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0974-0230c.png

卷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十五     明 彭大翼 撰
地理




 抱朴子曰太极初搆万物始分故天先成而地后定白
 虎通地者元气所生万物之祖也

流谦

见天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0974-0230d.png
贵贞

汉书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道卑

易谦卦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德方

易坤卦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广轮

周礼大司空掌天下地土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0974-0231a.png
之数注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

牡牝

家语子夏曰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
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川谷为牝

辨物

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土之物生一曰山林动
物宜毛植物宜皂二曰川泽动物宜鳞植物宜膏三曰
丘陵动物宜羽植物宜覈四曰坟衍动物宜介植物宜
筴五曰原隰动物宜裸植物宜丛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0974-0231b.png

缩脉

神仙传费长房遇壶公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聚在目
前放之复如旧

金柱

关令内传地厚万里其下得大空大空四角下有自然
金柱方圆五千里也

铜仪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0974-0232a.png
东汉张衡字平子南阳人作候风动地仪以精铜铸其
器圆径八尺盖合隆起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及山龟鸟
兽之状樽中有都柱旁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
各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地或动则随其方面龙
吐铜丸伺者因此乃知震动之所在

行马

易坤卦牝马地类行地无疆王弼注乾以龙御天坤以
马行地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0974-0232b.png
御骥

孙楚祖道诗御天惟龙御地以骥利有攸往不期而至

母德

杨泉物理论地者其卦曰坤其神曰祇其德曰母地形
有高下气有刚柔物有巨细味有甘苦

媪神

汉书惟泰元尊媪神蕃釐经纪天地作成四时注曰媪
地神也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0974-0232c.png

步极

淮南子曰禹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
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
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分野

星经角亢郑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尾箕
燕之分野幽州南斗牵牛吴越之分野扬州女虚齐之
分野青州危室壁卫之分野并州奎娄鲁之分野徐州
胃昴赵之分野冀州毕觜参魏之分野益州东井与鬼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0974-0232d.png
秦之分野雍州柳星张周之分野三河翼轸楚之分野
荆州角亢等星谓之二十八舍主十二州

不满

列子曰共工氏与颛顼争帝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之
山崩天柱折地维绝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
满东南百川水潦归焉

常动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0974-0233a.png
春秋元命苞天左旋地右动尸子曰天左舒而起牵牛
地右辟而起毕昴河图括地象地常动不止譬如人在
舟中开牖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

骨脉

张华博物志地以名山为辅佐石为之骨川为之脉草
木为之毛土为之肉三尺以上为粪三尺以下为地

膏腴

金陵者洞墟之膏腴勾曲之地肺注云其地肥良曰膏
腴水至则浮曰地肺按膏腴二字本自人身而言背上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0974-0233b.png
肥曰膏腹下肥曰腴今以此喻土地之饶美者

统形

文中子曰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

积块

见天

墨子称仁

墨子曰禽子问天地孰仁墨子曰翟以地为仁民衣焉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0974-0233c.png
食焉死焉冢焉地终不责德焉故以地为仁

管仲知数

齐桓公问管仲曰地数可得闻乎仲曰东西二万八千
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

戴日戴斗

尔雅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
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太蒙太平之人仁丹穴
之人智太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注云戴值也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0974-0233d.png
多喑多聋

淮南子曰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岚气多聋林
气多癃木气多伛岸下气多肿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
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㾖丘气多狂衍气多仁陵
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
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气皆应其类

九州

尔雅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雍州汉南曰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0974-0234a.png
荆州江南曰扬州济河间曰兖州济南曰徐州燕曰幽
州齐曰营州

九府

尔雅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
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
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
焉西北之美者有昆崙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
幽都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有岱
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注云医无闾山名今在辽东珣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0974-0234b.png
玗琪玉之属也璆琳美玉名琅玕状似珠山海经昆崙
有琅玕树文皮虎豹皮之䌽缛者

十洲

东方朔海内十洲记一曰祖洲一曰瀛洲在东海中与
会稽相对一曰玄洲在北海中戌亥之地一曰炎洲在
南海中一曰长洲在南海辰巳之地一曰元洲在北海
中一曰流洲在西海中一曰生洲在东海丑寅之间一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0974-0234c.png
曰凤麟洲在西海中央一曰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之
地又有扶桑蓬莱昆崙谓之三岛又日本国所属丰前
丰后等曰九岛又谓之九州

十薮

尔雅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云
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郑有圃田
周有焦护郭璞注大野今高平钜野县东北大泽是也
大陆今钜鹿北广河泽是也杨陓今在扶风汧县西孟
诸在梁国睢阳县东北云梦今南郡华容县东南巴丘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0974-0234d.png
湖是也具区今吴县南太湖即震泽是也海隅海滨广
斥昭余祁今太原邬陵县北九泽是也圃田今荥阳中
牟县西圃田泽是也焦护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八夤

淮南子曰九州之外乃有八夤亦方千里自东北方曰
大泽曰无通东方曰大渚曰少海东南方曰具区曰无
泽南方曰大梦曰浩泽西南方曰渚资曰丹泽西方曰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0974-0235a.png
九区曰泉泽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北方曰大冥曰寒


八纮

淮南子曰八夤之外乃有八纮东北方曰和丘曰荒土
东方曰棘林曰桑野东南方曰大穷曰众女南方曰都
广曰反户西南方曰焦侥曰炎土西方曰金丘曰沃野
西北方曰一目曰沙所北方曰积冰曰委羽

八极

淮南子曰八纮之外乃有八极东北方曰方土之山曰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0974-0235b.png
苍门东方曰东极之山曰开明之门东南方曰波母之
山曰阳门南方曰南极之山曰暑门西南方曰编驹之
山曰白门西方曰西极之山曰阊阖之门西北方曰不
周之山曰幽都之门北方曰北极之山曰寒门又晋地
理志八极之广东南西北相去各二亿二万馀里自地
至天半八极之数又尔雅东至泰远西至邠国南至濮
铅北至祝栗谓之四极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0974-0235c.png

八柱

淮南子曰天有九柱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按河图括地
象昆崙为柱气上通天昆崙者地之中也地下有柱柱
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孔穴相
通又曰凡天下有九区别为九州中国九州名赤县即
禹贡之九州也上云九州八柱乃大九州非禹贡之小
九州也

四荒

尔雅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0974-0235d.png
六蛮谓之四海注云觚竹在北北户在南西王母在西
日下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次四极者

四游

尚书考灵耀地有四游冬至地上北而西三万里夏至
地下南而东三万里春秋二分则中矣

三壤

梁元帝纂要嵩泰衡华恒谓之五岳江河淮济谓之四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0974-0236a.png
渎上中下谓之三壤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谓之五


五方

蛮夷戎狄中国曰五方尔雅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
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
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岠虚比为邛邛岠虚齧
甘草即有难邛邛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蟨北方有比
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国之异
气也注云鲽状似牛脾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江东呼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0974-0236b.png
为王馀鱼鹣鹣似凫一目一翼相得乃飞北方有兽其
名为蟨鼠前而兔后趋则顿走则颠邛邛岠虚鼠后而
兔前前高不得取甘草故须蟨食之今雁门广武县夏
屋山中有兽形如兔而大相负共行俗名之为蟨鼠是
也比肩民即半体之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
亦犹鱼鸟之相合更望以备惊急枳首蛇岐头蛇也江
东呼为两头蛇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0974-0236c.png

十形

杨泉物理论土地皆有形名而人莫察焉有龟龙体有
麟凤貌有弓弩势有斗升象有张舒形有塞闭容有隐
真之安有累卵之危有膏腴之利有塉埆之害此十形
者气势之始终阳阴之所极也

七表

河图括地象天有五行地有五岳天有七星地有七表
天有八气地有八风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四维地
有四渎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0974-0236d.png

五溪

五溪在辰州府卢溪县西武山郦道元水经武陵有五
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皆槃瓠子孙所居又杭
州有九溪曰西溪苕溪仇溪锦溪交溪紫溪葛溪双溪
晚溪是也

三川

西周有三川泾洛汭秦有三川伊洛河蜀有四川西川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0974-0237a.png
成都东川潼州北川利州南川夔州又禹贡有九川谓
弱水黑水河水汉水江水沇水淮水渭水洛水也

三河

唐尧都河东殷都河内周都河南谓之三河又禹贡有
九河曰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其一
则河之经流也其四海三江五湖等俱见后海与江湖


九泽

禹贡九泽既陂谓大陆雷夏孟潴荥泽大野彭蠡震泽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0974-0237b.png
云梦荷泽也又史记司马相如传臣闻楚有七泽臣之
所见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方九百里

三城

唐张仁愿取漠南之庭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
以绝突厥南寇之路三城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
各四百馀里

七渡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0974-0237c.png
长编左司谏吴表臣言大江之南上自荆鄂下至常润
十郡之间其紧要之处不过七渡又有三流上流最紧
者三荆南之公安石首岳之北津中流最紧者二鄂之
武昌太平之采石下流最紧者二建康之宣化镇江之
瓜洲是也惟此七渡当择官兵脩器械其馀略为之防
足矣

三冈

三冈在山西大同府应州赵霸冈在城东黄花冈在城
西护驾冈在城南又有四镇安边镇在城东大罗镇在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0974-0237d.png
城南司马镇在城西神武镇在城北

九郡

汉武帝命路博德平南越获建德吕嘉遂以其地为南
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是为九
郡后平西南夷复置五郡邛都为越巂郡笮都为沈黎
郡冉駹为汶山郡广汉西白马为武都郡又有武威张
掖酒泉燉煌金城为河西五郡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0974-0238a.png

五岭

汉书吴祐传注云岭自衡山之南东至于海一山之限
耳别标名则有五焉又裴氏广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
揭阳是为五岭

五陵

长陵汉高祖安陵惠帝阳陵景帝茂陵武帝平陵昭帝
杜诗五陵衣马自轻肥即此

三湘

寰宇记湖广长沙府湘潭湘乡湘阴三县曰三湘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0974-0238b.png

三关

燕有三关松亭古北居庸汉有四关东成皋南伊阙西
函谷北孟津

三辅

汉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共在长安中分领诸县

三口

三口谓清河口涡口颍口也宋真德秀上言今淮东要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0974-0238c.png
害在清河之口淮西粮道在涡颍之口敌之粮道实出
于此故欲固两淮须防三口按淮东今淮安扬州诸处
又曰淮左淮西今汝宁凤阳庐舒等处又曰淮右至于
邳徐丰沛诸处曰淮北

两都

汉两都谓西都东都也西都在雍州东都在洛阳班固
作两都赋即此左太冲有三都赋谓蜀都吴都魏都也
又上都京兆东都河南西都凤翔南都江陵北都太原
谓之五都一说雒阳邯郸临淄宛城郭市长安曰五都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0974-0238d.png
王莽更名五液

二京

二京谓东京西京也张衡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

三巴

三巴谓中巴东巴西巴是也汉末刘璋为益州牧置永
宁县治江州号中巴即今重庆府是也又置巴东治永
宁县即今夔州府是也又置巴西郡治阆中县即今保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0974-0239a.png
宁府是也

三峡

巫峡在夔州巫山县东即巫山也与西陵峡归峡并称
三峡

三边

幽州并州凉州曰三边又有九边曰辽东太宁宣府大
同宁夏甘肃蓟州榆林固原是也

四塞

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可都以霸盖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0974-0239b.png
关中东有黄河函谷蒲津龙门合河等关南有南山及
武关峣关西有大陇山及陇山关大震乌阑等关北有
黄河南塞是谓四塞

九市

班固传长安有九市其六在道西三在道东

五服

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谓五服古者先王治天下而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0974-0239c.png
侯甸等所以服事天子者各有远近之差故曰服

三吴

据水经以吴兴吴郡会稽为三吴通典又以吴兴吴郡
丹阳为三吴二说似有不同然不知秦时定江南初置
会稽郡至汉武帝又分湖州为丹阳郡顺帝又统为吴
郡三国又独以湖州为吴兴故二说不同以此又会稽
郡非今绍兴之会稽即苏常杭嘉也一说以苏州为东
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0974-0239d.png
三楚

楚文王都郢楚昭王都鄂楚考烈王都寿春故为三楚
又谓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乃以此三地
在楚之东西南故云一说以淮南沛陈汝南为西楚衡
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彭城东海广陵为东楚

三秦

初项籍自立为西楚霸王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
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王咸阳以东都栎阳董翳为翟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0974-0240a.png
王王上郡都高奴是为三秦

三晋

春秋晋有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中行氏号六卿后晋
君失政六卿专权周定王十一年智韩赵魏共灭范中
行分其地十六年赵韩魏又共灭智氏分其地安王二
十六年三家共废晋君而分其地号曰三晋

三齐

颜师古曰三齐济及齐北胶东也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0974-0240b.png
百粤

地理志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三代时盖藩服世称
古百粤粤即越国周显王时楚灭越其族散处江南海
上各为君长有瓯越雒越之属甚蕃故曰百粤以粤为
扬州南境又曰扬越秦始皇利粤犀象珠玑乃使尉屠
睢统五军监禄凿渠以通粮道杀西瓯君译吁宋越人
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附秦阴置桀骏以为将夜
攻秦人杀尉屠睢秦乃发戍备之后王剪灭楚乘胜略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0974-0240c.png
定扬越陆梁地为桂林象郡秦末为南越王赵佗所据
传至赵光时汉武平南越光遂降汉以其地为苍梧郁
林合浦郡属交趾部又三越杭州为吴越广州为南越
福州为闽越或问闽中谓之闽越者何盖秦立闽中郡
及汉兴师越人佐汉有功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
故地郡冶今建宁之建安福州之侯官是其地故谓之
闽越

二周

二周谓东周西周东周洛阳西周镐京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0974-0240d.png

两汉

两汉谓西汉东汉也西汉都长安东汉都洛阳

八闽

图经闽中八郡建剑汀邵号上四州其地多溪山福泉
漳兴号下四州其地多坦夷谓之八闽周时为七闽地
秦属闽中郡汉属闽越国按剑州即今延平府宋名剑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0974-0241a.png

两浙

宁绍温台严金衢处为浙东杭嘉湖在浙水之西为浙
西

三韩

东夷有三韩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韩马韩在西
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有十二
国其北与濊貊接弁韩在辰韩之南亦有十二国共七
十八国百济是其一国焉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0974-0241b.png
三苗

三苗国名尧时四夷之地今为湖广江鄂岳之三州故
今三州人多苗姓是其遗种

九夷

畎夷于夷方夷黄夷朱夷玄夷白夷风夷阳夷曰九夷
又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曰四夷

四蛮

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谓之四蛮又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0974-0241c.png
南方之蛮有五种以金裹两齿曰金齿蛮漆其齿曰漆
齿蛮文其面曰绣面蛮刺其足曰花脚蛮以䌽绳撮髻
曰花角蛮又有八蛮

五狄

月支狄赤狄匈奴狄单于狄白狄为五狄

五胡

刘渊匈奴也居晋阳石勒羯也居上党苻氏氐也居临
渭姚弋仲羌也居扶风慕容廆鲜卑也居昌黎是为五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0974-0241d.png

五凉

晋有五凉张轨据河西今甘州为前凉吕光继之为后
凉李皓迁酒泉今肃州号西凉沮渠蒙逊据张掖今镇
蕃卫号北凉秃发乌孤据姑臧今西宁号北凉按杜氏
通典论凉州地势之险可以自保于一隅财富之殷可
以无求于中国故五凉相继与五胡角立中州人士避
难者多往依之唐韦蟾诗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
卷十五 第 23a 页 WYG0974-0242a.png
旧有名盖称其为塞北之江南也其风土之可乐如此

两爨

华阳国志㸑昌宁大姓也南蛮有两爨一曰东爨乌蛮
一曰西爨白蛮西爨之先为晋南宁郡守因中国乱遂
王蛮中号曰南宁西爨

二瓯

寰宇记永嘉郡为东瓯郁林郡为西瓯又接旧经闽越
地即东瓯也今福州温州是其地
卷十五 第 23b 页 WYG0974-0242b.png
六诏

南诏之先本哀牢夷地居姚川西东南接交趾西北接
吐蕃蛮语谓王曰诏先有六诏一曰蒙巂诏二曰越析
诏三曰浪穹诏四曰邆晱诏五曰施浪诏六曰蒙舍诏
唐开元末蒙舍诏皮罗阁浸疆大而五诏微弱乃赂唐
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朝廷许之赐名归义
徙居太和城以其在五诏之最南故号曰南诏
 山堂肆考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