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974-0020c.png

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山堂肆考卷二     明 彭大翼 撰
天文


天河

 尔雅析木谓之天津津在箕斗之间即天河也朱文
 公注离骚箕北斗南天河所经日月五星于此往来
 故谓之津又纬书王者有道天河其直如绳

金精

汉天官书汉者金气之精
卷二 第 1b 页 WYG0974-0020d.png

水气

毛诗云汉笺天河水气也精光转达于天又埤雅水气之
在天为云水象之在天为汉

牛渚

博物志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浮槎
往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赍粮乘槎而去
忽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舍屋望见室中多织
卷二 第 2a 页 WYG0974-0021a.png
妇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惊问曰何由至此此
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君
平则知之还问君君平曰某年月日客星犯斗牛计
其年月即此人到天河时也

鹊桥

淮南子曰乌鹊七月七夕填河而度织女

天潢

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驷旁有八星绝汉曰天潢
卷二 第 2b 页 WYG0974-0021b.png
地纪

唐天文志云汉自坤至艮为地纪

让月

唐宋之问明河篇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去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知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
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河倾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
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问成都卖卜人
卷二 第 3a 页 WYG0974-0021c.png

含星

左思蜀都赋云汉含星而光辉洪流杜诗含星动双阙
伴月落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南倾

选诗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又抱朴子曰天河从北
极分为两头至南极随天而转入地下过

西流

魏文帝诗云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杜诗迢
迢秋夜永河汉正西流
卷二 第 3b 页 WYG0974-0021d.png

壮士洗兵

杜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女人授石

西汉张骞乘舟游黄河至暮误泛入天河
见一女浣纱骞问曰此何地也女人授一石与骞谓曰
汝归问成都卖先生既归持君君平曰
此织女支机石也汝何得来骞告其故平曰我见彼日
卷二 第 4a 页 WYG0974-0022a.png
客星犯斗牛之间骞曰是矣正其时也

红墙

古诗东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绛河

按天河一曰绛河曰明河曰银河曰云汉曰天汉曰银
汉曰银潢曰银湾曰斜汉曰金汉曰星河曰倾河言天
汉将斜而晓也曰绳河言如绳之直也

日 (附日蚀)

 广雅曰日名耀灵一名朱明一名君一名大明一
卷二 第 4b 页 WYG0974-0022b.png
 名阳乌日御曰羲和梁元帝纂要日光曰景日景曰
 晷日气曰晛日初出曰旭日昕曰晞日温曰煦在午
 曰亭午在未曰昳日晚曰旰日将落曰薄暮注云大
 明曰昕一说在未曰晡徐整长历曰日径千里周围
 三千里下于天七千里

扶桑

淮南子曰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卷二 第 5a 页 WYG0974-0022c.png
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临
于曾泉是谓蚤食次于桑野是谓晏食臻于衡阳是谓
隅中对于昆吾是谓正中靡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
谷是谓晡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经于隅泉是谓高舂
顿于连石是谓下舂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薄
于虞渊是谓黄昏沦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崦嵫经于
细柳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日西垂景在树端
谓之桑榆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馀
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是以名扶桑朏明将明也曲阿
卷二 第 5b 页 WYG0974-0022d.png
山名蚤食时日在东方多水之地故曰曾泉昆吾南方
之丘鸟次西方之山悲谷西方之大壑女纪西方之阴
也高舂言日未暝连石西北山名下舂言日将欲暝六
螭即六龙也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
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也虞渊亦名虞泉崦嵫亦
曰落棠山日所入山也细柳西方之野蒙谷蒙汜之水

若木

卷二 第 6a 页 WYG0974-0023a.png
淮南子曰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地注云若
木端有十日状如连珠华光照其地山海经灰野之山
有树青叶赤华名若木生昆崙山附西极其花光下照
地又曰大荒之中旸谷上有扶桑木十日所浴九日居
下枝一日居上枝皆戴乌也

羲和浴日

山海经东海外甘泉之间有羲和国有女子名羲和为
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于甘泉郭璞注羲和能生
日故日为羲和之子尧因是立羲和之官以主四时
卷二 第 6b 页 WYG0974-0023b.png

郁仪奔日

宋景文鸡蹠集郁华又名郁仪奔日之仙故曰郁仪赤
文与日同居结邻奔月之仙故曰结邻黄文与月同居
黄庭经郁仪结邻善相保

寅宾寅饯

虞书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分命和仲宅
西曰昧谷寅饯纳日
卷二 第 7a 页 WYG0974-0023c.png

可爱可畏

左文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
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注曰冬日可爱夏日可


司徒测日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测日之法以正日景以求地中日
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
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
所合也
卷二 第 7b 页 WYG0974-0023d.png

宫女揆日

唐宫中以女工揆日长短冬至后以红线量日晷增一
线之长

朝日东门

礼玉藻天子玄端朝日于东门之外注云朝日春分之
事也

伺日东岳

卷二 第 8a 页 WYG0974-0024a.png
邵氏闻见录有客登岱岳绝顶以伺日出久之星斗渐
稀东望如平地天际已明其下则暗又久之明处有山
数峰如卧牛车盖之状星斗尽不见其下尚暗初意日
自明处出又久之自大暗中日轮涌出正红色腾起数
十丈至明处全无光其下亦尚暗

赤乌

左哀六年楚有云如众赤乌夹日以飞三日楚子使问
周太史太史曰其当王身乎若禜之可移于令尹司马
王曰除腹心之疾而寘诸股肱何益王勿禜孔子曰昭
卷二 第 8b 页 WYG0974-0024b.png
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国也宜哉又淮南子曰日中有踆
乌谓三足乌也张衡灵宪曰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
象乌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
之类其数偶

白驹

魏豹传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注曰白驹日影也

虞公指剑

卷二 第 9a 页 WYG0974-0024c.png
淮南子曰虞公与夏战日欲落公以剑指日日遂不落

鲁阳挥戈

淮南子曰鲁阳公与韩战酣日暮公援戈挥之日为之
反三舍

分三

谈薮魏文帝为王时梦日坠地分为三分已得其一内
之怀中

射九

淮南子曰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
卷二 第 9b 页 WYG0974-0024d.png
其九乌皆死堕羽翮

再旦

汲冢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再中

风俗通汉成帝问刘向曰俗说谓文帝及徵后期不得
立日为再中有诸向曰文帝少即位不容再中

小儿辨

卷二 第 10a 页 WYG0974-0025a.png
列子曰孔子东游见两小儿问辨问其故一儿曰我以
日始出去人近日中时远一儿曰日中时近日初出时
远一儿曰日初出时如大车轮及中如盘盂此不为远
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日中时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儿笑
曰汝孰谓汝多智乎

真人呼

真诰方诸山真人皆呼日为圆罗耀外国人呼日为濯
罗耀
卷二 第 10b 页 WYG0974-0025b.png

梦捧

魏程立梦登太山捧日立以白太祖太祖因改名曰昱

夹飞

唐狄仁杰赞取日虞渊洗光咸池潜授五龙夹日以飞

周穆观入

列子曰穆王驾八骏之乘西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

秦始观出

卷二 第 11a 页 WYG0974-0025c.png
三秦略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
人驱石去不速神人鞭之皆流血

火精

范子计然曰日者火精也淮南子曰积阳之气生火火
气之精为日

阳主

淮南子曰日者阳之主也是以春夏则群兽除日至而
麋鹿解春秋内事日者阳德之母汉书李寻曰日者众
阳之宗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故日将旦清风起群阴伏
卷二 第 11b 页 WYG0974-0025d.png
刘向洪范传日者君父夫兄之象中国之应也

互照

尸子曰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又王充论
衡曰桀无道两日并照在东者将起西者将灭费昌问
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也东殷也于
是费昌徙族归殷

重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974-0026a.png
汉明帝为太子乐人作歌四章以赞太子之德一曰日
重光二曰月重轮三曰星重曜四曰海重润

夜出东莱

解道彪齐地记齐有不夜县古者有日夜出于东莱故
莱人立城以不夜为名在今登州府文登县东北

夜迎东方

李益诗朝游碧峰三十六夜向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
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迎海日海中离离
三山出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拥彤云八龙五凤
卷二 第 12b 页 WYG0974-0026b.png
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君

田夫负暄

列子曰宋有田夫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
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
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
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
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亦此类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974-0026c.png

夸父追影

列子曰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嵎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按夸父神人名

日下黑光

周显德七年正月癸卯日既出其下复有一日相掩黑
光摩荡久之

日中黑子

宋政和二年四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德
卷二 第 13b 页 WYG0974-0026d.png
祐二年二月朔日中有黑子如鹅卵相荡

日中无影

吕氏春秋白水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盖天地之中
也又宋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日有二影如三日状

日中有字

帝王世纪汉文帝时日中有王字

入怀为祥

卷二 第 14a 页 WYG0974-0027a.png
史记汉夫人妊娠梦日入怀以生武帝故宋博
吴淑事类赋云入怀为汉武之祥

举头知近

晋明帝幼而聪慧元帝宠爱之年数岁常置膝前属长
安吏来帝因问之曰日与长安孰近对曰长安近不闻
人从日边来只闻人从长安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念之
明日宴群臣又问之对曰日近帝动容曰何乃异昨日
之言乎对曰举头则见日不见长安以是知近帝大悦
卷二 第 14b 页 WYG0974-0027b.png
施光

周髀日犹火月犹水火则施光水则含影

吐气

淮南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圆者主明明
者吐气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水曰
内景吐气者施含气者化

龙照

山海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
卷二 第 15a 页 WYG0974-0027c.png
为夏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又名烛龙天不足西北
无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往照天门云

鸡鸣

玄中记东南桃都山有大树名木枝上有天鸡日出照
此木鸡即鸣天下鸡皆鸣又汉官仪太山东南名日观
鸡一鸣时见日出长三丈许

麟斗

淮南子曰物类相动本标相应故阳燧见日则燃而为
火方诸见月则津而为水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
卷二 第 15b 页 WYG0974-0027d.png
属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
绝贲星坠而渤海决注云麒麟一角之兽故与日相符

骥行

王充论衡日昼行千里夜行千里骐骥昼行亦一千里
然则日行舒疾与骐骥步相类或又曰日出自旸谷次
于蒙汜自明及晦所行几里荅曰历家言周天赤道一
百七万四千里日行一昼夜而一周春秋二分昼夜各
卷二 第 16a 页 WYG0974-0028a.png
行其半而夏长冬短一进一退又各以其十之一焉耳

流金

楚辞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易参同契日为流


连璧

易坤灵图至德之朝日月若连璧也

两珥

杂占书日冠者如半晕也法当在日上有冠文有两珥
者尤吉
卷二 第 16b 页 WYG0974-0028b.png

半规

谢灵运诗遥峰隐半规半规者日落峰外也

天使

淮南子曰四时者天之吏日月者天之使

君兄

春秋感精符人主兄日姊月

二国御

卷二 第 17a 页 WYG0974-0028c.png
山海经羲和东方二国名日所由过也每日出二国人
为御推升太虚故唐虞取以名官也

万国明

宋太祖时王师围金陵唐使徐铉来朝盛称其主秋月
之篇为天下诵传太祖大笑曰寒士语吾不道也吾微
时自秦中归道华山下醉卧田间觉而日出有句云未
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铉大惊殿上称寿按
秋月篇史作秋日
卷二 第 17b 页 WYG0974-0028d.png
铜钲

苏东坡诗云岭上晴云如擘絮树头初日挂铜钲

金轮

刘禹锡罗浮夜半见日诗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咿
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近人远人

按地居天之中地平不当天之半地上天多地下天少
是以日出日落时见日大近人也日中时见日小远人
卷二 第 18a 页 WYG0974-0029a.png
也日初出时见日大宜暖热而尚寒凉者阴凝而阳未
盛也日中时见日小宜寒凉而反暖热者阳盛而阴已
消也申未时愈热者阳积而盛也

南行北行

广海冬热者由冬日南行正当戴日之下故热朔北夏
寒者夏日虽北行然朔北直当阴山之背处日光斜及
故寒由此观之南北寒热亦由于日也又日月光之所
照经八十一万里至冬日南行三万里至夏日北行三
万里春秋东西之行亦如之日月之光不至则万物寝
卷二 第 18b 页 WYG0974-0029b.png


阴蔽阳明(已下日蚀)

孔光传日者众阳之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
阴道盛强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又杜钦曰日食地震
阳微阴盛也

臣壅君明

君道也无朏魄之变月臣道也远日益明近日
卷二 第 19a 页 WYG0974-0029c.png
益亏望与日轨相会则徙而浸远远极又徙而近交所
以注人臣之象也望而正于黄道是谓臣君明则阳
斯食矣朔而正于黄道是谓臣壅君明则阳为之食矣
若过至未分月或变行而避之或五星潜在日下禦侮
而救之或涉交数浅或在阳历阳盛阴微则不食或德
之休明而有小青焉则天为之隐虽交而不食此四者
皆德教之所由生也

食于朔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按十
卷二 第 19b 页 WYG0974-0029d.png
月纯阴凝其无阳故谓之阳月纯阴而食阴壮之盛也
故君子以为变

食于晦

汉文纪十一月晦日有食之谪见于天灾孰大焉

分至不为灾

左昭二十一年秋七月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
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
卷二 第 20a 页 WYG0974-0030a.png
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充也
故常为水

交会则必食

春秋正义日月之会自有常数每一百七十三日有馀
日月之道一交则日月必食

如月初生

东汉书黄琬祖父琼为魏郡守时日食而京师不见琼
表日食之状太后诏问日食多少琼久而无对琬年七
岁在傍谓琼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遂用其
卷二 第 20b 页 WYG0974-0030b.png
言答诏

如钩不尽

汉五行志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又通鉴梁武帝大清元年正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唐开元十七年冬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不尽如钩

应亏不亏

唐开元二年二月庚寅朔太史奏太阳应亏不亏姚崇
卷二 第 21a 页 WYG0974-0030c.png
表贺请书之史册

当食不食

唐开元十二年七月戊午朔于历当食半强自交趾至
朔方候之乃不食十二月庚戌朔于历当食大半时东
封泰山还次梁宋间皇帝彻膳不举乐不盖素服日亦
不食时群臣与八荒君长之来助祭者皆奉寿称庆肃
然臣服虽算术乖舛不宜如此然后知德之动天不俟
终日矣
卷二 第 21b 页 WYG0974-0030d.png
伐鼓于朝

左庄二十五年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伐
鼓于朝

以丝禜社

公羊传日有食之以朱丝禜社

瞽奏鼓

夏书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注云辰日月会次之名房所次之宿也集合也不合则
卷二 第 22a 页 WYG0974-0031a.png
日食可知凡日食天子伐鼓于社责工瞽乐官进鼓则
伐之啬夫主币之官驰币以礼天神也众人走供救日
月之百役也

士击柝

榖梁传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鼓诸侯置三麾陈
三兵三鼓大夫击门士击柝言充其阳也麾旌幡也五
兵戈戟钺弓矢也

正阳月食

归田录宋仁宗景祐元年四月日有食之正阳之月自
卷二 第 22b 页 WYG0974-0031b.png
古所忌按四月为纯阳故谓之正阳之月

正旦日食

宋仁宗康定元年嘉祐四年神宗熙宁元年俱正旦日


荡阳事

礼婚义男教不脩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故日
食则天子素服而脩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阳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974-0031c.png

谢毒虫

宋梅圣俞日蚀歌老鸦居处已自稳三足鼎峙何乖慵
而今有嘴不能噪而今有爪不能攻但看怪物翳天眼
方且省事保尔躬日月与物固无恶应由此鸟招祸凶
吾意髣髴料此鸟定亦闪避离日宫安逢后羿不乖暴
直与审悫弯强弓射此贾怨鸟以谢恶毒虫二曜各安
次灾害无由逢
 山堂肆考卷二
卷二 第 23b 页 WYG0974-0031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