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a 页 WYG0368-02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吕不韦相秦(上/)
史记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
金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国
君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馀人安国君有所甚爱姬
立以为正夫人号曰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
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爱子楚为秦质子于赵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b 页 WYG0368-0231b.png
秦数攻赵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
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
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子
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吕不韦曰子不知
也吾门待子门而大子楚心知所谓乃引与坐深语吕
不韦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
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适嗣者独华阳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a 页 WYG0368-0232a.png
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无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
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
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
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适
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
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
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求见华阳夫人姊而皆
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b 页 WYG0368-0232b.png
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
大喜不韦因使其姊说夫人曰吾闻之以色事人者色
衰而爱弛今夫人事太子甚爱而无子不以此时蚤自
结于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夫在则重尊
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此所谓一言而万
世之利也不以繁华时树木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
语尚可得乎今子楚贤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为适其
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诚以此时拔以为适夫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a 页 WYG0368-0232c.png
则竟世有宠于秦矣华阳夫人以为然承太子閒从容
言子楚质于赵者绝贤来往者皆称誉之乃因涕泣曰
妾幸得充后宫不幸无子愿得子楚立以为适嗣以托
妾身安国君许之乃与夫人刻玉符约以为适嗣安国
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
名誉益盛于诸侯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
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
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b 页 WYG0368-0232d.png
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秦昭
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
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
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
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
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
归秦秦王立一年薨谥为孝文王太子子楚代立是为
庄襄王庄襄王所养母华阳后为华阳太后真母夏姬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a 页 WYG0368-0233a.png
尊以为夏太后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
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
战国策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
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
馀食若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秦子异人质
于赵处于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
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b 页 WYG0368-0233b.png
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
必来请子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
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
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
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
生说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宁于泰山四维
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
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a 页 WYG0368-0233c.png
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
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
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
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谓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赵未
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
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
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
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b 页 WYG0368-0233d.png
足以结秦赵乃遣之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说
其状高其智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王
使子诵子曰少弃捐在外尝无师傅所教学不习于诵
王罢之乃留止閒曰陛下尝轫车于赵矣赵之豪杰得
知名者不少今大王反国皆西面而望大王无一介之
使以存之臣恐其皆有怨心使边境早闭晚开王以为
然奇其计王后劝立之王乃召相令之曰寡人子莫若
楚立以为太子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a 页 WYG0368-0234a.png
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
史记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
其葬于先王韩王衰绖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
祠视丧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亲戚
弛苑囿孝文王除丧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䘚子庄
襄王立庄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骨
肉而布惠于民使蒙骜代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
初置三川郡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三年蒙骜攻魏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b 页 WYG0368-0234b.png
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四年王
龁攻上党初置太原郡五月丙午庄襄王䘚子政立是
为秦始皇帝 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
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
吕不韦不韦家僮万人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
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
不韦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
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a 页 WYG0368-0234c.png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
十馀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
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
一字者予千金(汉书杂家吕氏/春秋二十六篇)
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地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
所生而勿撄之谓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此官之所自立也立官者以全生也今世之惑主多官
而反以害生则失所为立之矣譬之若修兵者以备寇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b 页 WYG0368-0234d.png
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则亦失所为修之矣夫水之性
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
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
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
为重矣若此则每动无不败以此为君悖以此为臣乱
以此为子狂三者国有一焉无幸必亡今有声于此耳
听之必慊已听之则使人聋必弗听有色于此目视之
必慊已视之则使人盲必弗视有味于此口食之必慊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a 页 WYG0368-0235a.png
已食之则使人瘖必弗食是故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
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世之贵
富者其于声色滋味也多惑者日夜求幸而得之则遁
焉遁焉性恶得不伤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
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
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天全则神和矣目明矣
耳聪矣鼻臭矣口敏矣三百六十节皆通利矣若此人
者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乎天地神覆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b 页 WYG0368-0235b.png
宇宙其于物无不受也无不裹也若天地然上为天子
而不骄下为匹夫而不惛此之谓全德之人富贵而不
知道适足以为患不如贫贱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
之奚由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蹶之
机肥肉厚酒务以相彊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
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三患者贵富之所
致也故古之人有不肯贵富者矣由重生故也非夸以
名也为其实也则此论之不可不察也 (重/已)倕至巧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9a 页 WYG0368-0235c.png
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人不爱昆山
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今
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
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
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有慎
之而反害之者不达乎性命之情也不达乎性命之情
慎之何益是师者之爱子也不免乎枕之以糠是聋者
之养婴儿也方雷而窥之于堂有殊弗知慎者夫弗知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9b 页 WYG0368-0235d.png
慎者是死生存亡可不可未始有别也未始有别者其
所谓是未尝是其所谓非未尝非是其所谓非非其所
谓是此之谓太惑若此人者天之所祸也以此治身必
死必殃以此治国必残必亡夫死殃残亡非自至也惑
召之也寿长至常亦然故有道者不察所召而察其召
之者则其至不可禁矣此论不可不熟使乌获疾引牛
尾尾绝力殚而牛不可行逆也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
牛恣所以之顺也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0a 页 WYG0368-0236a.png
生久视而日逆其生欲之何益凡生长也顺之也使生
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
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是故先王
不处大室不为高台味不众珍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寒
理寒则气不达味众珍则胃充胃充则中大鞔中大鞔
而气不达以此长生可得乎昔先圣王之为苑囿园池
也足以观望劳形而已矣其为宫室台榭也足以辟燥
湿而已矣其为舆马衣裘也足以逸身煖骸而已矣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0b 页 WYG0368-0236b.png
为饮食酏醴也足以适味充虚而已矣其为声色音乐
也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五者圣王之所以养性也非
好俭而恶费也节乎性也 (当/染)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
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五
入而以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纱也国
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
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望周公旦此四王者所染当故
王天下立为天子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1a 页 WYG0368-0236c.png
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羊辛歧踵戎殷纣染于崇侯恶
来周厉王染于虢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虢公鼓祭
公敦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
下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公染于管仲鲍叔
晋文公染于咎犯郤偃荆庄王染于孙叔敖沈尹蒸吴
王阖庐染于伍员文之仪越王句践染于范蠡大夫种
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
于张柳朔王生中行寅染于黄藉秦高疆吴王夫差染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1b 页 WYG0368-0236d.png
于王孙雄太宰嚭智伯瑶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
魏义椻长宋康王染于唐鞅田不禋此六君者所染不
当故国皆残亡身或死辱宗庙不血食绝其后类君臣
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可羞人必称此六君者
凡为君非为君而因荣也非为君而因安也以为行理
也行理生于当染故古之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
官事得其经也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国
愈危身愈辱不知要故也不知要故则所染不当所染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2a 页 WYG0368-0237a.png
不当理奚由至六君者是已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
身也所染不当也存亡故不独是也帝王亦然非独国
有染也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鲁惠公使宰让请
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惠公止之其后在于
鲁墨子学焉此二士者无爵位以显人无赏禄以利人
举天下之显荣者必称此二士也皆死久矣从属弥众
弟子弥丰充满天下王公大人从而显之有爱子弟者
随而学焉无时乏绝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2b 页 WYG0368-0237b.png
学于子贡段干木学于子夏吴起学于曾子禽滑
于墨子许犯学于禽滑田系学于许犯孔墨之后学
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皆所染者得当也 (功/名)
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犹表之与影若呼之与响善
钓者出鱼乎十仞之下饵香也善弋者下鸟乎百仞之
上弓良也善为君者蛮夷反舌殊俗异习皆服之德厚
也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
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3a 页 WYG0368-0237c.png
务其所以归彊令之笑不乐彊令之哭不悲彊令之为
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缶醯黄蚋聚之有酸徒
水则必不可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以茹鱼去
蝇蝇愈至不可禁以致之之道去之也桀纣以去之之
道致之也罚虽重刑虽严何益大寒既至民暖是利大
热在上民清是走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欲为
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今之世至寒矣至热矣而民
无走者取则行钧也欲为天子所以示民不可不异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3b 页 WYG0368-0237d.png
行不异乱虽信令民犹无走民无走则王者废矣暴君
幸矣民绝望矣故当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而不此
务有贤主不可而不此事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
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
能尽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贤名之关龙逢王子比干
能以要领之死争其上之过而不能与之贤名名固不
可以相分必由其理 (尽/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
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4a 页 WYG0368-0238a.png
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长也
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何谓
去害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
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
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
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精气之集也必有入
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
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精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4b 页 WYG0368-0238b.png
气之来也因轻而扬之因走而行之因美而良之因长
而养之因智而明之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
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
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䁾为盲处鼻则为鼽为
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蹶轻水所多秃与
瘿人重水所多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
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凡食无彊厚味无以
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5a 页 WYG0368-0238c.png
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
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今
世上卜筮祷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
修于招何益于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
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论/人)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
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彊者失之弥远何谓反
诸已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而游意乎无穷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5b 页 WYG0368-0238d.png
之次事心乎自然之涂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无以害
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
一后成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行
昭美比于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时之远方来宾不可塞
也意气宣通无所束縳不可收也故知知一则复归于
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离世自乐中情洁白
不可量也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故知知一则
可动作当务与时周旋不可极也举错以数取与遵理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6a 页 WYG0368-0239a.png
不可惑也言无遗者集肌肤不可革也谗人困穷贤者
遂兴不可匿也故知知一则若天地然则何事之不胜
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已则车轻马利致远复
食而不倦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僇而不
止以至于亡而不悟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已故日功
而不衰以至于王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贤不肖
异皆巧言辨辞以自防禦此不肖王之所以乱也凡论
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6b 页 WYG0368-0239b.png
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
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
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
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
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
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
是此先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7a 页 WYG0368-0239c.png
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
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何以说地道之方也
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
圜臣处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日夜一周圜道也月缠
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
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
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
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7b 页 WYG0368-0239d.png
圜道也黄帝曰帝无常处也有处者乃无处也以言不
刑蹇圜道也人之窍九一有所居则八虚八虚甚久则
身毙故唯而听唯止听而视听止以言说一一不欲留
留运为败圜道也一也齐至贵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
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圣王法之以令其性
以定其正以出号令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日夜
不休宣通下究瀸于民心遂于四方还周复归至于主
所圜道也令圜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无所壅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8a 页 WYG0368-0240a.png
主道通也故令者人主之所以为命也贤不肖安之危
之所定也人之有形体四枝其能使之也为其感而必
知也感而不知则形体四枝不使矣人臣亦然号令不
感则不得而使矣有之而不使不若无有主也者使非
有者也舜禹汤武皆然先王之立高官也必使之方方
则分定分定则下不相隐尧舜贤主也皆以贤者为后
不肯与其子孙犹若立官必使之方今世之人主皆欲
世勿失矣而与其子孙立官不能使之方以私欲乱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8b 页 WYG0368-0240b.png
也何哉其所欲者之远而所知者之近也今五音之无
不应也其分审也宫徵商羽角各处其处音皆调均不
可以相违此所以不受也贤主之立官有似于此百官
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
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 (尊/师)神农师悉诸黄帝
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父
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
周公旦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9a 页 WYG0368-0240c.png
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申巫吴王阖闾
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
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
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
灭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
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
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
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19b 页 WYG0368-0240d.png
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
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
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
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
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
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
讽诵谨司闻观驩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
所谓时辩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失之无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0a 页 WYG0368-0241a.png
惭必反其本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
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治唐圃疾灌寖务
种树织葩屦结罝网梱蒲苇之田野力耕耘事五榖如
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
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洁善调和务甘肥必
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君
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
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0b 页 WYG0368-0241b.png
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
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
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
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彊
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
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己者则好
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
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用/众)善学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1a 页 WYG0368-0241c.png
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蹠数千而后足虽不足犹
若有蹠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
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
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
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故学士曰辩议
不可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
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
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1b 页 WYG0368-0241d.png
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
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
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天下无
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于众此三
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
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
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
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2a 页 WYG0368-0242a.png
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田骈谓齐王曰孟贲庶乎
患术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
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 (大/乐)音乐之所由来者远
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
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
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
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2b 页 WYG0368-0242b.png
阴阳萌芽始震凝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
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
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不
辟乐乃可务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不
乐其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
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
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3a 页 WYG0368-0242c.png
调也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
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辟欲与恶所受于天也人不
得兴焉不可变不可易世之学者有非乐者矣安由出
哉大乐君臣父子长少之所欢欣而说也欢欣生于平
平生于道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
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
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彊为之谓之太一故一
也者制令两也者从听先圣择两法一是以知万物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3b 页 WYG0368-0242d.png
情故能以一听政者乐君臣和远近说黔首合宗亲能
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能以一治其国
者奸邪去贤者至成大化能以一治天下者寒暑适风
雨时为圣人故知一则明明两则狂 (侈/乐)人莫不以其
生生而不知其所以生人莫不以其知知而不知其所
以知知其所以知之谓知道不知其所以知之谓弃宝
弃宝者必离其咎世之人主多以珠玉戈剑为宝愈多
而民愈怨国人愈危身愈危累则失宝之情矣乱世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4a 页 WYG0368-0243a.png
乐与此同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
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生则
可矣以此为乐则不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
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凡古圣王之所为贵乐者为其
乐也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
美以众为观俶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务以
相过不用度量宋之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
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侈则侈矣自有道者观之则失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4b 页 WYG0368-0243b.png
乐之情失乐之情其乐不乐乐不乐者其民必怨其生
必伤其王之与乐也若冰之于炎日反以自兵此生乎
不知乐之情而以侈为务故也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
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寒温劳逸饥
饱此六者非适也凡养也者瞻非适而以之适者也能
以久处其适则生长矣生也者其身固静感而后知或
使之也遂而不返制乎嗜欲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
天矣且夫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浮乱之心淫佚奸诈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5a 页 WYG0368-0243c.png
之事矣故彊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陵怯壮者慠幼从
此生矣 (适/音)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
情欲色心不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
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
欲之者耳目口鼻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
乐心必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
心和心在于行适夫乐之有适心非有适人之情欲寿
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5b 页 WYG0368-0243d.png
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也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
则生全以生全则寿长矣胜理以治国则法立法立则
天下服矣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夫音亦有适太钜则
志荡以荡听钜则耳不容弗容则横塞横塞则振动太
小则志嫌以嫌听小则耳不充不充则不詹不詹则窕
太清则志危以危听清则耳溪极溪极则不鉴不鉴则
竭太浊则志下以下听浊则耳不收不收则不特不特
则怒故太钜太清太小太浊皆非适也何谓适衷音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6a 页 WYG0368-0244a.png
适也何谓衷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小大轻重之衷也黄
钟之宫音之本也清浊之衷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
则和矣乐无太平和者是也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
平也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也亡国之音悲以哀其
政险也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也俗定而音乐
化之矣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
其主矣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清庙之瑟朱弦
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进乎音者矣大飨之礼上玄尊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6b 页 WYG0368-0244b.png
而俎生鱼大羹不和有进乎味者也故先王之制礼乐
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教民平好恶行理
义也 (明/理)五帝三王之于乐尽之矣乱国之主未尝知
乐者是常主也夫有天赏得为主而未尝得主之实此
之谓大悲是正坐于夕室也其所谓正乃不正矣凡生
非一气之化也长非一物之任也成非一形之功也故
众正之所积其福无不及也众邪之所积其祸无不逮
也其风雨则不适其甘雨则不降其霜雪则不时寒暑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7a 页 WYG0368-0244c.png
则不当阴阳失次四时易节人民淫烁不固禽兽胎消
不殖草木痹小不滋五榖败不成其以为乐也若之何
哉故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
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
长邪苟利不知义理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
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有其状若
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旌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
马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旌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7b 页 WYG0368-0244d.png
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有不光有不及景有众日并
出有昼盲有霄见其月有薄蚀有晖珥有偏盲有四月
并出有二月并见有小月承大月有大月承小月有月
蚀星有出而无光其星有荧惑有彗星有天棓有天欃
有天竹有天英有天干有贼星有斗星有宾星其气有
上不属天下不属地有丰上杀下有若水之波有若山
之楫春则黄夏则黑秋则苍冬则赤其妖孽有生如带
有鬼投其陴有菟生雉雉亦生鴳有螟集其国其音匈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8a 页 WYG0368-0245a.png
匈国有游蛇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于国有
人自天降市有舞鸱国有行飞马有生角雄鸡五足有
豕生而弥鸡卵多假有社迁处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
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其残亡死丧殄
绝无类流散循饥无日矣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
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故子华子曰夫乱世之民长
短颉百疾民多疾疠道多褓襁盲秃伛尪万怪皆生
故乱世之主乌闻至乐不闻至乐其乐不乐(荡/兵)古圣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8b 页 WYG0368-0245b.png
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
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
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武者不能革而工者不
能移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
作难矣五帝固相与争矣递兴废胜者用事又曰蚩尤
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
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君又
不足以治之故立天子天子之立也出于君君之立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9a 页 WYG0368-0245c.png
出于长长之立也出于争争斗之所自来者久矣不可
禁不可止故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家无怒笞
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国无刑罚则百姓之互相
侵也立见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故怒笞
不可偃于家刑罚不可偃于国诛伐不可偃于天下有
巧有拙而已矣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夫有
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
之船悖有以用兵丧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29b 页 WYG0368-0245d.png
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
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
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且兵之所自来者远矣未尝少
选不用贵贱长少贤者不肖相与同有巨有微而已矣
察兵之微在心而未发兵也疾视兵也作色兵也傲言
兵也援推兵也连反兵也侈斗兵也三军攻战兵也此
八者皆兵也微巨之争也今世之以偃兵疾说者终身
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彊谈虽辩文学虽博犹不见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0a 页 WYG0368-0246a.png
听故古之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诚义以诛暴君
而振苦民民之说也若孝子之见慈亲也若饥者之见
美食也民之号呼而走之若彊弩之射于深溪也若积
大水而失其壅堤也中主犹若不能有其民而况于暴
君乎(○是时秦方阻兵故言/之者津津而文极醒快) (禁/塞)夫救守之心未有不
守无道而救不义也守无道而救不义则祸莫大焉为
天下之民害莫深焉凡救守者太上以说其次以兵以
说则承从多群日夜思之事心任精起则诵之卧则梦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0b 页 WYG0368-0246b.png
之自今单唇乾肺费神伤魂上称三皇五帝之业以愉
其意下称五霸名士之谋以信其事早朝晏罢以告制
兵者行说语众以明其道道毕说单而不行则必反之
兵矣反之于兵则必斗争之情必且杀人是杀无罪之
民以兴无道与不义者也无道与不义者存是长天下
之害而止天下之利虽欲幸而胜祸且始长先王之法
曰为善者赏为不善者罚古之道也不可易今不别其
义与不义而疾取救守不义莫大焉害天下之民者莫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1a 页 WYG0368-0246c.png
甚焉故取攻伐者不可非攻伐不可取救守不可非救
守不可取惟义兵为可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兵
不义攻伐不可救守不可使夏桀殷纣无道至于此者
幸也使吴夫差智伯瑶侵夺至于此者幸也使晋厉陈
灵宋康不善至于此者幸也若令桀纣知必国亡身死
殄无后类吾未知其厉为无道之至于此也吴王夫差
智伯瑶知必国为丘墟身为刑戮吾未知其为不善无
道侵夺之至于此也晋厉知必死于匠丽氏陈灵知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1b 页 WYG0368-0246d.png
死于夏徵舒宋康知必死于温吾未知其为不善之至
于此也此七君者大为无道不义所残杀无罪之民者
不可为万数壮佼老幼胎𦢌之死者大实平原广堙深
溪大谷赴巨水积灰填沟洫险阻犯流矢蹈白刃加之
以冻饿饥寒之患以至于今之世为之愈甚故暴骸骨
无量数为京丘若山陵世有兴主仁士深意念此亦可
以痛心矣亦可以悲哀矣察此其所自生生于有道者
之废而无道者之恣行夫无道者之恣行幸矣故世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2a 页 WYG0368-0247a.png
患不在救守而在于不肖者之幸也救守之说出则不
肖者益幸也贤者益疑矣故大乱天下者在于不论其
义而疾取救守 (怀/宠)凡君子之说也非苟辩也士之议
也非苟语也必中理然后说必当义然后议故说义而
王公大人益好理矣士民黔首益行义矣义理之道彰
则暴虐奸诈侵夺之术息也暴虐奸诈之与义理反也
其埶不俱胜不两立故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
黔首知不死矣至于国邑之郊不虐五榖不掘坟墓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2b 页 WYG0368-0247b.png
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奉而题
归之以彰好恶信与民期以夺敌资若此而犹有忧恨
冒疾遂过不听者虽行武焉亦可矣先发声出号曰兵
之来也以救民之死子之在上无道据傲荒怠贪戾虐
众恣睢自用也辟远圣制謷丑先王排訾旧典上不顺
天下不惠民徵敛无期求索无厌罪杀不辜庆赏不当
若此者天之所诛也人之所雠也不当为君今兵之来
也将以诛不当为君者也以除民之雠而顺天之道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3a 页 WYG0368-0247c.png
民有逆天之道卫人之雠者身死家戮不救有能以家
听者禄之以家以里听者禄之以里以乡听者禄之以
乡以邑听者禄之以邑以国听者禄之以国故克其国
不及其民独诛所诛而已矣举其秀士而封侯之选其
贤良而尊显之求其孤寡而振恤之见其长老而敬礼
之皆益其禄加其级论其罪人而救出之分府库之金
散仓廪之粟以镇抚其众不私其财问其丛社大祠民
之所不欲废者而复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3b 页 WYG0368-0247d.png
名而长老说其礼民怀其德今有人于此能生死一人
则天下必争事之矣义兵之生一人亦多矣人孰不说
故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若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
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论/威)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君臣上下亲疏之所由起也治乱
安危过胜之所在也过胜之勿求于他必反于已人情
欲生而恶死欲荣而恶辱死生荣辱之道一则三军之
士可使一心矣凡军欲其众也心欲其一也三军一心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4a 页 WYG0368-0248a.png
则令可使无敌矣令能无敌者其兵之于天下也亦无
敌矣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藏
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
若此则敌胡足胜矣故曰其令彊者其敌弱其令信者
其敌诎先胜之于此则必胜之于彼矣凡兵天下之凶
器也勇天下之凶德也举凶器行凶德犹不得已也举
凶器必杀杀所以生之也行凶德必威威所以慑之也
敌慑民生此义兵之所以隆也故古之至兵才民未合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4b 页 WYG0368-0248b.png
而威已谕矣敌已服矣岂必用枹鼓干戈哉故善谕威
者于其未发也于其未通也窅窅乎冥冥莫知其情此
之谓至威之诚凡兵欲急疾捷先欲急疾捷先之道在
于知缓徐迟后而急疾捷先之分也急疾捷先此所以
决义兵之胜也而不可久处知其不可久处则知所兔
起凫举死㱪之地矣虽有江河之险则陵之虽有大山
之塞则陷之并气专精心无有虑目无有视耳无有闻
一诸武而已矣冉叔誓必死于田侯而齐国皆惧豫让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5a 页 WYG0368-0248c.png
必死于襄子而赵氏皆恐成荆致死于韩主而周人皆
畏又况乎万乘之国而有所诚必乎则何敌之有矣刃
未接而欲已得矣敌人之悼惧惮恐单荡精神尽矣咸
若狂魄形性相离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虽有险阻
要塞铦兵利械心无敢据意无敢处此夏桀之所以死
于南巢也今以木击木则拌以水投水则散以冰投冰
则沈以涂投涂则陷此疾徐先后之势也夫兵有大要
知谋物之不谋之不禁也则得之矣专诸是也独手举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5b 页 WYG0368-0248d.png
剑至而已矣吴王壹成又况乎义兵多者数万少者数
千密其躅路开敌之涂则士岂特与专诸议哉 (决/胜)
兵有本干必义必智必勇义则敌孤独敌孤独则上下
虚民解落孤独则父兄怨贤者诽乱内作智则知时化
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勇
则能决断能决断则能若雷电飘风暴雨能若崩山破
溃别辨霣坠若鸷鸟之击也抟攫则殪中木则碎此以
智得也夫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6a 页 WYG0368-0249a.png
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
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
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
故商周以兴桀纣以亡巧拙之所以相过以益民气与
夺民气以能斗众与不能斗众军虽大卒虽多无益于
胜军大卒多而不能斗众不若其寡也夫众之为福也
大其为祸也亦大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其为害
也亦大善用兵者诸边之内莫不与斗虽厮舆白徒方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6b 页 WYG0368-0249b.png
数百里皆来会战势使之然也幸也者审于战期而有
以羁诱之也凡兵贵其因也因也者因敌之险以为已
固因敌之谋以为己事能审因而加胜则不可穷矣胜
不可穷之谓神神则能不可胜也夫兵贵不可胜不可
胜在已可胜在彼圣人必在已者不必在彼者故执不
可胜之术以遇不胜之敌若此则兵无失矣凡兵之胜
敌之失也胜失之兵必隐必微必积必抟隐则胜阐矣
微则胜显矣积则胜散矣抟则胜离矣诸抟攫柢噬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7a 页 WYG0368-0249c.png
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
(精/通)人或谓兔丝无根兔丝非无根也其根不属也伏苓
是慈石召铁或引之也树相近而靡或軵之也圣人南
面而立以爱利民为心号令未出而天下皆延颈举踵
矣则精通乎民也夫贼害于人人亦然今夫攻者砥厉
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闻之
也神者先告也身在乎秦所亲爱在于齐死而志气不
安精或往来也德也者万民之宰也月也者群阴之本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7b 页 WYG0368-0249d.png
也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夫月
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圣人形德乎已而四荒咸饬乎
仁养由基射虎中石矢乃饮羽诚乎虎也伯乐学相马
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宋之庖丁好解牛所见无非
死牛者三年而不见生牛用刀十九年刃若新研顺
其理诚乎牛也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
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答曰臣之父不幸而杀人不得
生臣之母得生而为公家为酒臣之身得生而为公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8a 页 WYG0368-0250a.png
击磬臣不睹臣之母三年矣昔为舍氏睹臣之母量所
以赎之则无有而身固公家之财也是故悲也钟子期
叹嗟曰悲夫悲夫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
而木石应之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已而发乎
人岂必彊说乎哉周有申喜者亡其母闻乞人歌于门
下而悲之动于颜色谓门者内乞人之歌者自觉而问
焉曰何故而乞与之语盖其母也故父母之于子也子
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8b 页 WYG0368-0250b.png
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
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
亲神出于忠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节/丧)审知生
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
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
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
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
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9a 页 WYG0368-0250c.png
之义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
之心虑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
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则此之谓重闭古之人有藏
于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葬不可不
藏也葬浅则狐狸抇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
陵之上以避狐狸之险水泉之隰此则善矣而忘奸邪
盗贼寇乱之难岂不惑哉譬之若瞽师之避柱也避柱
而疾触杙也狐狸水泉奸邪盗贼寇乱之患此杙之大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39b 页 WYG0368-0250d.png
者也慈亲孝子避之者得葬之情矣善棺椁所以避蝼
蚁蛇虫也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
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
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
孝子之心也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慈亲之
爱之不懈夫葬所爱所重而以生者之所甚欲其以安
之也若之何哉民之于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盩肝
以求之野人之无闻者忍亲戚兄弟知交以求利今无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0a 页 WYG0368-0251a.png
此之危无此之丑其为利甚厚乘车食肉泽及子孙虽
圣人犹不能禁而况于乱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
鳞施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
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
以环其外奸人闻之传以相告上虽以严威重罪禁之
犹不可止且死者弥久生者弥疏生者弥疏则守者弥
怠守者弥怠而葬器如故其势固不安矣世俗之行丧
载之以大輴羽旄旌旗如云偻翣以督之珠玉以佩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0b 页 WYG0368-0251b.png
黼黻文章以饰之引绋者左右万人以行之以军制立
之然后可以此观世则美矣侈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
苟便于死则虽贫国劳民若慈亲孝子者之所不辞为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1a 页 WYG0368-025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下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吕不韦相秦(下/)
吕氏春秋(听/言)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
善不分乱莫大焉三代分善不善故王今天下弥衰圣
王之道废绝世主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
囿以夺人财轻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冻馁夭瘠壮狡
汔尽穷屈加以死虏攻无罪之国以索地诛不辜之民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1b 页 WYG0368-0251d.png
以求利而欲宗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今
人曰某氏多货其室培湿守狗死其势可冗也则必非
之矣曰某国饥其城郭痹其守具寡可袭而篡之则不
非之乃不知类矣周书曰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贤
明其世谓之天子故当今之世有能分善不善者其王
不难矣善不善本于义不以爱爱利之为道大矣夫流
于海者行之旬月见似人者而喜矣及其期年也见其
所尝见物于中国者而喜矣夫去人滋久而思人滋深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2a 页 WYG0368-0252a.png
欤乱世之民其去圣王亦久矣其愿见之日夜无閒故
贤王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不可不务也功先名事先功
言先事不知事恶能听言不知情恶能当言其与人榖
言也其有辩乎其无辩乎造父始习于大豆蜂门始习
于甘蝇御大豆射甘蝇而不徙人以为性者也不徙之
所以致远追急也所以除害禁暴也凡人亦必有所习
其心然后能听说不习其心习之于学问不学而能听
说者古今无有也解在乎白圭之非惠子也公孙龙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2b 页 WYG0368-0252b.png
说燕昭王以偃兵及应空洛之遇也孔穿之议公孙龙
翟剪之难惠子之法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
独论 (谨/听)昔者禹一沐而三捉发一食而三起以礼有
道之士通乎已之不足也通乎已之不足则不与物争
矣愉易平静以待之使夫自得之因然而然之使夫自
言之亡国之主反此乃自贤而少人少人则说者持容
而不极听者自多而不得虽有天下何益焉是乃冥之
昭乱之定败之成危之宁故殷周以亡比干以死悖而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3a 页 WYG0368-0252c.png
不足以举故人主之性莫过乎所疑而过于其所不疑
不过乎所不知而过于其所以知故虽不疑虽已知必
察之以法揆之以量验之以数若此则是非无所失而
举措无所过矣夫尧恶得贤天下而试舜舜恶得贤天
下而试禹断之于耳而已矣耳之可以断也反性命之
情也今夫惑者非知反性命之情其次非知观于五帝
三王之所以成也则奚自知其世之不可也奚自知其
身之不逮也太上知之其次知其不知不知则问不能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3b 页 WYG0368-0252d.png
则学周箴曰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学贤问三代之所以
昌也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名不徒立功不自
成国不虚存必有贤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
故见贤者而不耸则不惕于心不惕于心则知之不深
不深知贤者之所言不祥莫大焉主贤世治则贤者在
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
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彊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
残不得休息今之世当之矣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4a 页 WYG0368-0253a.png
则于四海之内山谷之中僻远幽閒之所若此则幸于
得之矣得之则何欲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太公钓于滋
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
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诸众齐民不待
知而使不待礼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
智能可尽解在乎胜书之说周公可谓能听矣齐桓公
之见小臣稷魏文侯之见田子方也皆可谓能礼士矣
 (务/本)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4b 页 WYG0368-0253b.png
不安者功大也诗云有晻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
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
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
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
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
也此所以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安危荣辱之本在
于主主之本在于宗庙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治乱在
于有司易曰复自道何其咎吉以言本无异则动卒有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5a 页 WYG0368-0253c.png
喜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谏将众则罢
怯以此厚望于主岂不难哉今有人于此修身会计则
可耻临财物资尽则为已若此而富者非盗则无所取
故荣富非自至也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诬
也无伐功而求荣富诈也诈诬之道君子不由人之议
多曰上用我则国必无患用已者未必是也而莫若其
身自贤而已犹有患用已于国恶得无患乎已所制也
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悖未得治国治官可也若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5b 页 WYG0368-0253d.png
夫内事亲外交友必可得也苟事亲未孝交友未笃是
所未得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得而用其所
已得可以知其所未得矣古之事君者必先服能然后
任必反情然后受主虽过与臣不徒取大雅曰上帝临
汝无贰尔心以言忠臣之行也解在郑君之问被瞻之
义也薄疑应卫嗣君以无重税此二士者皆近知本矣
 (谕/大)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既足以成帝矣禹欲帝而
不成既足以正殊俗矣汤欲继禹而不成既足以服四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6a 页 WYG0368-0254a.png
荒矣武王欲及汤而不成既足以王道矣五伯欲继三
王而不成既足以为诸侯长矣孔丘墨翟欲行大道于
世而不成既足以成显名矣夫大义之不成既有成矣
已夏书曰天子之德广运乃神乃武乃文故务在事事
在大地大则有常祥不庭岐母群抵天翟不周山大则
有虎豹熊螇蛆水大则有蛟龙鼋鼍鳣鲔商书曰五世
之庙可以观怪万夫之长可以生谋室中之无泽陂也
井中之无大鱼也新林之无长木也凡谋物之成也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6b 页 WYG0368-0254b.png
由广大众多长久信也季子曰燕雀争善处于一屋之
下子母相哺也姁姁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
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
也为人臣免于燕雀之智者寡矣夫为人臣者进其爵
禄富贵父子兄弟相与比周于一国姁姁焉相乐也以
危其社稷其为灶突近也而终不知也其与燕雀之智
不异矣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此之谓也故小之定也必恃大大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7a 页 WYG0368-0254c.png
之安也必恃小小大贵贱交相为恃然后皆得其乐定
贱小在于贵大解在乎薄疑说卫嗣君以王术杜赫说
周昭文君以安天下及匡章之难惠子以王齐王也
(首/时)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
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
夙夜不懈亦不忘玉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
时固不易得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
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7b 页 WYG0368-0254d.png
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
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
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
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
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
既下众林皆羸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郑子阳
之难猘狗溃之齐高国之难失牛溃之众因之以杀子
阳高国当其时狗牛犹可以为人唱而况乎以人为唱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8a 页 WYG0368-0255a.png
乎饥马盈厩嗼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
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
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
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主秀士
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
两工事在当之 (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
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8b 页 WYG0368-0255b.png
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
法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
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殊俗之民有
似于此其所为欲同其所为欲异口惛之命不愉若舟
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天下之
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先
王之法胡可得而法虽可得犹若不可法凡先王之法
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9a 页 WYG0368-0255c.png
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
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
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
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
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
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壤都舍向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49b 页 WYG0368-0255d.png
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
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
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
而法之以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
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
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
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
论则无过务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者有司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0a 页 WYG0368-0256a.png
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
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
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
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锲者入水求之舟
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
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
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0b 页 WYG0368-0256b.png
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通篇/快利) (审/分)
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涂可以息
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
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主亦有地臣主同地则臣有所匿其邪矣主无所避其
累矣凡为善难任善易奚以知之人与骥俱走则人不
胜骥矣居于车上而任骥则骥不胜人矣人主好治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1a 页 WYG0368-0256c.png
官之事则是与骥俱走也必多所不及矣夫人主亦有
居车无去车则众善皆尽力竭能矣谄谀诐贼巧佞之
人无所窜其奸矣坚穷廉直忠敦之士毕竞劝骋骛矣
人主之车所以乘物也察乘物之理则四极可有不知
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若此则
百官恫扰少长相越万邪并起权威分移不可以卒不
可以教此亡国之风也王良之所以使马者约审之以
控其辔而四马莫敢不尽力有道之主其所以使群臣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1b 页 WYG0368-0256d.png
者亦有辔其辔何如正名审分是治之辔已故按其实
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夫名
多不当其实而事多不当其用者故人主不可以不审
名分也不审名分是恶壅而愈塞也壅塞之任不在臣
下在于人主尧舜之臣不独义汤禹之臣不独忠得其
数也桀纣之臣不独鄙幽厉之臣不独辟失其理也今
有人于此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而
因用威怒有司必诽怨矣牛马必扰乱矣百官众有司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2a 页 WYG0368-0257a.png
也万物群牛马也不正其名不分其职而数用刑罚乱
莫大焉夫说以智通而实以过悗誉以高贤而充以卑
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任以公法而处以贪枉用以
勇敢而堙以罢怯此五者皆以牛为马以马为牛名不
正也故名不正则人主忧劳勤苦而官职烦乱悖逆矣
国之亡也名之伤也从此生矣白之顾益黑求之愈不
得者其此义耶故至治之务在于正名名正则人主不
忧劳矣不忧劳则不伤其耳目之主问而不诏知而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2b 页 WYG0368-0257b.png
为和而不矜成而不处止者不行行者不止因形而任
之不制于物无肯为使清静以公神通乎六合德耀乎
海外意观乎无穷誉流乎无止此之谓定性于大湫命
之曰无有故得道忘人乃大得人也夫其非道也知德
忘知乃大得知也夫其非德也至知不几静乃明几也
夫其不明也大明不小事假乃理事也夫其不假也莫
人不能全乃备能也夫其不全也是故于全乎去能于
假乎去事于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3a 页 WYG0368-0257c.png
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形性得安乎自然之所矣全
乎万物而不宰泽被天下而莫知其所自性虽不备五
者其好之者是也(○意旨隽永行/文有组舞之势) (君/守)得道者必静静
者无知知乃无知可以言君道也故曰中欲不出谓之
扄外欲不入谓之闭既扄而又闭天之用密有准不以
平有绳不以正天之大静既静而又密可以为天下正
身以盛心心以盛智智乎深藏而实莫得窥乎鸿范曰
惟天阴骘下民阴之者所以发之也故曰不出于户而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3b 页 WYG0368-0257d.png
知天下不窥于牖而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少故
博闻之人彊识之士阙矣事耳目深思虑之务败矣坚
白之察无厚之辩外矣不出者所以出之也不为者所
以为之也此之谓以阳召阳以阴召阴东海之极水至
而反夏热之下化而为寒故曰天无形而万物以成至
精无象而万物以化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此乃谓不
教之教无言之诏故有以知君之狂也以其言之当也
有以知君之惑也以其言之得也君也者以无当为当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4a 页 WYG0368-0258a.png
以无得为得者也当与得不在于君而在于臣故善为
君者无识其次无事有识则有不备矣有事则有不恢
矣不备不恢此官之所以疑而邪之所从来也今之为
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
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夫一能应万无方而出之
务者唯有道者能之郑大师文终日鼓瑟而兴再拜其
瑟前曰我效于子效于不穷也故若大师文者以其兽
者先之所以中之也故思虑自心伤也智差自亡也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4b 页 WYG0368-0258b.png
能自殃其有处自狂也故至神逍遥倏忽而不见其容
至圣变习移俗而莫知其所从离世别群而无不同君
民孤寡而不可障壅此则奸邪之情得而险陂谗慝谄
谀巧佞之人无由入凡奸邪险陂之人必有因也何因
哉因主之为人主好以已为则守职者舍职而阿主之
为矣阿主之为有过则主无以责之则人主日侵而人
臣日得是宜动者静宜静者动也尊之为卑卑之为尊
从此生矣此国之所以衰而敌之所以攻之者也奚仲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5a 页 WYG0368-0258c.png
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
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故曰作者忧因
者平惟彼君道得命之情故任天下而不彊此之谓全
人 (勿/躬)人之意苟善虽不知可以为长故李子曰非狗
则不得兔兔化而狗则不为兔人君而好为人官有似
于此其臣蔽之人时禁之君自蔽则莫之敢禁夫自为
人官自蔽之精者也祓彗日用而不藏于箧故用则衰
动则暗作则倦衰暗倦三者非君道也大桡作甲子黔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5b 页 WYG0368-0258d.png
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
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
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衰作御
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二十官
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圣王不能二十官之事然而
使二十官尽其巧毕其能圣王在上故也圣王之所不
能也所以能之也所不知也所以知之也养其神修其
德而化矣岂必劳形愁弊耳目哉是故圣王之德融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6a 页 WYG0368-0259a.png
若月之始出极烛六合而无所穷屈昭乎若日之光变
化万物而无所不行神合乎太一生无所屈而意不可
障精通乎鬼神深微玄妙而莫见其形今日南面百邪
自正而天下皆反其情黔首毕乐其志安育其性而莫
为不成故善为君者矜服性命之情而百官已治矣黔
首已亲矣名号已章矣 (知/度)明君者非遍见万物也明
于人主之所执也有术之主者非一自行之也知百官
之要也知百官之要故事省而国治也明于人主之所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6b 页 WYG0368-0259b.png
执故权专而奸止奸止则说者不来而情谕矣情者不
饰而事实见矣此谓之至治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
虚辞不好淫学流说贤不肖各反其质其行情不雕其
素蒙厚纯朴以事其上若此则工拙愚智勇惧可得以
故易官易官则各当其任矣故有职者安其职不听其
议无职者责其实以验其辞此二者审则无用之言不
入于朝矣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以
听有用之言谓之朝凡朝也者相与召理义也相与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7a 页 WYG0368-0259c.png
法则也上服性命之情则理义之士至矣法则之用植
矣枉僻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故治天下
之要存乎除奸除奸之要存乎治官治官之要存乎治
道治道之要存乎知性命故子华子曰厚而不博敬守
一事正性是喜群众不周而务成一能尽能既成四夷
乃平唯彼天符不周而周此神农之所以长而尧舜之
所以章也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若此则愚拙
者请矣巧智者诏矣诏多则请者愈多矣请者愈多且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7b 页 WYG0368-0259d.png
无不请也主虽巧智未无不知也以未无不知应无不
请其道固穷为人主而数穷于其下将何以君人乎穷
而不知其穷其患又将反以自多是之谓重塞之主无
存国矣故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责而不诏去想去意静
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督名审实官使自司以不
知为道以奈何为实尧曰若何而为及日月之所烛舜
曰若何而服四荒之外禹曰若何而治青北化九阳奇
怪之所际人主之患必在任人而不能用之用之而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8a 页 WYG0368-0260a.png
不知者议之也绝江者托于船致远者托于骥霸王者
托于贤伊尹吕尚管夷吾百里奚此霸王者之船骥也
释父兄与子弟非疏之也任庖人钓者与仇人仆虏非
阿之也持社稷立功名之道不得不然也犹大匠之为
宫室也量小大而知材木矣訾功丈而知人数矣故小
臣吕尚听而天下知殷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听而
天下知齐秦之霸也岂特骥远哉夫成王霸者固有人
亡国者亦有人桀用羊辛纣用恶来宋用駃唐齐用苏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8b 页 WYG0368-0260b.png
秦而天下甚亡非其人而欲有功譬之若夏至之日而
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舜禹犹若困而
况俗主乎 (慎/势)失之乎数求之乎信疑失之乎势求之
乎国危吞舟之鱼陆处则不胜蝼蚁权钧则不能相使
势等则不能相并治乱齐则不能相正故小大轻重少
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凡冠带之国舟车之
所通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
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9a 页 WYG0368-0260c.png
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非不能大也其大不若
小其多不若少众封建非以私贤也所以便势全威所
以博义义博利则无敌无敌者安故观于上世其封建
众者其福长其名彰神农十七世有天下与天下同之
也王者之封建也弥近弥大弥远弥小海上有十里之
诸侯以大使小以重使轻以众使寡此王者之所以家
以完也故曰以滕费则劳以邹鲁则逸以宋郑则犹倍
日而驰也以齐楚则举而加纲旃而已矣所用弥大所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59b 页 WYG0368-0260d.png
欲弥易汤其无郼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汤武
之贤而犹藉之乎势又况不及汤武者乎故以大畜小
吉以小畜大灭以重使轻从以轻使重凶自此观之夫
欲定一世安黔首之命功名著乎槃盂铭篆著乎壶鉴
其势不厌尊其实不厌多多实尊势贤士制之以遇乱
世王犹尚少天下之民穷矣苦矣民之穷苦弥甚王者
之弥易凡王也者穷苦之救也水用舟陆用车涂用輴
沙用鸠山用樏因其势也者令行位尊者其教受威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0a 页 WYG0368-0261a.png
者其奸止此畜人之道也故以万乘令乎千乘易以千
乘令乎一家易以一家令乎一人易尝识及此虽尧舜
不能诸侯不欲臣于人而不得已其势不便则奚以易
臣权轻重审大小多建封所以便其势也王也者势也
王也者势无敌也势有敌则王者废矣有知小之愈于
大少之贤于多者则知无敌矣知无敌则似类嫌疑之
道远矣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
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0b 页 WYG0368-0261b.png
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
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慎子曰今一兔走百人
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未定由未定尧且屈力
而况众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
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定分而已
矣庄王围宋九月康王围宋五月声王围宋十月楚三
围宋矣而不能亡非不可亡也以宋攻楚奚时止矣
(不/二)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1a 页 WYG0368-0261c.png
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
骈贵齐阳生贵已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有金
鼓所以一耳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
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
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夫能齐万不同
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乎一冗者其唯圣人矣乎
无术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彊速贯习不足以成也 (具/备)
今有羿蜂蒙繁弱于此而无弦则必不能中也中非独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1b 页 WYG0368-0261d.png
弦也而弦为弓中之具也夫立功名亦有具不得其具
贤虽过汤武则劳而无功矣汤尝约于郼薄矣武王尝
穷于毕䄇矣伊尹尝居于庖厨矣太公尝隐于钓鱼矣
贤非衰也智非愚也皆无其具也故凡立功名虽贤必
有其具然后可成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钺
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喻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
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
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听言哀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2a 页 WYG0368-0262a.png
者不若见其哭也听言怒者不若见其斗也说与治不
诚其动人心不神 (用/民)凡用民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
其义则不足死赏罚则不足去就若是而能用其民者
古今无有民无常用也无常不用也唯得其道为可阖
庐之用兵也不过三万吴起之用兵也不过五万万乘
之国其为三万五万尚多今外之则不可以拒敌内之
则不可以守国其民非不可用也不得所以用之也不
得所以用之国虽大势虽便卒虽众何益古者多有天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2b 页 WYG0368-0262b.png
下而亡者矣其民不为用也用民之论不可不熟剑不
徒断车不自行或使之也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
人不怪也用民亦有种不审其种而祈民之用惑莫大
焉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馀国今无存者
矣皆不能用其民也民之不用赏罚不充也汤武因夏
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
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
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3a 页 WYG0368-0262c.png
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
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皆有充实则
民无不用矣阖庐试其民于五湖剑皆加于肩地流血
几不可止勾践试其民于寝官民争入水火死者千馀
矣遽击金而却之赏罚有充也莫邪不为勇者兴惧者
变勇者以工惧者以拙能与不能也夙沙之民自攻其
君而归神农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汤武非徒
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已之民能用非已之民国虽小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3b 页 WYG0368-0262d.png
卒虽少功名犹可立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皆能
用非其有也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之本三代之道无
二以信为管宋人有取道者其马不进倒而投之鸂水
又复取道其马不进又倒而投之鸂水如此者三虽造
父之所以威马不过此矣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
无益于御人主之不肖者有似于此不得其道而徒多
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
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譬之若盐之于味凡盐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4a 页 WYG0368-0263a.png
用有所托也不适则败托而不可食威亦然必有所托
然后可行恶乎托托于爱利爱利之心谕威乃可行威
大甚则爱利之心息爱利之心息而徒疾行威身必咎
矣此殷夏之所以绝也君利势也次官也处次官执利
势不可而不察于此夫不禁而禁者其唯深见此论邪
 (为/欲)使民无欲上虽贤犹不能用夫无欲者其视为天
子也与为舆𨽻同其视有天下也与无立锥之地同其
视为彭祖也与为殇子同天子至贵也天下至富也彭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4b 页 WYG0368-0263b.png
祖至寿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以劝舆𨽻至贱也无
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夭也诚无欲则是三者不足
以禁会有一欲则北至大夏南至北户西至三危东至
扶木不敢乱矣犯白刃冒流矢趣水火不敢却也晨寤
兴务耕疾庸□为烦辱不敢休矣故人之欲多者其可
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
也人之欲虽多而上无以令之人虽得其欲人犹不可
用也令人得欲之道不可不审矣善为上者能令人得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5a 页 WYG0368-0263c.png
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蛮夷反舌殊俗异习
之国其衣服冠带宫室居处舟车器械声色滋味皆异
其为欲使一也三王不能革不能革而功成者顺其天
也桀纣不能离不能离而国亡者逆其天也逆而不知
其逆也湛于俗也久湛而不去则若性性异非性不可
不熟不闻道者何以去非性哉无以去非性则欲未尝
正矣欲不正以治身则夭以治国则亡故古之圣王审
顺其天而以行欲则民无不令矣功无不立矣圣王执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5b 页 WYG0368-0263d.png
一四夷皆至者其此之谓也执一者至贵也至贵者无
敌圣王托于无敌故民命敌焉群狗相与居皆静无争
投以炙鸡则相与争矣或折其骨或绝其筋争术存也
争术存因争不争之术存因不争取争之术而相与争
万国无一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
不义也彊国令其民争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
也夫争行义乐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
天不能覆地不能载 (恃/君)凡人之性爪牙不足以自守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6a 页 WYG0368-0264a.png
卫肌肤不足以捍寒暑筋骨不足以从利辟害勇敢不
足以郤猛禁悍然且犹裁万物制禽兽服狡虫寒暑燥
湿弗能害不唯先有其备而以群聚邪群之可聚也相
与利之也利之出于群也君道立也故君道立则利出
于群而人备可完矣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
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
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
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此无君之患故君臣之义不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6b 页 WYG0368-0264b.png
可不明也自上世以来天下亡国多矣而君道不废者
天下之利也故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君道何如
利而物利章非滨之东夷秽之乡大解陵鱼其鹿野摇
山扬岛大人之居多无君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
夫风馀靡之地缚娄阳禺驩兜之国多无君氐羌呼唐
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
无君雁门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叔
逆之所儋耳之居多无君此四方之无君者也其民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7a 页 WYG0368-0264c.png
鹿禽兽少者使长长者畏壮有力者贤暴傲者尊日夜
相残无时休息以尽其类圣人深见此患也故为天下
长虑莫如置天子也为一国长虑莫如置君也置君非
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
也德衰世乱然后天子利天下国君利国官长利官此
国所以递兴递废也乱难之所以时作也故忠臣廉士
内之则谏其君之过也外之则死人臣之义也 (观/表)
论人心观事传不可不熟不可不深天为高矣而日月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7b 页 WYG0368-0264d.png
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矣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
祼鳞未尝息也凡居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者其务为
相安利也夫为相害危者不可胜数人事皆然事随心
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
知矣人之心隐匿难见渊深难测故圣人于事志焉圣
人之所以过人以先知先知必审徵表无徵表而欲先
知尧舜与众人同等徵虽易表虽难圣人则不可以飘
矣众人则无道至焉无道至则以为神以为幸非神非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8a 页 WYG0368-0265a.png
幸其数不得不然古之善相马者寒风氏相口齿麻朝
相颊子女厉相目卫忌相𩬈许鄙相𦙷投伐褐相胸胁
管青相膹吻陈悲相股脚秦牙相前赞君相后凡此十
人者皆天下之良工也其所以相者不同见马之一徵
也而知节之高卑足之滑易材之坚脆能之长短非独
相马然也人亦有徵事与国皆有徵圣人上知千岁下
知千岁非意之也盖有自云也绿图幡薄从此生矣
(别/类)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物多类然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8b 页 WYG0368-0265b.png
而不然故亡国僇民无已夫草有莘有藟独食之则杀
人合而食之则益寿万堇不杀漆淖水合两淖则为蹇
湿之则为乾金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燔之则为淖或
湿而乾或燔而淖类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大方之类
也小马大马之类也小智非大智之类也鲁人有公孙
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
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
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相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9a 页 WYG0368-0265c.png
剑者曰白所以为坚也黄所以为牣也黄白杂则坚且
牣良剑也难者曰白所以为不牣也黄所以为不坚也
黄白杂则不坚且不牣也又柔则锩坚则折剑折且锩
焉得为利剑剑之情未革而或以为良或以为恶说使
之也故有以聪明听说则妄说者止无以聪明听说则
尧桀无别矣此忠臣之所患也贤者之所以废也义小
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于祸则不然小有之
不若其亡也射招者欲其中小也射兽者欲其中大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69b 页 WYG0368-0265d.png
物固不必安可推也高阳应将为室家匠对曰未可也
木尚生加涂其上必将桡以生为室今虽善后将必败
高阳应曰缘子之言则室不败也木益枯则劲涂益乾
则轻以益劲任益轻则不败匠人无辞而对受令而为
之室之始成也善其后果败高阳应好小察而不通乎
大理也骥骜绿耳背日而西走至乎夕则日在其前矣
目固有不见也智固有不知也数固有不及也不知其
说所以然而然圣人因而兴制不事心焉(○比物连类/左宜右有)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0a 页 WYG0368-0266a.png
 (分/职)先王用非其有如已有之通乎君道者也夫君也
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
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
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以其智彊智以其能
彊能以其为彊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处人臣之职而欲
无壅塞虽舜不能为武王之佐五人武王之于五人者
之事无能也然而世皆曰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
非其有如已有之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0b 页 WYG0368-0266b.png
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夫马者伯乐相之
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有其功
则知所乘矣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
乐已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
此使众能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
主使之也譬之若为宫室必任巧匠奚故曰匠不巧则
宫室不善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巧匠为
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1a 页 WYG0368-0266c.png
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匠巧匠之宫室已成不知巧匠
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宫室也此不可不察也人主
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人则不能任贤者则恶之
与不肖者议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枣棘
之有裘狐之有也食棘之枣衣狐之皮先王固用非其
有而已有之汤武一日而尽有夏商之民尽有夏商之
地尽有夏商之财以其民安而天下莫敢之危以其地
封而天下莫敢不说以其财赏而天下皆竞无费乎郼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1b 页 WYG0368-0266d.png
与岐周而天下称大仁称大义通乎用非其有 (上/农)
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
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
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民
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
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
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2a 页 WYG0368-0267a.png
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后稷曰所
以务耕织者以为本教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藉田
大夫士皆有功业是故当时之务农不见于国以教民
尊地产也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
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以力妇教也是故丈夫不织而
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
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上田夫食九
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2b 页 WYG0368-0267b.png
之六畜皆在其中矣此大任地之道也故当时之务不
兴土功不作师徒庶人不冠弁娶妻嫁女享祀不酒醴
聚众农不上闻不敢私籍于庸为害于时也然后制野
禁苟非同姓农不出御女不外嫁以安农也野禁有五
地未辟易不操麻不出粪齿年未长不敢为园囿量力
不足不敢渠地而耕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于
时也然后制四时之禁山不敢伐材下木泽人不敢灰
僇缳网罝罦不敢出于门罛罟不敢入于渊泽非舟虞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3a 页 WYG0368-0267c.png
不敢缘名为害其时也若民不力田墨乃家畜国家难
治三疑乃极是谓背本反则失毁其国凡民自七尺以
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时事不共是谓大
凶夺之以土功是谓稽不绝忧唯必丧其秕夺之以水
事是谓籥丧以继乐四邻来虚夺之以兵事是谓厉祸
因胥岁不举铚艾数夺民时大饥乃来野有寝耒或谈
或歌旦则有昏丧粟甚多皆知其末莫知其本真 (任/地)
后稷曰子能以窐为突乎子能藏其恶而揖之以阴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3b 页 WYG0368-0267d.png
子能使吾士靖而圳浴士乎子能使保湿安地而处乎
子能使雚夷母淫乎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子能
使稿数节而茎坚乎子能使穗大而坚均乎子能使粟
圜而薄糠乎子能使米多沃而食之彊乎无之若何凡
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
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
欲湿上田弃亩下田弃圳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
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今兹美禾来兹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4a 页 WYG0368-0268a.png
麦是以六尺之耟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圳也
耨柄尺此其度也其耨六寸所以閒稼也地可使肥又
可使棘人肥必以泽使苗坚而地隙人耨必以旱使地
肥而土缓草諯大月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
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孟夏之昔杀三叶而穫大麦
日至苦菜死而资生而树麻与菽此告民地宝尽死凡
草生藏日中出狶首生而麦无叶而从事于蓄藏此告
民究也五时见生而树生见死而穫死天下时地生财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4b 页 WYG0368-0268b.png
不与民谋有年瘗土无年瘗土无失民时无使之治下
知贫富利器皆时至而作渴时而止是以老弱之力可
尽起其用曰半其功可使倍不知事者时未至而逆之
时既往而慕之当时而薄之使其民而㕁之民既㕁乃
以良时慕此从事之下也操事则苦不知高下民乃逾
处种稑禾不为稑种重禾不为重是以粟少而失功
(辨/土)凡耕之道必始于垆为其寡泽而后枯必厚其靹为
其唯厚而及之坚者耕之泽其靹而后之上田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5a 页 WYG0368-0268c.png
则被其处下田则尽其污无与三盗任地夫四序参发
大圳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既种而无行
耕而不长则苗相窃也弗除则芜除之则虚则草窃之
也故去此三盗者而后粟可多也所谓今之耕也营而
无获者其蚤者先时晚者不及时寒暑不节稼乃多菑
实其为亩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见风则高培则
拔寒则雕热则修一时而五六死故不能为来不俱生
而俱死虚稼先死众盗乃窃望之似有馀就之则虚农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5b 页 WYG0368-0268d.png
夫知其田之易也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适也知其田之
际也不知其稼居地之虚也不除则芜除之则虚此事
之伤也故亩欲广以平圳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
后咸生稼欲生于尘而殖于坚者慎其种勿使数亦无
使疏于其施土无使不足亦无使有馀熟有耰也必务
其培其耰也植植者其生也必先其施土也均均者其
生也必坚是以亩广以平则不丧本茎生于地者五分
之以地茎生有行故遫长弱不相害故遫大衡行必得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6a 页 WYG0368-0269a.png
纵行必术正其行通其风夬心中央帅为泠风苗其弱
也欲孤长也欲相与居其熟也欲相扶是故三以为族
乃多粟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
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树肥无使扶
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秕硗而专居
则多死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
而收其粗上下安则禾多死厚土则孽不通薄土则蕃
轓而不发垆埴冥色刚土柔种免耕杀匿使农事得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6b 页 WYG0368-0269b.png
(审/时)凡农之道厚之为宝斩木不时不折必穗稼就而不
穫必遇天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
也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
是以得时之禾长秱长穗大本而茎杀疏穖而穗大其
粟圆而薄糠其米多沃而食之彊如此者不风先时者
茎叶带芒以短衡穗钜而芳夺秮米而不香后时者茎
叶带芒而末衡穗阅而青零多秕而不满得时之黍芒
茎而徼下穗芒以长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不噮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7a 页 WYG0368-0269c.png
而香如此者不饴先时者大本而叶茎杀而不遂叶稿
短穗后时者小茎而麻长短穗而厚糠小米钳而不香
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长秱疏穖穗如马尾大粒无芒
抟米而薄糠舂之易而食之香如此者不益先时者大
本而茎叶格对短秱短穗多秕厚糠薄米多芒后时者
纤茎而不滋厚糠多秕辟米不得恃定熟卬天而死
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小本而茎坚厚枲以
均后熟多荣日夜分复生如此者不蝗得时之菽长茎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7b 页 WYG0368-0269d.png
而短足其美二七以为族多枝数节竞叶蕃实大菽则
圆小菽则抟以芳称之重食之息以香如此者不虫先
时者必长以蔓浮叶疏节小英不实后时者短茎疏节
本虚不实得时之麦秱长而颈黑二七以为行而服薄
䅵而赤色称之重食之致香以息使人肌泽且有力如
此者不蚼蛆先时者暑雨未至胕动蚼蛆而多疾其次
羊以节后时者弱苗而穗苍狼薄色而美芒是故得时
之稼兴失时之稼约茎相若称之得时者重粟之多量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8a 页 WYG0368-0270a.png
粟相若而舂之得时者多米量米相若而食之得时者
忍饥是故得时之稼其臭香其味甘其气章百日食之
耳目聪明心意睿智四卫变彊气不入身无苛殃黄
帝曰四时之不正也正五榖而已矣(○此盖古农家野/老之言而吕子述)
(之/)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
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张唐辞
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8b 页 WYG0368-0270b.png
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
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
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侯叱去曰
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
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
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
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
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与曰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9a 页 WYG0368-0270c.png
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
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
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
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
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
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见赵
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
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79b 页 WYG0368-0270d.png
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
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
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
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与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
县与秦什一(史记甘罗者甘茂孙也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史记始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吕不韦恐觉祸及已乃
私求大阴人嫪毐以为舍人时纵倡乐使毐以其阴关
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啖太后太后闻果欲私得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0a 页 WYG0368-0271a.png
吕不韦乃进嫪毐诈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韦又阴谓太
后曰可事诈腐则得给事中太后乃阴厚赐主腐者吏
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与通绝
爱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诈卜当避时徙宫居雍嫪毐
常从赏赐甚厚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僮数千人诸客
求宦为嫪毐舍人千馀人 始皇七年庄襄王母夏太
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会葬寿陵夏太
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杜东曰东望吾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0b 页 WYG0368-0271b.png
子西望吾夫后百年旁当有万家邑 八年嫪毐封为
长信侯子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
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

战国策秦攻魏急或谓魏王曰弃之不如用之之易也
死之不如弃之之易也能弃之弗能用之能死之弗能
弃之此人之大过也今王亡地数百里亡城数十而国
患不解是王弃之非用之也今秦之强也天下无敌而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1a 页 WYG0368-0271c.png
魏之弱也甚而王以是宾秦王又能死而弗能弃之此
重过也今王能用臣之计亏地不足以伤国卑体不足
以苦身解患而怨报秦自四境之内执法以下至于长
挽者故毕曰与嫪氏乎与吕氏乎虽至于门闾之下廊
庙之上犹之如是也今王割地以赂秦以为嫪毐功卑
体以尊秦以因嫪毐王以国赞嫪毐以嫪毐胜矣王以
国赞嫪毐太后之德王也深于骨髓王之交最为天下
上矣秦魏百相交也百相欺也今由嫪氏善秦而交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1b 页 WYG0368-0271d.png
天下上天下孰不弃吕氏而从嫪氏天下必舍吕氏而
从嫪氏则王之怨报矣
史记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
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
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
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
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败走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
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2a 页 WYG0368-0272a.png
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及其
舍人轻者为鬼薪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 有
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
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
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
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王欲诛相国为其奉
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秦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2b 页 WYG0368-0272b.png
十年十月免相国吕不韦 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
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
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说苑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
生两子毐专国事浸益骄奢与侍中左右贵臣俱博饮
酒醉争言而斗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窭人
子何敢乃与我亢所与斗者走行白皇帝皇帝大怒毐
惧诛因作乱战咸阳宫毐败始皇乃取毐四肢车裂之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3a 页 WYG0368-0272c.png
取其两弟囊扑杀之取皇太后迁之于萯阳宫下令曰
敢以太后事諌者戮而杀之从蒺藜其脊肉干四肢而
积之阙下谏而死者二十七人矣齐客茅焦乃往上谒
曰齐客茅焦愿上谏皇帝皇帝使使者出问客得无以
太后事谏也茅焦曰然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谏皇
帝曰走往告之若不见阙下积死人邪使者问茅焦茅
焦曰臣闻之天有二十八宿今死者已有二十七人矣
臣所以来者欲满其数耳臣非畏死人也走入白之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3b 页 WYG0368-0272d.png
焦邑子同食者尽负其衣物行亡使者入白之皇帝大
怒曰是子故来犯吾禁趣炊镬汤煮之是安得积阙下
乎趣召之入皇帝按剑而坐口正沫出使者召之入茅
焦不肯疾行足趣相过耳使者趣之茅焦曰臣至前则
死矣君独不能忍吾须臾乎使者极哀之茅焦至前再
拜谒起称曰臣闻之夫有生者不讳死有国者不讳亡
讳死者不可以得生讳亡者不可以得存死生存亡圣
主所欲急闻也不审陛下欲闻之不皇帝曰何谓也茅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4a 页 WYG0368-0273a.png
焦对曰陛下有狂悖之行陛下不自知邪皇帝曰何等
也愿闻之茅焦对曰陛下车裂假父有嫉妒之心囊扑
两弟有不慈之名迁母萯阳宫有不孝之行从蒺藜于
谏士有桀纣之治令天下闻之尽瓦解无向秦者臣窃
恐秦亡为陛下危之所言已毕乞行就质乃解衣伏质
皇帝下殿左手接之右手麾左右曰赦之先生就衣今
愿受事乃立焦为仲父爵之上卿皇帝立驾千乘万骑
空左方自行迎太后萯阳宫归于咸阳太后大喜乃大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4b 页 WYG0368-0273b.png
置酒待茅焦及饮太后曰抗枉令直使败更成安秦之
社稷使妾母子复得相会者尽茅君之力也
史记及齐人茅焦说秦王秦王乃迎太后于雍归复咸
阳而出文信侯就国河南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
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
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
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
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5a 页 WYG0368-0273c.png
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
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
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
月乃雨 秦王所加怒吕不韦嫪毐皆已死乃皆复归
嫪毐舍人迁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谥为帝太后
与庄襄王会葬茝阳
 
 
绎史 卷一百四十六上 第 85b 页 WYG0368-0273d.png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