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365-03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二十三上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周官之制(上/)
史记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
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政前编立/ 系成王)
(四年周官系成王六年金仁山曰按立政之书前儒谓/周公告君之绝笔非也此亦初年之书也故其官名与)
(周礼未尽合盖时犹旧制也至称诘尔戍兵盖其时东/征未尽奠也大纪系于四年是为得之又曰周官一篇)
(周礼之经也顾其閒有不合者则其后因时裁定不无/损益而大略无甚异矣周礼之篇端皆曰惟王建国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365-0322b.png
(书成于营洛之后也然成王未/遂居洛况尽用六典之制乎)
书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
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曰呜呼休兹知
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
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
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
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
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釐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365-0323a.png
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
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呜呼其在昔受
德暋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
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
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
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
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烝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365-0323b.png
亳阪尹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
俊有德文王罔敢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
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亦越武王率惟
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鸣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
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
勿有閒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
民呜呼子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365-0323c.png
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乂之自古商人亦
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
兹乃俾乂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
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
家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
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
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
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365-0323d.png
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书序/周公)
(作立/政)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
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王曰若昔大猷制
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
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
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今予小子祗勤
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
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365-0324a.png
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
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
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
邦国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司空掌邦土居四民
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年
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
于方岳大明黜陟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
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365-0324b.png
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
乱厥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
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位不期
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
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
官乃和不和政庬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
不任王曰呜呼三事暨大夫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
乃辟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书序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365-0324c.png
   天官冢宰一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
治官之属 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
(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大宰之职
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
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
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365-0324d.png
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
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
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
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
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
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
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
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365-0325a.png
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以八柄诏
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
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
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以八统
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
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
民一曰三农生九榖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
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365-0325b.png
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
材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
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
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
泽之赋九曰币馀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
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
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
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365-0325c.png
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
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
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
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
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正月之吉
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
观治象挟日而敛之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
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365-0325d.png
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法于官府而建
其正立其贰设其考陈其殷置其辅凡治以典待邦国
之治以则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以官成待万
民之治以礼待宾客之治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
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事视涤濯
及纳亨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
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大朝觐会同赞玉
币玉献玉几玉爵大丧赞赠玉舍玉作大事则戒于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365-0326a.png
官赞王命王视治朝则赞听治视四方之听朝亦如之
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待四方之宾客之小治岁终
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
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小宰之职掌建邦
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掌邦之六典八
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执邦之九贡九
赋九式之贰以均财节邦用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一
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365-0326b.png
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以
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事
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大
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礼
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四曰夏官其属六十掌邦
政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
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六曰冬官其属六十
掌邦事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以官府之六职辨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365-0326c.png
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
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
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
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六曰
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以官府之六联合
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
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敛弛之
联事凡小事皆有联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365-0326d.png
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
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
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以听官
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
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
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
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凡祭祀赞玉币爵之事
祼将之事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365-0327a.png
受其含禭币玉之事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
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正岁帅治官之属
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乃退
以宫刑宪禁于王宫令于百官府曰各修乃职考乃法
待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共则国有大刑 宰夫之职
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
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
掌百官府之徵令辨其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365-0327b.png
曰师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
官常以治数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
赞治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八曰徒掌官令以徵令掌
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
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
善物者赏之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从太宰
而视涤濯凡礼事赞小宰比官府之具凡朝觐会同宾
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牵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365-0327c.png
与其陈数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
共者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三公六
卿之丧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凡诸大夫之丧使其
旅帅有司而治之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
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
告而诛之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令脩宫中之职事书
其能者与其良者而以告于上 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
(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365-0327d.png
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
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国有故则令宿其比
亦如之辨内外而时禁稽其功绪纠其德行几其出入
均其稍食去其淫怠与其奇邪之民会其什伍而教之
道艺月终则会其稍食岁终则会其行事凡邦之大事
令于王宫之官府次舍无去守而听政令春秋以木铎
脩火禁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大丧则授庐舍
辨其亲疏贵贱之居 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365-0328a.png
者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授八次八舍之
职事若邦有大事作宫众则令之月终则均秩岁终则
均叙以时颁其衣裘掌其诛赏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
(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四人徒/四十人) 䱷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鳖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365-0328b.png
(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
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
榖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
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
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䘚食以乐彻于造王齐日
三举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灾
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王燕食则奉膳赞祭凡王祭
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王燕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365-0328c.png
饮酒则为献主掌后及世子之膳羞凡肉脩之颁赐皆
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挚见者亦如之岁
终则会唯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 庖人掌共六畜六
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薧之物以共王之膳与
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共祭祀之好羞共丧纪
之庶羞宾客之禽兽凡令禽献以法授之其出入亦如
之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
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365-0328d.png
膳禽不会 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
事辨体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
体实之选百羞酱物珍物以俟馈共后及世子之膳羞
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
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狸豕盲视而交睫腥马
黑脊而般臂蝼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凡燕饮食
亦如之凡掌共羞脩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凡王之好
赐肉脩则饔人共之 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365-0329a.png
脩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飧饔飨食
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飨士庶
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
其鼎俎而实之 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职外
内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
如之 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藉以时入之以共齍
盛祭祀共萧茅共野果蓏之荐丧事代王受眚灾王之
同姓有罪则死刑焉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365-0329b.png
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
时田则守罟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凡祭祀丧纪宾客
共其死兽生兽凡兽入于腊人皮毛筋角入于玉府凡
田兽者掌其政令 䱷人掌以时䱷为梁春献王鲔辨
鱼物为鲜薧以共王膳羞凡祭祀宾客丧纪共其鱼之
鲜薧凡䱷者掌其政令凡䱷征入于玉府 鳖人掌取
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狸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祭
祀共螷蠃蚳以授醢人掌凡邦之籍事 腊人掌乾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365-0329c.png
凡田兽之脯腊膴胖之事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
腊物宾客丧纪共其脯腊凡乾肉之事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
(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医(中士/二人) 疾医(中士/八人) 疡医(下士/八人)
兽医(下士/四人)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
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
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
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
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365-0329d.png
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
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
稷犬宜粱鹰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疾医
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
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以五味五
榖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
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
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疡医掌肿疡溃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365-0330a.png
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
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
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凡有疡
者受其药焉 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
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
而刮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凡兽之有病者
有疡者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进退之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
(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浆人(奄/五)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365-0330b.png
(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
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辨
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
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辨
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掌其厚薄之
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及后世子之饮与其酒凡
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
小祭一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共宾客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365-0330c.png
礼酒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医酏糟皆使其士奉之
凡王之燕饮酒共其计酒正奉之凡飨士庶子飨耆老
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掌酒之赐颁皆有法以行之凡
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酒正之出日入其成月入其要
小宰听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饮酒不会以酒式诛
赏 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奉之以役世妇共
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凡事共酒而入于酒府凡祭
祀共酒以往宾客之陈酒亦如之 浆人掌共王之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365-0330d.png
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共宾客之稍礼共夫人致
饮于宾客之礼清醴医酏糟而奉之凡饮共之 凌人
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
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
客共冰大丧共夷槃冰夏颁冰掌事秋刷 笾人(奄一/人女)
(笾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
(十/人) 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 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 笾
人掌四笾之实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365-0331a.png
鱐馈食之笾其实枣㮚祧乾䕩榛实加笾之实菱芡㮚
脯菱芡㮚脯羞笾之实糗饵粉餈凡祭祀共其笾荐羞
之实丧事及宾客之事共其荐笾羞笾为王及后世子
共其内羞凡笾事掌之 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
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茅菹麋臡馈食之
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螷醢蜃蚳醢豚拍鱼醢加豆之
实芹菹兔醢深蒲醓醢菭菹雁醢笋菹鱼醢羞豆之实
酏食糁食凡祭祀共荐羞之豆实宾客丧纪亦如之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365-0331b.png
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王举则共醢六十瓮以五齐七
醢七菹三臡实之宾客之礼共醢五十瓮凡事共醢
醯人掌共五齐七菹凡醯物以共祭祀之齐菹凡醯酱
之物宾客亦如之王举则共齐菹醯物六十瓮共后及
世子之酱齐菹宾客之礼共醯五十瓮凡事共醯 盐
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
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
凡齐事鬻盐以待戒令 幂人掌共巾幂祭祀以疏布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365-0331c.png
巾幂八尊以画布巾幂六彝凡王巾皆黼 宫人(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
(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宫人
掌王之六寝之脩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
之沐浴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垆炭凡劳事四方之
舍事亦如之 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设
车宫辕门为坛壝宫棘门为帷宫设旌门无宫则共人
门凡舍事则掌之 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凡朝觐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365-0331d.png
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帟绶大丧共帷幕帟
绶三公及卿大夫之丧共其帟 掌次掌王次之法以
待张事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朝日祀五帝则
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合诸侯亦如之师田则张幕
设重帟重案诸侯朝觐会同则张大次小次师田则张
幕设案孤卿有邦事则张幕设案凡丧王则张帟三重
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凡祭祀张其旅幕张尸次射
则张耦次掌凡邦之张事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365-0332a.png
(史八人贾十冇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
(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
(人史二人/徒十人) 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
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凡官府
都鄙之吏及执事者受财用焉凡颁财以式法授之关
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
以待稍秣家削之赋以待匪颁邦甸之赋以待工事邦
县之赋以待币帛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山泽之赋以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365-0332b.png
丧纪币馀之赋以待赐予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
民之贡以充府库凡式贡之馀财以共玩好之用凡邦
之赋用取具焉岁终则以货贿之入出会之 玉府掌
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
珠玉王齐则共食玉大丧共含玉复衣裳角枕角柶掌
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第凡亵器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
敦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货贿之物受而藏之凡
王之好赐共其货贿 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365-0332c.png
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
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凡适四方使者共其所受之物
而奉之凡王及冢宰之好赐予则共之 外府掌邦布
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后世
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宾客丧纪会同军旅共其财用
之币赍赐予之财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岁终则会唯
王及后之服不会 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
(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十人) 职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365-0332d.png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八十人)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会掌邦之
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贡
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
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
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
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
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之治以诏王及冢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365-0333a.png
宰废置 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
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
币使入于职币凡上之用财用必考于司会三岁则大
计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财器械之数以知田野夫家六
畜之数以知山林川泽之数以逆群吏之徵令凡税敛
掌事者受法焉及事成则入要贰焉凡邦治考焉 职
内掌邦之赋入辨其财用之物而执其总以贰官府都
鄙之财入之数以逆邦国之赋用凡受财者受其贰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365-0333b.png
而书之及会以逆职岁与官府财用之出而叙其财以
待邦之移用 职岁掌邦之赋出以贰官府都鄙之财
出赐之数以待会计而考之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财
用受式法于职岁凡上之赐予以叙与职币授之及会
以式法赞逆会 职币掌式法以敛官府都鄙与凡用
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之馀财皆辨其物而奠其录以
书揭之以诏上之小用赐予岁终则会其出凡邦之会
事以式法赞之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365-0333c.png
(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王大
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
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大丧廞裘饰皮车凡邦之皮
事掌之岁终则会唯王之裘与其皮事不会 掌皮掌
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共其
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岁终则会其财赍 内宰(下大夫/二人上)
(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365-0333d.png
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寺人(王之正/内五人) 内竖(倍寺人/之数)
内宰掌书版图之法以治王内之政令均其稍食分其
人民以居之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以妇职之
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
功绪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正后之服位而
诏其礼乐之仪赞九嫔之礼事凡宾客之祼献瑶爵皆
赞致后之宾客之礼凡丧事佐后使治外内命妇正其
服位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365-0334a.png
贿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阴礼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
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
事佐后而受献功者比其小大与其粗良而赏罚之会
内宫之财用正岁均其稍食施其功事宪禁令于王之
北宫而纠其守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
种而献之于王 内小臣掌王后之命正其服位后出
入则前驱若有祭祀宾客丧纪则摈诏后之礼事相九
嫔之礼事正内人之礼事彻后之俎后有好事于四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365-0334b.png
则使往有好令于卿大夫则亦如之掌王之阴事阴令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
贼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
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
辟掌埽门庭大祭祀丧纪之事设门燎跸宫门庙门凡
宾客亦如之 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
其出入之事而纠之若有丧纪宾客祭祀之事则帅女
宫而致于有司佐世妇治礼事掌内人之禁令凡内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365-0334c.png
吊临于外则帅而往立于其前而诏相之 内竖掌外
内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为内人
跸王后之丧迁于宫中则前跸及葬执亵器以从遣车
 九嫔 世妇 女御 女祝(四人奚/八人) 女史(八人奚/十有六)
(人/)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凡祭祀赞玉齍赞后荐
彻豆笾若有宾客则从后大丧帅叙哭者亦如之 世
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官而濯摡为齍盛及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365-0334d.png
之日涖陈女宫之具凡内羞之物掌吊临于卿大夫之
丧 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
赞世妇大丧掌沐浴后之丧持翣从世妇而吊于卿大
夫之丧 女祝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祠之事掌以
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 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
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凡后之事以
礼从 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 典丝
(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365-0335a.png
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 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
(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屦人
(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 典妇功掌
妇式之法以授嫔妇及内人女功之事赍凡授嫔妇功
及秋献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贾之物书而楬之以
共王及后之用颁之于内府 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
以其贾褐之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颁丝于外
内工皆以物授之凡上之赐予亦如之及献功则受良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365-0335b.png
功而藏之辨其物而书其数以待有司之政令上之赐
予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丧纪共其丝纩组文之物
凡饰邦器者受文织丝组焉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典枲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授赍及
献功受苦功以其贾楬而藏之以待时颁颁衣服授之
赐予亦如之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内司服掌王后
之六服祎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辨外内命
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凡祭祀宾客共后之衣服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365-0335c.png
及九嫔世妇凡命妇共其衣服共丧衰亦如之后之丧
共其衣服凡内具之物 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
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
掌凡内之缝事 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
秋染夏冬献功掌凡染事 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
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
客丧纪共笄绖亦如之 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
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屦葛屦辨外内命夫命妇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365-0335d.png
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 夏采掌大
丧以冕服复于太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地官司徒二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
国教官之属 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师(下大/夫四)
(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大
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365-0336a.png
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
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
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
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与其野以土会
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
宜皂物其民毛而方二曰川泽其动物宜鳞物其植物
宜膏物其民黑而津三曰丘陵其动物宜羽物其植物
宜覈物其民专而长四曰坟衍其动物宜介物其植物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365-0336b.png
宜荚物其民晰而瘠五曰原隰其动物宜裸物其植物
宜丛物其民丰肉而庳因此五物者民之常而施十有
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
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
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
则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暴八曰以誓教恤则
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
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365-0336c.png
庸制禄则民兴功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
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
任土事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蓺以
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职以令
地贡以敛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以土圭之法测土深
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
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365-0336d.png
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
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
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
方四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伯之地封疆凡三百里其
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凡造都鄙制其
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
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乃分地职奠地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365-0337a.png
制地贡而颁职事焉以为地法而待政令以荒政十有
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
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
多昏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以保息六养
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
疾六曰安富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
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
正月之吉始和布教于邦国都鄙乃县教象之法于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365-0337b.png
魏使万民观教象挟日而敛之乃施教法于邦国都鄙
使之各以教其所治民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
闾使之相受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五州为乡使之相宾颁职事十有
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一曰稼穑二曰树蓻三曰
作材四曰阜蕃五曰饬材六曰通财七曰化材八曰敛
材九曰生材十曰学艺十有一曰世事十有二曰服事
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365-0337c.png
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
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
姻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
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
教之中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凡万民之不服
教而有狱讼者与有地治者听而断之其附于刑者归
于士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享先王亦如之大宾客令
野脩道委积大丧帅六乡之众庶属其六引而治其政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365-0337d.png
令大军旅大田役以旗致万民而治其徒庶之政令若
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大
荒大札则令邦国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岁终
则令教官正治而致事正岁令于教官曰各共尔职修
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正则国有常刑 小司徒之职
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
数以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凡征役之施舍与其祭祀饮
食丧纪之禁令乃颁比法于六乡之大夫使各登其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365-0338a.png
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物以岁时入其数以施政教行
徵令及三年则大比大比则受邦国之比要乃会万民
之䘚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䘚五䘚为
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
以令贡赋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上地家
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
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毋过家一
人以其馀为羡唯田与追胥竭作凡用众庶则掌其政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365-0338b.png
教与其戒禁听其词讼施其赏罚诛其犯命者凡国之
大事致民大故致馀子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
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
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乃分地域而辨其
守施其职而平其政凡小祭祀奉牛牲羞其肆小宾客
令野脩道委积大军旅帅其众庶小军旅巡役治其政
令大丧帅邦役治其政教凡建邦国立其社稷正其畿
疆之封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讼以图正之岁终则考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365-0338c.png
其属官之治成而诛赏令群吏正要会而致事正岁则
帅其属而观教法之象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
刑令群吏宪禁令脩法纠职以待邦治及大比六乡四
郊之吏平教治正政事考夫屋及其众寡六畜兵器以
待政令 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以
国比之法以时稽其夫家众寡辨其老幼贵贱废疾马
牛之物辨其可任者与其施舍者掌其戒令纠禁听其
狱讼大役则帅民徒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则受州里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365-0338d.png
役要以考司空之辟以逆其役事凡邦事令作秩叙大
祭祀羞牛牲共茅蒩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
辇戮其犯命者大丧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及葬
执纛以与匠师御柩而治役及窆执斧以涖匠师凡四
时之田前期出田法于州里简其鼓铎旗物兵器脩其
䘚伍及期以司徒之大旗致众庶而陈之以旗物辨乡
邑而治其政令刑禁巡其前后之屯而戮其犯命者断
其争禽之讼凡四时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铎徇于市朝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365-0339a.png
以岁时巡国及野而赒万民之艰阨以王命施惠岁终
则考六乡之治以诏废置正岁稽其乡器比共吉凶二
服闾共祭器族共丧器党共射器州共宾器乡共吉凶
礼乐之器若国大比则考教察辞稽器展事以诏诛赏
 乡老(二乡则/公一人) 乡大夫(每乡卿/一人) 州长(每州中大/夫一人)
党正(每党下大/夫一人) 族师(每族上/士一人) 闾胥(每闾中/士一人) 比长
(五家下/士一人) 乡老(阙/) 乡大夫之职各掌其乡之政教禁
令正月之吉受教法于司徒退而颁之于其乡吏使各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365-0339b.png
以教其所治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以岁时登其夫家
之众寡辨其可任者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
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其舍者国中贵者贤者能者服
公事者老者疾者皆舍以岁时入其书三年则大比考
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
其众寡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
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贰之退而以乡
射之礼五物询众庶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365-0339c.png
容五曰兴舞此谓使民兴贤出使长之使民兴能入使
治之岁终则令六乡之吏皆会政致事正岁令群吏考
法于司徒以退各宪之于其所治国大询于众庶则各
帅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
以待政令以旌节辅令则达之 州长各掌其州之教
治政令之法正月之吉各属其州之民而读法以考其
德行道艺而劝之以纠其过恶而戒之若以岁时祭祀
州社则属其民而读法亦如之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365-0339d.png
州序凡州之大祭祀大丧皆涖其事若国作民而师田
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掌其戒令与其赏罚岁终则会
其州之政令正岁则读教法如初三年大比则大考州
里以赞乡大夫之废兴 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及四时之孟月吉日则属民而读邦法以紏戒之春秋
祭禜亦如之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
序以正齿位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
齿凡其党之祭祀丧纪婚冠饮酒教其礼事掌其禁戒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365-0340a.png
凡作民而师田行役则以其法治其政事岁终则会其
党政帅其吏而致事正岁属民读法而书其德行道艺
以岁时涖校比及大比亦如之 族师各掌其族之戒
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姻有学者
春秋祭酺亦如之以邦比之法帅四闾之吏以时属民
而校登其族之夫家众寡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可任者
及其六畜车辇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
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365-0340b.png
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葬埋若作民而师田行
役则合其䘚伍简其兵器以鼓铎旗物帅而至掌其治
令戒禁刑罚岁终则会政致事 闾胥各掌其闾之徵
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
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敬敏任恤者
凡事掌其比觥挞罚之事 比长各掌其比之治五家
相受相和亲有罪奇邪则相及徙于国中及郊则从而
授之若徙于他则为之旌节而行之若无授无节则唯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365-0340c.png
圜土内之 封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封人
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
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之令社稷之职凡祭
祀饰其牛牲设其楅衡置其纼共其水稿歌舞牲及毛
炮之豚凡丧纪宾客军旅大盟则饰其牛牲 鼓人(中/士)
(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舞师(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 鼓人掌教六
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
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365-0340d.png
鬼享以鼖鼓鼓军事以鼛鼓鼓役事以晋鼓鼓金奏以
金錞和鼓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以金铎通鼓凡祭
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舞者凡军旅夜鼓鼜军动则鼓
其众田役亦如之救日月则诏王鼓大丧则诏大仆鼓
 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
社稷之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
舞旱暵之事凡野舞则皆教之凡小祭祀不兴舞 牧
(下士六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六十人) 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365-0341a.png
(百/人) 充人(下士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
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凡阳祀用骍牲毛之阴祀用黝
牲毛之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凡时祀之牲必用
牷物凡外祭毁事用尨可也凡祭祀共其牺牲以授充
人系之凡牲不系者共奉之 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
待国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
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飨食宾射共其膳羞
之牛军事共其犒牛丧事共其奠牛凡会同军旅行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365-0341b.png
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徬以载公任器凡祭祀共其牛
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 充人掌系祭祀之牲牷祀
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享先王亦如之凡散祭祀之
牲系于国门使养之展牲则告牷硕牲则赞 载师(上/士)
(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闾师(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县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遗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均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载
师掌任土之法以物地事授地职而待其政令以廛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365-0341c.png
任国中之地以埸圃任园地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
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
任甸地以家邑之田任稍地以小都之田任县地以大
都之田任畺地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
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唯其漆林
之征二十而五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
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以时徵其赋 闾师掌
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365-0341d.png
以时徵其赋凡任民任农以耕事贡九榖任圃以树事
贡草木任工以饬材事贡器物任商以市事贡货贿任
牧以畜事贡鸟兽任嫔以女事贡布帛任衡以山事贡
其物任虞以泽事贡其物凡无职者出夫布凡庶民不
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
不绩者不衰 县师掌邦国都鄙稍甸郊里之地域而
辨其夫家人民田莱之数及其六畜车辇之稽三年大
比则以考群吏而以诏废置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365-0342a.png
戒则受法于司马以作其众庶及马牛车辇会其车人
之䘚伍使皆备旗鼓兵器以帅而至凡造都邑量其地
辨其物而制其域以岁时徵野之赋贡 遗人掌邦之
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艰阨门关之委
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
羁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
路之委积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
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365-0342b.png
积凡委积之事巡而比之以时颁之 均人掌均地政
均地守均地职均人民牛马车辇之力政凡均力政以
岁上下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无年则公旬用一日焉凶札则无力政无财赋不收地
守地职不均地政三年大比则大均 师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
(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
(徒六/十人) 司谏(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司救(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调人(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 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 师氏掌以美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365-0342c.png
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
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
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
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
弟学焉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
如之使其属帅四夷之𨽻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
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列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
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365-0342d.png
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
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
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
则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守王闱 司谏掌纠万民之
德而劝之朋友正其行而强之道艺巡问而观察之以
时书其德行道艺辨其能而可任于国事者以考乡里
之治以诏废置以行赦宥 司救掌万民之邪恶过失
而诛让之以礼防禁而救之凡民之有邪恶者三让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365-0343a.png
罚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其有过失者
三让而罚三罚而归于圜土凡岁时有天患民病则以
节巡国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 调人掌司万民之
难而谐和之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鸟兽亦如之
凡和难父之雠辟诸海外兄弟之雠辟诸千里之外从
父兄弟之雠不同国君之雠视父师长之雠视兄弟主
友之雠视从父兄弟弗辟则与之瑞节而以执之凡杀
人有反杀者使邦国交雠之凡杀人而义者不同国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365-0343b.png
勿雠雠之则死凡有斗怒者成之不可成者则书之先
动者诛之 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
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
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
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
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
者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
于士 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365-0343c.png
(有二/十人) 质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廛人(中士/二人)
(下士四人府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胥师(二十肆则一/人皆二史) 贾师(二十肆/则一人)
(皆二/史) 司暴(十肆则/一人) 司稽(五肆则/一人) 胥(二肆则/一人) 肆
(每肆则/一人) 泉府(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八人徒八十人)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
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
阜货而行布以量度成贾而徵儥以质剂结信而止讼
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暴而去盗以泉府同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365-0343d.png
而敛赊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
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几市入则胥执鞭
度守门市之群吏平肆展成奠贾上旌于思次以令市
市师涖焉而听大治大讼胥师贾师涖于介次而听小
治小讼凡万民之期于市者辟布者量度者刑戮者各
于其地之叙凡得货贿六畜者亦如之三日而举之凡
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
靡者使微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国凶荒札丧则市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365-0344a.png
无征而作布凡市伪饰之禁在民者十有二在商者十
有二在贾者十有二在工者十有二市刑小刑宪罚中
刑徇罚大刑扑罚其附于刑者归于士国君过市则刑
人赦夫人过市罚一幕世子过市罚一帟命夫过市罚
一盖命妇过市罚一帷凡会同师役市司帅贾师而从
治其市政掌其卖儥之事 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
牛马兵器珍异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掌稽市之书契同其度量壹其淳制巡而考之犯禁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365-0344b.png
举而罚之凡治质剂者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
月邦国期期内听期外不听 廛人掌敛市絘布总布
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
于玉府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 胥师各掌
其次之政令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察其诈伪饰行儥
慝者而诛罚之听其小治小讼而断之 贾师各掌其
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而奠其贾然
后令市凡天患禁贵儥者使有恒贾四时之珍异亦如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365-0344c.png
之凡国之卖儥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凡师役会同亦
如之 司暴掌宪市之禁令禁其斗嚣者与其暴乱者
出入相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若不可禁则搏而
戮之 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
之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 胥各掌其所治之政
执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入之禁令袭其不正者
凡有罪者挞戮而罚之 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陈其
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365-0344d.png
其总布掌其戒禁 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
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买之物楬而书之以待不时
而买者买者各从其抵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
司然后予之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凡
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贷之以国服为之息凡国事
之财用取具焉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授司门(下/大)
(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每门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
(徒四/人) 司关(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每关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365-0345a.png
(人徒/四人) 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门掌授
管键以启闭国门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凡财物犯
禁者举之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祭祀之牛牲系
焉监门养之凡岁时之门受其馀凡四方之宾客造焉
则以告 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
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
人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国凶札则无关门之
征犹几凡四方之宾客叩关则为之告有外内之送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365-0345b.png
则以节传出内之 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
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
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
辅之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
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
则不达 遂人(中大夫/二人) 遂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
(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遂大夫(每遂中大/夫一人)
县正(每县下大/夫一人) 鄙师(每鄙上/士一人) 酂长(每酂中/士一人) 里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7a 页 WYG0365-0345c.png
(每里下/士一人) 邻长(五家则/一人) 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
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
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皆有地域沟树之使
各掌其政令刑禁以岁时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
兵器教之稼穑凡治野以下剂致氓以田里安氓以乐
昏扰氓以土宜教氓稼穑以兴锄利氓以时器劝氓以
疆予任氓以土均平政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
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馀夫亦如之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7b 页 WYG0365-0345d.png
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馀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
百亩莱二百亩馀夫亦如之凡治野夫閒有遂遂上有
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
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以岁时登其
夫家之众寡及其六畜车辇辨其老幼废疾与其施舍
者以颁职作事以令贡赋以令师田以起政役若起野
役则令各帅其所治之民而至以遂之大旗致之其不
用命者诛之凡国祭祀共野牲令野职凡宾客令脩野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8a 页 WYG0365-0346a.png
道而委积大丧帅六遂之役而致之掌其政令及葬帅
而属六綍及窆陈役凡事致野役而师田作野民帅而
至掌其政治禁令 遂师各掌其遂之政令戒禁以时
登其夫家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施舍与其可任者经
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周知其数而任之以徵财征作
役事则听其治讼巡其稼穑而移用其民以救其时事
凡国祭祀审其誓戒共其野牲入野职野赋于玉府宾
客则巡其道脩庀其委积大丧使帅其属以幄帟先道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8b 页 WYG0365-0346b.png
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笼及蜃车之役军旅田猎平野民
掌其禁令比叙其事而赏罚 遂大夫各掌其遂之政
令以岁时稽其夫家之众寡六畜田野辨其可任者与
其可施舍者以教稼穑以稽功事掌其政令戒禁听其
治讼令为邑者岁终则会政致事正岁简稼器脩稼政
三岁大比则帅其吏而兴氓明其有功者属其地治者
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县正各
掌其县之政令徵比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9a 页 WYG0365-0346c.png
其稼事而赏罚之若将用野民师田行役移执事则帅
而至治其政令既役则稽功会事而诛赏 鄙师各掌
其鄙之政令祭祀凡作民则掌其戒令以时数其众庶
而察其美恶而诛赏岁终则会其鄙之政而致事 酂
长各掌其酂之政令以时校登其夫家比其众寡以治
其丧纪祭祀之事若作其民而用之则以旗鼓兵革帅
而至若岁时简器与有司数之凡岁时之戒令皆听之
趋其耕耨稽其女功 里宰掌比其邑之众寡与其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49b 页 WYG0365-0346d.png
畜兵器治其政令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其耕
耨行其秩序以待有司之政令而徵敛其财赋 邻长
掌相纠相受凡邑中之政相赞徙于他邑则从而授之
 旅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稍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
(十有/二人) 委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土均(上士二人/中士四人)
(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草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稻人
(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旅师掌聚野之锄粟
屋粟閒粟而用之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0a 页 WYG0365-0347a.png
其利而均其政令凡用粟春颁而秋敛之凡新氓之治
皆听之使无征役以地之美恶为之等 稍人掌令丘
乘之政令若有会同师田行役之事则以县师之法作
其同徒輂辇帅而以至治其政令以听于司马大丧帅
蜃车与其役以至掌其政令以听于司徒 委人掌敛
野之赋敛薪刍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以稍聚待宾
客以甸聚待羁旅凡其余聚以待颁赐以式法共祭祀
之薪蒸木材宾客共其刍薪丧纪共其薪蒸木材军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0b 页 WYG0365-0347b.png
共其委积薪刍凡疏材共野委兵器与其野囿财用凡
军旅之宾客馆焉 土均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
均地事以均地贡以和邦国都鄙之政令刑禁与其施
舍礼俗丧纪祭祀皆以地美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掌
其禁令 草人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泻
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疆㯺用蕡轻爂用犬 稻人
掌稼下地以猪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1a 页 WYG0365-0347c.png
列舍水以浍写水以涉杨其芟作田凡稼泽夏以水殄
草而芟夷之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旱暵共其雩敛丧纪
共其苇事 土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诵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史二人/徒八人) 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
而原其生以诏地求王巡守则夹王车 诵训掌道方
志以诏观事掌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
夹王车 山虞(每大山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中山下士六人)
(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小山/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林衡(每大林麓下士/十有二人史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1b 页 WYG0365-0347d.png
(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中林/麓如中山之虞小林麓如小山之虞) 川衡(每大川下/士十有二)
(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中川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小川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
(十/人) 泽虞(每大泽大薮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中泽中薮如中川之)
(衡小泽小薮/如小川之衡) 迹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拱人(中士/二人)
(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角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徒八人) 羽人(下/士)
(二人府一/人徒八人) 掌葛(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染草(下/士)
(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 掌炭(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掌荼(下士/二人)
(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掌蜃(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 山虞掌山林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2a 页 WYG0365-0348a.png
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
木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令万民时斩材有期日凡
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春秋之斩木不入禁凡窃木
者有刑罚若祭山林则为主而脩除且跸若大田猎则
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林衡
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若
斩木材则受法于山虞而掌其政令 川衡掌巡川泽
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犯禁者执而诛罚之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2b 页 WYG0365-0348b.png
祀宾客共川奠 泽虞掌国泽之政令为之厉禁使其
地之人守其财物以时入之于玉府颁其馀于万民凡
祭祀宾客共泽物之奠丧纪共其苇蒲之事若大田猎
则莱泽野及弊田植虞旌以属禽 迹人掌邦田之地
政为之厉禁而守之凡田猎者受令焉禁麛卵者与其
毒矢射者 拱人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
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 角人
掌以时徵齿角凡骨物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3a 页 WYG0365-0348c.png
以度量受之以共财用 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
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凡受羽十羽为审百羽为
搏十搏为縳掌葛掌以时徵絺绤之材于山农凡葛征
徵草贡之材于泽农以当邦赋之政令以权度受之
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
颁之 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时入之以权量受
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 掌荼掌以时聚荼以共
丧事徵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 掌蜃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3b 页 WYG0365-0348d.png
敛互物蜃物以共闉圹之蜃祭祀共蜃器之蜃共白盛
之蜃 囿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场人(每场下士/二人府一)
(人史一人/徒二十人) 囿人掌囿游之兽禁牧百兽祭祀丧纪宾
客共其生兽死兽之物 场人掌国之场圃而树之果
蓏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凡祭祀宾客共其果蓏享
亦如之 廪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三十)
(人徒三/百人) 舍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仓人(中/士)
(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司禄(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4a 页 WYG0365-0349a.png
(十/人) 司稼(下士八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舂人(奄二人女舂抌/二人奚五人) 饎
(奄二人女饎八/人奚四十人) 稿人(奄八人女稿每/奄二人奚五人) 廪人掌九
榖之数以待国之匪颁赒赐稍食以岁之上下数邦用
以知足否以诏榖用以治年之凶丰凡万民之食食者
人四釜上也人三釜中也人二釜下也若食不能人二
釜则令邦移民就榖诏王杀邦用凡邦有会同师役之
事则治其粮与其食大祭祀则共其接盛 舍人掌平
宫中之政分其财守以法掌其出入凡祭祀共簠簋实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4b 页 WYG0365-0349b.png
之陈之宾客亦如之共其礼车米筥米刍禾丧纪共饭
米熬榖以岁时县穜稑之种以共王后之春献种掌米
粟之出入辨其物岁终则会计其政 仓人掌粟入之
藏辨九榖之物以待邦用若榖不足则止馀法用有馀
则藏之以待凶而颁之凡国之大事共道路之榖积食
饮之具 司禄(阙/) 司稼掌巡邦野之稼而辨穜稑之
种周知其名与其所宜地以为法而县于邑闾巡野观
稼以年之上下出敛法掌均万民之食而赒其急而平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5a 页 WYG0365-0349c.png
其兴 舂人掌共米物祭祀共其齍盛之米宾客共其
牢礼之米凡飨食共其食米掌凡米事 饎人掌凡祭
祀共盛共王及后之六食凡宾客共其簠簋之实飨食
亦如之 稿人掌共外内朝冗食者之食若飨耆老孤
子士庶子共其食掌豢祭祀之犬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5b 页 WYG0365-0349d.png
 
 
 
 
 
 
 
 绎史卷二十三上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6a 页 WYG0365-03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二十三下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周官之制
   春官宗伯三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礼官之属 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肆师(下大夫/四人上)
(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大宗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6b 页 WYG0365-0350b.png
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
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
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
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副辜祭四方
百物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
以礿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以凶礼
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
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春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7a 页 WYG0365-0351a.png
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
曰同时聘曰问殷頫曰视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
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
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
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
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
之国以庆贺之礼亲异姓之国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
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三命受位四命受器五命赐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7b 页 WYG0365-0351b.png
六命赐官七命赐国八命作牧九命作伯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
执榖璧男执蒲璧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
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以玉作六
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
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
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
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8a 页 WYG0365-0351c.png
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凡祀大神享大鬼祭
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视涤濯涖玉鬯省牲镬奉玉齍
诏大号治其大礼诏相王之大礼若王不与祭祀则摄
位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大宾客则摄
而载祼朝觐会同则为上相大丧亦如之王哭诸侯亦
如之王命诸侯则傧国有大故则旅上帝及四望王大
封则先告后土乃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 小宗伯之
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兆五帝于四郊四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8b 页 WYG0365-0351d.png
四类亦如之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掌五礼之禁
令与其用等辨庙祧之昭穆辨吉凶之五服车旗宫室
之禁掌三族之别以辨亲疏其正室皆谓之门子掌其
政令毛六牲辨其名物而颁之于五官使共奉之辨六
齍之名物与其用使六宫之人共奉之辨六彝之名物
以待果将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掌衣服车旗
宫室之赏赐掌四时祭祀之序事与其礼若国大贞则
奉玉帛以诏号大祭祀省牲视涤濯祭之日逆齍省镬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9a 页 WYG0365-0352a.png
告时于王告备于王凡祭祀宾客以时将瓒果诏相祭
祀之小礼凡大礼佐大宗伯赐卿大夫士爵则傧小祭
祀掌事如大宗伯之礼大宾客受其将币之赍若大师
则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若军将有事则与祭有司
将事于四望若大甸则帅有司而馌兽于郊遂颁禽大
灾及执事祷祠于上下神示王崩大肆以秬鬯渳及执
事涖大敛小敛帅异族而佐县衰冠之式于路门之外
及执事视葬献器遂哭之卜葬兆甫竁亦如之既葬诏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59b 页 WYG0365-0352b.png
相丧祭之礼成葬而祭墓为位凡王之会同军旅甸役
之祷祠肄仪为位国有祸灾则亦如之凡天地之大灾
类社稷宗庙则为位凡国之大礼佐大宗伯凡小礼掌
事如大宗伯之仪 肆师之职掌立国祀之礼以佐大
宗伯立大祀用玉帛牲牷立次祀用牲币立小祀用牲
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大祭祀展牺牲系于牢颁
于职人凡祭祀之卜日宿为期诏相其礼视涤濯亦如
之祭之日表齍盛告洁展器陈告备及果筑䰞相治小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0a 页 WYG0365-0352c.png
礼诛其慢怠者掌兆中庙中之禁令凡祭祀礼成则告
事毕大宾客涖筵几筑䰞赞祼将大朝觐佐傧共设匪
瓮之礼飨食授祭与祝侯禳于畺及郊大丧大渳以鬯
则筑䰞令外内命妇序哭禁外内命男女之衰不中法
者且授之杖凡师甸用牲于社宗则为位类造上帝封
于大神祭兵于山川亦如之凡师不功则助牵主车凡
四时之大甸猎祭表貉则为位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
狝之日涖卜来岁之戒社之日涖卜来岁之稼若国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0b 页 WYG0365-0352d.png
大故则令国人祭岁时之祭祀亦如之凡卿大夫之丧
相其礼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凡国之小事
治其礼仪而掌其事如宗伯之礼 郁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
(徒八/人) 鬯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八人) 郁人掌祼器凡祭祀
宾客之祼事和郁鬯以实彝而陈之凡祼玉濯之陈之
以赞祼事诏祼将之仪与其节凡祼事沃盥大丧之渳
共其肆器及葬共其祼器遂狸之大祭祀与量人受举
斝之䘚爵而饮之 鬯人掌共秬鬯而饰之凡祭祀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1a 页 WYG0365-0353a.png
壝用大罍禜门用瓢赍庙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祼
事用概凡副事用散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凡王
之齐事共其秬鬯凡王吊临共介鬯 鸡人(下士一人/史一人徒)
(四/人) 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
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 司尊彝(下士二人/府四人史)
(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几筵(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司尊彝掌
六尊六彝之位诏其酌辨其用与其实春祠夏礿祼用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1b 页 WYG0365-0353b.png
鸡彝鸟彝皆有舟其朝践用两献尊其再献用两象尊
皆有罍诸臣之所昨也秋尝冬烝祼用斝彝黄彝皆有
舟其朝献用两著尊其馈献用两壶尊皆有罍诸臣之
所昨也凡四时之间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
舟其朝践用两大尊其再献用两山尊皆有罍诸臣之
所昨也凡六彝六尊之酌郁齐献酌醴齐缩酌盎齐涚
酌凡酒脩酌大丧存奠彝大旅亦如之 司几筵掌五
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凡大朝觐大飨射凡封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2a 页 WYG0365-0353c.png
国命诸侯王位设黼依依前南乡设莞筵纷纯加缫席
画纯加次席黼纯左右玉几祀先王昨席亦如之诸侯
祭祀席蒲筵缋纯加莞席纷纯右彫几昨席莞筵纷纯
加缫席画纯筵国宾于牖前亦如之左彤几甸役则设
熊席右漆几凡丧事设苇席右素几其柏席用萑黼纯
诸侯则纷纯每敦一几凡吉事变几凶事仍几 天府
(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典瑞(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
(十/人) 典命(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天府掌祖庙之守藏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2b 页 WYG0365-0353d.png
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
出而陈之既事藏之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
藏之以诏王察群吏之治上春衅宝镇及宝器凡吉凶
之事祖庙之中沃盥执烛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美恶
若迁宝则奉之若祭天之司民司禄而献民数榖数则
受而藏之 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辨其名物与其用
事设其服饰王晋大圭执镇圭缫藉五采五就以朝日
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榖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3a 页 WYG0365-0354a.png
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诸
侯相见亦如之瑑圭璋璧琮缫皆二采一就以頫聘四
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两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祼圭
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圭璧以祀日月星辰璋邸射
以祀山川以造赠宾客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
土地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璧羡以起度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
榖圭以和难以聘女琬圭以治德以结好琰圭以易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3b 页 WYG0365-0354b.png
以除慝大祭祀大旅凡宾客之事共其玉器而奉之大
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凡玉器出则共奉之 典命掌诸
侯之五仪诸臣之五等之命上公九命为伯其国家宫
室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九为节侯伯七命其国家宫室
车旗衣服礼仪皆以七为节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车
旗衣服礼仪皆以五为节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
大夫四命及其出封皆加一等其国家宫室车旗衣服
礼仪亦如之凡诸侯之适子誓于天子摄其君则下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4a 页 WYG0365-0354c.png
君之礼一等未誓则以皮帛继子男公之孤四命以皮
帛视小国之君其卿三命其大夫再命其士一命其宫
室车旗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侯伯之卿大夫士亦
如之子男之卿再命其大夫一命其士不命其宫室车
旗衣服礼仪各视其命之数 司服(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辨其名物与其用事王之吉
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
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4b 页 WYG0365-0354d.png
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凡兵事韦弁服视朝
则皮弁服凡甸冠弁服凡凶事服弁服凡吊事弁绖服
凡丧为天王斩衰为王后齐衰王为三公六卿锡衰为
诸侯缌衰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弁绖大札大荒大
灾素服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
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
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
而下如孤之服其凶服加以大功小功士之服自皮弁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5a 页 WYG0365-0355a.png
而下如大夫之服其凶服亦如之其齐服有玄端素端
凡大祭祀大宾客共其衣服而奉之大丧共其复衣服
敛衣服奠衣服廞衣服皆掌其陈序 典祀(中士二人/下士四人)
(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 典祀掌外
祀之兆守皆有域掌其禁令若以时祭祀则帅其属而
脩除徵役于司𨽻而役之及祭帅其属而守其厉禁而
跸之 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若
将祭祀则各以其服授尸其庙则有司脩除之其祧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5b 页 WYG0365-0355b.png
守祧黝垩之既祭则藏其隋与其服 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
(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 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 外宗(凡/外)
(女之有/爵者) 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诏王后
之礼事帅六宫之人共齍盛相外内宗之礼事大宾客
之飨食亦如之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
苛罚之凡王后有𢷎事于妇人则诏相凡内事有达于
外官者世妇掌之 内宗掌宗庙之祭祀荐加豆笾及
以乐彻则佐传豆笾宾客之飨食亦如之王后有事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6a 页 WYG0365-0355c.png
从大丧序哭者哭诸侯亦如之凡卿大夫之丧掌其吊
临 外宗掌宗庙之祭祀佐王后荐玉豆视豆笾及以
乐彻亦如之王后以乐羞齍则赞凡王后之献亦如之
王后不与则赞宗伯小祭祀掌事宾客之事亦如之大
丧则叙外内朝莫哭者哭诸侯亦如之 冢人(下大夫/二人中)
(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墓大夫(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
(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 职丧(上士史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 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6b 页 WYG0365-0355d.png
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
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
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大丧既有日请度甫竁遂为
之尸及竁以度为丘隧共丧之窆器及葬言鸾车象人
及窆执斧以涖遂入藏凶器正墓位跸墓域守墓禁凡
祭墓为尸凡诸侯及诸臣葬于墓者授之兆为之跸均
其禁 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
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凡争墓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7a 页 WYG0365-0356a.png
地者听其狱讼帅其属而巡墓厉居其中之室以守之
 职丧掌诸侯之丧及卿大夫士凡有爵者之丧以国
之丧礼涖其禁令序其事凡国有司以王命有事焉则
诏赞主人凡其丧祭诏其号治其礼凡公有司之所共
职丧令之趣其事 大司乐(中大夫/二人)乐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下)
(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徒四/十人) 大师(下大夫/二人)小师(上士/四人)瞽矇(上瞽四十人中瞽/百人下瞽百有六)
(十/人)视瞭(三百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典同(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7b 页 WYG0365-0356b.png
(胥二人徒/二十人) 磬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钟师
(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
(胥一人/徒十人) 镈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韎师(下/士)
(二人府一人史一人舞/者十有六人徒四十人) 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
(人徒二/十人) 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籥章(中士二/人下士)
(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鞮鞻氏(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一/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典庸器(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
(徒二/十人) 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8a 页 WYG0365-0356c.png
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
于瞽宗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以乐语教国子
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㲈
大夏大濩大武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
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
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
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蔟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
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㲈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8b 页 WYG0365-0356d.png
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
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凡六乐者文之
以五声播之以八音凡六乐者一变而致羽物及川泽
之示再变而致裸物及山林之示三变而致鳞物及丘
陵之示四变而致毛物及坟衍之示五变而致介物及
土示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
大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
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9a 页 WYG0365-0357a.png
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凡乐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
徵南吕为羽灵鼓灵鼗孙竹之管空桑之琴瑟咸池之
舞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
可得而礼矣凡乐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
为羽路鼓路鼗阴竹之管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㲈
之舞于宗庙之中奏之若乐九变则人鬼可得而礼矣
凡乐事大祭祀宿县遂以声展之王出入则令奏王夏
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帅国子而舞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69b 页 WYG0365-0357b.png
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大射王出入令奏王夏及
射令奏驺虞诏诸侯以弓矢舞王大食三侑皆令奏钟
鼓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凡日月食四镇五岳崩大傀
异灾诸侯薨令去乐大札大凶大灾大臣死凡国之大
忧令弛县凡建国禁其淫声过声凶声慢声大丧涖廞
乐器及葬藏乐器亦如之 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
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
人舞教乐仪行以肆夏趋以采荠车亦如之环拜以钟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0a 页 WYG0365-0357c.png
鼓为节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大夫以
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凡乐掌其序事治其乐政凡
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凡乐成则告备诏来瞽皋
舞及彻帅学士而歌彻令相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
钟鼓令相如祭之仪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乐出入令
奏钟鼓凡军大献教恺歌遂倡之凡丧陈乐器则帅乐
官及序哭亦如之凡乐官掌其政令听其治讼 大胥
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0b 页 WYG0365-0357d.png
声以六乐之会正舞位以序出入舞者比乐官展乐器
凡祭祀之用乐者以鼓徵学士序宫中之事 小胥掌
学士之徵令而比之觥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
者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辨其声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大师掌六律六同
以合阴阳之声阳声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
声大吕应钟南吕函钟小吕夹钟皆文之以五声宫商
角徵羽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教六诗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1a 页 WYG0365-0358a.png
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
之音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下管播乐器令奏鼓
𣌾大飨亦如之大射帅瞽而歌射节大师执同律以听
军声而诏吉凶大丧帅瞽而廞作柩谥凡国之瞽矇正
焉 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击
拊下管击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大丧与廞凡小祭祀
小乐事鼓𣌾掌六乐声音之节与其和 瞽矇掌播鼗
柷敔埙箫管弦歌讽诵诗世奠系鼓琴瑟掌九德六诗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1b 页 WYG0365-0358b.png
之歌以役大师 视瞭掌凡乐事播鼗击颂磬笙磬掌
大师之县凡乐事相瞽大丧廞乐器大旅亦如之宾射
皆奏其钟鼓鼜恺献亦如之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
以辨天地四方阴阳之声以为乐器凡声高声䃂正声
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回声衍侈声
笮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凡为乐器以十有二律为之
数度以十有二声为之齐量凡和乐亦如之 磬师掌
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2a 页 WYG0365-0358c.png
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
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骜夏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凡射
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卿大夫奏采蘋士奏采蘩掌鼙
鼓缦乐 笙师掌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舂牍应雅
以教械乐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大
丧廞其乐器及葬奉而藏之大旅则陈之 镈师掌金
奏之鼓凡祭祀鼓其金奏之乐飨食宾射亦如之军大
献则鼓其恺乐凡军之夜三鼜皆鼓之守鼜亦如之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2b 页 WYG0365-0358d.png
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 韎师掌教韎乐祭祀则帅其
属而舞之大飨亦如之 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
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籥师
掌教国子舞羽吹籥祭祀则鼓羽籥之舞宾客飨食则
亦如之大丧廞其乐器奉而藏之 籥章掌土鼓豳籥
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凡
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
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 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3a 页 WYG0365-0359a.png
歌祭祀则吹而歌之燕亦如之 典庸器掌藏乐器庸
器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器飨食宾射亦如之
大丧廞笋虡 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
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大丧廞舞器及葬奉而藏之
 大卜(下大夫/二人)卜师(上士/四人)卜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
(人徒四/十人) 龟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菙氏(下士/二人)
(史一人/徒八人) 占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八人) 簭人(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
(徒四/人) 占梦(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视祲(中士二人史/二人徒四人) 大卜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3b 页 WYG0365-0359b.png
掌三兆之法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其经兆之
体皆百有二十其颂皆千有二百掌三易之法一曰连
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掌三梦之法一曰致梦二曰觭梦三曰咸陟其经运十
其别九十以邦事作龟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与
四曰谋五曰果六曰至七曰雨八曰瘳以八命者赞三
兆三易三梦之占以观国家之吉凶以诏救政凡国大
贞卜立君卜大封则视高作龟大祭祀则视高命龟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4a 页 WYG0365-0359c.png
小事涖卜国大迁大师则贞龟凡旅陈龟凡丧事命龟
 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
四曰弓兆凡卜事视高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凡卜辨龟
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 卜人(阙/)
龟人掌六龟之属各有名物天龟曰灵属地龟曰绎属
东龟曰果属西龟曰雷属南龟曰猎属北龟曰若属各
以其方之色与其体辨之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春时
各以其物入于龟室上春衅龟祭祀先卜若有祭祀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4b 页 WYG0365-0359d.png
奉龟以往旅亦如之丧亦如之 菙氏掌共燋契以待
卜事凡卜以明火爇燋遂吹其焌契以授卜师遂役之
 占人掌占龟以八簭占八颂以八卦占簭之八故以
视吉凶凡卜簭君占体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凡
卜簭既事则系币以比其命岁终则计其占之中否
簭人掌三易以辨九簭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
周易九簭之名一曰巫更二曰巫咸三曰巫式四曰巫
目五曰巫易六曰巫比七曰巫祠八曰巫参九曰巫环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5a 页 WYG0365-0360a.png
以辨吉凶凡国之大事先簭而后卜上春相簭凡国事
共簭 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
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
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
王王拜而受之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
疫 视祲掌十煇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
象三曰鑴四曰监五曰闇六曰瞢七曰弥八曰叙九曰
隮十曰想掌安宅叙降正岁则行事岁终则弊其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5b 页 WYG0365-0360b.png
大祝(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丧祝(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甸祝(下士/二人)
(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诅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 司巫(中士二/人府一)
(人史一人胥/一人徒十人) 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府/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人/) 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一
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
筴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一曰类二曰造三曰禬四曰
禜五曰攻六曰说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6a 页 WYG0365-0360c.png
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辨六号一曰神
号二曰鬼号三曰示号四曰牲号五曰齍号六曰币号
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曰
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绝祭八曰缭祭九曰共祭辨九𢷎
一曰䭫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𢷎六
曰凶𢷎七曰奇𢷎八曰褒𢷎九曰肃𢷎以享右祭祀凡
大禋祀肆享祭示则执明水火而号祝隋衅逆牲逆尸
令钟鼓右亦如之来瞽令皋舞相尸礼既祭令彻大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6b 页 WYG0365-0360d.png
始崩以肆鬯渳尸相饭赞敛彻奠言甸人读祷付练祥
掌国事国有大故天灾弥祀社稷祷祠大师宜于社造
于祖设军社类上帝国将有事于四望反军归献于社
则前祝大会同造于庙宜于社过大山川则用事焉反
行舍奠建邦国先告后土用牲币禁督逆祀命者颁祭
号于邦国都鄙 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祀之祝
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大
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赞隋赞彻赞奠凡事佐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7a 页 WYG0365-0361a.png
祝大丧赞渳设熬置铭及葬设道赍之奠分祷五祀大
师掌衅祈号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凡外内小
祭祀小丧纪小会同小军旅掌事焉 丧祝掌大丧劝
防之事及辟令启及朝御柩乃奠及祖饰棺乃载遂御
及葬御柩出宫乃代及圹说载除饰小丧亦如之掌丧
祭祝号王吊则与巫前掌胜国邑之社稷之祝号以祭
祀祷祠焉凡卿大夫之丧掌事而敛饰棺焉 甸祝掌
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师甸致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7b 页 WYG0365-0361b.png
禽于虞中乃属禽及郊馌兽舍奠于祖祢乃敛禽禂牲
禂马皆掌其祝号诅祝掌盟诅类造攻说禬禜之祝
号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国有大
灾则帅巫而造巫恒祭祀则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馆凡
祭事守瘗凡丧事掌巫降之礼 男巫掌望祀望衍授
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算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吊
则与祝前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8a 页 WYG0365-0361c.png
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大史(下大夫/二人上)
(士四/人)小史(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冯相氏(中/士)
(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保章氏(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内史(中大夫一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四人徒四十)
(人/) 外史(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御史(中士八/人下士)
(十有六人其史百有二十人/府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大史掌建邦之六典以
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凡辨法者考焉不信者刑之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8b 页 WYG0365-0361d.png
约剂者藏焉以贰六官六官之所登若约剂乱则辟法
不信者刑之正岁年以序事颁之于官府及都鄙颁告
朔于邦国闰月诏王居门终月大祭祀与执事卜日戒
及宿之日与群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
位常辨事者考焉不信者诛之大会同朝觐以书协礼
事及将币之日执书以诏王大师抱天时与大师同车
大迁国抱法以前大丧执法以涖劝防遣之日读诛凡
丧事考焉小丧赐谥凡射事饰中舍算执其礼事 小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9a 页 WYG0365-0362a.png
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
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簋大丧大宾客大
会同大军旅佐大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卿
大夫之丧赐谥读诔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
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保章氏掌天星
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
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79b 页 WYG0365-0362b.png
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
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
凡此五物者以诏救政访序事 内史掌王之八枋之
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
曰生七曰予八曰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
逆会计掌叙事之法受纳访以诏王听治凡命诸侯及
孤卿大夫则策命之凡四方之事书内史读之王制禄
则赞为之以方出之赏赐亦如之内史掌书王命遂贰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0a 页 WYG0365-0362c.png
之 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
达书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 御史掌
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法令焉
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巾车(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
(四人史八人工百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典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
(人/) 车仆(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常(中士二/人下士)
(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巾车掌公车之政令辨其用与
其旗物而等叙之以治其出入王之五路一曰玉路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0b 页 WYG0365-0362d.png
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以祀金路钩樊缨九
就建大旂以宾同姓以封象路朱樊缨七就建大赤以
朝异姓以封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
四卫木路前樊鹄缨建大麾以田以封蕃国王后之五
路重翟锡面朱总厌翟勒面缋总安车彫面鹥总皆有
容盖翟车贝面组总有握辇车组挽有翣羽盖王之丧
车五乘木车蒲蔽犬𧜀尾櫜疏饰小服皆疏素车棼蔽
犬𧜀素饰小服皆素藻车藻蔽鹿浅𧜀革饰駹车雚蔽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1a 页 WYG0365-0363a.png
然𧜀髹饰漆车藩蔽豻𧜀雀饰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
乘夏缦大夫乘墨车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凡良车散
车不在等者其用无常凡车之出入岁终则会之凡赐
阙之毁折入赍于职币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及葬
执盖从车持旌及墓嘑启关陈车小丧共柩路与其饰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典路掌
王及后之五路辨其名物与其用说若有大祭祀则出
路赞驾说大丧大宾客亦如之凡会同军旅吊于四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1b 页 WYG0365-0363b.png
以路从 车仆掌戎路之萃广车之萃阙车之萃苹车
之萃轻车之萃凡师共革车各以其萃会同亦如之大
丧廞革车大射共三乏 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
以待国事日月为常交龙为旂通帛为旃杂帛为物熊
虎为旗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全羽为旞析羽为旌及国
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
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道车载旞
斿车载旌皆画其象焉官府各象其事州里各象其名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2a 页 WYG0365-0363c.png
家各象其号凡祭祀各建其旗会同宾客亦如之置旌
门大丧共铭旌建廞车之旌及葬亦如之凡军事建旌
旗及致民置旗弊之甸亦如之凡射共获旌岁时共更
旌 都宗人(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家宗人(如/都)
(宗人/之数) 凡以神士者(无数以其艺为/之贵贱之等) 都宗人掌都祭
祀之礼凡都祭祀致福于国正都礼与其服若有寇戎
之事则保群神之壝国有大故则令祷祠既祭反命于
国 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礼凡祭祀致福国有大故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2b 页 WYG0365-0363d.png
令祷祠反命祭亦如之掌家礼与其衣服宫室车旗之
禁令 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辨
其名物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魅
以禬国之凶荒民之札丧
   夏官司马四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
政官之属 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3a 页 WYG0365-0364a.png
(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马(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六人胥三)
(十有二人徒三/百有二十人)凡军制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
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
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
百人为䘚䘚长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
五人为伍伍皆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 大司马之职
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制畿封国以正邦国
设仪辨位以等邦国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建牧立监以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3b 页 WYG0365-0364b.png
维邦国制军诘禁以纠邦国施贡分职以任邦国简稽
乡民以用邦国均守平则以安邦国比小事大以和邦
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之贼贤害民则
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之负固不服则
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之犯令陵政则
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正月之吉始和布政于邦
国都鄙乃县政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政象挟日而
敛之乃以九畿之籍施邦国之政职方千里曰国畿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4a 页 WYG0365-0364c.png
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
里曰蕃畿凡令赋以地与民制之上地食者参之二其
民可用者家三人中地食者半其民可用者二家五人
下地食者参之一其民可用者家二人中春教振旅司
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4b 页 WYG0365-0364d.png
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师帅执提旅帅执鼙䘚
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
疏数之节遂以蒐田有司表貉誓民鼓遂围禁火弊献
禽以祭社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
契辨号名之用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
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
皆如振旅遂以苗田如蒐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中秋
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旂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5a 页 WYG0365-0365a.png
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旐百官载旟各
书其事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狝田如蒐田之
法罗弊致禽以祀祊中冬教大阅前期群吏戒众庶脩
战法虞人莱所田之野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
步为一表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
鼓铎镯铙各帅其民而致质明弊旗诛后至者乃陈车
徒如战之陈皆坐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
曰不用命者斩之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马振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5b 页 WYG0365-0365b.png
铎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
三鼓摝铎群吏弊旗车徒皆坐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
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车
驰徒走及表乃止鼓戒三阕车三发徒三刺乃鼓退鸣
铙且却及表乃止坐作如初遂以狩田以旌为左右和
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
之旗居䘚閒以分地前后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
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既陈乃设驱逆之车有司表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6a 页 WYG0365-0365c.png
于陈前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
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
左耳及所弊鼓皆駴车徒皆噪徒乃弊致禽馌兽于郊
入献禽以享烝及师大合军以行禁令以救无辜伐有
罪若大师则掌其戒令涖大卜帅执事涖衅主及军器
及致建大常比军众诛后至者及战巡陈视事而赏罚
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若师不
功则厌而奉主车王吊劳士庶子则相大役与虑事属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6b 页 WYG0365-0365d.png
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大会同则帅士庶子而掌
其政令若大射则合诸侯之六耦大祭祀飨食羞牲鱼
授其祭大丧平士大夫丧祭奉诏马牲 小司马之职
掌凡小祭祀会同飨射师田丧纪掌其事如大司马之
(有阙/文) 军司马(阙/) 舆司马(阙/) 行司马(阙/) 司勋
(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
以等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
功曰力战功曰多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大常祭于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7a 页 WYG0365-0366a.png
烝司勋诏之大功司勋藏其贰掌赏地之政令凡赏无
常轻重视功凡颁赏地参之一食唯加田无国正 马
(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八人) 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
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纲恶马凡受马于
有司者书其齿毛与其贾马死则旬之内更旬之外入
马耳以其物更其外否马及行则以任齐其行若有马
讼则听之禁原蚕者 量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四人徒八人) 量人
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7b 页 WYG0365-0366b.png
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
军社之所里邦国之地与天下之涂数皆书而藏之凡
祭祀飨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掌丧祭奠竁之俎实
凡宰祭与郁人受斝历而皆饮之 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
 羊人(下士二人史一人/贾二人徒八人) 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
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凡沈辜侯禳饰其牲衅
邦器及军器凡师田斩牲以左右徇陈祭祀赞羞受彻
焉 羊人掌羊牲凡祭祀饰羔祭祀割羊牲登其首凡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8a 页 WYG0365-0366c.png
祈珥共其羊牲宾客共其法羊凡沈辜侯禳衅积共其
羊牲若牧人无牲则受布于司马使其贾买牲而共之
 司爟(下士二人/徒六人)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
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时
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
焉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
(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掌固掌
脩城郭沟池树渠之固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8b 页 WYG0365-0366d.png
其饰器分其财用均其稍食任其万民用其材器凡守
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通与
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
鼜以号戒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凡国都之竟
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民皆有职焉若有山川则因之
 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
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
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9a 页 WYG0365-0367a.png
之唯有节者达之 掌疆(阙/)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
(百有二/十人)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
(二/人) 候人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候人若有
方治则帅而致于朝及归送之于竟 环人掌致师察
军慝环四方之故巡邦国搏谍贼讼敌国扬军旅降围
邑 挈壶氏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以令
粮凡军事县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
火守之分以日夜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89b 页 WYG0365-0367b.png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服不氏(下/士)
(一人徒/四人) 射鸟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射人掌国之三公孤卿
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面其挚三公执
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雁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
其法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掌其治达以射
法治射仪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乐以驺虞九节
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狸首七节三
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蘋五节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0a 页 WYG0365-0367c.png
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
若王大射则以狸步张三侯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
矢行告䘚令取矢祭侯则为位与大史数射中佐司马
治射正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会同朝觐
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师令有爵者乘王之倅车有大
宾客则作卿大夫从戒大史及大夫介大丧与仆人迁
尸作卿大夫掌事比其庐不敬者苛罚之 服不氏掌
养猛兽而教扰之凡祭祀共猛兽宾客之事则抗皮射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0b 页 WYG0365-0367d.png
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射鸟氏掌射鸟祭祀以
弓矢驱乌鸢凡宾客会同军旅亦如之射则取矢矢在
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
(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罗氏掌罗乌鸟蜡则作罗襦中春罗春鸟
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掌畜掌养鸟而阜蕃教扰之
祭祀供卵鸟岁时贡鸟物共膳献之鸟 司士(下大夫/二人中)
(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诸子(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
(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士掌群臣之版以治其政令岁登下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1a 页 WYG0365-0368a.png
损益之数辨其年岁与其贵贱周知邦国都家县鄙之
数卿大夫士庶子之数以诏王治以德诏爵以功诏禄
以能诏事以久奠食唯赐无常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
之等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
北上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
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司士摈孤卿特揖大
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揖门右大仆前
王入内朝皆退掌国中之士治凡其戒令掌摈士者膳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1b 页 WYG0365-0368b.png
其挚凡祭祀掌士之戒令诏相其法事及赐爵呼昭穆
而进之帅其属而割牲羞俎豆凡会同作士从宾客亦
如之作士适四方使为介大丧作士掌事作六军之士
执披凡士之有守者令哭无去守国有故则致士而颁
其守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 诸子掌
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国有大
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大子唯所用之若有兵甲之事则
授之车甲合其䘚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正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2a 页 WYG0365-0368c.png
凡国正弗及大祭祀正六牲之体凡乐事正舞位授舞
器大丧正群子之服位会同宾客作群子从凡国之政
事国子存游倅使之修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
考其艺而进退之 司右(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虎贲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旅贲氏
(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方相氏(狂/夫)
(四/人) 司右掌群右之政令凡军旅会同合其车之䘚伍
而比其乘属其右凡国之勇力之士能用五兵者属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2b 页 WYG0365-0368d.png
掌其政令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䘚伍军旅会同
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
王门大丧亦如之及葬从遣车而哭适四方使则从士
大夫若道路不通有徵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旅贲
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则持轮
凡祭祀会同宾客则服而趋丧纪则衰葛执戈盾军旅
则介而趋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大
常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3a 页 WYG0365-0369a.png
尸从车 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
扬盾帅百𨽻而时难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
以戈击四隅驱方良 大仆(下大夫/二人)小臣(上士/四人)祭仆(中/士)
(六/人)御仆(下士十有二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𨽻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
(胥四人徒/四十人) 大仆掌正王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诸
侯之复逆王视朝则前正位而退入亦如之建路鼓于
大寝之门外而掌其政以待达穷者与遽令闻鼓声则
速逆御仆与御庶子祭祀宾客丧纪正王之服位诏法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3b 页 WYG0365-0369b.png
仪赞王牲事王出入则自左驭而前驱凡军旅田役赞
王鼓救日月亦如之大丧始崩戒鼓传达于四方窆亦
如之县丧首服之法于宫门掌三公孤卿之吊劳王燕
饮则相其法王射则赞弓矢王视燕朝则正位掌摈相
王不视朝则辞于三公及孤卿 小臣掌王之小命诏
相王之小法仪掌三公及孤卿之复逆正王之燕服位
王之燕出入则前驱大祭祀朝觐沃王盥小祭祀宾客
飨食宾射掌事如大仆之法掌士大夫之吊劳凡大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4a 页 WYG0365-0369c.png
佐大仆 祭仆掌受命于王以视祭祀而警戒祭祀有
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帅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
诛其不敬者大丧复于小庙凡祭祀王之所不与则赐
之禽都家亦如之凡祭祀致福者展而受之 御仆掌
群吏之逆及庶民之复与其吊劳大祭祀相盥而登大
丧持翣掌王之燕令以序守路鼓 𨽻仆掌五寝之埽
除粪洒之事祭祀脩寝王行洗乘石掌跸宫中之事大
丧复于小寝大寝 弁师(下士二人工四人/史二人徒四人) 弁师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4b 页 WYG0365-0369d.png
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
玉十有二玉笄朱纮诸侯之缫斿九就珉玉三采其馀
如王之事缫斿皆就玉瑱玉笄王之皮弁会五采玉璂
象邸玉笄王之弁绖弁而加环绖诸侯及孤卿大夫之
冕韦弁皮弁弁绖各以其等为之而掌其禁令 司甲
(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兵(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 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弓矢(下大夫二/人中士八)
(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缮人(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5a 页 WYG0365-0370a.png
 稿人(中士四人府二人/人胥二人徒二十) (四/) 司甲(阙/) 司兵掌五
兵五盾各辨其物与其等以待军事及授兵从司马之
法以颁之及其受兵输亦如之及其用兵亦如之祭祀
授舞者兵大丧廞五兵军事建车之五兵会同亦如之
 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
盾授舞者兵亦如之军旅会同授贰车戈盾建乘车之
戈盾授旅贲及虎士戈盾及舍设藩盾行则敛之 司
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与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5b 页 WYG0365-0370b.png
其出入中春献弓弩中秋献矢箙及其颁之王弓弧弓
以授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豻侯鸟兽者唐
弓大弓以授学射者使者劳者其矢箙皆从其弓凡弩
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絜矢利火射
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矢用
诸弋射恒矢痹矢用诸散射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
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
谓之弊弓凡祭祀共射牲之弓矢泽共射椹质之弓矢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6a 页 WYG0365-0370c.png
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数并夹大丧共明弓矢凡师役会
同颁弓弩各以其物从授兵甲之仪田弋充笼箙矢共
矰矢凡亡矢者弗用则更 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
矰弋抉拾掌诏王射赞王弓矢之事凡乘车充其笼箙
载其弓弩既射则敛之无会计 稿人掌受财于职金
以赍其工弓六物为三等弩四物亦如之矢八物皆三
等箙亦如之春献素秋献成书其等以飨工乘其事试
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诛赏乃入功于司弓矢及缮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6b 页 WYG0365-0370d.png
凡赍财与其出入皆在稿人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戎右(中大夫二人/上士二人) 齐右(下大夫/二人) 道右(上士/二人) 大
(中大夫/二人) 戎仆(中大夫/二人) 齐仆(下大夫/二人) 道仆(上士/十有)
(二/人) 田仆(上士十/有二人) 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人) 戎右掌戎车
之兵革使诏赞王鼓传王命于陈中会同充革车盟则
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 齐右掌祭祀会同
宾客前齐车王乘则持马行则陪乘凡有牲事则前马
 道右掌前道车王出入则持马陪乘如齐车之仪自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7a 页 WYG0365-0371a.png
车上谕命于从车诏王之车仪王式则下前马王下则
以盖从 大驭掌驭玉路以祀及犯軷王自左驭驭下
祝登受辔犯軷遂驱之及祭酌仆仆左执辔右祭两轵
祭轨乃饮凡驭路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凡驭路仪以鸾
和为节 戎仆掌驭戎车掌王倅车之政正其服犯軷
如玉路之仪凡巡守及兵车之会亦如之掌凡戎车之
仪 齐仆掌驭金路以宾朝觐宗遇飨食皆乘金路其
法仪各以其等为车送逆之节 道仆掌驭象路以朝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7b 页 WYG0365-0371b.png
夕燕出入其法仪如齐车掌贰车之政令 田仆掌驭
田路以田以鄙掌佐车之政设驱逆之车令获者植旌
及献比禽凡田王提马而走诸侯晋大夫驰 驭夫掌
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
(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趣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 巫马(下/士)
(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二人徒二十人) 牧师(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廋人
(下士闲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圉师(乘一人/徒二人) 圉人(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
校人掌王马之政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8a 页 WYG0365-0371c.png
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驽马一物凡颁良马而养
乘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皂一趣马三皂为系系
一驭夫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
三良马之数丽马一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八趣马
一驭夫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
闲马二种凡马特居四之一春祭马祖执驹夏祭先牧
颁马攻特秋祭马社臧仆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凡大
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饰币马执扑而从之凡宾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8b 页 WYG0365-0371d.png
客受其币马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埋之田猎则帅驱
逆之车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凡国之使者共
其币马凡军事物马而颁之等驭夫之禄宫中之稍食
 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掌驾说之
颁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 巫马掌养疾马而乘治
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人马死则使其贾粥之
入其布于校人 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
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廋人掌十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9a 页 WYG0365-0372a.png
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祭闲
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正校人员选马八尺以上
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圉师掌教圉人
养马春除蓐衅厩始牧夏庌马冬献马射则充椹质茨
墙则剪阖 圉人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凡宾客
丧纪牵马而入陈廞马亦如之 职方氏(中大夫四人/下大夫八人)
(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土方氏(上士五人/下士十人)
(府二人史五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怀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99b 页 WYG0365-0372b.png
合方氏(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训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
(胥四人徒/四十人) 形方氏(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山师(中/士)
(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川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
(人徒四/十人) 原师(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职方氏
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
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榖六畜之数
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东南曰扬州
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0a 页 WYG0365-0372c.png
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鸟兽其榖宜稻正
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瞢其川江汉其
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鸟兽其
榖宜稻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
川荥雒其浸波溠其利林漆丝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
宜六扰其榖宜五种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泽
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二
女其畜宜鸡狗其榖宜稻麦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0b 页 WYG0365-0372d.png
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泲其浸庐维其利蒲鱼其民
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榖宜四种正西曰雍州其山
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弦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其利玉
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榖宜黍稷东北曰幽
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泲其浸菑
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扰其榖宜三种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其泽薮曰杨纡其川漳其
浸汾潞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榖宜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1a 页 WYG0365-0373a.png
黍稷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其泽薮曰昭馀祁其
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
宜五扰其榖宜五种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
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
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
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
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
百里曰藩服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1b 页 WYG0365-0373b.png
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
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国大小相维王设
其牧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王将巡
守则戒于四方曰各修平乃守考乃职事无敢不敬戒
国有大刑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王殷国
亦如之 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以土地相宅
而建邦国都鄙以辨土宜土化之法而授任地者王巡
守则树王舍 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2a 页 WYG0365-0373c.png
而送逆之达之以节治其委积馆舍饮食 合方氏掌
达天下之道路通其财利同其数器壹其度量除其怨
恶同其好善 训方氏掌道四方之政事与其上下之
志诵四方之传道正岁则布而训四方而观新物 形
方氏掌制邦国之地域而正其封疆无有华离之地使
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山师掌山林之名辨其物
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 川师掌
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2b 页 WYG0365-0373d.png
异之物 原师掌四方之地名辨其丘陵坟衍原隰之
名物之可以封邑者 匡人(中士四人史/四人徒八人) 掸人(中士/四人)
(史四人/徒八人) 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慝使无敢反
侧以听王命 掸人掌诵王志道国之政事以巡天下
之邦国而语之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都司马(每都/上士)
(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家司马(各使其臣以/正于公司马)
 都司马掌都之士庶子及其众庶车马兵甲之戒令
以国法掌其政学以听国司马 家司马亦如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3a 页 WYG0365-0374a.png
   秋官司寇五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
刑官之属 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师(下大夫/四人)
乡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太司寇之职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
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
用重典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3b 页 WYG0365-0374b.png
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
曰国刑上愿纠暴以圜土聚教罢民凡害人者寘之圜
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
三年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杀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
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
然后听之以嘉石平罢民凡万民之有罪过而未丽于
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重罪旬
有三日坐期役其次九日坐九月役其次七日坐七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4a 页 WYG0365-0374c.png
役其次五日坐五月役其下罪三日坐三月役使州里
任之则宥而舍之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茕独老幼之
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
以告于王而罪其长正月之吉始和布刑于邦国都鄙
乃县刑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刑象挟日而敛之凡
邦之大盟约涖其盟书而登之于天府大史内史司会
及六官皆受其贰而藏之凡诸侯之狱讼以邦典定之
凡卿大夫之狱讼以邦法断之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4b 页 WYG0365-0374d.png
弊之大祭祀奉犬牲若禋祀五帝则戒之日涖誓百官
戒于百族及纳亨前王祭之日亦如之奉其明水火凡
朝觐会同前王大丧亦如之大军旅涖戮于社凡邦之
大事使其属跸 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
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其位王
南乡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小司
寇摈以叙进而问焉以众辅志而弊谋以五刑听万民
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读书则用法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5a 页 WYG0365-0375a.png
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凡王之同族有罪不即市以
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
曰耳听五曰目听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
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
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
辟以三刺断庶民狱讼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
三曰讯万民听民之所刺宥以施上服下服之刑及大
比登民数自生齿以上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5b 页 WYG0365-0375b.png
以制国用小祭祀奉犬牲凡禋祀五帝实镬水纳亨亦
如之大宾客前王而辟后世子之丧亦如之小师涖戮
凡国之大事使其属跸孟冬祀司民献民数于王王拜
受之以图国用而进退之岁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
中于天府正岁帅其属而观刑象令以木铎曰不用法
者国有常刑令群士乃宣布于四方宪刑禁乃命其属
入会乃致事 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之法以左右刑
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三曰国禁四曰野禁五曰军禁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6a 页 WYG0365-0375c.png
皆以木铎徇之于朝书而县于门闾以五戒先后刑罚
毋使罪丽于民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
同三曰禁用诸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
鄙掌乡合州党族闾比之联与其人民之什伍使之相
安相受以比追胥之事以施刑罚庆赏掌官中之政令
察狱讼之辞以诏司寇断狱弊讼致邦令掌士之八成
一曰邦汋二曰邦贼三曰邦谍四曰犯邦令五曰挢邦
令六曰为邦盗七曰为邦朋八曰为邦诬若邦凶荒则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6b 页 WYG0365-0375d.png
以荒辩之法治之令移民通财纠守缓刑凡以财狱讼
者正之以傅别约剂若祭胜国之社稷则为之尸王燕
出入则前驱而辟祀五帝则沃尸及王盥洎镬水凡刏
珥则奉犬牲诸侯为宾则帅其属而跸于王宫大丧亦
如之大师帅其属而禁逆军旅者与犯师禁者而戮之
岁终则令正要会正岁帅其属而宪禁令于国及郊野
 乡士掌国中各掌其乡之民数而纠戒之听其狱讼
察其辞辩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旬而职听于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7a 页 WYG0365-0376a.png
朝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
其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肆之三日
若欲免之则王会其期大祭祀大丧纪大军旅大宾客
则各掌其乡之禁令帅其属夹道而跸三公若有邦事
则为之前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国有大事则戮其犯
命者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县士
(中士三十有二人府八人史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方士(中士十有六/人府八人史)
(十有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讶士(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7b 页 WYG0365-0376b.png
朝士(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遂士掌四郊各掌其遂
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察其辞辩其狱讼异其
死刑之罪而要之二旬而职听于朝司寇听之断其狱
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狱讼
成士师受中协日就郊而刑杀各于其遂肆之三日若
欲免之则王令三公会其期若邦有大事聚众庶则各
掌其遂之禁令帅其属而跸六卿若有邦事则为之前
驱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郊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 县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8a 页 WYG0365-0376c.png
士掌野各掌其县之民数纠其戒令而听其狱讼察其
辞辨其狱讼异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旬而职听于朝
司寇听之断其狱弊其讼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
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协日刑杀各就其县肆
之三日若欲免之则王命六卿会其期若邦有大役聚
众庶则各掌其县之禁令若大夫有邦事则为之前驱
而辟其丧亦如之凡野有大事则戮其犯命者 方士
掌都家听其狱讼之辞辨其死刑之罪而要之三月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8b 页 WYG0365-0376d.png
上狱讼于国司寇听其成于朝群士司刑皆在各丽其
法以议狱讼狱讼成士师受中书其刑杀之成与其听
狱讼者凡都家之大事聚众庶则各掌其方之禁令以
时脩其县法若岁终则省之而诛赏焉凡都家之士所
上治则主之 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凡
四方之有治于士者造焉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邦
有宾客则与行人送逆之入于国则为之前驱而辟野
亦如之居馆则帅其属而为之跸诛戮暴客者客出入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9a 页 WYG0365-0377a.png
则道之有治则赞之凡邦之大事聚众庶则读其誓禁
 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
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
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左嘉石平罢民焉右肺石
达穷民焉帅其属而以鞭呼趋且辟禁慢朝错立族谈
者凡得获货贿人民六畜者委于朝告于士旬而举之
大者公之小者庶民私之凡士之治有期日国中一旬
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国期期内之治听期外不听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09b 页 WYG0365-0377b.png
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凡民同货财者令以国法
行之犯令者刑罚之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凡
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报仇雠者书于士杀
之无罪若邦凶荒札丧寇戎之故则令邦国都家县鄙
虑刑贬 司民(中士六人府三人史六/人胥三人徒三十人) 司民掌登万
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
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
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0a 页 WYG0365-0377c.png
拜受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赞王治 司
(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刑掌五刑之法以丽万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
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若司寇断狱弊讼则以
五刑之法诏刑罚而以辨罪之轻重 司刺掌三刺三
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一刺曰讯群臣再刺曰
讯群吏三刺曰讯万民一宥曰不识再宥曰过失三宥
曰遗忘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以此三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0b 页 WYG0365-0377d.png
法者求民情断民中而施上服下服之罪然后刑杀
司约(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盟(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司
约掌邦国及万民之约剂治神之约为上治民之约次
之治地之约次之治功之约次之治器之约次之治挚
之约次之凡大约剂书于宗彝小约剂书于丹图若有
讼者则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若大乱则六官辟
藏其不信者杀 司盟掌盟载之法几邦国有疑会同
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诏明神既盟则贰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1a 页 WYG0365-0378a.png
盟万民之犯命者诅其不信者亦如之凡民之有约剂
者其贰在司盟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
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既盟则为司盟共祈酒脯
 职金(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司厉(下士二人/史一人徒)
(十有/二人) 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
辨其物之美恶与其数量楬而玺之入其金锡于为兵
器之府入其玉石丹青于守藏之府入其要掌受士之
金罚货罚入于司兵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飨诸侯亦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1b 页 WYG0365-0378b.png
如之凡国有大故而用金石则掌其令 司厉掌盗贼
之任器货贿辨其物皆有数量贾而楬之入于司兵其
奴男子入于罪𨽻女子入于舂槁凡有爵者与七十者
与未龀者皆不为奴 犬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六人)
犬人掌犬牲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瘗亦如之凡几
珥沈辜用駹可也凡相犬牵犬者属焉掌其政治 司
(中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府三人史/六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掌囚(下士十/有二人)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掌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司𨽻(中士/二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2a 页 WYG0365-0378c.png
(下士十有二人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二/罪𨽻百有二十人 蛮𨽻百有二十人 闽𨽻百有)
(十人貉夷𨽻百有二十/人 𨽻百有二十人) 司圜掌收教罢民凡害人者
弗使冠饰而加明刑焉任之以事而收教之能改者上
罪三年而舍中罪二年而舍下罪一年而舍其不能改
而出圜土者杀虽出三年不齿凡圜土之刑人也不亏
体其罚人也不亏财 掌囚掌守盗贼凡囚者上罪梏
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王之同族拲有爵者桎以待
弊罪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2b 页 WYG0365-0378d.png
刑杀之凡有爵者与王之同族奉而适甸师氏以待刑
杀 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
之亲者辜之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刑盗于市凡
罪之丽于法者亦如之唯王之同族与有爵者杀之于
甸师氏凡军旅田役斩杀刑戮亦如之墨者使守门劓
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 司
𨽻掌五𨽻之法辨其物而掌其政令帅其民而搏盗贼
役国中之辱事为百官积任器凡囚执人之事邦有祭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3a 页 WYG0365-0379a.png
祀宾客丧纪之事则役其烦辱之事掌帅四翟之𨽻使
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
 罪𨽻掌役百官府与凡有守者掌使令之小事凡封
国若家牛助为牵徬其守王宫与其厉禁者如蛮𨽻之
事 蛮𨽻掌役挍人养马其在王宫者执其国之兵以
守王宫在野外则守厉禁 闽𨽻掌役畜养鸟而阜蕃
教扰之掌子则取𨽻焉 夷𨽻掌役牧人养牛马与鸟
言其守王宫者与其守厉禁者如蛮𨽻之事 貉𨽻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3b 页 WYG0365-0379b.png
役服不氏而养兽而教扰之掌与兽言其守王宫者与
其守厉禁者如蛮𨽻之事 布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
(人徒四/十人) 禁杀戮(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十有二人) 禁暴氏(下士六人/史三人胥)
(六人徒/六十人) 野庐氏(下士六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蜡氏(下士四/人徒四)
(十/人) 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萍氏(下士二人/徒八人) 司寤氏(下士/二人)
(徒八/人) 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
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
四海凡邦之大事合众庶则以刑禁号令 禁杀戮掌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4a 页 WYG0365-0379c.png
司斩杀戮者凡伤人见血而不以告者攘狱者遏讼者
以告而诛之 禁暴氏掌禁庶民之乱暴力正者矫诬
犯禁者作言语而不信者以告而诛之凡国聚众庶则
戮其犯禁者以徇凡奚𨽻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戮其
犯禁者 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
之道路宿息井树若有宾客则令守涂地之人聚柝之
有相翔者诛之凡道路之舟车轚互者叙而行之凡有
节者及有爵者至则为之辟禁野之横行径踰者凡国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4b 页 WYG0365-0379d.png
之大事比脩除道路者掌凡道禁邦之大师则令埽道
路且以几禁行作不时者不物者 蜡氏掌除骴凡国
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
郊野大师大宾客亦如之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
置楬焉书其日月焉县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
其人掌凡国之骴禁 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凡害于
国稼者春令为阱擭沟渎之利于民者秋令塞阱杜擭
禁山之为苑泽之沈者 萍氏掌国之水禁几酒谨酒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5a 页 WYG0365-0380a.png
禁川游者 司寤氏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
禦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司烜氏(下士六人徒/十有六人)
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以共
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中
春以木铎脩火禁于国中军旅脩火禁邦若屋诛则为
明竁焉 条狼氏(下士六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脩闾氏(下士二人/史一人徒)
(十有/二人) 条狼氏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
则六人侯伯则四人子男则二人凡誓执鞭以趋于前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5b 页 WYG0365-0380b.png
且命之誓仆右曰杀誓驭曰车轘誓大夫曰敢不关鞭
五百誓师曰三百誓邦之大史曰杀誓小史曰墨 脩
闾氏掌比国中宿互柝者与其国粥而比其追胥者而
赏罚之禁径踰者与以兵革趋行者与驰骋于国中者
邦有故则令守其闾互唯执节者不几 冥氏(下士二/人徒八)
(人/) 庶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翨氏(下士二/人徒八)
(人/) 柞氏(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薙氏(下士二人/徒二十人) 硩蔟氏(下士/一人)
(徒二/人) 剪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赤犮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蝈氏(下/士)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6a 页 WYG0365-0380c.png
(一人徒/二人) 壶涿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衔枚
(下士二人/徒八人) 冥氏掌设弧张为阱擭以攻猛兽以灵
鼓驱之若得其兽则献其皮革齿须备 庶氏掌除毒
蛊以攻说禬之嘉草攻之凡驱蛊则令之比之 穴氏
掌攻蛰兽各以其物火之以时献其珍异皮革 翨氏
掌攻猛鸟各以其物为媒而掎之以时献其羽翮 柞
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夏日至令刋阳木而火之冬日至
令剥阴木而水之若欲其化也则春秋变其水火凡攻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6b 页 WYG0365-0380d.png
木者掌其政令 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
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至而耜之若欲其化也则以
水火变之掌凡杀草之政令 硩蔟氏掌覆夭鸟之巢
以方书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有
二岁之号二十有八星之号县其巢上则去之 剪氏
掌除蠹物以攻禜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 赤
犮氏掌除墙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凡隙屋除其
狸虫 蝈氏掌去蛙黾焚牡菊以灰洒之则死以其烟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7a 页 WYG0365-0381a.png
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壶涿氏掌除水虫以炮土之鼓
驱之以焚石投之若欲杀其神则以牡橭午贯象齿而
沈之则其神死渊为陵 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
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若神也
则以大阴之弓与枉矢射之 衔杖氏掌司嚣国之大
祭祀令禁无嚣军旅田役令衔枚禁嘂呼叹呜于国中
者行歌哭于国中之道者 伊耆氏(下士一人/徒二人) 伊耆
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7b 页 WYG0365-0381b.png
齿杖 大行人(中大夫/二人)小行人(下大夫/四人)司仪(上士八人/中士十有)
(六/人)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环人(中士四人史/四人胥四人)
(徒四/十人) 象胥(每翟上士一人中士二/人下士八人徒二十人) 掌客(上士二人/下士四人)
(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掌讶(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掌
(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掌察四方(中士八人史四/人徒十有六人) 掌
货贿(下士十有六人史四/人徒三十有二人) 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
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
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8a 页 WYG0365-0381c.png
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
之好殷覜以除邦国之慝閒问以谕诸侯之志归脤以
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
以九仪辨诸侯之命等诸臣之爵以同邦国之礼而待
其宾客上公之礼执桓圭九寸缫藉九寸冕服九章建
常九斿樊缨九就贰车九乘介九人礼九牢其朝位宾
主之间九十步立当车轵摈者五人庙中将币三享王
礼再祼而酢飨礼九献食礼九举出入五积三问三劳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8b 页 WYG0365-0381d.png
诸侯之礼执信圭七寸缫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斿
樊缨七就贰车七乘介七人礼七牢朝位宾主之间七
十步立当前疾摈者四人庙中将币三享王礼壹祼而
酢飨礼七献食礼七举出入四积再问再劳诸伯执躬
圭其他皆如诸侯之礼诸子执榖璧五寸缫藉五寸冕
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缨五就贰车五乘介五人礼五牢
朝位宾主之间五十步立当车衡摈者三人庙中将币
三享王礼壹祼不酢飨礼五献食礼五举出入三积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9a 页 WYG0365-0382a.png
问壹劳诸男执蒲璧其他皆如诸子之礼凡大国之孤
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
前不交摈庙中无相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凡
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
之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
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嫔物
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
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19b 页 WYG0365-0382b.png
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
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九州之外谓之蕃国
世壹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
岁遍存三岁遍頫五岁遍省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
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十有一岁达瑞节同度
量成牢礼同数器脩法则十有二岁王巡狩殷国凡诸
侯之王事辨其位正其等协其礼宾而见之若有大丧
则诏相诸侯之礼若有四方之大事则受其币听其辞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0a 页 WYG0365-0382c.png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小行
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令诸侯春入
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其国之籍礼之凡诸侯入王
则逆劳于畿及郊劳视馆将币为承而摈凡四方之使
者大客则摈小客则受其币而听其辞使适四方协九
仪宾客之礼朝觐宗遇会同君之礼也存覜省聘问臣
之礼也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
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0b 页 WYG0365-0382d.png
管节皆以竹为之成六瑞王用瑱圭公用桓圭侯用信
圭伯用躬圭子用榖璧男用蒲璧合六币圭以马璋以
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
之好故若国札丧则令赙补之若国凶荒则令赒委之
若国师役则令稿禬之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若国
有祸灾则令哀吊之凡此五物者治其事故及其万民
之利害为一书其礼俗政事教治刑禁之逆顺为一书
其悖逆暴乱作慝犹犯令者为一书其札丧凶荒厄贫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1a 页 WYG0365-0383a.png
为一书其康乐和亲安平为一书凡此五物者每国辨
异之以反命于王以周知天下之故 司仪掌九仪之
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将合诸侯则
令为坛三成宫旁一门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
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及其摈之各以其礼公于上等侯
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其将币亦如之其礼亦如之王
燕则诸侯毛凡诸公相为宾主国五积三问皆三辞拜
受皆旅摈再劳三辞三揖登拜受拜送主君郊劳交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1b 页 WYG0365-0383b.png
三辞车逆拜辱三揖三辞拜受车送三还再拜致馆亦
如之致飧如致积之礼及将币交摈三辞车逆拜辱宾
车进答拜三揖三让每门止一相及庙唯上相入宾三
揖三让登再拜授币宾拜送币每事如初宾亦如之及
出车送三请三进再拜宾三还三辞告辟致饔饩还圭
飨食致赠郊送皆如将币之仪宾之拜礼拜饔饩拜飨
食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
为宾也各以其礼相待也如诸公之仪诸公之臣相为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2a 页 WYG0365-0383c.png
国客则三积皆三辞拜受及大夫郊劳旅摈三辞拜辱
三让登听命下拜登受宾使者如初之仪及退拜送致
馆如初之仪及将币旅摈三辞拜逆客辟三揖每门止
一相及庙唯君相入三让客登拜客三辟授币下出每
事如初之仪及礼私面私献皆再拜稽首君答拜出及
中门之外问君客再拜对君拜客辟而对君问大夫客
对君劳客客再拜稽首君答拜客趋辟致饔饩如劳之
礼飨食还圭如将币之仪君馆客客辟介受命遂送客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2b 页 WYG0365-0383d.png
从拜辱于朝明日客拜礼赐遂行如入之积凡侯伯子
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其仪亦如之凡四
方之宾客礼仪辞命饩牢赐献以二等从其爵而上下
之凡宾客送逆同礼凡诸侯之交各称其邦而为之币
以其币为之礼凡行人之仪不朝不夕不正其主面亦
不背客 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美恶而无礼者凡
其使也必以旌节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居于其国则
掌行人之劳辱事焉使则介之 环人掌送逆邦国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3a 页 WYG0365-0384a.png
通宾客以路节达诸四方舍则授馆令聚柝有任器则
令环之凡门关无几送逆及疆 象胥掌蛮夷闽貉戎
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
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
帛辞令而宾相之凡国之大丧诏相国客之礼仪而正
其位凡军旅会同受国客币而宾礼之凡作事王之大
事诸侯次事卿次事大夫次事上士下事庶子 掌客
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与其政治王合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3b 页 WYG0365-0384b.png
诸侯而飨礼则具十有二牢庶具百物备诸侯长十有
再献王巡狩殷国则国君膳以牲犊令百官百牲皆具
从者三公视上公之礼卿视侯伯之礼大夫视子男之
礼士视诸侯之卿礼庶子壹视其大夫之礼凡诸侯之
礼上公五积皆视飧牵三问皆脩群介行人宰史皆有
牢飧五牢食四十簠十豆四十铏四十有二壶四十鼎
簋十有二牲三十有六皆陈饔饩九牢其死牢如飧之
陈牵四牢米百有二十筥醯醢百有二十瓮车皆陈车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4a 页 WYG0365-0384c.png
米视生牢牢十车车秉有五籔车禾视死牢牢十车车
三秅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九十双殷膳大牢以及归
三飨三食三燕若弗酌则以币致之凡介行人宰史皆
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牢礼之陈数唯上介有禽献
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飨大牢食大牢卿
皆见以羔膳大牢侯伯四积皆视飧牵再问皆脩飧四
牢食三十有二簠八豆三十有二铏二十有八壶三十
有二鼎簋十有二腥二十有七皆陈饔饩七牢其死牢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4b 页 WYG0365-0384d.png
如飧之陈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米三十车禾
四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七十双殷膳大牢三飨
再食再燕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
礼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八壶八豆八笾膳大牢致
飨大牢卿皆见以羔膳特牛子男三积皆视飧牵壹问
以脩飧三牢食二十有四簠六豆二十有四铏十有八
壶二十有四鼎簋十有二牲十有八皆陈饔饩五牢其
死牢如飧之陈牵二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瓮皆陈米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5a 页 WYG0365-0385a.png
二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乘禽日五十双壹飨
壹食壹燕凡介行人宰史皆有飧饔饩以其爵等为之
礼唯上介有禽献夫人致礼六壶六豆六笾膳视致飨
亲见卿皆膳特牛凡诸侯之卿大夫士为国客则如其
介之礼以待之凡礼宾客国新杀礼凶荒杀礼札丧杀
礼祸灾杀礼在野在外杀礼凡宾客死致礼以丧用宾
客有丧唯刍稍之受遭主国之丧不受飨食受牲礼
掌讶掌邦国之等籍以待宾客若将有国宾客至则戒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5b 页 WYG0365-0385b.png
官脩委积与士逆宾于疆为前驱而入及宿则令聚柝
及委则致积至于国宾入馆次于舍门外待事于客及
将币为前驱至于朝诏其位入复及退亦如之凡宾客
之治令讶讶治之凡从者出则使人道之及归送亦如
之凡宾客诸侯有卿讶卿有大夫讶大夫有士讶士皆
有讶凡讶者宾客至而往诏相其事而掌其治令 掌
交掌以节与币巡邦国之诸侯及其万民之所聚者道
王之德意志虑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使和诸侯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6a 页 WYG0365-0385c.png
好达万民之说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以谕九税
之利九礼之亲九牧之维九禁之难九戎之威 掌察
(阙/) 掌货贿(阙/) 朝大夫(每国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八人徒二)
(十/人) 都则(中士一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庶子四人徒八十人) 都士(中士二/人下士)
(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家士(亦如/之) 朝大夫掌都家之
国治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国有政令则令其
朝大夫凡都家之治于国者必因其朝大夫然后听之
唯大事弗因凡都家之治有不及者则诛其朝大夫在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6b 页 WYG0365-0385d.png
军旅则诛其有司 都则(阙/) 都士(阙/) 家士(阙/)
礼记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榖皆入然后制国用
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
为出祭用数之仂丧三年不祭唯祭天地社稷为越绋
而行事丧用三年之仂丧祭用不足曰暴有馀曰浩祭
丰年不奢凶年不俭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
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
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7a 页 WYG0365-0386a.png
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司空执度度
地居民山川沮泽时四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凡使民
任老者之事食壮者之食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煖燥
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
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脩其教不易其俗齐
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
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
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7b 页 WYG0365-0386b.png
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
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
狄鞮北方曰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
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
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 司徒修六礼以节
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
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8a 页 WYG0365-0386c.png
以绌恶命乡简不帅教者以告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
射上功习乡上齿大司徒帅国之俊士与执事焉不变
命国之右乡简不帅教者移之左命国之左乡简不帅
教者移之右如初礼不变移之郊如初礼不变移之遂
如初礼不变屏之远方终身不齿命乡论秀士升之司
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于
司徒者不征于乡升于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乐正
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8b 页 WYG0365-0386d.png
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
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
大胥小乐正简不率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
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
不变王三日不举屏之远方西方曰棘东方曰寄终身
不齿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
进士 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
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9a 页 WYG0365-0387a.png
 司马辨论官材论进士之贤者以告于王而定其论
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大夫废
其事终身不仕死以士礼葬之有发则命大司徒教士
以车甲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凡执技以
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
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仕于家者出乡不与士齿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
定然后禄之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29b 页 WYG0365-0387b.png
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屏
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示弗故生也 司寇正刑
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
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
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
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泛与
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狱辞史以
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0a 页 WYG0365-0387c.png
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
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
轻无赦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
心焉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
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辨学非而博
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
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有圭璧金璋不
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牺牲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0b 页 WYG0365-0387d.png
不粥于市戎器不粥于市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
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
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锦文珠玉成器不粥于
市衣服饮食不粥于市五榖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
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关执
禁以讥禁异服识异言 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天
子齐戒受谏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冢宰齐戒受质
大乐正大司寇市三官以其成从质于天子大司徒大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1a 页 WYG0365-0388a.png
司马大司空齐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大司
徒大司马大司空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百官齐戒受
质然后休老劳农成岁事制国用(○王制○王制之作/不尽合于周官先儒)
(以为夏殷之/礼亦臆说耳) 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
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䘚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
等正其位国有大事则率国子而致于天子唯所用之
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䘚伍置其有司以
军法治之司马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䘚使之修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1b 页 WYG0365-0388b.png
德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进退之(○燕/义○)
(即夏官诸子职也以燕礼有庶/子故陈其所掌且明建官之义)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
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幼之序其朝于
公内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
司士为之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
爵以官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庶子治之虽有三命
不踰父兄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粗为序虽于公
族之丧亦如之以次主人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2a 页 WYG0365-0388c.png
宰为王人公与父兄齿族食世降一等其在军则守于
公祢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
宫正室守大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宫下
室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妻必告死必赴
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
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
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公族无宫刑狱成有司谳
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2b 页 WYG0365-0388d.png
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
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
曰虽然必赦之有司对曰无及也反命于公公素服不
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无服亲哭之公族朝于内朝内
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父子也外朝以官体异姓也宗
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登馂
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
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其族食世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3a 页 WYG0365-0389a.png
降一等亲亲之杀也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正室
守大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著矣诸父诸兄守贵室子
弟守下室而让道达矣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
冠取妻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亲未绝而列于庶人贱
无能也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
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公族之罪虽亲不以
犯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
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
绎史 卷二十三上 第 133b 页 WYG0365-0389b.png
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肉之亲无绝也公族无宫
刑不剪其类也(○文王世子○详庶子之官贵/宗亲族之义可补周官之缺)
 
 
 
 
 
 绎史卷二十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