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973-05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骈志卷二十
            明 陈禹谟 撰
  癸部下
汤之盘铭(允见学庸语孟/者并不详载)
武之盘铭
 大戴礼武王之盘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
 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太平御览澡盆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973-0528b.png
 铭曰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水之清犹可秽也德之
 服不可尘也 后汉书李尤盘铭曰或以承觞或以
 授物既举清觞又盛口实
菉竹猗猗
绿猗猗
 释文绿猗猗(注一作/䓯音竹)
有斐君子
有邲君子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973-0529a.png
 释文有邲君子(注邲/美貌)
赫兮喧兮
赫兮宣兮
 释文赫兮宣兮(注宣/显也)
无情不尽其辞
听讼必尽其辞
 礼记孔子曰君子之于人也有不语也无不听也况
 听讼乎必尽其辞矣夫听讼者或从其情或从其辞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973-0529b.png
 辞不可从必断以情
诚于中形于外
诚于此形于彼
 颜氏家训宓子贱云诚于此形于彼 汲冢周书诚
 在其中必见诸外以其声处其实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973-0529c.png
有诸已后求诸人
有诸已不非诸人
 淮南子云有诸已不非诸人无诸已不求诸人所立
 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
桃之夭夭
桃之枖枖
 说文枖木少盛貌从木夭声诗曰桃之枖枖于乔切
其叶蓁蓁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973-0529d.png
其叶溱溱
 通典云其叶溱溱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不安于上不以使下
 礼记云所不安于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
 事上非诸人行诸已非教之道也
维石岩岩
维石严严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973-0530a.png
 诗考维石严严
不察鸡豚不畜牛羊
不息牛羊不息鸡豚
 荀子云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故天子
 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大夫不言得丧士不通财
 货有国之君不息牛羊错质之臣不息鸡豚冢卿不
 脩币大夫不为场园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
 业乐分施而耻积藏然故民不困财贫窭者有所窜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973-0530b.png
 其手 韩诗外传云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
 大夫不言得丧士不言通财货不为贾道故驷马之
 家不时鸡豚之息伐冰之家不图牛羊之入千乘之
 君不通货财冢卿不脩币施大夫不为场圃委积之
 臣不贪市井之利是以贫穷有所欢而孤寡有所措
 其手足也
白刅可蹈中庸不可能
白刅可冒中庸不可入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973-0530c.png
 盐铁论子曰白刅可冒中庸不可入至德之谓也
鸢飞戾天
䳒飞厉天
 潜夫论䳒飞厉天
君子居易以俟命
孝子居易以俟命
 说苑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
 家语孔子曰行易以俟命居下不援其上盖介子山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973-0530d.png
 之行也
天下之达道五
天下之通道五
 史记平津侯传云臣闻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
 三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
 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
 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973-0531a.png
 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好学近乎智
好问近乎智
 说苑中庸曰好问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积小而能大者其惟仲尼乎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
 才者也
获上有道
上达有道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973-0531b.png
 淮南子云士处卑隐欲上达必先反诸已上达有道
 名誉不起而不能上达矣取誉有道不信于友不能
 得誉信于友有道事亲不说不信于友说亲有道脩
 身不诚不能事亲矣诚身有道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人十之已千之
人一之我万之
 中论人之耳目尽为我用则我之聪明无敌于天下
 矣是谓人一之我万之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973-0531c.png
于穆不已
于穆不似
 孟仲子云于穆不似(见诗/注疏)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大戴礼礼义者恩之主
 也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也
 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机其文之变也(注谓二礼动行/九事皆有其文)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973-0531d.png
 (每变不/同也)
衣锦尚絅
衣锦尚
 尚书大传作衣锦尚(注读为/絅或作絺)
淡而不厌
淡而不𨣈
 刘邵人物志云中庸之德淡而不𨣈质而不缦文而
 不缋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973-0532a.png
奏假无言
鬷嘏无言
 左传云鬷嘏无言
因不失亲
姻不失亲
 南史王元规曰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辄婚非类
 张说之碑曰姻不失亲官复其旧(是以相因字为/婚姻字用矣)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973-0532b.png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史记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
 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野客丛书云范晔举孔/子称贫而乐道富而好)
 (礼恐论语脱一道字及考前汉引此语初无道字而/礼记坊记则云贫而好乐富而好礼 孙奕示儿编)
 (较之史记仲尼弟子传后汉东平王论/皆曰贫而乐道多一道字必是脱文)
道之以政
教之以政
 礼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973-0532c.png
 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 疏格来也君若教民以
 德整民以礼则民有归上之心故论语云有耻且格
有耻且格
有耻且敬
 汉书云有耻且敬
不敬何以别
不敬何以辨
 礼记子云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 汉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973-0532d.png
 桓宽曰善养者不必刍豢也善供服者不必锦绣也
 以己之所有尽事其亲孝之至也故匹夫勤劳犹足
 以顺礼歠菽饮水足以致其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
 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故上孝养志其次养色其次
 养体贵其礼不贪其养礼顺心和养虽不备可也
视其所以
考其所为
 汲冢周书云考其所为观其所由以其前观其后以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973-0533a.png
 其隐观其显以其小占其大 大戴礼云考其所为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比而不别
 晋语籍偃曰君子有比乎叔向曰君子比而不别比
 德以赞事比也引党以封己别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能之为能之不能为不能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973-0533b.png
 韩诗外传孔子曰由志之吾语汝夫慎于言者不哗
 慎于行者不伐色知而有长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能之为能之不能为
 不能行之要也
子张学干禄
子张问干禄
 史记子张问干禄
施于有政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973-0533c.png
克施有政
 书君陈篇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白虎通孔子
 居周之末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道德
 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故孔子
 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
与其奢也宁俭
与其倨也宁拘
 大戴礼云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拘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973-0533d.png
论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诏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续汉书建武三十年三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
 封禅泰山诏书曰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
 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殷人以柏
殷人用石
 淮南子云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夏后氏其社用松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973-0534a.png
 殷人之礼其社用石周人之礼其社用栗
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临事不敬居丧不哀
 大戴礼曾子曰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
 畏朝廷而不恭则我无由知之矣
患所以立
患已不立
 潜夫论孔子曰不患无位患已不立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973-0534b.png
几谏
微谏
 礼记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注微/谏不)
 (倦者子于父母尚/和顺不用鄂鄂)
昼寝
画寝
 笔解韩曰昼当为画字之误也宰予四科十哲安得
 有昼寝之责乎假或偃息亦未深诛(按唐语林宰予/画寝梁武帝读)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973-0534c.png
 (为寝室之寝画胡卦反言其绘画寝室故夫子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今人皆以为韩文)
 (所说而不知始于梁武故特著之宰又野客丛书寝/者寝室也盖昼当居外夜当居内 我昼居内未必)
 (留意于学故夫子讥之非/谓其昼眠也此说得之)
子文三为令尹三已之
叔敖三为令尹三去之
 庄子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
 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
 子之用心独奈何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973-0534d.png
 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
 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
 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
 躇方将四顾何暇知乎人贵人贱哉仲尼闻之曰古
 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
 黄帝不得友死生亦大矣而无变乎已况爵禄乎若
 然者其神经乎太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处卑
 细而不惫充满天地既以与人已愈有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973-0535a.png
微生高
尾生高
 古今人表作尾生高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人不堪其忧林宗不改其乐
 后汉纪云并日而食衣不盖形人不堪其忧林宗不
 改其乐
孟之反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973-0535b.png
孟之侧
 左传哀公十一年齐师伐我及清师及齐师战于郊
 右师奔齐人从之孟之侧后入以为殿抽矢策其马
 曰马不进也(杜预注之侧/孟氏族字反)
文质彬彬
文质份份
 说文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论语曰文质份份府巾
 切(通语质胜文石建文胜质/蔡雍文质彬彬徐干庶几)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973-0535c.png
博文约礼
博学约之
 后汉书范升传孔子曰博学约之弗畔矣夫夫学而
 不约必叛道也颜渊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孔子可
 谓知教颜渊可谓善学矣老子曰学道日损损犹约
 也
依于仁游于艺
依于德游于艺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973-0535d.png
 少仪云士依于德游于艺(注德三德也一曰至德二/曰敏德三曰孝德艺六艺)
 (也谓礼乐/射御书数)
未尝无诲焉
未尝无悔焉
 论语释文鲁读诲为悔(言自束发脩行以来未/尝无可悔者亦自一说)
富而可求
富不可求
 说苑孔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富而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973-0536a.png
 不可求从吾所好大圣之操也
五十学易
五十以学
 论语释文鲁读易为亦 史记孔子晚而喜易序彖
 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
 于易则彬彬矣
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得见有常者斯可矣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973-0536b.png
 春秋繁露孔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得见有常者
 斯可矣由是观之圣人之所谓善亦未易当也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诚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释文鲁读正为诚
丘之祷久矣
吾卜之久矣
 太平御览引庄子曰孔子病子贡出卜孔子曰子待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973-0536c.png
 也吾坐席不敢先居处若齐食饮若祭吾卜之久矣
启予足
跢予足
 说文跢予之足
孟敬子问之
孟仪往问之
 说苑曾子有疾孟仪往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必有
 悲声君子集大辟必有顺辞礼有三仪知之乎对曰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973-0536d.png
 不识也曾子曰坐吾语汝君子脩礼以立志则贪欲
 之心不来君子思礼以脩身则怠惰慢易之节不至
 君子脩礼以仁义则忿争暴乱之辞远若夫置樽俎
 列笾豆此有司之事也君子虽弗能可也
太宰问子贡
太宰问孔子
 列子商太宰问孔子曰夫子圣者欤孔子曰圣则丘
 何敢然丘则博学多识者也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973-0537a.png
河不出图
雒不出书
 史记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锄商获
 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雒
 不出书吾已矣夫
乡党恂恂
乡党逊逊
 陆贾新语乡党以仁恂恂朝廷以义便便 刘脩碑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973-0537b.png
 云乡党逊逊如也 祝睦碑曰乡党逡逡朝廷便便
素衣麑裘
麛裘绞衣
 礼玉藻云麛裘青豻袖绞衣以裼之(豻胡犬也绞/苍黄之色也)
 裘豹饰缁衣以裼之(饰犹/袖也)狐裘黄衣以裼之(黄衣大/蜡时腊)
 (先祖之/服也)
亵裘长
絬衣长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973-0537c.png
 说文絬衣长短右袂
狐貉之厚
狐貈之厚
 说文貈似狐善睡兽从豸舟声论语曰狐貈之厚以
 居(徐铉曰舟非声/未详下各切)
瓜祭
必祭
 论语释文鲁读瓜为必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973-0537d.png
乡人傩
乡人禓
 礼记乡人禓(郑注禓强鬼也谓时傩索室驱疫逐强/鬼也禓或为献或为傩禓音伤鬼名也)
 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神依/人也) 孔疏乡人禓者
 庾云禓是强鬼之名谓乡人驱逐此强鬼孔子则身
 著朝服立于阼阶之上所以然者于时驱逐强鬼恐
 已庙室之神时有惊恐故著朝服立于庙之阼阶存
 安庙室之神使神依已而安也所以朝服者大夫朝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973-0538a.png
 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书斋夜话论语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作傩字)
 (者是记云乡人禓朝服/而立于阼阶作禓字非)
君赐生
君赐牲
 论语释文鲁读生为牲
朝服拖绅
朝服袉身
 说文袉裾也从衣它声论语曰朝服袉身唐左切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973-0538b.png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升车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汉书成帝纪班固赞曰臣之姑充后宫为媫妤父子
 昆弟侍帷幄数为臣言成帝善脩容仪升车正立不
 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默尊严若神可谓穆穆
 天子之容者矣(师古曰不内顾者谓俨然端严不回/盻也不疾言者为轻肆也不亲指者)
 (为惑下也此三句者本论语乡党篇述孔子之事故/班氏引之以美成帝今论语云车中不内顾不疾言)
 (不亲指内顾者说者以为前视不/过衡轭旁视不过輢较与此不同)按论语释文车中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973-0538c.png
 不内顾鲁读车中内顾 又礼记曰车上不广欬(郑/玄)
 (注云为若自/矜广犹弘也)立视五巂(注立平视也巂犹规也/谓轮转之度巂或为橤)式视
 马尾(注小/俛)顾不过毂
子路共雉
子路掩雉
 冲波传孔子相鲁齐人惧而欲败其政选齐国好女
 八人人皆衣文衣而舞容玑季桓子语鲁君为周道
 游馆孔子乃行睹雉之飞鸣叹曰山梁雌雉时哉色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973-0538d.png
 斯举矣翔而后集因为雉噫之歌 吕氏春秋子路
 掩雉而复释之 博物志子路与子贡过郑神社社
 树有鸟子路捕鸟社神牵挛子路子贡说之乃止
天丧予
天祝予
 春秋繁露颜渊死子曰天丧予子路死子曰天祝予
 西狩获麟曰吾道穷三年身随而卒阶此而观天命
 成败圣人知之有所不能救命矣夫 盐铁论云子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973-0539a.png
 路宰我生不逢伯乐之举而遇狂屠故君子伤之若
 由不得其死然天其祝予
亿则屡中
意则屡中
 汉书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卫发贮鬻财曹鲁之
 閒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而颜渊箪食瓢饮在于陋
 巷子赣结驷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
 不分庭与之亢礼然孔子贤颜渊而讥子赣曰回也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973-0539b.png
 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意则屡中(师古曰/意读曰)
 (亿/)
子在回何敢死
我存夫安敢畏
 吕氏春秋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
 其有师者可知也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
 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耶曾点曰彼
 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973-0539c.png
 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
 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
 尽智竭道以教 北史李彪既归本乡帝北幸邺彪
 野服称草茅臣拜迎邺南帝曰朕以卿为己死彪曰
 子在回何敢死
浴乎沂
沿乎沂
 笔解韩曰浴当为沿字之误也周三月夏之正月安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973-0539d.png
 有浴之理哉
风乎舞雩
讽于舞雩
 仲长统云讽于舞雩之下
咏而归
咏而馈
 论语释文郑本作馈鲁读馈为归 论衡云鲁设雩
 祭于沂水之上暮者晚也春谓四月也春服既成谓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973-0540a.png
 四月之服成也冠者童子雩祭乐人也浴乎沂涉沂
 水也风乎舞雩风歌也咏而馈咏歌馈祭也歌咏而
 祭也说论之家以为浴者浴沂水中也风乾身也周
 之四月正岁二月也尚寒安得浴而风乾身由此言
 之涉水不浴雩祭审矣
棘子成
革子成
 古今人表作革子成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973-0540b.png
片言折狱
片言制狱
 论语释文鲁读折为制
子路无宿诺
宰我无宿问
 大戴礼宰我请问帝颛顼孔子曰五帝用记三王用
 度女欲一日辨闻古昔之说躁哉予也宰我曰昔者
 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无有宿问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973-0540c.png
刑罚不中
刑罚不衷
 后汉梁统疏曰刑罚不衷则人无所厝手足(衷之为/言不轻)
 (不重之/谓也)
名之必可言
为之必可名
 史记云夫君子为之必可名言之必可行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973-0540d.png
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
 中论子思曰能胜其心于胜人乎何有不能胜其心
 如胜人何
无乐乎为君
莫乐为人君
 韩非子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
 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
 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973-0541a.png
 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
 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说苑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
 经援琴而撞文侯曰昔尧舜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
 不违桀纣之为君也惟恐言而人违之
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其父窃羊而子谒之
 吕览楚有直躬者其父窃羊而谒(告/之)之上上执而将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973-0541b.png
 诛之直躬者请代之将诛矣告吏曰父窃羊而谒之
 不亦信乎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
 将有不诛者乎荆王闻之乃不诛也孔子闻之曰异
 哉直躬之为信也一父而载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
 若无信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前汉书赞曰斗筲之徒何足选也(师古注曰筲竹器/也容一斗选数也)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973-0541c.png
 (言其材器小/劣不足数也)
不可以作巫医
不可以为卜筮
 礼记缁衣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
 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
 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注论语言不可以作巫/医是为巫为医此言为)
 (卜筮乃是求占于卜筮龟筮犹不能知言无常之/人虽先知如龟筮犹不能定其吉凶况于人乎)
羿善射奡荡舟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973-0541d.png
善射奡汤舟
 古今人表作善射奡汤舟
尚德哉若人
上德哉若人
 史记云上德哉若人
子路问成人
颜渊问成人
 说苑颜渊问于仲尼曰成人之行何若子曰成人之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973-0542a.png
 行达乎情性之理通乎物类之变知幽明之故睹游气
 之源若此而可谓成人既知天道行躬以仁义饬身以
 礼乐夫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扬/子)
 (云若张子房之智陈平之无误绛侯勃之果霍将军义/之勇终之以礼乐可谓社稷之臣矣 文中子云姚)
 (之辩李靖之智贾琼魏徵之正薛收之仁程元王孝/逸之文加之以笃固申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
正而不谲
法而不谲
 汉书云齐桓公法而不谲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973-0542b.png
微生亩
尾生亩
 古今人表作尾生亩
以德报怨
以怨报怨
 礼表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
 惩 又云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
 戮之民也 尸子以德报怨人之难也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973-0542c.png
荷蒉
荷臾
 说文臾古文象形论语曰有荷臾而过孔氏之门
谅阴
亮阴
 说命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 檀弓子张
 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仲尼曰胡为其
 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庶子听于冢宰三年 家语子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973-0542d.png
 张问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雍有诸孔子曰胡为其
 不然也古者天子崩则世子委政于冢宰三年成汤既
 没太甲听于伊尹武王既丧成王听于周公其义一也
以杖叩原壤
荷杖问弟子
 吕览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
 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之父母不有
 恙乎置杖而问之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步而倍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973-0543a.png
 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
 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阙党童子
厥党童子
 古今人表作厥党童子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
 左传哀公十一年孔文子之将攻太叔也访于仲尼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973-0543b.png
 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
小人穷斯滥
小人穷斯㜮
 说文㜮过差也从女监声论语云小人穷斯㜮矣卢
 啖切
无为而治
无为而制
 春秋繁露云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孔子曰
卷二十 第 31a 页 WYG0973-0543c.png
 无为而制者其舜乎言其主尧之道而已此非不易
 之效与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外
 春秋繁露云仁者爱人不在爱我义云者非谓正人
 谓正我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
 谓也 蔡邕正交论身自厚而薄责于人怨其远矣
 求诸己而不求诸人咎其稀矣夫远怨稀咎之机咸
卷二十 第 31b 页 WYG0973-0543d.png
 在乎躬
小慧
小惠
 论语释文鲁读慧为惠
友便佞
友谝佞
 说文便巧言也从言扁声周书曰截截谝言论语曰
 友谝佞部田切
卷二十 第 32a 页 WYG0973-0544a.png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三思
 荀子孔子曰君子有三思少思学老思教有思施
问一得三
学一知二
 韩诗外传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
 旨酒嘉殽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
卷二十 第 32b 页 WYG0973-0544b.png
 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子夏问
 诗学一而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
 矣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诗
 曰日就月将
邦君之妻
国君之妻
 白虎通云国君之妻称之曰夫人何明当扶进夫人
 谓妾也国人尊之故称君夫人也自称小童者谦也
卷二十 第 33a 页 WYG0973-0544c.png
 言已智能寡少如童蒙也论语曰国君之妻称之曰
 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国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
 邦曰寡小君谓聘问兄弟之国及臣他国称之谦之
 辞也 曲礼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
 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
 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
 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卷二十 第 33b 页 WYG0973-0544d.png
命相近也事相远也
 申鉴或问天命人事曰有三品焉上下不移其中则
 人事存焉尔命相近也事相远也则吉凶殊矣故曰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孟子称性善荀卿称性恶公孙
 子曰性无善恶扬雄曰人之性善恶浑刘向曰性情
 相应性不独善情不独恶或问其理曰性善则无四
 凶性恶则无三仁人无善恶文王之教一也则无周
 公管蔡性善情恶是桀纣无性而尧舜无情也性善
卷二十 第 34a 页 WYG0973-0545a.png
 恶皆浑是上智怀恶而下愚挟善也理也未究矣惟
 向言为然
偃是前言戏之耳
由是前言戏之耳
 家语子路尝拯鲁之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不受
 夫子曰鲁人必不拯溺矣子路曰由也闻诸夫子曰
 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以生物为心非图报也子曰
 由是也前言戏之耳
卷二十 第 34b 页 WYG0973-0545b.png
佛肸
茀盻
 古今人表作茀盻 史记佛肸为中牟宰赵简子攻
 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
 曰由闻诸夫子其身亲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今佛
 肸亲以中牟畔子欲往如之何
色厉而内荏
情疏而貌亲
卷二十 第 35a 页 WYG0973-0545c.png
 礼表记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 疏
 许氏说文穿窬者外貌为好而内怀奸盗似此情疏
 貌亲之人外内乖异故云穿窬之盗也与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
其未得之也患不得
 家语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孙奕示/儿编云)
 (按家语比论语多/一不字辞意较明)
古之矜也廉
卷二十 第 35b 页 WYG0973-0545d.png
古之矜也贬
 论语释文鲁读廉为贬
天何言哉
夫何言哉
 论语释文鲁读天为夫
柳下惠为士师
柳下惠吏于鲁
 燕惠王曰昔者柳下惠吏于鲁三黜而不去或谓之
卷二十 第 36a 页 WYG0973-0546a.png
 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异恶往而不黜乎犹
 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以三黜自累故前业
 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
接舆歌而过
接舆游其门
 庄子云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
 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卷二十 第 36b 页 WYG0973-0546b.png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郤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
 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无用之用也(按困学纪闻庄子楚狂之歌所谓迷阳/人皆不晓胡明仲曰荆楚有草丛生脩)
 (条四时发颖春夏之交花亦繁丽条之腴者大如巨/擘刺而食之其味甚甘野人呼为迷阳其肤多刺故)
 (曰无伤吾行无伤吾足尝读庄子注诸/解迷阳者率未了了得此可为一快)
滔滔者天下皆是
卷二十 第 37a 页 WYG0973-0546c.png
悠悠者天下皆是
 史记悠悠者天下皆是也
子高耰而不顾
桀溺耰而不辍
 吕氏春秋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
 野禹趋就下风而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今
 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
 而民劝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
卷二十 第 37b 页 WYG0973-0546d.png
 子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
 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恊而
 耰遂不顾
以杖荷蓧
以杖荷莜
 说文蓧田器从草条省声论语曰以杖荷蓧今作莜
 徒吊切
焉可诬也
卷二十 第 38a 页 WYG0973-0547a.png
焉可怃也
 汉书薛宣传焉可怃也(苏林曰怃同也兼也晋灼曰/怃音诬师古曰论语载子夏)
 (之言谓行业不同所守各/异唯圣人为能体备之)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君子之过犹日月之𩞾
 说苑云君子之过犹日月之𩞾也有害于明 太平
 御览引论语食亦作𩞾
朕躬有罪无以万方
卷二十 第 38b 页 WYG0973-0547b.png
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吕氏春秋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下旱五年不
 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
 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
 民之命 墨子汤曰惟予小人履敢用玄牡告于上
 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履未知得罪于上下有
 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
 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即此言汤贵为天子富有天
卷二十 第 39a 页 WYG0973-0547c.png
 下然且不惮以身为牺牲以祠说于上帝鬼神
王何必曰利
君不可言利
 史记魏世家孟轲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
 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
 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
 利我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
 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
卷二十 第 39b 页 WYG0973-0547d.png
 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子思子孟子问牧
 民之道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仁义
 而已矣何必利 南齐书萧子良引孟子有云君王
 无好智君王无好勇勇智之过生乎祸患所遵正宫
 仁义为本 旧唐书裴谞传代宗召见便殿问谞搉
 酤之利一岁出入几何谞久之不对上复问之对曰
 臣有所思上曰何思对曰臣自河东来其间所历三
 百里见农人愁叹榖菽未种诚谓陛下轸念先问人
卷二十 第 40a 页 WYG0973-0548a.png
 之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理国者仁义而已何
 以利为
贤者亦乐此乎
仁人亦乐此乎
 韩诗外传齐景公纵酒醉而解衣冠鼓琴以自乐顾
 左右曰仁人亦乐此乎
白鸟鹤鹤
白鸟翯翯
卷二十 第 40b 页 WYG0973-0548b.png
 大雅白鸟翯翯
谓其台曰灵台
命其台曰灵台
 贾太傅新书云文王志之所在意之所欲百姓不爱
 其死不惮其劳从之如集文王有志为台令近规之
 民闻之者麇裹而至问业而作之日日以众故弗趋
 而疾弗期而成命其台曰灵台命其囿曰灵囿谓其
 沼曰灵沼爱敬之至也 又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
卷二十 第 41a 页 WYG0973-0548c.png
 于鱼鳖咸若攸乐而况士民乎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
 母言圣王之德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言士民之
 报也 易乾凿度文王二十九年伐崇作灵台 易是
 类谋云作灵台受赤雀丹书 诗含神雾云作邑于丰
 起灵台 孝经援神契曰灵台所以宣德察微 六
 韬文王既出羑里周公旦筑为灵台 三辅故事汉作
 灵台于城东周作灵台在丰水东常以四孟之月登
 台而观 三辅黄图文王灵囿在长安县西四十二
卷二十 第 41b 页 WYG0973-0548d.png
 里灵沼在长安西三十里灵台在长安西北四十里
 高二丈周四百二十步 长安志文王宫在鄠县灵
 台灵囿灵沼皆属其地也台沼囿诗人尝颂其灵矣
 而不载其制今无可考独灵台遗址至贞观尚在
 魏王泰括地志辟廱灵沼今悉无复处惟灵台孤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敛
 汉书食货志赞曰书云楙迁有无周有泉府之官而
卷二十 第 42a 页 WYG0973-0549a.png
 孟子亦非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师古曰言岁丰熟/菽粟饶多狗彘食)
 (人之食此时/可敛之也)野有饿而弗知发(郑氏有梅/之零落也人)
 (有饿死零落者不/知发仓廪贷之也)故管氏之轻重李悝之平籴弘羊
 均输寿昌常平亦有从猍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厨有腐肉厩有肥马
 盐铁论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
 汉书贡禹諌文帝曰厩马食粟将万匹天下之民所
卷二十 第 42b 页 WYG0973-0549b.png
 为大饥饿死者是也人至相食而厩马食粟苦其大
 肥气盛怒至乃日步作之王者受命于天为民父母
 固当若此乎(北齐书后主纪御马则藉以毡罽食物/有十馀种将合牝牡则设青庐具牢馔)
 (而亲观之狗则饲以梁肉马及鹰犬乃有仪同郡君/之号故有赤彪仪同逍遥郡君凌霄郡君所谓駮龙)
 (逍遥者也犬于马上设褥以抱之斗鸡亦号开府犬/马鸡鹰多食县邑鹰之入养者稍割犬肉以饲之)
作俑者无后
为俑者不仁
 礼记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
卷二十 第 43a 页 WYG0973-0549c.png
 人乎哉
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浡然兴云沛然下雨
 韩诗外传云如岁之旱莫不溃荗然天浡然兴云沛
 然下雨则万物无不兴起之者民非无仁义根于心
 者也王政怵迫而不得见忧郁而不得出圣王在彼
 躧舄视不出閤而天下随倡而天下和何如在此有
 以应哉诗曰如彼岁旱莫不溃荗
卷二十 第 43b 页 WYG0973-0549d.png
衅钟以牛
衅庙以羊
 大戴礼成庙衅之以羊君玄服立于寝门内南向祝
 宗人宰夫雍人皆玄服宗人曰请令以衅某庙君曰
 诺遂入雍人拭羊(拭/帨)乃行入庙门碑南北面同上雍
 人举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
以羊易之
以豕易之
卷二十 第 44a 页 WYG0973-0550a.png
 幽求子云齐宣王见屠羊哀其无罪以豕易之
是心足以王
吾君有王道
 晏子春秋景公探雀鷇鷇弱反之晏子闻之不待时
 而入见景公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何为者也公曰
 吾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贺曰
 吾君有圣王之道矣公曰寡人探雀鷇鷇弱故反之
 其当圣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对曰君探雀鷇鷇弱反
卷二十 第 44b 页 WYG0973-0550b.png
 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
 此圣王之道也(宋史程颐传颐闻帝宫中盥避/蚁颐奏愿推此心以及四海)
闻其声不食其肉
闻其声不尝其肉
 贾太傅新书云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又
 曰礼圣王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
 不尝其肉隐弗忍也故远庖厨仁之至也不合围不
 掩群不射宿不涸泽豺不祭兽不田猎獭不祭鱼不
卷二十 第 45a 页 WYG0973-0550c.png
 设网罟鹰隼不鸷眭而不逮不出罻罗草木不零落
 斧斤不入山林昆虫不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刳
 胎不夭夭鱼肉不入庙门鸟兽不成毫毛不登庖厨
 汤曰昔蛛蝥作罟不高顺不用命者宁丁我网其惮
 害物也如是
挟泰山以超北海
挈泰山以越河济
 墨子曰挈泰山而越河济可谓毕劫有力矣自古及
卷二十 第 45b 页 WYG0973-0550d.png
 今未有能行之者也
恒产
经产
 管子民有经产(房玄龄注/经常也)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
 财用不足
囿方四十里
宣王囿五里
 后汉书灵帝纪初作灵泉单圭苑司徒杨赐上书曰
卷二十 第 46a 页 WYG0973-0551a.png
 臣闻使者并规度城南民田欲以为苑昔先王造囿
 裁足取牲以备三驱薪采刍牧者往焉六国之际取
 兽者有罪伤槐者被诛孟轲谓梁惠王极陈其事先
 帝之制左开洪池右作上林不俭不泰礼以合中今
 猥规都城之侧以畜禽兽之物非所保养民庶赤子
 之义筑郎不时春秋有讥盘于游田周公作戒今城
 外之苑已有五六足用逞情意顺四节何必变革旧
 制以罢民力楚兴章华郢人乖叛秦作阿房黎氓愤
卷二十 第 46b 页 WYG0973-0551b.png
 怨宜思夏后卑室之意太宗露台之费慰此下民劳
 止之歌上欲止侍中任芝乐松等曰昔宣王囿五里
 民以为大文王百里民以为小今造二苑与百姓共
 之不妨于政民蒙其泽上遂从之(章怀太子注百里/五里与孟子不同)
 (及观世说举乐松之语云齐五十里乃知非/五里也当时史文于五字下脱一十字耳)扬子云
 羽猎赋文王囿百里民以为尚小齐宣王囿四十里
 民以为大裕民之与夺民也
文王之囿与民同之
卷二十 第 47a 页 WYG0973-0551c.png
文王之囿与众共之
 世说王安期为东海郡小吏盗池中鱼纲纪推之王
 曰文王之囿与众共之池鱼复何足惜
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杀禁地鹿者身死产没官
 魏志高柔传是时杀禁地麋鹿者身死财产没官有
 能觉告者厚加赏赐柔上疏曰圣王之御世莫不以
 广农为务俭用为资中间已来百姓供给众役亲田
卷二十 第 47b 页 WYG0973-0551d.png
 者既减加顷复有猎禁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
 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禦至如荥阳左右周
 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方今天下生财
 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卒有兵戎之役凶年之
 灾将无以待之惟陛下览先圣之所念悯稼穑之艰
 难宽放民间使得捕鹿遂除其禁则众庶永济莫不
 悦豫矣 魏名臣奏载柔上疏曰臣深思陛下所以
 不早取此鹿者诚欲使极蕃息然后大取以为军国
卷二十 第 48a 页 WYG0973-0552a.png
 之用然臣窃以为今鹿但有日耗终无从得多何以
 知之今禁地广轮且千馀里计虎狼所食雕鹗所害
 何可胜数以此推之终无从得多不如早取之为便
 也
太王事獯鬻
黄帝逐薰鬻
 外纪黄帝北逐薰鬻(史记匈奴传荤/粥居于北蛮)
曷敢越志
卷二十 第 48b 页 WYG0973-0552b.png
谁敢干志
 搜神记武王伐纣至河上雨甚疾雷晦暝扬波于河
 众甚惧武王曰余在天下谁敢干志者风波立霁
放于琅邪
南至琅邪
 管子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
 琅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对曰先王之游
 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
卷二十 第 49a 页 WYG0973-0552c.png
 者谓之夕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
 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民无荒亡之行于身
 桓公退再拜命曰宝法也 晏子春秋景公出游问
 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
 寡人何脩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再拜曰善哉君之问
 也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
 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
 豫夏谚曰吾君不游我曷以休吾君不豫我曷以助
卷二十 第 49b 页 WYG0973-0552d.png
 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粮食贫
 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南历时而不反谓之流从下
 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从乐而不归谓
 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公曰善命吏
 计公掌之粟籍长幼贫氓之数吏所委发廪出粟以
 予贫民者三千钟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振赡之
 然后归 陈蕃谏校猎曰齐景公欲观于海放乎琅
 邪晏子为陈百姓恶闻旌旗舆马之音举首颦眉之
卷二十 第 50a 页 WYG0973-0553a.png
 感景公为之不行(此以孟子二章为一事有按括异/志齐景乡县北四十里 庙在焉)
 (图宅号齐景公庙一云未明大王古老相传齐景公/遵海而南观于转附朝舞曾游于此立庙于斯旧有)
 (碑今磨灭不存矣唐贞观十四年太子左赞善大夫/吴郡陆使君汝南县君周氏墓志云祔于嘉兴县东)
 (界海盐县齐景乡青墩原西北/茔则齐景乡青墩之名旧矣)
于是始兴发补不足
令出裘发粟于饥寒
 晏子春秋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
 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
卷二十 第 50b 页 WYG0973-0553b.png
 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令所睹于途者无
 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昔者文王之治岐
昔文王之治西土
 墨子曰昔文王之治西土老而无子者有所得终其
 寿连独无兄弟者有所杂于生人之间少失其父母
 者有所放依而长 王制曰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
 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
卷二十 第 51a 页 WYG0973-0553c.png
 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也皆有常饩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众人皆曰杀之未可
 唐书郑注构宋申锡捕逮仓卒内外震骇崔玄亮率
 谏官叩延英苦诤反覆数百言文宗未谕玄亮置笏
 在陛曰孟轲有言众人皆曰杀之未可也卿大夫皆
 曰杀之未可也天下皆曰杀之然后察之乃寘于法
 今杀一凡庶当稽典律况欲诛宰相乎臣为陛下惜
卷二十 第 51b 页 WYG0973-0553d.png
 天下法不为申锡言也
为巨室
为大室
 刘向新序齐宣王好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
 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香居谏而止
幼而学之壮而行之
少而好事长而行之
 吕氏春秋能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
卷二十 第 52a 页 WYG0973-0554a.png
 之乎对曰意恶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
 不见污君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
 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
 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能意者
 使谨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
 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使人琢玉
使工制冠
卷二十 第 52b 页 WYG0973-0554b.png
 国策王斗谓齐宣王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
 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
 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
 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
 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又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
 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人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避赵
 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
卷二十 第 53a 页 WYG0973-0554c.png
 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
 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生不知寡人不肖使奉社
 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罪请为王说之王有
 此尺帛何不令前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
 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
 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虚戾先王
 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 桓子新论魏牟
 见赵王王方使冠工制冠于前问治国于牟对曰大
卷二十 第 53b 页 WYG0973-0554d.png
 王诚能重国若此二尺縰则国治且安王曰社稷至
 重而比之二尺縰何也牟曰大王制冠不使亲近而
 必良工者非为其败縰而冠不成欤今治国不求良
 士而任其私爱此非轻国于二尺縰之效耶王无以
 应
太王居邠
太王去邠
 史记孟子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太王去邠此
卷二十 第 54a 页 WYG0973-0555a.png
 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
 入乎(索隐曰孟子太王去邠是轲对滕文公/语今云梁惠王谋攻赵与孟子不同) 刘子
 新论昔秦攻梁梁惠王谓孟轲曰先生不远千里辱
 幸敝邑今秦攻梁先生何以禦乎孟轲对曰昔太王
 居邠狄人攻之事以玉帛不可太王不欲伤其民乃
 去邠之岐今王奚不去梁乎 孔丛子子思曰狄人
 攻太王太王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
 得菽粟财货太王曰与之与之至无而狄人不止太
卷二十 第 54b 页 WYG0973-0555b.png
 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太王曰与
 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太王曰社稷所以为民也
 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耆老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
 宗庙乎太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
 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而从之者
 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也 庄
 子太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
 而杀其子吾不忍也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
卷二十 第 55a 页 WYG0973-0555c.png
 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因杖策而
 去之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夫太王亶
 父可谓能尊生矣 吕氏春秋太王亶父居邠狄人
 攻之事以皮帛而不受事以珠玉而不肯狄人之所
 求者地也太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
 之父处而杀其子吾不忍为也皆勉处矣为吾臣与
 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以养害所养杖策
 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淮南子
卷二十 第 55b 页 WYG0973-0555d.png
 曰太王亶父处邠狄人攻之杖策而去百姓携幼扶
 老负釜甑踰梁山而国乎岐周非令之所能召也
 说苑云诸侯之义死社稷太王委国而去何也夫圣
 人不以强暴侵凌百姓故使诸侯死国守其民太王
 有至仁之恩不忍战百姓故事獯鬻戎氏以犬马珍
 币而伐不止问其所欲者土地也于是属其群臣耆
 老而告之曰土地者所以养人也不以所以养而害
 其养也吾将去之遂居岐山之下邠人负幼扶老从
卷二十 第 56a 页 WYG0973-0556a.png
 之如归父母三迁而民五倍其初(后汉书鲁恭曰万/民者天之所生天)
 (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人者必有天报昔太王)
 (重人命而去邠/故获上天之祐)
将见孟子
将见伊尹
 墨子曰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
 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
 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君若欲见之亦令召问焉
卷二十 第 56b 页 WYG0973-0556b.png
 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
 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
 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
 欲我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评曰臧氏沮轲彭氏/沮尹一也而鲁信臧)
 (氏以辍驾商斥彭氏以下车则所遭之主殊也然讵鲁/非天哉 论衡曰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孔子称命)
 (人臧仓谗孟子于平公孟子言天道未当行与谗相/遇天未与已恶人戾口故孔子称命不怨公伯寮孟)
 (子言天不尤藏仓诚/知时命当自然也)
速于置邮传命
卷二十 第 57a 页 WYG0973-0556c.png
疾乎以邮传命
 吕氏春秋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
 三年而三苗服孔子闻之曰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
 行不为险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
不肤挠不目逃
不色挠不目逃
 韩非子曰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
 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 酉阳杂
卷二十 第 57b 页 WYG0973-0556d.png
 俎列言无痕挞孟称不肤挠 惠孟见宋康王曰臣
 有道于此人虽勇刺之不入虽巧有力击之不中夫
 刺之而不入击之而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
 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不敢击夫不敢刺不敢击
 非无其意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意也
诐辞知其所蔽
诐辞知其所离
 鹖冠子云诐辞者革物者也圣人知其所离淫辞者
卷二十 第 58a 页 WYG0973-0557a.png
 因物者也圣人知其所合诈辞者沮物者也圣人知
 其所饰遁辞者倩物者也圣人知其所极正辞者惠
 物者也圣人知其所立 易大传云将叛者其辞惭
 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
 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
 商子云昔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周方百里
卷二十 第 58b 页 WYG0973-0557b.png
迨天之未阴雨
天之未阴雨
 说文云及也从隶枲声诗曰天之未阴雨徐铉
 曰枲非声未详徒耐切 家语殆天之未阴雨
天作孽犹可违
天作蘖可违也
 礼记天作蘖可违也自作蘖不可逭
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
卷二十 第 59a 页 WYG0973-0557c.png
诛国之人望之如父母
 亢仓子曰义兵入于敌之境则人知所庇矣兵至于
 国邑之郊不践禾稼不穴丘墓不残积聚不焚室屋
 得人虏垕而归之先发声出号令曰兵之来也以除
 人之雠以顺天之道故尅其国不屠其人独诛所诛
 而已于是举选秀士贤良而尊封之求见孤疾长老
 而拯救之发府库之财散仓廪之榖不私其物曲加
 其礼今有人于此能生死人一人则天下之人争事
卷二十 第 59b 页 WYG0973-0557d.png
 之矣义兵之生一人亦多矣人孰不悦故义兵至则
 邻国之人归之若流水诛国之人望之如父母行地
 滋远得人滋众
乍见孺子入井
人见孺子入井
 孟子书曰人见孺子入井皆有恻隐之心非其子之
 父母也无此心者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今孟/子少)
 (异/)
卷二十 第 60a 页 WYG0973-0558a.png
矢人惟恐不伤人
矢人者不为不仁
 柳宗元守道论云矢人者不为不仁函人者不为仁
 率其职司其局交相致以全其功也韩非子云医善
 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
 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
 棺不买情非爱憎人也 又云舆人欲人富贵棺人
卷二十 第 60b 页 WYG0973-0558b.png
 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人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价非
 有仁贼利在其中 无能子曰棺椁者济死甚矣然
 其工之心非乐于济彼也迫于利也欲其日售则幸
 死幸死非怨于彼也迫于利也医者乐病幸其必瘳
 非乐于救彼而又德彼也迫于利也棺椁与医皆有
 济救幸死幸生之心非有憎爱各谐其所欲尔 慎
 子曰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
仁者如射
卷二十 第 61a 页 WYG0973-0558c.png
射者仁道
 礼射义曰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
 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三里之城五里之郭
 齐策安平君田单以惴惴之即墨三里之城五里之
 郭敝卒七千禽其司马而反千里之齐
采薪之忧
卷二十 第 61b 页 WYG0973-0558d.png
负薪之忧
 文选注曰孟子有疾王使问之孟子曰昔者有王命
 时有负薪之忧
王无患焉
穿何惭焉
 孔丛子子高任司马乂为将于齐与燕战而败齐君
 曰以子贤明故信子也荅曰君知穿孰若周公齐君
 曰周公圣人而子贤者弗如也子高曰然臣固弗如
卷二十 第 62a 页 WYG0973-0559a.png
 周公也以臣之知乂孰若周公之知其弟齐君曰兄
 弟审于他人子高曰君之言是也夫以周公之圣兄
 弟相知之审而近失于管蔡明人难知也臣与乂相
 见观其材志察其所履齐国之士弗能过也书曰知
 人则哲惟帝难之穿何惭焉夫君子之败如日月之
 𩞾人各有能乂庸可弃乎
彼丈夫我丈夫
彼人也我人也
卷二十 第 62b 页 WYG0973-0559b.png
 孔丛子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
 子思曰彼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
 之滋滋焉汲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趣利恶有不至
 者乎 盐铁论颜渊曰舜独何人也回何人也 或
 问于鹿门子曰孟子云予何人也舜何人也是圣人
 皆可修而至乎曰圣人天也非修而至者也夫知道
 然后能脩能脩然后能圣且尧为唐侯二十而德盛
 舜为鳏民二十以孝闻焉在脩乎哉
卷二十 第 63a 页 WYG0973-0559c.png
今滕绝长补短
今秦断长续短
 国策云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数千里
饘粥之食
饘粥之食
 礼记曾申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食自天子
 达(孔颖达疏曰哭泣之哀谓有声之哭无声之泣并/为哀也齐斩之情者齐是为母斩是为父饘粥之)
 (食厚曰饘希曰粥孝子朝夕食米一溢自天子达者/父母之丧贵贱不殊哭泣以下自天子至庶人如一)
卷二十 第 63b 页 WYG0973-0559d.png
 (故云自/天子达)
上有好者
上好是物
 礼记缁衣曰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
殷曰序周曰庠
殷曰庠周曰序
 汉书儒林传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
卷二十 第 64a 页 WYG0973-0560a.png
八家相保出入更守
 韩诗外传云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而为井广三百
 步长三百步一里其田九百亩广一步长百步为一
 亩广百步长百步为百亩八家为邻家得百亩馀夫
 各得二十五亩家为公田十馀二十亩共为庐舍各
 得二亩半八家相保出入更守疾病相忧患难相救
 有无相贷饮食相召嫁娶相谋渔猎得分仁恩施行
 是以其民和亲而相好诗曰中田有庐疆埸有瓜今
卷二十 第 64b 页 WYG0973-0560b.png
 或不然今民相伍有罪同伺有刑相举使搆造怨雠
 而民相残伤和睦之心贼仁恩害士化所和者寡欲
 败者巨于是仁道泯焉
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兽厹鸟迒之道交于中国
 路史云兽厹鸟迒之道交于中国帝寔忧之乃畴咨
 能若时之贤以属天下之统方是时帝畿巨浸稽天
 而异人虞舜自脩家政所在数有美祥帝知其圣于
卷二十 第 65a 页 WYG0973-0560c.png
 是举之重土之地而历试之
禹八年于外
居外十三年
 史记云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盐铁论云禹蹙洪水
 身亲其劳泽行路宿过门不入当此之时簪堕不掇
 冠挂不顾而暇耕乎
辅之翼之使自得之
卷二十 第 65b 页 WYG0973-0560d.png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文选东方曼倩云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
 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
 其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用夏变夷
以夏变夷
 后汉书范晔论引孟子有言曰以夏变夷不闻变夷
 于夏
卷二十 第 66a 页 WYG0973-0561a.png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
白日以照之江河以涤之
 扬子惟圣人得言之解得书之体白日以照之江河
 以涤之浩浩乎其莫之禦也
荆舒是惩
荆荼是惩
 史记云荆荼是惩 榖梁传曰荆者楚也何为谓之
 荆狄人也何为狄之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
卷二十 第 66b 页 WYG0973-0561b.png
 故曰荆狄之也 左传楚大饥群舒叛之(仇池笔记/云王介甫)
 (先封舒公改封荆公诗曰荆舒/是惩识者云宰相不学之过也)
枉尺而直寻
诎寸而信尺
 汉书终军曰枉尺直寻孟子称其不可 师古曰寻
 长而尺短故陈代言所直者多而所曲者少则可为
 之孟子以为苟有小曲则害于大直故不可也 尸
 子载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之也
卷二十 第 67a 页 WYG0973-0561c.png
 文子曰屈寸而申尺小枉而大直圣人为之 盐铁
 论云小枉大直君子为之 汜论训曰诎寸而伸尺
 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汤遗羊于葛伯
汤献牛于荆伯
 帝王世纪汤问葛伯何故不祀曰无以供牺牲汤遗
 之以羊
 越绝书汤献牛荆之伯之伯者荆州之君也汤行仁
卷二十 第 67b 页 WYG0973-0561d.png
 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
 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愧然曰失事圣人礼乃
 委其诚心此谓汤献牛荆之伯也
齐语楚语
齐言楚言
 汉书贾谊曰习与善人居不能无为善犹生长于齐
 不能无齐言也习与恶人居不能无恶犹生长于楚
 不能无楚言也是以圣人审所与居而戒慎所习
卷二十 第 68a 页 WYG0973-0562a.png
 韩诗外传云楚之狂者楚言齐之狂者齐言习使然
 也夫习之于人微而著深而固是畅于筋骨贞于胶
 漆是以君子务为学也 吕氏春秋曰戎人生乎戎
 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
 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
 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
士往拜其门
士拜于其室
卷二十 第 68b 页 WYG0973-0562b.png
 礼玉藻云大夫亲赐士士拜受又拜于其室(异于君/惠也拜)
 (受又就拜于其家/是所谓再拜也)
陈仲子频蹙生鹅
裴公美不食炰鹿
 旧唐书裴休字公美兄俦弟俅虞人有以鹿贽俦者
 俦俅炰之召休食休曰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
 肉翌日何继无宜改馔独不食(按宋书王惠传兄鉴/颇好敛广营田业惠)
 (意甚不同谓鉴曰何用田为鉴怒曰无田何/由得食惠又曰亦复何用食为其标寄如此)
卷二十 第 69a 页 WYG0973-0562c.png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
 春秋繁露曰虽有巧手弗修规矩不能正方圆虽有
 察耳不吹六律不能定五音虽有知心不览先王不
 能平天下然则先王之遗道亦天下之规矩六律而
 已 韩非子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
 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绳直而枉木
 斲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没而多益
卷二十 第 69b 页 WYG0973-0562d.png
 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又曰释法术而心治
 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废尺寸而差短长王尔不能半中使中主守法术拙
 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
不愆不忘
不骞不忘
 春秋繁露云不骞不忘 文选云不僭不忘(说苑/作亡)
无然泄泄
卷二十 第 70a 页 WYG0973-0563a.png
无然呭呭
 诗考云无然呭呭 说文詍多言也从言世声诗曰
 无然詍詍余制切 尔雅作泄泄
责难于君谓之恭
彊君所不能为忠
 后汉郅恽曰孟轲以彊其君之所不能为忠量其君
 之所不能为贼
礼人不荅反其敬
卷二十 第 70b 页 WYG0973-0563b.png
敬人而不必见敬
 吕氏春秋曰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
 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
 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
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
不能以令又不能听是生乱也
 说苑齐景公以其子妻阖庐送诸郊泣曰余死不汝
 见矣高梦子曰齐负海而县山纵不能全收天下谁
卷二十 第 71a 页 WYG0973-0563c.png
 干我君爱则勿行公曰余有齐国之固不能以令诸
 侯又不能听是生乱也寡人闻之不能令则莫若从
 且夫吴若蜂虿然不弃毒于人则不静余惟恐弃毒
 于我也遂遣之
齐景公女
齐桓公女
 越绝书阖庐伐齐大克取齐王女为质子为造齐门
 齐女思其国死葬虞西山
卷二十 第 71b 页 WYG0973-0563d.png
 郭缘生述征记齐桓公冢在齐城南二十里因山为
 坟大冢东有女水或云齐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
 水也女水导川东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则水生政薄
 则津竭燕建平六年水忽暴竭玄明恶之寝病而亡
 燕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慕容超恶之燕祚随沦
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谁能执热解不用濯
 墨子云谁能执热解不用濯 又云犹执热之有濯
卷二十 第 72a 页 WYG0973-0564a.png
 也将休其手焉
沧浪之水清
悠悠之水清
 楚辞渔父鼓枻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王逸注喻/世昭明)
 以濯吾缨(沐浴升/朝廷也)沧浪之水浊兮(喻世/昏暗)可以濯吾足
 (宜隐/遁也) 文中子曰混混之水浊可以濯我足悠悠之
 水清可以濯我缨
道在迩而求诸远
卷二十 第 72b 页 WYG0973-0564b.png
道在易而求之难
 淮南子曰道在易而求之难验在近而求之远故弗
 得也
胸中正则眸子瞭焉
其心正则童子瞭然
 白帖注孟子曰人之善不善在乎目其心正则童子
 瞭然其心不正则童子眊然
曾子养曾晰必有酒肉
卷二十 第 73a 页 WYG0973-0564c.png
无肴膳闵曾不能率养
 盐铁论云孝子日甘毳以养口轻暖以养体曾子养
 曾晰必有酒肉无端絻虽公西赤不能以为容无肴
 膳虽闵曾不能以率养
迁于负夏
迁于负黍
 帝王世纪云迁于负黍 又史记云就时于负夏
文王生于岐周
卷二十 第 73b 页 WYG0973-0564d.png
文王生于东夷
 陆贾新语文王生于东夷大禹出于西羌世殊而地
 绝法合而度同 史记六国表注皇甫谧云孟子称
 禹生石纽西夷人也
子产以乘舆济人
景差以陪乘载人
 说苑景差相郑郑人有冬涉水者出而胫寒后景差
 过之下陪乘而载之覆以上衽晋叔向闻之曰景子
卷二十 第 74a 页 WYG0973-0565a.png
 为人国相岂不顾哉吾闻良吏居之三月而沟渠修
 十月而津梁成六畜且不濡足而况人乎
蔽贤者不祥
不知贤不祥
 晏子春秋曰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
 用而不任三不祥 说苑齐景公猎上山见虎下泽
 见蛇问晏子曰此不祥邪曰有贤不知知而不用用
 而不任此不祥也山是虎室泽是蛇窟何不祥乎
卷二十 第 74b 页 WYG0973-0565b.png
周公思兼
周公兼思
 尚书大传云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
诗亡春秋作
雅废春秋作
 文中子曰小雅废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
楚之乘晋之梼杌
卷二十 第 75a 页 WYG0973-0565c.png
 后汉纪云楚之乘晋之梼杌鲁之春秋其事一也
 袁宏曰定哀之间鲁君子左丘明论集其文作左传
 三十篇又撰异同号曰国语二十篇由是乘梼杌之事
 遂闇而左氏国语独彰 公羊传云春秋鲁之信史也
 其序则齐桓晋文其会则主会者为之也其词则丘
 有罪焉尔
庾公斯学射于尹公他
尹公他学射于庾公差
卷二十 第 75b 页 WYG0973-0565d.png
 左传初尹公他学射于庾公差庾公差学射于公孙
 丁二子为孙氏追公公孙丁御公庾公差曰射为背
 师不射为戮射两钩而还
爱人者人恒爱之
自爱然后人爱诸
 扬子曰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
 然后人敬诸自爱仁之至也自敬礼之至也未有不
 自爱敬而人爱敬之者也
卷二十 第 76a 页 WYG0973-0566a.png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朝之忧
 说苑云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顺道而行循
 理而言喜不加易怒不加难 又子路问孔子曰君
 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则乐
 其意既己得又乐其知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
 忧小人则不然其未之得则忧不得既己得之又恐
 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卷二十 第 76b 页 WYG0973-0566b.png
我亦人也
我何人也
 贾太傅曰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启耳目载心意从
 立移徙与我同性而舜独有贤圣之名明君子之实
 而我曾无邻里之问宽徇之智者独何与然则舜僶
 俛而加志我儃僈而弗省耳
是以如是其急
自任如此其重
卷二十 第 77a 页 WYG0973-0566c.png
 盐铁论曰禹稷自布衣思天下有不得其所者若已
 推而纳之沟中故起而佐尧平治水土教民稼穑其
 自任天下如此其重也岂云食禄以养其妻子而已
 乎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劳
请寇退而反
请寇罢而复
 说苑鲁人攻鄪曾子辞于鄪君曰请出寇罢而后复
 来请姑母使狗豕入吾舍鄪君曰寡人之于先生也
卷二十 第 77b 页 WYG0973-0566d.png
 人无不闻今鲁人攻我而先生去我我胡守先生之
 舍鲁人果攻鄪而数之罪十而曾子之所争者九鲁
 师罢鄪君复修曾子舍而后迎之
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父母恶之惧而无怨
 礼记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弗忘父母恶之惧而无
 怨(注无怨无怨/于父母之心)父母有过谏而不逆
不若是恝
卷二十 第 78a 页 WYG0973-0567a.png
不若是□
 说文云□忽也从心□声孟子曰孝子之心不若是
 □呼□切
父母之不我爱
弟妹之不我亲
 路史云父母之不我爱弟妹之不我亲(按越绝书舜/亲父假母兄)
 (狂弟傲舜求为变心易志尸子亦云舜事亲养兄为/天下法路史舜妹婐首许氏说文云或作画婐一音)
 (画也婐又或作击一作系列/女传舜女弟系与二嫂谐)
卷二十 第 78b 页 WYG0973-0567b.png
有妻子则慕妻子
妻子具则孝衰矣
 管子曰众人之用其心也其事亲也妻子具则孝衰
 矣其事君也爵禄满则忠衰矣
五十而慕
五十犹慕
 新序曰舜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 孟子尝
 曰舜年五十不失其孺子之心(见郑康成/坊记注)
卷二十 第 79a 页 WYG0973-0567c.png
使舜完廪
使其涂廪
 竹书纪年沈约注曰舜父母憎舜使其涂廪自下焚
 之舜服鸟工衣服飞去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
 服龙工衣自旁而出
郁陶思君尔
思舜正郁陶
 史记瞽叟象喜以舜为己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
卷二十 第 79b 页 WYG0973-0567d.png
 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
 与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
 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
象日以杀舜为事
瞽叟象每欲杀舜
 路史世传瞽叟与象每欲杀舜其妹婐首每为之解
流共工于幽州
流共工于幽陵
卷二十 第 80a 页 WYG0973-0568a.png
 史记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
 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
 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
 史记三王世家太史公云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
 亲之欲其贵故王者疆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褒亲
 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于天下也是以形
卷二十 第 80b 页 WYG0973-0568b.png
 埶(势/同)彊而王室安自古至今所由来久矣非有异也
源源而来
謜謜而来
 说文云謜謜徐言也从言原声孟子曰故謜謜而来
 鱼怨切
舜见瞽瞍其容有蹙
舜见瞽瞍其容造焉
 韩非子引记曰舜见瞽瞍其容造焉孔子曰当是时
卷二十 第 81a 页 WYG0973-0568c.png
 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
 而臣也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礼坊记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
 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书卒/不书)
 (葬夷/之也)礼君不称天(避天/子也)大夫不称君(避国/君也)恐民之惑
 也 前汉高帝纪云上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
卷二十 第 81b 页 WYG0973-0568d.png
 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子乃人主也太公虽
 父乃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朝人臣如此威重不得申
 后上朝太公太公拥彗迎门郤行欲拜上大惊挟太
 公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乱天下法荀悦曰孝经
 云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王者必父事三老以
 示天下所以明有孝也无父犹设三老之礼况其存
 者乎孝莫大于严父故后稷配天尊之至也禹不先
 鲧汤不先契文王不先不窋古之道子尊不加于父
卷二十 第 82a 页 WYG0973-0569a.png
 母家令之言于是过矣
舜荐禹于天
舜荐禹为嗣
 史记云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
 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
 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 宋书符瑞志舜在
 位十有四年奏钟石笙筦未罢而天下大雷雨疾风
 发屋拔木桴鼓播地钟磬乱行舞人顿扶乐正狂走
卷二十 第 82b 页 WYG0973-0569b.png
 舜乃璿持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
 也亦乃见于钟石筦笙乃荐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于
 时和气普应庆云兴焉
吾君之子也
帝禹之子也
 史记云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
 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
 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
卷二十 第 83a 页 WYG0973-0569c.png
 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越绝书云夏启献牺于益
 启者禹之子益与禹臣于舜舜传之禹荐益而封之
 百里禹崩启立晓知王事达于君臣之义益死之后
 启岁善牺牲以祀之经曰夏启善牺于益此之谓也
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外丁三年仲壬四年
 陶隐居年纪云殷汤治十三年外丁治三年仲壬治
卷二十 第 83b 页 WYG0973-0569d.png
 四年太甲治十年沃丁治十三年太戊治十年外壬
 治三年沃甲治四年盘庚治九年小辛治七年
五羊之皮要秦穆公
五羊之皮笼百里奚
 庄子云汤以庖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
 里奚
接淅而行
滰淅而行
卷二十 第 84a 页 WYG0973-0570a.png
 说文引孟子去齐滰淅而行滰音其两切漉乾渍米
 言不待炊而行也 异闻集李言甫铭曰孟子去齐
 而滰淅唐本作滰字本许氏语
孔子圣之时者也
孔子圣之中者也
 韩诗外传云孔子圣人之中者也
金声而玉振
玉润而金声
卷二十 第 84b 页 WYG0973-0570b.png
 后汉班固传玉润而金声(注孟子曰孔子/德如金声也)
周室班爵禄
王者制爵禄
 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
 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制
 农田百亩百亩之分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
 次食七人其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
 其禄以是为差也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
卷二十 第 85a 页 WYG0973-0570c.png
 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倍上士卿
 四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卿三大夫禄君十卿禄
 小国之卿倍大夫禄君十卿禄次国之上卿位当大
 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位当
 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其有中
 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凡四海之内九州州
 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
 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
卷二十 第 85b 页 WYG0973-0570d.png
 其馀以为附庸閒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
 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
 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朌(音/班)其馀以禄
 士以为閒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
 诸侯之附庸不与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
 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
 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卷二十 第 86a 页 WYG0973-0571a.png
 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制三公一命卷(音/衮)
 有加则赐也不过九命次国之君不过七命小国之
 君不过五命大国之卿不过三命下卿再命小国之
 卿与下大夫一命 吕氏春秋云上田夫食九人下
 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六畜皆在其中矣
帝馆甥于贰室
帝馆之于贰室
卷二十 第 86b 页 WYG0973-0571b.png
 路史舜之潜德尧实知之南面而与之言席龙垤而
 荫翳乘荫不移而尧志得始尚见帝帝馆之于贰室
 于是锡之絺衣雅琴命之姚姓
辞尊辞富
辞贵辞富
 礼坊记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
 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在国曰市井之臣
卷二十 第 87a 页 WYG0973-0571c.png
在邦曰市井之臣
 仪礼在邦则曰市井之臣在野则曰草茅之臣庶人
 则曰刺草之臣
孟子论夜气
屈子论夜气
 楚辞远游篇云一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
 无为之先
惟心之谓与
卷二十 第 87b 页 WYG0973-0571d.png
人心其神乎
 扬子云人心其神矣乎操则存舍则亡能常操而存
 者其惟圣人乎 庄子云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
 俛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
 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惟人心乎
舍生取义
舍生重义
 后汉书范晔论云夫专为义则伤生专为生则骞义
卷二十 第 88a 页 WYG0973-0572a.png
 若义重于生舍生可也生重于义全生可也
杯水救车薪
一勺救车薪
 文子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金之势
 胜木一刅不能残一林土之势胜水一块不能塞一
 河 杜恕笃论云水性胜火分之以釜甑则火彊而
 水弱人性胜志分之以利欲则志彊而性弱
服尧之服
卷二十 第 88b 页 WYG0973-0572b.png
冠尧之冠
 傅子云冠尧之冠行桀之行亦桀也服桀之服行尧
 之行亦尧也 桓宽引孟子曰尧舜之道非远人也
 而人不思之耳
五就汤五就桀
三就文三入殷
 鬼谷子云伊尹五就汤五就桀然后合于汤吕望三
 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
卷二十 第 89a 页 WYG0973-0572c.png
是故无贤者也
夫子诚无善耳
 韩诗外传孟子说齐宣王而不说淳于髡侍孟子曰
 今日说公之君不说意者其未知善之为善乎淳于
 髡曰夫子亦诚无善耳昔瓠巴鼓瑟而潜鱼出听伯
 牙鼓琴而六马仰秣鱼马犹知善之为善而况君人
 者也孟子曰夫雷电之起也破竹折木震惊天下而
 不能使聋者卒有闻日月之明遍照天下而不能使
卷二十 第 89b 页 WYG0973-0572d.png
 盲者卒有见今公之君若此也淳于髡曰不然昔日
 揖封生高商齐人好歌杞梁之妻悲哭而人称咏夫
 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夫子苟贤居鲁而鲁
 国之削何也孟子曰不用贤削何有也吞舟之鱼不
 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夫萟冬至必彫吾亦时
 矣 齐策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
 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
 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
卷二十 第 90a 页 WYG0973-0573a.png
 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睪黍
 梁父之阴则㕁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
 畴也王求士于髡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
 复见之岂特七士也(评曰髡漫托贤者之畴夫贤孰/如孟子哉髡弗之识彼所见七)
 (士可知己髡之识贤殆/无异瞽师之别黑白也)
五霸三王之罪人
六国五霸之罪人
卷二十 第 90b 页 WYG0973-0573b.png
 前汉纪荀悦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
 人也夫四豪六国之罪人也
齐桓公盟诸侯
晋文公盟诸侯
 春秋繁露桓公曰无贮粟无障谷无易树子无以妾
 为妻 管子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
 毋贮粟毋曲堤毋擅废适子无置妾以为妻
 晋文公春秋文公合诸侯而盟曰吾闻国之昏不由
卷二十 第 91a 页 WYG0973-0573c.png
 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夫淫
 惑之国不亡必残自今以来无以美妾疑妻无以奸
 情害公无以货利示下其有之者是谓伐其根素流
 于华叶若此者有患无忧有寇勿弭不如言者盟示
 之于是君子闻之曰文公其知道乎其不王者犹无
 佐也 左传襄十一年秋七月同盟于亳范宣子曰
 不慎必失诸侯诸侯道敝而无成能无贰乎乃盟载
 书曰凡我同盟毋蕴年毋壅利毋保奸毋留慝救灾
卷二十 第 91b 页 WYG0973-0573d.png
 患恤祸乱同好恶奖王室或间兹命司慎司盟名山
 名川群神群祀先王先公七姓十二国之祖明神殛
 之俾失其民队命亡氏踣其国家(注曰七姓晋鲁卫/郑曹滕姬姓邾小)
 (邾曹姓宋子姓齐姜姓莒已姓杞姒/姓薛任姓实十三国言十二误也)
无曲防无遏籴
无障谷无贮粟
 公羊传云无障谷无贮粟 谷梁无雍泉无讫籴
由今之道
卷二十 第 92a 页 WYG0973-0574a.png
居今之朝
 盐铁论孟子曰居今之朝不易其俗而成千乘之势
 不能一朝居也
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仁人所过者化所存者神
 荀子云仁人之兵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按朱紫阳曰/似是见成语)
 (如金声玉振之类故孟荀皆用之/荀卿非孟子必不肯用其语也)
有事君人者
卷二十 第 92b 页 WYG0973-0574b.png
有事人君者
 后汉书陈蕃疏臣闻有事社稷者社稷是为有事人
 君者容悦是为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谏
 则容悦矣
昏暮叩人门户无弗与者
昏暮叩人门户贪夫不吝
 盐铁论云富则仁生澹则民争止昏暮叩人门户求
 水火贪夫不吝(音/吝)何则所饶也夫为政而使菽粟如
卷二十 第 93a 页 WYG0973-0574c.png
 水火民安有不仁者乎 淮南子曰扣门求火无不
 与者饶足也故林中不货薪湖上不鬻鱼者也
舜蹠之分
尧桀之分
 汉书萧望之曰尧桀之分在于义利而已
不拔一毛
不损一毛
 列子云杨朱曰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
卷二十 第 93b 页 WYG0973-0574d.png
 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损一毫利
 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
 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
 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
 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
 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
 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
 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
卷二十 第 94a 页 WYG0973-0575a.png
 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
 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
 轻之乎禽子曰吾不能所以答子然则以子之言问
 老𣆀关尹则子言当矣以吾言问大禹墨翟则吾言
 当矣
摩顶放踵
摩顶致踵
 文选李善注孟子曰墨子兼爱摩顶致于踵利天下
卷二十 第 94b 页 WYG0973-0575b.png
 为之(刘熙曰/致至也)
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王公大人用吾言必治
 墨子云王公大人用吾言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
 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
 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虽不耕织
 乎而功贤于耕织也 荀子秦昭王问孙卿曰儒无
 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
卷二十 第 95a 页 WYG0973-0575c.png
 子而致贵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则势在本朝而宜不
 用则退编百姓而悫必为顺下矣虽穷困冻馁必不
 以邪道为贫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呜
 呼而莫之能应然而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纪势
 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
 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仲尼
 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
 溃氏踰境而徙鲁之粥牛马者不豫贾必蚤正以待
卷二十 第 95b 页 WYG0973-0575d.png
 之者也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有亲者取多
 孝悌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
 儒之为人下如是矣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
 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
 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通于四海则天下
 应之如欢是何也则贵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
 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
 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夫其为人下也如彼
卷二十 第 96a 页 WYG0973-0576a.png
 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
 善
孟子称进锐退速
老子称进锐退速
 后汉书李固传用老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章怀太/子注按)
 (孟子有此文谢承书亦云/孟子而续书复云老子)
放饭流歠
小饭大歠
卷二十 第 96b 页 WYG0973-0576b.png
 枚乘七发云小饭大歠如汤沃雪
流杵
浮杵
 论衡云若孔子言殆沮浮杵若孟子之言近不血刅
 浮杵过其实不血刅亦失其正一圣一贤共论一纣
 轻重殊称多少异实
善陈善战
善师善陈
卷二十 第 97a 页 WYG0973-0576c.png
 谷梁传云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
二女果
二女婐
 说文婐㛂也一曰女侍曰婐读若騧或若委从女果
 声孟轲曰舜为天子二女婐乌果切 子华子曰尧
 居于衢室之宫垂衣而襞幅邃如神明之居辑五瑞
 以见群后带幅舄而入觐者如众星之拱北尧则若
 固有之也舜游于岩廊之上被袗衣而鼓五弦之琴
卷二十 第 97b 页 WYG0973-0576d.png
 画日月于大常备十有二章黼黻玄黄烂如也出则
 有鸾和动则有环佩步趋中于茎韶之节舜亦若固
 有之也
使人昭昭
俗人昭昭
 老子云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来者不距去者不止
卷二十 第 98a 页 WYG0973-0577a.png
 荀子云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
 不止 尚书大传东郭子思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夫檃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
 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来者不止
 是以杂也
养心莫善寡欲
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程子曰既诚矣又何用养此/已不识诚又不知所以养)
卷二十 第 98b 页 WYG0973-0577b.png
不食羊枣
不尝槟榔
 齐书任昉父遥本性重槟榔以为常饵临终求之不
 得好者昉亦所嗜好深以为恨终身不尝槟榔 梁
 书陶子锵母嗜莼母没后尝以供莼及后一冬营莼
 不得痛恨恸哭遂长断莼味 华阳国志狼偶二亲
 病时不能食肉偶终身不食肉
恶似而非者
卷二十 第 99a 页 WYG0973-0577c.png
皆似而非者
 魏策云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黧牛
 之黄色也似虎白骨疑象珷夫类玉此皆似之而非
 者也 吕氏春秋云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
 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
 似吴干者贤者之所患患人之博文辩言而似通者
 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
 文选阮元瑜曰夫似是之言莫不动听因形设象易
卷二十 第 99b 页 WYG0973-0577d.png
 为变观济注曰乃佞人之言皆似是加以辩利故能
 动听因形势以设比象故易改观心必信而为之者
 多 淮南子云使人之相去也如玉之与石美之与
 恶则论人易矣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床之
 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故剑工惑剑之似莫邪者惟
 欧冶能名其种玉工眩玉之似碧卢者惟猗顿不失
 其情闇主乱于奸臣小人之疑君子者惟圣人能见
 微以知明 旧唐书唐次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
卷二十 第 100a 页 WYG0973-0578a.png
 人恶其莠言之蠹政也盖谓似信而诈似忠而非便
 便可以动心捷捷可以乱德岂止鶗鴂雕卉薏苡惑
 珠者哉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
由孟子而来至于今
 春秋胡传曰仲尼至于孟子百有馀岁若颜曾则见
 而知之若孟子则闻而知之由孟子而来至于今千
 有馀岁矣其书未亡其出于人心者犹在盖有不得
卷二十 第 100b 页 WYG0973-0578b.png
 已焉耳则亦有不得已焉耳矣
 
 
 
 
 
 
 骈志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