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328-065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十五   宋 陈均 撰
哲宗皇帝(起戊寅元符元年/止庚戌元符三年)
戊寅元符元年春二月罢翰林侍讲侍读学士
三月建懿亲宅(以处/五王)
内臣陈衍抵死
 绍圣初追贬司马光等张商英又言内臣陈衍乃陛
 下家奴敢与宰臣交通干预大政刘挚未除相苏颂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328-0659b.png
 未罢相前十日人已知之其奸状明白乞流配海岛
 诏除名白州编管三年又以其与州官往来配朱崖
 军至是蔡京安惇究治到前皇城使张士良所言陈
 衍事状乃奏云司马光忘先帝厚恩弃君臣大义乘
 时伺候冒利无耻交通中人躐取高位奸党交缔踪迹
 诡秘又曰其无君之恶同司马昭之心擅事之迹过
 赵高指鹿之罪盖至今日其恶遂彰大逆不道死有
 馀责所有陈衍罪不在赦上曰陈衍朕亲见之不可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328-0660a.png
 贷乃诏衍处死士良先已窜雷州至是徙白州
章惇蔡卞请追废宣仁圣烈皇后
 先是惇卞恐元祐旧臣一旦复起日夜与邢恕谋所
 以排陷之计既再追贬吕公著司马光及谪吕大防
 等过岭意犹未厌仍用黄履疏高士京状追贬王圭
 皆诬以图危上躬其言侵及宣仁上颇惑之最后起
 同文馆狱将悉诛元祐旧臣内结宦者郝随为助专
 媒孽垂帘事欲追废宣仁惇卞自作诏书请上诣灵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328-0660b.png
 殿宣读皇太后方寝闻之遽起不及纳履号谓上曰
 吾日侍崇庆天日在上此语曷从出且上必如此亦
 何有于我皇太妃同皇太后谏上语极悲切上感悟
 取惇卞奏就烛焚之于是禁中相庆郝随觇知其语惇
 卞明日再具奏坚乞赐行上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
 宗庙乎抵其奏于地张士良者前窜雷州惇卞逮赴
 诏狱欲使诬宣仁果有废主意及士良至既以旧御
 乐告复列鼎镬刀锯置前谓曰言有即还旧官言无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328-0660c.png
 即死士良仰天哭曰太后不可诬天地神祗不可欺
 乞就戮惇卞无如之何但以陈衍罪状塞诏宣仁追
 废之议由是得息而惇卞终不释然
 蔡京安惇进呈刘挚等事上曰元祐人果如是乎京
 惇曰诚有是心然反形未具上曰挚等已责遐方朕
 遵祖宗遗意未尝戮大臣其释勿治
夏四月邢恕罢
 自中丞出知汝州恕每登对必移时章惇疑其轻已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328-0660d.png
 排而出之
 十月中书言恕元祐初上书言王安石吕惠卿之奸
 又称宣仁后有宗庙大计旬日固已先定之语于是
 徙知南安军
建显谟阁
 藏神宗御集
 崇宁元年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复汴河堤岸司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328-0661a.png
五月朔御殿受传国宝
 初咸阳民段义郊居因造屋斸地得玉玺其文曰受
 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甚莹色甚绿御史台主簿李公
 麟以为玺文乃小篆为鸟鱼状盖李斯所篆又云初
 学记云蓝田之玉如蓝故谓之蓝田此真秦宝也蔡
 京等欲以五月朔大朝会受传国玺上许之三省未
 知也及诏如所请章惇大骇然不敢复言闻者哂之
六月改元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328-0661b.png
 初议改元上谓辅臣曰前代元鼎之类皆明白如何
 章惇曰元符最好其次有真符宝符皆不及兼宝字
 皆先世末岁所称如天宝皆是上曰如此即且作元
 符曾布以为昔天书降尝于承天门里作元符观后
 以火废则元符亦不甚佳上默然
置看详元祐诉理局
 元祐初尝置诉理所申理冤滥至是中丞安惇言陛
 下未亲政事奸臣置诉理所凡得罪于熙丰之间者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328-0661c.png
 咸为除雪归怨先朝收恩私室乞取公案看详从初
 加罪之意复依元断施行时章惇犹豫未应蔡卞
 即以相公二心之言迫之惇惧即日置局命蹇序
 辰同安惇看详案内文状陈述及诉理所看于先朝
 言语不顺者具告以闻自是已伸雪复改正或重得
 罪者八百三十家
秋七月地震
八月严选用召对法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328-0661d.png
 诏自今三省枢密院拟进在京文臣及武官横班使
 副诸路监司帅守召对
严起复命
 诏非管军边任不许复起三省言驸马都尉郭献卿
 卒哭当起复上曰不以金革从事而起复虽有故事
 非古也其除之
九月复窜郑侠
 看详诉理所言光州司法监安上门郑侠上言谤讪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328-0662a.png
 朝政并王安国非毁兄安石等罪名元祐元年除雪
 不当及王斻王斿进状内言父安国冤抑未除又云
 先臣不幸不得出于此时诏元祐指挥更不施行并
 令改正侠追毁出身以来文字除名勒停依旧英州
 编管斻斿俱降监当
赐故相王安石第
 就京师赐第百间
冬十月夏人寇边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328-0662b.png
 渭川之西地数百里而平夏处其中初泾原经略章
 楶谓诸将曰新边控扼谁可付者皆曰非郭成不可
 遂辟成为第十一将以戍平夏西贼自失地之后朝
 夕愤恚至是以兵号三十万犯塞国主与其母自将
 攻平夏城自己卯至壬辰昼夜疾攻成等城守益坚
 寇乃造高车以临城载数百人填壕而进俄有大风
 震折寇一夕遁去夏人嵬名阿里默拉敦布二人乃
 西𦍑之将皆勇悍善战屡为边患章楶谍知其虚可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328-0662c.png
 袭十二月遣折可适等间以轻骑二千出荡𦍑六道
 分进寇不及知夜入其室执之尽得其家属俘馘三
 十馀人获牛羊不啻十万曾布曰上此非常之功可
 贺也上曰可贺否布曰果庄亦贺及告陵庙此功不
 在果庄下惇等皆曰此奇功也上乃御紫宸殿受百
 官贺左正言邹浩言泾原擒到西夏统军等人孰不
 称贺然兵家未胜则以决胜为难既胜则以持胜为
 难知决胜于前而不知持胜于后将有弃前功而招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328-0662d.png
 后患矣明年进楶等秩其馀赏赉有差嵬名阿里等
 诏送阙下既至并贷其命
范祖禹卒
 于化州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别白是
 非不少借隐在迩英守经据正献纳尤多尝读尚书
 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之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
 下留听上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
 在上侧命子弟侍先按读其说及讲间列古义参之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328-0663a.png
 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义理明白粲然成文苏轼
 称为讲官第一自以为不及也
十一月甲子冬至郊罢合祭
 先是绍圣三年春诏复罢合祭大礼之岁亲祀地祇
 于北郊其年六月诏立北郊斋宫
十二月澶州河溢
己卯元符二年春三月辽人请缓夏师
 辽使萧德崇等见上遂言北朝皇帝告于南朝皇帝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328-0663b.png
 西夏事早休得即甚好上令答之曰西人累年犯顺
 理须讨伐何烦遣使德崇等唯唯而退其国书略云
 粤惟夏台实乃藩辅累承尚主迭受封王近岁以来
 连表驰奏称南兵之大举入西界以深图恳求救援
 之师用济攻伐之难理当依允事贵解和盖辽之于
 宋情重祖孙夏之于辽义隆甥舅必欲两全于保合
 岂知一失于绥存而况于彼庆历元丰中曾有披闻
 皆谓止退宁谓辄违先旨仍事远征倘蔽议以无从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328-0663c.png
 虑造端而有自报书云惟西夏之小邦乃本朝之藩
 镇曲加封植俾获安全虽于北尝与婚姻之亲而在
 南全居臣子之分含容寖久变诈多端爰自累岁以
 来无复事上之礼赐以金缯而不足加之封爵而愈
 骄杀掠吏民围犯城邑推原罪恶在所讨除聊饬边
 防稍修武备筑据要害控扼奔冲辄于去岁之冬复
 驱竭国之众来攻近塞凡涉两旬自取死伤数以万
 计粮尽力屈众溃宵归更为诡诞之辞往求拯救之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328-0663d.png
 力狡狯之甚于此可知采听之间固应洞晓必谓深
 加沮却乃烦曲为劝和示以华缄将之聘币礼虽形
 于厚意事实异于前闻缅料雅怀诚非得已顾于信
 誓殊不相关惟昔兴宗致书仁祖谕协力荡平之意
 深同谋外禦之情至欲全除使无噍类谓有藉于一
 举诚无益于两朝祖宗贻谋斯为善美子孙继志其
 可遗忘今者详味缛辞有所未谕辄违先旨谅不在
 兹又一白劄子略云夏国犯顺罪恶如此北朝所当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328-0664a.png
 共怒兼庆历皇祐间兴宗屡尝致书仁庙至有熟料
 凶顽终合平荡等语且言北朝兴宗笃志劝和情义
 兼至方夏人有罪则欲协力讨除及西征胜捷则持
 书相庆虑彼称臣修贡则欲当朝勿赐允从今来两
 朝欢好加于前日乃以夏人穷蹙之故诡辞以告既
 移文计会又遣使劝和恐与昔日兴宗皇帝之意稍
 异窃料北朝臣僚不曾检会往日书词及所立誓约
 闻达仍诏遣郭知章报聘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328-0664b.png
 初德崇坚乞于国书内增休退兵马还复疆土等语
 往复议论卒不从之德崇留京师凡三十七日乃归
夏五月以进筑毕功赦陜西河东
 帝相章惇以泾原路建西安州及天都等寨诸路筑
 据要害边面各径直相通率百官贺于紫宸殿制答
 曰夏𦍑弗庭命将进讨复我境土据贼要冲道阻悉
 通边防永固与卿等内外同庆德音降陜西河东路
 死罪囚流以下释之差官奏告永裕陵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328-0664c.png
 先是曾布言西安建州包括天都自天都至秦州甘
 谷城南北一直五百里幅员近千馀里当时熙河山
 是摩正地今开拓乃夏国地兼据险要并河足以制
 其死命西人常恭顺则已更作过则趋灵夏不远矣
 此功非熙河可比然不得熙河泾原亦无有开拓今
 径据天都泾原自汝遮建城塞至会州故两道边面
 相通接而秦州遂在腹内兼先帝建熙河兰会路今
 日方得秦州乃成先帝之志上书曰兰会方为汉地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328-0664d.png
 如此固当称贺又曰熙宁建熙河路以熙洮岷通远
 军为一路此时尚未得河州至今未有洮州此故事
 也上然之又曰西安会州皆汉地亦当告陵庙又曰
 诸路所作筑凡四十馀垒皆毕未论诸路只天都与
 熙河边面相接所包括幅员盖千里河东鄜延环庆
 边面亦各相通此诚非常不世之效此番赦词当从
 政府草定恐学士命词不能尽朝廷意又当明示以
 休息兵民之意不惟慰安民心亦足以释西北之疑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328-0665a.png
 也上许之赦文有讨叛兴师盖非得已息民偃革将
 自于今之语布所草也章惇进官五等曾布三等许
 将蔡卞黄履皆二等
 先是夏人三遣使至鄜延而谍言梁氏之死乃辽人
 遣人酖杀之使乾顺自管国事吕惠卿以谓若诚有
 之则辽人欲西人之归已可知我若应答太过所求
 难与则是怒彼以坚其北归而画河为界必无听从
 之理乃上疏曰西人之所以有河外者以有河南为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328-0665b.png
 之限所以有河南者以有横山为之阻今若画河为
 界则皆失之彼岂不思一苇可渡而据山之险他路
 臣不能知如木路所筑九寨与暖泉金汤二寨幸皆
 就绪东西殆千里而新筑之外更拓二三十里以为
 堡铺则形势膏腴占据殆尽乾顺因其母死归咎奸
 臣杀之以谢罪而请入贡则我虽未能一举而覆巢
 穴然自有国以来用兵西方未有如今日之盛也是
 春夏人又四遣使来其辞滋恭朝廷亦得其近上首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328-0665c.png
 领道其密谋以为急则纳土北归遂命惠卿说谕渐
 示接纳之意
六月河决内黄口东流断绝
 于是吴安持等三十人降责有差以元祐间主回河
 东流之议也
秋七月置湟水军
 初吐蕃酋长辖正隆赞争国于是绰尔结奔河州说
 权知州王赡以取青唐熙河经略司属官王厚乃与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328-0665d.png
 赡同画策遣客诣章惇惇下其事于经略使孙路路
 因言青唐必可取遂大发府库招徕𦍑人厚韶子也
 既而河南酋长必斯布结以讲朱一公错凿当剽四
 城来降赡奏乞速取青唐朝廷许之曾布对上曰先
 帝初以熙河洮岷为一路今方得秦又以熙河兰会
 为一路今方得会陛下威灵所及遂成先帝之志非
 天时人事符合何以至此至是赡等师遂出塞自密
 章渡河趋邈川孙路知赡狡狯难制使总营王悯为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328-0666a.png
 将而以赡副之故其渡河赡为前锋悯策应于后赡
 将趍邈川忌悯分其功绐悯明朝食毕乃发悯以为
 诚然赡夜半忽传发平明入邈川悯徐觉之整阵而
 行日午始至赡已据府库舍悯于佛寺赡径上捷书
 不复由帅府矣邈川古湟中之地部属繁庶形势险
 要南拒河州东拒兰州皆二百里于是孙路请建为
 湟水军路既怒赡而悯又以赡据府库事诉于路故
 路心右悯而夺赡兵权属之而赡所请辄又抑不与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328-0666b.png
 专委悯至河州又与同还熙河而留赡屯邈川也
 史臣曰吐蕃之裔守护西塞为不侵不叛之臣固尝
 宣力王家奋击夏虏而熙宁元符崇宁间三用师于
 其国盖其始也王安石主王韶取洮河中而章惇主
 王赡夷青唐末而蔡京主王厚复湟鄯遂建熙河一
 道郡县而置之功虽讫成边患不息唂氏子孙无罪
 而就覆亡及金人得秦陇乃能求其后而续其血食
 可慨也夫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328-0666c.png
八月太原地震
复会州
 修复会州以知镇戎军姚雄为知州
安化蛮寇边
辖正降隆赞入居青唐
 辖正为其下所逐徙居青唐新城寻削发为僧至是
 领众趋宗哥城王悯受其降辖正既降其首领绰尔
 结与森摩钦戬栋戬疏族希巴乌次子也迎隆赞为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328-0666d.png
 主入居青唐城
九月立贤妃刘氏为皇后
 时中宫久虚上属意贤妃刘氏令左仆射章惇以两
 宫意撰一诏进入惇即撰皇太后手诏有非此人谁
 可当等语内侍刘友端书之于是三省枢密院上奏
 乞立中宫上遂出惇所拟太后手札以贤妃为皇后
隆赞以青唐降改为鄯州
 森摩钦戬绰尔结幽隆赞于别室遣使诣王赡通款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328-0667a.png
 赡举兵至青唐隆赞出降赡引兵入城闰月改青唐
 为鄯州邈川为湟州宗哥改为龙支城并𨽻陇右以
 廓州为宁砦城
毁元祐碑刻
 从通判潭州毕渐请也
窜邹浩
 时为右正言上疏曰天子之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
 与阳相须而成者也然则立后以配天子安得不谨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328-0667b.png
 今陛下为天下择母而所立乃贤妃刘氏一时公论
 莫不疑惑诚以国家自有仁祖故事不可不遵用之
 耳盖皇后郭氏与美人争宠致罪仁祖既废后不旋
 踵并出美人所以示公也陛下以罪废孟氏与郭实
 无以异然孟氏之罪未尝付外推治天下至今疑以
 为与贤妃争宠而废若果与贤妃争宠而致罪则不
 立妃嫔以远嫌亦有仁祖故事在焉况孟氏罪废之
 初天下皆料必以贤妃为后及读诏书有别选贤淑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328-0667c.png
 之语又闻陛下临朝慨叹以废后为国家不幸又见
 宗景有立妾之请陛下怒而谴之于是天下始释然
 不疑今竟立之则不免上累圣德岂不惜哉乞追停
 册礼别选贤淑诏除名勒停送新州羁管
 初浩过颍昌见其友田画言得罪之由留三日临别
 浩出涕画正色曰使君隐默官京师遇寒疾不汗五
 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愿君无以此举自
 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浩茫然自叹息曰君之赠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328-0667d.png
 我厚矣编修官张庭坚见曾布极言瑶华无罪而器
 浩之直且曰今日朝廷逐谏官枢密何不力救布但
 唯唯章惇覆奏贬浩
 十一月蒋之奇落翰林学士吕嘉问落待制叶祖洽
 罢吏部尚书并补外王回特除名勒停坐与邹浩语
 言交通也王琳吴师礼李友谅陈举朱绂傅楫胡安
 修范致君王溥勒停白时中岑穰张庭坚毕渐蔡蹈
 范致虚蒋求叶承各冲替坐以钱银遗浩且致简叙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328-0668a.png
 别也
冬十月诸𦍑复叛立小隆赞
 时森摩钦戬结山南诸𦍑悉叛围鄯州部将李忠击
 败之王赡戮心牟钦毡等九人及城中诸𦍑甚众𦍑
 人又围湟州王悯击败之又围宗哥城凡十日而解
 是月洮河总管苗履秦凤总管姚雄及将高永年破
 绰尔结于青唐峗𦍑人宵溃属𦍑朗阿克章因河外叛
 率贵罗族拒官军熙河经略胡宗回遣河中都监王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328-0668b.png
 吉将五百骑讨阿章全军陷没又遣开封第八将魏
 钊讨之钊亦败宗回请以种朴知河州朴到州三日
 宗回驰檄至六七时贼锋锐朴不得已出兵堕伏中羌见
 首尾莫相应朴为𦍑刺死以马负尸去𦍑乘胜追北
 我师遇隘不可兼行𦍑以万骑来薄有王舜臣者善
 射以弓挂臂独立有六七𦍑人厚甲驰骑而来舜臣
 曰此必𦍑酋之尤桀黠者今不先发吾军咸死于此
 矣乃宣言曰今取最先者引弓一发矢中其面三发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328-0668c.png
 殒三人馀三四人返走皆贯其背万骑汹惧不敢前
 舜臣因得整军向敌须臾𦍑复至舜臣自申及酉发
 矢千馀无虚发者而舜臣亦血殷至肘矣一公错凿
 讲朱当标四城咸在重山中崖壁阻峻惟微径仅通
 人行𦍑既反乃于阻峻处以水溉道滑不可登故汉
 兵三入三败熙河将士夺气无敢复言战者河岷及
 诸城寨堡日虞𦍑至于是青唐道路复不通绰尔结
 等共立隆赞为主希巴乌第三子也先是朝廷已受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328-0668d.png
 贺章惇白上将乘兵势灭夏国而湟州告急惇意沮
 又云当复以青唐与溪巴既又闻朴死上下惶骇自
 经营鄯湟死伤又倍于安西之役关中诸民由此大
 困而湟州岁费三百馀万缗
 泾原经略章楶既应诏发兵将赴熙河即具奏曰苗
 履姚雄等统兵在邈川等处已五十日兵士暴露未
 有解严之期如李忠杰之子世恭知河州种朴皆已
 陷没其他所闻甚多不得不详悉逐项开说一曰闻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328-0669a.png
 青唐道路山谷险峻或言有至险处为栈道通行自
 河州至青唐约四五百里此后屯戍兵马既多不知
 用何人般运粮草应副岁计乞诏有司约计彼处屯
 数人马数目并计道路远近般用合用脚费雇赁钱
 物及如何措置经营般用并岁计合用若干钱帛粮
 斛指甚处所应副见今有备与未有备每岁朝廷合
 添赐若干钱帛一曰伏见兴兵以来陜西府库仓廪
 储蓄一空前后拨赐内藏金帛不知几千万数而陜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328-0669b.png
 西目今处处阙乏粮草转运司亦无从出惟是行移
 公文指空画虚臣窃恐内帑金帛亦是有限今又收
 复青唐等处大兴工役恐非陛下意一曰绍圣四年
 以后诸路兴(原阙/)   人未尝休息臣不(原阙/)
  以本路言之(原阙/)      月未调发兵马
 (原阙/)          五月半间分屯六月
 又调发进筑定戎寨七月下手工(原阙/)了又移兵应
 副进筑会州至八月二十间方回空阙日月又修置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328-0669c.png
 正原等处堡子及日近添筑烽台移置堡铺指立界
 堠连绵兴役未尝休息今又虚发五千人赴熙河救
 援臣勘会每一出师士卒病患死亡及将带衣甲逃
 走数目不少臣为边臣实难言之然皆系边防利害
 愿陛下深察
十一月立州学三舍法
 诸州设教授处依太学选补学生岁贡上舍一人内
 舍二人又诏诸路各选监司一员提举学事仍令逐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328-0669d.png
 郡知通专一掌管
十二月夏人纳款
 先是西方之力已疲而其母梁氏死乾顺乃遣人款
 塞告哀谢罪请和枢密院言西人近寇泾原狼狈遁
 归计穷请命理难便收假令异日许和亦当画河为
 界既而遣使三至乃诏吕惠卿谕以谢表止是虚文
 若将首谋二人先执以献方敢受表
 未几复上表谢罪略曰伏念臣起国祸之基由祖母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328-0670a.png
 之世盖大臣萌僭窃之事故中朝兴平伐之
 师今母氏殒殂奸人诛窜故得因驰哀使附
 上谢章愿追烈祖之前猷特赐曲全之大德愿
 通常贡获绍先盟诏答曰省所上表具悉尔国乱常
 历年于此迨尔母氏复听奸谋屡兴甲兵扰我疆埸
 天讨有罪义何可容今奸党刬除尔既亲政而能抗
 章别慝冀得自新朕喜尔改图姑从矜贷已指挥诸
 路令各处巡绰所至处明立界至并约束城寨兵将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328-0670b.png
 如西人不来侵犯不得出兵过界尔亦严戒沿边首
 领毋得侵犯边境俟施行讫遣使进结誓表当议许
 令收接之至是来上誓表有饬疆吏而永绝争端谕
 国人而常遵圣化若违兹约则咎凶再降倘背此盟
 则基绪非延等语诏答略曰嘉尔自新俯从厥志尔
 毌爽约朕不食言宜谕国人永遵信誓疆界并依已
 降诏旨兼邈川青唐已系纳土归顺各有久来疆界
 至今并依汉地及本处部属有逃叛入夏国者即系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328-0670c.png
 汉人其馀一应约束事件并依庆历五年正月一十
 二日誓诏施行
 是年十月夏遣使来贺天宁节后恩礼岁赐悉仍旧
 例
戊辰元符三年春正月上不豫
大赦
上崩于福宁殿
 寿二十五在位十五年谥以钦文睿武昭孝庙号哲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328-0670d.png
 宗
皇弟端王即皇帝位皇太后权同听政
 神宗第十一子母曰陈氏绍圣三年进封端王哲宗
 崩太后哭谓宰执曰皇帝无子事须早定章惇厉声
 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太后曰神宗诸子申王长
 有目疾次即端王当立惇又曰以年则申王为长论
 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太后曰俱是神宗子岂
 容如此分别兼先帝尝言端王有福寿又仁孝知枢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328-0671a.png
 密院曾布进曰章惇未尝与众商量太后圣谕极当
 左丞蔡卞亦曰当依圣旨中书侍郎许将亦助布惇
 默然既承命都知梁从政白召五王惇曰且召五王
 来看诸王寻至端王是日在假太后再遣使召且戒
 使者王若复辞即扶持上马以来俄顷王至独召入
 太后谕曰先帝无子端王当立王对曰申王兄也固
 辞太后曰申王有目疾王不须辞王又辞再三太后
 再三申谕惇等进曰天命所属大王当为宗庙社稷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328-0671b.png
 计上遂即位
 初梁从政给事皇太妃阁阴以简王属章惇至是太
 后以问从政从政云第问章惇后疑之问曰即惇言
 非奈何从政曰惇宰相其言安可不从后麾之去
 上请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太后曰皇帝年长聪明
 不须如此辅臣皆曰愿为国计勉从皇帝所请
大赦
尊皇后为元符皇后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328-0671c.png
 寻又尊皇太妃朱氏为圣瑞皇太妃
追尊母贵仪陈氏为皇太妃
正月罢增逻卒
 知开封府吴居厚奏言陛下即位之初京城有妄议
 朝政者当行止绝乞增置八厢逻卒上曰及朕躬否
 居厚曰虽不敢指斥然传播朝廷升点将大有更张
 其语不根上曰如及朕躬容取修省居厚惭谢而退
二月立夫人王氏为皇后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328-0671d.png
复邹浩等官
 缘浩坐累者王回等二十六人悉复官或量加恩有
 差先是曾布言登极大赦非常赦之比窜谪之人延
 颈以望生还方春夏瘴疠之时早得迁徙为赐实大
 兼臣尝蒙圣谕谓邹浩岂可置之死地如浩万一不
 得生还于先朝亦非美事上曰浩击惇甚力章疏具
 在惇必未肯便与移叙布曰不若批付三省不必指
 名但以大赦应牵复移叙之人速具姓名取旨则必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328-0672a.png
 不敢缓也上欣纳之于是诏浩复官监袁州酒税回
 监泉州商税馀或复官或除落冲替或与堂除差遣
斥内侍郝随刘友端
 上曾谕曾布曰禁中修造华侈太过墙宇梁柱涂金
 翠毛一如首饰又作王虚华侈尤甚布曰禁中地窄
 玉虚诚不须作其他多不知但曾从驾至北郊宣入
 赐茶次日大行宣谕曰昨日尽见北郊宫殿只是䌽
 绘外面人言使了多少金也上曰不然赐茶处是寝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328-0672b.png
 殿前后殿有流盘曲水亭榭无非金翠未几逐随与
 友端布因问故上曰彼自乞宫观因言营造过当曾
 见西北角上月榭否布曰亦见之既而闻承极殿后
 有水心殿地势极窄所营宫室友端等造作奇巧皇
 太后太妃皆不曾到上一日令就彼作道场因往进
 香斥随友端未使从行既至见其侈丽可惊柱梁椽
 榱皆作花卉龙凤之类涂以金翠环绕其上去梁柱
 皆数寸若飞动状上令筑墙隔出后苑门外仍令毁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328-0672c.png
 撤又诏太常少卿孙杰同内侍李悫驱磨随友端等
 所领后苑造御前生活所翰林书艺局造御前生活
 所修万寿观本命等殿所收支官物仍令悫先诣逐
 处封锁见在官物簿历及拘收干系人盖此三所前
 后所费尤不赀友端尝作一屏风至用象牙二百株
 后苑作计料一物用金百两却取千两以九百两为
 备诸皆类此
 月台者随友端等所创也在大内西北隅下瞰水门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328-0672d.png
 上初以其华靡诏令毁撤后用日官言但改为奉仙
 佛像之所云
 崇宁元年五月提举后苑修造所言内中殿宇修造
 合用金箔五十一万七千片上曰用金箔以饰土木
 一经靡坏不可复收甚亡谓也其请支金箔内臣令
 内侍省重行责罚
以韩忠彦为门下侍郎
 给事中刘极言本朝不任八戚以故事诚防微杜渐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328-0673a.png
 万世之长策也今忠彦除门下虽出自简拔臣恐政
 府援以为例非国之福诏韩琦定策元勋忠彦纯厚
 旧德不可以嘉彦故废宜速书读行下
 忠彦见上陈四事以裨政其一曰广仁恩曰本朝自
 祖宗以仁德固结人心四方如泰山之安近年执政
 骛于功利以苛察相高政太急刑太峻岂社稷之福
 哉愿陛下以仁安天下之心其二辟言路曰谏官御
 史人主之耳目愿陛下求忠直厚重之士亲加识擢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328-0673b.png
 若敢言有补则行其言用其人其三去疑似曰法无
 旧新便民则为利人无彼此当材则可用自绍圣以
 来凡曰元祐之人大则投窜小则退斥愿陛下惟是
 之从惟材之用其四重用兵曰先帝于陜西河东进
 筑城砦数十得地虽广而不可耕皆永兴等路饷之
 虚内实外民力大困愿陛下考用兵以来费几千万
 而所建之地收以为用者其数几何而边民父子肝
 脑涂地与官军物故者其数又几何则进筑利害皎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328-0673c.png
 然见矣谓宜亟罢以惠边民于是上数下诏蠲天下
 逋责甄流人忠荩敢言及知名之士稍见叙用矣
范纯仁等并收叙
 凡二十馀人悉牵复有差纯仁刘奉世吕希纯王觌吴
 安诗韩川唐义问并外司邓光唐和澧随安州居住
 吕希哲希续吕陶郑佑并宫观任便居住苏轼苏辙
 刘安世秦观程颐移廉永衡英峡等州王古杨畏王
 钦臣范纯礼纯粹知润襄兖亳信等州晁补之张耒河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328-0673d.png
 中府黄州通判刘唐老武胜军判官邹浩黄隐黄庭
 坚贾易王回并与监当差遣
 寻诏刘挚梁焘许归葬挚焘王圭吕大防范祖禹王
 岩叟刘安世朱光庭诸子并许叙复
三月以龚夬为殿中侍御史陈瓘邹浩左右正言
 以曾布韩忠彦等荐也上极称浩且谓布曰浩击章
 惇文字待降出翌日乃曰检寻未足亦有烧毁者矣
 布因言言路得人政事之首孰不鼓舞但章惇蔡卞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328-0674a.png
 不乐正上曰卞今殊无人色布曰瓘夬等久当进为
 惇等所抑卞无他见不附已者便恶之上曰所谓妒
 贤嫉能也又曰浩来必与惇理会皇太后亦谕忠彦
 等甚以瓘夬差除为得翌日布对上谓布曰安惇昨
 言邹浩不可用恐形迹先帝非孝也朕答云先朝言
 事官未尝论事而浩独敢言莫用不妨惇无以对面
 发赤而退又曰王祖道言不当差官驱磨后苑造作
 等处官物亦以为形迹先帝朕答云主掌财物不明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328-0674b.png
 理须究治何与先帝事布曰小人不悦者多此等语
 不足信更望深察上曰不足信不足信
辖正隆赞入见
 初诏隆赞为河西节度知鄯州如府州折氏世世承
 袭赵怀义团练使同知湟州怀义乃摩正之子辖戬
 之孙嘉勒斯赉之嫡曾孙也摩正熙宁间来降赐姓名
 赵思忠至是隆赞与辖正惧来朝以隆赞为怀远节
 度趣令之鄯州辖正为宁远节度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328-0674c.png
 上之召对二人也因从容问隆赞以何术招希巴乌
 隆赞云希巴乌亦欲继来但为朗阿章所制若赦阿
 章之罪招之必易上曰已放其罪矣隆赞曰臣到岷
 州当遣人谕之若不从即以兵取其首来上曰招诱
 为善不须杀也寻赐隆赞姓赵名怀德陜西运判秦
 希甫奏云熙河既受辖正之降以兵至青唐即求唂
 氏之后或只令隆赞承袭方合人心据地理从河州
 至湟州二百四十五里道路险隘不通车乘惟是头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328-0674d.png
 口驮载人夫担负瓦吹峡中多遇寇掠道无宿顿人
 无饮食畜无刍秣雇到头驮及管押之人如赴死地
 即令欲全而归已是难事缘鄯州招下新羌万馀人
 若一离本处皆为雠敌欲望朝廷早追隆赞及三伪
 公王入鄯州分付降𦍑令自循抚求故主温溪心之
 后守湟州徐议引去尚为小全之计三省进呈会布
 请驰送胡宗愈及希甫体度可守可弃闻奏布因言
 青唐本以国人不平阿里库父子篡位故逐辖正而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WYG0328-0675a.png
 立隆赞边臣因而欲有其地臣自初事即力争以为
 不可及辖正隆赞相继出降宰相率百官称贺建置
 鄯州臣不复启口然西番寻叛亦累于大行前陈此
 事本不可为但业已建置州郡颁告天下百官四方
 上表称庆一旦弃之取笑中外今于不得已之中但
 当尽力医治拯救若鄯州不可守犹当西守湟州东
 建洮州以相维持且以成神宗以熙河岷为一路诏
 旨其后贼愈猖獗至覆军没将遂降旨以隆赞为河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WYG0328-0675b.png
 西节度使知鄯州与王赡同为陇在都护然希巴乌
 尚在隆赞父子恐未肯听命亦累下胡宗愈秦希
 甫令具鄯州合弃守利害闻奏今更责以果决指定
 弃守事上曰如此行遣亦已尽矣布又曰自绍圣以
 来经营边事进筑城寨五十馀所无不如意临末作
 此一事至今狼狈支当不下无如之何
求直言
 以太史豫言四月日食故也奉议郎钟出美应诏上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WYG0328-0675c.png
 书乞复熙宁绍圣故事父为神考道过百王庶事具
 举没犹未久而匹夫之臣相与诬毁传播当年曾不
 及中材庸主哲宗振起斯文六七年间天下大治复
 见熙丰之盛不折尺箠而西𦍑纳土不勤师旅而尽
 复故疆若谓神考不当创法先帝不当追述则何以
 致巍巍赫赫之功若谓元祐改更而当则何以致官
 府废坠财用匮乏京师累月冰雪河朔连年灾荒西
 贼长驱寇边如入无人之境臣尝至西塞备见元祐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WYG0328-0675d.png
 削弱之患直可䀌伤而叹息也奉议郎范柔中上书
 言亦多诋绍圣并及熙丰之政云
却玉器
 永兴民王怀所进也诏却之
赈河北饥
 诏常平司先拨赐米四十五万石给水灾州郡若有
 馀数民食尚艰即令减价出粜并候二麦成熟日罢
夏四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328-0676a.png
弃鄯州
 初辖正徙居青唐新城为其下所逐寻削发为僧及
 其子来降于宗哥城首领森摩钦戬栋戬疏族希巴
 乌次子也迎隆赞入居之隆赞寻以青唐来降至是
 路梗𦍑酋复共立小隆赞为主诏王赡弃鄯州引兵
 归湟州仍谕希巴乌或小隆赞依旧主青唐当议授
 以河西留后寻又诏熙河经略胡宗回追还王赡宗
 回遣知河州姚雄发兵往鄯州四战获捷与赡拔军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328-0676b.png
 还河州诏加雄防禦使兼熙河兰会路钤辖依前知
 河州初令招谕朗阿章希巴乌等早令归顺方雄之
 出师也议者谓各路精兵悉在鄯州雄所将兵不过
 二万大半老弱创病加以种朴魏钊败亡之后兵将
 气夺其势难用第顾吐蕃出何策耳若塞省章之险
 于要害处立垒以断我路则雄虽有韩白之略师莫
 能前更以兵守青唐宗哥安(原/阙)则赡军(原/阙)由得出(原/阙)
   以待外援不至城中食尽则不战自毙上策也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328-0676c.png
 若(原阙/)       章(原阙/)
      遮绝军路雄前不能越青唐而后无援
 兵继续雄(原/阙)无计必转战以求生此中策也若不得
 省章之险于平原邀战则雄军得出矣此下策也然
 吐蕃桀黠之酋已尽新用人无远谋其策必出中下
 后五日湟州报羌已度省章并无一人守禦止于峡
 外川水邀战我军既出峡自岭鼓噪驰下一击而溃
 𦍑以前军既败悉撤诸城守并兵迎我军我诸城闻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328-0676d.png
 援兵来亦咸出师相应𦍑人腹背受敌于是雄每战
 必捷直抵青唐合王赡军弃鄯州而归屯河州自省
 章峡以西皆捐之诸𦍑遂奉小隆赞入青唐居之
蔡京复翰林承旨
 京自承旨出知太原未赴有旨复职曾布力言京卞
 怀奸害政善类义不与之并立上慰谕曰太后欲令
 了神宗史事及至帘前具以京事开陈太后不纳布
 曰如此臣不敢安位太后曰干枢密甚事布曰君子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328-0677a.png
 小人不可同处臣在先朝尝有去意今日以太后听
 政皇帝践阼政事皆合人心以此亦欲自竭事既一
 变臣何可安太后曰不变只是教他做翰林学士了
 却神宗史事布力陈不已太后曰且耐辛苦乃遣之
 亦可也布曰臣为朝廷分别邪正此事所系不细既
 而报辰正牌太后又曰日色已晚遂退
 时中书舍人徐绩亦与修史乃言正史久未成书良
 由元祐绍圣史官好恶不同范祖禹等专主司马光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328-0677b.png
 家藏记事蔡京兄弟又用王安石日录各为之说以
 致纷纷不已宜尽取大臣家藏记录考核是非以成
 一朝大典从之
 初命京校五朝宝训以备经筵殿中侍御史龚夬言
 祖宗宝训已尝进读臣虑京增以已意必误圣学乃
 下前旨京寻言非敢有所改也但欲增神宗故事为
 六朝宝训诏从之时上未有逐京意而京因草制得
 进见数为上言继述事上尝摇手示京曰朕尽解此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328-0677c.png
 独母后之意未听卿姑待焉
以韩忠彦为右仆射
 兼中书侍郎李清臣门下侍郎
大赦
 以皇长子生也寻赐名桓赦书有解网恤辜何俟终
 日之语范纯仁等二十五人(原阙/)叙纯(原阙/)
  昌刘奉世宫观许归陈州王觌韩川吕希纯(原阙/)
       宫观任便居住王钦臣知颍昌(原阙/)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328-0677d.png
   官依旧知襄州(原阙/)陶张耒刘当时并与知州
 吕希纯(原阙/)贾易并与小郡刘唐老黄隐并与堂除
 知军晁补之与堂除通判黄庭坚与堂除签判苏轼
 苏辙刘安世秦观移永岳鼎衡州居住程颐复官任
 便居住郑侠放还
安惇罢
 自中丞出知潭州以其尝论邹浩罪恶及言浩不可
 用故也先是左正言陈瓘言陛下欲开言路首还邹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328-0678a.png
 浩取其有既往之善可谓得已试之才允合人心无
 可救正而闻御史中丞安惇尚缘往事论浩罪恶欲
 寝已成之命自明前举之当安惇又常言邹浩是先
 朝所弃不当复用国是所系不可轻改臣窃惟是非
 之心人皆有之古圣王以百姓之心为心故朝廷之
 所谓是非者乃天下之公是非也是以国是之说其
 文不载于二典其事不出于三代惟楚庄王之所以
 问孙叔敖者乃战国一时之事非尧舜之法也然其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328-0678b.png
 言曰夏桀商纣不定国是而合其取舍者为是不合
 其取舍者为非则是孙叔敖之意亦不敢以取舍之
 私而害天下之公是非也若是取舍简择一以私意
 合我者是异我者非此楚庄所不敢也岂圣时所宜
 用哉因录国是故事上之又言邹浩尽忠之言以爱
 君忧国为心先帝一时之怒无终绝言者之意惇居
 风宪理当助浩默而坐视愧责已多况如前日之所
 为者乎极天下公议所非以为国是极人臣不改之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328-0678c.png
 孝以为善述昔以误朝今以非上原情定罪安可已
 乎伏望检会前奏早赐施行惇闻瓘章已出亦自请
 去故有自命
 是秋瓘复言钟正甫顷为广东运判亲往新州追摄
 本州羁管日前谏官邹浩就狱根勘宾客往来馈遗
 等事偶会大赦释免窃推浩以言事得罪于亲戚故
 旧往来赒恤之义朝廷未尝有旨禁绝而新州所劾
 与御史台罗织之狱万里相应欲置浩于必死其为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328-0678d.png
 忍酷不已甚乎然议者以为造意为虐者非正甫也
 欲望令正甫供(原/阙)所承受御史台文务如何指挥本
 路如何奏承但考两处行遣次第则造意为虐者得
 其人矣诏安惇落待制依旧知潭州正甫与御史左
 (原阙/)      射韩(原阙/)     与合入
 差(原阙/)
                 编类(原/阙)
 其语(原/阙)为谤(原/阙)今陛下又求直言若(原阙/)   士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328-0679a.png
 必怀惧臣(原/阙)陛下亟诏罢局于是诏取以入且面谕
 忠彦等曰已焚之矣
赐举人第
 赐李釜以下五百馀人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窜王赡
 于房州姚雄奏称青唐邈川始因王赡贪功生事招
 携羌酋收复穷远之地费财劳师连岁不解几陷两
 路军马烦朝廷遣兵救应仅能全师而还枢密院勘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328-0679b.png
 会王赡前后傲慢专辄情实难恕兼累据臣僚奏王
 赡王厚自据青唐邈川其拣戬辖正珍宝及府库钱
 物并不即时起置文历森摩钦戬等九人既已处置
 其逐家财产亦不见下落以此显见二人各有侵盗
 迹状分明缘事干人众更不欲置狱推究乞贬赡及
 厚仍告谕将士咸使知之故有是命
 越明年三月流赡昌化军至邓州缢死王厚郴州安置
太原等地震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328-0679c.png
复废后孟氏为元祐皇后
 初孟氏之废也哲宗有悔悟之意尝曰章惇坏我名
 节至是朝廷推行遗意适有布衣上书请复瑶华者
 遂命以官上因韩忠彦曲谢乃谕以复瑶华之事又
 谕宰执召入禁中却降麻免令张皇众称善遂诏瑶
 华废后累经大霈其议复位号于是左正言陈瓘言
 绍圣大臣以继述神考为说以雠毁宣仁为心而瑶
 华乃宣仁所厚又于先帝本无间隙万一瑶华有预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328-0679d.png
 政之时则元祐之事必复是以过为之虑若刈草而
 去其根则孟氏安得不废朝廷赦宥为罪人而设掖
 庭秘狱治世所无今若以为过而均之赦宥以是废
 兴动与众同科慢而不严于体未顺且瑶华前日得
 罪而外议籍籍皆以为先帝有悔悟之言审如此则
 皇太后下一诏书明白其事陛下付外庭使议典礼
 纵令遂非之人自护其短安敢以先帝之言为不然
 乎不报既而瑶华废后用犊车还宫中太后遣人以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328-0680a.png
 冠服易其道衣乃入中外闻者欢呼
 初上命蒋之奇进入所受太后立元符皇后手诏太
 后谓辅臣曰此乃刘友端所(原阙/)     辅臣
 复对曾布曰(原/阙)问章惇惇遽云(原阙/)
      固有名(原/阙)上则章先帝之(原阙/)
 以叔废嫂未顺(原/阙)等议皆以两存为便太后亦以(原/阙)
    略曰虽元符(原/阙)号已正位于中宫然永泰上
 宾固无嫌于并后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328-0680b.png
置平准务
 改市易务为之
蔡卞罢
 出知江宁府台谏官龚夬陈瓘任伯雨皆言尚书左
 丞蔡卞过恶夬曰卞为安石之婿妄谓尽得其学以
 欺朝廷而一时嗜利者助成其说今乃参政预机清
 议沸腾望重黜之瓘曰章惇前日所为皆卞教之卞
 以继述神宗为名以纂绍安石为主立私门之好恶以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328-0680c.png
 为国是夺宗庙之大美以归私史又曰惇迹易明卞
 心难见春秋责意则难见之罪安所逃乎伯雨曰卞
 之罪有过于惇如诬罔宣仁圣烈保佑之功傅致元
 祐皇后疑似之罪安惇作理诉所而士大夫得罪者
 八百三十家蹇序辰编排章疏而语言被罪者数十
 人先帝亲政六年未尝有失独此数事皆卞为之一
 日宰执奏事上曰台谏攻卞已十馀章何以使卞知
 之众未对上曰只付与章惇则卞自知矣惇令吴伯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328-0680d.png
 举谕旨于卞卞乃请去遂有除职与郡之命
筑宁川堡
 时熙河方修湟川膔哥一带堡寨曾布曰外议多谓
 湟州难守臣谓若并弃之则必为夏贼所有兼得湟
 州皆不能守岂不取轻夷狄自绍圣进筑边城深入
 西贼巢穴如会州正扼其右厢兵马道路如天都浅
 井之类亦使贼不得点集而致其死命今新疆正宜
 固守若破坏一处则边计可忧上然之既而膔哥堡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WYG0328-0681a.png
 赐与今名自后进筑不尽录
增太庙为九室
 祔哲宗不祧宣祖
 初翰林学士曾巩等议祧宣祖礼部侍郎赵挺之言
 有天下者事七世谓考庙而上本朝至英宗始备七
 庙之数以僖祖为太祖顺祖下六朝为三昭三穆太
 祖之庙百世不毁昭穆亲尽则迁故仁宗即位则迁
 顺祖哲宗即位则迁翼祖今上与哲宗皆神考之子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WYG0328-0681b.png
 岂复可迁门下侍郎李清臣以挺之言为是诏从之
追复文彦博司马光等官
 (原阙/) 凡三十三人(原/阙)仆射韩忠彦白上以元祐(原/阙)
          殊未甄复(原/阙)当出自上意
 而(原阙/)          推是(原阙/)(原/阙)
 尚未被泽乞赐(原阙/)  元臣故老(原阙/)  中悯
 泽之颁岂容独后(原阙/)  孰慰幽魂故彦(原阙/)
 吕大防刘挚韩维梁焘司马光吕公著孙固传尧俞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WYG0328-0681c.png
 赵瞻郑雍王岩叟范祖禹赵彦若钱协顾临赵君锡
 李之纯吕大忠鲜于侁孔武仲姚勔盛陶赵卨孙觉
 杜纯孔文仲朱光庭李周张茂则高士英孙升追复
 内彦博维悉复官职光公著大防等止复官焘挚比
 旧犹降一官
罢𣙜广西茶
六月诏以坊场钱输内藏
 岁以百万缗为额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WYG0328-0681d.png
贬邢恕
 均州居住左正言陈瓘言新知荆南邢恕顷诬司马
 光刘挚梁焘等几至灭族公议不容久矣宜定其罪
 于是韩忠彦请改撰司马光等诰命上曰但以贬恕
 告词中载此意则天下皆知之矣责词略曰忠佞辨
 则内外肃是非公则劝沮行尔操心倾危曲意附会
 造为飞语上累宣仁矧尔于光公著二人实门下士
 一旦下石孰谓虚言先是曾布尝奏云绍圣中以光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328-0682a.png
 谋废立天下皆以为冤至于变乱神宗法度岂得谓
 无罪臣尝谓恕之言颇公上因言大臣中及论事者
 各有所偏布又言元祐人愤熙丰之人一切摈去已
 失之偏绍圣人病元祐之人故窜斥废黜其偏益甚
 矣今陛下方欲调停两党但当区别使之邪正各得
 其所若但知复元祐黜绍圣则不免又偏矣如是则
 与元祐绍圣何以异然臣累闻圣训谓无论熙丰元
 祐绍圣但是者则用不是者不用更不分彼此若人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328-0682b.png
 臣能体此意无不当者
秋七月朔太后还政
召范纯仁
 纯仁初有分司之命太后遣中使抵永州赐银合茶
 药宣谕慰劳甚渥行次鄂州又复故官宫观于是召
 令赴阙盖将以为相也然纯仁时已病矣未几听归
 颍昌
荧惑犯房心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WYG0328-0682c.png
 左正言陈瓘言咸平元年二月彗出营室北真宗谓
 大臣曰其祥安在吕端等曰变在齐鲁之分真宗曰
 朕以天下为忧岂独一方耶其年(原阙/)  李汸(原/阙)
       人天下(原/阙)谓贤也举天下之(原阙/)
            销变之道如此而已(原/阙)
      事所(原阙/)    人心则合天心矣
 汉元(原阙/)  之周堪张猛(原阙/)   之张议论
 交战邪正未决当此之时有夏寒日𤯝之变而许史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WYG0328-0682d.png
 之徒以为堪猛用事之咎于是势孤者危有力者胜
 臣尝以谓天下大器也譬如一舟舟平则安舟偏则
 危自绍圣以来宰舟之人实右而虚左舟势不平几
 于倾覆观者胆落亦已久矣陛下即位以来好平恶
 偏损诸右而迁之左十损一二舟势尚偏臣愿陛下
 察用偏同济之人探旁观胆落之语广诹博访而审
 其所以然也且天文之变昭示天下已数日矣惟京
 师阴雨见之最晚则是远方之所知而陛下有所未
卷二十五 第 48a 页 WYG0328-0683a.png
 知也况房星为宋之分野大星乃天房之位前星乃
 太子之位今幸未凌犯愿陛下顿思所以销弭之道
 右正言邹浩言仁宗尝谓辅臣曰事之将兆天当其
 象又曰事将萌而天象先见盖人事在下气积于上
 积众人之气而先见犹人之五脏有病而气色见于
 面矣非仁宗神圣岂能及此此人主所当遵用也
八月作景灵西宫
 初景灵宫神宗未有馆御而居英宗之后殿及哲宗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WYG0328-0683b.png
 崩又无以处之蔡京言若谓宫东迫民居难展宜即
 其西对御道立西宫首奉神宗馆御而哲宗次之右
 仆射韩忠彦以下亦请立西宫以奉神宗诏恭依且
 命户部尚书李南公总其役右正言陈瓘言其不可
 者五盖国之神位在宗庙故神宗建原庙于左今乃
 在西不合礼经一也唐徐峤言大理寺杀气盈而鸟
 雀不敢撄今即其基则非善地二也虽移官舍不动
 民居而大理寺军器监及元丰库仪鸾司皆迁于
卷二十五 第 49a 页 WYG0328-0683c.png
 他处则彼亦有居民不知遣几家而后可就三也前
 者以祖宗神御散在寺观故合于一宫今乃析为两
 处则銮舆酌献分诣礼繁四也夫孝贵宁神自奉安
 于显庆殿既变且久不宜轻动五也瓘章累上且论
 京之矫诬卒不能易
出内库金帛助边
 出内库金帛二百万缗助陜西籴军储自后不复尽
 录
卷二十五 第 49b 页 WYG0328-0683d.png
葬哲宗于永泰陵
九月幸龙德宫观芝
 (原阙/) 亲(原阙/)邸名曰龙德宫至是临幸中丞曹(原/阙)
   宗庙不当(原阙/) 临幸上指御袍曰服色如此
 可(原/阙)(原阙/) 言陈瓘言伏闻(原/阙)为将幸蔡王外第
 都下之人老幼相传欢呼鼓舞愿瞻天表人心所归
 于此可见然闻欲因幸龙德宫而传者以为欲观芝
 草窃惟陛下即位以来天下丰稔庆瑞已多芝草虽
卷二十五 第 50a 页 WYG0328-0684a.png
 异臣知不足以动圣意也况自祖宗以来乘舆初出
 必正其名若非为民祈祷即因谒见宗庙今乘舆之
 出固有名矣因幸潜宫似为不可然而观芝草之嫌
 亦不可不恤也此而不恤则流传寖广天下之人将
 有不远万里而献芝者矣殿中侍御史陈师锡亦以
 为言并不报
章惇罢
 先是哲宗灵驾发引至巩县遇雨山陵使章惇先就
卷二十五 第 50b 页 WYG0328-0684b.png
 幕火大升舆陷于淖中臣僚不复随后自旦至夜二
 膳不时进竟露宿野次时元祐皇后从行章惇请先
 住宿顿后不从亦暴露雨中既侍御史陈次升言惇
 自登仕路任私害物奉使山陵措置乖谬左正言陈
 瓘言惇独相八年迷国误朝罪不可数奉使失职事
 于泰陵于是惇乞罢政上谓宰执曰章惇求去乞越
 州当与之朕不以定策贬惇只缘奉哲宗灵驾不职
 累有弹章朕不敢已遂命以特进知越州
卷二十五 第 51a 页 WYG0328-0684c.png
诏仁宗神宗庙永不祧
贬蔡卞
 太平州居住初中丞丰稷入对学士承旨蔡京于殿
 陛间揖稷曰天子自外服召公为中司今日必有高
 论稷正色答曰行自知之至是与殿中侍御史陈师
 锡共言京奸恶稷曰京身为禁从外结后族交缔东
 朝伏望独断出之于外师锡曰若果用京则治乱自
 此分矣祖宗基业自此坏矣师锡又言资政殿学士
卷二十五 第 51b 页 WYG0328-0684d.png
 知江宁府蔡卞与京兄弟同恶迷国误朝为害甚大
 乞正典刑又言向宗良宗回亦阴为京游扬进列要
 路是皆国之深患臣非自爱而忧之盖为陛下忧为
 宗庙忧为天下贤人君子忧若黜京等于外则谗言
 不入于宫闱圣虑可忘于忧患实宗社之福也稷与
 师锡登对上曰此碍东朝卿当熟虑稷云臣请自奏
 东朝遂云自古母后临朝未有手书还政如圣母(原/阙)
  德(原阙/)   令外闻向宗(原阙/)   势妄作
卷二十五 第 52a 页 WYG0328-0685a.png
 内则惟(原阙/)         然而蔡京(原阙/)
           等而黜京(原阙/)  亦奏
 疏东朝委曲(原/阙)(原阙/)(原阙/) 有是命殿(原阙/)
  龚夬言臣伏闻蔡卞落职(原/阙)平居(原阙/)恶民(原/阙)
 云二蔡一惇必定灭门籍没家财禁锢子孙又曰大
 惇小惇入地无门大(原阙/)
   不可欺如此又言京在(原阙/)
     先差扰数日而辩及绍圣(原阙/)
卷二十五 第 52b 页 WYG0328-0685b.png
        朝廷与京表里相济(原阙/)
           人反(原阙/)
 
 
 
 
陈瓘罢(原阙/)
卷二十五 第 53a 页 WYG0328-0685c.png
 
 
                  以为万
 几之事黜陟差除皇太后至今与也良由中外关通
 未有禁戒故好事之人得以益传耳上批陈瓘累言
 太后尚与国事言多虚诞不根可送吏部与合入差
 遣三省请以瓘为郡上不可添差监扬州粮料院瓘
 初不知被责复求见上阁门不许瓘即具以劄子缴
卷二十五 第 53b 页 WYG0328-0685d.png
 进其一再论景灵西宫其二论章惇罢相制所称国
 是其三其四皆指陈蔡京罪恶其言京云国之大事
 无过宗庙可传万世无过信史今京以矫诬之言唱
 西宫之事妄托先训以惑上下自改日录以实其说
 朝廷遂其语欲迁神考于西宫岂非朝廷大政委曲
 迁就为一京地乎京在绍圣亲入文字请灭刘挚等
 家族其言所以不行者哲宗之大惠也今哲宗之大
 惠不闻于天下而京复自谓有究治平反之功欲使
卷二十五 第 54a 页 WYG0328-0686a.png
 天下皆谓哲宗有滥诛之意而京有及物之仁始则
 为国生事以复私雠今则归过先朝以图自利前(原/阙)
    计亦行岂非以朝廷大政委曲迁就(原/阙)二京
 之地(原阙/)  述神宗钦承哲宗至德(原阙/)
 
 
                    为
 惧矣以言为戒则依旧缄默以进为(原/阙)则甘于沉(原/阙)
卷二十五 第 54b 页 WYG0328-0686b.png
   公议与亲政之初渐不侔矣京之计策一行人
 之向背渐异为京之羽翼者渐多为陛下之耳目者
 渐少朝廷之威自此而渐弛蒙蔽之患自此而渐成安
 危治乱渐可卜矣又昔者唐明皇欲用牛仙客为尚
 书而张九龄以为不可明皇变色曰事皆由卿耶
 李林甫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尚书九龄书生不达
 大体由是明皇悦林甫之言卒相仙客而九龄自此
 寖疏终见黜罢今忠彦及布无九龄之望而京之气
卷二十五 第 55a 页 WYG0328-0686c.png
 焰过于仙客因势观望而为林甫之言者不知几何
 人崔群谓唐之治乱在林甫九龄进退之时今京轻
 欺先帝与卞无异而人归过于宣烈卖祸于惇卞曲
 为自安之计而陛下果留之也今既可以留后亦可
 以大用天下治乱之势系于一京崔群之言可不念
 耶臣恐后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治乱之机不可以不
 早辨也
 翌日复有旨除瓘知无为军瓘即露章辞免云蔡京
卷二十五 第 55b 页 WYG0328-0686d.png
 关通交结其势益牢广布腹心羽翼成就愚弄朝廷
 有如儿戏陛下若不早悟渐成孤立后虽慎之亦无
 及矣陛下若以臣言为是则当如臣所请按京之罪
 明正典刑然后改臣差遣以示听纳若以臣言为非
 则是臣事发更重其罪益大重加贬窜乃得允当诏
 不许辞免差遣上尝谕宰执曰瓘言事极不可得暂
 贬亦不久前日遣人送黄金百两瓘受赐泣下布曰
 陛下待遇如此宜其感泣也
卷二十五 第 56a 页 WYG0328-0687a.png
 未几翰林学士曾肇亦上书其略云臣近曾论贬逐
 谏官陈瓘乞太后特下手诏留瓘旧职未蒙听纳臣
 窃以为瓘言虽犯其意则忠(原/阙)则瓘以疏远小臣妄
 议宫闱之事披写腹心无所顾忌此臣(原阙/) 太后
 有援立圣明不世之大功有前期归政过人之盛德
 (原阙/)  房闼不与外事人无间言本末相称(原阙/)
         议则于清躬不能无累故瓘
 以爱君(原阙/)
卷二十五 第 56b 页 WYG0328-0687b.png
 
 
 
 
    必须关白凡章疏亦须呈单子来取看(原阙/)
      甚已而陈瓘论裴彦臣等交通内外太
 后怒(原阙/)     再拜乞贬瓘而怒偏不解左
 右近习或请擢(原阙/)  庶可解太后之怒群臣皆
卷二十五 第 57a 页 WYG0328-0687c.png
 莫敢言肇既先上书与王诜俱入对初留身而上遽
 及之且曰卿文字但救陈瓘无补于事当更论东朝
 事乃有补耳又曰闻枢密人待着文字肇初不晓诜
 曰得非曾布欲有所陈上曰然又谓肇曰东朝往往
 已有人觇伺于此矣曾布遂上疏太后开陈甚至未
 几布入对欲询前所言未及启口上遽曰前日文字
 极好太后亦不怒但曰巧饰语言只未说我不是文
 字且留待并肇文字总收却布因问近更与事否上
卷二十五 第 57b 页 WYG0328-0687d.png
 曰如故又曰皇太后言待更来煎迫即不能管得布
 唯唯
冬十月蔡京罢
 知永兴军长安阙帅欲遣京韩忠彦以为当遣曾布
 曰京之出天下所同欲自善(原/阙)东太后不胜其怒臣
 自此不敢复启口圣意如(原阙/)   上曰(原/阙)只是
 太后怒朕元不主张近日陈瓘有(原阙/)  交通近
 习之状却有简与裴彦臣云且烦于太后前主张保
卷二十五 第 58a 页 WYG0328-0688a.png
 全朕前逐冯说亦只为京布曰闻王诜尝向人说既
 去却冯说奈元长何今闻圣谕则此言不虚矣京立
 朝如此以理言之何可使之不去但以形迹东朝且
 令补外亦可也
窜章惇
 惇既罢相知越州陈瓘论其责轻于是中书省检会
 (原/阙)并臣僚上言云惇编类章疏看详诉理受祸千馀
 家凡士民暗昧言语加以刀棓钉手足剥皮肤斩颈
卷二十五 第 58b 页 WYG0328-0688b.png
 (原/阙)古之刑责授武昌节度副使潭州安置责词略曰
 先帝天资仁孝勤俭(原阙/)      恻怛及尔
 辅政日肆诞谩凡陈开导之(原阙/)    事阴(原/阙)
 仇怨妄肆中伤或称图危上躬或托(原阙/)
    若孤豚(原/阙)斥搢绅弃如断梗投之荒(原阙/)
        徒(原/阙)者不得(原/阙)葬援引奸党布(原/阙)
          有司(原/阙)(原阙/)
 道(原阙/)
卷二十五 第 59a 页 WYG0328-0688c.png
 
  为之(原阙/)
以韩忠彦为尚书左仆射曾布为尚书右仆射
以丰稷为工部尚书
 布之相也御史中丞丰稷欲率(原阙/)     尚
 书以王觌为中丞稷力请补外不允谢表(原阙/) 成
 (原阙/)   方剡于奏章之语上问佞人为(原阙/)
 曾布陛下斥布则天下事定矣
卷二十五 第 59b 页 WYG0328-0688d.png
诏增损役法
 先是邹浩言臣近自广东赴阙沿路见官吏多称役
 法尚有不便望随宜修之王右亦言神宗创法有未
 便者皆许陈述未尝禁人议论而比年凡及役事必
 加以诋毁变乱以故人莫敢言今乞下之诸路具合
 增损事以闻庶全良法从之
下绍述诏
 诏略曰朕惟神考新一代之典刑以遗我后人而间
卷二十五 第 60a 页 WYG0328-0689a.png
 者任事之臣用心或过朕所不取朕于为政用人无
 (原阙/)之间斟酌损益惟义所在嘉与有位共图康功
 以成绍(原阙/)   今有曲学偏见(原/阙)意改作规害
 国事(原阙/)
罢平准务
 尚书省言平准务月置官吏等给费太多并遣官出
 外市物骚扰所治近年官卖石灰市直增不便于细民
 诏罢平准务及官买石灰
卷二十五 第 60b 页 WYG0328-0689b.png
十一月贬蔡京蔡卞
 丰稷陈次升等再言知江宁府蔡京奸恶诏落端明
 殿学士提举洞霄宫居杭州卞为太中大夫依旧太平
 州居住辅臣谓卞责太轻后十日再降官池州居住
以王觌为翰林学士
 觌以上方锐意图治任事者不能以达孝之义开说
 因疏言尧舜禹相授一道考之方册则四凶在朝尧
 未能去而舜去之元凯在下尧未能举而舜举之有
卷二十五 第 61a 页 WYG0328-0689c.png
 苗弗率舜禹(原阙/)        事不必尽同
 也武王周公所谓达(原阙/)   事者也文王作丰
 邑武王不居丰而作镐邑文(原阙/)     不(原/阙)
 泽梁无禁周公相成王则关市有征(原阙/)
   孝与善继善者也神(原/阙)作法于前子(原阙/)
     也至于时异事殊(原阙/) 一者损益之(原/阙)
 
            恐复有营私(原阙/)欲主
卷二十五 第 61b 页 WYG0328-0689d.png
 其言以(原阙/)谓绍复宣烈非臣等不可则引用私
 蔽隔(原/阙)(原/阙)名继(原/阙)而实以肆其奸焉
轻狂盗刑名
 诏狂盗犯赃应绞者赃数并增一倍赃满不曾伤人
 而情理轻者(原阙/)
复春秋博士
陜西兼行铜铁钱
 九朝编年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