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1 页 WYG0210-0521a.png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云间绩学众传诸经说方成又说书一刹不容有二佛
此言果可说书欤
 按袁熹书说论者谓其较所作经说为优其中固不
 无可节取阅及孟子以予观于夫子章谓孔子不特
 春秋之世不容有二从是以后更数千岁六经四子
 书苟未凘灭亦不得生如孔子其人盖犹一刹不容
 有二佛也意在推崇孔子而儗不于伦尊之固如是
 乎且以释氏语阑入儒书尤乖说书之体昔昌黎谓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1a 页 WYG0210-0521b.png
 荀扬大醇而小疵余谓袁熹此书乃小醇而大疵耳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1b 页 WYG0210-05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八
 此木轩四书说     四书类
提要

    (臣)等谨案此木轩四书说九卷

国朝焦袁熹撰据其子以敬以恕所作凡例袁

    熹手定者十之六以敬等掇拾残稿补缀成
    编者十之四故与所作经说偶有重复然较
    经说多可取其中强傅古义者如大学章句
    中常目在之自为所在之在乃从尚书训为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2a 页 WYG0210-0522b.png
    察中庸如鼓瑟琴即本诗亦但言声和耳乃
    以为琴属阳瑟属阴喻阴阳之和论语女弗
    能救自是匡救乃引周礼司救注解为防禁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自取觉世之义乃引明
    堂位天子振木铎谓夫子当有天下达巷党
    人本无名氏乃因史记有童子二字指为项
    橐虽不免贤智之过然其他皆疏理简明引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2b 页 WYG0210-0522c.png
    据典确间与章句集注小有出入要能釐然
    有当于人心自明以来讲四书者多为时文
    而设袁熹是书独能深求于学问原序称其
    心师陆陇其终身不名不字而不走其门盖
    志不近名宜其言之笃实矣乾隆四十二年
    八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3a 页 WYG0210-0522d.png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3b 页 WYG0210-0523a.png

原序
此木轩四书说原序
四书说九卷先生之所著也乾先生长
君以庶常出宰洪洞呈是书求为之序余固素知先生
者受而读之既卒业作而叹曰是又继陆清献而起者
也先生于书无所不窥而尤致力于六经四子目之所
游心之所触不苟同不苟异有所见则笔之积年既多
遂成卷帙观其所论天人义命之间是非疑似之际直
截简净决不可以丝毫借盖真得程朱之心印而出之
若不经意知先生之于道深矣是固当与清献之松阳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4a 页 WYG0210-0523b.png
讲义并传而或以坊肆讲章徒资举业者同类而等视
之则大过也余家毗陵去云间五百里而近闻之也详故
知之也稔先生幼而嗜学弱冠即有志圣贤之事心师
清献而不走其门终其身不名不字也孝于亲友于兄
弟笃于夫妇朋友遇人无愚智必以诚不为一切世俗
文饰语以是自其乡之贤士大夫以至于妇人孺子贩
夫贾竖狡黠顽悍之徒见先生则无有不献其忱而息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4b 页 WYG0210-0523c.png
其诈者呜呼自非有道之士何以得此于人耶所说经
传义亦有微与程朱异者而大旨所归则惟程朱是奉
其于经世之学靡不讲究特以祖母母两太夫人寿皆
九十而先生又寡兄弟故宁以縻我身焉迨两太夫人
即世而先生亦已老矣终身畎亩泊如也余尝闻桐城
张少宗伯之称先生也曰谓之君子即是君子谓之学
者即是学者如余岂足以定先生特恐后生末学读其
书而不悉其人则是书亦不能读也故并具简端以告
夫世之读是书者先生姓焦氏讳袁熹字广期举康熙
御制题此木轩四书说 第 5a 页 WYG0210-0523d.png
丙子贤书
圣祖仁皇帝时尝奉
召以侍亲不能出居金山县黄浦之南故学者称为南
先生乾隆八年岁次癸亥冬月武进刘于义序