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368-05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郑氏诗谱
诗谱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
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
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有夏承之篇章泯弃
靡有孑遗迩及商王不风不雅何者论功颂德所以将
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368-0550d.png
彰显为戒者著明周自后稷播种百榖黎民阻饥兹时
乃粒自傅于此明也陶唐之末中叶公刘亦世修其业
以明民共财至于太王王季克堪顾天文武之德光熙
前绪以集大命于厥身遂为天下父母使民有政有居
其时诗风有周南召南雅有鹿鸣文王之属及成王周
公太平制礼作乐而有颂声兴焉盛之至也本之由此
风雅而来故皆录之谓之诗之正经后王稍更陵迟懿
王始受谮亨齐哀公夷身失礼之后邶不尊贤自是而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368-0551a.png
下厉也幽也政教尤衰周室大坏十月之交民劳板荡
勃尔俱作众国纷然刺怨相寻五霸之末上无天子下
无方伯善者谁赏恶者谁罚纪纲绝矣故孔子录懿王
夷王时诗讫于陈灵公淫乱之事谓之变风变雅以为
勤民恤功昭事上帝则受颂声弘福如彼若违而弗用
则被劫杀大祸如此吉凶之所由忧娱之萌渐昭昭在
斯足作后王之鉴于是止矣夷厉已上岁数不明太史
年表自共和始历宣幽平王而得春秋次第以立斯谱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368-0551b.png
欲知源流清浊之所处则循其上下而省之欲知风化
芳臭气泽之所及则旁行而观之此诗之大纲也举一
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于力则鲜于思则寡其
诸君子亦有乐于是与 (周南召/南谱)周召者禹贡雍州岐
山之阳地名今属右扶风美阳县地形险阻而原田肥
美周之先公曰太王者避狄难自豳始迁焉而脩德建
王业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为西伯至纣又命文
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于时三分天下有其二
卷一百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368-0551c.png
以服事殷故雍梁荆豫徐扬之人咸被其德而从之文
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
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已所职之国武王伐纣定天
下巡守述职陈诵诸国之诗以观民风俗六州者得二
公之德化尤纯故独录之属之大师分而国之其得圣
人之化者谓之周南得贤人之化者谓之召南言二公
之德教自岐而行于南国也乃弃其馀谓此为风之正
经初古公亶父聿来胥宇爰及姜女其后大任思媚周
卷一百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368-0551d.png
姜大姒嗣徽音历世有贤妃之助以致其治文王刑于
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故二国之诗以后妃夫
人之德为首终以麟趾驺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兴助
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获嘉瑞风之始所以风化天
下而正夫妇焉故周公作乐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
或谓之房中之乐者后妃夫人侍御于其君子女史歌
之以节义序故耳射礼天子以驺虞诸侯以狸首大夫
以采蘋士以采蘩为节今无狸首周衰诸侯并僭而去
卷一百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368-0552a.png
之孔子录诗不得也为礼乐之记者从后存之遂不得
其次序周公封鲁谥曰文公召公封燕谥曰康公元子
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在王官春秋时周公召公是
也问者曰周南召南之诗为风之正经则然矣自此之
后南国诸侯政之兴衰何以无变风答曰陈诸国之诗
者将以知其缺失省方设教为黜陟时徐及吴楚僭号
称王不承天子之风今弃其诗夷狄之也其馀江黄六
蓼之属既驱陷于彼俗又亦小国犹邾滕纪莒之等夷
卷一百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368-0552b.png
其诗蔑而不得列于此 (邶鄘/卫谱)邶鄘卫者商纣畿内方
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大行之东北踰衡漳东
及兖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纣以其京师封纣子武庚
为殷后庶殷顽民被纣化日久未可以建诸侯乃三分
其地置三监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自纣城而北
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
见周公将摄政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周公
避之居东都二年秋大熟未穫有雷电疾风之异乃后
卷一百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368-0552c.png
成王说而迎之反而遂居摄三监导武庚叛成王既黜
殷命杀武庚复伐三监更于此三国建诸侯以殷馀民
封康叔于卫使为之长后世子孙稍并彼二国混而名
之七世至顷侯当周夷王时卫国政衰变风始作作者
各有所伤从其国本而异之为邶鄘卫之诗焉 (王/谱)
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豫
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
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周公摄政五年成王在丰
卷一百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368-0552d.png
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
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成
王居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至于夷厉
政教尤衰十一世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太子宜
咎奔申申后与犬戎攻宗周杀幽王于戏晋文侯郑武
公迎宜咎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以乱故徙居东都王
城于是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
谓之王国之变风 (郑/谱)初宣王封母弟友于宗周畿内
卷一百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368-0553a.png
咸林之地是为郑桓公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又为幽
王大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
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曰其济洛河颍之
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皆
有骄侈怠慢之心加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帑与
贿不敢不许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以成周之众奉辞
罚罪无不克矣若克二邑鄢蔽补丹依畴历华君之土
也修典刑以守之惟是可以少固桓公从之言然之后
卷一百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368-0553b.png
三年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
定平王于东都王城䘚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右洛左
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今河南新郑是也武王又作卿
士国人宜之郑之变风又作 (齐/谱)齐者古少皞之世爽
鸠氏之墟周武王伐纣封太师吕望于齐是谓齐太公
地方百里都营丘周公致太平敷定九畿复夏禹之旧
制成王用周公之法制广大邦国之境而齐受上公之
地更立五百里其封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
卷一百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368-0553c.png
陵北至于无棣在禹贡青州岱山之阴潍淄之野其子
丁公嗣位于王官后五世哀公政衰荒淫怠慢纪侯谮
之于周懿王使烹焉齐之变风始作 (魏/谱)魏者虞舜夏
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
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陟汾水昔舜耕于历山陶
于河滨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
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此一帝一王俭约之化于时
犹存及今魏君啬且褊急不务广修德于民教以义方
卷一百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368-0553d.png
其与秦晋邻国日见侵削国人忧之当周平桓之世魏
之变风始作至春秋鲁闵公元年晋献公竟灭之以其
地赐大夫毕万自尔而后晋有魏氏 (唐/谱)唐者帝尧旧
都之地今曰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
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
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
大岳之野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昔尧之
末洪水九年下民其咨万国不粒于时杀礼以救艰厄
卷一百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368-0554a.png
其流乃被于今当周公召公共和之时成侯曾孙僖侯
甚啬爱物俭不中礼国人闵之唐之变风始作其孙穆
公又徙于绛云 (秦/谱)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
鼠之山尧时有伯翳者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
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鸟兽赐姓曰嬴历夏商兴
衰亦世有人焉周孝王使其末孙非子养马于汧渭之
间孝王为伯翳能知禽兽之言子孙不绝故封非子为
附庸邑之于秦谷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
卷一百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368-0554b.png
车马礼乐射御之好国人美之秦之变风始作秦仲之
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迁王城
乃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遂横有周西都宗周
畿内八百里之地其封域东至迤山在荆岐终南惇物
之野至玄孙德公又徙于雍云 (陈/谱)陈者太皞宓戏氏
之墟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武王赖其
利器用与其神明之后封其子妫满于陈都宛丘之侧
是曰陈胡公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其封域在禹贡
卷一百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368-0554c.png
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泽西望外方东不及明
猪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
之五世至幽公当厉王时政衰大夫淫荒所为无度国
人伤而刺之陈之变风作矣 (桧/谱)桧者古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墟国在禹贡豫州外方之北荥波之南居溱洧
之间祝融氏名黎其后八姓唯妘姓桧者处其地焉周
夷王厉王之时桧公不务政事而好絜衣服大夫去之
于是桧之变风始作其国北邻于虢 (曹/谱)曹者禹贡兖
卷一百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368-0554d.png
州陶丘之北地名周武王既定天下封弟叔振铎于曹
今曰济阴定陶是也其封域在雷夏菏泽之野昔帝尧
尝游成阳死而葬焉舜渔于雷泽民俗始化其遗风重
厚多君子务稼穑薄衣食以致畜积夹于鲁卫之间又
寡于患难末时富而无教乃更骄侈十一世当周惠王
时政衰昭公好奢而任小人曹之变风始作 (豳/谱)豳者
后稷之曾孙曰公刘者自邰而出所徙戎狄之地名今
属右扶风栒邑公刘以夏后太康时失其官守窜于此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368-0555a.png
地犹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而国成焉其封
域在禹贡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至商之末世大王
又避戎狄之难而入处于岐阳民又归之公刘之出大
王之入虽有其异由有事难之故皆能守后稷之教不
失其德成王之时周公避流言之难出居东都二年思
公刘太王居豳之职忧念民事至苦之功以比序已志
后成王迎而反之摄政致太平其出入也一德不回纯
似于公刘大王之所为太师大述其志主意于豳公之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368-0555b.png
事故别其诗以为豳国变风焉 (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周
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始祖后稷由神气而生有播
种之功于民公刘至于大王王季历及千载越异代而
别世载其功业为天下所归文王受命武王遂定天下
盛德之隆大雅之初起自文王至于文王有声据盛隆
而推原天命上述祖考之美小雅自鹿鸣至于鱼丽先
其文所以治内后其武所以治外此二雅逆顺之次要
于极贤圣之情著天道之助如此而已矣大雅生民下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368-0555c.png
及卷阿小雅南有嘉鱼下及菁菁者莪周公成王之时
诗也傅曰文王基之武王凿之周公内之谓其道同终
始相成比而合之故大雅十八篇小雅十六篇为正经
其用于乐国君以小雅天子以大雅然而飨宾或上取
燕或下就何者天子飨元侯歌肆夏合文王诸侯歌文
王合鹿鸣诸侯于邻国之君与天子于诸侯同天子诸
侯燕群臣及聘问之宾皆歌鹿鸣合乡乐此其著略大
校见在书籍礼乐崩坏不可得详大雅民劳小雅六月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368-0555d.png
之后皆谓变雅美恶各以其时亦显善惩过正之次也
问者曰常棣闵管蔡之失道何故列于文王之诗曰闵
之闵之者闵其失兄弟相承顺之道至于被诛若在成
王周公之诗则是彰其罪非闵之故为隐推而上之因
文王有亲兄弟之义又问曰小雅之臣何以独无刺厉
王曰有焉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之诗是也汉兴
之初师移其第耳乱甚焉既移又改其目义顺上下刺
幽王亦过矣 (周颂/谱)周颂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368-0556a.png
诗其作在周公摄政成王即位之初颂之言形容天子
之德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无不覆焘无不持载此之谓
容于是和乐兴焉颂声乃作礼运曰政也者君之所以
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
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
祀之谓制度又曰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祀社于国所
以列地利祖庙所以本仁山川所以傧鬼神五祀所以
本事又曰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368-0556b.png
可极焉祖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
则焉故自郊社宗庙山川五祀义之脩礼之藏也功大
如此可不美报乎故人君必洁其牛羊馨其黍稷齐明
而荐之歌之舞之所以显神明昭至德也 (鲁颂/谱)鲁者
少皞挚之墟也国中有大庭氏之库则大庭氏亦居于
兹乎在周公归政成王封其元子伯禽于鲁其封域在
禹贡徐州大野蒙羽之野自后政衰国事多废十九世
至僖公当周之惠襄王时而遵伯禽之法养四种之马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368-0556c.png
牧于坰野尊贤养士脩泮宫崇礼教十六年会诸侯于
淮上东略公遂伐淮夷二十年新作南门又脩姜嫄之
庙至于复鲁旧制未遍而薨国人美其功季孙行父请
命于周而作其颂文公十三年太室屋坏初成王以周
公有太平制典法之勋命鲁郊祭天三望如孔子之礼
故孔子录其诗之颂同于王者之后问者曰列国作诗
未有请于周者行父请之何也曰周尊鲁巡守述职不
陈其诗至于臣颂君功乐周室之闻是以行父请焉周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368-0556d.png
之不陈其诗者为优耳其有大罪侯伯监之行人书之
亦示觉焉 (商颂/谱)商者契所封之地有娀氏之女名简
狄者吞乙卵而生契尧之末年舜举为司徒有五教之
功乃赐姓而封之世有官守十四世至汤则受命伐夏
桀定天下后世有中宗者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
惧不敢荒宁后有高宗者旧劳于外爰洎小人作其即
位乃或谅闇三年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静殷邦至
于小大无时或怨此三王有受命中兴之功时有作诗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368-0557a.png
颂之者商德之坏武王伐纣乃以陶唐氏火正阏伯之
墟封纣兄微子启为宋公代武庚为商后其封域在禹
贡徐州泗滨西及豫州盟猪之野自后政衰散亡商之
礼乐七世至戴公时当宣王大夫正考父者校商之名
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归以祀其先王孔子录
诗之时则得五篇而已乃列之以备三颂著为后王之
义监三代之成功法莫大于是矣问者曰列国政衰则
变风作宋何独无乎曰有焉乃不录之三者之后时王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368-0557b.png
所客也巡守述职不陈其诗亦示无贬黜客之义也又
问曰周太师何由得商颂曰周用六代之乐故有之(○/按)
(郑康成谱序云上下循省旁行而观盖元有图而今亡/矣兹拟补于左方虽未必合郑氏之旧抑以备考助云)
 商诗五篇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368-0557c.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368-0557d.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368-0558a.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368-0558b.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368-0558c.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368-0558d.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368-0559a.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368-0559b.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368-0559c.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368-0559d.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368-0560a.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368-0560b.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368-0560c.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8a 页 WYG0368-0560d.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29a 页 WYG0368-0561a.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30a 页 WYG0368-0561b.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31a 页 WYG0368-0561c.png WYG0368-0561d.png WYG0368-0562a.png WYG0368-0562b.png WYG0368-0562c.png WYG0368-0562d.png WYG0368-0563a.png WYG0368-0563b.png WYG0368-0563c.png WYG0368-0563d.png WYG0368-0564a.png WYG0368-0564b.png WYG0368-0564c.png WYG0368-0564d.png WYG0368-0565a.png WYG0368-0565b.png WYG0368-0565c.png
 
 
 
 
 
 
 
 
卷一百五十六 第 31b 页 WYG0368-0565d.png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