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974-0601a.png

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三十七   明 彭大翼 撰
君道


官制

 伏羲以龙纪官神农以火纪官轩辕以云纪官少昊
 以鸟纪官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
 命以民事唐虞稽古建官惟贤夏商官倍亦克用又
 至周而增为三百六十属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974-0601b.png
九官之首

唐虞水土未平故以司空为九官之首

六卿之末

成周功成治定故以司空居六卿之末

分礼乐

唐虞分礼乐为二官而合兵刑为一官

分兵刑

成周分兵刑为二官而合礼乐为一官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974-0602a.png

汉制

汉以大司马至散骑为中朝官以丞相至六百石为外
朝官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为三
公至光武中兴又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京兆尹左
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廷尉鸿胪宗
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

唐制

唐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省殿
中内侍为六省六曹为六部九卿为九寺次将作监次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974-0602b.png
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为十四
卫东宫置三师三少詹事及两坊三寺十率府王公置
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为京职事官州县置镇戍为
外职事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事郎二十八阶为文
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二十一阶为武散官上
柱国至武骑尉十二等为勋官

宋制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974-0603a.png
宋初以文臣知州事以常参官知县事诸路置转运总
天下之利权诸州置通判统军民之政事虑部吏之舞
文也则审刑有院焉防考课之不严也则审官有院焉
三公三司有其爵两府两制有其职六部与九寺并建
四省与三省并设罢检点而任枢密置二院而重御史
其制亦云备矣然议者谓三省无专职台省寺监无定
员三省长官不预朝政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本职
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致使仕者以登台阁升禁从
为显官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974-0603b.png
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至元丰三年始置详定
官制局于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枢密副使承旨张诚
一领之凡旧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寄
禄名寄禄格徽宗政和中蔡京率意自用更定官名以
至走马承受升拥使节黄官道流亦滥朝品元丰之政
至此大坏

元制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974-0603c.png
蒙古主忽必烈既立大新制作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
之宜定内外官制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
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其次内则有寺监院司卫府
外则有行省行台宣慰廉访其牧民则有路府州县官
有常职位有常禄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
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按蒙古至宋度宗咸淳七年始
改国号曰元取易乾元之义从太保刘秉忠请也

周王畿官员

二千六百四十二员出职官分纪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974-0603d.png

周侯国官员

六万一千三十二员

西汉官员

自丞相至佐史十二万二百八十员

东汉官员

七千五百六十七员

晋官员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974-0604a.png
六千八百二十六员

隋官员

一万二千五百六十七员

唐官员

内二千六百一十员外郡县一万六千二百八十五员

宋官员

景德中一万馀员皇祐二万馀员幕职州县官三千三
百馀员又南丰集宋初以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
班官又有殿前承旨班院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974-0604b.png
左右侍禁及承旨初三班官员止于三百至天禧中乃
总四千三百熙宁中乃总一万一千六百九十宗室又
八百七十员

舆卫

 天子行幸则有车驾羽卫以从也

牙门

宋朝会要古者天子出行建大牙今制错䌽为神人象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974-0604c.png
中道前后各一左右道五门门二旗盖取周制立旌表
门及天子五门之制

卤簿

炙毂子车驾行羽仪导护谓之卤簿自秦汉始有其名
东汉胡广作天子出行卤卤大楯也所以捍敌其部伍
之次皆著之簿故云卤簿然仪具五兵独以楯为名者
行道之时甲楯居外馀兵在内故独言卤又五礼精义
卤大楯也以楯领一部之人故名卤簿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974-0604d.png
法座

宋沈括笔谈正衙法座以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
其前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
之曰驾头法座正座也犹言法官法驾也

法驾

胡广汉制度天子有大驾法驾小驾大驾则公卿奉引
大将军骖乘太仆御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公卿不在卤
簿唯河南尹执金吾及洛阳令奉引侍中骖乘奉车郎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974-0605a.png
御属车四十六乘小驾太仆奉引侍御史整车骑也按
属车古者诸侯贰车九乘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
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

斑剑

宋会要斑剑本汉朝服带剑也取五色斑阑之义开元
礼仪纂汉制朝服带剑晋代之以木谓之斑剑齐宋谓
之象剑

仪刀

二仪实录仪刀所以备威仪即衙刀也自东晋多虞遂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974-0605b.png
以木代之以备威仪宋会要以银饰之王公亦给又曰
仪锽钺属也秦汉有之唐用为仪杖古今注秦改铁钺
作锽

警跸

汉梁孝王为窦太后少子爱之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
万骑出称警入称跸师古注警者戒肃也跸止行人也
言出入者互文耳出亦有跸汉仪注皇帝辇动左右侍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974-0605c.png
帷幄者称警出殿则传跸止人清道也

銮和

说文人君乘车驷马镳八銮铃声象鸾鸟声动则銮鸣
以应行节古今注五辂衡上金雀者朱鸟也口衔铃谓
之銮郭璞曰铃在轨曰銮在轼曰和

勘箭

笔谭大驾卤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契勘也其牡谓之雄
牡箭牝谓之辟伏箭本胡法也熙宁中罢之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974-0605d.png
犦槊

宋会要犦击声也一云象犦牛善斗唐金吾将军执之
今制如节加碧油

黄屋

见前驭夷赐越王书注

皂纛

六典后魏有纛头宋有皂纛亦本后魏制也

雉尾扇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974-0606a.png
商高宗有雊雉之祥章服多用翟羽周王后夫人有雉
羽扇汉乘舆用之宋孝武诏王侯鄣扇不得用雉尾

虎皮轩

通典汉制以虎皮为轩宋会要汉前驱车也取曲礼前
有士师则载虎皮之义

豹尾

通典汉制大驾出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悬豹尾唐
贞观后始加此车于卤簿内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974-0606b.png
鹍翅

隋礼仪志辂虞氏谓之鸾车夏后谓之车辂商谓之大
辂周谓之乘辂周人初制五辂金玉象革以饰诸末木
无饰后汉加𣝛文晋两厢加鹍翅亦谓之鹍车

驾六马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马史记曰秦并天下自以水
德故始驾六马按夏书五子之歌曰若朽索之御六马
则驾六之制夏后已然非自秦始皇起也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974-0606c.png

设五牛

通典东晋过江副车遗缺有事权以马车代之建旗于
上后制五色木牛立旗于背行则使人舆之牛取负重
致远而安旗取常缠而不舒晋舆服志五牛旗平吴后
所造以五牛建旗东设五牛青赤在左黄在中白黑在
右周迁舆服杂事亦云晋平吴后造非过江时始为也

鸾旗

贾捐之传鸾旗在前属车在后注云鸾旗编以羽毛列
系幢旁载以车上大驾出则陈于道而先行属车相连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974-0606d.png
属而陈于后也鸾旗一名鸡翘

凤辇

唐制辇有七一曰大凤辇

象车

西京杂记汉朝舆驾有象车鼓吹十三人引道晋舆服
志象车汉卤簿最在前通典晋武帝太康中平吴南越
献驯象诏作大车驾之使越人骑之大驾卤簿行则试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974-0607a.png
桥梁宋朝象亦居先

鹭车

通典隋置白鹭车一名鼓吹车车上施层楼楼上有翔
鸾栖焉宋会要隋所置也柱杪刻木为鹭衔鹅毛䇶

鸣鞭

周官条狼氏执鞭趋避之遗法也宋会要唐及五代皆
有之

方伞

宋会要伞即古张帛避雨之遗制今有方伞大伞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974-0607b.png

记里车

古今注大章车所以记道里也起于西京亦曰记里车
然黄帝内传玄女为帝制司南车当其前记里车居其
右则其制始自黄帝非西汉所作也七制解天子车驾
出行有黄门鼓车鼓车皆载鼓之车也卤簿中有记里
鼓车

瑞山车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974-0607c.png
董巴舆服志商瑞山车金根之色商人以为大辂秦始
皇于是作金根车汉承秦制为乘舆孔子所谓乘殷辂
是也然则金根之制盖出于商人大辂之法又汉有耕
根车上亲耕所乘

行漏车

隋大业杂记大驾羽卫有行漏车钟鼓车

明远车

宋会要明远车即古四望车也驾以牛乾德元年八月
改驾四马通典齐有四望车亦曰皂轮车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974-0607d.png

进贤车

汉有五时安车各以方色宋会要进贤车古安车也

崇德车

宋会要崇德车本秦辟恶车也上有桃弧棘矢所以禳
却不祥乾德元年改今名中载黄旗太卜令在车执旗

黄麾

古今注麾所以指麾也通典黄帝振兵设五旗五麾汉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974-0608a.png
卤簿有前后黄麾

赤氅

宋会要氅本缉乌毛为之齐有青氅赤氅之制唐有六
色孔雀大小鹅毛鸡毛之制

步辇

隋制辇不施轮以人荷之注云人牵为辇秦始皇去其
轮而舆之汉代遂为人君之乘

腰舆

通典唐有腰舆大驾先五辂而行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974-0608b.png

佽飞

秦有左弋汉武帝太初元年更为佽飞汉百官表少府
官属也吕氏春秋荆有兹非渡江两蛟绕舟兹非拔剑
斩之荆王仕以执圭后世以为勇力之官兹佽音相近
今官名佽飞即此大驾卤簿中备此以为仪卫

虞候

春秋时晋有侯正主斥堠又有原候候奄则虞候之名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974-0608c.png
始此齐晏子曰薮之薪蒸虞候守之乃山泽望候之官
又唐李靖兵法有左右虞候名同而职异矣

赏赐

 天有雨露生育万物圣人体之则有庆赏之典

赐礼乐

礼明堂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
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以鲁公孟
春乘大辂载弧韣旂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
以后稷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974-0608d.png

赐旂章

诗大雅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
镂钖鞟鞃浅幭鞗革金厄

锡功

诗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
既设一朝享之

赏德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974-0609a.png
礼乐记天子之为乐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
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

受北国

诗大雅王锡韩候其追其貊奄受北国

启南阳

左僖二十五年晋侯朝王王赐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
晋于是始启南阳

赐双璧

史记虞卿蹑屩担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974-0609b.png
璧一双

赐千金

汉书梁孝王招延四方豪杰齐人公孙诡初见日即赐
千金官至中尉唐薛收为天策府记室上书谏秦王田
猎王答曰览所陈知成我者卿也明珠兼乘未若一书
赐黄金十挺萧瑀字胜文迁内史令孜孜抑过绳违赐
黄金一函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974-0609c.png

赏魏绛和戎

左襄十一年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
戎狄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
乐之魏绛辞公曰夫赏国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废也
子其受之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

赏子展入陈

左襄二十六年郑伯赏入陈之功赐子展先路三命之
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974-0609d.png
后赏壶叔

史记晋文公从亡贱臣壶叔曰君三行赏不及臣文公
曰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此
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
而补吾缺者此受下赏三赏之后且及子晋人闻之皆


复赏无知

汉高帝封陈平为户牖侯平辞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974-0610a.png
乃复赏魏无知又高帝时群臣争功鄂千秋曰萧何功
第一曹参次之帝曰何虽有功待腭君而后明乃封千
秋为安平侯

铜山

汉文帝爱邓通赏赐至多复赐蜀郡铜山得私铸钱由
是邓氏钱满天下

金穴

东汉郭况为大鸿胪赏赐金钱锦帛丰盛莫比京师号
曰金穴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974-0610b.png

赐珠玑

东汉钟离意字子阿为尚书令时交趾太守坐赃诏以
其资物颁赐群臣意得珠玑悉委地不拜曰孔子忍渴
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乡恶其名也此诚赃
秽物故不敢拜帝叹之

赐粟帛

宋处士林逋不趋营利结庐于杭州之孤山真宗闻其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974-0610c.png
名赐以粟帛

赐弓矢

宋太祖开宝中吴越王俶来朝帝赐礼贤宅以居又赐
剑履上殿命与晋王叙昆弟之礼

秬鬯一卣

左僖二十八年晋文公献楚俘于王赐秬鬯一卣注卣
器也秬黑黍也鬯香酒所以降神也

钟乳一剂

唐高冯字季辅德州人贞观初为中书舍人数上书言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974-0610d.png
得失辞诚切至帝赐钟乳一剂曰卿进药石之言朕以
药石相报

赐节钺

裴度以平蔡之功赐节钺

赐金紫

唐刘餗字晢卿进歙州刺史观察使韩滉表其治行加
赐金紫李从晦为常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李琢表其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974-0611a.png
政赐金紫

赐凭几

魏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特以素屏风凭几赐毛玠曰
以君有古人之风故赐以古人之物

赐佩刀

唐太宗曰贞观以前由武功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
也贞观以后纳忠谏正朕违国家长利魏徵而已虽古
名臣何以加因解佩刀以赐二人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974-0611b.png
赐田二顷

汉书苏武初从匈奴还诏拜典属国中二千石赐钱二
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又郭子仪前后赐良田美玉名
园甲馆不可胜纪

赐第一区

唐刘仁轨进六阶赐第一区又李晟荡夷凶憝赐女乐
一部永崇里第一区晟入第京兆供帐教坊鼓吹迎导
之又浑瑊由楼烦郡王徙咸宁赐大宁里甲第河间王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974-0611c.png
孝恭讨辅公祏生擒之江南平赐甲第一区女乐一部

紫丝履

西京杂记汉成帝好为蹴鞠群臣以为劳体非至尊所
宜帝曰朕好之可择似而不劳者奏之群臣作弹棋以
献帝大悦赐青羔裘紫丝履服以朝觐又汉马鲂为安
帝所宠赐紫艾绶

白玉带

唐李载义贼平之后诏同平章事赐白玉带以示殊礼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974-0611d.png
大骊赐李忠

东汉世祖以所乘大骊赐李忠

良马赐光颜

唐李光颜为行营节度使临行赐珍器良马又王君廓
镇幽州击突厥俘斩二千获马五十匹入朝帝赐所乘
马令自廷中乘以出

赐绢百匹

晋张华字茂先以平吴之计赐绢百匹唐屈突通以平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974-0612a.png
薛仁杲珍宝山积通独无所取特赐䌽千段太宗治洛
阳宫张玄素上书极谏罢役赐䌽二百匹倪若水谏捕
鵁鶄鸂鶒手诏答曰言念忠谠深用慰喜赐帛四十段
用答至言常何荐马周帝以何知人赐帛三百匹

赐衣一称

唐张行成侍宴赐名马一匹钱十万衣一称

貂裘

唐裴矩助城伊吾胁处罗入朝帝喜赐貂裘并西胡珍
器又宋太祖以紫貂裘帽赐王全斌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974-0612b.png

鱼袋

唐高宗给五品以上随身银鱼袋以防召命之诈出入
必合之三品以上金饰垂拱中刺史始佩鱼天授二年
改佩鱼为龟其后三品以上龟佩饰以金四品以银五
品以铜中宗初罢龟袋复给以鱼郡王嗣王佩金鱼袋
又中书令张嘉贞奏致仕者佩鱼终身自是百官赏兼
鱼袋谓之章服故元稹谢表金章紫服老陋躯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974-0612c.png

赐清庙器

唐李珏作牛僧孺碑特赐清庙器六事皆范金饰玉如
古时制且宣曰以卿精忠用以贶别

赐内库金

宋真宗祥符三年赎吕端第赐其家端诸子多不同处
旧第以质于人帝出内库钱赎还之令其聚居端长子
蕃言负人息钱甚多帝别赐内库金帛俾偿之

金麦银米

唐同昌公主出降赐金麦银米共数斛皆条枝国献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974-0612d.png

玉带锦袍

五代史洪肇传唐主始听乐赐教坊使等玉带锦袍往
谢洪肇洪肇怒曰健儿为国征讨者未有遍赐尔曹何
功敢当此乎悉取所赐还官

赐军诫

宋太宗语枢密使王显曰卿世家本儒少遭兵乱失学
今典机务无暇博览群书能熟读军诫三篇亦可免于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974-0613a.png
面墙因取赐之

赐乐府

宋仁宗废后郭氏居瑶华宫帝颇念之遣使存问赐以
乐府后和答之辞甚悽惋帝益悔焉内侍阎文应以尝
谮后惧其复立属后小疾帝遣文应挟医诊视数日言
后暴崩中外疑文应进毒范仲淹劾其罪窜之岭南死
于道
 山堂肆考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974-0613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