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328-03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九朝编年备要卷十四   宋 陈均 撰
仁宗皇帝(起己丑皇祐元年/止癸巳皇祐五年)
己丑皇祐元年春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张士逊薨
临其丧
 翌日上谓辅臣曰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朕以师臣
 之旧故不避文彦博曰唐太宗辰日哭张公谨陛下
 过之远矣寻篆其碑首曰旧德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328-0350d.png
二月彗出虚
 晨见东方西南指历紫微垣至娄凡一百一十四日
 而没
求直言 行考课监司法
 转运使副官满差两制臣寮考校分上中下六等
 嘉祐二年命翰林承旨孙汴中丞张升磨勘诸路转
 运提刑课绩
 六年颁行新定转运使副提点刑狱课绩院条制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328-0351a.png
泸蛮寇边 诏近臣陈备边策
 时契丹聚兵近塞上御便殿访近臣以备边之策三
 司使叶清臣上对曰陛下临御二十八年未尝一日
 暇逸而契丹频岁为患者岂其将相大臣不得其人
 不能为陛下张威德而俾怀畏乎庆历初刘六符来
 执政无术略以破狡谋远致二十万物永匮膏血以
 奉溪壑今诏问北使诣阙以西伐为名即有邀求何
 以答之臣闻誓书所载彼此无求况讨元昊累年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328-0351b.png
 契丹岂有毫发之助今彼出师辄求我助违约甚矣
 若使辩士判其曲直要之一战外破其谋岂不惮服
 苟肆侵凌方河朔灾伤之馀野无庐舍我坚壁自守
 其能久居然后设伏出奇邀击首尾若不就擒亦大
 败矣诏问辅翊之能方面之才与夫帅领偏裨孰可
 任者臣以为不患无人患有人而不能用耳今辅翊
 莫如富弼范仲淹夏竦郑戬方面莫如韩琦田况刘
 涣孙沔帅领则王德用庞籍偏裨则狄青范金蒋楷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328-0351c.png
 张亢刘贻孙王德基皆其选也而威禦绥宁即竦戬
 尤其所长诏谓朔方灾伤军储阙乏此则三司失计
 置转运不举职非一日也如施昌言方欲办事一与
 贾昌朝违戾遂被移徙军储何由不之先朝置内帑
 本备非常今为主者之吝自分彼我缓急不以为备
 则臣不知其所为也至如粒食难转莫若使豪民诖
 误得入粟以免杖笞必能速办诏问战马乏绝何策
 可足臣前在三司尝陈监牧之弊占良田九万顷岁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328-0351d.png
 费钱百万缗天闲之数才三四万急有征调一不可
 用今莫若赋马于河北河东陜西京东五路上户一
 中户二户共一马养马者复其一丁则坐致战马二
 十万不为难矣时户部副使包拯亦对西北形势山
 川扼塞及所以先事选士积谷之策
三月叶清臣罢
 罢三司使出知河阳初河北转运使失计军储清臣自
 汴漕米七十馀万给之又请发大名府军钱以佐边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328-0352a.png
 籴而贾昌朝格诏不从清臣固争且疏其跋扈不臣
 宰相欲两平之因徙昌朝判郑州而清臣有是命清
 臣天资爽迈遇事敢行奏对无所屈郭承祐妻华王
 元称女封郡主给俸及承祐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妻
 以不加封请增月给清臣执奏不可上曰承祐管军
 妻又诸王女当优之清臣曰是终为侥倖遂卷其奏
 置怀中不行清臣至河阳未几卒
 四年秋昌朝除母丧以使相入见召赴迩英阁讲乾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328-0352b.png
 卦上曰将相侍讲天下盛事昌朝稽首谢寻命知许
 州
亲试举人
 赐冯京等四百九十馀人及第出身有差
夏五月幸后苑观刈麦
 御宝政殿观之谓辅臣曰朕新作此殿不欲植花卉
 而岁以种麦庶知穑事之不易也
六月初置观文殿大学士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328-0352c.png
 以祥源观使贾昌朝为之仍命判都督朝会班中书
 门下视其仪物仍诏非尝为宰相者毋得除
秋八月陈执中罢
 先是河决民流灾异数见执中无建明但延接卜相
 术士言者屡攻之至是以足疾辞位罢去
以宋庠同平章事
 庠为相儒雅练故事自初执政遇事辄分别是非可
 否用是斥退及再登用遂浮沉自安然天资忠厚尝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328-0352d.png
 曰逆诈恃明残人矜才吾终身不为也
策制科武举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殿中丞吴奎入第四等武举
 三十七人
九月岭南蛮侬智高寇边
 邕州西南有广源州虽号邕管羁縻其实服役于交
 趾初知傥犹州侬全福为交趾所虏其妻阿侬嫁商
 人生智高因冒侬姓本雷火峒久之复与其母出据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328-0353a.png
 傥犹州建国曰大历交趾拔之执智高释其罪使知
 广源州居四年内怨交趾袭据安德州僣称为南天
 王改元景瑞至是寇邕州诏江南福建发兵捕之
罢武举 冬十二月汰诸路兵
 时天下患兵冗于是文彦博与枢密院庞籍同议省
 兵议者纷然以为不可上以为疑文彦博与庞籍共
 奏曰公私困极正坐冗兵果有患二臣请死之上意
 乃决于是汰陜西保捷军及诸路羸兵为民者六万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328-0353b.png
 减廪粮之半者二万又诏减陜西兵屯内地以实边
 费
庚寅皇祐二年春正月行入中对贴法
 自庆历末河北行四说法盐课其一而并边刍粟皆
 虚估数倍劵至京师反为富贾所抑盐八百斤旧售
 钱十万至是止六万商又以贱估受劵取盐不复入
 钱京师帑藏益乏乃诏王尧臣等同三司较近岁天
 下财赋之数尧臣等请商人复入钱京师法视旧入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328-0353c.png
 钱数稍增与盐而并入边中先得劵受盐者河东陜
 西入刍粟直钱十万止给盐直七万河北又损六万
 五千且令入钱十万于京师乃听兼给谓之对贴于
 是入钱京师稍复如故
夏六月定举主员
 先是京师提刑张易官满将代并举县令十六人上
 意其请托乃诏监司以所部州之多少裁定其后又
 增县令举主至三员盖官冗浸极保荐之法初略而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328-0353d.png
 后详也
秋九月辛亥大飨明堂三圣并侑
 诏曰国朝三岁亲郊即合祭天地祖宗并配而百神
 从祀今祀明堂而礼官所定祭天不及地配坐不及
 祖宗未合三朝之制且移郊为大飨盖为民祈福宜
 合祭皇地祗奉太祖太宗真宗并配而五帝神州地
 祗亦灌献之日月河海诸神悉如圜丘从祀因谓辅
 臣曰礼非天降地出缘人情耳今礼官习拘儒之旧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328-0354a.png
 传舍三朝之成法非朕所以昭孝息民也
 先是内出手诏明堂礼毕毋得上尊号文彦博等固
 请不从
 先是宋庠建议以今年当郊而日至在晦用建隆故
 事宜有所避因请季秋大享于明堂诏从之上谓辅
 臣曰明堂者布政之宫天子路寝今大庆殿是也况
 明堂初已合祀天地于此乃以大庆殿为明堂又诏祠
 明堂宜尽物以遵典礼自乘舆服御诸物令有司裁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328-0354b.png
 简之
 宋祁上明堂通议二篇祁自叙略曰上采三代旁搜
 汉唐礼之过者折之说之谬者正之以合开宝一王
 之典聊佐乙夜观书之勤寻以御撰明堂八曲𨽻太
 常及改文舞曰右文化俗武舞曰成功睿德
 于是百官皆进秩初彦博议覃恩参知政事高若讷
 曰官滥久矣未有以节止今又启之何也不听及扈
 驾宿景灵宫有传赦语百官迁秩者御史彭思永亟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328-0354c.png
 上言不宜滥恩时三司使张尧佐觊执政内侍王守
 忠求为节度使思永率同列言之或曰宜待命行思
 永曰宁先事而言使己得罪不可使命出移过朝廷
 遂独奏曰外戚秉政宦官用事非宗社福上怒诏诘
 所从受知谏院吴奎言御史许风闻言事若穷覈主
 名则后无敢告以事者是朝廷自蔽耳目也中丞郭
 劝亦言思永纳忠不宜深罪尧佐守忠之议遂格而
 思永寻罢御史知宣州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328-0354d.png
 寻命彦博等编修大享明堂记越明年二月上之
 先是资政殿学士知杭州范仲淹建言祀明堂旷礼
 宜召元老旧德陪位于廷乃诏南京起太子太保杜
 衍西京起太子少傅任布陪祀且供帐都亭驿待之
 既而二人皆以老疾力辞不至遂赐衣带器币自后
 每遇大礼而前两府致仕者率有诏召焉然亦无至
 者
申严内降执奏法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328-0355a.png
 诏内降指挥许执奏敢因缘干请者台谏察举先是
 上谕辅臣可于赦文中禁止内降庶澄清宿弊辅臣
 等言载之赦文恐未尽圣意乃别下此诏
 至和元年又诏内侍传宣令都知司劄报被受者覆
 奏景祐五年又诏今后臣僚于内侍省御药院内东
 门进文字者令逐处申文书再取旨谏官韩绛尝因
 对言曰天子之柄不可下移当间出睿断上曰朕
 固不惮自有处分所虑未中理而有司奉行则害己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328-0355b.png
 加于人故先尽大臣之虑而后行之绛又言有林献
 可者遣其子以书诋臣多斥中外大臣之失臣不敢
 不以闻上曰朕不欲留中恐开阴讦之路第焚之
冬闰十一月置详定大乐局
 诏中书门下集两制太常官置局于秘阁详定大乐
 翰林学士王尧臣请命天章阁待制赵师民预详定
 仍乞借高若讷所校十五等古尺并从之落胡瑗致
 仕为国子监直讲同议大乐又召益州进士房庶除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328-0355c.png
 校书郎宋祁尝上庶所著乐书补亡二篇既召赴阙
 庶自言尝得古本汉志云度起于黄钟之长以子谷
 秬黍中者一黍之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
 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今文脱之起积一千二百黍
 八字故自前世以来累黍为尺以制律是律生于尺
 尺非起于黄钟也且汉志一为一分者盖九十分之
 一后儒误以一黍为一分其法非是当以秬黍中者
 一千二百实管中黍尽得九十分为黄钟之长九寸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328-0355d.png
 加一以为尺则律定矣直秘阁范镇是之乃言曰李
 照以纵黍累尺管空径三分容黍千七百三十胡瑗
 以横黍累尺管容黍一千二百而空径三分四釐六
 毫是皆以尺生律不合古法今庶所言实千二百黍
 于管以为黄钟之长就取三分以为空径则无容受
 不合之差校前二说为定盖累黍为尺始失于隋书
 当时议者以其容受不合弃而不用及隋平陈得古
 乐器高祖闻而叹曰华夏旧声也遂传用之唐祖孝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328-0356a.png
 孙张文收号称知音亦不能更造尺律止法隋之古
 乐制定声器朝廷久以钟律未正屡下诏书博访群
 议冀有所获今庶所言以律生尺诚众论所不及请
 如其法试造尺律更以古器参考当得其真乃诏王
 洙与镇同于修制所如庶说造律尺龠律径三分围
 九分长九十分龠径九分深一寸尺起黄钟之长加
 十分而律容千二百黍初庶言太常乐高古乐五律
 比律成才下三律以为今所用黍非古之所谓一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328-0356b.png
 稃二米黍也尺比横黍所累者长一寸四分庶又言
 古有五音而今无正徵音国家以火德王徵属火不
 宜阙今以旋相五音相生法得徵音又言尚书同律
 度量衡所以齐一风俗今太常教坊钧容及天下州
 县乐各自为律非书同律之义且古者帝王巡狩方
 岳以考礼乐同异以行诛赏谓宜颁律格自京师及
 州县无容辄异有擅高下者论之上召辅臣睹庶所
 进律尺龠又令庶自陈其法因问律吕旋相为宫事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328-0356c.png
 令撰图以进其论以五正二变配五音迭相为生衍
 之成八十四调旧以宫商角徵羽五音次第配七声
 然后加变宫变徵二声以足之庶推以旋相之法谓
 五行相戾非是当改变徵为变羽易变为闰随音加
 之则十二月各以其律为宫而五行相生终始无穷
 诏以其图送详定所庶又论吹律以听军声者谓以
 五行逆顺可以知吉凶先儒之说略矣是时胡瑗等
 制乐己有定议特推恩而遣之镇为论于执政曰今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328-0356d.png
 律之与尺所以不得其真由累黍为之也累黍为之
 者史之脱文也古人岂以难晓不合之法书之于史
 以为后世惑乎殆不然也易晓而必合也房庶之法
 是矣今庶自言其法依古以律而起尺其长与空径
 与容受与一千二百黍之数无不合之诚如庶言此
 至真之法也且黄钟之实一千二百黍积实分八百
 一十于算法圆积之则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
 积实八百一十分古律也律体本圆积之是也今律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328-0357a.png
 方积则空径三分四釐六毫比古大矣故围十分三
 釐八毫而其长止七十六分二釐积实亦八百一十
 分律体本不方方积之非也其空径三分围九分长
 九十分积实八百一十分非外来者也皆起于律也
 以一黍起于九十尺与一千二百黍之起于律皆取
 于黍今议者独于律则谓之索虚而求分亦非也其
 空径三分围九分长九十分之起于律与空径三分
 四釐六毫围十分三釐八毫长七十六分二釐之起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328-0357b.png
 于尺古今之法疏密之课其不同较然可见何所疑
 哉若以为工作既久而复改为则淹久岁月计费益
 广又非朝廷制作之意也其淹久而计费广者为之
 不敏也今庶言太常乐无姑洗夹钟太蔟等数律就
 令其律与其说相应钟磬每编才易数枚因旧而图
 新敏而为之则旬月之功也又何淹久而广费哉执
 政不听
 四年冬知制诰王洙等献新乐议者以为钟磬皆不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328-0357c.png
 合古遂复命廷臣详定仍命参政刘沆梁适监议而
 当议者各安所习久而不决乃命诸家各作钟律以
 献五年九月亲临视之迁胡瑗阮逸等官而议者谓
 黄钟为万事根本故尺量权衡皆起于黄钟至隋用
 累黍为尺而制律容受卒不能合及平陈得古乐遂
 用之唐兴因其声以制乐其器无法而其声犹不失
 于古五代之乐大乐沦散王朴始用尺定律而声与
 器皆失之故太祖患其声高特减一律至是又减半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328-0357d.png
 然太常乐比唐声尤高五律比今燕乐高三律上虽
 勤劳于制作未能得其当者有司失之于以尺生律
 也
 史臣蒲宗孟李清臣曰世号太常为雅乐而未尝施
 于燕享岂以正声为不美听哉夫乐者乐也其道虽
 微妙难知至于奏之而使人悦豫和平此不待知者
 而后能也尝窃观于太常其乐县钟磬埙篪搏拊之
 器与夫舞缀羽籥干戚之制盖皆放诸古矣建振作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328-0358a.png
 之则听者不知为乐而观者厌焉岂所谓古乐其声
 真若此哉孔子恶郑声恐其乱雅乱之云者似是而
 非也孟子亦曰今乐犹古乐然今太常独与教坊乐
 音殊绝何哉昔者李照胡瑗阮逸改铸钟磬处士徐
 复笑之曰圣人寓器以声不能求其声而更其器其
 可用乎照瑗逸制作久之卒无成蜀人房庶亦深订
 其非是因著书论古乐与今乐本末不远其大略以
 为上古世质器与声朴后世稍变焉金石钟磬也后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328-0358b.png
 人易之为方响丝竹琴箫也后世变之为筝笛匏笙
 也攒之以斗埙土也变而为瓯革麻料也击而为鼓
 木柷敔也贯之为板此八音者于世甚便而不达者
 指庙乐镈钟镈磬宫悬为正声而概谓胡部卤部为
 淫声殊不知大辂起于椎轮龙艘生于落叶其变则
 然也古者以俎豆食后世易之以杯盂古者簟席以
 为安后世更之以榻桉虽使圣人复生不能舍杯盂
 榻桉而复俎豆簟席之质也然则八音之器岂异于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328-0358c.png
 此哉孔子曰放郑声郑声淫者意以其器不若古哉
 亦疾其声之变耳试使知乐者由今之器寄古之声
 去其惉懘靡曼而归之中和雅正则感人心导和气
 不曰治世之音乎然则世所谓雅乐者未必如古而
 教坊所奏岂尽为淫声哉数子纷纷改制钟律而复
 庶之论独如此故缀其语存之以俟知音焉
 时知谏院范镇上书论乐略曰陛下制乐三年有司
 之论纷然未决盖由不识其本而争其末也乐者和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328-0358d.png
 气也发和气者声音也而声音生于无形古人以有
 形之物传其法然后无形之声音得而和气可导有
 形者秬黍也律也尺也龠也釜也斛也算数也权衡
 也钟也磬也是十者必相合然后为得而今皆相戻
 按诗诞降嘉种维秬维秠许慎云秠一稃二米今秬
 黍皆一米律尺龠釜斛形制皆与古异算法则以方
 法算圆分又权衡起于黍而黍未真臣固知其无形
 之声音不可得而知也议者谓当今宜先政令而礼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328-0359a.png
 乐非所急此臣之所惑也倘使有司合礼乐之论是
 其所是非其所非陛下亲临决之顾于政令不已大
 乎昔汉诸儒议盐铁后世犹传盐铁论方今定雅乐
 愿令有司人人各议合为一书则孰不自竭请权罢
 详定修制二局俟真黍至然后为乐则必得至当而
 无事乎浮费也诏送详定所镇说自谓得古法然集
 贤校理司马光数与之论难以为勿合世鲜律钟之
 乐卒莫能辨其是非焉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328-0359b.png
诏后妃家勿除二府
 初庆历中谏官余靖言张尧佐亲联宫掖不宜任事
 至是谏官吴奎又言郭承祐以旧恩为宣徽前知应
 天所为多不法诏夺承祐宣徽使而有是命
 时尧臣为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景运宫使复加
 郡牧制置使又赐尧佐二子出身于是知谏院包拯
 等言陛下即位仅三十年未有失道败德之事自五
 六年来擢用尧佐群臣皆窃议以为其过不在陛下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328-0359c.png
 在女谒近习与执政大臣也盖女谒近习知陛下继
 嗣未立既有所私莫不潜有趋向执政大臣不能进
 规以义乃从谀顺旨高官要职以委尧佐惟恐不满
 其意况下制之日阳精晦塞氛雾蒙孛望陛下断以
 大义亟命追寝必不得已宣徽节度择与一焉如此
 则合天地顺人情矣中丞王举正言尧佐缘妃家一
 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后与御史
 唐介及台谏官合奏请中丞留百官班廷诤有诏止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328-0359d.png
 之上曰言事者谓尧佐不可为执政当优与之官爵
 今其言反覆朕终不欲加言者以罪枢密副使梁适
 曰台谏论事乃其职尧佐领四使诚过恐非所以全
 之乃罢尧佐宣徽景灵二使
秀州地震
 有声如雷
十二月班家庙制
 本朝士大夫无袭爵故不建家庙而四时祭于屋室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328-0360a.png
 庆历初虽赦书许立而有司未能推述先典至是宋
 庠言礼官既不讲求私家何缘擅立乃下有司详定
 学士承旨王尧臣等定平章事以上立四庙尚书节
 度使以上立三庙馀官祭于寝凡得立庙者许嫡子
 孙袭祭以主祭至是班其制而议者不一遂终不果
 行
三司上会计录
 三司使田况约景德会计录以今财赋所入较多于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328-0360b.png
 景德而岁之所出又多于所入因著皇祐会计录上
 之
 是年正月命近臣同三司校财赋出入数王尧臣等
 以庆历皇祐总四年凡财赋出入参其登耗皇祐元
 年入一亿一千馀万而所出无馀至四年春书成上
 之诏付三司取一岁中数以为定式
 英宗治平中韩绛上会计录内外岁入一亿一千馀
 万出一亿二千馀万诸路积一亿万而京师不与焉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328-0360c.png
 时兵数少损𨽻籍者犹百十六万而宗室吏员视皇
 祐亡虑增十之三
河北水
 诏蠲其租仍出内藏钱四千万缗䌷绢四十万疋下
 本路便籴粮草诏戒安抚运使不得以物帛责扰民
 间且谕宰执曰朕宫中不妄用一钱惟以宽民赋岂
 可惜费也
辛卯皇祐三年春正月淮南分东西路 二月复入中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328-0360d.png
见钱法
 自三说四说二法并行不数年间茶法复坏刍粟之
 直大率虚估居十之八劵至京师为南商所抑北商
 无利三司患之请行贴直之法每劵值十万比市估
 三千倍为六千复入钱四万四千贴为五万给茶直
 十万诏又损钱一万然亦不足以平其直入中者少
 公私大弊知定州韩琦以为言下三司议三司奏自
 改法至今凡得谷二百二十八万石刍五十六万围而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328-0361a.png
 费缗钱一千二百九十五万茶盐香药民用有限今
 散于民间既多积而不售价日益损𣙜货务税课不
 过五百万缗其利害灼然可见请复行见钱法诏从
 其请仍一用景祐三年约束又惧好事者之横议也
 乃诏自今议者并须究知厥理审可施用若事己上
 而验问无状者置之重罚
 时戍兵多苦食不足陜西转运李参视民阙乏时令
 自隐度谷麦之入预贷以官钱麦熟则偿谓之青苗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328-0361b.png
 钱数年兵食常有馀其后青苗法皆取诸此朝廷患
 入中法岁费增广参请飞钱于边郡以平估籴权罢
 入中此参之去省𣙜货钱以千万计
三月宋庠罢
 知河南府以言者论其不戢子弟在政府无所建明
 也
 治平三年卒谥元宪英宗篆其碑曰忠规懿范
夏四月以曾公亮为翰林学士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328-0361c.png
 公亮自为集贤校礼郎预经筵凡十馀年上每厚遇
 之及迁学士管勾三班公亮尽取前后条目置于座
 侧案以从事老胥皆束手无能为也后至者卒莫能
 易
五月置河渠司
 于三司
六月视大长公主疾
 齐国大长公主丧自后妃以下候问进拜用家人礼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328-0361d.png
 上亲舐主目左右皆感泣上亦悲恸
秋七月定太学生员
 旧制二百人如不能充数以百人为限
复用孔氏知仙源县
 诏用以孔氏知县近废不行宜复旧
 治平初复从京东提刑王纲之请勿用孔氏以重养
 民之官
更乐名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328-0362a.png
 曰大安
河决大名府
 馆陶郭固口命塞之
罢徙州长吏十六人
 上谓辅臣曰近日职司以长吏不理闻者多矣长吏
 者民之性命而可不重乎宜择其甚者罢之小者易
 之
 杨景宗尝请郡上曰景宗章惠太后之弟岂不念之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328-0362b.png
 但贪戾之性老而益甚不可与郡
减丁米
 减郴永等州凡十万馀石
 是冬减漳泉兴化军丁米主户三之一客户半减之
八月京东淮浙等七路饥
 遣李兑等四人体量安抚又以武臣副之时七路饥
 长吏多非其人又转运使颇肆科扰民不聊生上乃
 命中书择使者按视之谏官吴奎言近岁以来水不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328-0362c.png
 润下盗贼横起皆阴盛所致夫帝王之美莫大乎进
 贤退不肖今陛下知贤不能进知不肖不能退重以
 内宠骄恣近习回挠夷狄桀骜谗邪交伤阴盛如此
 宁不致大异哉且朝廷之过常在乎无事之时因循
 而不为有事之后颠沛而失措中外臣僚平时建一
 策举一官虽有可取皆抑而不行又从而媒孽谓之
 生事如河东河北盗贼行路之人皆已传布而大臣
 不以为事至执通判伤巡检然后仓皇于数路之间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328-0362d.png
 移易官守重赏以募之不亦晚乎事将有大于此者
 陛下幸留意焉
 时大理寺言信州民有劫米而伤主者法当死上谓
 辅臣曰饥而劫民则可哀盗而伤主则难恕虽然细
 民无知终缘饥耳遂贷之
罢遣冯道孙舜卿
 冯道曾孙舜卿上道官诰二十通乞录之上谓辅臣
 曰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所上官诰其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328-0363a.png
 给还之
九月为夏竦成服
 竦薨讣闻上谓辅臣曰竦尝事东宫情所悯伤若依
 礼官所择日子则在大燕之后岂可先作乐而后举
 哀也乃命以甲子曰成服于苑中
赐侍讲筵官坐
 侍读官当侍讲读者立侍馀皆赐坐
冬十月除解盐禁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328-0363b.png
 初范祥议解盐通商论者争以为非是朝廷察其可
 用委祥推行而御史知杂何剡复以为言遣户部使
 包拯驰视还言行之便至是磨勘司李徽之犹以为
 不便驿召祥至与三司杂议皆是祥所建诏从之于
 是三司使田况请久任祥以专其事就擢祥为转运
 使以宠之祥初言岁入缗钱可二百三十万是年入
 二百二十万明年二百十五万校庆历六年增六十
 八万七年增二十万又旧岁出𣙜货务缗钱庆历中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328-0363c.png
 或六百四十万或四百八十万至是𣙜货务钱不复
 出其后岁所入虽盈缩不常至五年犹及百七十八
 万
唐介贬
 先是张尧佐复除宣徽使殿中侍御史里行唐介谓
 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争之未听自
 劾亦不报介又言平章事文彦博向守蜀为间金奇
 锦因中官献宫掖得为执政甘陵讨贼因明镐功遂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328-0363d.png
 叨相位前日尧佐除命臣面承谕乃知出于中书拟
 进盖彦博显用尧佐阴结贵妃陷人主有私后宫之
 名而自为荣身之计彦博顷求外补谏官吴奎观望
 挟奸言其才未可听引去由是彦博专政威福在己
 虽有过人不敢议望赐斥罢以富弼代之上怒甚却
 其奏勿视曰将贬若矣介徐读竟又言愚臣忠愤所
 激虽鼎镬不避也上即座召二府视之曰介论事不
 足责至谓彦博因缘妃嫔进用此何言耶枢密副使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328-0364a.png
 梁适叱介下殿命舍人草诏殿庐贬春州别驾修记
 注蔡襄中丞王举正皆言介贬太重而上亦中悔敕
 朝堂晓谕百官因谓辅臣曰介有母徙便地然后徙
 介英州别驾遣中使护送之复取其奏以入介自是
 直声闻天下御史知杂陈升之上章曰为国如介者
 有几今投之瘴疠臣恐言者钳口矣越明年正月徙
 介监郴州酒税
文彦博罢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328-0364b.png
 出知许州或言张尧封彦博父客也彦博知益州贵
 妃有力焉因风彦博织灯笼锦以进贵妃服之上惊
 顾曰何从得此妃正色曰文彦博所织也彦博与妾
 父有旧然妾焉能使之特以陛下故耳上悦自是意
 属彦博及为参知政事明镐讨王则未克上甚忧之
 语妃曰大臣无一人为国了事日日上殿何益妃密
 令人语彦博翌日彦博入对乞身往破贼上大喜彦
 博知恩州十数日贼果平即军中拜相议者谓彦博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328-0364c.png
 因镐以成功其得相由妃力也介既用是深诋彦博
 虽坐贬彦博亦出其事之有无卒莫辨云
以庞籍为平章事 吴奎罢
 自知谏院出知密州知谏院包拯言唐介弹大臣并
 以中奎乞且留奎供言职上曰介言奎拯皆阴结文
 彦博今观此奏非诬也因谓宰臣曰谏官御史必用
 忠厚淳直通世务明治体之人以革浮废之弊宰相
 既承圣谕自是凡诏举台职必载上语敕中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328-0364d.png
壬辰皇祐四年春三月包拯罢
 自知諌院出为河北都转运拯在諌院数论大臣斥
 权倖请罢河北屯兵分之河南诸郡遇警即发如或
 戍兵不可遽减则训练义勇以镇边备虽小给糇粮
 每岁不当屯兵一月之费用一州赋可给义勇十八
 万事卒不行
夏四月侬智高陷邕横等州
 先是智高复贡金函书请内属知邕州陈珙上闻不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328-0365a.png
 报时邕州庭中有白气而江水溢司户孔宗旦以为
 兵象度智高必反以书告珙不听智高既不得请日
 与交趾为雠且擅山泽之利遂招纳亡命数出敝衣
 易谷食绐言洞中饥部落离散故邕不设备智高乃
 与广州进士黄师宓及其党日夜谋入寇一夕焚其
 巢穴绐众曰平生积聚今为天火所焚无以为生计
 穷矣当拔邕州据广州以为王否则兵死是月率众
 五千沿江东下攻破邕州横江寨张日新等死之陷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328-0365b.png
 邕州都监张立司户孔宗旦骂贼而死珙以下皆遇
 害于是智高即州伪建大南国僣号仁惠皇帝改年
 启历赦境内师宓等皆称中国官名进陷横贵龚藤
 梧封康端州惟封州守臣曹觐康州守臣赵师旦监
 押马贵战死诸州守臣张仲李植江滋丁宝臣等并
 遁
 觐修古兄子也修古无子以觐为后觐死录其子且
 以其弟现为建安簿官满修古妻又乞别养凡三注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328-0365c.png
 现建州官
 庆历间蛮尝入寇知邕州卢革移书安抚使杜杞言
 岭外小郡地里相近者可量合并之使缓急寇至可
 以共禦
围广州
 前二日有告急者知州仲简以为妄囚之下令曰有
 言贼至者斩以故民不为备及贼至乃令民入城民
 争以金贝遗阍者求先入践死者甚众馀皆附贼贼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328-0365d.png
 势益张广惠等州提举捉贼武日宣惠州巡检魏成
 宪邀击于城下并死之
范仲淹薨
 仲淹内刚外和为政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
 皆画像立生祠其卒也哭之如父谥文正上篆其碑
 首曰褒贤
 初群盗剽劫淮南将过高邮知军晁仲约谕富民出
 金帛具牛酒往迎之盗悦径去不为暴事闻富弼议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328-0366a.png
 诛仲约以正法仲淹欲宥之争于上前上卒从仲淹
 言既而弼愠甚谓仲淹曰方今患法不举法举而多
 方沮之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
 杀臣下夫轻道人主以诛杀它日手滑虽吾辈亦未
 敢自保也弼终不谓然其后两人相继出使弼还自
 河北至国门不许入未测上意比夜傍徨不能寐绕
 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
六月以狄青为枢密副使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328-0366b.png
 中丞王举正言青出兵伍为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
 轻朝廷左司谏贾黯亦言国初武臣有忠勋者不可
 胜数然未闻以卒伍登帷幄者今不可有五四夷闻
 之有轻中国心一也小人无知翕然向之撼摇人心
 二也大臣将耻与为伍三也不守祖宗成规而自比
 五季乱政四也青虽才勇未闻有破敌功失驾驭之
 术五也皆不能夺
秋七月智高遁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328-0366c.png
 初魏瓘知广州筑城凿井蓄水作大弩为守备至是
 智高为云梯土山攻城甚急又断流水而地坚井饮
 不竭弩发辄中中辄洞溃智高力屈时知英州苏缄
 募壮勇数千人赴难屯边渡村扼其归路得黄师宓
 父縳之以徇又番禺县令萧注亦募土丁及海上强
 壮三千馀人与智高众格斗焚其战舰即日发县门
 援兵及民持牛酒刍粮相继入城城中始有生意时
 转运使王罕方往潮州议盐事知广州仲简募人置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328-0366d.png
 书足间间要罕罕得书即亟归行至惠州州之恶
 少乘人不宁相率为盗田里惊扰罕入城镇抚及郊
 遮罕求救护者数千人罕慰谕之曰己召兵行至矣
 然其实未知策所出也乃思其父尝言遇事有疑当
 谋诸老者老者未必智过人但涉世久故也乃遣左
 右择父老可与语者得数十人召问之父老曰某属
 各有佃客少者数家多者数十家欲随乡村自召集
 家有兵器者愿授之使相保聚罕曰有佃客者计如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328-0367a.png
 是得矣无佃客奈何吾有以处此矣时罕所至村有
 耆长三人人有壮丁五七至十人𨽻之乃召耆长令
 发田民增壮丁人各二百又召尉亦令发里民增弓
 手二千已时下令约申时而集有榜募有才伎方略
 者皆听自效许有功大者赏以官次者赏以金帛顷
 之得数千人阅试可用尤善者以为大甲头次者以
 为小甲头约使领众而耆长所发久之无至者时有
 一妇人诉仆夫夺其钗珥且污辱之罕斩以徇曰此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328-0367b.png
 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又得剽掠者十八人皆斩
 之徇如初于是民相传竦动至申时耆长三人得壮
 丁六百尉得弩手二千皆集罕使十人为小甲置小
 甲头百人为大甲置大甲头及副主之取库绢染绯
 为大小旗帜授之得牛羊数千令户出汤割革为盾
 形柔之汤中每革削竹签十六夹穿之以木为鼻使
 持以自蔽又斩枯竹数千铦其首使持以为兵得公
 私弓矢刀枪皆以授民约令备守田里遂安因檄告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328-0367c.png
 境内及傍州县皆准此行之数日众大集威望遂振
 州之恶少年皆已𨽻行伍不得复动外之他盗亦不
 敢发罕于其间选锐士得三千人又选锐卒魁梧有
 材伎者得数十人以舟百四十艘载之建旗帜作乐
 顺流趋广州未至从卒有进言者曰广之南门去水
 尚百馀步贼兵在旁如吾众趋门贼若来搏之必乱
 矣于是使士皆登岸斩木为鹿角得数千既至使从
 卒魁梧有材技者先以鹿角登岸上属于南门须臾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328-0367d.png
 积之高数尺智高建黄盖拥众临观相去二三十步
 间见已设鹿角遂不犯罕徐勤兵作乐开南门以入
 于是蔬薪食物始通人心稍安益修守备智高知不
 可拔凡围五十七日始解去自清远济江拥妇女作
 乐而行攻贺州不克张忠杨逵李贵邀击之于白旧
 路口龙岫峒并死之陷昭州钤辖李正隆死焉又袭
 杀蒋偕于太平埸
八月以孙沔为广南安抚使内侍石全彬副之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328-0368a.png
 初以沔知秦州入见上以秦事勉之对曰臣虽老然
 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观贼势
 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既而张忠等败闻上闻南
 事诚如沔料时己命余靖经制广东西盗贼乃除沔
 湖南江西安抚使沔以南方兵连为贼所破气慑不
 可用请益发骑兵且增选偏裨二十人求武库精甲
 五千参政梁适折沔曰毋张皇沔曰前日惟无备故
 至此今指期灭贼非可以邀倖胜乃欲示镇静耶夫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328-0368b.png
 实备不至而猊为镇静危亡之道也居二日促行才
 与兵七百沔忧贼度岭而北乃檄湖南江西曰大兵
 且至其缮治营垒多具燕犒贼疑不敢复侵沔行至
 鼎州复有诏加广南东西路安抚使
九月命狄青讨智高
 上己命孙沔余靖而犹以为忧于是青上表请行青
 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无以报国愿得蕃落数百
 骑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上壮其言遂除青宣徽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328-0368c.png
 南院使宣抚荆湖经制广南贼盗事入内都知任守
 忠为之副知谏院李广言唐失其政以宦者观军容
 致主将掣肘是不足法遂罢守忠青以贼便于乘高
 履险步兵力不能抗故每战必败愿得西边蕃落兵
 自从或谓南方非骑兵所宜高若讷言蕃落善射耐
 艰苦上下山如平地当瘴未发时疾驰破之必胜之
 道也青卒用骑兵破贼
冬十月智高陷宾州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328-0368d.png
 守臣程东美遁
复入邕州
 守臣宋克隆遁
广西分三路
 置宜容邕三州安抚都监枢密副使王尧臣请析广
 西宜容邕州为三路以融柳象𨽻宜州白高宾雷观
 郁林化滕梧龚琼𨽻容州钦宾廉横浔贵𨽻邕州遇
 蛮入寇三路会支郡兵经略安抚居桂州以统制焉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328-0369a.png
 亦益募澄海忠敢土军分屯全永道三州米以饷之
 罢遣北兵远戍诏狄青审议青以为便遂行之
十一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十二月录唐颜真卿后
癸巳皇祐五年春正月诏止交趾援兵
 从狄青之请也初交趾请出兵助讨智高余靖以便
 宜许而请于朝狄青奏曰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
 利也以一智高横践二广力不能制乃假蛮夷兵蛮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328-0369b.png
 夷贪得无义因而启乱何以禦之愿罢交趾助兵上
 从之
丁度薨临其丧
 时为参知政事是日旬休上趣驾临奠度性纯质居
 一室十馀年无姬侍一日召诸子谓曰王旦为相十
 五年其子犹为布衣汝曹宜自力吾不复有请矣后
 谥曰文穆
会灵观灾 狄青败智高于邕州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328-0369c.png
 先是命广西钤辖陈曙击智高于金城驿曙素无威
 令既遇贼士卒犹聚博营中乃仓卒被甲以前遂致
 覆军王承吉等并死之狄青合孙沔余靖之兵自桂
 州次宾州青以张忠蒋偕皆轻敌取死军声大沮前
 戒诸将无得妄与贼斗听吾所为曙恐青独有功乘
 青未至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崙关其下殿直袁
 用等皆遁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
 揖曙起并召用等三十二人按所以败亡状驱出军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328-0369d.png
 门斩之沔靖相顾愕然靖尝迫曙出战因离席而拜
 曰曙失律亦靖节制之罪青曰舍人文臣军旅之责
 非所任也诸将皆股栗青顿申令军中休十日贼觇
 者还以为军未即进或说智高曰骑兵利平地宜遣
 兵守昆崙勿使度险俟官军疲而食尽击之无不胜
 智高骤胜而轻官军不用其言明日整军青将前阵
 沔将次阵靖将后阵以一昼夜绝昆崙关出贼不意
 阵归仁铺智高悉众列阵以拒官军使骁勇执大标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328-0370a.png
 枪衣绛衣望之若火而羸弱在后青阵少却先锋将
 孙节死之贼气锐甚沔等惧失色时青匿蕃落骑兵
 在后前锋将杨遂出挑战杀十数人青登高自执
 五色旗麾骑兵张左右翼从后出夹攻左者右右者
 左已而左者复左右者复右裨将张玉率骑兵出阵
 前而横贯其垒贼大溃会日暮智高复趋邕官军追
 五十里斩数千级获伪官黄师宓以下五十七人先
 是青誓曰不待令而举者斩右军将贾逵恐贼先据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328-0370b.png
 高乃引军趋山贼至逵拥众而下击断其阵贼既溃
 诣帐下请罪青拊其背曰违令而胜权也尚何罪智
 高夜焚城遁由合江口入大理国迟明青按兵入城
 枭师宓等首城下收金帛马牛以钜万计敛尸五千
 筑为京观时有贼尸衣金龙衣众以为智高已死欲
 以上闻青曰安知非诈乎宁失智高不敢以诬朝廷
 贪功也时瘴雾昏塞或谓贼毒水上流饮者多死青
 甚忧之一日有泉涌砦下汲之甘众遂以济谣言农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328-0370c.png
 家种籴家收至是符之智高暴残一方凡一年吏民
 不胜其毒捷奏至上喜谓庞籍曰青破贼皆卿执议
 之力
 智高母阿侬氏弟智光子继宗继隆槛至京师后智
 高死于大理国函首至乃悉弃市
以宋祁知定州
 祁前在成德军请弛河东陜西马禁蕃落民间自相
 买卖民养马勿升户等居三月徙定州又上言天下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328-0370d.png
 根本在河北河北根本在镇定以其扼敌冲为国门
 户又曰欲兵之强莫如多榖与财欲士训练莫如择
 将欲人乐斗莫如赏重而罚严欲敌顾望莫敢前莫
 如使镇重而定强又曰天下久平马益少臣请多用
 步军臣料朝廷与敌相攻必不深入穷追驱而去之
 及境则止然则不待马而步可用矣臣请损马而益
 步故马少则骑精步多则斗健我能用步所长虽契
 丹多马无所用之又曰夫镇定一体也自先帝以来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328-0371a.png
 为一道帅专而兵不分故定揕其胸则镇犄其胁势自
 然耳今判而为二其显显有害者北塞山川要险之
 地裂而有之平时号令文移不能一敌脱叩营垒则
 彼此不相谋谁肯任责耶臣请合镇定为一路愿以
 将相大臣领之无事时以镇为治所有事则迁治定
 指授诸将权一而责有归士无苟且之意策之上也
 又曰河东马强士习善驰突与镇定若表里然东下
 井陉不百里入镇定矣敌若深入以河东健马佐镇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328-0371b.png
 定兵掩其惰若归者万出万全此一奇也又上禦戎
 七论
二月复以狄青为枢密副使兼宣徽南院使
 上欲擢青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庞籍曰昔曹彬平江
 南太祖只赐钱二十万缗而已青虽有功未若彬之
 大若赏以此官富贵极矣异日更立功将何官以赏
 之乃有是命仍赐第及优进其诸子咨咏等官
三月亲试举人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328-0371c.png
 赐郑獬以下及诸科九百馀人及第出身有差
奉三圣像如滁并澶州
 安奉太祖太宗真宗御容于三州神御殿
集禧观成
 即会灵观也因火更作至是成遂改今名
夏五月高若讷罢以狄青为枢密使
 时凡内降恩高若讷多覆奏不行入内都知王守忠
 欲得节度使若讷固执以为不可又欲直留后若讷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328-0371d.png
 持之若讷畏惕少过而前驺殴路人至死御史奏弹
 之议者方以为青赏薄而内侍石全斌又为青讼功
 于中乃罢若讷而迁青中丞王举正力争不能夺故
 事罢枢密使降麻及若讷罢但舍人草制遂为例
孙忭御史中丞
 忭性笃厚寡言质略无威仪虽久处显要循循无所
 建明及制下谏官韩绛论奏忭非纠绳才不可任风
 宪忭即手疏曰臣观方今士人趋进者多廉退者少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328-0372a.png
 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捷给若啬夫者
 谓之有议论刻深若酷吏者谓之有政事谏官所谓
 才者毋乃谓是乎若然臣诚不能也上察其言趣令
 视事且命知审官院忭辞以任言事不当兼事局乃止
求直言
 待制以下许请对许奏封事
秋七月作镇国神宝
 奉宸库有良玉上不欲以为服玩诏天子有八玺乃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328-0372b.png
 命参知政事梁适撰名曰镇国神宝而刻之
闰月定内侍员
 内侍供奉官至黄门以一百八十人为额
庞籍罢
 出知郓州以言者论其党庇亲戚堂吏受赂也
以陈执中梁适为平章事 八月策制科武举
 赵彦若所对疏阔罢之先是制举就秘阁试者凡十
 八人有司独取彦若于是又被黜去议者谓宰相陈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328-0372c.png
 执中不由科第以进故阴讽有司专抑儒士非彦若
 寔不能也
 武举五十一人授官有差前诏罢武举今所擢皆秘
 阁旧经试者云
以唐介为御史中丞
 是后介入对上褒谕曰闻卿守节自被谪未尝以私
 书至京师介顿首谢卒无一言以自明介贬斥不二
 岁复召议者言天子优容言事之臣自古未有也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328-0372d.png
冬十一月丙申朔日有食之
 龙图阁直学士知耀州赵师民上疏曰近太阳蚀于
 正朔此是天意欲以感动圣心臣非瞽史不知天道
 但率愚意言之其月在亥亥为水水为正阴其日在
 丙丙为火火为正阳月侵日阴侵阳下蔽上之象也
 今圣心慈仁恭俭动循典礼自非下蒙上邪挠正使
 主恩不下究而谁之咎欲望陛下咨心膂之臣洎耳
 目之官其忠而纯者与之遴简内外百执州县牧宰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328-0373a.png
 使主恩下究而不为群邪所蔽则亿兆之幸也
 时著作佐郎刘义叟见日蚀心又胡瑗铸钟弇而直
 声郁而不发及陕西铸大钱乃曰此所谓害金再兴
 与周景王同占上其惑腹心之疾又月入太微义叟
 曰后宫将有丧乎
解唐介言职
 介数论事因言于上曰臣继今言不行必将固争争
 之急或更坐黜是臣重累陛下愿听解言职许之改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328-0373b.png
 直集贤院欲以安全之也
旱蝗
 时左司谏贾黯言水旱之灾虽尧汤所不能免臣读
 隋史见所立社仓取之以时藏之于民下足备凶灾
 而上实无所利愿效隋制立法乃下其说司农寺复
 下诸路度可否其以为可行者才四路馀或谓赋税
 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
 赡给或谓置仓烦扰于是黯复奏诸路所陈类皆妄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328-0373c.png
 议若谓赋税外两重供输则法意乃教民储积以备
 水旱官非自利若谓恐招盗贼则盗贼利在轻货不
 在粟麦若谓已有常平则常平之设盖所以平谷价
 使无甚贵甚贱之伤又今国用颇乏所蓄不厚近岁
 非无常平小有水旱辄流离饿殍则是常平果不足
 以赈救也若谓置仓敛财烦扰则义仓之设本为百
 姓宜无所惮况今州县治邮传驿舍皆敛于民岂于
 义仓独畏烦扰人情可与乐成不可与谋始如臣言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328-0373d.png
 可采愿断而行之然牵于众论卒不果行
十一月己巳郊三圣并侑
 先是有诏自今南郊三圣并侑
十二月禁转运进羡馀
 有增盈者留为本路移用先是尝命李中师为淮南
 转运使中师入辞上谓曰比闻诸路转运使多献羡
 馀以希进然遇灾伤不免暴取于民此朕所不取也
 其戒之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328-0374a.png
以吴中复为监察御史
 用中丞孙忭所荐也忭未始识其面或问之忭曰昔
 人耻为呈身御史今岂荐识面台郎耶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328-0374b.png
 
 
 
 
 
 
 
 九朝编年备要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