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328-089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二
              宋 刘时举 撰
  宋高宗二
己酉建炎三年春正月上在扬州诏群臣陈备禦策 金
陷徐州守臣王复骂敌不屈阖门百口皆遇害后谥庄节又
陷淮阳执守臣李宽初韩世忠在淮阳将会山东诸寇以拒敌
会尼雅满兵至滕县闻世忠扼淮阳乃分兵万馀人趋扬州以
卷二 第 1b 页 WYG0328-0890b.png
议事为名使上不得出而尼雅满以大军迎世忠世忠弃军走
盐城军遂溃泗州王绹率同列为执政言汪黄笑而不答至
夕奏到敌复攻泗州上大惊 守将焚淮桥遁金人由招
信将渡淮县尉孙晖禦之沈其数舟敌以疑兵縻晖自上流
渡城破晖死之 陷楚州守臣朱琳降 以数百骑奄至天
长军守将俱重成喜将万人遁 陷扬州守臣黄愿遁去
 上自建炎元年冬十月如扬州至是凡一十六个月
上时得天长报闻敌已至乃躬甲胄乘马南巡惟内侍
卷二 第 2a 页 WYG0328-0891a.png
及护圣军从之者数人而已二相方会食有问者犹以
不足畏告之堂吏呼曰驾行矣乃戎服鞭马南骛军民
争门而出者不可胜数大理卿黄锷至江口军人以为
潜善骂之曰误国误民皆汝之罪锷方辨其非是而首
已断矣时事出仓卒朝廷仪物皆委弃之太常少卿丞
取九庙神主奉以出门甲骑已塞道行数里回望扬州
城中烟焰涨天而帑藏所储杀掠殆尽 吕颐浩张浚
追及上于瓜州镇得小舟以渡至镇江上次镇江留刘
卷二 第 2b 页 WYG0328-0891b.png
光世以兵扼江口 上次平江命朱胜非为平江府秀
州控扼使张浚副之 上过吴江县命张浚以所部屯
于吴江 二月上如杭州以州治为行宫 大赦惟李
纲不赦盖潜善欲罪纲以谢敌也 中丞张澄论黄潜
善汪伯彦数其大罪二十条致陛下蒙尘于外天下人
切齿唾骂乃除外郡寻宫观责降 泗州富民献缗钱
五万却之 诏罪已求言诏曰朕已放宫嫔损服御黜
宰辅召忠良尚虑多方未知朕意自今事有关于国体
卷二 第 3a 页 WYG0328-0891c.png
益于边防许士民直言朕采择行焉仍旌以示劝言之
或失亦不汝尤 金陷泰州守臣曾班降又陷高邮军
守臣赵士瑗遁又犯海州守臣刘锡遁通判孔德基降
 时命刘光世领军迎敌未至淮而军溃 陷晋宁军
守臣徐徽言死之初徽言与府州折可求约出兵夹攻
敌尼玛哈虏其子彦文使为书以招其父可求遂降可求
与徽言亲也敌挟可求以招徽言于城下徽言以大义
责可求且引弓射之可求走徽言回引兵击敌斩罗索
卷二 第 3b 页 WYG0328-0891d.png
之子贝勒先是徽言阴结汾晋土豪约以复故地则奏
官为守长听其世袭时朝廷与金结好恐出兵则败和
议抑其所请不报敌惧徽言欲速拔晋宁以除其患凡
受围三月而徽言屡败却之及城中矢石尽士困饿不
能兴监门石赟夜启关纳敌遂陷徽言即纵火自焚其
家人率亲兵力战比晓力屈为敌所执敌知其忠义欲
生降之徽言骂敌不绝声而死谥忠壮其统领孙昂亦
力战不屈而死 三月以朱胜非为右仆射 签书吕
卷二 第 4a 页 WYG0328-0892a.png
颐浩为江东制置使 王渊签书枢密院事
 苗傅以渊素出其下怏怏不平刘正彦从渊求官得
 威州刺史正彦因招到贼丁进等久之除团练使正
 彦意不满而渊檄取其兵正彦固执不遣以此怨之
 见王渊擢用且乘有敌难遂图不轨
刘光世除检校太尉殿前都指挥使百官入听宣制
苗傅刘正彦叛揭榜于市传檄诸州略曰大臣尽出阉
寺士卒皆自私门朝廷微弱未能明正典刑天其以予
卷二 第 4b 页 WYG0328-0892b.png
为民除害应有大臣罪恶显著并内侍官并行诛戮本
为生灵别无所希以兵杀王渊勒兵向阙枭渊首于阙
下乃分兵搜捕中官皆杀之百官皆在禁中宰相执政
在都堂闻事急复入请对垣之门外军声益惧中军统
制吴湛披甲持刃排门入引傅所遣使臣奏上曰苗傅
不负国家正为天下除害谏议郑㲄知杭州康允之谓
事急矣请上御楼抚慰之止变上御楼管军王元大呼
曰圣驾来傅等虽控弦露刃见楼上黄盖犹呼万岁上
卷二 第 5a 页 WYG0328-0892c.png
凭栏呼傅正彦问曰何故如此傅厉声曰陛下信受中
官赏罚不公如黄潜善汪伯彦误国至此犹未远窜王
渊遇金人不战首先过江因交结康履却除枢密臣自
陛下即位以来立功不少今依旧只作远郡团练使臣
已将王渊斩讫枭首在此中官在外者亦皆诛讫更请
康履曾择斩之以谢三军上曰黄潜善汪伯彦已降黜
康履曾择待重与降责卿等可归寨傅曰若不斩康履
曾择归寨未得上曰待朝廷自行遣卿等忠义已除傅
卷二 第 5b 页 WYG0328-0892d.png
承宣使御营都统制刘正彦观察使御营副统制一行
军士并特除放各令解甲归寨傅曰感圣恩但须得康
履等方可归寨时浙西安抚使时希孟奏曰臣愿陛下
遣康履等出付苗傅上曰朕左右谁使叶宗谔奏曰陛
下何惜一康履以慰三军上曰岂可因叛将勒兵伺阙
便付中官杀之逾时傅兵不退上命吴湛召履履逃不
出再命卫士搜索得于禁中清漏擒至阙门付苗傅
下腰斩之脔其肉上命傅等归寨傅等请宰相百官议
卷二 第 6a 页 WYG0328-0893a.png
事欲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胜非等入奏上欣然降诏
恭请隆祐太后权同听政百官听诏惟傅正彦不拜曰
自有皇太子可立道君昔日已曾立太子有故事傅之
属官张逵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今日之事当为
百姓社稷又曰天无二日众皆惊谔失色谏议郑㲄叱
逵曰是为悖逆之语不可谓当此时无人死国难百官
复入见上奏曰傅等不拜上问何故众莫敢对上徐谓
宰相曰朕当退避但须禀命太后乃命吴湛谓傅等曰
卷二 第 6b 页 WYG0328-0893b.png
已令请太后御楼商议上令颜岐入奏请太后御楼是
日大风劲甚楼无屏障上坐竹椅无席褥既请太后御
楼上即立楹侧不复坐百官固请上坐上曰不当坐此
矣太后御楼乃肩舆下楼出门见傅等喻之曰自上皇
任蔡京王黼变更祖宗法度童贯等兴起边事所以招
金人养成今日之祸岂关今上皇帝事皇帝圣孝别无
失德止为黄潜善汪伯彦误他今已窜逐了当统制岂
不晓知此事傅曰臣等已议定岂有逆谋太后曰待依
卷二 第 7a 页 WYG0328-0893c.png
统制所请太后且权与皇帝同听政事傅等又奏曰须
是立太子请太后同听政太后曰立幼主则决不可正
彦又奏曰今曰大计已定有死无二乞太后早赐施行
太后曰今强敌内侵皇帝聪明仁圣尚自难以抵当若
使幼主为君敌国闻之岂不愈加轻侮正彦怒呼其众
曰太后不肯从所请吾解衣就戮矣太后复呼之曰不
须如此统制辈各是名家子孙累世忠义岂不通晓今
日之事实难听从为皇太子幼国家艰难时节如何主
卷二 第 7b 页 WYG0328-0893d.png
张得社稷待更与皇帝商量傅等曰三军之士自早至
今未饭事久不决恐别生变太后复肩舆登门与上议
太后终执前说不移上言之再三太后乃许命宰相约
束四事示傅等一曰尊事皇帝如道君皇帝故事供奉之
礼物务极丰厚二曰禅位之后诸军并听太后及嗣君
处分三曰降诏毕将佐军士即时解甲归寨四曰禁止
无肆劫掠纵火杀人如遵此约束即降诏逊位傅等皆
曰诺遂下诏逊位皇太子恭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宣
卷二 第 8a 页 WYG0328-0894a.png
诏毕傅正彦挥军退乃大赦天下上徽号曰睿圣仁孝
皇帝以杭州显宁寺为睿圣宫太后临朝自是引傅等
太后勉之皆有喜色而臣僚独对言机密事亦不疑矣
 王世修与胜非言请移跸建康又趋遣使及改年号
胜非以奏太后太后曰三事中惟年号稍轻若全然不
从恐别生他事诏以建炎三年三月十一日改为明受
元年胜非以世修往来传道二凶之言事定许以从官
除之 以苗傅属官张逵马柔吉王世修并为直龙图
卷二 第 8b 页 WYG0328-0894b.png
阁王钧甫右文殿修撰皆傅正彦之谋也窜内侍蓝圭
高邈张吉为张旦曾择陈永锡于岭外 降诏改元
上迁睿圣宫百官朝谒于宫庭召吕颐浩赴行在 以
张浚为礼部尚书命张俊以兵属浚取便道之凤翔
除谏议大夫郑㲄为御史中丞郑㲄言朝廷差除行遣
多出于统制苗傅刘正彦之意二人更迭出入都堂殆
无虚日外议喧然国家兴衰未可知也望赐戒敕庙堂
之上二三大臣共以公心维持纲纪无以私情干预朝
卷二 第 9a 页 WYG0328-0894c.png
政庶几与国同体共享天下安乐之福也时二凶尝以
杀人之事频至都堂郑㲄常面折之云便宜止可行于所
部士卒又都堂国论所出非庶臣得预颁其章示之傅
等虽怒然由是少戢 以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依前
御营司都统制刘正彦武成军节度使依前御营司副
统制苗刘以书抵浚曰伊周之事非侍郎孰当之浚复
书略曰自古言涉不顺谓之指斥乘舆事涉不顺谓之
震惊宫阙至禅位之说必其子长而贤因托以政使利
卷二 第 9b 页 WYG0328-0894d.png
天下不然谓之废立废立之事惟宰相大臣得专之不
然则谓之大逆贼矣上春秋鼎盛一旦逊位事非所宜
呜呼天祐我宋所以保祐圣躬者历历可考出质则敌
人钦畏而不敢留奉使则百姓讴歌而有所属天之所
兴谁能废之二凶得书与其属俱至都堂云浚见诋为
逆贼所不能堪朱胜非恐生变即奏责浚散官郴州安
置乃设辞以安二凶也 苗傅刘正彦到都堂欲分兵
入卫睿圣宫尚书左丞张澄以为不可固止之 吕颐
卷二 第 10a 页 WYG0328-0895a.png
浩上疏太后私请睿圣皇帝亟复大位 张浚不受尚
书之命俊亦不肯分兵与浚御史中丞郑㲄正言乞留
吕颐浩知江陵言不当分张俊兵遂止 冯轓白胜非
曰主上受渊圣诏为兵马大元帅嗣圣易称皇太侄同
皇太母垂帘听政大元帅征伐于外最为得策召百官
赴睿圣宫议请上为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嗣
君为皇太侄监国郑㲄上疏谓睿圣皇帝承正统嗣天
位已二年矣一旦尊而为太上皇以太子嗣位太后陛
卷二 第 10b 页 WYG0328-0895b.png
下垂帘同听政虽出仓卒而于理犹顺今以上皇之尊
遽降为大元帅则当去御袍而服紫缓彻御幄而设绯
幕内外百官曰将曰相皆前日所臣事者也今日与之
比肩事主矣稽之于古无以取法行之于今实逆天道
并降今上为皇太侄是二十日内降二天子矣自古未
之有也乞取还诏书请睿圣皇帝以太上皇听国之大
事稽之古为有法施之今为得宜诏上尊号曰太上睿
圣仁孝皇帝处分天下兵马重事嗣君依旧皇帝 吕
卷二 第 11a 页 WYG0328-0895c.png
颐浩张浚刘光世议举兵讨逆吕颐浩自江宁次丹阳光
世自镇江来会世忠由海道至平江勤王之师五万发
平江二凶惧勤王师乃檄杭州集保伍选器械扃城门
塞河道二十八事守臣康允之悉收其檄不行又扣睿
圣宫奏请上亲笔制以缓外师上曰人主亲劄所以取
信天下以其有御宝今朕退外邸不与国事何用符玺
以为信自古废君杜门省愆岂敢更与外事傅等逊谢
上曰统制有事但来商量不拘何时可来相见请勿疑
卷二 第 11b 页 WYG0328-0895d.png
忌傅等拜谢而出 吕颐浩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
汤东野赵哲周祀上疏乞复大位朱胜非召苗傅刘正
彦到东堂谕以天步多艰宜急防秋之计睿圣皇帝当
还尊位苗傅一皆听从 四月一日仆射朱胜非等上
疏太后陛下乞上还大位太后降诏百官奏闻上诏不
允及上见禁中太后再降诏群臣因上表以请上诏必
欲太后同听政事乃复位百官三请上方出御殿因请
上马百官扈从以入上与太后坐前殿垂帘百官起居
卷二 第 12a 页 WYG0328-0896a.png
诏上太后尊号曰隆祐皇太后嗣君立为皇太子令有
司择日备礼册命施行 二日以傅为淮西路制置使
刘正彦副之 以张浚知枢密院事以傅正彦为检校
少保傅请属官张逵为添差淮南路转运判官从之
勤王兵至傅将苗翊与韩世忠之兵战临平之南翊败
傅正彦遣兵救之朝廷命诸将皆集兵皇城门外 傅
正彦引兵开钱塘涌金门遁去掠玉山等县韩世忠追
之至浦城获刘正彦崇安富民获苗傅献世忠送行在诏
卷二 第 12b 页 WYG0328-0896b.png
诛之 吕颐浩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赵哲将兵入
城颐浩等入见上慰劳之 皇太后降诏撤帘复建炎
年号平苗刘功诏加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官李邴迁
左丞郑㲄迁签书窜时希孟张永王元左言马扩斩王
世修吴湛于市罢朱胜非颜岐王孝迪张澄路允迪以
不能正二凶之乱也 大赦举行仁宗法度录用元祐
党籍即嘉祐法有与元丰不同者赏格听从重条约听
从宽 命尚书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
卷二 第 13a 页 WYG0328-0896c.png
侍郎并改为参知政事 朱胜非求去以吕颐浩张浚
荐上以颐浩为右仆射 上如建康府改江宁为建康
上之次镇江也谕执政以张悫古之遗直陈东忠谏而
死命守臣致祭皆厚恤其家 立皇子敷为皇太子至
七月薨谥元懿年三岁 金人以我叛臣刘豫知东平
府子麟知济南府于是尽取山东地惟济单兴仁广济
以水沮尚存焉 中丞张守言曾行首明大义诏除直
显谟阁御史言章谊首叱时希孟令人知逆顺诏擢谊
卷二 第 13b 页 WYG0328-0896d.png
为郎官 五月以张浚为川陜等路宣抚处制使以滕
康签书院事时建议欲幸武昌康以为不可故有是除
 上以张守谄䛕岂可置之从班罢中书舍人 洪皓
使金充通问使上遗尼玛哈书愿去尊号用正朔比于藩
臣七月杜时亮使金且致书尼玛哈略曰古之有国家而
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
无地此所以鳃鳃然惟冀阁下之见哀而赦已故前者
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
卷二 第 14a 页 WYG0328-0897a.png
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为快哉 改铸虎符 翟
兴复西京至永安军朝谒诸陵 置江州路安抚制置
使 六月淫雨上以阴雨不止下有阴谋或人怨所致
下诏求言 罢王安石配飨 罢赏功司 录忠义后
 下罪已诏 袁植罢司谏 以吕祉为右正言 金
人陷磁州守将苏圭降又寻陷单州又陷兴仁府又陷
南京执守臣康佐又陷沂州 上以韩世忠平苗刘之
功加两镇节度 王庭秀论吕颐浩除拟不公罢侍御
卷二 第 14b 页 WYG0328-0897b.png
史知筠州 中丞张守亦以论颐浩难专任张浚不宜
西去迁礼部侍郎 右正言吕祉奏曰朝廷今日缘论
大臣移一言官明日缘论大臣去一言官则后日大臣
行事有失谁敢言者愿陛下以言章示大臣使之自省
置身无过之地如或不悛黜之何惜 胡舜陟请自守
江北之地以护行在除淮西制置使 郑㲄薨上大悼
之 以王绹参知政事周望同签书枢密院事 诏谏
院勿𨽻后省 诛范琼初金侵京东命琼禦之琼领兵
卷二 第 15a 页 WYG0328-0897c.png
转入江西至是召入见不肯释兵且乞除殿前司职事
张浚奏琼大逆上以其事付浚召琼至都堂曰有敕将
军可诣大理置对遂以浚兵拥缚付大理使光世出抚
其众顷刻而定 崔纵使金议和 张浚发行在宣抚
川陜 诏奉隆祐皇太后如南宫 以上官悟权京城
留守 闰八月诏议驻跸地遂决吴越之行于是命诸
将分守沿江防淮之议遂格 以吕颐浩为左仆射杜
充为右仆射寻命充兼江淮宣抚守建康
卷二 第 15b 页 WYG0328-0897d.png
 上以三年四月如建康至是凡九月
上发建康如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 九月丙午朔日
有食之 胡寅上疏请绝罢和议刻意讲武以使命之
币为养兵之费此乃晋惠公征缮立圉之策汉高祖迎
太公吕后之谋断而行之坚确不变庶几强敌知我有
含怒必斗之志沙漠之驾或有还期不然则今僻处东
南万事不竞纳赂则孰富于京室纳质则孰重于二帝
饰子女则孰多于中原之佳丽遣大臣则孰加于异时
卷二 第 16a 页 WYG0328-0898a.png
之宰辅深思远虑反覆计之所谓乞和必无可成之理
 张邵使金 贼李成杀知泗州耿坚上降诏抚谕以
成知州事四年又叛复陷舒州 高丽遣使入贡诏止
之 金罗索陷永兴军帅臣郭琰遁 以赵鼎为殿中
侍御史 冬十月金围蔡州守臣陈昌宇败之 上至
临安诏如浙东 张浚以赵开为随军转运 金分两
道侵江一自滁和犯江东陷滁州寿春庐州濠州和州
无为军陷真州又一自蕲黄犯江西陷黄州自黄州渡
卷二 第 16b 页 WYG0328-0898b.png
江刘光世陷江州临州洪州吉州抚州袁州金人犯采
石渡郭伟败之遂趋马家渡济江陷建康杜充李棁叛
降之通判杨邦乂独不从刺血书其衣裾曰宁作赵氏
鬼不为他邦臣遂见杀骂声不绝口金人犯建昌军蔡
延世败之 十一月增印四川钱引 隆祐皇太后如
虔州 以范宗尹参知政事赵鼎为御史中丞 盗桑
仲据襄阳四年六月以桑仲知襄阳府未几犯金州帅
臣王彦败之 张浚至秦州置司府制五路 盗戚方
卷二 第 17a 页 WYG0328-0898c.png
犯镇江四年降 上自明州航海吕颐浩奏令从官已
下各从便而去上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
如此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已下或留越或
从归者多矣 金人陷杭州越州 张俊败敌于明州
庚戌建炎四年春正月上舟次台州章安镇 乌珠再
犯明州张俊拒战虑其益兵与守臣刘洪道俱避去遂
破明州屠其城乌珠以船犯昌国县欲追袭御舟提领
海舟张公裕引大船击散之敌遂退陷陜州李彦仙巷
卷二 第 17b 页 WYG0328-0898d.png
战而死彦仙守陜州踰年大小战二百及城陷其属官
程思道等五十一人皆与同死无屈降者 陷潭州守
臣向子諲遁王暕刘价赵聿之死之军民犹与巷战敌
遂屠其城而去陷荆南府及醴州 诏近臣条备禦策
 金侵邠州 金萨拉噶及哈富等侵邠州张浚遣曲
端拒之乃引去 二月金人复陷东京守臣上官悟遇
害自是四京皆陷没矣 上舟次台州松门宰执奏驻
跸之所上曰会稽止可暂驻吕颐浩曰将来宜驻浙右
卷二 第 18a 页 WYG0328-0899a.png
徐谋入蜀范宗尹曰臣谓若使入蜀恐两失之据江表
而徐图关陜之事则两得之决择取舍不可不审上曰
然 盗钟相起鼎州寻讨平之 乌珠自越州执李业
复还杭州纵火屠掠以辎重不可遵陆遂由秀州平江
取塘岸路以还陷秀州守臣赵士医死之至平江宣抚
使周望及守臣汤东野弃城遁敌入城纵火焚掠死者甚众又
陷常州守臣周起遁 三月金人过吴县统制陈思恭
以舟师邀于太湖击败之几获乌珠 叶份为户部尚
卷二 第 18b 页 WYG0328-0899b.png
书 张俊帅师入卫至襄汉闻敌退而还命卢益等奉
迎隆祐皇太后于虔州 大赦 夏四月上次明州
韩世忠屯兵于镇江之焦山寺以邀敌归乌珠遣人约
日会战世忠谓诸将曰是间形胜无如金山龙王庙者
敌必登此觇我虚实乃伏兵庙中又伏兵江岸戒之曰
闻江中鼓声岸兵先入庙兵继出敌至果有五骑趣龙
王庙庙中伏兵先鼓而出三骑振策以驰仅得其二有
一人红袍玉带既坠复跳驰而脱诘二人云即乌珠也
卷二 第 19a 页 WYG0328-0899c.png
既而战数十合俘获甚众又获乌珠之婿封为龙虎大
王者舟十馀艘敌终不得济使致词愿还所掠假道世
忠不许益以名马又不从时达兰在潍州乃遣贝勒太乙趋
淮东以为乌珠声援时世忠与乌珠相持于黄天荡世忠以
海舰进泊金山下将战世忠预命之锻鍊相连为长绠
贯一大钩以授士之骁捷者平旦敌以舟噪而前世忠
分海舟为两道出其背每缒一绠则曳一舟而入敌竟
不得济乌珠乃求假道甚恭世忠曰但迎还二宫复旧
卷二 第 19b 页 WYG0328-0899d.png
疆土足相全也乌珠欲自建康谋北归或教于芦场地
凿大渠二十馀里上接江口在世忠之上一夜渠成次
早出舟金人悉赴建康世忠尾击败之敌终不得济乃
揭榜募人献所以破海舟之策世忠引舟出江天霁无
风海舟不能动以火箭射海舟箬篷世忠军乱焚溺而
死者不可胜数世忠与馀军至瓜步弃舟而陆奔还镇
江 五月金人自静安渡宣化而去乌珠屯六合辎重
自瓜步口舳舻相衔至六合不绝岳飞以所部邀击胜
卷二 第 20a 页 WYG0328-0900a.png
之乌珠自六合归屯于楚州至九里径赵立乂大败之
乌珠既屯六合县欲自河引舟归而赵立在楚薛庆在
承扼其冲不得进乌珠患之达兰来见乌珠欲会兵攻
楚州郭仲威闻之约庆俱往迎敌庆至扬州与金人战
仲威迄不至庆与其下走还扬州仲威闭门拒之庆遇
害仲威弃扬州奔兴化敌长驱陷承州金人犯江西者
自荆门北归牛皋邀击于宋村败之 五月以范宗尹
为右仆射张守参知政事赵鼎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
卷二 第 20b 页 WYG0328-0900b.png
免 范宗尹乞将京畿东西河北淮南并分为镇置镇
抚使 诏三省密院同班奏事轮修时政记 壬子夜
赤气亘天 三省言沿江宜分三路置安抚大使于鄂
州江州池州置司 六月复命宰相兼枢密罢御营司
 三省具冒赏名色十八项诏令后并不许收使 秋
七月复郢昌府赵哲复鄜州 吕颐浩为建康大帅
八月隆祐太后至自虔州 九月皇太后郑氏崩 严
赃吏法 金犯扬州靳赛败之 以王林知承州 金
卷二 第 21a 页 WYG0328-0900c.png
人攻楚州帅臣赵立走入诣朝廷告急上命刘光世往
援之东海王彦先首以兵至淮河扼敌不得进高邮薛
庆至扬州转战被执死光世畏敌骑众不敢前岳飞虽
能为援而亦众寡不敌彦先中炮死而城陷 吴玠复
永兴军敌大惧调乌珠自京西令星驰至陜州与罗索
等合而浚合兵四十万约日与金战 上以金方萃兵
淮上命浚出兵分道由同州鄜延以捣敌虚时吴玠已
得长安而环庆经略使赵哲收复鄜延诸郡浚乃檄召
卷二 第 21b 页 WYG0328-0900d.png
熙河经略使刘锡秦凤经略使孙渥泾原经略使刘锜
各以兵会合六路兵四十万人马七万以锡为统帅吴
玠与凤翔提刑郭浩皆言敌锋方锐当先分守其地犄
角相援待其弊乃可乘浚不从诸军行至富平县锡会
诸将议玠曰兵以利动今地势不利未见其可宜择高
阜据之使不可胜诸将皆曰我众彼寡又前沮苇泽敌
有骑不得施何用他徙将战乃诈立前都统制曲端旗
以惧敌罗索曰彼绐我也罗索拥兵骤至舆柴囊土藉
卷二 第 22a 页 WYG0328-0901a.png
淖平行进薄吾营锡等与之战锜身率将士杀敌颇众
胜负未分而敌铁骑出不意直击环庆军他路兵无与
援者会赵哲离所部哲军见尘起惊遁诸军亦退敌遂
乘胜而前 冬十月浚至邠州召刘锡等议事浚问误
国大事谁当任其咎者众皆言环庆军先走浚命拥赵
哲斩之哲不伏且自言有复辟功浚亲校以檛击其口
斩于堠下军士为之丧气浚遂以黄榜放诸军罪浚命
各归本路歇泊令方脱口诸路之兵已行俄顷皆尽浚
卷二 第 22b 页 WYG0328-0901b.png
率帐下退保秦州 浚以张恂权环庆路经略使或言
刘子羽谕恂令阴图环庆诸将恂纳其言斩统领官乔
泽张忠统领官慕容洧觉之惧遂以环州叛附于夏国
 金陷秦州随州 浚闻金人入德顺军乃移司兴州
簿书辎重悉皆焚弃将士悉皆散逸惟亲兵千馀人自
随遣刘子羽至秦州访诸将所在时敌骑四出道阻不
通将士无所归忽闻子羽在近宣抚司留蜀口乃各引
所部来会凡十数万人军势复振 吴玠自凤翔走保
卷二 第 23a 页 WYG0328-0901c.png
大散关之东和尚原或谓玠宜移屯汉中以保巴蜀玠
曰敌不破我讵敢轻进吾坚壁重兵下瞰雍甸敌惧吾
众虚袭其后此保蜀长策也诸将乃服秦凤路经略孙
渥收本路兵保凤州统制官关师古收熙河兵保巩川
富平之败退保巴蜀虽可为江淮之声援而关陜陷敌
不可以复矣张浚轻师失律不能不任其咎
十一月裁定祀典 秦桧从二帝北行及达兰南侵以
桧为参谋军事以催钱粮为名挈家泛小舟渡涟水军
卷二 第 23b 页 WYG0328-0901d.png
桧自言欲赴行在且云杀金人之监已者夺舟来归然
全家同舟婢仆亦如故人皆知其非逃归也桧之来也
朝士多疑之惟范宗尹李回与桧善力荐其忠及引对
桧言如欲天下无事须是南自南北自北遂建议请和
且乞上致书于达兰以求好上谓辅臣曰桧朴忠可用
朕得之喜而不寐盖闻二帝母后消息又得一佳士也
遂以桧为礼部尚书 十二月定四川激赏绢额 金
人册刘豫为皇帝国伪号大齐都大名府豫既立复还
卷二 第 24a 页 WYG0328-0902a.png
东平以张孝纯为尚书左丞相李孝扬张东权为左右
丞弟益为北京留守子麟知济南府 豫自以生景州
守济南节制东平僣位大名遂起四郡强壮为云从子弟
应募者数千人豫又立三卫官曰翊卫曰亲卫曰勋卫
以士大夫之子为之一年升一等满六岁则试以弓马
合格人出官 金大收客户拘杀之
 
 
卷二 第 24b 页 WYG0328-0902b.png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