臣各举所知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370-0547b.png
己亥交州刺史杨㬓司马陈霸先破屈獠洞斩李贲传
首京师六月天裂于西北长十丈阔二丈光出若雷声
动如雷七月使常侍谢珽于东魏结和八月侯景败归
自寿阳举兵反十月攻下马头破历阳自采石临江诏
邵陵王纶讨景景自横江渡于采石辛亥至京师十一
月邵陵王入援京师乙酉战于玄武湖东而保爱敬寺
为贼所破十二月戊申天西北裂有光如火时柳仲礼
入援京师以仲礼为都督置灵隐寺西北去县五十里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370-0547c.png
炅待公所造
三年三月丁巳侯景破仲礼于青塘壬午火守心乙酉
太白昼见三月乙卯景攻陷宫城纵兵大掠己巳景自
矫诏为大丞相四月己酉高祖以所求不供以忧愤寝
疾五月丙辰帝幽馁而崩于净居殿年八十六辛巳迁
大行皇帝于太极殿冬十一月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高
祖乙卯葬于修陵高祖自舍身后或书经坐禅尽日不
食又于元光殿坐师子座讲金字经文于王明殿施素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370-0547d.png
床瓦器以用性纯孝年六岁献皇后崩水浆不入口三
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及文皇帝崩初为齐王咨议在
荆州闻问便投地绝浆及居宸极手不释卷常至于夜
灯烛不绝光著孝经义周易六十四卦二系文言序卦
等义毛诗问答尚书大义中庸讲论老子疏凡二百馀
卷并正先儒之迷开古圣之旨并撰吉凶军宾嘉五礼
凡一千馀卷又制涅槃大明三净等经义疏数百卷又
撰通史制谮序凡六百卷天性锐敏下笔成章又著文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370-0548a.png
集一百卷又撰金策三十卷明诸医药卜筮阴阳律候
占决并善𨽻书解骑射弓马莫不奇妙衣服俭素冬衣
木绵一冠二年一被三年年五十九即断房室六宫无
锦绣之饰不饮酒不听音乐开荡荡之王道革靡靡之
商俗鼓扇玄风兴重儒素然不能息末敦本斲雕为朴
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孔墨留连释老侯景立皇太
子纲为简文帝
  太宗简文皇帝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370-0548b.png
简文帝字世缵讳纲武帝太子太清三年五月武帝崩
侯景立帝改元
太宝元年
二年八月侯景废帝立豫章王栋使吕季略送诏令帝
写之帝书至先皇念神器之重思社稷之固越升非次
遂主震方呜咽不能自止贼众皆为掩泣十一月帝遇
害谥简文帝庙号太宗年四十九豫章王栋即位其年
十一月景又废帝自称汉(案豫章王栋即昭明太子子/欢之子欢之子长曰栋次曰)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370-0548c.png
(阙小曰樛景既废帝自立为汉王改太始元年/立一百日而阙 太始元年是大宝二年也)六月征
南将军陈霸先从南康下顿西昌时湘东王绎遣征东
将军王僧辩督众军下讨侯景师次湓城陈霸先率杜
僧明侯安都等甲兵三万将往会焉先遣长史沈衮奉
表江陵劝湘东王进位十一月王授霸先都督东阳新
安会稽临淮永嘉五郡军事平东将军扬州刺史
三年正月王僧辩等诸军发湓城与霸先会于白茅津
共登洲立坛刑牲饮血盟约同心并力进讨侯景词理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370-0548d.png
悲切泣下沽衣词曰贼臣侯景逆天无状构造奸恶违
背恩义掠我国家毒害生民移改宗庙我高祖聪明睿
圣光宅天下劬劳兆庶五十馀年侯景以穷见归抚之
如子故我高祖于景何薄百姓于景何辜而景肆长戟
以凌蹙朝廷骋锯牙而残害百类皇枝襁褓之上皆穷
刃极俎岂有人臣忍闻此痛臣僧辩霸先荷湘东王泣
血之寄摩足之恩抽肠沥胆誓诛奸逆雪天地之怨耻
报君父之仇雠同心叶和罔有违戾若有欺负明灵殛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370-0549a.png
之二月大军进姑孰先锋次蔡洲侯景登石城望官军
之盛不悦密谓左右曰彼军上有紫气不可当也乃使
卢晖恪守石头自于石城北筑数垒而据高岭以拒霸
先霸先于石城西北连营立栅至落星山左右俱进霸先
谓军吏曰善用兵者如常山蛇令其救首尾困而无暇
于是不日平定侯景矣陈霸先进屯京口(案梁书云王/僧辩破侯景)
(景之走也郭元建举广陵以归款请降景子鉴奔清江/说元建曰我曹梁氏雠岂能相活耶遂与建谋反降北)
(齐齐使将军辛术来援广陵霸先将欲往广陵/纳军至欧阳闻元建已投北齐遂还军京口)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370-0549b.png
  世祖元皇帝
元帝讳绎武帝子先封湘东王荆州刺史大宝二年即
位于江陵改号承圣元年以陈霸先为司空南徐州刺
史岳阳王萧察引西魏军寇江陵三年十月西魏将于
谨围江陵十一月城陷帝为魏人所杀年四十七
  敬皇帝
敬皇帝讳方智元帝第九子先封晋安王江州刺史霸
先僧辩以承圣三年十二月迎入建康即位改元绍泰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370-0549c.png
元年是月萧察立于江陵号太安元年称后梁五月北
齐送萧懿第五子贞阳侯渊归主梁嗣七月僧辩纳之
立为帝以敬帝为太子霸先闻之遣使四諌不从霸先
愤密谓所亲曰武皇盘石之宗远布四海至于尅雪雠
耻宁济艰难唯孝元而已功业茂盛前代未闻我与王
公俱受重寄声犹在耳语未绝音岂期一旦便有异同
嗣主武皇之孙元帝之子海内烛目天下宅心竟有何
辜生致废黜远求夷狄假立非次观其此情亦可知矣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370-0549d.png
乃密与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谋反水陆俱进袭王僧
辩使周文育率勇士夜至石头北踰垣而入霸先自引
军入南门左右告僧辩外有军僧辩惊起未及召军主
而周文育与僧辩子頠战于庭霸先攻南门而入僧辩
大败窘急登城南楼霸先因风纵火僧辩就擒缢而斩
之遂废贞阳侯而复方智为帝改绍泰元年进霸先都
督中外军事车骑大将军扬州牧司空如故班剑鼓吹
时义兴太守章载震州刺史杜龛等闻僧辩之诛遂举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370-0550a.png
兵反于吴兴霸先自往讨之秦州刺史徐嗣徽南豫州
刺史任约等闻霸先不在密招北齐举兵乘虚渡江掩
至阙下侯安都拒之乃据石头霸先闻之卷甲还都十
一月北齐遣兵千渡江据姑孰又遣安州刺史翟子崇
刘士荣等及淮州刺史柳达摩以兵一万于湖墅以米
三万石马千匹潜渡据石头霸先命侯安都水军夜袭
湖墅烧齐船舫令周铁虎率舟师断齐运输霸先自领
精骑出西明门以袭齐军十二月尽命众军分部对冶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370-0550b.png
城以船渡兵攻其水南二栅柳达摩拒淮据之霸先督
众军疾战纵火烧栅烟尘涨天齐人败走使侯安都水
军追破嗣徽嗣徽单舸走达摩等各率军入保石头霸
先于石头南北岸绝其汲路又堙塞城东门城中诸井
无水水一合质米一升米一升质绢一匹或炒米而食
之达摩谓其众曰我在此闻谣言云石头捣两裆捣青
复捣黄昔侯景著青色已倒于此今吾徒衣黄岂不是
谣言验乎庚辰达摩请和霸先伪许之与城外盟约任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0370-0550c.png
其将士南北辛酉霸先陈兵石头南门送齐人北归及
至皆杀之二年三月齐将萧轨东方老裴英洛州刺史
李希光并任约徐嗣徽众军十万出栅口向梁山顿军
芜湖五月丙申齐军至秣陵故城霸先遣周文育屯方
邱徐度屯马牧霸先自率宗室王侯朝臣等立坛于司
马门外仁虎阙下刑牲告天以齐人背约食言慷慨涕
泗交流士卒观者益加奋勇辛丑齐军于秣陵东跨淮
上桥引兵度自方邱进及倪塘游骑至城下震恐霸先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0370-0550d.png
潜以兵三千配沈泰度江袭齐军行台赵彦琛于瓜步
获其舟粟之辎重是日天子总羽林禁兵顿长干寺六
月甲辰齐兵度钟山龙尾据幕府山霸先又遣钱明水
军出江乘断齐人运粮齐人大饥杀马以食之壬子齐
军至玄武湖西北将屯北郊坛霸先引军自覆舟山东
移于郊南与齐人对阵其夜大雨雷电暴风拔木平地
水深一丈馀齐军日夜坐立泥中悬鬲而㸑足指皆烂
而城中及潮沟北水退路乾官军常得乾地时食尽霸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0370-0551a.png
先惧军人皆给麦饼兵士甚馁会阳倩自东阳送米二
千石鸭千头霸先乃炊饭煮鸭誓军士一战乃尅之及
旦身计裹粮肉数脔毕自率麾下于幕府山南吴明彻
沈泰等众军首尾齐举纵兵大战侯安都自白下断其
后齐师大溃相藉死者不可胜计生执徐嗣徽斩之以
徇追奔至江乘摄山擒萧轨东方老裴英李希光王僧
智等四十六人皆诛之其馀军士得窜至江者自卢龙
縳筏以济中流筏废溺死者不知几极流尸至京口翳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0370-0551b.png
水弥岸唯任约王僧愔获免丁巳霸先出南州烧贼船
乙未斩徐嗣彦傅野猪于建康市诛齐将等于城下改

太平元年秋九月天子进霸先位丞相录尚书事扬州
刺史义兴郡公
二年正月又加霸先班剑三十人置丞相别榻霸先房
从悉追赠之二月广州刺史萧勃反沿江而下南江州
刺史余孝顷以兵应之霸先令周文育讨平之八月甲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0370-0551c.png
午进霸先位太傅加黄钺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
名给前后羽葆置皂轮九月进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
备九锡之礼授玺绂远游冠位在诸侯王上陈国置官
属一依旧式十月进爵为王加冕旒建旌旗出警入跸
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舞八佾设
钟簴宫悬陈台并依齐末故事辛未敬帝禅位于陈王
乃命太尉王通长史王㻛奉皇帝玺绂受终之礼一依
唐虞故事敬帝方智逊位别宫霸先三让群臣固请以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0370-0551d.png
太平二年十月乙亥霸先设坛于南郊即皇帝位柴燎
告天礼毕舆驾还建康宫临太极殿大赦改永定元年
奉帝为江阴王行梁正朔服色一依前典
史臣曰唐郑国公魏徵曰梁太祖固天攸纵聪明稽古
道亚生知学为博物允文允武多才多艺爰自诸生有
不羁之度属昏凶肆虐天伦及祸纠合义旅将雪家冤
曰纣可伐不期而会龙跃樊汉电激湘郢剪离德如振
槁取独夫如拾遗其雄武大略固无得而称焉既县白
卷十七 第 38a 页 WYG0370-0552a.png
旗之首方应皇天之眷今乃布德施惠悦近来远大修
文教盛饰礼容声振寰区泽浸遐裔干戈载戢凡数十
年济济焉洋洋焉魏晋已来未若斯之盛也或终夜不
寝终日不食非全道以制物唯饰智以警愚卑心遗荣
虚厕仓头之位高谈脱屣终恋黄屋之尊夫人之大欲
在乎饮食男女至于轩冕殿宇非有切身之累高祖屏
除嗜欲眷恋轩冕通于所难而滞于所易可谓神有所
不迨智有所不及矣及夫精华稍竭凤德已衰惑于听
卷十七 第 38b 页 WYG0370-0552b.png
受权在邪佞储后百辟莫能尽言躁险之心暮年踰甚
利而后动愎谏违卜开门揖盗弃好即雠衅起萧墙祸
成戎羯身殒非命灾被亿兆衣冠毙于锋镝之下老幼
粉于戎马之足瞻彼黍离痛深周庙永言麦秀悲甚殷
墟自古以安为危既成而败颠覆之速书契所未闻也
伪汉侯景字万景父摽本朔方人移家于雁门少骁勇
有胆力魏末迁北镇戍兵稍立功效魏胡太后临朝朝
政紊乱天柱将军尔朱荣自晋阳入杀胡后景以私众
卷十七 第 39a 页 WYG0370-0552c.png
见荣甚奇之即委之典军事会荣南逼命景先驱以功
拜定州刺史始魏相高欢微时与景相友好及欢入洛
诛尔朱氏景复以众归之仍为欢委用景残虐驭军严
整然破掠所得财物皆颁赐将士故人人咸为之用命
所向多捷后为河南道大行台位司徒言于欢曰请兵
三万横行天下要须济江縳取萧衍老公作太平寺主
欢壮其言使拥众十万专制河南仗任若已之半体及
欢疾笃谓子澄曰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我死后必
卷十七 第 39b 页 WYG0370-0552d.png
不为汝用乃以书召之景惧祸乃以梁太清元年遣行
台郎中丁和上表请降梁武封为河南王又遣行台左
丞王伟诣阙请立元贞为魏主梁乃封贞咸阳王资以
乘舆副御高澄又遣慕容绍宗追破景入涡阳食尽士
卒散景乃收散卒得八百人奔寿阳尔后徵求稍阙表
疏跋扈鄱阳王范镇合肥司州刺史羊鸦仁素称景有
异志梁相朱异曰景数百叛虏何能为事抑而不奏景
知临贺王正德怨望朝廷乃密使要结以为内应八月
卷十七 第 40a 页 WYG0370-0553a.png
景发兵济自历阳高祖命邵陵王纶督众军巡江防遏
萧正德屯丹阳至是率兵与景会合景乘势遂至阙下
西丰公大春弃石头走景遣将于子悦据之景乃立正
德为帝于仪贤堂改年曰正平正德拜景天柱将军以
女妻之又攻陷东府城城内文武百官裸身而出使交
兵杀之死者三千馀人又起土山以临台城纶马步三
万以据钟山景于覆舟山列阵南安侯骏众退军乱败
绩十二月景引玄武湖水灌台城阙前御街并为洪波
卷十七 第 40b 页 WYG0370-0553b.png
烧劫府寺营卫市肆郭区内外居人略尽湘东王世子
方矩李迁哲羊鸦仁任尊等援军四方云合众号百万
景乞和宣城王大器仆射王(阙/)
 
 
 
 
 建康实录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