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487-02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

  宋 罗浚 撰

  奉化县志卷一

  叙县

  沿革论

  奉化县本秦会稽郡鄞县地汉志谓鄞有镇亭鲒埼亭
皆在焉今县东五十里有鄞城山下有广福院旧曰鄞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487-0230b.png
城院即古鄞县治所也隋废鄞鄮二县入句章唐初析
句章置鄞州寻废为鄮县𨽻越州古鄞地乃并属于鄮
开元二十六年析鄮县置奉化𨽻明州是时州曰明郡
曰奉化(详见郡表)又以郡名名县贞元间为上县凡十九乡
皇朝景德三年始并为八乡九域志为望县

  境土

  东西一百七十里南北一百五里

  东至鄞县界七十里以藤岭并道陈岭为界自界首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487-0230c.png
鄞县五十里

  西至绍兴府嵊县界一百里以陆照岭为界自界首至
嵊县一百四十里

  南至台州宁海县界六十里以栅虚岭为界自界首至
宁海县六十五里

  北至鄞县界四十五里以北渡大江为界自界首至鄞
县三十五里

  东南到象山县界以鄞港中流白石山南港为界陆路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487-0230d.png
并折海计五百七十里自界首至象山县二百四十
五里

  西南到台州宁海县界五十里以杉木岭为界自界首
至宁海县七十里

  东北到鄞县界六十里以金峨岭为界自界首至鄞县
八十四里

  西北到绍兴府嵊县界一百二十里以箬坑岭为界自界
首至嵊县一百三十里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487-0231a.png
  风俗

  右山左海土狭人稠日以垦辟为事凡山巅水湄有可
耕者累石堑土高寻丈而延袤数百尺不以为劳仰事
俯育仅仅无馀人窘于财亦惮于为非富家大族皆训
子弟以诗书故其俗以儒素相先不务骄奢士之贫者
虽储无担石而衣冠楚楚亦不至于垢弊大抵受性刚
直任气尚义吏胥则转为顽悍甚于他邑濒海小民业
网罟舟楫之利出没波涛间变化如神习使然也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487-0231b.png
  县令

  赵察(唐元和十二年凿县北河邑人德之因名赵河十四年开白杜河凡溉民田一千二百馀顷)

  李宗申(唐咸通六年建城隍庙)

  于房(皇朝景祐中废石夫人之庙以增学宫)

  王泌(皇祐四年建北渡桥)

  裴士尧(治平三年徙学)

  盛穆仲(元丰五年尝记石夫人之灵于碑阴)

  秦辨之(元祐六年徙社)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487-0231c.png
  周池(绍圣三年作劝学文刻于石)

  周因(宣和元年徙学)

  荣彝(左承议郎绍兴元年阙月到任十一年阙月满)

  张汝揖(左奉议郎绍兴十二年阙月到任十四年阙)

  刘清臣(右承议郎绍兴十五年阙月到任十七年满)

  陈泰初(右朝散大夫赐紫金鱼袋绍兴十七年阙月到任十八年十二月宫观)

  汤穆(左朝请郎绍兴十九年三月到任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故)

  黄韶中(左承议郎绍兴二十二年八月到任二十五年八月满)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487-0231d.png
  向士俊(右宣教郎绍兴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到任二十八年八月满)

  刘士宠(左奉议郎绍兴二十八年八月到任三十一年八月满)

  朱㮤(右奉议郎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到任隆兴元年七月满)

  李邦宪(右奉议郎隆兴元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任乾道二年二月故)

  向士迈(右通直郎乾道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三年十二月故)

  郭忠顺(右通直郎乾道四年七月初九日到任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满)

  谢峻(右承议郎乾道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到任八年十一月宫祠)

  魏庭珙(右奉议郎乾道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到任九年宫祠)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487-0232a.png
  蔡揆(右通直郎淳熙元年四月十八日到任十一月二十一日宫祠)

  赵希仁(宣教郎淳熙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到任四年四月召赴都堂审察)

  叶仲翱(奉议郎淳熙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到任七年九月十一日满)

  苏祁(通直郎淳熙七年九月十一日到任九年四月十二日避亲罢)

  郭德麟(通直郎淳熙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到任十二年八月七日满九月召赴都堂审察)

  张燧(宣教郎淳熙十二年八月七日到任十三年四月内转通直郎十五年七月内转奉议郎十月十二日满)

  傅伯益(宣教郎淳熙十五年十月十二日到任)

  胡恭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487-0232b.png
  宋晋之(庆元二年到任)

  蔡几(庆元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到任五年三月二十二日通理前任三考得替)

  赵汝杰(通直郎庆元五年四月初四日到任嘉泰元年五月宫祠)

  钱光祖(奉议郎嘉泰元年九月初四日到任)

  赵彦绾(奉议郎嘉泰四年十月初六日到任开禧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满)

  陈梅叟(宣教郎开禧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

  冯多福(奉议郎嘉定四年三月十二日到任五年十二月转承议郎七年六月十五日满)

  孙显懿(宣教郎嘉定七年六月十五日到任十年三月转奉议郎七月十六日满)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487-0232c.png
  黄庑(宣教郎嘉定十年七月十六日到任十二年三月转通直郎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满)

  赵希观(通直郎嘉定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到任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磨勘转奉议郎七月十八日
该遇庆宝恩转承议郎十六年六月十三日满)

  赵约(奉议郎嘉定十六年十月十三日到任)

  陈元晋(宣教郎宝庆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到任)

  娄绍聃(宣议郎宝庆二年十一月初一日到任三年五月磨勘转宣教郎)

  社稷

  坛旧在县南皇朝元祐六年令秦辨之徙置县西南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487-0232d.png
二百馀步

  城隍

  庙在县西五十步唐咸通六年令李宗申建

  学校

  唐建夫子庙于县东北三百步皇朝景祐中令于房废
石夫人庙以增学宫治平三年令裴士尧迁于县东五
十步久而圮令周因重建相阴阳之宜去旧址二十步
而少西王礼记之乃宣和初元也未几舍法罢学寖弛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487-0233a.png
建炎间燬于兵绍兴九年令荣彝重建久复圮庆元二
年永嘉宋晋之为令欲改创力未给邑士汪伋与其弟
份奉令意彻大成殿及门庑而新之益宏且坚更立先
圣先师十哲之像从祀分列两庑于是乡之好学者相
继效力直殿之后作堂曰彝训东西四斋曰养正曰达
材曰成德曰升俊东斋之侧有堂主文衡者居之西斋
之侧有舍司学职者居之又西为射圃三门之左为咏
归亭右则廪廥在焉墨池直门之外汪氏兄弟浚而广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487-0233b.png
之方正清深黉宇辉映始壮旧观嘉定七年令冯多福
又筑尚友亭于射圃之后每辍俸以养士且劝率乡之
贤有力者出产为永业今此产遂供偕计续食之费而
士之德冯令不忘也邑之先进楼公郁王公说士皆师
之故并冯令祠焉学之更新攻愧楼钥记之尚友堂成
丞周勉记之

  祭器二百三十六件

  祭服三副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487-0233c.png
  御书

  宝庆训敕士风御笔二轴(一轴漕司颁下一轴本府颁下)

  钱粮

  米二十七石二斗七升三合

  谷三百六十石三斗七升四合

  租钱七十六贯八百二十四文

  义廪(供偕计续食之费)

  谷六百八石九斗八升五合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487-0233d.png
  麦五石三斗七升

  租钱七十六贯七百四十文

  城郭

  县城周环六百四十八丈

  坊巷

  双桂坊(乾道五年为王时会与弟时叙联名登第立)

  状元坊(嘉定十四年为何大圭两优释褐立)

  仓库务场等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487-0234a.png
  仓(城内县厅之西南)

  库(县廊)

  酒税务(县东北四里大中祥符六年建)

  教场(县尉厅前)

  居养院(县东北元符二年六月建)

  安济坊(县东北五里崇宁二年九月建)

  漏泽园(县西北十里崇宁四年二月建)

  公宇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487-0234b.png
  县楼门(令妻绍聃重建)

  县厅(建炎四年燬于乱兵绍兴十三年令荣彝重建)

  仁平斋(听事之东令荣彝建)

  龙溪道院(仁平斋之南令荣彝建旧曰道爱堂后更名)

  恕堂(听事之西狱之侧令荣彝建听政折狱之便坐也嘉泰间赵彦绾为令邑人吴懋为县掾葺理狱室又以
其馀材重建此堂)

  镇东楼(县东北四里市之心先是惠政桥成壮丽为一邑冠阴阳家云无以厌之恐有郁攸之变未几
果验嘉定中令冯多福乃建此楼)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487-0234c.png
  官僚

  丞(听事县治之东南十步)

  主簿(听事县治之西有堂曰栖鸾西北有山亭今废)

  尉(听事县治西)

  监酒及税共一员(听事镇东楼之北)

  公塘巡检(听事县西北三十里公塘市中旧地名高公塘唐文德元年置镇民户买扑名课管纳官
钱皇朝熙宁六年添置巡检驻劄巡捕私茶盐矾盗贼等事庆元四年罢镇税止存巡检)

  鲒埼镇监官(镇在县南六十里即汉鲒埼镇也监官听事在袁村市中创置本末见下)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487-0234d.png
  鲒埼寨巡检(寨在镇北五里听事在漂溪嘉定七年尚书省劄节文白劄子奉化县管下地名战
埼袁村皆濒大海商舶往来聚而成市十馀年来日益繁盛邑人比之临安谓小江
下去县五六十里南隔山岭海濒习俗素悍富者开团出船藏纳亡赖强招客贩贫
者夺攘斗殴雄霸一方动致杀伤县道前来择有事力者委充岙长未能借之钤束
反以资其武断前任赵知县曾具申诸司乞置巡检一员在彼弹压愚意谓若差武
臣反与豪徒为市欲乞效东阳例增置县尉一员本处有败关坊场令本府给本就
委所置官措置兴复趁办课额之外其馀以赡吏兵既可以防海道亦可以镇犷俗
右劄付沿海制置司从长相度申尚书省时提刑程覃摄事申契勘庆元府在城都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487-0235a.png
酒务有监官六员内文资四员武职二员若据向来置比较务赡军系省三务名立
二员分管酒额固不为冗后来既将三务并而为一揔纳名课所谓六监官因循到
今不曾减省委为赘滥及照得本府西门外有都巡检一寨额管军兵一百二十人
本地分既不边海止是城外巡警乡村盗窃及承受追会事件而已此来欲乞从朝
廷劄下本府于城下都巡检寨分拨土军五十名移屯战埼只就开禧年间踏逐到
漂溪职租地起盖军房以庆元府战埼巡检寨为名仍于都务监酒内选拨有材能
文武官各一员并存监酒旧衔内文官带兼管战埼烟火公事武官带兼充战埼巡
检十二月二十八日奉圣旨令庆元府奉化县置战埼镇寨从事郎吴邦献改差监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487-0235b.png
战埼镇兼烟火公事成忠郎程奕世改差战埼镇巡检其庆元府酒官六员内省罢
两员巳差人并令赴吏部别行注授令后战埼监镇巡检令吏部依条格使阙馀依
是年于漂溪置军房天王堂门楼射亭共五十五间巡检廨宇一十四间战埼本鲒
埼因白劄子误为战埼续申请正旧名汉书颜师古注云鲒音结蚌也长一寸广二
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亭埼钜依反)

  驿铺

  剡源驿(县东北五里驿前即航船步也温台步来者即此而登舟明越舟来者至此而出陆)

  龙津馆(县东北四里西市之东惠政桥之西临大溪侧嘉定中令冯多福建)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487-0235c.png
  登陆馆(县东三里市南门之侧令冯多福建孙兴公赋登陆则四明天台故取以名)

  县铺(北至南渡铺二十五里南至双溪铺二十五里)

  南渡铺(北至北渡铺二十五里内五里折江)

  北渡铺(北至鄞县栎社铺二十五里)

  双溪铺(北至县铺二十五里南至固海铺二十五里)

  固海铺(南至台州宁海县界海口铺二十五里)

  叙山

  四明山连会稽接天台跨慈溪鄞及县境详载郡志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487-0235d.png
丹小山县西五十里四明山之南属剡源乡之三石村上有
二洞洞如广厦中可容五六十人有深穴可容人身昔有
入者行几半日闻水声如雷而返水涓涓岩罅间其流
迹皆赤色下有龙湫民筑亭于其下为旱暵雩祷之所
有岩窦风从其窦出常飙飙有声夏绝无暑冬则凛凛
不可近俗号风洞按云笈七签云四明洞天治丹山赤水
在会稽上虞县四明山旧属会稽郡而丹山去上虞不
一二十里云笈七签所志盖以洞天旧所属故云然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487-0236a.png
  桃花坑山县西五十里四明山之上二十里云之南也
山岩壁立数仞延袤数百尺岩色红白相间隐映出
没状如桃花之初发故以名之四山环绕宛如盘谷
中有平田数百亩昔太白禅师纳交孤竹君之裔飞
锡于此择其地而居之留偈云昔是神仙窟今为长
者居定须攀月桂宜教子孙书嗣王伯圭来守此邦
因太白偈访其后乃得竺君汝舟者览山川之胜叹
先贤之裔嘉奖形诸尺牍端宪沈公焕志其事藏竺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487-0236b.png
氏家

  毛巅岭县西六十里四明山之南接大小晦崎岖涧谷
行者艰阻绍熙初有毛居士者凿崖以便民旅之往
来竺君大本题其崖曰凿破岩崖砥样平要令民旅
得通行为君题作毛巅岭留取毛巅千古名

  镇亭山县西南一百里汉地理志云鄞有镇亭其原
来自四明山由西北而南踰剡诸山而至镇亭西界
于越南入于天台故其乡为连山其巅盘结数峰高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487-0236c.png
入苍莽旁有龙潭即显济龙王庙也详见叙祠

  东坑岭县西南六十里北为蓬岛南为石楼西为察廉
冈界千松林连山二乡之间其道西通婺女北通会
稽南入天台东归四明奉化为邑西北多山而此岭
又为众山之最高者萦纡鸟道盘曲羊肠足且不可
驻况负戴者乎里有义士屠师禹尽甃以石西九百
五十丈东八百九十丈人甚德之

  蓬岛山县西南四十里其原来自四明山重冈复岭缭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487-0236d.png
绕绵亘自剡之西南至于镇亭由镇亭之东北是为
蓬岛肥厚雄壮不露峰角兀然独冠诸山北为安岩
之翠峰南为石楼之赤岩过松木岭入于天台即四
明记云南嗣天台北通越是也临其巅俯视数百里
之外沧海微茫烟林萦带城邑聚落了然在目崇
宁间有尼结庐于其肩号曰师姑坪今其故阶遗
井瓦砾塼石犹存山之侧为后莱山谷间有龙湫
为乡邑雩祷之所阆风刘次高有诗云轧轧肩舆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487-0237a.png
过翠微路经蓬岛锁烟霏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
行人脚下飞

  徐无岩在雪窦之西相距十五里重崖峭壁数百仞瀑
布飞下冬夏不绝岩之下有神龙所宅俗傅为如浮
岩以岩浮涧谷上故名上为鞠侯岩有三大字刋于
石王时会有诗云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
声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

  安岩县西南三十里来自四明山有寺旧名四明院有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487-0237b.png
二岩虚悬绝涧中有大龟圆广三尺许出入则风雨
随作其背镌云安岩山灵龟或到浙右诸州故镌以
志之后因洪流湍激陷死岩下今留其壳为寺中交


  翠峰县西南三十里为安岩山华严禅院之案山此
峰高入苍莽冠绝诸峰古木蓊荟下临大池寺之东
偏有亭曰览秀对之如画屏环列

  童公岭县西南六十里西为杉木岭东为𡊢墟岭道通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487-0237c.png
宁海为台州之界首建炎间聚乡民立寨以策应𡊢


  𡊢墟岭县南六十里为台明之界建炎间立寨于此聚
乡民守戍官差将领以监之号南来第一寨今其遗
迹皆在西通童公岭东控鲒埼海道是亦一要冲也

  新岭乃忠义一乡往来邑治之路旧无此路新开五六
十年岭峻而长绝顶为中道有天然石磴盘石上有
天然石污尊泉出甚冽抔饮止满一人之欲行者以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487-0237d.png
次饮而未尝竭率谓无此则人皆道暍云

  天门山县南六十里鲒埼亭之东岸大海海外列障
排空有两山对峙高入苍莽南亚于海俗号引头门
北连栖凤栖真诸山而入于大洋按地理志会稽鄞
县东南有天门水入于海有越天门山陶弘景真诰
云天门在鄞县之南宁海之北半亚于海鄞县旧治
奉化故云然(据本县所载如此而象山亦载天门山奉化象山皆古鄞地望海中之山皆可
为天门也)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487-0238a.png
  梅山县南二十五里东为登山有僧庐曰禅寂为寿禅
师道场南为鸣雁管管之上峰峦奇秀乡之显仕丘
垄多藏焉山之西号丁令威俗传令威尝化鹤止此
有丹井在其旁一勺之泉常随海潮上下父老传以
为海眼攻愧楼公钥有诗云峰头丹井随潮信松
下禅床旧祖关盖纪此也北则环以犬溪其山四断
兀立众山之中或谓汉之梅福尝游此因得名今其
山之下每遇大雷雨则出小石圆如梅子剖之亦有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487-0238b.png
核其名又或因此也上有龙湫为乡邑雩祷之所

  回峰洞县东南十五里

  吴郎山县东南一十里

  鄞城山县东五十里古鄞城在其下故名(旧志载赤堇山在鄞县东
四十里云山有草曰赤堇鄞县以此为名而加邑焉会稽记云昔欧冶造剑于此山云涸若邪而采铜破
赤堇而取锡今考鄞境山无此山本以山名县则鄞城山即赤堇山也旧志以今鄞为古鄞故载之于鄞
县)

  谢家洞县东二十五里其洞虚圆虽炎歊之月凛然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487-0238c.png
犹寒其下如广厦可容百馀人俗傅有大白蛇藏其
间隐见不常左有一峰曰福堆山右即笔架峰也

  笔架峰县之下郝村其峰崒屼宛如笔架之状云雾兴
则必雨有一龙祠名祭山

  燕岩在江口塔山之上社后燕子穴于其间因以得名
南山县东五里东为栲栳山西为龙潭山其山四断邑
之举子尝以此山之鸣验科甲之高下初一鸣而王
国定为武举之鼎魁再一鸣而何大圭以两优解褐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487-0238d.png
里语所傅不可谓之无验其上为南山寺临其巅有
轩曰广莫登临眺望山川城邑千里之外了然在目
故攻愧楼钥有诗云广莫乘风隘九州乱山无数点
平畴一千里外在吾目二十年来无此游地下山高
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昌黎费尽南山句旷望还
应似此不

  汉城山县东北十五里其山顶平广可容数千人无荆
榛丛林其堡垒之状历历可睹斸土者或得古兵器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487-0239a.png
世传汉王避难之处又云刘皓屯兵之处然汉高祖
光武及五代刘皓皆未尝至此旧志以西汉建元三
年严助发会稽兵围东瓯元鼎六年韩说出句章击
东瓯领汉兵驻此故得名然严助韩说击东瓯皆浮
海此山去海几百里何由于此驻兵按此山与霸王
山相对上有擂鼓岩盖五代间乡聚民兵屯驻自相
雄长而为是称耳不必强求以合其名也

  新妇岩县西北五里累石而成肖像稍类人夏侯曾先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487-0239b.png
地志云西北临溪水其石五色望之颇似花钿新妇
首饰故曰新妇岩今西北实无溪石亦无五色即所
封昭德夫人者也

  铜山在县西北十五里按唐志云奉化析鄮置有铜此
山盖以所产名也俗傅昔有樵夫入山满目皆金宝
意欲拾取之倏有神人杖剑而出皇骇奔走顷之旋
顾悉不见矣

  旧志载赤苋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夏侯曾先地志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487-0239c.png
云亭头有赤苋山上有盘石可坐千人秦始皇遣
徐福求访神仙尝至此或云昔有赤苋仙人尝居
此山因以名焉今考县境无此山

  叙水(渠堰碶闸桥梁津渡附)

  水

  镇亭水县东南三里其泉源来自越之诸山绝顶汇为
镇亭潭径三丈上圆下广不以旱暵而枯莫测其深
去县九十里世傅与海相通其流过柏溪经牢岩出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487-0239d.png
西溪由绿荷滩入惠政桥下绕连山松林奉化长寿
四乡凡七十二堰溉田甚博接大江之流北至鄞入


  赵河县北二十五里唐元和十二年县令赵察开溉长
寿民田凡八百馀顷邑人德之因以名河

  莼湖县北一十五里

  寺后湖县北五里

  隐潭县西北五十里潭居两岩之下两岩相抗壁立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487-0240a.png
数百仞仰以窥天仅如数尺瀑泉如练循崖而落水
寒石洁耸人毛骨每遇亢旱祷其潭有小蛇出没旋
应如响皇朝尝遣中使投金龙玉简于潭以祈灵贶
皇祐中杜说记之

  白鱼潭县西北二十里

  灵泉县西二十里日岭下宝林院泉源一穴不以大旱
而枯不以大浸而溢下荫万家其深无底俗传谓之
海眼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487-0240b.png
  灵济泉旧名包家泉县西南一里俗传昔有牧童浣衣
于泉得巨鳗持归脔为九段烹之釜中良久不见急
往泉所视之而鳗成九节复游泉中邑人皆灵之皇
朝元丰七年令向宗谔开浚其泉疏于石窦深不盈
尺不为水旱而盈涸岁旱祷之所谓九节鳗者出现
则甘泽立应宣和中令周因植亭其上榜曰灵济有
碑纪其异

  □鱼潭县西南四十里蓬岛后莱山谷间南与石楼山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487-0240c.png
乌潭相望东为东山玉沙井北直安岩山白岩窝皆
旱暵雩祷之所潭径二丈馀深广如之其流萦绕
于松林金溪二乡溉田甚博出于富灞港与镇亭水
合而入于江国朝祥符间有渔者沿流掷钓至潭所
俄有鱼随钩而上五色斓斑而有二翼渔者骇然急
弃于潭归语乡人人未之信翌日有红光烛天人犹
疑之会岁大旱乡人合道释巫觋鸣铙槌鼓以迎之
俄有小鳗如线跃立于岩壁间随取道而归未出山而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487-0240d.png
雨大至岁则大熟于是乡之父老相率为建祠宇立龙
王像自是台明之祷者不远数百里骈集淳熙间岁甚
旱乡人三沐三薰一步一拜以礼之周日夜而后至潭
所黎明未得所请忽有大蛇红质黑斑两目如金其光
烁烁周回以视人人益惊惧蜿蜒历于岩罅间截水
上流食顷投于渊而莫知所在是岁虽赤地千里而此
乡独蒙其利岁得下熟(□音役今俗呼为翼)

  蟜潭县南三十里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487-0241a.png
  幽栏潭县东南一十五里

  马岭泉县东三十里

  白杜河县东三十里唐元和十四年县令赵察开溉金
溪民田凡四百馀顷

  新妇湖县东五里

  耀碑潭县东一里俗传有贤宰政清则其流澄清

  透瓶泉耀碑潭之东其水蓄之以瓷器而水透器外故
以为名有痼疾者饮之即愈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487-0241b.png
  清甘泉县城内虽遇久旱不涸色清甘因以得名令冯
多福尝记之

  渠堰碶闸

  莼湖塘小闸县北七里

  砂堰碶县北一十五里

  进林小闸县北二十里

  大马碶县北二十里

  刘大河碶县北二十五里皇朝熙宁间邑人王元章之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487-0241c.png
祖出力创建其后寖废建炎二年元章有请于县重修焉

  朴木碶县北二十三里

  下塘碶县北三十里

  吴山碶县北三十里

  吴家碶县北三十里

  昆山碶县北三十里

  大欧碶县北五十五里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487-0241d.png
  常浦碶在北渡之南距县三十五里界于鄞县两县
三乡所仰之水利也

  进林碶县东北长寿金溪两乡通溉鄞之鄞塘民田
数千顷皇朝绍兴十三年重修

  资国碶县南五里

  普平港口闸县南一十五里

  王庄碶县南二十里

  新溪碶县东十五里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487-0242a.png
  考到碶县东二十里

  湖芝碶县东二十里

  钱堰碶县东二十五里

  桥梁

  县桥(县东南一十步皇朝太平兴国八年建宣和初令周因重建立亭其上榜曰嘉会建炎兵燬亭废桥
存)

  庆登桥(县东二里旧名谢凤桥一曰东桥皇朝淳化二年建政和八年令周因立亭其上榜曰丰乐绍
兴十九年重建改今名旧志载世傅布袋和尚澡身桥下一钵随流而漂招之即回至今逆流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487-0242b.png
按此水之源来自县西黄牛村自西流东过石闼至西河其流自北而南仅百馀步合于方碶
而入于溪此盖水势所趋非逆流也)

  新桥(县东三里先是溪流溢涸无常桥以石为步步疏其流若古之七星桥然上流涨
则石转移下潮长则步渐湿民常病之嘉定中令冯多福叠石为柱前锐后平以破水势亘版其上上流涨则踰桥而
过桥不为动下潮长则不及桥之版者常一二尺往来始便)

  东市石桥(县东四里皇朝端拱元年建政和中置亭其上改曰通济建炎兵燬亭废桥存)

  新妇湖桥(县东五里湖头有新妇祠故名皇朝绍兴二十一年建上覆以屋久而圯邑人修职郎汪
伋重修)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487-0242c.png
  惠政桥(县东北三里旧名善胜又名通剡皇朝乾德二年建后为洪水所坏大观中重建改今名校官
顾文记之架木为梁覆以厦屋率十稔一易开禧初令赵彦绾因民之弗堪告之曰与其累修
而累坏孰若一劳而永逸民劝趋之随赀高下协力鸠工易之以石下为双洞又有小洞以泄
怒水高广十倍于前车马往来如履平地两旁护以石栏东西接两市南路入天台北路通明
越嘉定四年令冯多福犹以两堤未坚缜复甃之赋咏者甚多有题洞底者曰凿开苍壁玉棱
层叠作溪桥两洞成影落波心双月合光含石眼一星明鳌头近接东西市鲸背平分南北程
须信巨川从此济区区溱洧浪传名)

  下霍桥(县东一十五里)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487-0242d.png
  光德桥(县北二十里俗名江口桥四明之水来自越经大小晦山过公塘出泉口而合于大江故曰江口上
接奉化港下迎北渡潮道为明越要冲而水湍激澎湃舟渡多沈溺秉义郎李珂家其侧捐廪建桥
长二百三十尺广二十尺虑他日朽腐豫储仓粟其子孙以时修治张嗣良记之后为洪潦所坏不
治者八年李氏复修之而力不逮修职郎汪伋嗣成之通水凡九道覆以厦屋二十有六楹乃绍熙
三年也宣教郎王时会记)

  广济桥(县北二十五里俗名南渡桥在市中皇朝建隆二年僧师悟始建土桥其后邑士徐覃易之以
木皇祐中令王泌重建长三百尺阔三丈高视阔倍之中圮绍圣四年主簿李肃重建久复圮
绍熙改元邑人修职郎汪伋捐已费又新之甃两岸立石柱乃布板其上覆以厦屋高广坚丽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487-0243a.png
履之如平地望之若晴虹潮生潮落舟人率舣缆于此)

  常浦桥(县北三十五里)

  津渡

  东宿渡(县东六十里自此𤼵船折海二百里两潮而至象山陈山渡)

  袁村渡(县东南五十里自此𤼵船两潮至陈山渡)

  北渡(县北五十里界于鄞旧系民间买扑负担而渡者率困于篙师之多取庆元中邑人修职郎汪伋白
于郡以私帑先与之抱纳官钱复自造巨舟廪给渡头一家以主之往来负担者人取钱三文以充
输官之用士夫僧道则免迄今四十馀年人甚便之仓使齐硕摄郡时有闻官搀扑者守胡矩至谓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487-0243b.png
本自汪氏为利民计俾仍旧)

  南渡(县北二十五里旧以舟渡后易以桥见桥梁门)

  宦江渡

  施家渡

  叙产

  土产已见郡志布帛之品惟此邑之絁轻细而密非他
邑所能及若星屿之江鲒埼之蝤蛑双屿之班虾袁
村之鱼鲊里港之鲈鱼霍鼠之香螺横山之吹沙鱼雪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487-0243c.png
窦之榧子城西之杨梅泉溪之燕笋公塘之柿栗杖锡
之山芥沙堰之薯药皆其特异者也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487-0243d.png








  宝庆四明志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