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370-02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建康实录卷二
             唐 许嵩 撰
 吴
  太祖下
黄武八年春正月公卿百司连上表劝王正尊号王犹
谦让再三夏四月黄龙凤皇见武昌夏口并言之甲午
公卿再请王曰群臣百辟咸以寡人上副天心寡人敢
卷二 第 1b 页 WYG0370-0246b.png
辞甲申立坛于南郊即帝位柴燎告天礼毕法驾旋武
昌宫升太极殿大赦改元黄龙元年建黄龙大牙常在
中军令诸将进退向之诏侍中胡综为赋其略曰乃律
天时制为神军取象太一五将三门疾则如电迟则如
云进止有度约而不烦四灵既布黄龙中央周列日月
实曰太常杰然特立六军所望云云 综字纬则汝南
固始人也少孤将毋避乱江东年十四为孙策门下客
好学攻文黄龙初蜀使修好帝令综作盟文文义婉美
卷二 第 2a 页 WYG0370-0247a.png
自黄龙后诏诰册命邻国答书皆综所为与是仪徐祥
同典机密(按同典机密句下载胡/综事未全疑有阙文)丁酉追尊父坚为武
烈皇帝庙号始祖陵曰高陵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策
为长沙桓王立子登为皇太子内外文武百司皆即位
行赏边军征防各赐勋五转鳏寡孤独量给谷帛百姓
并免今年租赋天下赐酺五日初汉末兴平中童谣曰
黄金车斑兰耳开阊门出天子阊门即吴西郭门也夫
差所造帝即吴人六月蜀使卫尉卿陈震来庆践位帝
卷二 第 2b 页 WYG0370-0247b.png
乃立坛与蜀使盟约灭魏中分天下以幽豫青徐兖郓
冀凉属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关为界有害于吴蜀伐
之有害于蜀吴伐之凡百之约皆如载书有渝此盟创
祸先乱时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
死不就武昌居秋九月帝迁都于建业(案江表传汉建/安中刘备尝宿)
(于秣陵观江山之秀劝帝居之初张纮谓帝曰秣陵楚/威王所置名金陵地势冈阜连石头古老云秦始皇东)
(巡会稽经此县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因掘断连冈故名秣陵今据所见存地冇其气象天之)
(所令今宜为都邑帝深善之后闻刘备语曰智者意同/故即帝位闻谣言而思张纮议乃下都之又案吴录刘)
卷二 第 3a 页 WYG0370-0247c.png
(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观秣陵山阜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以陆逊为上将
军诏辅太子登留守武昌冬十月至自武昌城建业太
初宫居之宫即长沙桓王故府也因以不改今在县东
北三里晋建康宫城西南今运渎东曲折内池即太初
宫西门外池吴宣明太子所创为西苑(案其地今在惠/日寺后僧相传)
(呼为果/师墩)初吴以建康宫地为苑其建业都城周二十里
一十九步十一月右长史张纮卒遗令戒子孙无为不
善 纮字子纲广陵人少游学京师还本郡举茂才公
卷二 第 3b 页 WYG0370-0247d.png
府辟皆不就汉末避乱江东桓王创业遂委质焉纮为
谋主每出入谏王持重不宜轻脱建安四年奉使许昌
宫时曹操为司空辟为掾兼侍御史纮心恋昔恩思还
返命未果桓王薨而帝统事操欲纮辅帝内附拜纮为
会稽东部尉帝不以纮北任介意至因为长史与张昭
二人为左右腹心一人从征一人居守及帝都秣陵辞
还东迎家道病卒年六十一留笺劝帝修德纳善帝省
书流涕久之子玄清介高行官至南郡太守
卷二 第 4a 页 WYG0370-0248a.png
二年春正月诏立国学置都讲祭酒二月使将军卫温
诸葛直下海求亶夷二洲得夷洲数千人而还(案二洲/皆在海)
(中长老传云秦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遂遇风皆止此洲不还世世相承)
(有数万家时有会稽东县人行海遇风至夷洲/其亶洲绝远不可得到故温只得夷洲人还也)
三年夏五月建业有野蚕为茧大如鸟卵由拳生野稻
诏改由拳为禾兴县冬十月始平言嘉禾生十二月丁
卯大赦改明年为嘉禾元年春丞相顾雍奏宜修郊庙
社稷以承天意诏答未许二月皇子建昌侯虑薨 虑
卷二 第 4b 页 WYG0370-0248b.png
字子智太祖次子性聪敏才兼文武黄龙初大臣等奏
宜进爵为王使出镇任以光大业帝许之假节开府镇
军大将军临事遵奉法度敬纳师友深见宠爱薨时年
二十帝为之降损夏六月皇太子登归自武昌留省侍
以太子少傅都卿侯是仪为侍中 仪字子羽北海营
陵人本姓氏少仕郡郡相孔融谓曰氏字民无上可改
为是乃从焉后避地随刘繇过江太祖统事徵用之专
典机要性謇谔帝以为赵之周舍累官至侍中迁少傅
卷二 第 5a 页 WYG0370-0248c.png
辅皇太子镇武昌随还复拜侍中转仆射为人谦让不
治产业又爱惠施宅在西明门外甚卑陋虽处尊官弊
衣单食帝闻之幸其宅求视蔬饭亲尝之对而太息有
所增益皆让而不受时或进达未尝言人之短卒时年
八十一冬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使校尉宿舒
阆中令孙综来奉表称藩请援并献方物帝进公卿议
辅吴将军张昭及丞相顾雍等率大臣切谏渊反覆难
信兼崄路遥远愿勿纳之帝不信遣太常张弥执金吾
卷二 第 5b 页 WYG0370-0248d.png
许晏将军周贺贺达校尉裴潜将兵一万浮海应接并
赍珍宝九锡备物封渊为燕王领幽青二州十七郡诸军事
二年三月汉献帝崩率公卿举哀三日公孙渊果
反为魏魏将田预要击破周贺裴潜等于成山而渊杀
张弥许晏贺达三人分其部伍秦旦杜德等走于玄菟
八月旦等自玄菟走句丽句丽王见旦德等甚敬之曰
此天子边人也乃发皂衣使二十五人送归兼表献方
物豹皮千枚鹖鸡皮十具帝喜句丽大怒公孙渊将自
卷二 第 6a 页 WYG0370-0249a.png
征辽东尚书薛综等率大臣切谏帝犹怒选曹尚书陆
瑁上疏曰古来荒服慌忽无常不可保也夫兵革者前
代所以诛暴乱灭四夷然皆奸雄己除天下无事从容
庙堂之上以议之至于中夏鼎沸九域盘互之时深根
固本爱力惜费务自将养以待邻敌之阙未有远征于
此时也舍近驰远疲于军力愿陛下少思之帝乃止冬
十月诏使中书郎陈恂谢宏往拜句丽王宫为单于并
赐衣服恂至句丽已受魏幽州牧讽旨不受诏赐遂郊
卷二 第 6b 页 WYG0370-0249b.png
止吴使令主簿笮资带固往与恂宏相见恂等怒乃縳
资固为质使让句丽句丽王谢罪献马百疋乃释资等
令奉诏赐物而将马还
三年夏六月帝率六军亲征合淝别使大将军陆逊诸
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张承孙韶等将兵往广陵淮阳魏
明帝自东出拒之帝还军九月朔旦陨霜伤谷诛不由
君上之应也时典校事吕壹专威福帝任之郡臣无敢
言是岁复曲阿为云阳丹徒为武进
卷二 第 7a 页 WYG0370-0249c.png
四年秋七月魏使以马二百疋求易珠玑翡翠帝曰此
朕不用之物乃与交易八月雨雹又陨霜雹者阴之胁
阳佞臣小人专任之应
五年春议铸大钱一当五百诏吏民输铜畀直设盗铸
之科三月武昌甘露降于礼宾殿夏旱自去冬不雨至
于五月秋七月辅吴将军娄侯张昭薨遗令幅巾素棺
敛以时服帝素服临吊祭以太牢谥文成侯 昭字子布
彭城人好学善谈论能𨽻书从白侯子安受春秋众书
卷二 第 7b 页 WYG0370-0249d.png
与赵昱玉朗俱发名友善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处士陈
琳善之举茂才不应徐州刺史陶谦以为轻已将拘之
赵昱救免乃避难江南及桓王创业为府长史一事己
上并委之升堂拜母如旧好焉桓王临薨以后事托昭
辅帝帝即位以昭为军师将军每以直谏整齐德行帝
尝于武昌宫临钓台饮酒大醉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
日酣饮唯醉堕台中为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坐车中
帝使人呼还谓曰作乐公何为怒昭对曰昔纣为糟丘
卷二 第 8a 页 WYG0370-0250a.png
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帝惭而止
黄龙初与孙邵滕耽郑礼等采周汉故事定朝仪帝即
尊号拜辅吴将军封娄侯食邑万户在宅无事尝著春
秋左氏传解及论语孝经注每有邻国使命昭辄折之
时帝遣张弥许晏应接公孙渊昭谏曰渊背魏惧讨远
来求援非本意也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返取
笑天下帝不纳昭切谏止之帝横刀于膝上大怒曰吴
之士大夫入则拜朕出则拜卿朕之敬卿亦为至矣而
卷二 第 8b 页 WYG0370-0250b.png
数于众中折朕失计何也昭熟视帝面良久进曰诚知
言不见用每竭愚衷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
遗诏顾命之耳因即涕泣横流帝投刀于地与昭对泣
然竟遣弥晏昭忿言不见用杜门称疾不朝帝数召起
昭称疾笃帝恨塞其门昭于内又自以土封之帝后悔
过亲至门呼昭昭犹称病帝烧其门以恐之昭更闭户
帝使人灭火自责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载而还宫昭
进谢帝跪止之坐定仰而言曰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
卷二 第 9a 页 WYG0370-0250c.png
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
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愚浅违逆盛旨自分幽沦
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事国志忠
毕命而已若乃变心易虑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帝
谢之昭为人容貌矜严有威风帝常曰孤与张公言不
敢妄发举邦惮之(案江表传初帝于群臣皆呼字/唯呼昭曰张公张纮曰东部)初建
安中吴太后临崩以江外多虞召昭与张纮受遗托孤
深委寄之而命帝以师父事昭故昭尽忠辅成王业薨
卷二 第 9b 页 WYG0370-0250d.png
时年八十一长子承少以才学知名为人壮毅忠谨甄
识人物拔蔡款谢景于寒微并为国士封侯其妻诸葛
恪妹也见恪叹曰败诸葛氏者元逊也性勤于进贤笃
于物类庶几之流无不造门焉(案丹阳记大长干寺道/西有张子布宅在淮水)
(南对瓦官寺门张侯桥所也桥近宅因以为名其长干/是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建康南五里有山陇)
(其閒平地民庶杂居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小长干在瓦官南巷西头出江也)冬十月
彗星见于东方
六年春正月诏曰郎吏者宿卫之臣古之命士閒者所
卷二 第 10a 页 WYG0370-0251a.png
用颇非其人自今选三署皆依四科不得虚词相饰夏
用左执法胡综左节度顾谭议定法长吏不许奔丧诏
曰遭丧不奔法非古也盖随时之宜以义断恩自今以
后长吏不得奔丧废职有犯者大辟行治冬十二月赤
乌群集前殿大赦改明年为赤乌元年
元年春正月侍御史谢宏奏更铸大钱一当千以广货帝许之
二月追拜夫人步氏为皇后 后讳练师临淮淮阴人也随
母徙庐江庐江为桓王所破皆东渡夫人以美丽得幸于
卷二 第 10b 页 WYG0370-0251b.png
帝生二女鲁斑鲁育性不嫉妒多推进故久见爱宠冠后庭
及帝即位数次欲立为后公卿意在太子母徐氏帝不
得已依违十馀年薨追思之至是年追拜之后合葬蒋
陵秋七月典校事吕壹坐奸事伏诛帝深惭乱法使中
书郎袁礼以诛壹事谕四方诸大臣兼手诏一一条件
而问时事损益并责不直言切谏八月麒麟见武昌
二年春正月魏明帝薨夏五月城沙羡
三年春诏曰盖君非民不立民非谷不生下州郡劝治
卷二 第 11a 页 WYG0370-0251c.png
农桑农桑时不得役事夏四月大赦诸郡县治城郭起
楼穿堑发渠以备非常冬十一月诏开仓赈给贫民十
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凿苑城而南自秦淮北仓城
名运渎(案建康宫城即吴苑城城内有仓名曰苑仓故/开此渎通转运于仓所时人亦呼为仓城晋咸)
(和中修苑城为宫唯仓不毁/故名太仓在西华门内道北)
四年春正月大雪平地三尺鸟兽死者大半三月右将
军孙韶卒 韶字公礼父河本姓俞氏吴人常随桓王
征伐立功赐姓孙初边鸿与妫览等杀丹阳太守孙翊
卷二 第 11b 页 WYG0370-0251d.png
河往苑陵诘鸿览戴员员等惧罪又杀河韶年十七收
河众归治京城楼橹以备禦帝闻之将还吴引军夜至
城下试攻之韶皆乘城传檄备警欢声动地帝使人谕
止明日召见深器之拜为校尉统河部曲食曲阿丹徒
二县自置长吏帝即尊号迁镇北将军在边十数年善
待士卒得其死力常以警疆场远兵候为务故鲜有败
军之事帝在武昌诏屯京知青徐汝沛等军事及帝下
都建业朝见问其土人物韶答屯戍远近人马众寡将
卷二 第 12a 页 WYG0370-0252a.png
帅姓名尽识之身长八尺仪貌都雅帝喜曰吾不见汝
久不图进益乃尔加州牧卒夏四月使卫将军全琮征
魏掠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閤收其人民中郎将秦傀
等与魏将王陵大战芍陂中斩获千馀人车骑将军朱
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湘中地时零陵太守殷礼上
书于帝曰今天弃曹氏国内虎争幼童涖事取乱侮亡
宜于今日愿陛下亲自禦戎举荆扬之众尽彊弱之数
彊者执戟羸者转运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诸葛瑾朱
卷二 第 12b 页 WYG0370-0252b.png
然大众指事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方入淮泗
凌轹青徐襄阳寿春困于受敌长安以西务对蜀军许
洛之师势必分散掎角瓦解民必内应将相对向或失
宜便一军败绩三军离心便当秣马脂车践踏城邑乘
胜逐北以定华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
用易于屡退民疲威竭非出兵之策也帝善之不能用
 礼字德嗣云阳人幼而聪颖过人顾劭拔于微贱之
中累迁郎中与辅义中郎将张温使蜀蜀诸葛亮见而
卷二 第 13a 页 WYG0370-0252c.png
叹曰江东菰芦中生此奇才使还守郡卒于官五月皇
太子登薨帝闻惊惋哀不自胜诏曰国丧明嫡百姓何
福下有司谥为宣明太子 太子字子高帝长子性谦让
好学既居储位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张
承为都尉是为四友谢景范慎刁玄羊道等为宾客每
侍讲东宫号为多士登接师友同布衣之礼常与共帐
同舆及镇武昌游猎出入不践良田顿息又择空阔之
地而不烦民曾乘马出有弹丸过其侧左右求之见一
卷二 第 13b 页 WYG0370-0252d.png
人操弹佩丸咸以为贼对不伏从者欲捶之登使求过
丸比之非类乃释之所养母徐氏废在吴而日夕思恋
及立为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帝
曰卿母何在对曰在吴中帝默然每有赐衣皆沐浴以
服之立二十一年年三十三临终上表进贤劝善宽刑
省赋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愿早建置以副民望
诸葛恪张休顾谭谢景皆通敏有识断入宜腹心出可
爪牙范慎华融矫矫壮节有国士之风羊道有专对之
卷二 第 14a 页 WYG0370-0253a.png
才刁玄裴钦蒋修虞翻志节外明凡此诸臣或宜廊庙
或堪将帅明习法令守信固义有不可夺之志此皆陛
下日月所照选置臣宫备知愫素敢以陈闻帝览之摧
感初葬句容后三年移葬钟山西蒋陵置园邑奉守次
子英嗣封吴侯闰六月大将军豫州牧诸葛瑾薨 瑾
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也性宽缓容貌思度于时伏其弘
雅少游学博闻有孝德汉末避难渡江弘咨荐于帝帝
善之为人善谭论谏谕未尝切谔人主粗陈指归有未
卷二 第 14b 页 WYG0370-0253b.png
合则言他事物类相求帝亦解悟瑾兄弟三人各事一
方每使往来兄弟相见言于公庭曾无私语帝即尊位
进拜大将军豫州牧封阳都侯临终遗令素棺殓以时
服长子恪自得侯次子融袭封振威将军统部曲镇方
外融多伎艺好宾客在军休吏假卒或不远千里而造
焉常访问宾客其言能者随其书史樗蒲弓弹犬马分
部别类与之任性融乃继进甘果酒肉自巡床周流看
省终日不倦吏士亲附彊无外事(案江表传孙峻害诸/葛恪密使无难督施)
卷二 第 15a 页 WYG0370-0253c.png
(宽等上取融融不之知忽闻兵至犹豫不决及宽等围/城遂饮毒死三子见杀先是公安有灵鼍鸣时谣曰白)
(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及此融果刮金印龟服之而死也)秋八月陆逊
城邾冬十一月诏凿东渠名青溪通城北堑潮海(潮沟/亦帝)
(所开以引江潮其旧迹在天宝寺后长寿寺前东发青/溪西行经都古承明广莫大夏等三门外西极都城墙)
(对今归善寺西南角南出经闾阖西明寺二门接运渎/在西州之东南流入秦淮其北又开一渎在归善寺东)
(经栖玄等门北至后湖以引湖水至今俗为运渎其实/古城西南行者是运渎自归善寺门前东出至青溪者)
(名曰潮沟其沟东头今已埋塞才有处所西头则见通/运渎北转至后湖其清溪北源亦通后湖出钟山西今)
(建元寺东南角度溪冇桥名募士桥吴大帝募勇士处/其桥西南角过沟有埭名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
卷二 第 15b 页 WYG0370-0253d.png
(雉至此鸡始鸣因名焉其沟是吴郗俭所开在苑陵后/晋修苑城为建康宫即城北堑也东自平昌门西出经)
(阊阖门注运渎今东头见在建元寺门西头出今夏公/亭前蓦路西至孝义桥入运渎运渎旧有六桥孝义本)
(名甓子桥次南有杨烈桥宋王僧达观斗鸡鸭处次南/出有西州桥今县城东南角路东出何后寺门次南有)
(高晔桥建康西尉在此桥西今延兴寺北路东度此桥/次南运渎临淮冇一新桥对禅灵渚渡今之过淮水桥)
(名新桥本名万岁桥其青溪上亦冇七桥最北乐游苑/东门桥次南有尹桥今潮沟大巷东出度此桥次南有)
(鸡鸣桥即舆地志所谓今新安寺南东度开圣寺路度/此桥次南有募士桥次南有菰首桥一名走马桥桥东)
(燕鹊湖湖连齐文惠太子博望苑隋末辅公祏筑其地/为城唐朝陆彦恭为江宁令开金华坊坊于郭东东逼)
(清溪乃废菰首桥路而于兴业寺门前东度溪立桥名/金华桥次南有清溪中桥今湘宫寺门前巷东出度溪)
卷二 第 16a 页 WYG0370-0254a.png
(东有桃花园是齐太祖旧宅即位后修为园亦名芳林/园王延长曲水诗序云载怀平圃乃眷芳林即此园也)
(次南青溪大桥今县东出向句容大路经北桥东即陈五/兵尚书孙玚宅西即陈尚书令江总宅与玚对夹清溪)
(俱在路北陶季直京都记云典午时京师鼎族多在清溪/左及潮沟北俗说郗僧施泛舟清溪每一曲作诗一首)
(谢益寿闻之曰清溪/中曲复何穷尽也)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皇太子大赦改禾兴县为嘉兴
县二月群臣奏请立皇后及皇子为诸侯王辞曰今天
下未定民物劳瘁有功未录饥寒未恤猥割土壤以封
子弟崇爵位以宠妃妾朕不取焉三月海盐言黄龙见
卷二 第 16b 页 WYG0370-0254b.png
夏四月旱诏禁献御减太官膳秋七月有司又奉立皇
后诸侯王八月立子霸为鲁王九月遣将军陆凯讨定
珠崖儋耳郡
六年春驺虞见新都冬十一月丞相顾雍薨时年七十
六是月太子太傅都乡侯阚泽薨 泽字德润会稽
山阴人家世农夫幼好学居贫常与人佣书以供纸笔
所写既了诵之亦过究竟典籍兼通历数察孝廉累迁
吏部尚书时蜀使张奉来聘帝命公卿宴奉于座别泽
卷二 第 17a 页 WYG0370-0254c.png
姓名嘲谑泽不能对时太子少傅薛综因行酒至奉代
泽对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入
其腹奉曰不当复列吴耶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
吴君临万国天子之都众座欢笑奉无以对泽性谦恭
小吏对问皆与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言容貌似不足
者然所闻少穷尝以贾谊过秦论进帝欲方便讽谕以
明治乱十二月扶南国献乐人是岁诸葛恪大破六安
杀魏将谢景收其民而还魏司马懿率军入舒恪迁于
卷二 第 17b 页 WYG0370-0254d.png
柴桑
七年春二月以大将军陆逊为丞相秋嘉禾生宛陵八
月诏曰督将亡杀其妻子是使妻去夫子弃父也甚伤
义教自今勿杀之车骑将军朱然骠骑将军步骘等各
上疏言自蜀还者言蜀欲背盟与魏交通多作舟船缮
治城郭又前蒋琬守汉中闻司马懿南向不出兵乘虚
以犄角之反委汉中还成都事已彰露的无所托宜为
之备帝良久曰不然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以负之
卷二 第 18a 页 WYG0370-0255a.png
何以致此又司马懿前来入舒旬日便退蜀在万里何
知缓急而便出军昔魏入汉川此间始戒严亦未举制
会魏还而止蜀宁可复以此为疑也且又治国舟舡城
郭何得不护今此间治军岂欲禦蜀人言皆不可信朕
为诸君破家保之果如帝言而蜀竟无谋
八年春二月丞相江陵侯陆逊薨 逊字伯言吴人也
本名议世为江东大族妻桓王女也逊年二十始仕幕
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尉领县事海昌今之
卷二 第 18b 页 WYG0370-0255b.png
盐官也时旱逊开仓赈穷百姓怀之及帝统事而逊策
定山贼帝用为帐下都督时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
法扰乱人民逊入乃荐式为佳吏帝曰式表卿卿何称
善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臣臣更毁之是乱圣听帝
以为长者后吕蒙卧疾因上表言意思深长才堪负重
观其规虑终可大任帝纳之累迁护军镇西将军代
为右部督征关忠义克公安定南郡封华亭侯持节
扬州牧多所辟举及帝定荆州上表劝帝荐拔英异以
卷二 第 19a 页 WYG0370-0255c.png
进南土人深纳其言黄武初大破刘备于马鞍山寻败
曹休于夹休发背死逊还军振旅凯歌入武昌帝授逊
辅国将军郢州牧改封江陵侯敕左右以御盖覆之出
入殿门凡所赐与皆御物上珍群臣莫比嘉禾中都护
诸军与诸葛瑾等征襄阳定安陆石阳及为丞相诏领
扬州牧都督如故时帝宠鲁王霸欲废太子和逊上书
谏曰太子正统宜有磐石之固以副至尊不宜动摇生
恶人心表三四上帝怒以重臣未即加法使人责之逊
卷二 第 19b 页 WYG0370-0255d.png
不胜愤恚而薨性忠梗出言无私立朝肃如也帝尝以
诸子委逊教诲故建昌侯虑曾于堂前作斗鸭栏逊见
责之即令毁除学士南阳谢景与刘廙之谈讲以先刑
后礼逊引大义诃之曰礼长于刑久矣何以细辩而诡
先圣之教若此之论不须讲也左右失色为人素俭知
足时年六十三死之日家无馀财夏五月电霆犯宫门
柱又击南津大桥楹茶陵县洪水溢出漂损二百馀家
秋七月帝游后苑观公卿射征西将军马茂符节朱真
卷二 第 20a 页 WYG0370-0256a.png
牙门将朱志无难都督虞钦等谋逆欲劫公卿袭帝事
觉夷三族八月大赦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
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舡舰号破岗渎上
下一十四埭通会市作邸阁仍于方山南截淮立埭号
曰方山埭今在县东南七十里(案其渎在句容东南二/十五里上七埭入延陵)
(界下七埭入江宁界初东郡舡不得行京行江也晋宋/齐因之梁太子嗣改为破墩渎遂废之而开上容渎在)
(句容县东南五里项上分流一源东南三十里十六埭/入延陵界一源西南流二十五里五埭注句容界上容)
(渎西流入江宁秦淮后至陈高祖即位又堹/上容而更修破岗至隋平陈乃诏并废此渎)
卷二 第 20b 页 WYG0370-0256b.png
九年夏四月甘露降武昌宫秋九月以骠骑大将军步
骘为丞相车骑大将军朱然为左大司马卫将军全琮
为右大司马镇南将军吕岱为上将军诸葛恪为大将
军时用大钱物贵百姓不便诏除大钱卑物价使收其
钱镕为器
十年春适南宫(案舆地志南宫太子宫也宋置欣乐营/其地今在县城二里半吴时太子宫在)
(南故号/南宫)改为太初宫诏移武昌材瓦有司奏武昌宫作
已二十八年恐不堪用请别更置帝曰大禹以卑宫为
卷二 第 21a 页 WYG0370-0256c.png
美今军事未已所在多赋妨损农业且建康宫乃朕从
京来作府舍耳材柱率细年月久远尝恐朽坏今武昌
材木自在且用缮之冬十月大赦死罪是岁康僧会入
境置经行所朝夕礼念有司以闻帝曰昔汉明帝感梦
金人使往西方求之得摩滕竺法兰来中国立经行教
今无乃是其遗类乎因引见僧会其言佛教灭度已久
唯有舍利可以求请遂于大内立坛结静三七日得之
帝崇佛道以江东初有佛法遂于坛所立建初寺帝初
卷二 第 21b 页 WYG0370-0256d.png
好道术有事仙者葛玄尝与游处或止石头四望山所
或游于列洲时忽遇风玄船倾溺帝悲怨久之俄见玄
曳履从江上行来衣不濡而有酒色玄性好酒尝饮醉
卧门前陂水中竟日醒乃止帝重之为方山立洞玄观
后玄白日升天今方山犹有玄煮药铛及药臼(案地舆/志赤乌)
(二年为玄于方山立观又吴录云有术人姚光自言火/仙帝焚之火灭光坐灰中手持一卷帝看之不识初在)
(武昌日徵方士会稽介象者帝为立第给御帐号为介/君帝每从学匿形法前后所言皆验帝曾问象鲙鱼何)
(者为上象曰鲻帝曰海中鱼不可卒得且言近者象曰/易得因塪地灌水其中钓之得鲻以为鲙仍请使往蜀)
卷二 第 22a 页 WYG0370-0257a.png
(市姜为齑初作鲙而去欲了而还使/者于蜀见张温张温因附家书而归)
十一年春正月朱然城江陵三月太初宫成周回五百
丈正殿曰神龙南面开五门正中曰公事门东曰升贤
门左掖门西曰明阳门右掖门正东曰苍龙门正西曰
白虎门正北曰玄武门起临海等殿夏四月雨雹此有
德遭险诛伐过深之虑也云阳言黄龙见五月鄱阳言
白虎仁帝曰符瑞之应表德也何以臻于兹书云虽休
勿休公卿百司勉修所职以匡不逮宜各励精思朕过
卷二 第 22b 页 WYG0370-0257b.png
失秋丞相冀州牧番禺侯步骘薨 骘字子山临淮人
性宽雅深沈能降志辱身研博道艺靡不贯览汉末渡
江单身穷困与广陵人卫旌种瓜自给昼则耕斸以勤
四体夜则端坐读诵经书(吴录会稽焦矫尝为征羌令/郡之豪也骘旌等共修刺奉)
(瓜以谒矫矫遇之甚薄旌耻之骘辞色自若及食矫自/飨大案饭骘等小盘菜茹而已旌不能食骘饱食讫辞)
(出旌怒曰宁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复何耻为旌字子旗位止尚书)帝初
统事召骘为主簿与诸葛瑾严畯等并著英声于吴中
累迁位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徵为骠骑将军领
卷二 第 23a 页 WYG0370-0257c.png
冀州牧时皇太子登在武昌与骘书问远近士君子先
后之宜具条答于时建业人物在荆州界者诸葛瑾陆
逊朱然程秉潘浚裴玄夏侯承卫旌李肃周条石干等
一十一人甄别行状因上疏奖劝臣闻人君不亲小事
百官有司各任其职是以舜命九贤而天下治齐桓用
管仲则国治汉祖揽三杰以兴帝业西楚失雄俊以丧
成功汲黯当朝淮南谋寝郅都守塞丐奴窜遁且贤人
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崇替之所由也方今王
卷二 第 23b 页 WYG0370-0257d.png
化未被于汉北河洛有僣逆之丑诚览英拔俊任贤之
时愿明太子重以经意则天下幸甚寻代陆逊为丞相
封侯督西陵事在府舍诲育门人手不释卷被服居处
有如儒生喜怒不形于色宽弘得众内外肃然帝深重
之前后所荐达屈滞救患难书数十上并条疏时事帝
并采用
十二年春三月左大司马朱然卒 然字义封本姓施
氏丹阳人安国将军朱治姊子也治初未有子启桓王
卷二 第 24a 页 WYG0370-0258a.png
养为嗣时年十三桓王许焉命召以羊酒贺之尝与同
学结好及帝统事年十九初为馀姚长建安二十四年
从讨关忠义立功迁昭武将军假节代吕蒙镇江陵与
陆逊破刘备断后道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将夏侯
尚曹真等围江陵内外县绝真等凿地道立楼橹起土
山日夕临城上弓弩雨射城中将士皆失色然神色自
若意气方厉率吏卒伺閒出攻破贼两屯攻围凡一百
八十日而撤还威振敌国改封当阳侯授左大司马右
卷二 第 24b 页 WYG0370-0258b.png
军师寝疾二年帝日夜不安医药相望于道卒时年六
十八帝素服举哀子续嗣夏四月两乌衔鹊坠于东观
丙寅诏骠骑将军朱据领丞相燎鹊以祭此羽虫之孽
又视不明听不聪之罚也东观典校之府实天意焉六
月戊戌宝鼎出临平湖秋八月癸丑白鸠见于章安冬
右大司马全琮卒 琮字子璜吴郡钱塘人父柔举孝
廉累迁尚书郎桂阳太守尝使琮将米数千石往吴中
有所市易属吴中饥荒琮皆散用空舡还柔大怒琮顿
卷二 第 25a 页 WYG0370-0258c.png
首曰愚以所市非急当今士大夫有倒悬之患故便赈
赡不及启报柔深奇之自是北州人士避地多南依琮
居者百数琮倾家给济之遂名显远近建安二十四年
刘备东出琮上疏请讨关忠义帝与吕蒙阴议征之乃
擒关侯会公安置酒以琮为偏将军封当阳亭侯寻与
吕范破魏军洞口迁绥南将军改封钱塘侯帝以吴地
险于富春东安郡使琮为太守琮到官明赏罚招诱降
附得万馀人徵还尚鲁班公主进卫将军领徐州牧左
卷二 第 25b 页 WYG0370-0258d.png
护军自为将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养威持
重御军任计不营小利初帝欲使太子登出征大臣不
敢言琮上疏谏之为人恭顺善于承颜纳规言词未尝
忤旨每进谏事辄纳受宗族赏赐家累千金然尚谦虚
接士貌无骄色临终上书谏帝不征珠崖夷州殊方异
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兵多疾病必无所获万一之利
卒时年五十二帝流涕
十三年夏五月日至夜荧惑入南斗秋七月犯魁第二星而东
卷二 第 26a 页 WYG0370-0259a.png
八月丹阳句容及故鄣宁国诸山崩洪水溢说曰山阳君也水
阴百姓也戒君道崩坏百姓将失其所亡胤嗣之应也时宫
掖不穆鲁王霸权倾太子大将军陆逊太子太傅吾粲等极
谏帝不纳 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生数岁孤城妪见之
谓其母曰此儿卿相骨也少孤贱为县小吏县令孙河
奇之及河为将军表粲为曲阿丞治有声丞相孙劭知
之举为主簿累拜会稽太守徵入为太傅粲性忠亮抗
直见鲁王太盛上表切谏嫡庶不分非有国之宜鲁王
卷二 第 26b 页 WYG0370-0259b.png
怒因谮于帝帝怒收粲下狱死呜呼以正丧身悲夫冬
十月全公主鲁班与太子母王夫人有隙数谗太子帝
乃幽闭和于省内骠骑将军丞相朱据进曰臣闻太子
国之本根立性仁孝天下归心今卒责之将有一朝之
患帝终不受谏固执废之据拥太子拒谏万死不退大
臣泥首再拜而尚书屈晃复进谏曰太子仁明显闻四
海今三分鼎峙不宜摇动太子以生众心愿陛下少垂
圣恩老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因叩头流血词气不挠
卷二 第 27a 页 WYG0370-0259c.png
帝登白爵观见其言切恶之敕晃等曰无事何忽忽遂
斥还乡里无难督陈延与五营督陈蒙等见帝废太子
乃进谏云昔晋献公杀申生奚齐晋国扰乱三代不止
帝大怒蒙等乃右出朱据为宜都丞中书令孙弘素恶
据耿直潜以伪诏赐死竟废太子和为庶人迁于故鄣
赐鲁霸死大臣坐诛者十馀人 朱据字子范吴郡人
少有姿貌膂力绝人善论难才兼文武累至建义校尉
黄龙初帝将都建业召入尚主拜驸马都尉迁左将军
卷二 第 27b 页 WYG0370-0259d.png
封云阳侯领丞相年五十七见杀十一月立子亮为皇
太子是月遣军十万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十二月有
神人授书告改年立后帝大赦改明年为太元元年
太元元年临海罗阳有神自称王表周旋人间言语饮食与
人无异而不见其形有一婢名纺绩常随侍帝闻之使中
书郎季崇赍辅国将军罗阳王印绶往迎之神至建业
敕于苍龙门外立第宅所经山川之神辄使与神相闻
言吉凶水旱往往有验帝之纳邪拒谏近之矣五月立
卷二 第 28a 页 WYG0370-0260a.png
皇后潘氏八月朔大风江海溢平地水一丈右将军吕
据取太舡以备宫内帝闻之喜是月风拔高树三千馀
株石碑磋动吴城两门瓦飞落华覈以为役繁赋重区
务不容之效也因条奏之帝曾不省冬十一月幸曲阿
祭高陵大赦还风疾驿徵大将军恪为太傅诏省徭役
二年春正月帝卧疾悟和无罪欲徵还孙弘等固谏事
不再乃止封为南阳王居长沙子奋为齐王居武昌子
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二月大赦天下改元神凤元年皇
卷二 第 28b 页 WYG0370-0260b.png
后潘氏暴崩于内宫 后讳淑会稽句章人后自织室
召入得幸常说梦有似龙头授己者已以蔽膝受之遂
生少帝性阴妒善容媚自始及卒谮害无己既病宫人
侍疾不堪劳苦伺其昏卧共缢杀之言中恶寻而事泄
坐诛者六七人三月帝疾使有司传诏问神人王表请
福表云国之将兴听之于人国之将亡听之于神夏四
月乙未帝崩于内殿遗诏太子太傅诸葛恪与太常滕
胤卫将军孙信等辅太子亮秋七月葬蒋陵今县东北
卷二 第 29a 页 WYG0370-0260c.png
十五里钟山之阳
案帝四十即吴王位七年四十七即帝位二十四年年
七十一崩群臣上谥为大皇帝庙曰太祖 帝屈身忍
辱任才尚计有句践之奇英故克跨江表成鼎峙之业
然多嫌忌果于杀戮末年滋甚信用谗说竟废嫡嗣初
桓王定江东远修贡于汉汉使刘琬加锡命琬至江东
见桓王诸兄弟顾诸人曰孙氏诸子皆俊杰然寿并不
长唯中子孝廉权当有大贵之相骨体非人臣也寿又
卷二 第 29b 页 WYG0370-0260d.png
最长君试记之后果成帝业何见知之明也
 
 
 
 
 
 
 建康实录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